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试验目的:

能有效发现绝缘受潮、劣化以及套管绝缘损坏等缺陷;测量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对地的tanδ主要是检查电流互感器底部和电容芯子表面的绝缘状况。

试验仪器:

泛华AI-6000E 自动抗干扰精密介损测试仪

试验接线:

(1)一次绕组对末屏tanδ 1K1

N L1L2

HV Cx CT 介损仪1K22K12K23K13K2

4K14K2CT

(2)末屏对地tanδ

1K1

N L1L2

HV Cx CT 介损仪1K22K12K23K13K2

4K14K2CT

屏蔽线

试验步骤:

1) 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2) 向工作人员交代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进行危险点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后开工;

3) 准备试验用的仪器、仪表、工具,所用仪器、仪表、工具应良好并在合格周期内;

4) 在试验现场周围装设围栏,打开高压警示灯,摆放温湿度计,必要时派专人看守;

5) 抄录被试电流互感器的铭牌参数;

6) 检查被试电流互感器的外观是否完好,必要时对套管进行擦拭和烘干处理;

7) 两人对电源盘进行验电,同时检测电源盘的漏电保护装置是否可靠动作;

8)将介损测试仪水平放稳;

9)按试验接线图进行接线;

10)确认接线正确后,试验人员撤到绝缘垫上,相关人员远离被试品;

11)大声呼唱,确认相关人员都在安全距离外,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

12)正确设置仪器的参数,一次绕组对末屏采用正接线,试验电压10kV,末屏对地采用反接线,试验电压2kV;

13)得到工作负责人许可后,按下“启动”按钮开始测量,测量完毕后记录测量数据;

14)关闭仪器开关,断开电源;

15)用放电棒对电流互感器充分放电;

16)拆除试验接线(先拆测量线,再拆接地线,拆接地线时先拆设备端,再拆接地端);

17)整理仪器,记录温度和湿度,把仪器放回原位;

18)测量数值与标准或历史数据比较,判断是否合格,撰写试验报告。

试验标准:

交接标准:

1)互感器的绕组tanδ测量电压应为10 kV,末屏tanδ测量电压为2 kV;

2)66kV和110kV油纸绝缘,tanδ≤0.008(注意值);

3)220kV油纸绝缘,tanδ≤0.006(注意值);

4)330kV和500kV油纸绝缘,tanδ≤0.005(注意值);

5)末屏对地,tanδ≤0.02(注意值);

6)当对绝缘性能有怀疑时,可采用高压法进行试验,在(0.5~1)Um/√3范围内进行,tanδ变化量不应大于0.002,电容变化量不应大于0.5%。

状态检修标准:

1)互感器的绕组tanδ测量电压应为10 kV,末屏tanδ测量电压为2 kV;

2)电容量初值差不超过±5%(警示值);

3)66kV和110kV油纸绝缘,tanδ≤0.008(注意值);

4)220kV和330kV油纸绝缘,tanδ≤0.007(注意值);

5)500kV及以上油纸绝缘,tanδ≤0.006(注意值);

6)聚四氟乙烯缠绕绝缘设备,tanδ≤0.005(注意值);

7)末屏对地,tanδ≤0.015(注意值);

8)如果介损测量值异常,可测量介质损耗因数与测量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测量电压从10kV到Um/√3,介质损耗因数的增量应不大于±0.003,且介质损耗因数不超过0.007(Um≥550kV)、0.008(Um为363kV和252kV)、0.01(Um为126kV和72.5kV),电容变化量不应大于0.5%。

试验注意事项:

1)tanδ和电容量除与试验标准比较外,还应与出厂值,交接试验值、历次试验值相比较,观察其发展趋势,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即使数值仍低于标准,如果增长迅速,也应引起充分注意;

2)与同型设备、同组设备相间比较,不应有明显的差异;

3)温度对电流互感器的影响较复杂,取决于油和纸的综合性能,一般良好的绝缘油是非极性介质,油的tanδ主要是电导损耗,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纸是极性介质,其tanδ由偶极子的松弛损耗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纸的tanδ在-40℃~60℃的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不含导电杂质和水分的良好油纸绝缘在此温度范围内tanδ没有明显的变化,可不进行温度换算。当绝缘油中含有水分或杂质时,tanδ随温度增加而明显增加,则认为绝缘存在缺陷;

4)湿度的影响,当湿度较大时大小瓷套表面附着上了小水珠,造成了表面绝缘电阻降低,使所测tanδ出现较大误差,甚至可能会出现负的tanδ,所以应在规定的湿度范围内测量tanδ,或采取擦拭、烘干等措施排除影响;

5)试验电压的影响,良好绝缘的tanδ不随电压的升高而明显增加,若绝缘内部有缺陷,则tanδ随试验电压的升高而明显增加。

6)电、磁场干扰影响测量结果,使用自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效果良好;

7)被试互感器与接地网接触不良,影响测试结果。

试验周期:

1)交接时;

2)投运前;

3)大修后;

4)必要时;

66kV及以上3年,35kV及以下6年。

互感器试验作业指导书模板

徐州发电有限公司2×1000MW机组(上大压小)建设工程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码: JSXZ-3Z-DQ-027 项目名称: 1#机组互感器试验作业指导书 施工单位: 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江苏徐州工程项目部 日期: .11.15 版次: A

