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姜荣霞

班级学号信息安全1302

指导教师宋红

设计时间2015年10月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一

……Windows系统安全设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2、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

3、熟悉MBSA的使用

二、实验要求

1、根据实验中的安全设置要求,详细观察并记录设置前后系统的变化,给出分析报告。

2、采用MBSA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并分析原因。

3、比较Windows系统的安全设置和Linux系统安全设置的异同。

三、实验内容人

1、配置本地安全设置,完成以下内容:

(1)账户策略:包括密码策略(最小密码长度、密码最长存留期、密码最短存留期、强制密码历史等)和账户锁定策略(锁定阈值、锁定时间、锁定计数等)

A.账户锁定策略:

账户锁定阈值:指用户输入几次错误的密码后将用户账户锁定,默认为0,代表不锁定

账户锁定时间:指当用户账户被锁定后经过多长时间会自动解锁,0表示只有管理员才能受控解锁

复位账户锁定计数器:指用户由于输入密码错误开始计数时,计数器保持的时间,当时间过后,计数器复位为0.

B.密码策略

(2)账户和口令的安全设置:检查和删除不必要的账户(User用户、Duplicate User用户、测试用户、共享用户等)、禁用guest账户、禁止枚举帐号、创建两个管理员帐号、创建陷阱用户(用户名为Administrator、权限设置为最低)、不让系统显示上次登录的用户名。

A.创建用户: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用户---创建用户B.修改用户权限:

控制面板---用户账户---管理其他账户---更改账户类型

C.禁止枚举账号:

禁止原因:枚举账号指某些具有黑客行为的蠕虫病毒可以通过扫描WindowsXP系统的指定端口,然后通过共享会话猜测管理员系统密码,因此需要禁止枚举账号

方法:本地安全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双击对匿名连接的额外限制-不允许枚举SAM账号和共享”

D.创建陷阱用户:

原因:本来用户是权限是非管理员,让黑客认为他是管理员,取名

Administrator,是因为一般的管理员用户默认名为Administrator

方法:右击我的电脑→管理→本地用户和组→用户→

1、将右侧“管理计算机(域)的内置账户”默认的是administrator,改名为其

他名字,但不要以admin、root等命名。

2、在右侧空白处右击→新用户→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用户名:admin或

administrator,密码自设

设置用户权限:

运行组策略编辑器程序,在编辑器窗口的左侧窗口中逐级展开“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用户权限指派”分支。双击需要改变的用户权限,单击“添加用户或组”按钮,然后双击想指派给权限的用户账号,最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

E.禁止来宾账户

F.不让系统显示上次登录的用户名:

组策略—计算机配置—windows配置—安全配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双击交互式登陆:不显示上次的用户名—交互式登陆:不显示上次的用户名属性—单击已选用—确定

(3)设置审核策略:审核策略更改、审核账户登录事件、审核账户管理、审核登录事件、审核特权使用等

方法: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审核策略

(4)设置IP安全策略

作用:IP安全策略是起到IP地址的安全保护设置作用的,可以防止比尔ping自己的电脑,关闭一些危险的端口。(PING (Packet Internet Groper),因特网包探索器,用于测试网络连接量的程序)

方法:

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右键ip安全策略—创建IP安全策略—单击

下一步—3389过滤—默认下一步—确定后—管理IP筛选器操作—建立

筛选器—添加—输入3389筛选器1--单击添加—下一步—任何ip地址—

下一步—目的地址选我的Ip地址—下一步—选择TCP的IP协议—设置

从任何端都到本机的某一端口—下一步--管理筛选器操作—添加—下一

步—取名—下一步—阻止—下一步—完成筛选器建立

接着建立IP安全规则—双击建立的"3389过滤”—添加—下一步—选择

是—到下图

选择3389过滤器1—阻止3389—下一步—完成安全规则建立—IP安全策略—右键3389过滤—单击之指派—开始应用IP策略—所以连接3389的TCP请求都被阻止

建立允许管理员登陆的策略:

打开上图—重复建立筛选器步骤—建立3389筛选器2的筛选器(其他设置与前面一样,选择源地址时变为“一个特定的IP地址“该地址是管理员工作站的IP)--重复建筛选器操作的步骤--建立名为3389的操作,在选择动作时使用”许可“

(5)其他设置:公钥策略、软件限制策略等

公钥策略:可以让电脑自动向企业证书颁发机构提交证书申请并安装办法的证书,这样有助于电脑获得在组织内执行公钥加密操作。

软件限制策略:简单而言,就是设置哪些软件可用哪些不可用,默认情况是关闭的。

设置某软件不可用:

右键软件限制策略—建立新的策略—单击其他规则—选新路径规则—单击浏览—选择相应程序—安全级别中选不允许—单击确定

2、Windows系统注册表的配置

(1)找到用户安全设置的键值、SAM设置的键值

(2)修改注册表:

禁止建立空连接禁止管理共享、关闭139端口、防范SYN攻击、减少syn-ack包的响应时间、预防DoS攻击、防止ICMP重定向报文攻击、不支持IGMP协议、禁止死网关监控技术、修改MAC地址等操作。

A.打开系统注册表:

开始—运行—键入regedit

B.禁止建立空连接:

空连接就是不用密码和用户名的IPC连接,在Windows 下,它是Net 命令来实现的

方法1:开始—运行—键入regedit--找到如下主键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把RestrictAnonymous(DWORD)的键值改为:00000001

上述操作执行完成后,用net share命令仍能看到ipc$ 共享,但只是不允许匿名空连接,可使用密码连接。

方法2: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在服务中停止掉server的服务

C.禁止管理共享:

方法1:在计算机管理中直接停止共享

右击我的电脑→管理→共享文件夹→共享→右击需要停止的共享→停止共享。

方法2:编辑注册表

使用前:方法停止系统默认共享,在系统重新启动后,又恢复了共享,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的方法,永久停止系统默认共享。

