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写字楼消防火灾自动报警、消防广播、消防电话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写字楼消防火灾自动报警、消防广播、消防电话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写字楼消防火灾自动报警、消防广播、消防电话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写字楼消防火灾自动报警、消防广播、消防电话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2、工程范围

3、工程特点

第二章工程目标

1、管理目标

2、质量目标

3、工期目标

4、安全生产目标

5、文明生产目标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管理体系

1、施工部署

2、管理体系

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技术准备

2、施工现场物质准备

3、施工人员及各项规章制度准备

4、施工机具准备

5、主要材料设备

第五章施工程序及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程序

2、施工进度计划

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法

1、电气工程施工方法、通病防治

2、水消防工程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

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质量管理目标

2、质量保证措施

第八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九章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文件依据

2、文明施工目标

3、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4、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5、安全技术措施

6、消防保卫措施

7、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素及职能分配表第十章成品及设备的保护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xxxx 楼现代消防设施安装工程。由xx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地点位于xx 内,总建筑面积m2,共13层,地上十二层,地下二层,总高度为50米。

2、工程范围

本消防安装工程此次包括:

2.1.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2.2.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2.3.消防电话系统;

3、工程特点

本工程属于较大型现代消防设施安装工程和一类高层、一级保护对象,因消防工程中报警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对于工程的影响、业主的使用十分重要,因此我公司选用可靠性、稳定性强的宁波万力达或沈阳美宝报警产品,实现大楼的报警、联动控制功能。

施工时既要考虑工程进度顺利进行,又要考虑到交叉作业施工互不干扰,防止盲目施工和不合理赶工,以及不采取防护措施,而造成相互损坏、反复污染等现象的产生,明确各专业工种对上一工序的保护责任及本工序工程成品的保护,并且到时与甲方、监理和其他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攸关重要。

第二章工程目标

1、管理目标

加强现场的技术管理,坚持质量工作的三级检查管理制度。做好各方面的协作配合,与各专业工种共同努力组织协调施工管理,以创优质工程活动为中心,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

2、质量目标

符合工程合同的技术规范要求及有关质量验收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将全面贯彻IS09002体系管理程序进行施工。“质量为本,精心设计,规范施工,用户至上”是我公司一贯的质量方针。

3、工期目标

为确保本消防安装工程按期,优质完成,我公司将投入足够的施工机具,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推广克服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等技术进步项目。保证在合同工期内完工。

4、安全生产目标

加强工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杜绝任何工伤事故发生。

5、文明生产目标

推行标准化管理,创文明施工现场。

第三章工程部署及管理体系

1、施工部署

我公司将依照“质量为本、精心设计、规范施工、用户至上”的质量方针,按IS09002质量体系管理模式组织施工,确保按预定的管理目标完成本工程。

为了确保优质完成该工程,我公司高度重视此工程,选派施工质量好,速度快,管理强的施工队作为劳务承担施工。组建一支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精干高效、服务周到的项目部作为管理层,对本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全面负责。由具有丰富现场施工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现场质量进度安全成本方面的管理。同时选派有承装样板工程项目经验的人员担任现场主办施工员及质安员。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展开。将及时调整充实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以满足工程之需要。为能实现预定的质量目标,公司质安部门还将派专人进驻现场,对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考核。

项目部将严格遵守施工顺序,切实服从业主部署,积极配合装修专业,确保质量和工期。

2、安装管理架构、项目组成人员

2.1安装管理架构

2.2项目组成人员

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

为加强全面管理,公司将组织技术力量雄厚的工程项目部负责该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在现场进行综合管理和统一指挥。各专业各有一名负责人,具体负责各专业的领导,以上人员专业施工员常驻现场,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各专业要组织好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常施工期应设置

专职的安全检查员、质量检查员及成品设备保卫人员、消防人员等,组织做好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

1.施工技术准备

1.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1.2编制《质量计划》。

1.3组织各安装工种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充分了解和掌握设计意

图、特点和技术要求,预先直协调好各专业管线走向,坐标及标

高,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1.4认真审查施工图纸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经图纸会审提出对施工图

纸的疑问及建议。

1.5在施工中施工员对施工小组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各专业可结

合本工程的特点,组织进行技术攻关和交流。

2.施工现场物质准备

2.1编制施工平面布置及临高计划、临电方案。

2.2搭设现场施工临时设施及安全、消防设施。临设方案在必要时需

报送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甚至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审批。

2.3按工机具进场计划,材料进场计划,组织施工机具,工程用料进

场。

2.4组织各类办公、生活、消防设施进场。

3.施工人员及各项规章制度准备

3.1按“消防安装分部管理架构”及“分项目部人员构成”落实各项专业负责人选,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3.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各级岗位责任制”、“工程质量检

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制度”、

“安全操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3.3对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以及技术交底和施工安全

交底。

4、施工机具准备

5、主要材料设备5.1电系统

5.3材料定购前应建设单位提供材料的流通证、厂家批号,出厂合格

证,质量检验书等资料证明。

5.4施工中每批进入工地的材料、设备均有专人负责验收,经项目负责人确认后,呈报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第五章施工程序及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程序

1.电气工程施工方法、通病防治

1.1消防控制、通讯和报警线路,应采取穿电线管理护。

1.1.1明敷钢管、线管安装工艺流程:

1.1.2线管穿线操作工艺流程: 1.2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1.

