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波大学商学院毕业论文《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研究》

宁波大学商学院毕业论文《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研究》

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中文)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研究(英文)Research on China’s rural—urban

Integrated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学院商学院

专业金融学

行政班级07管理1班

学号074010507

姓名陈益丹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2011年4月10日

诚信承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研究》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陈益丹 2011 年 4 月 10 日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1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1)

1.1 社会养老保险“双轨”运行制度 (1)

1.2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差异 (1)

1.2.1 资金筹集方法上的差异 (1)

1.2.2 参保人数的差异 (1)

1.2.3 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差异 (1)

1.3 差异存在的不合理性 (2)

1.4 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必要性 (2)

2 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概述 (3)

2.1 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3)

2.1.1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3)

2.1.2 普惠制原则 (3)

2.1.3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3)

2.2 影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3)

2.2.1 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4)

2.2.2 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 (4)

2.2.3 城乡统一的财政分配 (4)

3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衔接机制 (5)

3.1 城保与新农保制度衔接的可能性 (5)

3.1.1 衔接的经济保证 (5)

3.1.2 衔接的制度基础。 (9)

3.1.3 衔接的法律保障 (10)

3.2 衔接方案 (10)

3.2.1 衔接路径 (10)

3.2.2 衔接步骤 (10)

3.3 案例分析 (11)

4 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模式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研究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状况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形成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应的,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从设立之初就存在城市和农村二元模式。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如何协调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是当代中国的主要议题,如何解决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之一。“十二五”期间应当走上社会建设并创造社会发展奇迹的道路,其中社会保障体系无疑应当在其中占据异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统筹城乡发展,以加强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探讨了我国现行的农村,城镇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体制

Abstract: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there ar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ome levels, Social Security and so on. These undoubtly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unique 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Accordingly, there exists urban and rural dual mode in our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rom the beginning to establish. Today, China is at a critical time of economic transition, how to coordinate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sues is the main topic of contemporary China, how to solve the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s the ke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Twelve Five" period should be embarked 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reate miracle of roads, of which no doubt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hould be an exception in which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is paper,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enhance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build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ocu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xisting rural China, urban residents of the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model Key words:Pension Insuranc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ystem

最近几年以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尤为显著,有研究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需要比发达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的养老保障问题格外严峻。“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应当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的指引下,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内容,要努力实现在最大区域范围内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

1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1.1 社会养老保险“双轨”运行制度

一直以来,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属于两个待遇悬殊的层次。城镇就业居民享受的社会养老保障服务水平较高,体制也较完善。而广大农民群众所享受的保障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有的甚至被排在边缘之外,享受不到养老保险待遇。这就形成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二元结构。

在城镇,我国一直实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是城保的统一模式,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是该基本模式的补充。

而在农村,正在采取措施由原来的老农保向新农保过度。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按照“保基本,广覆盖,能转移,可持续”的原则,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1.2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差异

1.2.1资金筹集方法上的差异

我国城镇居民实行的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方法,做到多层次统筹。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第二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而农村养老保险的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和地方拨款。因此各个地方的保障水平悬殊较大,有的地区甚至不能保证基本的老年生活。

1.2.2参保人数的差异

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远远低于城镇。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只有7277.3万人,而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3549.9万人。城镇是农村的三倍还多。尽管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但是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却无法与城镇居民相提并论。①

1.2.3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差异

养老保险替代率是衡量老年保障程度的关键性指标,它指退休金价值占某一时期内员工收入(退休前一年,前五年,或终生平均工资的比例;各国采用的基准有所不同)的比例.从某职工的退休金替代率可知道其退休后的生活大概可以维持在什么水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平.②2006年,城镇养老保险替代率为50.3%,而农村只在15%左右。城镇养老保险替代率比农村高出三倍多。在农村人口工资低于城镇三倍多的情况下又采取较低的养老保险替代率,使得人均养老保险支出在农村和城镇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

1.3 差异存在的不合理性

我国目前城镇与农村两种养老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同群体退休后的待遇悬殊,这不仅无助于体现公平公正、还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人员流动,不能有效发挥养老保险的社会互济功能,将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1.4 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必要性

