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家最受欢迎的广州“早茶”的做法

14家最受欢迎的广州“早茶”的做法

14家最受欢迎的广州“早茶”的做法
14家最受欢迎的广州“早茶”的做法

14家最受欢迎的广州“早茶”的做法

14家最受欢迎的广州“早茶”

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每当早上见面,往往喜欢以一句“一起去饮茶吧!”作为问候,足以见老广们对饮早茶的偏爱。

1.稻香酒家(侨光店)

侨光路上的一家常常要等位的粤菜馆,就在海珠广场的附近,环境高贵有气派,虽然茶点的价格较一般的酒楼要贵,但胜在品种齐全,下单即做,新鲜美味,尤其是蛋散,外皮香甜,内馅松化,味道非常好,虾饺好足料,值得一试;饭市的各式炒菜和火锅都相当不错,难怪常年生意火爆,家庭同乐的好地方,也是宴请相当体面的地方。

推荐菜式:点心,虾饺,XO酱萝卜糕,蛋散,叉烧包,柠蜜炸蛋散,烧鹅,怀旧火腩卷,芝士蛋糕,菠萝包,糯米雞,炸云吞,龙虾,牛肉丸,鸡汁包,鸡丝粉皮,核桃肉松卷,小炒,火锅,风生水起。

2.金河半岛鲍翅酒家

黄埔大道上的一家潮汕菜酒家,就在员村五横路对面,外面平平无奇,内里却富丽堂皇,大厅造成船的模样,尾部还高高翘起,旁边有小桥流水,

餐厅外还有花园,环境相当不错;广州特色的早茶点心做得一绝,叉烧酥很赞,蒜香凤爪也不错,入口即化的感觉,流沙包有些甜,虾饺皇也值得推荐,人均20元是早茶的消费;饭市出品则以潮粤菜为主,味道都挺好,特别是刺身拼盘,非常新鲜;这种环境商务宴请肯定可以,小两口撑台脚也很不错,属于附近的生意人和中上家庭的消费酒家!

推荐菜式:叉烧酥,蒜香凤爪,流沙包,虾饺皇,片皮鸭套餐,刺身拼盘,点心

3.华苑大酒店(黄埔总店)

黄埔东路上的一家老牌粤菜馆,是附近最好的酒家之一,茶点品种多,卖相精致,口味上乘,熟客众多;饭市出品很不错,乳鸽是招牌货,细嫩多汁、皮脆鲜美,水晶鸡嫩而不腻,很爽口,总体上价格适中,成为附近街坊早茶、午饭的常驻地。

推荐菜式:榴莲酥,白云凤爪,蛋挞,乳鸽,水晶鸡,牛肉丸,山水豆腐

4.裕景轩(天河北店)

天河北路上的一家饮早茶很安静的酒楼,就在百佳斜对面,环境很好,没有一般酒楼的嘈杂,包房装修豪华,点心选择很多,传统与新派混搭,即

点即蒸,薰衣草风味的包值得推荐,其它点心也不错,在广州喝茶很难找到这么安静的地方;饭市走高档粤菜路线,菜单上还有一些改良的西餐,比如考羊排,中西结合的做法,在同等档次中算是性价比还可以接受的,推荐给酷爱一家大小饮早茶的朋友品尝。

推荐菜式:虾饺,蛋挞,沙姜鸡,萝卜糕,云吞鸡,脆皮金沙鹅,肝肠粉

5.手拉手湖北餐馆(西元岗店)

达道路西元岗上的一家在广州为数不多的湖北菜馆,口味还算正宗,早茶直落,点心种类丰富,人山人海,装修虽略显普通,但味道取胜,豆皮、藕汤、热干面、红菜苔道道色香味俱全,而且价格适中,是家庭假日同乐的又一好去处。

推荐菜式:豆皮,莲藕汤,藕夹,鸭脖子,清炒泥蒿,酱板鸭,红菜苔,武昌鱼,粉蒸肉,珍珠丸子,小笼包,炒腊肉,竹篱牛肉,缅阳三蒸,热干面,玫瑰鸡翅。

6.幸运楼(泰康路店)

饮茶好去处的粤式餐馆,点心种类非常多,分量又足,味道一流,加上价钱又不贵,下午茶同夜茶时段的花费最划算;所以人就不是一般的多了,

嘈杂、搭台都是常有的事。

推荐菜式:羊杂汤凤爪水晶虾饺奶皇包榴莲酥香芋蒸排骨流沙包牛仔骨烧鹅。

7.明记海鲜城(新港西店)

茶点不错,价格实惠,生意火爆;出品的海鲜河鲜品种丰富,味道还很不错,环境就是一般粤式酒楼的装修,很明亮干净,不过一楼养着海鲜河鲜,会有点腥;服务也不错,挺勤快的,基本上一叫就到,也不用催,上菜上的很快,不过人多,环境会有些吵;想吃物美价廉的海鲜,可以来这里一试。

推荐菜式:蒜香骨烧鹅榴莲酥海鲜芝士局龙虾生蚝山水猪肚葱油饼

8.新荔枝湾(岭南会店)

知名粤菜食府,环境奢华不失雅致,号称广州做鲍参翅肚最好的地方,红烧翅最有名,出品的各式粤菜和茶点也不错,价格丰俭由人;这里有多种主题的宴会场所,无论喜欢华丽的盛宴,抑或偏爱温馨的场面,这里都能迎合顾客不同需要;吃完饭还可以去珠江边散散步,朋友聚会也非常写意。

推荐菜式:鱼翅,鲍鱼,虾饺,鳗鱼酥,燕窝,油条,春卷,杏汁燕窝

9.天鲜阁海鲜酒家(棠下店)

典型的广东风味,茶市、饭市、宵夜都有;餐厅一楼为大厅,二楼为包厢,装修得富丽堂皇,无论是聚会还是宴请都适合;海鲜酒家自然以海鲜为招牌,这里的海鲜,新鲜、生猛,做法多样,还时常都会有特价菜;招牌师爷鸡,皮脆肉滑而又爽口,配上沙姜,更加鲜美可口。

推荐菜式:海鲜,师爷鸡,榴莲酥,蛋挞,排骨,扇贝,粥类,牛柳,酸菜鱼,圣子王,烧鸡,点心。

10.大同酒家

大同酒家,前身为广州园酒家,曾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以及“国家特级酒家”,在广州人的心目中是“超级老字号”,也是广州市民喝早茶的首选,点心做的超级棒,还有粤剧听,很有老广州风味,绝对是饮茶的好去处。

推荐菜式:“金牌化皮乳猪”和脆皮鸡是大同酒家的招牌菜。大同鸡蛋挞,猪脚姜醋蛋,广东薄皮虾饺,大同脆皮鸡,娥姐粉果,“像生冷拼盘”、“金

牌化皮乳猪”、“大同脆皮鸡”、“白雪鲜虾仁”、“五彩酿猪肚”、“鲜琵琶翅”、“大地鹌鹑片”、“白汗鱼仙岛”等名菜,和“娥姐粉果”。

11.新南海城海鲜酒家

一家大众化的海鲜酒家,海鲜品种琳琅满目,绝对新鲜,而且价格非常吸引,大红袍烧肉也是招牌之选,更是限量供应,加上地方够大,明档点菜,来这里就餐非常值得推介,同时也是饮早茶和吃夜宵的好地方,常有特价菜,性价比高!

