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孔乙己》-教案

5《孔乙己》-教案

5《孔乙己》-教案
5《孔乙己》-教案

《孔乙己》教学设计

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龙山校区

一、教材分析

《孔乙己》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体现了“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鲁迅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样一个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也向我们展示了为社会所侵害的麻木冷漠的看客群体。既展示了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也体现了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展现个人性格之悲、社会之悲、人性之悲。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孔乙己迂腐、好吃懒做、自命清高、懦弱不争等性格之悲

2.能分析孔乙己悲剧成因并理解该小说批判科举制度、封建等级观念、人心凉薄等社会之悲的社会意义

3.通过拓展延伸,体会孔乙己这一形象具有底层人和异己者这一古今中外普遍意义的人性之悲,对小说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在分析孔乙己形象与酒店中人形象时运用诵读涵咏法和圈点批注法

2.能在分析孔乙己性格之悲、社会之悲与人性之悲时运用合作探究法和任务驱动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体会作者对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体会作者对科举制度、封建等级观念、人心凉薄的批判,对底层人和异己者的慨叹。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孔乙己迂腐、好吃懒做、自命清高、懦弱不争等性格之悲

2.能探究孔乙己悲剧成因并理解该小说批判科举制度、封建等级观念、人心凉薄等社会之悲的社会意义及人性之悲。

(二)教学难点:

1.能体会作者对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体会作者对科举制度、封建等级观念、人心凉薄的批判,对底层人和异己者的慨叹。

三、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点拨法,课标主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析探究社会之悲时以平板实现交互式课堂,亦采用走下讲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点拨的方式,跟进学生探究。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赏读评议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圈点批注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导学单实施任务驱动,圈点批注便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让学生采用赏读评议与合作探究的方法,便于学生在合作中自主解决疑难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明确“苦人”命运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时引入本课主题,即对孔乙己这一苦人悲剧命运的探究)

1.布置预习作业,导学单任务一: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对孔乙己的印象。

2.导入:同学们,作为绍兴人,我们对于孔乙己定然不会陌生,每当你路过咸亨酒店,看到门口的孔乙己雕像,你有驻足想过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3.教师ppt出示学生任务一中的几个词,并请学生思考哪个词最能概括孔乙己的命运。明确:凄凉、凄惨等词即可,并稍作分析。

师:是啊,大家和鲁迅先生不谋而合,他认为孔乙己是一个苦人。

(二)探寻“苦人”原因

(设计意图:以我看孔乙己的视角切入,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明确性格之悲;以酒店中人看孔乙己的角度切入,分析酒店中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明确科举制度、等级观念、人心凉薄等社会之悲。)

师:是什么导致了孔乙己成为一个苦人?

预设:个人原因,社会原因

1.我看孔乙己,明性格之悲

师:孔乙己成为这样一个苦人,有他个人因素,是他怎样的性格导致他成为一个苦人呢?请你结合文章中具体内容来分析。明确:好吃懒做、迂腐、自命清高

2.他人看孔乙己,明社会之悲

师:除了个人因素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他成为一个苦人呢?预设:来自他人的伤害师:他人指的是谁?

明确:丁举人、酒客、掌柜、小伙计、孩子

请结合任务二,结合文章内容小组讨论他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明确:丁举人——打(为什么打?明确他是一个上层阶级的人)掌柜——冷漠

酒客——嘲笑(酒客中的短衣帮其实和孔乙己一样都是穷苦的普通人,却为什么也嘲

笑同阶层的孔乙己呢?明确他们麻木冷漠的看客心理)小伙计——轻视

小孩子——有利则来,利尽则散(通过小伙计和小孩子看出连孩子都对孔乙己没有同情心,可见深受社会影响,感受到世态炎凉)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么多个人物?