农民工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他们具有城市—农村两栖性,因此,农民工养老地点的选择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与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防止由于在城乡之间流动而造成养老保险权益的中断或者损失,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促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是相当有必要的。在当今社会,新生代农民工,在所有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占到六成,相对来说,他们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适那么熟悉。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民工实现城镇化最重要的制度保障和政策选择。由调研数据可知,新生代农民工中人又一大部分要选择返乡养老。因此,为农民工提供养老保险的同时,必须提供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

城市养老返乡养老不确定

第一代农民工17.60 64.00 18.40

新生代农民工19.86 45.68 34.46 数据来源:复旦大学就业与保障中心2008年调研数据

②现代社会保障概论吕学静

2 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概述

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制度,就是指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指一种不再以户籍制度的划分为社会养老保险准入的标准,公平的对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就能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保障体制,让所有的人,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居住在农村,都能享有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

2.1 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2.1.1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养老保险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对社会生产成果的一种重新分配。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效率,以便生产更多的产品,而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中更多的强调社会成员的互助合作,对弱者权利的保障。因此,公平应作为养老保险的首要选择,同时效率又是获得公平的保障,尤其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更不能牺牲效率来换取公平。因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2.1.2普惠制原则

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保险事业。”

2.1.3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当前我国的主要任务。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覆盖面偏窄,未被覆盖的劳动者不能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缴费水平偏高,增加了财政负担、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养老保险制度要统筹考虑国家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在不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和个人就业的条件下,确定适度的保障水平。

2.2 影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由于我国社会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城乡之间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存在明显的差别,要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体化,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至今为

止都仍未形成一个成型的完善的制度。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国务院决定从 2009 年开始在全国 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因此,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建立新农保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是国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要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就要先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2.1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严格强化户籍管理基础性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管理结构。积极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逐步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引导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要加快户籍管理立法步伐。加快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建设步伐,提高户籍管理科技含量。近年来,不少省市开始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尝试。2001年底,广东省决定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城乡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对全国各城市放宽户口登记限制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2.2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

要实现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就得统筹城乡的发展规划和布局,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以前,我国的实践是城乡各自发展,其结果是城市发展较快,但农村发展滞后且乡村建设散乱无序,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状况不仅使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较慢,而且使城市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最终将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因此,要按照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的要求,统一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将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园区,休闲娱乐区,商贸区等等。使得城乡发展在统一的基础上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2.2.3城乡统一的财政分配

健全我国收入再分配体制,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和覆盖面。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收入再分配应该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应对任何社会阶层有收入再分配上的“歧视”现象。所以,我国的转移支付范围应比日前有所扩人,应该实行城乡统一的财政分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这对于启动我国农村消费需求和进一步扩人城镇消费需求,也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3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衔接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地发展,城乡分割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推进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间建立合理的衔接机制,不仅可以满足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还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奠定基础。

3.1 城保与新农保制度衔接的可能性

3.1.1衔接的经济保证

客观的国情要求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衔接,达到城乡一体化。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那么政府在现阶段有足够的经济承受能力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奇迹。30年间GDP年均增长9.7%,从1978年的3600多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万亿元,人均GDP 超过了3000美元,进入到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③2008年,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1.3%,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已经超过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末建立以农民为对象的国民年金时的社会经济水平。说明我国已经拥有了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基础。

表1 三年的相关经济指标

年份国内生产总

值(亿元)第一产业产

值(亿元)

财政收入(亿

元)

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亿

元)

农村人口占

总人口比重%

1985 7780 3575 2004.8 397 76.3

2008 314045.4 33702.061330.354760.62 54.32

2009 340506.9 35226.068518.305153.17 53.14 西方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经验表明,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时间一般是在工业化发展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期,也即工业反哺农业时期,在这一时期,国民经济中已有足够的财力可以用于农村的发展。其经济衡量指标主要有:农业GDP的比重、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人均 GDP 等。西方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时,农业GDP比重都在10%以下,农业劳动力份额在30%以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都在工业化中期,其工农业结构比例为8:2,从各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看,只要人均GDP 达到2000 美元,就意味着一国完全走上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即农业为工业提供剩余使命的结束。此时,为了使缓慢发展的农业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和谐进步,就亟需用工业剩余来反哺农业。