推荐菜式:海鲜,嘉积鸭,点心,卤味,煎堆,烧鹅,炖汤,赖尿虾,炭烧生蚝,大红袍烧肉,象拔蚌刺身,艇公粥。

12.天富海鲜酒家

近江南大道上的一家粤菜酒家,地铁直达,交通方便,大厅装修一般,房间环境好清静;茶点味道很好,点心即点即蒸,想要有位置得早到;饭市菜品较有特色,生意不错,必点的有铁板金针菇肥牛、烧鹅等,也不失为一个饮早茶或请客吃饭的上佳选择。

推荐菜式:蛋挞,煎饺子,鲜春卷,金沙包,铁板金针菇,肥牛,乳鸽,北江鱼。

13.莲香楼

广州莲香楼享誉国内外,有“莲蓉第一家”之称,广州经久不衰的老字号了,门面装修简单,给人淡淡的怀旧感觉;来这里饮早茶的人特别多,各种点心味道地道,不过服务一般,但冲着它的老字号还是值得一试的。

推荐菜式:糯米鸡,三丝春卷,莲蓉蟠桃包,上汤水饺,椰汁年糕曾经荣获国家优质产品奖,历史悠久的龙凤饼、嫁女饼、老婆饼,驰名省港奥的“莲香楼月饼”。

14.四季渔乡(江南西)

环境古色古香,人工小溪里有锦鲤,早茶也不错,点心即点即蒸,粤菜出品以精致著称,菜式地道而且性价比又高,这里的“窝烧牛仔骨”备受推崇,肉质松软不油不韧,各款点心即点即蒸,鲜嫩美味,非常新鲜,一家人到此体验地道的广州茶饭市热闹情景,不失为假日同乐的好去处。

推荐菜式:咸番鸡,鼎真汤王,窝烧牛仔骨,白雪映红梅,石锅烧香骨,手斯鸡,蒸水蛇丝,燕麦包,飘香榴莲酥,蛋挞。

本文《14家最受欢迎的广州“早茶”的做法》是由菜谱之家[站提供,您

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更多

广州早茶点心的英文名称

广州早茶点心的英文名称中式点心dim sum(饮茶Yum Cha) 油条twisted cruller 豆浆bean milk 豆腐花beancurd jelly 包子bum 豆沙包smashed bean bun 馒头steamed bread 花卷twistbread 馄饨wonton 锅贴fried wontons 水饺boiled dumpling

蒸虾饺steamed prawn dumpling 小笼包子small steamer bun 虾饺shrimp dumpling 烧卖shao-mai 肠粉rice noodle roll 春卷spring roll 葱油饼green onion pie 油饼cruller 千层糕layer cake 马拉糕Cantonese sponge cake 八宝饭rice pudding

凉粉agar-agar jelly 河粉fried rice noodles 干炒牛河fried rice noodles w/beef 年糕rice cake 炒面chow mein 杂碎Chop Suey 芙蓉蛋Egg Foo Yung 汤面noodles soup 阳春面plain noodles 刀削面sliced noodles 炸酱面noodles w/soybean paste

打卤面noodles w/gravy 芝麻糊sesame paste 萝卜丝饼turnip strips cake 碗糕salty rice pudding 凤梨酥pineapple cake 豆沙sweet bean paste 糯米sticky rice 血糯米black sticky rice 白粥congee

广东的早茶文化的来源及习俗

广东的早茶文化的来源及习俗 其中广东的首府广州更是以喝早茶著称,而广州人早晨去茶楼喝茶是一种传统,无论是家人或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美名"一盅两件",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 横生。广州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为讲究,饮 早茶的风气也最盛,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因此当地称饮早茶为 吃早茶。 广州茶馆的“富贵气派”较重,他们称茶馆为茶楼,一般高3层,底层有六七米高,二三层各高5米左右,舒适清雅。有单间,有雅座,有辉煌的大厅,有雅致的中厅;有中式的、西式的、日式的及东 南亚式的。茶楼的点心讲究精、美、新、巧,种类繁多。 值得注意的是:“吃早茶”并非是饮茶,其实质是上酒楼“吃早餐”而已。 而茶点在广东早茶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了。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如每家茶楼必 制的招牌虾饺,以半透明的水晶饺皮包裹两三只鲜嫩虾仁,举箸之 前已可略略窥见晶莹中透出一点微红,待入口以后轻轻一咬,水晶 饺皮特有的柔韧与虾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教人回味无穷。又如某些高级茶楼特制的燕窝酥皮蛋挞,几层金黄酥脆的蛋挞 壳内盛着嫩黄色、丝丝通透的燕窝,甫见之下已叫人食欲大动,更 不用说入口以后燕窝的甜蜜柔软与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结合,美味 得让人欲罢不能。而各色粥点,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 粥等,皆以绵软顺滑的粥底,配上不同肉鱼蛋类,再以香脆虾片、 青嫩葱花佐之,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喝来绵糯爽甜,鲜味浓郁。 广东早茶是一种独特的习俗,是广东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上见面,往往以“饮咗茶未啊?一起吖,行咯。”(意思是:“你

