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整理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整理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整理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整理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抗原抗体间的结合力涉及静电引力、范德华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力,其中疏水作用力最强,它是在水溶液中两个疏水基团相互接触,由于对水分子的排斥而趋向聚集的力。

亲和性(affinity):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一个相应抗原表位(AD)之间的结合强度,取决于两者空间结构的互补程度。

亲合力(avidity):是指一个完整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与若干相应抗原表位之间的结合强度,它与亲和性、抗体的结合价、抗原的有效AD数目有关。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阶段性。

带现象(zone phenomenon):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的现象。在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中,由于抗体过剩或抗原过剩,抗原与抗体结合但不能形成大的复合物,从而不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现象。抗体过量称为前带,抗原过量称为后带。

免疫原(immunogen):是指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免疫佐剂(immuno adjustvant):简称佐剂,是指某些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载体(carrier):结合后能给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物质。

载体效应:初次免疫与再次免疫时,只有使半抗原结合在同一载体上,才能使机体产生对半抗原的免疫应答,该现象称为~。

单克隆抗体(McAB):将单个B细胞分离出来,加以增殖形成一个克隆群落,该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即~。

多克隆抗体(PcAb):天然抗原分子中常含多种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抗原表位,以该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产生含有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免疫球蛋白,即~

基因工程抗体(GEAb):是利用DNA重组及蛋白工程技术,从基因水平对编码抗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装配,经导入适当的受体细胞后重新表达的抗体。

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reaction):是指细菌和红细胞或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的颗粒性载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①直接~: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

②间接~: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如正常人O型红细胞、细菌、胶乳颗粒等)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抗原)作用,在适宜的电解质存在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为~。其敏感度高于直接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正向间接凝集反应:用可溶性抗原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的待检抗体。

反向间接凝集反应:用特异性抗体致敏载体以检测标本中的待检抗原。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用抗原致敏的载体颗粒及相应的抗体作为诊断试剂,检测标本中是否存

在与致敏抗原相同的抗原。

间接血凝试验:是以红细胞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即用已知的抗原(或抗体)致敏红细胞,与标本中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特异结合,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

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AT):将抗原(或抗体)致敏胶乳颗粒,直接与待检标本中的抗体(或抗原)发生凝集反应。(常用的载体颗粒为聚苯乙烯胶乳)

直接coombs试验:将抗人球蛋白试剂直接加到表面结合抗体的受检红细胞中,即可见细胞凝集。用于检测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如HDN、AIHA)

间接coombs试验:将受检血清和具有相应抗原性的红细胞相结合,再加入抗人球蛋白抗体即可出现可见的红细胞凝集。用于检测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

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可见的沉淀现象。

免疫浊度测定:是应用抗原抗体结合在液体中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干扰光线可用仪器检测的特点,将现代光学测量仪器与自动分析检测系统相结合应用于沉淀反应,对各种液体介质中的微量抗原、抗体和药物及其他小分子半抗原物质进行定量测定的技术。

钩状效应(high dose hook effect):免疫浊度测定,抗原过量导致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分子小,发生再解离,浊度下降,光散射减少。

单向免疫扩散实验:是先将一定量的抗体混于琼脂凝胶中,使待测的抗原溶液在琼脂内由局部向周围自由扩散,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可见的沉淀环。环的直径或面积的大小与抗原含量正相关。常用于IgG/A/M、补体C3/C4等血浆蛋白的测定。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是将抗原核抗体加在同一琼脂板的对应孔中,各自向对方扩散,在浓度比例恰当处形成沉淀线。①沉淀线靠近抗原孔,说明抗体浓度较大;靠近抗体孔则说明抗原浓度大。②形成的沉淀线弯向分子量大的一方。③(待测物为两种抗原)两条沉淀线互相吻合相连,两抗原中存在相同表位;两条沉淀线交叉,说明两抗原完全不同;两条沉淀线相切,提示两抗原之间有部分相同。

对流免疫电泳(CIEP):实质上是双扩和电泳的结合。在pH8.6的碱性缓冲液琼脂中进行电泳,分子量小、等电点低、带有较多负电荷的Ag泳向阳极,而Ab球蛋白等电点偏高(约为6--7),在pH8.6时带负电荷较少,加上分子量较大,泳动慢,受电渗(指电场中液体对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干扰后向阴极倒退,这样抗原抗体作相对运动,在较短时间内即可相遇,在孔间两者分子比例合适的地方形成沉淀线。(抗原加在-级,抗体加在+级)

抗原浓度越高,沉淀线越接近抗体孔,甚至超过抗体孔。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是双扩的8~16倍,可检出蛋白质浓度达μg/ml,常用于Ag/Ab的性质/效价/纯度测定。

火箭免疫电泳(RIE):实质上是单扩和电泳的结合。是将抗体混合于琼脂中,电泳时,抗体不移动,抗原由负极向正极移动,并随抗原浓度的下降,抗原泳动的基底区也逐渐变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沉淀西安也越来越窄,形成一个火箭状的不溶性复合物沉淀峰。抗体浓度一定时,沉淀峰的高度与抗原量呈正相关。其灵敏度可达ng/ml,常用于IgA/G等蛋白定量。

免疫电泳(IEP):将待测标本(蛋白质抗原)置于琼脂凝胶中电泳,样品中各蛋白成分因所带电荷、分子量及构型不同,被分成肉眼不可见的若干区带。然后沿与电泳方向开一平行的抗体槽并加入抗血清,置室温或37度使两者扩散。18-24h后,各区带蛋白与相应的Ab在相应的位置上形成弧形沉淀线。Ag越多,沉淀线越靠近Ab槽,其沉淀线越粗,可做细微的蛋白质组分分析,仅为定性实验。

免疫固定电泳(IFE):实质是区带电泳和沉淀反应相结合。先将血清蛋白质置于琼脂凝胶中进行区带电泳分离,再将固定剂和各型免疫球蛋白及轻链抗血清加于凝胶表面的泳道上,经过孵育,固定剂和抗血清在凝胶内渗透、扩散,抗原抗体直接发生沉淀反应,洗脱游离的抗体,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则保留在凝胶中。经氨基黑,参考泳道和抗原抗体沉淀区被着色,根据电泳移动距离分离单克隆组分,可对各类Ig及其轻链进行分型。最常用于M蛋白的鉴定。

荧光免疫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反应与荧光技术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免疫荧光技术,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直观性。

荧光抗体技术(FAT):以荧光素标记抗体对抗原进行定位染色,并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片上荧光染色的形态,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待测抗原,这种技术就是~。

