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阳光的影子_从建外SOHO中解读和反思柯布西耶_光明城市_理论

阳光的影子_从建外SOHO中解读和反思柯布西耶_光明城市_理论

阳光的影子_从建外SOHO中解读和反思柯布西耶_光明城市_理论
阳光的影子_从建外SOHO中解读和反思柯布西耶_光明城市_理论

143

11/2010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TU-80 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0)11-0143-03摘 要

摘 要 该文以北京建外SOHO为例,解读“光明城

市”理论的现实内涵,探寻该理论对于当今城市规划的影响,反映了该理论至今对我国城市建设仍具有借鉴价值和探索意义。关键词

关键词 柯布西耶 光明城市 现代主义 城市规划

建外SOHO

Abstract Abstract Jian Wai SOHO in Beijing as an example, to unscramble the reality meaning of "Radiant City" theory, to explore its impact of today's urban planning, which reflecting the theory still has the reference value and exploration significance in China’s urban construction nowadays.

Key w o r d s K e y L e C o r b u s i e r ,R a d i a n t C i t y , Modernism, Urban planning, Jian wai SOHO

Ji Jie

季 洁阳光的影子

The Shadow of the Sun:

城乡规划?园林景观

Urban Planning ? Gardens Landscape

勒?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影响深

远,今天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城市规划都受到了该理论的影响。例如,在城市采用立体式的交通体系,在市区修建高层楼房,扩大城市绿地,创造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等原则,已被许多城市的规划全部或部分地采用。柯布提倡的城市模式也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城市新区似乎是一种通常的做法,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心区更成为一种模式语言,建外SOHO便是其中典型的城市片断之一,不难看到柯布“光明城市”理论的投影。

1 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

柯布密切关注着当时的欧洲因为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而引发的严重的城市问题,并在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城市思想,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集中体现在其早期的几个虚拟城市规划方案之中,比较典型的有1922年的“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规划”(图1)、1925年的巴黎中心区改建设计“伏埃森规划(Voison)”(图2)等。他提倡通过高层拔高人口密度,使建筑之间能够摆脱旧城的紧密乃至“拥挤”状态,楼间的广阔土地可以用于进行大面积绿化,从而提高了城市绿化率,将乡村引入了城市。

他在CLAM会议上展出的“光辉城市规划”集中表达了他的基本观点,这是一个有高层建筑的“绿色城市”,房屋低层“透空”,城市全部地面均可由人们步行支配,屋顶设花园,地下通铁道,住宅则相对于“阳光热轴线”的位置处理得当,形成宽敞、开阔的空间(图3)。

勒?柯布西耶提出的“光明城市”理论,描绘了城市生活的高级状态,其核心是:建筑不再

—— 从建外SOHO中解读和反思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理论

To Unscramble and Reflect on the "Radiant City" Theory of Corbusier from Jian Wai SOHO

是没有生命的、孤立的存在,而是与社区大环境汇合成一个有机体,形态上是协调的,功能上是延续的,空间上是互补的、融汇的,两者是动态的、和谐的统一。

2 以建外SOHO为例探寻“光明城市”思想的影子

2.1 概况

建外SOHO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图4),北临长安街,东临东三环,南临通惠河北路。地铁一号线和十号线的“国贸站”交汇于项目东部。 在CBD的规划中,建外SOHO的周边聚集了众多高档饭店、写字楼和商场,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氛和人文环境。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由20栋塔楼、4栋别墅,l6条小街组成,地上控高100m,是集合住宅、办公楼和低层店铺的复合设施。 2.2 规划特色

建外SOHO由林立的27.3m*27.3m的细长轮廓的塔楼构成,并将这些塔楼对南北轴旋转了25度配置(图5~6)。裙房屋顶布置成公共的花园,裙房之间由天桥相连,为整个社区提供了一条丰富自然和清静休闲的屋顶步道,与地面SOHO街繁华商业形成鲜明比。SOHO公寓塔楼(4层以上是住宅)屋顶被设计成个性化屋顶平台,顶层住户可通过自家的旋转楼梯到达平台。既美化了屋顶,又充分挖掘了屋面的使用功能和价值。

在地上1层、4层、地下1层立体地设置绿化广场。1层是步行者专用的广场,不但对居民,也广泛对外来者开放。1层的景观设计由沿着25

144

华中建筑 HUAZHONG ARCHITECTURE 11/2010

度轴设置的“散步道”以及配置可以直达它的绿地构成。整个基地配置了9条“散步道”,担负着引导人流到“SOHO街”的作用。4层屋顶配置了居民专用的广场,还在各广场上为孩子配置了游玩的装置。车的交通动线集中配置在地下1层,露天地下车库丰富了SOHO街道的竖向层次,同时将街道的尺度再次分割细化。且大量配置的下沉花园,有自然采光、通风,是与地上一样的空间(图7)。

