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二醛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

丙二醛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

丙二醛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
丙二醛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

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能直接反映膜受损程度。相对电导率能够表示细胞膜透性的大小,可以反映植物细胞膜在逆境条件下透性的变化和受损伤程度嘞]。齐曼·尤努斯等在对新疆大果沙枣的研究中发现,叶片细胞膜透性与膜脂过氧化程度呈正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膜透性的大小和丙二醛的含量都与盐处理的浓度成正比。因此,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植物耐盐性的生理指标。

植物在遭受逆境胁迫时,产生的氧自由基数量增多,为了抵抗逆境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植物主要利用抗氧化酶系统来清除氧自由基,阻止氧化损伤,其中,抗氧化酶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

MDA含量的测定

取经250mMNaCl处理不同时间的水稻的叶片,用自来水洗净,用吸水纸把水分吸干,剪成小段。称取0.2g叶片,放于研钵中,加少许石英砂,并加入2ml0.1%的TCA,研磨成组织匀浆。把匀浆转移至25ml的离心管中,每个处理至少做三个重复。加5ml0.5%的TBA于提取液中,摇匀。将离心管放入沸水中煮10-15min (从离心管溶液表层开始出现均匀的小气泡开始计时)。到时间后,将离心管取出后放入冰浴中。待离心管溶液冷却后,4℃,3000g,离心15min,吸取上清液,量其体积,用0.5%TBA作为空白,分别测定450nm,532nm及600nm处的吸光度。

质膜透性的测定

取经250mMNaCl处理不同时间的水稻的叶片,用自来水洗干净,并用去离子水冲洗,用吸水纸把水吸干,用剪刀将植物材料均匀剪成1㎝左右的小段。称取适量的植物材料放入试管中,加入去离子水(0.1g材料+8.0ml去离子水)。用真空抽气泵抽气放气3次,使细胞间的气体放出,是样品沉入水中,利于离子的向外扩散。室温静置1-2h,使用电导率仪测试管中溶液的电导率值,记录为原电导率值高温将样品材料煮死(100℃,5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测电导率值,记录为总电导率值。

相对电导率(%)=原电导率值/总电导率值×100%

Na+、K+含量测定

不同部位的干样,磨碎,将样品倒入干燥的小烧杯中,在通风橱中加10ml浓HNO3,170℃下微波硝解后,定容到10ml,用美国热电公司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CP)分别测定地上部和根的Na+、K+含量。

(1)将烘干至恒重的植物材料磨碎,取一定量的粉末,放于50ml干燥的小烧杯中。

(2)在通风橱中加入10ml浓HNO3,烧杯盖上表面皿放于170℃电加热板上,微

波消解2h。

(3)将烧杯内消化后的溶液转移至10ml比色管中,高纯水定容至10ml。

(4)用IRISIntrepidⅡ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Na﹢、K﹢含量

植物器官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会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MDA是其产物之一,通常可用它作为膜脂过氧化指标,反映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和植物逆境条件反应的强弱(陈贵等,1991)。Lutts 等(1996)研究发现在盐胁迫下,耐盐品种水稻中MDA 含量远远低于不耐盐水稻,表明抗逆性强的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细胞膜过氧化程度低于抗逆性差的植物。 ̄ ̄___黄益宗,张文强,招礼军等。Si对盐胁迫下水稻根系活力"丙二醛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生态毒理学报,2009,6(4)860-866

paper-季铵盐研究进展

季铵盐杀生剂杀生性能与机理研究进展 张跃军,赵晓蕾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要:该文对国内外季铵盐杀生剂及其杀生性能与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以已有的季铵盐7代产品的发展历程为基础,提出可按季铵盐的结构特点将其分为单链季铵盐、双链季铵盐、聚季铵盐和混合季铵盐4个大类。进而,结合这4个大类季铵盐杀生剂的结构特点,以菌藻为亲抑对象,对其所具有的杀生性能与机理分别进行了阐述,归纳了季铵盐杀生剂杀生过程的6个基本步骤和杀生作用的4个基本方式。在该基础上特别提出,研究季铵盐分子与其作用对象的关键作用位点和致死作用方式应是机理研究的要点所在;针对具体作用对象的浓度,研究得到杀生剂的浓度与作用时间的关系是其应用的重要基础。最后,给出了今后对季铵盐杀生剂杀生性能与机理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季铵盐杀生剂;发展历程;杀生性能;杀生机理 中图分类号:TQ2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14(2010)12-1145-0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卫生观念不断增强,对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具有杀生功能的化学药剂和复合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已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其开发与生产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1]。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杀生剂中,季铵盐化合物以其广谱高效的杀生性能,以及使用范围广、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安全低毒、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 1季铵盐杀生剂产品的发展历程及其结构类别