2.1电气管道敷设

[1] 明配线管安装前首先根据走向安装支吊架,然后安装线管。镀锌线管制弯用弯管器制弯。镀锌线管连接时管端用铰板套丝,接上接头,使管段与管段或管段与线盒接起来,同时做好跨接连接。

[2] 电线管暗敷施工前,对安装管材进检查,检查管内是否有异物阻塞、破损和裂缝现象。建施结构模板安装后,按施工图进行暗敷管的走向,箱盒位置进行现场定位,并做好标志。结构底绑扎后进行敷设施工。线管、线盒敷设完毕,需在模板或结构板钢筋上作可靠固定。按施工图进行回路走向、位置的复核检查,确保无误后,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和记录。混凝土浇注时,进行现场维护观察,防止线管受机械撞和记录。混凝土浇注时,进行现场维护观察,防止线管受机械撞击脱离,造成阻塞

[3]电线管敷设时,下列情况需加设线盒

无弯位,长度超过30米时;

有一个弯位,长度每超过30米时;

有两个弯位,长度每超过15米时;

有三个弯位,长度每超过8米时。

[4]金属线管安装必须做好各种保护措施,接地跨接良好,避开

可能对管线构成危害的建筑部份,过伸缩缝时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

[5]消防配电线路,控制线路均采用塑料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

缆,其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250V;其截面积S min≥1.0mm2。[6]穿管绝缘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百分之

四十。

1.2.2管内穿线

[1]管内穿线前应根据施工图核对导线的规格型号,穿拉敷设时

需注意绝缘层保护。属钢管材质的管内穿线,线管的进出口需加设绝缘保护的管口护套,导线接驳后,不能降低原绝缘强度,也不能因连接不牢固而出现导体阻值增大。系统绝缘电阻测试值不能小于0.5MΩ。(测试仪表电压等级为500V)。

[2]管内穿线施工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A、连接应在箱盒内,不允许管内连接。

B、安全接地导线需采用黄绿双色线。

C、设计回路的绝缘电阻测试,必须做好测试记录。

[3] 导线颜色按如下区分:

A相(黄色) B相(绿色) C相(红色) N线(蓝色) PE线(黄绿双色)“+”极(红色)“—”极(蓝色)1.2.3线路驳接

6mm以下的用铰接,接口包上黄蜡巢后包上绝缘胶布,保证防潮、防漏电。施工完毕后要测试线间、线地电阻,如达不到要求要查明原因并改正,保证绝缘良好。

1.2.4末端设备安装

末端设备的安装应平整、牢固、清洁整齐,高度一致,位置正确,线相无误。暗按钮交装的垂直度及相邻高低差应符合要求。

1.2.5主机、联动柜的安装

与基础槽钢之间的连接紧密,牢固平整,二次接线固定牢固,与端子排的连接紧密,排列整齐,标志清晰齐全,熔断器接触点的接触应紧密,接地线应紧密牢固。

1.2.6主要技术措施

[1]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地

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

[2]钢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的要求

A、当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连

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陷。B、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

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

[3] 钢管与盒(箱)或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明配的钢管或暗配的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

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2—3扣。

B、当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

C、当钢管与设备间接连时,对室内干燥场所,钢管端部宜增设电线保护管或可绕金属电线保护管后,引入设备的连接盒内,且钢管管口应包扎紧密;对室外或室内潮湿场所,钢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导

线应加套保护软管,经弯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

[4] 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金属软管或可绕金

属电线保护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金属软管不应退胶、

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头,

连接处应密封可靠。与嵌入式器具连接的金属软管,其末端的

定长度宜安装在自探头、器具连缘起距软管长度的1M处。

[5] 导线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A、截面为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

接。线芯应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的端子连接。B、截面20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线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

再与设备的端子连接。

[6] 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箱)内。

[7] 末端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钢管作器具的吊杆时,钢管内径不小于10mm,钢管壁厚度不

应小于1.5mm。

[8] 电缆敷设必须测试泄漏电流、耐压试验和绝缘电阻、电缆接头、

终端头的制作应固定牢寄存,包扎封闭严密。

[9] 联动控制线路应清晰、整齐,所有受控设备在安装前应对其功能

进行检查,证明正常后方可接驳联动控制线路。

[10]系统调试由产品厂家派技术员协助进行,调试过程中,应做好各

项记录及报告工作。

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质量管理目标

1.1消防分部工程合格率为100%

2.质量保证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架构及质量管理体系

2.1.1组成由具有初中级职称以上并且经过放工员培训、项目经理培

训,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及具有多年施工实践,质量意识强的人员

组成工程施工管理班子。

2.1.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质量计划》对施工全过程进

行质量控制。

2.2加强质量技术管理

2.2.1认真贯彻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的执行,做到工程质量分层管理,把

好质量关。对每分项工程特别是关键部位,一定做好技术交底工

作,并落实到班组、个人。技术交底主要分为现场人员技术交底、

现场技术人员向各施工班组组长交底,这主要是对各个分部、分

项工程向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施工班组组长向工人交底,

在施工前各班组长向现场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2.2.2加强现场施工质量检查,配备专业检查人员。

2.2.3要严格按施工图施工,特别对进口设备要详细地阅读说明书及有

关资料,掌握设备的有关规范和有关技术要求,各项安装工程要

做出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措施,经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

