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合同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合同管理

您本次的成绩为0.0分

1 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是()。

文件

文书

书据

合同

2 企业严格履行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平等诚信

公平公正

谨慎认真

诚实信用

3 负责审核业务承办部门起草的合同文本的部门是()。

业务部门

财会部门

审计部门

法律部门

4 不适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的是()。

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转让合同

销售合同

采购合同

5 企业对影响重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文本,应当组织内部相关部门进行()。

审阅

审查

审核

审批

判断题(共5题)

6 属于上级管理权限的合同,下级单位不得签署,下级单位认为确有需要签署涉及上级管理权

限的合同,可以签署。()

正确

错误

7 合同文本须报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或备案的,应当履行相应的程序。()

错误

正确

8 企业对外发生的所有经济行为都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正确

错误

9 合同文本一般由业务承办部门起草并审核。()

正确

错误

10 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参与谈判人员的主要意见,应当予以记录并妥善保存。()

错误

正确

您本次的成绩为0.0分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 企业对外发生的经济行为,除即时结清方式外,都应当订立()。

转移书据

书面合同

销售单

书面文件

2 企业严格履行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平等诚信

公平公正

谨慎认真

诚实信用

3 不适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的是()。

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转让合同

销售合同

采购合同

4 合同经编号、审批及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的代理人签署后,方可()。

加盖企业公章

加盖合同专用章

监督执行

整理归档

5 企业对影响重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文本,应当组织内部相关部门进行()。

审阅

审查

审批

审核

判断题(共5题)

6 企业应当建立合同专用章保管制度。()

错误

正确

7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与对方当事人签署合同。()

错误

正确

8 企业应当加强合同管理,确定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合同拟定、审批、执行等环节的程序

和要求,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正确

错误

9 合同文本须报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或备案的,应当履行相应的程序。()

正确

错误

10 企业对外发生的所有经济行为都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错误

正确

您本次的成绩为0.0分

1 不适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的是()。

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销售合同

采购合同

转让合同

2 合同生效后,企业就质量、价款、履行地点等内容与合同对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可()。

协议补充

变更合同

调整合同

另立合同

3 企业严格履行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平等诚信

公平公正

谨慎认真

诚实信用

4 上级单位应当加强对下级单位合同订立、履行情况的()。

检查批准

参与订立

监督检查

审核批准

5 企业对影响重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文本,应当组织内部相关部门进行()。

审批

审核

审查

审阅

判断题(共5题)

6 企业应当建立合同专用章保管制度。()

错误

正确

7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与对方当事人签署合同。()

错误

正确

8 企业签订的所有合同都适用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正确

错误

9 合同文本一般由业务承办部门起草并审核。()

正确

错误

10 企业应当加强合同管理,确定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合同拟定、审批、执行等环节的程

序和要求,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错误

正确

您本次的成绩为0.0分

1 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是()。

文件

文书

书据

合同

2 合同经编号、审批及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的代理人签署后,方可()。

加盖企业公章

加盖合同专用章

监督执行

整理归档

3 不适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的是()。

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转让合同

销售合同

采购合同

4 上级单位应当加强对下级单位合同订立、履行情况的()。

检查批准

参与订立

审核批准

监督检查

5 企业对外订立合同,属授权签署合同的,应当()。

法定代表人签名并盖章

签署授权委托书

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

加盖企业印章

判断题(共5题)

6 企业应当建立合同专用章保管制度。()

错误

正确

7 合同文本须报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或备案的,应当履行相应的程序。()

错误

正确

8 企业签订的所有合同都适用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正确

错误

9 企业对外发生的所有经济行为都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正确

错误

10 企业应当加强合同管理,确定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合同拟定、审批、执行等环节的程

序和要求,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错误

正确

您本次的成绩为0.0分

1 企业对外发生的经济行为,除即时结清方式外,都应当订立()。

转移书据

书面合同

销售单

书面文件

2 企业严格履行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平等诚信

公平公正

谨慎认真

诚实信用

3 不适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的是()。

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转让合同

销售合同

采购合同

4 合同经编号、审批及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的代理人签署后,方可()。

加盖企业公章

加盖合同专用章

监督执行

整理归档

5 企业对外订立合同,属授权签署合同的,应当()。

法定代表人签名并盖章

签署授权委托书

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

加盖企业印章

判断题(共5题)

6 属于上级管理权限的合同,下级单位不得签署,下级单位认为确有需要签署涉及上级管理权

限的合同,可以签署。()

错误

正确

7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与对方当事人签署合同。()