目录 1.工程概况与工程量 (1) 2.编制依据 (1)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1) 4.作业程序、方法................ .. (3) 5.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预防 (7) 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11) 7.附录 (13) ( 共14 页)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 徐州发电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北郊铜山县茅村镇境内, 距市区约17 km。厂区东距京沪铁路和104国道50余米, 西靠峰山, 北临檀山村。南北与茅村及前亭接轨站相距均约3.5 km, 本期建设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本工程项目主要包括互感器的交接验收、预防性试验。 1.2主要工程量 计划开工时间为11月20日, 计划于06月30日完工。 2.编制依据 3.1技术准备 3.1.1 设计图纸及厂供资料齐全, 且经过图纸会审, 会审提出问题已解决。 3.1.2 设备到货后无损坏或损伤、设备器件无短缺, 材料齐全。 3.1.3 安全设施齐全, 危险因素辩识清楚, 责任到人。 3.1.4 作业前组织施工人员学习作业指导书, 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 3.1.5 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准备充分。 3.1.6 作业人员资质证书齐全, 经过安全教育。 3.2作业人员的配置、资格

作业活动中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3.3.1仪器、仪表

1、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总则 1、材料员、质检员负责按照《采购工作程序》对现场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 2、材料责任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材料员工作。 3、需要进行理化试验的项目由理化责任工程师负责联系试验中心进行理化性能试验。 一、管子、管件及阀门的检验一般规定 保证项目 1、管子、管件、阀门及支吊架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设计或规范要求进行复验的材料要有复验记录。 检查数量:应各抽检10%,且不得少于3份。 基本项目 1、管子、管件、阀门及支、吊架弹簧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砂眼、针孔和超过壁厚允许偏差的局部凹坑、碰撞;铸铁管应有制造厂标记;黄铜管无绿锈和严重脱锌,不锈钢管无划痕、锈斑。 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表面光洁,合金钢及铸铁管的标记明显、清晰,黄铜管无脱锌,弹簧表面无锈蚀。 检验方法:观察检验,用小锤敲击,有放大镜、卡钳和测厚仪检查。 检查数量:应按类型各抽检5%,且不得少于1件。 二、钢管检验 保证项目 1、当运到现场的高压钢管钢号、炉罐号与证明书不符或无钢号、炉罐号时,必须进行校验检查,其检查数量、方法、项目、标准等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的有关规定: 1)合金钢管组成件应采用光谱分析或其它方法对材质进行复查,并应做标记。合金钢阀门的内件材质应进行抽查,每批(同制造厂、同规格、同型号、同时到货,)抽查数量不得少于1个。 2)设计文件要求进行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的材料,供货方应提供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结果的文件,其指标不得低于设计文件的规定。

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试验作业指导书

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试验仪器仪表: 1、单相调压器1台 2、5000V摇表1台 3、2500V摇表1台 4、1000V摇表1台 5、 2.5—5A电流表2块 6、5—10A电流表2块 7、75—600V电压表2块 8、大电流发生器1套 9、XT761互感器稳态综合校验仪1套 10、600KV串联谐振试验仪1套 二、电流互感器试验 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值, 一次对二次及外壳,二次之间及末屏.与出厂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110KV及以上的油纸电容式电流互感器应测末屏对二次绕组及地的绝缘电阻采用2500V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MΩ。 2、准确度试验 测量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准确度试验,试验应按表17、表18、表19列出的各电流值,在额定频率、额定负载和常温下进行,另有规定时除外。 保护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准确度试验,为验证是否符合准确度

标称的要求,试验应在额定一次电流见表20、额定频率、额定负载在常温下进行。 表17误差限值 表18特殊用途电流互感器的误差限值 表19误差限值 对模拟量输出,试验所用二次负荷应按有关条款规定选取。 表19误差限值

3、工频耐压试验 二、电压互感器试验 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值, 一次对二次及外壳,二次之间及末屏.与出厂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110KV及以上的油纸电容式电流互感器应测末屏对二次绕组及地的绝缘电阻采用2500V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MΩ。 2、准确度试验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标准准确级为:0.1、0.2、0.5、1、3。 测量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压误差和相位误差限值: 在80%~120%的额定电压及功率因数为0.8(滞后)的25%~100%的额定负荷下,其额定频率时的电压误差和相位误差,应小于表9规定的限值。 误差应在互感器的端子处测定,并须包含作为互感器固有元件的熔断器或电阻器的影响。 表9测量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压误差和相位误差限值 3、通用要求

原材料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江阴市亚申石油管件有限公司 编号:QI/ZL-06 原材料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本号/修改码:2/2 2015-1-1 发布2015-1-1 实施

原材料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号:QI/ZL-06 1 目的 为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流程,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原材料特指公司外购接头的圆钢、护丝帽等。 3 职责 3.1质量部负责公司所有原材料检验及客户提供的物料检验工作。 3.2质量部负责进货检验报表的填写和来料质保书审核工作。 4 进货检验依据 4.1 API SPEC 5DP 4.2 NS-1 4.4 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 5 检验内容及频次 5.1 圆钢棒料检验内容: 5.1.1检验质保书 (1)质保书的核对,核对内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炉号、数量、重量、标签、执行标准、交货技术状态等内容是否符合技术协议要求。 (2)化学成分的核对和检验 钢的牌号及化学成份分析结果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化学元素应不少于下表规定: (3)晶粒度核对:奥氏体晶粒度检验应不小于6级。(南钢、兴澄)

