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高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攻略)之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及高考题型答题技巧 数学方法在物理

2017年高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攻略)之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及高考题型答题技巧 数学方法在物理

2017年高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攻略)之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及高考题型答题技巧 数学方法在物理
2017年高三物理总复习(专题攻略)之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及高考题型答题技巧 数学方法在物理

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一)

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是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高度融合的产物,借助数学方法可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显示出明显的规律性,能达到打通关卡、快速简捷地解决问题的目的。高考物理试题的解答离不开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借助物理知识渗透考查数学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永恒主题。可以说任何物理试题的求解过程实质上都是一个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经过求解再次还原为物理结论的过程。复习中应加强基本的运算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意三角函数的运用,对于图象的运用要重视从图象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解决带电粒子运动的问题时,要注意几何知识、参数方程等数学方法的应用。在解决力学问题时,要注意极值法、微元法、数列法、分类讨论法等数学方法的应用。

一、极值法

数学中求极值的方法很多,物理极值问题中常用的极值法有:三角函数极值法、二次函数极值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法等。

1.利用三角函数求极值

y =acos θ+bsin θ = ( + )

令sin φ=,cos φ=

则有:y = (sin φcos θ+cos φsin θ)=

sin (φ+θ) 所以当φ+θ=π2

时,y 有最大值,且y max =。 【典例1】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放置一个重量为200 N 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

3,要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所加的力至少要多大?方向如何?

解得:F =α

μαθμθsin cos cos (sin ++mg 因为θ已知,故分子为定值,分母是变量为α的三角函数 y=cos + = ( cos + sin ) = (sin cos + cos sin ) = sin(+ )

其中 sin = ,cos =,即 tan = 。 当+ = 90 时,即 = 90 - 时,y 取最大值 。

F 最小值为 ,由于 = ,即 tan = ,所以 = 60。

带入数据得 F min = 100

N,此时 = 30 。 【答案】 100

N 与斜面夹角为30

【名师点睛】 根据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然后根据物理规律写出相关物理量的方程,解出所求量的表达式,进而结合三角函数的公式求极值,这是利用三角函数求极值的常用方法,这也是数学中方程思想和函数思想在物理解题中的重要应用。

2.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

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x 2

+b a x +b 24a 2)+c -b 24a =a (x +b 2a )2+4ac -b 24a (其中a 、b 、c 为实常数),

当x =-b 2a 时,有极值y m =4ac -b 24a

(若二次项系数a >0,y 有极小值;若a <0,y 有极大值)。 【典例2】 在“十”字交叉互通的两条水平直行道路上,分别有甲、乙两辆汽车运动,以“十”字中心为原点,沿直道建立xOy 坐标系。在t=0时刻,甲车坐标为(1,0),以速度v 0=k m/s 沿 -x 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沿 +y 方向运动,其坐标为(0,y),y 与时间t 的关系为y= t k 221+m,关系式中,k>0,问:

(1)当k 满足什么条件时,甲、乙两车间的距离有最小值,最小值为多大?

(2)当k 为何值时,甲车运动到O 处,与乙车的距离和t=0时刻的距离相同?

(2)当t=0时,甲车坐标为(1,0),乙车坐标为(0,1),此时两车距离s 0= 2m

当甲车运动到O 处时,kt=1 m,乙车y=t k 221+ m= 2m

两式联立解得:k=

21。 【答案】见解析

【名师点睛】

根据物体满足的物理规律建立起已知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若这个函数关系是二次函数,则可用二次函数求极值。二次函数求极值,是物理解题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方法之一,应很好掌握。

3.均值不等式

对于两个大于零的变量a 、b ,若其和a +b 为一定值p ,则当a =b 时,其积ab 取得极大值 p 24

; 对于三个大于零的变量a 、b 、c ,若其和a +b +c 为一定值q ,则当a =b =c 时,其积abc 取得极大值 q 327

。 【典例3】 一轻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一小球,拉起小球使轻绳水平,然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如图所示,小球在运动至轻绳达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在何处取得最大值?

