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推荐文档)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推荐文档)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推荐文档)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推荐文档)

读《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有感

沈阳理工大学

0704070210

魏婷

读《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有感在当今的世界上,提倡任何一种条理分明的社会秩序原则,几乎总会被冠以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者这一薄名。一个人在社会事务中不附合于固有的原则,而是“按其是非曲直”决定每一个问题,并且他往往不固执己见,随时准备在相互对立的观点之间寻求妥协,这已经被视为明智的象征。可是,即使没有明确地被人们所认识而仅仅暗含在具体的决定之中,或即使稍有显露而仅仅呈现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模糊思想,原则仍有其自己的表现方式。因此,在“既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幌子下,事实上我们正在从一个自由主义的社会向具有完全集体主义特征的社会迅速迈进。这是对哈耶克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阅读后的小小总结。

哈耶克(1899-1992)是20世纪最杰出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亲眼看到了自己所钟爱的自由主义的衰落及复兴的全过程。他的自由主义思想是18世纪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在20世纪的再现。虽然哈耶克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他从事的研究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法律,哲学等不同的领域,并同时在这些领域获得了很大成功和国际声望。哈耶克注重人类社会长期历史走势,则数十年坚持弘扬他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一贯反对政府干预社会经济过程,从根本上捍卫自由市场秩序的核心理念。

读完该书有一个明显体会是:哈耶克是20世纪西方经济学家中反对社会主义的一个典型,同时,他又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因此,读该书无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都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哈耶克是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是西方源远流长、影响广泛的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了他最著名和最主要的一些论文, 基本反映了他的个人主义和经济自由的基本理论。个人主义是他经济自由理论的基础, 而个人主义又建立在他对理性的理解基础之上。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中, 哈耶克论述了他所谓的真正个人主义理论, 并批驳了“假的个人主义”, 分析了以此出发的计划经济之如何不可能。整个论述过程都建立在哈耶克的批判理性主义的立场上。

“真个人主义的基本主张认为,通过对个人行动之综合影响的探究,我们发现:第一、人类赖以取得成就的许多制度乃是在心智未加设计和指导的情况下逐渐形成并正在发挥作用的;第二、套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民族或国家乃是因偶然缘故而形成的,但是它们的制度则实实在在是人之行动的结果,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第三,自由人经由自生自发的合作而创造的成就,往往要比他们个人的心智所能充分理解的东西更伟大。换句话说,真个人主义认为“人并不具备高度理性和智慧,而不过是十分缺乏理性,又容易犯错误的生物,个人

的错误只能在社会过程中得以修正;这一过程的目标在于最有效地利用非常不完全的材料。”他的核心意思:有限知识,有限理性、有限心智:反对集权,倡导自生自发之秩序和自由竞争。在哈耶克看来,他所主张的“个人主义”可以与“自由主义”互换使用。

他所讲的伪个人主义是一种“建构论的理性主义”,即“唯理主义”的人主义。“这种唯理主义的个人主义还始终隐含一种演变成个人主义对面的趋向,比如说,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事实上,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乃是真个人主义的敌对面。在他看来,伪个人主义最终导致走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在哈耶克看来,伪个人主义与真个人主义是存在显著区别并导致不同的结果。总的来讲,哈耶克的“真个人主义理论”反对借集体之名行个人利益之实的“整体主义”,批判借个人理性能够对社会进程做有意识的控制和指导的“伪个人主义”。它得出的结论是“要求对所有的强制性权力或一切排他性权力都施以严格的限制”。哈耶克对个人主义的理解,奠定了其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而他的个人主义的独特之处,主要建立在“无知观”(有限理性、知识分散等)的基础之上,奉行的是他所谓的进化理性主义。这可以说是理解哈耶克自由主义的钥匙。

由社会存在决定个人特质的思想是建立在哈耶克对个人理性理解的基础上的。哈耶克所谓的真假个人主义区别的关键之处正在于此。真正的个人主义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完全的,理性在人类事务中起着相当小的作用; 假的个人主义则假定个人都是完全均等的拥有理性, 并且人类取得的成就都直接是个人理性控制的结果。哈耶克认为的理性的局限性包括人类知识的局限及对自身利益所知的局限。人们常常对自己的知识增长感到十分骄傲, 而事实上无知的范围也随着增加。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说明, 每一个重大进步总是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更陌生无知的领域。

哈耶克分析人类无知的原因有多方面: 从人性方面看,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仅有理性, 而且有各种非理性的成分, 如情感、意志和欲望。哈耶克认为在人类事务中, 非理性成分的作用往往比理性起的作用更大。人类历史是非理性的结果。人并不具备高度理性和智慧, 只不过是十分缺乏理性又容易犯错误的生物。从社会方面看, 社会信息量极其复杂繁多, 个人身处社会, 其力量与社会力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凭借个人的理性力量, 很难预见一个世纪甚至50 年以后的事, 对于个人经验范围之外的事务也很难有精确的把握。个人在整个社会中不过是自行其是的小颗粒。社会的发展远在个人的理性控制之外, 个体理性程度的高低并无很大影响。之所以如此强调社会的因素, 是哈耶克将个人理解为社会的个人的原因。造成个人理性局限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时间的因素。从纵向上看, 由于时间永远没有尽头, 所以人类永远无法把未来设想到底。个人的力量永远达不