(4)非金属夹杂物核对; (5)酸浸低倍组织级别核对: (6)力学性能核对: (7)技术协议和图纸规定的其他要求。

5.1.2外径、外观、直度、总长的检验。 5.1.3护丝帽检验内容 (1)质保书核对:核对来料规格、扣型是否与采购规格、扣型一致; (2)数量核对:核对来料数量是否与采购数量一致; (3)外观检验:光滑、无气孔、无断扣; 6检验频次 6.1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标签、质保书炉号与标牌炉号逐张核对; 6.2化学成份分析:1次/炉; 6.3外径、外观、直度、总长10%抽检; 6.4护丝帽10%抽检。 7、进货检验的操作程序 7.1 货到后,营销部联系质量部按照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先对质保书及标牌逐一核对。 7.2 质量部负责尺寸检验,并填写《入厂检验记录》,对尺寸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用黄颜色×做出标识,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 7.3生产技术部按照《试样取样规范》的要求取样,试样加工完毕后,由质量部对试样进行检验,填写《试样验收单》,验收合格后,填写《试样委托外检单》交合格的外包方进行产品分析。 7.4产品分析的结果须符合5.1.1(2)的要求。

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电流互感器介质损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试验目的: 能有效发现绝缘受潮、劣化以及套管绝缘损坏等缺陷;测量电容型电流互感器末屏对地的tanδ主要是检查电流互感器底部和电容芯子表面的绝缘状况。 试验仪器: 泛华AI-6000E 自动抗干扰精密介损测试仪 试验接线: (1)一次绕组对末屏tanδ 1K1 N L1L2 HV Cx CT 介损仪1K22K12K23K13K2 4K14K2CT (2)末屏对地tanδ

1K1 N L1L2 HV Cx CT 介损仪1K22K12K23K13K2 4K14K2CT 屏蔽线 试验步骤: 1) 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2) 向工作人员交代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进行危险点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后开工; 3) 准备试验用的仪器、仪表、工具,所用仪器、仪表、工具应良好并在合格周期内; 4) 在试验现场周围装设围栏,打开高压警示灯,摆放温湿度计,必要时派专人看守; 5) 抄录被试电流互感器的铭牌参数; 6) 检查被试电流互感器的外观是否完好,必要时对套管进行擦拭和烘干处理; 7) 两人对电源盘进行验电,同时检测电源盘的漏电保护装置是否可靠动作;

8)将介损测试仪水平放稳; 9)按试验接线图进行接线; 10)确认接线正确后,试验人员撤到绝缘垫上,相关人员远离被试品; 11)大声呼唱,确认相关人员都在安全距离外,接通电源,打开仪器开关; 12)正确设置仪器的参数,一次绕组对末屏采用正接线,试验电压10kV,末屏对地采用反接线,试验电压2kV; 13)得到工作负责人许可后,按下“启动”按钮开始测量,测量完毕后记录测量数据; 14)关闭仪器开关,断开电源; 15)用放电棒对电流互感器充分放电; 16)拆除试验接线(先拆测量线,再拆接地线,拆接地线时先拆设备端,再拆接地端); 17)整理仪器,记录温度和湿度,把仪器放回原位; 18)测量数值与标准或历史数据比较,判断是否合格,撰写试验报告。 试验标准: 交接标准: 1)互感器的绕组tanδ测量电压应为10 kV,末屏tanδ测量电压为2 kV;

介质损耗因数(tanδ)试验

align="center"> 图5-2 绝缘介质的等效电路 表5-2 绝缘电阻测量结果 绝缘电阻/MΩ(每隔60s测一次)

tanδ与施加电压的关系决定于绝缘介质的性能、绝缘介质工艺处理的好坏和产品结构。当绝缘介质工艺处理良好时,外施电压与tanδ之间的关系近似一水平直线,且施加电压上升和下降时测得的tanδ值是基本重合的。当施加电压达到某一极限值时,tanδ曲线开始向上弯曲,见图5-8曲线1。 如果绝缘介质工艺处理得不好或绝缘介质中残留气泡等,则绝缘介质的tanδ比良好绝缘时要大。另外,由于工艺处理不好的绝缘介质在极低电压下就会发生局部放电,所以,tanδ曲线就会较早地向上弯曲,且电压上升和下降时测得的tanδ值是不相重合的,见图5-8曲线2。 当绝缘老化时,绝缘介质的tanδ反而比良好绝缘时要小,但tanδ开始增长的电压较低,即tanδ曲线在较低电压下即向上弯曲,见图5-8曲线3。另外,老化的绝缘比较容易吸潮,一旦吸潮,tanδ就会随着电压的上升迅速增大,且电压上升和下降时测得的tanδ 值不相重合,见图5-8曲线4。 2.2 温度特性 图5-6 绝缘介质等值电流相量图 I C—吸收电流的无功分量I R—吸收电流的有功分量 —功率因数角δ—介质损失角

图5-7 绝缘介质简化等效电路和等值电流相量图 (a)等效电路(b)等值电流相量图 C x—绝缘介质的总电容R x—绝缘介质的总泄漏电阻I Cx—绝缘介质的总电容电流I Rx—绝缘介质的总泄漏电流 图5-8 绝缘介质tanδ的电压特性 tanδ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与绝缘材料的种类、性能和产品的绝缘结构等有关,在同样材料、同样绝缘结构的情况下与绝缘介质的工艺干燥、吸潮和老化程度有关。 对于油浸式变压器,在10℃~40℃范围内,干燥产品的tanδ增长较慢;温度高于40℃,则tanδ的增长加快,温度特性曲线向上逐渐弯曲。为了比较产品不同温度下的tanδ,GB/T6451—1999国家标准规定了不同温度t下测量的tanδ的换算公式。 tanδ2=tanδ1·1.3(t1-t2)/10 (5-2) 式中tanδ2——油温为t2时的tgδ值,%; tanδ1——油温为t1时的tgδ值,%。 3 tanδ测量方法 3.1 测量仪器及测量电压

