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红外测温仪的设计文献综述课件资料

浅谈红外测温仪的设计文献综述课件资料

浅谈红外测温仪的设计文献综述课件资料
浅谈红外测温仪的设计文献综述课件资料

单位代码01

学号090102128

分类号

密级

文献综述

浅谈红外测温仪的设计

院(系)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 2 月28 日

浅谈红外测温仪的设计

摘要

09年大规模爆发甲型H1N1流感,它的前期症状是高烧38℃以上(少数长期病患者除外),大部分人口集中地区均对进出人员进行测体温来排查感染者。传统的温度计面对突如其来的流感对于测温技术的快速准确等要求明显比较乏力。红外测温仪可为防止甲型H1N1流感的扩散和传播提供了快速、非接触测量手段,可广泛、有效地用于人群的体温排查,通过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就可以很快得到体温。红外测温打破了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模式,它根据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物体的温度,不与被测物体接触,具有不扰动被测物体温度分布场,温度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测温范围广,稳定性好、可同时测量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的特点[1]。近年来在汽车电子、航空和军事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里列举几种实现红外测温的方案并比较其优缺点。

关键词:51单片机、红外测温、非接触

1 红外测温系统

1.1 红外测温系统概述

一般来说,测温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测温只能测量被测物体与测温传感器达到热平衡后的温度,所以响应时间长,且极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非接触红外测温仪采用红外技术可快速测得温度读数。只需瞄准、按动触发器,在显示屏上读出温度数据。红外测温仪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并能可靠地测量热的,危险的或难以接触的物体,而不会污染或损坏被测物体。红外测温仪每秒可测若干个读数,而接触测温仪每秒测量就需要若干分钟的时间。

红外测温作为一门新技术和新方法,它的出现是红外技术的发展结果。红外技术是研究红外辐射的产生、传输、转换、探测并付诸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近20年来,红外测温技术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或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食品加工。冶金、石化、医疗、科研等多种行业中[2]。

由于红外热像仪价格昂贵,这大大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而点式红外测温仪价格相比较来说还是较低的,就测温精度来说,点式红外测温仪和红外热像仪相比精度相当,并且很多应用场合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弥补其缺点,而又不太大的增加其成本。

1.2红外测温原理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发射率是表征物体辐射红外线的能力,它是相同温度和波长下的实际物体与黑体的单色辐射出度之比,所以亦称比辐射率,它是表征物体辐射本领的重要热物性参数,发射率越大,物体表面的辐射率越强。大部分有机物或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发射率都在0.85-0.98之间,光洁的金属表面或抛光的物体发射率很低,所以,材料种类、表面粗糙度、理化结构和材料厚度都是影响发射率的主要因素[3]。

1.3 红外测温仪的分类

红外测温仪包括便携式、在线式和扫描式三大系列。

红外测温仪根据原理可分为单色测温仪和双色测温仪。

1.4 红外测温的应用

红外测温,由于是非接触式,而且可测得温度的低温为负的温度,高温可达3000℃,因此,在工业部门的钢铁、水泥、化工、石油、轻工食品加工、空调制冷、汽车检测、沥青路面、玻璃制造、设备诊断、造纸、消防等等部门都可以广泛应用。由于红外测温是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故测量结果与被测目标的表面状况有关系,因此,在应用技术上要注意以下问题:

1)正确设定辐射系数

前面介绍的普朗克定律是对黑体而言的,黑体的发射系数1,而自然界中存在的物体,几乎都不是黑体,它们的辐射系数都小于1.如何正确选择被测物体的发射率呢?一般有几种方法:

a)参考厂家说明书中给出的不同材料的发射率来选定。

b)在低于260℃的物体,可在被测物体上一块标准发射率的纸,在温度达到平衡时,用测温仪分别测量覆盖和紧邻的未覆盖部分的温度,便可求出被测物体的发射率。

c)用热电偶或其他方法先测出物体的真实温度,用此温度来校准红外测温仪。即细节测温仪的发射率值,使指示的温度与真实温度一致,此时的发射率就是被测物体的发射率。

2) 正确选择距离系数

用D表示测温仪到目标的距离,S表示目标的直径,距离系数为D:S.此系数越大,表示光学分辨率越高。当D:S=12:1时,距离为900mm时,目标直径必须大于86mm,这样才不会引起测量误差,目标直径必须充满现场,而且最好有115倍的余量[4]。

