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的通知

各院部:

现将《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吉社奖发[2007]1号)转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申报。

申报时间:2007年6月4日至20日

申报材料:凡申报参评者,均须填写“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并附上成果原件、内容提要及有关证明材料(一式三份)。着作类内容提要的字数1500字左右,论文类内容提要的字数500字左右。实行纸质和电子文档并行申报。

评审费用:申报成果同时,均需交纳评审费。论文类每项80元;着作类每项180元。

其它:参评范围、申报要求及有关材料详见附件1。

附件1: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

附件2: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教务处

2007年6月1日

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

依据1998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第94号令《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若干规定》和2003年省社科联六届二次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立“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的决定》,定于2007年5月开始进行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的评奖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引导、鼓励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研究和解决实现我省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多出精品力作,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我省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评选范围

凡我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专业和业余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于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 月31日公开出版、发表的着作、论文等,均可参评。虽未公开发表,但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咨询方案、调研报告、论证报告等,亦可参评。

三、获奖条件

(一)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条件: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2.理论学术研究成果须在选题上有重要意义,在学术上达到先进水平,在观点上有重要发展和创新,在本学科专业某一领域填补了学科空白,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应用性研究成果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政策、规定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形成和修改有直接影响,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获奖条件: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2.基础性研究成果须在选题上有积极意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观点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对其学科专业的建设有新的贡献。

3.应用性研究成果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有新的见解,对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起到咨询作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奖金与评奖活动经费

经费主要来源是由省财政专项拨款,评奖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奖金。作者申报费用于专家评审和评奖活动经费。

五、奖励等级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设着作和论文两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励等级;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设着作和论文两类,每类中不设奖励等级。

六、组织领导

1.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负责确定评奖的方案和评奖细则,审查评奖程序,审

定获奖成果及等级,受理异议投诉等。评审委员会聘请专家对成果进行评审。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吉林省社科联主席团。

2.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由省社科联主席团提出,应包括有关领导、着名专家学者和学科评审组组长,经省委宣传部审核后,报省委、省政府批准。

3.省评奖办公室为省评审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负责评奖的日常工作。

七、评奖步骤和方式

评奖工作分以下步骤:个人申报、学会(包括市、州社科联,以下同)评审组评审,社科联主席团审定确认省社科联奖获奖成果,学科评审(含学科评审组和评审专家通讯评审),评审委员会终审。

1.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的评审,由各评审组根据省评奖办核定的名额进行评审,报省社科联主席团审核确认。

2.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的评审,在已评为省社科联奖的成果中,根据省评奖办核定的名额,由学科评审组进行评审,由评审委员会审核确认。

八、评奖时间

评奖工作从2007年5月份开始,9月末结束。

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

2007年5月16日

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实施细则

为更好地落实和实施《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使评奖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公开、公正,特制订本《吉林省笫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实施细则》。

一、参评范围

1.参评的社科成果指着作和论文两大类。着作类包括专着、编着、译着、科普读物、古籍整理教科书、工具书、志书等;论文类包括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咨询方案等。

2.参评的社科成果须是于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公开出版、发表的。

在第六次评奖中未参评的200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出版发表,并在2004年1月1日后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反响或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社会科学成果可作为特殊情况准予参评。

3.参评的着作须是国内外出版社公开出版,论文须是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的(增刊除外)。虽未公开发表,但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并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有关部门采纳,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调研报告、咨询方案、论证报告等,也可参评。

列为国家、部委或我省社会科学发展计划项目和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的社会科学成果,并出具结项证书的也可参评。

发表在报纸上的成果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发表在刊物上的成果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

一部着作中的章、节不能单独参评。

论文集一般不能作为着作参评,其中的每篇文章均可作为论文参评,但同一作者论述同一主题的论文集可作为专着参评。

获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的社科成果,不再参评。

4.参评的成果作者须是在我省工作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含已离退休的社科工作者)和在实际工作部门从事社科理论研究的人员及在校学生。

去世或调离我省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于参评时限内在我省取得的社科成果可参评。

与外省作者合作,以我省作者为主的社科成果可参评。

虽由外省(含港、澳、台)作者完成、但成果是专门研究吉林省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社科成果亦可参评。

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领导的社科成果,不参评。有副省级以上领导参加多人合作的成果,可由具备申报条件的其他人员申报参评。

二、成果申报

1.由于本次是省政府奖和省社科联奖两奖评审同时进行,一次成果申报即具备两奖的参评资格。

2.每位作者最多只允许申报两项成果(含个人和合作成果)。一项成果只能在一个学科申报。

3.多人合作的成果,由主编或主笔申报。只有一位主编的成果,主编去世或调离我省,可由笫一副主编申报。

4.成果以单位或“课题组”为作者署名的,应以署名的单位或“课题组”申报。如要以个人名义申报,该人须是成果主要参与者(主编、第一

作者、项目主持人等),并须持有经署名单位和参与者同意的书面证明材料。

5.各省级学会会员的成果,向相关学会申报;各市(州)的非省级学会会员的成果,向所在市(州)社科联申报;其他人员的成果可直接到省评奖办申报。同时,省评奖办委托省委党校、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大、吉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七所院校科研处代为受理本院校研究成果申报,并统一报省评奖办公室。

