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教学提纲

行政管理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教学提纲

行政管理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教学提纲
行政管理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教学提纲

行政管理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定义:

行政管理费用是一种社会消费性费用,它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这些行政机关提供的服务是为了全体公民共同享受,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我国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用。

一、行政管理支出现状分析

1.行政管理支出总量规模逐年递增。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趋势明显,总量上,从1978年的49.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835.4亿元,增长了97.5倍;从相对比重看,行政管理支出占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4.37%增加到2005年的14.25%,增加了9.88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35%,增长到2005年的

2.64%,增加了1.29个百分点。按当年价格计算,行政管理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8.53%。这一速度要高于经济建设、社会文教、国防等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

2.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迅速。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般说来,随着财政支出的增长,行政管理支出也会相应地增长。不过,由于行政经费属于纯消耗性支出,因而其增长速度应小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这样才有利于政府把财政支出增长的大部分用于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公共

事业,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应如此。行政管理支出弹性这一指标可以从动态角度反映行政管理支出增长与财政支出增长之间的相对关系,计算公式为:行政管理支出弹性=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它表明财政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时相应的行政管理支出增加的百分点数。该指标的理想取值范围应在0~1之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年的行政经费支出弹性情况为:1980—1996年行政管理支出弹性的实际值在1以上,最低时(1993年)达到1.09,最高时(1980年)则达到了3.79,即财政支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最少也要增加1.09个百分点,最多时甚至要增长3.79个百分点。这说明财政支出增长的相当部分都被用于应付不断膨胀的行政管理支出。显然,这种财政分配格局是极不合理的。1997年以后,行政管理支出弹性的实际值在1以下,说明行政经费膨胀的趋势得到了控制,财政支出增长的部分更多地用在了社会性支出和经济性支出。

3.行政管理支出的内部结构。从行政管理支出的内部结构来看,整个行政管理支出包括两大类,即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前者包括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等,后者包括公务费、招待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等。从人员经费来看,个人经费除取决于从政人员的数量外,还取决于在职从政人员的工资水平、保险福利水平及向退休职工、退职职工所支付的费用等。在人员经费中,离退休费用的增长速度最快,超过同期其他各项费用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另外,从公用经费来看,许多本不应该列入的项目也挤入到公用经费支出中,如公费旅游、公款吃喝、超标准住房、公款安装私宅电话等。从各地所提出的公用经费支出控制重点及对公用经费超预算原因的分析结论来看,其费用主要集中在会议费(包括各种庆典纪念活动支

出)与出国费、小汽车购置费与燃修费、电话费(特别是移动电话费)、差旅费及招待费等项目上。这些方面的实际支出额已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行政管理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接待开支庞大。接待开支,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对业务招待费都有明确规定,如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开支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1%。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招待费往往超过规定的标准。目前,关于公务接待费并没有权威统一的总体数字。2006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关于党政机关带头发扬艰苦奋斗传统的建议》议案中透露,2005年各级行政机关公款吃喝2000亿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报告中引用的有关数字为,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这一数字富有争议,但人们从自身周边实际来感受,认为公务接待开支确实是惊人的。

2.公车消费巨大。公车是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用公款购买、用于公务活动的车辆。财政部预算司根据《2004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有关科目数据,对公车消费进行初步估算,2004年末全国共有各种公车180万辆,全年公车消费大约为1000亿元(包括交通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司机工资)。其中,中央106亿元,地方894亿元;上述数据是根据中央和地方决算报表所列数据统计的(未包括转嫁到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开支),实际数字略高。公务用车的

高额支出已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其主要问题除财政开支很大外,还普遍存在公车私用、公车使用效率低、超标准配车等现象。

3.公费旅游支出难以控制。目前公务人员和一些事业单位人员借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变相公费旅游(包括国际旅游)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支出中,公费旅游开支中已占有相当比重,而且很难控制。

4.会议开支繁多。会议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举办会议发生的费用,包括伙食费、住宿费、公杂费、工作人员就餐费等项目,耗费大量的财政经费。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议种类繁多,有“文山会海”之称。

5.办公楼建设和装修、装备开支超比例。不少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办公楼越盖越大而且装修高档化、装备现代化,不仅浪费大量财政资金,而且影响其他有利于民生的公共产品的供给。

6.公务员工资开支差别大。截至2003年,我国狭义的公务员(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人数为653万;广义的公务员(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人数为1050万左右。最广泛意义上的公务员即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各级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04年全国各地区财政供养人数为4489.4万人。财政供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

3.5%,差不多29个人养一个财政供养的人。面对这样庞大的财政供养人口,一方面使我国财政开支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财政也日益呈现“吃饭财政”的特点,特别是一般预算更主要用于养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财政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控制功能。而且,财政供养人口的待遇的地区差别很大。同是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同资历、同职务、同级别的,在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

很大。以公务员为例,据调查,浙江、江苏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公务员年收入约在3万~5万元之间;江西和安徽等中部地区的公务员年收入约在1.5万~2.5万元之间;海南等地,包括西部部分省区市的公务员年收入约在1.8万~3万元之间。在同一个地区,因部门不同,公务员收入待遇也存在很大差别。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差距大的根本原因是公务员薪酬制度不科学、不完善和不合理。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的地区差距严重挫伤了落后地区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并造成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落后地区的发展。