广东早茶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广东早茶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广东点心又称为广式点心,是以岭南小吃为基础,广泛吸取北方各地,包括六大古都的宫廷面点和西式糕饼技艺发展而成。品种多 达4000多款,是全国点心种类之冠,具有用料精博,喜用海鲜,品 种繁多,款式新颖,口味清新多样,制作精细,咸甜兼备等特点, 各款都讲究色泽和谐,造型各异,相映成趣,能适应四季节令和各 方人士的需求。 广东点心最早是以民间食品为主。广东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丰富,盛产大米,故当时的民间食品一般都 是米制品,如伦教糕、萝卜糕、糯米年糕、油炸糖环等等。正是在 这些民间小吃的基础上,经过历代的常常演变发展,而逐步形成今 日局面。 广东具有悠久的文化,早在在秦汉时期,番禺(今为广州市的一 个区)就成了南海郡治,经济繁荣,市场贸易增加,饮食业相应地发展。民间食品顺应需要也就相应地发展。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广东 新语》记述民间饮食习俗的一节中就记载:“平常则作粉果,以白 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饭其中,乃春为粉,以猪油润之,鲜明而薄以 为外,荼竹胎(笋)、肉粒、鹅膏满其中以为肉,一名曰粉角。”这 就是广东著名的美点——娥姐粉果。又如其记载的“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 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主要是说广东的著名小吃——煎堆,如今 煎堆经过演变,目前品种已多样化,其皮有软、有硬、有脆;其馅有 炮谷、豆沙、椰丝等。 广东点心在发展方面,自从秦始皇南定百越,建立“驰道”,广东等与中原的联系开始加强。汉代南越王赵佗,五代时南汉主刘龚 归汉后,北方各地饮食文化与岭南交往频繁。北方的饮食文化对广 州点心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增加了面粉制品,出现了酥饼一类食品。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广州府志》就记载有沙壅、白饼、黄饼、 鸡春饼等。

广式早茶

广东早茶的长盛不衰,与广东自古以来贸易兴盛,经济发展迅速是分不开的。在广东,早茶时分可以倾谈生意、交换信息,也可以会朋聚友、谈天说地。生意人把茶楼当作商谈重地,普通人则在此抒解压力,换得浮生半日闲。旧时广州的“妙奇香”茶楼有一副对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而广州著名的茶楼“陶陶居”三楼也有一副对联写道: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恰相逢作座中君子; 陶侃惜飞,夏禹惜寸,最可惜是杯里光阴。” 想来应是绝大部分广东人喝早茶时的心理写照吧。 4茶点 早茶点心 而茶点在广东早茶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了。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如每家茶楼必制的招牌虾饺,以半透明的水晶饺皮包裹两三只鲜嫩虾仁,举箸之前已可略略窥见晶莹中透出一点微红,待入口以后轻轻一咬,水晶饺皮特有的柔韧与虾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又如某些高级茶楼特制的燕窝酥皮蛋挞,几层金黄酥脆的蛋挞壳内盛着嫩黄色、丝丝通透的燕窝,甫见之下已叫人食欲大动,更不用说入口以后燕窝的甜蜜柔软与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结合,美味得让人欲罢不能。而各色粥点,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等,皆以绵软顺滑的粥底,配上不同肉鱼蛋类,再以香脆虾片、青嫩葱花佐之,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喝来绵糯爽甜,鲜味浓郁。 说到这里,看客诸君也许已经按捺不住,想要一尝广东早茶的美味了。但是且慢,各位对广东早茶的礼节可有了解呢?其实说来也并不复杂,广东人在别人替自己倒茶时,习惯以右手食指与中指微屈,叩击桌面以表谢意。这个简单的动作,原来源于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 5文化 早晨起来,买一份报纸,轻轻松松地走进茶楼,要一壶茶,买两样小点心,边吃边看。或者约一两个好友,叫几样点心,边吃边聊。特别是老人,不用着急上班,晨练过后,一壶早茶就可以喝到九十点钟,然后顺路到街上转一转,买点儿鱼、肉、蔬菜什么的,再慢慢地走回家去。 茶楼是广东最有代表性的、最传统的吃早餐的地方。茶楼里的点心有的几十

广东早茶名点大全

广东早茶名点大全 "到广州如果咩有饮茶,就如同没有去过一般。"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茶(叹在粤语中有享受之意)。与其说是吃早茶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愉快的消遣。粤式早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咸丰同治年间,那时早茶铺类似于街边支摊,提供茶水及三两茶点供路人歇脚闲话,以茶为主点为辅。有“一厘馆”、“二厘馆”,厘即价格,近似于茶+点的套餐。虽然条件略显简陋,但客人络绎不绝,啖早茶文化逐渐流行,路边摊渐渐演变成茶馆、茶楼,而点心的种类也逐渐的丰富起来,渐渐演变成为以点心为主,茶已退位为配角。对于广东人来说,粤式早茶的可贵之处或许在于:饮茶代表着普通人也可以企及的精致生活。不管你是富甲一方的大佬,还是整日为生活奔波的劳苦大众,都可以在饮茶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享受。过去的“一厘馆”,其实本来主要是为穷人提供的休闲场所,直到光绪年间,广州才慢慢开始出现一些档次比较高的茶馆,主要来消费的人群都是文人墨客、富绅巨贾等上流人士。但即便如此,早茶并没有沦为富人的专利,贩夫走卒也依然欣欣然的去享受自己经济范围内能够承受的 早茶。正因如此,才有了闲句:“有钱楼上楼,无钱地下踎”

(粤语,意为蹲)。说是早茶,其实并不拘泥于早晨。广州最大的酒楼一般都有早、午、晚三次茶市,早晚两次顾客最多,大酒楼可同时容纳几百人就餐、喝茶,堪称广州一景。吃早茶的客人们往往分为不同的批次,最早的一拨是早起的老年人,然后是上班族,接着是早茶连着午茶一起解决的晚起族,早茶、下午茶一直延续到夜茶,广东人的早茶变成了全天候的餐饮选择。而且去饮茶,常常可以一坐三四个小时,除了是满足口腹之欲外,实在也是串亲戚、会朋友、谈生意、搞公关的好场所,这也是广州早茶异常发达的原因。“一盅两件”,是广东人吃早茶时的习惯搭配,指的是一位客人点上一种茶和两种点心最合适,人多的话按倍数累加后合桌分享即可。既名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广东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盘点全球顶级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常见的有发酵茶(安化黑茶、普洱茶等)、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等),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虽然名为饮茶,但茶并非主角,真正的重头戏在点心。粤式点心发展至今,至少已有上千个品种。曾写过《老饕漫笔》的美食家、作家赵珩对粤式点心系统的分为六大类:1、荤蒸,如豉汁