到时间的顶点, 也永远不可能将时间掌握其中; 从横向上看, 时间对人类事务影响甚深。每个人都生活在时间之中, 受时间的影响, 由于时间的变化, 个人的情感、欲望及各种事务都在发展变化, 人类永远赶不上时间的脚步。由上述原因, 哈耶克认为人类理性的局限是一个存在的事实, 是不能回避的, 正是由于理性的局限, 所以个人不可能控制社会的发展, 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性质和特质。

哈耶克建立在进化论理性主义基础上的真个人主义虽然在冲击极权主义的价值体系方面有积极意义,但它在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依然是有害的,即把人的发展和理想人格的实现建立在个体的自由和主观精神基础上,忽视或贬低个人与社会交往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不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是造成两者之间的对立和分裂。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要看到真个人主义对社会有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

由于哈耶克纯经济理论的色彩,他的个人主义思想必然涉及对国家、政府的看法。哈耶克并不一般地反对国家和政府,而是强调要对所有的强权或专制给予严格限制,尤其反对利用强权来规划经济组织或经济协作。他认为能够或应该由国家或政府有意识造就的那部分社会秩序仅仅是全部社会秩序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社会秩序则是自然形成的。哈耶克对非政府的、民间的、自发的社会组织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因为自愿组成的联合团体通常比国家用强迫力量形成得更加有效。强权可以驱使人们去建造金字塔,去完成一项伟大的工程,却不能完成工业革命这样的壮举。

哈耶克的洞见使我想起中国近代伟人们的见解。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开始,都认为中国人太自由、太散漫,以至于一盘散沙,原因就是个人主义作崇,自由主义太多,因此集体主义、统一的意志是当然的选择。但根据哈耶克的看法,这种状态恰恰是专制主义太盛的恶果。因为在国家统治一切的情况下人们之间缺乏自发的强有力的社会组织,人们变成孤零零的个体,扼杀了个人之间任何有创新的活,一旦强权暂时消失,一盘散沙的状态自然不可避免。正是专制才造成哈耶克所痛恨的“个人主义”—个人之间彼此对立,缺乏基于个人自发形成的组织。正是在这个基点上,他极力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鼓吹个人自发、自愿活动的重要意义。

哈耶克自由主义之反思

哈耶克自由主义之反思 ——读《思想的谱系:顽固的右翼》有感 有人在读过《思想的谱系》一书之后,如此评价佩里·安德森,“其实他不是导游,而是一位风格鲜明的导演”。不得不说,这是一句非常贴切的比喻,安德森用他自己的眼睛和头脑给我们奉送上了一部异常精彩的思想大片。非常感谢袁银传老师能将如此一本宏伟巨著翻译成中文,令我们能够一窥作者的风采,并带来一场思想的风暴。惭愧的是,由于时间原因以及知识储备的有限,到现在为止并未完全将这样一本巨作完全消化完毕,但即便如此,目之所见已然足够彻底颠覆个人所曾经笃信的某些价值观念,而对哈耶克自由主义的反思即是其中一部分。 初识哈耶克是在本科的法理学的课堂上,当时老师隆重给我们推荐了邓正来教授所翻译的《法律、立法与自由》一书,并将之列为法科学生必读丛书之一。对于一个刚刚接触法律的学生而言,这样一本著作无疑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里面所阐述的自由的概念甚至在以后几年里都被我认为是作为法律人所必须坚持的信条。虽然随着后来知识储备的提升和阅读视野的扩展,我对哈耶克的理论本身也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怀疑,感觉里面可能是有些问题的,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直至我读到《思想的谱系》一书。应该说,相对于全书而言,作者在哈耶克上的着墨并不是很多,而且是把哈耶克与奥克肖特、施特劳斯、施米特放在一起给其冠以统一的称谓“顽固的右翼”。然而,正是通过将哈耶克的学说放在整个思想历史的洪流之中,并全面阐述了与其相同和相反立场的观点,从而使我对其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我想正是因为哈耶克的“顽固”而导致了其思想的局限性。书中提到“对于这四位思想家各自学术观点的形成具有关键影响的共同经历是两次世界大战间歇期欧洲所出现的种种社会危机。在那些岁月里,经济混乱、工人革命、中产阶级反叛给既有秩序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接着是正局链条上的某些最薄弱环节的崩溃。”因此,哈耶克的种种思想也是为了解决他所看到的种种问题而产生的,难免有历史的局限性,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前瞻性是完全不同的。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自由主义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自由主义? 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自由主义推崇科学的量化方法 区别:具体的理论观点,无政府状态对国际制度的作用和国际法的作用;细节上 第一节、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 1、格劳修斯的国际关系思想 ●自然法与国际法思想 ●正义战争观 ●国际社会观念 1)国际社会说:无政府状态不等于无需的混乱状态,国际法是维持 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条件。 2)国际法在规范国家战争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正义战争是被允许 的,3个正当理由:自卫、收复财产和惩罚。 3)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可能的。国际法的确立和有效实施都需要主权 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转让部分主权。 2、洛克的国际关系思想 启蒙运动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和哲学家。《政府论》、《人类理解论》、《基督教的合理性》等。 财产的国际分配 国家之间的和平战略 3、康德的永久和平论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的战争观: ●战争的根源:逐利的本能与过度的虚荣感 ●战争的意义:战争使人民分散到地球各个角落,战争能够促进民

