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附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残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矣,而皆开自黄婆一人,是不当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与先蚕同列祀典乎?

——王应安《柳南续笔》原文大意:现在榨布广泛应用,用来御寒保暖,无论老少贵贱都离不开它。棉布成为后世的主要衣被原抖,其作用甚至超过了丝绸,这都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难道不应该像拜祭神灵一样崇敬她,让她享有与蚕神螺祖同等的祭祀吗?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在棉布盛行之前,我国人民的主要衣被原料是什么?

(2)材料中所说“黄道婆一人的功劳”是指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说法?

(3)黄道婆的成就对她的故乡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丝织品(丝、丝绸)、麻织品(麻布、麻)。

(2)革新棉纺织工具和织造方法,促进棉纺织业发展。这一说法充分肯定了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但说成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夸大了其个人作用(因为她是在学习黎族人民先进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革新)。

(3)使她的故乡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技术性变化,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棉布盛行之前,我国人民的主要衣被原料是丝织品(丝、丝绸)、麻织品(麻布、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具和织造方法,促进棉纺织业发展。因此“黄道婆一人的功劳”指的是这一事件。这一说法充分肯定了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但说成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夸大了其个人作用,因为她是在学习黎族人民先进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革新。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具和织造方法,促进棉纺织业发展。使她的故乡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技术性变化,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州是中国戏曲的发样地之一。据《台州地区志》记述:“晚唐、五代时,台州已有参军戏或杂剧演出。”至宋代,随着城市的繁案,合州戏曲开始兴盛,州县均有组织,“勾栏”业也等有民间艺人演出,经过长期演绎,台州戏曲于明末清初发展成合州乱弹。

材料二:台州乱弹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注)2006年,台州乱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材料三:2010年以来,台州乱弹艺人多方寻我新出路,实现新发展,有《成继光》、《昭君出塞》等许多优秀传统刷目,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作编写了《老村新路》等新剧目,歌颂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好人好事;主创人员开设戏曲名家工作室培养后备人才,深入校园开展普及性公益讲座;走进乡村大舞台、走入电视台、登上国家大剧院,展现地方剧种的独特演年魅力;走出国门,问鼎德国国际文化戏曲节,并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获得中外嘉宾的高度称赞。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合州戏曲在宋代开始兴盛的历史背景。

(2)台州乱弹发展历程中的两次“毁灭性打击”分别和哪些历史事实有关?

(3)综合上述材料,从台州乱弹的发展历史看,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宋代城镇规模扩大和经济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宋朝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文人开始关注民间文化。

(2)民国时期多战乱;文化大革命。

(3)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则文化繁荣。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至宋代,随着城市的繁案,合州戏曲开始兴盛,州县均有组织,‘勾栏’业也等有民间艺人演出,经过长期演绎,台州戏曲于明末清初发展成合州乱弹”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合州戏曲在宋代开始兴盛的历史背景是宋代城镇规模扩大和经济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宋朝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文人开始关注民间文化。

(2)依据材料二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州乱弹发展历程中的两次“毁灭性打击”分别和民国时期多战乱;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实有关。

(3)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台州乱弹的发展历史看,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则文化繁荣。

3.图示学习法是我们在学习历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历史事件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有更直观的了解。下面是小明在学习《民族政权并立的代》这一课的知识时所绘制的示意图,请你结合此示意图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根据示意图和所学的内容,请将下列一段对此示意图的简介补充完整。

北宋结束了A 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与辽和西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交战,后议和,与辽和西夏处于并立状态。后B 灭辽,并南下灭亡北宋。1127年,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登基称帝,后定都,史称南宋。

(2)依据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辽与北宋的和议、B政权与南宋之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

(3)结合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五代十国,金,赵构,临安

(2)澶渊之盟,郾城大战。

(3)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不能发动战争,战争不利于国家管理。

【解析】

【详解】

(1)根据示意图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与少数民族政权辽和西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交战,后议和,因此北宋与辽、西夏处于并立状态。后金灭辽,并南下灭亡北宋。1127年,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登基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依据示意图,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辽与北宋之间的和议是澶渊之盟,金与南宋之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是郾城大战中岳飞收复了很多失地。

(3)依据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的看法是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不能发动战争,战争不利于国家管理。

4.《英国大百科全书》记录,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隋朝选官制度的不同点。

材料二贞观初年,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描述的选官制度的名称,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该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则天在位时期是如何发展该制度的。

材料四白居易评价该制度“唯秉至公,以为取舍”。孙中山认为该制度是“平民政治”,而且优过“民主政治”,是“极端平等政治”。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该制度的确立对隋唐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1)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由上层权贵垄断,看重门第。隋朝时期选官注重学识,通过考试选官。

(2)科举制度(科举取士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3)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公平公正选拔人才;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由上层权贵垄断,看重门第。隋朝时期选官注重学识,通过考试选官。

(2)第一问:根据“进士”这一关键词可知,唐朝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确立的标志是隋炀帝确立了进士科。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时期设立了武举和殿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提高了科举的地位。