6.凡申报参评者,均须填写“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申报表由省评奖办统一制发),并附上成果原件、内容提要及有关证明材料(一式二份)。着作类内容提要的字数1500字左右,论文类内容提要的字数500字左右。

7.申报成果同时,均需交纳评审费。论文类每项80元;着作类每项180元。各省级学会评审组[含市(州)社科联评审组,以下同]收取评审费后,要对申报者开具省社科评奖办统一印发的单据,并按要求向省评奖办呈报申报者名单和上缴申报评审费。

三、成果评审

1.学会评审组、市(州)评审组一般由5—7人组成。评委一般要由具有正高职称的教研人员或从事本学会工作的理事长、秘书长及有关领导组成,名单须报省评奖办备案。

2.各评审组在对参评成果评审前,需按着作类或论文类学术水平评分表和社会评价加分表打分,以分数多少排出顺序。

学术水平评分,由评审组成员依据对成果的认识,每项由高到低分三档打分,然后加总除以评委数为该项得分。

社会评价加分,由评审组指定专人根据相关材料打分,并报给省评奖办派往各评审组的联络员审核。其中:

(1)学术专着是指专门就某学科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学术着作。学术专着的确定,在个人申报成果类别的基础上,评审组提出意见后,报省评奖办,由省评奖办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审定确认。

(2)咨询类成果采用情况,必须由有关部门出具文字证明材料;学术类成果的引用情况需由本人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多部门、多次采用、引用的可重复记分,但总分以该项目最高得分为限。

(3)论文类的报刊级别按以下掌握:

①国家级期刊:《求是》、《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

②国家级报纸:《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学术版)。

③国家学科级期刊:《文学评论》、《历史研究》、《考古学报》、《经济研究》、《法学研究》、《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

④省级期刊:《新长征》、《吉大学报》、《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战线》、《经济纵横》、《长白学刊》、《延大学报》(省外期刊比照以上刊物酌定)。

⑤省级报纸:《吉林日报》(理论版)及其他省委机关报(理论版)。

(4)获省级专项奖指在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单独或牵头组织的全省社会科学某方面的评奖活动中获奖的成果;获重点院校、科研单位奖指获吉林大学、东北师大、省委党校、延边大学和省社会科学院的奖励(国内

其他院校的奖励可比照以上院校由省评奖办确定);多次获奖的成果,记最高分。

(5)全文转载的成果,记转载报刊级别分;部分转载的成果,可按照《社会科学成果(论文类)社会评价加分表》中所列降一档次记分。多次转载的成果,在所得最高转载档次分的基础上,多一处全文转载追加2分;多一处部分转载追加1分;一稿多投不属转载,不得重复记分。

(6)成果被多次引用,可重复计分;但累计达lO分后,不再加分。

(7)成果被多家报刊重复评价,可重复计分;但累计达5分后,不再加分。

3.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社会科学》刊登及在《新华文摘》、《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全文转载的成果,可不占下拨指标直接申报。

4.在打分排序的基础上,各评审组按省评奖办核定的指标,以无计名投票的方式评审出省社科联拟获奖成果报省评奖办。评审时,省评奖办须派工作人员指导、检查。

5.召开省社科联主席团会议,对拟获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的成果进行审议确定。

6.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理论、经济应用、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其他学科组成九个学科评审组。对已确定为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的成果进行评审,按省评奖办确定的指标,确定出拟获省政府优秀成果奖的排序名单。

7.学科评审采用通讯评审的方式进行。参与评审的人员为学科评审组成员和其它评审专家两部分组成。学科评审组成员由省评审委员会聘任。

每学科评审组为3—5人;其他评审专家由省评奖办聘请(其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省外专家)。专家人数要多于学科评审组成员。

8.省评奖办在通讯评审前要将参评成果及打分表进行处理,即将成果的作者姓名及单位隐去,交专家打分。

9.依据省评奖办制定的《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指标体系》参与通讯评审的专家在统一印制的打分表打分,由省评奖办汇总整理。按学科评审组和其他评审专家二部分各取其平均分。评审组成员的分值占该成果总分的50%,其他专家分值占该成果总分的50%。

10.学科评审组依据打分排序和省评奖办下拨的指标,推荐获奖成果及等级,报省评审委员会确定。

11.省评审委员会聘请专家组,对学科评审的成果进行评议,确定获奖成果及等级,报省评审委员会审定。

12.省评审委员会通过的成果,在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公示期间,省评奖办受理来人、来函对成果的政治观点、有否抄袭行为及佐证材料的真伪等提出的异议,提出处理意见报省评审委员会裁定。提出意见者必须属真实姓名,必须有详实的证明材料。

