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病申请流程-慢性病申请表办理流程

慢性病申请流程-慢性病申请表办理流程

慢性病申请流程-慢性病申请表办理流程
慢性病申请流程-慢性病申请表办理流程

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补助认定及申领须知一、初次认定得申报

(一)申报时间:每年12月份(25日之前)接收申报资料。

(二)申报方式:参保单位医保经办人将收集得资料按上述时间报送至经开区政务大厅27号窗口;

(三)申报资料得内容:

1、《西安市城镇职工慢性病初审汇总明细表》(一式两联,单位填写),包括纸质与电子版。

2、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申请鉴定表(一式两联,个人填写),贴本人近期两张一寸免冠照片.

3、个人申报病历资料包括:(1)身份证复印件;(2)所申报病种住院病历复印件(近3年二级以上医院2次以上住院资料);(3)门诊病历或抢救病历复印件;(4)医院诊断证明书复印件;(5)相关检查报告单、化验单得复印件.(申报资料要求齐全,否则不予接收)

3、注意事项:(1)申报资料报送复印件,所有资料都不予退还;(2)认定病种以申报得第一病种为准;(3)慢性病补助有效期两年,到期后请及时复审。

二复审认定得申报

(一)申报时间:每年12月份(25日前)

(二)申报方式:参保单位医保经办人将收集得资料按上述时间报送至经开区政务大厅27号窗口;

(三)申报资料得内容:

1、《西安市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复审明细表》(一式两联,单位填写),包括纸质与电子版。

2、认定当年得人员名单复印件一份。

3、耐药性肺结核与慢性活动性肝炎复审时除上述资料还需提供近两年相关检查化验单及门诊或住院病历。

4、注意事项:除耐药性肺结核与慢性活动性肝炎外,其她慢性病种不需要再报送病历资料。

三、申领医疗费用补助得流程

(一) 补助标准

1、补助计算公式:门诊慢性病补助金额=(当年门诊有效发票总额-700元起付线)×70 %;

2、补助限额:一年内门诊慢性病补助金额不得超过本人被审批病种得最高限额。(限额以当年文件公布标准为准)

(二)补助流程

单位医保经办人于次年元月根据年底慢性病认定人员名单,收集个人当年门诊费用票据与处方——→统一填写《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补助费用个人结算表》与《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补助费用汇总表》——→于次年1—2月将票据、处方与相应表格报送至经开区政务大厅27号窗口。

(三) 注意事项:

1、单位医保经办人收集发票时注意:(1)医院发票需对应处方,药店发票写清楚药名与单价需附费用明细小票(2)检查化验费需附检查化验报告单与发票;(3)必须就是当年发生得检查治疗发票。(4)个人账户刷卡发票不再报销;(5)医保报销范围外得费用票据(如挂号费,担架费等)不予报销。

2、单位医保经办人应认真填写补助费用个人结算表及补助费用汇总表,对填表错误得,将退回重新填写上报。

附:

2014年度门诊治疗慢性病补助最高限额标准

附:

门诊慢性病审核鉴定标准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含隐匿型)

(1)具有冠心病引起得临床表现如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塞或猝死;(2)心图检查有心肌梗塞表现;

(3)冠状造影提示有≥50%狭窄。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有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史;

(2)有咳嗽、咳痰、喘息、尿少、下肢浮肿等症状及右心功能不全体征;

(3)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得诊断依据:

胸部X线现:①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经≥15mm,右下肺动脉横经与气管横经比值≥1、07;

②右心室增大.

心电图:①右心室肥厚;

②肺型P波:Ⅱ、Ⅲ、aVF导联中p>0、25mv。

(4)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3、原发性高血压(限50周岁以上人群)

(1)高血压Ⅱ期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并具备下列四项中之一者。

①脑血管意外(不包括腔隙性脑梗塞未遗留肢体、语言障碍者)或高血压脑病;

②左心衰竭;

③肾功能衰竭;

④眼底出血,渗出或视乳头水肿.

(2)高血压Ⅲ期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并有脑出血(有CT报告)。

4、脑血管病恢复期

(1)既往有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临床表现有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颅神经障碍、失语等;

(2)颅CT检查阳性结果。

5、肝硬化失代偿期

(1)有慢性肝脏病史及脾大、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形成、腹水等门脉高压征象;

(2)血浆蛋白≤35g/L,ALF>2倍正常值,总胆红素>34、2umol/L;

(3)B超、CT等影像学证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6、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

(1)有糖尿病3年以上病史;

(2)有慢性并发症得临床表现及相应慢性并发症得检查资料;

(3)近1—2月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检测结果,非同一天检测两次以上。

7、慢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

(1)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肾炎综合症临床表现;

(2)检测尿蛋白≥1、0g/24h及尿蛋白≥++,两次以上;持续血尿:尿红细胞≥5个或红细胞计数≥10000个/ml;

(3)有半年以上病史及肾活检病理报告。

肾病综合症

(1)大量蛋白尿(>3、5g/24小时尿);明显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此两项为诊断必需;

(2)伴有明显水肿,高血脂症;

(3)凡享受门诊血液透析、腹透以及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得患者不再享受门诊慢

性病补助。

8、恶性肿瘤晚期

近五年内各类恶性肿瘤病理诊断报告。

9、精神疾病

(1)应有市级以上卫生系统所属二级以上专科医院住院治疗两次以上(2—3个月疗程)诊断治疗记录;

(2)应有市级以上卫生系统所属二级以上专科医院门诊治疗记录(需二年以上);

(3)出示相关精神疾病检查得检测量表或实验室检查结果记录。

10、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得,提供二年以上门诊诊断或住院治疗病史、病历、检验化验单.

