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品牌社群文献综述

(完整word版)品牌社群文献综述

(完整word版)品牌社群文献综述
(完整word版)品牌社群文献综述

一、品牌社群概念及特征

1、定义

Muniz和0’Guinn(2001)认为品牌社群是一个特殊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消费者群体,它建立在使用某一品牌的消费者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之上。

品牌社群具有类似于“传统社区”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共同意识、共同的仪式惯例以及基于伦理的责任感。

与以前的营销研究不同,品牌社群是围绕某一品牌的社会集合体,是人与人、人与品牌之间的一种联系。它是一个精神社群,成员通过品牌来寻求对自我的认同,通过社群来重新建构自我向往的牛活方式,这就是品牌社群重要意义所在,它的提出为品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Alexander.Schouten和Koenig(2002)认为品牌社群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强调核心消费者的作用。

MeAlexander等人突出强调了消费者在品牌社群中的品牌体验,认为品牌体验来自于成员间的互动,消费者在互动和体验中与营销人员共同建构了品牌意义。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社群的存在和意义就在于给消费者提供与品牌相关的各种非凡的消费体验。

Belk和Tumbat(2005)以及Muniz和Sehau(2005)分别对品牌社群的类宗教性特征做了深入研究,以期能更好的反映消费者对其钟情品牌的极度热爱,甚至是信仰。

人们认为宗教性这比自我更有意义、更具力量并且非同一般。宗教活动使人心醉神迷,而且超越了自我。在有共同信仰的社群成员中,当社群成员对某一品牌极度热爱时,就会表现出消费的宗教性。对消费者而言,品牌取代了传统宗教,成为其个性展现和生活追求之所在。

Bagozzi和Dholakia(2006)认为品牌社群是那些对一个品牌具有共同热情的消费者形成的社会团体,他们可以通过团体行为来完成共同目标或表达出相互的情感和承诺。

本质上,这与Muniz和O’Guinn的定义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某个品牌的消费者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行为。

2、结构

(1)消费者品牌结构模型

Muniz和O’Guinn(2001)所提出的品牌社群概念丰富了“消费者——品牌”关系模型,强调的是以品牌为中心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此模型表明了消费者因品牌而联结在一起的意义,同时也表明“消费者一消费者”关系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模型的特点是聚焦,缺点是除了本品牌的其他消费者之外,竞争对手的消费者也会对本品牌消费者产生影响。

(2)基于核心消费者的品牌社群模型

McAlexander等(2002)对Muniz等的三角模型做了扩展,提出了一个“基于核心消费者

的品牌社群模型”。他们认为品牌社群是一种基于消费者体验的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其中包括消费者与品牌、消费者与产品、消费者与营销者、消费者与消费者四对主体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模型中,消费者居于核心位置。除了Muniz等研究的“消费者间关系”外,他们还增加了产品、品牌、营销者三类关系主体。尽管这一结构更加全面,但基本偏离了Muniz 等提出“品牌社群”这一全新概念的初衷——研究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广泛品牌社群模型

Upshaw等(2001)的品牌社群模型则显得相当复杂。在他们的模型中,一切与品牌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雇员、消费者、股东、供应商、战略伙伴等)与品牌的关系都是品牌社群的组成部分。

此模型虽然强调了各利益相关者对品牌创建的重要意义,但涉及面太广,关系过于复杂,不利于分析和研究。而且,该模型强化了品牌的核心位置,淡化了消费者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3、品牌社群特征

Muniz和O’Guinn(2001)指出品牌社区具有群体意识、仪式与传统、道德责任感三个特征;McAlexander,Schouten和Koenig(2002)分析了品牌社区的地理纬度、时间纬度和意识纬度,指出不同纬度形成的品牌社区具有不同的特点。

4、品牌社群价值

Schau和Muniz(2002)就品牌社区形象顾客身份识别的价值进行了理论研究;Hoeffler和Keller(2002)指出品牌社区意识的培育将有利于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的创建。

二、消费者参与品牌社群动机动机

McAlexander等人(2002)探讨了消费者参加品牌社群的动机:通过品牌社群,消费者可以分享诸如知识、情感和物质等方面的资源。

具体来说分别通过信息价值、社会认同、品牌体验等方面来展示。

1、信息价值

信息价值是指消费者通过成为品牌社群成员能够获得非成员无法获得的信息。

Muniz和O’Guinn(2001)发现品牌社群作为一种消费者代理形式,可以使消费者的意见得到重视,为消费者提供信息,并为社群成员提供广泛的社交利益。

Andersen(2005)认为品牌社群为公司和用户建立联系提供了可能,再加上专业用户对与产品相关的信息交换有强烈的兴趣,因此在B2B关系下可以利用网上品牌社群来促进品牌建设。

Shang等(2006)认为消费者进入论坛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产品功能、质量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更多是由积极的消费者“灌水员”提供的。

Chin&Chignell(2006)相互影响、需求实现和情感连结等社区意识的行为概念均能解释成员间的关联和信息分享行为。

2、社会认同

有些文献着力研究消费者向社群成员表达自我的问题。

Kates(2004)认为品牌在群体互动行为中的出现会增强社群成员对该品牌的认同感,而品牌也会因此带有该社群的特征含义。

这一研究表明可以先有一个亚文化群体,然后再导入一个品牌并将其发展为“正统”,而不一定要利用一个品牌来发展一个社群。另一些文献关注消费者向非社群成员表达自我的问题。

Bagozzi和Dholakia(2006) 认为社会意愿促成了群体决策和解释着群体的行为。消费者的社会认同度越高,参与社群的意图就越明显。

社会认同,它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认知要素,是指对属于某个社会群体的感知;情感要素,则表示对所属群体的情感投入;评价要素,指对社群成员身份的正向和负向的评价。