三、行政管理支出的优化策略

1.行政机构改革。首先要打破“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一是遵循政事分开的方向,即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合理划分,对事业单位实行全额拨款、差额补贴和自收自支等分类管理;二是减少行政层级,取消不符合法律规范的“地级市政府”(一律改为县级建制),建立和完善实行“省直管县”或“省直辖市”的地方行政管理新体制;三是行政机构的设置,应根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而定,政府职能主要集中在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2.接待开支的控制。有效的办法是对接待开支实行经费包干制度。这种制度可以使接待费的总额得到一定的控制,也有助于相关人员自行控制,节约支出。但接待开支限额包干法,可能出现向下属单位或管理对象转移负担,或领导“请客”、下属单位“买单”,或上级“挂名”、被监管对象“挂账”的情况。经费指标或经费包干后,一些人为了节省开支,可能出现办事不积极、工作不主动等现象,影响正常的工作。接待开支的控制,需要合理界定公务接待范围,科学核定公务接待标准;加强公务接待制度建设,提高公务接待制度化水平;积极采

用财务技术、电子技术等技术手段规范公务接待;加大公开力度,强化公务消费监督;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加大违规公务接待的处罚力度,严肃查处违规公务行为。

3.差旅费控制。差旅费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外出时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出差人员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目前,差旅费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中相当比重。控制差旅费的主要措施有:一是严格实行差旅费报销审批制度;二是确定年度差旅费总额,按经费比例确定各部门差旅费控制数额,依照有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严格使用和管理;三是差旅费实行包干制,因公出差要在保证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数,缩短时间。

4.公车改革和管理。从建立节约型社会、消除腐败及鼓励私人购车、拉动消费诸多方面看,都亟需改革公车消费。公务用车改革的目的是解决超编制和超标准配车、运营成本高、行政成本开支过大以及公车私用等问题。具体办法有:控制公车的规模,适当调整国家公车配置标准,有条件的实施货币化改革;把好采购关,实行公务用车统一定点保险、加油和维修;实行节假日“公车封存”长期化。

5.办公设施的定额控制。制订科学、合理的办公设备配置定额标准。在财力可能情况下,按细编部门预算的要求,根据行业工作特点,增加办公设备定额标准的档次,适当提高办公配置的定额标准,不断完善办公设施支出分类分档定额标准体系。办公设施的配备标准应遵循功能优先实用为主的原则。

6.公务员工资待遇差别的调整。(1)采取措施逐渐缩小地区差距和部门差距。首先考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实行公务员津贴补贴统筹发放制度,制定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员的津贴补贴标准,准津贴补贴将列入

工资统一发放范围,实行国库集中统一支付,并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禁止各单位私设“小金库”,乱发津贴补贴。逐步过渡到全国范围的公务员津贴补贴统筹发放。同时,公务员应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在定期考核中优秀、称职的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2)采取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审议决定各级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制度,并由纳税人听证旁议,使公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法制化、市场化。实施动态工资体系,每年进行企业工资水平调查、国家公务员工资调查,经比较后科学地确定公务员工资标准。标准明确、公开透明,也就减少了由公务员加薪减薪问题引发的社会舆论纷争。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做法,将工资水平明确纳入一定的国民生产和财政统计数据体系,如GDP或物价指数等,对公务员工资标准做出更为科学和明确的界定。(尹利军龙新民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湘潭大学商学院)

一些参考数据

1、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过快

不考虑因为不知道也无从考虑,仅从笔者收集到的挂一漏万的权威统计的预算内数据来看,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也很快。

学校管理策略及有效方法

学校管理策略及有效方法(7篇) 第一篇:学校管理的创新策略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校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如学校管理思想缺少创新、学校校章对学校管理创新的约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新课改背景下要促进学校管理的创新,就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转变思想、勇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实现学校管理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学校管理;创新策略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中也更为突出教师、学生的个体发展,以促进人的能力培养和健康发展为根本,学校管理的创新也要围绕新课改背景下“以人文本”理念的发扬,通过思想创新、实践创新、民主化、开放化等策略,实现学校管理的持续、稳定发展,使学校在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中能够稳定提升,不断进步。 1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1学校管理的思想创新问题 新课改下,要求学校管理要“以人文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当前的学校管理中,思想创新的不足仍然是影响学校管理水平的最大因素。例如,在学校管理中,一些管理者仍然崇尚“分数为本”的思想,在管理过程中就容易忽略人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在新课改背景下其对学校的管理仍然保守、死板。又如,一些管理者崇尚“无为”的管理之道,认为学校管理就应顺其自然、任其发展,在管理上较为松懈,抱着谁也“不得罪”的心态,致使学校管理综合水平下滑,学校管理效果较差。再如,一些管理者保持“以权为本”的思想,认为学校管理就是“听话”、“照做”,不能够深入一线体验教学的实际情况,管理中只管听“领导”的,领导怎么说,管理就怎样进行,丝毫不能发挥学校管理者在学校发展中的纽带作用,不能很好的协调学校的管理活动和教学活动。 1.2教学管理制度问题

