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àn géxí jīhǎi xiá zàn tíng lǎn duò

(间隔)(袭击)(海峡)(暂停)(懒惰)

lǐ suǒ dāng rán tū rú qí lái shān hóng bào fā

(理所当然)(突如其来)(山洪暴发)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脉)脉(含)情号(啕)大(哭)恍(然)大(悟)

骨( 肉 )同( 胞 ) 春(暖)花(开)平安(乐)(道)

三、按课文填空。(10分)

1、孤帆远影碧空尽,()。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朝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感情。

答案:略

四、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

4.今天,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了橘子、苹果、梨、西红柿等水果。()

1. √

2. √

3. √

4. ×

十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

“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的诗句“,。”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2、面对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正在我“”时,爸爸给我一点提示,我恍然大悟,这可真是“__________________”啊!

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几篇童话故事,其中我对《______________》印象最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的童话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

,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3分)

5、对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

1.当局者迷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略

4.大榕树鸟儿栖息的乐园

5.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拟人

(一)“我自己想出来的!”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

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

1、照例子各写2个词。

兴冲冲:

许许多多: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保持()成功()

3、从哪句话看出牛顿自豪,用“”画出来。

4、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短文写了

5、.读了这篇短文,你要学习牛顿的什么精神?

【一】照例子各写2个词兴冲冲:笑眯眯,乐呵呵,红彤彤。

许许多多:隐隐约约,红红火火,明明白白。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喜欢(讨厌)保持(改变放弃废弃)成功(失败)

3.从哪句话看出牛顿自豪,用“ ”画出来。“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4.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答:小牛顿靠把自己的零用钱自己动脑筋,做了一个太阳钟。

【学科问题】

1.所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是用通顺的语言把文章大概意思说清楚。

2.考纲要求: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相关概念:考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题目一般是4分

【学生问题】

1、学习风格(略)

2、先行知识分析:

(1)概括内容时,语言不通顺

(2)没有概括文章关键内容,语言不够简洁

学习目标: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目标分解:

(1)先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在题目中正确运用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课题扩充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课文后,请学生把课题扩展成一句话: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学会从课题入手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

二、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

的。当作者写一篇文章时,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幸福是什么》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谁寻找幸福?为什么寻找幸福?他们是怎样寻找幸福的?他们找到的幸福是什么?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要素综合法

所谓的要素综合法,就是抽取文章所记叙事情的相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再加以语言组织整理的一种方法。当然,并不是每一要素都不可或缺,有时可以省略时间、地点等要素。

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就是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都找到,然后用通顺的语言串成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主要内容。

五、句子摘录法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抄”。如《猫》,既写了大猫,又写了满月的小猫。我们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必须把文中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还有的时候,中心句表达比较烦琐,我们还需要“缩”,精简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使课文大意表达得更精炼。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情谊

1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能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2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都没有说话,但分明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像没有人一样。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3 “玲玲,你收下吧!”

4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5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6 一声声感人的话语,一张张亲切的面容,一双双同情的眼睛,温暖了我那颗极度悲伤的心。‖

7 “当当当……”上课铃响了,班主任走进教室。她爱抚地摸着我的头,关切地问:“玲玲,你爸爸妈妈好吗?”我点点头。接着,她给我一套课本和一件崭新的连新裙。并深情地对我说:“这连衣裙是给我女儿买的,你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穿在身上一定很合身。还有什么困难只管说,有我们大家呢!”我双手接过连衣裙,含着眼泪深深地给老师鞠了一个躬。‖

8 我双手捧着课本,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落下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悲伤()疲劳()关切()

2.用“~~~~”线画出描写同学们神态、动作的语句。

3.用“──”线画出描写老师神态动作的语句。

4.短文用“‖”线已分为四段,请写出各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近义词

悲伤(“难过”、“伤心”等)

疲劳(“疲倦”、“疲乏”、“疲惫”、“劳累”等)

关切(“关心、关怀”)写对一个给1分,(共3分)

4.段意。(8分)

①昨夜,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了,第二天一早,我带着疲劳和悲伤去上学。

②同学们知道我家失火的事,同学们同情、安慰我,中队长代表同学们送给我学习用品、红领巾和中队委标志。或:“我走进教室,同学(同情、安慰)送给我学习用品。”

③老师问我爸爸妈妈的情况,并送给我一套课本和一件崭新的连衣裙。

④看见老师和同学们送的物品,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1.课题扩充法

2、段意合并法

3、问题概括法

4、句子摘录法

5、要素综合法

红领章

1 课后,同学们到操扬上去了。没等我走出教室,陈老师笑着对我说:“李伟,你的信。”我高兴地跑到老师面前,激动地用双手接过这盼望已久的回信──从老山前线来的信。我小心翼翼地把信拆开。里面有一对红领章,我兴奋地拿出来。它是平形四边形的,表面有一层平绒,红红的,显得特别鲜艳。

2 我望着它,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

3 一个年轻的战士身穿军装,手握钢枪,衣领上嵌着一对红领章,他挺身跃出战壕,冲向魂飞胆破的敌人;在猫耳洞里,在微弱的灯光下,两名神炮手,正聚精会神地擦着炮弹,跳动着的烛光把领章映得通红;一位失去右臂的重伤员,躺在前方医院的病床上。这位身残志坚的好班长,一再要求返回战场,他的领章红艳艳的,比鲜血还红,发出闪闪的红光。

4 我双手捧着这对领章,它仿佛在闪光,闪着耀眼的光芒。啊,红领章,我爱你!

用‖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并根据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段(第一节):“我”收到了老山前线来的一封回信里面有一对红领章。

第二段(第二~三节):“我”望着红领章,眼前浮现出老山前线战士的情景。

第三段(第四节):“我”爱红领章,红领章闪着耀眼的光芒。

主要内容:“我”收到红领章,并想起老山前线战士的情景,抒发了对红领章的喜爱之情。

(一)

朱德委员长70多岁的时候。又重返云南视察工作,这里是他早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旧地重游,他看到解放后云南工农业生产欣欣向荣的景象,心情格外畅快。

视察期间,省委负责同志一再嘱咐接待的同志,一定要把朱委员长的生活安排好。可是朱德同志对过分的招待不接受,每顿饭菜都要求做得简单些。负责接待的同志心里十分不安,还是想方设法为朱委员长改善饮食的花样。他们听说,长征时朱委员长很喜欢吃野菜,所以有一天,用一种野菜,做了一个“金雀花鸡蛋”,送给朱委员长吃,朱委员长吃了很高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