同时,社群成员对品牌社群的社会认同也会影响其品牌认同,即影响其感知自我形象和品牌形象一致性的程度。随着社群成员对品牌社群的认同增强和参与活动的增多,成员对品牌的涉入程度将加深。这将增进其品牌认同。品牌认同的结果是社群成员的品牌行为。

Cova和Pace(2006)对食品品牌Nutella的网上虚拟品牌社群展开了研究,其结论表明消费者为了满足自我表达需要,会在其他消费者面前进行与品牌相关的仪式或标志等方面的展示。

Algesheimer等(2005)消费者对品牌社群的认同度越高,保持个人独立性的意愿就越弱,参与性就越强,所感受到的社群产生的规范性压力就越小,也就越愿意参加社群活动,并向他人推荐社群和长期留在社群中。

Dholakia,Bagozzi&Pearo(2004)认为虚拟社区的类别能影响社区参与和成员群体规范和社会认同的影响程度。

4、品牌体验

消费者通过参与品牌社群的活动和感受品牌本身的独特魅力,能够获得某种品牌体验,这种体验能够促进品牌社群的发展。一些文献研究了参与式体验对品牌社群的影响。

McAlexander等(2002)认为消费者在参加品牌社群聚会后会形成与品牌、品牌营销者及其他的品牌拥有者之间更正面的关系,并且会促进品牌社群整体质量的提高。

可见,参与度的提高可以改善品牌社群质量。

Schouten等(2007)通过研究消费者在品牌社群中的独特体验对其品牌态度的影响发现,当消费者的独特体验是期望的高价值得到满足时,其对品牌营销活动往往会采取积极态度,并会加强与品牌社群的联系。

另一些文献则主要探讨了心理感受对品牌社群的影响。

Muniz等(2005)认为品牌社群满足了消费者共同的宗教观和人类的宗教依附需求。这可以说是品牌社群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体验。

Carlson(2005)发现社群心理感觉(PSC)对消费者品牌承诺和社群承诺具有正面影响,这些承诺会对消费者选择品牌、传播正面的品牌口碑、参加品牌事件和共享品牌历史产生调节作用。

4、种族或文化差异

消费者由于受不同国家或种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对品牌社群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

Quinn和Devasagayam(2005)研究了民族中心主义对品牌社群的影响,认为消费者的种族主义感觉越强烈,就越忠诚于尊重他们种族意识的品牌;同时,消费者对种族传统的自豪程度、自我评价和阶层认同都会影响其对品牌社群的态度和参与度。

Cova等(2007)发现同一品牌在不同地理区域有可能形成不同的品牌社群,因为品牌存在跨文化差异。

5、社会资本

Mathwick&Klebba(2002)认为,虚拟社区的持续竞争优势存在于虚拟交互创造的价值,也即

虚拟社会资本的价值。他们的研究建立了一个虚拟社区社会资本模型。整合了关系营销理论与三个社会资本中的理论:(1)信任及承诺和忠诚(Morgan&Hunt,1994);(2)支配个人间联系网络的互惠规范;(3)社区意识。结论认为,信任(trust)、互惠(reciprocity)和社区意识(sense of community)是形成网络社会资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品牌社群影响作用

1、品牌社群对消费者自我建构的影响

Watts等(2007)认为品牌社群中的仪式、行为规范和独特文化等,使得消费者对品牌的意义认识更加深刻,更有利于消费者借此来建构和表达自我,进而促进其品牌忠诚。

Schau和Muniz(2002)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品牌社群对消费者自我建构的影响。认为消费者会将自我完全溶入到品牌社群之中,即通过与品牌相关的各种事物来建构和表达自我。

(2)超级会员,指在品牌社群中,成员之间争相显示自己的权威性。

强调自己真正理解品牌的内涵,真正知道该如何使用品牌,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品牌崇拜者。而那些在品牌社群中只是表达对品牌喜爱的消费者,仅仅是对品牌最低程度的涉入者,因而其在品牌社群中的地位也很低,但是随着对品牌涉入程度的加深,其在品牌社群中的地位也会不断上升;

(3)社群中的成员身份是自我的一部分,即将招牌社群中的成员身份作为建构自我的部分要素,这在对品牌研究中是常见现象;

(4)多重会员身份,消费者会参与多个不同的品牌社群,具有多个不同的社群成员身份,消费者通过这些不同的身份来构建自我。

这些不问的品牌社群可以是相关的,也可以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消费者个体自我在品牌社群中的建构直接影响着其对品牌的认同,进而对与品牌相关的购买行为也会产生明显影响。

2、社群体验对消费者的作用

Schouten等人(2007)认为与没有加入品牌社群的消费者相比,加入品牌社群并获得非凡体验的消费者与产品、品牌、公司及其他同类消费者的关系更加紧密,可以产生强烈的社群认同和社群意识,进而会提高对品牌的认同和忠诚度。

Schouten等(2007)研究发现,消费者从品牌社群中获得的独特体验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社群活动的态度,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在品牌社群中。会有各种仪式,并经常举办诸多活动如游戏、竞赛和培训等。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甚至可以使人达到一种完全沉浸于其中的状态,使消费者获得了深刻的体验。

3、品牌社群与顾客满意的关系

McAlexander等人(2003)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来探究品牌社群、品牌关系、顾客满意和顾客体验对顾客忠诚的影响作用。

满意对体验较少的消费者的忠诚有正面影响,而对体验丰富的消费者则没有明显影响。无论是体验较少的消费者还是体验丰富的消费者,品牌社群对其满意和忠诚都有正面影响。对于体验较少的消费者来说,满意相对于品牌社群对顾客忠诚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而对于体验丰富的消费者来说,则不具有明显地调节作用。最后,他们认为品牌社群将取代满意而成为顾客忠诚的主要驱动因素。