错误

正确

8 企业签订的所有合同都适用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正确

错误

9 合同文本一般由业务承办部门起草并审核。()

正确

错误

10 企业应当加强合同管理,确定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合同拟定、审批、执行等环节的程

序和要求,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错误

正确

您本次的成绩为0.0分

1 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是()。

文件

文书

书据

合同

2 合同经编号、审批及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授权的代理人签署后,方可()。

加盖企业公章

加盖合同专用章

监督执行

整理归档

3 不适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的是()。

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转让合同

销售合同

采购合同

4 上级单位应当加强对下级单位合同订立、履行情况的()。

检查批准

参与订立

审核批准

监督检查

5 企业对外订立合同,属授权签署合同的,应当()。

法定代表人签名并盖章

签署授权委托书

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

加盖企业印章

判断题(共5题)

6 企业应当建立合同专用章保管制度。()

错误

正确

7 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在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

关工作。()

错误

正确

8 企业签订的所有合同都适用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正确

错误

9 企业对外发生的所有经济行为都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正确

错误

10 企业应当加强合同管理,确定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合同拟定、审批、执行等环节的程序

和要求,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错误

正确

参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对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要,因此,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也越来越重要,由于条件不成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然后通过举例分析了内部控制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提出存在的问题,最后就问题的探讨提出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建立良好、有序、健康的内部控制体系,使上市公司在优化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和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中有更好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orl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listed companies, so the effective importation of internal contorl of listed companies are also increasingly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conditions are not ripe, inevitably there will be many problems. The main methods used in this article is a case analysis, summarize the method, first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n through the example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factors affect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put forward the problems, the question of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ood, orderly and healthy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so that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risk assessment mechanism, a sound internal contorl system, a sound internal contorl system of

【精编_推荐】上市公司最新企业内控制度全套文本

【精编_推荐】上市公司最新企业内控制度 全套文本

河南SKD股份有限公司内 部 控 制 制 度 制作人:贾澎博士 邮箱:znhn-emba@https://www.doczj.com/doc/1d8663632.html, 河南国研投资有限公司 二0年月 目录 第一章内部控制的基础 (3) 第二章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制度 (15)

第三章资金管理制度 (23) 第四章存货内部管理制度 (30) 第五章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6) 第六章往来款项内部控制制度 (45) 第七章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49) 第八章长、短期借款内部控制制度 (53) 第九章收入管理制度 (57) 第十章成本费用控制制度 (61) 第十一章利润分配管理制度 (66) 第十二章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68) 第十三章投资管理制度 (72) 第十四章应收、应付票据管理制度 (74) 第十五章发票及财务票据的管理制度 (77) 第十六章预算管理制度 (79) 第十七章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85) 第十八章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88) 第十九章文档管理制度 (92) 第二十章印章管理制度 (94) 第二十一章信息保密制度 (97) 第二十二章员工管理制度 (100) 第二十三章工资管理制度 (109) 第二十四章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112)

第二十五章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115) 第二十六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18) 第二十七章统计管理制度 (121) 第二十八章技术管理制度 (124) 第二十九章产品研发管理制度 (131) 第三十章质量管理制度 (137) 第三十一章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144) 第三十二章设备管理制度 (147) 第三十三章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56) 第三十四章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159) 第三十五章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164) 第三十六章销售管理制度 (168) 第三十七章招投标管理制度 (173) 第一章内部控制的基础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企业管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障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公司法》、《会计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内部控制是指经理层及所有员工共同实施的,为了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

内部控制合同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合同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县政府及其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签订行为,减少因合同签订、履行不当造成的损失,有效维护政府及部门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县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或从事民事法律行为时,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协商一致,订立合同、协议及其他合意性法律文书(以下统称合同),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县政府及其所属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派出机构、直属机构、开发区管委会和各乡镇人民政府。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行政事业单位合同,主要包括下列类型: (一)国有土地、滩涂、水域、森林、荒山、矿山等自然资源的租赁、发包、承包、出让合同; (二)国有资产的建设、养护、出租、承包、买卖合同; (三)行政征收、征用、委托合同;

(四)政府采购合同; (五)政府特许经营合同; (六)政策信贷合同; (七)行政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咨询合同; (八)行政事业单位签订的招商引资合同; (九)行政事业单位借款合同; (十)计划生育管理合同; (十一)行政事业单位签订的其他合同。 第四条政府及政府部门的法制机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 政府各部门应协助政府法制机构做好政府合同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的,应当明确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具体负责合同的谈判、起草、履行等事宜。 在以县政府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中,承办部门是指具体负责合同前期工作的有关部门;在以县政府部门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中,承办部门是指县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 第六条合同承办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合同项目的调研、评估、提供初步意见; (二)审查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履约能力; (三)负责订立合同的协商与谈判,合同文本的拟定与修改;