族的团结与联合;战争的灾难加强了和平意识。 ●反对外来干涉和统治 ●欧洲联合思想 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该是共和制 国际权利应该以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为基础民主和平论 世界公民权利将限于以普遍友好为条件 【民主和平论】的鼻祖: 民主国家之间从不或很少发生冲突。 即使发生冲突,彼此也不会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 专制国家之间或者民主国家与专制国家之间更容易发生冲突,而且更容易以武力解决争争端。 4、边沁的国际关系思想 功利主义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政府的目的:促进社会的幸福 国际法:法律是必要的恶 1、第一次提出了国际法的概念,认为国际法的目标在于确保主权国家之间互互 不侵害、相互促进最大利益、限制并禁止战争。 2、边沁也提出了实现普遍追求永久和平的计划,强调要最大限度的裁减军备、 设立国际法庭、公开的通过外交谈判缔结条约等。 亚当?斯密:鼓励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认为各国之间不是必然的敌对,国家关系和谐是可能的。 理查德?科布登(Rechard Cobden):自由贸易将促进世界和平 第二节理想主义 1.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理论、研究需要、学术共同体(杂志、刊物、从事相关研究的机构、培养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 2.为什么首先是理想主义? 3.为什么首先在欧洲? 一、齐默恩的国际关系思想 《民主的前景》、《国联与法权》 1)公共教育的重要性

谈哈耶克新经济自由主义

谈哈耶克新经济自由主 义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内容摘要:摘要:新经济自由主义强调经济自由是以自由放任为主,以政府干预为辅。新经济自由主义论主张政府应从私人财产的单纯“守夜人”转换为经济自由的“裁判者”等观点,对我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回顾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形成的过程,深入研究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观点及其贡献,对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缺陷进行了初步探讨。 摘要:新经济自由主义强调经济自由是以自由放任为主,以政府干预为辅。新经济自由主义论主张政府应从私人财产的单纯“守夜人”转换为经济自由的“裁判者”等观点,对我国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回顾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形成的过程,深入研究了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观点及其贡献,对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缺陷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经济自由主义;哈耶克 新经济自由主义在20世界七十年代以后,在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背景下,逐渐得到了经济界的重视,特别是1972年新经济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彻底衰落,也标志着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新经济自由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的完全自由放任和完全排斥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强调经济自由是以自由放任为主,以政府干预为辅。新经济自由主义论主张政府应从私人财产的单纯“守夜人”转换为经济自由的“裁判者”。它认可政府在一定限度内对经济的干预,承认经济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自由,应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证。无独有偶,在这之后,中国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而大大深化。在这伟大变革的时代,为了增进我们对经济自由主义的洞见,我们在了解和认识当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时,不能不对20世纪最着名的自由主义者哈耶克的有关理论观点进行认真地了解和剖析,并通过他的理论认真检讨计划经济,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饶有兴味。 一、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简述 作为最彻底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一生进行过两次扞卫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大论战和一次新经济自由主义复兴的运动。20世纪三十年代反对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大论战和反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以及20世纪七十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复兴运动。哈耶克出版过两本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着作:《通往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负》。前一本书是他坚决反对纳粹主义、极权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通俗阐释,也是影响最大的“世纪之作”;而后一本书则是哈耶克毕生探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收由之作”。在这本《致命的自负》中,哈耶克依然不改其“斗士本色”,将无法实现“口

阿根廷崩溃: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代价

阿根廷崩溃: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 代价 美刊《美国展望》杂志2002年1月1日号刊登了马克·艾伦·希利(Mark Alan Healey)和欧内斯特·西曼(Emesto Seman)题为《正统的代价》的文章,分析了阿根廷在新自主义这一当前国际正统经济理论的支配下,如何从繁荣跌入萧条的过程,认为阿根廷最初几年的繁荣是通过出卖国有资产吸引外资和借外债实现的,这必然导致其后一阶段的萧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90年代,阿根廷渡过了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代啊,那是一个经济奇迹出现的年代。高度的腐败和混乱的管理似乎被一系列自市场改革和大量外资的涌入所扫清。多年的高通胀和经济不景气被比索钉住美元的稳定汇率和每年稳定在8%的经济增长率所取代,在墨西哥和亚洲的金融危机中似乎毫发未损。一夜之

间,阿根廷的改革成了自市场改革的典型案例。 阿根廷曾是新自主义经济宣传的典型。它对一切进行私有化,限制工资,限制社会性开支,保持货币稳定,向外资敞开大门。但是这样大好的一切是如何轻易地陷入不断加深的经济萧条、不断攀升的失业率和不断增加的债务中的呢? 梅内姆在1989年一系列戏剧性变化中掌握了政权。他终止了庇隆主义的一贯政策,而采取了新自主义的一系列政策:削减开支、开放市场和私有化。但这些改革并没有立刻消除通货膨胀,通胀率依然高达1100%。 1991年8月,梅内姆的第三任经济大臣多明戈·卡瓦洛成了这场改革的核心。他实施了比索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一比索兑换一美元。 美元枷锁 开始时,强势货币、原来被压抑而新被释放出的需求以及贸易障碍的突然

降低一起产生了一个消费繁荣。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大型购物中心建起来了,同时成千上万的工厂和小商店倒闭了,它们竞争不过闪亮的进口商品。这些在一开始就很明显,但被人解释为一种暂时的现象。 大量外资的涌入开始时刺激阿根廷的经济每年增长8%,使人们相信国内工商业的大量倒闭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政府是以卖掉国有资产来推进投资热潮的。在短短的几年里,政府将电信、供水、石油、煤气、电力、铁路、地铁、航空、机场甚至包括邮政服务都卖给私人投资者,其中大部分是外国人。与此同时,魔法般扩张的消费市场也吸引了许多外国公司的进入,他们普遍都是先收购本地已有的工商企业,然后再加以现代化。从面粉厂到汽车制造厂,外国资本占领了阿根廷经济的战略要地。1995年,阿根廷最大的十家银行中,本地银行占到6家,但到现在,仅剩一家。 与此同时,新自主义者的报告又宣

