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混凝土材料分类

新型混凝土材料分类

新型混凝土材料分类
新型混凝土材料分类

浅析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分类

【摘要】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结合了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点,造价较低,是土木工程结构中的首选材料,也是当前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混凝土材料是由胶凝材料、骨料及其他填充料组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强度特性的人工建筑材料,自19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问世后,混凝土材料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低廉的造价成为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其用量越来越大,人们开始重视对各种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研究。

【关键词】新型混凝土材料;分类;前景

随着工业与建筑业的发展,新型混凝土成为主攻方向之一,不仅能够抗震抗压,还能减少结构尺寸,减轻自身重量,降低材料使用量,做到开源节流、降低成本等。现在的新型混凝土诸如智能混凝土、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掺减水剂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等等,日渐成为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提高了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1、智能混凝土

智能混凝土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新型混凝土。首先,要计算水泥用量,根据已确定的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其次,要控制合理砂率,通过试验、计算求得,通过变化砂率检测混合物坍落度,能获得最大流动度的砂率为最佳砂率;最后,根据骨料种类、规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有效进行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2、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

新型墙体材料性能分类及其运用现状.doc

新型墙体材料性能分类及其运用现状 2020年4月

新型墙体材料性能分类及其运用现状本文关键词:墙体材料,现状,性能,分类 新型墙体材料性能分类及其运用现状本文简介:1新型墙体材料研究背景。中国的实心粘土砖的生产和应用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发展到今天,实心砖墙仍然占有我国的墙体总量80%之多。我国每年要消费7000多万吨标准煤生产粘土砖。实心粘土砖为消耗资源代表产品,大量破坏土地同时,对外墙保温性能极差,主要体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能源消耗。沿海城市及其他耕 新型墙体材料性能分类及其运用现状本文内容: 1 新型墙体材料研究背景。 中国的实心粘土砖的生产和应用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发展到今天,实心砖墙仍然占有我国的墙体总量80% 之多。我国每年要消费7000 多万吨标准煤生产粘土砖。实心粘土砖为消耗资源代表产品,大量破坏土地同时,对外墙保温性能极差,主要体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能源消耗。沿海城市及其他耕地资源紧缺的地方,必须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规定特定条件下限制生产其他粘土制

品。必须大力提倡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取代高能耗的粘土砖,确保建筑材料的改善为环境功能带来新篇章,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建筑外墙节能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 新型墙体材料研究意义。 我国现阶段非可再生的能源是非常宝贵的,因此,不仅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降低能耗也是关键问题。作为重要角色的建筑业是能源消耗重中之重,因此节能减排非常重要,不容小视。目前建筑行业规范节能标准均已配套应用,而建筑节能也对建材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关注的焦点。首先,对于建筑本身,我们必须推广节能建筑新标准,包括生产节能建材,促进创新墙材创新等。否则,就没有新墙体材料的市场空间,墙体材料革新这一势头将会失去;其次,必须使用热性能优越、质量良好的新墙体材料,改善热工性能对墙体材料制约。因此,建筑节能的发展必须以新型墙材的发展作为前提,对墙材的发展须与建筑的节能结合来考究。 3 新型墙体材料性能分类。

新型墙体材料在当前建筑中的使用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建筑工程中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系部: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研究时间: 年月日

建筑工程中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 绪论 一、由小块向大块,大块向板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就逐步完成了这样一个转变过程,现在在发达国家,墙板的利用率已经普遍达到70%左右的水平。板材的装配采用干作业,相对砖和砌块来讲,施工效率可以成倍增加。据统计,如果是砌砖,每个工人每天大概可以完成3㎡左右的墙体,砌块大概可以完成5-6㎡的墙体,而用板则可以完成20-30㎡的墙体施工量。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对墙体材料功能的要求和装配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小砖和小块还是属于最原始的墙体材料和装配方式,只有大力向板材方面发展,由湿作业向干作业的方向发展,才能大大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减轻建筑自重,实现灵活隔断的要求。 二、向节能型墙材和自保温墙材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资源日益减少,能源已经越来越紧张。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耗已居世界第二位,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比例已达27%(约为3.5亿吨标煤),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发达国家3倍多,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9亿吨标煤,同时使得城市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最高标准的2-5倍。全国迄今为止城镇既有建筑接近200亿㎡,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只有10.5亿㎡,仅占5%左右。所以大力发展节能型住宅,不仅能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也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总目标的重要手段,还能给住户带来许多切实的好处。 国家规定在2010年以前全国省会以上城市新建建筑必须达到节能50%的要求,严寒地区城市要求达到65%节能要求。按照新近颁布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自2008年10月1日起,建筑工程节能不符合规范不能通过验收。从现有的墙材来看,在保温节能的效果上都不理想,水泥、矿渣、