明确:丁举人是上层阶级,掌柜是中层阶级,酒客中的短衣帮是底层阶级,他们三类都是成年人,小伙计是少年,孩子是儿童,所有阶层、所有年龄段都对孔乙己抱有凉薄,用鲁迅先生的话做注脚便是“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三)体悟“苦人”意义

(设计意图:明确鲁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深入理解“苦人“内涵,并层层挖掘,体悟”苦人“的普世价值,明确小说揭示的人性之悲,并依托1+X探究其他文本中苦人形象)

1.鲁迅看孔乙己,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苦人”内涵

师:孔乙己这样一个苦人在遭受了一般社会的凉薄之后,他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来

看看文章第11自然段,请大家齐读这一段文字,探究孔乙己最后的结局

破夹袄:孔乙己脱下了长衫,不得不向命运低头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说明他非常的绝望,不再是排出九文钱这样的有气势,爱炫耀,而是用摸,显得非常窘迫用手慢慢走去了,似乎是像动物一样的爬,丧失了人的尊严明确:孔乙己几近绝望,向命运屈服,走向死亡悲剧

师:我们说所谓的悲剧,不是一个人身处悲剧之中,而是他身处悲剧之中却完全丧失了反抗悲剧的意志,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来表明了他对孔乙己的态度。

小结:我们通过“我看孔乙己”,“他人看孔乙己”,“鲁迅先生看孔乙己”来探究了这场悲剧的原因,也深刻明白了孔乙己的性格之悲,整个社会之悲。

2.拓展迁移,体悟“苦人”的普世价值

师:老师想问大家,鲁迅先生在这里所讲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仅仅就是孔乙己吗?预设:不是

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孔乙己姓名的由来。“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去下一个绰号”。而没有名字主要是两种情况,一者,其人太过卑微,二者,他是一个象征符号。

请大家结合任务单中的任务四小组讨论,探究孔乙己代表了怎样的一些人,并结合相关文学作品或社会实际来说说看还有哪些像孔乙己一样的人?预设1:像孔乙己一样的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

拓展1:结合你学过、看过的文学作品或联系社会实际,像这样的苦人还有哪些?明确:范进,周进

预设2:广大的社会底层的人(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剥去长衫,褪去读书人身份来看,他的意义扩大为一般的社会底层人)拓展2:像这样的苦人又有哪些?明确:阿Q,闰土

预设3: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形象(通过穿长衫的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可见他是个格格不入的人)拓展3:像这样的苦人又有哪些?

明确:丑小鸭,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异己者等

小结:由此可见,“孔乙己”这个人物其实没有真正的具体的名字,他具有社会的普遍性,在古今中外,在文学作品,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存在,这是一种人性之悲。

(三)总结

同学们,今年是五四运动的100周年,也是鲁迅先生创作孔乙己这个人物的100周年,百来年里,对于孔乙己的解读从未停歇,愿我们这堂课是我们解读这篇小说的开端,期待着大家有更多的发现。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孔乙己》-教学教案

孔乙己 鲁迅 预习提示: 1.自读课文,学生勾画出生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查清字词。 (1)应掌握的字: 阔绰()舀()羼水()绽() 拭()蘸()打折() (2)应掌握的词: 不屑置辩: 颓唐: 2.阅读全文,理清小说三要素: 参考答案: 1、(1)chuò yǎo chàn zhàn zhàn shì zhàn shé (2)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置辩,辩论。 颓唐:精神不振作。 2、人物:孔乙己 环境:(社会环境,鲁镇咸亨酒店) 情节:①开端、发展(第4段至第9段) ②高潮(第10段至第11段) ③结局(第12段至第13段) 教学目标 1.分析文章中咸亨酒店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作用。 2.理清情节,认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3.掌握刻划人物的描写方法,深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4.理解小说的主题。 重点难点: 1、理清情节,认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掌握刻划人物的描写方法,深入把握人物性格特点。(重点)2.分析文章中咸亨酒店这一特定社会环境的作用。