广东早茶的饮食文化

1.1.1广东的早茶文化 广东早茶,就是广东人所说的上茶楼饮茶,而广东的茶楼不同于一般茶楼,纯粹喝茶。广东早茶则丰富得奢侈,茶,只是个借口,更广泛的是品种多样的广东点心、菜肴粥品。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 在广东人的眼里,“吃”早茶不是消耗时间,而是被视作一种交际和业余消遣时间的方式:喝茶、吃点心、看报、会友、聊天、想心思、谈生意,既填饱了肚子,又联络了感情,还交流了信息。在广东“吃”早茶就是吃时间的滋味,时间也会因此变得有滋有味,呈现出生命的趣味与丰富。也正因为这样,广东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意思是“享受”意思。 1.1.2广东点心的起源与发展 广东点心又称为广式点心,是以岭南小吃为基础,广泛吸取北方各地,包括六大古都的宫廷面点和西式糕饼技艺发展而成。品种多达4000多款,是全国点心种类之冠,具有用料精博,喜用海鲜,品种繁多,款式新颖,口味清新多样,制作精细,咸甜兼备等特点,各款都讲究色泽和谐,造型各异,相映成趣,能适应四季节令和各方人士的需求。 广东点心最早是以民间食品为主。广东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丰富,盛产大米,故当时的民间食品一般都是米制品,如伦教糕、萝卜糕、糯米年糕、油炸糖环等等。正是在这些民间小吃的基础上,经过历代的常常演变发展,而逐步形成今日局面。 广东具有悠久的文化,早在在秦汉时期,番禺(今为广州市的一个区)就成了南海郡治,经济繁荣,市场贸易增加,饮食业相应地发展。民间食品顺应需要也就相应地发展。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述民间饮食习俗的一节中就记载:“平常则作粉果,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饭其中,乃春为粉,以猪油润之,鲜明而薄以为外,荼竹胎(笋)、肉粒、鹅膏满其中以为肉,一名曰粉角。”这就是广东著名的美点——娥姐粉果。又如其记载的“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主要是说广东的著名小吃——煎堆,如今煎堆经过演变,目前品种已多样化,其皮有软、有硬、有脆;其馅有炮谷、豆沙、椰丝等。 广东点心在发展方面,自从秦始皇南定百越,建立“驰道”,广东等与中原的联系开始加强。汉代南越王赵佗,五代时南汉主刘龚归汉后,北方各地饮食文化与岭南交往频繁。北方的饮食文化对广州点心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增加了面粉制品,出现了酥饼一类食品。1758

广东人喝早茶的礼仪习俗和文化

广东人喝早茶的礼仪习俗和文化 茶典 广东人的饮茶习俗与其他地方不同还在于他们饮茶有是有“礼节”。这礼节你知道吗? 叩手茶礼 据说,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他带着仆人来到广州西关一个小茶楼饮茶。一个伙计手捧两个茶盅,里面装着茶叶,放在 乾隆与仆人桌前。然后,另一伙计右手挽一个大的铜水煲,来到乾 隆帝面前,左手拎起茶盅盖,右手往上一提,一股滚水从铜馒嘴泻下。乾隆一看茶盅,恰好灌满大半盅茶,周围点滴不漏。 乾隆十分惊讶,问伙计为什么要这样沏茶?伙计笑答这是虾眼水 冲茶,水刚刚开,才起泡眼,广东人俗称虾眼水,需要从高处往茶 冲撞,第二回才在低处冲茶,只有这样,茶才会出味。乾隆听得高兴,站起来,自己拎起铜水煲,学着伙计的模样,往仆人的茶盅里 冲茶。 这一下子把那仆人吓得几乎掉了魂,乾隆给仆人斟茶,自己如何受得起!按朝中规矩,这属皇帝赏赐,要跪在地上叩头谢恩。但如今 皇上微服出巡,不能暴露身份。仆人情急之下,连忙屈起右手食指 和中指,做成屈膝的姿势,在茶盅边的桌面上连敲几下,表示叩头 谢恩。茶伙计看了大为不解,问仆人这是什么意思。仆人随口而出:“这是叩手茶礼。” 从此,这种叩手茶礼便逐渐在茶居流行开来,后来成了广东人饮茶的礼仪,如今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最早的叩手指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手指握空拳,叩手指关节,后来才渐渐转变到现在的只用中指和食指并拢轻叩指尖了。 揭盖续茶

关于这一礼仪的由来,相传是过去有一富商到茶楼饮茶,叫堂倌给他加水,堂倌刚把壶盖打开,他“呵嗬”大叫一声,赖称壶中有 只价值千金的画眉给堂倌放飞了,定要茶楼赔偿。 老板无奈之下,从此规定,茶客凡要加水者,自己打开壶盖,以防有诈。时至今日,这习惯动作已成为茶客要加水的示意信号,无 须叫唤服务员了。 早晨起来,买一份报纸,轻轻松松地走进茶楼,要一壶茶,买两样小点心,边吃边看。或者约一两个好友,叫几样点心,边吃边聊。特别是老人,不用着急上班,晨练过后,一壶早茶就可以喝到九十 点钟,然后顺路到街上转一转,买点儿鱼、肉、蔬菜什么的,再慢 慢地走回家去。 茶楼是广东最有代表性的、最传统的吃早餐的地方。茶楼里的点心有的几十种,有的上百种,比如虾饺、咸粽子、鱼片粥、米粉以 及各种各样的小菜,等等,非常丰富。这些东西放在一个推车里, 推到客人面前,由客人随意选择。外地人常常感到奇怪,每天那么 忙碌的广东人,怎么舍得把早晨的大好时光消磨在茶楼上呢?其实, 上茶楼也是一种社交活动,无论是会友聊天,还是去谈生意,这种 场合都会让人感到非常从容,非常自在。现这种文化在上海也越来 越流行。 由于海外华人中广东人特别多,广东的早茶很早就传到了海外。在纽约、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很容易找到广东茶楼,可以到那里 去喝广东早茶。就连偏远的南太平洋小岛上,也经常看到中餐馆的 门前挂着“天天早茶”“全天供应早茶”的牌子。在这里,早茶其 实是一种广东的风味小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 进到茶馆里,首先是服务小姐给你一张记录卡,先问清楚有多少人并在卡上作记录(这叫茶位,每人一个茶位;每个茶位费要一到几 块钱不等)。选好桌子坐好,先来两壶茶。茶叶是任选的,有乌龙、 普耳、菊花、菊普(菊花加普耳)等等。 点心是不用自己去拿的,茶馆有专门的服务人员推着小车轮流在大厅里面转悠,车上放着各色点心和风味小吃,只要小车到了跟前,

广东早茶名点大全

早茶名点大全 "到如果咩有饮茶,就如同没有去过一般。"谈及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逢周末或假日,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茶(叹在粤语中有享受之意)。与其说是吃早茶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愉快的消遣。粤式早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咸丰同治年间,那时早茶铺类似于街边支摊,提供茶水及三两茶点供路人歇脚闲话,以茶为主点为辅。有“一厘馆”、“二厘馆”,厘即价格,近似于茶+点的套餐。虽然条件略显简陋,但客人络绎不绝,啖早茶文化逐渐流行,路边摊渐渐演变成茶馆、茶楼,而点心的种类也逐渐的丰富起来,渐渐演变成为以点心为主,茶已退位为配角。对于人来说,粤式早茶的可贵之处或许在于:饮茶代表着普通人也可以企及的精致生活。不管你是富甲一方的大佬,还是整日为生活奔波的劳苦大众,都可以在饮茶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享受。过去的“一厘馆”,其实本来主要是为穷人提供的休闲场所,直到光绪年间,才慢慢开始出现一些档次比较高的茶馆,主要来消费的人群都是文人墨客、富绅巨贾等上流人士。但即便如此,早茶并没有沦为富人的专利,贩夫走卒也依然欣欣然的去享受自己经济围能够承受的早茶。正因如此,才有了闲句:“有钱楼上楼,无钱地下踎”(粤语,意为蹲)。说是早

