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腹泄练习题

小儿腹泄练习题

小儿腹泄练习题
小儿腹泄练习题

#1 小儿腹泄练习题

1.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新生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B 婴儿胃呈水平位

C 婴儿幽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D 婴儿肠道相对较长

E 婴儿肠道固定性较差

C

2.婴儿体内含水量较成人相对多,其主要增多部分是

A 细胞外液

B 血浆

C 间质液

D 细胞内液

E 脑脊液

C

3.引起小儿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原是

A 产毒性大肠杆菌

B 侵袭性大肠杆菌

C 空肠弯曲菌

D 金葡菌

E 白色念珠菌

A

4.不造成肠粘膜损伤的腹泻致病菌是

A 空肠弯曲菌

B 耶尔森菌

C 金葡菌

D 产毒性大肠杆菌

E 侵袭性大肠杆菌

D

5.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是

A 腺病毒

B 诺沃克病毒

C 轮状病毒

D 埃可病毒

E 柯萨奇病毒

C

6.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失水量为体重的5%~10%

B 皮肤弹性较差

C 眼窝、前囟明显凹陷

D 四肢厥冷

E 尿量明显减少

D

7.重度脱水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 口腔粘膜极干燥

B 四肢厥冷

C 失水量为50~100ml/kg

D 尿量极少或无尿

E 眼窝和前囟深陷

C

8.除哪一项外,均为低渗性脱水的特点

A 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重点为低钠血症

B 多见于营养不良伴腹泻的病儿

C 易高热,烦渴

D 易脱水,休克

E 易嗜睡,昏迷

C

9.除哪一项外,均为高渗性脱水的特点

A 高热、出汗多而饮水不足

B 烦燥不安、肌张力高、惊厥

C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

D 无明显口渴

E 可出现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

D

10.婴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

A 发热、呕吐

B 每日大便超过10次

C 有水、电解质紊乱

D 大便含粘液、腥臭

E 镜检有大量脂肪滴

C

11.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 眼眶前囟深凹

B 皮肤弹性极差

C 哭无泪,尿量极少

D 精神极度萎靡

E 外周循环衰竭

E

12.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B 眼窝及前囟明显凹陷

C 哭时泪少,尿量明显减少

D 四肢厥冷,血压下降

E 皮肤干燥,弹性极差

D

13.小儿腹泻轻度酸中毒时,早期诊断的可靠依据是

A 呕吐、腹泻次数

B 脱水程度

C 酸中毒症状

D 呼吸症状

E 血气分析

E

14.哪一项提示低血钾

A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

B 肠鸣音消失,四肢肌力低下

C 心音亢进,心率减慢

D 呼吸深大

E 肠鸣音亢进

B

15.婴儿腹泻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内容,哪项除外

A 调整和适当限制饮食

B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C 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

D 控制肠道内外感染

E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E

16.婴儿腹泻的饮食治疗,下述哪项不正确

A 腹泻严重者应禁食

B 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暂停辅食

C 双糖酶显著缺乏者慎用糖类食品

D 病毒性肠炎应暂停乳类,改为豆制代乳品

E 人工喂养者,可给等量米汤或水稀释的牛奶,或脱脂奶A

17.高渗性脱水补液应选择

A 等张含钠溶液

B 5%葡萄糖

C 1/2张含钠液

D 1/3张含钠液

E 2/3张含钠液

D

18.不能测血钠时补液种类应选择

A 等张含钠液

B 2/3张含钠液

C 1/2张含钠液

D 1/3张含钠液

E 1/4张含钠液

C

19.小儿腹泻重度脱水,第一天静脉补液总量为(ml/kg)

A 60~90

B 90~120

C 120~150

D 150~180

E 180~210

D

20.小儿腹泻第一天补液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低渗性脱水用4∶3∶2溶液

B 高渗性脱水用3∶2∶1溶液

C 等渗性脱水用2∶3∶1溶液

D 脱水性质不明用2∶3∶1溶液

E 同时见尿补钾4~6天

B

21.2∶3∶1含钠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0.9%氯化钠2份

B 5%葡萄糖3份

C 1.4%碳酸氢钠1份

D 或1.87%乳酸钠1份

E 1.2%氯化钾1份

E

22.小儿腹泻应用2∶1等张含钠液的适应证是

A 重度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

B 中度脱水无循环衰竭者

C 补充继续损失量

D 补充生理需要量

E 高渗性脱水

A

23.小儿腹泻脱水无明显循环障碍时,前8~12小时最合适的补液速度〔ml/(kg.h)〕是

A 2~4

B 5~7

C 8~10

D 11~13

E 14~16

C

24.小儿腹泻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轻症不需要另给碱性溶液

B 碳酸氢钠为首选药物

C 碱性溶液需要量可按公式计算

D 先给总需要量的1/2

E 1/4%碳酸氢钠5ml/(kg.次)

E

25.小儿腹泻每日补钾量正确的是(mmol/kg)

A 一般按3~4mmol/kg

B 缺钾明显者按6~8mmol/kg

C 轻者按1~2mmol/kg

D 重者按500mg/kg

E 极少数病例可按600mg/kg

A

26.小儿腹泻中重度脱水伴低血钾时应

A 立即快速给予补钾

B 纠正脱水不必补钾

C 纠正脱水同时以0.5%浓度缓慢补钾

D 口服氯化钾

E 纠正酸中毒同时缓慢补钾

E

27.小儿腹泻时低钾症状见于血钾(mmol/L)低于

A 2

B 2.5

C 3

D 3.5

E 4

D

28.小儿腹泻重度低渗性脱水第一天补液,下列哪项最适合

A 2∶1含钠液

B 2∶3∶1含钠液

C 3∶2∶1含钠液

D 4∶3∶2含钠液

E 2∶6∶1含钠液

A

29.女婴,10个月。腹泻每日5~7次,水样便。伴呕吐2次。每日尿量较平日略少些。体检:前囟平,哭有泪。口唇略干,四肢温暖,无腹胀。皮肤弹性尚可。该儿腹泻病情为轻型与重型的区别点主要是

A 有无发热呕吐

B 每日大便>10次以上为重型

C 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D 大便含粘液、血性为重型

E 镜检有大量脂肪滴为重型

C

30.男,3个月。混合喂养,腹泻2个月,大便5~6次/天,稀或糊便,无脓血,食欲好,面有湿疹,体重5.6kg。最可能诊断是

A 迁延性腹泻

B 慢性腹泻

C 生理性腹泻

D 饮食性腹泻

E 感染性腹泻

C

31.男,11个月,发热咳嗽3~4天,食后呕吐,腹泻5~6次/天,蛋花汤样。T39.5℃P140次/分,R60次/分,神萎,气促,唇周青紫,口唇干燥,心音略低,二肺底湿音,腹部皮肤弹性减退。其酸碱平衡紊乱;血pH7.24,PaCO 2 6.4kPa,SB24mmol/L,BE 6mmol/L。应考虑

