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远洋国际中心-联合办公
- 格式:docx
- 大小:6.34 MB
- 文档页数:12
非中心商务花园:顶级写字楼从5A到5O的演变写字楼和住宅的存在和发展,都为人类解决了两个同样的问题:办公/居住的“空间”和办公/居住的“方式”。
不同的是,写字楼相比住宅更侧重于办公的效率性,而住宅更侧重于居住的舒适性。
目前顶级写字楼市场表现出一种由侧重于效率(5A)到兼顾效率和舒适性(5O)的演变。
5A智能化写字楼的出现体现了顶级写字楼对高效办公的一种追求。
所谓5A智能化,一般是指OA(办公智能化)、BA(楼宇自动化)、CA(通讯传输智能化)、FA(消防智能化)、SA(安保智能化)。
具备5A智能化的顶级写字楼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地段优势、规模优势和软硬件优势,引导了一种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办公模式。
CBD区域、亚奥商圈的高层写字楼都是5A智能化写字楼的代表。
浓厚的商业氛围、丰富的业态和服务、核心地段的优势,为企业发展增加了机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形象,成为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办公的首选。
5A智能化办公也成为写字楼市场的一个评定标准。
但很多的5A写字楼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却也表现出很多的不完善:位于喧闹的商务中心区、高密度的建筑和人群、有限的空间和绿化。
“喧闹、拥挤、压抑”改变了“智能、便捷、高效”的本质。
过于侧重效率而忽视了舒适度的5A写字楼,显然很难满足人们更高的办公环境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更加重视生态、环保及舒适性的5O写字楼应运而生。
所谓5O写字楼,是指oxygen(氧气)、office park (花园办公)、open(开放而自由)、own(独立私家电梯/空调)、opportunity(发展前景)。
一般这种写字楼都具有偏离都市中心、生态环境优良、建筑密度低、规模大、业态全,地段好的特征,是5A写字楼的升级版本。
非中心中弘国际商务花园就是5O写字楼的典型代表。
非中心项目是北京60项重点工程之一,总占地约39公顷,总建筑规模近45万平方米,容积率低至0.9,是集商务办公、商业、酒店、展览、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低层、低容积率、花园式、生态化商务办公园区,包括30万平米商务办公、10万平方米商业会展中心、26500平米超级商务会所,业态功能齐备,互动互荣。
杭州13座最出名的高楼_排行榜13、圣奥中央商务大厦(155米)圣奥中央商务大厦坐落于杭州中央商务区钱江新城核心区域,市民街与香樟街交叉口,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
总高度为155米,共39层,是一幢集“商业、办公、金融”于一体的高层甲级写字楼。
项目交通便利,紧临钱江新城核心区中轴线和景观大道富春江路,在建地铁市民中心站和城星路站近在咫尺;项目景观资源丰富,南望杭城首座城市森林公园,拥揽钱塘江千米宽面江景。
12、尊宝大厦(160米)尊宝大厦座落在钱塘江畔的钱江新城核心区A-01.02号地块。
东南为森林路,西南为市民路,西北为新塘河、富春路,东北为城星路和“城市绿肺”――中心森林公园。
毗邻杭州大剧院和建设中的市民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与之江东路、钱塘江相邻,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优美,交通便捷。
尊宝大厦的建筑用地面积为17590┫,用地性质为办公、商业、金融业,总建筑面积16万┫,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14800┫。
它由金尊、银尊两座高度为160米且对称的双塔高层姊妹楼组成。
主楼地上36层,地下3层,5层裙楼将两座大楼中部连成一体。
11、迪凯国际中心(165米)迪凯国际中心坐拥钱江新城CBD 核心区位的D-02-3地块,丹桂路以南,四季路以东。
占地面积92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余方,地面建筑层数40层,总建筑高度为165米,是一幢集智能化、生态型、景观式的高层精品写字楼。
10、浙江环球中心(170米)浙江环球中心为浙江省超高商务综合楼,主楼高170米,共41层。
浙江环球中心由写字楼和底层群楼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左右。
其中商场面积57000平方米左右,包括地下第一层至七层,其中七层为塔楼多功能区,每层商铺面积在7000―10000平方米,层高5米;地下第二层,面积在10000平方米左右;写字楼区为8-41层,面积38000平方米。
9、万银国际一期(180米)万银国际项目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块,总建筑面积28万平米,是一坐集酒店、商务、办公为一体的5A级智能化高端综合建筑体。
杭州最适合商务人士的地方有哪些杭州,这座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城市,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商务活动的热门之地。
对于商务人士来说,找到适合开展工作、交流和放松的场所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杭州那些最适合商务人士的地方。