人们对季铵盐化合物的认识就是从其所具有的杀菌作用上开始的。1915年,Jacobs W A等首次合成了季铵盐化合物,并指出这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但该研究成果一直未受到重视。直到1935年,Domagk G[3]发现了烷基二甲基苄基 氯化铵的杀菌作用,进一步研究了杀菌性能与结构的关系,并利用其处理军服以防止伤口感染。随后,季铵盐杀生剂才逐渐引起关注。同年,Wetzel R即将季铵盐 杀生剂用于临床消毒[4]。 1.1产品的发展历程 季铵盐杀生剂发展到今天,按其开发历程来划分,至少已有7代产品。第1代 产品为烷基二甲基苄基卤化铵,其中烷基链长为C 12~C 16 的产品杀菌效果最佳;第 2代产品为第1代产品的衍生物,可通过苯环或季氮上的取代反应得到;第3代产 品为双烷基二甲基卤化铵,与前两代相比,在合成工艺、生产成本方面都有了改进,且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第4代产品为第1、3代产品的混合物,杀 菌效果比前3代产品高出4~20倍,且抗干扰能力强、毒性小、价格较低;第5代产品为含有2个N+的双季铵盐,主要特点是杀菌效果好、毒性低、水溶性好,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第6代产品为聚合季铵盐,具有毒性更小、杀菌作用更温和的特点,故更具药用价值,如角膜接触镜和个人护理用品的杀菌;第7代产品为第1、2、6代产品的混合物,利用协同增效的原理,其杀菌效果优于单一成分[4~6]. 1.2产品的结构类别 以文献指出的产品发展历程为基础,系统考察这7代产品的分子结构不难发现,季铵盐杀生剂各代产品的结构可用通式图示如下:

丙二醛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

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之一,能直接反映膜受损程度。相对电导率能够表示细胞膜透性的大小,可以反映植物细胞膜在逆境条件下透性的变化和受损伤程度嘞]。齐曼·尤努斯等在对新疆大果沙枣的研究中发现,叶片细胞膜透性与膜脂过氧化程度呈正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膜透性的大小和丙二醛的含量都与盐处理的浓度成正比。因此,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植物耐盐性的生理指标。 植物在遭受逆境胁迫时,产生的氧自由基数量增多,为了抵抗逆境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植物主要利用抗氧化酶系统来清除氧自由基,阻止氧化损伤,其中,抗氧化酶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 MDA含量的测定 取经250mMNaCl处理不同时间的水稻的叶片,用自来水洗净,用吸水纸把水分吸干,剪成小段。称取0.2g叶片,放于研钵中,加少许石英砂,并加入2ml0.1%的TCA,研磨成组织匀浆。把匀浆转移至25ml的离心管中,每个处理至少做三个重复。加5ml0.5%的TBA于提取液中,摇匀。将离心管放入沸水中煮10-15min (从离心管溶液表层开始出现均匀的小气泡开始计时)。到时间后,将离心管取出后放入冰浴中。待离心管溶液冷却后,4℃,3000g,离心15min,吸取上清液,量其体积,用0.5%TBA作为空白,分别测定450nm,532nm及600nm处的吸光度。 质膜透性的测定 取经250mMNaCl处理不同时间的水稻的叶片,用自来水洗干净,并用去离子水冲洗,用吸水纸把水吸干,用剪刀将植物材料均匀剪成1㎝左右的小段。称取适量的植物材料放入试管中,加入去离子水(0.1g材料+8.0ml去离子水)。用真空抽气泵抽气放气3次,使细胞间的气体放出,是样品沉入水中,利于离子的向外扩散。室温静置1-2h,使用电导率仪测试管中溶液的电导率值,记录为原电导率值高温将样品材料煮死(100℃,5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测电导率值,记录为总电导率值。 相对电导率(%)=原电导率值/总电导率值×100% Na+、K+含量测定 不同部位的干样,磨碎,将样品倒入干燥的小烧杯中,在通风橱中加10ml浓HNO3,170℃下微波硝解后,定容到10ml,用美国热电公司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CP)分别测定地上部和根的Na+、K+含量。 (1)将烘干至恒重的植物材料磨碎,取一定量的粉末,放于50ml干燥的小烧杯中。 (2)在通风橱中加入10ml浓HNO3,烧杯盖上表面皿放于170℃电加热板上,微 波消解2h。 (3)将烧杯内消化后的溶液转移至10ml比色管中,高纯水定容至10ml。 (4)用IRISIntrepidⅡ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Na﹢、K﹢含量