合同管理内部控制规范

合同管理内部控制规范 一、合同管理概述合同,是指由本单位因事业发展需要,或者按照工作职责为完成某项特定工作任务,就某一具体事项(行为),与其他单位发生经济、业务往来时,与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订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分为一般民事合同、经济合同、劳动合同、行政合同。 本规范所指的合同主要是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合同。主要包括:采购合同、工程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财产保险合同、人事合同以及其他合同,一般以书面合同为主。 加强合同控制是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单位经营效率和效果。完善合同控制,有利于维护单位的权益,防范与控制法律和相关业务风险,提高管理效率。 二、合同控制的目标(1)加强对外签订合同的规范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2)规范合同的归口审核,确保合同签订合法合规,防止违纪违法行为发生;(3)加强对合同文本的审查,保证合同签订符合单位利益,防范单位受到经济或其他方面损失;(4)明确合同签订的授权程序,确保合同在授权范围内有效签订,提高合同管理效率;(5)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保证合同履行合法及时,维护单位利益;(6)规范合同文本的档案管理,降低合同管理成本,保证合同档案的真实完整。

三、合同管理主要风险(1)未订立合同、未经授权对外订立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可以导致单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2)合同管理缺乏归口部门,导致合同管理混乱;(3)合同签订前无审核,因此导致合同存在不符合单位利益的条款,使得单位受到经济及其他方面的损失;(4)合同签订无授权,从而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合同存在重大瑕疵,损害单位利益;(5)合同执行监督不力,对合同违约未能及时发现及制止,因而造成经济损失;合同纠纷处理不当,可能损害单位利益、信誉和形象。合同档案管理混乱,导致产生合同丢失、毁损等现象。 四、合同业务流程合同业务管理涉及到业务、财务及法律等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因此要处理好这三个部门合同管理岗位的职责划分与相互配合。一般流程是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合同起草、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财务部门负责与资金支付审核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法律部门负责与合同条款相关的风险管理。 4、1 合同签订工作流程图流程说明:①承办机构(部门)对合同对方主体资格、资信、履约能力进行调查,初步确定合同对象;②合同标的额巨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由法规科组织单位主管领导和具有相应技术、经济和法律知识的人员组成谈判小组或招标小组进行谈判;③承办机构(部门)经办人起草合同初稿,承办机构(部门)负责人对合同文本进行初步审核;④政策法规科对合同文本进行归口审查;⑤财务部门负责人对合同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和指导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 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公司法》、《证券法》、《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内部控制是指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了保 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对公司战略制定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它是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 第三条在本所上市的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保证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实施的有效性,以提高公司经营的效果与效率,增强公司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确保公司行为合法合规。 第四条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 实施及其检查监督负责,董事会及其全体成员应保证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框架 第五条公司内控制度应力求全面、完整,至少在以下层面作出安排: (一)公司层面; (二)公司下属部门及附属公司层面; (三)公司各业务环节层面。 第六条 公司建立和实施内控制度时,应考虑以下基本要素: (一)目标设定,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设定战略目标。 (二)内部环境,指公司的组织文化以及其他影响员工风险意识的综合因素,包括员工对风险的看法、管理层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偏好、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氛围、董事会和监事会对风险的关注和指导等。 (三)风险确认,指董事会和管理层确认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 (四)风险评估,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确定管理风险的方法。 (五)风险管理策略选择,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选择风险管理策略。 (六)控制活动,指为确保风险管理策略有效执行而制定的制度和程序,包括核准、授权、验证、调整、复核、定期盘

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单位合同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单位合同管理制 度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单位合同管理 制度 想知道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怎么制定?那就快来看看吧!以下是本站分享的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前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已实施,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是《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制度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内容、关键岗位及内部工作流程,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概述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单位,其在履行社会合同,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及依法行政的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作为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管理职责,提供公共服务或从事民事法律行为时签订的经济合同正在逐年增加,单位面临的合同风险也日趋加大,合同管理已经成为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合同管理指单位为实现合同目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合同从立项、

