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研究(石人炳)

12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研究(石人炳)

12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研究(石人炳)
12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研究(石人炳)

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研究——基于湖北省京山县、钟祥市的调查数据

课题负责人:石人炳

课题组成员:刘晋飞

姜丽美

熊波

王丽静

瞿红霞

丁镇

2011年9月

目录

1 研究问题及意义 (3)

1.1 研究问题 (3)

1.2 研究意义 (4)

2 文献综述 (6)

2.1 家庭代际支持的动机研究 (6)

2.2 家庭代际支持的行为研究 (7)

2.3 家庭代际支持的差异研究 (10)

3 研究设计 (11)

3.1 问卷设计、访谈提纲和资料收集 (11)

3.2 核心问题设计 (12)

4 研究发现 (12)

4.1 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12)

4.2 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分析 (14)

4.3 老年人家庭代际支持分析 (20)

5.研究结论与讨论 (33)

5.1 主要研究结论 (33)

5.2 讨论 (35)

1 研究问题及意义

1.1 研究问题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我国妇女生育水平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左右降到目前的1.5左右。从宏观上将,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必然导致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如“六普”显示我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了13%,老年负担系数达到18.9%。从微观上将,生育水平的降低导致家庭规模缩小。根据普查资料,我国2010年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庭规模缩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家庭结构和家庭代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我国农村地区,大家庭的瓦解和核心家庭的出现已经成为一种家庭发展的新趋势,伴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决策权力进一步向年轻一代转移,导致农村老年人生活窘迫、家庭地位下降,不可避免地成为农村社区中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由此,以“老年人该如何养老”、“目前我国农村的家庭代际关系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核心的一系列“农村养老”命题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一大突出热点。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孝”文化国家,自古以来家庭都是提供老年人社会保障和照料的最基本的单位。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人口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年轻一代自主性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群体权威地位的下降成为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变迁的主要特征。在家庭代际关系变迁的历史背景下,农村普遍出现了“啃老族”、子女不养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现象,而在公共养老支持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

家庭作为一种社会和经济的组织方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日都在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家庭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家庭的生育功能、经济功能和满足情感需要的功能依然存在。而这些家庭功能更多地是通过子女与父母两代人甚至多代人之间的互动中实现的,同时维系了一个家庭和一个家族的繁衍与生产。在实现家庭功能的生活实践中,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子女对父母的供养是两种主要的互动形式,在这两种形式的代际互动中我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家庭伦理和风俗人情等人际规范得以选择性地继承、沿袭和发展。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根据中国传统的家庭代际关系特点将上述两种代际互动关系概括为“抚

育一赡养”模式,或“反哺模式”,即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赡养乙代。这一特点有别于西方社会的“接力模式”,即甲代抚育乙代,乙代抚育丙代,缺少赡养这一环节。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就是西方社会不存在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抚育—赡养”理论体现了家庭中“育儿”与“养老”之间代价关系的一致性和平衡性,这种“双向支持模式”构成了我国几千年来“养儿防老”的思想基础。从理论阐述来看,“抚育—赡养”理论是在家庭代际关系的平衡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清晰地展现了千百年来我国家庭中的代际转移的普遍性,成为大多数学者分析我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出发点。

近些年来,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湖北省一些农村地区中“一胎化”的生育意愿较以往更加明显,养育幼儿成本的增加更加促使这种生育意愿成为现实。如此一来,子代数量的减少和父代的老龄化趋势增强,造成了农村家庭代际支持功能的弱化。较之于多子女的代际支持,少子女家庭面临更为贫乏的代际支持资源和赡养能力的不足。显然,“抚育—赡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够圆满地解释我国农村家庭中的代际关系问题。那么,在这些农村地区,已婚子女家庭的代际支持关系有什么新的表现和特点?少子女与多子女家庭的代际支持有什么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对少子女家庭的养老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应对少生子女家庭养老面临的难题?这些问题成为本研究的核心命题,通过接近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本研究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初步解答,对这些问题的探求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实践反思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资料收集方法,实证地描述了湖北省京山县和钟祥市样本地区的农村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双向代际支持体系的形式、内容、结构和水平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总结分析了已婚少子女家庭代际支持关系的新的表现和特点,进一步与多子女家庭的代际支持关系进行详实的差异对比;并对少子女家庭的代际支持面临的现实困境做出政策性建议。这些研究对回答我国农村家庭的代际支持存在的现实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较好地梳理、归纳和修正关于“家庭代际支持”中行动者的动机、行为、社会制度、道德风俗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理论解释。梳理和归纳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家庭代际支持”中的行动者的动机和行为方面的利他主义、交换主义、代际整合和抚养赡养理论等理论解释,结合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正和回应已有的理论分析。

(2)探索性分析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内容、形式、数量、水平和结构。利

用收集的调查资料,依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人口学特征,对农村家庭代际转移的内容、形式、数量、水平和结构进行总量分析,以其获得目前我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总体水平。

(3)解释性分析影响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人口、自然和社会因素。利用以往对家庭代际支持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提出本研究的研究假设,在分析框架内运用调查的数据资料进一步分析出家庭代际支持的影响因素;结合农村家庭的具体生活实践,尝试探讨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国家的政策导向提供可能的政策建议。

1.2.2 现实意义

(1)有利于全面了解和认识我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社会基础和价值基础。随着我国整体历史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的变迁成为既定的现实基础时,传统的家庭代际支持的社会基础和价值基础已开始发生变化,家庭的代际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对我国农村家庭代际转移的社会基础和价值基础的研究是了解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家庭代际关系的重要环节,是认识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变迁的主要面向。

(2)有利于深刻理解我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与家庭结构、家庭资源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目前,我国的农村家庭结构已经从传统的大家庭转变为核心家庭,家庭结构的形式变化背后更多地折射出家庭代际关系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的变化,年青一代自主性权利的提升与老年人社会地位的下降使得家庭代际转移中的义务更多地倾向于父母一代,权利则倾向于子女一代,家庭代际关系已然失衡。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代际转移的数量、水平和结构等发生层次性变化,同时也影响了家庭资源在不同子女之间的分配,由此导致不同子女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发展差异。因此,对我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研究有利于深刻理解我国农村家庭结构、家庭资源分配、子女发展差异和家庭代际转移之间的内在联系。

(3)有利于深刻理解我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与国家公共支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国外的家庭实践来看,家庭中的个体支持和国家公共支持存在相互的“挤出”效应或者“挤入”效应。由于我国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政策刚刚开始实施,大的政策环境还很不稳定,家庭的个体支持与国家的公共支持是否存在“挤出”或“挤入”效应还不能完全断定,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国农村各项政策制度还没有健全,农村的子女抚养和父母养老将主要依靠家庭中的代际支持来保障。因此,对我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研究有利于将家庭代价转移与公共政策联系起来,为国家的政策导向做出可能的政策建议。

2 文献回顾

代际支持,英文为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它是指代际之间的物质、时间和情感的双向支持行为,本文主要研究子女与父母两代人之间的代际支持行为。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代际转移已经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研究的对象,其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

2.1家庭代际支持的动机研究

(1)交换主义解释论。社会学中,交换主义的解释可以追溯到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它源于经济学中的“经济交换”的概念,并以“给予获得”、“成本报酬”及“奖赏惩罚”等对立性的概念为理论基础。霍曼斯(Homans)等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其假设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所有社会化的人都受到成功的希望所驱使;第二,人类过去的经验减少了为现在行动做选择的不确定性;第三,人喜欢维持一种对他有回报(奖赏)的关系。而与霍曼斯将交换行为限于两个人之间的双向交换关系不同,布劳(Blau) 把经济交换概念引入到人类的社会行为中,他认为,互惠和有限交换是交换理论的两个本质特征,布劳给社会交换下的定义是:“交换是指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依赖他人回报的自愿的社会行动,一旦回报中断,这种(交换)活动就停止。”从流动方向来看,代际支持包括子女对父母的支持和父母对子女的支持。交换主义解释论认为无论是子女对父母的支持还是父母对子女的支持都可以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与国外的理论研究相似,国内部分学者的研究证实我国的家庭代际转移同样存在交换主义动机。王树新(2002)认为,父母抚养下一代是对未来进行投资,而赡养老年人实际上是偿还上一代在其未成年时对未来的投资。对未成年人的投资,也就自然产生了其成人后对老年人投资的回报问题。王跃生(2008)则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换关系只是发生在一定的生命时期,当子女长大且已婚配,父母尚未年老但摆脱了抚养之劳,他们可以自食其力,用不着子女赡养时,代际之间的交换关系将会体现出来。这种交换关系实际是两代之间相互协作的关系,彼此都感到对方对自己有“用”。