认识小说的主题。(难点) 教学方法: 导读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当时社会冷漠的苦人儿的形象。大作家巴金说,《孔》写得多好啊!日本一位名作家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鲁迅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 二、.了解人物活动的环境 (1)提问思考:孔乙己这个人物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的呢? 泛读课文(第1段至第3段)要求:(1)划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这个环境有什么特征呢? 时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由创作小说的1918上溯二十多年,那是十九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那距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科举制度还没有废除。 故事发生的地点:咸亨酒店。(酒店是旧社会各阶层往来聚会场所,是清末社会的一个缩影。) 酒店的顾客有着不同的特征:“长衫”和“短衣”、“房里”和“柜外”、“坐吃”和“站喝”贫富悬殊,对比鲜明。 (2)讨论“踱”为何不能换成“走”? “踱”字活现出阔绰的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神态。 (3)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篇幅来写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 酒店里等级森严,酒客和掌柜的势利冷漠的环境正是孔乙己所处的环境,揭示了他悲剧的必然性。 三、理清情节,认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孔乙己》优质课教案讲课稿

《孔乙己》优质课教 案

精品文档 《孔乙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3.悟笑声,了解社会病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吴敬梓老先生的《范进中举》,从中了解到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艰辛岁月与辉煌成就。文中通过对比的手法,描写到范进中举前后的天壤之变,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文章——《孔乙己》。 二、作者及背景 1.作者:鲁迅——(教师提示:名、时、地、评、作) 《孔乙己》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字______,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______家、_____家、_____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选自散文集《___________》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_____》;选自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有《______ 》,选自散文诗集的《_______》的《___________》。 2.背景:《孔乙己》这篇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孔乙己》是一篇声讨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xí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独立完成) 温馨提示:①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 ②小说写的是什么样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明确:小说描写了晚晴时期,在鲁镇的咸亨酒店里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孔乙己,在众人的笑谈中了此一生。 2.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划分本小说的结构,你认为如何分层?并说明每层的内容。明确: 开端(1—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发展(4—9):记叙孔乙己的生活经历,刻画孔乙己的性格,展示他不幸的遭遇。 高潮(10—11):腿被打折,生存条件难以维持。 结局(12—13):大约的确死了,揭示孔乙己悲剧结局。 四、重点研读 1、品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文中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孔乙己?刻画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 教师提示: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属于描写,刻画了孔乙己的性格”的格式来回答问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孔乙己教案

《孔乙己》教学构思及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孔乙己》写于1919年三月。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文章篇幅不到三千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从民众这一方面看,小说表现了鲁迅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 教读课文,应该是以教材为例,传授必要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学中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抓住主要问题以勾联有关内容。解读人物是读懂小说的主要途径。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必须理解他性格中的矛盾性。为此,教学中运用矛盾分析法,把握人物形象,深层探究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以理解全文主题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为培养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兴趣,可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加以从主题表达、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对照、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能力目标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仔细揣摩鲁迅小说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深刻理解人物形象,进而整体把握内容。 2.质疑探究法小说从多个角度鲜明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孔乙己履历表》,深入分析和思考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3.比较阅读法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对照比较,了解封建末期知识分子的心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构思: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2、速读课文,攻克字词难关,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本环节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而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场景与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带着明显的目的和一定的速度开始阅读,为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阅读创造条件。阅读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 3、选读填表,创设阅读探究的情境 在老师设计的《孔乙己》履历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并完善表格,填写文中的有关内容。填表的过程是为学生发现问题创设情境,进而引起学生对孔乙己生存环境、社会地位及性格特征的思考。 4、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文中的问题 通过阅读填表,学生会得出一些结论,有小组选择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并引出下节课要讨论的问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孔乙己》精品教案 语文版

《孔乙己》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 2、了解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及揭示这一悲剧的社会意义。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4、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鲁迅(1881——1936),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 2、《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

部编版初中语文-《孔乙己》优秀教学设计

《孔乙己》教学设计 Megan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复习有关鲁迅及其作品的知识,快速导入。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之间一人一段大声朗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不懂的词句画下来。 (2)学生讨论,学习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交流,重点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强调多音字“和”,容易混淆的字形“侍—待—持”“绰—掉—悼”“蓬—篷”等。 (4)学生练习用“读读写写”中的几个词语说一段话。 (5)学生听老师范读或者课文录音,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故事梗概。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 3. 理清结构层次。 (1)学生小组交流,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2)小说用了几个生活片段连缀成孔乙己的悲剧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3)师生讨论,明确。 第二课时