季铵盐对膜的作用机理

机理参考文献 表征单萜对膜的作用1binding to LPS23Ag的作用机理4壳聚糖作用机理5Hypoxis rooperi corm extract对膜的作用67 peptide 荧光法,Confocal microscopy,lipid vesicle titration test8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using liposome and membrane probe 9 Lipid binding and membrane penetration10H谱及P谱研究peptide与菌膜的作用11-121314-15 1. Trombetta, D.; Castelli, F.; Sarpietro, M. G.; Venuti, V.; Cristani, M.; Daniele, C.; Saija, A.; Mazzanti, G.; Bisignano, G., Mechanisms of antibacterial action of three monoterpenes.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05, 49, (6), 2474-2478. 2. Tsubery, H.; Yaakov, H.; Cohen, S.; Giterman, T.; Matityahou, A.; Fridkin, M.; Ofek, I., Neopeptide antibiotics that function as opsonins and membrane-permeabilizing agents for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05, 49, (8), 3122-3128. 3. Rosenfeld, Y.; Sahl, H. G.; Shai, Y., Parameters involved in antimicrobial and endotoxin detoxification activitie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Biochemistry 2008, 47, (24), 6468-6478. 4. Jung, W. K.; Koo, H. C.; Kim, K. W.; Shin, S.; Kim, S. H.; Park, Y. H.,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he silver ion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8, 74, (7), 2171-2178. 5. Raafat, D.; von Bargen, K.; Haas, A.; Sahl, H. G., Insights into the mode of action of chitosan as an antibacterial compound.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8, 74, (12), 3764-3773. 6. Laporta, O.; Funes, L.; Garzon, M. T.; Villalain, J.; Micol, V., Role of membranes on 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the bloactive compounds from Hypoxis rooperi corm extract.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07, 467, (1), 119-131. 7. El Amri, C.; Lacombe, C.; Zimmerman, K.; Ladram, A.; Amiche, M.; Nicolas, P.; Bruston, F., The plasticins: Membrane adsorption, lipid disorder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Biochemistry 2006, 45, (48), 14285-14297. 8. Lee, D. G.; Kim, D. H.; Park, Y.; Kim, H. K.; Kim, H. N.; Shin, Y. K.; Choi, C. H.; Hahm, K. S., Fungicidal effect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PMAP-23, isolated from porcine myeloid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1, 282, (2), 570-574. 9. Sung, W. S.; Park, Y.; Choi, C. H.; Hahm, K. S.; Lee, D. G., Mode of antibacterial action of a signal peptide, Pep(27) from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7, 363, (3), 806-810. 10. Katz, M.; Tsubery, H.; Kolusheva, S.; Shames, A.; Fridkin, M.; Jelinek, R., Lipid binding and membrane penetration of polymyxin B derivatives studied in a biomimetic vesicle system. Biochemical Journal 2003, 375, 405-413. 11. Ouellet, M.; Doucet, J. D.; V oyer, N.; Auger, M., Membrane topology of a 14-mer model amphipathic peptide: A solid-state NMR spectroscopy study. Biochemistry 2007, 46, (22), 6597-6606. 12. Gehman, J. D.; Luc, F.; Hall, K.; Lee, T. H.; Boland, M. P.; Pukala, T. L.; Bowie, J. H.; Aguilar, M. I.; Separovic, F., Effect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from Australian tree frogs on anionic phospholipid membranes. Biochemistry 2008, 47, (33), 8557-8565. 13. Bonev, B. B.; Chan, W. C.; Bycroft, B. W.; Roberts, G. C. K.; Watts, A., Interaction of the lantibiotic nisin with mixed lipid bilayers: A P-31 and H-2 NMR study. Biochemistry 2000, 39, (37), 11425-11433. 14. Pukala, T. L.; Boland, M. P.; Gehman, J. D.; Kuhn-Nentwig, L.; Separovic, F.; Bowie, J. H., Solution structure and interaction of cupiennin 1a, a spider venom peptide, with phospholipid bilayers.

过氧化二异丙苯有什么用途

过氧化二异丙苯有什么用途 过氧化二异丙苯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主要的用途是用于作为天然胶合成胶或者是聚乙烯树脂,不用于硫化丁基胶,而且要注意正确的储存方法,应该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光,同时要注意温度不能够超过30度,以免引起 燃烧或者爆炸。 ★一简介 过氧化二异丙苯(dicumyl peroxide),又称硫化剂DCP、过氧化二枯茗。分子式C18H22O2,相对分子质量270.37。物化性能白色结晶。熔点41~42℃。相对密度1.082。分解温度 120~125℃。室温下稳定,见光逐渐变成微黄色。不溶于水,溶 于乙醇、乙醚、乙酸、苯和石油醚。活性氧含量5.92%(纯度100%),5.62%(纯度95%)。溶于苯中半衰 期:171℃:1min;117℃:10h;101℃:100h。是一种强氧化剂。 ★二、合成方法

由过氧化氢异丙苯还原、缩合而得。用亚硫酸钠将过氧化氢异丙苯在62-65℃还原为苄醇。然后在高氯酸催化剂的存在下,使苄醇与过氧化氢异丙苯在42-45℃缩合,得到过氧化二异丙苯缩合液。经10%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真空蒸馏提浓后,再溶于无水酒精,于0℃以下结晶,过滤干燥即得硫化剂DCP。工业品含量97%。 ★三、主要用途 1.天然胶、合成胶、聚乙烯树脂用硫化剂和交联剂,不用于硫化丁基胶。日本用作电缆护套的聚乙烯的交联剂占70%,另外一部分用于EVA的交联泡沫材料、橡胶硫化、不饱和聚酯的固化交联剂等。交联聚乙烯作为电缆绝缘材料,不仅使聚乙烯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和加工性能,而且提高了耐热性。100份聚乙烯使用该品 2.4份,DCP可使EVA泡沫材料形成细微均匀泡沫,同时提高了耐热性和耐候性。该品也用做高聚物的引发剂。 2.用作丁腈橡胶、氯丁橡胶、聚苯乙烯的交联剂。用作自由