行政管理专业专业实践教学大纲

行政管理专业《专业实践》教学大纲 一、专业实践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的目的要求 专业实践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在第2学期和第4学期的第17~18周开设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室或实训室或社会运用学过的行政管理专业部分课程的理论知识指导行政管理工作实训,使学生掌握部分行政管理工作技能。 二、第2学期的专业实践课程 实训时间是第2学期的第17~18周。 (一)训练项目1:行政管理实务训练 1.实训内容:庆典活动模拟 地点:人文学院办公自动化实训室 指导教师:徐曼 学时:半天4学时。 要求:按照庆典活动模拟训练方案进行现场操作 目的:(1)熟悉庆典活动的组织程序;(2)掌握拟写庆典活动中形成的材料的方法、格式;(3)掌握所需物品的准备方法。 操作过程:(1)分小组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2)各小组组长根据任务总要求,把具体任务细分到每个组员。(3)组员按照要求进行现场准备。(4)教师现场指导,及时纠正错误。(5)各小组组员交换角色,完成庆典中的各项任务。(6)教师现场评论,按小组给出成绩。 2.实训内容:会议的准备 地点:人文学院办公自动化实训室 指导教师:徐曼 学时:半天4学时。 要求:分小组练习 目的: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合作能力,掌握装订文件的方法。 使用器材:电脑、打印机、复印机、装订机、档案袋、会议文件袋等。 操作过程:(1)分小组完成具体任务。(2)具体任务明细表发给各小组组长1份。(3)组长负责分配任务,检查完成情况。(4)各小组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完成会议的

准备工作。(5)教师检查各小组的完成情况是否合乎要求。(6)现场指导,纠正错误,使其规范。 3.实训内容:会议的召开 地点:人文学院办公自动化实训室 指导教师:徐曼 学时:半天4学时。 要求:分小组练习 目的:培养学生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组织会议能力,能有效控制会议进程。 使用器材:话筒、摄像机、照相机等。 操作过程:(1)把小组分为领导组、会务组、宣传组。(2)各小组扮演各自的角色承担任务。(3)各小组组员向本组组长汇报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4)教师现场指导。(5)最后教师点评,给出此阶段的成绩。 4.实训内容:会议的善后处理 地点:中文系办公自动化实训室 指导教师:徐曼 学时:半天4学时。 要求:文件归档 目的:掌握回收文件的方法、归档的方法。 使用器材:档案盒、针、线、钉书机等。 操作过程:(1)教师先做示范。(2)教师对每一个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进行详细指导,提出要求。(3)每一个学生领取自己拟写的材料。(4)按照时间顺序,择优选择文件。(5)装入档案盒,填写相关内容。(6)教师现场检查,及时纠正错误。(7)学生按照纠正错误的要求规范地装订填写。 (二)训练项目2:社会不规范汉字调查 1.指导教师:靳古隆、吉玉佩、原云 2.调查目的:一是增强自己的汉字规范化意识;二是提高自己的书写规范汉字和不写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汉字的能力;三是调查清楚焦作市街道、校园不规

创新教学管理思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管理思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余小晓宗 ——社坛镇中心校创新理念提质增效工作交流材料 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的生命线,而科学、完善的监控和管理体制则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我们学校一直坚持“让每个人都能愉快地得到发展”的理念,发扬“用勤奋经营自己”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创新教学常规管理运行机制,使得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创新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学校的内部管理历来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机制是否合理、管理渠道是否畅通、管理举措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效益的高低。为此,我校实行处、科室领导分管制、年级组长负责制。年级分管领导负责分管年级教师的常规考核、教学研究、学生管理等工作。年组长负责指导本年级的学科教学、集体备课等工作。学校教导处的职能是指导、监督、协调、控制和评估。管理中心的下移,减少了管理环节,更好地适应了各个年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激活了年级的活力和创造性。 另外,我校还注重打造团队精神,打好集体协作战,变“个人创优”为“集体创优”。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场集体协作战,必须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我们改革教师工作评价机制,推行“捆绑式”考核奖惩制度。具体做法是:推行两个责任制,即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整体教育教学目标责任制和以学科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目标责任制。班级责任体实行导师制,每月召开一次学情分析会,分类会诊,因材施教,让任课教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由原先的一人独管变为现在的多人齐管;有效分解班级协作组整体目标,使每位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特定的承包学生群体,增强了责任体成员的责任感,密切了成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了班风、学风、教风。 二、创新教学管理,向课堂要质量 (一)从严治教,精耕细作,优化教学常规管理。质量看常规,常规看落实,细节定成败。只有常规抓实抓细,才能优化教学管理,质量提升才能水到渠成。为此,我们加大了教学常规管理力度,推行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抓薄弱、抓具体、抓细微,做到细致入微的研究,精益求精地雕琢,实实在在地改进,力求教学过程整体优化;注重抓反复,反复抓,对一些解决之后容易复发的问题,增强工作的韧劲,揪住不放,狠抓不松,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取得成效。比如,我们针对老师们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劳动,专门制定了“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规范、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坚定不移地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坚决刹住“以讲代学、一讲到底”的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效益明显提高。 (二)把握年级特点,明确教学目标思路,努力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最大化。所以,我们确定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做、教互动”为课堂教学原则,把课堂“有效教学”最大化,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低年级,依据起始年级的特点,提出“小台阶、稳步走”的教学原则,做好知识衔接自然、平稳过度;研究学情,调整教法,使教学适应新生;中年段,依据该年级教学任务、进度的特点,提出以精练、精讲为突破口,重基础、降难度,提高学生求知信心,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练习效率最大化。六年级毕业班,临近毕业的有效时间段,我们以单元知识为单位,整体设计单元复习方案,单元复习教学采用“五环节”、“四课型”、“一检测”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学、助学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追求复习课教学最大效率。