2 红外测温仪的实现方案

方案一运用嵌入式控制系统作为核心处理模块,这种方法由于运作成本较高,而且嵌入式系统程序控制较为复杂,所以这种方法不常被人们所采用。

方案二选用透射式光学系统汇聚辐射红外线,核心处理通过8031,用8位常见型

AD0809进行模数转换,由于8031内部没有程序存储器,需要扩展,使系统变得复杂且增加了成本,而8位的AD0809无法满足系统要求,所以放弃该方案。

方案三选用多视场菲涅尔透镜将红外线能量集聚起来,以扩大其探测距离;采用LN074B型的二元红外探测头进行光电转换,提高干扰能力。采用内部带有程序存储器的8051作为核心处理模块,A/D转换器则用12位11通道的TLC2543来实现,可增加系统的精度。

综上所述,比较红外测温仪的三种实现方案,方案三较其他两种方案有着成本较低,控制单元简单,精度较高等多种优点[5]。

3 红外测温仪整体系统构架

红外热释电效应测温仪的整体系统构架功能模块框图如图3.1所示。

图3.1 整体系统功能模块框图

3.1红外光学系统

红外测温仪光学系统的作用是重新改善光束的分布,更有效地利用光能。红外光学系统的使用可大大提高灵敏面上的照度,从而提高仪器的信噪比,增大系统的探测能力。

常用的红外光学系统有三种结构形式,即透射式光学系统(辐射束通过其中的折射介质);反射式光学系统(辐射束受到其中一个或几个反射镜的反射);组合式光学系统(由透射式和反射式系统组合而成)[6]。

其中,反射式的灵敏度最低,探测距离一般为2-10m;组合式居中,兼有反射式和透射式的优、缺点,反射式系统的红外传感器要置于镜前,体积大,不好密封,在防尘、防水、抗击、隐蔽性等方面较差,尤其在防盗报警方面不宜采用。而透射式系统的体积小,密闭容易,稳定性好,其价格相对较低,因此目前国外多采用透射式系统[7]。由于单透镜系统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在成像质量要求不高、通光口径较小的场合使用,正好满足红外测温仪的要求。

图3.2单透镜光学系统示意图

菲涅尔透镜是一种塑料注成的薄透镜,片上刻有精细的镜面和排列有序的纹理,它是根据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的要求来设计和制作的,技术精度要求相当高。一片好的透镜必须表面光洁、纹理清晰,厚度在0.65mm左右,对红外光的透过率要高于65%[8]。

3.2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是红外测温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测定红外辐射的大小并将其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多数情况是转变为电能)以便应用。一个完整的红外探测器包括红外敏感元件、红外辐射入射窗口、外壳、电极引出线以及按需要而加的光阑、冷屏、场镜、光锥、浸没透镜和滤光片等,在低温工作的探测器还包括杜瓦瓶,有的还包括前置放大器。按探测器的工作机理区分,可将红外探测器分为光子探测器和热探测器两大类[9]。

3.3红外信号的调试

调制实质上是指对所需处理的信号或被传输的信息做某种形式上的变换,使之便于处理或传输。对于红外系统,当被测物体温度一定时,由目标所发射的辐射通量总是恒定的,位于一定距离处的红外系统所接收到的辐射通量也是恒定的。为了探测目标,需要对目标辐射能进行调制,即把红外系统接收到的恒定辐射能转换成随时间变化的断续的辐射能,以便热释电红外探测器接收以及后续电路的处理[10]。