对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对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1 建筑工程新型材料应用的意义 建筑材料直接影响土木和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等各种性能。因此加强建筑新型材料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对于促进建筑业发展、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新建材、推广节能建筑是改造传统建材和建筑工艺发展的重要前提。新材料代表了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和人类发展的需要。 2 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的現状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新型材料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和区域性,其发展受到资源、自然条件、工业和科学技术水平、建筑风格、民族习俗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建材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环节和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工业之一。并且建材工业正在朝着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绿色发展方向迈进。虽然新型建筑材料正朝着大型化、轻质化、节能化、利废化、复合化和装饰化方向发展,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但代表建筑材料现代化水平的各种轻质、复合板和复合墙板可供建筑业选择使用的仍然比较少。此外新型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要求较高,施工人员培训不够,墙体砌筑、安装质量不易保证。因此要改变过去依赖能源、资源并且污染环境的建筑材料应

用,必须不断加强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的生产、应用发展。 3 建筑工程新型材料的应用分析 3.1 建筑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分析 新型混凝土特性如下:(1)硬化混凝土的性能。现代建筑向高层化、大跨度方向发展,因此促进了高强HPC 的研究和开发。在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强度是对应于柱子的轴力,可以说建筑物的层数是由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来决定的。比如25?30层的建筑物要使用强度36Mpa?42MPa的混凝土,30?35层要42MPa?48MPa,更高层的建筑就需要更高强的混凝土,如60层需用100MPa。在此情况下,配合比设计可以参照普通混凝土的方法,但是主要组成材料和性能应满足HPC的要求。HPC可能比普通混凝土要耐久得多,这是因为在设计配合比时,就考虑到耐久性问题。(2)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是一个综合指标,如流动性、可泵性、填充性、均匀性等。HPC要求新拌混凝土具有大流动性及流动度经时损失小,以满足混凝土集中搅拌、运输、泵送、浇注的工艺要求。甚至在浇注时要求混凝土不振捣自流平,即好的填充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HPC的组分复杂,多种掺合料与超塑化剂配合使用,其目的是通过这些组分来调整性能。其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是超塑化剂及其组成。单一成分的超塑化剂(如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虽然对水泥浆有强的分散作

新型混凝土种类

新型混凝土种类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科学也在不断进步,而作为建筑建材的重要材料-混凝土,它也不仅仅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它也在不断的更新,很多以前从未听说过的混凝土名称,现在已经渐渐投入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1、再生混凝土——将回收进行到底 再生混凝土就是将工地上或者施工过程中一些不用的废弃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等步骤之后,再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级配合,部分甚至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就可以配制成新混凝土了。 这种新型混凝土的出现不仅仅解决了废弃混凝土如何安置的难题,更能让资源回收充分利用,节约成本,是节能环保的好材料。而再生混凝土的出现,不仅清洁了环境更节约了天然骨料资源。尤其是从国内外近几年建筑垃圾的上升趋势可以看出,未来再 生混凝土的推广与应用是不可阻挡的。 2、透水混凝土——道路积水终结者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多孔轻质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道路材料,透水混凝土所具备的透气、透水以及重量轻等优点,也让它在城市雨水管理和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透水混凝土不仅能够利用自身的多孔性,实现自由过滤排水,更充分利用雷雨降水,发挥透水性路基的“蓄水池功能”。 3、清水混凝土——混凝土也能玩艺术 清水混凝土的另一种称呼也叫作装饰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可以说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了,“素面朝天”是人们对它最中肯的评价,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也是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建筑大师更是在他们的设计中大量采用清水混凝土,也正是有了这些大师们的艺术创作,让清水混凝土的美被展现的淋漓尽致。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清水混凝土的应用随之广泛,它散发出的独特魅力也让更多的人被吸引。 当然,作为装饰混凝土,它的用处绝不仅仅局限于此,脑洞大开的朋友们更是将这种新型混凝土应用于洗手池、花盆、混凝土音响、路由器甚至是手机摆件、混凝土眼镜等方面。 4、彩色混凝土——绚丽缤纷的色彩专家 与清水混凝土的素雅朴实相比,彩色混凝土更像一个20出头的小姑娘,爱打扮、花枝招展是它的独特之处。这样的特点也让彩色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室外装饰、景点改造等公共场所。不仅如此,彩色混凝土还能使水泥地面永久地呈现各种色泽、图案、质感,逼真地模拟自然的材质和纹理,随心所欲地勾划各类图案,而且愈久弥新,使人们能够轻松地实现建筑物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融为一体。 目前,彩色混凝土已广泛运用于市政步道、园林小路、城市广场、高档住宅小区、停