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材料试验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KV-WD-31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布日期:2012.10.15 实施日期:2012.10.30

ABV 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Q/KV-WD-31 REV A 1.0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钢制品的化学成份分析试验规程、力学性能试验规程及硬度试 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钢制品的化学成份试验、力学性能试验及硬度试验。 2.0引用标准 ASTM D1415 橡胶性能-国际硬度试验方法 ASTM D2240 橡胶性能-硬度计硬度试验方法 ASTM E10 金属材料的布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8 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和洛氏表面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92 金属材料的维氏表面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40 金属标准硬度换算表---布氏硬度,维氏硬度,洛氏硬度,表面硬 度,努氏硬度和回跳硬度之间的关系 3.0化学成份分析试验规程 3.1 取样 3.1.1 用于钢的化学成份熔炼分析和成品分析的取样必须在钢液和钢材具有代 表性的部位采取,试验应均匀一致,能充分代表其熔炼、成品钢材的化学成份, 并具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分析要求。 3.1.2 制取样品时,不能用水、油或其它润滑剂,应除去表面铁锈、脱碳层、渗 碳层、涂层、镀层金属或其它外来物质。 3.1.3 取样如有特殊要求,可协商采取之。 3.2 元素含量分析试验 3.2.1 碳、硫 3.2.1.1 试剂 氢氧化钾溶液:称取400克氢氧化钾溶于1000毫升水中,搅匀,冷却后使 用。 酸性水液:用刻度吸管吸取1毫升浓流酸加入1000毫升水中,滴加0.1%四 基橙溶液,呈红色。 淀粉吸收液:称取4克淀粉,溶于沸水,稀至5000毫升,加浓盐酸50毫升, 摇匀。 碘酸钾溶液:0.05N,称取1.78克碘酸钾,溶于水稀至1000毫升(此为滴定 母液)。 碘钾滴定液:分取28毫升0.05N碘酸溶液,稀至1000毫升,加1克碘化钾, 摇匀。 3.2.1.2 分析试验 3.2.1.2.1 试验前30分钟打开仪器开关,预热使之恒温于100℃,同时打开氧 气瓶及减压阀出口阀门,调节出口压力为0.12MPa,高速引燃炉体升降气缸,另 一减压阀出口压力为0.12MPa。 3.2.1.2.2 检查仪器装臵是否正常,燃烧标准样品,校验定碳定硫仪。 3.2.1.2.3 称取1克钢标样均匀地放臵在坩埚内加0.5克锡粒助溶,按下燃烧炉 启动开关即可自动供氧分析,分析过程分为准备、通氧、对零、吸收、回复五个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介质损耗详解

1、介质损耗 什么就是介质损耗: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与介质极化得滞后效应,在其内部引起得能量损耗。也叫介质损失,简称介损。 2、介质损耗角δ 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流过得电流相量与电压相量之间得夹角(功率因数角Φ)得余角(δ)。简称介损角。 3、介质损耗正切值tgδ 又称介质损耗因数,就是指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简称介损角正切。介质损耗因数得定义如下: 如果取得试品得电流相量与电压相量,则可以得到如下相量图: 总电流可以分解为电容电流Ic与电阻电流IR合成,因此: 这正就是损失角δ=(90°-Φ)得正切值。因此现在得数字化仪器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测量δ或者Φ得到介损因数。 测量介损对判断电气设备得绝缘状况就是一种传统得、十分有效得方法。绝缘能力得下降直接反映为介损增大。进一步就可以分析绝缘下降得原因,如:绝缘受潮、绝缘油受污染、老化变质等等。 测量介损得同时,也能得到试品得电容量。如果多个电容屏中得一个或几个发生短路、断路,电容量就有明显得变化,因此电容量也就是一个重要参数。 4、功率因数cosΦ 功率因数就是功率因数角Φ得余弦值,意义为被测试品得总视在功率S中有功功率P所占得比重。功率因数得定义如下: 有得介损测试仪习惯显示功率因数(PF:cosΦ),而不就是介质损耗因数(DF:tgδ)。一般cosΦ