在注册表中找到如下组键: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 Server\Parameters,新建DWORD类型的键,键名AutoShareServer,键值设为0。但IPC$共享不受此影响,要想停止IPC$共享,可建立一个批处理文件stopipc.bat,内容包括net share ipc$ /delete一行,然后在启动组中建立一个快捷方式。当以Administrator组中用户登录时,可停止IPC$共享,当以其它用户登录时,因不能执行NET命令,不能停止IPC$共享。

D.减少Syn-ack包的响应时间: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TcpMaxCon nectResponseRetransmissions定义了重发SYN-ACK包的次数。增大NETBT的连接块增加幅度和最大数器,NETBT使用139端口。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NetBt\Parameters\BacklogIncr ement默认值为3,最大20,最小1。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NetBt\Parameters\MaxConnB ackLog默认值为1000,最大可取40000

E.防范SYN攻击:

相关的值项在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

\Tcpip\Parameters下。

(1) DWORD:SynAttackProtect:定义了是否允许SYN淹没攻击保护,值1表示允许起用Windows的SYN淹没攻击保护。

(2) DWORD:TcpMaxConnectResponseRetransmissions:定义了对于连接请求回应包的重发次数。值为1,则SYN淹没攻击不会有效果,但是这样会造成连接请求失败几率的增高。SYN淹没攻击保护只有在该

值>=2时才会被启用,默认值为3。

(上边两个值定义是否允许SYN淹没攻击保护,下面三个则定义了激活SYN淹没攻击保护的条件,满足其中之一,则系统自动激活SYN淹没攻击保护。)

F.预防DoS攻击:

在注册表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 rameters中更改以

下值可以防御一定强度的DoS攻击

SynAttackProtect REG_DWORD 2

EnablePMTUDiscovery REG_DWORD 0 NoNameReleaseOnDemand REG_DWORD 1 EnableDeadGWDetect REG_DWORD 0

KeepAliveTime REG_DWORD 300,000 PerformRouterDiscovery

REG_DWORD 0 EnableICMPRedirects REG_DWORD 0

G.防止ICMP重定向报文的攻击: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EnableICMPRedirects REG_DWORD 0x0(默认值为0x1)

不支持ICMP协议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 Protocol):Internet组管理协议,提供internet 网际多点传送的功能,即将一个ip包拷贝给多个host,windows系列采用了这个协议,因为此项技术尚不成熟,因此被一些人用来攻击windows系统,尤其是对win98,因为对win95有oob攻击.受到IGMP攻击的症状是首先出现蓝屏,然后网速变得极慢,有的甚至鼠标,键盘均不管用.

非得重起不

H.修改MAC地址:

控制面板—网络和控制中心—更改适配器设置—选择本地要修改MAC 地址的网卡

右键网卡选择属性—配置—高级—网络地址—输入新的MAC地址

3、文件及文件夹权限设置

(1)用户组及用户的权限:有哪些组?其权限是什么?有哪些用户?有

属哪些组?设置其权限。

(2)新建一个文件夹并设置其访问控制权限。

系统的当前用户为Adiministrator,因此选中该用户,编辑其权限,将拒绝权限项全部打钩后,点击应用,在打开文件的时候显示:

4、审核日志分析

(1)查找审核日志,显示其详细信息: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性日志、系统日志。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windows日志—安全—双击事件—详细信息

ProcessID表示进程的身份验证号是0xa60

(2)分析各种日志所描述的内容,分析警告、信息、错误等的意义。

信息为普通系统信息,

警告为暂时可不处理问题,

错误为必须立即处理的问题

5、使用Microsoft 基准安全分析器MBSA 2.0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

Microsoft 基准安全分析器(MBSA) 可以检查操作系统,还可以扫描计算机上的不安全配置。检查Windows 服务包和修补程序时,它将Windows 组件(如Internet 信息服务(IIS) 和COM+)也包括在内。MBSA 使用一个XML 文件作为现有更新的清单。该XML 文件包含在存档Mssecure.cab 中,由MBSA 在运行扫描时下载,也可以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或通过网络服务器使用。

6、信息安全综合实验系统中的实验:

(1)信息安全

01. Windows用户管理

02. Windows策略管理

03. Windows网络与服务管理

04. Web服务安全配置

06. 远程桌面安全配置

22. 文件事件审计实验

23. 网络事件审计实验

24. 应用程序审计实验

25. 主机监管实验

26.日志事件审计实验

27. 日志关联审计实验

28. 审计跟踪实验

29. FAT32数据恢复实验

30. NTFS数据恢复实验

36. Snapshot快照实验

37. 主机存活性判断实验

38. 服务端口判断实验

39. 操作系统判断实验

40. 操作系统漏洞扫描实验

(2)网络攻防

03. Windows Server IP安全配置

07. Windows系统账户安全评估

08. Windows系统账户安全评估(MBSA)

10. 弱口令破解实验

1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验

12. 配置Windows系统安全评估——日志配置2

13. 配置Windows系统安全评估——IP协议安全配置

14. 配置Windows系统安全评估——Windows日志与审计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二

……Linux系统安全设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2、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

3、建立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安全框架

二、实验要求

1、根据实验中的安全设置要求,详细观察并记录设置前后系统的变化,给出分析报告。

2、使用RPM对系统的软件进行管理,验证系统内软件的完整性,并分析结果。

3、比较Windows系统的安全设置和Linux系统安全设置的异同。

三、实验内容

cd /home 进入'/ home' 目录'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cd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user1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 返回上次所在的目录

pwd 显示工作路径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F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l 显示文件和目录的详细资料

ls -a 显示隐藏文件

ls *[0-9]* 显示包含数字的文件名和目录名

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1)

lstree 显示文件和目录由根目录开始的树形结构(2)

mkdir dir1 创建一个叫做'dir1' 的目录'

mkdir dir1 dir2 同时创建两个目录

mkdir -p /tmp/dir1/dir2 创建一个目录树

rm -f file1 删除一个叫做'file1' 的文件'

rmdir dir1 删除一个叫做'dir1' 的目录'

rm -rf dir1 删除一个叫做'dir1' 的目录并同时删除其内容

rm -rf dir1 dir2 同时删除两个目录及它们的内容

mv dir1 new_dir 重命名/移动一个目录

cp file1 file2 复制一个文件

cp dir/* . 复制一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a /tmp/dir1 . 复制一个目录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a dir1 dir2 复制一个目录