从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由于家庭代际支持的交换主义解释偏重于经济学的理性解释,功利化色彩浓重,一开始并不被学者们认可,只是到了最近几年才开始有所变化。由此可见,对家庭代际支持的交换主义解释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2)利他主义解释论。美国著名的人口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就认为代际之间的支持是基于利他主义的动机,且这种利他主义行为与支持接收者的收入水平有关。Frank(2002)利用HRS数据,研究证明经济状况较差的父母之所以会得

到子女更多的经济支持,在于子女的利他主义动机。国内的学者对利他主义动机也作出了相关研究。徐征、齐明珠(2003)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际支持体现在,在父母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子女的资源会流向父母,反之亦然。这里的“需要”被定义为由于健康和经济状况不好而产生的需要;进一步认为,如果纯粹的利他主义存在的话,福利系统提供的支持会将子女提供的支持“挤出去”。毕文章、马新龙(2009)认为,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利他主义动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父慈子孝这种传统的道德约束及角色定位才能体现出来的;他们进一步认为,现代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养老所需要的法律制度性约束实质上是一种被动的互惠的法律强制性的利他主义。

从国内外学者对利他主义动机的研究来看,国外学者更侧重于研究利他主义动机存在的主观条件和影响因素,国内学者则侧重于研究利他主义动机存在的客观条件。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大多数学者对于在利他主义动机存在的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利他主义动机会怎样变化这一个命题并未作出探讨。

2.2家庭代际支持的行为研究

本部分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国内学术界对家庭代际支持的理论研究与最新进展,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抚育—赡养”理论提出及其研究进展。抚育—赡养理论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他认为中国家庭的代际关系属于“抚育—赡养型”,即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赡养乙代,简单概括为“反馈模式”。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接力模式”,流行于西方社会,即甲代抚育乙代,乙代抚育丙代,缺少赡养这一环节。中西方的这种差异可用公式来表示。西方的公式表述为F1F2 F3F n 而中国的公式表述为F1 F2F3 F n ,(F表示世代,表示抚育,表示赡养)。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就是西方社会不存在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抚育—赡养”理论体现了家庭中“育儿”与“养老”之间代价关系的一致性和平衡性,这种“双向支持模式”构成了我国几千年来“养儿防老”的思想基础。从理论阐述来看,“抚育—赡养”理论是在家庭代际关系的平衡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清晰地展现了千百年来我国家庭中的代际转移的普遍性,成为大多数学者分析我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出发点;从社会现实来看,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我国社会和家庭发生了一些列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家庭代际关系从父子关系轴向夫妻关系轴转变,代际关系呈现不平衡的状态,“抚育—赡养”理论所依赖的社会历史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抚育—赡养”理论在多大范围和多大程度上还能够继续解释我国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现实,值

得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该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化,“抚育—赡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够圆满地解释我国家庭中的代际关系问题。因此,众多学者试图引入新的解释因子对“抚育—赡养”理论体系作出修正和完善。郭于华(2001)认为,中国家庭是以“哺育”和“反哺”为表现形式的反馈型代际关系,“反馈”也好,“回报”也罢,都表明代际之间一种交换逻辑的存在。这一交换关系在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中是宗族制度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套在民间社会运行的规则。它既包含物质、经济的有形交换,也有情感和象征方面的无形交换。针对家庭代际关系中交换关系的讨论,陈皆明(1998)则认为,父代与子代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持久的服务和物质性资源的交换。但是这种代际之间的资源流动不应该为父母和子女间的等价交换,因为老年父母和子女之间并不存在一对一的即时交换,而代际交流的资源也往往不是等价的,这样的代际资源流动仅仅是一种彼此互助、互惠的过程。阎云翔(2005)通过对黑龙江省下岬村20世纪80年代以来代际关系的调查分析后认为,代与代之间的互相报答与其他形式的报答一样,必须不断的有来有往才能维持。可见,阎云翔的相互报答体现的也是代际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助、互惠关系。

那么,我国家庭中的代际支持究竟是否存在交换关系呢?“抚育—赡养”关系和交换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基于上述问题,王跃生(2008)认为,我国代际之间的抚育—赡养关系的确有交换关系的表现,但这一交换关系并不存在于抚育和赡养这两种相隔较长时日的行为上,而是在子女长大、具有行为能力之后,特别是子女结婚之后,代际之间才会发生交换关系。他认为,抚养行为发生在父母和未成年子女之间,赡养行为存在于壮年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在成年子女和壮年父母之间还有另一种关系就是交换关系。但抚养一赡养关系不能用交换关系去解释,因为它不是严格意义上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换关系,完整的代际关系既有抚养一赡养关系,又有交换关系,两者具有并存特征。由此,他首次提出“抚育—交换—赡养”理论模式来解释我国农村的家庭代际支持关系。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上述对家庭代际关系代际转移的分析隐含者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社会思想基础。然而,针对目前农村社会中出现的老年人生活困难、地位下降,甚至老年父母补贴子女等一些列“啃老族”现象,我们就可以发现,“养儿防老”已经成为过去式。在上世纪90年代,车茂娟(1990)通过对城市家庭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际转移的调查分析后认为,在城市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经济补贴远远大于子女对父母的补贴,由此她提出了“逆反哺模式”。其主要表现形式在于:父母定期补贴成年子女的生活费用;父母替子女抚养下一代,即隔代抚育;成年子女住父母家里,不交或少交生活费;父母资助子女购置高档

消费品;最突出的现象是父母为子女筹备日益膨胀的结婚用品和费用。从目前的家庭代际支持关系来看,“逆反哺模式”不仅仅存在于城市家庭中,而且也成为了农村家庭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总之,无论是“抚育—交换—赡养”模式还是“逆反哺模式”都是以“抚育—赡养”理论作为基本出发点来探讨我国家庭的代际支持关系,三种模式都是从不同的学术角度来分析我国家庭代际关系,都是在观察社会事实的基础之上反思性地理论总结。虽然上述模式互有优劣,但这些学术成果无疑扩大了我们的学术视野,为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湖北农村的家庭代际支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经济供给“填补”理论。经济“填补”理论由我国学者桂世勋和倪波(1995)提出。该理论认为:子女的净经济供给总金额,并不以子女的数量多少为转移,而是大体相当于“填补”年老父母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金额与其各种非子女经济供给金额之间的“缺口”。如果一个老人或老夫妻俩的这种“缺口”比较小,他们的子女在净经济供给上的总金额就少些;相反,如果一个老人或老夫妻俩的这种“缺口”比较大,他们的子女在净经济供给上的总金额就多些。至于老人子女数的多少,往往只是在这种需要“填补”“缺口”总量既定的情况下,对每个子女各自负担的经济供给金额的多少产生影响。这一理论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子女要愿意并有可能为年老父母“填”满这个“缺口”。如果子女不愿意或不可能向父母提供经济帮助,那么老人在经济供给方面存在的“缺口”便难以“填”满,经济供给“填补”理论的前提条件不成立。这一理论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有子女的老人得到的每个子女净经济供给金额=(老人维持正常生活所需金额-老人非子女经济供给金额)÷存活子女数

经济供给“填补”理论是在“子女对父母的经济资助并不随子女数的增加而增加”的观点基础之上对我国家庭代际转移做出的进一步构建和验证,为本文研究家庭代际转移提供了很好的学术框架和理论基础。但是,我们还需进一步审慎地看待经济供给“填补”理论。正如郭志刚和张恺悌(1996)所言,经济供给“填补”理论是与西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体制和社会保险体制的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也是与西方社会在家庭和代际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相辅相成的,是否适用于我国的家庭代际关系研究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认为:首先,“老年人的正常需要”应该如何定义是一个不能解答的问题,因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老年人的需要是不能确定的。其次,我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中的“孝”观念往往会突破经济供给“填补”理论中的供养数额的上限。再次,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家庭中的老年人还不能够完全经济自立,经济缺口还是很大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因此,子女的数量仍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经济供给“填补”理论仅仅讨论