茶,其实并不拘泥于早晨。最大的酒楼一般都有早、午、晚三次茶市,早晚两次顾客最多,大酒楼可同时容纳几百人就餐、喝茶,堪称一景。吃早茶的客人们往往分为不同的批次,最早的一拨是早起的老年人,然后是上班族,接着是早茶连着午茶一起解决的晚起族,早茶、下午茶一直延续到夜茶,人的早茶变成了全天候的餐饮选择。而且去饮茶,常常可以一坐三四个小时,除了是满足口腹之欲外,实在也是串亲戚、会朋友、谈生意、搞公关的好场所,这也是早茶异常发达的原因。“一盅两件”,是人吃早茶时的习惯搭配,指的是一位客人点上一种茶和两种点心最合适,人多的话按倍数累加后合桌分享即可。既名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盘点全球顶级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厨影美食。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常见的有发酵茶(安化黑茶、普洱茶等)、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等),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虽然名为饮茶,但茶并非主角,真正的重头戏在点心。粤式点心发展至今,至少已有上千个品种。曾写过《老饕漫笔》的美食家、作家珩对粤式点心系统的分为六大类:1、荤蒸,如豉汁凤爪、豉汁排骨、金钱肚、糯米鸡等均属此类;2、甜点,包括蛋

广州的早茶说明文

广州的早茶说明文 广州,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城市。因古老而神奇的“五羊传说”,以羊城、穗城的美称闻名中外。谈及广州的传统文化,早茶绝对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接下来,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广州的早茶。 要说早茶的由来啊,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直到今天,广东早茶中茶水已经成为配角,茶点却愈发精致多样。 茶点在广州早茶中尤为重要。它们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酥点等,而湿点则是粥类、肉类、龟苓膏等。干点里面我最喜欢的莫过于虾饺了。虾饺皮薄薄的,晶莹剔透,爽口弹牙且不粘牙,以虾仁为馅,吃起来爽爽的,脆脆的,让人回味无穷,真不愧是广州早茶的一哥啊!而湿点呢,我最喜欢的是拉肠。拉肠也是粉肠。是用竹窝上加布盛上薄米粉浆蒸熟后卷成肠粉状的米制品。拉肠口味可多啦!有斋肠粉、牛肉肠粉和虾米肠粉等。吃粉肠时大家都会放酱油,不然没有味道。肠粉吃起来鲜香满口、细腻爽滑、

还有一点点韧劲,让人一吃难忘。 很多外地人会感到很奇怪,如此忙碌的广州人,怎么会舍得把早晨的大好时光消磨在茶楼上呢?其实,上茶楼也是一种社交活动,无论是会友聊天,还是去谈生意,这种场合都会让人感到非常悠闲,非常自在。在广州,饮早茶被称作“叹茶”,由此可见,对于广州人来说,饮早茶是一种享受。广州人喝早茶讲究“一盅两件”,“一盅”是指一盅茶,而“两件”则是指两份点心。倒茶时也有学问:不能先倒自己的,必须从别人开始,最后一个才是自己。别人给自己倒茶时为了表示谢意,应该用手指头在桌子上敲几下。我想这就是礼貌吧。 这就是我们广州的早茶,介绍到这里,你们都开始食指大动,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茶楼“叹叹茶”了吧? 【广州的早茶说明文】相关文章: 1.广州早茶小学作文 2.叹早茶,论广州作文800字 3.广州的春节说明文 4.叹早茶小学作文 5.扬州早茶作文 6.900字说明文:广州的春天 7.写广州的说明文600字 8.关于泰州早茶作文300字

流行广式茶点集锦.

流行广式茶点集锦 广东点心四大天王技术全揭秘(含中式点心综合知识) 点心技术是中国烹饪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有着独特的手工艺技术,既可作为食品供人们物质上的享受,又可作为艺术品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欣赏。本文为你讲述中式点心的相关知识和广东点心四大天王的技术大揭秘。 点心,是以粮、油、糖、蛋等为主料,再添加适量辅料,并经调制、成型、熟制等工序制成的食品,分中式和西式两大类别,本文以侧重中式糕点中的粤式点心为主。 中式糕点起源于中国,是具有中国传统风味和特色的糕点,因原辅料、配方、制作工艺的不同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地方风味的糕点流派又可分为以下数个: 京式糕点 以北京地区为代表,具有重油、轻糖、酥松绵软、口味纯甜、纯咸等特点。代表品种有京八件和红、白月饼等。 苏式糕点 以苏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果仁、猪板油丁,以桂花、玫瑰调香,口味重甜。代表品种有苏式月饼和猪油年糕等。 广式糕点

以广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榄仁、椰丝、莲蓉、糖渍肥膘,重糖、重油,具有皮薄馅多、油润软滑、口味甜中带咸等特点。代表品种有广式月饼等。 扬式糕点 以扬州和镇江地区为代表,馅料以黑麻、蜜饯、芝麻油为主,麻香风味突出。代表品种有维扬八件和黑麻椒盐月饼等。 闽式糕点 以福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虾干、紫菜、桂元、香菇、糖腌肉丁等,口味甜酥油润、海鲜风味突出。代表品种有福建礼饼和猪油糕等。 潮式糕点 以潮洲地区为代表,馅料以豆沙、糖冬瓜、糖肥膘为主,葱香风味突出。代表品种有老婆饼和春饼。 宁绍式糕点 以宁波、绍兴地区为代表,辅料多用苔菜、植物油,海藻风味突出。代表品种有苔菜饼和绍兴香糕等。 川式糕点 以成渝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花生、芝麻、核桃、蜜饯、猪板油丁,糯米制品较多,软糯油润、香甜酥脆。代表品种有桃片和米花糖等。 高桥式糕点 以上海高桥镇为代表,馅料以赤豆、玫瑰为主,轻糖、轻油、轻口松香。代表品种有松饼和松糕等。

