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英翻译实践第一讲

汉英翻译实践第一讲

汉英翻译实践第一讲
汉英翻译实践第一讲

PART I:

I. 原文(Source Text)

水桥

在巴拿马,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水桥”,那就是巴拿马运河。去年暑假,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巴拿马运河游览观光,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们乘机抵达巴拿马城,然后搭上了一艘游轮,从巴尔博亚港进入运河。船行13公里后,便到了运河的第一组水闸1。巴拿马运河就是通过水闸的关与开,让船舰跨越陆地的一座“水桥”2。

我们开始“上桥”了。船驶进闸池之后,厚2米,高、宽各20米,重数百吨的钢闸门便缓缓地关闭,闸池里开始注水。几分钟后,水涨船高3。游轮在两岸电力机车的牵引下缓缓前进。这样连升两级之后,船已经升高了16米。出闸后,再驶过一个小湖,又到了第二组水闸。经过这座水闸,船又升高了9.5米。这样,船已高出海平面26米,进入“桥顶”4。我们的游船驶进了长达13公里的主航道,只见5两岸山6如刀削,绿树红花,景色十分秀丽7。

游船出了峡谷,驶入了宽阔的加通湖。湖水倒映着远山白云,美丽的小岛时隐时现8。在湖中悠悠航行38公里之后,船来到了加通水闸,从此进入了“下桥”段。这座水闸共有三级,犹如三个巨大的台阶。游船经过加通水闸后,已经降到了与大西洋水面相同的高度。当船驶入利蒙湾时,美丽的加勒比海便出现在眼前9。

我们从太平洋来到大西洋10,彼此隔离的大洋因为有了巴拿马运河而相通。运河全长81.8公里,宽度由150米到304米不等。5万吨级的巨轮,日夜畅通无阻。它无愧于“世界桥梁”的称誉。我由衷地赞美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勇气!我敬佩你,巴拿马人民!

导游告诉我们,巴拿马人民是有志气的。他们一方面正在改造现在这条运河;另一方面,还准备新建一条更长的运河,预计工程需要10年才能完成,它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11。我们期待着它早日完成。

II. 理解难点提示(Suggestions for Comprehension)

1. 这里的“水闸”指什么?参考下文的“进闸池”、“出闸”。

2. 为什么称巴拿马运河为“水桥”?

3.“涨、高”指“开始涨、高”,还是“涨、高”到了足够的高度?考虑上文的“几分钟后”。

4. 这里两个分句是否平起平坐?考虑上文已经说过船“升高了16米,又升高了9.5米”。

5. “只见”是不是真的在描写“我们”在干什么?考虑上文的主语是“我们的游船”,不是“我们”;上文的宾语是“主航道”,下文接着是“两岸”。

6. “山”指hills还是指mountains?考虑1)上文说“桥顶”只高出海平面26米; 2)地理知识:巴拿马地峡很窄。

7. (我们的游船驶进了)“长达13公里的主航道,只见两岸山如刀削,绿树红花,景色十分秀丽”中各部分的层次关系如何?考虑“主航道”与“山”的空间关系,“山”与“绿树红花”的空间关系,“山”与“景色十分秀丽”的物与属性的关系。

8. 这里的“时隐时现”什么意思?参考1)上文的“驶入”,下文的“悠悠航行”;2)常识:“隐、现”可由光线明暗造成,遮拦物的有无造成,也可由观察者移动造成。

9. “驶入”与“出现”同时,还是先后?利用常识“运动是相对的”。

10.“我们从太平洋来到大西洋”发生了,正在发生,还是将发生?考虑1)上文说“加勒比海便出现在眼前”;2)地理知识:加勒比海是大西洋的一部分。

11. 这些话是不是作者的话?1)上文说“导游告诉我们”; 2)作文知识:“巴拿马人民是有志气的”是论点,而论点需要论据。

III. 译文(Target Text)

A Water Bridge

Across1 Panama runs2 a world-famous “water bridge”, and3 that is the Panama Canal. Last summer vacation I went with my parents on a sightseeing tour along it, which4 is still fresh in my memory.

Having got5to Panama City by air, we boarded a pleasure boat in the port of Balboa and sailed into the canal. The boat traveled 13 km and reached the first group of water locks. The Panama Canal is thus a “water bridge” that allows ships to cross land by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water locks.

We began “getting onto the bridge”. When the boat had sailed into the lock chamber, the steel gate, 2 meters thick, 20 meters high and wide and hundreds of tons in weight, slowly closed, and water began running into the chamber, which continued for a few minutes6. The boat rose with the water and advanced slowly, pulled along by power cars along both banks. Two lifts like that raised the boat 16 meters7. It sailed out of the lock across a small lake and came to the second group of locks, which raised the boat another8 9.5 meters. In this way, the boat, now 26 meters above sea level, had got onto the “top of the bridge”. It sailed along the main channel, which stretched 13 km between beautiful hills as steep as if cut apart with a sword and covered with green trees and colorful flowers9.

The boat sailed out of the gorge and into the wide Gatún Lake, with10 white clouds and distant hills reflected in it and pretty i sles passing into and out of sight11. After a leisurely journey of 38 km on the lake12, the boat came to the Gatún Locks, and there began its “descent down the bridge”. The Gatún Locks, three in number, looked like so many13 giganti c steps. After getting14 through the locks, the boat had descended to the same level as the surface of the Atlantic Ocean. The beautiful Caribbean Sea came into view as it15 sailed into the Limón Bay.

We had come16 from the Pacific to the Atlantic, two great oceans separated by land but linked by the Panama Canal. The canal is 81.8 km in length and 150 to 304 m in width. Ships of 50,000 tons can pass it unimpeded all around the clock17. It is truly worthy of the name o f “the Bridge of the World”. Full of hearty praises18am I for man’s wisdom and courage in transforming nature! I admire you, the people of Panama!