11、帕金森综合症

(1)发病年龄65岁以上;

(2)CT有侧脑室旁白质损害;

(3)有震颤舞蹈动作,智能减退者.

12慢性活动性肝炎

1 有1年以上肝炎病史,目前有较明显得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差、腹胀、肝区痛等;

2体征:肝脏肿大,质地中度硬度以上,可有黄疸、蜘蛛痣、肝病面容、肝掌或脾肿大;

3实验室检查:近2年肝功能具有以下异常项目之一者:(1)ALT﹥50IU/L AST﹥50I U/L;(2)BIL—T﹥25 μmol/L;(3)A/G<1、5-1、3;(4)蛋白电泳γ球蛋白>20%(5)HBV-M: 阳性;

4、肝外器官表现,如关节炎、肾炎、脉管炎、皮疹或干燥综合症。

13白血病

1 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倾向、发热、骨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2末梢血涂片发现有原幼细胞;

3骨髓相象符合白血病诊断条件;

4化验室检查幼稚细胞大于20%;

5 在三家医院确诊过急性白血病。

14再生障碍性贫血

1 临床表现有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发热等;

2 血常规呈全血细胞减少;

3白细胞低于正常值下限、血红蛋白男性<120g/L、女性<110g/L,血小板<100×109/L;

4 典型再障得骨髓象或骨髓活检诊断;

5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15血友病

1 有家族史者符合x 性联索性遗传规律;

2有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出血,活动过久、用力、创伤或手术后异常出血史;

3 实验室检查结果阳性;

4有明确(活动性)出血症状:如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出血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为Ⅷ因子活性检测<25%、Ⅸ因子活性检查<25%;

5 有严重并发症:如关节畸形、假性肿瘤等。

必须同时具备1、2、3、4项或1、2、3、5项。

16多耐性肺结核

1 具有肺结核常见临床表现(进行性消瘦,午后低热等);

2 X线符合结核病改变;

3 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并且痰药敏试验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一线抗痨药具耐药性得结核杆菌菌株.

西安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初审表

西安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复审表

西安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申请鉴定表

医疗双向转诊制度

医疗双向转诊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行为,建立分级管理的双向转诊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双向转诊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知情选择的原则。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经济、有效。 (2)分级管理的原则。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疑难病、危急重症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确诊治疗。 (3)综合权衡的原则。为提高患者疾病诊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患者到医院时应考虑患者病情与医院的专科、专病特色。 (4)资源共享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的有效交流,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利用。 (5)连续医疗服务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双向转诊渠道,为患者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医疗服务。 第三条双向转诊执行标准: (1)基层医疗机构向医院转诊的指征: ①临床急危重症,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②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③突发公共卫生和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④疾病诊治超出基层医疗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⑤急性传染病病人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人。 ⑥精神障碍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病例。

⑦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2)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指征: ①医院门诊或出院后需要进行跟踪、随访、康复、卫生宣教和建立家庭病床的病例,而且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处置。 ②诊断明确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病情稳定需要维持治疗的病例。 ③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④其他应当转诊且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处置的病例。 第四条双向转诊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基层医疗机构患者转往医院: ①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根据转诊原则及转诊指征将患者转往上级医院。对限于医院的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患者,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各医院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将患者转往有救治条件的医院。 ②拟转诊时,基层医疗机构医生须按首诊负责制执行,按规定书写病历、转诊记录和“双向转诊单”(附件1)。患者或其家属同意或不同意转诊均需在病历上签名。 ③由患者或家属自行到所转医院“双向转诊服务台”联系,由服务台工作人员负责分诊和安排就诊。 ④对急危重症患者需要立即转诊的,遵循就近转诊的原则,基层医疗机构应立即呼叫120或电话通知医院派救护车接患者到医院救治。 (2)医院患者转往基层医疗机构: ①门诊医生或住院医生根据转诊原则及转诊指征将患者转往其居住地的基层医疗机构。 ②主管医生在门诊病历或出院小结中告知患者需要回到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后续治疗和康复,并提出比较详细的后续治疗和康复方案;填写“双向转诊单”(附件2)并指导患者到“双向转诊服务台”办理转诊事宜。 ③“双向转诊服务台”工作人员负责联系基层医疗机构,并做好登记和统计。

慢性疾病管理系统

慢性疾病管理系统 概述 慢性疾病管理系统是一种为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开发设计的慢性疾病管理网络系统。它全面导入疾病管理的概念,针对常见慢性病的诊疗与科研,帮助科室快速实现慢性病病历的系统管理,辅助医生护士的日常诊疗护理工作,并为医院向患者提供多样化诊疗服务创造条件。 基本介绍 疾病管理以“改进诊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为目标,贯彻慢性病标准诊疗指南,针对慢性病治疗,提倡一体化的病程干预及管理机制。 疾病管理鼓励预防、治疗与教育环节的有效结合,引导患者强化自我管理、改善生活习惯,促进医生、患者以及第三方健康服务间的交流协作,加强病情控制,防止病情恶化,并最终控制整体医疗成本。 疾病管理涉及慢性病的预防、治疗、护理、教育、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充分配合。 除医疗就外,在疾病管理中,医疗器械/药品等生产商均能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向患者提供产品的知识,增强疗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健康服务供应商能作为医疗机构的补充,帮助患者制定健康管理个人计划,促进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功能 社区诊疗协作网络 “双向转诊、资源优化”是正在进行中的医疗体制改革的主旋律之一。为了进一步拓展自身优势业务,部分大型医院正在尝试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努力实现这种模式。可是,大部分综合性医院仍然缺乏能与社区医院共享诊疗记录的信息平台,无法实现患者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一般这类系统采用成熟先进的跨平台数据库技术,可帮助医院建立安全高效的诊疗数据中心。结合自身的全网络操作特性,大型医院能迅速建立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诊疗信息网络,实现科室间点对点的协作,为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区域共享打下基础。在此平台上,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医院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交流互动和诊疗协作,方便慢性病患者就近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和保健指导,更为医院拓展业务提升收益创造条件。 电子病历