Shang等(2006)发现,消费者若能从论坛中获取丰富有用的产品功能、性能等方面的信

息,往往就会对品牌更加忠诚,满意度更高。

5、社群认同对消费者的影响

Hickman(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形象的社会认同度会影响其对品牌社群的偏爱度,同时社会对品牌社群认同度高也会导致社群成员对品牌个性中的能力和热情维度呈现更高程度的偏爱,此类偏爱的形成会增强消费者对竞争品牌的抵制,因而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Algesheimer等人(2005)认为,消费者的品牌社群认同可以带来正面效应,如对产品和品牌的更加热爱。消费者发自内心的想和其他社群成员在一起。相互影响和合作,包括相互帮助、参与集体活动、宣传及增强其价值等活动。

消费者对品牌社群的认同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要素。认知要素是一个分类过程,指自我感知到与社群成员的一致性及与非社群成员的区别,这反映了品牌社群的共同意识;情感要素指对社群的情感投入,社会心理学家称为对社群的情感承诺。这样品牌社群认同就意味着消费者对社群规范、传统、仪式和目标的认可。

5、社群意识对消费者的作用

McAlexander等(2003)表明顾客忠诚度受品牌社群意识影响。

金立印(2007)则通过对虚拟品牌社群的研究发现,其财务、社交、信息和娱乐四种价值对于社群成员社群意识的形成和强化以及社群忠诚度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进而,社群意识越强的成员,其社群忠诚度越高,越倾向于保护其忠诚的品牌,同时对其他竞争品牌也表现出较明显的抵制倾向。

四、品牌社群营销策略

1、建立共同品牌价值观

薛海波(2007)认为,当今企业要想在产品功能上寻求差异化已是相当不易,而在价值观、情感等方面形成差异化将是企业竞争的上好策略。

吕荣胜、原伟和杨强(2007)提出企业应当着手从努力培养和发现消费者共同的价值观,寻找属于品牌的核心消费者以及构建围绕品牌的消费者关系系统三个方血来经营品牌社群。

2、提升品牌关联性

Schouten(2007)品牌社区有助于增强顾客的忠诚度,提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提升虚拟社区与产品品牌的关联性、强化社区意识、将虚拟品牌社区融入企业的品牌价值链。

3、社区口碑营销策略

Gilly (1998)关于产品口碑信息对搜寻者的影响效果研究中,得出结论,信息接收者本身的特性如口碑偏好和信息对接收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正相关。

McAlexander等(2002)认为社群成员形成顾客满意原则对产品的正面评价。

Jupiter Research(2009)社区成员的互动行为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网络口碑效

应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话题营销、培养社区意见领袖、设立社区营销专员,引导消费者舆论,引领消费观念。

4、加强社群参与行为

Woo&Chang(2003)的研究表明,仅仅提供服务和信息并不足以使得顾客对提供网络服务的公司保持忠诚,必须使他们能够与其他顾客互相联系,持续交流互动,创造彼此信任的氛围才能够提高忠诚。

Bock(2005)互惠关系对知识分享态度有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对知识分享意愿有正向影响。

很多研究认为,社区意识(Hars&Ou,2002;Yoo,Suh&Lee,2002)和社会认同(Dholakia 2004)能加强虚拟社区成员的贡献和参与行为。

5、品牌社区技术改进

Jarvenpaa&Staples(2000)认为友好的系统界面能加强信息分享,减少分享的心理成本。

Preece(2001)提出在线社区有用性的四个维度,包括对话和社会交互知识(支持交流的提示和反馈)、信息设计(易读,易理解)、导航(容易寻找到需要的,易用)和可进入性(下载速度、反应时间)。

Hsu,Ju,Yen&Chang(2007)将个体和环境两个视角结合,研究专业虚拟社区的知识分享行为,建立了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上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信任的环境因素显著影响虚拟社区的知识分享行为。

五、未来展望

1、品牌社群形成机理的完善

对虚拟品牌社区中的社区关系深入研究,例如社区信任、社区满意、口碑传播、社区成员关系持续意向对品牌相关因素的影响等

在品牌社群形成机理问题上,尽管现有文献已探讨了信息价值、社会认同、品牌体验、种族或文化差异等影响品牌社群形成的因素,但仍不够全面,如品牌个性、品类特征等因素尚没得到考虑。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虚拟网络中的品牌社群和现实生活中的品牌社群在形成机理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按定性分析,两种社群的平台不同,影响因素也有可能不同,不过尚需进行实证研究。此外,从综合的角度来看,至今尚缺少一个整合的品牌社群形成机理模型来完整地描述品牌社群的形成过程,现有研究都只考察了若干独立变量对品牌社群形成的驱动作用。整合的模型应既能从理论上充分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合力以及相互关系,又能直接指导企业创建品牌社群的实践。

2、品牌社群关系的测量

品牌社群关系的问题上,目前的研究还相对初级,具体表现为:Muniz等的消费者关系模型还没有提出可以测量的维度;McAlexander等尽管测量了核心消费者与营销者、产品、品牌、其他消费者的关系,但他们只是将四组关系作为四个单维的概念,而没有为每个侧面的关系分别设计若干测量维度。事实上,每一组关系都应该通过几个维度来测量,这样不仅有利于更详细地掌握品牌社群的关系质量,而且也能为企业创建各个层面的品牌社群关系指明方向。