A 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性

B 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性

C 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性

D 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性

E 代谢性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E

32.对一例低渗重度脱水患儿进行补液,第一天用4∶3∶2(2/3)混合液按100~120ml/kg给予(暂先禁食6~8小时)。所用4∶3∶2液的组成是

A 4份10%葡萄糖,3份生理盐水,2份1.4%碳酸氢钠

B 4份生理盐水,3份10%葡萄糖,2份5%碳酸氢钠

C 4份5%葡萄糖,3份生理盐水,2份5%碳酸氢钠

D 4份生理盐水,3份5%葡萄糖盐水,2份11.2%乳酸钠

E 4份生理盐水,3份5%葡萄糖,2份1.4%碳酸氢钠

E

33.一腹泻婴儿,体重6kg,中度脱水,血清钠135mmol/L,第一天补液总量为

A 600~720ml

B 720~900ml

C 900~1000ml

D 900~1080ml

E 1000~1200ml

B

34.婴儿腹泻经第1天补液后脱水症状改善,第2天后的处理应为

A 停止补液,恢复正常饮食

B 口服补液,恢复正常饮食

C 给补累积损失+继续损失量

D 补充异常的继续损失+生理需要量

E 仅补生理需要量+钾盐

D

35.男婴,6个月。因呕吐腹泻3天,加剧一天,尿少来院急诊,体温38℃,眼窝前囟显凹,皮肤弹性较差,血Na + 140mmol/L,动脉血气:pH7.2, BE 12mmol/L。最适宜处理是

A 禁食6小时,以后牛奶喂养

B 静注25%葡萄糖溶液

C 静脉注射速尿

D 2∶3∶1溶液静滴

E 1.4%碳酸氢钠静滴

E

36.某婴,腹泻3天,伴发热39℃(R),每日大便7~10次,稀水样,粪质少。患儿今烦躁、哭吵,面色红,口唇及舌干燥欲饮。估计其为

A 高渗性脱水

B 等渗性脱水

C 低渗性脱水

D 无脱水

E 接近休克状态

A

37.女孩,2岁。发热,腹泻腹痛一天,大便5~6次,粘冻便,镜检示RBC 25个/HP,WBC 25~30个/HP。下列哪种疾病不考虑

A 细菌性痢疾

B 产毒性大肠杆菌

C 空肠弯曲菌肠炎

D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E 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B

38.男婴,6个月。腹泻2天,稀水样便5~6次/天,量中等,偶吐奶,尿略减少。前囟及眼窝稍凹陷。下列处理哪项不妥

A 喂母奶,暂停辅食

B 口服补液盐

C 给鞣酸蛋白

D 加强护理

E 补充各种维生素

C

39.患儿腹泻4天,中度脱水。经2天补液后脱水基本纠正,但仍肢软,心音稍钝,进食甚少。在整个补液治疗过程中对补钾按以下方案进行。但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治疗时注意到给钾前6小时曾排尿

B 静脉钾盐点滴浓度不超过0.3%

C 滴注时间不少于6~8小时

D 脱水纠正后第二天停止补钾

E 补钾量一般为3~4mmol/(kg.d)

D

40.1岁患儿,10月份患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有少量粘液但无脓血;有脱水征,考虑引起病原是

A 致病性大肠杆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白色念珠菌

D 粘附性大肠杆菌

E 肠道或呼吸道病毒

E

41.8个月女孩,发热、腹泻轻咳2天入院,大便10余次/日,蛋花汤样,大便镜检:白细胞2~3个/HP,大便细菌培养阴性,血常规:WBC 为7.5×10的9次方/L,除轻度脱水征外,无其他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B 细菌性痢疾

C 病毒性肠炎

D 金葡菌肠炎

E 霉菌性肠炎

C

42.3个月婴儿,出生体重2.8kg,母乳喂养,未加辅食,食欲好。大便次数每日6~8次,为黄色软便无特殊臭味,经治无好转,现在体重5.5kg,体格检查无异常所见。哪一种情况最可能

A 生理性腹泻

B 慢性痢疾

C 迁延型腹泻

D 霉菌性肠炎

E 肠结核

A

43.患儿,6个月。腹泻20余天,每日10余次稀水样便,体重5.3kg,精神萎靡,皮肤弹性极差,前囟及眼窝明显凹陷,四肢凉,血压偏低,口渴轻度,尿量极少,血钠125mmol/L考虑诊断为

A 中度等渗脱水

B 重度等渗脱水

C 中度低渗脱水

D 重度低渗脱水

E 重度高渗脱水

D

44.2个月小儿,腹泻2天,大便1日10余次,蛋花汤样,呕吐、尿少,精神萎靡,拒奶、面色苍白、前囟明显凹陷,大便镜检每高倍视野2~3个白细胞,应考虑小儿腹泻伴有

A 休克

B 酸中毒

C 低钾血症

D 食物中毒

E 败血症

B

45.8个月患儿,腹泻5天,稀水便1日10余次,尿减少,体重5.5kg皮下脂肪0.4cm,足稍凉,二氧化碳结合力为9mmol/L,血钠128mmol/L,本例脱水程度及性质是

A 轻度脱水,等渗性

B 轻度脱水,低渗性

C 中度脱水,等渗性

D 中度脱水,低渗性

E 重度脱水,低渗性

D

46.6个月患儿,吐泻2天,呼吸46次/分,脉搏124次/分,皮肤弹性较差,哭时泪少,血钠136mmol/L,血钾4.0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4mmol/L,此患儿脱水程度及性质考虑

A 轻度脱水,等渗性

B 轻度脱水,低渗性

C 中度脱水,低渗性

D 中度脱水,等渗性

E 重度脱水,高渗性

D

47.8个月男孩呕吐,腹泻3天,无尿12小时,T:37.8℃,嗜睡与烦躁交替,双眼深陷,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四肢冷,见花纹,脉细弱160次/分,心音低,呼吸深长60次/分,腹部肠鸣音亢进,血象:Hb:150g/L,WBC 13.0×10的9次方/L,S:0.40,L:0.60,初步诊断小儿腹泻伴有

A 重度脱水,代谢性酸中毒

B 中度低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

C 重度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D 败血症休克,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E 重度高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

A

48.10个月女孩,1周先吐后泻,大便呈蛋花汤样,腥臭粘液但无脓血。精神萎靡,皮肤弹性较差,眼窝凹陷,唇樱红,呼气深快有丙酮味,尿量明显减少,四肢稍凉,需静脉补液

A 第一天总量120~150ml/kg

B 第一天用等张含钠液

C 开始的30~60分钟用2∶1等张含钠液60ml

D 补充累积损失按20ml/(kg.h)

E 补充氯化钾0.3%浓度,40ml/(kg.d)

A

49.6个月女孩,中度脱水酸中毒,经纠正酸中毒与补液12小时后出现嗜睡,呼吸较前为浅,心音低钝,心率160次/分,腹胀,肠鸣音弱,血钠为135mmol/L,应考虑

A 血液低渗所致脑水肿

B 低镁血症

C 水中毒

D 低钾血症

E 低钙血症

D

50.8kg小儿,临床表现重度酸中毒, CO 2 CP8mmol/L,初次为提高CO2CP达到13mmol/L需补1.4%碳酸氢钠液是

A 75ml

B 100ml

C 140ml

D 200ml

E 250ml

C

51.患儿,8个月。腹泻4天,水样便,1日10余次。12小时无尿,呼吸深大,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四肢凉,血钠127mmol/L,血钾4mmol/L,血钙9mg%,二氧化碳结合力11.2mmol/L,首批应输入下述哪种混合液

A 4∶3∶2液(2/3张)

B 3∶2∶1液(1/2张)

C 2∶1等张含钠液

D 1∶2液(1/3)

E 1∶1液(1/2张)

C

52.10kg患儿,腹泻后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 CO2CP为11.2mmol/L,选用以下哪种混合液最恰当(混合液组成按着生理盐水∶5%葡萄糖: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钠配剂)