2.2.4加强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做好记录。不论是国内还是

国外设备和材料,坚持不合格产品不施工的原则。

2.2.5设备管道应严格按照顺序施工,做到先室外后室内,先地下后地

上,先设备后配管的原则,由大到小组织施工。

2.2.6凡是隐蔽工程都要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验收,并

做好原始记录。隐蔽项目完成后,应先进行自检达到要求后通知

有关人员检查,检查达到要求后才能隐蔽,对于需要紧密配合

工的内容及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及时请有关人员检查,可先进行

隐蔽,但应做好记录以备抽查,有条件则应照相留底备案。

2.2.7所有项目均有施工方案,设计图纸有明确要求的按设计进行施

工,设计图纸没有的按国家规范,国家规范没有的则由现场技术

人员按实际情况制定,并由监理工程师审核:对于复杂的施工方

案应出施工草图,简单的方案可以口授。

2.2.8正式工程使用的设备及材料,施工人员不得作临时用途使用。未

经批准,不准在钢结构上烧焊开孔,不准在永久性钢模上用气焊

开洞。

2.2.9施工前必须做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措施的安装项目,所做的方案

必须经审批通过后才能进行施工。

2.2.10除按照安装工程所需执行的检验要求进行自检外,还应结合检

查验收程序要求,提供具体的技术数据,保证施工质量。

火灾报警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火灾报警系统安装施工工艺 1 施工准备 2 引用标准 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材料设备要求 3.1 钢管、接线盒、桥架、控制及通讯线缆的规格型号、材质及阻燃、耐火特性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消防产品专业认证,材质检测报告、合格证等齐全。 3.2 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红外光束探测器、缆式探测器等应有3C认证、型式认可证书、产品质量正面书等。 3.3 手报、消防电话、模块箱。 3.4 控制台、消防报警主机、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等。 4 主要机具 4.1 施工机具:电钻、砂轮、电焊机、电锤。 4.2 测量器具:水平尺、钢卷尺、钢直尺、万用表、摇表、对线器。 4.3 调试仪器:专用消防报警系统综合调试仪器。 5 作业条件 5.1 预埋管路、接线盒、地面线槽及预留孔洞符合设计要求。 5.2 主机房内土建、装饰作业完工,抗静电地板安装完毕,温、湿度达到使用要求。 5.3 机房内接地端子箱安装完毕。 6 安装工艺 6.1工艺流程: 6.2 钢管、金属线槽及线缆敷设 钢管、金属线槽及线缆敷设请参照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钢管和金属线槽敷设及穿线的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6.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缆敷设等应根据《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对线缆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6.2.2 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 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 Ω。 6.2.3 不同类型、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的消防报警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

一槽孔内。 6.2.4 埋入非燃烧体的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mm。 6.2.5 如因条件限制,强电和弱电线路同用一竖井时,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6.2.6 在建筑物的吊顶内必须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金属线槽和钢管明配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6.2.7 暗装消火栓配管时应从侧面进线,接线盒不应放在消火栓箱的后侧。 6.2.8 管线与线槽的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6.2.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或铜芯电缆,阻燃耐火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 6.2.10 火灾报警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探测器的“+”线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6.3 火灾探测器安装要求 6.3.1 火灾探测器安装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6.3.2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6.3.3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可靠。 6.3.4 探测器的连接导线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外接导线应有0.15m 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6.3.5 探测器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6.3.6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装上防护罩)。 6.3.7 在电梯井、升降机井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 6.3.8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0.5m 内,不应有遮挡物。 6.3.9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6.3.10 在宽度小于3m 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6.3.11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高度应依据所探测气体的性质而定: a 当探测的可燃气体比空气重时,探测器安装在下部。可燃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距煤气灶4m 以内,距离地面应为0.3m。 b 当探测的可燃气体比空气轻时,探测器安装在上部。当梁高大于0.6m 时,探测器应安装在有煤气灶梁的一侧。 c 在室内梁上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时,探测器与顶棚距离应在0.3m 以内。 6.3.12 红外光束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发射器和接收器应安装在一条直线上。 b 光线通路上应避免出现运动物体,不应有遮挡物。 c 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水平距离应不大于14m,探测器距侧墙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7m,且不应小于0.5m。 d 探测器光束距顶棚一般为0.3~0.8m,且不得大于1m。 e 探测器发出的光束应与顶棚水平,远离强磁场,避免阳光直射,底座应牢固地安装在墙上。 6.4 缆式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方案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方案 ●本系统采用控制中心型智能消防报警系统,具有火灾报警、联动控制等功能。系统包括以下内 容:手动报警按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警铃和水流指示器等报警装置,系统同时监视 消火栓按钮、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及信号阀等的动作信号。 ●为了便于控制和管理,所有消防信号将显示于总控制屏上,以便一旦发生火灾时,可迅速报告 消防局。 ●消防总控制室内有以下设备:消防系统主机(工作站)、火灾视屏显示屏(LED)、火灾自动报警 系统总控制屏、消防联动控制盘、消防专用电话主机、应急电源配电盘和UPS电源、消防系统 运行记录打印机等。消防控制室可监听所有消防电源设备的状态。另外,消防总控制室内设置 一部直拨消防单位的外线电话,并同时提供与消防电话插孔匹配的手提电话。 (1)火灾报警系统保护目标 ●快速火灾探测 ●准确定位火灾地点 ●及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警示相关人员以实现: ●快速疏散建筑物内人群 ●通知相关部门采取救援措施 ●指示相关消防设备动作以实现: ●自动启动消防泵、喷淋泵等水系统灭火设备 ●联动火灾隔断手段如关闭防火卷帘门和防火阀等 ●开启排烟风机、正压风机等防排烟设备 ●开启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2)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应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消防管理条例和标准。 ●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严格保证设备可靠性和系统可靠性,避 免误报。 ●系统应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在安装调试、 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各方面均简便易行,并适合建筑特点,达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在系统设计时应明确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防系统之间的接口界面,且系统的各项技术规范 均符合相应要求。 ●在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预留该系统与综合信息共享管理系统之间信息数据交换接口,系 统的各项技术规范均符合相应要求。 ●在系统设计时应尽量优化设备配置,考虑了整个建筑全系统的统筹配置,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 和管线的混乱局面。 在系统设计时应保留足够的冗余度:探测点与控制点的容量上及回路卡的设置上均应保留不少于20%的扩展余地。报警系统施工主要程序:

消防报警施工方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方法要求及调试1.施工顺序 消防联动调试报警系统调试设备接线设备编码 竣工交接消防检测验收 2.管路疏通 根据现场图纸及实际施工管路进行管路疏通,用钢丝绑上擦布来回拉数次,检查预埋管线通阻,将管内或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必要时使用压缩空气吹扫、干燥。用压缩空气时用压力约0.25Mpa的压缩空气,吹入已预埋好的钢管中,以此来除去管内残留的灰土和水分,清扫后,随即向管内吹入滑石粉,并在接线盒处将钢管端口加装护口,