四、成果奖励

1.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设着作和论文两类,不设奖励等级。获奖成果均发证书、奖金。

2.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设着作和论文两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励等级。获奖成果数约占获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项的40%左右。

3.获奖成果中,一等奖占获奖项数的15%左右;二等奖占获奖项数的30%左右;三等奖占获奖项数的55%左右。

4.每项获奖成果只发一个证书。多人合作的成果,证书只发给代表该项成果的申报者。

5.奖金由省评奖办通过邮局寄给作者;合作项目,奖金寄给申报者,由合作者根据个人的劳动量和承担的责任协商分配。

五、评奖时间、步骤

1.动员大会:5月22日

2.申报时间:5月25日至6月30日

3.学会评审时间:7月1日至7月30日

4.学科通讯评审时间:8月1日至8月31日

5.评审委员会审议、审定时间:9月1日至9月10日

6.公示时问:9月10日至9月25日

7.终审颁奖:9月末

※※※

本细则由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E-mail:jsklxhc@china

联系人:徐晗星李南琦

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

2007年5月16日

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成果名称—————————

申报人—————————

工作单位—————————

成果类别—————————

所属学科—————————

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2007年月日

申报表

评审意见

山西省档案学会关于开展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

山西省档案学会关于开展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 通知 【法规类别】档案 【发文字号】晋档学字[2010]3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档案学会 【发布日期】2010.01.06 【实施日期】2010.01.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档案学会关于开展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 (晋档学字[2010]3号) 各市档案学会、省直分会、各会员单位: 为了表彰在档案学理论研究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并升华为理论的档案学会会员,鼓励他们理论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经本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决定,于今年7月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凡是中国档案学会或山西省档案学会会员(含本会团体会员),无论在职与否,均可申报评奖。每个会员最多可申报两项。

2、凡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省级以上(含省级)报刊出版社和有关学术研究会上发表的论文、著作、各种史料编研成果,被本单位采用且推广应用的调查报告以及工作经验总结,均可申报评奖。 3、符合以上申报条件,但已参加过省社科联、省科协或其他省级主管部门的评奖活动,并已获奖的成果,不再列入本次评奖活动范围。 二、申报程序 1、申报人必须如实填写《山西省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2、申报人将填写好的申报表连同申报成果和申报费用一并上交各市档案学会和省直分会。未成立分会的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末成立档案学会的市,其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申报人,将申报表、申报成果及申报费直接上报省档案学会。 申报成果为论文的,需提供论文原件一份和复印件两份;成果为著作形式的,需提供原件一份;申报成果为调查报告、工作经验总结的,除上报两份复印件外,还需要本单位采用推广应用效果的文字评价和推荐意见。 3、各市档案学会和省直分会,在认真审核的基础上,加注推荐等级意见和推荐等级理由,于2010年6月15日以前上报省档案学会。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 秀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的通知 各院部: 现将《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吉社奖发[2007]1号)转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申报。 申报时间:2007年6月4日至20日 申报材料:凡申报参评者,均须填写“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并附上成果原件、内容提要及有关证明材料(一式三份)。着作类内容提要的字数1500字左右,论文类内容提要的字数500字左右。实行纸质和电子文档并行申报。 评审费用:申报成果同时,均需交纳评审费。论文类每项80元;着作类每项180元。 其它:参评范围、申报要求及有关材料详见附件1。 附件1: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 附件2: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教务处 2007年6月1日 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

依据1998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第94号令《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若干规定》和2003年省社科联六届二次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立“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的决定》,定于2007年5月开始进行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的评奖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引导、鼓励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研究和解决实现我省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多出精品力作,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我省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评选范围 凡我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专业和业余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于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 月31日公开出版、发表的着作、论文等,均可参评。虽未公开发表,但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咨询方案、调研报告、论证报告等,亦可参评。 三、获奖条件 (一)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条件: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11年度调研课题指南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 2011年1月

说明 一、《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10年度调研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侧重对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层次、前瞻性、对策性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本《指南》所列省领导所出题目,应按原题申报,在立项、结项和评奖中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其他课题可按《指南》要求的研究方向和范围申报;《指南》中未列具体条目的学科,申报者可结合自身研究优势,自行设计题目。 三、课题申报程序 课题申报人负责组成课题组后,应认真研究申报课题的设计框架,并按要求填写课题申报表一式两份,于2011年3月20日前由所在单位(各省级学会,省辖市社科联,各大专院校,党干校,军事院校,省属科研院所)加盖印鉴后统一报送省社科联学会处。经省社科联、省经团联组织专家评审并下达立项通知后,即作为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11年度调研课题。 四、课题验收 申报课题获准立项后,承担人应按照《指南》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调研与文字工作,于2012年3月20日前,将课题报告一式2份并附电子文档报送省社科联学会处。经专家组验收评审后,在课题结项的基础上,另评出等级奖若干项。对验收合格和获奖的课题成果,按课题组成员人数分别颁发结项证书和奖励证书。

