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方向盘总成技术条件

汽车方向盘总成技术条件

汽车方向盘总成技术条件
汽车方向盘总成技术条件

XXXYY-JT -07

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标准:

批准:

浙江xxx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前言

为了提高汽车转向盘总成的质量,根据QC/T 563-1999试验方法,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对汽车转向盘技术条件进行了规定,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了XXXYY-JT241-06《乘用车转向盘技术条件》。

本标准由浙江xxx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xxx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钟洲、刘洋。

本标准于2007年12月30日发布并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转向盘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转向盘。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094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 8410 汽车内饰件材料燃烧的特性

GB 11557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

GB/T 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6422.2-1999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

QC/T 563-1999 汽车转向盘试验方法

ECE R12 关于就碰撞中防止转向机构伤害驾驶员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

XXX 100003-2007 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

3 技术要求

3.3 外观

3.3.1转向盘本体、上护盖、下护盖的颜色要求一致,其表面光泽、装饰纹应均匀。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冷隔、欠料、飞边及擦伤等缺陷。轮缘要求手感舒适。

3.3.2转向盘导电板(如果有该零部件)底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凸起、凹陷,装配后底面应涂上汽车润滑脂。

3.3.3转向盘总成的金属件不允许有锈蚀、毛刺、变形等缺陷。

能够满足材料的使用性能或功能,并在其制备、使用及报废处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污染小,对人的健康无危害或危害较小,而且能与环境协调共存的材料。

3.4 环境性能

3.4.1 耐热性能

按4.4.1规定进行试验后,转向盘不应产生气泡、软化、沾手、变色等异常现象。

3.4.2 耐寒性能

按4.4.2规定进行试验后,转向盘不应产生裂纹、变形、变色等异常现象。

.

3.4.3 耐温度冲击

按4.4.3规定进行试验后,转向盘应无变形、裂纹、变色等异常现象。

3.4.4 耐手汗性能

按4.4.4规定进行试验后,转向盘表面应无暗淡、起泡、变色或发粘等异常现象。

3.4.5 耐光照性

按4.4.5规定进行试验后,包覆层色度样卡色牢度等级不低于4级。并且其他塑料件色度样卡色牢度等级不低于4级。光照时间400个小时,无黑暗周期。

3.4.6 耐溶剂性

转向盘轮缘应有良好的耐溶剂性,按4.4.6规定进行试验后,无溶涨、脱层或变色等异常现象。

3.4.7 气味性

按4.4.7规定进行试验后,应无干扰性气味。

3.4.8 阻燃性

按4.4.8规定进行试验,火焰在60s内自行熄灭,且燃烧距离不大于50mm,材料停止燃烧。

4 试验方法

4.1 一般试验条件

4.1.1 各试验中的试验标准件数量,若无特别指出不少于3件。

4.1.2除非特别声明,测试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如试验无法在以上环境进行,必须经双方同意,且在测试报告中注明温度及湿度。

4.1.3 各种试验,如无特别规定,均按转向盘的最终状态进行。

4.1.4除非特别声明,测试须用完整组立的转向盘,包括喇叭、上盖或安全气囊模块。

4.1.5 转向盘各部位的名称如下:

两辐条三辐条四辐条

图1

4.1.6 转向轴套与转向轴端装配试验

试验设备:扭力扳手、百分表、夹具。

样件型式:转向盘总成:3件。

试验方法:紧固力矩10N·m时,百分表置零;紧固力矩(45±5)N·m时,测定转向盘轴套位移量,结果应符合3.2.6的要求。

4.2 尺寸及偏差

4.2.1 用卡尺、高度尺及专用量具检查。

共16页第5页

4.2.2 用专用量具检查。

4.2.3 用探针检查或锯开轮辐和轮缘直接测量。

4.2.4 用卡尺测量。

4.3 外观检查

4.3.1用手感和视检的方法检查。

4.3.2用视检的方法检查。

4.3.3用视检的方法检查。

4.4 环境性能试验

4.4.1 耐热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

按照QC/T 563-1999中2.2.1的规定进行。

4.4.2 耐寒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

按照QC/T 563-1999中2.2.2的规定进行。

4.4.3 耐温度冲击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

按照QC/T 563-1999中2.2.3的规定进行。

4.4.4 耐手汗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

4.4.4.1 耐手汗试验按表1规定的方法进行。

4.4.4.2 完成步骤1后接着进行步骤2,步骤2完成后试验结果需满足3.4.4的要求。

表1 耐手汗试验

耐光照性试验方法按GB/T16422.2-1999进行(黑色标准温度为(100±3)℃;相对湿度为(65±5)%)。

4.4.6 耐溶剂性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

耐溶性试验按QC/T 563-1999中2.5规定的方法进行。

4.4.7 气味性(适用于材料试片)

a)在原始状况进行测试;

b)把转向盘放进恒温箱中,温度调节到80℃,持续4小时后进行测试。

4.4.8 阻燃性试验(适用于材料试片)

按GB 8410规定进行。

4.5静态机械性能试验

共16页第6页

4.5.1 硬度测量(适用于转向盘总成)

按QC/T 563-1999中的2.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测量位置在轮缘上。

4.5.2 焊接强度(适用于转向盘骨架)

a) 如图切断铁蕊熔接部品(圆框骨,支架等),如图2、图3、图4;

b) 分别对这些试片执行引张强度试验,如图5;

负荷方向:拉伸方向;

负荷:由0加至断裂;

负荷速度:(5~20)mm/min。

3

21

XXX 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YY-JT -07

图 5

4.5.3 静态扭转强度(适用于转向盘总成和骨架)

静态扭转强度试验见图6

1)转向盘固定在转向柱上,轮圈通过相对的两直径点固定;

2)加载方向:转向盘轮圈固定,通过转向柱给转向盘施加一力矩;

3)载荷:消除转向盘轮毂和转向柱之间的间隙后,加载一力矩到±250N·m;

共16页第7页

4)加载速度:(30±5)mm/min;

5)载荷保持时间:30秒。

图6

4.5.4 静态轴向强度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

轴向强度试验见图7。

加载位置:转向盘轮缘最薄弱的地方(通常是12时位置);

载荷:±800N;

加载速度:(30±5)mm/min。

XXX 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YY-JT -07

图7

4.5.5花键顶出强度试验(适用于骨架)

如图8所示,沿转向盘轴心方向对花键施以40kN的压缩负载持续10s后,检查破坏情况,继续施加载荷直至到破坏,并记录最大破坏力。

共16页第8

图8

4.5.6 30°倾斜载荷弯曲强度(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或转向盘带饰盖总成)

a)如图9示固定转向盘,施加一向下的负荷,直至变形量为80mm,速度(30±5) mm/min;

b)载荷位置:6时;

c)记录载荷与位移曲线。

XXX 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YY-JT -07

图9

4.5.7 包覆力矩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发泡本体)

将转向盘轮缘固定在夹具上,用夹块(宽30mm)夹紧一段轮缘,用扭力扳手加转矩。

4.5.8 花键沉入量特性

a)使用刚性转向管柱,实车用螺栓或螺母 (可以使用骨架进行试验);

b)加载方法:用扭力扳手施加一力矩到螺栓或螺母上;

c)载荷:0~49 N·m→49 N·m~72 N·m;

d)在49N.m时对花键的沉入量进行判定,然后在不拆除骨架的情况下继续施加力矩到72N·m再对花

共16页第9页

XXX 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YY-JT -07 键沉入量判定。

图10

4.6 动态机械性能试验(安全试验)

4.6.1 人体上身模型冲击性能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

4.6.1.1按ECE R12规定进行。.

4.6.1.2 50%分位假人上身以约24.1km/h的速度冲击安装有转向盘的转向管柱整体。.