(4)根据“唯秉至公,以为取舍”、“平民政治”等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公平公正选拔人才;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来到长安,此后长期生活在中国。他精通中国文化,在唐朝做官,还取汉名晁衡。他与大诗人李白、王维是亲密的朋友,至今仍流传着他们之间唱和的诗句。晁衡归国途中,误传他遇难,李白为此写了《哭晁卿衡》的悼念诗:“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材料二:鉴真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鉴真年轻时在长安、洛阳游学,后来主持扬州大明寺,是唐朝著名高僧。由于受航海技术等条件的限制,鉴真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

功,自己也因患眼疾双目失明。但他矢志不渝,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这一年,鉴真已经66岁。

材料三: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约1300多万字。玄奘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遣唐使”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遣唐使”?“遣唐使”的出现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哪里?从材料二的内容可以看出,鉴真拥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鉴真的东渡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天竺”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其弟子整理而成的是哪一部著作?

【答案】(1)“遣唐使”指的是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是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日本;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大唐西域记》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唐朝在当时文化影响力巨大,日本遣唐使到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受到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宣扬佛法;依据材料二“由于受航海技术等条件的限制,鉴真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自己也因患眼疾双目失明。但他矢志不渝,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鉴真东渡历经艰险,屡遭挫折依旧没有放弃,由此可知:鉴真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韧不拔;鉴真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依据课本所学,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天竺是今天印度半岛,指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唐朝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曾历尽千辛,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研习佛法,变访天竺的名寺。十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的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即位后不久,派大军分道袭击东突厥,一举擒获其首领颉利可汗,东突厥国灭亡。唐朝“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在当地设置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后来,唐朝又使西域的多个小国臣服,灭了西突厥,在那里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材料二松赞干布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向唐朝求婚,最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

材料三南诏建国后,与唐朝有过一段时间的摩擦和战争。后来,南诏王派遣使者分三批到唐朝表示诚意,愿意做唐朝藩臣。794年,唐和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南诏接受唐朝封号,与唐朝和好。

(1)分析上述材料,唐朝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

(2)这反映出唐朝时期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3)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对民族交往有怎样的影响?

(4)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与周围的少数民族朋友相处?

【答案】(1)战争、设立机构管理、和亲、册封等。

(2)开明的民族政策。

(3)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等。

(4)应该和周围的少数民族友好相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继位不久后,灭亡东突厥,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和亲和会盟两种形式,唐朝初年,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增强了汉藏两组人民的友好。此外,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唐朝和吐蕃之间曾多次会盟,建立友好关系;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如: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唐玄宗时期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册封南诏的首领为云南王。因而唐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战争、设立机构管理、和亲、册封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对民族交往,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该和周围的少数民族友好相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1)材料一中所说的“最早的考试制度”由谁创立?指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说明了当时的一种什么现象?

(3)这一“最早的考试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大约多少年?

(4)这一“最早的考试制度”在历史上有哪些进步作用?

【答案】(1)隋文帝。指的是科举制。

(2)材料二说明当时的进士科影响很大,被视为一种很高的荣誉,收到时人的重视。(3)这一“最早的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

(4)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所采用的考试制度正式确立于隋炀帝在位时期,指的是科举制度。

(2)根据材料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当时的进士科影响很大,被视为一种很高的荣誉,收到时人的重视。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正式废除了从隋朝的进士科到光绪(1905年)的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制度的实行,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政府办事效率;激发了士子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诗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8.阅读“郑和下西洋情况”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特点?

(2)郑和是在哪位皇帝的主持下远航的?

(3)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是什么?

(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了哪?

【答案】(1)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时间长、次数多、海船大、规模大。

(2)明成祖。

(3)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分析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时间长、次数多、海船大、规模大。(2)依据所学可知,明初,国家安定,国力雄厚。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3)依据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4)依据所学可知,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达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曾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奸邪共济为内患,深可惧也。”

材料二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防,不使常在一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宋代进士,登科即释褐,待遇远较唐代为优……而登科名额,亦远较唐代为多。

——钱穆《国史大纲》(1)材料一中宋太祖说的“内患”主要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宋统治者为什么要“移换屯防”?

(3)材料二、三体现了宋朝哪一国策?

(4)该国策对宋朝有什么影响?