2.3 “光明城市”思想的投影

建外SOHO在节约空间进行高密度开发方面是一个成功案例,其中不乏看到柯布西耶“光明城市”思想的影子,是吸纳了柯布城市规划思想,并与城市新区规划结合较好的一个范例。

(1)高层高密度

建外SOHO处于CBD核心区,相对于北京旧城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新区,高密度的建筑符合该地区的整体定位。柯布西耶认为“摩天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段。”建外SOHO采用高层塔楼的形式,保证了开发强度的要求。

高层建筑对用地空间的节省是立竿见影的。在解决人口问题的同时,关注人对环境的需求,为城市争取大面积的绿化空间,避免无序发展造成的对土地的侵害。节省的土地对城市道路发展提供了空间上的支持。要在城市有限的土地上容纳巨大的人口,发展高层建筑也是现今除了开发地下空间之外的最有效方法,并且是最直观的选择。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紧凑的城市形态的构建中有一大部分就是柯布西耶提出的“高层建筑”。

(2)功能混合化

将居住、办公和商业功能混合,定位为集合住宅、办公楼和低层店铺的复合设施(图8)。柯布在伏埃森规划中提倡的地面完全开敞,自由布置公园、咖啡馆、商店等,抛弃传统的走廊式的街道形式,使空间从四面八方扩展开去。而建外SOHO的设计师山本理显说“建外SOHO不是街区,是强调它不是一个封闭的、单调的住宅区。它是一个有住家、有店铺、有办公的一个功能混合的场所。”

(3)平面几何化

柯布擅于运用几何化的手法处理平面布局,他运用基本形式和有比例的几何体,例如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一般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模式。建外SOHO虽然没有柯布极端的超脱个人情感、反对装饰,但也采用了简约朴素的手法,从平面布局来看也是采用了几何化的手法(图9)。

(4)交通立体化

虽然柯布提出的交通的概念是一个较大区域的高效交通模式,主张采用“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采用高架、地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以获得较高运输效率”。但从建外SOHO这个较小的商住区,依然能反射出其理念。人车分流,将汽车停于地下停车场,而人们在经过景观设计的地面层活动,在这里,高层公寓与小型商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松散的棋盘式格局。通过把服务区入

图1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的城区设想草图图2 伏埃森规划图(Voison)图3 光明城规划图图4 建外SOHO区位图图6

建外SOHO鸟瞰

3

1

2

6

4

145

11/2010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的一个,不应该作为整个城市建设的唯一模式。而目前大量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无疑是对城市肌理的破坏以及城市文脉的冲击。我们不得不对这种城市模式进行反思,我们需要辨证的看待柯布的“光明城市”理论。3.1 城市的复杂性

柯布西耶时代的欧洲城市面临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而柯布西耶却用一种相对简单的机械论方法试图给以解决,忽视了城市的复杂性。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能是21世纪的重要特征。由于城市结构与诸多的相关因素(如形态、功能、系统等)总是表现在一种互动的关系中,城市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的场所,它带有理性的光辉,同时也表现为非理性的无序和混沌。正如吴良镛大师所言,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要解决城市问题,系统科学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论工具;城市科学的深入发展,应从多学科交叉

方面来进行整体上的探索。3.2 城市的多样性

至今柯布提出的建造摩天楼这种向土地要空间的做法在城市里不断地被效仿,但是千篇一律的摩天大楼的城市景观磨灭了各地传统的特色,把千变万化的建筑艺术统统简化为没有人情味的钢筋混凝土所筑的高大建筑,难免使居民丧失一种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的理想城市中没有为传统的城市中心留下位置,且忽视传统城市存在的意义。但是城市如同生命体一样,是一个非常复杂、有序的综合有机体,而充满人性的多样化相互交错的城市功能正是永葆城市活力的因素,而且也是可持续性城市的必备条件。

结 语

“光明城市”理论是在距今80多年前提出的,当时并没有取得成功的实践,却是在几十年后的城市规划实践中得以实现并广泛应用。一方面可以说柯布的城市规划理论具有超前性,无论是在意识形态层面还是在形式层面上,这些观点至今仍对现实规划建设活动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柯布的城市研究目标是创造一个舒适的高密度城市,因而他对于高层综合体建筑的探索、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等研究,仍非常值得学习并继续探索。但另一方面这种模式所引发的城市活力、城市个性等问题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渐浮现出来,因此及早吸取西方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进行反思与纠正也同样重要。 ■

参考文献

1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2.