首先,不能不提的是杭州的钱江新城。
这里高楼林立,现代化的写字楼比比皆是。
其中,以杭州来福士中心和高德置地广场为代表,它们拥有一流的办公设施和便捷的交通。
周边配套也十分完善,高端餐厅、咖啡店和商场一应俱全。
在工作之余,商务人士可以在这些地方与客户或合作伙伴进行轻松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
杭州的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也是商务人士的好去处。
这里环境清幽,空气清新,能让忙碌的商务人士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放松身心,重新充满活力。
公园内有许多高品质的度假酒店和会议中心,提供了安静舒适的会议和洽谈环境。
对于需要进行头脑风暴或者重要商务决策的团队来说,这里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说到商务交流,西湖边的高端酒店也是必不可少的场所。
比如杭州西湖国宾馆,它坐落在西湖畔,风景优美,服务周到。
酒店内设有多个会议厅和宴会厅,能够满足各种规模的商务活动需求。
而且,在会议间隙,还可以漫步西湖,欣赏湖光山色,为紧张的商务行程增添一份惬意。
对于经常需要出差的商务人士来说,交通便利是选择住宿地点的重要因素。
杭州东站附近的酒店就是不错的选择。
这里距离高铁站很近,方便快捷地前往其他城市。
同时,周边也有许多商业设施,满足日常生活和商务需求。
在杭州,还有一些特色的商务街区值得商务人士关注。
比如湖滨银泰 in77 所在的湖滨步行街,这里汇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旗舰店和特色店铺。
商务人士可以在这里了解最新的时尚潮流和消费趋势,为自己的商务决策提供灵感。
另外,杭州的互联网小镇也是商务人士聚集的地方。
这里汇聚了众多的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公司,充满了创新和活力。
商务人士在这里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和商业模式,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打造物联网创新高地,构筑共享经济生态圈——滨江物联网小镇调研报告文 杨雯物联网通过传感设备、通讯设备和云端分析等将物、人、网全面打通,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智能互联、万物共享。
滨江物联网小镇,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搭建供给侧共享经济平台,集中力量发展互联网+产业和智慧应用,积极推进互联网与物联网相关企业茁壮成长,构建物联网产业集群生态圈。
此外,小镇以发展行业中的龙头领军企业为核心,以培育创新型物联网企业为基础,带动一批“专、精、特、新”的物联网创新企业,通过以点带面形成“龙头+集群”的产业生态格局。
一、基本概况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规划总面积3.66平方公里(5490亩),总建筑容量580万平方米,核心区1.4平方公里,是杭州高新区(滨江)重点推进的“五大平台”之一,2012年被工信部批准为“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首批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
1.依托产业优势,孵化社群创业。
滨江物联网小镇依托滨江区产业优势,以及阿里、网易等互联网领军企业,带动小镇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创业氛围日渐浓厚。
运营以来,已有11家知名众创空间入驻,70多家战略合作服务品牌入驻,聚集了140余家符合高新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单位,其中30%获得了风投资本青睐,累积举办各类创业活动140余场,参与人数上万人次,线上影响力覆盖近十万人次,成为杭州创新创业新高地。
2.重视创新引领,打造联合办公。
滨江区联动各方,互动配合,注重创新,在物联网小镇核心区聚光中心内打造“杭州创业大街”这个华东地区创业新高地。
这是滨江区继海创基地、科创中心之后,设立的第三大众创空间集聚区。
这里聚集了天使汇、创业邦、3W空间、华友会、腾讯南极圈、投资家、以太、脉脉、微链、亿欧、天天投、曲速空间、志趣社、CASE案例44跨星空间、联合农创、睿洋联创、杭州银行滨江支行、面包公装、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协会、华丽集、华兴资本逐鹿X、嗨创、随着这种“集众智、汇众力”的联合办公创业创新模式的涌现,整合多团队的智慧、创意、生活、工作、社交以及圈层,强化团队及个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子塔世茂智慧之门物联网企业总部大楼,以及中威电子、初灵信华技术、宇视科技分列中国视频监控设备市场份额第一、第二和。
本周我去杭州看了两个盘。
一个是远洋国际中心,一个是绿城柳岸晓风。
看完以后我真心觉得,杭州是精致之城、品质之城、创新之城。
地产人要看盘应该每个月来一次杭州,每次都有新收获。
比如我这次来远洋,看的不是产品,是售楼处+联合办公的绝妙创新。
当售楼处+书店、+咖啡馆等做法已经滥了大街,+联合办公会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从正门进来这就是一个普通售楼处。
正面是综合体的沙盘,右侧是区位大屏,再往前是沙发洽谈区。
总之正常售楼处该有的这里都有。
只是再往里走会发现,它多了一个特别神奇和创新的功能分区:WE+联合办公!
