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发学术报告

2014年01月07日

报告题目: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发

主讲人:丁黎明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

报告时间:2014年1月8号上午10点

报告地点:校本部教三北306

报告对象:欢迎全校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特别是材料和化学专业的师生

报告人简介:

丁黎明,博士生导师。1993年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科学硕士学位,1996年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瑞典Link?ping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麻省大学Amherst分校(美国国家高分子研究中心),美国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从事访问研究。合作过的教授有:Frank Karasz(院士),Tom Russell(院士),董绍俊(院士),Olle Ingan?s(院士), Robert Haddon等。曾在全球最大聚合物太阳能公司Konarka技术公司总部工作,为资深科学家。2010年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被聘为“百人计划”研究员。过去的研究工作包括:全塑太阳能电池,高分子发光二极管,共轭高分子,光活性高分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碳纳米管,高分子薄膜中的长程有序。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篇。

应用化学学科列专题讲座之十二

2013年12月09日

报告题目:铅酸蓄电池

报告人:伊廷锋教授

报告时间:12月11日周三下午14:00

报告地点:教三北406

报告人简介:伊廷锋,男,1979年7月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007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07年7月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工作,同年9月晋升副教授,2011年1月破格晋升教授,2011年6月被评为安徽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12

年6月被聘为浙江省长兴县特聘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及其第一性原理计算,并在这一领域先后获得安徽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主持)、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项目(主持)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主持)自2006年至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含录用)SCI期刊论文51篇,按最新影响因子超过116,他引33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42篇,影响因子超过102,他引320余次),并有1篇论文成为ESI高被引论文(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T.-F. Yi*, et al. 2010, 195: 285)),申请专利5项,授权2项。先后为国内期刊《无机化学学报》和国际期刊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二十余种期刊审稿110余篇。2009年7月合作出版《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专著一部 (胡信国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并获得2010

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二等奖。2013年1月合作出版《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第二版。2013年7月合作出版《动力电池材料》专著一部(胡信国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在教学方面主要从事物理化学、应用电化学、化学电源方面的教学工作,发表教改论文5篇,获得2012年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先后主持或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实验开发基金1项,安徽省重大教改项目1项。

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3-12-9

应用化学系列专题讲座之十

2013年10月29日

报告题目:量子化学研究新进展

报告人:孙文起副教授/博士

报告时间:11月4日周一下午15:00

报告地点:教三北306

报告人简介:

孙文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在山东大学物理化学专

业获理科博士学位,并到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量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2007年以来,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3-10-29

化工学院学术报告(之一)

2013年10月08日

报告题目:碳纳米(管)材料的研制及高效利用

报告人:刘岳峰博士

报告时间:2013年10月10日下午4:00

报告地点:佳山校区会议中心三楼(4)会议室

报告对象:化学与化工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教师,欢迎全校感兴趣的师生积极参加。

主办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刘岳峰博士为我校200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友。2007年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硕士学位;同年经国家公派至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Universitéde Strasbourg),于2013年获博士学位。参与或主要承担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法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TOTAL国际公司校企合作项目。在国际核心刊物如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ACS Catalysis, ChemCatChem, Journal of Chemical & Engineering Data 等发表SCI 收录论文10篇;在国际会议上报告2次;申请法国国家专利1项。目前主要从事洁净能源的转化、碳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模型化的研究。碳纳米材料(nanocarbons)是碳基材料基于纳米尺寸效应而展现出的独有的特

性,碳纳米管(CNTs)是典型的碳纳米材料之一。本报告将简要阐述碳纳米材料特别是CNTs的合成方法和其实际应用(催化领域)以及碳纳米材料功能化、模型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化工学院学术报告(之二)

2013年10月08日

报告题目:热力学在碱金属钛酸盐制备及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报告人:钱红亮博士

报告时间:2013年10月10日下午2:30

报告地点:佳山校区会议中心三楼(4)会议室

报告对象:化学与化工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教师,欢迎全校感兴趣的师生积极参加。

主办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钱红亮博士为我校200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友,现为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教师。2007年毕业于安徽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师从973首席科学家陆小华教授,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师从我国塔器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张志炳教授,获博士学位。发表SCI、EI论文11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报告主要内容:(1)通过介绍一种估算碱金属钛酸盐物性参数的方法,研究热力学Gibbs自由能最小化法在碱金属钛酸