脂质过氧化

脂质过氧化英文名称:lipid peroxidation 定义: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或超氧化物能使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经非酶性氧化生成氢过氧化物的过程。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脂质(二级学科) 氧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在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两者处于协调与动态平衡状态,维持着体内许多生理生化反应和免疫反应。一旦这种协调与动态平衡产生紊乱与失调,就会引起一系列的新陈代谢失常和免疫功能降低,形成氧自由基连锁反应,损害生物膜及其功能,以致形成细胞透明性病变、纤维化,大面积细胞损伤造成进神经、组织、器官等损伤。这种反应就叫脂质过氧化。 脂质过氧化原理 脂质过氧化过程中发生的ROS氧化生物膜的过程,即ROS与生物膜的磷脂、酶和膜受体相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侧链及核酸等大分子物质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形成脂质过氧化产物(Lipid PerOxide, LPO)如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和4-羟基壬烯酸(4-hydroxynonenal,HNE),从而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ROS活性氧簇 需氧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活性氧簇(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包括:O2 -·、 死平衡,除了引起细胞凋亡、坏死的功能,低浓度的ROS 更广泛的生理意义在于其对转录因子的激活以及对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 4-羟基壬烯酸(HNE)ELISA分析 4-羟基壬烯酸(HNE)ELISA分析(OxiSelect? HNE-His Adduct ELISA Kit):4-羟基壬烯酸(HNE)是两个强毒力的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之一,常常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 1、防腐剂的定义 简而言之,防腐剂就是指可以阻止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在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作用是保护产品,使之免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防止消费者因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而引起可能的感染。化妆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一般情况下,在外观就能够反应出来。如霉菌和酵母菌经常在产品的包装边沿等地方出现霉点;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PH值改变、发泡、变味,如果是乳化体则可能出现破乳,成块等。如果防腐剂添加的量不够,则可能出现微生物适应周围的生长环境,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防腐失效。 2、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是依赖于一些环境因素的:物理方面的有温度、环境PH值、渗透压、辐射、静压;化学方面的有水源、营养物质(C、N、P、S源)、氧、有机生长因子。基于此,可以简单总结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有: 1)在一些油膏类等含水量很低的产品中,微生物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生长的; 2)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是接近中性(6.5~7.5),强酸及强碱不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比如常见的果酸产品,防腐效果通常会平行好过中性产品; 3)提高或降低渗透压会可导致细胞膜的破裂,也可引起膜的收缩和脱水; 4)另外表面张力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原因之一,在一些表面活性剂用量很高的配方中,微生物也是不容易生长,在这个方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表现比较突出,而阴离子及非离子对微生物的生理毒性则很小。 5)在一般情况下,细菌最适宜生产的温度为30℃~37℃,而霉菌及酵母菌为20℃~25℃,所以可以采用高温消毒的方法,但个别芽胞菌在适应环境后,生成保护膜,即使80℃~90℃高温下短时间内也无法将其杀灭。 防腐剂对微生物的作用,只有在足够的浓度与微生物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作用。防腐剂最先是与细胞外膜接触,吸附,穿过细胞膜进行细胞质内,然后才能在各个部位发挥药效,阻碍细胞繁殖或将其杀死。实际上,主要是防腐剂对细胞壁和细胞膜产生的效应,另外是对影响细胞新陈代谢的酶的活性或对细胞质部分遗传微粒结构产生影响。 3、防腐剂的分类 大多数的防腐剂都是通过与细胞膜接触后,与细胞壁的某些组份,主要是与蛋白质反应,破坏微生物细胞的保护结构或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秩序,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阳离子则主要是通过影响其渗透压,使细胞膜破裂,收缩和失水,从而进行杀菌。 按目前化妆品领域比较常用的几十种防腐剂,并对其按活性物进行分类。 1)、咪唑烷基脲 ISP公司的Germall115、GermallⅡ、GermabenⅡ-E、Germallplus、GermallIS-45。在杰美系列中,主要成份是咪唑烷基脲类,是一个甲醛的供体,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缓慢释放甲醛而达到杀菌的目的。Germall115的主要成份为咪唑烷基脲,其抗菌活性比GermallⅡ(双咪唑烷基脲)差,GermabenⅡ-E为尼泊金酯类的复配物,在对付霉菌、酵母菌方面比单组分方面有优势。Germallplus、GermallIS-45为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的复配物,市场反应效果也不错,但是注意避免配方中可能存在的抑制其活性的成分,另外防腐剂中1%的碘代丙炔基丁基甲氨酸酯水溶性