1. 复习巩固。检查听写上节课重点字词,纠错订正。 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分组从孔乙己的角度、掌柜的角度、酒客的角度、丁举人的角度讲述孔乙己的故事。 (2)学生四人小组内讲述。 (3)每一组选一个代表讲述。师生聆听,补充,指正,评议。 3.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性格特点。 (1)找出描写孔乙己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分析孔乙己的心理和性格。 (2)学生读书,思考,做批注。 (3)师生共同交流,教师注意点拨。提示:孔乙己断腿前后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前后的反差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和悲剧命运。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从断腿前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断腿后的外貌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境况? ②付钱时,前面是“排”,后面是“摸”,意味有何不同? ③孔乙己的语言、神态前后有什么变化? (4)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孔乙己身上还有什么优点呢?

第5课《孔乙己》课文简介

第5课《孔乙己》课文简介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没有水,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的监督之下,羼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村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

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上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的,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研读有关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品析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的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其中他自己表示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部作品?人物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文章围绕主人公叙写了什么事。 明确:主人公:孔乙己;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2.请按照你对小说文体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具体环境。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及其悲惨遭遇。 第一层(4~9):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概述其人物形象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 第二层(10~12):写孔乙己第二次出场,表现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高潮) 第三层(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结局) 目标导学二:分析事件,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1.阅读上述第二部分,说说作者主要围绕孔乙己的出场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孔乙己为偷书挨打做辩解;(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孔乙己用之乎者也来搪塞;(3)孔乙己教“我”写“茴”字,“我”不耐烦;(4)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5)孔乙己因偷窃被打断腿后爬到酒店喝酒。 2.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结合上述所分析的事件,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根据下列句子的提示,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并对孔乙己性格成因做简要分析。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的人。(穿长衫) (2)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_____的人。(好喝懒做) (3)孔乙己是以读书人为傲但又______的人。(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4)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_____的人。(偶有偷窃) (5)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______的人。(从不拖欠酒钱) (6)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______的人。(屡遭冷遇) 【教学提示】 由于孔乙己的性格具有很深的矛盾性,因此,教师宜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提示性句子宜在教学课件中有所展示。 3.根据上述已分析的孔乙己形象,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 明确:(1)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教案

下册第二单元人物画廊 5孔乙己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研读有关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品析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的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其中他自己表示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部作品?人物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文章围绕主人公叙写了什么事。 明确:主人公:孔乙己;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2.请按照你对小说文体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具体环境。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及其悲惨遭遇。 第一层(4~9):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概述其人物形象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 第二层(10~12):写孔乙己第二次出场,表现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高潮) 第三层(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结局) 目标导学二:分析事件,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1.阅读上述第二部分,说说作者主要围绕孔乙己的出场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孔乙己为偷书挨打做辩解;(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孔乙己用之乎者也来搪塞;(3)孔乙己教“我”写“茴”字,“我”不耐烦;(4)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5)孔乙己因偷窃被打断腿后爬到酒店喝酒。

孔乙己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5 孔乙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积累生字词,回顾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了解时代背景。 2.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明确其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重点)3?通过研读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其性格特征。(难点)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深镇的咖啡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一一大约玛丽张的确 被判无期了。”2015年8月9日,一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的孔乙己体改编的 文章爆红于网络。在这之前,同学们对孔乙己这一人物是否有了解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来探究这个人物形象吧! 二、预习展示 1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5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 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 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2.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颓唐(tu 1)附和(h e)孱水(ch m) 阔绰(chu c)间或(ji m) 3. 理解词义。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不屑,认为不值得。 颓唐: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着别人。 4.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小说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 明确:鲁镇咸亨酒店。 ⑵小说的人物有哪些?主人公是谁?叙写了哪些事? 明确:人物有:孔乙己、掌柜、“我”、喝酒的客人;主人公是孔乙己;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三、合作探究 (一)理清故事情节 1. 小说直接写孔乙己的情节有哪些? 明确:酒店里的人取笑孔乙己偷东西。(第4自然段) 酒店里的人取笑孔乙己未进学。(第6自然段) 孔乙己教小伙计写字。(第7自然段) 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第8自然段) 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喝酒。(第11自然段) 2. 按照小说的情节,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 - 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具体环境。第二部分(4 —13):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第一层(4 —9):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