关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关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一、关于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其经济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而由此理论基础所建立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要很好的理解凯恩斯的理论,我们可以联系凯恩斯对经济的一些分析。 首先凯恩斯认为市场处于非充分就业的状态。然后他提出了有效需求,并认为有效需求的减少导致经济衰退。有效需求不仅决定了就业水平,还决定了收入水平。 首先来看关于有效需求概念的含义:有效需求概念,是凯恩斯就业和收入决定理论的逻辑起点,即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相等时的社会总需求。也换言之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但不仅如此,它还必须是能保证全体雇主获得最大利润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随后他提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及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扩大有效需求,引起经济增长。 总的想来,他的理论作为时代发展的果实,有其意义和作用。其能从众多经济学派脱颖而出擢升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也是因为它指出了西方社会向国家干预型私人企业制度发展的趋势,而该趋势又深为统治阶级所赏识。 可以说,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最主要症状:由分配欠公平引起的总消费不足,由私人投资的盲目性投机性引起的总投资不足。这两种不足合成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以致不能充分发挥社会所已经达到的生产潜力。 但渐渐的我们从现实中看见了凯恩斯主义的危害和不足。 我们应当承认凯恩斯主义在经济衰败时是具有强大作用的,但这是对于短期而言。长期看来是不利的,它会带给我们新的问题,其中最明显一点在于通货膨胀。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关于自由主义的阐述 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一、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 1、背景: 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争取个人的政治权利,争取民主权利和宪政政府,所以,自由主义最早具备的内涵是政治自由主义。 2、发展过程: 17世纪,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其著作《政府论》《论宗教宽容》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保障个人自由,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是公民天赋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民尽可以自由行动。国家的建立基于社会契约,国家权力必须受到限制。18世纪,欧洲自由主义的大本营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如孟德斯鸠、贡斯当和托克维尔,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3、内涵: 第一,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第二,有限政府论。政府只是保护个人自由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第三,实行分权制度。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对外权,有不同的机构行使。 4、理论影响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主张人生而平等、自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 主张人具有生命、财产、自由权,反对封建神权和王权的残暴统治;主张社会契约论,反对君权神授,唤起了民众的自我意识;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自由主义 1、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随着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不断巩固,它的原则也日益扩大到经济领域,关注政府应以何种方式介入经济,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开始形成。 2、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内涵 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经济自由主义,即国家对私人经济活动不加干预,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政府的职能仅在于提供必要的保障,使个人追求利益的行为有可靠的外部环境。 杰瑞米·边沁、大卫·李嘉图、詹姆斯·密尔等同样倡导经济自由、契约自由和竞争自由,提出国家应奉行放任主义,赋予个人更大的自由活动余地。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对经济与财产权利的强调。它的基石是私有财产、市场经济和国家较少的干预。 3、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经过工业革命,生产技术优于世界上的任何国家。这时的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不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垄断还没有形成,因此,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及主要观点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及主要观点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当前国际关系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三种理论视角之一, 它的形成和演变构成了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的重要内容。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从康德、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开始, 经过相互依存理论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发展达到一个高潮, 占据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半壁河山。冷战后以全球治理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新的方向上进行探索, 注重对非主权国家行为体和世界政治中的社会性力量的研究。 自由主义的发展源远流长, 我们可以把它的思想根源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对国家(城邦)先验性正义目标以及理念的阐述可谓自由主义在此一方面的发端。但是,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还是来自从18 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的理想主义- 自由主义的传统。 18 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思想革新。在启蒙运动中, 一批睿智的思想家高擎理性主义的大旗, 对以欧洲专制主义和宗教神权为代表的腐朽“旧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挞伐。人类似乎重新发现了自己的智慧。正如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所言,这是一个“让光明照亮人类的思想的黑暗角落”的时代。 尽管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大多是从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一般的哲学问 题,但也有些思想家在此哲学基础上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秩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成为了理想主义-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有约翰?洛克、卢梭和康德。这些思想家确立了自由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与中世纪的神权和蒙昧主义不同,他们认为,理性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天然禀赋。理性个人的目标是自我实现,这乃是一种“自然状态”。而国家不过是社会中的个体之间订立“契约”的产物,其唯一目的就是保障人们建立在推理基础上的自然权利。 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一种乐观主义。自由主义者并非都是人性本善的信仰者(事实上他们更多强调人性不完善的一面),但他们强调人有能力控制和改造自己,从而改善社会的道德和物质条件,使社会进步成为可能。而邪恶和黑暗现象的存在(比如战争和冲突),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而是能够减少甚至彻底根除的。简而言之,自由主义充满对理想社会(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和中国古代哲人的大同世界)的向往,而且他们坚信这种理想社会是可以实现的。 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类似的,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有几个核心假设。 核心假设1:自由主义并不否认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但他们强调无政府状态并不等于无秩序——这是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最重要的区别。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国内社会因为有政府和法律的存在而处于有序状态,国际社会则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混乱世界。而自由主义者认为,在同样的无政府状态下,国家时而冲突时而合作,说明无政府状态不一定导致冲突和混乱。他们坚信,如果将类似国内社会那样的制度安排推广到国际社会,如果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能产生类似法律、政府和制度在国内社会的作用,国际社会也能和国内社会一样处于有序运转的状态。最好的例子就是目前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全面趋向一致和统一的欧盟。 核心假设2:自由主义同样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但和现实主义相比,他们更加强调包括国际组织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组织与国际正义、秩序、和平、合作以及国际法、国际机制等概念是紧密相联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同样拥有国际法主体地位,非国家行为体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由主义的研究对象经常不是主权国家,而是国际组织、国际机制甚至国际非政府组织。 核心假设3:自由主义眼中的国家不是现实主义理解的那种单一而理性的行为体,而是国内社会利益的集合体。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的政策与行为是由国内社会团体与个人的偏好累