4.6.1.3 冲击位置:

a)四辐条转向盘:12H,3H,3~6H之间的辐条处,6H;

b)三辐条转向盘:12H,3H,3~6H之间,6H;

c)二辐条转向盘:12H,3H, 6H。

图11

4.6.2 头部模型冲击性能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

4.6.2.1 按ECE R12规定进行。

4.6.2.2 头部模型以约24.1km/h的速度冲击安装有转向盘的转向管柱整体。

4.6.2.3 冲击位置:

共16页第10页

a) 四辐条转向盘:12H,3H,3~6H之间的辐条处,6H,DAB中心;

b)三辐条转向盘:12H,3H,3~6H之间,6H,DAB中心;

c

v=24.1km/hr(±1%)

2

3

2

1

m

m

2

3

1

4.7

XXX 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YY-JT -07

4.7.1 耐弯曲疲劳试验

耐弯曲疲劳试验见图13

图13

加载方向:与转向盘轴线平行;

加载位置:转向盘轮缘最薄弱的部位;载荷:±221N;

频率:(1~3.3)HZ;温度:(10~30)℃。

4.7.2 耐扭转疲劳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或转向盘带饰盖总成)

耐扭转疲劳试验见图14

共16页第11页

固定

载荷

夹具

加载点

~8

图14

加载位置:转向盘轮缘最薄弱的部位施加扭力;

载荷:±221N;频率:(1~3.3)HZ ;温度:(10~30)℃。

4.7.3 耐振特性(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或转向盘带饰盖总成)

XXX 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YY-JT -07

4.7.3.1转向盘固定振动试验台上,θ为实车安装角度,如图15示。

4.7.3.2振动加速度:±26 m/ s2。

4.7.3.3振动方向:垂直。

4.7.3.4 振动频率:

a)若在0-33Hz能够测得共振频率,则振动频率选用该共振频率;

b)若在a)情况下未测得共振频率,则振动频率选用33Hz。

共振频率测量方法:

?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共振频率,测定位置为辐条和轮圈结合处,方向任意;

?在10-50Hz振动频率范围内扫频,找出相应振幅最大的频率点即为共振频率。

?持续次数:107次。

图15

4.7.4 耐摩擦试验(适用于转向盘总成)

耐摩擦试验按QC/T 563-1999中的2.6规定的方法进行。

4.8 喇叭性能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或转向盘带饰盖总成)

共16页第12页

XXX 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YY-JT -07 4.8.1 喇叭按动力试验

将转向盘总成放置在下列环境中2h,以30mm/s的速度向下触压护盖,喇叭应能正常鸣叫。

a)室温下,操作力(8~30)N;

b)在-30℃条件下,操作力(8~50)N。

4.8.2 喇叭触点电压降试验

按以下方法进行试验

电压:13V;电流:6A;

加载负荷:(35±10)N;负荷方向:垂直于上护盖;

作用点:上护盖中央;断续时间:通1s,断(3~4)s;

接触、脱离速度:(4~6)cm/s。

4.8.3 上护盖拔出力(适用于转向盘带饰盖总成)

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在上护盖边沿任一处测量上护盖从转向盘总成中拔出的力。 a) 室温下;

b) 在(85±5)℃的恒温中放置4h ,取出后3min 内在室温下测量。 4.8.4 杂音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饰盖总成)

a) 共振周波数范围(33±10)Hz,周波数间隔为0.5Hz ; b) 加振加速度0.98m/s 2,上下方向以±19.6m/s 2加振。 4.9 其他性能试验

4.9.1 转动惯量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或转向盘带饰盖总成)

将转向盘如图16所示,回转10~15°,静止后松开,计测50次周期,并以下列公式计算

2

00

2

004T H gRr m I π=

式中:I ——转动惯量;

R ——吊线至旋转中心距离; H ——吊线长度; T ——周期。

共16页 第13页

P

图16

XXX

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

XXXYY-JT -07

4.9.2 固有频率试验(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或转向盘带饰盖总成)

将转向盘如图17装置, 转向盘必须用专用夹具固定,分别在试件的12时及9时方向位置装置测频器,在最靠近测频计附近点用敲击槌敲击,读取所测得之数据,每点需测8次,取平均值判定之。

图17

4.9.3气囊静态展开性能对转向盘的影响(适用于转向盘带气囊总成)

4.9.3.1 试验仅在装有安全气囊的转向盘上进行。

4.9.3.2 将转向盘分别放置于以下三种条件中进行气囊静态展开试验:

a) 转向盘在-35℃温度下放置4小时;

b) 转向盘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

c) 转向盘在85℃温度下放置4小时。

5 检验规则

5.1转向盘必须经生产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后方能出厂。

5.2出厂检验的必检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表2的规定。

共16页第14页

表2 出厂检验项目

项目要求

试验方

1 尺寸及偏差

总体要求 3.2.1 4.2.1

转向盘轴套与转向轴配合尺寸 3.2.2 4.2.2

轮缘骨架装配尺寸 3.2.3 4.2.3

转向盘本体总成与上护盖总成装配间隙 3.2.4 4.2.4

转向盘轴套锥孔与锥度量规不齐度 3.2.5 4.2.5

转向盘轴套进入转向轴端的位移量 3.2.6 4.2.6

2 外观

包覆层和其他塑料件色差和表面质量要求 3.3.1 4.3.1

转向盘导电板底面质量要求 3.3.2 4.3.2

金属件表面质量要求 3.3.3 4.3.3

3 环境性能耐热性能 3.4.1 4.4.1

XXX 汽车转向盘总成技术条件XXXYY-JT -07

5.3转向盘外观原则上每一批(每批不得超过2000件)抽出1%检查。

5.4转向盘外形尺寸检查每批数量不少于5个。

共16页第15页

5.5转向盘热性能检查每批数量不少于5个。

5.6转向盘受力变形试验各项检查每批数量不少于3个。

5.7 转向盘其他性能检查每批量不少于3个。

5.8主机厂有权抽检成品,在抽检中,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可加倍抽检该项目,如仍不合格,可拒绝验收。

6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6.1总成出厂时,在明显部位,应有永久性标识,按XXX 100003-2007规定。

6.2 包装

6.2.1 产品包装应符合GB/T 13384-1992的规定,并附有合格证,合格证应包括如下内容:

a)制造厂名或商标;

b)产品名称及代号;

c)制造厂质量管理部门的签章;

d)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6.2.2 包装外表应标明:

a)制造厂名或商标;

b)产品名称及代号;

c)收货单位、地址;

d)包装数量、总质量、净质量;

e)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f)标有“小心轻放”“勿近潮湿”等字样和标志。

6.3 产品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内,在正常保管的情况下,自出厂日期半年内,如发现有损坏锈蚀,应由制造厂负责。

共16页第16页

科目二学车要点

科目二学车要点 一、直角转弯(左转弯为例) 进弯道前,先注意将车头的右雨刮器的支点靠着黄线外边沿直线行驶,待方向盘平面平齐直角内侧黄线时,将方向盘左打一圈半(打到底),待车头和道路处于平行位置时,回正方向盘 二、S型车道转弯 当车头左侧靠着S型车道的左侧黄线时,将车头摆正,等到车头右侧将要靠近左侧黄线时将方向盘向右打一圈半,使车头右侧沿左侧黄线行驶,向前行驶当车头右侧靠着S型车道的右侧黄线时,摆正车头,等到车头左侧将要靠近右侧黄线时,将方向盘向左打一圈半;