3、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虚拟品牌社区的分类研究

4、研究品牌社群影响对除了忠诚度这一变量的其他变量的作用,如对品牌延伸、品牌资产、品牌个性等变量的影响,以丰富品牌社群的作用机理理论。

虚拟社群的定义

虚拟社群分类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章瑶指导教师陈颖 二级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班级08市场营销C1班学号 0803240137 2009年10月30日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摘要:现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因此品牌的意义非同小可,本文主要对品牌的内涵及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论述了品牌塑造的过程,包括品牌形象的打造、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的确立、品牌资产的重要以及品牌传播的策略,从中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品牌营销未来发展的前景。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品牌营销中应当要更加注重情感与体验的渗透,将品牌赋予更多的思想与个性,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期望的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在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 关键字:品牌;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资产;品牌传播 一、关于企业品牌的研究 (一)品牌的概念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它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品牌的真谛——“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关于品牌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品牌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著作中,对于品牌的解释基本与下述说法相类似,都是从最直观、最外在的品牌识别功能出发,将品牌视作一种特殊符号,并没有揭示品牌的完整内涵。比如: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2009)为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 大卫·奥格威(2009)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整体组合。品牌同时是因为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乔春洋(2005)指出,品牌是多种元素与信息的结合体,是一种具有影响力及专有性的无形资产,它不仅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和保证。而品牌的强弱、价值、竞争力、影响力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

文献综述WORD版

文献综述的写法 本讲目录 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来源 文献检索途径 阅读文献的技巧 文献综述的写作模式 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一、文献综述的内涵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 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 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 文献综述的作用 防止盲目的重复研究 帮助辨别本领域的研究前沿 帮助构思论证主题的理论框架、论证技术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弄清前人对于该研究所持的不同解释或观点以及成功或不成功的论证工作,并为研究者自己的研究假设提供基础 二、文献来源 书籍 经济管理类期刊 管理档案 工作论文 报纸 1、书籍 专著 论文集 教科书 资料性工具书 科普读物 专著 就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问题系统全面地论述,多是作者多年研究的结果,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名家名作。商务印书馆、上海三联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2001 论文集 某位专家或众多专家的学术论文,论题集中,观点各异,信息量大。 《管理科学季刊最佳论文集》《美国管理学会学报最佳论文集》《实验经济学论文集》 《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

教科书 阐述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科研成果和有待讨论的问题等,教科书追求学术上的稳定性,名词术语规范,结构系统严谨,叙述概况,可读性强。 国外经典教材,如斯瑞波尔《农业市场经济学》、罗宾斯《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资料性工具书 就某学科有关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方法与结论以及各种争论观点作广泛客观的阐述,不涉及作者本人的见解,叙述简便,查阅方便。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牛津法律大辞典》《企业管理学大辞典》 科普读物 面向广大群众的以普及经济学、管理科学知识为宗旨的通俗读物,提供实用类信息。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 2、经济管理期刊 学术期刊——反映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动态与成果。《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 情报性期刊——文摘及复印资料,可反映某一特定课题的文献概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月刊)《管理科学文摘》 普及通俗性期刊——介绍管理新思维、新观点、管理理论与方法。实践性强。《中外管理》《北大商业评论》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经过同行评审,能反映最新的研究前沿和正在探索中的问题,是文献综述的重要参考文献。 情报性期刊经过重新筛选,也是可重要参考文献,但会有几个月的滞后期。 普及通俗性的商业期刊,观点没有经过论证和同行评审,只有一些数据和事实可以引用。但《哈佛商业评论》除外。 SCI、SSCI、CSSCI、中文核心期刊 SCI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 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高校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SSCI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2001年)收录社会科学领域内1,700余种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CSSCI 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

文献综述 完整版

XXX大学 文献综述 ***届 离子液体+ 溶剂二元体系电导率、表面 张力物性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XXX 专业XXX 指导教师XXX 填写日期XXX 离子液体 + 溶剂二元体系电导率、表面 张力物性研究进展

摘要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采用离子液体与各类溶剂形成二元体系研究究引起了全世界研究者的关注。针对离子液体二元体系常规理化性质的研究有利于了解离子液体的结构特性及新型离子液体的开发。离子液体二元体系的理化性质除受到温度和离子液体本身结构的影响外,还受到二元体系中溶剂极性和各组分含量等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的电导率、表面张力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大部分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γ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同一种离子液体浓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表面张力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离子液体在相同温度下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浓度下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关键词:离子液体;电导率;表面张力 离子液体具有与传统有机溶剂截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其化学稳定性好、溶解性好、熔点低、不易挥发、可传热、可流动、对环境污染少,可作为绿色溶剂用于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被广泛应用,例如精细化学品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及有关合成、分离萃取、消除环境污染、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1]。离子液体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催化、材料和萃取分离[2-5]等领域由于离子液体所具备的这些优点,近年来离子液体越来越多地被作为一种可设计的功能型分子,即所谓的功能化离子液体(TSIL)。功能化离子液体是指在阳离子或阴离子上引入官能团的离子液体,但其与离子液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核心离子与官能团影响着反应过程,与溶解于其中的溶质产生相互作用,导致最终过程优化的实现,更加符合实验和工业需求而受到重视。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不仅对离子液体+溶剂二元体系表面张力实验测定工作进展做了归纳,还对电导率方面的研究做了相应的综述。 1.离子液体+溶剂二元体系表面张力 目前,关于离子液体表面张力的研究还十分有限,表面张力是表面化学中最