哈耶克和经济自由主义

经济学巨匠 哈耶克和经济自由主义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1899~1992) 一、哈耶克的生平及著作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是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1899年5月出生于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位医生兼植物学家,母亲是大学的公共法教授。受父亲的影响,哈耶克小时候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在军队服役,战后进人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于1921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维也纳大学上学时,哈耶克受到奥国两位著名经济学家——维塞尔和米塞斯的影响,逐渐把研究方向转到经济理论上。 毕业后,他在米塞斯任主任的国际联盟奥地利赔偿委员会工作,主要是执行凡尔赛和约的金融条款。1923年,哈耶克获得维也纳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纽约呆了一年多,主要研究美国的货币政策,1927年,他又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和路德维格·冯·米塞斯合作成立了奥地利经济研究所并出任所长,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奥地利的经济政策大多是依据该所的报告制定的。1929年,哈耶克到维也纳大学任经济学讲师,讲授门格尔、庞巴维克、维塞尔及米塞斯的经济学说,这在当时的奥地利是获得学术成绩的第一步。在此期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著名的《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据此成功预测丁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1931年,哈耶克受伦敦经济学院莱昂内尔·罗宾的

邀请前去伦敦经济学院讲学。他的讲座在伦敦引起了极大轰动,讲课内容后来被编辑成《价格与生产》一书。 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哈耶克研究了纯经济科学的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资本供应短缺的危机理论和消费过多的危机理论,认为危机和萧条是高涨阶段播下种子的必然结果,要阻止萧条的到来,惟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高涨的出现;稳定经济的惟一有效办法,就是免除任何人为的信用膨胀,让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自动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神奇作用。 1931-1941年,哈耶克对其关于货币政策膨胀不合理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膨胀的货币政策使投资者混淆了人为制造的需求和自然的市场需求,结果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使资金和资源都集中于生产力较弱的地区。对哈耶克提出的储蓄不足导致经济崩溃的货币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凯恩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以此来解释经济危机。从30年代开始,哈耶克和凯恩斯为此展开了长达50年的论战。 1941年后,哈耶克的研究转向社会哲学与当时盛行的社会主义与社会政策方向,1943年,他又获得伦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44年,哈耶克出版了其经济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作一一《通向奴役之路》,社会反响非常强烈,人们对它毁誉参半。这本书也为反对社会主义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论武器,因而在短短数年中就在十二个国家翻译出版。有些人猜测这是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真正原因,尽管授奖者肯定的足他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方面的贡献,1950-1962年,哈耶克受聘担任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社会与道德科学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哲学方面的研究。1962年,他又受聘去德国弗莱堡大学任教。1974年,哈耶克和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由是"对不同经济制度功能效率的分析,是他对较广意

最新弗里德曼和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1

弗里德曼和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1) 摘要:弗里德曼作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长期坚持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的主张,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认为大多数政府干预有害无益。弗里德曼对政府和市场的看法是片面的,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各有利弊,应该把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不久前去世了,这引起我国学界和媒体的一阵热评。作为一位在统计学、消费理论、货币理论、价格理论乃至经济学方法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卓越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理应受到人们的缅怀和赞扬。但奇怪的是,人们谈论更多的,不是作为货币主义学派创始人的弗里德曼,不是作为货币理论和货币史领域大师级人物的弗里德曼,不是提出持久收入假说和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等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理论的弗里德曼,而是作为20世纪后半叶自由市场经济最有力的鼓吹者的弗里德曼,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作为对他在经济学领域杰出贡献的表彰,弗里德曼获得了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获奖的原因是“他在消费分析、货币历史和理论方面的成就,并且由于他证明了稳定政策的复杂性。”[1]但真正让他扬名世界的,却主要不是由于上述成就,而是他长期宣扬自由市场经济优越性,坚持新自由主义主张,并且对许多国家的政府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到庸俗经济学的萨伊和马歇尔,对

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歌颂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的主题。与他的前辈不同的是,在弗里德曼的时代。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1929年到1934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主张自由放任的庸俗经济学声名扫地,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由于在对付经济危机上被认为取得了成功而声誉日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学则沦为绝对的少数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弗里德曼秉承芝加哥学派的传统,始终一贯地坚持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优先地位,对政府干预充满了怀疑和反感。 在对自由市场经济的辩护上,弗里德曼超越了他的前辈。在他之前,论证市场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不外是从两个方面:或者是从先验的伦理角度出发,强调市场制度符合追求自由的人的天性,维护了人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因而是最符合人性的,最合理的制度;或者是从功利主义的立场出发,论证市场经济可以利用价格机制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利用竞争机制给经济主体施加足够的激励和约束,从而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保证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而是最有效的制度。与资源配置有关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市场得到有效解决,政府干预市场活动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必要的,这只能破坏市场的正常运行。弗里德曼则不同,他承认市场调节有时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所有问题,也不完全拒绝政府干预,但他强调政府的干预必须有限度,“它的主要作用必须是保护我们的自由以免受到来自大门外的敌人以及来自我们同胞们的侵犯:保护法律和秩序,保证私人契约的履行,扶植竞争市场。在这些主要作用以外,政府有时可以让我们共同完成比我们各自单独地去做时具有较少困难和费用的事情。然而,任何这样使用政府的方式是充满着危险的。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避免以这种方式来使用政府。但是在