2 [意]曼弗雷多?塔夫里.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二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 徐建伟.简约建筑的人性化——建外SOHO设计.

建筑学报,2004(4):40-43.

4 建外SOHO--山本理显的北京新高档住区设计.自

由建筑报道.2006-3-22,https://www.doczj.com/doc/1816082812.html,.5 [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 吴良镛.人居环境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3.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100140

jji_2008@https://www.doczj.com/doc/1816082812.html, 2010 08 06

作 者

邮 编电子信箱收稿日期

图7 外部景观图8 剖面示意图图9 建外SOHO平面图图10 空间层次

9

口设于商业设施内并将车行入口布置在每幢公寓的地下停车场,而使整个区域的地面空间成为纯步行空间(图10)。

(5)大面积绿化

增加绿化面积也是柯布在其规划思想中坚持的理念,柯布西耶希望在塔楼之间的广阔的空地上展开花园,住宅跟前就是花园和游戏场,满城都是绿色。在建外SOHO的设计中,并没有设置集中的大块中心绿地,而是将绿地分布在整个地块之中,使建筑与绿化融为一体。并且通过设置屋顶绿化及下沉式花园,形成有层次的立体绿化,柯布的《走向新建筑》中提出了如今已经被当代建筑界尊崇的住宅设计“新建筑五点”,屋顶花园就是其中一项。

3 对柯布“光明城市”理论的反思及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

建外SOHO案例的成功,可以为城市新区的开发提供参考。建外SOHO只是城市若干片段中

8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是在阳光下(室外)研究光和影的关系,是对上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延续,同时还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光是怎样传播的”的内容做好了准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特点正好反映了光直线传播的规律。 二、学生分析 学生能说出太阳是东升西落的,大部分能画出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由西到东且影子在正午的时候是最短的。但五年级的学生在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中缺乏耐心,特别是在等待时学生难以忍受孤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验证实验,学生能够体会并初步克服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孤独与艰辛。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清晨和/或)傍晚时,影子最长。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根据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3)根据绘制图表,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4)说出生活中人们对影子变化规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如实地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数据进行推理。四、重难点 重点: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难点:整理实验数据,绘制成柱状图。 五、器材准备 长4cm的小木棒,超轻粘土,A4纸,铅笔、指南针,地平式日晷 实验装置图示及说明: 1、超轻粘土用来将小木棒固定在A4纸上,方便学生测量影子。 2、选用4cm长的小木棒是为了防止影子太长而无法在A4纸上记录完整。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在教室里探究了光和影的关系。今天,我们把实验的材料搬到操场上,你猜猜看,给你一天的时间,你觉得小木棒的影子会怎么变化 (二)实验观察 1、出示、讲解实验装置的组装方法,并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在A4纸上做好标记,并用重物固定。 2、提示观测记录的内容:(1)太阳的方向和影子的方向(2)影子的长度(3)观测记录的时间(年/月/日/时/分) 3、学生实验。课堂上,每隔10分钟观测记录一次;课后,在其它课下课后观察记录,直到放学。 教师在巡视时要及时指出学生在实验中的问题,适时地帮助学生。 第二课时 (三)数据整理 1、由于我们测量的数据表较多,比较杂,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数据分类处 理。我们可以将“影子的长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绘制成柱状图,它能更容易地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也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柯布西耶和现代建筑五原则