优化教学管理机制 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优化教学管理机制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xx小学 质量是立校之本,管理是兴校之基,精细化的管理能成就高质量的学校。过去的一年,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为目标,以精致管理来提升教学质量,按照“精准、精细、精实、精雕”的工作要求,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精益求精,努力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细小的事情做亮,做到人司其职、人尽其力、人负其责、物尽其用的良好效果,提升了学校教学质量。 一、目标精准,引领学校健康发展。目标是方向,目标是动力。我校的教学质量工作目标细化,标准具体,时序明确、责任到人。学校质量工作目标具体分解到班子、到部门、到教师,层层签订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形成上至分管校长,下至每一位教师的“军令状”,以目标激励行动用行动成就目标,班班有目标,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我们立足校情,树立不求人人杰出,但求人人进取的思想,本着“传承精神,体现特色,发展内涵,扩大影响,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以精致管理提升质量、发展教师、吸引学生、成就学校,办学声誉明显提高。 二、制度精细,保障管理有章可循。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管人最服人。只有制度管人,才能风正气顺。我校发扬民主,健全细化管理制度,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教师教学质量目标达成与绩效考评细则》《教师考勤制度》《教师“教学六认真”检查制度》等,以此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规范管理行为。如《教师工作质量目标达成与绩效考评细则》,从教师的师德、出勤情况、教育教学成绩、教育教学竞赛、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业绩。规范的制度使管理由主观型、随意型、粗放型逐渐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努力达到“时时都有人管,事事都管得好”的境界,保证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我校多年来的质量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行政学第六章行政领导自测word精品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2分) 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 选任制)。 题目2 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 题目3 题目4 题目5 题目8 题目9 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 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 ) 题目10 下列不属于委任制的优点的是( 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统一,不受牵制,行动迅速,简便易行 )。 题目11 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为( 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 课本答案) 题目12 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归属权,专业知识权,奖惩权力,合法权力) 题目13 美国学者西拉季和华莱士提出领导者除应具有身体特点特质外,还应具备( 等特质。 题目14 委任制 )。 国务院常务会议任命各部委领导者的副职, 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的制度均属于( 委任制 )。 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 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 考任制 )。 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的是( 决策权力 )。 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 行政道德 )的核心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6分) 有按工作性质或所处管理层次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以分为( 高层领导者,中层领导者,基层领导者 )。 有按工作性质或所处管理层次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以分为( 政务类行政领导者,行政类行政领导者 )。 社会背景,智力,个性,任务定向,社会技能 ) 题目1 题目6

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四分图理论,领导系统模式,领导方格理论,PM型领导模式,领导作风理论) 题目15 在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莫斯,布莱克)于1964年提出了领导方格图理论。 3 题目16「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利克特经长期研究,于1961年提出领导系统模式。这一理论将领导方式归结为(专制独裁式,温和独裁式,协商式领导,参与式民主领导)。 题目仃 领导作风理论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划分为三种类型,他们是(民主式的领导作风,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专制式的领导作风)。 3 题目18 下列属于行政领导者素质特点的是(层次性,时代性)。 题目19 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构成主要有(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三、问答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题目20 理解领导的含义,需要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1)领导只能产生于一定的组织,又服务于一定的组织,没有组织便无领导。另一方面,没有领导或领导不当,任何组织或团体都不能存在和发展。 (2)领导是一种统御和指引被领导者的行为过程。 I 3 题目21 简述领导与领导者的区别。 (1)领导是一种管理行为和管理过程; (2)领导是领导者的领导艺术的实践过程; (3)领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领导是一种领导者有目标的管理活动。 题目22 简述行政领导的特点。 (1)行政领导只是对“行政”的领导; (2)从行政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上讲,行政领导的执行性,是它的明显特点; (3)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P 题目23 简述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 (1 )选任制; (2)委任制; (3)考任制; (4)聘任制。