了老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经济支持,对代际之间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尚未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2.3家庭代际支持的差异性研究

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依据人口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家庭代际支持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子女数量、居住方式、文化观念等特征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本部分主要讨论家庭代际支持在性别和子女数量层面上的差异。

(1)家庭代际支持的性别差异。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与儿子相比,女儿对父母有更强的亲密性,女儿比儿子更有可能向父母提供代际支持。特别是在老年父母的最后十几年中,女儿成为了照顾高龄父母的主要承担者。在对父母的代际转移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普遍出现“女儿化趋势”。Sun(2002)在对中国城市家庭的考察中发现,由于中国的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的影响,儿子比女儿更多地向父母提供代际支持,且儿子更可能提供经济帮助,女儿则更可能提供非物质的精神和生活照料。I-fen(2003)等人通过对台湾家庭代际转移的考察,认为儿子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去照顾年老的父母,当儿子靠不上的时候女儿才会成为代际转移的“替补者”角色。国内的许多研究也同时表明,由于传统农村的父系家族制度和婚姻方式,形成了主要依靠儿子的代际支持模式,女儿只需要提供一些情感、日常照料等方面的补充性支持。所以,在家庭代际支持体系中往往是儿子而不是女儿,为父母提供根本性的代际支持。也有研究表明,随着劳动分工中社会性别差异的缩小和妇女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妇女的家庭决策权也得以加强,从而有利于增加女儿对父母的代际支持,缩小儿子和女儿在给父母经济支持方面的差异。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子女对父母的家庭代际支持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同时,由于西方和我国的家庭在人口构成、性别偏好、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家庭代际支持究竟是儿子多一些还是女儿多一些,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只能因人而异。

(2)家庭代际支持的子女数量差异。国外的研究者(Claire,2008)认为,子女在给父母提供代际帮助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其他兄弟姐妹所组成的亲属网络,子女数量越多,每一个子女对父母的代际支持的压力就会越少。而Sun对中国家庭的代际支持的考察认为,并不是子女数量越多就说明子女提供的代际支持数量越多,也就是说多子女的家庭里边,父母所能获得代际支持更可能取决于能够有限的提供代际转移的子女数,同时也取决于子女所能提供的支持的能力和父母所需要的帮助类型。桂世勋、倪波(1995)的研究也表明老年父母所得到的子

女代际经济供给量在一般情况下与存活子女数之间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郭志刚、张恺悌(1996)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夏传玲等人所用的数据进行了同样的分析,研究认为子女数对于老年父母供养依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子女数仍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养老因素。徐勤(1996)进一步认为,随着子女同胞数量的增加,对父母的支持比例上升,在5个子女同胞时达到高峰,然后对父母的支持比例随着子女数的增加而下降。刘爱玉(2000)对我国家庭子女数与老年人支持的关系的研究认为,子女少的老年父母获得的非家庭支持高于子女多的老年父母,与通常人们认为的子女越多,获得各种支持可能性越大的观念相左,子女数量较少的老年人在感情支持上获得的可能性反而越大。

上述研究表明,子女数量对家庭代际支持确实存在较大的影响,子女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代际支持,不同子女数量的家庭代际支持在数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在代际支持的内容上也存在差异。

3 研究设计

3.1 问卷设计、访谈提纲和资料收集

在问卷的设计上,主要设置了23个问题和一个代际支持量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和生活内容的自我评价,代际支持量表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子女数量、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居住地、过去一年中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时间支持和经济支持、子女对父母的孝顺状况和父母对子女的历史支持量等多方面的内容。个案访谈主要采取半结构式的访谈方法,分为针对村组干部的访谈和家庭户老年人的访谈两个部分。针对村组干部的访谈主要包括村组的经济情况、人口构成、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乡村政策和特殊群体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家庭户老年人的访谈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代际间的支持情况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在调查区域和样本对象的选择上,本次调查区域主要选取湖北省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较好的京山县和钟祥市的农村地区,在京山县选取了孙桥镇梭罗河村、新河口村、红林村等六个村庄,在钟祥市选取了郢中街道办林集村、洋梓镇军营村、王家湾等六个村庄。样本对象的选取主要是在村计生干部的帮助下,调查村庄中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来收集资料。为了达到问卷的准确度和整体性,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主要由调查员在与老年人的闲谈中及时地提出相应的问题,获得准确的回答,同时也避免了仓促碰面导致被调查对象可能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本次调查中课题组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93份,回

收率98.6%。个案访谈中针对村组干部的调查主要由调查小组的组长对村组干部进行访谈,了解村组整体概貌。针对家庭户老年人的调查,主要由调查员按照访谈提纲中的内容,对较为典型的老年人进行深度访谈。本次调查共调查村组干部12人,老年人40人,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调查目标。

3.2 核心问题设计

本次调查的核心内容是“代际支持”,问卷调查中对代际支持的操作化主要分为两大类别:时间支持和经济支持。子女对父母的时间支持主要包括家务劳动、生活照料、农活帮忙和聊天问候等四个指标,每个指标分别采取“非常多、比较多、一般、比较少、很少”的选项设置,并采取“54321”将其赋值,最后得出平均的分值。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主要包括医疗费用、生活费、零花钱和食品礼物等四个指标,每个指标通过换算成具体金额来测量,计算出平均金额。父母对子女的时间支持主要包括家务劳动、照顾孙子女、农活帮忙和聊天问候等四个指标,选项设置和赋值和上述一样,最后得出平均分值。父母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主要包括生活费用、教育开支和医疗费用三个指标,每个指标也通过换算成具体金额来测量,最后得出平均的金额数。

4 研究发现

4.1 老年人的基本特征分析

本部分主要对老年人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了解被调查老年人的人口特征,能够更好地对农村家庭代际支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被调查老年人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和职业状况等七个方面。

表1、老年人基本特征分析表

从性别来看,被调查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女性占52.2%,男性占47.8%,考虑到女性比男性具有较强的生存优势,所以上述分布基本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实际存活情况。从年龄分布来看,60-69岁的老年人居多,占总人数的54.8%,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老年人数的比例逐渐减少,其中70-79岁的占34.7%,80-89岁的占9.9,90岁以上的占0.6%。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也就是双方都还健在的老年人的比例最高,占68.2%;其次比例较高的是丧偶的老年人,占30.4%;未婚的有1人,占0.2%;离婚的有2人,占0.4%;再婚的有4人,占0.8%。从户口性质来看,96.1%的老年人属于农业户口,其余的非农业户口的老年人一部分属于教师、医生等职业人员,一部分属于城乡结合部的居民。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教育年限在6年以下的老年人最多,占90.2%;7-12年,也就是读过初中的老年人比例占9%,12年以上教育年限的老年人占0.8%。进一步从数据结果中分析,受教育年限为0,也就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老年人有237人,占总人数的48.5%。从老年人的居住状况来看,与儿子、儿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比例占36.5%;和配偶一起居住的老年人比例稍微低一些,占34.7%;其次老年人单独居住的比例为13.8%;与女儿、女婿一起居住、在子女家轮流居住和与子女一起,但和配偶分开过的比例都较低,分别为6.5%、5.1%和2.8%;没有老年人在养老院居住。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并不能感性地从居住状况就判断被调查农村中老年人和儿子儿媳一起居住的情况占主导地位,结合定性访谈资料,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年人虽然表示和儿子儿媳一起居住,但基本上不住在同一个院落里边,而是住在旁边的小房子里面,并且吃饭大多时候是不在一起的,父母和子女是不同的计算单位,因此还不能完全判定为他们就是一起居住。从职业状况来看,50.5%的老年人还在

从事农业生产;40.8%的老年人无业,已经没有参加劳作生产;其他职业的老年人人数都很少,所占比例较低。

本研究的重点是农村老年家庭代际支持,老年人的现有存活子女数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从调查情况看,生育子女数量为4个的老年人比例最高,占25.8%,其次是生育数量为3个的老年人,比例为25.4%,两者之和占所有被调查老人的一半以上。其中,没有生育子女的老年人比例很小,只占0.6%;生育子女数量最多的达到9个子女,在调查中只有一例,比例为0.2%。平均每个老人有3.77个子女(见表2)