再进行穿线。 3.管内穿线 (1)管内穿线应在建筑物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用铁丝引线或利用原旧电线进行引线。 (2)穿线前应对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及是否有断线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50V时,导线的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额定工作电压超过50V时,导线的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500V。(3)不同用途的导线,应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并作好标识,但同种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4)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得有接头或扭绞,其接头在接线盒内用焊接或端子连接。在管口处应加护口,以防损伤导线。 (5)管路敷设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时应采取补偿措施。 (6)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采用穿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内。 (7)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与强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弱电与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8)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9)探测器的连接导线必须可靠,用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

火灾报警系统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投标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盖章): 编制时间:

目录 1、工程概况┈┈┈┈┈┈┈┈┈┈┈┈┈┈┈┈┈┈┈┈┈┈┈┈┈┈┈┈┈┈┈┈┈2 2、系统介绍┈┈┈┈┈┈┈┈┈┈┈┈┈┈┈┈┈┈┈┈┈┈┈┈┈┈┈┈┈┈┈┈┈2 3、编制依据┈┈┈┈┈┈┈┈┈┈┈┈┈┈┈┈┈┈┈┈┈┈┈┈┈┈┈┈┈┈┈┈┈3 4、施工现场管理┈┈┈┈┈┈┈┈┈┈┈┈┈┈┈┈┈┈┈┈┈┈┈┈┈┈┈┈┈┈┈3 5、施工人员要求┈┈┈┈┈┈┈┈┈┈┈┈┈┈┈┈┈┈┈┈┈┈┈┈┈┈┈┈┈┈┈4 6、进度控制┈┈┈┈┈┈┈┈┈┈┈┈┈┈┈┈┈┈┈┈┈┈┈┈┈┈┈┈┈┈┈┈┈4 7、施工工序┈┈┈┈┈┈┈┈┈┈┈┈┈┈┈┈┈┈┈┈┈┈┈┈┈┈┈┈┈┈┈┈┈4 8、质量保证措施┈┈┈┈┈┈┈┈┈┈┈┈┈┈┈┈┈┈┈┈┈┈┈┈┈┈┈┈┈┈18 9、危险源、危险点分析及预防┈┈┈┈┈┈┈┈┈┈┈┈┈┈┈┈┈┈┈┈┈┈┈┈19 10、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环保的要求┈┈┈┈┈┈┈┈┈┈┈┈┈┈┈┈┈┈┈┈┈┈┈20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名称: 地点: 2系统介绍: 本消防系统包含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漏电保护系统、消防广播系统、消防、组成; 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电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各类模块、分机、插孔、扬声器、消火栓按钮、可燃气体探测器、模块箱等设备;本系统设消防控制室。室集中设置自动报警监控、消防及紧急广播设备,消防控制室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其消防及紧急广播系统接入消防控制室消防及紧急广播系统。消火栓启泵线引至一期消防水泵房启动水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外部设备的全部报警信号送至报警控制器上,经分析判断及确认后,自动或手动发出经编码的联动信号,通过总线及模块启停相应的消防联动设备,同事接收状态反馈信号;系统供电采用220VAC消防电源,及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供电,由业主提供; 2.2、消防广播系统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消防广播机柜,在所有防火分区设置消防广播扬声器。在火灾时,可以手动或按程序自动启动消防广播系统; 2.3、消防在手动报警按钮上设有插孔,可直接与消防中心通话,配电室设有专用火警分机; 2.4、消火栓系统在各层消火栓箱设消火栓破碎玻璃按钮,当任一层发生火灾时有人破碎玻璃后,可直接启动消防按纽,并向消防控制中心发出信号;确认火灾后由主机启动消防水泵。 3、编制依据: 3.1、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50116-9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GB50261-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GB50166-2007 3.2、依据有关的国家及部颁施工标准及验收技术规 4、施工现场管理组 临建:现场库房及现场加工车间的确定: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经甲方指定我单位的临时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1、系统构成: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消防联动控制 (3)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4)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 (5)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6)大空间智能型灭火装置集中控制系统(消防水炮控制系统) (7)智能消防应急疏散照明指示灯系统 2.系统概况: (1)本工程为一类防火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的保护等级按特级设置.设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2).系统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直通电话对讲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大空间智能型灭火装置集中控制系统(消防水炮控制系统);智能消防应急疏散照明指示灯系统。 3.消防控制室: (1)本工程的消防控制室设置在一层西侧,负责本工程全部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设有直接通室外的出口. (2)消防控制室可联动所有与消防有关的设备。 (3)消防控制室的报警联动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制台、CRT显示器、打印机、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电话设备、电源设备等组成。 (4)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烟、感温、可燃气体等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水流指示器、检修阀、压力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以及消防水炮的动作信号。 (5)消防控制室可显示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水位,显示消防水泵等的电源及运行情况。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本工程采用消防控制室报警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按四总线设计。 (2)探测器:柴油发电机房、厨房、车库等处设置感温探测器,直燃机房设防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其他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 (3)探测器安装:探测器与灯具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2m;至墙边、梁边或其他遮挡物

消防报警系统设计方案

博物馆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编制说明、 本设计依据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施设计图纸进行编制。 2.工期 工期目标: 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工程工期为40天。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施工工期为30天。 3.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 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将严格按有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和工程评定标准进行施工,合格率达到时100%,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质量优良。 4.火灾报警系统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安装 (1)消防布线的总体要求: 根据消防弱电施工的规,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消防电气的施工布置如下:布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J116-88)的要求。管线包括各层公共部分及其它层平面报警回路线、工作电源线、控制线等线管的穿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当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50V时,选用导线的电压等级不应低于250V,额定工作电压超过50V时,导线电压等级