行政管理费用现状分析

行政管理费用现状分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我国行政管理费用现状分析 摘要 行政管理费用是社会管理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同时行政管理费用是否合理支出,对社会生产需求的影响也关系到我国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现今行政支出的不断膨胀,一些政府部门的奢侈消费,引起了社会人民的关注。为此,要加强行政管理费用的监督和管理,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行政管理费用问题的恶化,改善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行政管理费用预算三公 一.行政管理费用的含义和构成 行政管理费用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形式其职能所需的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其中,行政支出包括党政机关经费、行政业务费、干部训练费及其他行政费等。公安支出包括各级公安机关经费、公安业务费、警察学校和公安干部训练学校经费及其他公安经费等。国家安全支出包括安全机关经费、安全业务经费等。司法检察支出包括司法检察机关经费、司法检察业务费、司法学校与司法检察干部训练经费及其他司法检查费等。外交支出包括驻外机构经费、出国费、外宾招待费和国际组织会议费。按费用要素区分,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大类。人员经费中主要包括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及其他。公用费用中包括公务费、修缮费、设置购费和业务费。[1] 二.行政管理费用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5~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由亿元增加到亿元,12年间增长了倍;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1995年为%,到2006年上升到%,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从国际横向来看,据有关资料,拿上述2006年预算内的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这一比例去比较,远远高出日本的%、英国的%、韩国的%、法国的%、加拿大的%以及美国的%。[2]而上面的数据也只是预算内的数字,而实际的数据并没有透明。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是居高不下的,更是远远高出于国际水平。 三.行政管理费用现状原因分析

行政管理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行政管理教学大纲 行政管理课程是一门概论性、基础性的课程。强调对一般性、通用性知识的掌握是本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此基础上,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学科范畴和理论,掌握各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奠定良好的知识和学科基础。 2.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中国行政管理的大政方针、改革实践以及发展历程,加深对中国行政管理现状的理解和认识。 3.使学习者掌握和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培养学习者用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分析中国行政管理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取较为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首先是在讲授方式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结合相关案例,力图用形象、生动、易懂的方式向学习者讲授理论知识,加深学习者对理论的了解和认识;其次是教材编排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义的每一章节都会附有相关案例,供学习者思考讨论。另外,在某些章节我们还增加了拓展学习,以使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

上,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最后是重点与非重点相结合。重点章节教师会着重讲授,同时也要求学习者加强自主学习。 教学安排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安排4学分,80学时,讲授约20课时。本课程教材共15章,其中重点章节如行政组织、行政决策、行政领导、人事行政、绩效管理等各安排讲授2课时,非重点章节各安排讲授1课时,而知识性较强且容易理解的章节作为自学内容不安排讲授。 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将使大家了解并掌握公共行政学这门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了解公共行政学的概念、学科特点及研究方法,掌握公共行政学诞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与代表人物,熟悉公共行政学学科发展的四个阶段,同时了解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公共行政学概述;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建议学时:5 第二章行政职能 教学目标:本章主要学习行政职能的相关知识。行政职能回答

浅谈优化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我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育方针实施,教学目的实现,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成果的体现,无不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重要场所来实施。作为教学工作主导的课堂教学的效率成功与否关系整个教学成功的关键,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已是一个长久课题,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做法。一、创造良好授课环境是提高课堂效率前提。 1、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我曾新接全校“闻名” 后进班的课,下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讲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粉笔灰乱七八糟散落着粉笔头。我用目光巡视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的粉笔,然后转身面对黑板轻轻吹去桌上的粉笔灰。片刻的哑雀无声后,教室响起了一片掌声,所有同学的掌声给我的开场白一个最好的诠释。我充分利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把微笑与赏识带进课堂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相互信任的教学氛围,良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不光表现在课内,更表现在课余,把他们当朋友,我总是让他们畅所欲言。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强大推动力促进师生共同努力去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2、灵活处理课堂上的“插曲”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是提高教学效果核心。艺术处理课堂违纪事件采取尊重、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态度帮助学生明变是非,使之正确控制主动调节自己行为,将注意力引向教师讲授内容。当课堂上出现了“小插曲”时要有教育机智灵活处理。 一次我在板完书转身时一个纸飞机正好落在放在讲桌上,全班一片寂静的目光集中在张浩同学身上。我微笑着拿起飞机说叠的真巧,下课后能否再送我一架,当时我还自编了一个台词“飞机上还有一段话老师我怎

样才能成长为一名飞行员?”夸这位同学的理想很好,但光有理想是不行的必须从现在努力学习锐意进取长大后你可能成为一个优秀飞行员。 全班一片掌声张浩同学紧张的脸上露出了会意的笑容。“小插曲的佐料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师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课后张浩同学主动承认了错误-------使学生始终保持心旷神怡的心境和浓厚兴趣,进入“书山有路趣为境,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最佳境界。 3、我利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找一个夸奖学生的理由。赏识教育就是利用了肯定与激励来促进学生求知欲望提高的。玩是孩子的天性:首先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游戏时间,适当减轻学习压力,对于做事拖拉的学生用前后两次作业的效率比较,给学生改正缺点的信心,没有哪个同学主观上喜欢成绩差,就像运动员身处赛场怎不渴望成绩优秀?处处要求第一不仅不切实际,且代价太高,结果不一定理想。应对学生有信心真心相信他是一个健康聪明向上的好学生,同时对学生的弱点正面引导、鼓励,他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 4、在培养学生自信心上下功夫,一个在老师面前向缺乏自信的孩子面对外部世界不可能有充分的自信。老师是学生面对的最大的外部环境,老师皱皱眉头,责备一句,老师可能以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学生心里可能是世界上对他最严厉的批评,同样一个微笑,老师的一句由衷的赞美都会使学生信心倍增,激发他极大的创造热情和向上的积极性。 二、我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我在日常工作中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实施参与性教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行重要的,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成教版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成教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成教版) (2014年3月修订) 课程名称(中文):行政管理学(英文):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层次:专升本 总学时:64 总学分:4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本课程是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 2.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突出中国特色,强调理论性和应用性。教学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现代的科学的行政意识,提高运用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行政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导论 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创立及其发展状况,掌握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了解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意义。 重点与难点:重点:行政管理学的创立及其发展状况;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难点: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 第二章行政环境 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行政环境的含义,行政环境的构成,认识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认识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行政管理的意义。 重点与难点:重点:行政环境的构成;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宗教、自然、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难点: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依性。 第三章行政职能 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行政职能的含义和特点、行政职能体系,掌握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情况,认识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当代资本主义的行政职能;认识转轨时期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的必然性、必要性和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教学管理精细化方案

