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评报告上报范文

自评报告上报范文

自评报告上报范文
自评报告上报范文

自评报告上报

丰县实验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自评工作报告

二零一三年十月

丰县实验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自评工作报告

一、实验小学学校概况

学校始建于19 ,近百年的教育积淀,铸就了实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现有165名教职工,74个教学班,4500余名学生。在不断追求优质教育的过程中,实验小学以优良的校风、优质的教学、优异的特色、优秀的管理享誉凤城。

“勇于创新,追求卓越”——这是实小精神,是实验小学建校以来师生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生命追求,是实验小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育人强校的核心理念。围绕“立人之本,诗意栖居”的办学宗旨,学校以“着力提升儿童素养,打造健康成长乐园”为发展目标,认真践行“给学生最诗意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强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外延与内涵发展之路,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读书致远,厚德至善”校训精神鼓舞下,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形成了“文明、守纪、勤奋、健美”的校风、“严谨、博学、务实、创新”的教风和“勤奋、自主、乐学、善思”的学风。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以文学、艺术、体育教育为主渠道,以提高学生文学艺术和体能素养为目标的学校特色发展计划。开设了儿童文学赏析课,创立了《星星树》童诗社,出版了《现代精典童诗》、《我爱读写》等校本教材和《雏音》校刊、《星星树》童诗童报,开展了篮球、武术、戏剧表演、管乐演奏、合唱舞蹈、书法绘画等多个校本艺术教育研究项目。

心血和汗水,智慧和情感凝结成累累硕果。学校多次获县教学质量综合评比一等奖,获徐州市模范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优秀教师群体、市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市校园文学活动十佳学校、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省体育传统学校等。学校真正成为全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基地,教育现代化的窗口,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

展望美好未来,朝气蓬勃的实小人会用智慧和真情谱写素质教育的新篇章,全力打造品质卓越、生机盎然的现代化品牌名校,矢志不移地为孩子们创造诗意幸福的童年生活。

二、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自评工作情况

我校十分重视素质教育实施自评工作。根据县局要求,我校成立了由李钊校长、徐萍副校长、齐步辉副校长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组成的“自评领导小组(下简称小组)。小组在李钊校长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了有关综合督导评估的文件精神,逐条逐句地研究了,《江苏省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考核实施细则》及《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标准》中的各项指标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校按方案的A 级指标分成了三个评估小组,各评估小组按B级指标明确到部门(或个人),各部门再按照个人业务范围分解C级指标。鉴于方案内容的系统性,学校要求评估小组之间、部门之间、成员之间要保持紧密联系,做到及时沟通,积极协作,提高效率。为了做好自评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分管校长任联络员,及时检查自评进展情况和指导、协调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每周五召开会议,交流、汇报各组工作。

自评的目的在于学习素质教育新理论,从认识和实践中寻找差距与不足,落实各项整改措施,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鉴于此,我校在自评中能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严格对照标准检查落实,并坚持做到边评边改。

三、实施素质教育规划、进展及整改情况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重中之重。

1. 抓好党政班子自身建设。党政班子是学校发展的领导核心。学校全面加强了班子自身建设,继续深化精细化管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领导力、执行力不断增强。学校狠抓了党政班子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学校利用校长办公会、行政办公会、党员会时间集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管理理论,经过学习研讨,明确方向、更新理念、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在政风行风建设上,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坚持民主理财制度,经过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接受社会监督。在县纪委召开的“四权五制”现场推进会上,我校的服务承诺、师德师风、规范办学、校务公开等方面的工作得到展示,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好评。

2.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升师德水平。为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德育处先后完善了《教职工考勤制度》、《教职工请假制度》、《教职工师德规范》等系列制度,作为平时管理、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本年度以创立省市级“文明单位”为契机,德育处配合党支部、工会继续围绕“勤廉教育”开展了系列活动。在教育局组织的“万名教师访万家”、

“万名家长进校园”行风评议活动中,我校分获优秀组织奖。在教育局组织的“两个习惯”、“学党章”征文活动中15人获奖,学校分获优秀组织奖。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创立事迹在省文明网上展示。

3.实施教师培训工程,提升教师业务技能。一是实施校本培训。教科室定期下发《芳草地》专题学习材料;每月组织校内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二是实施教师读书工程。引导教师利用网络、书报、期刊学习教育理论,并摘录在《专业发展档案》上。在徐州市教育局举行的全市读书活动评比中,有三位教师获奖,曹梦云老师荣获优秀读书家庭奖。三是组织各级培训。积极组织“国培计划”远程教育培训和省级网络培训。教务处、教科室共组织二百多人次分别赴徐州、南京、无锡等地参加观摩、研讨、培训活动。四是加强教学基本功培训。以“三字”基本功、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为重点,对教师基本技能进行了全面培训。 12月,教科室举行了中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大赛和教育随笔大赛。 3月教务处组织举行了语文、英语、科学三个学科的校级基本功选拔赛。 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员参与,推荐5位参加县基本功大赛。 5月,工会组织了县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和书画大赛。经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技能竞赛活动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一批各学科的教学科研骨干,今年7名老师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9名老师推荐参评市县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坛新秀。

4.深化精细化管理。党政班子在管理中坚持精细化、人文化的管理原则,不断提升领导力和执行力。一是坚持目标管理。学校、处室都有明确的年度计划、学期计划和周计划,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力。对于

自己分管负责的工作,要用心用力落实到位。班子成员周有小结,月有汇报,学期有总结。二是坚持分层管理。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形成了行政班子决策——处室具体策划——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具体落实的三级运行机制。面临“一校两区”的带来的管理难度,进一步提升校区“块”的综合领导力,进一步明确校区分管副校长对校区整体工作的综合领导、管理和推进职能。三是坚持民主管理。学校发展紧紧依靠教师、为了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千方百计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尊重教职工的需求,恰当处理教师名与利、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经过各种渠道调动教职工工作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重大决策出台、重要工作的推进坚持听取、吸纳教师意见、建议,从而树立了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构建了和谐的干群关系,汇聚了学校发展的正能量。

(二)德育为首,突出特色,整体推进。

学校以党和国家有关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要求为指导,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仪式文化和阳光体育运动特色,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突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指导,以活动为载体,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同时加强师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评估考核,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1.建全的德育管理制度。

(1)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建立学校、德育处、少先队、班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任务要求,各负其责。成立由德育校长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