盐制备中的应用;(2)热力学在喷雾蒸发法海水淡化中的应用:该部分以节能为目标对喷雾蒸发法海水淡化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包括海水淡化过程理论能耗研究、海水淡化过程非平衡热力学分析、基于钠离子浓度的水质测定方法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喷雾蒸发法海水淡化放大装置,确定了喷嘴结构、装置操作参数对单位能耗的影响。(3)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实践,和同学们共享学习和科研的价值体验。

学术报告会

2013年09月04日

1.报告题目:Publishing in High Impact Journals: Chemical research and publishing

报告人:Philip Earis,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RSC), UK

2.报告题目: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structures in Fuel Cells

报告人:唐智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报告题目:Liquefaction behaviors of thermal soluble fractions of sub-bituminous coal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solvents and the cycled use of catalyst

报告人:水恒福教授,安徽工业大学

4.报告题目:Metal Oxide Hollowstructural Materials: Design, Synthesis & Applications

报告人:王丹,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5.报告题目:Superlattice structures and hydrogen absorption/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Mg-Ni compounds

报告人:张庆安教授,安徽工业大学

6.报告题目:Spontaneous volume ferroelectrostriction? Possible solution for 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in PbTiO3-based perovskite compounds

报告人:邢献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报告时间:2013年9月7日(周六)下午14: 30

报告地点:校本部学术会议中心二楼报告厅

报告对象:化工、材料、冶金相关专业研究生;相关教师

主办单位:科研处、化工学院、材料学院、冶金学院

附报告人简介:

Philip Earis

Philip Earis studied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UK, and was a researcher in the physics laboratory. He subsequently joined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RSC) as an Editor on the journal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PCCP). He became the Managing Editor of the journal in 2005. PCCP has grown the journal in quality, reputation and size. It is now one of the world's biggest chemistry journals.

Research into sustainable energy is a very important challenge around the world. In 2008 Philip therefore created the new journal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EES). Professor Nathan Lewis (Caltech) is the first Editor-in-Chief. EES has quickly grown to become a world-class journal of extremely high quality and importance. The latest Impact Factor is 11.65.

In 2009 Philip launched another new journal, Nanoscale, in partnership with Professor Chunli Bai (NCNST, Beijing), the Editor-in-Chief. Nanoscale publishes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lso attracts much attention. Its new IF is 6.23 and is growing fast.

Philip remains as Managing Editor for PCCP, EES, Nanoscale and Faraday Discussions. He leads a team of 15 Editors in the Cambridge office. His 4 journals together receive around 15000 submissions a year. He travels frequently to meet authors, readers, referees and Board members, and find out more about their research. He has a great interest in Asia, China (visiting many times) and Chinese culture.

唐智勇研究员简介

唐智勇,男,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09-1996.07,本科+硕士,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1996.09-2000.01,博士研究生,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2000.03-2001.03,博士后,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2001.04-2006.08,博士后,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6年11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纳米材料研究室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唐智勇研究员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性能调控及其实际应用。提出了利用单个无机纳米粒子内在的物理化学性质,自组装构筑结构可控纳米粒子集合体的理论。先后系统地构建了具有良好电学、光学活性和机械性能的零维纳米粒子、一维纳米链和纳米线、二维纳米片、三维有序纳米结构及多维度纳米粒子超结构组装体,为无机纳米粒子自组装的研究工作及将来纳米粒子器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与理

论基础,同时在环境防护和能源有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很有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成果。他带领的团队开创性地研究了半胱氨酸稳定剂的手性对碲化镉纳米粒子生长和光学性质的影响,提出了类似手性有机化合物的无机手性拓扑结构的假设。表明稳定剂的手性不仅可以促使纳米粒子圆二色信号的出现,而且对纳米粒子的生长具有动力学调控作用,已经奠定了其团队在手性纳米材料领域中的先锋地位。

唐智勇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在影响因子大于8的学术期刊如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 JACS,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美国专利授权1项(US 7438953 B2),申请中国专利6项,协助完成英文专著2部。截至2012年3月,其研究论文共被引用4500多次,第一作者论文单篇最高他引超过1000次。6篇研究论文入选ISI统计的“过去十年高引频论文”。按照国际评估统计,其研究论文的H-Index为30。

唐智勇研究员2003年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获

“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材料科学青年科学之星成就奖;2012年获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化学系授予“亚洲杰出科研工作者”。

王丹研究员简介

王丹,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无机功能材料课题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际溶剂热水热协会执行委员,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XXX 设计方法研究”项目专家组专家,中国颗粒学会理事、副秘书长,《过程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1994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7年7月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得硕士学位,1997年10月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赴日本留学,于2001年获日本国立山梨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4月-2001 年11月,日本高知大学理学部非常勤讲师;2001年12月-2003年3月,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催化剂研究室研究员;2003年4月-2004