新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主张

新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主张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在国际经济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世纪以来,它的主张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它是一种哲学,一种经济层面的哲学,但从一些特殊角度来说它也是一种政治主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西方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提倡市场机制。而新自由主义正是对经济自由主义的一种另类复苏形式,并且成功的引领了当今英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思想!新自由主义的成功,除了是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英国经济形势的需要,还由于其自身独有的优越性,它的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反对社会主义,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包括众多学派的思想和理论体系。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而广义上的新自由主义除了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外还包括以费里德曼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以拉弗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等等。但每个学派的主要思想都包括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倡导个人主义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私有化等不得不说的是新自由主义学派在提出自己观点时,或多或少也触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缺陷。但

从整体上说,新自由主义经济流派只描述经济现象及其表面联系,不可能、不愿意也不敢去触及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思想,并走向极端,大力宣扬“三化”。一是“自由化”。认为自由是效率的前提,“若要让社会裹足不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给所有的人都强加一个标准”。二是私有化。在他们看来,私有制是人们“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从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三是市场化。认为离开了市场就谈不上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在政治方面,新自由主义特别强调和坚持三个“否定”。一是否定公有制。几乎所有的新自由主义者都一致地认为,“当集体化的范围扩大了之后,‘经济’变得更糟而不是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因此,不能搞公有制。二是否定社会主义。在新自由主义者们看来,社会主义就是对自由的限制和否定,必然导致集权主义,“集权主义思想的悲剧在于:它把理性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以毁灭理性而告终,因为它误解了理性成长所依据的那个过程”,因此,是一条“通往奴隶之路”。三是否定国家干预。在他们看来,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都只能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在战略和政策方面,新自由主义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经济全球化并不

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之研究:方法与立场

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之研究:方法与立场 (一)《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一书,最近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这是邓正来先生潜心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结晶。邓先生是著名的哈耶克政治哲学和法哲学著述的中文译者,他翻译出版了哈耶克相关领域的主要著作《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哈耶克论文集》和《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凡两百万言,可谓工程浩大。近年来,学术界一大令人忧喜各半的现象便是对西学的快餐式译述,可邓先生当另眼相看,他是在选择以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为自己研究对象之后,才着手进行艰苦的翻译工作的,他因此而称自己的译事为研究性翻译作业。在翻译工作的进行中,他研读了哈耶克的绝大多数论著和一些被公认为重要的研究哈耶克思想的二手西方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八篇专门性研究的长文:“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知与无知的知识观:哈耶克社会理论的再研究”、“法律与立法的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普通法法治国的建构:哈耶克法律理论的再研究”、“普通法法治国的建构过程:哈耶克法律理论研究的补论”、“‘社会正义’的拟人化谬误及其危害:哈耶克正义理论的研究”以及“关于哈耶克理论脉络的若干评注”;加上另外与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相关的三篇评论性文字,共计十一篇文章,构成为这部论文集的主体。 邓先生说:“这部论文集是我在近八年中做的一些作业,而我之所以把它们称作‘作业’,主要是为了表达这样两个意思:第一,研究

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并不是我研究的目的,而毋宁是我为了对哈耶克这一脉理论中所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或开放出来的问题进行检讨和批判而做的前提性准备工作;或者说,我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实是为了更妥切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秩序及其制度。第二,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只是西方论者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秩序理论脉络中的一个重要脉络而已,而这在根本上意味着我的作业尚未完成;因此,我还必须继续对其他阐释和认识人类社会秩序及其制度的重要理论脉络进行研究和分析。” 由此可见,在邓先生的治学历程中,对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研究并不是一个“给定”的课题,而是基于自己所关注的学术问题而主动选择的结果。因此,他不属于跟风式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之列,尽管“哈耶克有关自由市场的思想或许因为与当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或社会转型的推进有着某种‘经验性’的关联而在当下的中国学术界重新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我着手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的那几年,却是他的影响在中国学术界大大减退的年代,一些论者甚至宣称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对中国已失去了意义。” 这从根本上说既超越了学术对经验性问题的功利主义态度,也摆脱了学术对政治意识形态的依附性地位。也只有如此,才可能坚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立场,最终守护人类知识所应当具有的批判性力量与资格,而这恰恰是邓先生高度自觉并身体力行的追求目标。邓先生之所以说自己的“作业”“尚未完成”,无非是要表明他对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重视,并不是出于对哈耶克思想和学说的全面接受或赞同,而在于他认为哈耶克向自己展示了知识的另一种可能形态及其在社会秩序形成过程所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方法论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d9372944.html,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方法论差异 作者:王志伟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04期 〔摘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中的芝加哥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对今天西方经济思想 的发展以及经济政策主张的变化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作为两大学派的奠基者、旗手和领袖,在具体的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和思想方法方面却有着巨大差异,甚至是“对立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不同。哈耶克依托古典自由市场理念的、自然发展的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与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们知识和信息“有限理性”的认识造成的;弗里德曼则推崇实证的经济学方法论,强调经济理论的预测功能而忽略其他方面,这为经济学各种理论模型的构造打开了方便之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多是在弗里德曼和哈耶克两种方法论方向上发展的。在我们了解和研究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各个流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时,对其方法论同样应该给予充分关注和了解,给予恰当把握和评价。 〔关键词〕个人主义;自然发展;有限理性;实证经济学方法论;预测能力;数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091.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8)04-0085-09 〔作者简介〕(注:王志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1。)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后,作为西方国家经济学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中存在着具有代表性的两大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这两个学派对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至今天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和经济政策主张的变化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和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则分别是这两大学派的奠基者、旗手和领袖。 哈耶克是新奥地利学派的领袖和主要代表人物,但他同时又是老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继承者。作为老奥地利学派奠基者和领袖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最杰出的弟子之一的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和老奥地利学派的主要代表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弟子的哈耶克,同为新奥地利学派的两大旗手和精神领袖。 弗里德曼是新一代芝加哥学派的旗手和领袖人物。他继承了以维纳(Jacob Viner)、奈特(Frank H. Knight)、西蒙斯(Henry Simons)、明茨(Lloyd Mints)等为代表的老一代芝加哥学派的经济自由主义传统。老一代芝加哥学派的经济自由主义传统是主张自由贸易、自由工资、自由价格和稳健的货币。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特殊经济形势下,那些人却都鼓吹大规模的、