从生育儿子数量的情况看,生育儿子数为2个的老年人比例最高,占34.3%,其次是1个儿子的比例,占26.2%,再次是生育3个儿子的比例,为20.1%。没有儿子的老年人比例为10.3%,生育儿子数最多的为6个的老年人只有1例,占1%。

从生育女儿数量的情况看,生育1个女儿的老年人比例最高,占31.0%,其次是生育2个的老年人比例,占30.8%,两者比例相差不大。没有女儿的老年人数量比例占12.2%,生育女儿最多的为7个的老年人比例为0.2%。

总的情况来看,农村老年人的受教育年限普遍较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数占多数;已婚双方都健在的老年人比例较高,随着年龄段的增高,丧偶的人数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丧偶的人数比例较高;在老年人的居住状况中,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应该是老年人和配偶居住一起,但与子女分开居住的比例是最高的,大多数老年人表示在子女结婚之后都会搬出去居住,自食其力的养活自己,尽量少给子女添麻烦,这种居住现象与传统的家庭养老的状况不太相符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

4.2 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分析

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情况,主要选取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自理情况、生活满意度、照料的提供者、生活的最大困难等五个方面,尽可能展现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概貌。

(1)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分析

从上表中可以看,农村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太健康的老年人比例最高,占36.8%;比较健康的老年人的比例次之,占31.9%;身体健康状况一般的老年人比例为17.5%;非常健康的比例和很不健康的比例较低,分别是10%和3.9%。从实际情况来看,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要身体还算可以,没有什么大的疾病,都会进行农业生产,除非到了年龄太大或者身体实在不能动了,才会停止下田干活,而这个时候大多数老年人也接近了生命的尾声。所以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动过程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这个结果从老年人的平均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交互分析中也可以得到证实。从表2.2中可以看出,随着老年人平均年龄的升高,身体不太健康的老年人数逐渐增加。在我们的调研中同时发现,年龄在70岁左右的老年人身体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方便,如果这种不方便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的问题且为了顾及自己在村庄中的“面子”,往往并不会承认自己的身体不好,他

/她会认为自己的身体比较健康或者一般。

(2)老年人的生活自理状况分析

数据结果显示,85.4%的老年人生活完全能够自理,13.8%的老年人部分能够

自理,只有1%的老年人完全不能自理。(见表4)

在我们的调查中,经常碰到的情况是大部分老年人身体或多或少会患有一些疾病,但是并不影响其自身的自理情况,正如一些老年所说:“如果到了那种自己都不能自理的地步,离去世也就不远了。”所以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一方面确实能够生活自理,即使身体有一些疾病,但也不会影响他的日常生活自理;另一方面,在当地代际关系重心下沉,权利义务严重倾向于子代的文化氛围下,即使有部分老年人由于身体健康问题可能影响自理但不完全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表示完全能够自理。对于那些部分能够自理的老年人来说,大部分属于年龄较大且身体患有疾病而确实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大多时候他们依靠自己的老伴来帮忙,而不会依靠自己的子女,因为他们认为:“子女们现在生活不容易,不能太麻烦他们。”对于少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来说,就是那些患有重大疾病的老年人,长期需要人在旁边守护。由于能够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一般都属于能够正常交流和活动的人,所以在我们的调查中,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比例很少。

进一步从平均年龄和老年人的自理状况的交互分类中看出,随着老年人平均年龄的升高,其自理能力趋于下降,这也是符合一般规律的。

(3)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分析

调查表明,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老年人接近半数,只有14.7%的老年人表示对自己的生活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见表6)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年人住房破旧、生活简朴、着装简单,有的老年人基本的生活用水都不方便,这样的生活显然是不如人意的。我们作为一个外来者,都认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应该比较低。但是与我们的预期相反,大多数老年人表示“只要有吃有喝就不错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就很满意了”等类

似的情况。我们都深深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农村老人对外界的需求普遍是比较低的,很多老人都是站在子女的角度着想,自己能劳动的尽量不要子女的帮助,在他们看来,自己对子女需求少一点,就是减轻一点他们的负担。

表7、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结合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交互分类,我们能进一步发现,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其身体健康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往往身体非常健康、比较健康和一般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相对较高,而从中也看出,很大比例的身体不太健康的老年人对生活表示比较满意或者一般,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老年人还在干活,虽然身体不太健康,但自己可以自理又没给子女增加负担,所以对生活比较满意。但是从总体分布来看,对生活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老年人都是身体不太健康和很不健康的。所以,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不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身体状况,正如老年人所说:“身体都不好,还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那肯定是不满意了。”

表8、身体健康与生活满意度(%)

其实,身体健康状况还与劳动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在农村,一般身体健康的老人,即使年龄在70多岁了,仍坚持干农活,自食其力。一旦身体不好了,劳动能力也就丧失了,自身需求的满足只能依赖他人,此时,即使子女孝顺,老人也觉得自己是子女的“负担”了,生活满意度下降。更何况有些老人的子女也确实将老人看作“负担”了,从言谈甚至行为上表露出来,这使老人更感自尊受伤,对生活失去信心。

(4)老年人照料的提供者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需要照料的时候,照料的提供者往往首先是自己的配偶,其次是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和其他家庭成员所占比例是很小的。由此我们认为,当老年人需要照料的时候,他往往并没有将此任务交给子女,而是考虑自己能否解决。只有当配偶也不能够真正解决照料的问题时,老年人才会依赖子女来帮忙,而且主要是儿子儿媳。(见表9)

在图1中,我们比较了不同婚姻状况的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分布情况。有配偶老人和无配偶老人的主要生活照料者存在明显差异:有配有老人中,几乎3/4的老人是由配偶提供主要照料的,其次是儿子儿媳,二者合计约占90%。但在无配有的老人中,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约2/3是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作为主要照料者也从有配偶老人的5.3%提高到13.2%。但我们注意到,与有配偶老人相比,无配偶老人中“无人照料”的比例从2.1%提高到15.1%。

我们进一步观察不同生活自理情况的老人的主要照料支持来源。我们知道,老人的照料需求与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紧密相关,生活自理能力越差的老人,就越依赖于外界的照料。图2显示,自理能力越差的老人,配偶提供主要照料的比例越低,这是因为,自理能力差的老人一般年岁比较高,而他们的配偶同样也年岁偏高,自身健康状况也比较差,往往是自身难保,很难为他人提供照料。

由于至此调查中,完全不能生活自理的老人很少(如表4所示),图1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有高达40%的人“无人照料”我们可以理解为受随机性的

影响。但却是有不能生活自理的老人缺乏他人照料,而且,生活只能部分自理的老人中,也有13.4%的人无人照料,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图 2 还表明,在老人照料中,儿子儿媳相对于女儿女婿更多地承担了“主要照料者”的角色。这可能与我国农村“男婚女嫁”作为主要的婚嫁模式以及老人主要与儿子儿媳同住或住地较近有关。

(5)老年人的生活困难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还了解了老人自述的自己生活中的“最大困难”。结果见表9。

表10、农村老年人生活的最大困难

从上表可以分析出,农村老年人生活最大的困难是没钱治病,其次是生活费不够,主要还是缺钱的问题,如果将两者合并,比例达到49.8%。有44.3%的老年人选择其他。在问卷调查中,凡是老人选择“其他”的,调查员要询问老人并注明具体的内容。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其他”的具体选项中,有155人表示“没有困难”,约占所有被调查者的32%。这也反映出当初在设计问卷的时候,该问题设计的不太严谨。结合定性访谈来看,表示“没有困难”的老年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没有困难,他们只是想自己来克服困难,并不想依赖子女来解决,相反大多时候他们还在给子女们帮忙解决困难。也许,“缺钱”对于绝大多数老年人来说都是一个大问题,调查中的大多数老年人并没有从子女处拿到许多金钱,因为他们表示:“自己没什么要买的,不需要多少钱”、“有时候他们要给,我们不要”,往往只是遇到身体有疾病或者不能保障基本生活的情况下,才会从子女处