荧光抗体染色方法:直接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强,但敏感性不如间接法,一种荧光抗体只能检测一种抗原)、间接法(敏感性比直接法高5~10倍,一种荧光二抗可检测多种抗原/抗体,但容易产生非特异性荧光)、双标记法(用于检测同一标本中的两种抗原)

荧光:荧光物质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使原来处于基态的电子跃迁到激发态,当其回复至基态时,激发态的电子以发射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这种发射光称为~。

①发射光谱:是指固定激发光波长,在不同波长下所记录到的样品发射荧光的谱图

②激发光谱:是指固定检测发射光(荧光)波长,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样品得到的荧光的谱图。

③荧光效率:是指荧光分子将吸收的光能转变成荧光的百分率,与发射荧光光量子的数值成正比。

④荧光效率=发射荧光的光量分子数(荧光强度)/吸收光的光量子数(激发光强度)

⑤荧光猝灭:荧光分子的辐射能力在受到激发光较长时间的照射后会减弱的现象。

只有那些能产生明显荧光的有机化合物才能作为荧光色素。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是以镧系元素标记抗原或抗体,并与时间分辨测定技术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放射性微量分析技术。

它具有灵敏度高、发光稳定、荧光寿命长、自然荧光干扰少、标准曲线范围宽等优点。

stokes位移:即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波长差。镧系元素stokes位移大(273nm),激发/发射光谱不重叠,可减少干扰。

酶免疫技术:是将酶高效催化反应的专一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标记检测技术。

是将酶与抗原或抗体结合成酶标记结合物(酶标抗原/抗体),酶标结合物既保留了抗原/抗体的免疫学活性,同时也保留了酶对底物的催化活性。在酶标记抗体(抗原)与抗原(抗体)

的特异性反应完成后,加入酶作用的相应底物,通过酶催化底物产生显色反应,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位、定性或定量的测定。

包被(coating):将抗体或抗原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过程。

封闭(blocking):用1%~5%的牛血清蛋白或5%~20%小牛血清消除固相载体表面未结合的位点,消除非特异性吸附的干扰。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把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即形成固相抗原或抗体);将抗原或抗体与酶连接成酶标记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它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有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发光免疫分析(CLIA):是将发光分析和免疫反应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检测微量抗原或抗体的新型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兼有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

发光:分子/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由基态(较低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较高能级),然后再返回到基态,并施放光子的过程。

化学发光:伴随化学反应过程所产生的光的发射现象。

发光效率:又称化学发光反应量子产率,是指发光剂在反应中的发光分子数与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之比,取决于生成激发态产物分子的化学激发效率和激发态分子的发射效率。

1、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LEIA):是用参与催化某一化学发光反应的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LP)来标记抗体(或抗原),与待测标本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后,形成固相包被抗体-待测抗原-酶标记抗体复合物,经洗涤后加入底物(发光剂),酶催化和分解底物发光。由光量子阅读系统接收,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加以放大,再把它们传送至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出测定物的浓度。

2、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是以电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标记抗体(抗原),以三丙胺(TPA)为电子供体,在电场中因电子转移而发生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它包括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在反应体系内待测标本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形成磁性微粒包被抗体-待测抗原-三联吡啶钌标记抗体复合物,复合物进入流动室,同时注入TPA缓冲液。当磁性微粒流经电极表面时,被安装在点击下面的电磁铁吸引住,而未结合的标记抗体和标本缓冲液被冲走。与此同时电极加压,启动电化学发光反应,使三联吡啶钌和TPA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子转移,产生电化学发光。光信号由安装在流动室上方的光信号检测器检测,光的强度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正比。

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是以微孔膜作为固相载体,利用液体可以流过微孔膜也可以通过毛细管作用在膜上向前移行的特性,以酶标记或各种有色微粒子(如彩色胶乳、胶体金或胶体硒等)标记抗体或抗原作为标记物,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抗原或抗体检测的快速检验方法。

胶体金免疫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或显色剂,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胶体金:也称金溶胶,是金盐被还原为金原子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胶体金颗粒由一个基础金核(原子金Au)及包围在外的双离子层构成(内层为负离子层AuCl2-,外层是带正电荷的H+)。由于静电作用,金颗粒之间相互排斥而悬浮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形成带负电的疏水胶溶液,故称胶体金。

免疫金:是指胶体金与抗原或抗体等大分子物质的结合物。其制备过程实质上是抗体蛋白等大分子被吸附到胶体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

1、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是在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并包被了抗原或抗体的渗滤装置中,依次滴加标本、免疫金及洗涤液,因微孔滤膜贴置于吸水材料上,故溶液流经渗滤装置时与膜上的抗原或抗体快速结合并起到浓缩作用,达到快速检测目的(一般5min左右完成)阳性反应在膜上呈现红色斑点。

2、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DICA):是将胶体金标记和蛋白质层析技术相结合的,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的快速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在DICA中,滴加在膜一端的标本溶液受载体末的毛细管作用向另一端移动,犹如层析一般,在移动过程中被分析物与固定于载体膜上某一区域的抗体或抗原结合而被固相化,无关物则越过该区域而被分离,然后通过胶体金的呈色条带来判读实验结果。

免疫印迹试验(IBT):亦称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法(EITB),通常又称Western-blot,是一种将高分辨率凝胶电泳和免疫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技术,具有分析容量大、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是检测蛋白质特性、表达与分布的一种常用方法,如组织抗原的定性定量检测、多肽分子的质量测定及病毒的抗体或抗原检测等。

流式细胞术(FCM):是以流式细胞仪为检测手段的一项能快速、精确地对单个细胞理化特性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新技术。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其比重在1.075~1.090,而红细胞和多核白细胞比重在1.092左右。分离淋巴细胞以密度1.077±0.001的分层液为佳。

溶血空斑实验(PFC):将经SRBC免疫过的小鼠脾细胞与一定量的SRBC混合,在补体参与下,使抗体形成细胞周围那些受到抗体分子致敏的绵羊红细胞溶解,形成肉眼可见的溶血空斑,每一个空斑中央含一个抗体形成细胞,空斑数目即为抗体形成细胞数目。

细胞因子(CK):是由机体活化的免疫细胞及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有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

细胞粘附分子(CAM):是由细胞产生、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

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在包被有待测CK抗体的微孔板上,加入可分泌相应细胞因子的待测细胞,在有或无刺激物存在的条件下培养后,待测细胞向其周围分泌细胞因子,并被板上的特异性抗体捕获。洗去细胞后用酶标抗体为一抗或二抗,分别做直接法和间接法。所选底物应在酶促反应后形成不溶性产物。一个斑点代表一个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斑点的颜色深浅程度与细胞因子量相关。

免疫球蛋白(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SPI):