新闻哲学观念论之自由主义传播

新闻哲学观念论之自由主义传播 作者:胡兴荣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更新时间:2009-10-13 17:16:53 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西方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奠基时代,近代英美自由主义传播理论起源于自由主义的社会哲学与民主哲学。古代的中国、希腊、罗马、埃及、中东以及美洲的印第安民族,都曾经产生过自由民主的思想。但更确切地说,现代自由主义的发展,直接来源于希伯来文化(Hebrew Culture)、希腊文化(Greek Culture)和英国文化(British Culture)。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为自由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启蒙运动的欧洲学者,提倡启迪蒙昧、普及文化,注重人类理性与个人自由,排斥宗教和国家权威,以实现世界各国的民主革命。当时,面对这一空前的挑战,传统观念的权威已经根本动摇,群众开始怀疑集权主义并且相信:人类可凭自身的能力去理解社会,不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帮助,便可洞悉整个世界的体系,这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可进而发展为驾驭世界的方法。这次知识革命可谓“自由主义传播理论”的观念基础。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变化,使得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出现了多元化。 一、自由主义传播的源起 从社会起源上说,集权主义传播理论源自混沌主体性,这一情况催生了强制的新闻传播秩序与观念。而自由主义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传播理论的发生机制为分化主体性。主体分化,是指社会主体关系的变动。而所谓分化,不是分割、分裂,而是社会利益主体的结构复杂化和功能专门化。[1] 集权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存在,原因就在于二者的社会起源不同,即:混沌主体与分化主体的形态存在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分化的主体是异质化的,而混沌的主体恰好相反。分化的突出标志即为利益获得和价值实现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发生质的差异。针对分化主体性理论,季燕京博士整理出新闻哲学需着重把握的三个要点,我们作如下阐述: 1.集权主义传播之所以会为自由主义传播所取代,是因为社会利益和信息交换方式发生了变革,归根结底则是同质主体向异质主体关系转化的结果。一旦同质主体关系完全转变为异质主体关系,集权主义传播就销声匿迹,社会进入自由主义传播阶段。此时的社会传播,不仅在对象领域、媒介手段、功能目标等方面呈现出价值多样化的态势,而且促进了新闻传播作为传播社会认识方式的独立功能的形成,这样,社会认识内容的丰富性和客观性才得以表现。 2.社会的不断分化形成了不同的主体形态。各个主体形态所呈现的利益行为方式和主体意识各不相同。集权主义所反映的主体意识是统治者的意志,强权统治是他们维护利益的行为方式。自由主义恰恰相反,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个体,因此,自由、平等、公正和民主成为自由主义最突出的主体意识,维护社会利益、争取公众信任是政府生存的前提。这种状况的出现,主体分化功不可没。主体分化到一定程度便具备了社会利益平等交换的基本条件。而社会利益的平等交换为社会主体平等交换信息奠定了基础。正是这种平等交换信息关系的形成,促成了近、现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及自由主义传播思想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 尽管新自由主义分为很多学派,但是他们在理论基础上具有一致性,即他们都是强调生产自行决定需求,因此他们的理论表现出很多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市场有效论,极力鼓吹市场调节作用的万能性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完美的,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媒介,不仅可以把消费者的信息通过市场传递给生产者,并且生产者之间通过竞争,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是完美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因为如此,他们认为应当让市场机制主宰人类的经济活动甚至是政治经济活动。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制度也许不是尽善尽美的,但是唯一可行的制度,是人类目前最好的制度(自由并且有效率的)。因此,新自由主义坚持放任自由的政策,他们相信这样可以达到经济的协调发展。 2.强烈反对政府干预 新自由主义学者都是反凯恩斯主义者。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如果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市场主体之间就不能正确地传达信息,必然会导致市场信息的失灵。另外,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更是破坏了社会成员的民主,还侵犯了社会成员的个人权利,但是他们也不是完全拒绝政府的干预,只是主张政府能够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他们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责主要是提供公共物品,削减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和预算规模,减少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取消或放松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制,把企业从政府中解脱出来,使得他们成为自由的经济主体。 3.大力推行私有化 他们认为私有制是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内在前提,因为只有私有制才能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因此私有经济才是内在稳定的经济。他们认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私有产权制度最适合人的自利本性,/每个人都是自己财产的最好监护人0,私有产权是最明晰的产权,因而是最有效的产权制度。因此他们主张把国有企业出卖给私有投资者,把资源尽可能地从公用部门转移到私有部门,他们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自由主义渊源及主要观点