特级教师《孔乙己》课堂实录

《孔乙己》课堂实录饶美红(吴丹青点评)(曾获全国鲁迅作品课程教学银奖,《语文建设》2012年第1期)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饶美红 饶美红:杭州市建兰中学校长,第二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杭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课前播放茅威涛的越剧唱腔《回字歌》,渲染气氛。) 一、导入:孙伏园先生的评论引出《孔乙己》。 师: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还把它译成了外国文。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乙己。 二、初品孔乙己,他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课前我们都已预习过,通过对课文的通读,孔乙己留在你脑海里最深刻的画面或者说最深刻的语言、动作是什么? 生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生2:他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生3: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的情景。 师:你能配上动作把这一段朗读一下吗? (学生摇头换脑并伸出五指做孔乙己状形象地朗读。) 师:从这段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1:孔乙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生2:他是一个好玩、可笑的人。 生3:他是一人迂腐的人。 师:但老师觉得这情景是这篇课文中唯一能让人感到温馨的地方。有同学有 同感吗? 生1:他自己钱不多,买了为数不多的茴香豆还要给孩子们吃。 生2:这里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师:同学们都很有感触,孔乙己留给你们还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吗?

生:“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给我印象也还深。 师:你认为窃和偷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 师:其实两者意思一样,偷是口头语,窃是书面语,你们说孔乙己自己知不 知道两者意思是一样的? 生:知道的。 师: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1:人们用口头语“偷”来嘲笑孔乙己,孔乙己为了辩解而用古词语“窃”, 故意在字面上做文章。 生2:说明了孔乙己这个没落封建文人的迂腐、可悲。 师:同学们讲的都非常棒,《孔乙己》这篇经典的课文在你们的父辈和老师读书时候就有,有意思的是这两天老师问了一些年长者和一些和我同时代的人,让他们说说多年后孔乙己留在他们脑海里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 到了这几幅孔乙己的经典画面: (大屏幕呈现下述文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回字有四样写法,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好象跟我们的同学说得不谋而合,看来这就是经典的不朽之处,无论经过多么长久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一样的。 师:根据以上这些文字的叙述,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读书人! 师:怎样的读书人?能否在前面加个定语。 生1:可笑的读书人! 生2:迂腐的读书人! 生3:善良的读书人! 师:国际知名的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先生认为:孔乙己是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师:在你们的印象中,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是如何的?

第五课孔乙己鲁迅

第五课孔乙己鲁迅 教学目的: 1、欣赏作品精巧的布局。 2、剖析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 3、品析作品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 4、讨论作品深刻的主题。 教学重点:细节欣赏 教学难点:人物与主题的把握 教学方法:研读与精读 教学设计 一、由“文学常识”导入新课: 鲁迅,原名____,字豫才,现代_______、___、___,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 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因为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用于征召、晓喻、声讨的文书)。 简介“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很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听课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1.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 2.小说写的是什么样的人和事? 3.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开头三段起什么作用?小说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咸亨酒店)体现人物一生的悲惨遭遇的? 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4-13节):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第一层(4-9节)写孔乙己一生的四个片断。 (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教学设 计 孔乙己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砚、屡、蘸、舀、打折了、不屑置辩、绽出、颓唐”等; 2.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 3.通过抓住典型事件,来初步欣赏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 概括文中的故事情节 结合时代背景,初步欣赏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教法: 提问点拨法、组织引导法。 学法: 朗读法、质疑问难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解题。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本节课学习重点是分析主人公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及刻画人物的手段。 研讨作者为什么给主人公取名为“孔乙己”并以此为题? 讨论后小结:“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这六个字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已”的缩写,“已”改作“己”,因此成了一句叫人“半懂不懂的话”。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板书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19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样一个典型。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势力猖撅,革命成果被窃夺。“五四”运动前后,科举制度虽被废除,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封建教育仍以其他方式推行,人民仍处于昏沉、麻木状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教案