【答案】(1)武将专横跋扈。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3)重文轻武的政策

(4)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同时也造成了北宋军队战斗力下降,边疆不稳固。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奸邪共济为内患,深可惧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内患”指的是武将专横跋扈。

(2)根据材料“天下营兵纵横交互”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统治者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3)根据材料“宋代进士,登科即释褐,待遇远较唐代为优……而登科名额,亦远较唐代为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的是重文轻武的政策。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同时也造成了北宋军队

战斗力下降,边疆不稳固。

10.材料论述题。

材料: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指南针是什么时候开始用于航海?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1)北宋末年

(2)观点:宋代的三项重大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论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传播,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指南针的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的火器制造的发明,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结论:宋代的三项重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2)开放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即可。如:

观点:宋代的三项重大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论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传播,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指南针的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的火器制造的发明,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结论:宋代的三项重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重心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重心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国防形势的演变,必然也将寻找更适宜的发展区域,以扩大经济重心的范围乃至迁移。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大致经历了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历程。最终在东南地区结聚成一个新的经济重心,并取代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重心地位。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南移事件。

(1)依据材料,指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重心的位置。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1)黄河中下游地区

(2)观点: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大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过程。

论述: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最早位于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经济。隋唐时期尤其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南北经济几无差距。南宋时期,南方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结论:以上说明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的历程。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材料“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重心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可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重心的位置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2)观点: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大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过程。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最早位于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北方多战乱,南方战乱较少,政治环境相对安定;许多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再加上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开始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经济。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中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北经济几无差距。南宋时期,南方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以上说明我国历史上的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的历程。

【点睛】

此题注意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最早位于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经济。隋唐时期,尤其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北经济几无差距。南宋时期,南方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这于河,北通涿县。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摘自杜佑《通典》卷十《漕运》(1)指出材料中大运河的一个河段的名称。

(2)小历认为上述材料体现了开凿运河役使大量的民力,致使矛盾激化,导致隋朝的灭亡,因此百害而无一利,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2)我不赞同他的观点。理由:大运河开通有利有弊。隋朝的灭亡主要是隋朝的暴政所致。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

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材料的“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这于河,北通涿县。”可知材料中大运河指的是隋朝大运河。材料涉及隋朝大运河的永济渠和通济渠两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自北而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2)小历认为题干材料体现了开凿运河役使大量的民力,致使矛盾激化,导致隋朝的灭亡,因此百害而无一利。我不赞同小历的观点。理由是:大运河开通有利也有弊。隋朝的灭亡主要是隋朝的暴政所致。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13.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中外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唐朝一代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分不开的,下列三个盛世局面就是唐朝发展的生动例证,请完成与之相关的问题:

(1)分别写出与上述盛世局面相关的三位皇帝。

①——②——③——

(2)分别写出上述三位皇帝为唐朝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一例。

(3)选择三位皇帝之中的一位说明你敬佩的理由。

(4)从这三位皇帝的治国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借鉴?

【答案】(1)①唐太宗;②武则天;③唐玄宗

(2)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等。(任意一点即可)

武则天:实行发展农业生产和选拔贤才的政策。

唐玄宗: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等。(任意一点即可)

(3)例:我敬佩武则天,因为她能够在封建社会男子一统天下的传统观念下,成为一名女皇帝,并且在位时,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进步,这种胆量与才识值得我们敬佩。(其他两位均可,要结合史实,理由充分)

(4)如从这三位皇帝身上,我们认为,国家要发展,一定要重视人才,任用贤才;必须重视农业,关心人民疾苦;必须重视吏治的建设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②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设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③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武则天实行发展农业生产和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唐玄宗统治前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可以选择一位皇帝,例:我敬佩武则天,因为她能够在封建社会男子一统天下的传统观念下,成为一名女皇帝,并且在位时,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进步,这种胆量与才识值得我们敬佩。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这三位皇帝都重视人才,注重吏治,注意发展生产。从这三位皇帝的治国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有益的借鉴:国家要发展,一定要重视人才,任用贤才;必须重视农业,关心人民疾苦;必须重视吏治的建设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的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1)科举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度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不少于两点)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3)材料二中,“此河”指的是什么河?材料为什么说此河的修建“共禹论功不较多”(4)材料三中的作者对大运河的开凿持什么观点?其理由是什么?

【答案】(1)隋朝,隋炀帝设进士科

(2)特点:政府主导、自由报考、公开考试、平等竞争、考试内容丰富、择优录取。

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

参政,同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等。(不少于两点)

(3)隋朝大运河到唐朝时南北交通运输仍然依赖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也可)

(4)否定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创立于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由政府出面招生”得出政府主导;依据“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得出自由报考、公开考试、平等竞争、“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的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考试内容丰富、择优录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是指隋朝大运河。第二小问第二小问“至今千里赖通波”说明到唐朝时南北交通运输仍然依赖大运河或者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4)依据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可见作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加重人民负担,成为隋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持否定态度。

15.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上图描述的是________(水利工程名称)

(2)上图A.B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_________

B.余杭指今 _________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按顺序要经过哪几段运

河?(不能填字母)

(4)此河由谁开通,开通此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京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何,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赞同作者诗中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隋朝大运河

(2)北京;杭州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4)隋炀帝;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5)同意,因为开大运河虽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回答不同意,言之有理也行.)

【解析】

【详解】

(1)依据图片信息“洛阳”、“海河”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就是现在的北京,南至余杭,就是现在的杭州,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所以,A.涿郡是指今北京;B.余杭是指今杭州。

(3)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按顺序要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5)依据材料信息“尽道隋亡为此何,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以至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我们赞同皮日休诗中的观点。因为开凿大运河虽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