3.4信号的放大和滤波

热释电探测器接收到红外辐射能量后,转变为交变脉冲电信号。这种电信号是十分微弱的,通常只有几毫伏至几十毫伏。对这种微弱的电信号,既无法直接显示,又很难做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因此,要将信号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则须把信号放大到数伏量级才能被一般的模数转换器所接受[11]。

另外,由于信号中不可避免地包含有各种噪声,所以必须要对探测器检测到的信号进行滤波,以使有用频率信号通过而同时抑制(或大为衰减)无用频率信号。以往这种滤波器主要采用无源元件R、L和C组成,六十年代以来,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获得了迅速发展,由它和R、C组成的有源滤波器,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12]。此外,由于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均很高,输出阻抗又低,构成有源滤波器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

3.5电源电路的设计

单片机等器件的工作离不开直流电源,实现方案所用的电源大部分均为5V,因此系统中很有必要设计一款简单实用的直流稳压电源作为供电电源。因为采用数字集成电路,速度快、效率高,所以整机的功耗都不大。

总结

通过对红外测温仪背景及设计方案等相关内容的查找,我学习到各种方案之间的不同以及认识到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使我对红外测温仪装置有了自已的设计思路。在查找资料过程中,我反复研究了多种设计方案,发现了其中的特点,同时对设计中常用芯片有了深入认识,使我在学到更多东西的同时也必将为我接下来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洪刚等.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5-31.

[2]王质朴等. MCS-51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大学出版社,2009.11:150.

[3]杨素行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1.

[4]沙占友等.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 :225-230.

[5]唐杰.51单片机编程基础与开发实例详解[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1.

[6] 夏继强.单片机实验与实践教程[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2.

[7] 陈永甫.红外探测与控制电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7-42.

[8]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柳刚等.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的研制[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2005.05.

[10]李云红等. 红外热像测温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 2009.01.

[11] F.Cascetta. An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an Infrared Tympanic Ther- mometer.[J], Measurement,1995,16:239-24.

[12] N.P.Artley, E.G Maksimov, E.Grown.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s Array for Human Body Detection[J]. Integrated Ferroelectrics ,1995,6(2):241-251.

教学楼设计文献综述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随着人类的产生,土木工程就已经产生,从开始对房屋的追求只限于遮风挡雨到现在追求艺术、安全、多功能,这其中有着非常漫长的发展历程。随着人们对房屋的要求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土木工程的发展也依赖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新石器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这期间科学发展相对滞后,土木工程的发展也很缓慢。然后在文艺复兴之后,由于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带动了土木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到今天土木工程已经发展成一门大型综合性的学科,并出现了很多的分支。当然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科技的进步。同时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1]。 一、土木工程的概念及领域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包括内容广泛,既包括工程建设的对象如房屋、道路、桥梁、铁路、运输管路、隧道、运河、堤坝、港口、飞机场、电站、给排水及防护工程;也包括材料、设备、勘探、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其主要的学科分类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供热、供燃气、空调及通风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2]。 二、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 一般来说,土木工程施工具有以下特点:固定性:固定性指施工地点固定,选定施工地点后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流动性:流动性指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及同一个工程工人作业空间的流动性;多样性:多样性是指不同的工程其施工技术及施工方法也是不同的;协作性和综合性:工程的建设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材料供应商等多家单位协作配合完成,各单位的配合协作对施工的影响很大,同时每个工程都有很多分部工程组成,涉及很多专业,综合性较强;复杂性和易受干扰性:工程建设的技术复杂,管理难度大,易受气候,周围环境等干扰,一般投资大,生产周期长。 三、传统施工技术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强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小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Wilkins 1976 。”有研究表明,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有直接影响,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者都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返之亦然。(杨梅珍,1997)。词汇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个终身的认知过程,没有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戴曼纯,2002)但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是语言问题的核心。因此,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扩大语言词汇量是永无止境的。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投提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个体智能是高是低,而在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最合适他们的天性和意愿发展、成长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其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来带动和发展其他领域的智能,尤其是他们智能弱项的发展。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组把本阶段的研究目标确定为: 1.通过教学理论学习与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词汇的特点,优化词汇教学方法。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授学生英语单词记忆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单词教学水平。 2.研究学生的记忆特点,教授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的方法,学生根据自身记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开发和拓展英语语教学资源的能力,锻炼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有探索、创新精神,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的英语教师队伍,活跃我校活动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六、研究内容 1.改变创新词汇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数学效率; 2.探究多种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词汇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 3.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调汇学习策略的培养; 4.课外巩固记忆的系统化指导方法。 七、研究重难点 研究重点:调查整理五、六年级英语教材中的词汇教学内容,研究这些词汇教学与学生识记词汇的方法和习惯为切入点,研究高年级英语语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研究难点:研究五、六年级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研究一套适合高年级词汇识记和运用效果的课堂评价机制。 八、研究的创新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学生群体间的多向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合作情况,更加关注的是“互动场”这个“整体生活空间”的营造,追求词汇教学多向互动所形成的整体性、和谐性、有效性。 九、研究方法