早茶文化

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早茶”。“叹”在广东话中是享受的意思,由此可见,喝早茶在广东人的心目中是一种愉快的消遣,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与其他娱乐活动并无二致。 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直到今天,广东早茶中茶水已经成为配角,茶点却愈发精致多样,这种传统文化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成为广东人休闲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既名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广东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常见的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 而茶点在广东早茶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了。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如每家茶楼必制的招

牌虾饺,以半透明的水晶饺皮包裹两三只鲜嫩虾仁,举箸之前已可略略窥见晶莹中透出一点微红,待入口以后轻轻一咬,水晶饺皮特有的柔韧与虾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教人回味无穷。又如某些高级茶楼特制的燕窝酥皮蛋挞,几层金黄酥脆的蛋挞壳内盛着嫩黄色、丝丝通透的燕窝,甫见之下已叫人食欲大动,更不用说入口以后燕窝的甜蜜柔软与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结合,美味得让人欲罢不能。而各色粥点,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等,皆以绵软顺滑的粥底,配上不同肉鱼蛋类,再以香脆虾片、青嫩葱花佐之,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喝来绵糯爽甜,鲜味浓郁。 说到这里,看客诸君也许已经按捺不住,想要一尝广东早茶的美味了。但是且慢,各位对广东早茶的礼节可有了解呢?其实说来也并不复杂,广东人在别人替自己倒茶时,习惯以右手食指与中指微屈,叩击桌面以表谢意。这个简单的动作,原来源于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话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一次扮作仆人,给扮作主子的随从倒茶。随从受宠若惊,若是在皇宫里,此等待遇当跪拜叩头谢之。但是这是在宫外,不能暴露乾隆的天子身份,于是随从灵机一动,便发明了以上手势代替跪拜叩头之礼,并流传沿袭至今。

广东的早茶文化

饮早茶,谈人生——广东的早茶文化 张文彪2012051543 应用化学 所谓,吃在广东,天下闻名。这里我想借这次课程论文的机会,谈谈广东的早茶,在广东美食中,早茶是最需要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地道的广东本地人,对于喝早茶的习惯再也熟悉不过。从小,在大人聊天中就不难发现,每个亲朋好友聚会后的告别总不会少了一句“得闲饮茶”。但是在我幼年的记忆中,早茶并不是茶,而是各类精美的糕点小食,每次在大人的聊天中不知不觉把自己吃了个大圆肚。如今上大学,暨南大学又是位于广州的繁华地段,周围各式各样的酒楼都有早茶供应,从跑马场的稻香到大石牌,早茶无疑成为了我大学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个独具闲情周末,约上几位好友到茶楼坐上一个上午,既能填饱肚子,又能增进感情,何乐而不为? 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我还特地去查了资料,早茶文化居然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张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直到今天,广东早茶中的茶水已经成为配角,茶点却愈发精致多样。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传统文化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成为广东人休闲生活中必不可少一样活动。 喝早茶去哪里?当然是茶楼了。茶楼是广东最有代表性也是最传统的早餐去处,茶楼里的点心有的几十种,有的上百种,非常丰富。进到茶楼里,选好桌子落座,服务小姐会叫你点茶。她会先问清楚有多少人,然后在记录卡上记录(广州的餐馆都要收茶位费,每人一个茶位,每个茶位费一到几元钱不等)。茶叶是任选的,有乌龙、普洱、菊花、菊普(菊花加普洱)等等。 然而,在喝早茶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一个人的礼数和修养,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倒茶。从小,父亲就在喝早茶的时候边吃边教我说,倒茶是有学问的,必须先为别人倒茶,最后才给自己倒;不管别人的杯子里是否满了,都应该点滴几下以示尊重;还要用手指在桌子上敲几下,对为你敬茶的人表示感谢等等。为何要用手指在桌子上敲几下以表示对敬茶的人的感谢呢?为此我还特地查阅了资料,当年乾隆皇微服私访岭南,来到茶楼喝早茶,席间,乾隆皇帝拿

广东人饮早茶礼仪

广东人饮早茶礼仪 说到广东,相信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粤语和广东早茶了,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广东礼仪一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广东人的礼仪,我们从广东人饮早茶入手,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广东人饮早茶礼仪茶楼是广东最有代表性的、最传统的吃早餐的地方。茶楼里的点心有的几十种,有的上百种,比如虾饺、咸粽子、鱼片粥、米粉以及各种各样的小菜,等等,非常丰富。这些东西放在一个推车里,推到客人面前,由客人随意选择。外地人常常感到奇怪,每天那么忙碌的广东人,怎么舍得把早晨的大好时光消磨在茶楼上呢?其实,上茶楼也是一种社交活动,无论是会友聊天,还是去谈生意,这种场合都会让人感到非常从容,非常自在。现这种文化在上海也越来越流行。由于海外华人中广东人特别多,广东的早茶很早就传到了海外。在纽约、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很容易找到广东茶楼,可以到那里去喝广东早茶。就连偏远的南太平洋小岛上,也经常看到中餐馆的门前挂着天天早茶全天供应早茶的牌子。在这里,早茶其实是一种广东的风味小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进到茶馆里,首先是服务小姐给你一张记录卡,先问清楚有多少人并在卡上作记录(这叫茶位,每人一个茶位;每个茶位费要一到几块钱不等)。选好桌子坐好,先来两壶茶。茶叶是任选的,有乌龙、普耳、菊花、菊普(菊花加普耳)等等。 倒茶时也有学问:不能先倒自己的,必须从别人开始,

最后一个才是自己。别人给自己倒茶时为了表示谢意,应该用手指头在桌子上敲几下(用左右手似乎不限)。这个简单的动作,来源于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话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一次扮作仆人,给扮作主子的随从倒茶。随从受宠若惊,若是在皇宫里,此等待遇当跪拜叩头谢之。但是这是在宫外,不能暴露乾隆的天子身份,于是随从灵机一动,便发明了以上手势代替跪拜叩头之礼,并流传沿袭至今。还有就是不管别人的杯子里是否满了,都应该点滴几下以示尊重。 点心是不用自己去拿的,茶馆有专门的服务人员推着小车轮流在大厅里面转悠,车上放着各色点心和风味小吃,只要小车到了跟前,你就可以把它叫停,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就尽管拿就是了,服务小姐会主动把账记在记录卡上。这里要说明一下,所有的点心分为六等:小点,中点,大点,顶点,特点,超点,价格不用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啦。如今小点一般三五块钱,超点就要十七八块了。小姐知道各类点心的等级,用一个小章在记录卡的相应的等级上盖一个小印,最后结算时就凭这些小印来付钱。粤点之王虾饺 虾饺,以鲜虾仁作馅,是名副其实的虾作饺子。虾饺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是广州河南乡间一家小茶楼的老板所创制。据说,小茶楼处于水乡,常有渔民在河面叫卖鱼虾,老板便收买活虾,配以猪肉、笋等作馅,别出心裁地制作出虾饺,以虾之鲜美而驰名广州。后来虾饺的制作不断改进,其形如拇指头般小,呈半月弯形,透明的皮裹着鲜红的虾仁,可谓红装素裹,小巧玲珑,色、形、味俱全,体现岭南饮食