拿钱。

进一步从身体健康状况与生活困难的交互分类来看,身体健康状况属于不太健康和很不健康的老年人,他们大多表示生活费不够或者没钱治病。确实,在农村中,身体不好的老年人真正属于村里边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治病、需要生存,而自己的生产能力不足而又不想麻烦子女,所以他们是“缺钱”为最大困难的群体。从另一侧面来看,身体健康状况和比较健康的老年人选择“其他”的比例较高,联系到选择“其他”的老年人中绝大部分为“没有困难”的情况,我们可以认为比较健康的老年人多数都属于生活没有困难的人。

表11、身体健康状况与生活的最大困难(%)

4.3 老年人家庭代际支持分析

本部分集中分析农村家庭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际支持,具体支持划分为时间支持和经济支持。根据代际支持的方向分为子女对父母的代际支持和父母对子女的代际支持两个大部分。我们将前者作为考察的重点。

4.3.1 子女对父母的代际支持

子女对父母的代际支持分为时间支持和经济支持。时间支持主要包括家务劳动、生活照料、农活帮忙和聊天问候等四个指标;经济支持主要包括医疗费用、生活费、零花钱和食品礼物等四个指标。

(1)子女对父母的时间支持

不同数量的儿子(分排行)对父母的时间支持

由于时间支持我们用的是“很多”、“较多”、“一般”、“较少”、“很少或没有”进行分类,属于定序变量,分析中采用54321的赋值方法,所以我们计算每个子女的平均数来进行比较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儿子数量是影响子女对父母时间支持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不同数量的儿子老年人家庭中儿子对父母的时间支持进行分析。在数据的选择上,我们选取生育1-4个儿子的家庭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胎次的儿子的支持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评述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评述 摘要:萨提亚家庭治疗是由国际着名心理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创立的一套以整个家庭系统为治疗对象,由内而外帮助治疗主体提高自我价值感、改善沟通方式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模式。通过介绍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源、基本理念以及治疗方法与技术,并对此种治疗模式进行简单的评述,可以对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以求此模式能够更好地运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 关键词:家庭社会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 维吉尼亚·萨提亚是家庭治疗流派的创始人之一,国际着名心理治疗大师,被誉为“家庭治疗法的哥伦布”、“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则是由她所创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模式。这是一种注重家庭系统的体验式/人本主义治疗模式,不仅关注每一个单独的家庭成员(治疗对象/治疗主体/来访者),也注重整个家庭系统,通过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使两者从一种功能不良和紊乱的状态蜕变为一种功能健全、良性运转、令人满意的内部关系的状态。萨提亚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内部资源和选择,并拥有改变的可能——不论他(她)拥有怎样的外部条件和环境,都可以在内部加以改变。所以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又被称为“联合家庭治疗”或“人本学派治疗”,它在家庭治疗领域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1.理论来源 系统论和家庭治疗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萨提亚在大量的个案治疗实践中渐渐认识到家庭系统对个人有巨大的的影响。于是她开始研究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

的治疗方法,由此创立了萨提亚治疗模式。萨提亚治疗模式是建立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之上的,它注重对整个家庭系统的治疗而非单独个人的治疗。同时,受系统论影响,萨提亚抛弃亚里士多德的线性、单一因果论的看法,主张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 人本主义与积极存在主义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也深受人本主义和积极存在主义的影响,认为人性本善,相信人类能够展示出积极的生命力量并具有潜能能够改变自己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注重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强调人的成长。这也是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基本信念支撑。 2.基本理念 世界观、人性观——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 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是萨提亚提出的两个对立的世界观和人性观,又叫“威胁—奖赏”模型和“种子”模型。它们的区别在于对关系的定义、对个体的定义、对事件的解释、对改变的态度这四个方面。 在“威胁—奖赏”模型中,关系被假定为以支配—服从式为基础的等级关系,例如父亲—孩子、老师—学生、老板—工人等等。个体在一生中扮演一些社会角色,但却没有与对他(她)本人的定义加以区分,反而严格要求自己去符合这些角色的期望,用各种标签来代表自己,否认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用他人和社会的准则来定义自己。“威胁—奖赏”模型用线性、简单化的方式解释事件,不考虑解释实际情况的变量具有多样性。那些以“威胁—奖赏“模型为基础的人对改变的恐惧使他们致力于保持现状,熟悉感比舒适感更具有价值。[1]

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人口老龄化或老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当总人口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的人口比例相应降低,这一过程就成为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农村许多老人无法安享晚年,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担负着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而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安全隐患时有发生、情感生活缺失,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本次暑期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通过不断鼓励老人调节好心态并积极参与社会;强化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建立农村老年人志愿者服务;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农村养老制度,兴办养老福利事业,来引导老年人树立现代生活理念,真正地使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农村家庭老龄化养老保险养老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由于中国人口转变快,在人口的数量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的时候,就要面临着人口结构的老化,而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光是比例问题,同时还包括数量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 71%,农村老人约占全国老人的 75%以上。人口老龄化给农村家庭带来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消费和削弱了农民的购买力,不利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现状 目前为止,中国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有三种:一种是多代同堂型,既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老人与子孙同吃同住,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决定,老人除了做点家务或照看孩子外,基本再无其他活动。另一种是分居赡养型,即能够从事一般家务的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老人的责任田和口粮田交给子女耕种,生活费用由子女供应,子女定期把生活用品或现金交给老人,他们一般居住较近,感情联系较为密切。再一种是独立生活型,既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依靠承包田种植或家庭养殖等方面的劳动收入来养活自己。但老人一旦丧失劳动能力,这种生活方式就难以维持了。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受利益的驱动,传统的孝文化观念和家庭养老方式开始日益瓦解,子女虐待老人和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不断上升。古语说,养儿防老,其实,对于大多老人来说,无论是生活中有无困难,都离不开子女。 二、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前途 未来几十年将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由于城乡迁移、核心家庭的出现及产业结构调整,将引发家庭照料提供者的减少,家庭对老年人保障的能力与愿望的减弱,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难以为继,其必然向社会化养老方向发展。 (一)现代化进程使养老结构发生变化 1、主体需求变化 (1)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导致了一个老龄人口阶层的出现,并使老年人口的生活日益形成社会问题;(2)从健康状况统计中发现,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伴随着带病期延长的出现,相应增加了在养老期间对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的需求;(3)劳动力劳动寿命缩短。

代际关系

代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尤其是网络社会的逐渐呈现,代际群体的优势开始发生了转移。亲子或不同辈分之间的人们对周围事物和现实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这种代际差异在局部上产生了断层;也由此,代际之间呈现出了一些隔阂与裂痕,代沟在新的时代发展条件下以新的形式出现了。因此,社会有必要及时总结代沟在转型社会中的动态发展,并有效谋求网络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和谐。 一、代沟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的新呈现 伴随着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农村城市化,社会呈现出急速转型发展。网络社会的同时到来,数字化生存方式使得原先集中掌握资源的社会精英群体感觉自己似乎在瞬间由“老鸟”变成了“菜鸟”,他们的优势出现递减,代群优势发生着转移。有人甚至创作出了“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的心语吟唱,它道出了一部分人对时代剧烈发展的感慨以及无奈。e时代的到来,使得时代青年与他们的父辈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代际差异、隔阂甚至冲突,同时年轻一代内部的差异也在加深。长辈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权威地位开始失落,自上而下的代际文化传承模式出现了偏差,代沟问题开始以新的元素和面貌出现。 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促成了极大的社会思想解放,同时个体的欲望被极大地激活,个人利益自觉意识出现空前觉醒,在价值观上,也从一维走向多元,社会的活力和自我更新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实用主义的流行、信息海量化和多元价值观,也使得文化在传承上出现了局部断裂,表现在新生代(又被称“新新人类”)身上,出现了两性交往从授受不亲到未婚同居的流行;青年成为消费主力,消费行为早熟(即即期消费提高,预期消费减低,青年中出现了“月光族”);哈韩、闪婚、玩股票、网语泛滥等另类、前卫抑或反叛的行为举止使得青年群体给人以标新立异的群体感觉,于是很多人对青年群体种种的行为也感到了不可理喻、不可适应。 二、新生代特征与渐深的代际不和谐 美国人类学家在其《文化与承诺》一书中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文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主要是指晚辈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主要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主要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玛格丽特米德着重分析了后喻文化的模式,她指出,在社会变迁的巨大推动下,新的代际传承模式必然出现。原先处于被教化者地位的晚辈能够“反客为主”,充当施教者的角色。这一传承模式的更新目前在我国转型社会也赫然出现了。问题是,代际角色的反转也使代际发展呈现出不和谐的一面。 如前所述,代际不和谐是与代际群体相异的特征是有关的。总结上世纪70年代晚期出生的新生代的群体特点大致是:独生子,提倡个性意识,网络青年,性观念开放,快餐文化的身体力行者,倾向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生活上坚持自立、自信、有主见。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他们在慢慢成长和走向社会中逐渐促成自我意识,形成了自我追求和自我认同。从时代特质和自身思想出发,代际群体产生了不同风格的偶像认同,比如在我们的访谈调查中,杭州延安新村社区一位上世纪70年代前出生的老伯对雷锋及其表现的时代精神非常怀念与推崇,并热切期望在现时的青年群体身上厉久弥新,而70年代晚期出生的人们(主要访问了在校大学生)则更崇尚缔造财富神话、并捐款回报社会的比尔. 盖茨和自主创新“中国芯”获2006年度中国经济人物奖邓中翰等新时代人物。偶像认同是反映了个体对自身进步的内心自律,显示了人们对未来成就感的渴望。在对待工作(劳动)与生活的关系上,年轻的白领王小姐认为工作本身就蕴藏着休闲,工作要为生活服务,消费最能体现工作价值;如果工作本身不足以促使生活质量同时提高的话,那还可以贷款消费;青春只有一次,青春意味着