(1) 容量与误差:实际电容量与标称电容量允许得最大偏差范围、一般使用得容量误差有:J级±5%,K 级±10%,M级±20%、 精密电容器得允许误差较小,而电解电容器得误差较大,它们采用不同得误差等级、 常用得电容器其精度等级与电阻器得表示方法相同、用字母表示:D级—±0、5%;F级—±1%;G级—±2%;J级—±5%;K级—±10%;M级—±20%、 (2) 额定工作电压:电容器在电路中能够长期稳定、可靠工作,所承受得最大直流电压,又称耐压、对于结构、介质、容量相同得器件,耐压越高,体积越大、 (3) 温度系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电容量得相对变化值、温度系数越小越好、 (4) 绝缘电阻:用来表明漏电大小得、一般小容量得电容,绝缘电阻很大,在几百兆欧姆或几千兆欧姆、电解电容得绝缘电阻一般较小、相对而言,绝缘电阻越大越好,漏电也小、 (5) 损耗:在电场得作用下,电容器在单位时间内发热而消耗得能量、这些损耗主要来自介质损耗与金属损耗、通常用损耗角正切值来表示、 (6) 频率特性:电容器得电参数随电场频率而变化得性质、在高频条件下工作得电容器,由于介电常数在高频时比低频时小,电容量也相应减小、损耗也随频率得升高而增加、另外,在高频工作时,电容器得分布参数,如极片电阻、引线与极片间得电阻、极片得自身电感、引线电感等,都会影响电容器得性能、所有这些,使得电容器得使用频率受到限制、 不同品种得电容器,最高使用频率不同、小型云母电容器在250MHZ以内;圆片型瓷介电容器为300MHZ;圆管型瓷介电容器为200MHZ;圆盘型瓷介可达3000MHZ;小型纸介电容器为80MHZ;中型纸介电容器只有8MHZ、 不同材质电容器,最高使用频率不同、COG(NPO)材质特性温度频率稳定性最好,X7R次 之,Y5V(Z5U)最差、 贴片电容得材质规格 贴片电容目前使用NPO、X7R、Z5U、Y5V等不同得材质规格,不同得规格有不同得用途、下面我们仅就常用得NPO、X7R、Z5U与Y5V来介绍一下它们得性能与应用以及采购中应注意得订货事项以引起大家得注意、不同得公司对于上述不同性能得电容器可能有不同得命名方法,这里我们引用得就是敝司三巨电子公司得命名方法,其她公司得产品请参照该公司得产品手册、

固体绝缘材料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试验方法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EC 250(1969)《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推荐方法》,只是去掉其中液体试样及其试验部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15 HZ~300 MHZ频率范围内测量固体绝缘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并由此计算某些数值,如损耗指数。 测量所得的数值与一些物理条件,例如频率、温度、湿度有关,在特殊情况下也与场强有关。 2定义 2.1相对介电常数 绝缘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r是电极间及其周围的空间全部充以绝缘材料时,其电容 Cx与同样构型的真空电容器的电容C0之比: Er=CX/C0………………………………………( 1) 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含二氧化碳的干燥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等于 1. 000 53。因此,用这种电极构型在空气中的电容C。来代替C。测量相对介电常数时,有足够的精确度。在一个给定的测量系统中,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是该系统中绝缘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介电常数的乘积。 真空介电常数: E0=8.854×10-12F/m≈1×10-9F/36πm………………………( 2) 在本标准中用PF/cm来计算,真空介电常数为: E0=0.08854pF/cm 2. 2介质损耗角 6 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角a,是由该绝缘材料作为介质的电容器上所施加的电压与流过该电容器的 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角。 2.3介质损耗因数tanδ 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因数是介质损耗角E的正切tanE。 2.4损耗指数E n 绝缘材料的损耗指数E n,等于该材料的介质损耗因数不清tanE与相对介质常数e的乘积。 2.5相对复介电常数E 绝缘材料的相对复介电常数是由相对介电常数和损耗指数结俣而得出的。 Er=Er-JEr Er=Er 式中:Er是2.1条中所定义的相对介电常数。 E=Etane 有介质损耗的电容量,在任何经定的频率下既可用电容Cs和电阻Rs的串联回路来表示:

关于介质损耗的一些基本概念

关于介质损耗的一些基本概念 (泛华电子) 1、介质损耗 什么是介质损耗: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在其内部引起的能量损耗。也叫介质损失,简称介损。 2、介质损耗角δ 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流过的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之间的夹角(功率因数角Φ)的余角(δ)。简称介损角。 3、介质损耗正切值tgδ 又称介质损耗因数,是指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简称介损角正切。介质损耗因数的定义 如下: 如果取得试品的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则可以得到如下相量图: 总电流可以分解为电容电流Ic和电阻电流IR合成,因此: 这正是损失角δ=(90°-Φ)的正切值。因此现在的数字化仪器从本质上讲,是通过测量δ或者Φ得到介损因数。 测量介损对判断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是一种传统的、十分有效的方法。绝缘能力的下降直接反映为介损增大。进一步就可以分析绝缘下降的原因,如:绝缘受潮、绝缘油受污染、老化变质等等。

测量介损的同时,也能得到试品的电容量。如果多个电容屏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短路、断路,电容量就有明显的变化,因此电容量也是一个重要参数。 4、功率因数cosΦ 功率因数是功率因数角Φ的余弦值,意义为被测试品的总视在功率S中有功功率P所占的比重。功率因数的定义如下: 有的介损测试仪习惯显示功率因数(PF:cosΦ),而不是介质损耗因数(DF:tgδ)。一般cosΦ