【解析】如图所示,当小球运动到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C 时,重力的功率:

P =mgv cos α=mgv sin θ

小球从水平位置到图中C 位置时,由机械能守恒有

mgL cos θ=mv 2

【答案】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余弦值为cos θ=

3

3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取得最大值 【名师点睛】

重力的瞬时功率与物体速度及速度和重力间的夹角有关,正确找到重力的瞬时功率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前提,利用不等式求极值成为解题的关键所在。

二、图象求解法

中学物理中一些比较抽象的习题常较难求解,若能与数学图形相结合,再恰当地引入物理图象,则可变抽象为形象,突破难点、疑点,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图象法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因而在复习中要密切关注图象,掌握图象的识别、绘制等方法。

运用图象法解题要注意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

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拐点”“交点”,它们往往对应着一个特殊状态。如有的速度图象中,拐点可能表示速度由增大(减小)变为减小(增大),即加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刻,而速度图线与时间轴的交点则代表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刻。

线:注意观察图线是直线、曲线还是折线等,从而弄清图象所反映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斜率:表示纵、横坐标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用于求解定量计算中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大小以及定性分析变化的快慢。如 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截距:表示纵、横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物理量的大小。由此往往可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如电源的U-I 图象反映了U=E-Ir 的函数关系,两截距点分别为(0,E)和(,0)。

面积:有些物理图象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的大小。如v-t 图象中面积表示位移。

【典例4】 总质量为80 kg 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 m 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 s 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图是跳伞过程中的v -t 图象,试根据图象求:(取g =10 m/s 2)

(1)t =1 s 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估算14 s 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及克服阻力做的功。

(3)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总时间。

(2)v -t 图象与t 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象可知14 s 内该面积包含的格子为39格

所以h =39×2×2 m =156 m

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W f =12

mv 2 所以W f =mgh -12mv 2=(80×10×156-12

×80×62) J ≈1.23×105 J 。 (3)14 s 后运动员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t ′=H -h v = 500-1566

s ≈ 57 s 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所需要的总时间为:

t 总=t +t ′=(14+57) s ≈ 71 s 。

【答案】 (1)160 N (2)1.23×105 J (3)71 s

【名师点睛】

对于本题,应明确v -t 图象中“面积”的含义,在数小方格个数时需注意合理取舍,即大于半格的算1个,小于半格的舍去。

【典例5】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出发,v-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汽车在前4 s 的时间内行驶了20 m,则4 s 末汽车的速度v 的大小为( )。

A.v=5 m/s

B.5 m/s

C.v>10 m/s

D.v=10 m/s

【疑惑】物体做何种运动?末速度大小范围怎样确定?

【解析】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且在4 s 的时间内行驶20 m 的位移,在图中画出其v-t 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当图中面积1和面积2相等时,汽车在4 s 末的速度为v 1==10 m/s 。从图中可知汽车速度小于10 m/s 。

【名师点睛】

用图象法解题可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化为几何关系,运用图象直观、简明的特点,这样不但快速、准确,而且还可以避免繁杂的中间运算过程,甚至可以解决用计算分析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数列法

凡涉及数列求解的物理问题都具有过程多、重复性强的特点,但每一个重复过程均不是原来的完全重复,而是一种变化了的重复,随着物理过程的重复,某些物理量逐步发生着前后有联系的变化。该类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为:

(1)逐个分析开始的几个物理过程;

(2)利用归纳法从中找出物理量变化的通项公式(这是解题的关键);

(3)最后分析整个物理过程,应用数列特点和规律求解。

无穷数列的求和,一般是无穷递减数列,有相应的公式可用。

等差:S n =n (a 1+a n )2=na 1+n (n -1)2

d (d 为公差)。 等比:S n =a 1(1-q n )1-q

(q 为公比)。 【典例6】 一小球从h 0=45 m 高处自由下落,着地后又弹起,然后又下落,每与地面相碰一次,速度大小就变化为原来的k 倍。若k=2

1,求小球从下落直至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g 取10 m/s 2,碰撞时间忽略不计)