教学管理精细化方案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为进一步精细化、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马厂学区“关于学校”等文件精神尤其教学工作的精细化实现我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办好学校教育”这一教学目标开展工作具体做法是: 1、规范课程管理严格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开设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上好体育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课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重视教学常规的管理 (1)备课教师备课要独立钻研教材不能照抄教案集或教辅材料教师备课要做到目标要求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法得当、练习与板书设计合理课时数达到规定要求学校对教师教案进行经常性检查评比要求每学期检查2次以上有检查记载(2)上课树立课改新理念重视课堂教学新策略、新方法、新模式的探索和课堂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上课时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教师行为文明、举止端庄、精神饱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力求体现“三维”目标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后及时做好反思同时要求教师要精讲精练合理使用教材课堂教师讲授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效提

问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课精的教学效果 (3)作业批改我们制定了学生作业布置要求和教师批改作业要求从对布置作业的内容、梯度、形式及作业时间、教师批改的时间、符号、评价语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的要求语文作业12年级:要有作业本、生字本作业一课一批36年级:要有作业本要一课一批作文小作文一学期16篇大作文8篇作文批改:30人以上精批二分之一略批二分之一精批做到有总眉批、分批数学作业:每节课一批英语:三年级布置少量作业要求写字母会占格四年级每单元12次作业每学期68次作业五、六年级新授课每节课一次作业作业全批改语数外作业都要有详细批改记录 (4)辅导学生教师要重视“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各班各科有“学困生”名单有互帮小组名单有“学困生”提高措施但不得歧视“学困生”和“跟班随读残疾儿童”期末对“学困生”的操行评定更要以鼓励为主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5)在单元检测方面: 按时进行单元检测;摸清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好试卷分析及学生成绩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3、全面抓好教研管理 (1)校本研究校本课程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特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有相关的教研组织和各类教研制度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和校本研讨活动积极完善我校探究的“小学语文六环节阅读教

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办法

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 量的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过程化、规范化、精致化,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贯彻市教育局教学精致化管理会议精神,特制定我校教学精致化管理实施办法。 二、实施办法: 1.加强课程管理,切实提高课程育人的有效性 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必须认真贯彻相关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各教研组对教学计划进行初审,并将审核结果以书面形汇总(填写教学计划审核表),上报教务处,作为考核工作的第一份材料。 2.加强课堂管理,切实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开展抽签听课工作,制定抽签听课的管理制度与评价标准。每位教师每学期被抽签听课2-3次,听课情况当日反馈,纳入学期考核。听课组成员认真做好评课记录,每次听课由一人主评,并填写好《抽签听课终结记录表》。 3.重视常规管理,提高教学工作的规范化与精致化 (1)备课 所有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电子备课或纸质备课,提倡电子备课。六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必须备详案,注重教学设计的规范性;六年

以上教龄的教师要重在教学设计的创新和个性化,尝试把编制教案为教学设计,提升层次。备课笔记必须课时齐全,作文指导与讲评、作业(试卷)的讲评等都要有备课;一课一案,内容详实,格式规范;做到有学生活动安排,有教学内容分析,有教学方法设计,有教后反思记录;杜绝不备课上课现象。 全面实施教学案一体化,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以学生中心,全面实施“三步两案一多”的教学模式,备好学案。重视对学生与教材的研究,进行创新设计,备好教案。进一步修订教学案一体化的备课模板,提高备课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强备课的检查力度,各教研组每周检查一次,教务处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校长室每学期抽查1-2次,所有检查实施月度汇总,每月公示,纳入学期结束考核。 (2)上课 教师进入课堂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要实现“五个转变”:目标上,由单纯的为学生考试而教转变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内容上,由单一的书本知识转变到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上来;对象上,由只重视尖子生转变到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上来;要求上,由一刀切转变到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上来;方法上,由“填鸭式”转变到“启发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变学会为会学。重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每学期课件数量不少于15件。 以抽签听课为主要方式,检查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以常规检查为主要形式,检查教师课堂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实施课堂教学常规