1、账户和口令安全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进程管理

实验一进程管理 一、目的 进程调度是处理机管理的核心内容。本实验要求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进程调度程序。通过本实验加深理解有关进程控制块、进程队列的概念,并体会和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设计进程控制块PCB的结构(PCB结构通常包括以下信息:进程名(进程ID)、进程优先数、轮转时间片、进程所占用的CPU时间、进程的状态、当前队列指针等。可根据实验的不同,PCB结构的内容可以作适当的增删)。为了便于处理,程序中的某进程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计算。各进程的轮转时间数以及进程需运行的时间片数的初始值均由用户给定。 2、系统资源(r1…r w),共有w类,每类数目为r1…r w。随机产生n进程P i(id,s(j,k),t),0<=i<=n,0<=j<=m,0<=k<=dt为总运行时间,在运行过程中,会随机申请新的资源。 3、每个进程可有三个状态(即就绪状态W、运行状态R、等待或阻塞状态B),并假设初始状态为就绪状态。建立进程就绪队列。 4、编制进程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本程序用该算法对n个进程进行调度,进程每执行一次,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1。在调度算法中,采用固定时间片(即:每执行一次进程,该进程的执行时间片数为已执行了1个单位),这时,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1,并排列到就绪队列的尾上。 三、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环境:Windows系统。 编程语言:C#。 四、实验思路和设计 1、程序流程图

2、主要程序代码 //PCB结构体 struct pcb { public int id; //进程ID public int ra; //所需资源A的数量 public int rb; //所需资源B的数量 public int rc; //所需资源C的数量 public int ntime; //所需的时间片个数 public int rtime; //已经运行的时间片个数 public char state; //进程状态,W(等待)、R(运行)、B(阻塞) //public int next; } ArrayList hready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 hblock = new ArrayList();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ArrayList p = new ArrayList(); int m, n, r, a,a1, b,b1, c,c1, h = 0, i = 1, time1Inteval;//m为要模拟的进程个数,n为初始化进程个数 //r为可随机产生的进程数(r=m-n) //a,b,c分别为A,B,C三类资源的总量 //i为进城计数,i=1…n //h为运行的时间片次数,time1Inteval为时间片大小(毫秒) //对进程进行初始化,建立就绪数组、阻塞数组。 public void input()//对进程进行初始化,建立就绪队列、阻塞队列 { m = int.Parse(textBox4.Text); n = int.Parse(textBox5.Text); a = int.Parse(textBox6.Text); b = int.Parse(textBox7.Text); c = int.Parse(textBox8.Text); a1 = a; b1 = b; c1 = c; r = m - n; time1Inteval = int.Parse(textBox9.Text); timer1.Interval = time1Inteval; for (i = 1; i <= n; i++) { pcb jincheng = new pcb(); jincheng.id = i; jincheng.ra = (random.Next(a) + 1); jincheng.rb = (random.Next(b) + 1); jincheng.rc = (random.Next(c) + 1); jincheng.ntime = (random.Next(1, 5)); jincheng.rtime = 0;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

重庆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 开课实验室DS1501 学院软件学院年级2013专业班软件工程2 班学生姓名胡其友学号20131802 开课时间2015至2016学年第一学期 总成绩 教师签名洪明坚 软件学院制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年月日学院软件学院年级、专业、班2013级软件工 程2班 姓名胡其友成绩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 实验项目 名称 指导教师洪明坚 教师 评语教师签名:洪明坚年月日 1.实验目的: ?进入实验环境 –双击expenv/setvars.bat ?检出(checkout)EPOS的源代码 –svn checkout https://www.doczj.com/doc/1816918325.html,/svn/epos ?编译及运行 –cd epos/app –make run ?清除所有的临时文件 –make clean ?调试 –make debug ?在“Bochs Enhanced Debugger”中,输入“quit”退出调试 –调试指令,请看附录A 2.实验内容: ?编写系统调用“time_t time(time_t *loc)” –功能描述 ?返回从格林尼治时间1970年1月1日午夜起所经过的秒数。如果指针loc 非NULL,则返回值也被填到loc所指向的内存位置 –数据类型time_t其实就是long ?typedef long time_t; 3.实验步骤: ?Kernel space –K1、在machdep.c中,编写系统调用的实现函数“time_t sys_time()”,计算用户秒数。需要用到 ?变量g_startup_time,它记录了EPOS启动时,距离格林尼治时间1970年1午夜的秒数 ?变量g_timer_ticks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姓名:安磊 班级:计科0901 学号: 0909090310

指导老师:宋虹

目录 课程设计内容 ----------------------------------- 3 uC/OS操作系统简介 ------------------------------------ 3 uC/OS操作系统的组成 ------------------------------ 3 uC/OS操作系统功能作用 ---------------------------- 4 uC/OS文件系统的建立 ---------------------------- 6 文件系统设计的原则 ------------------------------6 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功能模块 ---------------------6 文件系统的详细设计 -------------------------------- 8 文件系统核心代码 --------------------------------- 9 课程设计感想 ------------------------------------- 11 附录-------------------------------------------------- 12