三、坡道定点停车 看准黄线的位置,下次到该位置时停车,再启动。停车时先踩刹车,再把离合器踩到底;启动时,先慢松离合器待能听到车子启动的声音时,松开刹车。下坡时先将离合踩到底,再慢慢踩刹车,保证匀速慢速行驶。 四、侧方停车要点 1.首先目光注意雨刮器支点,保证车头右雨刮器支点沿着停车框位边沿线压线行驶,当车头驶过停车框位左前角@点时,目光注意右后视镜,并保持平行行驶,直到能够通过右后视镜看到@点即把离合器踩到底,并踩刹车,同时方向盘右打一圈,将档位换到后退档; 2.松刹车,慢慢松离合,保持方向盘不动,注意左后视镜,直到通过左后视镜能够全部看到停车框位左后边沿第三格虚线时,方向盘回正,当看到左后轮全部压住第三格虚线时,将方向盘迅速左打死,注意车头,当车头摆正后踩离合刹车到底;

3.保持方向盘不动,将档位换成1档,同时开左转向灯,松刹车,慢慢松离合,当车头左前角压住道路右边沿线时可以将方向盘摆正,同时注意调节方向盘待车要摆正后将方向盘也摆正 五、倒车入库要点 1、进去T字路口,车沿左边沿行驶,注意修正方向,到达指定地点时停车,准备倒车; 2、入左后方车库:倒车时,先踩离合挂倒档,方向盘向右打一圈加90度;松离合倒车时看右后视镜,当看到库位的右前角时注意修正车位,后车轮进入库位时看左后视镜,保证车位居中倒入车库,当车身和库位平行时,方向盘迅速回正,当后视镜挡住库位横向黄线标时停车;修正车位原则:需要车往哪边,方向盘往哪边打,注意速度稍快; 3、出库左转:档位调整到一档,前进过程中当发现车窗后部(约肩部稍后)平齐出库横向黄线标时,迅速左打一圈加90度,并保持到停车位,准备倒车;

(整理)如何打好前进和倒车方向盘

如何打好前进和倒车方向盘 往左都往左打,往右都往右打,不管前进还是后退。 当向一边偏时,必须向另一边修正。车身偏左则须向右移动才正,方向盘打右;否则相反;不管前进还是后退。 一、前进方向要注意以下两点: 1、前进时,方向向左打,车头向左;方向向右打,车头向右——方向的打法跟倒车是相同的。很多人(尤其是有知识的人)总是想着跟前进的方向相反。这是不对的。 按:转动方向盘时,齿条沿轴向移动,从而使左右横拉杆带动左右转向节转动,使转向轮偏转,实现汽车转向。 汽车左转的时候,汽车的转向中心在左侧(转向半径R=L/sinα);同理,方向盘右转的时候,汽车转向半径在汽车右侧(R= 2.6/sin45°=1.8m)。 之所以总想着前进、倒车方向相反,是出于错误的经验认识。因为汽车的转向中心不是在驾驶者身体处,而是与驾驶者有一定距离(1.0~2.5m);驾驶者始终处在转向半径的周边上而不是在转向中心处。其实,自行车、电动车前后的转向也是这样的,一般人不太关注、没有深究而已。 另一个问题,前进时,左(右)打方向盘,指的是车头左(右)前进;倒车时,左(右)打方向盘,不是指车头的方向变化(确实是反向的),而是指车的运动方向的左右-即

车尾的方向。在前言后语的表述中,主语的概念被替换了。哈哈,难怪书呆子一般都会出现这个困惑! 2、修正时,当车头向一边偏时,也知道向另一边回(修)正,(车身偏左则须向右移动才正,方向盘打右。否则相反)当发现还是向这边偏时,总以为自己回(修)错了——其实没错,只有当方向回(修)正后,继续向另一边打方向才能改变车头的朝向,而没回正前的回方向只能使车头偏向的幅度减小。 二、倒车方向要注意以下两点:1、倒车时,方向向左打,车尾向左,方向向右打,车尾向右——方向的打法跟向前是相同的。 2、修正时,当车尾向一边偏时,也知道向另一边回(修)正,(车身偏左则须向右移动才正,方向盘打右。否则相反)当发现还是向这边偏时,总以为自己回(修)错了——其实没错,只有当方向回(修)正后,继续向另一边打方向才能改变车尾的朝向,而没回正前的回方向只能使车尾偏向的幅度减小。 三、修正时应掌握"慢行车,快转向"的操作方法。倒车速度应控制在5km/h以内。在倒车中,如因地形或方向盘的转向角所限制,须反复前进或后倒时,应在每次后倒或前进接近停车前的一瞬间,迅速利用车辆的移动回转方向盘,为再次前进或后倒作好转向的准备,不应在车辆停止后强力转动方向盘。 具体的做法要看实际情况。你的手放在12点方向,你要调整的话。一、如果说车身偏得太大,就打90度,也就是说往左打到9点钟位置,往右打的话打到3点钟

汽车方向盘打法技巧

汽车方向盘打法技巧 很多刚开始学车的朋友都对如何打方向感到很困惑。这里以“三把方向法”为例,对如何打方向提出一些自己的认识。 三把方向法(用于变线、路边停车、移库等,倒车同理): 第一把:向欲到达的新车道打方向。如转向盘右转x度,角速度为y度每秒。此时车轮偏右,车辆相对车道向右偏转; 第二把:车身中部接近新车道中心线时回方向。如转向盘左转2x度(若只转x度,车轮与车身方向一致,车辆停止右转,但仍会偏离新车道行驶)。转动转向盘的角速度约为2y度每秒(若为y度每秒,车辆会以弧线较多地驶过新车道中心线右侧)。此时车身开始回正,但车轮偏左; 第三把:车头即将正对新车道中心线时将车轮回正。如转向盘右转x度。转动转向盘角速度约为y度每秒。此时车轮与车身方向一致,车辆行驶在新车道中心线上; 听到靠边停车指令,开启右方向灯,首先减速,看右边前方有无路口,门口,还要注意消防栓,选择停车点.然后脚搁刹车,离合器踩到底,用刹车控制车速.看右边后视镜有无情况,无情况就推半把方向,眼睛看车头,车头的右三分之一处接触上街堰口,就回掉半把方向再拉四分之一方向,这样车头的右三分之一处沿着上街堰口走,看一下右后视镜,车身和上街堰平行了就把方向回正,轻踩刹车.这样车身与上街堰的距离是30厘米左右.如果车不正就不要踩刹车,用车的惯性还可以进行微调. 转弯时打法:缓弯要早打慢打、早回慢回;急弯要晚打快打、早回快回。慢打则慢回;快打则快回。要有预见能力,在未转向前,双手就开始做好准备动作。还要考虑到提前量。 本人基本上是左手为主,单手扣腕旋转方式,右手附带辅助,这个基本上是个熟练活,多开多用就熟悉了。 好处:速打速回,打方向比较快 缺点:手心出汗时容易打滑,这个事小问题,给方向盘装个套就轻松解决了。 驾校三点倒桩法.懂得的说说.分别是那六个点.(桑塔纳) 倒桩么死点就看你怎么看的怎么学的我说的简单点吧若有不懂可以详细和我谈倒车起步给起航点线上挂上倒挡头放到二个座位之间看右边的大3角玻璃只要让中杆一直连结在三角学玻璃里只要浮此刻里面就开始动方向向右打要慢慢打看着中杆打方向你打方向的同时必需保证你在三角学玻璃里能看到中杆秋水晃一眼左车尾角看一下整个车尾是否快进去快进去的环境下直接打死如果已经打死就不需要了然后直接看倒车镜