谈判、起草、审批、生效、履行、变更、纠纷解决以及合同归档的整个工作流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行为的统称。从工作实践角度来看,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立项、合同谈判、合同起草、合同审批、合同签约、合同文件、合同执行、合同结算、合同变更等一系列环节和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是指由单位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单位合同目标、有效维护单位合法权益、降低合同风险、有效提升单位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防范合同舞弊、预防腐败的过程。 二、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 1.确保合同立项民主科学,合同订立事项须经过决策层的集体科学决策并履行授权审批程序,防止遗漏应订立合同的经济事项,防止以口头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单位名义对外签订担保、代替书面合同办理经济事项,防止未经授权擅自以单位名义签订合同,或者违反投资及借贷合同 2.确保合同订立周密严谨,合同订立前经过公平有效的谈判或协商,确保起草的合内容完整,合法有效,无法律漏洞或权利义务瑕疵;合同文本措辞严谨,逻辑周密;正式合同订立前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防止因合同文本失当而导致单位利益受到损害。 3.确保合同履行有效监控,时刻关注合同履行情况,遇有特殊情况造成履约困难,或发生合同纠纷、变更、解除等

适用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业务规则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第三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一)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二)保障公司的资产安全。 (三)保证公司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五)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第四条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五条公司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下列基本要素:(一)目标设定,是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设定战略目标。 (二)内部环境,是指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公司文化等。(三)风险确认,是指董事会和管理层确认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 (四)风险评估,是指公司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五)风险管理策略选择,是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选择风险管理策略。 (六)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七)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指公司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公司内部、公司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八)内部监督,是指公司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

内控制度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制度 1、为加强本单位签订合同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2、签订合同规范包括: (一)涉及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建设、养护、出租、承包、买卖合同; (二)行政征收、征用、委托合同; (三)政府采购合同; (四)借款合同; (五)劳务合同或劳动合同; (六)本单位签订的其他合同。 3、本制度所指一般合同,是指合同金额在30000元以下(不含),重大合同是指合同金额在30000元以上(含)。 4、承办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合同项目的调研、评估、提供初步意见; (二)审查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资信、履约能力; (三)负责订立合同的协商与谈判,合同文本的拟定与修改; (四)合同的具体履行。

5、一般合同签订程序 (一)承办部门提出申请; (二)经批准后,提交合同; (三)经单位办公会议研究批准后,签订。 6、重大合同签订程序 (一)市场调查。进行市场调查,形成书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合同标的物的市场状况和合同内容的具体要求,提出要约邀请或要约事项,报送单位负责人审定并签署意见。 (二)资信调查。对潜在的签约对象,应当对其注册登记情况、股权结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财务状况、行业声誉、以往信用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书面资信调查报告报送单位负责人审查。 (三)谈判。合同标的额巨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应由单位负责人和具有相应技术、经济和法律知识的人员组成谈判小组或招标小组。 (四)拟定合同文本。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内容的具体要求,做到标的明确、内容齐全、条款完备、责任明确、用语规范严密。国家和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已印制格式合同的,按格式合同要求确定合同内容。 (五)合法性审查。合同在正式签约前,需要进行合法性审查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的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内部控制是指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为实现下列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相关规定; (二)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 (三)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 (四)确保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公平。 第三条公司应按照本指引的要求及有关主管部门的相关内部控制规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所处环境,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董事会应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有效执行负责。 第四条本指引适用于其股票在本所主板上市的公司(不含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五条公司的内部控制应充分考虑以下要素:

(一)内部环境:指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运行及效果的各种综合因素,包括公司组织结构、企业文化、风险理念、经营风格、人事管理政策等。 (二)目标设定:公司管理层根据风险偏好设定公司战略目标,并在公司内层层分解和落实。 (三)事项识别:公司管理层对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外事件进行识别,分清风险和机会。 (四)风险评估:公司管理层对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内、外各种风险进行分析,考虑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以便公司制定必要的对策。 (五)风险对策:公司管理层按照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采取规避、降低、分担或接受的风险应对方式,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六)控制活动:公司管理层为确保风险对策有效执行和落实所采取的措施和程序,主要包括批准、授权、验证、协调、复核、定期盘点、记录核对、财产的保护、职责的分离、绩效考核等内容。 (七)信息与沟通:指识别、采集来自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向相关人员有效传递。 (八)检查监督:指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监督、评价的过程,它通过持续性监督活动、专项监督评价或者两者的结合进行。 第六条公司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等机构合法运作和科学决策,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内部控制文化,创造全体职工充分了解并履行职责的环境。 第七条公司应明确界定各部门、岗位的目标、职责和权限,建立相应的授权、检查和逐级问责制度,确保其在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能;设立完善的控制架构,并制定各层级之间的控制程序,保证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下达的指令能够被严格执行。