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

双向转诊制度 为了给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我院与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转诊网络,特制定本制度。 一、高度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对于只需进行后续治疗、疾病监测、康复指导, 护理等服务的患者,医院应结合患者意愿,宣传、鼓励、动员患者转入相应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下级医院完成后续康复治疗。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双向转诊管理,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 之一。医院成立双向转诊领导小组,业务副院长为组长,医务科科长为副组长,各临床科室科主任为成员。 三、双向转诊协议医院双方要保持通讯畅通,遇危、急病人和大批伤员时直 接沟通,建立急救绿色通道。 四、我院负责接收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的患者,上级医院转 回的病情稳定患者,使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如遇急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协议医院拨打我院急诊科急救电话或将病人转入我院急诊科,急诊科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延误及推委病人,要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转诊预约专线电话。 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病房科主任或诊疗组长认定确需要转出的病人,需 与上级医院或下级医院做好联系,保证病人在转出过程中病人的安全。 六、转诊程序 (一)转入病人:接转诊病人后,在急诊科进行转诊登记,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需住院者优先安排。 (二)转出病人:根据病情,需要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在征得科室主任同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科室医生进行登记、填写转诊病情介绍单,联系好上级医院,医护人员要护送患者转院,确保患者安全转入上级医院,并做好病情交接工作。符合下转条件者在征得科室主任同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由科室医生进行登记、填写转诊病情介绍单,并联系好下级医院。由患者家属附带相关诊疗资料,将患者转送至下级医院。 七、双向转诊需具备的条件 (一)转上级医院条件(除急诊抢救外) 1.由于我院治疗条件有限,不能实施有效救治,且转运途中风险相对较小的患者; 2.多次诊断不明确或治疗无效的病例,疑难复杂病例; 3.甲、乙、丙类传染病及其他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发传染病人; 4.疾病诊治超出我院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因技术、设备限制或其他原因

慢性病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慢性病管理系统方案 一. 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随病程的进展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行为方式的干预贯穿全程,从认知到行动;从饮食到药物;从监测到治疗;从心理到生理,都需要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树立科学的整体健康观,实施多因素行为干预综合治疗。 慢性病干预的五套措施 1)教育是先导; 2)饮食和运动是基础; 3)心理行为治疗是手段; 4)药物治疗是核心; 5)监测和自我管理是保证。

二. 慢性病管理优势 完善的慢性病健康档案 建立完善的慢性病健康档案,为患者长期诊疗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方便医生和患者对某些症状、并发症、危险因素等进行早期预警、中期控制和后期治疗。慢性病健康档案包括如下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 ?实验室检查信息 ?体格检查信息 ?影像学检查信息 ?诊断信息 ?治疗信息 ?临床随访记录

健康评价 先进的远程诊疗、权威的专家资源、知识资源共享 将各地的多家权威医院如(301、安贞医院)等的专家、知识库等资源直接与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共享。对于重大疾病、慢性病等疑难疾病直接可以进行远程会诊和诊疗、康复指导。基层患者可以通过系统直接由上级权威医院的专家直接进行慢性病的管理。 科学的诊疗、康复、回访计划 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各种检验检查结果等信息,结合慢性病专业防治方案以及专家自身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慢性病患者制定出个性化、切实可行的诊疗、康复和回访计划。对患者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慢性病干预进行具体的指导。定期自动提醒患者和专家,及时完成相应的工作;并可在当前方案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自动化短信提醒 随着患者量的增加,专家无法对每个患者进行详细、实时的提醒、干预操作。慢性病短信平台根据专家的方案定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服药、锻炼、检查、复诊、病情等多种短信提醒。极大的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效率和治疗效果,并且给患者很好的心里感受,从而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服务质量。 详实的体检信息管理 患者根据需要,将自己的体检结果如实的在系统中进行记录,系统自动生成相关身体检查指标的曲线图。并与慢性病健康档案相结合,为慢性病的诊疗和救治提供有益的支持。

门诊慢性病医保办理 流程

慢性病门诊医保办理流程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病种28种: 序号病种最高限额 报销比例 一档缴费二档缴费 1 恶性肿瘤放化疗与住院年最高支付限额合并计算65% 75% 2 尿毒症透析与住院年最高支付限额合并计算65% 75% 3 器官移植抗排异与住院年最高支付限额合并计算65% 75% 4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住院年最高支付限额合并计算65% 75% 5 血友病与住院年最高支付限额合并计算65% 75% 6 高血压3期3000 63%(一级) 57%(二级) 73%(一级) 67%(二级) 7 I型糖尿病4000 60% 70% 8 II型糖尿病3000 63%(一级) 57%(二级) 73%(一级) 67%(二级) 9 活动性肺结核4000 60% 70% 10 结核性胸膜炎4000 60% 70% 11 慢性活动性肝炎4000 60% 70% 12 支气管哮喘3000 60% 70% 13 脑出血、脑梗塞恢复期3000 60% 70% 14 银屑病4000 60% 70% 15 冠心病(心功能3级)3000 60% 70% 16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000 60% 70%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4000 60% 70% 18 慢性肾功能衰竭4000 60% 70% 19 重症肌无力4000 60% 70% 20 重度精神病药物治疗4000 60% 70% 21 系统性红斑狼疮4000 60% 70%