A 3∶3∶1液

B 2∶3∶1液

C 4∶3∶2液

D 2∶2∶1液

E 2∶6∶1液

B

53.14个月男孩发热,腹泻、呕吐3天入院,精神萎靡,呼吸45次.分。略促及深长、中度失水征,腹软气胀,余无异常。血钠127mmol/L,血钾4mmol/L,氯100mmol/L, C O 2 C P15mmol/L,第一天补液应是

A 100ml/(kg.d)1∶1液,不补钾

B 100ml/(kg.d)4∶3∶2液,不补钾

C 150ml/(kg.d)2∶3∶1液,见尿后补钾

D 150ml/(kg.d)4∶3∶2液,见尿后补钾

E 200ml/(kg.d)4∶3∶2液,见尿后补钾

D

54.1岁小儿,腹泻7天,经第一阶段输液后已排尿,呼吸见平稳,脉搏有力,血钠136mmol/L,

CO2CP13.6mmol/L血钾3.0mmol/L,第二阶段应用哪种液体,继续输给

A 含0.15%氯化钾的4∶3∶2含钠液

B 含0.15%氯化钾的生理盐水

C 含0.15%氯化钾1∶4含钠液

D 含0.15%氯化钾2∶1等张含钠液

E 含0.15%氯化钾2∶3∶1含钠液

C

55.秋季流行腹泻中,6个月小儿,2天吐泻20余次,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弹性较差,眼窝明显凹陷,尿量明显减少,唇干肢冷,血压9.3/5.3kPa,体温36.5℃,恰当补液应为

A 90ml/(kg.d)

B 90~120ml/(kg.d)

C 120~150ml/(kg.d)

D 150~180ml/(kg.d)

E >180ml/(kg.d)

C

56.6个月患儿,腹泻水样便5天,精神萎靡,眼窝及前囟明显凹陷,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呼吸稍快,血清钠未测,应补给0.9%氯化钠∶5%葡萄糖∶1.87%乳酸钠的溶液的比例的ml数为

A 450∶300∶150

B 400∶300∶200

C 300∶450∶150

D 200∶600∶100

E 400∶600∶200

C

57.男,4个月。体重5kg。腹泻3天,每日7~8次,蛋花汤样、无腥臭,奶后呕吐2次。面色稍苍白,上腭裂,精神较差,皮肤稍干燥,眼窝、前囟凹陷,皮下脂肪0.3cm,皮肤弹性较差。哭有泪。四肢末梢较冷,血清钠128mmol/L。估计该患儿的脱水程度及性质是

A 轻度等渗性脱水

B 中度等渗性脱水

C 轻度低渗性脱水

D 中度低渗性脱水

E 重度低渗性脱水

D

58.男,4个月。体重5kg。腹泻3天,每日7~8次,蛋花汤样、无腥臭,奶后呕吐2次。面色稍苍白,上腭裂,精神较差,皮肤稍干燥,眼窝、前囟凹陷,皮下脂肪0.3cm,皮肤弹性较差。哭有泪。四肢末梢较冷,血清钠128mmol/L。其第一天补液总量应补充每公斤为

A 60~80ml

B 81~90ml

C 90~120ml

D 120~150ml

E 150~180ml

D

59.男,4个月。体重5kg。腹泻3天,每日7~8次,蛋花汤样、无腥臭,奶后呕吐2次。面色稍苍白,上腭裂,精神较差,皮肤稍干燥,眼窝、前囟凹陷,皮下脂肪0.3cm,皮肤弹性较差。哭有泪。四肢末梢较冷,血清钠128mmol/L。当患儿痊愈出院时,对家长可作以下指导,哪项除外

A 继续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乳

B 先天性畸形(上腭裂)矫治

C 注意食具、尿布、玩具消毒

D 加强气候变化时的护理

E 迅速添加辅食如蛋黄、炼乳

E

60.10个月患儿,轻咳伴发热半天,晚上呕吐4次,不久频泻水样便,初色黄后转白,量多粘液少,无腥臭,尿极少,于10月底就诊。T39℃,面色苍白,前囟眼窝凹陷,哭泪少,咽充血,心肺无异常,腹稍胀,皮肤弹性减退。最可能诊断是

A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B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C 轮状病毒肠炎

D 诺沃克病毒肠炎

E 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C

61.10个月患儿,轻咳伴发热半天,晚上呕吐4次,不久频泻水样便,初色黄后转白,量多粘液少,无腥臭,尿极少,于10月底就诊。T39℃,面色苍白,前囟眼窝凹陷,哭泪少,咽充血,心肺无异常,腹稍胀,皮肤弹性减退。对该儿下列处理哪项不是必须的

A 暂禁食6小时

B 口服ORS

C 动脉血气分析

D 血钠钾氯测定

E 大便镜检和培养

E

62.女婴,4个月。腹泻、中度脱水,经静脉补液后脱水纠正,突然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呼吸变浅,心率140次/分,心音低钝腹胀,膝反射未引出。血清钠145mmol/L,钾3.2mmol/L, ECG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低平最可能诊断是

A 败血症

B 重症肌无力

C 中毒性心肌炎

D 低钾血症

E 中毒性肠麻痹

D

63.女婴,4个月。腹泻、中度脱水,经静脉补液后脱水纠正,突然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呼吸变浅,心率140次/分,心音低钝腹胀,膝反射未引出。血清钠145mmol/L,钾3.2mmol/L, ECG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低平对患儿应立即给予

A 血浆20ml/kg静滴

B 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后静注

C 10%氯化钾3~4ml/kg加入液体中静滴

D 1.4%碳酸氢钠20ml/kg静滴

E 10%氯化钾1~2ml/kg加入液体中静滴

C

64.男婴,2岁。呕吐腹泻1天。突然脐周阵发性腹痛,继恶心呕吐3~4次,大便5~6次。初蛋花汤样后呈赤豆汤血水样便,腥臭,无脓。T39℃(R),腹软,稍胀,不固定压痛,无肌紧张,未及包块,皮疹(-)。可能诊断是

A 婴儿腹泻

B 急性坏死性肠炎

C 细菌性痢疾

D 过敏性紫癜

E 肠套叠

B

65.男婴,2岁。呕吐腹泻1天。突然脐周阵发性腹痛,继恶心呕吐3~4次,大便5~6次。初蛋花汤样后呈赤豆汤血水样便,腥臭,无脓。T39℃(R),腹软,稍胀,不固定压痛,无肌紧张,未及包块,皮疹(-)。为早期确诊,哪项检查最有价值

A 血白细胞计数分类

B 大便常规加隐血试验

C 大便培养加药敏

D 动脉血气分析

E 腹部X线片

E

66.6个月患儿,腹泻水样便,每天10余次。为稀水样便,今日病儿昏睡,呼吸深快,尿量极少,查体:四肢厥冷,二氧化碳结合力8mmol/L,血钾4.0mmol/L,血钠:140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重度脱水酸中毒

B 中度脱水酸中毒

C 重度脱水,低钾血症

D 中度脱水,低钾血症

E 重度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

A

67.6个月患儿,腹泻水样便,每天10余次。为稀水样便,今日病儿昏睡,呼吸深快,尿量极少,查体:四肢厥冷,二氧化碳结合力8mmol/L,血钾4.0mmol/L,血钠:140mmol/L。该患儿第一天补液首选下列哪种液体

A 2∶1液

B 4∶3∶2含钠液860ml

C 2∶3∶1含钠液860ml

D 2∶6∶1含钠液860ml

E 5%碳酸氢钠360ml

A

68.6个月患儿,腹泻水样便,每天10余次。为稀水样便,今日病儿昏睡,呼吸深快,尿量极少,查体:四肢厥冷,二氧化碳结合力8mmol/L,血钾4.0mmol/L,血钠:140mmol/L。该患儿第一天补液的总量是