品牌社群文献综述教学内容

一、品牌社群概念及特征 1、定义 Muniz和0’Guinn(2001)认为品牌社群是一个特殊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消费者群体,它建立在使用某一品牌的消费者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之上。 品牌社群具有类似于“传统社区”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共同意识、共同的仪式惯例以及基于伦理的责任感。 与以前的营销研究不同,品牌社群是围绕某一品牌的社会集合体,是人与人、人与品牌之间的一种联系。它是一个精神社群,成员通过品牌来寻求对自我的认同,通过社群来重新建构自我向往的牛活方式,这就是品牌社群重要意义所在,它的提出为品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Alexander.Schouten和Koenig(2002)认为品牌社群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强调核心消费者的作用。 MeAlexander等人突出强调了消费者在品牌社群中的品牌体验,认为品牌体验来自于成员间的互动,消费者在互动和体验中与营销人员共同建构了品牌意义。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社群的存在和意义就在于给消费者提供与品牌相关的各种非凡的消费体验。 Belk和Tumbat(2005)以及Muniz和Sehau(2005)分别对品牌社群的类宗教性特征做了深入研究,以期能更好的反映消费者对其钟情品牌的极度热爱,甚至是信仰。 人们认为宗教性这比自我更有意义、更具力量并且非同一般。宗教活动使人心醉神迷,而且超越了自我。在有共同信仰的社群成员中,当社群成员对某一品牌极度热爱时,就会表现出消费的宗教性。对消费者而言,品牌取代了传统宗教,成为其个性展现和生活追求之所在。 Bagozzi和Dholakia(2006)认为品牌社群是那些对一个品牌具有共同热情的消费者形成的社会团体,他们可以通过团体行为来完成共同目标或表达出相互的情感和承诺。 本质上,这与Muniz和O’Guinn的定义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某个品牌的消费者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行为。 2、结构 (1)消费者品牌结构模型 Muniz和O’Guinn(2001)所提出的品牌社群概念丰富了“消费者——品牌”关系模型,强调的是以品牌为中心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此模型表明了消费者因品牌而联结在一起的意义,同时也表明“消费者一消费者”关系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模型的特点是聚焦,缺点是除了本品牌的其他消费者之外,竞争对手的消费者也会对本品牌消费者产生影响。 (2)基于核心消费者的品牌社群模型 McAlexander等(2002)对Muniz等的三角模型做了扩展,提出了一个“基于核心消费者

文献综述word模版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摘要 □□□□□□□□□□□□□□□□□□□□□□□□□□□□□□□□□□ □□□□□□□□□□□□□□□□□□□□□□□□□□□□□□□□□□□□□□□□□□□□□□□□□□□□□□□□□□□□□□□□□□□□□□□□□□ □□□□□□□□□□□□□□□□□□□□□□□□□□□□□□□□□□□□□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英文文题□□□ 作者英文名字 ( 单 位 ) Abstract □□□□□□□□□□□□□□□□□□□□□□□□□□□□□□□□□□□□□□□□□□□□□□□□□□□□□□□□□□□□□□□□□□□□□□□□□□□□□□□□□□□□□□□□□□□□□□□□□□□□□□□□□□□□□□□□□□□□□□□□□□□□□□ keywords □□□□□;□□□□□□;□□□□□□ 0 引言 □□□□□□□□□□□□□□□□□□□□□□□□□□□□□□□□□□□□□ □□□□□□□□□□□□□□□□□□□□□□□□□□□□□□□□□□□□□□□□□□□□□□□ 1 一级标题 □□□□□□□□□□□□□□□□□□□□□□□□□□□□□□□□□□□□□□□□□□□□□□□□□□□□□□□□□□□□□□□□□□□□□□□□□□□□ □□□□□□□□□□□□□□□□□□□□□□□□□□□□□□□□□□□□□□□□□□□□□□□□□□□□□□□□□□□□□□□□ 1.1 二级标题 □□□□□□□□□□□□□□□□□□□□□□□□□□□□□□□□□□□□□□□□□□□□□□□□□□□□□□□□□□□□□□□□□□□□□□□□□□□□ □□□□□□□□□□□□□□□□□□□□□□□□□□□□□□□□□□□□□□□ □□□□□□□□□□□□ 1.1.1 三级标题 □□□□□□□□□□□□□□□□□□□□□□□□□□□□□□□□□□□□□□□□□□□□□□□□□□□□□□□□□□□□□□□□□□□□□□□□□□□□□□□□ 2号宋体 4号楷体 小5号宋体 5号黑体 5号楷体 5号黑体 4号黑体 4号黑体 5号黑体 5号黑体 4号times new romans 5号times new romans 小5白斜times new romans 5号黑体 5号黑体 5号宋体 5号宋体 5号宋体 5号宋

文献综述

细胞工程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 生物工程包括五大工程,即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工程。在这五大领域中,前两者作用是将常规菌(或动植物细胞株)作为特定遗传物质受体,使它们获得外来基因,成为能表达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后三者的作用则是这一有巨大潜在价值的新物种创造良好的生长与繁殖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为人们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总的来说,它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进行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当前细胞工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有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拆合、染色体操作及基因转移等方面。通过细胞工程可以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培养有价值的植株,并可以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 关键词:细胞工程;生物技术;应用;培养 1.引言 所谓细胞工程,是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培养、增殖或按照人们的意愿改造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从而创造新的生物和物种,以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产品。细胞工程根据研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上游工程,包含细胞培养、细胞遗传操作和细胞保藏三个步骤。第二则是下游工程,是将已转化的细胞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以生产生物产品的过程。其中细胞培养是细胞工程的技术基础。细胞培养技术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细胞工程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动物细胞工程主要技术设计细胞融合、细胞拆合、染色体导入和基因转移这四方面,是从细胞水平、核质水平、染色体水平以及基因水平这四个不同层次来改造细胞。植物细胞工程是以细胞的全能性和体细胞分裂的均等性作为理论依据,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进行操作的育种新技术。 2.动物细胞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2.1动物细胞工程的概念 动物细胞工程(animal cell engineering)是以动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和人为操作,使细胞产生某些人们所需要的生物学特性,从而改良品质,加速繁殖动物个体或获得有用品系的技术。其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二级学科)。

文献综述范例模板

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题目关于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的文献综述指导教师 2017 年 6 月