汽车尺寸参数

汽车尺寸参数 1、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包括车长、车宽和车高三方面尺寸。车长即沿汽车长度方向前后两极端之间的距离(mm);车宽即沿汽车宽度方向两侧极端之间的距离(mm);车高是指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mm),如图中的b、g、h所示。 汽车尺寸参数示意图 a-轴距;b-车长;c-前悬;d-后悬;e-前轮距; f-后轮距;g-车宽;h-车高;j-离地间隙。 2、轴距 轴距是指汽车两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mm),如上图中的a。对多轴汽车,轴距应从前至后分别注明相邻两轴间距离,总轴距为各轴距之和。 3、轮距 轮距是指汽车同一轴上左右两轮中心面之间的距离(mm),如上图中的e、f。若为双轮胎时,则为同一轴左右双轮中心面之间的距离。 4、前后悬 前悬是指汽车最前端至通过前轴轴线的垂面间的距离(mm),如上图中c;后悬是指汽车最后端至通过后轴轴线的垂面间的距离(mm),如上图中d。 5、最小离地间隙 最小离地间隙是指汽车满载时,汽车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mm),如上图中j。 轴距:前后桥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 轮距:同一桥左右车轮与地面接触面中心的距离。多个车轮的轮距按中心点处测定。

汽车的载重量与轴距和轮距有密切的关系,基本上载重量越大,轴距和轮距就越大,可见,测量时的误差要小些! 1、水平对置的发动机有什么优缺点? 2、汽车轮距有的是前轮距大于后轮距,有的是后轮距大于前轮距,请问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复: 1、水平对置发动机的优点是能将发动机的重心降低,也就是说,普通发动机是立着的,而水平发动机是躺着的。还有就是水平四缸的发动机震动较小,而且还不需要平衡轴。另外就是水平发动机还可尽量把很多部件布置在车子的中央的直线上,有利于平衡左右的重量,但水平对置发动机比较宽,发动机舱不容易布置。缺点就是成本较高。 2、汽车的轮距有三种情况,一是前轮距大于后轮距,二是前后轮距相同,三是后轮距大于前轮距。增加轮距可以减少转弯时车子倾侧(ROLL)的量,简单地说就是减少“重量转移的幅度”,轮距越大,转移到外侧车轮上的重量就越小,因此在转弯时也就越能平衡左右两边轮胎上的负荷。所以,前轮距大于后轮距和前后轮距相同时,行驶更平稳,转向更可靠,但操控性不强,一般适合普通的前驱家庭轿车。后轮距大于前轮距时,可以得到较好的抗侧倾能力和灵活的转向能力,适合运动车型。 你是不是指前后轮距(轮距是指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一般后轮距比前轮距都宽,这是为了车子高速运行时稳定,再就是转弯时车子能正常稳定转弯 汽车术语 2011-01-05 23:36:55| 分类:资料| 标签:轮距汽车平面术语车轮|字号大中小订阅 轮距 车轮在车辆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留下的轨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如果车轴的两端是双车轮时,轮距是双车轮两个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 汽车的轮距有前轮距和后轮距之分,前轮距是前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后轮距是后面两个轮中心平面之间的距离,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差别. 一般来说,轮距越宽,驾驶舒适性越高,但是有些国产轿车没有方向助力的,如果前轮距过宽其方向盘就会很“重”,影响驾驶的舒适性。 此外,轮距还对汽车的总宽、总重、横向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影响。 一般说来,轮距越大,对操纵平稳性越有利,同时对车身造型和车厢的宽敞程度也有利,横向稳定性越好。但轮距宽了,汽车的总宽和总重一般也加大,而且容易产生向车身侧面甩泥的问题。如果轮距过宽还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因此,轮距应与车身宽度相适应。 轮距通俗的说就是左侧轮子到右侧轮子之间的距离,具体的计算标准是左

五菱系列汽车型号中的各种字母及数字的含义(最新)

五菱品牌系列汽车型号中的各种字母及数字的含义 五菱兴旺:6330、6360、6363、6358 五菱之光:6371、6372、6373、6376、6400、6386、6390几个型号。 五菱扬光:6373、6376等型号。 五菱鸿途:6381 五菱荣光:6407 五菱宏光:6430 目前在售常见车型有:6358(兴旺)、6376(之光)、6386(08新款之光)、6390(2010款新五菱之光)、6400(加长之光)、6381(鸿途)、6407(荣光)、6430(宏光,微型MPV)。 之光和扬光其实车型是一样的,只是市场定位不同,一个是用来拉客,一个是用来拉货。扬光主要的外在区别: 1.桃木内饰,就是面板中间横着的那一条换了个颜色,还有排挡头和排挡处的压条、方向盘套 2.铝合金轮毂 3.车身大包围 4.车身侧面彩贴 5.尾翼(高位刹车灯),也称扰流板 6.扬光前保险杠,有“WULING”标识 7.扬光后箱拉手处镀铬,有“五菱扬光”标识 8.扬光排气管加了一个不锈钢尾喉,大概有十公分长,只有装饰作用,排气管更容易烂,建议摘除或改造。 6358:五菱兴旺,轴距1780mm,三围:3500*1445*1895 6360:五菱兴旺,轴距1780mm,三围:3515*1445*1895

6363:五菱兴旺,轴距1780mm,三围:3515*1445*1895 6371:老款车型,轴距2500mm,三围:3820*1495*1860 6372:老款车型,三围:3820*1495*1860 6373:老款车型,三围:3695*1495*1860 6376:目前在售的主流车型,轴距2500mm, 三围:3730/3760/3780/3800*1510*1860 6386:08款之光,后悬挂是螺旋弹簧半独立悬架,乘坐舒适性提高,轴距 2500mm,三围:3730*1510*1860。 6390:2010款新五菱之光,改进版,做了很多改动,轴距2500mm,三围: 3885/3920*1600*1860 6400:6376的加长版,车长3995mm,轴距2750mm,三围:3995*1510*1860 6381:豪华版,改进了外观和内饰,轴距2500mm,三围:3860*1570*1860 6407:新一代大微面,更长更宽更高,轴距2700mm,三围: 3995/4035/4105*1620*1915 6430:五菱宏光,前置后驱,已经脱离了普通微面的范畴,算是MPV。轴距2720mm,三围:4305*1680*1750。 型号中“V”的含义:有“V”的代表是五座车,养路费按照轿车标准(半吨)收取,国标是110元/月;没有“V”的代表是七座或八座车,养路费按照面包车标准(一吨)收取,国标是220元/月。当然,现在已经实行燃油税,从2009年初开始,基本都是七座或八座了。型号后面的“3”的含义:比如6400CV3,最后的这个 “3”代表该车的排放已通过国三标准。后面的“Q”的含义,代表该车加装了 OBD车辆自动诊断系统,为了尾气排放标准达标而设计的。后来又有了“F”,比如6400BF,

汽车尺寸参数

1、外形尺寸 外形尺寸包括车长、车宽和车高三方面尺寸。车长即沿汽车长度方向前后两极端之间的距离(mm);车宽即沿汽车宽度方向两侧极端之间的距离(mm);车高是指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mm),如图中的b、g、h所示。 汽车尺寸参数示意图 a-轴距;b-车长;c-前悬;d-后悬;e-前轮距; f-后轮距;g-车宽;h-车高;j-离地间隙。 2、轴距 轴距是指汽车两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mm),如上图中的a。对多轴汽车,轴距应从前至后分别注明相邻两轴间距离,总轴距为各轴距之和。 3、轮距 轮距是指汽车同一轴上左右两轮中心面之间的距离(mm),如上图中的e、f。若为双轮胎时,则为同一轴左右双轮中心面之间的距离。 4、前后悬