节能建筑开题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江南水乡生态度假村设计九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 仲思源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王珺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系部:_____________ 建筑工程学院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学______________ 南京工程学院 2016年2月22日

1.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 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 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江南水乡生态度假村设计九 学生姓名 仲思源 学号 214110129 建筑学 指导教师姓名 王珺 职称 讲师 所在系部 建筑工程学院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课题性质 工程设计 课题名称 毕业设计的 内容和意 义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指导及综述模板(格式)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指导 为了促使学生熟悉更多的专业文献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及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现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文献综述的写作提出一些指导,供教员和学生参考。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文献综述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的,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除综述题目外,其内容一般包含前言、主题、总结、参考文献四个部分,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文献的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文献综述的特点

1 综述的定义和特点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综述的特点: 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2 综述的内容要求 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语言要美:科技文章以科学性为生命,但语不达义、晦涩坳口,结果必然阻碍了科技知识的交流。所以,在实际写作中,应不断地加强汉语修辞、表达方面的训练。 文献要新:由于现在的综述多为"现状综述",所以在引用文献中,70%的应为3年内的文献。参考文献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综述文末,并将序号置入该论据(引文内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 校者把关:综述写成之后,要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作者往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3 综述的格式和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

书籍装帧艺术教案

书籍装帧艺术 一、课型:设计与生活 二、授课对象:八年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分类,掌握封面设计三要素,在欣赏作品中通过了解书籍的分类,分析设计的三要素,初步掌握封面的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由古到今的一个书籍装帧的演变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书籍设计领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提高艺术设计方面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难点:封面设计的三要素,书籍的名词术语,书籍种类的已知知识与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重点:书籍设计的设计流程,包括制作书的手工能力和绘画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导入:当我们走进书店选择图书的时候,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各式各样书籍的封面,封面是书籍设计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多媒体播放书籍装帧概述,以及由古到今,由竹简到册页到如今的平装精装书籍的演变。 3、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学生分组讨论整理书籍装帧设计的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概括,完成基本概念教学。) 4、让学生快速浏览本课课本上的文字内容,结合多媒体总结出书籍设计的各部分名称。 5、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图形的有机装饰设计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后有一种气氛、意境或者格调。 6、展示一些有意思的书籍的封面设计