脂质过氧化

脂质过氧化 一、概念: 1、脂质过氧化: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或超氧化物能使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生成过氧化物的过程。(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同时也产生大量自由基。而自由基可破坏生物膜的脂质结构,损伤 DNA。) 2、过氧化物:含有过氧基-O-O-的化合物。可看成过氧化氢(H2O2)的衍生物,分子中含有过氧离子(O-)是其特征。过氧化物包括金属过氧化物、过氧化氢、过氧酸盐和有机过氧化物。 3、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体内脂肪的一种脂肪酸,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4、自由基:凡具有未配对电了的原子、原子团、离子或分子均为自由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在适当条件下可以氧化构成机体的多种物质,对于组成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细胞膜、线粒体、蛋白质、脂肪、糖类、核酸甚至分子原子均可以产生损伤作用。机体内也有产生和清除自由基的系统,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处于平衡状态,一旦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失去平衡,人体的功能会发生紊乱乃至生病,自由基与机体的神经系统疾病(如痴呆、巴金森氏症等)、血液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病等)、呼吸系统疾病(肺气肿、硅肺等)、消化系统疾病(化学性与药物中毒性肝病)、休克、衰老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外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与环境污染也能诱发或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对机体产生不应有的损伤,如吸烟者吐一口烟雾,其中就含有1百万到1亿个自由基,所以吸烟有害不仅害自己也害周围人。另外放射线、电磁辐射、二氧化硫(SO2)污染和高温(大于150℃)等均能诱发产生自由基。 二、危害: 1、中间产物自由基导致蛋白质分子的聚合; 2、脂质过氧化对细胞膜的损害:直接结果是膜不饱和脂肪酸减少,膜脂的流动 性降低; 3、脂质过氧化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联系; 4、脂质过氧化与衰老有关。 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凡具有还原性而能抑制靶分子自动氧化即抑制自由基链反应的物质称为抗氧化剂。能与自由基反应使之还原成非自由基的抗氧化剂称为自由基清除剂。几种重要的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维生素E。 三、临床意义: 临床上,在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氧中毒或缺血-再灌注等病理情况下,机体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作用于细胞膜上不饱和的磷脂部分,产生脂质过氧化,从而造成组织脏器的损害。应激状态、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和过度金属元素复合物释放使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这种高儿茶酚胺也可触发脂质过氧化反应。事实上,上述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都涉及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 系别:化学与生物农学系 专业:化学 姓名: 谢元志 学号:200904014021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 一、题目的来源 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品种开发和产品应用都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各领域内日益广泛的应用,对其性能也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为具体的要求,促使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双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表面活性剂,与单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相近的性能及相同的应用范围。由于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中含有两个锡氮原子,在金属、塑料、织物、矿石上具有更强的成键能力和吸附作用,与非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而且水溶性也明显加强,所以,双季按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沥青乳化、矿石浮选、纤维织物整理、金属加工等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研究的意义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除具有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降低表面张力及在溶液中聚集等基本特性外,还具有抑制和杀灭微生物等生物效应,因此该类表面活性剂发展的初期主要用作杀菌剂。季铵型表面活性剂的杀菌机制主要通过正离子头基吸附在负电荷的细菌表面,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来完成的;此外,其吸附到细菌体表面后,有利于疏水基与亲水基分别深入菌体细胞的类脂层与蛋白层,导致酶失去活性和蛋白质变性[1]。由于上述这两种作用的联合效应,使得季铵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Gemini(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与单季铵型表面活性剂相比,Gemini季铵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优良的理化性能[4]:更有效地降低表面张力、优良的润湿性、强的洗涤去污能力、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很好的耐温稳定性等。尤其是含有多烷基、杂环类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更有许多特殊的性能[5-6]:多烷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单烷烃链表面活性剂高得多的表面活性,与烷烃链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表征其降低表面张力能力的值要低2-3个数量级,而且具有较好的杀菌性能;杂环类表面活性剂因其自身的特殊结构,有些具有很好的杀菌性和生物降解性。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化感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彭健学号20112501082 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11科五 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实验项目种间关系—化感作用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14 年 4 月16日 实验指导老师周先叶实验评分 化感作用—五爪金龙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影 响 1实验目的 本实验选择五爪金龙作为供体植物,取其叶片水浸液研究其对大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究其化感作用 2实验原理 化感作用(Allelopathy):也称作异株克生,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影响其它植物的生长。这种作用是物种生存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都有化感作用。 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是当前化学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具体来讲,它是指供体植物通过茎叶挥发、淋溶、凋落物分解、根系分泌等途径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从而促进或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化感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植物间光、水分、养分和空间的竞争一起构成了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实验仪器、工具 供体植物:五爪金龙 受体植物:大白菜种子 实验处理:配置50gDW/L的供体植物新鲜枝叶浸提液,以蒸馏为对照 4实验步骤 4.1采集供体植物新鲜叶片回实验室 4.2在实验室将叶片洗净,剪成<2cm的片断; 4.3称取五爪金龙5g,加入蒸馏水70mL,室温下浸提24h,将浸提液倒出,补水20mL再浸提一次,将两次浸提液合并,过滤,定容至100mL。待用。 4.4吸取约5mL上述浓度的浸提液加入双层滤纸铺的直径为11cm培养皿中,每皿均匀放置50粒已消毒的受体种子(之前用5%的次氯酸钠消毒10分钟),以蒸馏水为对照,设3个重复。于人工气候箱中保湿遮光培养,湿度70%,温度设置为30℃12h,25℃12h。 4.5种子出现萌芽(胚根>1mm)后开始记录每天种子的萌发个数,7d后统计萌发率(GR),并测定根长(RL): GR=(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化感效应指数RI=T/C-1