年1月,日本京都大学化学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2004 年2 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9 年7 月至今,任佛山高明(中国科学院)新材料专业中心主任。

王丹研究员长期从事无机固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通过设计合成具有“自支撑”结构特点的介观结构材料,以提高材料的有效比表面积,强化物质传输,调控能量转移,增强材料性质的思想。发展了“时空多尺度模板”这一普适的制备多壳层空心结构的可控合成新方法;探索了原位聚合模板法、限域空间自组装法等无机固体颗粒的自组装方法;系统地构建了多级有序介观结构。发表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在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Small, Chem. Mater.等影响因子大于5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4项,已获授权4项。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邀请报告20余次。作为组委会副主席兼执行主席成功主办了International Solvothermal & Hydrothermal Association Conference 2010,并作为Guest Editor之一将该会议的论文集出版在国际杂志

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上。连续荣获1999年度与2000年度日本科学协会SASAKAWA科学研究奖励基金;日本山梨工业会2000年度海外研究发表奖励基金;2003年度日本文部科学省外国人博士后研究员科学研究奖励基金。日本陶瓷协会第42届基础科学讨论会2004年世界青年学者研讨会优秀讲演奖,2005年度日本陶瓷协会21世纪纪念国际交流个人冠名奖:仓田元治奖。2006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邢献然教授简介

邢献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北京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晶体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理事,美国陶瓷学会会员等职。曾在美国、奥地利、日本等大学学习和工作。研究方向:负热膨胀材料及类钙钛矿新型化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表征及应用,新型功能材料与稀土材料制备过程物理化学,冶金过程物相转变及反应机理等;主讲课程:"固体化学"、"冶金热力学"、"冶金和材料热力学"、"相图计算"、"材料化学"、"功能材料"等10余门课程。先后主持国家及部委基金课题10余项,在J. Am. Chem. Soc., Chem. Mater., Inorg. Chem., Appl. Phys. Lett., Metal. Mater. Trans. B等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件。培养研究生20余名,其中包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和“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化学与化工学院学术报告会

2013年12月13日

报告题目:配位化合物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报告人:孙为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配位化学国

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无机化学学报》常务副主编

报告时间:2013年12月17日(周二)上午10: 00

报告地点:校本部学术会议中心三(4)会议室

报告对象:化工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相关教师

主办单位:化工学院

附报告人简历:

孙为银教授简介

孙为银,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无机化学学报》常务副主编,J. Coord. Chem. 编委,CrystEngComm顾问编委。

孙为银教授1986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被国家公派到日本留学,1990年和1993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1993至1995年在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中央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初回国,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研究所、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主持过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已在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

Chem. Eur. J.、Chem. Commun.、Inorg. Chem.等杂志上发表SCI 论文200余篇;出版书籍有:《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2006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各种学术报告的心得