石粉作为混凝土原材料的应用现状

石粉作为混凝土原材料的应用现状 【摘要】从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环保的角度出发,对于石粉取代部分细骨料和作为碾压混凝土掺合料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石粉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石粉;作用机理;应用前景 0.前言 混凝土的原材料最开始只有水泥、水和砂石。为了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在拌制混凝土时常掺入具有胶凝性的粒化高炉矿渣和热电厂产生的煤灰经磨细后的掺合料,这两者从工业废弃物也变成了现在供不应求的矿产品。然而,随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逐渐面临粉煤灰紧缺问题。而我国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特别是西南地区粉煤灰供应紧张,其他地区也经常出现粉煤灰脱销的情况。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容易获取、质优价廉的新型掺合料。近年来随着天然砂资源的枯竭,使得人工砂的应用变得普遍,而随之也产生了一种新的工业废弃物——石粉。 由于人们缺乏对石粉的认识,认为它是对混凝土有害,因此不能加以利用。这样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废弃石粉的堆积占据了大量土地,如何处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经济合理地利用这些石粉,既能够消除石粉对环境的污染,又能够为机制砂的生产和使用消除后顾之忧。石粉的形成过程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一般在600m2/kg以上,使得其作为掺合料在混凝土中应用成为可能[1]。近几年来,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1.石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 关于石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两种观点[2]:一种观点认为石粉没有活性,在混凝土中起填充效应。石粉对胶凝材料起到一定填充效应,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特征、浆和集料的界面结构;另一种观点认为石粉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能够发挥火山灰效应。除了以上两种作用,石粉还能参与水泥水化反应,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都有一定影响。根据石粉的作用机理,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可取代部分细骨料或者作为碾压混凝土掺合料。 2.石粉部分取代细骨料 石粉在一定掺量范围内可起到填充密实和微集料效应,能明显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而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几乎没有影响,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还可减少水泥用量,可以降低绝热温升,这对于减小温度应力、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是非常有利的。在我国,普定、岩滩、江垭、汾河二库、白石、黄丹等水电工程中,均采用了石粉取代部分细骨料,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

新型墙体材料分类

新型墙体材料分类和基准退付比例表 墙材类别用于承重墙体用于非承重墙体 基准退 付比例 (%) A类1、MU 15及以上蒸压粉煤灰多孔砖 (GB 26541-2011) 2、MU 15及以上蒸压粉煤灰砖(JC 239-2001) 3、B07级和 B08级蒸压加气混凝 土砌块(GB/T 11968-2006) 1、B05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 11968-2006)(外墙强度等级不低于 A3.5) 2、石膏砌块(JC/T 698-2010) 3、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 15762-2008) 4、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GB/T 23451-2009) 5、石膏空心条板(JC/T 829-2010) 6、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 (GB/T 19631-2005) 7、建筑用金属面绝热夹芯板(GB/T 23932-2009) 8、钢丝网架聚苯乙烯夹芯板 (JC623-1996) 100 B类1、MU7.5及以上普通混凝土小型空 心砌块(GB 8239-1997) 2、MU15及以上蒸压灰砂多孔砖 (JC/T 637-2009) 3、MU15及以上承重混凝土多孔砖 (GB 25779-2010) 1、建筑平板(纸面石膏板GB/T 9775-2008、纤维增强硅酸钙板JC/T 564.1-2008、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 平板JC/T 626-2008、维纶纤维增强水泥 平板JC/T 671-2008) 2、800级及以下陶粒轻集料混凝土小型 空心砌块(GB/T l5229-2011)(外墙强 度等级不低于MU5.0) 3、B06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 11968-2006) 4、非粘土烧结保温砖与保温砌块 (GB26538-2011) 5、900--1100级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砖(GB 24492-2009) 75 C类1、MU7.5及以上粉煤灰混凝土小型 空心砌块(JC/T 862-2008) 2、MU15及以上混凝土实心砖(GB/T 21144-2007) 3、非粘土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 (GB 13544-2011) 4、其它已备案承重墙材 1、900级和1000级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 心砌块(GB/T l5229-2011) 2、1100级及以下非粘土烧结空心砖和空 心砌块(GB 13545-2003) 3、其它已备案非承重墙材 50 注:1、工程验收和核验范围包括墙体、围墙、临时设施和正负零以下工程。 2、凡在非承重墙体部位使用承重用墙材的,不予退付。 3、非本表范围内以及不符合GB50574-2010《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