不应低于500V。穿线过程中应按照以下工艺标准及要点进行。 (2)接线箱安装: 穿线完毕后,要对每回路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满足不了产品或规GB50166--92要求的(20MΩ),应仔细检查并替换。 要求:平稳,底部距地1.5M。安装前应在距盒底100MM处开一个口,并且开口处无倒刺,然后牢固固定在墙上。 (3)火灾报警探测器的安装 A.火灾探测器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探测周围0.5m,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宽度小于3m的风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B.探测器底座安装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向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量,入端应有明显标志。 探测器底座的穿结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火灾报警系统升级改造施工方案

火灾报警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查会签表

1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 (1) 2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主要实物工作量 (1) 3施工组织 (1) 3.1组织机构网络图 (1) 3.2技术准备工作 (1) 3.3施工现场准备 (2) 3.4施工场外准备 (2) 4主要施工工艺 (2) 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 4.11施工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准备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3) 4.14 金属线管敷设 (3) 4.15线缆敷设 (3) 5施工质量管理 (3) 5.1质量目标 (3) 5.2质量控制体系 (4) 5.3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5) 5.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设置 (6) 5.5采用规范及标准一览表 (7) 5.6严格执行有关质量管理规定 (8) 5.7严格执行通病防治措施 (8) 6HSE管理和消防、保卫管理 (8) 6.1 HSE目标和指标 (8) 6.2 HSE保证体系 (8) 6.3项目施工HSE管理措施 (9) 6.4 HSE资源保证措施 (9) 6.5 HSE教育培训措施 (9) 6.6危险控制措施 (9) 6.7监督检查措施 (11) 6.8奖惩措施 (11) 6.9事故管理 (11) 6.10应急管理 (12) 6.11环境保护和废料管理 (13) 6.12健康保护措施 (14) 6.13现场施工HSE控制措施 (14) 7主要施工机具及措施用料 (16) 7.1主要施工机具及使用时间 (16) 7.2施工措施用料 (16) 8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8)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排 (19) 10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资料整理

附录四—A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施工安装 质 量 记 录

目录 序 资料名称编号页数号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A-1 2技术交底记录3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5 4开工报告6 5设备材料相关证件汇总表7 6设备开箱检查记录8 7材料检查记录9 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配管、配线安装检查记录A-2 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缆敷设检查记录A-3 10消防配电线路敷设检查记录10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电阻测试记录A-4 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绝缘电阻测试记录A-5 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配管配线隐蔽验收记录A-6 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缆敷设隐蔽验收记录A-7 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控制器安装检查记录A-8 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器安装检查记录A-9 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安装检查记录A-10 1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手动报警按钮安装检查记录A-11

1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警报装置安装检查记录A-12 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报警点全点试验记录A-13 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点全点试验记录A-14 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报告A-15 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检报告A-16 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试运行记录A-17 序 资料名称编号页数号 25竣工报告12 26设备移交清单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编号: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核查日期 类别项目份数核查情况 前期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记录1交底完毕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单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已编制开工报告1已编制 出厂检验设备(材料)相关证件汇总表1相关证件齐全设备(材料)检查记录1检查记录齐全 隐蔽验收记录配管配线隐蔽验收记录1记录齐全电缆敷设隐蔽验收记录1记录齐全消防配电线路隐蔽验收记录 安装检查试验记录各类安装检查记录1检查记录齐全各类测试、试验记录1记录齐全 调试报告1已调试 自检报告1已自检 运行记录1已填写 竣工报告1已填写 设备移交清单1已填写 其他 核查意见: 经检查,报警资料符合规范要求.

消防火灾报警施工方案

消防火灾报警施工方案 1.1.1.施工顺序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施工顺序 消防报警施工(每层):依照图纸(检查确认预埋是否到位→管路疏通→系统穿线)甲方已完成上述内容→绝缘测试(对地、相间电阻均大于20兆欧)→锡焊接线端子→设备安装→系统调试→消防检测验收→竣工交接。 消防给水系统(以下统称为给水系统)施工顺序 给水系统施工(每层):检查预留孔、洞是否到位→管路放线→制作管道支架→安装管道支架→管道制作安装→阀门安装→保温→刷红色色环、水流方向做标示→调试→消防检测验收→交接 1.1. 2.消防报警系统施工方法要求及调试 1.1. 2.1.消防报警系统施工: 报警设备,施工前应对其进行现场检验,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各类模块,声光报警器,双波段红外探测器,空气采样探测器等。 (1)施工要求 A.我们在施工时将结合厂区内其他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配合,做好接口工作。 B.火灾报警系统各类电线电缆穿线管或金属线槽(加隔板)保护。 C.火灾报警系统各类信号线、电源线、联动控制线缆均采用阻燃线缆,导线规格均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范。 D.导线均按图纸要求各个系统分管敷设。 E.保护管内的导线截面积的总和不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F.保护管、桥架、吊架、支架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G.在安装设备前将导线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测试电阻值不小于规范要求。 H.在吊顶内或其它需要引下的地方,导线将穿金属软管保护。 I.各类控制模块将安装在被控设备附近,并加以保护(或集中安装于模块