文献综述范例(土木工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献综述 节能建筑的基础理论与设计原理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张桐 学号 090350112 指导教师 二Ο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一.引言 1.“节能建筑”是什么? 节能建筑(energy-saving building)的定义为设计和建造采用节能型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的建筑物;在此类建筑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 节能建筑的有少消耗资源,高性能品质,减少环境污染,长生命用期,多回收利用的五大特征。 2.研究的重要性——21世纪建设科技的主旋律 中国的建筑节能,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建筑业在墙体改革及新型墙体材料方面有了发展。与此同时,一批高能耗的高档旅馆、公寓和商场出现了。如何在发展中降低建筑能耗,使之与当时能源供应较紧缺的现状相协调,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为此,建筑节能工作首先从减少采暖能耗开始,1986年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新建居住建筑,在1980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基础上节能3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它的颁布,开启了我国建筑节能新阶段。以它提出的指标为目标,建筑节能的

设计、节能技术纷纷发展起来,一系列的标准和法规先后制定。 20世纪90年代,建筑节能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节能工作有效开展。1990年,建设部提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战略目标。1994年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建筑节能作为项目之一被郑重提出;从1994年起,国家对北方节能建筑实施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一批节能小区相继建成。1995年《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并于次年执行,修订后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第二阶段建筑节能指标提高到50%%。同年,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这个专门的规划以及1996年9月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市政公用事业节能技术政策》,为其后建筑节能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也表明建筑节能地位的空前提高。建筑节能的地位最终由199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确定下来,建筑节能成为这部法律中明确规定的内容。 21世纪的到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设领域明确了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科技工作将“四节一环保”作为科技攻关的主要方向,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部分地区执行更高的65%节能标准。2008年《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对民用建筑领域的全面覆盖。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格式+范文

广师天河学院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目: 机电工程系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业设计文献综述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系: 学号:

结合毕业设计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标题用4号黑体,正文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 .............. 。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样板,供参考)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 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0引言 引水隧洞施工不论是钻爆开挖,还是TBMS进,喷锚支护、压力灌浆、溶洞回填、 止水堵漏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工作量也相当繁重。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 应具有功能良好的回填施工设备。混凝土喷射机就是一种施工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它利用压缩空气或其它动力,将一定比例配合的拌和料通过管道输送并高速喷射到受喷面上凝结硬化,从而形成混凝土支护层,近处来,喷射混凝土技术以其简便的工艺,独特的效应,经济的造价和广泛的用途,在各种建筑领域内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⑴。目前,国内主要是以干式混凝土喷射机为主, 施工作业粉尘浓度高、回弹量大、喷射混凝土强度不高,不适合于地下工程。为了解决干式混凝土喷射机所存在的问题,各种湿喷技术开始逐渐推行。所谓湿喷,其基本原理是将加水搅拌好的混凝土加入湿式喷射机,输送至喷嘴处,经掺加速凝剂后形成料束喷至施工面⑵。开发一台新型混凝土喷射机,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周期长、成本高,但如果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它可以代替物理样机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测试和评估,可以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改进产品设计质量。 对湿式混凝土喷射机进行模态仿真分析,可以识别出机体的模态参数(如固有频率、固有振型、模态质量、刚度和阻尼等模态参数)进而了解机体的动态特性,有助于分析各零部件及整机的振动和噪声特性,建立起结构的动态模型,使人们比较直观地了解零件各阶模态的频率及其振动的规律(振型),并从中找出产品结构刚度薄弱环节及其结构的不合理之处,从而为其结构的动态特性改进提供可靠理论参考,为实验模态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利用分析结果还可以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为机体的其 它设计改进提供可靠的参考[3,4]0 1虚拟样机技术概念及特点 所谓虚拟样机技术是一种基于产品计算机模型的数字化设计方法,这种技术以计算机仿真和建模技术为支撑,融合了智能化设计技术、并行工程、仿真工程和网络技术等多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在产品加工前对产品的性能、可制造性 等进行预测,从而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以达到产品的最优化。虚拟样机技术又称为机械系统动态仿真技术,是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工程师在计算机上建立样机模型, 对模型进行各种动态性能分析,然后改进样机设计方案,用数字化形式代替传统的实物样机试验。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在产品实际加工之前就能够对其性能、特征和可制造性等进行评价,同时可以对制造和使用的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将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总是提前到设计阶段处理,以达到产品生产的最优目标[5‘6,7]。 在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现代产品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的是面向实体的模型,即三维模型或实体模型。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使得产品的仿真结果能够以可视化的、可以运动的图像方式显示。一个实时的图像动态仿真是使用者可以交互进行干涉仿真分析、系统运动分析和动力学分析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资料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1。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3。(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4。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低碳建筑评价标准文献综述