A 720ml

B 800ml

C 880ml

D 980ml

E 1080ml

E

69.患儿,8个月。腹泻4天,水样便,1日10余次。12小时无尿,呼吸深大,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四肢凉,血钠127mmol/L,血钾4mmol/L,血钙2.25mmol/L,二氧化碳合力11.2mmol/L。该患儿的诊断是小儿腹泻伴

A 中度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

B 重度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

C 中度等渗性脱水,酸中毒

D 重度低渗性脱水,酸中毒

E 中度低渗性脱水,酸中毒

D

70.患儿,8个月。腹泻4天,水样便,1日10余次。12小时无尿,呼吸深大,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四肢凉,血钠127mmol/L,血钾4mmol/L,血钙2.25mmol/L,二氧化碳合力11.2mmol/L。首批应输入下述哪种混合液

A 1∶1含钠液

B 1∶2含钠液

C 2∶3∶1含钠液

D 2∶1含钠液

E 4∶3∶2含钠液

D

71.患儿,8个月。腹泻4天,水样便,1日10余次。12小时无尿,呼吸深大,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四肢凉,血钠127mmol/L,血钾4mmol/L,血钙2.25mmol/L,二氧化碳合力11.2mmol/L。补充累积损失为主阶段的输液速度,张力以及补液量

A 每小时8~10ml/kg,1/2张600ml

B 每小时8~10ml/kg,1/3张600ml

C 每小时8~10ml/kg,2/3张450ml

D 每小时4~5ml/kg,1/2张450ml

E 每小时4~5ml/kg,1/3张450ml

C

72.6个月女孩,中度脱水酸中毒,经纠正酸中毒与补液12小时后出现嗜睡,呼吸较前为浅,心音低钝,心率160次/分,腹胀,肠鸣音弱,血钠为135mmol/L。为明确诊断应做的辅助检查是

A 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

B 电解质测定

C 血渗透压测定

D 腰穿脑脊液检查

E 心脏超声心动图

B

73.6个月女孩,中度脱水酸中毒,经纠正酸中毒与补液12小时后出现嗜睡,呼吸较前为浅,心音低钝,心率160次/分,腹胀,肠鸣音弱,血钠为135mmol/L。治疗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继续纠酸

B 补钠

C 脱水

D 补钾

E 能量合剂

D

74.6个月女孩,中度脱水酸中毒,经纠正酸中毒与补液12小时后出现嗜睡,呼吸较前为浅,心音低钝,心率160次/分,腹胀,肠鸣音弱,血钠为135mmol/L。输液的成分是

A 5%碳酸氢钠5ml/kg

B 2∶1含钠液20ml/kg

C 20%甘露醇5ml/kg

D 10%氯化钾3ml/kg

E 1.6-二磷酸果糖3ml/kg

D

75.生理性腹泻

A 便色黄或暗绿,有腥臭味

B 便次较多,发育不受影响

C 粘液脓血便,常伴有发热

D 血便或呈赤豆汤样便

E 便泡沫多,含粘液,豆渣样

B

76.侵袭性细菌性肠炎

A 便色黄或暗绿,有腥臭味

B 便次较多,发育不受影响

C 粘液脓血便,常伴有发热

D 血便或呈赤豆汤样便

E 便泡沫多,含粘液,豆渣样

C

77.坏死性肠炎

A 便色黄或暗绿,有腥臭味

B 便次较多,发育不受影响

C 粘液脓血便,常伴有发热

D 血便或呈赤豆汤样便

E 便泡沫多,含粘液,豆渣样

D

78.金葡菌肠炎

A 便色黄或暗绿,有腥臭味

B 便次较多,发育不受影响

C 粘液脓血便,常伴有发热

精选-腹泻的辨证分型

腹泻的辨证分型 腹泻的辨证分型 发表者:武明胜 (访问人次:67) .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150~200g,含水分为60%~75%。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 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腹痛、肛门坠胀。肛门灼热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 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腹泻属中医“泄泻”、“下利”等范畴。根据腹泻的病因病机及粪便特点可分为; 湿泄、寒泄、火泄、暑泄、热泄、食泄、气泄、胃泄、小肠泄、大肠泄、肾泄、直肠泄、滑泻、水泻等。 中医一般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下如水样者称为“泻”。 临床上腹泻可分为以下几个证型: 1、湿热蕴结:起病急,泻下如注,泻出黄色水便或带粘液,腥臭,肠鸣、肛门灼热疼痛,口干渴而不多饮,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寒湿中阻:大便清晰,腹痛,喜温喜按,水谷不化,不思饮食,肢体沉重困倦,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腻,脉濡或缓。 3、饮食积滞:腹痛即泻,泻下痛减,少顷复又痛泻,粪便粘稠,秽臭,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腹满厌食,舌淡,苔垢腻,脉弦滑。 4、肝郁脾虚:泻前腹痛,泻下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不减或有所加重,每遇精神刺激诱发,食欲不振,嗳气,舌淡,苔白,脉弦。 5、脾气亏虚:大便稀,每食生冷油腻或难消化食物加重,腹部隐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肢体困倦,舌淡胖,苔白,脉沉弱。如属中气下陷者可伴肛门坠胀,脱肛。

9、小儿泄泻病(小儿腹泻)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泄泻病(小儿腹泻)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小儿腹泻的轻症患者。 一、小儿泄泻病(小儿腹泻)轻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泄泻(TCD 编码:BNP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ICD-10 编码:A09.004感染性腹泻;A08.001轮状病毒性肠炎;ICD-10 :K52.202过敏性腹泻;ICD-10 :K52.205饮食性腹泻;ICD-10:K52.912慢性腹泻)。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泄泻诊疗方案》 小儿泄泻病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泄泻证 湿热泄泻证 伤食泄泻证 脾虚泄泻证 寒湿泄泻证 脾肾阳虚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泄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病(TCD编码:BNP110))和腹泻(ICD-10 编码:A09.004感染性腹泻;A08.001轮状病毒性肠炎;ICD-10 :K52.202过敏性腹泻;ICD-10 :K52.205饮食性腹泻;ICD-10:K52.912慢性腹泻)。 2.有小儿中医特色疗法适应症,无其他禁忌症。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患儿及家长同意并配合治疗。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门诊就诊当天根据需要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C 反应蛋白(CRP) (3)大便轮状病毒检测 (4)血钠、钾、氯、钙测定 2.入院后1-2天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C 反应蛋白(CRP) (3)大便轮状病毒检测 (4)肝肾功、电解质 (5)其他检查根据患儿具体情况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药汤剂