季铵盐抑菌凝胶

季铵盐抑菌凝胶(3支装) 一、产品效果 1、营养细胞:营养细胞,激活黏膜细胞组织的分泌功能,提升自身的免疫、修复、润滑、调节功能,保持生殖系统年轻态。 2、抗衰修复:修复受损器官,恢复阴道活力,提升自身的代谢能力,达到抗衰效果 3、平衡调节:平衡阴道PH值,调节自身内份泌系统,保持卵巢年轻状态 4、抑菌防护:提搞自己免疫力,改善、预防各种妇科亚健康 二、产品特色 1、安全性高:安全至口服,对黏膜无刺激(可涂抹眼睛)小孩可使用; 2、黏膜吸收:靶向、直接营养输送,产品使用无残留 3、不影响正常夫妻生活 4、使用简单方便:(一掑、一推、一拔即可) 三、产品成份 1、季铵盐液晶(棷子提取物) 通过对病原微生态脂质外膜的破坏,透过粘膜起到杀菌作用,能快速杀灭6大类20种病原体,包括念珠菌、淋球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HPV/HIV)同时具有滋养、抗氧化、抗衰老的效果,也是解决女性妇科疾病的重大突破 2、青花素 (OPC)Oligomeric Proantho Cyanidins,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是目前为止所发现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非常强的体内活性。实验证明,OPC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并且能完全迅速吸收。具有滋润皮肤、保护心脏、调理经前综合症等功效。 欧洲人称青花素为青春营养品,皮肤维生素,口服化妆品。因为它能恢复胶原蛋白活力,使

皮肤平滑而有弹性。青花素还保护人体免受阳光伤害,促进治愈牛皮癣和寿斑。青花素是至今发现的、最好的心脏保护剂。临床实验结果表明,青花素能减轻折磨妇女的经前(紧张)综合症。 青花素的安全性能 Masquelier教授和许多科学家已经对青花素,做了多年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各种化验、毒性检验及临床等实验。广泛实验证明青花素是无毒、不致癌、没抗原性、不致胎儿畸形的滋补品。Masquelier教授指出,他用青花素治病防病有四十多年,从来没有看到直接或间接

过氧化氢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氧化剂——过氧化氢 徐畅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透明溶液。由于它具有强氧化性,在我们的生活它用途广泛,比如做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等等。 本文将介绍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并针对其消毒作用进行分析。 一、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氧化很多物质。在过氧化氢做氧化剂时,一般都被还原为-2价的氧。 它和碘单质的反应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H2O2+I==2HIO 在这个反应中,过氧化氢将碘单质氧化为次碘酸。碘做还原剂,由0价变为+1价;过氧化氢做氧化剂,其中的氧由-1价变成-2价。 还有许多反应可以体现这一点。例如: H2O2+ H2S = S↓+ 2H2O , H2O2 + SO2 = H2SO4 二、检验过氧化氢: K2Cr2O7+4H2O2+H2SO4===2CrO5+K2SO4+5H2O 这就是检验过氧化氢的反应方程式。这个反应生成了具有特征蓝紫色的CrO5 ,所以可以检验过氧化氢,当然,也可以检验K2Cr2O7 。 三、过氧化氢在生活中的应用——过氧化氢的消毒作用: 1、自身直接消毒: 过氧化氢针对细菌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在医学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消毒,在食品包装中也常有过氧化氢消毒。 H2O2=H2O+[O] 这就是过氧化氢消毒的原理 以医学上给伤口消毒为例,当它与皮肤、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立即分解生成氧。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细菌接触时能破坏细菌菌体,使细菌的一些有机物结构被氧化变性而导致细菌细胞失去活性。 2、用于制备消毒剂: 过氧化氢与硼砂反应会生成过硼酸钠,可用作消毒剂: Na2B4O7+4H2O2+2NaOH==2Na2B2O4(OH)4+H2O 在这个反应中,硼由+3价升到+5价,被氧化。 过硼酸钠有许多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消毒剂。 最后总结一下,不仅仅是过氧化氢,许多化学物质在生活中都运用广泛,其中存在许多奥妙,非常神奇,值得我们了解。 参考资料: 《普通无机化学(第二版)》严宣申王长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二版 第四章氧族元素 4.2过氧化氢 p57-59 《化学分析》上册武汉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12月第一版 第四章元素和化合物4-3(三) p174-176 《无机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天津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章 P172-174