“叹”广州早茶,品岭南文化

“叹”广州早茶,品岭南文化 综述:早茶这一民俗存在于广东地区,而对早茶民俗的研究也颇多。王思维发表在《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的《早茶民俗的嬗变与广府文化的传承》研究以广府人作为个体,通过“叹早茶”而参与至公共领域这一方式进行探讨与思考,研究早茶民俗的嬗变与广府文化的传承。朱俊的《广州市民传统休闲文化景观研究——以早茶休闲为例》,这篇论文结合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广州早茶载体——茶楼,客体——饮食消费,主体——进行休闲活动的茶客是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讨了早茶环境与休闲之间的关系,早茶饮食、消费行为特征和茶客的休闲体验特征。《一盅两件——广式早茶》一书主要介绍了广州早茶起源,广州特色茶楼,茶叶,茶点等来体现广州的早茶民俗。除此以外,一些报纸也对早茶民俗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文研究的是广州早茶民俗,通过讲述广州早茶的概况,结合岭南文化,探讨广州早茶盛行的原因及其现状与继承发展的对策。 “叹早茶”一词几乎已成为广州的别称。虽然,早茶并非只限于广州,但由于广州的早茶名声太大,所以其他地方的早茶便变得稍有逊色。广州人所说的叹早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叹”即享受的意思,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组成广州饮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也是广州本土文化涵养出的特色产物。 一、广州早茶概述 (一)广州早茶的起源 广州人饮早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据说广州人饮早茶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广州早期的茶居叫做“二厘馆”。“二厘馆”多在街边巷口开铺,设备简陋,木凳木桌,供应糕点,顾客群体都是劳苦大众。实际上就是一个为客人提供歇脚叙谈,吃点东西的地方。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广州的“二厘馆”遍布大街小巷,有首民谣这样唱:“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冇花假。”发展到后来,这样的场所就逐渐专业起来,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场面也越来越豪华,并最终促成了广州人的早茶习俗。 (二)饮早茶的流程 很多人认为饮早茶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其实不然。早上4点到中午的11点都是广州人饮早茶的时间,而在广州大多数的酒家酒店都会有早茶服务,例如广州有名的酒家莲香楼、陶陶居等。当我们走进茶楼酒家的时候,首先是服务员给一张记录卡,先问清楚有多少人并在卡上做记录,这叫茶位,每人一茶位;每个茶位费要一到几元不等;选好桌子坐好,点上一壶茶,茶叶是任选的,有铁观音、普洱、菊花茶、乌龙等等;然后茶客就可自便,点心是不用自己去拿的,茶楼有专门的人推着一部小车四处流动,小车里有放满各色糕点和小吃,当小车推到你面前的时候就可以叫停它,然后挑选自己想吃的点心,选好以后,服务员就会在你的点心卡上盖上印章,表示你拿了多少个点心。一般情况下,食物分为六七个等级:分为小点、中点、大点、顶点、特点、超点。 (三)广州早茶的特征

广东早茶1

广东早茶 Morning Tea 名茶美点,是广东人的绝妙享受。广东人喜欢坐茶楼,一日三市,尤以早茶为盛。广东人称早茶为“一蛊两件”,就是一蛊茶,加两道点心,广东人视为“人生一乐”。Good tea and delicious dim sum are the wonderful enjoyment for Cantonese. They love sitting and eating in the teahouse for three meals, call morning tea, being the most popular meal, “one gupuls two pices”, meaning one tea plus two dim sums, and regard it as “a joy in life”. 广东的茶楼、茶厅以及各大宾馆的茶座,备有各色的香茗和广式名点。Teahouses, tea rooms and tea halls in every restaurant in Guangdong have variety scented teas and Cantonesedim sums. 茶有红茶、绿茶、乌龙茶、茉莉花茶、六堡茶等。点心有叉沙包、水晶包、小笼肉包、虾仁小包、蟹粉小笼、虾饺、各类干蒸烧卖,各种酥饼,以及鸡粥、牛肉粥、鱼生粥、猪肠粉、虾仁粉、云吞等等。Scented teas include black tea, green tea, oolong tea, jasmine tea and liupu tea. And dim sums usually have barbecued pork bun, steamed bun with pork, steamed meat dumplings, small shrimp, steamed crab, shrimp dumplings,

广东饮早茶的礼仪

茶楼是广东最有代表性的、最传统的吃早餐的地方。茶楼里的点心有的几十种,有的上百种,比如虾饺、咸粽子、鱼片粥、米粉以及各种各样的小菜,等等,非常丰富。这些东西放在一个推车里,推到客人面前,由客人随意选择。外地人常常感到奇怪,每天那么忙碌的广东人,怎么舍得把早晨的大好时光消磨在茶楼上呢?其实,上茶楼也是一种社交活动,无论是会友聊天,还是去谈生意,这种场合都会让人感到非常从容,非常自在。现这种文化在上海也越来越流行。 由于海外华人中广东人特别多,广东的早茶很早就传到了海外。在纽约、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很容易找到广东茶楼,可以到那里去喝广东早茶。就连偏远的南太平洋小岛上,也经常看到中餐馆的门前挂着“天天早茶”“全天供应早茶”的牌子。在这里,早茶其实是一种广东的风味小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 进到茶馆里,首先是服务小姐给你一张记录卡,先问清楚有多少人并在卡上作记录(这叫茶位,每人一个茶位;每个茶位费要一到几块钱不等)。选好桌子坐好,先来两壶茶。茶叶是任选的,有乌龙、普耳、菊花、菊普(菊花加普耳)等等。 倒茶时也有学问:不能先倒自己的,必须从别人开始,最后一个才是自己。别人给自己倒茶时为了表示谢意,应该用手指头在桌子上敲几下(用左右手似乎不限)。这个简单的动作,来源于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话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一次扮作仆人,给扮作主子的随从倒茶。随从受宠若惊,若是在皇宫里,此等待遇当跪拜叩头谢之。但是这是在宫外,不能暴露乾隆的天子身份,于是随从灵机一动,便发明了以上手势代替跪拜叩头之礼,并流传沿袭至今。还有就是不管别人的杯子里是否满了,都应该点滴几下以示尊重。 点心是不用自己去拿的,茶馆有专门的服务人员推着小车轮流在大厅里面转悠,车上放着各色点心和风味小吃,只要小车到了跟前,你就可以把它叫停,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就尽管拿就是了,服务小姐会主动把账记在记录卡上。这里要说明一下,所有的点心分为六等:小点,中点,大点,顶点,特点,超点,价格不用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啦。如今小点一般三五块钱,超点就要十七八块了。小姐知道各类点心的等级,用一个小章在记录卡的相应的等级上盖一个小印,最后结算时就凭这些小印来付钱。 粤点之王——虾饺 虾饺,以鲜虾仁作馅,是名副其实的虾作饺子。虾饺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是广州河南乡间一家小茶楼的老板所创制。据说,小茶楼处于水乡,常有渔民在河面叫卖鱼虾,老板便收买活虾,配以猪肉、笋等作馅,别出心裁地制作出虾饺,以虾之鲜美而驰名广州。后来虾饺的制作不断改进,其形如拇指头般小,呈半月弯形,透明的皮裹着鲜红的虾仁,可谓“红装素裹”,小巧玲珑,色、形、味俱全,体现岭南饮食的风味与特色,是广州早茶的美点。 干蒸烧卖 广东小吃。在20世纪30年代,干蒸烧卖已风靡广东各地,近20年来,又传遍广西的大中城市,成为岭南茶楼、酒家茶市必备之品。用鸡蛋液、水和面作皮,猪肉、虾肉、冬菇作馅,捏成石榴花形,蒸制而成。其色皮淡黄,蟹黄鲜艳,皮软、肉爽,稍含汁液,鲜美