材料作业指导书

一、材料的验收入库 公司对原材料设立编码,进行规范管理。入、出库均需依原材料编码进行;由于出库涉及成本归集与核算,故还需统计成衣编码。 a.数量、品种、规格的验收。检查这三项是否与合同、采购申请单、送货单、发票相符,然后方可以送货单上签名或盖章;如有不符,需请示采购部主管后再决定是否办理入库手续。 必要时,需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检验,如验布机、电子磅等。 b.质量的验收。凡是仓库能检验的由仓库负责检验,凡需要由技术部门或专门机构检验的应由技术部门或专门机构负责检验。经相应的检验合格证明后,才能点收入库,或送到现场使用。 验收入库后即需办理登帐、打印入库单、设立物料吊牌卡等手续,并将入库单第2联与发票、送货单、验布报告等一起送交财务部门。 供应商的送货单上需详细注明购货单位名称、购货日期、货物名称、规格、数量、单位、单价、金额、送货单位名称、送货单位印章、送货人的签名等。 **布料入库的特殊注意事项: a、货物到达仓库后,由面、里料检验人员检验并出具验布报告。验布报告中需注明实际到达货物的数量、质量、损耗及短码情况。采购人员根据验布报告中注明的情况,并依据合同的约定,确定是否收货。 b、仓库人员按照送货单上的数量及合同单价开一张正常入库单,入库单中注明材料名称、编码、数量、单价、单位、金额。如有短码或损耗,则再开一张负数的入库单,冲减送货单与实际收到货物的数量差异,该单数量填负数,但单价、金额均为0。 负数入库单和正常入库单一样,皆需交采购部审查。对短码及损耗的情况,由采购部主管或生产部主管确定其应扣款的金额后,将所有单据转至财务部。 c、入库后需部份退回的材料: 退货金额=实际退货数量×合同约定的购货单价 d、入库后需全部退回的材料:

介质损耗试验

电容和介质损耗测量 一试验目的 测量介质损耗的目的是判断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在预防性试验中是不可缺少的项目。因为电气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太大,会使设备绝缘在交流电压作用下,许多能量以热的形式损耗,产生的热量将升高电气设备绝缘的温度,使绝缘老化,甚至造成绝缘热击穿。绝缘能力的下降直接反映为介质损耗因数的增大。进一步就可以分析绝缘下降的原因,如:绝缘受潮、绝缘油受污染、老化变质等等。所以,在出厂试验时要进行介质损耗的试验,运行中的电气设备亦要进行此种试验。测量介质损耗的同时,也能得到试品的电容量。电容量的明显变化,反映了多个电容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短路、断路。 二概念及原理 介质损耗是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在其内部引起的能量损耗。也叫介质损失,简称介损。 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内流过的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之间的夹角为功率因数角(Φ),而余角(δ)简称介损角。 介质损耗正切值δ tg又称介质损耗因数,是指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简称介损角正切。 介质损耗因数(δ tg)的测量在电气设备制造、绝缘材料电气性能的鉴定、绝缘的试验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测量绝缘介质的δ tg值是判断绝缘情况的一个较灵敏的试验方法。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绝缘介质不仅有电导的损耗,还有极化损耗。介质损耗因数的定义如下:

如果取得试品的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则可以得到如下相量图: 合成,因此: 总电流可以分解为电容电流Ic和电阻电流I R 这正是损失角δ=(90°-Φ)的正切值。因此现在的数字化仪器从本质上讲,是通过测量δ或者Φ得到介损因数。有的介损测试仪习惯显示功率因数(PF:cos Φ),而不是介质损耗因数(DF:tgδ)。一般cosΦ

介质损耗

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作用下,所积累的电荷有两种分量:(1)有功功率。一种为所消耗发热的功率,又称同相分量;(2)无功功率,又称异相分量。异相分量与同相分量的比值即称为介质损耗。 通常用正切tanδ表示。tanδ=1/WCR(式中W为交变电场的角频率;C为介质电容;R为损耗电阻)。介电损耗角正切值是无量纲的物理量。可用介质损耗仪、电桥、Q表等测量。对一般陶瓷材料,介质损耗角正切值越小越好,尤其是电容器陶瓷。仅仅只有衰减陶瓷是例外,要求具有较大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橡胶的介电损耗主要来自橡胶分子偶极化。在橡胶作介电材料时,介电损耗是不利的;在橡胶高频硫化时,介电损耗又是必要的,介质损耗与材料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工作频率、环境温度和湿度、负荷大小和作用时间等许多因素有关。 电介质损耗(dielectric losses ):电介质中在交变电场作用下转换成热能的能量。这些热会使电介质升温并可能引起热击穿,因此,在电绝缘技术中,特别是当绝缘材料用于高电场强度或高频的场合,应尽量采用介质损耗因数(即电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它是电介质损耗与该电介质无功功率之比)较低的材料。但是,电介质损耗也可用作一种电加热手段,即利用高频电场(一般为0.3~300 兆赫)对电介质损耗大的材料(如木材、纸、陶瓷等)进行加热。这种加热由于热量产生在介质内部,比外部加热的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且加热均匀。频率高于300兆赫时,达到微波波段,即为微波加热(家用微波炉即据此原理)。 电介质损耗按其形成机理可分为弛豫损耗、共振损耗和电导损耗。前两者分别与电介质的弛豫极化和共振极化过程有关。对于弛豫损耗,当交变电场的频率ω=1/τ时,介质损耗达到极大值,τ为组成电介质的极性分子和热离子的弛豫时间。对于共振损耗,当电场频率等于电介质振子固有频率(共振)时,损失能量最大。电导损耗则是由贯穿电介质的电导电流引起,属焦耳损耗,与电场频率无关。 电容介质损耗和电流电压相位角之间的关系 又称介电相位角。反映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位移与电场强度的位相差。在交变电场作用下,根据电场频率、介质种类的不同,其介电行为可能产生两种情况。对于理想介质电位移与电场强度在时间上没有相位差,此时极化强度与交变电场同相位,交流电流刚好超前电压π/2。对于实际介质而言,电位移与电场强度存在位相差。此时介质电容器交流电流超前电压的相角小于π/2。由此,介质损耗角等于π/2与介质电容器交流电流超差电压的相角之差。 介质损耗角是在交变电场下,电介质内流过的电流向量和电压向量之间的夹角(即功率向量角ф)的余角δ,简称介损角。介质损耗角(介损角)是一项反映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介损角的变化可反映受潮、劣化变质或绝缘中气体放电等绝缘缺陷,因此测量介损角是研究绝缘老化特征及在线监测绝缘状况的一项重要内容。 介质损耗检测的意义及其注意问题 (1)在绝缘设计时,必须注意绝缘材料的tanδ 值。若tanδ 值过大则会引起严重发热,使绝缘加速老化,甚至可能导致热击穿。而在直流电压下,tanδ 较小而可用于制造直流或脉冲电容器。