合同管理内控设计要点

合同管理内控设计要点 一、合同管理流程合同管理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合同订立阶段和合同履行阶段。合同订立阶段包括合同调查、合同谈判、合同文本拟定、合同审批、合同签署等环节;合同履行阶段涉及合同履行、合同补充和变更、合同解除、合同结算、合同登记等环节。 二、合同各环节的设计要点 (一)合同调查 合同订立前,企业应当进行合同调查,充分了解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等有关情况,确保对方当事人具备履约能力。 1.审查被调查对象的身份证件、法人登记证书、资质证明、授权委托书等证明原件,必要时,可通过发证机关查询证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关注授权代理人的行为是否在其被授权范围内,在充分收集相关证据的基础上评价主体资格是否恰当。 2.获取调查对象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以往交易记录等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分析其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评估其财务风险和信用状况,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持续关注其资信变化,建立和及时更新合同对方的商业信用档案。 3.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实地了解和全面评估其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类别和质量等生产经营情况,分析其合同履约能力。 4.与被调查对象的主要供应商、客户、开户银行、主管税务机关和工商管理部门等沟通,了解其生产经营、商业信誉、履约能力等情

(二)合同谈判 初步确定准合同对象后,企业内部的合同承办部门将在授权范围内与对方进行合同谈判,按照自愿、公平原则,磋商合同内容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1.收集谈判对手资料,充分熟悉谈判对手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研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监管、产业政策、同类产品或服务价格等与谈判内容相关的信息,正确制定本企业谈判策略。 2.关注合同核心内容、条款和关键细节,具体包括合同标的的数量、质量或技术标准,合同价格的确定方式与支付方式,履约期限和方式,违约责任和争议的解决方法、合同变更或解除条件等。 3.对于影响重大、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组织法律、技术、财会等专业人员参与谈判,充分发挥团队智慧,及时总结谈判过程中的得失,研究确定下一步谈判策略。 4.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关工作,并充分了解外部专家的专业资质、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情况。 5.加强保密工作,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6.对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参与谈判人员的主要意见,予以记录并妥善保存,作为避免合同舞弊的重要手段和责任追究的依据。 (三)合同文本拟定 企业在合同谈判后,根据协商谈判结果,拟定合同文本。 1.企业对外发生经济行为,除即时结清方式外,应当订立书面合

内控管理制度之操作手册合同管理办法

合同管理办法 1.总则 1.1.为加强公司的合同管理,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使合同谈判、签订、履行、监督的过程和 程序科学化、规范化,保障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的合法权益,规避和防范法律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1.2.订立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政策规定,任何公司和个人不得利用合 同进行违法活动,不得损害公司利益。 1.3.参与合同谈判、审查、签订、履行的人员或知悉合同内容的公司员工,均负有保守合同秘 密的义务。 1.4.本办法所指合同包括合同正本、附件、补充协议(含会议纪要、备忘录)及其它与合同有 关的承诺函、签证、函电等形式的书面文件。 1.5.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以及所属全资和控股公司,非控股的参股公司可以参照执行。劳动 合同的管理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办理。 1.6.任何公司和个人一律不得以公司的名义对外签订担保协议或担保行为。 2.合同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2.1.公司财务部为合同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的合同管理工作。公司须根据需要设专职或兼 职合同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人员为公司从事合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员,须具有一定的法律和财务相关知识,接受财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2.2.合同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2.2.1.制定、修改合同管理制度; 2.2.2.参与重大合同的谈判、起草,并提供法律意见,为决策提供法律依据; 2.2. 3.参与重大法律文件的起草、修改; 2.2.4.监督、检查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 2.2.5.负责合同的审查和合同档案的管理; 2.2.6.监督指导公司的合同管理工作并督促公司建立合同管理台帐; 2.2.7.参加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和诉讼;

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龙山县公路管理局 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经济合同管理,保障本单位合法权益,预防合同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民法通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合同是指本单位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合同或协议。 第二章合同管理部门及职责 第三条本单位合同管理实行专门管理和承办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由本单位办公室对本单位所有合同进行专门管理,本单位内部承办部门设专人负责合同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办公室合同管理的职责: (一)负责拟定本单位的合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的标准合同文本; (三)参与本单位特殊合同、重大合同的可行性研究、谈判和文本起草工作; (四)对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 (五)监督、检查、考核合同的履行情况; (六)参与处理合同纠纷、合同争议的协调工作; (七)负责合同的保管、归档工作; (八)负责对合同承办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第五条承办部门合同管理职责: (一)负责合同相对方资信情况、履约能力的调查; (二)负责所承办合同的谈判; (三)负责按照本单位标准合同文本起草合同; (四)负责合同的履行,解决履行中出现的问题; (五)按时向本单位办公室提交与合同有关的资料。 第六条本单位对外签订合同协议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本单位章程等文件规定能够代表本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人签章,同时加盖本单位印章或合同专用章。