SPI<0.2为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损害较轻(如微小病变肾病),治疗反应和预后大多较好;SPI>0.2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损害较重(如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预后大多不良。

M蛋白(MP):是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上十分均一的异常单克隆Ig。临床上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MM)、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重链病、轻链病等。

本周蛋白:即尿液中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和某些细胞膜上的一组经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不耐热的蛋白质。

补体CH50实验:补体与抗体(溶血素)致敏的羊红细胞接触后,被激活(C1、经典途径),从而使致敏的SRBC溶解,在特定体系中,其溶血程度与补体量呈正比。因此,将新鲜待检血清做不同稀释后,与致敏红细胞反应,测定溶血程度,以50%溶血时的最小血清量判定终点,可测知补体总溶血活性。以50%溶血判断结果比100%溶血灵敏、准确。

补体结合试验(CFT):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的特点,用一定量的补体和致敏的SRBC来检测有无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法。

变应原:是指引起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抗原,其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引起I 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IgE型抗体称为变应素)

新生儿溶血病(HDN):母子间血型不合是引起HDN的主要原因。如母亲为Rh阴性血型,胎儿为Rh阳性血型,在首次分娩时,胎儿血进入母体内,母亲被胎儿的Rh阳性红细胞致敏,产生以IgG类为主的抗Rh抗体。当体内产生Rh抗体的母亲再次妊娠时,母体内的Rh 抗体便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其红细胞膜上的RhD抗原结合,使红细胞被溶解破坏(血管外溶血),引起流产或发生新生儿溶血。

免疫增殖性疾病:免疫器官、组织或免疫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Ig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

1、多发性骨髓瘤(MM):也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是由于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细胞增生引起。肿瘤多侵犯骨质和骨髓,产生溶骨性病变。

2、原发性或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是由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无限制的增生,并产生大量单克隆IgM所引起,以高粘滞血症、肝脾肿大为特征。

3、重链病(HCD):是一组少见的淋巴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重链过度生成。

本病有以下几种类型:IgA重链(α链)病、IgG重链(γ链)病、IgM重链(μ链)病、IgD(δ链)重链病,IgE重链(ε链)病至今未发现。

4、轻链病和轻链沉积病

轻链病(LCD):是由于异常的浆细胞产生过多的轻链,而重链的合成相应减少,过多游离轻链片段在血清或尿液中大量出现而引起的疾病。

轻链沉积病(LCDD):一旦免疫球蛋白轻链在全身组织中沉积,引起相应的临床状态,即为轻链沉积病。

以不明原因的贫血、发热、周身无力、出血倾向,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继而出现局限性或多发性骨痛、病理性骨折或局部肿瘤等症状为特征。

5、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指患者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但排除恶性浆细胞病,其自然病程、预后和转归暂时无法确定的疾病。

6、淀粉样变性:是指患者体内产生的淀粉样蛋白质沉积到一处或多处组织器官的细胞间,压迫组织,影响其功能的一组疾病。

临床可分为系统性(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相关的淀粉样变性)和非系统性(即器官/系统的局限性淀粉样变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正常情况下,机体能识别“自我”,对自身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或仅产生微弱的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耐受。某些情况下,自身耐受受到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由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其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可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肾损害、心血管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脉管炎)、胸膜炎、精神症状、胃肠症状、贫血等;疾病常呈渐进性,较难缓解。免疫学检查可见IgG、IgA和IgM增高,尤以IgG显著;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是抗核抗体系列)和免疫复合物,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的特征是关节及周围组织呈对称性、多发性损害,部分病例可有心、肺及血管受累。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及滑膜液中出现类风湿因子(rhiumatoidfactor,RF),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升高。

ANA:即抗核抗体,是一组将自身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主要是IgG。

MCTD:即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可见有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混合表现,但不能确定为哪一种疾病,并伴有高滴度的斑点型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RNP抗体,这类自身免疫病称为~。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以变性IgG的Fc片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免疫缺陷病(IDD):是指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免疫系统发育或免疫应答障碍而导致的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陷或不全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有反复、持续性、机会性感染,可伴发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并有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是指由遗传因素或先天免疫系统发育不良而造成免疫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

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IDD):是指由恶性肿瘤、感染、代谢性疾病、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等诱发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又称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患者的CD4+T细胞减少,同时伴反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

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新出现的或异常表达的抗原物质。

1、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是指仅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抗原。

2、肿瘤相关性抗原(TAA):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组织或细胞也可表达的抗原。但在癌变细胞此类抗原的表达水平远超正常细胞。

3、分化抗原:是组织细胞在分化、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或消失的正常分子。

4、胚胎抗原:是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出生后由于编码该抗原的基因受阻遏而逐渐消失,或仅微量表达,发育成熟的组织一般不表达。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可存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中,也可进入血液或其他体液。

移植(transplantation):是指将健康细胞、组织和器官从其原部位移植到自体或异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替代或补偿机体所丧失的结构和(或)功能的现代医疗手段。。

被健康细胞、组织和器官称为移植物(graft),提供移植物的个体称为供体(donor),接受移植物的个体称为受体(recipient)。

移植排斥反应:是针对移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或受者机体损害的过程。

一、HVGR: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包括:

1、超急性排斥反应:是在移植物与受者血循环恢复后的数分钟至1~2天内发生的不可逆转的体液排斥反应。

2、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于移植后的数周至数月内,是排斥反应中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多有发热、移植部位胀痛和移植器官功能减退等临床表现。

3、慢性排斥反应:一般发生于移植后数月甚至数年,病程进展缓慢。血管壁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是此类排斥反应的病理特点。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移植物中的免疫细胞在受者体内生长,并识别宿主同种异型组织相容性抗原对其产生免疫应答,对宿主组织器官发动攻击的反应。

《临床免疫学检验》部分题目

J检验10级:

【名解】不完全抗原、FCM、间接coombs试验、免疫电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PFC、补体结合试验、GVHR、重链病、M蛋白。

【简答&问答】:以双抗体夹心法说明ELISA的原理,新生儿溶血病(HDN)属于哪型超敏反应及其机制,HIV感染的免疫学特征,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和特点,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杂交瘤技术的原理。

J检验11级

【名解】:亲合力(avidity),重琏病,RIE(火箭免疫电泳),钩状效应,单克隆抗体,抗间接抗球蛋白,ELISPOT,stokes位移,HVGR,流式细胞术

【简答】:电化学发光原理特点,新生儿溶血是几型超敏反应及其机制,肿瘤标志物举例5个,杂交瘤技术,ELISA双抗

【论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和自身抗体检测的原则

免疫学名词解释整理

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我”与“非我”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同时排除非己抗原的,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抗原(antigen,缩写Ag,不是银!):能诱导(活化/抑制)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与相应的反应产物(抗原/致敏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体内/体外)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AD):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表位(epitope):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又称抗原决定簇。 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h细胞辅助才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该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临床生化检验名词解释教程文件