箱内)。 J.感温、感烟探测器吸顶安装。 (2)依照图纸检查预留、预埋 系统施工按设计图纸检查现场进行安装,如图纸与现场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与业主人员到现场勘察解决。 (3)管线疏通(穿钢丝、铁丝)。 管内穿线应在配管工程结束后进行,用钢丝作引线进行穿线。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50V时,导线的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额定工作电压超过50V时,导线的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500V。 (5)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得有接头或扭绞,其接头在接线盒内用焊接或端子连接。 (6)管路敷设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时应采取补偿措施。 (7)本项目使用总线制线路控制的很多,对线路敷设长度,线路电阻均有要求,施工时应严格按厂家技术资料要求来敷设线路和接线。 (8)导线连接的接头不应增加电阻值,受力导线不应降低原机械强度,亦不能降低原绝缘强度,为满足上述要求,导线连接时应采取下述方法: A.塑料导线4mm2 以下时一般应使用剥削钳剥削掉导线绝缘层,如有编织的导线需用电工刀剥去外层编织层,并留有约12mm 的绝缘台,线芯长度承受接线方法和要求的机械强度而定。 B.导线绝缘台并齐合拢,在距绝缘台约12mm 处用其中一根线芯在另一根线芯缠绕5-7 圈后剪断,把余头并齐折中回压在缠绕线上,并进行涮锡处理。 C.多股铜芯软线用螺栓压接时,应将软线芯扭紧做成眼圈状,或采用小铜鼻子压接,涮锡涂净后将其压平再用螺丝加垫紧牢固。 D.铜单股导线与针孔式接线桩连接(压线),要把连接的导线的线芯插入接线桩头针孔内,导线裸露出针孔1-2mm,针孔大于线芯直径1 倍时需要折回头插入压接。如果是多股软铜丝,应扭紧涮锡,擦干净再压接。 E.导线连接的包扎:选用橡胶(或塑料)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始端的完好绝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专业资料 自动火灾报警系统施工方案 (一)配管及管内穿线工程 1、总则认真消化、熟悉图纸,所有配管工程必须以设计图纸为 依据,严格按图施工,不得随意改变管材质、设计走向主连 接位置。如必须改变位置和走向,除在图上标示清楚外,同 时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2、暗配管需沿最近路线敷设,尽量减少弯头数。埋入墙和地面 混凝土中的管个壁离结构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30 mm,进 入落地式电柜的管线应排列整齐,高度一致,管口应高出基 础面不小于50mm。 3、所有穿线钢管均采用冷弯法,弯曲半径暗配管不得小于其外 径的10倍,明配管不得小于管外径的6倍。管材弯曲处严 禁有折皱、凹凸、裂缝等现象,管子弯扁度不得大于管径的 10%。 4、管路长度超过一定距离时,管路中间应加装过路接线盒或把 管径放大一级: 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 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一个弯曲时; 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二个弯曲时; 管子长度每超过12m,有三个弯曲时。 5、加装接线盒的位置奕便于穿线与检修维护,不宜在潮湿有腐 蚀性介质场所加装接线盒。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

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6、管内或线槽的穿线,应在穿线前应将管、槽内的积水及杂物 清除干净。 7、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 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孔内。导线在管、槽内,不应有接头 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敷设 在地下室等潮湿或多尘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 作密封处理。 (二)线槽安装 1、在吊顶内敷设的各类管路和线槽需采用单独的卡具 吊装或支持物固定,不要依附在吊顶支架上。 2、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0~1.5m设置吊顶或支点。 在下列部位也设置支、吊点:线槽接头处;距接线盒 0.2m处;线槽走向改变或转弯处。 3、吊装线槽的吊杆直径不小于6mm。 4、管线径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伸缩缝、抗 震缝)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 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路导线用 500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20兆欧。 (三)火灾自动触发装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集

第一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说明 典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说明: 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3.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4.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 5.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6.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7.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他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8.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e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9.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10.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11.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安 装 说 明 探测器可采用专用接线盒,亦可采用标准接线盒安装必要时加调整板调整安装孔距。

安装说明 1.布线要求 (1)信号线Z l、Z2可选用截面≥1.0mm2的RVS型双绞铜芯线,DC24V电源线D1、D2应选用截面积≥2.5mm2的BV线。 (2)本探测报警器背面有两个挂孔,可直接装在墙面的安装钉上。探测报警器须安装在使用燃气没备的房间中,安装位置应选择易发生可燃气体泄漏的位置,并尽可能面向气体扩散的方向。探测报警器的安装高度根据介质(密度大小)的不同来确定,对于轻于空气的气体(城市人工煤气、天然气),可安装在距房顶110mm的墙壁上,比空气重的气体(如液化石油气),安装高度为距地面l00mm。探测报警器安装位置与燃气没备的水平距离应在4m以内。 2.线型火灾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与有特殊安装要求的探测器,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Z1、Z2:与火灾报警控制器无极性信号两总线连接的端子; K l、K2:AC220V、5A常开输出控制触点端子; V1、V2:有源DC5V脉冲输出控制触点端子; A1(D1 )、A2(D2):电源端子,联网使用接DC24V电源,独立使用接AC220V。

消防报警系统方案汇总

宁夏博物馆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编制说明、 本设计依据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施设计图纸进行编制。 2.工期 工期目标: 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工程工期为40天。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工程施工工期为30天。 3.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 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将严格按国家有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和工程评定标准进行施工,合格率达到时100%,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质量优良。 4.火灾报警系统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安装 (1)消防布线的总体要求: 根据消防弱电施工的规范,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消防电气的施工布置如下:布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的要求。管内线包括各层公共部分及其它层平面内报警回路线、工作电源线、控制线等线管的穿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当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50V时,选用导线的电压等级不应低于250V,额定工作电压超过50V时,导线电压等级不应低于500V。穿线过程中应按照以下工艺标准及要点进行。

(2)接线箱安装: 穿线完毕后,要对每回路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满足不了产品或规范GB50166--92要求的(20MΩ),应仔细检查并替换。 要求:平稳,底部距地1.5M。安装前应在距盒底100MM处开一个口,并且开口处无倒刺,然后牢固固定在墙上。 (3)火灾报警探测器的安装 A.火灾探测器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探测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宽度小于3m的风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B.探测器底座安装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向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量,入端应有明显标志。 探测器底座的穿结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防报警按钮安装距地1.5m处安装,安装时不得倾斜、松动。