22 多发性肌炎4000 60% 70% 23 垂体瘤(催乳素瘤)4000 60% 70% 24 帕金森氏病4000 60% 70% 25 癫痫4000 60% 70% 26 风湿热4000 60% 70% 27 肝硬化4000 60% 70% 28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与住院年最高支付限额合并计算60% 70% 办理流程 1.持参保人社保卡、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 2.二级以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门诊病历或 住院病历、诊断证明等材料; 3.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2张。 持以上材料到高新区政务大厅(健康街惠贤路)一楼4号窗口领 取《潍坊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申请表》并办理。 通过

医院医疗双向转诊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医疗双向转诊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医疗双向转诊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行为,建立分级管理的双向转诊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双向转诊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知情选择的原则。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经济、有效。 (二)分级管理的原则。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疑难病、危急重症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确诊治疗。 (三)综合权衡的原则。为提高患者疾病诊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患者到医院时应考虑患者病情与医院的专科、专病特色。 (四)资源共享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的有效交流,促进卫生资源合理利用。 (五)连续医疗服务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双向转诊渠道,为患者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医疗服务。

第三条双向转诊执行标准: (一)基层医疗机构向医院转诊的指征: 1、临床急危重症,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突发公共卫生和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疾病诊治超出基层医疗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5、急性传染病病人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人。 6、精神障碍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病例。 7、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指征: 1、医院门诊或出院后需要进行跟踪、随访、康复、卫生宣教和建立家庭病床的病例,而且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处置。 2、诊断明确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病情稳定需要维持治疗的病例。 3、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4、其他应当转诊且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处置的病例。 第四条双向转诊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基层医疗机构患者转往医院: 1、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根据转诊原则及转诊指征将患者

慢性病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

慢性病管理系统方案 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随病程的进展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行为方式的干预贯穿全程,从认知到行动;从饮食到药物;从监测到治疗;从心理到生理,都需要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树立科学的整体健康观,实施多因素行为干预综合治疗。 II / 「備輩1 「催擾教目] 病情 J*. V 用茕 慢性病干预的五套措施 1)教育是先导; 2)饮食和运动是基础; 3)心理行为治疗是手段; 4)药物治疗是核心; 5)监测和自我管理是保证。

慢性病管理优势 完善的慢性病健康档案 建立完善的慢性病健康档案,为患者长期诊疗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方便医生和患者对某些症状、并发症、危险因素等进行早期预警、中期控制和后期治疗。慢性病健康档案包括如下容: 工■ 卫土手势洁前“ 问问 圈12 个人基本信息 实验室检查信息 体格检查信息 影像学检查信息 诊断信息 治疗信息临床随访记录 健康评价

先进的远程诊疗、权威的专家资源、知识资源共享 将各地的多家权威医院如(301、安贞医院)等的专家、知识库等资源直接与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共享。对于重大疾病、慢性病等疑难疾病直接可以进行远程会诊和诊疗、康复指导。基层患者可以通过系统直接由上级权威医院的专家直接进行慢性病的管理。 科学的诊疗、康复、回访计划 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各种检验检查结果等信息,结合慢性病专业防治方案以及专家自身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慢性病患者制定出个性化、切实可行的诊疗、康复和回访计划。对患者今后一段时间的慢性病干预进行具体的指导。定期自动提醒患者和专家,及时完成相应的工作;并可在当前方案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慢性病申请流程

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补助认定及申领须知一、初次认定的申报 (一)申报时间:每年12月份(25日之前)接收申报资料。 (二)申报方式:参保单位医保经办人将收集的资料按上述时间报送至经开区政务大厅27号窗口; (三)申报资料的内容: 1、《西安市城镇职工慢性病初审汇总明细表》(一式两联,单位填写),包括纸质和电子版。 2、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申请鉴定表(一式两联,个人填写),贴本人近期两张一寸免冠照片。 3、个人申报病历资料包括:(1)身份证复印件;(2)所申报病种住院病历复印件(近3年二级以上医院2次以上住院资料);(3)门诊病历或抢救病历复印件;(4)医院诊断证明书复印件;(5)相关检查报告单、化验单的复印件。(申报资料要求齐全,否则不予接收) 3、注意事项:(1)申报资料报送复印件,所有资料都不予退还;(2)认定病种以申报的第一病种为准;(3)慢性病补助有效期两年,到期后请及时复审。 二复审认定的申报 (一)申报时间:每年12月份(25日前) (二)申报方式:参保单位医保经办人将收集的资料按上述时间报送至经开区政务大厅27号窗口; (三)申报资料的内容: 1、《西安市城镇职工门诊慢性病复审明细表》(一式两联,单位填写),包括纸质和电子版。 2、认定当年的人员名单复印件一份。 3、耐药性肺结核和慢性活动性肝炎复审时除上述资料还需提供近两年相关检查化验单及门诊或住院病历。 4、注意事项:除耐药性肺结核和慢性活动性肝炎外,其他慢性病种不需要再报送病历资料。 三、申领医疗费用补助的流程

(一) 补助标准 1、补助计算公式:门诊慢性病补助金额=(当年门诊有效发票总额-700元起付线)×70 %; 2、补助限额:一年内门诊慢性病补助金额不得超过本人被审批病种的最高限额。(限额以当年文件公布标准为准) (二)补助流程 单位医保经办人于次年元月根据年底慢性病认定人员名单,收集个人当年门诊费用票据和处方——→统一填写《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补助费用个人结算表》和《西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补助费用汇总表》——→于次年1-2月将票据、处方和相应表格报送至经开区政务大厅27号窗口。 (三)注意事项: 1、单位医保经办人收集发票时注意:(1)医院发票需对应处方,药店发票写清楚药名和单价需附费用明细小票(2)检查化验费需附检查化验报告单和发票;(3)必须是当年发生的检查治疗发票。(4)个人账户刷卡发票不再报销;(5)医保报销范围外的费用票据(如挂号费,担架费等)不予报销。 2、单位医保经办人应认真填写补助费用个人结算表及补助费用汇总表,对填表错误的,将退回重新填写上报。 附: 2014年度门诊治疗慢性病补助最高限额标准