The guide told us that the Panamanian people had high aspirations. On the one hand, they were19 working to improve the existent canal,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y were planning for an even longer one, which20, it was estimated, would take 10 years to complete, and which21 would be the greatest project in man’s history. We look forward to its early completion22.

IV. 表达讲解(Explanation of Expression)

1. “在”译为across是由canal的形状与其同Panama的位置关系决定的。这是具体化。

2. “有”译为runs,是由canal的形状决定的。这也是具体化。

3. 原文中没有“和”(意合),译文里用and(形合)。英语里不能单用逗号连接两个分句。

4. 原文没有主语,是承前省,译文用了which,既提供了主语,又与前面的分句连接起来了。改为it或that只有前一种作用,没有后一种作用。

5. 原文的“我们”在全句之首,译文中句首没有we,条件是原文句首用非限定分句或无动词分句。

6. 原文“几分钟后”属下句,译文which continued for a few minutes属上句,但描写的是

同一事实,只是观察角度不同(视点转换)。原文从船着眼,译文从水着眼。如果照原文译,可能会引起“水流了几分钟之后船才升高”的误解。

7. 原文讲“某种情况下船怎么样”,译文讲“two lifts使船怎么样”,二者都表达因果关系。表现了:英语常用某件事作主语,表示原因;汉语常用人或物作主语,因果关系由连词表示或暗含着。

8. 汉语的“又”在动词后接数量词时,通常译为英语中的another。

9. “长达13公里的主航道……景色十分秀丽”的译文以stretched译“长达”,并以此为核心,用between表示“主航道”同“山”的空间关系,用covered with表示“山”与“绿树红花”的空间关系,用beautiful作hills的定语,表示物体与其属性的关系。原文的“意合”特点与译文的形合特点十分鲜明。“红”译为colorful而不译为red,是因为实际上,山上的花不是人工特意栽培的,不可能只有一种颜色,只是原文受到四字格的限制,只能用一个字。

10. 一个with将两句合为一句。

11. 根据小岛的隐现是由船运动造成,将“时隐时现”译为passing into and out of sight。

12. 原文的动词词组在译文中成了名词词组,其中心词是原来的动词,定语是原文中的状语、补语。

13. so many意为“数目相同的”,此处即指three。

14. 参见5。

15. 原文用名词“船”,译文用代词it。英语中,只要不会引起所指不明,都用代词;汉语中即使用代词不会引起混淆,也常用名词。

16. 这句话是对已经发生了的事的概括,所以用过去完成时。

17. 注意英语中“日夜”的这种习惯说法。

18, 22. 参见12。

19. 这是导游的话,是自由间接引语,所以用过去进行时。下面用would,而不用will,原因相同。

20, 21. 参见4。

V. 翻译知识与对策(Translating Knowledge and Strategies)

怎样才算好译文?

“怎样才算好译文”这个问题是从翻译活动的结果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以什么标准(criterion)来衡量译文的好坏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从翻译活动的过程来提:“应该怎样进行翻译?”也就是翻译活动要遵循什么原则(principle)的问题。两种提法角度不同,但实质相同。

指导任何活动的原则或衡量任何活动的结果的标准,都必然是从这种活动的目标推导出来的。如第一课的“翻译知识与对策”所述,翻译“以原文功能、内容与风格的尽可能完整传达为目标”,因此,翻译的原则或标准必须反映这个目标。就是说要使原文的功能、内容与风格在译文中尽可能不走样地再现出来。“不走样”,就是“信”(fidelity/ faithfulness)或其他类似的说法。必须注意“尽可能”三个字。这三个字既意味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而且必然会追求不走样,又意味着,从结果来看,毫不走样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例如:

1. The Bonaventure Hotel is a few city blocks from the old Mission Church. 博纳文彻大酒店从古老的传教教堂横过几条街道就到了。[ST01]

两种文本功能与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但原文是静态描写(is …from…),译文是动态描写(横过……到了……);原文明显表示一般情况,而译文既可用来讲一般情况,又可用来讲某人某一次的经历;原文中的city block是由四条街道围成的方块一边的长度,不是“街道”。

然而要想使这句话的译文更进一步地“信”于原文,是非常困难的。但以翻译结果无法彻底地“信”而否定翻译过程中追求“信”,是与翻译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也是与译者的直

觉相违背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直觉是如何尽可能忠实地反映原作,做到尽可能准确地理解,力争不折不扣地表达。就是说,译者有意识地或是无意识地受到“信”的原则约束,即使有某种程度、某个方面不“信”,如为了传达原文的功能而舍其内容,也是丢卒保车,目的是确保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方面的最大程度的“信”。总而言之,不管“理论”多么新,以翻译无法做到彻底的“信”而否定“信”,正如因“人无完人”而唆使大家干脆都去做坏人。

原文的功能、内容与风格方面的“信”,可用三个字分别表达。但一般论者原来都没有注意到功能的问题,于是用“信”专指内容方面的“信”,用“切”(felicity/ closeness)表示风格方面的“信”。例如:

2. 我敬佩你,巴拿马人民! I admire you, the people of Panama! [ST02]

这句话如果译成I admire the people of Panama,功能、内容同原文相同,风格(这里主要表现在用直接呼告的形式)就不同了,不如第一种译文。

一般说来,传达原文风格比传达原文功能、内容更难。例如:

3. 游轮在两岸电力机车的牵引下缓缓前进。The boat…advanced slowly, pulled along by power cars along both banks. [ST02]

原文“缓缓”二字透露出书面语的风格,可是译文slowly并非书面用语。要说风格相似,只能从整体看出一二。

在风格方面,有的提“雅”。由于“雅”跟原文无关,所以备受非议。

除此之外,许多译论家还单独分出个“达”字(ease/ smoothness/ expressiveness)。例如:

4. 我们的游船驶进了长达13公里的主航道,只见两岸山如刀削,绿树红花,景色十分秀丽。It sailed along the main channel, which stretched 13 km between beautiful hills as steep as if cut apart with a sword and covered with green trees and colorful flowers. [ST02] 译文非常流畅。如果译成Our tourist boat sailed into the 13-km main channel, only saw hills as if cut apart with a sword on both banks, green trees and colorful flowers, the scenery was very beautiful. 就佶倔聱牙,语法不通。

有的说“达”是指跟自己创作一样流畅,即绝对的流畅。有的说是跟原文“达”的程度一致,就是说,原文达,译文就达,原文不达(如小说中某些人物的对话),译文也不达。事实上,原文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是“达”的。根据“信”这个总原则,译文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也应“达”。所以第一种说法符合绝大部分情况;但第二种说法更准确一点,把那些原文不“达”的情况也包括进来了。

如果再考虑一下,就知道流畅程度是风格的一种,或风格的基本要素之一。汉语里有“晓畅的风格”与“佶倔聱牙的风格”之分,英语里也有easy/ smooth/ flowing style 与gritty style 之别。因此,把“译文达的程度与原文一致”这个要求,包含到“切”字里面,甚至径直包含到一个“信”字里面,也是可以的。

但是,一来原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达的,译者时刻都面临着如何求译文的达的问题,二来译者,尤其是初学者,往往受原文遣词造句方式的束缚而造成译文不达;为了引起充分的注意,单独提出一个“达”字,也是无可厚非的。

总之,翻译的原则或标准应该是:

“信”(广义)┌传达原文功能与内容(“信”(狭义))

┖传达原文风格(“切”)┌切合风格的流畅程度(“达”)

└切合风格的其他方面

VI. 名家论译(Celebrities on Translation)

A. F. Tytler:

I would therefore describe a good translation to be, That, in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 Now, supposing this description to be a just one, which I think it is, let us examine what are the laws of translation which may be deduced from it.

It will follow,

I.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II. 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III.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1

(编者按:第三条中的original composition,许多人译为“原著”或“原作”,系误译。应译为“创作”或“独立写作”。)

Eugene A. Nida: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2严复:

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晚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一、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假令仿此为译,则恐必不可通,而删削取径,又恐意义有漏。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一、《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往往抑义就词,毫厘千里,审择于斯二者之间,夫固有所不得已也,岂钓奇哉! 不佞此译,颇贻艰深文陋之讥,实则刻意求显,不过如是。又原书论说,多本名数格致及一切畴人之学,倘于之数者向未问津,虽作者同国之人,言语相通,仍多未喻,矧夫出以重译也耶! 3

刘重德:

参考上述中外两家之见,取其精华,并结合个人翻译的体会,拟把翻译原则修订为既一目了然、又比较全面的“信、达、切”三字:

(一)信——保全原文意义;

(二)达——译文通顺明白(后修改为“达如其分”——编者注);

(三)切——切合原文风格。4

——————————

1. Tytler, Alexander Fras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 1791,

2.

2. Nida, Eugene A. et Taber, Charles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E. J. Brill, Leiden, 1982, 12.

3. 严复. 天演论·译例言[A].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6.

4. 刘重德. 翻译原则刍议[J]. 翻译通讯1983(4).

VII. 练习(Exercise)

巴拿马城

巴拿马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巴拿马运河太平洋入口处。面积106.5平方公里,人口38.6万;大巴拿马城人口69.5万(1980),占全国人口的1/3以上。城市座落在一岩性半岛上,背

山临海,平均海拔36米。气候湿热,年平均气温26.9℃,气温年差较小;年平均降水量1903毫米。原为印地安人渔村。1519年建城。1671年被英国海盗烧毁。1674年于原址西8公里处重建。1903年起成为首都。1911年人口仅3.8万,后随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而发展。全国经济中心,市区工商业主要为运河区发展需要服务。工业有炼油、轧钢、制鞋、服装、食品、烟草、水泥和木材加工等。城市实行金融开放政策,有80余家外国银行在此登记营业。外港巴尔博亚在城西3公里处,建有长1653米的亚美利加桥跨越运河;航道水深13.71米,码头总长954.9米,港口设施完备,能停泊远洋巨轮。巴拿马铁路及横贯地峡公路可达运河北口的科隆港,并有泛美公路连接南、北美洲。托库门机场距城32公里,为中美洲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城市分古城、老城和新城三部分。古城为1671年大火焚毁,现已辟为旅游地和高级住宅区;老城在古城以西,建筑具有典型的西班牙风格,是行政、文化区;新城处于古城和老城之间,多现代化摩天大夏,是繁华的商业区。

PART II:课堂练习

1

徐霞客一生周游考察了十六个省,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他在考察的过程中,从来不盲目迷信书本上的结论。他发现前人研究地理的记载有许多很不可靠的地方。为了进行真实细致的考察,他很少乘车坐船,几乎全靠双脚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为了弄清大自然的真相,他总是挑选道路艰险的山区,人迹稀少的森林进行考察,发现了许多奇山秀景;他常常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季节,多次重游各地名山,反复观察变换的奇景。

Xu Xiake toured and investigated 16 provinces in his lifetime, covering almost the whole of China/ the whole country. When he was carrying out his investigations, he never took blind belief in the conclusions in the books. Instead he found a lot of unreliable points in the geographic records taken by his predecessors. In order to make his investigations reliable and thorough, he seldom traveled by carriage or boat. Instead, he took long, arduous trips on foot almost all the time, climbing mountains and hills. In order to learn about the truth of nature, he always chose to conduct investigations in mountainous areas with dangerous roads and in lonely / untraveled woods, where he discovered a lot of magnificent peaks and beautiful sights.