2011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 调研课题指南 党史?党建 1.务实领导作风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研究 2.切实健全河南交通系统勤政廉政机制问题研究 3.建立健全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预防腐败机制研究 4.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主要任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5.关于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研究 6.党的建设如何保证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问题研究 7.党如何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问题研究 8.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问题研究 9.关于提高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调查与思考 10.新农村建设视野中基层党组织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11.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党的建设关系研究 1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就与经验研究 13.着力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14.推进和深化党内民主制度和机制建设研究 15.建党九十周年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研究 16.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 政治学 17.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政府治理机制研究

附1-1:2016年省社科联研究课题申报表

附1-1 (本表务必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一式1份)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研究课题申报表 学科分类 二级学科 课题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姓名 申请人所在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推荐单位浙江万里学院社科联 联系电话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印制 2015年8月

申请者的承诺: 我对本人填写的本表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的争议。如获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推荐单位、所在单位承诺: 本单位对申请者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的争议。如获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有关规定,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做好课题研究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对本课题的完成提供信誉保证。 单位(盖章): 2015 年9 月14 日 填表说明: 1.本表从网上下载后,要求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 2.封面上的“学科分类”以及“成果形式”等栏目的填写应与数据表选择的内容一致。 3.数据表中“学科分类”以及“预期成果”等栏目的填写,请直接在选中的分类编号上打√。数据表中没有列出的学科分类按最接近的填写,二级学科按所附的学科分类表填写。预期成果形式为论文的,填写篇数,其它填写字数。

4.推荐单位和负责人所在单位一致的,只需盖一个公章。

一、数据表

二、课题设计论证(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

三、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的通知 各院部: 现将《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吉社奖发[2007]1号)转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申报。 申报时间:2007年6月4日至20日 申报材料:凡申报参评者,均须填写“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并附上成果原件、内容提要及有关证明材料(一式三份)。着作类内容提要的字数1500字左右,论文类内容提要的字数500字左右。实行纸质和电子文档并行申报。 评审费用:申报成果同时,均需交纳评审费。论文类每项80元;着作类每项180元。 其它:参评范围、申报要求及有关材料详见附件1。 附件1: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 附件2: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教务处 2007年6月1日 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依据1998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第94号令《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若干规定》和2003年省社科联六届二次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立“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的决定》,定于2007年5月开始进行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的评奖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引导、鼓励广大社

会科学工作者努力研究和解决实现我省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多出精品力作,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我省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评选范围 凡我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专业和业余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于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 月31日公开出版、发表的着作、论文等,均可参评。虽未公开发表,但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咨询方案、调研报告、论证报告等,亦可参评。 三、获奖条件 (一)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条件: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2.理论学术研究成果须在选题上有重要意义,在学术上达到先进水平,在观点上有重要发展和创新,在本学科专业某一领域填补了学科空白,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应用性研究成果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政策、规定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形成和修改有直接影响,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获奖条件: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2.基础性研究成果须在选题上有积极意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观点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对其学科专业的建设有新的贡献。 3.应用性研究成果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有新的见解,对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起到咨询作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奖金与评奖活动经费 经费主要来源是由省财政专项拨款,评奖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奖金。作者申报费用于专家评审和评奖活动经费。 五、奖励等级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设着作和论文两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励

河南省社科联2010年度调研课题指南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10年度调研课题指南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 2010年1月

说明 一、《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10年度调研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侧重对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层次、前瞻性、对策性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中原服务。 二、本《指南》所列省领导所出题目,应按原题申报,在立项、结项和评奖中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其他课题可按《指南》要求的研究方向和范围申报;《指南》中未列具体条目的学科,申报者可结合自身研究优势,自行设计题目。 三、课题申报程序 课题申报人负责组成课题组后,应认真研究申报课题的设计框架,并按要求填写课题申报表一式两份,于2010年3月20日前由所在单位(各省级学会,省辖市社科联,各大专院校,党干校,军事院校,省属科研院所)加盖印鉴后统一报送省社科联学会处。经省社科联、省经团联组织专家评审并下达立项通知后,即作为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10年度调研课题。 四、申报费用 根据评审工作需要,对每项申报课题收取评审费200元整。 五、课题验收 申报课题获准立项后,承担人应按照《指南》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调研与文字工作,于2011年3月1日~10日,将课题报告一式2份并附电子文档报送省社科联学会处。经专家组评审验收后,在课题结项的基础上,另评出等级奖若干项。对验收合格和获奖的课题成果,按课题组成员人数分别颁发课题结项证书和奖励证书。 联系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3号河南省社科联学会处 网址:http:∥https://www.doczj.com/doc/1d4249145.html, 电子信箱:hnsklxhc@https://www.doczj.com/doc/1d4249145.html, 邮编:450002 电话:(0371) 63937933 63936068 63934723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果奖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淮政发[2009]175号 【发布部门】淮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11.23 【实施日期】2009.11.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 (淮政发〔2009〕17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部省属驻淮单位: 2007年以来,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涌现出一批有较高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经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对342项申报成果的认真评审,全市共有92项成果获奖,其中《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等10项成果获一等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等22项成果获二等奖,《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与反思》等60项成果获三等奖,现予以公布。