本次报告是由图书馆组织的有关学习并了解使用最全面的的爱思唯尔(Elsevier)数据库,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充分的了解到知识如下: 爱思唯尔著名数据库ScienceDirect,简称SD,是著名的学术数据库,对全球的学术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每年下载量高达10亿多篇,是所有学术类数据库中下载量最大的,也是所有数据库中单篇下载成本最低的,平均每篇不足一毛钱,是性价比最高的数据库。就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而言,学校已经购买了该数据库的部分学术资源,为了让我们在科研领域上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学术进展以及前辈们的学术研究内容和思路。 1. 老师给我们演示了如何能够快速的查到自己想要的文献,如输入关键词、作者名以及期 刊的日期等,并且可以进行二次筛选,同时也可以用图表类比的条框选择,从而能够更加快速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图形。2.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利用高级检索文献的操作,最后可在收索的结果中通过年限、内容进行排序,以找到我们要看的文献。更加重要的是,在每篇文献的右下方,我们可以看到与该文献相关的其他文献,以及该篇文献所参考的内容有哪些。3.如何更好的使用超链接。输入我要与同学分享的文献链接,简单的书写我们要分享的信息内容和推荐的理由;同时还有批量的下载我们所需要的文献,但是不得大于20篇。此外,我们还学了检索语言和检索的基本技巧,目的是高效的利用数据库。4.在Top 25 Hottest Articies中可以找到当前的研究热点是什么。 最后我们简单的了解了如何在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常识和技巧。 以上就是我在本次报告中的学习心得。 通过本次“怒放的青春”公益巡讲活动的讲座,曾经听过新东方老师说过的“光荣与梦想”精神的再次在我的脑中起航,新东方对我而言,是我考研路上的助手,尽管只是英语方面的帮助,但是让我了解到很多不同寻常的见识。而本次与全球顶尖海归精英孔老师的零距离接触让我发现:名校,也不再是某些人群的专利;留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青春,我们要为自己做主。关于梦想,关于留学以及关于我们的未来,只要自己想要做,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的艰难。新东方的校训: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句话让我有了不断地思考,关于自己的未来和前途。通过我的观察,能明显感觉出孔老师在工作中的与众不同,有思想、有创新、有目标、有坚持,他是在实现自我,追逐自己的青春和理想,而新东方也会给他提供充分的上升空间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对于他现在的成就,他不想只是自己分享,而是分享我们更多的大学生,让我们这个年轻的一代人有更多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未来想要的生活。出国,或许也是一种选择。它会磨练你,即使辛苦,却让自己得到了成长和锻炼。只有有丰富阅历的人生,才是精彩和有意义的人生,也不会愧对停留自己这个短暂生命中。这些思考,让我对未来又有了十足的奋进。这就是我本次报告的所学和所思。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在大二结束的小学期期间,我们全体自动化的大三的学生分别听了陈杰教授、武清河教授、窦丽华教授、邓志红教授、王军政教授等5位自动控制系的老师给我们做的学术报告,老师们都是在自控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因此通过老师们的介绍,我们对自控专业也终于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确了方向。 我们在大学的前两年期间,学习的都是基础课,所以对本专业的知识并不了解,但是,经过这次本专业的老师给我们做的学术报告之后,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原来自动化是很难的。它不再是我们以前上基础课时学习的简单的问题的求解了,而是研究实际的问题,对系统进行研究,进行控制,进行应用。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提到的控制中的“闭环”,用它来进行反馈进行控制。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应用中确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需要更加认真的去钻研的一种东西,真是耐人寻味。 我们听了对控制科学工程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介绍。了解了它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内容,以及二十年来代表性成果。也了解了我们学校自动化专业的学科的设置与建设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还听到了有关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介绍,老师还向我们讲了部分课题,比如数字化方向盘系统,以及实验平台像目标信息融合处理实验系统。 然后我们又听了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的介绍,了解了学科概况和主要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方向和现状和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热点。 最后我们又从报告中了解到了运动驱动和控制方向学科的学科内容研究方向,和研究基础成果以及发展目标。

老师们给我们讲的非常好,因为它不像是上课内容那样的枯燥,老师的讲述使我们对本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这门学科不是很容易,但是我有决心将它学好,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时要踏踏实实。因为现在的知识对以前的基础知识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对以前的知识有什么遗忘了的要抓紧补回来。 听过了老师们给我们做的学术报告之后,我们实实在在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它通过书本上的学习更加生动,更容易让我们理解,这不只是在理性的知识层面上,更是在一个大的方向上对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的用途上有了一种感性的认识,这是很重要的。我在今后还要更加努力的去奋斗。

听“注会讲座”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听“注会讲座”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3月28号 7点到9点 地点:中央民族大学文化楼1205会议室 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 报告人姓名:叶陈刚 职称:教授 部门:好会计教育注册会计辅导《审计》主讲教师 三、学术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注册会计师备考攻略中央民族大学讲座 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 1、会计师的选择。 会计师需要能静得下来,并且喜欢会计,喜欢做帐计算。 2、会计师职业待遇 会计就业方向-进退自如,空间广阔。 主要有国企外企、会计事务所,公务员,高校教师, 内外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好,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证比较认可, 公司财经助理:审计经理,招聘更加注重拥有注册会计师证的人士。 会计事务所:英语水平较高,有机会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从事审计或者税务所等工作, 金融理财:薪酬丰厚的金领职业。 国家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良好的职业(财税) 认证服务:发展潜力远大的职业。 高级财会人员:财务总监。 3、会计的职业规划 会计的专业学习:在学校学习阶段。 会计经验积累:毕业后1到3年阶段。 会计职业发展:3到5年职位升迁,工作相对稳定。 会计职业稳定:收入较高。变动谨慎。 职业创新生涯:高级管理职能,控制智能,协调职能。 4、注册会计(CPA)的内容 《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并且介绍了相关知识。 5、其他一些报考相关事情 五、报告体会 2012年3月,我们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回头看看,我们已经从去年的一年级新生成长为三年级的毕业生。在这短暂忙碌而美好充实的一年中,我们自觉地汲取更多的知识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论是从课堂上,图书馆里,还是在受益匪浅的讲座中;同时,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些无疑