柯布西耶和现代建筑五原则 https://www.doczj.com/doc/1816082812.html,/arc618/blog/item/35d6422b6af04193023bf6ad.html 底层架空 屋顶花园 自由平面 水平长窗 自由立面 这是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点。从我手上的资料看,柯布西耶和他的伙伴皮埃尔.让纳雷提出这些原则是在1926年,那一年柯布39岁,已是83年前的事。 新建筑五点,或说现代建筑五原则,学校里背过、考过,工作后不考了,差不多忘了,十几年后有一天想起来,才忽然有一点点理解它讲的是什么意思,才知道自己一直以来做的,还算不上现代建筑,汗颜。 80多年了,现在谈的已经是信息时代的建筑,谈五原则是不是过时?是的,技术和观念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进步,但是不能否认,许许多多的发展进步都是建立在现代建筑精神的基础上的,五原则的背后正是现代建筑精神。在相对抽象的精神之外,五原则是个具体的坐标,参照它能够判别一个建筑是否从手法上摆脱了桎梏,进入现代的领域。而手法上摆脱桎梏,从反映了从精神上脱离蒙昧。也许五原则在西方已经过时了,那是因为它以渗透在几代建筑师的血液里,不言自明。但在中国,它还太超前,恐怕真正懂得它的中国建筑师还很少。 若说我们现在的多数建筑甚至没有从手法上进入现代,恐怕很多人不同意。那么这里结合五原则的条目试解之: 底层架空:让实用空间远离地面的阴冷潮湿,把地面留给花园和交通空间,这是底层架空的意义。柯布的着眼点,首先是技术上的可能(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次,是实现目的带来的人性化的意义(居住摆脱阴暗潮湿,更好的享受阳光);第三,缓解地面层通常空间紧张的矛盾;最后,才是新颖的形式。 底层架空的做法现在不具有普遍性了,因为柯布的时代是工业化社会的时代,而现在是商业化的社会,商业成了城市的血液,商业需要地面做容身之处。这是柯布没有看到的,但我们应该注意到他的出发点,实际上是针对解决问题,非常务实的。 屋顶花园:这个屋顶花园的意思,也要放在当时去看。当时的通行做法是屋顶为坡面的阁楼层,里面是储藏间和佣人的住所。柯布想说的是,首先在新的排水技术、新的结构形式下,屋顶不再有做坡形的必要性,可以是平的(从这个角度,把“屋顶花园”的说法换成“平屋面”亦未尝不可)。其次柯布认识到屋顶也是好的空间,有最好的阳光和视野,应该加以利用;此外,屋顶的绿植、覆土可以缩短钢筋混凝土的温度反差,在技术上不容易产生裂缝。所以这个屋顶花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花园,也融合了多层次的思考。正如柯布所说,技术的原因,经济的原因,舒适的原因,情感的原因,要求我们采用平顶式屋面。 底层架空和屋顶花园列于建筑五点之前两项,定义了现代建筑的形象特征。从简单的建筑逻辑看:这样处理带来的轻巧的形式感、入口的空间感,还有打破沉闷的天际线,弥补了减去装饰之后的枯燥感,都不失为很好的手法。但如今的情况发展了,它们不再具有普适性意义,但是自由平面就不同了。 自由平面:基于框架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墙不参与承重,因此平面与古典建筑大

四年级科学上册4.2阳光下的影子教案新人教版(最新版)

2.2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光和影,了解了影子的三个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阳光下的影子又会有怎样的特点呢?首先,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看看同学们都掌握的没有。(学生举手说,不要齐回答) 2.观察阳光下的影子:

一天之中,我们的影子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出示大树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讲解太阳是东升西落的,太阳的方向是东---偏南---西。) 看了刚刚的示意图,那同学们们觉得阳光下的影子变化有怎样的特点? ------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逐渐变长,太阳落山时最长;影子方向和太阳方向相反。 3.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同学们刚刚猜测了这么多影子的特点,那想不想自己观察一下呢? 在观察之前呢,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工具,来辅助我们更好的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什么呢?-----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制作步骤:a.准备一块平滑的木板 b.在木板上黏上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 c.用橡皮泥把铅笔或小木棍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制作好日影观测之后我们是不是就要进行观察了啊?那到底怎样观察呢?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或者说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来观察? (在学生回答完之后,PPT出示方法和记录表,必要的话,可以每个学生发一张) 4.反馈总结: 同学们都会去观察过了吗?你的观察结果是怎样的? 那你们能根据你们的观察结果,影子长短的变化来制作一个柱状图吗? (讲明制图要求,横轴、纵轴表示的数据) (出示自己观察之后制作的柱状图)老师会去也仔细观察了太阳下影子的变化,来看看我的数据。从我的数据中你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啊? 所以你们觉得一天中,阳关下的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影子最短? -------影子长短变化: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 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影子总是和太阳方向相反。 太阳:东—偏南—西 影子:西—偏北—东 知道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特点,那你们能说说这个发现有什么用处吗? 其实啊,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了。

五位建筑大师分析

五位建筑大师分析 现代建筑五位建筑大师: 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阿尔瓦??阿尔托 格罗皮乌斯: 建筑思想: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他创立包豪斯学校等在现代建筑教育上的贡献是被一致肯定的。格罗皮乌斯参加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1914年发表的《包豪斯纲领》和格罗皮乌斯宣言中有两个指导思想:第一,综合全部造型活动,使之凝集于建筑之下,创造绘画、雕塑、建筑为一体的统一艺术。 第二,造型活动的基础是手工艺,美术家都必须重新回到手工艺(或手工劳动)中来。从而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教育体制。 代表作品分析: 包豪斯校舍 概要:包豪斯校舍由教学楼、实习工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教学楼与实习工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层,连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饭厅兼礼堂。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和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平方米。