小儿腹泻中医辩证治疗

一、湿热泄:夏、秋季多见,适用于急性水样便腹泻。病毒性或产毒性细菌感染。 症候表现: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稀或水样,肛门灼热,发热,烦闹,口渴喜饮,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分利止泻。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常用药: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茯苓、车前子、苍术等 发热重:加藿香、柴胡、生石膏 呕吐:加半夏、生姜。 成药有:葛根芩连微丸、苍术止泻口服液、双芩止泻口服液等。 二、脾胃虚寒泄:适用于急性腹泻之后的迁延与慢性腹泻。 症候表现:病程大于2周,时轻时重,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滑。 治则:温中健脾、固涩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合桃花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肉蔻、丁香、赤石脂、石榴皮、鸡内金、乌梅等。 三、脾肾虚寒泄:适用于重症难治性腹泻。多见于3个月以下小婴儿伴重度营养不良。 症候表现:腹泻日久,久治不愈,腹泻频繁,大便色淡不臭,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舌淡脉弱。 治则:温补脾肾、固肾止泻。方药:附子理中丸加减。 常用药:熟附子(先煎)、红人参(先煎)、苍术、甘草、干姜4克、赤石脂、茯苓、山药等。 四、脾虚泄:适用生后即腹泻或病后伴发腹泻。 症候表现:病程迁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大便稀溏,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食欲,不振,神情倦怠,形体消瘦或虚胖。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则:健脾益气、固涩止泻。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苍术、山药、陈皮、焦三仙、鸡内金、赤石脂 脱肛:加黄芪、升麻。 成药:有启脾丸,香橘丹。 五、伤食泄: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 症候表现:脘腹胀满,疼痛,痛则欲泄,泄后痛减,大便溏稀带奶瓣,不消化,味酸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性急好哭,夜睡不安。舌质淡红,苔白厚膩或淡黄膩,脉滑数。 治则: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方药: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藿香、陈皮、焦三仙、莱菔子、茯苓、半夏、木香、白芍、元胡、鸡内金等。 成药:有至宝锭。小儿百寿丹,脾可欣等。

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

【关键词】小儿泄泻1范围本指南制订了小儿泄泻的诊断、辨证、治疗规范。本指南适用于小儿泄泻的诊断和治疗。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泄泻(infantile diarrhea)是由多种因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同义词:腹泻病(西医学病名)。3诊断 3.1诊断要点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冒风受寒、感受时邪等病史。大便次数和量较平时明显增多。粪质淡黄色、黄绿色或褐色;或清水样,或夹奶块、不消化物,或呈蛋花汤,稀溏或糊状,或夹少量黏液;大便臭。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纳差、口渴、小便少等症。严重者可出现气阴两伤或阴竭阳脱的表现。轻型: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一般在每日10次以下,大便性状变稀,无明显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重型: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加重转化而成。大便每日达10次以上,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本病按病程分类。急性腹泻: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至2月。慢性腹泻:病程>2月。(1)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2)大便病原学检查:可有轮状病毒等病毒检测阳性,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

菌培养阳性。 3.2鉴别诊断细菌性痢疾:急性起病,大便次频、性状稀,有黏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大便常规检查脓细胞、红细胞多,可找到吞噬细胞;大便培养可见痢疾杆菌生长。4辨证 4.1湿热泻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势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夹少许黏液,腹痛阵作,发热,烦躁哭闹,口渴喜饮,食欲不振,或伴呕恶,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 紫。 4.2风寒泻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淡红。 4.3伤食泻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部胀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或指纹滞。 4.4 脾虚泻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常食后即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或指纹淡。 4.5脾肾阳虚泻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白无华,精神萎靡,寐时露睛,小便色清,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指纹色淡。 4.6气阴两伤泻泻下过度,质稀如水,精神萎软或心烦不安,目眶及囟门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力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4.7阴竭阳脱泻泻下不止,次频量多,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9-20T15:38:01.5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0期作者:林海燕 [导读] 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遵循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原则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疗效,并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鸡西市中医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儿不同的发病原因和症状口服合适的中药汤剂治疗。结果11d内患儿精神食欲正常,腹泻停止,大便成形,常规检查正常。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遵循中医辨证分型论治的原则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疗效,并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分型治疗;小儿腹泻;中医辩证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dialectical typing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auses and symptoms of the children,the appropriate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was taken orally.Results Within 11 days,the mental appetite was normal,diarrhea stopped,stool was formed and routine examination was normal.Conclusion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the principl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and the side effects are small,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typing treatment;infantile diarrhea;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s 小儿腹泻是儿科较为常见的季节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婴儿时期,通常发病年龄在2岁以下,大多数患儿为1岁以内。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大便不成形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症。这种病证属于中医泄泻范畴。通常有85%的婴幼儿腹泻采用抗炎、止泻补液等常规治疗2w内方可痊愈,但是也有15%的腹泻患儿腹泻持续不愈。临床上根据患儿的病程将腹泻又可以分为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w~2个月的为迁延性腹泻[1],超过两个月的为慢性腹泻。临床上对于慢性腹泻和迁延性腹泻没有明显的概定区别,仅用于临床判断病情。 腹泻病因多而复杂,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威胁。作者结合临床经验,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满意,副作用小,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我科诊治的108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女49例,男59例;年龄3.5个月~7岁,平均年龄(3.5± 2.8)岁;病程5~34d,平均病程(21±5.5)d。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形体消瘦、呕吐等临床症状,并且大便不成形、呈糊状,大便颜色淡黄或黄绿色,大便次数4~8次/d不等。部分患儿大便有少许泡沫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1.2 中医辩证分型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和病因,分为伤食腹泻、湿热腹泻、脾肾阳虚腹泻、风寒腹泻、脾虚腹泻、气阴两伤腹泻、暑热腹泻等证型[2]。 1.3 中医辩证 1.3.1 伤食腹泻伤食腹泻者19例。大多数患儿由于喂养不当,饮食没有规律,积滞胃肠。主要证见脘腹胀痛,痛则欲泻,腹泻之后疼痛减轻。大便有未消化食物残渣或奶花,饮食不振,或有呕吐,舌苔黄而厚腻。 方法:主要针对积食治疗,帮助患儿脾胃的消化,同时应该注意饮食,合理喂养患儿,减少乳制品的喂养。 药方:陈皮8g,炙甘草5g,山楂10g,苍术5g,大枣10g,s生姜8g,黄连4g。如果患儿腹泻不止者,可加鸡内金8g;如果患儿腹胀严重可加大黄粉5g,帮助患儿通便。 1.3.2 湿热腹泻湿热腹泻患儿14例。患儿大便稀薄,或如水状,大便为黄色,伴有臭味。部分患儿有发热、口渴症状;小便量少且颜色为黄色;患儿困乏肢体倦怠;腹部会伴有阵痛感;骤然发病等证。脉滑数,指纹紫。 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选用清热利湿的药物。 药方:黄连5g,神曲10g,厚朴8g,黄芩5g,葛根9g,甘草5g,车前草11g。如果患儿发热可加半夏4g、生姜4片,解表清里和止吐。 1.3.3 脾肾阳虚腹泻脾肾阳虚腹泻患儿10例。由于脾肾阳虚,气机阻滞引起。临床病证主要有:腹部胀痛、腹泻不止,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完谷不化,每日大便数次,并且腹泻反复发作,患儿舌苔淡白。脉沉细微弱。 方法:补脾、补肾,健脾益气,苦涩止泻。 药方:五味子4g,白术5g,桔梗8g,山药10g,人参3g,炙甘草5g,党参5g。对于腹泻不止者,可加入赤石脂4g,禹余粮 5 g 等止泻。 1.3.4 风寒腹泻风寒腹泻患儿23例。大便清稀,甚者如水样;同时外感风寒,有发热、头痛、肢体酸痛等临床症状;患儿舌苔白、舌质淡。 方法:祛寒治湿,采用芳香化湿药品,以疏散风寒化湿。 药方: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3 g、紫苏5 g、半夏5 g、茯苓10 g、炒白术 10 g、陈皮 3 g、泽泻 10 g。若腹痛较甚者,加木香5 g、砂仁5 g 以理气止痛;兼有食滞者加山楂 5 g 消食导滞,便短少者加泽6 g、猪苓5 g以渗湿利尿。 1.3.5 脾虚腹泻脾虚腹泻患儿17例。患儿面色发黄,萎靡不振,神情疲倦;大便次数多,食欲不振;舌苔白,舌质淡;每日食量少。 方法:健脾止泻,主要选用健脾药物,调理脾虚,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 药方:党参10g,陈皮5g,炙甘草8g,山药10g,乌梅8g,炒白术10g,砂仁8g。 如果患儿大便完谷不化可加干姜温水驱寒健脾。 1.3.6 气阴两伤腹泻气阴两伤腹泻患儿13例。患儿主要表现为:大便如水样,腹泻过度,精神萎靡,皮肤干燥无光泽,口渴,舌苔较少,舌质发红;患儿瘦小,啼哭泪少。 方法:补阴,健脾。 药方:木瓜5g,人参3g,山药8g,乌梅4g,炒莲子6g。如果患儿食欲不振腹泻不止,可加炙甘草5g,补阴健脾。 1.3.7 暑热腹泻暑热腹泻患儿12例。患儿多由于暑热或饮食不当引起,暑热内迫大肠所致。患儿有发热、呕吐、头痛,大便次数频繁,