5孔乙己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研读有关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品析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的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其中他自己表示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部作品?人物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文章围绕主人公叙写了什么事。 明确:主人公:孔乙己;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2.请按照你对小说文体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具体环境。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及其悲惨遭遇。 第一层(4~9):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概述其人物形象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 第二层(10~12):写孔乙己第二次出场,表现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高潮) 第三层(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结局) 目标导学二:分析事件,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1.阅读上述第二部分,说说作者主要围绕孔乙己的出场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孔乙己为偷书挨打做辩解;(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孔乙己用之乎者也来搪塞;(3)孔乙己教“我”写“茴”字,“我”不耐烦;(4)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5)孔乙己因偷窃被打断腿后爬到酒店喝酒。 2.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结合上述所分析的事件,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根据下列句子的提示,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并对孔乙己性格成因做简要分析。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的人。(穿长衫) (2)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_____的人。(好喝懒做) (3)孔乙己是以读书人为傲但又______的人。(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4)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_____的人。(偶有偷窃) (5)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______的人。(从不拖欠酒钱) (6)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______的人。(屡遭冷遇) 【教学提示】 由于孔乙己的性格具有很深的矛盾性,因此,教师宜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提示性句子宜在教学课件中有所展示。

孔乙己优秀教案

《孔乙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 2、欣赏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3、体味重点的字词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4、了解封建社会广大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关注社会发展,体味人生意味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出示图片)这是在绍兴咸亨酒店门前矗立的一尊铜像,他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大家说是谁?孔乙己(板书孔乙己)。是的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开山之祖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想必大家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我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熟悉的鲁迅(只要是鲁迅先生的有关知识点均可)。同学们讲得非常好。鲁迅先生确实是一代文学巨匠,在2005年的全球阅读排行榜上,鲁迅先生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分别雄据排行榜第一位和第十一位,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从而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序幕,他的这两本短短的小说集,内容深切,格式特别,茅盾先生在《读呐喊》一文中说: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见到了绚丽的阳光。感受是那样的至深至切。如果说,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开拓者的话,那么鲁迅先生则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拓者,今天让我们走进孔乙己,去感受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被旧制度所吞噬。 解题: 二、让学生思考:这篇小说主要写了有关孔乙己的哪些事情? 三、文本研读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板书:情节、人物、环境 2、谁来说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 明确: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但他屡考不中,直至最后连个秀才也没有捞到,后来他为了度日替人抄书,但由于他懒散成性,经常把人家的书纸笔砚丢掉,导致连叫他抄书的人一个也没有了。于是他经常偷人家的书,也经常被人家打得鼻青脸肿的,他经常来咸亨酒店,他教酒店的小伙计识字,分孩子们茴香豆,他经常受到众人的取消,直到有一天,他因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直到死去。 3、我们知道要把人物形象刻画完整必须要有一定的人物描写手段,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写手段有哪些? 板书:外貌、语言、神态、动作 4、那么我们依次照这几种描写手段梳理一下全文,我们首先来看外貌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描写孔乙己外貌的有关语句。 明确:(1)、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愁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所致),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窃被人打伤的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颓唐萎靡)。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愁的经济状况和懒得出奇的性格特征)。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孔乙己》教案 新人教版