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非常重要,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社会各 界的支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制度,并通过引导性产业发展 政策,让新型节能墙体材料的使用逐渐成为主流。本文对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及 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发展 国家对新型墙体材料的支持与帮助,让新型墙体材料在生产规模和技术上都 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新型墙体材料不仅数量,质量,材料性能,环保方面等 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企业对新型墙体材料的讲解介绍和对新型墙体材料的市 场推广,使我国人民对新型材料也有了很大的认识,并乐于接受新型墙体材料在 市场上的应用。相信以后的日子里,新型墙体材料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意义 建筑业是能源消耗中的重要角色,建筑业能源的有效利用对于降低能耗具有 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新型墙体材料的出现和应用对于实现建筑节能减排意义重大。通过研究新型墙体材料,会对建筑节能产生直接影响。首先,建筑本身的节能包 括生产节能建材、创新墙材和推广节能建筑。其次,改善建筑本身的热工性能, 使用热性能优越的新墙体材料和改进墙体材料。基于此,可知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不仅是取代实心黏土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因此研究 新型墙体材料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新型墙体材料的优越性 第一,保温隔热节能效果好。第二,安全、防火、耐候性能佳。第三,舒适 环保性能好。第四,施工简便快捷。第五,使用寿命长。第六,性价比优越。实 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以显著改善建筑功能,增加使用面积,提高抗震能力,便于机械化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且可降低造价。天津、成都等城市的实践证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近10%,减轻自重40%以上,有效提高抗震能力。按目前年竣工城镇住宅2.4亿平方米的10%采用 新材料计,每年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2000万平方米,综合造价可降低约4%~7%。此外,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也有显著效果,以“五八” 期间为例,仅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就累计节约生产能耗和建筑采暖能耗2200多万 吨煤,减少毁田约15万亩,利用工业废渣95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00万吨。作为与建筑也想关联性强,70%的产品应用于建筑业的建筑工业来说,发 展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纳入到建筑设计、施工规范中,以推广应用和促进新型建 筑材料的发展。 3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现状 3.1砌砖类新型墙体材料 目前,在我国的墙体材料中砌砖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烧结粘土砖也依 然存在,只是近年来正在逐渐被以工业废渣为原材料的烧结砖和免烧砖(如烧结 空心砖、煤矸石砖、煤灰砖、页岩砖、蒸压粉煤灰砖、灰砂砖等)所取代。例如,烧结空心砖的表观密度较小,孔洞率一般不小于25%,这样在生产的过程中就能 节约更多的原材料和能源,而且比实心砖的保温隔热性能更好。因此,因地制宜 的发展砌砖类墙体材料不论是从节约资源方面还是价格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3.2砖类墙体材料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墙体材料的使用更加广泛,以工业废渣制作

浅谈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浅谈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都得 到了极大的提升,建筑业也不例外,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的环节, 其中不仅包括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还包括对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有效提升专业水平,相关监理单位也需要做 好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升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标准,进而为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建 设水平提供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做论述,希 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土建工程;新型混凝土材料;应用 引言 众所周知,混凝土的配料有添加剂、水、水泥等。在实际施工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依照具体的施工要求和方案,选择性能合适和型号相当的水泥,并保证水泥 量的充足。作为混凝土重要的组成部分,骨料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求施工人员对 鼓骨料的含量和颗粒大小等进行有效考察;如果是细骨料,就需要检查其细度模数,测定混凝土中的含泥量。在实际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求尽量使用洁净度 高的饮用水,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耐腐蚀性。禁止使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 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添加剂之前,要先进行测试处理,检查添加剂是 否能够和混凝土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并科学配置用量。 1高性能混凝土 首先是主要原材料。依据各工程项目的高性能混凝土要求,优先选择合理距 离范围内的水泥、砂、石、水四种基本原材料。如在部分工程由于本地区材料有限,为完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远距离采购原 材料进行配置,这种高性能混凝土的配置值得深思;如果就近取材,在满足规范 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配置是完全可以达到高性能化的。其次是极低水胶比。目前普 通混凝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配合比设计水胶比一般在0.3-0.6之间,而现代高性能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耐久性采取低水胶比设计理念,采用低铝酸三钙含量水泥、 活性超细粉的引入、合理粒径与级配的粗细集料和高性能化学外加剂,在混凝土 中产生火山灰活性效应、微集料密实堆积效应、化学复合效应等各种技术手段将 设计水胶比控制在0.15,达到高耐久性设计目的。 2轻骨料纤维混凝土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混凝土的裂纹扩展始终是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张拉和剪切破坏是工程中常见的破坏模式,对于梁的跨中区容易在受拉时混凝土产生张 开型破坏,而在梁的支座处常发生剪切破坏。而对于混凝土断裂主要集中于I型断 裂韧度和断裂能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日趋成熟,在不同试件及相应加载方式下都不能 避免试验结果的误差,以及在I型断裂分量对于Ⅱ型断裂裂缝扩展的影响,因此对于Ⅱ型剪切理论研究至今未取到大的突破性进展,甚至还出现了大的分歧。虽然对于研究取得成果并不十分理想,但对于指导工程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轻骨 料混凝土在工程的广泛使用,而混凝土结构的剪切断裂参数对于减少混凝土发生剪 切破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所以对于全轻和石轻混凝土的Ⅱ型断裂研究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3基于GM-RBF神经网络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 灰色系统是介于白色系统和黑色系统之间的一种系统,白色系统是指系统内部 特征是完全已知的,黑色系统是指系统内部信息完全未知的。灰色预测是利用在一