关于农村家庭养老情况的调查论文

论文 关于农村家庭养老情况的调查 学号: 学生: 指导老师: 学科、专业:11春行政管理学(专+本)所在单位: 关于农村家庭养老情况的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10月 调查地点:安徽省蒙城县楚村镇 调查对象:安徽省蒙城县楚村镇居民 调查方式:实地考察 调查目的: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和宣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模式。 1.家庭养老 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最完美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的主流养老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还依赖家庭养老,家庭养老占92% , 社会化养老的实行很有限。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将受到严峻挑战。 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实际上是以终身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目前农村家庭养老有以下特点: (1)绝大多数老年人依托家庭养老; (2)老年人绝大部分与子女居住一起,且三代同堂家庭居多; (3)分而不离的家庭居多。 就现阶段中国农村养老的实践结果来看,家庭养老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它既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老年人安享天伦之乐的宿愿,又能缓解并不富裕的中国社会所要承担的养老社会压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农村人口流动幅度加大,子女不在老人身边的空巢家庭日渐增多, 家庭养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家庭的规模趋向小型化、核心化, 这使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再加上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致使部分年轻人可能无力承担或不愿承担养老重任。总之, 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功能呈现日渐削弱的趋势, 这就要求社会化养老的普及和加强。 2.存在的问题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第十三章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一.家庭治疗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展 系统式家庭治疗( systemic family therapy)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目前家庭治疗已经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之后极有影响力的四大治疗流派之一。 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为 Murray Bowen ,Gregory Batson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 在 50 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一般人们将 50 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1)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2)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3)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4)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5)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 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这一年“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Family Process) 也在这一年里创刊。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doc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 2020年4月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本文关键词:养老,本科,农村,模式,我国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本文简介:题目: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两种模式二、家庭养老模式存在与延续的原因三、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出现的挑战四、社会养老模式与家庭养老模式的综合使用(一)强化家庭养老模式(二)提高社会养老的效用结语参考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本科)本文内容: 题目: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研究 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两种模式二、家庭养老模式存在与延续的原因三、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出现的挑战四、社会养老模式与家庭养老模式的综合使用(一)强化家庭养老模式(二)提高社会养老的效用 结语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家庭养老历来是中国养老模式的主流模式,历年来研究它的学者很多,通过笔者的文献研究发现,发现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种-----土地养老和养儿防老。形成这两种养老模式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经济原因: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价值观念: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孝道观念。客观原因:社会保障水平低。但是现在家庭养老功能面临弱化的趋势。在综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建议有三个。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加强传统孝敬道德教育。健全社会养老体系。关键词: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养老模式社会养老正文: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两种模式中国是一个以家庭养老为传统养老模式的国家,当前在农村家庭养老依旧是主流形式。研究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相关问题的学者很多,因此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中国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种--土地养老与养儿防老。土地养老模式是指农民(劳动者)和土地(生产资料)相结合,获得物质产品,换取经济收入,供养老人和自己的方式。土地保障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养老方式,是我国农村养老的物质保证,具有基础性地位;农村居民养老依靠土地经营收入、农地转包报酬以及政府的征地补偿等多种方式得以实

2021年农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2021年农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2019年农村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和谐社会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使是农村新型医疗制度也还处于试点阶段,因此造成了目前农村养老、缺乏必要的保障。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探讨现阶段农村养老的可行路径,是理论和现实都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我们在崇阳县路口镇进行了一次养老情况调查。 关键字:养老方式;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崇阳县路口镇;家庭养老 一、调查背景 (一)社会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状态如何,关乎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而由于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限制,农村老年人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今老龄化日益严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做到使广大的农民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关系着尊老、敬老美德能否得以继承发展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问题。 (二)宏观政策背景

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提出,到XX年已经在全国10%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再至XX年开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由试点开始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逐步扩大。 根据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顺利开展的指示精神,各试点县市在研究各自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的伟大落实,是持续多年的惠农政策的又一亮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并且实行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由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XX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国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后逐步扩大试点,2021年之前基本实现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以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从而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目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农村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差,加之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因此目前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而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是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思考 老年人口问题在我国早已存在,既表现为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如物质保障、医疗服务、住房等问题;还表现为因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等。这其中,仅仅满足老年人在年老时的供养问题就已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面对中国老年人70%以上居住在农村的现实国情,显然,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是我国养老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当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现状,我以抽样调查的方式,于2013年1月对光山县的218位老人进行调查。结合调查所得的及自己的肤浅认识,我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养老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家庭养老还存在强劲的生命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社会支持能力。然而,家庭养老告别是子女养老对中国农村老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起着社会养老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城乡,家庭仍然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单位,是老年人最后的大本营。而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家庭养老的作用也就越大。笔者认为: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家庭养老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一旦家庭养老的基础遭到破坏,几千万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将失去保障。 (一)家庭养老方式符合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当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趋势快、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民支付能力相当有限,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尚处于温饱阶段,只有小部分达到小康水平,少数农村仍处于贫困状态。不仅地区间存在差异,而且在同一地区中的不同乡镇、同一乡镇中的不同村庄、甚至在同一村庄中的不同家庭之间,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有较大悬殊。在这种情况,若完全依靠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来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显然是不合实际的,因为一定的保障制度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而当前我们仍有必要依赖家庭养老方式来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中华人民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进入转型时期,社会变迁引起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我国传统家庭代际关系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如“家庭养老、老年人责任重大、代际伦理道德丧失”等,对社会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新时期的家庭代际关系将怎样发展,将在下文予以讨论。 标签:社会转型;代际关系;变迁;问题 中国传统家庭代际关系总体上很少有冲突和矛盾,相对比较和谐,具有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对我们处理家庭代际关系仍然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20世纪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对于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更是如此,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加剧,在当前的社会动荡和变革当中,人们正面临各种“家庭危机”。表现为:“家庭养老模式崩溃”、“生育率持续降低”、“离婚率大大提高”等。现代社会家庭代际关系正处于传统与现代不断冲突和融合的状态之中,那么,中国的家庭将朝着怎样的方向进行变化呢?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国家庭的代际关系也经历着动态的变迁过程。 一、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考察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传统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决定了中国传统的家庭代际关系是一种主从型的家庭关系,遵从着“父慈子孝”的家庭关系模式,子女各方面要依从于父母,父子关系是该关系的核心。传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最重要的诠释是“反哺”,费孝通将中国代际关系概括为“反馈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的代际关系是子女必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赡养老人是子女的责任,这种反馈式的代际关系被称为“哺育”与“反哺”。在封建社会中的家庭关系,与父权的家庭制度相适应,法律及礼制规定的家长权力实质上是一种主从型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必须服从家长的权威,“家长对外代表家庭,对内管理家庭内部的一切大小事务”。传统的家庭代际关系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文化传承。家庭集生产、消费、生育与赡养于一体,代与代之间严格遵守着各自的角色地位,按照儒家代际伦理支配各自的行为,形成代代相传的文化传承关系。 家长制管理。在封建社会中的家庭关系中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关系属于主从关系,家庭内的家长对于家庭内的其他成员具有教令责罚权、婚姻决定权,统理财产权等权利。 “孝”作为核心思想。传统家庭代际关系中,家长制的权威,子代对家庭内的家长及家族内的其他长辈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子代对亲代及族内长辈要“孝”,古有父母去世子要守孝三年、父母生病子割肉救之等广为流传的孝子榜样传承古