临床生化检验名词解 释

1.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性疾病如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情况下,血浆中一系列浓度发生变化的蛋白质的总称,其中大部分蛋白质如AAT、AAG、Hp、Cp、CRP、C3和C4等浓度升高,PA、Alb和TRF等浓度下降。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苯丙酮酸尿症:苯丙酮酸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先天性缺乏所致,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 3.双缩脲反应:血清中蛋白质中相邻的肽键(- CO -NH -)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二价铜离子作用产生稳定的紫色络合物。此反应和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因此将蛋白质与碱性铜的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4.痛风: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由于遗传性和(或)获得性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导致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形成和沉积,从而引起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 5.糖尿病:是一组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6.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不能产生正常的生物学反应,即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7.代谢综合征.:是与代谢异常相关的心血管病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内聚集的状态。MS的基础是IR,其主要组成成分是肥胖症尤其是中心性肥胖、2型DM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8.空腹血糖:是指8 ~10h内无任何热量摄入时检测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

9.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或其他糖与血红蛋白的氨基发生非酶催化反应的产物(一种不可逆的糖化蛋白)。 10.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浓度低于参考值水平下限,临床出现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一般以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 8mmol/L时作为低血糖症的标准。 11.载脂蛋白:脂蛋白中的蛋白质具有运脂质的作用故被称为载脂蛋白。 12.LDL受体途径:LDL或其他含ApoB100的脂蛋白如VLDL与LDL受体结合后, 内吞入细胞,经溶酶体酶作用,胆固醇酯水解成游离,后者进入胞质的代谢库,供细胞膜等膜结构利用的代谢过程。 13.RCT:HDL将外周细胞中过剩的胆固醇移出并转运至肝脏进行转化和清除。 14.高脂血症: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15.血脂:指血浆中所含的脂类,包括甘油三酯和少量甘油二酯、甘油一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游离脂肪酸。 16.血浆脂蛋白:血浆中的脂类与载脂蛋白组成的一类水溶性的复合物,是血脂的存在及运输形式。 17.水平衡:水平衡是指每天进入机体的水,经机体代谢在体液间转移交换,最后等量地排出体外,使各部分体液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 18.血气分析( blood gas analysis):血气分析( blood gas analysis)是通过血气分析仪直接测定血液的酸碱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三项指标,利用公式推算出其他标,由此对酸碱平衡及呼吸功能进行判断的分析技术。 19.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AB):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碱中毒的重要指标,但也受呼吸因素影响而继发改变。4.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 20.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SB)指在37℃时用PC02为40mmHg及P02为100mmHg的混合气体平衡后测定的血浆HC03的含量,是反映代谢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A型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具有吞噬传递免疫信息在特异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红细胞 2.冲液后,计数池每个大格的体积是() A 0.1u l B 0.01 ul C 1.0 ul D 0.0001 ul 3.血片经过瑞氏染色后,成熟红细胞呈鲜红色,白细胞核染色呈浅灰色, 其原因是PH为() A 5.4 -6 B 7.4-8 C 6.5-7 D 8.2-8.6 E 8.7-9.4 4.三种粒细胞区别的要点是() A细胞大小 B特异性颗粒 C染色质结构 D浆颜色 E核浆比例 5.下列除了哪种疾病外,均是中性粒细胞增加的疾病() A猩红热 B尿毒症 C 流行性感冒 D 铅中毒 E化脓性阑尾炎 6.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分叶核常为() A一叶 B二叶 C三叶 D四叶 E 五叶 7.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杆状核以上幼稚细胞增多称为() A核左移 B核右移 C中毒颗粒 D 逆行性变化 E杜勒氏小体 8.一种血红蛋白衍生物是棕红色,在波长540nm处,有一较宽的吸光带, 它是() 9.大面积烧伤患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相对增高的原因是() A红细胞生成增多 B红细胞寿命延长 C 红细胞破坏减少 D 血液浓缩 E白细胞生成减少

10.诊断铅中毒的最佳指标是() A.网织红细胞增多B低色素红细胞增多 C 靶红细胞增多D 点彩红细 胞增多 11使血沉明显加快的原因是() A红细胞数量增多 B 大红细胞贫血 C 镰刀形红细胞贫血 D 球形红细胞贫血 E 红细胞凝集成团 12.关于魏氏血沉发测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深静脉血1.6ml B 用血沉管吸抗凝血至零刻度 C与0.4ml抗凝剂混匀 D垂直立于血沉架上 E 室温静置半小时 13.关于血沉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正常男性血沉生理变化不大 B 新生儿血沉加快C妇女月经期血沉可 加快 D 年龄超过50岁的老年人血沉可加快E 高原地区的居民血沉低于平原地区的居民 14.欲中和A型血清的天然抗体,可加哪一种唾液() A A型分泌型唾液 B B型分泌型唾液 C O型分泌唾液 D A B型分 泌唾液 E 任何唾液 15.用标准血清鉴定血型,下列哪项的结果应判断为A型血() A与抗A不凝,抗B凝抗A+B凝 B与抗A凝,抗B不凝抗A+B凝 C 与抗A凝,抗B凝抗A+B不凝 D与抗A不凝,抗B不凝抗A+B凝 E与抗A不凝,抗B凝抗A+B不凝

2018年自考《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01.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 ) 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C.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E.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02.对G6PD缺乏症的实验室检查哪项是不正确的( ) A.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还原率下降 B.红细胞组织化学洗脱试验空影细胞大于30% C.自溶试验轻度增加,并能被葡萄糖纠正 D.氰化物-抗坏血酸试验阳性 E.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03.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可见( ) A.幼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 B.血清铁减低 C.血清铁蛋白减低 D.血清铁饱和度降低 E.血和尿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04.鉴别血管性血友病和血友病A,下列哪项最重要( ) A.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 B.APTT和因子Ⅷ:C测定 C.出血时间和血小板粘附试验 D.vWF:Ag和vWF多聚体分析 E.PT和血小板计数 05.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遗传性疾病( ) A.G6PD缺陷症 B.PK酶缺陷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PNH E.血友病 0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Ph染色体的典型易位( ) A.t(9;22)(q34;q11) B.t(22;9)(q11;q34) C.t(11;14)(q13;q32) D.t(14;19)(q32;q13) E.t(2;22)(q34;q11)