课程设计内容 在uC/OS操作系统中增加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 要求如下: (1)熟悉并分析uc/os操作系统 (2)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 (3)可以是存放在内存的虚拟文件系统,也可以是存放在磁盘的实际文件系统 (4)编写测试代码,测试对文件的相关操作:建立,读写等 课程设计目的 操作系统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多道操作系统的原理与技术,与其它计算机原理、编译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关系十分密切。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知识,建立系统和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概念,理解和巩固操作系统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掌握操作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 I.uC/OS操作系统简介 μC/OS-II是一种可移植的,可植入ROM的,可裁剪的,抢占式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内核。它被广泛应用于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 μC/OS 和μC/OS-II 是专门为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设计的,绝大部分代码是用C语言编写的。CPU 硬件相关部分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总量约200行的汇编语言部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为的是便于移植到任何一种其它的CPU 上。用户只要有标准的ANSI 的C交叉编译器,有汇编器、连接器等软件工具,就可以将μC/OS-II嵌入到开发的产品中。μC/OS-II 具有执行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实时性能优良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最小内核可编译至2KB 。μC/OS-II 已经移植到了几乎所有知名的CPU 上。 严格地说uC/OS-II只是一个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它仅仅包含了任务调度,任务管理,时间管理,内存管理和任务间的通信和同步等基本功能。没有提供输入输出管理,文件系统,网络等额外的服务。但由于uC/OS-II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源码开放,这些非必须的功能完全 可以由用户自己根据需要分别实现。 uC/OS-II目标是实现一个基于优先级调度的抢占式的实时内核,并在这个内核之上提供最基本的系统服务,如信号量,邮箱,消息队列,内存管理,中断管理等。 uC/OS操作系统的组成 μC/OS-II可以大致分成核心、任务处理、时间处理、任务同步与通信,CPU的移植等5个部分。如下图: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姓名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3进程并发与同步 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区分进程并发执行与串行执行; 2、掌握进程并发执行的原理,理解进程并发执行的特点; 3、了解fork()系统调用的返回值,掌握用fork()创建进程的方法;熟悉wait、exit等系统调用; 4、能利用相应的系统调用实现进程树与进程间的同 步。 实 验操作系统:linux Un bu ntu 11.10 环 境实验工具:Vmware 实验内容 1、编写一C语言程序,实现在程序运行时通过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使父、子三进程并发执行,父亲进程执行时屏幕显示“I am father ”,儿子进 程执行时屏幕显示“ I am son ",女儿进程执行时屏幕显示“ I am daughter ”。 要求多次连续反复运行这个程序,观察屏幕显示结果的顺序,直至出现不一样的情况为止。要求有运行结果截图与结果分析 2、连续4个fork()的进程家族树,family1-1.c 程序清单如下: #in clude main () { fork(); fork(); fork(); fork(); printf( A\n ”); } 请根据程序运行结果,画出进程家族树,并分析原 因。

3、 修改程序1,在父、子进程中分别使用 wait 、exit 等系统调用“实现”其同 步推进,父进程必须等待儿子进程与女儿进程结束, 才可以输出消息。 写出相应的同 步控制,并分析运行结果。 4、 创建一个子进程,并给它加载程序,其功能是调用键盘命令“ ls -I ”,已知 该键盘命令的路径与文件名为: /bin/ls 。父进程创建子进程, 并加载./child2 程序。 写出相应的程序代码并分析程序运行结果。 1、编写一 C 语言程序,实现在程序运行时通过系统调用 fork()创建两个子进 程,使父、子三进程并发执行,父亲进程执行时屏幕显示“ I am father ”, 儿子进程执行时屏幕显示“ I am son ”,女儿进程执行时屏幕显示“ I am daughter "。并且反复的测试,观察每一次的执行的顺序有什么不同 2、修改程序1,在父、子进程中分别使用 wait 、exit 等系统调用“实现”其同 步推进,父进程必须等待儿子进程与女儿进程结束,才可以输出消息。 4、创建一个子进程,并给它加载程序,其功能是调用键盘命令“ ls -I ”,已知 该键盘命令的路径与文件名为: /bin/ls 。父进程创建子进程, 并加载./child2 程序。 法 描 述 及 实 验 步 骤 调 试过 程及实 验结果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4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4 实验项目名称:进程控制

Printf(“child Complete”); CloseHandle(pi.hProcess); CloseHandle(pi hThread); ﹜ 修改后: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STARTUPINFO si; PROCESS_INFORMA TION pi; ZeroMemory(&si,sizeof(si)); si.cb=sizeof(si); ZeroMemory(&pi,sizeof(pi)); if(!CreateProcess(NULL, "c:\\WINDOWS\\system32\\mspaint.exe", NULL, NULL, FALSE, 0, NULL, NULL, &si,&pi)) { fprintf(stderr,"Creat Process Failed"); return -1; } WaitForSingleObject(pi.hProcess,INFINITE); printf("child Complete"); CloseHandle(pi.hProcess); CloseHandle(pi.hThread); }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运行CL命令产生可执行程序4-1.exe:C:\ >CL 4-1.cpp

实验任务: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 4.正在运行的进程 (2)、编程二下面给出了一个使用进程和操作系统版本信息应用程序(文件名为4-5.cpp)。它利用进程信息查询的API函数GetProcessVersion()与GetVersionEx()的共同作用。确定运行进程的操作系统版本号。阅读该程序并完成实验任务。 #include #include

实时操作系统报告

实时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1001 学号:3100601025 姓名:陈治州 完成时间:2013年6月11日