形式特点:这样不同高 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 在这里格罗皮乌斯首次提出了建筑要从内向外设计的思想,即先确定各部分的功能,再确定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最后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案五上2.阳光下的影子

2.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长 影子变化柱状图:

柯布西耶作品赏析

勒.柯布西耶 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现代建筑运动的积极分子和主将。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主张建筑走工业化道路,把住房比作机器,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理性学习。同时,又把建筑看做是纯粹精神的创造,一再说明建筑师是造型艺术学。 [[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它们是: * 底层架空:主要層離開地面。獨特支柱使一樓挑空。 * 屋顶花园:將花園移往視野最廣、濕度最少的屋頂。 * 自由平面:各層牆壁位置端看空間的需求來決定即可。 * 横向的长窗:由立面來看各個樓層像是個別存在的樓層間不互相影響。 * 自由立面:大面開窗,可得到良好的視野。 按照“新建筑五点”的要求设计的住宅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二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萨伏伊别墅是一个著名的代表作。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

的特点,由于墙体不再承重,可以设计大的横向长窗,他的有些设计当时不被人们接受,许多设计被否决,但这些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后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如逐层退后的公寓,悬索结构的展览馆等,他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朗香教堂(Notre Dame du Haut) 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浮日山区的一个小山 顶上,1950年由勒.柯布西耶设计。它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朗香教堂勒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这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常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实践中的问题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启发 一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 柯布西耶是上个世纪伟大的建筑大师,他的机械美学为人所津津乐道,但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他在当代城市规划建筑上也有伟大的贡献。他曾提出过关于城市规划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总结成四点: 第一:他认为传统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有功能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第二:关于拥挤问题可用提高密度的方法解决。 第三: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第四:他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且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总之他就是认为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二柯布西耶的伏埃森规划 1925年他做了巴黎中心区的改建设计,即伏埃森规划。他设计了16幢60层供国际总部大厦等使用的高塔。地面完全开放,可自由地布置高速道路和公园、咖啡馆等。这样使空间从四面八方展开去。 概括一下他对巴黎规划的总体思路,其内容为将城市分为三个区:中心区、商业区、行政区。在他看来,城市需要建高楼,高楼之间建绿地,这套建筑空间理论中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色彩。但这个巴黎方案并没有被采用。 现有一个问题提出来了,为什么这个方案未被采纳? 我们先看这个规划,它还是提倡城市集中发展,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分散主义思想盛行,尤其是霍华得的田园城市在欧洲影响很大,而且当时巴黎城市地区无限膨胀,中心城用地紧张,人口过度膨胀,为了解决这个困局,巴黎当局偏向分散的规划理念,认为城市应该一步一步分离,城市中心功能应被进行分担。此时,由田园城市理念发展而成的卫星城更符合这个思想。因为卫星城的作用就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所以不可避免的这个规划未被采纳。 三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发 要知道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就得从我国规划国情出发来探讨我国将来的规划怎么走。 我们知道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我国曾长期沦为不同宗主国的殖民地,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产业革命对我国城市发展的推动力很小。解放后,我国长期推行传统计划体制,其旧城仍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计划分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城市结构特点。我国真正意义的产业革命(相当于英国18世纪的产业革命)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目前尚处于城市化的初步发展阶段。因此,中国城市更新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更新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解放初期直至70年代,我国为摆脱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状况,依靠自力更生,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城市建设在“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城市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方针指导下,一直以生产性建设为主,建设重点在于发展工业生产,项目集中于城市新区。由于当时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城市问题太多,而且能力十分有限,对旧城的政策只能是“充分利用,逐步改造”。所谓旧城改造主要是着眼于改造棚户和