07.vWF的主要作用是( ) A.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作用 B.介导血小板的聚集作用 C.介导血小板的收缩作用 D.介导血小板的释放作用 E.下调FⅧ的合成 08.应用凝固法测定血浆凝血因子Ⅱ(Ⅱ:C.)、V(V:C)、X(X:C)、Ⅶ(Ⅶ:C.)的促凝活性,需下列哪一试验作为基础方法( ) A.凝血酶时间 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C.血清凝血酶原时间 D.蝰蛇毒时间 E.蝰蛇毒复钙时间 09.下列哪项符合凝血检查的临床意义( ) A.过敏性紫癜时AFIT延长 B.血友病A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时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 D.VitK缺乏症时出血时间延长 E.IPT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异常 10.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外周血和骨髓中出现的典型细胞是( ) A.花细胞 B.镜影细胞 C.多毛细胞 D.异形淋巴细胞 E.淋巴瘤细胞 11.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的物质是( ) A.纤溶酶原激活物 B.纤溶酶 C.凝血酶 D.凝血活酶 E.PK 12.确诊白血病的最重要的手段是( ) A.血常规检查 B.浆膜腔穿刺检查 C.骨髓细胞检查 D.腰椎穿刺 E.造血细胞培养 13.骨髓增生程度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占30%,这些原始细胞的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ALP积分5分,PAS部分细胞呈颗粒状阳性,α-NBE(-)。据此,下述最可能的选择是( )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 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 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 定簇,是与TCR BCF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独特型抗原:TCR 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临床生化及检验末考试试卷

临床生化及检验末考试试卷 临床生化及检验2007学年末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Plasma[Cp] reduce in wilson's disease. 2. 细胞器中的酶比胞质中游离的酶更易释放入血。 3. 胆红素在血液中以胆红素-清蛋白(结合胆红素)形式运输。 4. 酗酒可使GGT明显升高。 5. 最早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6. 近曲小管是物质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 7. 维生素B6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 8. 葡萄糖氧化酶法被推荐为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 9. 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有LDL和HDL。 10. 因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较为稳定,因此目前常以测定HDL-C含量代表HDL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7分) 11. 血浆清蛋白所具有的功能一般不包括 A. 营养修补作用 B. 维持胶体渗透压 C. 运输载体作用 D. 作为血液酸碱缓冲成分 E. 免疫和防御功能 12. 急性时相反应时一般不增高的蛋白质是 A. Hp B. CRP C. AAG D. ALB E. Cp 13. SI制中酶活性单位为 A. U/L B. Katal C. g/L D. ml/L E. pmol 14. 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 A. 胆酸 B. 鹅脱氧胆酸 C. 甘氨胆酸

D. 牛磺胆酸 E. 脱氧胆酸 15. 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所指的交叉污染主要来自 A. 样本之间 B. 仪器之间 C. 试剂之间 D. 比色杯之间 E. 试剂与样本之间 16. 自动生化分析仪按反应装置的结构分类可分为 A. 流动式和分立式 B. 单通道和多通道 C. 大型、中型和小型 D. 离心式和分离式 E. 离心式和流动式 17. 尿蛋白选择性系数常用的表示公式是 A. (尿IgG/血Tf)/(尿Tf/血IgG) B. (尿Tf/尿IgG)/(血Tf/血IgG) C. (血IgG/尿IgG)/(血Tf/尿Tf) D. (尿IgG/血IgG)/(尿Tf/血Tf) E. (尿IgG/血IgG)/(血Tf/尿Tf) 18. NS的标志是 A. 蛋白尿 B. 低蛋白血症 C. 高脂血症 D. 高凝状态 E. 水肿 19. 肾小管重吸收受损可检出的标志物不包括 A. α1微球蛋白 B. β2微球蛋白 C. α2巨球蛋白 D. 尿蛋白-1 E. RBP 20. 脚气病是由于缺乏哪种维生素所引起的? A. 维生素B1 B. 维生素B6 C. 维生素B12 D. 维生素E E. 维生素C

免疫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第一章抗原 一名词解释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且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决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性物质表面的能够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基础) 半抗原:本身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简单小分子抗原物质,当予蛋白载体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时,获得免疫原性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可引起体液、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无免疫记忆 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处理后,丧失毒性作用而保留原有抗原性质 嗜异性抗原:指某些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包括改变的自身抗原和隐蔽的自身抗原 功能性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能被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应答,同时能与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而发生免疫反应的抗原决定簇 隐蔽的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内部,不能被淋巴细胞识别,无法触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决定簇 共同抗原:存在于两种不同抗原分子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隐蔽的自身抗原:正常情况下与血流和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自身物质 肿瘤特异性抗原: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相应正常细胞或其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肿瘤相关抗原(TAA):不为肿瘤细胞所特有的,在正常细胞上也可微量表达的抗原 超抗原:是一类有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不同于促有丝分裂原的抗原性物质 交叉反应:抗原或抗体除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能与含某种(些)相同抗体的它种抗血清或含某种(些)相同抗原决定簇的它种抗原结合的反应 白细胞分化抗原(CD):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的抗原性标志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在胚胎期由卵黄囊和肝细胞合成,是胎儿血清中的正常成分。当发生原发性肝癌是,血清中AFP含量显著增高 免疫佐剂:与抗原一起活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弗氏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是有液体石蜡或植物油和乳化剂羊毛脂或吐温80混合而成,使用时与水溶性抗原充分混合,使抗原分散在佐剂中形成油包水乳剂。在不完全佐剂中加入死的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或卡介苗)就成为弗氏佐剂 二问答 1.简述TD-Ag和TI-Ag的概念,两者引起免疫应答有何区别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T细胞辅助及巨噬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1.引起体液、细胞免疫应答2.产生抗体以IgG为主 3.产生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指无需T细胞辅助,就能直接刺激B细胞增生、分化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1.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2.只刺激B细胞产生IgM 3.无免疫记忆 2.何谓嗜异性抗原?举例说明其意义 嗜异性抗原:指某些不同种属(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大肠杆菌O86含人血型B物质,肺炎球菌14型含人血型A物质 3.何谓隐蔽的自身抗原?举例说明隐蔽的自身抗原释放后,可引起哪些相应的临床疾病 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