自由主义简述 自由主义的发展源远流长,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的思想根源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对国家(城邦)先验性正义目标以及理念的阐述可谓自由主义在此一方面的发端。但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还是来自从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的理想主义自由主义的传统。 18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思想革新,这次革新也影响到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约翰·洛克、让雅克·卢梭和康德等人在此哲学基础上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秩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成为了理想主义、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20世纪20、30年代起,现代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伍德罗·威尔逊、约翰·默里、帕克·穆恩和英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齐默恩、菲利浦·诺尔贝克和大卫·米特兰尼等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格局进行了深入的考虑,创立了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理想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后来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20世纪50、60年代传统主义和科学行为主义的辩论催生了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乐观主义,其信仰者并非都信是人心本善的信仰者,他们承认并也很强调人性不完善的一面,但他们强调人有能力控制和改变自己,从而改善社会的道德和物质条件,使社会进步

成为可能。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存在一定的秩序。 其次,国家是国际组织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包括国际组织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后者的重要性会逐渐增加。 再次,国家是国内社会利益的集合体,并非单一理性的行为体。 最后,国际社会并非一个和谐的世界,争端、冲突和战争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一部分,相对于增强实力以求自保,互利和合作也许是国家共生共存更有效的手段。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终结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终结 (作者福井县立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服部茂幸) 日本《世界》月刊10月号文章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破产所带来的恶果。从这一点来说,它是一段历史的终结。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的退潮,以弗里德曼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开始兴起。世界政治舞台上诞生了美国的里根政府和英国的撒切尔政府。他们遵循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将大政府、福利国家等这些支撑二战后经济的框架统统打碎。当然,里根政府的赤字财政又被称为美国在二战后奉行的最大的凯恩斯政策。美国奉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还渗透到了全世界。 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正被巨额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的“双重赤字”所困扰,经济形势并不好。不过,时至90年代后半期,被冠以“新经济”的美国经济表面上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也是事实,当时美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4%,的确很高。 然而,罗伯特·波林在《衰落的迹象:美国经济衰退和弥漫全球的经济萎缩》一书中指出,90年代后半期的经济增长离不开IT泡沫。在IT泡沫的推动下,企业进行了设备投资。在资产效应的带动下,家庭消费也扩大了。在IT泡沫催生的股价上涨情况下,以股票作为担保而借款也变得更加容易。按照波林的计算,在IT 泡沫的全盛时期,由于资产效应带来的消费扩大,消费支出增加2%至3%。设备投资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IT泡沫的刺激。如果扣除经济中的泡沫因素,那么经济增长率并不算高。 IT泡沫在2000年破灭。不过,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迅速放宽了货币政策,使得美国经济起死回生。但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复活,是因为有了房地产泡沫。波林在书中指出:“如此重的家庭负债必定会制约今后的经济增长。”泡沫破灭后,波林所担心的情况真的发生了。 “赌场资本主义”惹祸 在此次危机中,凯恩斯的做法再次受到重视。不过,凯恩斯政策=赤字财政政策,这种通俗的理解即使不算错,也存在着偏颇。我们不应忘记凯恩斯是反对“金钱游戏”和“赌场资本主义”的。 凯恩斯在其著作中曾经这样说过,投机者如果仅仅是企业发展潮流中漂浮的一个个泡沫,那倒无妨。一旦企业也成为了投资漩涡中的一个个泡沫,那么问题就大了。如果一国的资本成为赌博活动的工具,那么绝没有好的结果。 我们不应忘记曾经发生的大萧条。当时的人们认为是没有限制的金融市场引起了大萧条。随着对大萧条的反省,人们开始认为金融市场是应该受到限制的。由此而诞生的二战后金融体制,实现了资本主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稳定。 然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却认为政府的干预会降低市场效率。弗里德曼一向认为投机能够稳定价格。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一直采取了放宽金融的做法。信奉新自由主义的格林斯潘也极力推进市场的自由化。

右翼自由主义

右翼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提纲 一、概况 二、内容: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反对社会主义,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是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核心。 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 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 实质上是撇开人们的社会属性和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谈,脱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制造一种抽象的“理想市场”作为理论前提。 倡导个人主义 认为每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首先是利己的,其次才是利他的动机和行为。 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认为自由选择是经济和政治活动最基本的原则。应当自由地拥有私人财产,自由地交易、消费和自由地就业。 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认为市场的自动调节是最优越和最完善的机制,通过市场进行自由竞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惟一途径。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认为由国家来计划经济、调节分配,破坏了经济自由,扼杀了“经济人”的积极性,只有让市场自行其是才会产生最好的结果。因此,只要有可能,私人活动都应该取代公共行为,政府不要干预。 主张私有化 认为私有化是保证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私人企业是最 有效率的企业,要求对现有公共资源进行私有化改革。 新自由主义流派有的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或多或少也触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缺陷。但从整体上说,新自由主义经济流派 只描述经济现象及其表面联系,不可能、不愿意也不敢去触及资本 主义经济的本质。 三、主要流派: 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包括众多学派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狭义新自由主 义主要是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广义新自由主义,除了 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外,还包括以弗里德曼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 和以拉弗、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伦敦学派、现代货币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