浅析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浅析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 摘要现代城市理论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提出的一种城市规划设想方案。柯布西耶根据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对巴黎市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个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设想方案。其又于1925年提出巴黎“瓦赞规划”,但未能实施。1951年他的现代城市设想终于在印度昌迪加尔得以实现。 关键词现代城市;城市设想;城市观;城市规划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世界在物质规划层面集中形成了几个伟大的城市构想和实践,其中法国人柯布西耶提出的以新建筑运动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理论,逐步形成了理性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写入了《雅典宪章》,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近代规划学科的重要内容,至今有着深远影响。 1 现代城市设想 柯布西耶通过对20世纪初的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思考和研究,提出关于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设想,即“现代城市”理想。他希望,通过对现存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柯布西耶主张关于城市改造的4个原则是:减少市中心的拥堵、提高市中心的密度、增加交通运输的方式、增加城市的植被绿化。基于这些最基本的原则,柯布西耶以巴黎市中心为实例进行了300万人的“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对于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言,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理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 柯布西耶的城市观 柯布西耶认为从中古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包括巴黎在内,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彻底改造。改造城市的基本原则是:城市按功能分成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商业区等。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他提出建筑物用地面积应该只占城市用地的5%,其余95%均为开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使建筑物处在开阔绿地的围绕之中。他认为城市道路系统应根据运输功能和车行速度分类设计,以适应各种交通的需要。他主张采用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采用高架、地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以获得较高运输效率;各种工程管线布置在多层道路内部。他强调现代城市建设要用直线式的几何体形所体现的秩序和标准来反映工业生产的时代精神。 柯布西耶城市规划五要点: ①功能分区明确;②市中心建高层,降低密度,空出绿地;③底层透空(解放地面,视线通透);④棋盘式道路,人车分流;⑤建立小城镇式的居住单位。 2.1 虚拟城市规划方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阳光下的影子》教案1

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二、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三、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四、日影观测仪 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五、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六、板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二 光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_34

阳光下的影子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现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约11至12岁,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同学们太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可越是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会令他们忽视。前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光和影》,所以对于阳光和影子有了些专业的理解。本课通过让学生实行模拟实验,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知道能够通过影子的变化,从而推断太阳的变化。此外四五年级学生即将升入中学,更应该培养他们学习光学的兴趣,并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研究问题,如绘制表格和柱状图,还能够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日影观测仪模拟实验,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4、根据一天中影子长短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5、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长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6、使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到自然事物是在持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实行分析和推理。 【教学重点】能探究出影子的特点,归纳影子的变化规律,绘制表格和柱状图。【教学难点】实行科学的观察记录与分析 【教学准备】 提前板画: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案例分析

柯布西耶“光辉城市”案例分析 9/4/2016

成员介绍 指导老师:祁丽艳 小组成员:项凯潮 201203212 张怿譞 201203209 郑鲁飞 201203211 班级:城规122班

目录1 理论分析 1.1大师简介 1.2光辉城市理论 2案例分析 2.1 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2.2 巴西利亚城市设计 3总结

1.1大师简介——柯布西耶 PICTURE 勒·柯布西耶(法文: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又译柯布西埃,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法国建 筑师、都市计划家、作家、画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路德维格·密斯凡特罗以及弗兰克·洛依德·赖 特并称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是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1887 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钟表工人家庭1905~1908 在家乡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游历欧洲。 1908~1909 在法国建筑师贝瑞的事务所工作。1910 加入贝伦斯的设计事务所。 1917 定居巴黎,与Ozenfant创始Purism。 1920 创办《新精神》杂志,宣扬抽象艺术 1923 发表《走向新建筑》,宣扬现代主义是一种几何精神,一种构筑精神与综合精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现代社会已经达成这样一个结论,即,为人类建造一个新的家园将成为判定一个文明特性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一种新的住宅形式的诞生,机器时代将迈入第二阶段。1927 日内瓦联合国总部设计竞赛一等奖。1929 在普瓦西设计萨伏伊别墅。 1929~1933 设计巴黎救世军收容所和巴黎大学瑞士学生宿舍 。年代不详佛莱别墅(Villa Fallet)1927年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1928年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1930-1932年巴黎瑞士学生宿舍(Pavillion Suisse La Cite Universitaire A Paris) 193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 1946-1957年马赛公寓大楼(L’unite d’Habitation ,Marseille) 1950-1953年郎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 50年代初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1.1.2 大师生平 1.1.3 柯布西耶主要作品

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xxxx城市规划 xx规划平面图 昌迪加尔是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印度旁遮普邦的新首府,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50万(一期为15万人)。 昌迪加尔的建议地点由政府选定在喜马拉雅山多岩的支脉山麓地带,在两条相距约8km的河流之间是一块略向西南倾斜的高地,平缓的地貌适合于任何规划体系,勒·柯布西耶的城市形态象征生物形体的构思构成了城市总图的特征。 主脑是行政中心,设在城市的顶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背景,商业中心犹如人的心脏,博物馆、大学区与工业区分别放在城市的两侧,似人的双手,道路系统构成了骨架,建筑物像肌肉一样贴附其上,水电系统似血管神经遍及全市。(如图1)(图解: 1、行政中心 2、商业中心 3、接待中心 4、博物馆与运动场 5、大学 6、市场 7、绿带与游憩设施 8、商业街) 勒·柯布西耶采用了他早年规划中特有的方格网道路系统,昌迪加尔的总平面不是棋盘方格,横向街道呈微弧度线型,增加了道路的趣味,所有道路节点设环岛式交叉口。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大学区和车站、工业区由主要干道连成一个整体,次要道路将城市用地划分为800mXl200m的标准街区,在这样一