经济是影响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体制中,国家财政承担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的责任。由此可见,政府财政支持能力的强弱是“新农保”制度运行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政府财政支持能力的预测关系到社会养老保险一体

③戴卫东。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十个关键问题现代经济探讨20

化体制的改革与推进。本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我国2011—2025年财政收入进行预测分析。

*数据选取与模型建立

选取1980年—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数据

年份财政收入

NGR(亿元)财政收入增

长速度(%)

年份财政收入

NGR(亿元)

财政收入增

长速度(%)

1980 1159.93 1.2 1995 6242.2 19.6

1981 1175.79 1.4 1996 7407.99 18.7

1982 1212.33 3.1 1997 8651.14 16.8

1983 1366.95 12.8 1998 9875.95 14.2

1984 1642.86 20.2 1999 11444.08 15.9

1985 2004.82 22.0 2000 13395.23 17.0

1986 2122.01 5.8 2001 16386.04 22.3

1987 2199.35 3.6 2002 18903.64 15.4

1988 2357.24 7.2 2003 21715.25 14.9

1989 2664.9 13.1 2004 26396.47 21.6

1990 2937.1 10.2 2005 31649.29 19.9

1991 3149.48 7.2 2006 38760.2 22.5

1992 3483.37 10.6 2007 51321.78 32.4

1993 4348.95 24.8 2008 61330.35 19.5

1994 5218.1 20.0 ….. ….. …..

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

注:本表中的财政收入不包括国内外债务收入

1.时间数列平稳性判断:给出一个随机时间序列,可通过该序列的时间路径图来粗略地判

断它是否是平稳的。一个平稳的时间序列在图形上往往表现出一种围绕其均值不断波动的过程;而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则常常会持续上升或者是持续下降。④1)将我国财政收入用时间序列Xt表示,并做时序图判断该时间序列的平稳性。由图4-1明显的可以看到,该序列不是平稳序列,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平稳化处理。

④计量经济学第二版324页

我国财政收入时序图

10000

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198019821984

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

年份

我国财政收入

我国财政收入时序图

图4-1

2)平稳化处理:先对序列Xt 根据logXt=log (Xt )这一函数进行平稳化处理,再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ADF 检验图以及自相关图,偏相关图分别如下图4-2,图4-3,图4-4所示。

2.模型识别

AR模型:自相关系数拖尾,偏自相关系数截尾;

MA模型:自相关系数截尾,偏自相关函数拖尾;

ARMA模型: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均拖尾。

从logngr的自相关图和偏相关图中可以看出,ACF拖尾,PACF截尾并且在第二阶就明显下降。因此,可设定为AR(1)过程。

3.模型估计与诊断

利用eviews软件中的“quick”—estimate equation 对该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估计。AR(1)的回归结果如下:

4..模型预测

上图中,实线代表的是logngr的预测值,两条虚线则提供了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区间。可以看到,logngr的值越来越大,则NGR的值也越来越大。我国财政收入在未来几年,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对新农保的支持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3.1.2衔接的制度基础。

新农保险制度采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框架,城镇社会养老保险采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因此,这两种制度框架在总体上具有一致性,体现了城乡之间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为实现全国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奠定了重要

的制度基础。⑤

3.1.3衔接的法律保障

根据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农民工在不同城市之间的缴费年限可以累加,从而减少了对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消极影响,可以改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状况。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研究当中,必然会涉及农民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农民工是连接城镇和农村的重要纽带。有学者研究指出,使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居民平等,无差异的社会保障权利以及其他权利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根本动力,是跳出“流动但不定居,定居但不融合”怪圈,实现“流动,定居,融合”的最根本的途径。

3.2 衔接方案

3.2.1衔接路径

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使每个公民在“老有所养”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我们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重点的我们从巩固和发展城保和新农保入手。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继续扩大城保的覆盖群体的同时要完善养老保险的筹资与基金运行能力,不断提高养老保险的保值增值能力。并且,我们要重点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不断推进新农保试点的范围,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新农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个人账户+社会统筹”,然而,新农保的“新”主要体现在社会统筹部分完全由政府财政支出。因此,我们可以从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两个方面进行衔接。