希望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为加快推进我市“五大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淮安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10项) 1.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专著)王荣江(淮阴师范学院) 2.高等教育比较研究(专著)张继华滕明兰(淮阴师范学院) 3.改革与创新(编著)仲波(市委办) 4.乾隆淮安府志(点校本)荀德麟(市志办) 5.叙事的诗意--中国现代小说与象征(专著)施军(淮阴师范学院) 6.论元代散曲语言配置形态及其影响(论文)王广超(淮阴师范学院) 7.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策略·管理与创新(专著)朱国传(淮阴师范学院) 8.分与合:家族企业的策略选择--基于利他主义的思考(专著)李建升李巍(淮阴工学院) 9.范式问题与问题范式:“中国问题”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意义(论文) 汪业周韩璞庚(淮阴工学院) 10.关于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问题的研究(论文)张国兴(市财政局)二等奖(22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论文)徐贵权(淮阴师范学院)

关于组织开展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模板】

**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件 通社科〔2020〕9号 关于组织开展**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各县(市)区社科联,各高等院校,市委党校,各学会(研究会),市各有关部门、单位: 根据省社科联《关于开展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苏社联发〔2020〕26号)精神和《**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通政办发〔2017〕106号)的规定,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启动**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以下简称哲社评奖)及江苏省第十六届哲社评奖(南通块)初评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和要求 1.本市作者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

间的成果。包括: 公开成果——在有统一刊号(ISSN、ISBN、CN)的报刊发表、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学术著作(含专著、工具书、古籍整理作品、译著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服务报告等)和普及成果(教材、教辅读物和文学艺术类作品除外)。在港、澳、台地区或国外公开发表、出版的上述成果。 内部成果——未公开发表或不宜公开发表的且被县(市)区以上党政机关及**市各部委办局采纳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等。 2. 一个作者最多可申报2项成果。申报人须是该成果的第一或第二作者,署名以著作版权页为准,内部成果须是课题负责人或首席专家;若署名为单位集体成果,须由单位出具同意申报的证明,并指定一人作为申报者进行申报。 3.所有申报参评的成果均为中文成果。以外文公开出版、发表的成果,申报参评时须附有中文全文翻译,并对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4.多卷本和连续性出版物,原则上以整体成果申报参评,各卷册、分册或者年度报告等阶段性成果如已申报参评,则其他阶段性成果和整体成果不得再次申报参评。 5.丛书可以其中独立完整的著作申报参评,也可作为一项成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使用说明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 使用说明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是专为申报省社科联调研课题而设计的一个软件,界面简洁,操作方便。 一、系统的安装 将《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文件拷贝到电脑某一硬盘指定的文件夹中。双击该文件,系统即可运行。未安装Access2000的用户,请通过更新Office2000来增添Access组件。 二、录入校对 系统运行后出现的主界面是“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录入”窗体,用于录入和校对相关课题内容。 1、录入时请使用Tab键移动光标(也可使用鼠标)。点“添加新课题”,进入一个空白界面,可以录入新课题的材料。如果某课题有重复或者是多余的,可以直接点“删除本课题”,删除的只是界面上显示的课题,不会影响到其他课题。 2、“编号”系指课题《指南》中的题目序号。自选课题也必须录入一个编号。确定编号的方法为:在《指南》中找一个和自选课题最接近的题目,定该题目的编号为自选课题的编号。 3、“类别”分两类,如果是指南课题录1,如果是自选课题则录2。

4、“学科分类”也分两类,人文类课题录1,经济类课题录2。 5、“工作单位”只录单位名称,不录该单位之下的二级单位,如“郑州大学化学系”录为“郑州大学”。 6、“参加者”限4人以内,要求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录入4个空格中。 7、其他项目据实录入。 8、浏览或校对录入的课题时,点击界面底端“记录”后面的左、右箭头可以快速找到录入的课题内容 9、点“打印校对表”可以预览和打印已录入课题的主要数据,请认真核对,确保无误。如果该表显示不完整时,请从“文件”菜单中,选“页面设置”,将“页”调整为横向。 10、点“打印汇总表”可以预览和打印本单位申报课题项目汇总表,请加盖公章后上报。如果该表显示不完整时,请从“文件”菜单中,选“页面设置”,将“页”调整为横向。 三、数据上报 将硬盘中已录入数据的《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文件拷入软盘即形成上报盘。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处 2018年1月