火灾报警施工方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 1.范围 地下二层及地上二十七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系统、消防电话及广播系统的安装。 2.施工准备 2.1 接到施工任务后,首先应对图纸进行会审,同时熟悉结构图、建筑图、装修图及其它专业的有关图纸,找到影响施工的设计问题组织设计交底,解决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办理好技术变更洽商,确定施工方法和配备相应的劳动力、设备、材料、机具等。同时配备配套的生活、生产临时设施。 2.2 主要设备材料: 2.2.1 一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要设备材料选用应符合6-1“消防工程安装的通用要求”的有关内容。 2.2.2主要设备(见图6-1)

图6-1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集中报警控制设备; 消防中心控制设备; 图象显示与打印操作设备; 消防备用电源; 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燃气等);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声光显示报警器; 各类模块(中继器); 各种联动控制及信号反馈设备; 消防通讯设备(如消防电话); 消防广播设备。 2.2.3 一般常用的材料: 管材、型钢、线槽、电线、电缆、金属软管、防火涂料、异型塑料管、阴燃塑料管、接线盒、管箍、根母、护口、管卡子、焊条、氧气、乙炔、钢丝、铅丝、防锈漆、膨胀螺栓、胀塞、成套螺丝、焊油、焊锡、电池、机油、锯条、记号笔、绑带等。 2.3 主要机具:

套丝机、套丝板、液压煨弯器、手动煨弯器、电焊机、气焊工具、台钻、手电钻、砂轮锯、电锤、开孔器、压线钳子、射钉枪、钢锯、手锤、活扳手、水平尺、直尺、角尺、钢卷尺、线坠、电烙铁、电炉子、锡锅、扁锉、圆锉、压力案子、压力钳子、电工工具、高凳、工具袋、工具箱、万能表、兆欧表、试铃、对讲电话、步话机、试烟器、手提电吹风机等机具。 2.4 劳动力配备: 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计划,做到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配备的施工员、电工、焊工等应持证上岗。 2.5 编写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交底和培训,使每个操作者应熟知技术、质量、安全消防的要求。 2.6 应按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配备使用的堆积规范、图册、工艺要求、质量、表格及各种有关文件。 3.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钢管和金属线槽安装主要要求: 3.2.1 进场管材、型钢、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有材质证明或合格证,并应检查质量、数量、规格型号是否与要求相符合,填写检查记录。钢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SGBZ-070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 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1、范围 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的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接到施工任务后,首先应对图纸进行会审,同时熟悉结构图、建筑图、装修图及其它专业的有关图纸,找到影响施工的设计问题组织设计交底,解决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办理好技术变更洽商,确定施工方法和配备相应的劳动力、设备、材料、机具等。同时配备配套的生活、生产临时设施。 2.2主要设备材料: 2.2.1一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要设备材料选用应符合6-1“消防工程安装的通用要求”的有关内容。 2.2.2主要设备(见图2.2.2) 图2.2.2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集中报警控制设备; 消防中心控制设备; 图象显示与打印操作设备; 消防备用电源; 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燃气等);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声光显示报警器; 各类模块(中继器); 各种联动控制及信号反馈设备; 消防通讯设备(如消防电话); 消防广播设备。 2.2.3一般常用的材料: 管材、型钢、线槽、电线、电缆、金属软管、防火涂料、异型塑料管、阻燃塑料管、接线盒、管箍、根母、护口、管卡子、焊条、氧气、乙炔、钢丝、铅丝、防锈漆、膨胀螺栓、胀塞、成套螺丝、焊油、焊锡、电池、机油、锯条、记号笔、绑带等。 2.3主要机具: 套丝机、套丝板、液压煨弯器、手动煨弯器、电焊机、气焊工具、台钻、手电钻、砂轮锯、电锤、开孔器、压线钳子、射钉枪、钢锯、手锤、活扳手、水平尺、直尺、角尺、钢卷尺线坠、电烙铁、电炉子、锡锅、扁锉、圆锉、压力案子、压力钳子、电工工具、高凳、工具袋、工具箱、万能表、兆欧表、试铃、对讲电话、步话机、试烟器、手提电吹风机等机具。 2.4劳动力配备: 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计划,作到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配备的施工员、电工、焊工等应持证上岗。 2.5编写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交底和培训,使每个操作者应熟知技术、质量、安全消防的要求。 2.6应按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配备用的规程规范、图册、工艺要求、质量记录、表格及各种有关文件。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钢管内导线敷设线槽配线——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安装——检调试——钢管和金属线槽安装——测验收交付使用。 3.2钢管和金属线槽安装主要要求: 3.2.1进场管材、型钢、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有材质证明或合格证,并应检查质量、数量、 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智能建筑部分 规格型号是否与要求相符合,填写检查记录。钢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和砂眼棱刺,无凹扁现象,镀锌层内外均匀完整无损。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翅边等变形现象。 3.2.2配管前应根据设计、厂家提供的各种探测器、手动报警器、广播喇叭等设备的型号、规格,选定接线盒,使盒子与所安装的设备配套。 3.2.3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便于穿线的位置增设接线盒: 管路长度超过30m,有弯曲时; 管路长度超过20m,有一个弯曲时;