土木工程材料新型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土木工程材料新型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发表时间:2017-11-17T10:55:59.1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作者:刘利兵 [导读] 摘要:目前阶段,水泥工业的发展速度极快,所以,混凝土材料的种类也随之增加。 东莞市冠升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目前阶段,水泥工业的发展速度极快,所以,混凝土材料的种类也随之增加。其中,在土木工程领域中,新型混凝土材料的作用逐渐突显出来。与传统混凝土相比,新型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强度都要高出很多,与土木工程的使用时间、功能及物理学性能都十分吻合。为此,文章将针对土木工程中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应用展开全面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新型混凝土;发展和应用;现状 1导言 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较低的造价,因此为土木工程的结构中首选的材料之一,亦为最常见的一类结构形式,其可在桥梁、铁路、公路、地下工程、水利工程、土建工程等广泛应用。此外,经济以及科技不断发展的同时混凝土的材料相关质量取得不断提升,且品种不断的增多,亦具有越来越广的使用范围。而近些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在普通的混凝土相关基础上依据施工工艺以及添加材料的不同具有更多性能的新型的混凝土派生出来。因此对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意义重大。 2新型混凝土含义及其应用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意义概述 2.1新型混凝土 根据笔者研究可知,新型混凝土主要指在传统混凝土生产制作中将诸如煤炭颗粒、矿物质以及纤维等化学或非化学成分按一定比例搭配掺人而制作而成的新型混凝土,结合实践来看,其可以看作是传统混凝土的升级版本。 2.2新型混凝土应用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意义 对土木工程而言,混凝土是其最重要的建筑原材料之一,其质量与性能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木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建设要求,并且加之当前施工技术要求不断提升,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人们不断加大对混凝土的研究开发,以期能够有效地满足当前土木工程建设所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混凝土材料应运而生。结合实践来看,新型混凝土材料应用在土木工程领域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意义:首先,正如上文所述新型混凝土是传统混凝土的升级版本,因此其质量与性能上有着很大提升,因而将其应用到土木工程领域有助于实现良好的建设质量。其次,相比于传统混凝土,新型混凝土材料具有诸如强度高、耐久性强以及节能环保等众多优点,因而将其应用到土木工程领域之中不但能够在降低建设成本情况下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污染。 3土木工程领域中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应用 3.1活性微粉混凝土的应用 强度超高,且单位抗压强度达到200-800MPa,抗拉强度在25-150MPa范围内,同时,每平方断裂为30kJ的混凝土类型是活性微粉混凝土。该类型的混凝土其每立方体积质量可以达到2.5-3.0吨。要想将一般混凝土转变成活性微粉混凝土,首先需要将颗粒最大范围予以缩小,并对混凝土均匀性进行全面改良。其次,在使用微粉以及极微粉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堆积密度的最优性。再次,需要对钢纤维进行增放,以保证其自身的延性。另外,适当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并将非水化水泥颗粒作为主要填料,以保证堆积密度的增加。最后,对于硬化过程,应当采取加压与加温等方法,以提升混凝土强度。通常情况下,普通混凝土级配曲线是连续性的,但是,活性微粉混凝土级配的曲线不同,并不是连续台阶形的曲线,而且骨料粒的直径不大,和水泥颗粒尺寸大致相同。 3.2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现阶段,绝大多数国家都将高性能混凝土作为新型材料展开了深入探索与应用,所以,已经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高性能混凝土本身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一般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高性能混凝土自身轻度在60-100MPa之间,如果是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那么其强度会高于100MPa,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混凝土的结构尺寸,同时,结构自重与地基荷载也有所降低,使得材料实际使用量不断减少,有效地增强了可使用空间,节省了工程整体造价。其次,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极强,所以,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施工消耗量。最后,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强的耐久性特点,所以,在恶劣环境中也同样可以抵御,为此,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物当中。在维修费用方面有所下降,而且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不断降低,提高了社会与经济效益。正是由于高性能混凝土自身的特性特点,为此,在全球内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3.3碾压混凝土的应用 碾压混凝土通常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或者是公路路面等领域中应用,而且这种类型的混凝土发展速度很快。其中,在碾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浇筑机具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在平整环节需要使用推土机,而振实环节需要使用碾压机,在中间解决环节最好使用刷毛机,在切缝环节需要使用切缝机。通常来讲,在施工中,机械化的水平极高,而且施工的效率也相对较高,能够添加粉煤灰。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实际浇筑的工期能够减少将近一半,而在用水量方面能够减少20%。另外,在水泥使用量方面可以减少30-60%。除此之外,在混凝土高坝修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碾压混凝土间层抗剪的特点。 3.4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应用 将纤维添加到混凝土当中,能够对混凝土抗拉性与延性不理想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而且发展效果理想。与承重结构相比,钢纤维混凝土的发展速度最快,而且实际运用的范围也最为广泛,通常应用在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碳素钢纤维或者是耐火材料工业不锈钢纤维方面。若纤维长度与长径比属于正常尺寸,那么纤维产量一般控制在1-2%之间。在此情况下,与基体混凝土对比,能够使钢纤维混凝土抗拉的强度提升到4-8成,同时,还能够增强抗弯的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弹性阶段,在变形与基体混凝土性能对比方面,并不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却能够增强其塑性变形的韧性。 3.5智能混凝土的应用 智能混凝土也是对混凝土的一种改变,特别是对其不良性质进行了改变。其中,在高强混凝土方面,其实际的水泥使用量很多,而且水灰不多,在其中添加与硅灰相关的活性材料,并在实现硬化后,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能。但是,高强混凝土在硬化过程的前期阶段,能够自生收缩,而且孔隙率很高,增加了开裂问题发生的几率。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使用预湿轻骨料,且掺量是20%作为骨料,进而确保混凝土的内部能够形成蓄水器,进一步强化其潮湿养护工作的效果。这种添加预湿骨料的方式,