学术报告专家邀请函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学术报告专家邀请函范文 篇一:学术活动邀请函范文3篇 学术活动邀请函范文3篇 邀请函在日常社交活动和外事活动中使用广泛,特别是涉及宴会、舞会、婚礼等活动时,主人总是发出一些邀请函。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术活动邀请函范文,仅供参考。 学术活动邀请函范文一: 亲爱的xxx教授: 您好!我们定于xxxx年xx月xx日在xx大学举行xxxx 学术会议,想邀请您届时参加。会议免费安排食宿,往返机票自理。如果您有要宣读的论文或要发言的论题,请尽早来函告知,以便会议安排。希望您届时光临。请尽快来函确认。 祝一切顺利! 会议召集人:xxx秘书长 邀请人: xx年x月x日 学术活动邀请函范文二:

尊敬的您好: 第十八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xx 年9月3日至5日在吉林长春举行,大会主题:"集工业工 程专家之智慧,促进产业创新与发展,助推全球经济腾飞"。 作为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领域的重要国际性学术盛会,它将回顾、总结、推广过去一年来这一领域里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其使命即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提供一个理论研究和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本届会议将特邀国内外数位在此领域学术卓越的学者专家做精彩的主题报告。 本次大会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和Ieee北 京分会联合主办、吉林大学和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在本次会议上发表的文章将会被Ieeexplore收录,同时被eI检索。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主办的"20xx第二届 工业工程企业应用与实践高峰论坛"将与国际会议同期召开,届时将有数位管理经验丰富的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管讲述工 业工程应用案例,并深入到中国一汽轿车生产一线,由专家、现场技术人员,实地讲解工业工程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与创新。 您在研究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您在学术界的威望,人皆仰慕,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拨冗光临此次盛会,您的到来将使大会更加精彩。 一、会议日程:

校长学术报告

塑造新型教师,打造高效课堂 ——校长教师培养主题报告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灵魂。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我校致力于创建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努力为教师构建一个发展自我、展示才华的平台。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又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最有效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课堂效益,解决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成为我校近年来的不懈追求。在探索过程中,我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各学科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面临了一些新的情况,为进一步提升课堂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适应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结合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为此特进行“塑造新型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题报告。 一、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中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

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听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