双向转诊制度

双向转诊制度 一、工作原则 1、患者自愿原则。从维护病人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 2、分级管理原则。除按国家法律法规对传染病、危重急诊等特殊疾病转诊救治有特别规定外,一般轻度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康复期病人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治,基层接诊的危急重症、疑难杂症要及时上转至涡阳县中医院。 3、合理诊疗原则。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推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促进卫生资源共享和合理利用,切实减轻患者负担,为群众提供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经实验室质控评价合格,医共体内互认临床检验报告。 4、连续服务原则。利用卫生专网充分发挥远程诊疗咨询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和双向转诊信息系统的作用,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便捷畅通的上下级转诊治疗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尤其是经***医院治疗后病情稳定下转病人,基层医疗机构要做好后续治疗工作。 5、科学引导原则。要根据***医院医共体的发展方向和学科优势,在医共体内或医共体间科学合理引导患者转诊。 6、共享分担原则。双向转诊涉及到医共体内或医共体间同级或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连续或交叉,要本着互

利互惠、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原则,做好双向转诊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7、转诊备案原则。各成员单位积极落实转诊备案制度,加强参合人员县外就医事前、事中及时报备的政策宣导,认真核实未经转诊直接到县外就诊患者的信息,切实维护县外就医参合患者利益。 8、责任追究原则。加强对县外就诊患者费用核实工作,对通过各种行为骗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违法违规行为的,坚持发现一例曝光一例,造成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损失的(包括未遂者),纳入重点管理人员名单进行管理,对于重点管理人员在3年内其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补偿比例按照标准比例的50%进行补偿。同时,重点管理人员不得享受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待遇。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二、转诊细则 (一)转诊对象 1、医共体内上转对象。 (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实施救治的病例; (2)受诊疗条件限制不能诊治的疑难复杂病历; (3)突发公共卫生和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理能力受限的病例;

慢病智能管理系统方案

慢性病管理系统 1.健康数据中心 建设慢病健康管理平台数据中心,对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化系统、HIS 业务系统,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实现监测数据的复用和共享,实现互联互通。 数据中心服务器采用负载均衡、热备份等技术,数据存储采用NAS存储技术,安装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及慢病智慧健康管理平台软件,并建立异地灾备中心,使之满足覆盖全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服务需求,实现24小时跟踪管理、不间断运行、数据通信、海量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的要求。 2.慢性病管理功能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慢性病综合管理平台,实现: 1.慢病的分级、分层及危险等级的警示; 2.自动编制慢病随访计划; 3.依据指南要求,推荐相应的跟踪方案; 4.依据指南和相关治疗药品的特性,给出针对性的禁忌或危险性警示; 5.依据慢病的趋势性分析和可能并发疾病的监测,给出预防措施; 6.借助自动化的管理手段,提升基层医生的工作能力。 具体功能包含如下: ?健康档案: 患者管理:患者列表、查询、导入导出、管理状态、特征标签 体检报告:支持体检数据采集、上传、添加,支持对体检项目和异常情况的自动解释分析,支持历年体检数据对比。 调查问卷:支持健康问卷的录入、导入。 诊疗记录:支持采集、记录服务对象就医、住院、用药、检查等情况。支持基层医疗国际分类(ICPC)及SOAP模式. 基本体征:支持检测设备自动记录分析服务对象日常自我检查的健康数据,如体重、血压等。 ?健康评估:

慢病风险评估:通过问卷、病历、设备等多种方式采集的数据,自动评估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 生活方式评估: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对生活方式作出个性化评估。 心理评估:能运用标准心里量表如Scl_90,从抑郁、焦虑、社会适应等方面初步评估客户心理状况,筛查出可疑的心理障碍对象。 中医体质辨识:支持中医九种体质的辨识评估及指导。 汇总分析:结合全身体检结果,汇总展示整体健康状况。 汇总指导:针对本次体检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就诊或检查方面的建议。 健康报告:自动生成、浏览、打印个人用户健康报告,多维度展示各项指标情况。 ?健康管理: 分级分层:管理慢病属性、种类 管理方案:慢病管理包括目标数据、监测项目和频次、药物方案、饮食方式、运动方案。可复用方案模板。 干预计划:能根据管理对象的跟踪方案,自动生成阶段性的监测随访任务,并适时提醒。 在线互动:管理对象登陆个人平台可与健康管理师及时互动沟通,支持离线留言等网络常规功能。 ?健康管理报告: 查看档案:随时随地查看健康档案和管理方案。 健康数据:完整记录就医记录、检查检验、设备自测等数据,可由系统自动或医生进行分析和指导。 跟踪报告:对一段时间范围的跟踪计划和检验检测数据提供阶段性报告,显示健康概要、异常标识、各维度风险评估。支持完整、分科、项目进行横向纵向对比。 在线互动:支持与平台进行在线互动。 健康宣教:支持针对性的分发健康宣教或健康跟踪类的信息文章。 ?统计分析: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申请表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申请表姓名性别年龄人员类别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医疗保障IC卡号码(社会保障卡号码)申请慢性病病种 病情摘要 需提供申报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 2、医疗保险IC卡或社会保障卡复印件() 3、诊断证明() 4、检验报告()5、近期住院病历复印件()目前治疗所需药物名称及剂量患者本人签字 因病情无法认定需做检查项目主任医师签字 经鉴定确认病种 病种类别 参保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专管员签字 年月日专家组鉴定意见 组长 成员 审批意见 领导签字 经办人 年月日说明1、申请慢性病鉴定需提供的资料①三级医院的住院期历资料复印件,②主任医师及以上专家出具的近期疾病诊断证明及相关检查、检验报告。③本人身份证和医疗保险IC卡复印件。 2、人列类别指在职、退休或基残、军转干部、六级以上伤残军人、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申报须知一、目前可申报的慢性病病种甲类(12种)1、恶性肿瘤的放化疗 2、器官移植的排异治疗 3、终末期肾病的透析治疗4、重病精神疾病 5、布鲁氏杆菌病 6、耐多药结核 7、血友病