当前国家公布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包括哪些产品

当前国家公布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包括哪些产品? (1)非黏土砖墙体材料 1)孔洞率大于25%非黏土烧结多孔砖墙体材料和空心砖墙体材料(符合国家标准GBI 3 544—2000和GBI 3 545—1992的技术要求)。 2)混凝土空心砖墙体材料和空心砌块墙体材料(符合国家标准GBI 3 545—1992的技术要求)。 3)烧结页岩砖墙体材料(符合国家标准GB /T 5101—1998的技术要求)。 (2)建筑砌块墙体材料 1)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材料(符合国家标准GB 8239—1997的技术要求)。 2)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材料(符合国家标准GBI 5229—1994的技术要求)。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材料(符合国家标准GB/T 11968—1997的技术要求)。 4)石膏砌块墙体材料(符合行业标准JC /T 698—1997的技术要求)。 (3)建筑板材墙体材料 1)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墙体材料(简称GRC板,符合行业标准JC 666—1997的技术要求)。 2)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墙体材料(符合行业标准JC 626/T—1996的技术要求)。3)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墙体材料(符合国家标准GB 15762—1995的技术要求)。 4)轻集料混凝土条板墙体材料(参照行业标准《住宅内隔墙轻质条板》JC /T 3029—1995的技术要求)。 5)钢丝网架水泥夹芯板墙体材料(符合行业标准JC 623—1996的技术要求)。 6)石膏墙板墙体材料(包括纸面石膏板墙体材料、石膏空心条板墙体材料)。其中:纸面石膏板墙体材料(符合国家标准GB /T 9775—1995的技术要求);石膏空心条板(符合行业标准JC /T829—1998的技术要求)。 7)金属面夹芯板墙体材料(包括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墙体材料、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墙体材料和金属面岩棉墙体材料、矿渣棉夹芯板墙体材料)。其中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墙体材料(符合行业标准JC 689—1998的技术要求):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墙体材料(符合行业标准JC /T 868—2000技术要求);金属面岩棉墙体材料、矿渣棉夹芯板墙体材料(符合行业标准JC /T 869—2000的技术要求) 8)复合轻质夹芯隔墙板墙体材料、条板墙体材料(所用板材为以上所列几种墙板和空心条板墙体材料,复合板墙体材料符合建设部《建筑轻质条板墙体材料、隔墙板施工及验收规程》的技术要求)。 (4)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工业废渣、农作物秸杆、垃圾、江河(湖、海)淤泥的墙体材料产品。 (5)预测及现浇混凝土墙体材料。 (6)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墙体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的种类

新型墙体材料的种类 文字:[大][中][小]2014-3-11 浏览次数:1082 一、砖类 (一)非黏土烧结多孔砖(符合GB13544-2000技术要求)和非黏土烧结空心砖(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二)混凝土多孔砖(符合JC943-2004技术要求)。 (三)蒸压粉煤灰砖(符合JC239-2001技术要求)和蒸压灰砂空心砖(符合JC/T637-1996技术要求)。 (四)烧结多孔砖(仅限西部地区,符合GB13544-2000技术要求)和烧结空心砖(仅限西部地区,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二、砌块类 (一)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GB8239-1997技术要求)。 (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GB15229-2002技术要求)。 (三)烧结空心砌块(以煤矸石、江河湖淤泥、建筑垃圾、页岩为原料,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四)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符合GB/T11968-2006技术要求)。 (五)石膏砌块(符合JC/T698-1998技术要求)。 (六)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符合JC862-2000技术要求)。 三、板材类 (一)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符合GB15762-1995技术要求)。 (二)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符合JG/Tl69-2005技术要求)。 (三)钢丝网架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JC623-1996技术要求)。 (四)石膏空心条板(符合JC/T829-1998技术要求)。 (五)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简称GRC板,符合GB/T19631-2005技术要求)。 (六)金属面夹芯板。其中: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JC689-1998技术要求);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符合JC/T868-2000技术要求);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符合JC/T869-2000技术要求)。 (七)建筑平板。其中:纸面石膏板(符合GB/T9775-1999技术要求);纤维增强硅酸