个基本框架中布置了纵向贯穿全城的宽阔绿带和横向贯穿全城的步行商业街,构成了昌迪加尔总平面的完整概念。 在每个街区中,纵向的宽阔绿带里布置有诊所、学校等设施以及步行道、自行车道,横向步行商业街上布置了地段商店、市场和娱乐设施,其余部分开辟为居住用地,以环形道路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向心的居住街坊。 行政中心是昌迪加尔的核心与标志,由秘书处办公楼、议会大厦、总督官邸和最高法院组成。前三者布置在进入行政中心的主干道左侧,最高法院远离它们,布置在右侧,加之雕塑、水池、步行广场和坡地、草地,构成了均衡而又极为精致的平面(如图2)。(图解: 1、议会 2、各部办公楼 3、首长官邸 4、最高法院 5、游泳池 6、xx 7、雕塑) 在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充分汲取了印度传统建筑的地方性、民族性特征,以极为娴熟的构图手法表达了新与旧、民族与国际相互统一和谐的设计思想。为了抑制秘书处办公楼的巨大体量,他就使它远离主干道,并以端头朝向城市,因此,当人们进入行政中心时,可以从最有利的视角看到议会大厦富有个性的建筑形象,这样,在穿过整个行政中心时,人们始终处于一种均衡的构图之中。 1950年8月31日梅亚的主要副手马太·诺维斯基(Matthew Nowicki)遇空难逝世,使梅亚自觉不能承担任务而请辞。

科学《阳光下的影子》说课稿

科学《阳光下的影子》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阳光下的影子》。 一、说教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是在阳光下(室外)研究光和影的关系,是对上节课的探究活动光和影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延续,同时还为学生接下来学习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内容做好了准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特点正好反映了光直线传播的规律。 教材共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并进一步深刻认识影子和光源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整理我们的记录,学生把记录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反映影子长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于阳光下的影子变化所需观察时间较长,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建议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探讨并实施实验活动,再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成实验;下一节课开展数据整理和交流活动。 二、说学情

大部分学生知道太阳是东升西落的,且有一部分学生能画出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由西到东变化的,了解影子在正午的时候是最短的。但五年级的学生在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中往往缺乏耐心,特别是在等待时学生难以根据目的耐心的坚持观察和记录,希望通过本节课的长时间探究实验,学生能够初步克服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困难,并认识到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体会到真实观察和记录对科学探究的意义。而且,五年级学生虽然能够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自主探究,但他们对于数据的整理能力还是相当缺乏的,他们更习惯于借助表格中的数据来发现规律,对于能够“可视化”地呈现物质变化规律的图表认识还处于逐步建立的过程中。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3.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清晨和傍晚时,影子最长。 科学探究目标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根据一天中影子的长度,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3.根据绘制图表,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4.说出生活中人们对影子变化规律的应用。

解读勒 柯布西耶“现代城市”理想

解读勒柯布西耶“现代城市”理想 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城市规划五要点: a、功能分区明确 b、市中心建高层,降低密度,空出绿地 c、底层透空(解放地面,视线通透) d、棋盘式道路,人车分流 e、建立小城镇式的居住单位 “现代城市”设想 勒〃柯布西耶提出的一种城市规划设想方案。勒〃柯布西耶根据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对巴黎市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个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设想方案。作者的观点在他的《明日的城市》(1922)中作了表达,后来又在《阳光城》(1933)一书中加以发挥。

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篇一:《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基础性)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1)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是在阳光下(室外)研究光和影的关系,是对上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延续,同时还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光是怎样传播的”的内容做好了准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特点正好反映了光直线传播的规律。 二、学生分析 学生能说出太阳是东升西落的,大部分能画出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由西到东且影子在正午的时候是最短的。但五年级的学生在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中缺乏耐心,特别是在等待时学生难以忍受孤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验证实验,学生能够体会并初步克服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孤独与艰辛。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