一、前言 中华老字号品牌是我国商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如今由于消费行为、传播环境的碎片化与多元化、民族意识的回归等因素,给老字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改变当今老字号面临的逐渐衰亡的现象,重振老字号品牌。本文搜集了20篇相关文献并根据各家学者的观点,整理汇总成一篇文献综述。先是对中华老字号的概念和界定做归纳整理,接着对当今中华老字号发展的现状情况进行了搜集整合,着重分析了当下中华老字号面临的问题,如缺乏创新、品牌传播方式落后、商标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同时根据各位学者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做了整理,以便为今后对中华老字号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二、正文 (一)、中华老字号的概念和界定 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珍品,都各自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终统领一行。中华老字号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不同的解释,以下有几种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和界定: 熊长博(2011)在《中医药老字号的现代化之路》中指出:2006年商务部官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定义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除此之外,品牌的创建时长不得低于50年。[1]程国鹰(2011)在《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品牌创新策略研究》里将中华老字号的界定整理出来,具体为: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内地资本和港澳台地区资本相对控股,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 刘婧维(2014)在《中华老字号企业网络营销研究》中认为中华老字号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工艺,历史悠久,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赢得了良好信誉的产品品牌。[3]

文献综述范例Word版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

我国连锁企业国际化研究 ——以内蒙古小肥羊为例 引言 本文献综述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我国连锁企业国际化市场营销策略文献的全面、概括地梳理学术领域该问题前人所研究发表的观点和方法,避免重复先前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找出可行性,在相关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 文中所用到的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为企业改革与管理、对外经贸实务、大经贸、经济经纬、中国中小企业等期刊杂志。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品牌定义及相关概述 1.品牌的定义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对品牌定义的表述是:“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1],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对品牌的定义是:“用来识别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来和竞争者区别开来的名称、符号、标志、设计或它们的组合。”[2] 梁中国认为:“品牌是凝聚着企业所有要素的载体[2],是受众在各种相关信息综合性的影响作用下,对某种事或物形成的概念与印象。它包含着产品质量、附加值、历史以及消费者的判断。在品牌消费时代,赢得消费者的心远比生产本身重要,品牌形象远比生产和消费重要。”

参照中外学者的论述,余明阳认为,所谓品牌,就是公众对于组织及其产品认知的总和。 2.国际品牌的定义 以宋新力为主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管理课题组认为[3],国际品牌,即国际知名品牌,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由企业创造的、在相关市场上为众多顾客所公认的、具有很高的市场信誉、社会声誉、很高的市场地位、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能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品牌、商标或商号。 3.品牌国际化定义 品牌国际化,指企业主要以国际化市场需求为向导,以开辟、占领和扩大国际市场为目标,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组合,跨国进行经济活动,在国际上寻求企业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通过国际化经营,努力使国内品牌成长成为国际品牌或世界品牌。 王霜、白群(2008)认为品牌国际化是指将同一品牌以相同的名称或标志[4]、相同的包装、相同的广告策划等向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延伸扩张的一种品牌经营策略。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也就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树立强势品牌的过程。 4.连锁的定义 (1)连锁的概念 连锁由英文单词Chain store翻译而来[5],是在19世纪末产生,于二战后确定下来的。西方把连锁经营组织定义为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商店的零售业或饮食业组织。 (2)连锁经营 由一个总部和若干连锁分店组成的形式被称为连锁经营。 (3)连锁商店 连锁商店指经营同类商品和服务的若干企业在核心企业的领导下采用规范化经营,实行共同的经营方针,一致的营销行动,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销售的有

(完整版)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研究 引言: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现象既属于语言学范畴,亦属于心理学范畴。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为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母语迁移”指的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学习第二语言,这里主要指的是英语,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人们或多或少的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不理想的结果。“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母语迁移的负效应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本身母语知识体系的影响,在潜意识中把母语的知识体系移植到英语应用上。对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研究,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国内英语教学的发展,启发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迁移的干扰,促进迁移,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成效。 1.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研究的方面 在相关文献中,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从语言迁移的理论,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表现以及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现象对教与学的启示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1母语迁移的研究历理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控制语言学习以及语言教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Lado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20 世纪 60 年末到70 年代初,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点,过渡语( inter—language,也称中介语) 理论、错误分析( error analysis,也称偏误分析) 兴起。在对比分析研究中展开了大量实证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结果确实证实了 Lado 等人的理论但是,也有一些实证研究指出了“距离 = 难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发现学习者往往是在母语与目的语表面上相似的地方更容易犯错误等,同时对比分析对于学习者错误的预测能力也受到了质疑。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初,标记理论被引入母语迁移现象研究领域。1990 年代以来,基于语言共性,一系列新的母语迁移理论涌现出来,如最小树假说,弱迁移假说,全迁移假说,整体损伤说等,但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模板[Word文档]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模板[Word文档]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模板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模板 。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 综合性:综述要 quot;纵横交错 quot;,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 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 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 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 quot;撞车 quot;,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 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 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文献综述

平顶山市七万吨净水厂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众所周知,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水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量上,水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是现如今,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也如何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各种污染物,使人们喝上干净放心的水,成为我们给排水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平顶山市原水有低温低浊、含有藻类等特点,需经过一些特殊的处理才能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关键词水处理水厂饮用水低浊含藻 1引言 人类有关水处理的最早记录虽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但是,真正的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还是很短的。如从1804年在英国Paisley首先应用沉淀过滤作为集中处理的水厂算起,则还不到200年。我国上海在1883年建设了第一座取用地标水源的水厂。至1949年,全国只有72个城市建有水厂,总供水面积240万立方米;这些水厂大都集中在大城市或租界地区;而且很少由我国自行设计。 我国大规模建设水厂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54年以来全国成立了各大区给水排水设计院。至1983年,全国253个城市中有水厂660个,总供水量为每日3538万立方米。这些水厂中大部分为地表水厂。通过三十年来的努力实践,我国给水工作者在给水处理理论上和水厂设计上已有了较高的水平,并且逐步形成了我国水厂自己的风格。 近一百多年来,水厂的处理工艺,基本上市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但因净水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水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水厂的工艺设计和处理方式的不断进步。从最开始简单的过滤消毒到现如今的多级水处理方式,靠着人们的不断探索和前进,使人们能够喝上健康放心的饮用水。 2 常规净水 1.1 简介 为了使人们的饮用水更加的干净卫生,国家提高了人们的饮用水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水的感官性状良好。2005年6月1日,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开始实施,属于行业标准。与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比,该标准对水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检测总项目达105项,增加了很多有机污染物的项目,以及耗氧量这个判断饮用水中有机物总量多少的重要项目,微囊藻毒素项目也将从2006年6月起进行检验。对于国家标准中本来就有的某些项目,该标准提高了限量指标。