前悬是指汽车最前端至通过前轴轴线的垂面间的距离(mm),如上图中c;后悬是指汽车最后端至通过后轴轴线的垂面间的距离(mm),如上图中d。 5、最小离地间隙 最小离地间隙是指汽车满载时,汽车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mm),如上图中j 。 汽车主要技术参数反映汽车的技术性能以及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项: 1、整车参数 1) 外形尺寸:长×高×宽 2) 重量参数:整车自重(千克)、总质量(千克)、载质量(千克)、空载轴荷分配等。 3) 通过性及机动性参数:最小离地间隙(一般为驱动桥壳最底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前悬、后悬、接近角、离去角、轴距、轮距、最小转弯半径。 4) 容量参数:载质量、座位数、货厢容积、行李厢容积、燃油箱容积等。 5) 性能参数:有最高转速、最大爬坡度、起步加速时间、各挡加速时间、百公里油耗量、制动距离等。 2、发动机参数 1) 发动机型号与生产厂家。 2) 发动机形式:包括冲程数、缸数、汽缸排列方式(直列用"l"表示,v型排列用"v"表示)、汽油机还是柴油机等。 3) 冷却方式:是风冷还是水冷。 4) 性能参数:包括最大功率、最大扭矩以及最低燃料消耗率等。还给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时对应发动机转速。 5) 尺寸参数:包括发动机排量、压缩比、缸径×行程、外形尺寸与重量等。 6) 燃油供给方式:是化油器式还是燃油喷射方式。 7) 废气排放控制装置。 3、底盘参数 1) 传动系

新手学车基本要领

新手学车基本要领(仅供参考) 一、熟悉车的档位: 车有1、2、3、4、5个速度档位,另外,还有倒车档和空档,空档在中心位置,停车时必须挂在空档上,车熄火启动时也要在空档上。前排是1、3、5档,后排是2、4、倒档,单数在前,双数在后,倒桩移库只用到1档和倒档。挂档时不要太用力,挂两侧档位需要将档位需要将档把由空档靠向两边,再向上或向下推,回空档时要原路返回,用手轻轻一拨,就到了空档上。 二、方向的掌控: 1、车前进时,想让车头向右就向右打,反之左打; 2、车后退时,想让车尾向哪就朝哪打,想让车尾朝右甩,就右打方向,想让车尾朝左甩,就左打方向。 3、车身不正而后退进想让车正,车头正在朝哪就向哪打,车头朝右就右打,车并没有朝左就左打(到档时即是车尾向哪就朝哪打)。 三、方向盘的操作: 教练车方向盘1圈半就能打到底(打死),一圈可形象地看作一小时,一圈半即一个半小时,半圈即半小时位置。倒桩移库经常会用到方向盘左打到底或右打到底,这时打方向最好不要碎打,要整打,也就是以左手为主,右手辅助,左手打两把就能把方向盘打到底。当然,方向盘不需要打到底时要灵活掌握。 四、学会判断方向正不正: 通常停车时,要车正轮正即方向正。方向正时教练车的方向盘中心的车标向上,但打一圈时车标也向上,而轮胎方向却不正;朝前走时车头明显朝右,要左打一圈回正,反之右打;后退时车尾右甩,朝左打一圈回正,反之右打一圈。有一个笨办法:当方向不正你不知道该左打还是右打时,你可以朝一边打死,再回正也行。 倒桩步骤 如果只练习倒桩,先不移库,那么只是从库里开出开进,右库出库向右,左库出库向左,出库时,车头碰边线再过10公分(因人而异),将方向向右或向左打到底,待车正后刹车(离合也同时踩到底),回方向,方向回两把就行。如距离不够,可抬离合再向前提一点儿。实际上,如果练熟了可以车正后回正方向,距离合适后,再最后刹车最好。注意一点就是将方向打死后,应再稍回一点点儿,否则车嘎吱嘎吱响,对车损伤很大。 一、从车的起点倒入乙库(面对车库左甲右乙) 1、向右打死方向。 身体自然坐正,头向右往后看,待看到最近与最远竿(3、6)即对角线杆重合,立马刹车将方向右打死。熟了可不用停车。(第一次打方向朝库打,库在右,向右打,库在左,向左打),继续倒车。 2、方向打到底后,就看车窗最后面的小三角,一会儿中杆映入小三角中,只要在小三角中看得到中杆,方向盘别动,等中杆从小三角中消失,立马回半圈(此时要注意手操作方向盘,头不能动)。 3、再次向右打死方向: 回半圈后,目光仍然不能离开小三角,一会儿中杆双会在小三角中出现,一出现立马将方向打死。 4、回方向: 再次打死方向后,车尾的位置就会刚好进入到能进入车库的合适位置,这时需要你回过头来坐正,看两边的后视镜,等车正后回正方向倒入库。(回方向进当然右打死左回,但库口有个不用动脑子的回法,就是老是朝车所在库的外侧回方向,即左库左回正,右库右回正) 5、将车入库:

正确的方向盘握法和打法

正确的方向盘打法首先就是正确握好方向盘。如果将方向盘看作钟表的盘面,左手握在九、十点之间,右手握在三、四点之间,双手呈左高右低状操纵方向盘最为合理。杭州城西驾校介绍,这样把握方向盘,当右手在操纵挡把等其他机件时,对左手单独操纵方向盘的影响很小,这是正确的方向盘打法的第一要件。 方向盘的握法,因为针对不同的路段可能会有不同的握法:如果在平直道路直线行驶,采用微调方法为妙,当方向偏离行驶中线时才稍做调整,这样可以保证车辆平稳行驶;如果是在钝角转弯时,采用一手轻推一手接应的方法来转向,每次传动幅度不要太大,一次不够分两次,接应着来,直到将方向转过来;如果是在遇到锐角转弯、直转弯及循环调头等情况时,则采用动作较大的方法,即胸部略向前倾,手背向外,手心贴盘,大幅度转向,双手交替连续转向,直到将方向转过来。 另外,为保障正确的方向盘打法,驾驶员两手应分别位于方向盘轮缘左、右两侧,拇指向上自然伸直,并靠住转向盘轮缘,四指由外向里握住转向盘轮缘。掌握正确握方向盘的方法之后,才能有正确的方向盘打法,下面介绍正确的方向盘打法: 1.猛打急回的方向盘打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泥泞道路上车辆发生侧滑时。猛打急回的方向盘打法,应是当车轮向右侧滑时,立即松抬加速踏板,向右猛打一把方向盘并抓住方向盘不放,等车尾恢复直线时,再将方向盘回正并控制好车速,千万不能让方向盘左右摆动。杭州城西驾校特别提醒,在这种方法向右猛打方向盘时切忌向左转动转向盘,向左转动转向盘则会发生横滑。 1

2.转缓弯的方向盘打法。在弯道较直缓的道路上转弯时,双手在方向盘上可不改变位置,两手同时转动方向盘便能顺利通过。 3.转急弯的方向盘打法。在这种弯道上转向时可采用大角度转动方向盘,双手交替操纵方向盘的方法。如果是右转弯时,右手拉转向盘至5点到6点之间放开,待左手推方向盘至2点左右时,右手再经左手腕上面握住10点到11点位置拉动方向盘,左手移至6点到7点位置继续推送方向盘。 最后特别提醒:驾驶车辆要克服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例如大转弯时将手伸进转向盘内侧转动转向盘。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再好的方向盘打法也要活学活用才能有效。杭州城西驾校还介绍,各位在实际方向盘打法上难免形成自己的方法,只要不是错误的,自己觉得顺手也不必一丝不苟地生搬硬套以上的方向盘打法。不过,如果是错误的习惯,诸如操纵方向盘总爱猛打急回、总是握住方向盘横把转向等等,那就非改不可了,因为错误的习惯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所以希望各位驾驶员掌握正确的方向盘打法,轻松开车,安全驾驶!