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

调查表(一) 汉英翻译课程教学调查问卷 对象:2006级英语专业;调查时间:2010-06 各位同学,您好! 为了更好地进行翻译教学,及时发现问题,我们特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习者对汉英翻译课程教学的看法,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希望您如实回答下列的问题,为翻译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请画圈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一般选择一项,有的可以选择多项。谢谢合作! 1.任课教师的态度:b a.严谨 b.较为严谨 c.有待加强 d. 不严谨 2.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b a.熟练 b.较为熟练 c.还熟练 d.不熟练 3.任课教师教学的条理性:a a.清楚 b.较为清楚 c.还清楚 d.不清楚 4.任课教师在课内提供的信息量:b a.很大 b.较大 c.尚可 d.太一般 5.通过课堂教学,可以看出,任课教师备课:b a.认真 b.较认真 c.还认真 d.不认真 6.任课教师课堂上吸引学生靠:b c a.严格的纪律 b.幽默的语言 c.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d.考试时能给学生较高的成绩 7.课堂教学上,任课教师让更多同学发言或讨论,这样的教学手段:b a.欢迎 b.较欢迎 c.基本认可 d.不欢迎 8. 你本人在汉英翻译课程上的大致表现和收获:c a. 投入很大,收获很大 b. 投入很多,收获甚少 c. 投入一般,有一定的收获 d. 投入很少,也无所收获 9. 汉英翻译课堂上最大的收获是:a b c a. 掌握了汉英语的主要特点 b. 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翻译技巧 c. 培养了对翻译的兴趣 d. 几乎没有什么收获 10. 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要求:a a. 很有利于我们的翻译学习 b. 不重要,关键要学到知识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英语翻译实践报告 《翻译1》课程实践报告 翻译课程介绍 翻译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必考课程。英汉翻译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熟悉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能将中等难度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内容准确,文字流畅;能将比较简易的汉语文章译成英语,用词得当,语法平稳。本课程与英语专业其他课程相辅相成。它作为一门实践课,有赖于英语专业其他课程为应考者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应考者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初步达到阅读英文原著的水平,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因而具备从事英汉翻译的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翻译实践和语言对比研究,学生可以进但在翻译时,往往因受原文的影响,而容易一步认识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 忽略在译文中体现原有的特点。这也就是本课程的难学之处。但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各自特点,并能在翻译实践中恰当地加以运用,定会提高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和翻译水平。 课程实践目的及过程 为了将课堂上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10级翻译3班在王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德胜工业园区的百瑞源枸杞养生馆和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 在参观之前,王老师要求同学们查找关于枸杞的相关资料,基本上了解了枸杞的种植技术、生产流程、营养价值等知识。

宁夏枸杞产业在宁夏省外也有不少公司,而且,百瑞源是宁夏唯一一个进驻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企业,这不仅提升了宁夏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让更多国内外朋友了解了宁夏枸杞的与众不同,同时也为百瑞源走出中国,迈向国际舞台提供了良机。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品尝了味美色鲜的枸杞、其他枸杞制品和,可谓是大饱了口福。但同学们并未忘记此行的目的,大家一边参观,一边了解相关的知识,对于枸杞的营养价值和种类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不少汉英翻译的错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进入全球市场,对外宣传和对外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企业品牌的跨文化交流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这让同学们不禁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担忧。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此比较敏感,于是,大家纷纷把有错误的地方拍下来,准备参观结束后再进行更正。 回校后,王老师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一部分企业的宣传资料,然后让同学们查找翻译的错误并改正。我们组分到的任务比较少,但是,在我们仔细读过之后发现了不少错误,而且有些还是由于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导致的比较明显的错误。虽然字数不多,却涉及不少商贸以及新闻语体。我们小组成员认真思考,经过讨论后把我们最后的翻译结果交给了王老师。 课程实践的收获 通过这次的翻译实践,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英语相关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足,也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及语境英语句型的重要性。我对翻译充满了热爱,怀着这份热爱,我要跟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今后,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翻译知识中去,争取在翻译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翻译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要做到精益求精,专业性非常强,而且要与时俱进,这让我知道了仅有翻译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平时大量的艰苦练习,不断积累,才能在翻译中获得巨大收获。而且,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只凭课堂上学到的