化而变化的。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清晨和/或)傍晚时,影子最长。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根据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3)根据绘制图表,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4)说出生活中人们对影子变化规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如实地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数据进行推理。 四、重难点 重点: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难点:整理实验数据,绘制成柱状图。 五、器材准备 长4cm的小木棒,超轻粘土,A4纸,铅笔、指南针,地平式日晷

分析勒柯布西埃的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

分析勒柯布西埃的设计思想与设计作品,重点谈谈影响柯布西埃设计思想的主要因素 人们说:“如果不理解柯布西埃的话,就很难理解现代建筑”,但要想真正理解这位建筑大师似乎并非易事柯布西埃提出的理论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矛盾。柯布西埃提出的“住宅是居住的机器”道出了建筑要满足功能要求的重要性:建造一座建筑、住宅,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但他又说:建筑往往被“贬低到仅仅有功能用途的水平”,“这仅仅是构筑物,不是建筑。建筑只有在产生诗意的时刻才存在,建筑是一种造型的东西。”再有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一书发出了民主乃至于民粹的精神号召,被称为“建筑中民主和科学的宣言”,但柯布西埃又倡导把他的“新建筑五原则” 尽量适用于任何建筑地段条件,使其成为通用的建筑模式。迄今为止对柯布西埃其人及其作品的诠释和评价褒贬不一。虽然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经典著作,但此书也引发了许多批评文章,这些文章将其讽刺为狂热大言、芜杂混乱。 柯布西埃:城市设计理论 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对建筑、艺术、城市规划与设计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他1922年撰写的《明日的城市》一书中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观点。面对大城市高度发展的现实,他主张依靠现代技术力量,从规划着眼,技术着手,来充分利用和改善城市有限空间。他建议减少市中心建筑密度,增加绿地,增加人口密

度,其具体办法是高层化。1925年他提出了改建巴黎的方案。这个方案就是以摩天大楼、快速道路、立体交叉和大片绿地来彻底改造旧的巴黎市区。他的建筑艺术观,也是一反中世纪古典艺术传统,以几何形体作为形式美的标准,将它作为新时代建筑的音符。他的这套理论,对巴黎这座历史名城来讲,当然是不可能被接受,也无法实现的,但对西方大城市战后的复兴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它适应了特大城市技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他的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太忽视现实,忽视传统,因此70年代以后,他的这套主张受到抵制。 柯布西埃对城市规划和建筑界的重大贡献还在于倡导成立国际 现代建筑协会。这个协会成立于1928年,1956年解散。在这个组织活动的28年中共召开了10次年会,这些会议对国际城市规划与设计、对现代建筑均起了很大作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33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四次年会。在这次会议以后发表的“城市计划大纲”(又称“雅典宪章”)为现代城市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雅典宪章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强调自然环境(阳光、空气、绿化)对人的重要性。它对以后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分区管理(Zonning)、绿环(Green belt)、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人车分离、建筑高层化、房屋间距等概念的形成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的新城设计,有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Brasilia)和印度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Changdigh)。这两座新城在城市设计上都力图表现出新的主题思想,即功能和艺术上都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在这方面这两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2阳光下的影子 影子变化柱状图: 八、教学后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2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太阳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方向相反,长短也随太阳变化而变。 2.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日晷图片或课件、分组实验单、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指南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 入1.、上节课学到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26页,根据上节课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理由。学生回答 学生推测并说理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 二、观察 阳光下影子变化1.让我们通过实际观测来验证我们的相法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但每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察结果。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目的和观察记录方法。分组实验,做好记录让学生明白只有动手实验才能验证前面的猜测,培养其动手能力。 三、整理记 录1.师讲: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2.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还有什么发现?分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学生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培养学生分析、整理的能力。 四、日影观 测仪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记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学生思考回答此问题的提出,是对本节课的巩固反馈。 课堂作业: 1.影长变化有什么规律? 2.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什么新发现?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优秀教案

《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判断 1、一天当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不会发生变化。() 2、物体的影子总在阳光背光的一面。() 3、影子越短,表示太阳的位置越高。() 4、早晨太阳在东方升起,物体的影子就在东方。() 5、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选择 6、古代人们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A、物体的影子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7、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 A、早晨 B、正午 C、傍晚 8、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于()。 A、太阳 B、电灯 C、火把 9、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1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方向是()。 A、西—南—东 B、西—北—东 C、东—北—西 11、测得1米高竿子的影长0.5米,同时测得一棵树影长是8米,则树高是()。 A、4米 B、16米 C、无法计算 12、测得1米高竿子的影长0.5米,测得一棵树影长是8米,则树高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