实验简易电饭煲的模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在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的应用中,基于多任务的模式的编程方法。锻炼综合应用多任务机制,任务间的通信机制,内存管理等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 1.按“S”开机,系统进入待机状态,时间区域显示当前北京时间,默认模式“煮饭”; 2.按“C”选择模式,即在“煮饭”、“煮粥”和“煮面”模式中循环选择; 3.按“B”开始执行模式命令,“开始”状态选中,时间区域开始倒计时,倒计时完成后进入“保温”状态,同时该状态显示选中,时间区域显示保温时间; 4.按“Q”取消当前工作状态,系统进入待机状态,时间区域显示北京时间,模式为当前模式; 5.按“X”退出系统,时间区域不显示。 6.煮饭时长为30,煮粥时长为50,煮面时长为40. 三.实验设计: 1.设计思路: 以老师所给的五个程序为基础,看懂每个实验之后,对borlandc的操作有了大概的认识,重点以第五个实验Task_EX为框架,利用其中界面显示与按键扫描以及做出相应的响应,对应实现此次实验所需要的功能。 本次实验分为界面显示、按键查询与响应、切换功能、时钟显示与倒计时模块,综合在一起实验所需功能。 2.模块划分图: (1)界面显示: Main() Taskstart() Taskstartdispinit() 在TaskStartDispInit()函数中,使用PC_DispStr()函数画出界面。

(2)按键查询与响应: Main() Taskstart() 在TaskStart()函数中,用if (PC_GetKey(&key) == TRUE)判断是否有按键输入。然后根据key 的值,判断输入的按键是哪一个;在响应中用switch语句来执行对应按键的响应。 (3)切换功能: l计数“C”按 键的次数 M=l%3 Switch(m) M=0,1,2对应于煮饭,煮粥,煮面,然后使用PC_DispStr()函数在选择的选项前画上“@”指示,同时,在其余两项钱画上“”以“擦出”之前画下的“@”,注意l自增。 四.主要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ncludes.h" #include "time.h" #include "dos.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TASK_STK_SIZE 512 #define N_TASKS 2 OS_STK TaskStk[N_TASKS][TASK_STK_SIZE]; OS_STK TaskStartStk[TASK_STK_SIZE]; INT8U TaskData[N_TASKS];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

课程实验报告

3、修改程序1,在父、子进程中分别使用wait、exit等系统调用“实现”其同步推进,父进程必须等待儿子进程与女儿进程结束,才可以输出消息。写出相应的同步控制,并分析运行结果。 4、创建一个子进程,并给它加载程序,其功能是调用键盘命令“ls -l”,已知该键盘命令的路径与文件名为:/bin/ls。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并加载./child2程序。写出相应的程序代码并分析程序运行结果。 算法描述及实验步骤 1、编写一C语言程序,实现在程序运行时通过系统调用fork( )创建两个子进 程,使父、子三进程并发执行,父亲进程执行时屏幕显示“I am father”, 儿子进程执行时屏幕显示“I am son”,女儿进程执行时屏幕显示“I am daughter”。并且反复的测试,观察每一次的执行的顺序有什么不同 2、修改程序1,在父、子进程中分别使用wait、exit等系统调用“实现”其同 步推进,父进程必须等待儿子进程与女儿进程结束,才可以输出消息。 4、创建一个子进程,并给它加载程序,其功能是调用键盘命令“ls -l”,已知该键盘命令的路径与文件名为:/bin/ls。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并加载./child2程序。 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

总结 1、实现在程序运行时通过系统调用fork( )创建两个子进程,使父、子三进程并发执行,父亲进程执行时屏幕显示“I am father”,儿子进程执行时屏幕显示“I am son”,女儿进程执行时屏幕显示“I am daughter”。这一点需要注意。返回结果时,由于每一次的不确定性,所以要想得到比较具有说服性的,就必须经过多次的测试。 2、连续4个fork()的进程家族树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进程输出信息一直一样的情况,需要多次执行输出才有可能会看到输出结果不一样的情况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教程 实 验 指 导 书 姓名: 学号: 班级:软124班 指导老师:郭玉华 2014年12月10日

实验一WINDOWS进程初识 1、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VC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 (2)掌握WINDOWS API的使用方法。 (3)编写测试程序,理解用户态运行和核心态运行。 2、实验内容和步骤 (1)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 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启动VC++ 6.0。 步骤2: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 Application”,然后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工程名,在“Location”处输入工程目录。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 步骤3: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 然后在“File”处输入C/C++源程序的文件名。 步骤4:将清单1-1所示的程序清单复制到新创建的C/C++源程序中。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5: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进入Windows“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进入工程目录中的debug子目录,执行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 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1\debug>hello.exe 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有可能是因为DOS下路径的问题 (2)计算进程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步骤1:按照(1)中的步骤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然后将清单1-2中的程序拷贝过来,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2:在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程序的参考程序如清单1-3所示,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执行。 步骤3: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运行步骤1中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测试步骤2中可执行文件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2\debug>time TEST.exe 步骤4: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因为程序是个死循环程序 步骤5:分别屏蔽While循环中的两个for循环,或调整两个for循环的次数,写出运行结果。 屏蔽i循环: 屏蔽j循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循环变量i的循环次数: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每一次课程设计度让我学到了在平时课堂不可能学到的东西。所以我对每一次课程设计的机会都非常珍惜。不一定我的课程设计能够完成得有多么完美,但是我总是很投入的去研究去学习。所以在这两周的课设中,熬了2个通宵,生物钟也严重错乱了。但是每完成一个任务我都兴奋不已。一开始任务是任务,到后面任务就成了自己的作品了。总体而言我的课设算是达到了老师的基本要求。总结一下有以下体会。 1、网络真的很强大,用在学习上将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助手。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能够在网上找到。从linux虚拟机的安装,到linux的各种基本命令操作,再到gtk的图形函数,最后到文件系统的详细解析。这些都能在网上找到。也因为这样,整个课程设计下来,我浏览的相关网页已经超过了100个(不完全统计)。当然网上的东西很乱很杂,自己要能够学会筛选。 不能决定对或错的,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尝试。就拿第二个实验来说,编译内核有很多项小操作,这些小操作错了一项就可能会导致编译的失败,而这又是非常要花时间的,我用的虚拟机,编译一次接近3小时。所以要非常的谨慎,尽量少出差错,节省时间。多找个几个参照资料,相互比较,