汉英翻译教程

汉英翻译教程

第一章 汉英语言对比 相关参考: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基础上。英汉互译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选词(Diction)、转换(Conversion)、增补(Amplification)、省略(Omission)、重复(Repetition)、替代(Substitution)、变换(Variation)、倒臵(Inversion)、拆离(Division)、缀合(Combination)、阐释(Annotation)、浓缩(Condensation)、重组(Reconstruction),以及时态、语态、语气、习语、术语等的译法,都集中地体现了英汉的不同特点。机器翻译是让计算机按照人们所制定的程序和指令进行不同语言的对比转换,也离不开对比分析。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因此,对比、分析和归纳这些差异,便是翻译学的重要任务。 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不仅有利于教学和翻译,也有助于语言交际。通过对比分析,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在进行交际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以顺应这些差异,防止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纪德是最理解莎士比亚的法国作家之一。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作家比莎士比亚更值得翻译”,但同时,“也没有任何作家比他更难翻译,译文更容易走样”。纪德对莎士比亚的理解是双重的,既是精神的,也是语言的。他在与莎士比亚的相遇与相识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对他在翻译中经历的这番历史奇遇,他曾在为七星文库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撰写的前言中作了详尽的描述:描述了两种文化与两种语言之间的遭遇,也揭示了翻译中译者所面临的种种障碍。 纪德首先看到的,是语言与文化层面的逻辑性,这涉及到不同语言的思维方法。他说:“莎士比亚很少考虑逻辑性,而我们拉丁文化缺了逻辑性就踉踉跄跄。莎士比亚笔下的形象相互重现,相互推倒。面对如此丰富的形象,我们可怜的译者目瞪口呆。他不愿意对这种绚丽多彩有丝毫遗漏,因此不得不将英文原本中用仅仅一个词表示的暗喻译成一个句子。原来像蛇一样紧紧盘成一团的诗意,如今成了松开的弹簧。翻译成了解释。逻辑倒是很满意,但魅力不再起作用。莎士比亚的诗句飞跃而过的空间,迟缓的熊虫一瘸一拐才能走完。”在紧密的逻辑与丰富的形象之间,英语与法语的天平有所侧重,在两者的遭遇中,译者的无奈与局限源于文化与语言的巨大差异。 头脑清醒的纪德没有丝毫责备英语或莎士比亚的语言的意思,相反,在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他充分意识到了母语的缺陷。他说:“只有在接触外语时,我们才意识到本国语言的缺陷,因此,只会法语的法国人是看不到缺陷的。”他的这一观点与德国作家歌德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异之于我,可作一明镜,从异中更清楚地照清自身。在这个意义上,与异语文化的接触,有助于认识母语与母语文化的不足。看清了自身的不足,便有可能从异语异文化中去摄取营养,弥补自身,丰富自身。 在艰难的翻译中,纪德亲历了种种障碍,他结合翻译中的具体例证,作了某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练习问题详解总主编冯庆华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 第一章汉英词汇比较与翻译 (2) 第二章词法翻译的一般技巧 (4) 第三章名词的抽象和具体译法 (9) 第四章动词的翻译 (11) 第五章数词和冠词的翻译 (12) 第六章成语的英译 (13) 第七章修辞格的翻译 (17) 笫八章文化词语的翻译 (19) 第九章汉英句子比较与翻译 (20) 第十章换序和转态译法 (23) 笫十一章断句合句译法 (25) 笫十二章长句的翻译 (27) 第十四章汉英语篇比较与翻译 (29) 第十五章风格与翻译 (30) 第十六章语用与翻译 (32)

第一章汉英词汇比较与翻译 第一节翻译中的选义 一、结合语境选择较贴切的译文 1. b 2. a 3. b 4. a 二、译出下列词语,注意词语的不同搭配 1. a swarm of bees a brood of chickens a litter of pups 2. a bevy of beautiful ladies a pack of hounds a team of ducks a herd of antelopes 3. unfailing support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make effective use of overseas resources 4. make a phone call take a taxi knit a woolen sweater fetch water play basketball spray insecticide 5. basic wage capital construction essential commodity primary industry fundamental interest 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画线词语的理解 1. The two leaders exchanged views on bilateral relations and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2. Party members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to the opinions of the general public. 3. They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sion of the plan. 4. Everyone complained against such a practice. 5. They had a dispute at the meeting. 6. You should follow the doctor's advice. 7. They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is issue. 8. There is still some unfinished business to settle. 9. We have consulted him about the matter. 10. Please go back. There is nothing of your concern now 第二节翻译中的选词 一、翻译下列各句,注意词的选择和搭配。 1. That depends upon circumstances.

(完整word版)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 这周是英语专业的翻译实践周,这次的专业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专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的第三学年,实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实习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我们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这次的专业实习。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英译汉和汉译英的翻译实践,为此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总结了四种必备的翻译工具:一是灵格斯翻译工具,里面可安装各式的词典;二是百度搜索工具;三是有道词典;四是英汉词典;五是汉英词典。翻译的过程如下:首先可以现在灵格斯里查询不懂的单词和词组,寻找最符合原文的解释。然后采取同时在百度和有道词典搜索的做法,并对同种搜索工具搜索结果进行比较。他们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所以我们最后用到的就是英汉和汉英辞典,可以对我们翻译之中的词汇,进行最后的确认,确定出最最准确的译法。 在翻译过程中也遇到到了一些困难,这说明在漫漫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我还要继续努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每天我认真学习,那就是一种进步。人生总归会有许多挫折,但我们若不跨过这道坎,就不会有进步,滞留不前。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勇敢面对每一个挑战。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行为。当然纸上谈兵是无稽之谈,光有理论知识而不实践操作也是没有用的。有位翻译家这么说过,“学翻译犹如学游泳。只在岸边看别人游,或只听教练讲解,是学不会的。”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一定要通过实践。实践可以分为两类,直接的实践和间接的实践。 所谓直接的实践,就是自己亲身参加的实践,也就是自己动手翻译。一回生,二回熟,日积月累,第一手经验多了,做起来得心应手,翻译能力有所提高。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但自己能译的东西是有限的,从这种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也是有限的。因此,还需要借助于间接的实践。 所谓间接的实践,就是研究别人的译文。比如,一篇文章在手,准备翻译,这时先找一些有关的资料或同类文章的译文看一看,在词语和风格方面定会有所借鉴。别人的译文是别人直接实践的产物,看了别人的译文,就是从事间接实践。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讲解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二、课程编号:11012010 三、学时与学分:68/4 四、考核方式:考试 五、先修课程:基础英语1-4 六、适用学科专业:英语 七、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学生在一、二学年里打好了较为牢固的英语基础,具备了较强的汉语驾驭能力,并掌握了英汉两种文化的一般性背景知识,进而修读这门课程。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探讨基本翻译理论。上学期通过分析英、汉语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差异,向学生介绍常用翻译技巧,并要求学生做大量的有关练习,提高学生处理词、句层次的水平,使其具备基础的翻译能力。下学期则引入篇章翻译。 通过对不同文体文本的篇章特点及其翻译的讲评和实践练习,培养学生针对不同文体进行翻译的能力及其篇章意识。要求学生修完本课程后,能熟练运用基本翻译技巧对较宽体裁的文本进行较为准确、流畅的翻译,每小时译速为250—300词/字。 八、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词、句层次上的相关翻译技巧:词语的增译、减译,词类转换,句子中的语态变换,正说反译与反说正译的运用,词序调整,分译与合译等。第二部分针对各种常见体裁的文本进行篇章翻译的讲授,培养学生文体意识,对新闻、广告、商贸信贷函、法律、科技等不同文体的篇章特点进行分析,评述篇章翻译对忠实传达原文风格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翻译理论知识,如翻译标准,翻译原则,奈大的功能对等理论,文化差异对翻译等值的影响以及语言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具体学时分两个学期安排。 第一学期共17周,每周二学时,安排如下: 第1周翻译的基本知识 2—3周英汉语言对比 第4周直译、意译及混合运用 5—14周翻译技巧:选择词义,词类转换,增译减译,重复译法,正说反译,否定转译,语态变换,词序调整,分译合译等 第15周定语及定语从句 第16周英汉主语的表达 第17周长句的翻译 第二学期共17周,每周二学时,安排如下: 1—2周:介绍文体的翻译 3—4周:人物、景象描写的翻译 5—6周:散文的翻译