**成立社科联的请示

****学院 关于成立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请示 **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为更好地开展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壮大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创造更多更好的人文科学研究成果,服务潍坊社会经济发展,特申请成立****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具体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市三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之一,是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高校。学校专业设置齐全,现设教师教育学院、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等12个院系,开设66个本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教授、研究员、副教授、高级教师35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79人。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等200多项荣誉称号。 二、社科工作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先后制订和出台了《****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意见》、《****学院关于

加强和改进科研工作的办法》、《****学院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学院科研奖励办法》等一系列促进学校科研发展的政策文件,形成了规范、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优化科研平台,学校先后建立了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工程研究院等15个研究所。 科研成果众多,自2008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课题326项,获地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4项,获国家专利699项,出版著作、教材346部,发表论文4149篇。社会科研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举办了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六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山东高校博士服务蓝黄战略研讨会、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专题研讨会等。 学校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展了传统文化、高等教育、贾思勰农学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成立了农圣文化研究所、寿光文化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会计研究所、《齐民要术》学术研究会、动漫文化创作室、潍科文化传媒公司。出版了《****学院学报》、《****学院院报》,设立了****学院科研网站。 三、成立社科联的准备工作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专门做了研究,拟定了领导机构人选,制定了章程,拟定了会员入会条件和管理办法,做了具体的工作安排。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奖评奖工作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泉政办[2013]105号 【发布部门】泉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5.06 【实施日期】2013.05.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年5月6日泉政办〔2013〕10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见》(闽委发〔2007〕7号)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规定》(泉政文〔2006〕404号)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决定开展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要求,结合市委提出的“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进一步推动我市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激发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为推进泉州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简称市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顾问:郑新聪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庆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 主任:周真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委员:舒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吴少锋市社科联主席 庄玉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郑国防市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调研员 徐昌裕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省社科联咨政建言课题课题成果

省社科联咨政建言课题课题成果 排版打印格式要求 依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规范课题成果鉴定材料文本和装订格式的通知》,结合《咨询文摘》内容和形式的要求,现就省社科联咨政建言课题成果排版打印格式提出如下要求: 1、封面、封底使用标准封面纸,内页使用A4纸,单面打印,沿左侧长边装订。 2、内页页面设置要求:使用WORD默认设置,每页30~35行,每行35~38字。 3、正文字体要求:统一使用四号宋体字。 4、正文页脚用阿拉伯数字插入页码,连续编页,字号字体与正文相同,页底外侧对齐,数字两侧用横线修饰,如-3-。 具体格式模板如下:

省社科联2015年度咨政建言课题 立项编号:2015lslzzkt- XX 立项课题题目 (一号黑体字加粗、居中) ——副标题(仅限特殊、必要的情况下使用) (三号黑体字加粗、居中) 课题负责人: 申报单位: 完成日期: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印制 2015年9月

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负责人: ×××(姓名,四号宋体字)×××(单位及职务,四号宋体字) 主要成员: ×××(姓名,四号宋体字)×××(单位及职务,四号宋体字)×××(姓名,四号宋体字)×××(单位及职务,四号宋体字)×××(姓名,四号宋体字)×××(单位及职务,四号宋体字)………………………………………………………………………………………………………………………………………………………………………………………………………………

正文统一使用四号宋体字,全文分三个部分,原则上不超过5000字。 第一部分:简要陈述调研课题研究内容的现状 (字数所占比例不超过全文的1/10) 第二部分:简要陈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字数所占比例不超过全文的1/3) 第三部分:列举并详细阐述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措施、建议) (字数所占比例不低于全文的1/2) - 1 -

东营市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告

一等奖 著作类 001 山东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作者:杨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4.11 002 财税政策研究—以天然气产业为例作者:王美田(东营职业学院)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4.5 003 健全人格论 作者:张学全(市政协) 黄河出版社 2014.12 004 做爱思考的教师 作者:杨守菊(东营教科院)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5 005 王应麟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马丽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古文献出版社 2014.6 006 广饶旧志集成 作者:张登峰(广饶县史志办) 中华书局 2014.10

007 黄河口旅游文化 作者:薄文军(东营日报社) 线装书局 2014.4 008 法韵红楼:红楼梦里的法律世界 作者:张学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绍青(东营市公安局)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11 调查报告类 009 东营市主导行业对地方贡献度调查研究报告作者:郝吉虎(东营市财政局) 领导批示 2014.9 010 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作者:徐三朋(市委党校) 领导批示 2014.10 011 大王镇百年历程探寻与思考 作者:毛金香(市委党校) 李寿峰(市委党校) 周新芳(市委党校) 董文兵(市委党校) 丁国良(市委党校)

