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篇一】

仅仅英雄离世得太早,我们还来不及唏嘘,他已飞往天堂,也许

他真的是天使,上面召唤他了,他该回家了,该好好休息了,他真的

太累了。

近期我党支部组织展开了以“学蓝云,找差别、创佳绩”为主题

的大讨论活动。蓝云同志的感人事迹深深地触动和震撼我们每个党员

的心灵,也激发了我们要成为一名优秀中*员的决心。

医生本来不是他的职业,却因为村民的急切需要,而放弃本来稳

定和喜爱的工作,依然背负起五乡五弄人民健康的责任,从一个职业

跨入另一个职业,在常人看来都是那么难以理解,而于他却是哪里需

要去哪里,回乡教书刚开始亦非他本愿,只因那时候缺师少教,村里

的知识无人普及,他才选择的教师工作。后又因山里村民们生命健康

没有保障,才弃“文”从医。从始至终,他心中都是以人民需要为目标,努力踏实地为人民做实事。坚守着一颗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一

种习惯,一种坚守,一种坚守,一种信念,一种信念,一种人生。蓝

云的一生是短暂的,却是无悔的,他真正做到了像保尔·柯察金所说

的那样:“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

而羞耻。”

在人们感叹“人心难测,世事艰难”,人们为各种利益奔波劳碌,尔虞我诈倾泻而下,清澈欢快而义无反顾地展示了世间最原始的美好

和对美好的追求。瑶山里永远不会忘记那背药箱奔波的背影那夕阳下

灿烂的光辉,那朝阳升起的希望。哪里需要他,他就会在哪里出现,

多么唯美善良的本性啊。仅仅英雄离世得太早,我们还来不及唏嘘,

他已飞往天堂,也许他真的是天使,上面召唤他了,他该回家了,该

好好休息了,他真的太累了。

他走了,但他的事业,他的精神却将永远影响和指导着我们,他

是我们每个党员,每个人学习的楷模。尤其是即将迈向工作岗位的我们,蓝云的精神对我们的指导意义真的很大。我们不用再削平脑袋要

进大医院,脚踏实地地学习,将来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真正为

人民做实事、办好事,哪里需要我们哪里就是我们的去处。拭去心中

那些为名利的尘埃,以蓝云同志为明镜,人生又怎能会失去意义呢?

蓝云同志的精神处处闪着平凡而执着的光辉,不过平凡的生活早

就他非凡的人生。鲁迅先生以前说过:“有些人死了,打他却还活着。”是的,蓝云就是其中一个这样的人。让我们永远都记住吧!

【篇二】

郑德荣,东北师范大学*思想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中*史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兼)、中*

史学会名誉会长,曾任东北师大副校长等职。1991年获国家特殊津贴、省优秀教师、长春市劳模等称号,他主持的*思想研究所在全国高校

147所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评估中荣获首榜。80年代以来主持国家、省

部级规划项目7项,获奖17项。撰写主编《*思想史稿》、《*与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等30部,在《求是》、《中*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

文百余篇。应邀为15个省市学界讲学、出席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

议在大会演讲。

2018年5月11日,中共吉林省委发出了向郑德荣同志学习的号召,5月16日,《吉林日报》头版发表了题为“高高举起信仰的旗帜——追记全国中*史学家、*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史学科和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郑德荣教授”的文章,对郑德荣

生前先进事迹实行连续报道。对照这样的学习榜样和楷模,我自己觉

得差别很大,必须努力学、认真学。

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但是国家从

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

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持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

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一、学习他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

每名共产党员都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

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

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

坎坷;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

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每名基层党员干部只有学

习郑德荣同志,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我们的事业才能步入辉煌,

“十九大”

确定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二、学习他探索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进步的力量。郑德荣同志把创新

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每一名基层干部面

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要求我们具备面对复杂局面解决疑难

问题的水平,必须学习他的探索创新精神,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增

强履职水平,我们的工作才能稳中求进,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

期望。

三、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必须学习他的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时刻牢记“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职责,认真做好人民群众

的“服务员”。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

公仆,人民的“服务员”这个身份,自觉摆正位置,一切以为民、利民、便民为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把

群众的事情办好、办细。用过硬的思想素质、过硬的本领以及过硬的

服务水平真正将群众放在心上、职责扛在肩上、责任落到实处。

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先进,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崇高的事业

需要榜样的引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郑德荣同志的崇高精神,同学习宣

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善作善成、勇创一流的作风,改革

创新,奋斗姿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

美好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三】

忠诚·责任:矢志不渝的“红色理论家”

党史研究是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的需要,是巩

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需要,是巩固马克

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需要,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几年前,郑德荣同志在

接受《吉林日报》专访时,对自己倾注一生的党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作出了如上阐释。

从1952年直至逝世,郑德荣同志一生致力于中*史、*思想、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诸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这位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

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优秀共产党员,从未因现实的复杂而放弃梦想,

从未因理想的遥远而放弃追求,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真正做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党性

原则与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被誉为“红色理论家”。

这位“红色理论家”的一生,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坚持党和国

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学术选择。20世纪50年代,郑德荣同志出版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60年代,发表第一篇学术

文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70年代,在全国首批招收三年制中*史专业研究生;80年代,在全国首批招收中*史专业博士生,并直面一些人对*思想的怀疑甚至否定,以卓越的政治胆识、巨大的理论勇气牵头

成立了*思想研究所,创立了*思想发展史的科学体系,回应质疑,准

确引导社会思潮;90年代,与时俱进,科学思辨,深刻阐释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年届九旬,信念弥坚,将研究方

向拓展到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连续发表了关于习*

的中国传统文化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论特征等内容的10余

篇高水平论文。此外,从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纪念活动开始,每逢

建党重大纪念活动,从*诞辰100周年开始,每逢*诞辰重大纪念活动,以及相关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纪念活动,郑德荣同

志均著文参会,正面发声。作为一名党的理论家,郑德荣同志的学术

事业始终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密切相关,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

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紧密相连,与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高度一致。

这位“红色理论家”的一生,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牢记并

践行党史专业“资政育人”的社会使命。用郑德荣同志的话说:“研

究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丰富历史

经验与沉痛教训,发挥‘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是我坚定不移地潜

心研究的思想动力。”本着这个信念,他注重发挥专业特长,使用自

己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就,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实践服务、为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服务。数十年来,郑德荣同志经常应邀为报刊撰文宣传和阐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多次被中宣部、中*史研究室约请为专家评审组专家,多次

应邀到全国各地为党史教师和党史工作者讲学。他以高深的学术造诣

和深厚的理*底为基础,为中*史的研究、传播和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贡献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精神财富。仅在2001年纪念建党80周年活

动中,已75岁高龄的郑德荣同志作为吉林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不顾

盛夏酷热,在长春、四平、通化等地作了12场宣讲报告,受到广大干

部群众的热烈欢迎,还多次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的

采访。因为郑德荣同志在理论宣传等社会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和业绩,2003年,吉林省委宣传部特致函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对郑德荣同志为

全省社科理论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