5 孔乙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能力目标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3.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写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2、为什么酒店取名“咸亨”呢? “咸亨”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易经》中有“品物咸亨”之句。据《尔雅? 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孔乙己》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孔乙己》教案 教材分析 《孔乙己》这篇小说经历精炼而意义深刻,语言含蓄而意味丰富,值得教学的点有很多,所以选取教学重点很有必要。鲁迅小说教学重点不在情节上,而是在细节、语言、人物关系之中,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教学中应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抓住人物对话、关键句可以勾连起有关内容。但本课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所以所抓的重点是从人物对话着手,以“咸亨酒店”为社会的缩影,孔乙己的悲剧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现状,所以这篇文章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对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进行探讨,学习小说解读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九年级,具有了一定的学习与阅读能力,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学们对鲁迅比较熟悉,在七年级、八年级都有接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等鲁迅小说,对鲁迅的写作风格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文章的深层意义挖掘的不是很透彻,知识建构不完整。 教学目标 1. 探究孔乙己人物形象特点,并分析当时的社会群像。 2. 结合时代背景,深层体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3. 学会善待弱者,拥有同情心,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这篇小说艺术构思的独特性。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人物之间的对话描写以及细节之处来洞悉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这样一位作者,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伟人,他以文艺实现改变愚弱国民精神的启蒙主义的抱负,在他的一生当中,创作了很多作品,他的朋友孙伏园问他,最喜欢哪一篇小说,鲁迅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曾经称赞他说,《孔乙己》写得多么的好啊。日本也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那么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孔乙己?让我们走入文本,寻找答案。 二、导学案 1.读了课文,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乙己? 1孔乙己最大的爱好是? 2孔乙己最大的缺点是? 3孔乙己说话的语言特色? 4孔乙己最珍爱的一样东西? 5孔乙己他有哪些优点? 6哪句话最能看出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三、整体感知、初识孔乙己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孔乙己》优秀教学设计

孔乙己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研读有关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品析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一、激情导入 鲁迅先生的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其中他自己表示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部作品?人物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新课感知 目标导学一: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文章围绕主人公叙写了什么事。 明确:主人公:孔乙己;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2.请按照你对小说文体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具体环境。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及其悲惨遭遇。 第一层(4~9):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概述其人物形象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 第二层(10~12):写孔乙己第二次出场,表现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高潮) 第三层(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结局) 目标导学二:分析事件,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1.阅读上述第二部分,说说作者主要围绕孔乙己的出场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孔乙己为偷书挨打做辩解;(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孔乙己用之乎者也来搪塞;(3)孔乙己教“我”写“茴”字,“我”不耐烦;(4)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5)孔乙己因偷窃被打断腿后爬到酒店喝酒。 2.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结合上述所分析的事件,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根据下列句子的提示,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并对孔乙己性格成因做简要分析。

《孔乙己》公开课教学实录

《孔乙己》教学实录(公开课) 班级:九(6)班 授课者: 听课者: 师:老师去绍兴旅游时,看到这么一座人像(ppt展示图片),大家能猜出他是谁吗? 生:孔乙己 师:对。这是出自鲁迅著名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每一个到了这个地方的人 都会进去坐坐,出来之后都会做一件事,和孔乙己合个照。我也想和他合个照,可是当站在他身边时,我却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最后我没有合影。不知道同学们看了文章后能不能有和老师一样的感觉。 PPT: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 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这是鲁迅先生自己的一段话:他说自己创作小说啊,目的都是为了揭示病苦,引起疗治。揭示什么病理,想疗治什么呢?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孔乙己的世界,了解一下这个人物,看看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塑造这么个人。他为什么这么喜欢他塑造的这个人物。好,请同学们打开书本20页。 “孔乙己你真可,你……” 师:请同学们在可后面加一个字,表明你对孔乙己这个人的感受,并且大家一定要从文中找到依据。昨天使让同学们自己交流了一下,那么今天和老师交流一下,你认为他这个人怎么样,你的理由在哪里? 生1:我写的是孔乙己你真可悲。 师:孔乙己,你真可悲。好,说说你的理由 :1:在当时的社会,比较封建已经是清朝晚期 你怎么知道是清朝晚期? 生1:我了解了一下 师:哦,你查了一下,可刻意去了解了一下。然后呢? 生1:然后,他又特别在乎自己的地位,不愿和那些劳动人民为伍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我特别希望你能用文中的原文原句来说明 生1:就是,他是唯一一个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人 师:你从这里读出了怎么? 生1:就是,爱喝酒。无论是前面排出九文大钱还是后面的从袋里摸出四文钱,说明他无论钱多钱少都要喝酒 师:所以你的意思是,他爱喝酒所以他可悲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孔乙己》教案