和研究生谈谈如何做好学术报告的问题

谈到学术报告,很多研究生都说对于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都感觉很紧张,甚至会有抗拒心理。想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充分准备,肯花时间,这非常值得,也不会后悔。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说,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充分准备比经验、知识和能力更关键。 报告的准备时间至少应该等于所有听众听报告时间的总和,比如给15个人作20分钟的报告,至少应该花15×20=300分钟的时间准备。这个“对等原则”比较适用于有经验者,没有经验者应加倍努力。有人建议,每一分钟的报告平均要花半小时准备。尽早开始构思怎么作这个报告、收集材料。不是老手,就得事先多次演练。人们不一定记得住所讲的学术论文内容,但对讲的好坏印象深刻。所以说,作报告都是面试。(Every talk is an interview.)资深学者甚至会在学术报告前的每一天都花一点时间准备。现实生活中如此一丝不苟的例子,并不常见,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做学术报告,你要了解听众:你要面对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听众?特别了解他们的学术背景,判断他们对你的报告的期待,最想从你的报告中得到什么,以便有的放矢,确定技术深度,既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又避免不必要的技术细节。成功的报告都有针对性。对此我有特别深的体会。前年夏天我去波士顿的一个公司作报告,事先把幻灯片传给他们。他们的领导说:我们这里大多是做具体编码工作的,你的报告太数学化,要尽可能增加文字说明。我改了以后做的报告,他们觉得效果不错。所以,对听众的定位很重要。一定要清楚听众是谁。如果不清楚,我都会问,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实在不行就求其次,当场问。当然,这样机动性小,幻灯片已经无法改变,只能在说的时候调整一下。起点不可过高:应简述必要的相关、预备知识。 不过,会议报告时间都很短,难以讲清,除非听众对你的课题很熟悉。我觉得重要的是点燃火种,唤起好奇心,觉得这文章值得一读。这有点像国画和诗词靠简括的几笔,就能勾画出空灵致远的神韵。所以,传达神韵胜于精描细摹,激发兴趣重于传递信息。最好是听众对你这个课题有兴趣,但不熟悉,你讲得让他想要仔细读。要讲这个东西大致上是什么,有什么好,细节不清楚没关系。与治学一样,讲的时候也要注重问题、描述、解法、评估四要素。作会议报告这种短报告,只能围绕一个要点,宏观把握,不要讲得太细。一旦太细,大都听不懂,就因小失大。想把细节讲清楚是奢望。这使我想起波利亚戏称的所谓“策梅洛法则”:听众之蠢实难以低估,显然之事须浓墨重彩,关键之处应点到即止。(You cannot overestimate the stupidity of your audience.Insist on the obvious and glide nimbly over the essential.)我认为,这是用夸张的手法说出我上面的意思。思想、主意往往显得 很显然。 说到激情,有时我们害怕听众并不觉得咋样,而自己显得太激动,这样似乎不好,不像学术报告。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用激情去感染听众,与听众分享你对课题的热爱,这有百利而无一害。学术报告也应表现激情。还有一些次要的注意事项。结构合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与写文章一样,如果讲不清,就应尽量避免。要注意宏观把握,多解释用意和理由,前后呼应,适当回顾与总结。有人提倡“三明治结构”:先预告要讲什么,再讲,然后回顾所讲内容。(Tell’em what you’re going to tell’em.Tell’em.Tell’em what you told’em.)这样便于突出重点。掌握节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解释重点。善于用例,比如何毓琦先生说,屡用同一经深思熟虑之例大有俾益:既经济(无需多做解释),又有效(便于强化理解),这确实很有道理。多用视觉效果好的方式,同时加以口头解释。千万别照本宣科。语调要有抑扬顿挫,有强调有带过,切忌平稳不变或强始弱终,那样容易催眠。不要在开场时致歉,比如说,“我的英语不好”,“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是草草准备的”,这给人第一印象不好。实在要说这些谦词,不妨留到最后。 谈了大会报告,再来谈谈分组会。刚才我讲的是在外面作报告。如果是会议报告,对听众的定位比较容易,一般可以假设分组会的众对你的报告有兴趣,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但不一定熟悉。第三,我想特别强调如下的黄金定理:少而精,少才好。包含太多不必要的细节是大多数报告的通病。老子的《道德经》说得好:“少则得,多则惑。”可以说,学而优则通,少而精则明。少可洗练,多则庞杂。西方古谚也说,少即多。(Less is more.)每一个报告只该有一个主题,多主题即无主题,多中心则无中心。报告主题内容,借用林语堂的俏皮话,像俏女孩的迷你裙,越短越好,而不应像懒婆娘的裹脚布,越长越臭。要突出主旨重点,强

学术报告总结

学术报告总结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学术思路、提高创新能力、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每年学校都邀请很多学者来我校进行学术报告。在研一研二两年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老师的学术报告或讲座,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计算机应用、心理健康等多个专业领域。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介绍了相关研究方向的理论与应用,专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同时重点介绍了本专业所进行的相关课题研究内容,指出目前本专业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学术活动为我呈现了不同学术背景的知识观点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激发了我的学术热情,同时也为我在学术、生活上的困惑提供了解决思路,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下是我参加学术活动的一些总结和心得体会。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术报告包括:Qi Tian教授关于图像检索和分类的报告、David Suter 教授在图像、视频和三维数据的匹配、分割和配准领域的介绍、顾乃杰教授关于软件脆弱性检测与大数据环境下的算法优化的学术分享等。这些学术报告与我本人的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十分相关,通过听取他们的学术综述、聆听他们的学术心得,我对这些具体的研究方向有了宏观上的了解,包括目前图像检索领域的经典算法、所使用的鲁棒的特征、三维数据配准的基本流程、三维数据分割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等,这使得我在阅读文献时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总体发展和各分支的联系与区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此外,我也从他们分享的实验过程中的小故事里得到了启发,知道了科研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的,所有的数据、实验、创新性都并非几天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在我后来的科研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做到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地静下心来投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学者们带给我的正面影响。 李硕彦教授的“数学与工程的对话”系列讲座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李教授享有“网络编码之父”的美誉,是代数交换理论创立者,也是martingales of patterns的发明人,同时在随机过程领域也卓有建树。我至今仍记得李教授报告的时候对自己学术领域的热爱和充分理解,他对自己领域的知识点信手拈来,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那些平时看起来晦涩又高深的定理和公式也变得活泼可爱起来。在我后来阅读文献和专著的时候,每当遇到难懂的公式推导或定理证明,总会想起李教授的系列讲座。他让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尝试着去热爱它解决它,而不是逃避。这样的学习态度将让我建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也定会让我受益终生。 此外,辅导员韩海雄老师关于简历制作培训的讲座、心理咨询中心赖丹凤老师关于恋爱心理的分享、钱晓伟医师关于女性健康知识的讲座等,也带给我许多收获。几位老师从学生