授权签章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委托的范围内签订合同,超越权限范围所签订合同无效。 第七条严格履行合同审批制度,所有合同由承办部门起草合同文本,交由本单位办公室审核,办公室审核通过后交由分管领导审批,最后交由本单位法人代表批准。特别重大的合同由局党组大会批准。 第三章合同编制与审核 第八条本单位根据对市场情况的分析和了解,合理选择合同对方。 第九条在正式签订合同前,应先对合同对方进行资格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几方面: (一)对方是否具有主体资格; (二)对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 (三)对方技术和质量指标保证能力; (四)对方市场信誉、产品质量等 对审查未通过的,不得与之签订合同。 第十条本单位对外签订合同一般由本单位起草合同文本,重大合同或特殊合同的起草,本单位可聘请法律专业人员参与。 由对方起草合同协议的,本单位承办部门和办公室应进行认真审查,确保合同条款内容准确反映本单位诉求。 本单位也可选用国家或行业示范合同文本,在选用时,对涉及权利义务关系的条款应当进行认真审查,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修改。 第十一条实行合同会审制度,由本单位办公室组织召集有合同条款涉及的部门人员参加,对合同进行会审,其审核要点是: (一)经济性。合同协议内容符合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可行性。签约方资信可靠,有履约能力,具备签约资格;资金来源合法,担保方式可靠,担保资产权属明确。 (三)严密性。合同协议条款齐备、完整,文字表述准确,附加条件适当、合法;合同协议约定的权利、义务明确,数量、价款、金额等标示准确;合同协议有关附件齐备,手续完备。 (四)合法性。合同协议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合法;合同协议订立的程序符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重排版)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全文) 2005年04月01日 09:2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公司风险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本指引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控制公司风险,提高公司经营的效果与效率,增强公司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确保公司行为合法合规,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第三条公司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应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应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董事会及其全体成员应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章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与执行 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以下层面: (一)公司层面; (二)公司下属部门或附属公司(包括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具有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层面; (三)公司各业务单元或业务流程环节层面。 第五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内部环境:指公司的组织文化及影响员工风险意识的综合因素,包括员工对风险的看法、管理层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偏好、职业操守和执业的环境、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关注和指导等。

(二)目标设定:指管理层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设定战略目标。 (三)因素辨认:指管理层识别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四)风险评估:指管理层根据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以确定管理风险的方法。 (五)风险反应:指管理层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决定对风险的选择。 (六)控制活动:指为确保有效作出风险反应而制定的制度和程序,包括核。准、授权、验证、调整、复核、定期盘点、记录核对、职能分工、资产保全、绩效比较和附属公司管理等。 (七)信息沟通:指产生规划、执行、监督等所需信息及向信息需求者适时提供信息。相关信息应能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时效性要求进行辨认、获取和传递,并在公司内部有效传递。 (八)监督:指公司自行检查内部控制制度运行情况的过程。监督可分持续性监督及个别评估,前者为经营过程中的例行监督,后者为内部稽核人员、监事会或董事会等其它人员单独进行的评估。 公司可根据公司实际需要,自行增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它要素。 第六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应涵盖经营活动中的以下业务环: (一)销货及收款循环:包括订单处理、授信管理、运送货品、开立销货发票、开出账单、确认收入及应收账款、执行与记录现金收入等的政策及程序。 (二)采购及付款循环:包括采购申请、进货或采购原材料和劳务、处理采购单、验收货物、填写验收报告书或处理退货、记录供货商账款、核准付款、执行与记录现金付款等的政策及程序。 (三)生产循环:包括拟定生产计划、开立用料清单、储存原材料、投入生产、计算存货生产成本、计算销货成本等的政策及程序。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号合同管理》