领导批示 2014.9 课题类 012 山东省绿色商业发展模式与趋势研究 作者:王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黄新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霍江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范秋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社科规划办鉴定通过 2014.6 013 校企科技合作模式与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石油高校为例 作者:董成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姜梅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裴红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李传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旱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鉴定通过 2014.3 014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东营市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刘力榕(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陈校堂(东营市国税局)

河南省社科联领导班子成员简介

河南省社科联领导班子成员简介 王耀:男,1958年10月出生,河南临颍人,河南省社科联主席、党组副书记。 赵德山:男,1951年5月出生,河南永城人,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正厅级)、副主席。 杨杰:女,1957年12月出生,河南济源人,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成员。

孟繁华:男,1956年11月出生,河南宁陵人,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成员。 唐玉宏:男,1962年8月出生,河南遂平人,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党组成员。 刘长典:男,1949年11月出生,河南杞县人,河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巡视员。

万兵:男,1949年10月出生,贵州遵义人,河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巡视员。 。

黄亮宜,男,1947年1月出生,江苏宿迁人。河南省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河南行政学院副院长。兼任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王彦武,男,1949年12月出生,山东招远人。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任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蒋笃运,男,1954年9月出生,河南永城人。省教育厅厅长,兼任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郑永扣,男,1954年10月出生,内蒙古卓资人。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兼任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张秉义:男,1950年5月出生,河南许昌人。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兼任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詹玉荣:女,1953年11月出生,河南潢川人。河南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党组书记,兼任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杨玲:女,1955年7月出生,山东莒县人。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兼任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王亚明:男,1956年11月出生,山东曹县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党委委员,兼任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王洪应:男,1950年3月出生,吉林榆树人。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兼任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孟少辉:男,1952年1月出生,河南宜阳人。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兼任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

关于XX市第三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原文)【模板】

关于**市第三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原文) 各有关单位: 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广大青年社科工作者积极开展社科研究,创造更多的优秀研究成果,根据《**市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试行)》,决定组织**市第三届(2008-2009)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奖范围 1、凡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市级以上公开或内部发行的报刊上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著作(包括专著、工具书、译著、科普读物、学术资料整理、调研报告等)及国家、省、市社科类课题研究成果等均可申报。 2、国家、省、市立项社科类课题研究成果,必须通过相应级别的书面鉴定;调研报告,必须是经县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可的成果,并有书面证明。 3、每人限申报一项。集体成果一般以集体名义申报,最多一次填写5名作者。集体成果以个人名义单独申报,必须征得其他作者的书面同意,且申报人须完成成果的50%以上篇幅。由市内外作者共同完成的集体成果,必须是我市作者为第一作者,且成果50%以上篇幅为我市作者完成。 4、凡已获中央部委、省级政府及省社科联、市政府奖励的优秀成果不再参加本次评选。 二、参评的基本条件

1、参加评奖的社科成果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2、申报人为1970年6月30日以后出生的我市社科工作者。 三、申报办法 1、申报工作采取个人申报和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方法。凡符合条件的社会科学成果所有者,可在2010年 5 月 7 日前认真如实填写申报表,连同成果等材料各一式三份(必须有一份是正本)向所在单位申报,作者所在单位写出推荐意见后,再统一向评奖办公室申报。如无挂靠单位,可直接向评奖办公室申报。 2、本次申报分基础性研究成果和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两类。 3、成果形式为著作的,请申报者和所在单位负责核实书号的真实性,并将核实结果打印另附。 4、申报表、单位汇总表在宁波社科网“下载专区”下载,网址为: ****** 四、评奖组织机构 1、本次评奖工作由市社科联党组统一领导。 2、评奖办公室设在市社科联学会处,负责评奖的具体工作。 五、评审程序 1、评奖办公室对申报成果进行资格审查; 2、由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组进行初评; 3、评奖委员会终评。

度申报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校对表

年度申报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校对表 编号:类别:指南学科分类:人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研究 赵晓芬讲师博士办宅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王铮宋华万新亚王阳 编号:类别:自选学科分类:经济河南省双向城乡一体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史蕊讲师研究生办宅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罗来军罗雨泽 编号:类别:自选学科分类:经济发展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城镇化建设 杨芳讲师大学本科办宅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沈国军买忆媛郭煜晓吕冰妍 编号:类别:指南学科分类:人文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 胡红军讲师本科办宅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杨娟娟崔潮 编号:类别:自选学科分类:经济中原经济区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宋华讲师本科办宅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韩宗保金克明郑飞 编号:类别:指南学科分类:经济中部区域宏观税负研究 杜东华讲师本科办宅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巩晖李卫华宋茜王阳 编号:类别:指南学科分类:经济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 靳娟讲师硕士研究生办宅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徐冉赵培华