农村养老模式现状及其创新

农村养老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关于江苏省邗江区杨寿镇爱国村的调查 摘要: 养老模式不仅关系着老人们晚年生活的质量,更关系着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革,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养老模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中有令人欣喜的进步,同时也不乏一些问题,如缺乏定期体检意识等等。本文旨在根据对爱国村的实际调查,探究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身心健康体检意识原因建议措施 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 2亿,占总人口的14.9%,特别地,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占3/4,绝大多数老人仍然生活在农村地区,可见农村养老模式的效果与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政府一直都很重视农村养老模式,提出了五保户政策,孤老进养老院政策等等。笔者这次采访了江苏省邗江区杨寿镇爱国村,了解了目前农村养老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等等,发现随着相应政策地颁布,农村养老模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老年人固有的陈旧观念等原因,有些政策的实施还不尽如人意。下面,就目前农村养老模式进行分析。 一、调查地(爱国村)基本情况 江苏省扬州市爱国村,全村总面积9750亩,其中耕地面积3378亩,现有常住人口3884人,总户数960户,其中五保户23户,低保户22户。现有瓦砖结构住房960座,人均住房面积45平方米。村内设有广播站,图书阅览室,平均每个月举办一次文化活动,主要宗教信仰为佛教。对本村经济发展贡献率最高的两个行业是机械行业和服装加工,收入规模在杨寿镇处于中上水平,去年本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6万元,高于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8896。去年全村组织村民参加常规体检300人,目前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000人,五保户分户供养标准为每月530元。 近年来,受惠于村内经济的发展,以及五保户,新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爱国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笔者发现,该村社会养老意识淡薄,仍处于家庭养老模式,老年人对于健康保健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二、调查分析 (一)、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形成原因 1、政府政策 目前政府进行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五保户政策,孤老进养老院政策等等,切实地对农村养老模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府以家庭养老为基础,辅之以集体和社会养老,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些政策的实施给农村老人们带来了切

2018高考作文预测话题:代际沟通

2018年参加高考的大多是第一批00后的学生,而他们的父母大多是70后,两代人之间是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而这三十年,也是中 国经济发展最迅速最突飞猛进的三十年,同时也是各种理念变化最快捷的三十年.....两代人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理念的碰撞,存在着代 际沟通的困难。所以,关注代际关系,关注代际间的沟通问题,对于 中国人的生活非常有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看,代际沟通问题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肯 定深有所感,便于抒发情感,也便于理性思考。既符合了高考作文一向倡导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命题理念,也有利于学生 写出真感情,进行自我审视。有利于考生对中国当前的伦理关系、社 会理念、青少年成长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同时,这一话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说到代际沟通,肯定 需要考生考虑”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要求考生直面自 己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并分析原因,同时需要考生既要站在自己角度进行自我抒发自我反思,同时站在父母角度思考他们的不易,以便于最后指出解决代际沟通问题最好的办法。所以特别能考查考生全面看问题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以上分析,这个话题也是2018高考作文备考的重点,需要2018届考生重点关注。 【命题范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0年前,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在豆瓣网成立,拥有10

余万成员。这是由于一些50后父母用过去时代留下的印记教育子女,也用自己的生活思维规定子女的前途路线,造成了新生代80后子女的叛逆。中国年轻子女与原生家庭代际矛盾第一次以如此撕裂的状况 展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10年后,这个小组已进入“雪藏”状态,当初那些“不听老人言” 的年轻人有的已经妥协,有的则仍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但愤怒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理解和沟通,以及对更好 生活的追求。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你联系个人的生活与感悟,写一封信给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敞开心扉谈谈你对代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2018年4月份长沙雅礼中学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联考作文题。 这一考题既结合了社会现实事件,又启发考生“联系个人的生活与感悟”,“敞开心扉谈谈你对代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与思考。”所以,这是一道既有利于学生抒发情感又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的作文命题。从我校学生写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均言之有物,情感 真挚,思之有道,涌现出了一批佳作。 在审题立意上注意以下几点:

基于代际团结模式随迁父母居住安排对代际关系的影响

基于代际团结模式随迁父母居住安排对代 际关系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目前我国2.3亿的流动人口中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即“农民工”已经达到80%,而且人口流动呈现家庭化趋势,有近70%的流动人口与家庭一同流动;农村随迁父母是其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农村流动人口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增长。随迁父母长期在农村生活,早已习惯了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进入城市之后他们将面对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不仅要应对子女外出工作期间单调枯燥的家务劳动,同时由于社会资源贫乏和经济能力低下而面临社会适应与城市生活融入的巨 大压力。代际关系在农村随迁父母的城市生活中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城乡二元的制度壁垒将农村随迁父母阻挡于城市的社保福利之外的情况下;而家庭代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随迁父母在城市的生活质量,关系到这些将要步入或已经处于晚年的中老年随迁父母是否能够在 城市颐养天年。

目前有关随迁父母的研究少之又少,已有的少量研究主要关注农村随迁老人即农村随迁父母中的老年群体的精神 生活与社会融入,认为农村随迁老人是一个亟须社会关注的群体。 在精神生活方面,相关研究从闲暇时间利用、社区活动参与、对社区的心理认同等方面描述农村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状况,发现该群体的精神生活单调,主要表现为闲暇时间中的娱乐活动较贫乏、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对城市社区的认同度低。 在社会融入方面,农村随迁老人在城市受到家庭、社区人际和社会政策等多层面的社会排斥,政策限制、文化差异、社会资本、个体特征等被认为是影响农村随迁父母社会融入的重要因素。 随迁老人从农村进入城市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如何适应与融入陌生的城市场景与社区生活、处理相对复杂的家庭关系,已经成为农村随迁老人面临的重大人生课题。 总之,学术界不仅对农村随迁父母的研究少,同时关注面也较窄、鲜有深入的探讨,农村随迁父母的家庭代际关系需要被给予更多关注。

2018高考作文预测话题之代际沟通

2018高考作文预测话题之代际沟通 【话题预测】 2018年参加高考的大多是第一批00后的学生,而他们的父母大多是70后,两代人之间是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而这三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最突飞猛进的三十年,同时也是各种理念变化最快捷的三十年.....两代人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理念的碰撞,存在着代际沟通的困难。所以,关注代际关系,关注代际间的沟通问题,对于中国人的生活非常有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看,代际沟通问题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肯定深有所感,便于抒发情感,也便于理性思考。既符合了高考作文一向倡导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命题理念,也有利于学生写出真感情,进行自我审视。有利于考生对中国当前的伦理关系、社会理念、青少年成长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同时,这一话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说到代际沟通,肯定需要考生考虑”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要求考生直面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并分析原因,同时需要考生既要站在自己角度进行自我抒发自我反思,同时站在父母角度思考他们的不易,以便于最后指出解决代际沟通问题最好的办法。所以特别能考查考生全面看问题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以上分析,这个话题也是2018高考作文备考的重点,需要2018届考生重点关注。

【命题范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0年前,一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在豆瓣网成立,拥有10余万成员。这是由于一些50后父母用过去时代留下的印记教育子女,也用自己的生活思维规定子女的前途路线,造成了新生代80后子女的叛逆。中国年轻子女与原生家庭代际矛盾第一次以如此撕裂的状况展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10年后,这个小组已进入“雪藏”状态,当初那些“不听老人言”的年轻人有的已经妥协,有的则仍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但愤怒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理解和沟通,以及对更好生活的追求。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你联系个人的生活与感悟,写一封信给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敞开心扉谈谈你对代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2018年4月份长沙雅礼中学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联考作文题。 这一考题既结合了社会现实事件,又启发考生“联系个人的生活与感悟”,“敞开心扉谈谈你对代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现状对策

财经大学 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题目 专业 学生论文编号 号 指导教师 年度(上/下)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对策 专业:学号: 学生:指导教师: 摘要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针对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建立分层分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对策 .