则第n 次碰地后,小球的运动速度的通项公式为 v n = k n

运动时间t n = = 2 k n

所以,小球从下落到停止运动的总时间为

t= t 1 + t 2 +…= + 2k + 2k 2 + …= + 2(k+k 2+…+k n

+…) 上式括号中是一个无穷等比递缩数列,由无穷等比递缩数列求和公式并代入数据得t = 9s

【答案】9s

2017年高考真题 文科数学(全国II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试卷点评】 【命题特点】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I数学卷,试卷结构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了微调,一是把解答题分为必考题与选考题两部分,二是根据中学教学实际把选考题中的三选一调整为二选一.试卷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革和创新,与2016年相比难度稳中略有下降.具体来说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点分布保持稳定 小知识点如:集合、复数、程序框图、线性规划、向量问题、三视图保持一道小题,大知识点如:三角与数列三小一大,概率与统计一大一小,立体几何两小一大,圆锥曲线两小一大,函数与导数三小一大(或两小一大). 2.注重对数学文化与数学应用的考查 教育部2017年新修订的《考试大纲(数学)》中增加了对数学文化的考查要求.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I文科第18题以养殖水产为题材,贴近生活. 3.注重基础,体现核心素养 2017年高考数学试卷整体上保持一定比例的基础题,试卷注重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运用,另外抽象、推理和建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也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试卷对此都有所涉及. 【命题趋势】 1.函数与导数知识: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以导数知识为背景的函数问题是高考命题热点,函数性质的重点是奇偶性、单调性及图象的应用,导数重点考查其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注重分类讨论及化归思想的应用. 2.立体几何知识:立体几何一般有两道小题一道大题,小题中三视图是必考问题,常与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结合在一起考查,解答题一般分两问进行考查. 3.解析几何知识:解析几何试题一般有3道,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一般都会涉及,双曲线一般作为客观题进行考查,多为容易题,解答题一般以椭圆与抛物线为载体进行考查,

2017年高考北京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物理)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13)【2017年北京,13,6分】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答案】C 【解析】水流速度是机械运动速度,不能反映热运动情况,A错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错误; 水的温度升高,水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并非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D错误;选项C说法正确,故选C。 【点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但单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单个分子在高温时速率可能较小。 (14)【2017年北京,14,6分】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 如果光束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是() (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作出完整光路图,如图所示,光进入玻璃砖时光线偏折角较大,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玻璃砖对光的折射率较大,因此光的频率应高于光,故选D。 【点评】由教材中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色散的演示实验可知,光线在进入棱镜前后偏折角越大 , 棱镜对该光的折射率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 (15)【2017年北京,15,6分】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t=1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t=2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t=3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t=4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答案】A 【解析】在和时,振子偏离平衡位置最远,速度为零,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A正确,C错误;在和时,振子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回复力和加速度均为零,B、D 错误,故选A。 【点评】根据振动图像判断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沿着时间轴看去,上坡段质点向上振动,下坡段质点向下振动。 (16)【2017年北京,16,6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电流表、电 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B)电流表的读数为 (C)电压表的读数为(D)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 【答案】B 【解析】电表的读数均为有效值,原线圈两端电压有效值为,由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线圈匝 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两端电压有效值为,C错误;流过电阻的电流为,可知负载消耗的公 率为,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A错误;由可知,电流表的读数为,B正确,由交变电压瞬时值表达式可知,,周期,D错误,故选B。【点评】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电流、功率与匝数的关系需注意因果关系,电压由原线圈决定副线圈,电流与功率则由副线圈决定原线圈。 (17)【2017年北京,17,6分】利用引力常量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 ..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答案】D

2017年高考试题(全国卷 I 卷)— —语文(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

2017年高考北京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物理)

2017年高考北京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物理)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13)【2017年北京,13,6分】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 【答案】C 【解析】水流速度是机械运动速度,不能反映热运动情况,A错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错误;水的温度升高,水分子的平均速率 增大,并非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 大,D错误;选项C说法正确,故选C。 【点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但单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单个分子在高温时速率可能较小。(14)【2017年北京,14,6分】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 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是() (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作出完整光路图,如图所示,a光 进入玻璃砖时光线偏折角较大,根据光的折射 定律可知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因此a 光的频率应高于b光,故选D。

【点评】由教材中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色散的演示实验可知,光线在进入棱镜前后偏折角越大, 棱镜对该光的折射率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15)【2017年北京,15,6分】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t=1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负的最大值 (B)t=2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 正的最大值 (C)t=3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t=4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答案】A 【解析】在1s t=时,振子偏离平衡位置最远,速度为零,t=和3s 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A正确,C错误;在2s t=时,振子位于平衡位 t=和4s 置,速度最大,回复力和加速度均为零,B、D 错误,故选A。 【点评】根据振动图像判断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沿着时间轴看去,上坡段质点向上振动,下坡段质点向下振动。(16)【2017年北京,16,6分】如图所示,理想 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2202sin(V) =π的交 u t 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55 R=Ω的负载电阻,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 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几何解析版