低碳建筑评价标准文献综述 低碳建筑评价标准文献综述 摘要:低碳建筑在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低于普通建筑,从而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低碳建筑是当前形势下绿色建筑对能源要求的具体化体现,各国对绿色建筑已有成熟的评价标准。低碳建筑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全寿命期周期法和自上而下的评价方法。通过对文献的详细分析,总结了在不同阶段低碳建筑的评价内容,并对低碳建筑标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低碳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4)08-0265-02 一、低碳建筑的内涵 达到什么标准的建筑可以称之为低碳建筑?学术界和工业界对此尚未能有明确的定义。Mlecnik[1]将低于标准建筑碳排放量的建筑定义为低碳建筑。 李启明等人认为,可参照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 本文认为,低于标准建筑碳排放量的建筑,或者达到国际或国家绿色认证的建筑,且在使用过程中居住者行为符合低碳要求的建筑可称之为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相对而言零能耗建筑是一个更为前沿的课题,零能耗建筑是建设领域内减少二氧化排放和减少能源消耗的解决方案[3]。 中国建筑行业的低碳发展主要体现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推广方面。绿色建筑的“绿色”主要体现在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上,它的推广采用能带

来巨大的低碳效应:节能30%―50%;减碳35%;减少废物排放70%;减少水资源利用40%。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已经在行业内逐步体现。绿色建筑的推广将不仅能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降耗减碳,提高投入产出效应;而且能够带动诸多上、下游企业对生产和使用低碳产品的追求[4]。 二、低碳建筑评价标准的现状分析 建筑业需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建材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消耗了大量能源,另一方面还会产生污染排放到空气中[5]。建材从原材料提取、制造和运输到工地过程中会产生“次级效应”,由于对能源消耗所引起的副作用对当地乃至整个国家的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6]。为了正确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考虑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 期的每个阶段[7]。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 Assessment,LCA)对建设项目或建筑产品的可持续能力有定量化的掌握。 建设项目的碳排放来源于建筑材料的制造、建材的运输、建筑设备的运输、建筑设备的能源消耗、建筑工人的交通、建筑物的废物处理等方面,国内外学者研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 Hacker,De Saulles and Minson等[8]测算了建材的隐含碳排放和施工用具能耗碳排放。Yan,Shen and Fan等[9]计算了建材的制造和运输、建筑设备的能耗、原料处理的能耗及建筑废弃物的处置阶段的碳排放。 国内有不少学者对低碳建筑测评估做了研究,采用了国际上碳排放的测算方法[10-14]。不同文献对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测算所侧重的阶段有所不同,详见表1。 在瑞典,政府部门采用自上而下的投入产出碳排放评价方法来代替LCA评价法,按建筑项目的活动和部门来分解测算碳排放[15]。该方法将建设领域分为新住宅建设、房屋重建和装修、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三大部门来分析,与全生命周期评价不同的是,该投入产出评价未考虑原材料的供暖值。通过研究发现,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碳排放量最大,而房屋重建和装修部门的碳排放量较低。 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方面,比较知名的有美国的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英国的BREEAM