BDYCSY-ZW-03 干式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2012标准版 word版)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4 部分:电气试验 20 第 4 部分:电气试验 干式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 作 业指 导书 编码:BDYCSY-ZW-0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4 部分:电气试验 21 目 次 1 适用范围 ················································································································································· 19 2 编写依据 ················································································································································· 19 3 作业流程 ................................................................................................................................................. 19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 20 5 作业准备 ................................................................................................................................................. 21 6 作业方法 ................................................................................................................................................. 21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 (22)

万能材料试验机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39191 万能材料试验机安全操作 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万能材料试验机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准备 - 确定试验项目,根据试验项目要求,选择适当的夹具以及配套联接器。 - 检查全部电缆线、接插件的自身和连接有无异常(如:破损、松脱等),特别注意检查交流供电是否在220伏、正/负偏差在10%以内;气压供应是否正常。 - 检查实验室环境(如温度、湿度等)是否符合应用试验及试验机的要求 2开机 - 接通计算机电源,观察WINDOWS系统是否正常。 - 接通主机架电源,观察自检是否正常,8、7、6…4、3、红点闪烁。 - 启动“Bluehill Lite”程序,观察主机/计算机通讯过程是否正常

- 确认主机/计算机系统均正常后,调用具体应用试验方法或编制新试验方法(如拉伸、剥离撕裂)。 3试验 - 正确安装试验所需的夹具和配套联接器,紧固必要的锁紧装置。 - 正确安装试样。 - 根据具体试验样品要求检查试验方法的各项参数,驱动横梁运行,使上、下夹具保持在适当位置。 - 正确设置上、下机械位移限位装置,特别是下限位装置的正确位置,确保上、下夹具不发生碰撞。 - 载荷、位移均应平衡至零点,如使用长行程引伸计,还需应变1归零。 - 启动试验并延续至试验全部完成,点击保存或完成来存储数据。 4关机 - 全部试验完成后,按照要求正确处理/输出各种数据。 - 退出具体应用试验方法 退出“Bluehill”;返回“Windows”界面。

介质损耗详解

1、介质损耗 什么是介质损耗: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在其内部引起的能量损耗。也叫介质损失,简称介损。 2、介质损耗角δ 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流过的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之间的夹角(功率因数角Φ)的余角(δ)。简称介损角。 3、介质损耗正切值tgδ 又称介质损耗因数,是指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简称介损角正切。介质损耗因数的定义如下: 如果取得试品的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则可以得到如下相量图: 总电流可以分解为电容电流Ic和电阻电流IR合成,因此: 这正是损失角δ=(90°-Φ)的正切值。因此现在的数字化仪器从本质上讲,是通过测量δ或者Φ得到介损因数。 测量介损对判断电气设备的绝缘状况是一种传统的、十分有效的方法。绝缘能力的下降直接反映为介损增大。进一步就可以分析绝缘下降的原因,如:绝缘受潮、绝缘油受污染、老化变质等等。 测量介损的同时,也能得到试品的电容量。如果多个电容屏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短路、断路,电容量就有明显的变化,因此电容量也是一个重要参数。 4、功率因数cosΦ 功率因数是功率因数角Φ的余弦值,意义为被测试品的总视在功率S中有功功率P所占的比重。功率因数的定义如下:

有的介损测试仪习惯显示功率因数(PF:cosΦ),而不是介质损耗因数(DF:tgδ)。一般 cosΦ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审定)

PCCP管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保证PCCP管材制作用原材料满足生产要求,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辽西北供水工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采购二标,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制作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检验。 3、水泥 3.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检验标准:GB175,GB748。 3.2 进厂的每批水泥均应提供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包括厂别、品种、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和试验数据)。以表明水泥质量符合GB175-2007的要求。对进厂的水泥的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进行验证,主要是化学成分分析报告等。 3.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检验频率 3.4取样方法 3.4.1 对每个出厂批号和每批到货不超过400t(不足400吨按400吨计)。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罐车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

试样,拌和均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由试验室按标准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项目的试验,一份密封保存,以备复验用。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袋装水泥或超过六个月的散装水泥,使用前必须重新检验其强度,并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使用。水泥进厂时的温度不得超过60°。 3.4.2 在选择水泥供应厂家或客户要求时进行碱含量、C A项目的试验。 3 3.5 检验、评定方法分别参照GB/T1346、GB/T17671、DL/T5144执行。 4、砂 4.1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所有砂必须符合GB/14684《建筑用砂》的规定。管芯混凝土采用细度模数为2.3~3.0的中砂,保护层砂浆采用细度模数为1.6~2.2的细砂,且比重不得小于2.6,天然砂含泥量不大于1%。 4.2 进厂的砂要对厂家提供的报告做验证,以表明符合GB/14684《建筑用砂》的规定。 4.3 检验项目、评定指标、检验频次