停车位尺寸

4坡道式汽车库 4.1 一般规定 4.1.1 公用汽车库中汽车设计车型的外廓尺寸可按表 4.1.1 的规定采用。 汽车设计车型外廓尺寸表4.1.1 注:专用汽车库可按所停放的汽车外廓尺寸进行设计。括号内尺寸用于中型货车。 4.1.2 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应排列紧凑、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证安全和与柱网相协调,并应满足一次 进出停车位要求。 4.1.3 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可采用平行式、斜列式(有倾角30 °、45 °、60 °)和垂直式(图 4.1.3 ),

或混合采用此三种停车方式。 4.1.4 汽车库内汽车与汽车、墙、柱、护栏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 4.1.4 的规定。 图4.1.3 汽车停车方式 注:图中Wu——停车带宽度Lg——汽车长度 We——垂直于通车道的停车位尺寸Si——汽车间净距

Wd——通车道宽度Qt——汽车倾斜角度 Lt——平行于通车道的停车位尺寸 汽车与汽车、墙、柱、护栏之间最小净距表4.1.4 注:纵向指汽车长度方向、横向指汽车宽度方向,净距是指最近距离,当墙、柱外有突出物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规划停车位尺寸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尺寸标准: 1、大车停车位:大车停车位宽 4 米,长度7 米到10 米,视车型定。 2、小车停车位:小车停车车位,宽度 2.2 米到 2.5 米,长度 5 米。 3、旁边道路小车:单面停车 5 米宽,双面 6 米,大车8 米。

一般的车位面积为16 平方米左右,在建筑技术规则中,对室内停车位的法定尺寸标准是:平

面车位的标准长宽应为 6 米、2.5 米,但也可以设置小车位, 长宽为 5.5 米、2.5 米;而机械式车位的尺寸最小不能小于长宽高各为 5.5 米、2.2 米及 1.8 米(机栻车位的标准尺寸是以外 缘为准),所以实际使用时必须扣掉机械的宽度,尺寸相对缩小一些,但是高度不得低于 1.8 米。

机动车驾驶操作学习要点

一、汽车六大件操作要点。汽车的六大件是:方向盘,离合器踏板,加速踏板,制动踏板,变速杆和驻车制动器。 ( 一 )方向盘。握法:左手握在9-10点位置,右手握在3-4点位置,四指由内外握,拇指自然沿盘缘自然伸直。打方向盘时分推拉方向和交叉方向两种同时要注意“七不准”:一不准双手扒在方向盘上;二不准双手端着方向盘:三不准小把碎轮;四不准打反手轮;五不准掏轮;六不准自由回轮;七不准两手同时离开方向盘。 ( 二 )离合器踏板。用左脚掌踩离合器(脚跟不能着地),不能用脚尖,脚心。踩离合器要迅速并一次踩到底,松抬离合器要做到“快慢停慢”,即:抬到触点前快,要到触点时慢,抬到触点时稍停,然后慢慢抬起。踩离合器踏板时要注意不准长时间踩离合踏板;不准猛抬离合器踏板,高速时不准先离合后刹车(三)加速踏板。以右脚跟为支点,脚掌踩在踏板上,踝关节伸曲实现松抬或压下,要做到“轻压、缓抬”,不准猛踩猛抬。 (四)制动踏板。用右脚掌踩(脚跟不能着地)。使用时分两种情况;一是紧急制动:遇到紧急情况,一脚踩死。二是预见性制动:要提前准备,轻踩长磨(脚以“轻重松保”的顺序用力),做到停车或减速时不点头。 (五)变速杆。握法为右手手心向下,五只并拢握在变速器杆顶端,操纵要点是手肘和手腕用力,柔和地进行推、拉,忌手握的太紧和手臂推拉力量过猛。操纵变速器杆时有“六不准”:一不准用手拍挡;二不准握变速器杆中部挂挡;三不准不依次加减挡(紧急情况除外);四不准长时间用低速挡行车;五不准用高速挡低速勉强行车;六不准猛抢猛挂挡。 (六)驻车制动器。上拉时不用按锁止钮向上一次到位。放松时:先稍向上提,提起后用拇指压下锁止钮,然后放松回位到底。二、驾驶五大基本操作要点

开车方向盘

开车方向盘 正确的坐姿是第一要诀 由于路况瞬息万变,能够快速且毫无阻碍地转动方向盘便成为第一个基本要诀,因此 调整出正确的坐姿便成为安全驾驶的第一步骤。这点相信许多学过车的朋友都非常清楚: 座椅位置的调整以两只手握住方向盘3点与9点钟方向时手肘微弯为最佳,因为这可使手 臂有充分的活动区域来迅速操作方向盘。 方向盘的正确握法 人们发现如果将方向盘看作钟表的盘面,左手握在九、十时之间,右手握在三、四时 之间,双手呈左高右低状操纵方向盘最为合理。这样把握方向盘,当右手在操纵挡把等其 他机件时,对左手单独操纵方向盘的影响很小。 平直道路上直线行驶 采用“修正法”来掌握方向盘较为有效。所谓修正法就是微调,每次的调整幅度都控 制在30度之内,当方向偏离行驶中线时才稍做调整,这样可以保证车辆平稳行驶。 钝角转弯时 采用一手轻推一手接应的“传递法”来转向,每次传动幅度在60至90度之间,不要 太大,一次不够分两次,接应着来,直到将方向转过来。 锐角转弯、直转弯及循环调头等情况 采用动作较大的“大交把法”,即胸部略向前倾,手背向外,手心贴盘,大幅度转向,双手交替连续转向,直到将方向转过来。当然,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再好的方法也要活学 活用才能有效。 提示:如果在实际行车中您自己的习惯已经形成,只要不是错误,也不必非要一丝不 苟地生搬硬套以上的操纵方式,管用就行。不过,如果您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些错误的习惯,诸如操纵方向盘总爱猛打急回、总是握住方向盘横把转向等等,那您可就要非改不可,因 为这样的习惯会带来很多您想象不到的不良后果。 首先,握方向盘的姿势应该两手呈“9点1刻”位置握紧方向盘,在转动方向盘的时候,两手不松开,可以向两边各转动180度,这样的转向幅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 够用了。少数情况比如过盘山公路的掉头弯,或者停车入库的时候,两手交替重复这一动 作即可,这就是所谓的“整把打轮”。

原车汽车音响喇叭尺寸对照表

1. 帕萨特前门6.5寸后门6.5寸多数喇叭需要垫喇叭圈原车1DIN可 安装2DIN 2.马自达6前门5*7后门5*7需要垫喇叭圈主机为非规则面板, 和空调共用显示部分 3.广本2.4前门6.5后台板6*9部分喇叭安装时,前门需垫喇叭圈 主机为非规则面板 4.普桑前门4*6后门5拆前喇叭只需翘下喇叭面盖主机1DIN 5.林宝坚尼MURCIELAGO前门 6.5后面6.5主机1DIN 6.保时捷911前门5*7后5*7主机1DIN面板 7.长安之星面包车前仪表台4寸后没有主机1DIN卡带 8.宝马Z4前门5后?主机非标准面板(横向狭长外型) 9.尼桑天籁JK版前6.5后6.5主机非标准 10别克君威:前门5寸套装,后门6×9机头2DIN 11.奥迪,前门6.5分体后门6.5分体 12.宝来前6。5中6。5一D 13.富康、爱丽舍前门:5"同轴后门:5"同轴(简装车型没有)主机:不规则 14.风神蓝鸟前门:6.5"同轴后门:6.5"同轴主机:1DIN(可装2DIN) 15.中华前门5.5代高音后门5.5或没主机1DIN可装2DIN 16.千里马前面5寸后面6.5寸主机1DIN 17.依蓝特前门6.5寸后面6X9 2DIN主机 18.捷达仪表3寸或高音前门没有或6.5寸后台5寸主机1DIN