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几何(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7·全国Ⅰ文,5)已知F 是双曲线C :x 2 -y 2 3 =1的右焦点,P 是C 上一点,且PF 与x 轴垂直,点A 的坐标是(1,3),则△APF 的面积为( ) A .13 B .12 C .23 D .32 1.【答案】D 【解析】因为F 是双曲线 C :x 2- y 2 3 =1的右焦点,所以F (2,0). 因为PF ⊥x 轴,所以可设P 的坐标为(2,y P ). 因为P 是C 上一点,所以4-y 2P 3=1,解得y P =±3, 所以P (2,±3),|PF |=3. 又因为A (1,3),所以点A 到直线PF 的距离为1, 所以S △APF =12×|PF |×1=12×3×1=32. 故选D. 2.(2017·全国Ⅰ文,12)设A ,B 是椭圆C :x 23+y 2 m =1长轴的两个端点.若C 上存在点M 满 足∠AMB =120°,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9,+∞) B .(0,3]∪[9,+∞) C .(0,1]∪[4,+∞) D .(0,3]∪[4,+∞) 2.【答案】A 【解析】方法一 设焦点在x 轴上,点M (x ,y ). 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N , 则N (x,0). 故tan ∠AMB =tan(∠AMN +∠BMN ) =3+x |y |+3-x |y |1-3+x |y |· 3-x |y |=23|y |x 2+y 2-3. 又tan ∠AMB =tan 120°=-3, 且由x 23+y 2m =1,可得x 2 =3-3y 2 m , 则23|y |3-3y 2m +y 2-3=23|y |(1-3m )y 2=- 3.

2017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7高考物理(北京卷) 13.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 14.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 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15.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t=1 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t=2 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t=3 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t=4 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u=2202sin 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55 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20 2 W B.电流表的读数为1 A C.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2 V D.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 s 17.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18. 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大连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 nm(1 nm =10-9m)附近连续可调的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激光脉冲.大连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术、雾霾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个处于极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电离一个分子,但又不会把分子打碎.据此判断,能够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约为(取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真空光速c=3×108 m/s)( )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1解析,推荐文档

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2017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高考真题)

2017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 一、本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6分)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 2.(6分)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是() 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3.(6分)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t=1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t=2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t=3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t=4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4.(6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u=220sinπt(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55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

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20W B.电流表的读数为1A C.电压表的读数为110V D.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s 5.(6分)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A.地球的半径及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6.(6分)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大连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nm(1nm=10﹣9m)附近连续可调的世界上首个最强的极紫外激光脉冲,大连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术、雾霾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个处于极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电离一个分子,但又不会把分子打碎。据此判断,能够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约为(取普朗克常量h=6.6×10﹣34J?s,真空光速c=3×108m/s)() A.10﹣21J B.10﹣18J C.10﹣15J D.10﹣12J 7.(6分)图1和图2是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L1和L2为电感线圈。实验时,断开开关S1瞬间,灯A1突然闪亮,随后逐渐变暗;闭合开关S2,灯A2逐渐变亮,而另一个相同的灯A3立即变亮,最终A2与A3的亮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文数试题解析(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1,2,3},{2,3,4}A B ==,则A B = A .{}1 23,4,, B .{}123,, C .{}234,, D .{}134,, 【答案】A 【解析】由题意{1,2,3,4}A B =,故选A. 2.(1i)(2i)++= A .1i - B .13i + C .3i + D .33i + 【答案】B 3.函数π ()sin(2)3 f x x =+ 的最小正周期为 A .4π B .2π C . π D .π2 【答案】C 【解析】由题意2π π2 T = =,故选C. 4.设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a b ,则

A .a ⊥b B .=a b C .a ∥b D .>a b 【答案】A 【解析】由+=-a b a b 平方得222222+?+=-?+a a b b a a b b ,即0?=a b ,则⊥a b ,故选A. 5.若1a >,则双曲线2 221x y a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2,)+∞ B .(2,2) C .(1,2) D .(1,2) 【答案】C 6.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90π B .63π C .42π D .36π 【答案】B 【解析】由题意,该几何体是由高为6的圆柱截取一半后的图形加上高为4的圆柱,故其体积为 221 π36π3463π2 V =???+??=,故选B. 7.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330,2330,30,x y x y y -≤?? -+≥??+≥? 则2z x y =+的最小值是 A .15- B .9- C .1 D .9 【答案】A