火灾报警系统方案

火灾报警系统方案 一、消防报警系统方案 共设置了2台智能型火灾报警控制机,控制喷淋泵、消防泵、排烟风机、排烟阀、防火门、空调强切、广播、警铃、气体设备等。 1.对整个消防系统功能性保养内容: ?通过总线连接各自楼层各类设备:检查烟感、温感、功能模块等运行状态,以确保系统高度得可靠性。 ?对各类探测器,通过交互式方案,实现各种环境得参数设置,以保证探测器无误报状态。 ?系统自动以中文显示所有探测器状态及事件。 ?控制主机操作控制面板、内部卡件、联动控制盘及各接插件清洁,系统功能检查,外围报警元件、控制元件得系统功能检查、各联动控制设备得测试检查工作(定期服务)、软件检测,后备电源系统检测,以及软件正常运行维护;消防报警系统有关得故障排除。 ?中文中央图形管理系统工作站、打印机功能检查、软件检测及正常运行维护。 2.对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进行功能性保养内容: ?消火栓控制系统 确认火警之后,中央手动操作控制柜可远程手动控制启动消火栓泵。每台消火栓水泵得运行故障讯号可在消防控制台及显示屏上显示,在紧急情况下。 ?自动喷淋控制系统 喷淋泵得自动启动由压力开关联动控制,喷淋系统水流指示器得讯号通过信号模块送至控制机,显示及打印记录。当报警确认后,由压力开关自动启动喷淋泵,在消控中心控制柜上反映泵得工作状态,并可进行直接应急手动启动与停止泵。?防排烟控制系统 当走道、电梯厅等处得烟感探测器发出报警讯号,控制机通过软件预设发出指令输出联动信号,手动/自动打开报警层(或及其上下层)排烟阀,同时开启排烟风机与正压送风机,进行机械防排烟。在消防中心手动控制柜上配有排烟阀、排烟风机得启停按钮,作紧急启停操作。 ?空调控制系统 当发生报警时,由主控制机发出指令,给相关楼层得继电器模块,手动/自动切断相关层新风机。 ?非消防电源得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火警自动报警系统 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6-2007 1 总则 2 基本规定 2.1质量管理 2.2设备、材料进场检验 3 系统施工 3.1一般规定 3.2布线 3.3控制器类设备的安装 3.4火灾探测器安装 3.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 3.6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安装 3.7模块安装 3.8 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和火灾警报装置 安装 3.9消防专用电话安装 3.10 消防设备应急电源安装 3.11 系统接地 4 系统调试 4.1一般规定 4.2调试准备 4.3火灾报警控制器调试 4.4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调试 4.5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调试 4.6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调试 4.7 通过管路采样的吸气式火灾探测器调试4.8 点型火焰探测器和图象型火灾探测器调 试 4.9手动火灾报警按钮调试 4.10 消防联动控制器调试 4.11 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调试 4.12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调试 4.13 可燃气体探测器调试 4.14 消防电话调试 4.15 消防应急广播设备调试 4.16 系统备用电源调试 4.17消防设备应急电源调试 4.18消防控制中心图型显示装置调试 4.19气体灭火控制器调试 4.20 防火卷帘控制器调试 4.21 其他受控部件调试 4.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系统性能调试 5 系统的验收 5.1 一般规定 5.2 验收前的准备 5.3 验收 6 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6.1 使用前准备 6.2 使用和维护 附录 A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附录 B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附录 C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表 C.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表 C.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续表 C.0.3 表 C.0.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续表 C.0.4 续表 C.0.4 续表 C.0.4 附录 D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附录 E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验收记录附录 F 日常维护检查记录 1 总则 1.0.1 为了保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生产和贮存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及验收。 1.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交付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 1.0.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及验收,除

火灾报警系统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投标单位(盖章): 法定代表人(盖章): 编制时间: 目录 1、工程概况┈┈┈┈┈┈┈┈┈┈┈┈┈┈┈┈┈┈┈┈┈┈┈┈┈┈┈┈┈┈┈┈┈2 2、系统介绍┈┈┈┈┈┈┈┈┈┈┈┈┈┈┈┈┈┈┈┈┈┈┈┈┈┈┈┈┈┈┈┈┈2

3、编制依据┈┈┈┈┈┈┈┈┈┈┈┈┈┈┈┈┈┈┈┈┈┈┈┈┈┈┈┈┈┈┈┈┈3 4、施工现场管理┈┈┈┈┈┈┈┈┈┈┈┈┈┈┈┈┈┈┈┈┈┈┈┈┈┈┈┈┈┈┈3 5、施工人员要求┈┈┈┈┈┈┈┈┈┈┈┈┈┈┈┈┈┈┈┈┈┈┈┈┈┈┈┈┈┈┈4 6、进度控制┈┈┈┈┈┈┈┈┈┈┈┈┈┈┈┈┈┈┈┈┈┈┈┈┈┈┈┈┈┈┈┈┈4 7、施工工序┈┈┈┈┈┈┈┈┈┈┈┈┈┈┈┈┈┈┈┈┈┈┈┈┈┈┈┈┈┈┈┈┈4 8、质量保证措施┈┈┈┈┈┈┈┈┈┈┈┈┈┈┈┈┈┈┈┈┈┈┈┈┈┈┈┈┈┈18 9、危险源、危险点分析及预防┈┈┈┈┈┈┈┈┈┈┈┈┈┈┈┈┈┈┈┈┈┈┈┈19 10、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环保的要求┈┈┈┈┈┈┈┈┈┈┈┈┈┈┈┈┈┈┈┈┈┈┈20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名称:

地点: 2系统介绍: 本消防系统包含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漏电保护系统、消防广播系统、消防、组成; 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电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各类模块、分机、插孔、扬声器、消火栓按钮、可燃气体探测器、模块箱等设备;本系统设消防控制室。室集中设置自动报警监控、消防及紧急广播设备,消防控制室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其消防及紧急广播系统接入消防控制室消防及紧急广播系统。消火栓启泵线引至一期消防水泵房启动水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外部设备的全部报警信号送至报警控制器上,经分析判断及确认后,自动或手动发出经编码的联动信号,通过总线及模块启停相应的消防联动设备,同事接收状态反馈信号;系统供电采用220VAC消防电源,及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供电,由业主提供; 2.2、消防广播系统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消防广播机柜,在所有防火分区设置消防广播扬声器。在火灾时,可以手动或按程序自动启动消防广播系统; 2.3、消防在手动报警按钮上设有插孔,可直接与消防中心通话,配电室设有专用火警分机; 2.4、消火栓系统在各层消火栓箱设消火栓破碎玻璃按钮,当任一层发生火灾时有人破碎玻璃后,可直接启动消防按纽,并向消防控制中心发出信号;确认火灾后由主机启动消防水泵。 3、编制依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