品牌建设文献综述

品牌建设文献综述 摘要:现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因此品牌的意义非同小可,本文主要针对品牌的内涵及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论述了品牌塑造的过程,包括品牌形象的打造、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的确立、品牌资产的重要以及品牌传播的策略,从中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品牌营销未来的发展的前景。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品牌营销中应当更注重情感与体验的渗透,将品牌赋予更多的思想与个性,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期望的同时还能满足在消费者在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 关键词:品牌、品牌建设 1国内外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他非常形象的表达了品牌的真谛——“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关于品牌的定义有很多,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品牌都有不同的理解。 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为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就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这些要素的组合,其目的是借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些销售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1]。” 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和整体组合。品牌同时是为消费者对其使用产品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2]。 本文认为,朱华锋为品牌写的一个构成公式很清晰准确地表述了品牌的内涵,即:品牌=品名+品记+品类+品质+品值+品德+品行[3]。 大卫·奥格威(Confessions of an Advertising Man)将罗塞·瑞夫斯的USP 理论看作是在强卖,奥格威认为品牌的建立与提升是要塑造一个个性与发布一项成功的广告运动,这十分重要。企业必需思考品牌要用塑造怎样的形象,形象代表着个性,和人一样,产品也要有自身的个性,是产品形象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成功或者失败[2]。 定位理论的创建者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认为企业品牌提升的关键是要在目标

怎么写文献综述2篇

怎么写文献综述2篇How to write literature review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怎么写文献综述2篇 前言: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 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进行科 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本文档根据论文格式内容要求和特点展 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怎么写文献综述 2、篇章2:文献综述标注文档 篇章1:怎么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 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通过写作文献综述,至少从以下几方面受益: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实践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文献综述完整版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国内外铸造机械的研制工作已有半个世界的历史,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国内外铸造行业、铸造技术的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讨,找出铸造机械发展的一个方向,为研制现阶段符合中国国情并能在相当长时期内占领国内市场的新型铸造机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研制样机进行工业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目前我国已正式将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及建筑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迅速,“中场产业”正在崛起(所谓中场产业是指处于最终装配工业和基础材料工业之间的产业),而铸造行业是机械制造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国防力量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铸造是汽车、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纺织、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基础,而现金的铸造技术则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内容。 铸造是常用的制造方法,优点是:制造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可以获得复杂形状和大型的铸件,在机械制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机床占60~80%,汽车占25%拖拉机占50~60%。铸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此,铸造在机械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铸造是一种古老的制造方法,在我国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铸造技术的发展也很迅速,特别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很多的新的铸造方法,如低压铸造、陶瓷铸造、连续铸造等,在20世纪下半叶得到完善和实用化。由于现今对铸造质量、铸造精度、铸造成本和铸造自动化等要求的提高,铸造技术向着精密化、大型化、高质量、自动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我国这几年在精密铸造技术、连续铸造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铸造自动化和铸造成型模拟技术等方面发展迅速。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电子通讯等行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俄我国铸造行业以前前所未有的迅速向前发展。同时我国铸件产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一个铸造大国,并已经具备一定的科研开发和生产能力,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正从事该领域工作。由于拥有相对较好的研究和开发设备,我国已经具备能够自主生产一系列工业用重要铸件以及许多复杂民用铸件的能力。作为机床行业的四大主机之一的铸造机械,在机械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近些年间,由于国内经济稳态运行,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个良好的国家大环境下,行业保持高速增长,行业总产值逐年递增。随着逐渐产量的增加以及铸件厂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用铸造机械代替人工铸造成为趋势,这有力地推动了住在机械的市场需求的更快增长,再加上铸造技术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高精度和自动化的铸造机械逐渐得到了市场的青睐。这从一个方面上推动着我国铸造行业整体上向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我国铸造车间,解放前装备十分落后。解放后几十年来,铸造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许多新的机械化铸造车间,其中尤其以第一汽车和第二汽车制造厂的铸造车间规模最大。不少高效的造型机和造型生产线,如微震压实,无箱射压,水平分型脱箱造型机及其与之配套的砂处理、配料、清理等机械化系统的投产具有我国自己特点的电磁配铁秤和水爆清沙设备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都推进了铸造机械化的进程,使不少铸造车间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总的来说我国铸造行业的机械化水平仍然是十分落后的。很多车间的“黑、脏、乱”面埋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就是那些较大的机械化车间,与国际上先进的水平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发达国家总体上铸造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生产效