211重点大学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报告

《世界历史百科全书(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节 选)翻译项目报告

摘要 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翻译项目原文选自《世界历史百科全书(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一部由多位作者共同完成的、全面介绍世界范围内各人种各文明历史发展的巨著。该项目选取的是该书“哥伦布大交换与人类适应性”章节作为翻译报告材料。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本翻译报告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翻译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来源、意义以及报告结构等。第二部分为原作背景介绍,包括作者简介、主要内容和原作分析等。第三部分为翻译难点与翻译方法,包括翻译难点分析、译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翻译理论与方法的选择与简述。第四部分总结了在翻译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启发并指出仍待解决的问题。在该翻译报告中,译者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支撑,并结合翻译实践经验,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并运用具体的实例论证了该理论在翻译中得重要性。 关键词:翻译项目报告,《世界历史百科全书(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A Project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excerpts) ABSTRACT This is a project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excerpt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work to take a large-scale thematic look at the human species worldwide. The excerpts of this report are from the chapter of “The Columbian Exchange and Human Adaption”. The Columbian Exchange, also known as the Grand Exchange, was a dramatically widespread exchange of animals, plants, culture, human populations (including slaves), communicable disease, and ideas between New World and Old World.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repor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Part one is the translation projection description, including project significance, project origin and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Part Two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background, including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main content and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Part Three is about 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while translating and how to settle those problems through variou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Part Four concludes with the lessons, enlightenments and unsolved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Underpinned by Nida’s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he reporter argued the importanc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concrete examples. Key Words:translation report;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完整版)大学英语翻译全教程(完美版)练习与作业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作业 天津科技大学外语学院 作业一:字词的翻译 一、词的理解 1.一词多义: wet She had a wet nurse for the infant Elliot. If you think I am for him, you are all wet. She wet her pants at the news. State state and revolution, state of the union the united states. 3.词义引申:抽象化、具体化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She stood there chewing over the strange thing. The engine sounds good. At 23, he had first learned what it is to be a Negro. 4.词的褒贬:comment Alice was excited as a child, delighted to be once more the center of the comment. But what a comment, she could not help reflecting, on her own charms. He walked around the room. He then stopped and looked around, “comment” ? 5.词的轻重:看词类、看场合、看句型、看习惯等等。Through;free He slept the night through. There is a through train to Beijing. Through this way, they finished the task. She is free with her money. I made her free of my library. 二、词义的表达 1.直译法 dark horse Hot dog Forbidden fruit 暴发户半边天红卫兵 2意译法 blue jacket the yellow leaf Wet blanket 炒鱿鱼下海白拿 3.直译意译结合法 the apple of one’s eye as dull as a goose Once in a blue moon as cool as a cucumber Black sheep as timid as a rabbit 4.音译法

英语翻译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2500字

一,实习目的 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公司部门的构成和职能,整个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公司里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二,实习内容 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工艺,熟悉各种材料的供应、采购、堆放、发放,了解施工组织管理方法。 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民事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再也不是一句对不起和一纸道歉书所能解决。 还记得在第一次来公司的途中内心充满好奇,总在想: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自己今后能够在怎样的岗位,是否符合内心的期望,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内心迫切的想知道答案。终于在看见公司那宏大的工程时,我被震动了,我想我做对了选择。 由于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所以自己非常认真的对待。就像这是一家新的公司,与我一样都是新的起点,一切都是探索阶段。我对自己说:既来之则搏之,既然是新企业,只要好好干就一定有机遇。就这样在未知中,我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我的实习工作。 最初一周,我们学习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对公司进行了初步的了解。然后两周是企业军训,实行的都是正规的军事化训练,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锻造了我们“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工作态度和做事精神。军训结束后我们正式开始了轮胎专业知识的培训,在各位工程师的细心讲解下我们初步懂得了轮胎生产工艺流程。 培训过后我被分到了生产B区成型车间,跟随实习老师进行实地的学习。对于生产来说,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良好的安全意识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首先车间主任对我们进行了一些安全教育和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比如上班,不允许穿凉鞋进厂;进厂必须穿工作服;禁止在厂里吸烟,夜里值班不准喝酒,进厂后衣服不准敞开,外套不准乱挂在身上,不得背背包进厂;人在厂里不要成堆,不要站在生产主干道上,进出车间都要排队走好自成一列;在没有实习老师的允许情况下,不准乱按按扭、开关。 进入车间后最初的工作是琐碎的,因为公司尚在建设阶段,办公室和各个生