扎实优化教学管理全力提升教学质量

扎实优化教学管理全力提升教学质量 ——2012至2013学年度上学期教导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的统筹安排和科学指导下,教导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核心,树立生本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理控制课业负担”的双赢,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推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办学特色向纵深发展,走品牌发展之路”的目标逐步实现,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授予教师培训先进单位、教育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科学月上交作品399件;在科研论文、科技大赛、“比访同行、精彩演绎”等论文评选活动中,129篇获市级、省级奖项;张义娣老师参加省荣获奖,唐自力老师参加省竞赛荣获等奖。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以规范教学常规为抓手,重视过程管理狠抓常规检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1、以年级、组为主阵地,开创新举措,加大常规教学指导力度。为进一步凸显“阵地前移、近距服务”指导思想,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指导工作,实行了蹲点领导负责制,校委会成员包学科组制,狠抓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与落实。要求校委会成员做到了“四个一”,蹲好一个年级、带好一个学科组、转化一个班级、帮扶一名教师。半年来,各位蹲点领导耐心指导,真诚服务,促进了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具体表现在校本研修的环节落实到位。从检查来看,蹲点领导做到了“两个参与”:参与教研会研讨活动,参与课堂教学听评课,促进了校本研修的有效落实。本学期,讲校本研修课147节,做到了人人落实、步步落实。 2、以毕业班为突破口,加大对毕业班教学的指导力度,具体做到“四抓”。 (1)抓制度引领。先后出台了《毕业班工作指导意见》《毕业班教学奖惩办法》,用制度来引领、激励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 (2)抓质量分析。认真组织了两次月考,精心进行月考质量分析,召开年级总结表彰会、班级总结会、学科分析会,分班召开家长会。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多个角度的总结、分析、辐射,既促动了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又加大了对毕业班的关注力度和支持力度。 (3)抓集体备课。课前抓集体备课质量,做到每课必研,重点课、重点章节必在课堂展示中研;课中抓训练落实,以学练案为抓手,把训练贯穿到课堂始终,做到堂堂清;课后抓辅导,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帮扶3名学生,每周至少与1名学生进行谈心,每两周家访1名学生,实行帮扶学生跟踪制。 (4)抓创造性开展工作。本学期,六年级组集全体师生的智慧,创新早午间辅导策略、“堂堂清”基本策略、“学练案”基本方法,创办《天天向上》校报等做法,促进了六年级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以减负为契机,将减负工作落到了实处。一是出台《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对家庭作业时间做了具体规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四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得超过30分钟,五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总量不得超过45分钟,综合学科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二是合理控制作业量,倡导同年级同学科同内容的作业统一,并实行家庭作业公示制,接受学校、家庭、社会的监督,推行周三无作业日,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三是加强对“减负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本学期,对学生进行作业量控制情况检查和“周三无作业日”抽查达5次。通过制度约束、措施规范、检查落实,将减负工作落到了实处,至今未接到一起关于增加课业负担的投诉。

行政管理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教学提纲

行政管理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定义: 行政管理费用是一种社会消费性费用,它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这些行政机关提供的服务是为了全体公民共同享受,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我国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用。 一、行政管理支出现状分析 1.行政管理支出总量规模逐年递增。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趋势明显,总量上,从1978年的49.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835.4亿元,增长了97.5倍;从相对比重看,行政管理支出占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4.37%增加到2005年的14.25%,增加了9.88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35%,增长到2005年的 2.64%,增加了1.29个百分点。按当年价格计算,行政管理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8.53%。这一速度要高于经济建设、社会文教、国防等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 2.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迅速。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般说来,随着财政支出的增长,行政管理支出也会相应地增长。不过,由于行政经费属于纯消耗性支出,因而其增长速度应小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这样才有利于政府把财政支出增长的大部分用于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公共

事业,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应如此。行政管理支出弹性这一指标可以从动态角度反映行政管理支出增长与财政支出增长之间的相对关系,计算公式为:行政管理支出弹性=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它表明财政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时相应的行政管理支出增加的百分点数。该指标的理想取值范围应在0~1之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年的行政经费支出弹性情况为:1980—1996年行政管理支出弹性的实际值在1以上,最低时(1993年)达到1.09,最高时(1980年)则达到了3.79,即财政支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最少也要增加1.09个百分点,最多时甚至要增长3.79个百分点。这说明财政支出增长的相当部分都被用于应付不断膨胀的行政管理支出。显然,这种财政分配格局是极不合理的。1997年以后,行政管理支出弹性的实际值在1以下,说明行政经费膨胀的趋势得到了控制,财政支出增长的部分更多地用在了社会性支出和经济性支出。 3.行政管理支出的内部结构。从行政管理支出的内部结构来看,整个行政管理支出包括两大类,即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前者包括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等,后者包括公务费、招待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业务费等。从人员经费来看,个人经费除取决于从政人员的数量外,还取决于在职从政人员的工资水平、保险福利水平及向退休职工、退职职工所支付的费用等。在人员经费中,离退休费用的增长速度最快,超过同期其他各项费用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另外,从公用经费来看,许多本不应该列入的项目也挤入到公用经费支出中,如公费旅游、公款吃喝、超标准住房、公款安装私宅电话等。从各地所提出的公用经费支出控制重点及对公用经费超预算原因的分析结论来看,其费用主要集中在会议费(包括各种庆典纪念活动支