19.两厢广本飞度前后门6.5寸部分喇叭需要加垫圈增高主机1DIN、2DIN均可 20.风度-2.0前门6寸后门6寸后窗台8寸低音主机2DIN 21.哈飞路宝,前5.25。后4 22.北斗星前5.25。后无 23.qq前4,后4*6 24.2000,仪表台4,前门可改6.5。后6.5但是喇叭罩是方型,最好改6*9 25.五菱之光前4后4 26.三菱帕杰罗v63000老款仪表台4后6*9 27.风神蓝鸟老款前门5*7后台6.5注意喇叭深度,小心碰到尾箱盖的钢簧 28.赛欧前门加垫4*6后台5.25 29.哈飞赛马前门6寸半后门6寸半 30.北斗星前门5寸后门5寸 31.新马自达6前门6寸半后门6寸半 32.凌志400前门4寸(带音箱)后台6X9 33.派里奥前门6寸半后台4X6 34.奇瑞(奇云)前门6寸半后台4X6 35.奇瑞QQ前门4寸后台4X6 36.307前门6寸分体,后门5寸分体头枕后6×9 1DIN可装2DIN 37.长城SAFE 04款前门四寸后侧车壁4寸同轴带小喇叭箱。主机双DIN换后厢喇叭时非常费劲,要把整个门板扒开。还容易断卡笋。

最全的汽车驾驶技术要领

最全的汽车驾驶技术要领 1、遇事不要慌张,牢记操作要领 进一步熟悉交通规章制度,加强基本功训练,有意识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做到遇事沉着冷静,操作自如,确保行车 安全。 2、控制高速行车,克服骄傲情绪 要吸取" 十次事故九次快"的教训,克服骄傲思想,控制高速行车,培养自己耐心、沉稳、礼貌的好作风。 3、遇有紧急情况,果断迅速处理 紧急情况处理的原则为:先踩制动踏板后打方向,转向盘不能只打不回,以免造成新的危险。 4、预防为主,确保行车安全 开车时,注意研究各类行人的心理状态和行动特点,养成善于观察、不开英雄车、赌气车的良好习惯。行驶中以鸣号为警告;以制动求保险;保持安全车距;遇见行人宁远离而行。 5、方向盘的正确握法(左舵车) 两手分别握住方向盘左右两侧,左手握在左半球的中部,右手握在右半球的中部偏下,呈左高右 底握盘姿势。这种姿势便于腾出右手进行其他操作。 * 方向盘的三种操作方式 (1)直线行驶时的修正法 在直线上行驶时,发现方向偏离,少许调整方向盘进行调整。当车速较高时,切忌猛打猛回。需要改变车道时,轻轻 转动方向盘即可。 (2)大弯道转弯的传递法 汽车转弯时,应连续转动方向盘,整打整回。转动方向盘的速度要随弯道变化确定,用力要均匀。 两手在转动方向盘时要接应配合,遇大半径的弯道时,可以一手轻推,一手接应,两手在推拉时一般不超过各自的左右半球,这样一传一递协调进行,经过两三次即可完成转向。 (3 )急转弯和循环掉头时的大把交替法 遇小半径急转弯道路时,应采用大把交替法进行。以左转弯为例,操作方向盘时,右手推过右侧 半球少许,然后左手从右侧半圆上与右手终点对称的位置拉下方向盘,当左手下拉时,右手准备 第二次上推动作。回向时,操作正好相反。

详解方向盘打法

详解方向盘打法 方向盘打法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相信再过五十年会让人有种犹如隔世、沧海桑田的感觉。交通工具的发展相信也颇为壮观。车子的功能与设计可能远远超出你想象之外;变速排档系统、各项控制开关、导航系统,还有我们无法想象的种种……届时可能连方向盘都会被省略,来自飞机所使用的自动驾驶装置将替你省去驾车的麻烦。或许未来你会怀念那使用多年的圆型旋转方向盘,但是现在的你,知道它正确的操作方法吗? 或许你会觉得奇怪,方向盘不就是左右转而已吗?那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来多加研究?其实打方向也是一门大学问。。 1.赛车与一般车方向盘的不同 方程式赛车或Go-Kart小型赛车,方向盘的转向幅度和前轮实际转向幅度几乎是1:1同步,这样的设计使轮胎转向反应直接经由方向盘传给驾驶者,我们一般称它为「路感」;而赛车手就是根据路感的回馈而作出最适当的驾驶反应,换句话说,这样的「转向机构」设计拥有最佳的操控性

但是类似上述赛车的方向盘设计,对一般驾驶人来说太为敏感,反而危险。因此汽车厂在设计房车所使用的转向系统时,会透过不同齿轮的齿比来进行控制,把灵敏度降低;换句话说,方向盘打了一圈,轮子才转一点。除了操作更省力外,也让方向盘的转向反应控制在一般驾驶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2.正确的坐姿是第一要诀 由于路况瞬息万变,能够快速且毫无阻碍地转动方向盘便成为第一个基本要诀,因此调整出正确的坐姿便成为安全驾驶的第一步骤。这点相信许多学过车的朋友都非常清楚:座椅位置的调整以两只手握住方向盘3点与9点钟方向时手肘微弯为最佳,因为这可使手臂有充分的活动区域来迅速操作方向盘。 3. 方向盘的正确握法 人们发现如果将方向盘看作钟表的盘面,左手握在九、十时之间,右手握在三、四时之间,双手呈左高右低状操纵方向盘最为合理。这样把握方向盘,当右手在操纵挡把等其他机件时,对左手单独操纵方向盘的影响很小。 平直道路上直线行驶 采用“修正法”来掌握方向盘较为有效。所谓修正法就是微调,每次的调整幅度都控制在30度之内,当方向偏离行驶中线时才稍做调整,这样可以保证车辆平稳行驶。

各品牌汽车尺寸大全模板

汽车型号尺寸汇总 车型长/宽/高(mm) 照片备注 奥迪A6L 2.0-2.4T 5035/1855/148 5 奥迪A4L 1.8-3.2T 4763/1826/142 6 进口奥迪A4L 1.8-3.0T 4573/1777/139 1 奥迪Q5 2.0 4629/1880/165 3 奥迪A8L 2.8-4.0T 5192/1894/145 5 奥迪R8 4.2 4431/1904/124 9 奥迪S5 4635/1854/136 9 奥迪S8 5.2 5062/1894/144 4

车型长/宽/高(mm) 照片备注 奥迪S4 4.2V8 MT 4575/1781/141 5 奥迪TTS Coupe 2.0 4198/1842/134 5 奥迪TTS Roadster 2.0 4198/1842/135 奥迪TT Roadster 2.0 4178/1842/135 8 奥迪TT Coupe 2.0 4178/1842/135 2 奥迪A5 2.0-3.2 4625/1854/137 2 奥迪Q7 3.6-4.2 5089/1983/173 7 讴歌MDX 4880/1990/173 3 讴歌RL 4985/1847/145

车型长/宽/高(mm) 照片备注 讴歌TL 3.5 5015/1880/145 5 阿斯顿-马丁DB9 4710/1875/127 阿斯顿-马丁DBS 4721/1905/128 阿斯顿-马丁Rapide 5019/2140/136 阿斯顿-马丁V12 Vantage 4380/1865/124 1 阿斯顿-马丁V8 4380/1865/125 5 阿尔法-罗米欧156 4720/1815/141 6 梅赛德斯C63 4726/1795/143 8 梅赛德斯CLS63 4917/1873/141 5

汽车驾驶基础理论知识

《汽车驾驶基础理论知识》 第一讲汽车行驶六大操纵机构的运用方法。 汽车行驶六大操纵机构包括: 方向盘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变速杆驻车制动器(手刹)《一》方向盘 1.方向盘的作用:是为了汽车的行驶方向 2.方向盘握的位置两手握在方向盘中间两端部位,方向盘好比一个大钟表,即左手握在九时点,右手握在三时点 3.方向盘握的方法: 四指合拢弯曲,大拇指贴方向盘的边沿 4.左右手的分工 方向盘以左手为主,右手为副 5.方向盘运用的原理 (1)方向盘的转动方向和前轮的摆动方向是一致的。 即:方向盘向右转动,前轮向右摆动,方向盘向左转动,前轮向左摆动,汽车向左行驶。 (2)汽车在后倒时,方向盘转动的方向个车尾摆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即:方向盘向右转动,车尾向右摆动,方向盘向左转动,车尾向左摆动,换一句话来说,向右倒车,方向盘就给右打,向左倒车方向盘就给左打。 (3)汽车在转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和方向盘转动的速度成正比。 即:速度快,方向盘要打的快,速度慢,方向盘要打的慢,如果说:汽车的速度快,方向盘打的慢,汽车就转不过弯,直走了,总之,转弯时,方向盘转动的速