社会统筹部分的衔接,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按照“比例支付,分段计算”的原则进行衔接。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中,社会统筹部分的资金来源于企业缴费,因此,我们可以引入一个社会账户,记录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统筹部分的时间和金额。假设A原来在城镇工作,参加城保,现在选择到农村去就业,这样就可以暂时封存社会账户。若A再次回到城镇工作,那么继续开放社会账户,并与原来的缴费标准和缴纳年限相累计。当A 到达退休年龄时,A领取的养老金是农村养老金与城镇养老金的加权相加。个人账户部分的衔接,则只要采取简单的相加即可。因为城镇养老保险和新农保都设有个人账户,并且都实行基金积累制,且计发标准也一致。从这一层面上来看,个人账户的一体化只要将缴费年限和金额直接累计相加。

3.2.2衔接步骤

第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构筑覆盖全体国民的养老“安全网”。在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范畴内,还有一些农民和城镇居民遗漏在养老保险体制外的现象。从2009年实行新农保试点以来,已经在不断的扩大农民的参保范围。我们需要加大新农保的试点建设,同时针对城镇非从业居民,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方法,例如补缴养老保险费使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使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到社会全体人员。

⑤2010年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第二步:要打破户籍限制,实现城乡居民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一种制度下,可以选择多档次的缴费模式,

3.3 案例分析

浙江省宁波市作为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已开始对养老保险一体化改革进行有益的探索。从2008年7月1日开始,奉化市将对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进行统一缴费标准、统一待遇标准、统一经办机构、统一操作、统一管理,实现“三保合一”。随着奉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三保合一”模式已经成为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

根据分析,“三保合一”具有六大特点:

一,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障的城乡统筹。农民和居民,打破了身份界限,实行同等缴费,同等享受社会养老保障。

二,一次缴费终生享受。参保人员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障费,就能终生按月享受养老待遇。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投保次月就可领取养老金。

三,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实行政府待遇补贴,对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人员补贴缴费额的30%的要求。

四,政策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对于个别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经申请批准,允许分次缴费。

五,率先在全省实行丧葬费补贴。办法规定参保人员死亡时,发给1000元丧葬补贴费。目前,浙江省内出台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等养老保障政策中都未实行丧葬费补贴,致使那些个人账户余额为零的享受人员死亡后因其亲属未能及时办理终止手续,多领、冒领养老金现象时有发生。我市率先实行丧葬补贴费,一来加大了参保人员的参保积极性,二来将有效防止多领、冒领现象的发生。

六,建立各项养老保险(障)制度之间的互通机制。办法规定了“老农保”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障”的转换通道,已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障的人员,在符合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参保条件时的转换办法;同时鼓励引导年轻的被征地人员、城乡居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低标准养老保险。这些互通机制的建立,使城乡群众因身份、户籍和保障需求的变化可适时选择不同的养老保障,实现了城乡一体、无缝衔接。

“三保合一”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根据调查显示,57.94%的老人认为该模式缓解了子女养老或者是自我养老的压力;31.75%的认为很大程度上有缓解。有84.23%的群众认为该养老保障模式很实惠或者有所受益,对奉化模式的满意率达到52.38%。

(以上数据来自宁波大学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资料)

表2: 2008年奉化地区主要经济指标

农业占GDP比重农业劳动力比重工农业结构人均GDP

8.8%21.4%50.8:8.839075元

从以上三项指标来看,奉化已经完全具备了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条件。所以在经济的强有力支撑下,奉化的三保合一模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三保合一”模式是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典型,在奉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可以在经济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现更大范围的一体化。

4 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模式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当前我国的主要任务。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覆盖面偏窄,未被覆盖的劳动者不能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缴费水平偏高,增加了财政负担、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养老保险制度要统筹考虑国家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在不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和个人就业的条件下,确定适度的保障水平。

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进程,最终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全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但是,我国的城市与农村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差别很大,因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是一种必然趋势。