慢慢研究,最后才能事半功倍。 2、同学间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老师毕竟比较忙。对于课程设计最大的讨论伴侣应该是同学了。能和学长学姐讨论当然再好不过了,没有这个机会的话,和自己班上同学讨论也是能够受益匪浅的。大家都在研究同样的问题,讨论起来,更能够把思路理清楚,相互帮助,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3、敢于攻坚,越是难的问题,越是要有挑战的心理。这样就能够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当然这也是不提倡熬夜的,毕竟有了精力才能够打持久战。但是做课设一定要有状态,能够在吃饭,睡觉,上厕所都想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你不成功都难。 4、最好在做课设的过程中能够有记录的习惯,这样在写实验报告时能够比较完整的回忆起中间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当时我遇到我以前从未遇到的段错误的问题,让我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在经过大量的资料查阅之后,我对段错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用相应的办法来解决。 在编程中以下几类做法容易导致段错误,基本是是错误地使用指针引起的 1)访问系统数据区,尤其是往系统保护的内存地址写数据,最常见就是给一个指针以0地址 2)内存越界(数组越界,变量类型不一致等) 访问到不属于你的内存区域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三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开课实验室:信自楼445 2013 年 5 月 16 日 一、实验要求 对给定的一个页面走向序列,请分别用先进先出算法和二次机会算法,计算淘汰页面的顺序、缺页次数和缺页率,具体的页面走向可参考教材例题或习题。 二、实验目的 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合理地分配空间。请求页式管理是一种常用的虚拟存储管理技术。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和调试地址转换过程的模拟程序以加强对地址转换过程的了解,通过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页面置换算法模拟设计,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特点,掌握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页面置换算法。 三、实验原理及基本技术路线图(方框原理图) 用C或C++语言模拟实现请求式分页管理。要求实现:页表的数据结构、分页式内存空间的分配及回收(建议采用位图法)、地址重定位、页面置换算法(从FIFO,LRU,NRU中任选一种)。 提示:可先用动态申请的方式申请一大块空间,然后假设该空间为内存区域,对该空间进行

流程图:

数据结构定义: 我提供定义了两个类。第一个类就是页面类,在这类里面包括一些重要的数据成员。

有页号(page_no),页框号(frame_no),页面是否在内存的标志(flag(1表示在内存,0表示不在内存)),访问次数(times)。另一个类是进程控制块类PCB。类的数据成员有id(进程编号),name(进程名),size(进程大小),*p(页类指针)。在本类中,有一些成员函数:构造函数(用来初始化本类的所有数据),displayPCB(输出函数),convert(地址映射函数),allocation(分配函数),restore(回收函数)。另外还有一些类外的函数:initMemorySpace(初始化内存空间的函数),displayMemorySpace(输出内存空间的状态1(表示占用)0(表示空))。 四、所用仪器、材料(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 计算机一台 五、实验方法、步骤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frame_size=1024;//页框长度,固定为 1k const int page_size=1024;//页面长度,固定为 1k const int memory_size=102400;//内存容量,固定为 100k const int frame_number=memory_size/frame_size;// 100k/1k=100 frames int *memory;//指针变量,用来存内存的状态1还是0。 void initMemorySpace()//初始化内存空间 { int i,ran,times; time_t t;//定义time_t对象 t t=time(0); srand(t);//随机改变每秒 times=0;//变量times初始化为0,变量的功能是检查内存空间是否有一半空了没。 memory=new int[frame_number];//申请内存空间,有frame_number 这么大的空间 for(i=0;i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系统的引导 所在班级: 指导老师: 老师 实验日期: 2014年3 月29 日

一、实验目的 ◆熟悉hit-oslab实验环境; ◆建立对操作系统引导过程的深入认识;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开发过程; ◆能对操作系统代码进行简单的控制,揭开操作系统的神秘面纱。 二、实验容 1. 阅读《Linux核完全注释》的第6章引导启动程序,对计算机和Linux 0.11的引导过程进行初步的了解。 2. 按照下面的要求改写0.11的引导程序bootsect.s。 3. 有兴趣同学可以做做进入保护模式前的设置程序setup.s。 4. 修改build.c,以便可以使用make BootImage命令 5. 改写bootsect.s主要完成如下功能: bootsect.s能在屏幕上打印一段提示信息XXX is booting...,其中XXX是你给自己的操作系统起的名字,例如LZJos、Sunix等。 6. 改写setup.s主要完成如下功能: bootsect.s能完成setup.s的载入,并跳转到setup.s开始地址执行。而setup.s 向屏幕输出一行"Now we are in SETUP"。setup.s能获取至少一个基本的硬件参数(如存参数、显卡参数、硬盘参数等),将其存放在存的特定地址,并输出到屏幕上。setup.s不再加载Linux核,保持上述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即可。 三、实验环境