介质损耗角

介质损耗角是在交变电场下,电介质内流过的电流向量和电压向量之间的夹角(即功率向量角ф)的余角δ,简称介损角。 介质损耗角(介损角)是一项反映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介损角的变化可反映受潮、劣化变质或绝缘中气体放电等绝缘缺陷,因此测量介损角是研究绝缘老化特征及在线监测绝缘状况的一项重要内容。 介质损耗检测的意义及其注意问题 (1)在绝缘设计时,必须注意绝缘材料的tanδ 值。若tanδ 值过大则会引起严重发热,使绝缘加速老化,甚至可能导致热击穿。而在直流电压下,tanδ 较小而可用于制造直流或脉冲电容器。 (2)值反映了绝缘的状况,可通过测量tanδ=f(ф)的关系曲线来判断从良状态向劣化状态转化的进程,故tanδ的测量是电气设备绝缘试验中的一个基本项目。 (3)通过研究温度对tanδ值的影响,力求在工作温度下的tanδ值为最小值而避开最大值。 (4)极化损耗随频率升高而增大,尤其电容器采用极性电介质时,其极化损耗随频率升高增加很快,当电源中出现高次(如3次、5次)谐波时,就很容易造成电容器绝缘材料因过热而击穿。 (5)用于冲击测量的连接电缆,其绝缘的tanδ必须很小,否则所测冲击电压通过电缆后将发生严重的波形畸变,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 数字化测量介质损耗角的方法 新闻出处:谢家琪发布时间: 2007年03月12日 摘要:总结了介损模拟测量方法存在的不足。 对当前几种典型的介质损耗数字化测量方法进 行了介绍,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介损数字化测量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介质损耗数字化测量 1 引言 高压电气设备中,对绝缘介质损耗的测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高压预防性试验中,介质损耗因素的测量属于高准确度测量,通常是在被测试品两端加以工频50Hz的高电压(10kV),使被测试品流过一个极其微小的电流,利用电压与电流之间夹角的余角δ的正切值来反映被测试品的介质损耗大小。这种高电压、微电流、小角度的精密测量要求测量系统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现场条件下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过去介质损耗角的测量采用模拟测量方法,主要有谐振法、瓦特表法和电桥法,谐振法只适用于低压高频状态下的测量。瓦特表法是由介质损失的功率和经过的电流计算求得,瓦特表法由于测量准确度低,现已基本淘汰。电桥法是采用交流电桥差值比较原理,准确度相对较高,其典型代表是西林电桥,见图1所示。由电桥平衡条件可得出被试品的电容值Cx及tanδ: CX=(R4/R3)CN tanδ=ωC4R4

互感器试验作业指导书

互感器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35kV及以上电磁式、电容式互感器的交接或预防性试验。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50150-91《电气设备交接及安装规程》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 制造厂说明书 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 2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市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2.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五、试验项目 1.绝缘电阻的测量 1.1试验目的 有效发现设备整体受潮和脏污,以及绝缘击穿和严重过热老化等缺陷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交接、大修后试验和预防性试验

1.3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2500V 兆欧表、1000V 兆欧表或具有1000V 和2500V 档的电动绝缘兆欧表 1.4 测量步骤 1.4.1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将被试品接地放电。放电时应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碰触放电导线。 1.4.2一次绕组用2500V 兆欧表测量,二次绕组用1000V 兆欧表测量。测量时,被测量绕组短接至兆欧表,非被试绕组均短路接地。 1.4.3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外绝缘表面的脏污,必要时用适当的清洁剂洗净。 1.4.4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 ”接被试品的接地端,“L ”接高压端,“G ”接屏蔽端。采用屏蔽线和绝缘屏蔽棒作连接。将兆欧表水平放稳,当兆欧表转速尚在低速旋转时,用导线瞬时短接“L ”和“E ”端子,其指针应指零。开路时,兆欧表转速达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悬空(不接试品),再次驱动兆欧表或接通电源,兆欧表的指示应无明显差异。然后将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屏蔽连接线接到被试品测量部位。 1.4.5驱动兆欧表达额定转速,或接通兆欧表电源,待指针稳定后(或60s),读取绝缘电阻值。 1.4.6读取绝缘电阻后,先断开接至被试品高压端的连接线,然后再将兆欧表停止运转。 1.4.7断开兆欧表后对被试品短接放电并接地。 1.4.8测量时应记录被试设备的温度、湿度、气象情况、试验日期及使用仪表等。 2. 极性检查 2.1 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流互感器交接试验、大修时 2.2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毫伏表,干电池等 2.3 测量步骤 极性检查试验接线如图1所示,当开关S 瞬间合上时,毫伏表的指示为正,指针右摆,然后回零,则L 1和K 1同极性。 装在电力变压器套管上的套管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关系,也要遵循现场习惯的标法,即“套管型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始端a 与套管上端同极性”的原则。因为套管型电 流互感器是在现场安装的,因此应注意检查极性,并做好实测记录。 3. 励磁特性试验 3.1 试验目的 可用此特性计算10%误差曲线,可以校核用于继电保护的电流互感器的特性是否符合要求,并从励磁特性发现一次绕组有无匝间短路。 3.2 该项目适用范围 电流互感器的交接试验 3.3 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调压器、电压表、电流表等 3.4 测量步骤 图1 电流互感器极性检查接线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