脂质过氧化

脂质过氧化英文名称:lipid peroxidation 定义: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或超氧化物能使油脂的不饱与脂肪酸经非酶性氧化生成氢过氧化物的过程。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脂质(二级学科) 氧自由基反应与脂质过氧化反应在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两者处于协调与动态平衡状态,维持着体内许多生理生化反应与免疫反应。一旦这种协调与动态平衡产生紊乱与失调,就会引起一系列的新陈代谢失常与免疫功能降低,形成氧自由基连锁反应,损害生物膜及其功能,以致形成细胞透明性病变、纤维化,大面积细胞损伤造成进神经、组织、器官等损伤。这种反应就叫脂质过氧化。 脂质过氧化原理 脂质过氧化过程中发生的ROS氧化生物膜的过程,即ROS与生物膜的磷脂、酶与膜受体相关的多不饱与脂肪酸的侧链及核酸等大分子物质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形成脂质过氧化产物(Lipid PerOxide, LPO)如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与4-羟基壬烯酸(4-hydroxynonenal,HNE),从而使细胞膜的流动性与通透性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改变。 ROS活性氧簇 需氧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活性氧簇(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包括:O2 -·、H2O2 及HO2·、·OH 等。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高浓度的ROS 通过细胞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细胞凋亡甚至导致其坏死。随着自由基生物学研究的发展,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ROS 可双向调控某些肿瘤细胞的凋亡与增殖,并发现了自由基与细胞信号转导之间的内在关联。最新研究发现,低浓度的自由基能够影响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机体内的自由基通过其浓度调节着机体细胞的生死平衡,除了引起细胞凋亡、坏死的功能,低浓度的ROS 更广泛的生理意义在于其对转录因子的激活以及对细胞增殖、分化的促进。 4-羟基壬烯酸(HNE)ELISA分析 4-羟基壬烯酸(HNE)ELISA分析(OxiSelect? HNE-His Adduct ELISA Kit):4-羟基壬烯酸(HNE)就是两个强毒力的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之一,常常 作为判断脂质过氧化的指标。HNE能够通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加合物状态的晚期脂质过氧化终产物,这种被HNE修饰的蛋白质在细胞内会进一步导致被氧化蛋白在功能与结构上的改变。脂质过氧化检测方案 8-异前列腺素F2a ELISA检测

植物化感作用_Allelopathy_及其作用物的研究方法_阎飞

第20卷第4期2000年7月生 态 学 报AC TA ECO LOGICA SIN IC A V o l.20,N o.4J uly ,2000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 )及其作用物的研究方法 阎 飞,杨振明,韩丽梅 (解放军农牧大学农学系,长春 130062)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重中之重“95-01-05”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 收稿日期:1998-04-20;修订日期:1999-01-29 作者简介:阎 飞(1969~),男,甘肃省人,讲师。主要从事植物逆境营养生态方面的研究工作。摘要:综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室内培养和田间试验的研究方法,重点评述了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和检测方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化感作用;化感物质;研究方法;综述 Review on research methods for alelopathy and allelochemicals in plants YAN Fei ,YAN G Zhen -Ming ,HAN Li -Mei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Ag ricu ltu re an d Animal Sciences , Chang chun 130062,Ch ina )Abstract :Resea rch metho ds o n allelo pa thy w er e r ev iewed .M ethods o n ex tr actio n ,separa tio n ,purificatio n and e termina tio n o f allelochemicals w er e mainly summarized too.The resear ch issues,on which mor e a tten-tio n sho uld be paid in the future ,w ere pro po sed. Key words :allelopathy;alellochemicals;r esea rch methods;r ev iew 文章编号:1000-0933(2000)04-0000-00 中图分类号:Q 948.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加强,从而产生了不少新兴的交叉或边缘学科。生物间的化感作用就是新兴学科——生态生物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1~3]。化感作用的英文为“Allelo pa-thy ”,源于希腊语“Allelo n (相互)”和“Patho s (损害、妨碍)”[4~5]。1937年M olish 首先将其定义为:某种植物(包括微生物)生成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某种作用的现象[6]。随着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对其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和全面。1984年Rice 在《A llelo pa th y 》第二版中将其较完整地定义为: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7]。 在生态系统中,植被的形成和演替、种子萌发和衰败的抑制,农业生产中的间作、混作、套作、轮作、前后茬搭配、残茬的处置或利用以及作物和杂草的关系等,都存在化感作用,它在作物增产、森林抚育、植物保护和生物防治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虽然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有化感现象的记载,但在过去漫长的时期内,这方面的工作却始终停留在野外观察和现象描述方面[2,7~9],这主要是因为化感作用是在较长时期内发生,并常被掩盖在明显的种内 (间)竞争中,加上非生化环境因素同微生物的介入、干扰,使其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由于众多学科的联合,加之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这一学术领域逐渐活跃起来,并且获得了较大的进展[3~ 5,8,10]。但是,由于该学科内容广泛,研究者的专业结构复杂,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一致,因而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为此,本文就该内容作一综述,试图为其继续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1 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研究专业名称应用化学 班级学号xxxxxxxx 学生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填表日期xxxx 年xx 月xx 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近年来,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品种开发和产品应用都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各领域内日益广泛的应用,对其性能也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为具体的要求,促使对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双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表面活性剂,与单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相近的性能及相同的应用范围。由于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中含有两个锡氮原子,在金属、塑料、织物、矿石上具有更强的成键能力和吸附作用,与非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而且水溶性也明显加强,所以,双季按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沥青乳化、矿石浮选、纤维织物整理、金属加工等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有人曾介绍了以脂肪伯胺与环氧氯丙烷及三甲胺反应制备单烷基双季铵盐以及脂肪叔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备双烷基双季铵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以脂肪胺与丙烯睛及氯甲烷反应制备单烷基双季按盐的工艺,以期得到制取双季按盐更为经济实用的方法。 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除具有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降低表面张力及在溶液中聚集等基本特性外,还具有抑制和杀灭微生物等生物效应,因此该类表面活性剂发展的初期主要用作杀菌剂。季铵型表面活性剂的杀菌机制主要通过正离子头基吸附在负电荷的细菌表面,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来完成的;此外,其吸附到细菌体表面后,有利于疏水基与亲水基分别深入菌体细胞的类脂层与蛋白层,导致酶失去活性和蛋白质变性[1]。由于上述这两种作用的联合效应,使得季铵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 目前,我国常用的季铵盐杀菌剂主要有十二烷基苄基氯化铵(洁而灭或1227)、新洁尔灭以及它们的复合产品,这些都是单头基烷烃链季铵盐。它们在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虽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其不足之处也显现出来:细菌容易对其产生抗药性,使用剂量大(100mg/L以上),费用高,并且在使用时泡沫多,不易清除等[2-3]。 Gemini(双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与单季铵型表面活性剂相比,Gemini季铵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优良的理化性能[4]:更有效地降低表面张力、优良的润湿性、强的洗涤去污能力、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很好的耐温稳定性等。尤其是含有多烷基、杂环类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更有许多特殊的性能[5-6]:多烷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单烷烃链表面活性剂高得多的表面活性,与烷烃链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普通表面活性剂相比,表征其降低表面张力能力的值要低2-3个数量级,而且具有较好的杀菌性能;杂环类表面活性剂因其自身的特殊结构,有些具有很好的杀菌性和生物降解性。