临床生化检验习题3

1.酶免疫分析的基本技术组成为( A B C E ) 生化检验习题 第一章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基本技术与管理 一、A 型选择题 1. 在荧光 定量分析法中,下列哪种不是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 A. 荧光物质的浓度 B .溶剂的性质 C .荧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 D .温度 E .溶液的pH 值 2. 琼脂糖凝胶电泳用的巴比妥缓冲液 可以把血清蛋白质分成五条区带, 由 正极向负极数起它们的顺序是( ) A. 白蛋白、P -球蛋白、 B. 白蛋白、 C. 白蛋白、 D . a 1-球蛋白、a 2-球蛋白、P -球蛋白、 E .白蛋白、P -球蛋白、 3. 在区 带电泳中,能产生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的固体支持介质有 () A .醋酸纤维素薄膜、纤维素、淀粉 B .纤维素、淀粉、琼脂糖 C .硅胶、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 D .淀粉、琼脂糖、聚丙烯酰胺 凝胶 E .醋酸纤维素薄膜、硅胶、纤维素 4 .利用流动相中的离子能与固定相进行可逆的交换性质来分离离子型化合 物 的方法是( ) A .凝胶层析法 B .吸附层析法 C .分配层析法 D .亲和层析法 E .离子交换层析法 5.通过在波片或硅片上制作各种微泵、阀、微电泳以及微流路,将生化分 析功能浓缩固化在生物芯片上称( ) A .基因芯片 B .蛋白质芯片 C .细胞芯片 D .组织芯片 实验室 6 .离心机砖头的旋转速度为20000 Y/min 的离心为( ) A .低速离心 B .平衡离心 C .高速离心 D .超速离心 密度离心 7.标本条码下有10个阿拉伯数字,其中第4?5位表示() ?-球蛋白 -球蛋白 -球蛋白 、白 蛋白 2-球蛋白 a 2-球蛋白、 2-球蛋白、P -球蛋白、 丫 -球蛋白、P 丫 -球蛋白、 a 1-球蛋 白、 a 1-球蛋白、a a 1-球蛋白、a 2-球蛋 a 1-球蛋白、丫 -球蛋白、a E .芯片 E .等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大全

1.血常规CBC:全血细胞计数 2.血量:动物循环系统内所含血液的总量 3.红细胞计数RBC:即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4.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珠蛋白与亚铁血红素组成 5.白细胞计数WBC:指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循环池)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6.白细胞分类计数DC:根据外周血中各种白细胞的特征识别五种白细胞,测定其相对比值(百分率)以及观察其病理变化的一种检验方法 7..血小板计数:即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是出血与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中最常用的实验之一 8.抗凝: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抑制或除掉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 9.抗凝剂:采用物理化学方法,除去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 10.毒性指数:计算含有毒性颗粒的细胞数与所计数的中性粒细胞的比例 11.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中比正常中性颗粒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有时颗粒很粗大,与嗜碱性粒细胞易混淆,有时又小而稀少, 散杂在正常中性颗粒中. 12.亚铁血红素: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13.核象: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反应粒细胞的成熟程度. 14.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 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15.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此时常伴有白 细胞总数减少 16.网织红细胞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 胞 17.瑞氏染液: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 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18.异型淋巴细胞: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 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9.退行性变白细胞: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 或溶解等变化 20.血细胞比容HCT.PCV:一定体积中的全血中的红细胞所占容积的相对比例 2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指红细胞群体中各个细胞体积的平均值,fl 2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指红细胞群体中各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 平均值,pg 2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平均每升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g/L 24.出血时间(BT):在特定条件下,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 止的时间 25.点彩红细胞: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26.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是不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残存的核酸变性,聚集成 为颗粒,经碱性染料染色后,细胞内可见深染的颗粒 27.嗜酸性粒细胞: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髓系干细胞分化的嗜酸性粒细 胞祖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 因此,嗜酸性粒细胞与免疫系统关系密切. 28.酸性染料:为阴离子染料,主要有伊红Y和伊红B,能释放质子,与细胞的碱性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指导手册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 实验指导 (供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

遵义医学院医学检验系组编 2005年12月 第一章血细胞形态(示教) 概念:是指血细胞经瑞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 第一节血细胞多媒体示教2学时 了解:初步认识各种血细胞外形及核的形态、胞浆着色情况、核染色质结构的不同点。 第二节正常血细胞形态(显微镜下示教)4学时 了解:初步认识粒细胞系、红细胞系、淋巴细胞系、单核细胞系、浆细胞系、巨核细胞系的各阶段细胞形态学特征,并画出每一台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 (一)粒细胞系统 1.原始粒细胞(myeloblast):10~18μm,胞体圆或类圆形,核占细胞的2/3以上,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排列均匀,核仁2~5个、较小、清楚;胞浆量少,染天蓝色,有透明感,无颗粒。 2. 早幼粒细胞(promyelocyte):12~20μm,较原粒细胞大,核染色质较原粒细胞粗糙,染色质颗粒开始有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浆染淡蓝色、蓝色或深蓝色,含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紫红色颗粒(即非特异性颗粒)。 3.中幼粒细胞(myelocyte) ①中性中幼粒(neutrophilic myelocyte):10~18μm,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可有凹陷,其凹陷处约占细胞的2/3~1/2,核染色质聚集呈索块状,核仁隐约可见或消失;胞浆量多,染淡红或少数区域略偏蓝,含大小一致的红色颗粒、即特异性颗粒(致少有一个区域)。 ②嗜酸性中幼粒(eosinophilic):15~20μm:核与中性中幼粒相似;胞浆内充满粗大而均匀、排列紧密的橘红色特异性嗜酸性颗粒。 ③嗜碱性中幼粒(basphilic):10~15μm,核圆形或椭圆形、但常常轮廓不清,核染色质较模糊;胞浆内及核上含有排列零乱、大小不等数量不多的紫黑色嗜碱性颗粒。 4、晚幼粒细胞(metamyelocyte)

(完整版)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免疫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并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会导致肿瘤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或免疫调节两种主要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4.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组成。 2.淋巴细胞归巢: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包括淋巴细胞再循环和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3.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第三章:抗原 1.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识别并结合,激活T、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效应应答的物质。 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小分子物质,当半抗原与应答效应产物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3.抗原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4.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6.独特型抗原:TCR、CER或Ig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型,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7.超抗原: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且不受MHC限制,故称超抗原。 8.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称佐剂。 10.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11.胸腺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D 抗原。 1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的抗原,简称TI 抗原。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1.抗体(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或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6.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的特异性抗体。 7.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的Fab段结合靶细胞表面的

临床生化检验知识点

临床生化检验 1、糖酵解:指从葡萄糖至乳糖的无氧分解过程,可生成2分子ATP。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最终产物:乳酸。依赖糖酵解获得能量:红细胞。 2、糖氧化——乙酰CoA。有氧氧化是糖氧化供能的主要方式。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可生成36或38个分子的ATP。 3、糖异生:非糖物质转为葡萄糖。是体内单糖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防止乳酸中毒。 4、血糖受神经,激素,器官调节。 5、升高血糖激素:胰高血糖素(A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糖异生),肾上腺素(促进糖原分解)。 降低血糖激素:胰岛素(B细胞分泌)(唯一) 6、糖尿病分型: Ⅰ型:内生胰岛素或C肽缺,易出酮症酸中毒,高钾血症,多发于青年人。 Ⅱ型:多肥胖,具有较大遗传性,病因有胰岛素生物活性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 特殊型及妊娠期糖尿病。 7、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加随意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FVPG)≥7.0 mmol/L;(OGTT)2h血糖≥11.1 mmol/L。初诊需复查后确证。