品牌理论文献综述

品牌理论的演变 英国学者彻纳东尼指出:“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好的产品、服务、人或地方,使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获得相关的、独特的、最能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 Jay P.McCormack和Jonathan Cagan(2003)认为建立和保持一个一致的品牌陈述是建立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部分。我们试图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品牌理解的各种观点以及各种品牌理论研究进行评述和归纳,为我们研究品牌传播理论及品牌网络传播理论做理论基点,并期望能够揭示品牌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对于品牌内涵的诠释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品牌是符号 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许多学者认为品牌就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产品,或者说是区别产品的记号,他们对品牌的认识也仅局限于企业层面。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在1960年将品牌定义为:“品牌系指一个名称 (name)、语词 (term)、标志(sign)、象征 (symbol)、以及设计(design),或是上述各项的组合,以藉此辨识出一个或一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进而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有所区别”;Chematory&Mewilliam(1989)“品牌是一种辨识的图案,使其与竞争者有所差异”;美国管理协会认为,品牌是经营者或经营者集团的产品与服务,基于与其他竞争者有所区别而赋予之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亦或是上述方式的结合(Peter D.Benneh,1998);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力普·科特勒〔1〕进一步分析认为:品牌是一种或一组为了辨认某个销售者区别于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的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品牌拥有文化象征、个性特征、利益、属性、价值体现、用户暗示等六层含义;Lynn B.Upshaw (1999)在其出版的《塑造品牌特征》一书里指出:品牌是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够区别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名称、标识和其他可展示的标记。 (2)品牌是情感 1955年,最早对品牌进行研究的Burleigh B.Gardner和Sidney J.1evy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品牌的论文《产品与品牌》,他们阐明了下列原理:品牌的发展是因为品牌具有一组能满足顾客理性和情感需要的价值,品牌的创建要超越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它应该注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personality);King(1970)指出,品牌不仅由于其功

化学论文文献综述Word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18]、印度的M. Kandaswamy 小组[19]、美国的Michael K. Chan小组[20]都曾发表过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3. Schiff碱的合成方法 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直接合成法和分步合成法,分步合成法得到的产品无论是在产品产率上,还是在产品纯度上都较直接合成法理想。当反应活性低或选择性不好,用前述两种方法合成的产物不稳定或者产率低时,可选用模板合成法。所谓模板合成法就是将金属离子作为模板试剂加入到羰基化合物中与胺类化合物反应的一类合成方法。如在合成二羰基化合物和多胺的Schiff碱配体及其配合物时多采用此方法。当合成的Schiff碱在反应溶剂中溶解度很小,上述三种合成方法均不适用时,一般采用逐滴反应法,即向胺类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活泼碳基化合物溶液的一种方法[21]。这些合成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Schiff 碱金属配合物,它们各有优缺点。 4. DNA的组成及结构[22-26] 核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大分子,它不仅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还是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变异等生命活动都与核酸密切相关。因此,核酸是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分子。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核苷酸(nucleotide),核苷酸由核苷(包括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根据戊糖是D-核糖或D-2-脱氧核糖,将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类。DNA的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图1.1)。 图1.1 DNA碱基的结构 脱氧核苷酸之间由3′, 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形成单链,称为DNA的一级结构。基因的表达取决于DNA的一级结构。1953年,Watson和Crick在前人研究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货币国际化理论 对于国际货币的含义,Cohen(1971)最早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定义国际货币,他认为国际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部门和官方机构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将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该货币发行国以外时,这种货币就发展到了国际货币的层次。Hartmann(1998)进一步发展了Cohen(1971)的定义,对国际货币的不同职能进行了分类。他认为:作为支付手段,国际货币在国际贸易和资本交易中被私人用于直接的货币交换以及两个其他货币之间间接交换的媒介货币,也被官方部门用于外汇市场干预和平衡国际收支的工具。作为记账单位,国际货币被用于商品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价,并被官方部门用于确定汇率平价(作为汇率盯住的驻锚)。作为价值储藏,他被私人部门选择为金融资产运用时,如表示非居民持有的债券、存款、贷款价值。官方部门拥有国际货币和其它计价的金融资产作为储备资产。Hartmsn(1998)认为一国货币被发行国之外的国家的个人或机构接受并用作交换媒介,记帐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时,该国货币国际化就开始了。由于商品和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多数工业化国家的货币目前在某种手续上都国际化了。然而,这些货币的国际化程度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只有少数几种货币执行着多重私人和官方的职能。而由于交易成本和网络外溢效应的存在,可能只有一种主要的国际货币执行着比其它国际货币大得多的职能,蒙代尔(2003)认为当货币流通范围超出法定的流通区域,或该货币的分数式倍数被其他地模仿时,该货币就国际化了。判断一国货币是否国际化,一般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1)该国货币自由兑换在国际交易支付中所占的比重;(2)该国货币是否发挥执行价格标准,国际清算货币的作用,(3)该国货币在国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4)该国货币是否发挥国际储备资产的职能(国际储备货币);(5)该国货币在国际借贷活动中所占的比重:(6)该国货币是否具有国际干预货币的作用; (7)该国货币是否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 2货币国际化层次的划分 2.1按货币的使用区域划分 按货币的使用区域划分,货币的国际化可分为周边化、国际区域化、全球化三个层次:(1)货币的周边化是指货币的流通跨越国境在原使用同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流通。这是由于该种货币所代表的经济体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同时又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为节约货币兑换成本、弥补外汇缺口,人们会在区域内的各种货币中选择一种信誉较好、数最充足、被普遍接受的货币部分甚至全部地替代本国货币,因此该货币的使用便会超出其围家的版图,开始周边化,一股来说,这是货币同际化的初级阶段。目前的人民币在中围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朝鲜、韩国、蒙古、俄罗斯、越南、缅甸、柬埔寨及新、马、泰等国)的大量流通,便属于人民币的周边化。 (2)货币的国际区域化是货币国际化的中级阶段,当一种货币在一个国际区域内替代当地货币成为共同使用的货币时,该货币的国际化便进入国际区域化的层次。如拉美地区的美元化亦可视为美元的国际区域化。货币国际区域化的另一种表现通过货币间的长期合作最终整合为一种新型的统一的国际区域货币,如欧元。 (3)货币的全球化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区域化在地域上进一步扩展,最终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核心货币。英镑和美元都曾是这种称霸全球的国际货币。 2.2按国际货币提供主体的角度划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