脂质的氧化及其对DNA损伤的研究进展讲解

脂质的氧化及其对DNA损伤的研究进展 摘要:由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能够产生自由基中间体和亲电的醛类,它们能够诱发疾病,使组织突变及促使机体老化等。过氧化脂质在生物体内积累可以破坏细胞结构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对生物体伤害最大的是引发DNA损伤,主要有DNA链断裂和DNA碱基修饰两种形式。抑制脂质过氧化最有效的手段是使用抗氧化剂,它们对预防多种疾病的产生有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脂质过氧化及其对DNA损伤的研究进展,并且介绍了抗氧化剂对脂质氧化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自由基;DNA;损伤;天然抗氧化剂 脂质又称类脂或类脂物,是从动植物体内萃取出的一大类油溶性物质的总称。对大多数脂质而言,其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在生物体内,很多脂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生物膜的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 在食品、化妆品、制药、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里,脂质过氧化已从基础化学和应用化学两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脂质过氧化会带来一些有害的影响,如机体的退化和中毒。例如,脂质过氧化的过程与生物体正常结构的紊乱和膜功能损伤有关。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已被证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引发阶段。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何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并不断地研究各类抗氧化剂的作用和功能。 1 脂质的氧化 1.1 脂质过氧化的机理 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脂质的过氧化(Lipid Per oxidation,简称LPO)有如下三种类型:(1)自由基氧化;(2)酶氧化;(3)非自由基非酶促氧化[1]。其中,最重要的氧化反应是自由基引发的链式反应,也称自动氧化。这是一种不需任何外加条件,即使在黑暗与低温处也能进行的氧化反应。它包括三个阶段:链引发、链增长和链中止。脂质过氧化的基本反应如图1所示[2]。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一个或多个位于双键之间的亚甲基,这些亚甲基遇到氧化基团时显得非常活泼,它们的氢原子会被夺走形成以碳原子为中心的脂类自由基,并可进一步氧化成过氧自由基。过氧自由基产生的几率是由它在脂肪酸碳链中的位置所决定的。如果过氧自由基存在于双键两端中的一端,它就会与未氧化的脂类形成氢过氧化物和脂类自由基。如此连续下去,使脂类不断氧化。共轭双烯氢过氧化物(如图1中的4)是脂质过氧化最简单的产物,它在金属存在下是相对稳定的。然而,细胞内有大量的金属络合物和金属蛋白,它们通过一个电子转移迅速的把所有脂肪酸的氢过氧化物还原成烷氧自由基[3]。这样,最简单的初始脂质过氧化产物就有环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和羰基化合物。 如果过氧自由基在脂肪酸链的内侧,那么与相邻双键成环的可能性就大于把其还原成氢过氧化物的可能性。环化产物(图1中的5)是一个环状的过氧化物,它的邻位是一个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这一自由基会发生两种可能的反应:一是可以和O2结合生成一个过氧自由基,再与未氧化的脂类形成氢过氧化物(图1中的6);二是环化产物5经历与上述相同的步骤继续反应,形成双环过氧化物(图1中的7),它在结构上与前列腺素的内过氧化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