学术报告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发学术报告 2014年01月07日 报告题目: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发 主讲人:丁黎明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 报告时间:2014年1月8号上午10点 报告地点:校本部教三北306 报告对象:欢迎全校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特别是材料和化学专业的师生 报告人简介: 丁黎明,博士生导师。1993年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科学硕士学位,1996年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瑞典Link?ping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麻省大学Amherst分校(美国国家高分子研究中心),美国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从事访问研究。合作过的教授有:Frank Karasz(院士),Tom Russell(院士),董绍俊(院士),Olle Ingan?s(院士), Robert Haddon等。曾在全球最大聚合物太阳能公司Konarka技术公司总部工作,为资深科学家。2010年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被聘为“百人计划”研究员。过去的研究工作包括:全塑太阳能电池,高分子发光二极管,共轭高分子,光活性高分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碳纳米管,高分子薄膜中的长程有序。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篇。 应用化学学科列专题讲座之十二 2013年12月09日 报告题目:铅酸蓄电池 报告人:伊廷锋教授 报告时间:12月11日周三下午14:00 报告地点:教三北406 报告人简介:伊廷锋,男,1979年7月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007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07年7月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工作,同年9月晋升副教授,2011年1月破格晋升教授,2011年6月被评为安徽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12

学术报告

目录 目录 信息时代如何学习 (5) 第一部分三个认识前提 (5) (一)信息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5) (二)现代科学发生了什么变化? (6) (三)当代教育发生了什么变化? (6) 第二部分学习的基本观念 (6) (一)学习究竟是什么? (6) (二)信息时代谁是最好的老师? (8) (三)学习的核心秘密在哪里? (9) (四)信息时代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学习观念? (9)

学术报告—信息时代如何学习 信息时代如何学1 大家知道,现在我们国家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状态。两种文明体系,两种文明规则同时在发生作用,所以我们要分析一下,什么是工业时代的文明规则?什么是信息时代的文明规则?把这个问题了解清楚了,我们就知道我们应当怎样学习,怎样求得自身的发展。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有些事情即使当前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该用哪套文明体系来处理当前的事物,所以我的演讲大概分四个题目:第一、我们这个时代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二、学习究竟是什么;第三、在信息时代谁是我们的老师;第四、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学习观念。 第一部分三个认识前提 (一)信息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们国家当前所处的状态,是以工业化为主,同时向信息化快速发展这样一个阶段。两种规则同时在起作用。那么对于工业化来说,它有它的文明规则,这套文明规则已经延续了近三百年,它的特点是“模具制造批量生产”。我们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模具,都有自己的标准,这样一个模具,一个标准,使我们的生产大规模的得以实现,包括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也是遵行着工业化的逻辑来进行的。为什么叫“模具制造批量生产”?因为工业时代需要有效益,我们的教育也需要有效益,所以我们的教育只能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一个班四五十人,一个老师同时面对着大家讲。那么今天,我是同时面对着上千个同学讲,这样的一种效率就是工业时代必须保证的效率问题。但是到了信息社会,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信息社会很多行业是没有模具的,也不可能进行批量的生产。因为在工业时代,我们社会实践 1报告人简介:陈建翔: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家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家教新主张》;《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父性教育四堂必修课》;《教育哲学对话》;《新教育:为学习服务》。

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热电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讲座心得体会 2011年11月,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主办了学术讲座,由曲秀荣老师主讲。曲老师结合当前热电材料制备与性能的实际情况,饱含深情地向同学们分析了当前热电材料制备工作所面临的压力并介绍热电材料制备的发展历史以及热电材料制备前景的相关问题。曲老师的报告受到了全体同学的热烈欢迎,通过此报告,使每位同学对当前的会计工作环境有了清醒的认识。 报告主要是围绕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热电材料的应用展开,就热电材料研究现状,曲老师即将开展的研究内容等问题展开了介绍。 一、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 1.热电材料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2.能源问题推动了热电材料的研究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 二、热电材料的应用 绿色能源: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无需运动部件,无磨损,无噪音,无污染。 1. 什么是热电材料 热电材料(也称温差电材料,thermoelectric materials)是一种利用固体内部载流子运动,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什么是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是电流引起的可逆热效应和温差引起的电效应的总称,包括Seebeck效应、Peltier效应和Thomson效应。 Seebeck效应 1823年,德国人Seebeck首先发现当两种不同导体构成闭合回路时,如果两个接点的温度不同,则两接点间有电动势产生,且在回路中有电流通过,即温差电现象或Seebeck效应。 (2)Peltier效应 1834年,法国钟表匠Pletier发现了Seebeck效应的逆效应,即电流通过两个不同导体形成的接点时,接点处会发生放热或吸热现象,称为Peltier效应。