提高合同管理效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 合同是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加强合同管理,有利于规范、约束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秩序。制定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旨在帮助企业规范当事人双方经营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控法律风险,促进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本文就此进行解读。 一、合同管理的总体要求 企业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体系和机制保障,促进合同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建立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建立合同分级管理制度。属于上级管理权限的合同,下级单位不得签署。对于重大投资类、融资类、担保类、知识产权类、不动产类合同上级部门应加强管理。下级单位认为确有需要签署涉及上级管理权限的合同,应当提出申请,并经上级合同管理机构批准后办理。上级单位应当加强对下级单位合同订立、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实行统一归口管理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法律部门等作为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合同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具体负责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审核合同条款的权利义务对等性,管理合同标准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促进合同的有效履行等。 (三)明确职责分工 公司各业务部门作为合同的承办部门负责在职责范围内承办相关合同,并履行合同调查、谈判、订立、履行和终结责任。公司财会部门侧重于履行对合同的财务监督职责。

企业应当健全合同管理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开展合同后评估,对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当追究有关机构或人员的责任。 二、合同管理流程 合同管理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合同订立阶段和合同履行阶段。合同订立阶段包括合同调查、合同谈判、合同文本拟定、合同审批、合同签署等环节;合同履行阶段涉及合同履行、合同补充和变更、合同解除、合同结算、合同登记等环节。下图列示的合同管理流程具有一定通用性。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交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规范上市公司经营和运作,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各类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内部控制是指上市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公司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管理的制度安排、组织体系和控制措施。 第三条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本指引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经营目标和实际状况,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第四条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为上市公司实现下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一)遵守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内部规章; (二)防范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三)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四)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五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应当充分考虑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及反馈、监督五个要素。 第六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涵盖公司所有业务、部门、岗位和人员,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或漏洞。 (二)有效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力,公司全体人员应当维护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纠正。 (三)独立性原则:承担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的部门应当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并设立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报告的渠道。同时,公司应当在精简的基础上设立能够满足公司经营运作需要的机构、部门和岗位,各机构、部门和岗位在职能上应当保持相对独立性。 (四)制衡性原则:内部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当权责分明,并通过切实可行的相互制约措施消除内部控制的盲点。 (五)审慎性原则: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心应当是风险控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要以规范经营、防范和化解风险为出发点。 (六)合理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状况及公司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七条上市公司应当树立合法合规经营的理念和风险控制优先的意识,健全上市公司行为准则和员工道德规范,营造合规经营的制

企业内部控制-合同管理【最新版】

企业内部控制-合同管理 16.3合同、协议编制与审核控制 16.3.5合同、协议会审控制制度 合同、协议会审制度对合同、协议会审的内容及相关事项进行了规范,加强了对合同、协议制定的监督,可有效控制合同风险。下面是某企业合同、协议会审控制制度,供读者参考。 合同、协议会审控制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防范和控制合同、协议可能的风险,加强对合同、协议制定的监督,规范企业合同、协议制定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各类格式合同、协议、部门合同、协议文本的制定,以及对业务经办人员与合同、协议对方拟定的合同、协议的会审。

第3条本制度所称会审,指合同、协议在拟稿以后正式生效之前,由合同、协议关键条款涉及的其他专业部门(如技术、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会同企业法务部对合同、协议文本进行审核。 第2章合同、协议的会审内容及要点 第4条合同、协议拟定 1.法律顾问会同各部门起草的企业格式合同、协议、各部门拟定的本部门合同、协议文本以及业务经办人与合同、协议对方拟定的合同、协议,分别由法律顾问、各部门负责人及业务经办人负责合同、协议在会审过程中的传递。 2.合同、协议拟定者须按企业规定在“合同会审单”上填写合同会审部门及人员名称。 3.合同、协议拟定者负责合同连同“合同会审单”在整个会审过程中的传递,直到合同、协议盖上合同专用章后结束。

第5条合同会审主体及内容 1.法务部主要负责对合同、协议对方当事人身份和资格的审查及合同争议解决方式的审核。 2.技术部门主要负责对合同标的物是否符合国家各项标准(产品质量、卫生防疫等)、企业技术标准等进行审查。 3.财务部主要负责对合同对方资信情况、价款支付等的审查。 4.法务部和财务部负责对违约责任条款的审查,包括违约金的赔偿及经济损失的计算等。 第6条合同、协议会审要点 1.合法性。包括合同、协议的主体、内容和形式是否合法;合同、协议订立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会审意见是否齐备;资金的来源、使用及结算方式是否合法,资产动用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备等。 2.经济性。主要指合同、协议的内容是否符合企业的经