度和汽车行驶的速度相适应。 (4)汽车在直线行驶的情况下,方向盘转动的速度和汽车的行驶速度成反比。即:速度快,方向盘要打的慢,假如说:速度快,方向盘打的快,汽车会蛇行前进。 (5)汽车行驶时,方向盘要快打快回,慢打要慢回,边打边回,打多少要回多少,那么汽车在行驶转弯时究竟打多少回多少? 即:方向盘转动一圈是360度,转动两圈是720度,俗称:方向盘转动为两圈时方向盘打不动,打不动就是两圈,前轮摆动的角度是45度,方向盘转动一圈时,前轮摆动是22.5度,汽车在正常转弯时,一般是打一圈回一圈即可。 (6)方向盘运用的三种方法: 〔一〕两手交叉打方向 向右打时,以左手为基准点(这个基准点是方向盘转动360度,和前轮正直状态下的基准点即九时点)右手倒在和左手基准点平行的位置即3时点。 向左打时,以右手为基准点(即三时点)左手倒在和右手基准点平行的位置(即九时点)。 〔二〕方向盘单手操作小回还。 方向盘单手操作,主要是以左手单手操作,左手单手操作方向盘时,打90度回90度,打180度回180度,叫作单手操作小回还。 〔三〕方向盘单手操作大回还 方向盘左手单手操作时,打360度回360度,叫作单手操作大回还。 方向盘的三种运用方法,根据汽车的行驶情况交替使用。 (7)方向盘的三种错误的打法:

汽车外形尺寸

汽车知识:汽车外型尺寸介绍 一、外形尺寸参数 汽车设计中由设计师去弥定的外形尺寸包括:长、宽、高、轴距、轮距、前后悬长和离地距等。各参数的含义见下图: 二、各级汽车的尺寸标准 弥定汽车尺寸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机械布局和使用要求,其中机械布局视乎厂家各自的设计方案有所差异;使用要求则主要由汽车所针对的目标市场级别而定。下表是根据经验总结的各主要级别(主要乘用车)的常见尺寸范围: 单位:米 长度宽度高度轴距典型代表 欧洲、亚洲轿车: 小型两厢轿车 3.6-4 1.5-1.7 1.3-1.5 2.2-2.5 夏利 小型三厢轿车 4.1-4.4 1.3-1.5 2.3-2.6 丰田COROLLA 中型轿车 4.3-4.7 1.7-1.8 1.3-1.5 2.6-2.8 捷达 中大型轿车 4.6-4.9 1.7-1.9 1.3-1.6 2.7-2.9 日产CEFIRO 大型轿车 4.8- 5.2 1.8-2 1.4-1.6 2.8-3.2 奔驰S-CLASS 其他车种: 中型越野车 4.5-4.9 1.7-2 1.7-2.0 2.5-2.8 三菱PAJERO 中型MPV 4.4-4.8 1.7-1.9 1.5-1.9 2.7-3 丰田PREVIA 中型皮卡(pickup) 4.7-5 1.6-1.8 1.4-1.6 2.7-2.9 丰田HILUX 特殊规格: 日本轻自动车(K-CAR) <3.7 <1.5 不限不限奥拓 美国标准大型房车

5.2-5.5 1.8-2.1 1.3-1.5 2.8-3.3 林肯TOWNCAR 美国标准多用途车(SUV) 5-5.5 1.8-2.2 1.8-2.2 2.8-3.2 别克GL8 一级方程式赛车 4.2-4.4 <1.8 0.9-1 2.8-3.1 其中我们看到美国车的尺寸比欧、日的标准大很多,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地大车少,油价低廉,对于汽车空间的要求远大于对省油性能的要求。日本则正好相反,为了改善道路拥挤情况,日本政府对汽车的税收等级是以外形尺寸(主要是占地面积长*宽)来划分的,车身越大使用费用越高。因此日本汽车造型设计所追求的是“空间利用率”,即在有限的车身尺寸下争取最大的内厢空间。可以说日本车造得紧凑的目的是为了符合法规;欧洲人也热衷于小型车,但他们造小车的主要目的是省油和使用方便;而美国人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用不着把汽车造得太紧凑。 三、如何弥定具体尺寸 确定汽车尺寸首先要服从机械布局,然后要满足各项应有的功能,如必须具备载客、载货的空间等。下面详谈各尺寸的具体确定方法: 1、长度 长度是对汽车的用途、功能、使用方便性等影响最大的参数。因此一般以长度来划分车身等级。车身长意味着纵向可利用空间大,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太长的车身会给调头、停车造成不便。4米长与5米长的汽车在驾驶感觉上会有很大的差异,一般中小型乘用车长4米左右,接近5米长的可算作大型车了。 2、宽度 宽度主要影响乘坐空间和灵活性。对于乘用轿车,如果要求横向布置的三个坐位都有宽阔的乘坐感(主要是足够的肩宽),那么车宽一般都要达到1.8M。近年由于对安全性的要求,车门壁的厚度有所增加,因此车宽也普遍增加。日本车对宽度的限制比较严,大部分在1.8M以下,欧洲车则倾向增大车宽。但是车身太宽会降低在市区行走、停泊的方便性,因此对于轿车来说车宽2M是一个公认的上限。接近2米或超过2米的车都会很难驾驶。道路用车(大货车、大客车)的车宽一般也不能超过2.5米。 对于车外倒后镜不能折叠的车辆,规格表上的宽度一般把外伸倒后镜也包括在内,因而有些欧洲轿车规格表上的宽度接近甚至超过2米(例如FIATMULTIPLA宽度为2010mm),各位明察即可。 3、高度 车身高度直接影响重心(操控性)和空间。大部分轿车高度在1.5米以下,与人体的自然坐姿高度相比低很多,主要是出于降低全车重心的考虑,以确保高速拐弯时不会翻车。MPV、面包车等为了营造宽阔的乘坐(头部空间)和载货空间,车身一般比较高(1.6米以上),但随之使整车重心升高,过弯时车身侧倾角度大;这是高车身车种的一个重大特性缺陷。此外在日本,香港等一些地区,大部分的室内停车场都有高度限制,一般为1.6米,这也是确定车高的重要考虑因素。小型车为了在有限的占地面积内扩大车厢空间,近年有向上发展的趋势,如丰田的YARIS(高1500mm)和标致206(1430mm),以及一批超过1.7M的日本K-CAR级RV(如铃木WAGONR),车身都比传统的小型车高出很多,重心升高导致的主动安全性下降是必然的。 4、轴距 在车长被确定后,轴距是影响乘坐空间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占绝大多数的2厢和3厢轿车,乘员的坐位都是布置在前后轴之间的。长轴距使乘员的纵向空间增大,直接得益的是对乘坐舒适性影响很大的脚部空间。在行驶性能方面,长轴距能提高直路巡航的稳定性,但转向灵活性下降,回旋半径增大。因此在稳定性和灵活性之间必须作出取舍,取得适当的平衡。 5、前、后悬 从前图可见:车长=前悬+后悬+轴距。所以轴距越长,前后悬便越短。最短的悬殊长可以短至只有车轮,即为车轮半径1/2。但除了一些小型车要竭力增加轴矩来扩大乘坐空间外,一般轿车的悬长都不能太短,一来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