8、肺动脉高压 9、再生障碍性贫血 10、股骨头坏死 11、系统性红斑狼疮 12、重症肌无力乙类(8种) 1、免疫缺陷疾病 2、帕金森氏综合症 3、糖尿病胰岛素治疗 4、肾病综合症 5、肝硬化6、类风湿(活动期) 7、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器的药物 8、冠心病植入支架或起博器的药物丙类(10种) 1、高血压Ⅲ期 2、脑出血意外所致的偏瘫 3、肺源性心脏病 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5、冠状动脉心脏搭桥术后治疗6、癫病7、强直性脊柱炎8、银屑病 9、脉管炎10、乙型病毒性肝炎其他 大骨节病年度支付限额1000元,符合规定的费用,统筹基金按75%比例支付。 二、申报需携带的资料 1、三级医院的住院病历资料复印件(申报高血压,糖尿病门诊慢性病提供二级以上医院资料即可)。 2、主任医师及以上专家出具的近期疾病诊断证明及相关检查、检验报告。 3、本人身份证和医疗保险IC卡复印件。

双向转诊制度与流程图

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第一条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巾发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卫医发[2006]244号)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开展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京卫医字[2006]172号)和《关于印发对口支援社区卫洼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京卫医字[2007]45号)文件精神,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推进我院对社区卫生支援工作的开展,恃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双向转诊服务工作。 第三条建立医院联系制度医政赴召开双向转诊单位之间月例会,加强信息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題。 第四条医院接待双向转诊办公室设在社区转诊患者限务部 负责与对口支援社区卫生取务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并负责接待社区上转和联系下转病人,统一协调和规范管理双向转诊工作,畅通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减少环节,为转诊病人提供便利。 第五条双向转诊原則 (一)患者自愿的原則:从维护病人利益出发,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莩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 (二)分级诊治原则: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院、危急重症在上级医院。 (三)医疗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的有效流动,促逬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连续治疗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转.下转渠道.为病人提供整体性,持续性医疗照护。 第六条各科室职责 (一)医政处 1、建立医院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专家库,备案。 2、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院目前的检验,大型设备裣金项目目录. 3、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院支援专家名单,包括专业特色及在院出诊时间,介绍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及专业特色.特长,提髙医院的知名度- 4、根据受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需求,组织具有中岛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以专家门诊、专家咨询、健康课堂、专家带教等多神形式,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制定工作时间表,提前送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做好宣传工作. 5、制定双向转诊的标准(见附件1) 6、制定双向转诊的洗程(见附件2) 7、制定对口支援社区方案。 (二)社区转诊患者服务部 1、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转诊病人提供便利。负责双向转诊具体工作,设立专线电话,实行8小时服务。 2、患者服务补对转来的病人要认真进行核实、登记、实行优先就诊、检查. 交费、取药;优先安排住院。 3、负责协调联系相关部门、解答患者的疑问、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信息沟通,遇特殊情况报告门诊部。

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全解

基于WHO PE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文章末可提供源码) 1. 系统介绍 系统是为了使 WHO PEN ( Package of Essential Non com muni cable Disease In terve nti ons for Primary Health Care in Low- Resource Setti ngs ,WHO PEN )项目组织全面的了解项目地区居 民慢性病防治即时信息,以满足项目组织对慢性病干预、控制状况的 信息要求,为避免发生以往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由于网络缺陷引起种种 问题的现象而设计开发的基于 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 统。 系统设计根据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这三种人群的不同特 点,从筛查、干预治疗、随访及预后每一个过程入手,为项目的可持 续性进行提供信息管理保障,宏观、全面、即时追踪观察分析项目的 实施和进展,及时改进项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更好地促进项目 的实施和推广。 2. 系统性能要求 实用性: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功能与业务要求相吻合;灵活性好、 适用性强,使用简单,易于掌握。 可管理和可扩充性:考虑到将来本系统使用对象范围扩大, 需要 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因此软件的设计更加灵活,使系统网络结构易于 扩充,以满足今后不断增加的用户需求和可能出现的大任务负载。 安全性、可靠性及数据完整性:社区慢性病信息涉及对慢性病的 分析及决策,因此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就成了至关重 要的命脉。 3. 系统用户 系统用户是操作系统实现某项或多项功能的个体或群体组织,基 于 WHO PEN 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主要是针对在基于 WHO PEN 干预慢性病过程中存在的系统应用者。 图1.WHO PEN 项目组织体系机构 根据了解 WHO PEN 项目的组织体系(如图1.WHO PEN 项目组 织体系机构)可知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 由宁夏卫生厅外援办和县级卫生局及疾病控制中心(简称 CDC )、乡 级卫生院及村卫生室。 项目运行的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主要有建立居民慢性病 信息档案;记录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信息及进行随访信息管理;查询 区、市、县卫 生局及CDC 乡镇 卫生院 村卫生室