新型生态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

新型生态混凝土材料及其应用 生态混凝土是能够适应动、植物生长、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景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的混凝土材料。这类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时间还不长。生态混凝土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处理混凝土材料与环境的关系过程中采取了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混凝土不仅仅是作为建筑材料,为人类构筑所需要的结构物或建筑物,而且它是与自然融合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的材料。现将目前所开发的生态混凝土品种及其应用介绍如下,供参考。 1、透水性混凝土 与普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透水性道路能够使雨水迅速地渗入地表,还原成地下水,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及时补充,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同时透水性路面具有较大的孔隙率,与土壤相通,能蓄积较多的热量,有利于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消除热岛现象;当集中降雨时,能够减轻排水设施的负担,防止路面积水和夜间反光,提高车辆、行人的通行舒适性与安全性;大量的孔隙能够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创造安静舒适的交通环境。由于透水性路面有诸多优点,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广泛使用这种路面材料,将其用于公园、人行道、轻量级车道、停车场以及各种体育场地。如日本1998年渗水路面的施工量达到了719万m2,占当年人行道和广场使用铺设材料的80%以上。到目前为止,用于道路铺装和地面的透水性混凝土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水泥透水性混凝土 以硅酸盐类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单一粒级的粗骨料,不用细骨料配制的无砂、多孔混凝土。该种混凝土一般采用较高强度的水泥,集灰比为3.0-4.0,水灰比为0.3-0.35的范围。混凝土拌合物较干硬,采用压力成型,形成连通孔隙的混凝土。硬化后的混凝土内部通常含有15%-25%的连通孔隙,相应地表观密度低于普通混凝土,通常为1700-2200kg/m3。抗压强度可达15-35Mpa,抗折强度可达3-5Mpa,透水性系数为1-15mm/s的范围。该种透水性混凝土成本低,制作简单,适用于用量较大的道路铺筑,而且耐久性好。 (2)高分子透水性混凝土 它是采用单一粒级的粗骨料,以沥青或高分子树脂为胶结材料配制面成的透水性混凝土。与水泥透水性混凝土相比,该种混凝土强度较高,但成本也高。同时由于有机胶凝材料耐候性差,在大气因素作用下容易老化,且性质随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尤其是温度升高时,容易软化流淌,使透水性受到影响。 (3)烧结透水性制品 以废弃的瓷砖、长石、高岭土等矿物的粒状物和浆体拌合,压制成坯体,经高温煅烧而成,具有多孔结构的块体材料。该类透水性材料强度高,耐磨性好,耐久性优良。但烧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成本较高。适用于用量较小的高档地面部位。 2、绿化混凝土 绿化混凝土是指能够适应绿色植物生长、进行绿色植被的混凝土及其制品。绿化混凝土用于城市的道路两侧及中央隔离带,水边护坡、楼顶、停车场等部位,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调节人们的生活情绪,同时能够吸收噪音和粉尘,对城市气候的生态平衡也起到积极作用,与自然协调、具有环保意义的混凝土材料。 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最早开始研究绿化混凝土,从混凝土结构物的绿化施工方法、评价指标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绿化混凝土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城市建筑物的局部绿化、沿岸、护岸工程到道路、机场建设等大型土木工程,均考虑了绿化措施。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混凝土结构物的绿化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仅限于使用孔洞型绿化混凝土块体材料,用于城市停车场。因此,积极开发、研究和应用绿化混凝土是将混凝土

新型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出的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新型材料。主要应用于桥梁等建筑工程。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以下简称RPC)是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之后,出现的一种力学性能、耐久性能都非常优越的新型建筑材料。 RPC是在20世纪90年代同法国一个实验室开发研究出的新型超高性能材料。它是在DSP(Densified System containing ultra-fine Particles)材料与纤维增强材料相复合的高技术混凝土。根据其组成和热处理方式的不同,这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00MPa 至800MPa;抗拉强度可以达到20MPa至50MPa;弹性模量为40Gpa至60Gpa;断裂韧性高达40000J/m2,是普通混凝土的250倍,可与金属铝媲美;氯离子渗透性是高强混凝土的1/25,抗渗透能力极强;300次快速冻融循环后,试样未受损,耐久性因子高达100%;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与其自重之比接近于钢梁。RPC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可以解决目前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抗拉强度不够高、脆性大、体积稳定性不良等缺点,同时还可以解决钢结构的投资高、防火性能差、易锈蚀等问题。 2、优点 从工程应用角度来看,活性粉末混凝土有以下的优点: ⑴ RPC可以有效地减轻结构物的自重。 RPC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在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更薄的截面或具有创新性的截面形状,从而使结构自重比普通混凝土结构轻得多。 ⑵可以大幅度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 RPC材料减小了界面过渡区的厚度与范围。骨料粒径的减小,其自身存在缺陷的机率减小,整个基体的缺陷也减少。RPC十分密实,孔隙率极低,它不但能够阻止放射性物质从内部泄漏,而且能够抵御外部侵蚀性介质的腐蚀,从整体上提高了体系均匀性、强度和耐久性。 ⑶采用RPC设计的构件。 从而极大地减少箍筋和受力筋的用量,甚至可以不设置箍筋。 ⑷RPC结构的高耐久性。 极大地减少或免除了维护费用,延长了使用寿命,因而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⑸RPC材料的高韧性和结构自重的减轻 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震和抗冲击性能。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项目