广东早茶习俗

广东早茶习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在广东”,每个民族的习俗都离不开“吃”,广东尤为甚之。 广东的早茶习俗可追溯到清朝中后期,广东商业贸易飞速发展,一些商家看中商机,在路边售卖差点,茶楼就此形成。 与北京/苏州/成都等地不同,广东的早茶在喧哗中更能体现天伦之乐。诚心诚意地为亲朋好友斟茶水;看看报纸,说说东家长西家短;在这世俗的一幕里,茶壶里盛载的茶水都变得那么地亲切。 如今在岭南地区,每逢假日,常见全家老幼登上茶楼,围桌而坐,饮茶品点,畅谈国事/家事/身边事,更是其乐融融。亲朋之间,上得茶楼,谈心叙谊,沟通心灵,倍觉亲切。所以许多人即便交换意见,或者洽谈业务/协调工作,甚至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也喜欢用早茶的方式进行,这就是汉族早茶习俗之所以长期不衰,甚至更加延伸扩展的缘由。 广东早茶演变至今,早茶的时间和类型不断多元化。早上7点到9点,几乎是老年人专场,老人们晨练完便到茶楼喝早茶,早茶后便去买菜做饭或另有节目。八九点以后,常是中年和年轻人人约上三五知己一起饮茶。到了传统节日或重大日子,更多的是亲戚到茶楼里喝茶/相聚。当然,茶楼里也不乏只为吃个早餐,或独自享受慢生活乐趣的人士。 广东早茶俗称“一盅两件”,因此绝不仅是喝茶,更有各种让吃货欲罢不能的点心。干蒸烧卖是必点的点心之一,以半肥瘦猪肉、虾仁、云吞皮和鸡蛋为主要原料,以生抽、白糖、盐、鸡粉、胡椒粉、生粉、料酒为配料加工,用薄面皮裹半露的肉馅料蒸熟,色鲜味美,质地爽润,爽口不腻,风靡广东各地。风爪也是一大特色,有白云凤抓/紫金酱风爪/蚝皇风爪等,鸡爪色泽绛红,皮下饱含芡汁,有灌汤之感。食时,皮骨易离,皮软滑,骨酥烂,老少咸宜。叉烧包亦是传统名点之一,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包皮蒸熟後软滑刚好,皮色雪白,包面含笑而不露馅,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内馅香滑有汁、甜咸适口,滋味鲜美。虾饺更是具有代表性的点心,上乘的虾饺,皮白如冰,薄如纸,半透明,肉馅隐约可见,馅料有虾,有肉,有笋,吃起来爽滑清鲜,美味诱人。肠粉是起源于西关地区的特色点心,馅料各式各样,有猪肉牛肉蛋虾等,配以酱油,香滑可口,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廉价,美味,老少咸宜,妇孺皆知,从不起眼的路边小摊,到高级酒店,都有肠粉的身影。此外,早茶还能吃到各种粥,各种糕,各种包,各种甜品……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广东的早茶习俗不断被丰富,不断被发展。广东的早茶习俗必将更有内涵,广东早茶必将更值得一尝。

论广州早茶与英式下午茶的异同(1)

The difference of Guangzhou morning tea and British afternoon tea 摘要 茶发源于中国,更以难以抵挡的魅力遍及全世界。茶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地方特有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反过来赋予茶一种新的意义和内涵,使茶不在单纯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文化。因此各国茶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内涵。中国与英国的茶文化则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思想观念。这与两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将以中国的广州早茶与英式下午茶进行对比,论述这两种饮茶方式中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观以及人文习俗,从这几方面比较得出两者的差异。 关键词:早茶、下午茶、对比 Abstract Tea originates in China,and it's popular in the world. The appearance of tea has changed the way people live. As time passed it has formed a specific local custom. This habit, in turn, gives tea a new meaning and connotation. Tea is not a pure drink, but a spirit, a thought, a culture. Therefore, the tea culture of all countries has a unique style and connotation. The tea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represents the different idea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is has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tea cultur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is article will compare to Chinese Guangzhou morning tea and Britain afternoon tea, discus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cultural values and cultural customs of the two kinds of tea drinking. And make a conclusion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tea culture. Keyword: morning tea; afternoon tea; contrast 1、Overview of Guangzhou morning tea culture Guangzhou morning tea not only drink tea, but also eat dessert. This is regarded as a way of communication. And You need to go to the teahouse to drink tea. A pot of thick tea and a few desserts, get together in twos and threes. You can talk while you eat. Not only fill the stomach, contact the feelings, but also exchange the information. And maybe you can finish a business, It's really a pleasant thing. Because of this, Guangzhou people call drink tea as "tan tea". "Tan" is a common saying in Guangzhou, it means enjoying. 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 why the teahouse industry in Guangzhou has gone through a hundred years. 1.1、Guangzhou morning tea culture history Speaking of Guangzhou morning tea,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mperor Xian Feng in the Qing Dynasty. At that time, there was a restaurant in Guangzhou called "a mile restaurant", and the restaurant door hanging have "tea talk" two words board. The restaurant served tea and desserts, poor facilities, only a few wooden benches to rest for passers-by to talk. Then there was an independent teahouse called "Ju". For example, the old famou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