8、慢性糖尿病人可有:白内障(晶体混浊变形),并发血管病变以心脑肾最重。 9、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阳性,高酮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多<40岁,年轻人),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HDC,血糖极高,>33.6mmol/L,肾功能损害,脑血组织供血不足,多>40岁,老年人),乳酸酸中毒(LA)。10、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GOD-POD法)。己糖激酶法(HK):参考方法 (>7.0mmol/L称为高血糖症。<2.8mmol/L称为低血糖症。) 11、空腹低血糖反复出现,最常见的原因是胰岛β细胞瘤(胰岛素瘤)。胰岛B细胞瘤临床特点:空腹或餐后4—5h发作,脑缺糖比交感神经兴奋明显,有嗜睡或昏迷,30%自身进食可缓解故多肥胖。 12、血浆渗透压=2(Na+K)+血糖浓度。 13、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 14、血糖检测应立即分离出血浆(血清)尽量早检测,不能立即检查应加含氟化钠的抗凝剂。 15、肾糖阈:8.9—10.0mmol/L。 16、糖耐量试验:禁食10—16h,5分钟内饮完250毫升含有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每30分钟取血一次,监测到2h,共测量血糖5次(包括空腹一次)。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 DEECB 6-10:BDACD 11-15: CCEBC 16-20: DAABC 二、填空题 1. ①大红细胞;②小红细胞,③棘形红细胞,④环形红细胞(面包圈红细胞),⑤新月形红细胞,⑥颗粒形红细胞,⑦皱缩红细胞,③影细胞,⑨红细胞碎片。 2. 皱缩、胀大、渗出。 3. 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Dvohie小体、退行性变。 4. 3 /HPF,镜下血尿,肉眼血尿。 5. 流动,凝胶。 三、名词解释 1、核右移: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若5叶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象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 2、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中比正常中性颗粒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有时颗粒很粗大,与嗜碱性粒细胞易混淆,有时又小而稀少,散杂在正常中性颗粒中。 3、渗出液:多为炎症性积液,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症介质作用使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和细胞通过血管壁而渗出血管外、组织间隙及浆膜腔所形成的积液。

四、简答题 1、异型淋巴细胞种类

I型(空泡型):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圆形、肾形或分叶状、常偏位。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 H型(不规则型):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数足。核形状及结构与I型相同或更不殊途同归,染色质较粗糙致密。胞质量丰富,染色淡蓝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 皿型(幼稚型):胞体较大,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可见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 2、血沉增快的病理临床意义? ①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时,血中急性反应物质释放增多所致。风湿热的病理改变,结缔组织性炎病症,其活动期血沉增快。慢性炎症如结核病时,血沉增快。 ②组织损伤及坏死:较大的手术创伤可导致血沉增快,如无合并症,一般2-3周内恢复正常。心肌梗塞时血沉增快,,心绞痛时血沉正常,故可借血沉结果加以鉴别。 ③恶性肿瘤: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恶性肿瘤病人增快的血沉,可因手术切除或化疗放疗较彻底而渐趋正常,复发或转移时又见增快。 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时,血沉常明显增快,慢性肾炎、肝硬化时血沉亦常增快。⑤贫血:轻度贫血对血沉尚无影响,若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血沉可增快。 ⑥高胆固醇积压症: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血胆固醇明显增高者,血沉常见增快。 3、大便OE试验临床意义是什么? 粪便隐血阳性见于①消化性溃疡、药物致胃粘膜损伤(如服用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及胃癌、结肠癌等消化肿瘤时。②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肿瘤鉴别诊断:在消化性溃疡时呈间断性阳性。消化性

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异物以保持自身稳定的生理反应,如果免疫系统失调,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都将对机体造成损害。 2、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se):免疫防御指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分子,此功能就是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强可引起超敏反应,而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等。 3、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免疫自稳指机体对自身成分的耐受,对自身衰老和损伤细胞的清除,阻止外来异物入侵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4、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免疫监视是指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若此功能失调,体内突变细胞失控,可导致肿瘤发生,若病毒感染不能及时被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性感染状态。 5、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淋巴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6、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淋巴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可穿越HEV,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7、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

临床生化检验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抗凝剂: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称为抗凝剂。 2、决定性方法: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过详细研究未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其测定结果与―真值‖最为接近的方法。主要有重量分析法、中子活化法、同位素稀释-质谱分析法(ID-MS)等。 3、参考方法:是指准确度与精密度已经被充分证实,且经公认的权威机构(国家主管部门、相关学术团体和国际性组织等)颁布的方法。这类方法干扰因素少,系统误差很小,有适当的灵敏度、特异度、较宽的分析范围并且线性良好,重复测定中的随机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4、常规方法:具有足够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特异度,有适当的分析范围,经济实用,其性能指标符合临床或其它目的的需要的方法。 5、标准品:它的一种或几种物理或化学性质已经充分确定,可用以校正仪器和某种测定方法的物质。 6、一级标准品: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其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所含杂质已经定量。主要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和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二级标准品‖定值。 7、二级标准品:这类标准品可以是纯溶液(水或有机溶剂的溶液),也可以存在于相似基质中。可由实验室自己配制或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或用一级标准品比较而确定。主要用于常规方法的标化和控制物的定值。 8、控制物:控制物用于常规质量控制,以控制病人标本的测定误差。有定值血清和未定值血清两种。控制物不能用于标定仪器或方法。 9、实验误差:简称误差,是量值的给出值与其客观真值之差。 10、系统误差:是指一系列测定值对真值存在同一倾向的偏差。它具有单向性,而没有随机性,常有一定的大小和方向;一般由恒定的因素引起,并在一定条件下多次测定中重复出现。当找到引起误差的原因,采取一定措施即可纠正,消除系统误差能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11、随机误差: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多次重复测定某一物质时引起的误差。误差没有一定的大小和方向,可正可负,数据呈正态分布;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可避免,但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分析步骤越多,造成这种误差的机会越多;随测定次数增加,其算术均数就越接近于真值。 12、精密度:是表示测定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程度的指标。它表示同一标本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所得到的一系列单次测定值的符合程度。 13、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偏差和偏差系数表示。 14、特异度:即专一性,是指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分析试剂只对待测物质起反应,而不与其它结构相似的非被测物质发生反应。分析方法特异度越高,则测定结果越准确。 15、干扰:是指标本中某些非被测物质本身不与分析试剂反应,但以其它形式使待测物测定值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这些非被测物质称为干扰物。 16、检测能力:即检测限度或检出限,是指能与适当的―空白‖读数相区别的待测物的最小值。 17、回收试验:回收是指候选方法准确测定加入常规分析标本的纯分析物的能力,用回收率表示。回收试验的目的是检测候选方法的比例系统误差。 18、回收率:回收试验中测得的回收浓度占加入浓度的百分比例。 19、允许分析误差:表示95%标本的允许误差限度,或95%的病人标本其误差应小于这个限 20、参考值:从按若干标准规定的参考人群中选定一定数量的参考个体,通过检测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求得均值(X)和标准差(s),均值(X)即为参考值。 21、参考范围:从按若干标准规定的参考人群中选定一定数量的参考个体,通过检测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求得均值(X)和标准差(s),上述结果的95%的分布区间(X±2s)即为参考范围。 22、医学决定水平:为对临床病人的诊疗具有医学判断作用的临界分析物浓度。 23、金标准:是指通过活检、尸检、外科手术、随访等所做出的决定性诊断。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