英汉互译教程要略

英汉互译教程总复习 1.Joint military exercises have increased in the region, to the detriment of trust between countries. 联合军事演习在本地区有增无减,不利于国家间建立信任。 2.This old man gets up and goes to bed with the sun everyday. 这位老翁每天黎明即起,日落而息。 3.A nearby object falling into a black hole is never heard of again. 附近的天体一旦落入黑洞,就会销声匿迹。 4.我们应该抢时间赶任务。 We should work against the clock. 5.These hospital expenses made inroads on my savings. 这些住院费耗掉了我大部分积蓄。 6.They killed a bottle of Kaoliang between them. 他们二人对酌,把一瓶高粱酒喝得一干二净。 7.When it came to reading, they were as good as blind. 一拿起书本,他们可都成了睁眼瞎了。 8.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9.人们笑贫不笑娼。 People ridicule poverty but not prostitutes. 10. Last night I heard him driving his pigs to market. 昨夜我听见他鼾声如雷。 11.They ran away as fast as their legs could carry them. 他们拼着命地逃跑。 12.People were born survivors. 人的生存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13.这个环境工程是个“民心工程”。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project is a “popularity-winning” project. 14.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 The mastery of a language is not easy and requires painstaking effort. 15. 会议开得冷冷清清,有时甚至开不下去了。 The meetings were marked by such absence of living discussions that at times they were almost on the point of breaking up. 16. They pay lip-service to education but don’t work for better schools. 他们口惠而实不至,口口声声支持教育,却又不肯为改善学校条件做一些实际工作。 17.Unemployment has stubbornly refused to contract for more than a decade. 失业人数高居不下,已经十多个年头了。 18.有些厕所似乎仍是这次卫生大扫除活动的死角。 Some toilets seem immune to the clean-up campaign. 19. 这个摊贩叫卖道:“快来买呀,过了这村可没这个店啦。” The street peddler hawked, “Now or never!” 20. Why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何必多此一举? 21.You’re just teaching your grandmother how to suck eggs. 你这是在班门弄斧。 22.His being neglected by the host added to his uneasiness. 主人对他的冷淡使他更加不自在。 23.I could have laughed to hear him talk like this.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3版)-翻译练习(上)【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翻译实践篇详解 一、非文学类文本(社会人文) 1. Van Gogh Although art historians have spent decades demystifying Van Gogh’s legend ①, they have done little to diminish his vast popularity. Auction prices still soar, visitors still overpopulate Van Gogh exhibitions, and The Starry Night remains ubiquitous on dormitory and kitchen walls②. So complete is Van Gogh’s global apotheosis that③Japanese tourists now make pilgrimages to Auvers to sprinkle their relatives’ ashes on his grave. What accounts for the endless appeal of the Van Gogh myth? It has at least two deep and powerful sources④. At the most primitive level, it provides a satisfying and nearly universal revenge fantasy disguised as the story of heroic sacrifice to art⑤. Anyone who has ever felt isolated and unappreciated can identify with Van Gogh and hope not only for a spectacular redemption⑥but also to put critics and doubting relatives to shame. At the same time, the myth offers an alluringly simplistic conception of great art as the product, not of particular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artist’s painstaking calculations, but of the naive and spontaneous outpourings of a mad, holy fool⑦. The gaping discrepancy between Van Gogh’s long-suffering life and his remarkable posthumous fame remains a great and undeniable historical irony. But the notion that he was an artistic idiot savant⑧is quickly dispelled by even the most glancing examination of the artist’s letters. It also must be dropped after acquainting