慢性病转诊制度

慢性病双向转诊制度 一、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双向转诊管理,高度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精心谋划,合理安排,狠抓落实,由科室负责人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具体落实、把双向转诊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转诊原则 1、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有效。 2、尽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3、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医生和专科医生的优势及二者的协同作用。 4、出现急、慢性并发症、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者。 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三、乡镇卫生院转向综合医院 对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填写乡镇卫生院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转诊单(乡镇卫生院→综合医院)将病人转到综合医院进行处置。 1、初次就诊怀疑高血压、糖尿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诊断的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慢性并发症,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 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者。 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新的严重临床情况或靶器官损害患者。 5、高血压患者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血压控制不能达标,需要开始药物治疗。 6、高血压患者规律药物治疗2-3个月,降压效果不满意者。 7、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再度出现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 8、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很大,临床处理困难者。 9、高血压患者副降压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处理的不良反应。 10、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11、高血压患者发生高血压危象,应就近做紧急处理,将血压降至160/100mmHg或在原血压基础上降低20%~25%后尽快转诊。 12、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症、乳酸性酸中毒和糖尿病低血糖症等急性并发症的,应做紧急处理后尽快转诊。 13、糖尿病患者有下肢感觉异常或疼痛,如袜子、手套状分布的感觉异常,以及麻木、针刺、灼热感或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 14、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处理的不良反应。 15、糖尿病患者伴发感染,或需手术治疗者。 16、糖尿病患者规律药物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17、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按照随访要求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四、综合医院转回乡镇卫生服务机构 对具备以下情况者,填写综合医院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转诊单(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将病人转回乡镇卫生院继续治疗。

双向转诊制度

含山县中医医院双向转诊制度 一、为加强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及上级医院的医疗技术协作与业务交流,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实现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工作目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二、逐步建立服务规范、运转有效的双向转诊网络。医院患者下转以乡镇卫生院及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转以省内外三级医院为依托,加强技术协作与交流,达到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院医疗与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双向转诊原则。 1、患者自愿的原则: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切实当好患者的“参谋”。 2、分级诊治的原则:小病、常见病在基层、社区,危急重症在上级医院。 3、就近转诊的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和和医疗机构服务可及性,就近转诊患者,做到方便、快捷。 4、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选择地将患者转诊至专科、专病特色明显的医疗机构,提高患者诊治的有效性。 5、无缝式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为患者提供整体性、持续性的医疗服务。 四、双向转诊临床标准。

1、上转标准。 (1)本院临床各科急危重症,卫生服务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②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③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④疾病诊治超出本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⑤需要到上一级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 ⑥其他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2)下转标准。 ①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例。 ②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病例。 ③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 ④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例。 ⑤老年护理病例。 ⑥自愿要求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者。 ⑦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5、双向转诊管理规范。 (l)双向转诊医院应签订双向转诊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转诊的畅通,转诊协议时效自定,过期应再续签。 (2)双向转诊协调由医教部具体负责,急诊科、门诊部负责上转患者的登记与统计。 (3)医院应对协作单位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并免费为其培养卫生

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文章末可提供源码) 1.系统介绍 系统是为了使WHO PEN (Package of Essential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Interventions for Primary Health Care in Low-Resource Settings ,WHO PEN )项目组织全面的了解项目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即时信息,以满足项目组织对慢性病干预、控制状况的信息要求,为避免发生以往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由于网络缺陷引起种种问题的现象而设计开发的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根据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这三种人群的不同特点,从筛查、干预治疗、随访及预后每一个过程入手,为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提供信息管理保障,宏观、全面、即时追踪观察分析项目的实施和进展,及时改进项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更好地促进项目的实施和推广。 2.系统性能要求 实用性: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功能与业务要求相吻合;灵活性好、适用性强,使用简单,易于掌握。 可管理和可扩充性:考虑到将来本系统使用对象范围扩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因此软件的设计更加灵活,使系统网络结构易于扩充,以满足今后不断增加的用户需求和可能出现的大任务负载。 安全性、可靠性及数据完整性:社区慢性病信息涉及对慢性病的分析及决策,因此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命脉。 3.系统用户 系统用户是操作系统实现某项或多项功能的个体或群体组织,基于WHO PEN 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主要是针对在基于WHO PEN 干预慢性病过程中存在的系统应用者。 图1.WHO PEN 项目组织体系机构 根据了解WHO PEN 项目的组织体系(如图1.WHO PEN 项目组织体系机构)可知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由宁夏卫生厅外援办和县级卫生局及疾病控制中心(简称CDC )、乡级卫生院及村卫生室。 项目运行的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主要有建立居民慢性病信息档案;记录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信息及进行随访信息管理;查询 宁夏卫生厅外 援办 区、市、县卫生局及CDC 乡镇 卫生院 村卫生室

特殊慢性病申报流程

特殊慢性病申报流程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天政规[2017]2号)第二十五条:参保职工申报特殊慢性病,须持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近三年的住院病历(超过三年需提供近期检查报告等依据)、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复印件等资料进行申报。经专家鉴定合格并公示后,方可享受相关待遇。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天政规[2017]3号)第二十九条:参保居民申报特殊慢性病,须持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近三年的住院病历(超过三年需提供近期检查报告等依据)、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进行申报。经专家鉴定合格并公示后,享受相关待遇。 三、申请条件(病种) 按病种不同,月申报10种:(1)器官移植术后抗排(2)尿毒症透析(3)血友病(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适用伊巴替尼)(5)非小细胞肺癌(适用埃克替尼、达沙替尼、吉非替尼)(6)恶性肿瘤(7)系统性红斑狼疮(8)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冠脉搭桥术后(适用波立维)(9)再生障碍性贫血(1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年申报15种:(1)中风后遗症(2)重性精神病(3)肝硬化(4)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6)冠心病(7)高血压病(8)糖尿病(9)慢性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疗(10)

慢性肾功能衰竭(1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2)股骨头坏死(13)类风湿关节炎(14)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症(15)癫痫(16)痛风(17)扩张型心肌病(18)强直性脊柱炎(19)慢性骨髓炎(20)重症肌无力(21)甲亢(22)肺结核(23)地中海贫血(24)支气管哮喘(25)系统性硬化症(26)支气管扩张 四、办理材料 身份证复印件、社保卡复印件、参保证件、近期住院病历