2017年北京市朝阳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测试物理试题 2017.5 13.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一个氢原子从n =3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时,该氢原子 A .吸收光子,能量减小 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小 C .放出光子,核外电子动能减小 D .吸收光子,核外电子动能不变 14.如图所示,ABC 是一个用折射率n 的透明介质做成的棱镜,其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现有一束光从图示位置垂直入射到棱镜的AB 面上,则该光束 A .能从AC 面射出 B .能从BC 面射出 C .进入棱镜后速度不变 D .进入棱镜后波长变长 15.一列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a 、b 、c 为波上的三个质点,质 点a 此时向上运动。由此可知 A .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B .质点b 振动的周期比质点c 振动的周期小 C .该时刻质点b 振动的速度比质点c 振动的速度小 D .从该时刻起质点b 比质点c 先到达平衡位置 16.某家用电热壶铭牌如图所示,其正常工作时电流的最大值是 A .0.2A B . C .5A D . 17.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绝缘滑块从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滑至底端时的速度为v ;若 在整个空间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滑块仍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滑至底端时的速度为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斜面光滑,则v ′= v B .若斜面粗糙,则v ′> v C .若斜面光滑,则滑块下滑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滑块机械能的增加量 D .若斜面粗糙,则滑块下滑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滑块动能的增加量 18 .牛顿曾设想: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就一次比一次远,如

【历史】2017年高考真题——北京卷(解析版)

【历史】2017年高考真题——北京卷(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 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1.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2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3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4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123 B.124 C.234 D.134 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1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 15.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右图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晴,其内容 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 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 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2017年北京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7·北京卷(物理) 13.H1、H3[2017·北京卷] 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 13.C[解析] 水流速度大小决定了机械能大小,和内能无关,所以A错误.水结成冰以后,从液态变为固态,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相对减小,但热运动不会停止,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所以B错误.水的温度升高,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水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但是不代表每一个水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所以选项D错误. 14.N1[2017·北京卷] 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是() 图1 A.红光B.黄光 C.绿光D.紫光 14.D[解析] 由图可知a光偏折程度比b光偏折程度大,所以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选项中只有紫光的折射率大于蓝光的折射率,所以选项D正确. 15.G1[2017·北京卷] 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图1 A.t=1 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t=2 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t=3 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t=4 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15.A[解析] 由振动图像特点可以判断,t=1 s时,振子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速度

为零,由a =-kx m 可知,加速度为负向最大值,选项A 正确.t =2 s 时,振子处于平衡位置,速度为负向最大值,加速度为零,选项B 错误.t =3 s 时,振子处于负向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向最大值,选项C 错误.t =4 s 时,振子处于平衡位置,速度为正向最大值,加速度为零,选项D 错误. 16.M1、M2[2017·北京卷]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u =2202sin 100πt (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 =55 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1 A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20 2 W B .电流表的读数为1 A C .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2 V D .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 s 16.B [解析] 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有效值是220 V ,由U 1U 2=n 1n 2 ,可得U 2=110 V ,则电压表读数应为110 V ,选项C 错误.由欧姆定律可得I 2=U 2R =2 A ,由I 1I 2=n 2n 1 ,可得I 1=1 A ,选项B 正确.由功率P 1=U 1I 1可知,P 1=220 W ,选项A 错误.由电源电压瞬时值表达式u =2202sin 100πt (V),可知ω=100π rad/s ,由T =2πω 可知,T =0.02 s ,选项D 错误. 17.D5[2017·北京卷] 利用引力常量G 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 A .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17.D [解析] 由mg =G Mm R 2,可得M =gR 2G ,由选项A 中数据可以求出地球质量.由G Mm R 2=m ? ?? ??2πT 2R ,可得M =4π2R 3GT 2,其中R 表示地球半径,又知2πR =v T ,由选项B 中数据可以求出地球质量.由G Mm r 2=m ? ?? ??2πT 2r ,可得M =4π2r 3GT 2,其中r 表示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由选项C 中数据可以求出地球质量.由选项D 中数据不能求出地球质量.