走进联合办公区域,绝对让你耳目一新。
不仅装修风格色彩斑斓,整个工作氛围也是特别随意、轻松。
售楼处拿出300平米作为联合办公空间。
这里有做装修的设计师、做旅游的自媒体、做电商的管理团队,还有做O2O果汁的美女~
虽然只有30余人,整体氛围真的很棒。
尤其这个项目是远洋综合体,有写字楼在卖,WE+的运营为它蓄足了人气,做足了场景营造。
这应该是中国第一个把联合办公引入到售楼处的案例,我想聊聊三点感慨和思考。
1,这里是超额满租的
WE+在这300平米场地规划了30个工位,充分保证空间的舒适度;以600元/月/工位对外出租,开业一年一直是满租状态。
保安、保洁、水吧服务人员都由远洋配备,在这里上班还可以享受示范区的大草坪和阳光沙发。
售楼处的配套真心适合办公啊~
有人担心客户来看房、参观会打扰到大家工作,WE+的小伙伴说:其实习惯了还好,各个团队做的大多是创意类工作,并不需要刻意营造安静氛围。
每周六下午一起制作小盆栽,每周日下午一起学习高端拉丁塑身课程。
而且所有活动全程免费!
2,售楼处付2万元/月给WE+
这份投入绝对物超所值。
WE+团队作为回报,每周都会在售楼处组织各种活动。
比如【小行星果汁】会在这里做果汁新品研发和品鉴,比如【心理画工作坊】现场指导从绘画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创业团队+来访客户,愉快地玩在一起。
创业者与同类为友,每个入驻团队在活动举办中都会带来自己的伙伴,售楼处人气暴涨的同时,也是一次有效客户的召集。
3,期待出现住宅项目+联合办公!
只有综合体才有必要+联合办公?只有在售期间才需要联合办公带动人气?并不是!
对于在售项目来说,售楼处里的联合办公一定比咖啡馆和书店更能够聚拢周边人群,形成叠加场景和流量导入。
你没发现大多数咖啡都是概念,大多数书架都是摆设么?
而且联合办公和它的创业团队,能够发起的活动绝不止于茶歇、插花那么简单、常见!
有了这么多标新立异、天马行空的外脑,各位案场策划再也不用绞尽脑汁写活动方案了~
交房入住以后,你的办公室就在家门口,在这个大众创业的时代,也是一个蛮吸引人的社区服务。
许多营销总跟我说,他们打算在认筹期间就建立客户群,组建社群、组织活动、加强黏性、促进老带新。
社群,这是近两年一个神奇的概念,大家都从阿那亚的案例上看到了它的好处,都想尝尝它的甜头。
可是如果没有稳定的线下场所、没有硬件和软件、没有足够多的内容,人们靠什么连接?
联合办公,可以作为一个思考的方向。
我一直在想,社区里到底需要加什么。
o是改善大师正荣的标准三件套,社区农场+社区跑道/跑团+社区图书馆?
o是东原的童梦童享,致力于为孩子们打造更大更有趣的游乐场?
o是阳光城滨江悦的会客厅,有料理研究室,为业主提供更多沟通和接待的空间?o还是引进泰福盛世的大健康管理中心,为业主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和定期体检?o或者顺从大众创业的时代需求,打造一个家门口的联合办公空间?
o还有易居的时钟教室,全龄教育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各种学习的教室?
说起来都有道理,做起来当然看项目定位。
无论是内部打造还是外部引进,你觉得哪个更应该成为社区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