年度申报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校对表 编号:类别:自选学科分类:人文“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孙惠娟讲师研究生办宅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倪天林刘海博董洁 编号:类别:指南学科分类:人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张璠讲师本科办宅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王磊宋茜王阳郑飞 编号:类别:自选学科分类:人文河南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 杨璐讲师研究生办宅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袁炜刘丽萍孙倩 编号:类别:指南学科分类:人文河南高职室内设计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汪新叶讲师硕士办宅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屈梅刘元平 编号:类别:指南学科分类:人文当代新媒体艺术思潮研究 张晓南助教研究生办宅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田珂史蕊纪璐 编号:类别:指南学科分类:人文高职高专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张小奎讲师硕士办宅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严秋菊孙传芳段星宇王翼伟 编号:类别:指南学科分类:人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段星宇讲师硕士办宅郑开大道与康庄路交叉口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成员:严秋菊孙传芳张小奎王翼伟

社科联优秀成果奖通知

关于开展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开发区社发局、市直各学校: 根据《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聊办发[2008]19号)文件精神,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为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全市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奖励形式,可作为考核、任职、职称评定、评模等的重要依据。今年是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次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的评选,鉴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经聊城市教育局党组同意,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聊城市社科联决定对教育系统申报的成果材料单独进行评选。现将评选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标准 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的参评标准见聊社科奖字[2011]1号文件(附件1)和聊办发[2008]19号文件(附件2) 二、说明 1、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内容涉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班主任工作、教学感悟、课题研究等;呈现形式包括专著、论文、调研报告、教科书等;出版或发表的时间为2010年期间。 2、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发动,不能出现空白。申报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县(市、区)不能少于10项;水城名师及其培养对象要积极参与

学科新秀奖的评选;水城名校长及培养对象要积极参与突出贡献奖的评选。 三、申报时间 各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于2011年6月10日前把申报材料(签署推荐意见)和申报费统一报聊城市教育局教科所。 附件1: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次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 新秀奖评选申报工作的通知” 附件2: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 聊城市教育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二日

关于公布2018年度省社科联研究课题的通知 .doc

高考押题精粹 (地理课标版) (30道选择题+20道压轴题) 【参考答案】 1~2【参考答案】D B 【详细解析】 1.本题主要考察日界线问题。开始萨摩耶为西十二区2011年12月29日,决定后变成东二区,日期要加一天为2011年12月30日。第二天为12月31日,故选D。 2.该岛屿位于南太平洋低纬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对应陆地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3~4【参考答案】A B 【详细解析】 3.由图可知等高距为100米。故900

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审议通过) 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鲁办发【20XX】8号)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第一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全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高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战略部署,坚持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评奖机制,保证社会科学评奖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促进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服务。要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全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注重具有前瞻性、原创性、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注重应用对策建议性、社科普及性并具有较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的成果,注重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的成果,兼顾地方和基层的成果,真正把水平高、有创意、重实用的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评选出来,鼓励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二、评奖对象与范围 第二条凡山东省个人和集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科普读物、志书、教科书、工具书、学术译著、古籍整理和注释等,均可申报参加评奖。参评成果必须是经政府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的在正式报刊发表的文章或正式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经省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或被省级以上党政机关采用(有原始规范性文件证明)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可申报参加评奖。课题研究项目有省部级以上部门单位出具的立项书和结项证明(省社科联结项优秀课题出具省社科联优秀结项证书),其核心内容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或正式出版专著的可以参加评奖。 第三条参评成果的时限以评奖通知要求为准,确认成果时限以发表时间或版权页出版时间为准,课题研究项目以结项时间为准,非正式出版物的时限以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时间或省部级以上党政机关采用时间为准。申报成果为作者上隔一年至五年未申请参评的成果,但每年只能申报一项成果,每项成果只能申报一次。 第四条同一项成果只能作一次性申报。一位作者(含集体作者、课题组等)只限申报一项成果(与他人合作不是首位作者的除外)。多人合作的系列丛书,如果涉及学科较多,出版时间不一,由丛书主编及编委会出具同意证明,单册可以申报参评。同一作者同一书名的多卷本著作,只能申报一次,可以整套申报(以最后一本出版时间为准),也可以单册申报。同一书号的系列丛书,只能作为一本书申报,不能单册申报。成果以单位署名的,以单位具名申报。版权页上署名的顾问、编委、主审等不具有申报权,其申报权归“作者”或“主编”。 第五条在职市厅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成果原则上不参评,编制在高校、党校或科研、调研等事业单位并以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为主的厅级领导干部,其成果可以参评。 第六条凡已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成果(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省精品工程奖、刘勰文艺评论奖、泰山文艺奖、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等)不参评。凡是山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直接授予重大成果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