慢性病管理系统建设方案模板

慢性病管理系统建 设方案

慢性病管理系统方案 一. 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随病程的进展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行为方式的干预贯穿全程,从认知到行动;从饮食到药物;从监测到治疗;从心理到生理,都需要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树立科学的整体健康观,实施多因素行为干预综合治疗。 慢性病干预的五套措施 1)教育是先导; 2)饮食和运动是基础; 3)心理行为治疗是手段; 4)药物治疗是核心;

5)监测和自我管理是保证。 二. 慢性病管理优势 完善的慢性病健康档案 建立完善的慢性病健康档案,为患者长期诊疗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方便医生和患者对某些症状、并发症、危险因素等进行早期预警、中期控制和后期治疗。慢性病健康档案包括如下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 ?实验室检查信息

?体格检查信息 ?影像学检查信息 ?诊断信息 ?治疗信息 ?临床随访记录 ?健康评价 先进的远程诊疗、权威的专家资源、知识资源共享 将各地的多家权威医院如(301、安贞医院)等的专家、知识库等资源直接与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共享。对于重大疾病、慢性病等疑难疾病直接能够进行远程会诊和诊疗、康复指导。基层患者能够经过系统直接由上级权威医院的专家直接进行慢性病的管理。 科学的诊疗、康复、回访计划 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各种检验检查结果等信息,结合慢性病专业防治方案以及专家自身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慢性病患者制定出个性化、切实可行的诊疗、康复和回访计划。对患者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慢性病干预进行具体的指导。定期自动提醒患者和专家,及时完成相应的工作;并可在当前方案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重症慢性病认定申请表

重症慢性病认定申请表 重症慢性病申请注意事项

一、《重症慢性病认定申请表》“姓名”、“性别”、“年龄”栏以身份证为准填写,“人员类别”栏填写在职或退休,“所在单位”栏填写信阳师范学院,“申请就诊医院”栏填写后续就诊、购药的医院或药房。 二、申请病种:()恶性肿瘤放化疗;()异体器官移植抗排异;()肝硬化(失代偿期);()糖尿病;()Ⅱ期以上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肺结核;()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症);()帕金森病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非隐匿型者);()急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癫痫病;()地中海贫血;()重症肌无力;()伊文氏综合症;()干燥综合症;()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信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重症慢性病病种及报销标准》详见“人事信息网——服务指南——社会保险”)。患有多种重症慢性病的人员可同时申请认定多个病种,每申请认定一个病种填写一份《重症慢性病认定申请表》并附一份病历复印件和病情证明材料。 三、申请人员:新发生的符合规定病种的重症慢性病患者和原已申请但未通过认定病情加重后重新申请的患者。 四、受理单位和时间:重症慢性病申请认定工作受理单位为信阳市医疗保险中心;受理时间为每年月和月。 五、申请人员请按如下程序办理有关手续:()填写《重症慢性病认定申请表》;()复印病历(信阳市就诊的须加盖红章)及其他病情证明材料;()请将上述材料于每年月下旬或月下旬(恶性肿瘤患者不受此时间限制,出院即可申报)送交人事处社保科(综合行政楼室);()社保科汇总、整理材料后上报信阳市医疗保险中心。信阳市医疗保险中心受理时间为每年月和月。 五、异地居住重症慢性病患者在异地门诊治疗时,应在居住地选择一家县级以上的医院作为本人就诊医院,由本人填写《信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长期异地居住重症慢性病参保人员门诊就医审批表》(人事信息网——下载中心——社会保险),每年月份报送市医保中心审批备案,所选异地就诊医院一年内不得变动。

办理慢性疾病需要什么手续流程

慢性病的治疗需要巨大的财政资源。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保为慢性病开辟了报销渠道。消费者只需先申请慢性病,再凭慢性病治疗证明申请补偿治疗。那么如何申请慢性病呢?以下将介绍新农合慢性病、门诊慢性病申请流程及慢性病补助标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慢性病中的应用过程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治疗所需材料 (1)县(含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病历; 二疾病诊断证明; 三个。出院记录; 4检查治疗报告; 5最新一寸照片及其他应用资料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医疗制度实施过程 (1)领取并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审批表》;

(2)将上述材料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慢性病鉴定审批表》报送镇河市城市管理办公室验收、初验、分类汇总,报县合作管理中心; (3)县合作经营中心组织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慢性病专家评审委员会定期召开评审会议,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作出评审结论; (3)对符合认定标准的慢性病患者,发给新农合慢性病治疗证明,按规定享受新农合和慢性病门诊补偿。 门诊慢性病申请流程 门诊慢性病申请材料1份 (一)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诊疗资格批准证书复印件三份; (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审计报告一式三份; 三个。近期光头1寸彩色照片4张,身份证号及蓝色背景; 身份证复印件4份; 5岁以上医院病史;

我的电话号码和月薪。 2门诊慢性病申请流程 1提供上述信息 2市医保局和各区局对慢性病患者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 三个。市医保局统一组织慢性病申报材料审核 4市医保局按病种分类,联系体检医院。 5市医保局、区局通知辖区内慢性病患者参加体检 6参加慢性病体检的,应当按照市、区医保局的通知时间,及时指定医院参加体检。 7市医保局组织专家排查慢性病 8个市医保局将经专家鉴定合格的慢性病患者的识别等级和病种输入系统,生成慢性病卡号。引起慢性病综合征 9个市医保局、区医保分局对确诊慢性病患者进行宣传,发放慢性病证明,为慢性病患者购买慢性病处方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