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方法

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方法 教学管理方式的优化,不是盲目套用那些“名师教学法”,更不是将陈旧的教学管理冠以“素质教育”等新名称,而是在教学管理中充分贯彻“人本理念”,将此观念外显于制度,内化为思想,做到对初中教学管理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管理局面不断拓展,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学管理氛围更加融洽,只有充分实现教学管理的优化,才能根本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初中教学管理的优化方法 一、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杜绝管理过程中的人为性、随意性。秉持用制度来管理,通过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合理性,来进行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目前需要建立的规章制度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完善教师教学奖惩考评制度,将教师的日常工作、能力水平、师德等与教学过程管理密切联系,细化目标管理,并把考评结果与教师的绩效相挂钩,提高教师工作热情,激发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是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检查制度、通 报制度、奖惩制度,做到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日常化;最后一方面,完善目标任务的分解工作,细化任务,责任到人,避免推卸责任或责任模糊,实现教学管理目标化。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可以充分发挥激励作用,使得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才能使得教学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树立现代教学管理观念 以往的教学管理,都是运用学校行政手段,由学校领导或教师兼职来执行,具有行政色彩。要树立现代教学管理的先进理念,必须要转变以往的老旧思想,使得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

教学管理中来,形成良好的教学管理氛围。因为教师更能贴近学生,他们不单单只是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是肩负着管理学生的重任。要坚持教学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中,要管理学生的学习秩序;在日常生活中,管理学生的 生活秩序;同时还要对校园活动等进行管理。所以,对现代教 学管理观念的总结,即每一位教师都是管理者,管理着每一件教学实践活动,也不断增加了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只有树立起这样的现代教学管理观念,才能有效保障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塑造教学管理整体局面 营造教学管理的整体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对日常教学管理常抓不懈。日常教学的所有内容,是教学管理的基础。应将教学日常管理和提高学生教学效益相结合,如:加强对教师备课工作的检查、教师上课的情况、课后辅导情况等;二是对教学过程严加管理。教学管理的核心在于教学,而教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学校领导应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学校现状,关心教师、关爱学生,及时调整办学思路,鼓励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对学生加强管理。教学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要在教学和生活上下大力气,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心理。在管理学生过程中,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宽容、理解学生,避免用剪刀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四、培养教学管理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管理的参与者、执行者,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管理的成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教师队伍,不仅能带动学校整体师资力量的提升,学生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耳濡目染,也能起到较好的学习作用。初中阶段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在于评价和培养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方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分析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更为科学的教学思想逐渐被提出和应用,对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管理服务,也应该在充分分析当前课堂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对学生实施科学的管理和指导,促使教学管理效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教学管理效果产生了相应的不良影响,综合分析,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师方面 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其表现在教师方面就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丰盛,无法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对自身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合适的调整,危机影响了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同时,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将工作重点放置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方面,而对教学管理工作相对忽视,也对教学管理效果的强化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不利于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基于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教师应该合适探索多元化的管理策略,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合适的调整,进而有用改善教学管理现状,促使教学管理工作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1]。 2.外在方面 小学数学教学管理水平较低还表现在外在方面。一方面,受到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的影响,小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已经开始能够独立的思考问题,但是部分学生却需要教师定期对其实施相应的教学引导,这一问题的存在极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管理难度,教师只有探索层次化的教学管理策略,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才能促使小学数学教学管理的作

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共18页

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一) 一、课题的提出 在现代社会,质量、效率是各行各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近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就是以追求各行各业实践活动的更好质量、更高效率及更佳效益为目标的。教学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一,亦应以质量和效率为自身存在的根据和价值,这就触及到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学科教育系统中的主要课程之一,作为德育工作系统中的主要渠道之一,其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可代替的,也是任何其他国家的课程设置所无法类比的。在历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都有这样的提法:“思想政治课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它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起着奠基作用;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使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当我们审视思想政治课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历程,却又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确还存在着这样一个悖论:多年来,我们一方面在

强调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首要性,但另一方面其有效性、教育性却是难以保证、难惬人意。归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尚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诸如: ①教学缺乏合理的策略指导,达不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的效果,难以实现发展性教学的目标,也难以使学生最终适应21世纪“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教育要求; ②师生对课堂教学关系认识不明确,特别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缺乏,往往认为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唱戏,学生看戏”,即使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所认识,也还面临着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 ③教学过程重输灌轻疏导,重接受轻发现,教师往往为完成教学任务,应付中考、高考,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将教师尽有的知识输灌给学生,至于学生能不能接受或怎么接受那是学生的事,缺乏对学生学习心理的了解; ④教学重认知轻行为养成,受教育者的内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统一和协调发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条重要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管知识的传授,不管能力和行为的养成,造成学生知行不统一; ⑤教学往往整齐划一,“大家同唱一个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无视或忽视学生个性特点、认知基础、学习水平和发展需要,用统一要求、标准、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教育学生,塑造同一规格的人才; ⑥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标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思想政治课考核往往还存在重分数轻表现、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缺乏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学科评价手段; ⑦课堂教学秩序维持有余,创新不足,缺乏有效调控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