5孔乙己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3.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4.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孔乙己的长衫——“物质遮羞布”不知所踪。 孔乙己的话语——“精神遮羞布”不再争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等。在他众多的短篇小说中,他说他最喜欢的一篇就是《孔乙己》,他为何偏爱孔乙己呢?在这篇小说中他为我们描绘的这个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来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 二、研究孔乙己的长衫 1.如果我们能穿越,回到孔乙己那个年代,来到鲁镇的咸亨酒店,恰好孔乙己也在那里喝酒,如果他不张口说话,你能不能马上就认出哪个人是孔乙己。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2.为什么说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明确] 靠柜外站着喝酒短衣帮(贫) 踱进房子里慢慢坐喝穿长衫的(富) 3.孔乙己站着喝酒,因为贫穷,没钱要酒要菜,到里面慢慢坐喝,他坚持穿那件又脏

又破的长衫又是为何呢? [明确]穿长衫是读书人的象征,“我”孔乙己是个读书人,“我”跟你们短衣帮不一样,“我”虽然站着喝酒,虽然穷酸,但“我”是读书人。 三、研究孔乙己的语言 (一)绰号的来历 假设我们穿越到咸亨酒店,孔乙己不张口说话,我们一下子就能认出他来,因为他是那里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如果孔乙己张口说话,你能不能马上就辨别出哪个人是孔乙己。 [明确]满口“之乎者也”的那人便是孔乙己。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二)孔乙己的语言 1.孔乙己与酒客的对话 ①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孔乙己的心理活动。 ②孔乙己被酒客揭短后竭力争辩,为什么言语中夹杂“之乎者也”的话。 [明确]体现读书人的身份,为自己辩解、掩饰窘相;同时也为了保全读书人的面子,维护残存的尊严。换言之,“之乎者也”既能让孔乙己标榜自己是读书人,又是孔乙己的遮羞布。什么是遮羞布,系在腰间遮盖下身的布,比喻用以掩饰羞耻的事物,孔乙己就用之乎者也来掩饰自己偷东西被打的羞耻,维护读书人的尊严。 ③孔乙己先后两次说“之乎者也”,4“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6“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品味这些有细微差异的词语,想想为什么酒客说孔乙己偷东西被打,孔乙己说的话难懂,而说到孔乙己连秀才都没有捞到,孔乙己便满口之乎者也? [明确]偷东西被打和没有“进学”相比,没有进学是孔乙己的软肋,他可能不会为自己偷东西被打而羞愧,但别人说他没有进学,对于一个穿长衫的读书人而言,那是他一辈子的痛,永远的痛,是他最大的伤疤,只能用“之乎者也”来掩饰,上次是掩饰偷东西的羞耻,现在是掩饰自己虽然是读书人却连秀才也考不中的羞耻。 2.孔乙己与小孩子的对话 ①为什么要说“之乎者也”? 《论语》里的话,生搬硬套,迂腐可笑,在孩子面前卖弄所谓的学问,标榜自己是读书人。 ②孔乙己说“多乎哉?不多也”时的动作——自己摇头,为何自己摇头? [明确]这番显摆、炫耀的“之乎者也”进入了孔乙己的话语系统,已成为了他的口头禅,即使是自言自语,也会情不自禁地说出“之乎者也”。 3.孔乙己与掌柜的对话 ①掌柜咄咄逼人的话语与酒客的揭短惊人的相似,面对掌柜的逼问,孔乙己却没有说“之乎者也”这些让人难懂、不懂的话,为什么? [明确]“之乎者也”原是体现孔乙己读书人身份的标志,是他觉得地位高于其他酒客的标志,之前即使偷窃被打,即使被人讥笑没有进学,他也会借“之乎者也”这块遮羞布来掩饰窘相,极力维护读书人的尊严,想要保住读书人的面子,哪怕这些只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现在他也不争辩了,连“之乎者也”都不说了,读书人放弃了读书人的尊严,放弃了读书人身份的象征。 ②分角色朗读,“跌”字读到位。 四、小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