附件1: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项目 申请报告主要内容 一、总论 (一)项目背景及项目概况 (二)项目承担企业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及装备现状,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和市场分析 (一)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分析 (二)市场分析。包括产品市场供需分析、市场竞争力及风险分析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包括产能等) (二)产品方案(主要产品种类、产量、质量和技术水平) 四、厂址选择及用地方案 (一)厂址现状及建设条件、用地方案 (二)现有场地利用情况 (三)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主要设备方案 (二)工程方案 (三)技术方案、生产工艺流程及装备水平六、主要原材料供应、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一)主要原材料供应 (二)资源开发和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七、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一)总图布置 (二)场内外运输 (三)公用辅助工程 八、节能措施 (一)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二)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九、环境影响分析 (一)厂址环境条件和现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十、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危害因素与危害程度 (二)安全措施方案

(三)消防设施 十一、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表 (二)资本金筹措 (三)债务资金筹措 (四)申请专项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十二、财务分析及评价结论 (一)不确定性分析 (二)财务评价结论 (三)项目风险分析 十三、经济和社会影响分析 (一)从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竞争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综合利用、改善环境以及循环经济等方面,分析项目的影响 (二)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三)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四)社会评价结论 十四、项目进展情况 包括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项目的审批、核准或备案情况,在建项目的完成情况; 十五、结论与建议 十六、需要提交的有关附件 1、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姓名:王心学号:2010212103042 众所周知,混凝土(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人造石材)造价较低,是土建工程结构中的首选材料,也是目前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的土建工程、水利工程、地下工程、公路、铁路、桥梁等工程中。普通的混凝土材料是由胶结材料(石灰、水泥)、细骨料(砂子)、粗骨料(石子)和水(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特性的人工建筑材料。过去,由于人们过分注重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上,而用高压强度的比例关系来代表其性能的优劣,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则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部分工程结构的开裂,甚至崩塌,此外,由于普通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耐久性不高,致使混凝土建筑工程的维修费用急剧增大,所以如何延长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混凝土的性价比,发展新型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势在必行。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新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其工程应用。 一、高性能混凝土 1、高性能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技术发展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在缓慢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几次变革,那就是1919年发现了水灰比定理,1938年发现了引气剂,60年代初出现高效减水剂。目前,混凝土技术发展又处在一个变革时期。新型外加剂和胶凝材料的出现使既有良好的工作性,又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混凝土的生产成为现实。这种新型混凝土称为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HPC的应用将对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和混凝土结构性能起重要作用。因此,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挪威等国都将HPC作为跨世纪的新材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和开发。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相继研制成功高性能混凝土(以下称HPC),使混凝土进入了高科技时代,日益受到国际材料界和工程界的重视。很多国家把HPC作为跨世纪的新材料加以研究与利用,使其成为当代混凝土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一个热点。HPC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粗细集料、多种矿物掺合料、水和超塑化剂,其组成和配比要比普通混凝土复杂,要求也高得多。HPC的优点体现在: a.由于HPC的高强(60Mpa~100MPa)和超高强(≥100MPa)特性,可使混凝土结构尺寸大大减少,从而减轻结构自重和对地基的荷载,并减少材料用量,增加使用空间,大幅度的降低工程造价。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作者:发布时间: 2009-09-03 访问次数: 3字体:CZ06503-0202-2007-0001 制发机关: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成文日期:2007年12月27日 标题:《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促进节约能源和保护耕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和有关政府性基金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安排使用。 第三条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政策由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制定,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由地方各级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具体负责征收和使用管理。 第四条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和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征收 第五条凡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未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规定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详见附件2. 第六条未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工程,由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按照规划审批确定的建筑面积以及每平方米最高不超过10元的标准,预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在主体工程竣工后30日内,凭招投标预算书确定的新型墙体材料用量以及购进新型墙体材料原始凭证等资料,经原预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和地方财政部门核实无误后,办理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清算手续,实行多退少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不得向施工单位重复收取,也不得在墙体材料销售环节征收,严禁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外加收任何名目的保证金或押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