1、血清(serum)血液离体自然凝固后,分离出来的液体。 2、血浆(plasma)全血抗凝离心后去除血细胞剩下的成分。 3、抗凝剂(anti coagulant)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4、红细胞计数(RBC)是血液一般检验的基本项目,常作为诊断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的主要指标之一。 5、血红蛋白(hemoglobin,Hb)RBC 的运输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吸收肺部的氧气,并输送至全身各组织。 6、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erythrocyte)成熟的红细胞是无细胞核的,成分是蛋白质和铁,有运输氧的功能。但是人体内细胞生长不可能没有细胞核,所以有核红细胞实际上是未成熟的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所占比例很少。 7、靶形红细胞(target cell)红细胞中心部位染色较深,周围为苍白区域,而细胞边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有的中心深染区不像孤岛而像从红细胞边缘延伸的半岛状态或柄状,而成不典型的靶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直径可比正常红细胞大或正常,但厚度变薄;靶形红细胞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尤易见到。 8、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tc)介于成熟RBC和晚幼RBC之间的细胞,略大于成熟RBC,其胞质中含有少量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用煌焦油蓝染色时成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 9、嗜碱性点彩RBC(basophilic-stippling cell)是不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残存的核酸变性、聚集形成颗粒,经碱性染料染色后,细胞内可见到深染的颗粒;若以瑞氏染色,则在粉红色的胞质中见到紫红色或蓝黑色颗粒。 10、豪焦小体(Howell-Jolly body)又称染色质小体,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质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直径为1~2μm暗紫红色圆形小体,为核碎裂、溶解后的残余部分。见于脾切除后、无脾症、脾萎缩、脾功能减低、红白血病、某些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反 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红 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是反 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 12、白细胞计数(WBC)是指计数单位 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 13、白细胞分类计数(DC)是在显微 镜下观察染色后的血涂片上的白细胞 形态,并进行分类计数,求得各种WBC 的比值和绝对值。 14、中毒颗粒(toxic granulation)在严 重感染及大面积烧伤时中性粒细胞内 出现的比正常中性粒粗大、大小不等、 分布不均的染成紫黑色的颗粒。 15、异性淋巴细胞(lymphocyte)在某 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 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 异型淋巴细胞。 16、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外周血中 性粒细胞杆状核增多,或者出现晚幼粒 细胞,中幼粒细胞等。常伴中毒颗粒等 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17、核右移(shift to the right)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五叶以 上大于3%。常伴有WBC减少,造血功 能衰退表现。主要见于巨幼贫,恶性贫 血。 18、棒状小体(Auer body)白细胞浆中 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 1条或数条不定,是初级嗜天青颗粒结 晶化的形态。棒状小体对鉴别急性白血 病的类型有重要价值。 19、晨尿(first morning urine)指清晨 起床,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派出的尿 液。 20、随机尿(random urine)指患者无 需做任何准备,不收时间限制,随到随 留的尿液标本 21、中段尿(midstream urine)指临床 上尿液培养中,采取小便时,让开始的 小便将尿道冲洗干净后,截取中间小便 作样品进行培养。目的是防止尿液被污 染。 22、多尿(polyuria)24 小时尿量大于 2.5L 称为多尿。(1)内分泌病:如尿 崩症、(2)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23、少尿(oliguria)24 小时尿量少于 0.4 L 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 称 为少尿。病理性少尿可见于:(1)肾前 性少尿(2)肾性少尿:因肾实质病变导 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3)肾后 性少尿:尿路梗阻引起。 24、无尿(anuria)24小时尿量小于0.1L, 或在24小时内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进 一步排不出尿液,称为尿闭,其发生原 困与少尿相同。 25、蛋白尿(proteinuria)一次随机尿 中蛋白质为0~80mg/L,尿蛋白定型试 验为阴性,当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 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实验为阳 性,称为蛋白尿。 26、功能性蛋白尿(functional proteinuria)指在健康人的尿中出现了 暂时性、轻度、良性的蛋白尿。 27、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尿液 游离Hb>0.3mg/L,而镜下未见完整 RBC,外观为棕色或酱油色, OBT(+)。 28、胆红素尿(bilirubinuria) 为尿中含有 大量的结合胆红素所致外观呈深黄色, 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若在空气中久臵 可因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而使尿液 外观呈棕绿色。 29、本周氏蛋白(Bence-Jones protein)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浆细胞 病,体内产生过多的Ig轻链,该蛋白加 热至40~50℃发生沉淀,继续加热则重 新溶解又称凝溶蛋白 30、血尿(hematuria)离心沉淀尿中每 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 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 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 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则称为血 尿。 31、镜下血尿(microscopic hematuria) 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 时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平均大于3个 32、肉眼血尿(macroscopic hematuira) 1L尿液中含1ml以上的血,肉眼能辨认 出尿呈红色。 33、脓尿(pyuria)脓尿是指尿液中含 有大量的脓细胞即白细胞,临床上指的 脓细胞就是变性的白细胞,故该病又称 白细胞尿。 34、镜下脓尿(microscopic pyuria)离 心沉淀后的尿液每高倍视野中平均见 到5个以上的白细胞和脓细胞。 35、肉眼脓尿(macroscopic pyuria)尿 中含大量白细胞,呈乳白色,甚至出现 块状。 36、结晶尿(crystalluria)产生尿结晶的 现象称晶结晶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