英语笔译实训报告

翻译实习报告 为了把我们近一年所学的基本的英汉互译知识和方法全面地结合起来,院里给我们安排 了翻译实习,使我们能相对忠实、准确、流畅地将各种文体进行英汉互译,以此提高自身翻 译各种文本的实际能力。同时,通过翻译实习,养我们成为一名翻译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优秀品 质:诚实笃信, 认真负责,严格遵守翻译从业人员必备的各种职业规则以及严谨细致的作风, 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合作的风尚等。 我们的指导老师给了我们12份英文材料,每份约2000字。我们实习的任务是完成所有 材料的翻译。根据学院及指导老师的要求,我计划将所有材料在三周内翻译完成,每周平均 翻译四分材料。 为了配合院里的工作,更为了通过实践,总结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自 己翻译水平和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我在完成计划工作后,我开始了我的翻译实 习工作。 在进行翻译实习的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我大脑中的知识及老师教给我们的基本翻译技 巧,例如:“英译汉时,有时某些词并不能完全按照词典的基本含义翻译,如生搬硬套或逐词 死译,会使译文生硬,令人费解,甚至可能造成误解。这时应当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 该词的基本含义出发,进一步加以适当的引申,选择比较适当的汉语词语来表达”以及增词 法、省略法(减词法)、重复法、正反, 反正表达法、分句法, 合句法、词义的引伸、词类的 转译等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尽管如此,我在实际翻译时候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 首先,词汇量的不充足使我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遇到阻碍,我不得不借助电脑,词典等 工具查找出我所不能准确描述的关键词句。其次,是常用句型的缺乏也使得我在翻译过程中 举步维艰。再次,就是对一些专有词汇的不熟悉还有一些国外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识的匮 乏也使得我的翻译工作进展的不太顺利。这时,我会借助网络的帮助,在网上查询在词典中 查不到的专有名词、新词,以及相关背景知。最后,语文功底的薄弱和常识性知识的缺乏也 是阻碍我翻译工作的一大难题。例如,在第一份翻译材料中有个句子是“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 ”,在这个句子中,我不知道是 把“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翻译为“美国经济”还是“美国经济体”好,并且我 总觉得两种翻译都很怪。如果把“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翻译为“美国经济”,那么 “美国经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但是“国内生产总值”整句话的翻译就是: 只能是一个国家的啊,不能说经济拥有多少国内生产总值吧。但是,如果把“the united states economy”翻译为“美国经济”体,那么整句话的翻译就是:“美国经济体拥有世界上最大的 国内生产总值(gdp)”。这样又成为经济体有多少国内上产总值的。于是,我又想:可不可以 把“economy”直接省略不翻呢?就翻译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但 是我又不敢妄下结论。总之,我真的是在经过艰苦的“奋战”后才最终完成了本次的翻译实 习任务。 通过这次的翻译实习,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英语相关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足,也让 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及语境英语句型的重要性,更让我懂得“理论联系 实际”的真理——没有理论知识肯定不行,但是光有理论知识而不通过实践来巩固旧知识和 获得新知识更不行。任何事情和工作都不是夸夸其谈就能完成的和做好的。此外,我也变得 更能忍耐和坚持。在实习的过程中,由于翻译工作过于枯燥以及在翻译中遇到各种困难而使 翻译过程的缓慢,我曾多次想放弃,想随便敷衍了事。但是我从小养成的强烈责任感和拥有 的良好道德观敦促我忍受枯燥乏味和冲破各种阻碍把我的任务完成。最后,我也深刻的体会 到时间的紧迫性。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这意味着我已经没有多少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了(因 为我不考研将)。我真的意识到我在过去的三年中浪费了多少本可以用来学习充电的大好时光。 我知道不管是否来得及,我都要充分这最后的半年(我觉得最多只有半年学习时间了)好好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设计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C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22110280 课程总学时 32 周学时 2 学分 1.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英汉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译汉的能力。要求译文比较准确、流畅,翻译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字。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学生在修该课程之前已修完综合阅读,综合英语,语法学,词汇学,英美文化等课程,这些课程都为学生修该课程奠定了扎实的语言基础。该课程又是学生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和反映,它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而且它与英美文学,语言学,口译,高级英语等都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采用孙致礼编著的《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教学参考书 Baker, Mona. 2001.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assnett S, Lefevere A. 2001.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Brown Gillian & Yule Georg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Catford, J.C. 1965.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英语专业翻译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英语专业翻译实习报告在年后的日子,为了能充分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自我,锻炼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了解社会现实,为明年毕业、就业做好准备。今年暑期我在**电器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实习。 从2月7日到2月26日,我进行了为其3周的实习,每天早上8点钟上班,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午休,下午5点整下班。实习期间主要负责翻译资料填写表格。 我与其他两位同学一起来到公司实习,我们三人组每天早上基本上都能够提前10分钟到达公司。在工作时间认真完成工作;在休息时间与公司的人员多沟通交流,通过一周的实习,我基本上适应了公司的环境。而公司人员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忠实的意见与宝贵的机会来提升锻炼我们的能力,而正是这些信任给了我们进步的压力与动力,让我们有了紧迫感。 我被分到了人力资源部,第一天就接到了翻译“SGS的焊工资格认证书的任务”,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里面的专业术语太多,而且很多是缩略语,需要到网上查阅大量的资料才能确定如何翻译。而且有些词是有两种意义的,例如:NA,它一方面可以表示“无”,另外也可以表示“国家级的”,两种意思差别巨大,而且无上下文可以联系进行判断。最终,在翻阅大量资料后,我确定NA是无的意思。所以我觉得要更优质、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必要的工具书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我充分意识到了,虽然在学校里学了很多英语单词掌握了英语语法与常用术语,但是对专业英语词汇以及用法却知之甚少,所以工作之余要下很大的功夫熟悉这方面的术语并且向朋友借了一本专业翻译词典。 我们工作的时候应该认真仔细,要知道稍微的疏忽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工作的时候尽量与别人合作。例如,翻译工作,难免会发生错误,所以我会请别人校正,以保证准确无误的完成工作。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们首先要端正心态,心态决定这我们的工作状态,不要认为“我们还是学校的学生”,就可以做好做坏无所谓,上班可以迟到,有事没事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

《英汉翻译教程》 第一章总论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1983) 我国早期典籍《周礼·秋官司寇》篇里就有―象胥‖(谓通言语之官)这一名目,唐朝贾公彦所作的《义疏》里提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这条注疏,关于翻译的定义,足以给人不少启发。用现代文艺理论和语言理论,也许可以诠释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换易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并不变更所蕴含的意义,——或用近年流行的术语说,并不变更所传递的信息,——以达到彼此沟通,互相了解的目的。 (罗新璋1984) 一、关于翻译 何谓翻译?关于翻译的定义很多。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根据《剑桥语言百科全书》,―翻译‖这个中性术语是指将一种语言(―原语‖)里的词句的意思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目的语‖)的意思所做的一切,不论其手段是说话、写字还是做手势。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论翻译》,1984)有人把翻译看作是一门科学(science),因为它有自身的规律可循;有人看作是一门艺术(art),因为它是译者对原文再创造的过程;也有人看作是一门手艺(craft),因为原语的信息需要用地道恰当的目的语再现。在自动化数据处理中,翻译又被定义为:―将计算机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将字符从一种表示转换成另一种表示。‖(《现代科学技术词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是,在经济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翻译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 翻译是国际间理解的钥匙,据说西欧的文明归功于翻译者(据L·G·凯里1979)。季羡林教授也说,翻译是永葆中华文明青春的万应灵药。前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先生说,从中国来讲,没有翻译工作,就没有中国***和中国近代的革命运动,就没有中国成功的对外开放和四个现代化;从世界范围来讲,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和平,就没有各种国际交往,就没有一个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的未来。中国加入WTO后,翻译的重要作用就更是不可忽视。经济竞争是在交际中进行,而没有翻译在场,交际就很难进行,交际不成,生意就做不成。因此,翻译的作用,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关于翻译的种类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划分: (1)从原语和目的语的角度来看,翻译可分为本族语译为外语,外语译为本族语两大类。 (2)从翻译的手段来看,可分为口译、笔译、手势翻译和机器翻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