本实验使用的系统是windows系统或者是Linux系统,需要的材料是osexp。 四、实验步骤 1. 修改bootsect.s中的提示信息及相关代码; 到osexp\Linux-0.11\boot目录下会看到图1所示的三个文件夹,使用UtraEdit 打开该文件。将文档中的98行的mov cx,#24修改为mov cx,#80。同时修改文档中的第246行为图2所示的情形。 图1图2 图3 2. 在目录linux-0.11\boot下,分别用命令as86 -0 -a -o bootsect.obootsect.s和 ld86 -0 -s -obootsectbootsect.o编译和bootsect.s,生成bootsect文件; 在\osexp目录下点击MinGW32.bat依此输入下面的命令: cd linux-0.11 cd boot as86 -0 -a -o bootsect.obootsect.s ld86 -0 -s -o bootsectbootsect.o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任务间通信机制的建立 系别计算机与电子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 提交日期 2012 年 4 月 1 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在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的应用中,任务使用信号量的一般原理。掌握在基于优先级的可抢占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中,出现优先级反转现象的原理及解决优先级反转的策略——优先级继承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 1.建立并熟悉Borland C 编译及调试环境。 2.使用课本配套光盘中第五章的例程运行(例5-4,例5-5,例5-6),观察运行结果,掌握信号量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理解出现优先级反转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试编写一个应用程序,采用计数器型信号量(初值为2),有3个用户任务需要此信号量,它们轮流使用此信号量,在同一时刻只有两个任务能使用信号量,当其中一个任务获得信号量时向屏幕打印“TASK N get the signal”。观察程序运行结果并记录。 4. 试编写一个应用程序实现例5-7的内容,即用优先级继承的方法解决优先级反转的问题,观察程序运行结果并记录。 5.在例5-8基础上修改程序增加一个任务HerTask,它和YouTask一样从邮箱Str_Box里取消息并打印出来,打印信息中增加任务标识,即由哪个任务打印的;MyTask发送消息改为当Times为5的倍数时才发送,HerTask接收消息采用无等待方式,如果邮箱为空,则输出“The mailbox is empty”, 观察程序运行结果并记录。 三、实验原理 1. 信号量 μC/OS-II中的信号量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信号量的计数值,它是一个16位的无符号整数(0 到65,535之间);另一个是由等待该信号量的任务组成的等待任务表。用户要在OS_CFG.H中将OS_SEM_EN开关量常数置成1,这样μC/OS-II 才能支持信号量。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教程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一WINDOWS进程初识 1、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VC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 (2)掌握WINDOWS API的使用方法。 (3)编写测试程序,理解用户态运行和核心态运行。 2、实验内容和步骤 (1)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 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启动VC++ 6.0。 步骤2: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 Application”,然后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工程名,在“Location”处输入工程目录。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 步骤3: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 然后在“File”处输入C/C++源程序的文件名。 步骤4:将清单1-1所示的程序清单复制到新创建的C/C++源程序中。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5: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进入Windows “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进入工程目录中的debug子目录,执行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1\debug>hello.exe 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2)计算进程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步骤1:按照(1)中的步骤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然后将清单1-2中的程序拷贝过来,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2:在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程序的参考程序如清单1-3所示,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执行。 步骤3: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运行步骤1中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测试步骤2中可执行文件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2\debug>time TEST.exe 步骤4: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步骤5:分别屏蔽While循环中的两个for循环,或调整两个for循环的次数,写出运行结果。 屏蔽i循环: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许昌学院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书学号: 姓名:闫金科 班级:14物联网工程 成绩: 2016年02月

实验一Linux的安装与配置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inux系统的基本概念,比如Linux发行版、宏内核、微内核等。 2.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初步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和退出方 法。 3.熟悉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结构,了解Linux常用文件夹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从网络上下载VMware软件和两个不同Linux发行版镜像文件。 2.安装VMware虚拟机软件。 3.在VMware中利用第一个镜像文件完成第一个Linux的安装,期间完成网络 信息、用户信息、文件系统和硬盘分区等配置。 4.在VMware中利用第二个镜像文件完成第二个Linux的安装,并通过LILO或 者GRUB解决两个操作系统选择启动的问题。 5.启动Linux系统,打开文件浏览器查看Linux系统的文件结构,并列举出 Linux常用目录的作用。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1、启动VMware,点击新建Linux虚拟机,如图所示: 2、点击下一步,选择经典型,点击下一步在选择客户机页面选择 Linux,版本选择RedHatEnterpriseLinux5,如图所示: 3、点击下一步创建虚拟机名称以及所要安装的位置,如图所示: 4、点击下一步,磁盘容量填一个合适大小,此处选择默认值大小 10GB,如图所示: 5、点击完成,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选择硬件选项中的CD-ROM (IDE...)选项,在右侧连接中选择“使用ISO镜像(I)”选项,点 击“浏览”,找到Linux的镜像文件,如图所示: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地点:南主楼七楼机房 2018—2019学年(一)学期 2018年 9月至 2019 年 1 月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刘一男

实验一 实验项目:分时系统模拟 实验学时:2实验日期: 2018-10-25 成绩: 实验目的利用程序设计语言模拟分时系统中多个进程按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进行进程调度的过程; 假设有五个进程A,B,C,D,E,它们的到达时间及要求服务的时间分别为:进程名 A B C D E 到达时间0 1 2 3 4 服务时间 4 3 4 2 4 时间片大小为1,利用程序模拟A,B,C,D,E五个进程按时间片轮转的调度及执行过程并计算各进程的周转时间及带权周转时间。 执行过程并计算各进程的周转时间及带权周转时间。 轮转调度:BDACE

(1)修改时间片大小为2,利用程序模拟A,B,C,D,E五个进程按时间片轮转的调度及执行过程并计算各进程的周转时间及带权周转时间。 轮转调度:ADBCE (2)修改时间片大小为4,利用程序模拟A,B,C,D,E五个进程按时间片轮转的调度及执行过程并计算各进程的周转时间及带权周转时间.