小儿积食的辨证及处理方法 中医学习笔记

小儿积食的辨证及处理方法中医学习笔记 现在食物太丰富,家长都生怕小孩长不胖,喂养非常成问题,导致小孩生病很多是积食造成的。积食时可能鼻涕、鼻塞、咳嗽、发烧,严重的嗓子发炎、咽喉发炎,与感冒症状差不多,西医诊断可能是毛性支气管炎(毛支炎)或支气管炎。不管症状如何,只要判断有积食就按积食处理。比如咳嗽或发烧,如果是积食,按受寒咳嗽或受寒发烧处理是无效的,即使暂时有效也会反复。 一、积食的判断: 1. 小儿口气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必定是积食 2. 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积食 3. 如果发烧是不是手心手背、肚子后背温差很大(嘴唇碰来检查),如果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则必定积食 4. 想想是不是吃东西后引起,比如是否吃太多,是否呕吐过 5. 大便是否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积食大便颜色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 6. 积食几天后舌苔会偏厚,逐渐变黄腻;舌苔黄厚一般就是已经积食至少几天了;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必定是有积食 7. 有没出现脸蛋发红,一边(一般是右边)偏烫;可能还有

手心脚心偏烫 8. 食欲不正常,可能是不想吃东西,也可能总是吃不饱的样子 9. 晚上睡觉不安,不停扳,这头翻那头,哭闹(积食必然会睡觉不安,所谓胃不和卧不安),还有磨牙的 10. 严重的嗓子、扁桃体、咽喉发炎,一般开始都是发红,有化脓了变白 11. 喊肚子痛,大便后就不痛了,可能还要痛 程度不同病程不同表现不同,不是所有这些症状都有,只有前3条有一条就能判断是积食。如果有感冒症状,并排除积食,则按感冒处理。另外屁臭也是消化问题,可怀疑积食。 二、积食案例小儿确认积食比较简单 案例1:10个半月的孩子吃了3天棒子骨浓汤煮饭,不拉发展为拉稀,咳嗽有痰,喉咙咳的发红了;喉咙发红发炎;没有口臭;稀便很臭 案例2:孩子又发烧了,可两个医生都说是嗓子发炎引起的,我还专门让看了肚子,他们都说没事,我说孩子这几天大便特臭还有屁,他们说只要每天都大便肠胃问题就不大,可我现在发现孩子又是左脸凉右脸烫(评:西医一般不懂积食,跟他们说积食是对牛弹琴,积食不用找西医,就像弹琴不用找牛来听) 案例3:9个月小孩拉肚子5天。妈妈说开始拉肚的前一天

最新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176例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176例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腹泻176例的临床观察 首席医学网 2006年05月19日 15:32:32 Friday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八届全国帕金森病会 ?期刊社的网站运营专家 ?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 ?全国抗菌药物会 ?国际病毒性肝炎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第五届世界癌症会 ?国际神经科技大会 ?全用药学术会议 ?国际药师论坛 ?基因组活动周 ?第四届抗体大会 ?亚太临床微生物 作者:胡海燕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 《中华临床医师 杂志》中华医学 会主办,中华医 学电子音像出... 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 [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 ·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 ·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

【关键词】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泻下清水样稀便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为主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为多见。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辨证施治情况,分析整理后,以供同道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76例,男85例,女91例,年龄最大者10岁,最小者3个月,以2~8岁者多见,共130例,占73.9%;发病季节以8~9月份最高,共140例,占79.5%;其他季节36例,占20.5%;176例中,病程最长者1个月,最短者2天。 1.2 辨证分型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本组病例分为伤食腹泻、暑热腹泻、寒湿腹泻、湿热腹泻、脾肾阳虚腹泻等五个证型。 1.3 辨证施治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门诊)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门诊)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小儿腹泻病的轻型腹泻患者。 一、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TCD 编码:BNP110) 。西医诊 。 断: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病(ICD-10 编码:K52.904)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ZY/T001.4-94)。 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2 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2个月。 3.疾病分型 (1)轻型 (2)中型 (3)重型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 方案”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临床常见证候:风 寒泄泻证 湿热泄泻证伤 食泄泻证寒湿 泄泻证脾虚泄 泻证脾肾阳虚 泄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 案” 。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 急性泄泻≤5 天/疗程,迁延性及慢性泄泻≤10 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小儿泄泻(TCD 编码:BNP110)和小儿腹泻病(ICD-10 编码:。 K52.904) 2.轻型腹泻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大便轮状病毒检测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肌酶、电解质、便培养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 (1)中药汤剂 (2)中药煮散剂 (3)中成药 2.小儿推拿疗法 3.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2)中药灌肠法 (3)针灸疗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大便成形,次数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5T11:01:40.4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作者:王启民 [导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中医辩证法治疗小儿腹泻,可将患儿的有效率明显提高,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荐。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枣庄市中医医院)山东枣庄 277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3.33%,两组对比,P<0.05。结论中医辩证法治疗小儿腹泻,可将患儿的有效率明显提高,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小儿腹泻;临床效果 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好发季节为秋季。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症状为大便稀、次数增多,如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脱水、酸碱平衡紊乱等现象,严重威胁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在西医治疗中,以补水、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为主,用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给患儿造成极大的痛苦,为减轻患儿的痛苦,更好的治疗小儿腹泻病,我院采取了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61例,女59例,年龄为4个月-3岁,平均年龄为( 2.31±0.51)岁,病程为1-61h,平均病程为(1 3.24± 4.67)h,其中有30例患儿为轻度脱水,占所有患儿的50%,27例患儿为中度脱水,占所有患儿的45%,其余3例患儿为重度脱水,占5%;观察组,男60例,女60例,年龄为3.7个月-3.8岁,平均年龄为(2.61±0.71)岁,病程为1.5-65h,平均病程为(13.84±4.97)h,其中有31例患儿为轻度脱水,占所有患儿的51.67%,24例患儿为中度脱水,占所有患儿的40%,其余5例患儿为重度脱水,占8.33%,这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包括纠正脱水及酸碱平衡紊乱等,观察组给予中医辩证疗法,具体如下:①伤食型:表现为腹胀、腹痛,泻前哭闹,大便酸臭,且伴有未消化的奶瓣,给予患儿口服保和丸,每次口服1/4丸,每日3次;②湿热型:大便呈蛋花汤样,伴少量粘液,可有发热、口干,尿少,深黄色;给予患儿葛根黄连黄芩汤治疗,黄连6g、甘草6g、黄芩6g,山楂3g;③脾虚型:大便稀薄,伴有白色奶块,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给予患儿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白扁豆12g、党参6g、茯苓12g、白术12g、薏苡仁3g、砂仁6g、甘草6g、莲子6g、山药12g、桔梗3g;如果患儿伴久泻不止,加石榴皮6g、益智仁6g、肉豆蔻12g。④风寒型:大便稀薄如泡沫,色淡,稍有臭味,可有肠鸣腹痛,给予患儿藿香正气水口服,每日2次,每次5-10ml。 1.3 评价指标显效:经治疗后,3d内患儿大便次数正常,每天小于等于3次,大便不再呈水样或蛋花汤样,为正常的糊状;有效:经治疗3d后,患儿大便的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形状稍改善;无效:3d后,患儿大便次数每日仍大于3次,形状仍为水样或蛋花汤样。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3.33%,两组对比,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小儿腹泻病由内在因素、感染因素及非感染因素所致,内在因素: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小儿时期,分泌的胃酸及消化酶较少,消化酶的活性较低,神经系统对消化功能调节的作用不大,而小儿生长发育又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进而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的现象;②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小儿时期免疫力较差,血液中存在的免疫球蛋白较低,胃肠道中的SIgA亦是如此,胃肠屏障功能较弱,胃酸分泌量少,胃肠排空较快,对感染因素防御功能差;感染因素:分肠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及细菌引起)及肠道外感染(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皮肤感染等);非感染因素:喂养不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过早喂养大量淀粉、脂肪类食物等;如气温忽冷忽热,致使胃肠蠕动增加,减少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进而诱发腹泻;还有就是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泻等吸收不良症也会引起腹泻,因此针对不同病因的小儿腹泻病要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在常规的西医治疗中,我们选用的方法大都比较相似,即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大多数治疗都需要静脉点滴,给患儿造成较大的痛苦。 在中医辩证理论里,腹泻分为伤食型、脾虚型、湿热型及风寒型,虽都有大便次数增大,形状改变,甚至出现酸碱平衡紊乱等共同特征,但也有不同之处,中医辩证治疗是根据不同腹泻类型给予不同的药方,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来院的腹泻疾病患儿给予中医治疗,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3.33%,两组对比,P<0.05,由结果可知,小儿腹泻疾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综上所诉,中医辩证法治疗小儿腹泻,可将患儿的有效率明显提高,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参考文献: [1]朱文雅.浅谈小儿腹泻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9):129,131. [2]韩翠翠.枫蓼肠胃康合剂治疗小儿腹泻(湿热证、伤食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3]张亚平,李虹.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02:264-265. [4]罗菲.苍苓散对湿热型轮状病毒肠炎肠粘膜免疫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腹部影像诊断