船闸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模板概要

文献综述模板 一、引言 通过再次阅读《航道工程学》,我对水运规划及其在国民经济的用了更为深刻 的认识,水运(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是交通运输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 现 代工农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际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都起着重要的作 用。现代交通运输业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组成。 目前,世界上凡是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国家,其水运也都比较发达。例如美国、德国、荷兰和俄罗斯等国,基本上都已建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内河航道网。绝大多数天然河流对水运的发展不利,因此河流渠化是促进水运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之。 目前世界船闸是使船舶通过航道中有集中水位落差河段的一种通航建筑物。主要由闸室、闸首、输水系统和引航道等组成。采用集中输水系统的船闸,其输水系统设在闸首;采用分散输水系统的船闸,在闸室内设有输水廊道系统。在引航道内设有导航建筑物和靠船建筑物。其工作原理是船闸通过输水系统调整闸室内的水位,使其与上游水位或下游水位齐平,船舶便能从上(下游驶往下(上游。 二、船闸的输水系统 为了充分了解船闸的输水系统以及各项水力计算,查阅了《渠化工程学》、 《航道工程学》、《船闸设计》、《岳池县富流滩电航工程船闸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力学》等专著的相关部分内容。 船闸输水系统(filling and emptying system of navigation lock是为船闸闸室灌水和泄水的设施;由进水口、输水廊道、阀门段、出水口及消能工等构成。输水系统按灌泄水方式可分为集中输水系统和分散输水系统两大基本类型。输水系统类型的选择主要根据作用在船闸上的水头的大小、要求的输水时间的长短以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当作用在船闸上的水头较大、要求的输水时间较短时,宜采用分散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书籍装帧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书籍装帧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删繁就简这四个字对封面设计的构图来说,尤为重要。封面设计最忌画蛇添足。封面构图的艺术语言越简炼越好,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不要说两句,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就没有必要说上三句,“妙语者不必多言”。如果一幅封面的构图能做到一笔不多,一笔不少,准确地表达精湛的艺术语言,是装帧家们的不懈追求。比如,有些封面应是成功之作,但失于繁琐,结果平平。就像有些电影镜头,本来在情节中通过人物的动势、景物的衬托、音响的效果已使观众明情达意,但偏偏要加上许多对白、旁白。有的封而构图为表现主题,用笔面面俱到,老怕画不明白.就越想多画,结果画得越多,越画不明白,成了恶性循环,弄得人们眼花缭乱而看不出优劣,最后必然适得其反。封而构图的艺术语言应当言简意赅:“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一滴水见大干世界”。有的演员演戏,在一个感伤的情节中虽无一言,但掉下一滴眼泪就能传情给观众使之感受到她要述说的苦衷,“此时一泪胜千古”。一幅封而构图的艺术浯言,也要像一滴眼泪那样,“言有尽而意无穷”。封面设计的构图要“先做加法,后做减法”。最后落笔应当简约、鲜明、准确、生动。删繁就简是就艺术规律而言,决不是乱砍乱伐,否则会使构图空之无物.单调无趣。 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很讲究“计白当黑”“宁空勿实”、“疏能走马,密不透风”。古人的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研究封面的构图来说,非常有益。封面设计的构图基本上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实体形象和空白部分。空白是封面构图中不可缺少的,就像繁杂的建筑群中间要有一块广场、草坪一样。 凡是成功的封面构图,除了其它因素之外,无不在疏密、虚实上下功夫,“知白守黑,得其玄妙”也。在封面构图中要善于利224 以调解统一,这种矛盾运动的形式所产生的节奏和韵律,能使封面的构图充满着音乐性和抒情性,令人遐想飘然,正如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所说:“韵律好像魔术,有点迷人.甚至能使我们坚信不疑,美丽属于韵律。” 象外之象封面构图的表现力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它能否超越自身,能否创造广阔、深邃的艺术境界,意在画外,撩动读者的想象之弦,使之余音袅袅。封面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有时恰恰要到形式语言的外面去寻找,这种笔不到意到的艺术效果所体现出来的特有意境,能打破封而构图的有限空间.使人感到咫尺千里、意象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形中似有形,无色中似有色,无声中似有声。美国作家海明威把文学创作比作飘浮在海洋上的冰山,认为用文字直接写出的部分仅仅是露在水面上的1/8,而将隐藏在水下冰山的7/8留给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力去探测、去挖掘、去理解、去回味、去补充。“冰山之喻”能启迪作者如何去冲破图解的模式、因袭的成规、偏狭的思路,去开拓与深化封面构图的艺术容量。 采用象征、寓意、比喻、隐喻等艺术手法都能使封面设计的构图超越自身,象外之象,画外之意,尽而有之。 字体布局封面构图与其它造型艺术形式的一个特殊区别,就是必须包含文字,其书名、作者名、社名都要有合理的布局。我国古代绘画,注重诗、书、画三位一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中国画构图的题诗、落款的章法和布局,对我们今天研究封面设计的构图,是尤为难得的典范。书籍封面的构图,同中国画的构图形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导读:本文是关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随着毕业设计的结束大学生活也即将结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让我对大学三年的所学的课程进行了整体的回顾和再次学习。让我从中又学到了一些以前没有注意或没有掌握的知识。同在这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去查阅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料。如何利用现在的资源去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明白了老师们的一片苦心。在未来的社会中我们现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自学的能力才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 在此次的毕业设计中,我搜集了许多资料,使我能够去通过查阅一些书籍而独自去解决一些问题。这是我以前所不能的。通过这三个月的毕业设计,使我学到了许我东西,同时也使我再次感受到了知识是无边际,我们要学的太多了,而这些都是自己要去学的,是的三年的大学生活不仅交给我一些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交支我了自己如何去学习,去解决一些问题。这是我以后工作所离不开的。 现在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所参考的书籍: asp后台数据库网站制作实例经典。 本书的设计思想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通过模拟一个标准网站的建设流程来体现的,本书设计的每一项技术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包括网站的建设。数据库的建设,网站与数据库的连接以