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第四层次

制度类型国民养老金强制性年金商业保险家庭养老

管理主体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商业机构家庭单位

特点覆盖所有的

劳动者,养老

水平由国家

统筹,统一规

定。确保老年

人的基本生

活保障,突出

养老保险的

保障功能。具有强制性,

缴费水平由

居民根据自

己的情况决

居民自愿参

加,水平由自

己的个人偏

好以及经济

能力决定,市

场化运作。

主要提供精

神慰藉,作为

养老保险的

重要补充

第一层次国民养老金,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缴费情况采用税收的形式,类似于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制的征税形式。这一层次是为了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和保障功能,体现社会公平,有效地解决我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因此,每个人领取的养老金与他的缴费没有任何关系。每个人在达到年龄标准之后每个月都收到相同的养老金。当然,如果这一层次的养老金过高,会影响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供给,大家都倾向于提前退休,企业的用工成本将上升。这样不利于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所以,国民养老金只能使居民达到最低的生活保障水平。在这一阶段,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所领取的养老金是一样多的。

第二层次强制性年金。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企业年金和个人年金,缴费方式采用收费的形式,可以按照缴费的多少确定年金的等级。面向所有的居民,具有强制性,但是缴费等级和年金水平具有可选择性。其目的是使居民在拥有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老年时的生活水平。年金缴费计入个人账户,实行基金制模式。该部分基金可以由中央政府授权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管理操作。

第三层次商业保险。居民个人自愿参加,其覆盖对象主要是高收入人群,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给予鼓励与支持。保费收入完全由商业化运作,每个人的保障水平由个人偏好和经济实力决定。

第四层次家庭模式。以上所述的三种模式,是为老年人的老年生活提供必要的收入,是一种物质保障,而在享有物质保障的同时,给老年人适当的精神慰藉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因此要在以上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基础上再加上家庭模式,让儿女给老人精神上的满足。精神慰藉也是老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养老也就成为养老保障体制的一个有益补充。

这种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优点:一是有效分散风险,如第一层次实质上是现收现付制,

当年收支在全体参保人之间统筹,受人口年龄结构影响较大,但是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和投资风险问题;第二层次正好与之相反,实行基金积累制,受金融风险影响较大,但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不敏感,两者结合可以较好的分散风险。二是保障水平弹性较大,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满足了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劳动者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的目标。三是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养老责任,资金来源多元化,有利于实现资金平衡。

基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已经是当前政府的执政理念与目标。建立与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保障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这对保障农民老年的基本生活,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昌国. 浅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 农村金融研究 , 2008,(05)

[2] 林琳, 陶传平.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J]. 改革与开放 , 2008,(08)

[3] 石清华, 郑智, 李怡.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讨[J]. 浙江金融 , 2007,(07)

[4] 赵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硕士论文西安交通大学,2009

[5] 孙红民.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其问题[J]. 人口与经济 , 2009,(S1)

[6] 张志辉, 商凯. 我国农村双元养老模式探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03)

[7] 李玉虎, 韩国珍. 人口老龄化阶段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机制创新[J]. 兰州学刊 , 2009,(04)

[8] 史维良. 中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 , 2006,(06)

[9] 周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研究[D]. 复旦大学,2006

[10] 刘昌平.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思考[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04)

[11] 袁文全, 邵海.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设计[J].社会科学辑刊,2009,(06)

[12] 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1,(5).

[13] 何巧白,虞拱辰.论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浙江社会经济条件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4,(5).

[14] 骆勤.从制度转轨看浙江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发展[J].浙江学刊,2004,(6).

[15] 曹信邦.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障碍性因素分析[J].理论探讨,2006,(5).

[16] 宋斌文,张琳.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险的实践与探索——来自浙江省宁波市的案例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11).

[17] 杨宜勇,顾加佳,顾严.统筹城乡养老保险体系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

[18]A Social Insurance State Withers Away. Welfare State Reforms in Germany-or: Attempts to Turn Around in a Cul-de-sac

Hinrichs, K. 2010 A Long Goodbye to Bismarck? the Politics of Welfare Reforms In Continental Europe

[19]Modeling Assets and Liabilities of a Finnish Pension Insurance Company: A V EqC Approach Koivu, M., Pennanen, T., Ranne, A. 2007 Scandinavian Actuarial Jo urnal

致谢

本人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从开题到定稿都得到了我导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她百忙抽空为我论文提出宝贵的意见,帮助我开拓写作思路。导师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与万分的感激。

同时,我还要感谢宁波大学商学院所有老师,感谢默默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和同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