食管平滑肌瘤食管中上段局限性充盈缺损,边缘光滑整齐,肿瘤周围钡剂环绕涂布,呈环形征,周围食管柔软。 贲门失弛缓征食管下段明显扩张、增宽,下段呈漏斗状狭窄,边缘光滑整齐,似鸟嘴状改变。 食管静脉曲张食管中下段黏膜皱襞广泛增粗、迂曲、呈蚯蚓状,食管内可见串珠样充盈缺损,食管柔软扩张度好,张力低。 胃癌不规则龛影,呈半月形,外缘略平,内缘不整齐,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的轮廓内;龛影外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轮廓不规则, 有指压状充盈缺损。 胃癌的CT 平扫胃的小弯侧可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凸向胃腔,其腔内面可见较大的溃疡,肿瘤同时向腔外生长,肝右叶可见一巨大类圆形低密度影,增 强扫描动脉期可见肝右叶病变呈典型的环形强化,为胃癌肝转移灶。 皮革胃胃腔明显缩小,胃壁僵硬,胃黏膜皱襞消失、破坏,仰卧位、俯卧位胃的形态不改变。 胃淋巴瘤CT平扫胃前壁溃疡,胃壁弥漫增厚,程度重,但壁柔软,浆膜外脂肪清晰。 X线钡餐造影胃体、胃窦部的黏膜皱襞粗大、紊乱,胃腔狭窄;俯卧位 胃体小弯侧轮廓内较大不规则龛影。 胃间质瘤CT平扫胃底部后壁软组织肿块,腔内外生长,内见低密度坏死灶; 增强扫描肿块呈中度以上强化,边缘明显。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球部呈三叶状变形,中心黏膜皱襞纠集,龛影不明显。 十二指肠降部憩室十二指肠降部可见类圆形囊袋状影向肠管外突出,并有细颈与肠管相通,可见黏膜皱襞伸入其中。 十二指肠癌钡餐造影十二指肠降部偏侧性狭窄,肠壁僵硬,黏膜破坏,并可见结节状充盈缺损 另一患者CT平扫十二指肠水平段肠壁增厚,肠腔狭窄。 小肠克罗恩病小肠造影,局部肠腔内可见卵石征,细膜缘可见纵行线状溃疡,游离缘可见假性憩室;CT显示多处小肠壁增厚;肠系膜根部可见多发小淋巴结; 肠系膜脂肪增生,血管呈梳样征。 小肠淋巴瘤CT和增强盆段回肠局部肠壁增厚,程度重,范围较大,肠腔扩大,强化程度较低。 溃疡性结肠炎CT直肠壁增厚呈靶征,直肠周围间隙增宽,密度增高,内见索条状纤维化影。 回盲部溃疡型肠结核钡餐造影检查,回肠末端及盲肠痉挛收缩钡剂充盈较少,病变回肠呈细线状,两侧正常肠腔充盈良好,呈跳跃征。 急性阑尾炎CT 阑尾增粗、扩张、腔内积液及结石,阑尾周围密度增高并有较多模糊渗出影。 巨块型肝癌肝A造影动脉期显示肝右叶巨大的占位病灶,其内见增粗迂曲的肿瘤血管。 并可见动静脉瘘,实质期可见瘤体染色。 结节性肝硬化CT检查肝脏弥漫性改变,体积缩小,肝裂增宽,肝缘呈锯齿状表现,肝实质内可见散在略高密度结节。 梗阻性黄疸MRI检查冠状面FIESTA序列显示胆总管显著扩张,胰管扩张,梗阻部位位于壶腹区;MRCP显示肝内胆管、胆总管明显扩张,胰管扩张形成双管 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

中西医结合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标签:中西医结合;轮状病毒;小儿腹泻 轮状病毒主要于每年的11月至下一年5月,侵袭5岁以内的儿童,是秋冬季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儿童在5岁以前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卫生条件及营养状况的改善,不能减少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的发病率。由于目前尚无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泻的特效药物,因此,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显得极为重要。 1 轮状病毒腹泻临床症状 轮状病毒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儿童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热、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严重者可因脱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1.1 轻型腹泻 每日大便次数多在10次以下,少数病例可达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皂块)和泡沫,可混有少量黏液。一般无发热或发热不高,伴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精神尚好,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1.2 重型腹泻 腹泻频繁,10~30次/d以上,水分多而粪质少,或多混有黏液的稀水便,同时可伴有腹胀和呕吐。脱水:脱水程度分轻、中、重三度。脱水性质:分等渗、低渗、高渗性三种。 2 轮状病毒腹泻产生的原因 2.1 西医学理论 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同时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造成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 2.2中医学理论 轮状病毒肠炎属中医“泄泻” 的“湿热泄泻”范畴,其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蕴结脾胃,脾胃运化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下注大肠,传化失司,水反为