及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此外,还精选了很多典型例子和相关的技术和技巧,供我们参考学习内容翔实。由浅入深,结构清晰,实例丰富,为初学者的最佳手册。 在毕业设计中,很多动态网站,都是能通过借鉴此书实现的,例如,实现上下页,反馈信息等。 asp程序设计教程 内容包括:asp基础,web页面制作基础,vbscript脚本语言基础,request和repose对象,session对象,application对象,server和objectcontext对象,asp组件,文件系统组件,web 数据库基础,ado对象,web数据库的操作,容错环节与asp程序调试,设计实例—税务征管资料电子档案系统。 通过些书使我对asp又有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就好像又学一次一样,会了很asp的语法,比如,当借鉴其它的书籍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的错误,这时我就需要用些书里面语法去解决,发现错误。 网站建设案例精粹 本书精选了各种典型的网站案例,包括实时新闻发布网站,休闲娱乐网站,企业门户网站,网上书屋—btoc电子商务网站,企业电子交易与物流网站—的系统设计及其程实现方法。 在制作网站的过程中,很多网页风格都是通过此书所产生的。 当然一个好的网站除了借鉴别人的,也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风格,比如在网站中有许多图片是由自己制作而成,这就是需要一本比较好的平面设计方面的书籍,它是photo7.0经典实例158例,全书涉及面广,介绍详细,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比如,第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文献综述的写法建筑行业

1.五步文献综述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他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关的文献;二是分析不深入,找不到自己研究的“前人的肩膀”、出发点、研究的立足点、自己可能的突破等等。这才是真正的难点。所以,对于第4步主题3的综述,个人的看法是“不能短”,而应当长。因为这个才是你需要精心分析综合比较的东西。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写法及模版

文献综述写法及模板(修订) ◆关于文献综述的写法: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一、写文献综述的目的 1. 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资料过程的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 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选题及进行研究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过程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 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像“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像“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研究进程,其特点就是“综”和“述”。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 “述”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热点、难点,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三、如何搜集阅读文献 写文献综述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如何搜集阅读文献。 选定题目后,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很多,主要依选题而定,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