顺序:ABCDE 1、思考 时间片的大小对调度算法产生什么影响?对计算机的性能产生什么影响?答:通过对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中进程最后一次执行时间片分配的优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同时减少了任务调度次数和进程切换次数,降低了系统开销,提升了CPU的运行效率,使操作系统的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A B C D E 时间片为1 周转时间12 9 14 8 13 3 3 3.5 4 3.25 带权周转 时间 时间片为2 周转时间8 12 13 7 13 2 4 3.25 3.5 3.25 带权周转 时间 时间片为4 周转时间 4 6 9 10 13 1 2 2.25 5 3.25 带权周转 时间

Windows操作系统实验三实验报告

Windows操作系统C/C++ 程序实验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实验三Windows 2000/xp线程同步 一、背景知识 二、实验目的 在本实验中,通过对事件和互斥体对象的了解,来加深对Windows 2000/xp线程同步的理解。 1) 回顾系统进程、线程的有关概念,加深对Windows 2000/xp线程的理解。 2) 了解事件和互斥体对象。 3) 通过分析实验程序,了解管理事件对象的API。 4) 了解在进程中如何使用事件对象。 5) 了解在进程中如何使用互斥体对象。 6) 了解父进程创建子进程的程序设计方法。 三、工具/准备工作 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的相关内容。 您需要做以下准备: 1) 一台运行Windows 2000/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 计算机中需安装V isual C++ 6.0专业版或企业版。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事件对象 清单4-1程序展示了如何在进程间使用事件。父进程启动时,利用CreateEvent() API创建一个命名的、可共享的事件和子进程,然后等待子进程向事件发出信号并终止父进程。在创建时,子进程通过OpenEvent() API打开事件对象,调用SetEvent() API使其转化为已接受信号状态。两个进程在发出信号之后几乎立即终止。 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 2000/xp Professional。 步骤2: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Microsoft V isual Studio 6.0”–“Microsoft V isual C++ 6.0”命令,进入V isual C++窗口。 步骤3:在工具栏单击“打开”按钮,在“打开”对话框中找到并打开实验源程序3-1.cpp。 步骤4:单击“Build”菜单中的“Compile 3-1.cpp”命令,并单击“是”按钮确认。系统

操作系统实验一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一实验报告 基本信息 1.1 实验题目 进程控制实验 1.2完成人 王召德 1.3报告日期 2015-4-8 实验内容简要描述 2.1实验目标 加深对于进程并发执行概念的理解。实践并发进程的创建和控制方法。观察和 体验进程的动态特性。进一步理解进程生命期期间创建、变换、撤销状态变换的过 程。掌握进程控制的方法,了解父子进程间的控制和协作关系。练习Linux 系统中 进程创建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调用的编程和调试技术。 2.2实验要求 参考以上示例程序中建立并发进程的方法,编写一个多进程并发执行程序。父进程首先创建一个执行ls命令的子进程然后再创建一个执行ps命令的子进程,并控制ps 命令总在ls 命令之前执行。 2.3实验的软硬件环境

Ubuntu14.04 intelPC 报告的主要内容 3.1实验的思路 按照上面的实例,先生成一个子进程让其等待,然后生成第二个子进程,父进程等待其执行ps命令后唤醒第一个子进程执行ls即可。 3.2实验模型的描述 无 3.3主要数据结构的分析说明 无 3.4主要算法代码的分析说明 无 3.5项目管理文件的说明 无 实验过程和结果 4.1实验投入的实际学时数 1学时 4.2调试排错过程的记录 曾尝试让第二个子进程激活第一个子进程,结果发现当运行ps后,后面的代码将不再执行,所以不可行。 4.3多种方式测试结果的记录

实验结果: 父进程启动 (12239) ls子进程启动 (12240) ps子进程启动 (12241) PID TTY TIME CMD 12239 pts/27 00:00:00 born 12240 pts/27 00:00:00 born 12241 pts/27 00:00:00 ps ps子进程结束 (12241) 唤醒ls子进程 (12240) 键盘中断信号产生... ls子进程被唤醒 (12240) . born born.c~ hello.c pctl pctl.c~ pctl.o .. born.c helelo.h~ hello.c~ pctl.c pctl.h ls子进程结束 (12240) 父进程结束 (12239) 4.4实验结果的分析综合 无 实验的总结 父进程可以通过fork()函数生成子进程,子进程会从fork()函数开始执行原来的代码,当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银行家算法 班级:计算机()班 姓名:李君益 学号:(号) 提交日期: 指导老师: 林穗 一、设计题目 加深了解有关资源申请、避免死锁等概念,并体会和了解死锁和避免死锁的具体实施方法。 要求编写和调试一个系统动态分配资源的简单模拟程序,观察死锁产生的条件,并采用银行家算法,有效的防止和避免死锁的发生。 二、设计要求

内容: 编制银行家算法通用程序,并检测思考题中所给状态的安全性。 要求: (1)下列状态是否安全?(三个进程共享个同类资源) 进程已分配资源数最大需求数 (状态) (状态) (2)考虑下列系统状态 分配矩阵最大需求矩阵可用资源矩阵 问系统是否安全?若安全就给出所有的安全序列。若进程请求(),可否立即分配? 三、设计分析 一.关于操作系统的死锁 .死锁的产生 计算机系统中有许多独占资源,他们在任一时刻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如磁带机,绘图仪等独占型外围设备,或进程表,临界区等软件资源。两个进程同时向一台打印机输出将导致一片混乱,两个进程同时进入临界区将导致数据库错误乃至程序崩溃。正因为这些原因,所有操作系统都具有授权一个进程独立访问某一辞源的能力。一个进程需要使用独占型资源必须通过以下的次序: ●申请资源 ●使用资源 ●归还资源 若申请施资源不可用,则申请进程进入等待状态。对于不同的独占资源,进程等待的方式是有差别的,如申请打印机资源、临界区资源时,申请失败将一位这阻塞申请进程;而申请打开文件文件资源时,申请失败将返回一个错误码,由申请进程等待一段时间之后重试。只得指出的是,不同的操作系统对于同一种资源采取的等待方式也是有差异的。 在许多应用中,一个进程需要独占访问多个资源,而操作系统允许多个进程并发执行共享系统资源时,此时可能会出现进程永远被阻塞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死锁”。 2.死锁的定义 一组进程处于死锁状态是指:如果在一个进程集合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只能由该集合中的其他一个进程才能引发的时间,则称一组进程或系统此时发生了死锁。 .死锁的防止 .死锁产生的条件: ●互斥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