2017年北京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 .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 .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D .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 14.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 、b 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b 是蓝光,则光束a 可能 是 A .红光 B .黄光 C .绿光 D .紫光 15.某弹簧振子沿x 轴的简谐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t =1 s 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 .t =2 s 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 .t =3 s 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 .t =4 s 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V sin 2220t u π=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 =55 Ω的负载电 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 W 2220 B .电流表的读数为1 A C .电压表的读数为V 2110 D .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 s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新课标三卷文科数学(解析版)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新课标三卷文科数学(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1,2,3,4},B={2,4,6,8},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 .本题选择B 选项. 2.复平面内表示复数z=i(–2+i)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B 【解析】由题意: .本题选择B 选项. 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 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月接待游客逐月增加 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2,4A B =12z i =- -

C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 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答案】A 【解析】由折线图,7月份后月接待游客量减少,A 错误; 本题选择A 选项. 4.已知,则=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 本题选择A 选项. 5.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则z =x -y 的取值范围是 A .[–3,0] B .[–3,2] C .[0,2] D .[0,3] 【答案】B 【解析】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得函数在点 处取得最小值 . 在点 处取得最大值 . 本题选择B 选项. 4 sin cos 3 αα-= sin 2α79 -29 - 29 79 ()2 sin cos 1 7 sin 22sin cos 1 9 ααααα--== =--326000x y x y +-≤?? ≥??≥? ()0,3A 033z =-=-()2,0B 202z =-=

物理卷·2017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13.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 【答案】C 考点:分子动理论 14.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是 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完整光路图,如图所示,a光进入玻璃砖时光线偏折角较大,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因此a光的频率应高于b光,故选D。

考点:光的折射 15.某弹簧振子沿x 轴的简谐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t =1 s 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 .t =2 s 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 .t =3 s 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 .t =4 s 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答案】A 考点:振动图象 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2202sin π(V)u t 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 R =55 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W

B.电流表的读数为1 A C.电压表的读数为1102V D.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 s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电表的读数均为有效值,原线圈两端电压有效值为220 V,由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线圈匝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两端电压有效值为110 V,C错误;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2 A,可知负载消耗的功率为220 W,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20 W,A错误;由P=UI可知,电流表的读数为1 A,B正确,由交变电压瞬时值表达式可知,ω=100π rad/s,周期T=0.02 s,D错误。 考点: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四值”、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功率与匝数的关系17.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答案】D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8.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大连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 nm(1 nm=10–9 m)附近连续可调的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激光脉冲。大连光源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术、雾霾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精校版】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017年-北京-高考-物理含答案)

13.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确的是 A .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 .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 .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D .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 14.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 、b 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b 是蓝光,则光束a 可能 是 A .红光 B .黄光 C .绿光 D .紫光 15.某弹簧振子沿x 轴的简谐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t =1 s 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 .t =2 s 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 .t =3 s 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 .t =4 s 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2202sin (V)u t =π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55R =Ω的负载 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确的是 A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W

B .电流表的读数为1 A C .电压表的读数为1102V D .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 s 17.利用引力常量G 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 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 .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18.2017年年初,我国研制的“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出了波长在100 nm (1 nm=10-9 m ) 附近连续可调的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激光脉冲,光源学科&网因其光子的能量大、密度高,可在能源利用、光刻技术、雾霾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个处于极紫外波段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可以电离一个分子,但又不会把分子打碎。据此判断,能够电离一个分子的能量约为(取普朗克常量346.610J s h -=??,真空光速8310m/s c =?) A .2110J - B . 1810J - C . 1510J - D . 1210J - 19.图1和图2是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L 1和L 2为电感线圈。实验时,断开开关S 1瞬间,灯 A 1突然闪亮,随后逐渐变暗;闭合开关S 2,灯A 2逐渐变亮,而另一个相同的灯A 3立即变亮,最终A 2与A 3的亮度相同。下列说确的是 A .图1中,A 1与L 1的电阻值相同 B .图1中,闭合S 1,电路稳定后,A 1中电流大于L 1中电流 C .图2中,变阻器R 与L 2的电阻值相同 D .图2中,闭合S 2瞬间,L 2中电流与变阻器R 中电流相等

2017北京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7北京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13.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 14.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 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 光。如果光束b是蓝光,则光束 a可能是 A.红光B.黄光 C.绿光D.紫光 15.某弹簧振子沿x 轴的简谐运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2 页(共21 页)

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t =1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t =2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t =3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t =4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的交流电源上,副 u t 2202sin100πV 线圈接有55 R=Ω的负载电阻,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 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3 页(共21 页)

A.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202 B.电流表的读数为1 A C.电压表的读数为1102V D.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s 17.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 ..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2017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卷 2017.6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4 页(共21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