目录 摘要............................................................................................................................ Abstract…………………………………………………………………………………………目录............................................................................................................................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一)农村养老保险在反复中探索推进.................................................................(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强力推进中面临难题.................................................(三)社会救助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和规................................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保障覆盖面窄............................................(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强力推进中面临难题.................................................(三)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不够科学与规,缺乏法律保障.....................三、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家庭结构与代际传播模式研究初探

2012年第1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0期) Total No .300 收稿日期:2012—11—14 作者简介:成婧(1981—),女,吉林龙井人,吉林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跨文化传播学。 家庭结构与代际传播模式研究初探 成 婧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7;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摘要:本文以家庭结构转型的背景为出发点,研究代际沟通模式的演变历程。从家庭社会学微观视角,描述当代家庭代际沟通模式的发展变化,发现导致家庭代际沟通冲突的原因,并总结当家庭代际沟通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家庭结构;代际传播;文化演进;社会变迁中图分类号:DF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2—0060—02 一、绪言 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学者对当代家庭代 际关系进行纵向的历时性的研究中,主要是从历史演变,政治变革及社会结构转变等因素为视角分析代际关系变迁的。鲜有学者以人际传播的视角将家庭结构变迁和代际关系研究系统地整合起来。个人是构成家庭的基本单位,而个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变化必然造成家庭结构和代际传播模式的变迁。这一过程是对以往代际关系研究视角的挑战和创新。 代际关系研究有宏观微观之分。从微观的角度讲,是家庭内成员间的关系。它包括最基本的亲子关系,以及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密切相关的婆媳关 系、 或隔代的血缘关系———祖孙关系;从宏观角度讲,代际关系是社会财富和经济资源在代际之间的 分配、交换、转移和传递的形式,以及承担义务与分享权利等方面。从近年来发表的论文来看,学者们大多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老年一代与青年一代的代际关系和改变,微观角度的研究寥寥,大多是以社会上的通俗读物为主。本文是对微观家庭代际关系研究的有益补充。 家庭以及代际关系是社会学范畴研究的内容,相关著述颇丰。然而在人际传播、文化类型、维度及价值取向的研究和沟通模式方面,则以跨文化交流学和传播学研究见长。本文通过整合以上学科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家庭代际间的沟通模式, 实现家庭代际关系研究的理论创新。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与国内相比,国外代际关系研究具有研究历史长,理论较为完善系统。在代际关系的研究方面,我国尚没有创新性的理论,大都是借鉴国外理论来解 释中国国内代际关系问题,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因政治经济体制、历史、文化 等多方面的演进,亟待研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理论。 人际传播在理论研究上还处于初期阶段,缺乏对人的关系结构和变化的探讨。同时,家庭结构变迁对家庭内部成员传播方式的研究也有所欠缺。 在国内家庭结构研究方面,研究中仍大量显现出对传统家庭结构的研究, 然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巨变使得中国家庭呈现出各种特殊的结构,其复杂性与特殊性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性研究的。 三、变迁中典型的家庭结构与沟通模型 (一)独生子女家庭 图1独生子女家庭沟通模型概略图 本文以施拉姆的循环沟通模型为依据,勾勒出 6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1%,农村老人约占全国老人的75%以上。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开始关注的课题。近年来,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滞后相适应,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也自然游离于社会保障网之外,据统计,中国农村目前有97.6%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而依靠退休金和集体养老的老人仅占 2.34%。人口老龄化给农民家庭带来的负担,抑制了农村消费和农民的购买力,也阻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利于农村改革的进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局限性 中国农村老人与城镇老人的显著区别在于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而且农村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极少,他们因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后,生活来源只能完全依赖子女,经济上靠子女供养,生活上靠子女照料,没有其他出路。目前,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多代同堂型,既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老人与子孙同吃同住,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决定,老人除了做点家务或照看孩子外,别无其他活动。有的家庭则沿袭古老的家族管理习俗,由老人做主,子女很少有个人财产。另一种是分居赡养型,既能够从事一

般家务的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老人的责任田和口粮田交给子女耕种,生活费用由子女供应,女子定期把生活用品或现金交给老人,他们一般居住较近,感情联系较为密切。再一种是独立生活型,既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人,依靠承包田种植或家庭养殖等方面的劳动收入来养活自己。但老人一旦丧失劳动能力,这种生活方式就难以维持了。 家庭养老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伴随着古老的农业文明而出现的。在原始社会里,老年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那时候为了保存种群的生存和延续,老年人和无行动能力的人会被很残忍地杀害或遗弃。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剩余的生活资料足以养活老年人,赡养老人的孝文化才有了物资基础,而且在农业社会里,简单地耕作方式使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受到尊重。社会统治者为了通过控制家庭而控制个人,把孝文化推崇到很高的位置,孝顺父母和家庭养老就逐渐成为基本的社会规范,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义务和责任。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受利益的驱动,传统的孝文化观念和家庭养老方式开始日益瓦解,子女虐待老人和不赡养老人的现象不断上升。据《中华老年报》报道,山西省有关部门近4年接待来访的老人2万多起,在侵犯老年人利益的案件中,赡养权受到侵犯的比例最高,得不到家庭赡养的老人多是高龄、多病的农村老人,而这些老人恰恰是最需要照顾的。目前,在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农民收入较低,供养老人对中年夫妇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尤其在老人生病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时子女往往会更看重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是遵从传统文化的要求尊老养老。

2018高考作文话题预测及范文:代际沟通

2018高考作文话题预测及范文:代际沟通 导读:本文2018高考作文话题预测及范文:代际沟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8高考作文话题预测及范文:代际沟通 【话题预测】 2018年参加高考的大多是第一批00后的学生,而他们的父母大多是70后,两代人之间是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而这三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最突飞猛进的三十年,同时也是各种理念变化最快捷的三十年.....两代人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理念的碰撞,存在着代际沟通的困难。所以,关注代际关系,关注代际间的沟通问题,对于中国人的生活非常有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看,代际沟通问题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肯定深有所感,便于抒发情感,也便于理性思考。既符合了高考作文一向倡导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命题理念,也有利于学生写出真感情,进行自我审视。有利于考生对中国当前的伦理关系、社会理念、青少年成长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同时,这一话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说到代际沟通,肯定需要考生考虑”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要求考生直面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并分析原因,同时需要考生既要站在自己角度进行自我抒发自我反思,同时站在父母角度思考他们的不易,以便于最后指出解决代际沟通问题最好的办法。所以特别能考查考生

全面看问题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以上分析,这个话题也是2018高考作文备考的重点,需要2018届考生重点关注。 【范文】 远山苍凉,亲情未老 ——致母亲的一封信 河南省实验中学王焱 亲爱的母亲: 您好! 陪我走过了十八年的人生风雨,你早已成为我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时代,抑或是历史,逐渐在我们之间形成一条无形的沟壑。 十年的光阴,可以抹平一个年轻气盛的豆瓣小组的棱角,化愤怒为理性,化对立为包容。时光可以流逝,远山可以苍凉,但亲情不会变老:纵使代际存在,却揉不断父母与我们无私的爱。不论是我们身处平常生活、困厄的黑夜抑或是远方。 布衣疏食可以悠游浮生,却扯不断亲情的线。 纵使代际代沟存在,也不能模糊了我们的爱。我知道,疲惫之时,为我端上香茗的是你;夜深之时,为我掖好被角的也是你。我相信,代际关系的和谐相处是自然的一件事。纵使有人不理解、有人逃避,但是和谐的代际关系却依然充斥着平常生活,就像我,和你。这种代际关系,又如孟郊眼中慈母的线,又或是沈复笔下的朗切文字。平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