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

收稿日期:2008-05-13 作者简介:韩新民(1957-),男,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儿科呼吸、消化、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诊疗规范? 编者按 为了适应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委托,正在开展《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的编写工作。本指南编写在于规范儿科常见病的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中医标准化处理策略与方法,促进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了高质量完成这一任务,本刊特选载《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一稿,进一步广泛征求同行意见。请将您的意见发至南京中医药大学韩新民收(邮编210029)。 小儿泄泻中医诊疗指南 韩新民,汪受传,虞 舜,赵霞,王 静,尹东奇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1范围 本指南制订了小儿泄泻的诊断、辨证、治疗规范。本指南适用于小儿泄泻的诊断和治疗。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泄泻(infantile diarrhea )是由多种因素引起,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同义词:腹泻病(西医学病名)。3诊断 3.1诊断要点3.1.1病史 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冒风受寒、感受时邪等病史。3.1.2表现 大便次数和量较平时明显增多。粪质淡黄色、黄绿色或褐色;或清水样,或夹奶块、不消化物,或呈蛋花汤,稀溏或糊状,或夹少量黏液;大便臭。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纳差、口渴、小便少等症。严重者可出现气阴两伤或阴竭阳脱的表现。3.1.3 分型与分类 3.1.3.1分型 轻型: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一般在每日10次以下,大便性状变稀,无明显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重型: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加重转化而成。大便每日达10次以上,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烦躁、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3.1.3.2分类 本病按病程分类。急性腹泻: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至2月。慢性腹泻:病程>2月。 3.1.4实验室检查 (1)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2)大便病原学检查:可有轮状病毒等病毒检测阳性,或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培养阳性。 — 1—

中医辨证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中医辨证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8-11-16T13:06:10.7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9期作者:姜志萍 [导读] 分析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 姜志萍 山东省龙口市妇幼保健院 265701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以数字随机法则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中医辩证推拿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腹泻次数无明显差异,即数据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 后,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即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3.63%,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期间,对患儿行中医辩证推拿疗法,可以减少患儿的腹泻次数,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应普及使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中医辨证推拿;腹泻次数;治疗效果 小儿腹泻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多以不足2周岁婴儿为主要病患群体,一般情况下,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大便性状改变、排便次数增加为主,部分患儿可能合并腹痛、呕吐、发热、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1]。小儿腹泻的诱发机制较为繁杂,例如,腹部受凉、饮食不当、肠道外感染等,只有结合患儿病情的诱发机制对患儿行针对性治疗,才能保证治疗有效[2]。基于此,本次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以常规西药疗法、中医辩证推拿疗法为对照进行如下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66例,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伴有程度不一呕吐、发热症状;患儿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不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脏器官疾病、药物过敏等情况。以数字随机法则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患儿。其中对照组患儿中有19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介于1个月-6岁之间,平均为(3.23±0.87)岁;病程介于5h-20h之间,平均为(13.12±1.67)h。观察组患儿中有20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年龄介于3个月-7岁之间,平均为(3.63±0.56)岁;病程介于6h-21h之间,平均为(14.02±2.11)h。比较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的相关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成立(P>0.05),研究可行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药治疗:①患儿每天接受三次乳酶生口服治疗,具体剂量如下:患儿年龄介于1岁至3岁之间,每次给予1片至2片;患儿年龄介于4岁至6岁之间,每次给予2片至3片;②患儿每天接受两次妈咪爱口服治疗,具体剂量如下:若患儿不足1岁,每次取妈咪爱半包;若患儿介于1岁至2岁之间,每次取妈咪爱1包;若患儿年龄超过2岁,每次取妈咪爱2包;注意冲服的水温不能超过40℃;③患儿每天接受思密达口服治疗,具体剂量如下:患儿年龄不足1岁,每天取1包思密达,分三次给药;患儿年龄介于1岁至2岁之间,每天取1包至2包思密达,分三次给药;患儿年龄超过2岁,每天取2包至3包思密达,分三次给药。治疗期间,患儿同时接受补液,治疗周期持续6d[3]。 观察组患儿接受中医辩证推拿疗法治疗:①患儿接受基础推拿治疗,即对患儿腹部、脐部行5min左右的按摩,然后推揉患儿尾椎骨、七节骨之间的部位,推揉次数控制在200次左右;然后推揉患儿的龟尾穴,次数控制在100次左右;②若患儿症状归为寒湿型,需要对患儿的外劳宫穴推揉50次,脾土穴、三关穴推揉300次;③若患儿症状归为伤乳食型,需要对患儿的板门穴推揉50次,大肠穴推揉200次,天枢穴推揉30次;④若患儿症状归为脾虚型,需要对患儿的脾土穴推揉400次,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以及八髎穴各推揉50次。值得注意的是,推揉期间,需要严格把控力度,一般情况下,患儿肌肤下陷深度在3mm-5mm之间为最佳。患儿每天接受一次推拿按摩治疗,治疗持续3d。期间患儿需要接受6次捏脊治疗[4]。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腹泻次数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有效率判定标准如下:治疗后大便性状恢复,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治疗后大便性状明显好转,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改善,为有效;治疗后大便性状以及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未见好转,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期间,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均由软件SPSS19.0负责统计与分析,数据表达方式有两种,即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 (n/%);两种数据的统计学意义成立检验值分别设定为t、X2,结果显示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腹泻次数无明显差异,即数据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即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3.63%,数据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成立要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自身免疫系统并不完善,抵抗能力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因此出现腹泻情况的概率较高。在中医理论中,小儿腹泻被归纳为“脾虚”范畴,认为患儿的致病机制与后天失养、久病不愈、先天不足以及饮食内伤等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因此,中医认为该病症临床治疗期间应以疏通经络、调和营卫为主[5]。中医推拿疗法即通过推揉患儿的脾经穴、胃经穴,改善患儿脾胃功能,提高其自身的升

小儿腹泻中医诊疗方法

小儿腹泻中医诊疗方法 *导读: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 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改变(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 脓血便)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小儿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改变(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夏 秋季节,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小儿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虽然由于儿童营养情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由腹泻病引起的死亡率明显地下降,但其发病率仍高。小儿腹泻为儿科重点防治的四大病之一。 小儿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 辨证论治 1.常证 (1)伤食泻证 [证候]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哭闹,多伴恶心呕吐,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治法] 消食化积,和中渗湿。 [方药] 保和丸加减。伤于肉食者重用山楂;伤于面食者重用莱菔

子;伤于谷食者重用神曲;脾胃薄弱者加白术、谷芽;腹痛较剧及气胀者,加木香、厚朴以理气消胀;呕吐较甚者加藿香、生姜、竹茹降逆止吐。 (2)风寒泻证 [证候] 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或伴鼻塞,流涕,身热,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治法] 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药] 藿香正气散。表寒较重者加荆芥、防风;肢体酸痛者加羌活、秦艽;寒邪直中太阴者加炮姜、砂仁,去生姜;如腹痛较甚者,加木香、砂仁以理气止痛;纳差者,加山楂、神曲以消食导滞;小便短少者,加泽泻、猪苓以渗湿利尿。 (3)湿热泻证 [证候] 泻如水样,每日数次或数十次,色褐而臭,可有黏液,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发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 葛根芩连汤合六一散加减。伴腹痛甚者,加白芍、木香以理气止痛;呕吐频者,加半夏、生姜汁以降逆辟秽:高热、烦渴引饮者,加石膏、寒水石以清热除烦;湿邪偏重,口不甚渴,舌苔厚腻者,加厚朴、苍术以健脾燥湿。 (4)脾虚泻证 [证候] 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是水样,带呈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