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药业有限公司 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经济合同管理,保障公司合法权益,预防合同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民法通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合同是指公司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合同或协议。 第二章合同管理部门及职责 第三条本公司合同管理实行专门管理和承办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由公司办公室对公司所有合同进行专门管理,公司内部承办部门设专人负责合同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办公室合同管理的职责: (一)负责拟定本公司的合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制定本公司的标准合同文本; (三)参与本公司特殊合同、重大合同的可行性研究、谈判和文本起草工作; (四)对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 (五)监督、检查、考核合同的履行情况; (六)参与处理合同纠纷、合同争议的协调工作; (七)负责合同的保管、归档工作; (八)负责对合同承办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第五条承办部门合同管理职责: (一)负责合同相对方资信情况、履约能力的调查; (二)负责所承办合同的谈判; (三)负责按照本公司标准合同文本起草合同; (四)负责合同的履行,解决履行中出现的问题; (五)按时向公司办公室提交与合同有关的资料。 第六条公司对外签订合同协议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公司章程等文件规定能够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人签章,同时加盖公司印章或合同专用章。 授权签章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委托的范围内签订合同,超越权限范围所签

订合同无效。 第七条严格履行合同审批制度,所有合同由承办部门起草合同文本,交由公司办公室审核,办公室审核通过后交由分管副总经理审批,最后交由董事长批准。特别重大的合同由董事会审议后交股东大会批准。 第三章合同编制与审核 第八条公司根据对市场情况的分析和了解,合理选择合同对方。 第九条在正式签订合同前,应先对合同对方进行资格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几方面: (一)对方是否具有主体资格; (二)对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 (三)对方技术和质量指标保证能力; (四)对方市场信誉、产品质量等 对审查未通过的,不得与之签订合同。 第十条公司对外签订合同一般由公司起草合同文本,重大合同或特殊合同的起草,公司可聘请法律专业人员参与。 由对方起草合同协议的,公司承办部门和办公室应进行认真审查,确保合同条款内容准确反映公司诉求。 公司也可选用国家或行业示范合同文本,在选用时,对涉及权利义务关系的条款应当进行认真审查,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修改。 第十一条实行合同会审制度,由公司办公室组织召集有合同条款涉及的部门人员参加,对合同进行会审,其审核要点是: (一)经济性。合同协议内容符合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可行性。签约方资信可靠,有履约能力,具备签约资格;资金来源合法,担保方式可靠,担保资产权属明确。 (三)严密性。合同协议条款齐备、完整,文字表述准确,附加条件适当、合法;合同协议约定的权利、义务明确,数量、价款、金额等标示准确;合同协议有关附件齐备,手续完备。 (四)合法性。合同协议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合法;合同协议订立的程序符合规定,会审意见齐备;资金的来源、使用及结算方式合法,资产动用的审批手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之IT解读 背景 2006年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率先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下文简称《指引》),对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原则性指导,明确了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内控制度所负有的责任,并要求上市公司从2006年年度报告起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对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 作为我国第一部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控机制的规范性文件,《指引》引起了业界专家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经济日报》、《上海证券报》、《东方早报》、网易财经、人民网、中税网纷纷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则消息。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指引》将“推动和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将使得我国现行公司治理规则体系更加完整,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SOX法案全称Sarbanes-Oxley法案,也叫做“上市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该法案最早于2002年2月14日由美国议员萨班尼斯(Sarbanes)和奥克斯莱(Oxley)提交给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在“世通丑闻”的影响下,7月25日SOX法案在国会参众两院获得加速通过。7月30日,总统乔治·W·布什签署同意该法案使其成为美国的一项法律。 SOX法案要求企业针对产生财务交易的所有作业流程,都做到能见、透明、可控、互通,详加记录以便追溯交易源头,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欺诈防范。其中,302条款规定企业的CEO/CFO必须就内部控制的缺陷和重大变动向审计委员会进行汇报;404条款要求会计审计机构在其编制和发布的公司财务报告中必须出具该公司管理层的关于内部控制效力的证明和汇报;409条款要求公司在报告中应本着快速实时(48小时内)的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披露报告发布人财务和运营状况的重大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的《指引》从内容上说,与SOX法案有几分相似之处。上证所《指引》中强调的内部控制体制的建立、信息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也是SOX法案所要求的。而与SOX法案不同的是,《指引》不仅指出了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还借鉴了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PCAOB(“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PCAOB)的审计标准给出了内部控制的框架,并且强调了专项风险的内部控制。 有专家指出,《指引》不仅是对国际经验的借鉴,实际也是对“国内自身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延续”和进一步推动。早在2001年5月中国证监会《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已经提出内控制度的要求。那么回顾2000年10月,上证所推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指引》后,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中国证监会相继出台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和《关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