学术讲座心得体会集萃

学术讲座心得体会集萃 利用小学期时间,学校和学院给我们安排了一系列讲座,在我 看来,旨在丰富小学期生活,积累专业知识,拓宽视野。这些讲座与 我们专业知识紧密相关,但是却不单一,涉及不同课题观摩聆听名师 讲座,名师神采飞扬,听者亦有心得。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 雷特。而面对着鲜活的教学对象,智慧的教师必然没有相同的课堂。 第一次讲座专由我校信管业的王璇老师主持,内容是信息与科技。谈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从古至今,信息的发展经历了结绳记事、账簿、计算机,最后到因特网。所谓的信息技术,是能够延长或扩展 人的信息水平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对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实行 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技术。战略资源的定义则是,任何 一种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以若干种资源为依托的,在这些资源中,最 基本最重要的资源就被称为战略资源。仅仅这些定义就能够引起我们 的思考,当今社会什么最重要,精准快速的信息以及先进高等的科技。 第二次讲座的老师——沈凤武,据他自己说是第一次做讲座,所 讲内容是管理缺失下的垃圾危机问题研究,涉及垃圾的危害,主要包 括生活垃圾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垃圾堆土地资源的耗费,同时提出了对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即焚烧发电、填埋处理以及堆肥。基于国土资 源的垃圾危机治理,我们每个公民有义务为此做贡献。 第三次和第四次讲座的主题不离经济贸易,有谈到讲师的研究方向,也有宏观分析当前形势。当今社会,对外贸易在国家或者地区的 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国要获得经济快速的经济发展,必须学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对外贸易,实行物产的互 通有无,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贸易行为的分析通常分为总量 分析和结构分析,总量分析是从量的角度分析问题,而结构分析更注 重从质的角度考察贸易行为。而对外贸易结构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技术 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商品国际竞争水平、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 易中的地位等的综合反映,而商品结构和区域结构是对外贸易结构的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进入大学以来,我利用课外的时间在学校的报告厅听了五场学术报告。可以说,每场报告都是非常的精彩,并且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书本的知识还是有限的。而学校举办的各类学术报告的演讲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课外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充实与提高。下面我将结合所听报告的内容,谈谈这五场学术报告给我带来的心得与体会。 第一场和第二场报告是由北京电影学院的朱青君教授演讲的,虽然她已年过花甲,但她的演讲却是那样的幽默风趣,迎来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她所做的第一场演讲是关于人格魅力和人际关系,我觉得这个主题和我们大学生是密切相关。都说大学相当于半个社会,走上社会难免会要与人打交道,因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提升自身人格魅力显得十分重要。朱青君教授给我们具体的讲解了人格魅力和人际关系的含义极其重要性,并且分析了人际吸引的种种因素,比如身体魅力、个性魅力、才能魅力等等。她得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结论:喜欢你的、赞赏你的、帮助你的人,对你最有吸引力,反之亦然。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思考,那就是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对于他人的赞美与赏识。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觅求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朱教授还提到,真诚无私帮助过你的人是和你关系最好、让你最难忘的人。人们常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确,一个懂得无私帮助别人的人才是最值得相信的人,才是让人最难忘的人。朱教授做的另一场演讲的主题是体验经济时代的新思维,这个主题的中心思想是体验经济带来快乐,快乐带来财富。她说,体验是一种感觉,分为四个部分: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审美。而且体验经济有区别于服务业,因为体验经济是从服务中分离出来的,是种迄今尚未得到广泛认识的经济提供物。此外,她还指出,体验是老经济的;“助燃剂”,一方面我们要营造全新的体验经济,另一方面,在传统经济行业中也可以开发出新的“体验经济”。伴随着朱教授的精彩演讲,我们也对“体验经济”这个新鲜的词汇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懂得了“体验经济带来快乐,快乐带来财富”这一深刻内涵。 第三场报告是先锋书店的总经理钱晓华先生做的,他的报告题目是“读书与创业人生”。他从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起,讲他如何一步步艰难创业并最终成功打造了自己的书店——先锋书店。他说,一个书店就是一个城市的镜子,照亮人们的爱憎与渴望。他还讲述了一些发生在先锋书店的感动人心的故事,即一些高校学子、年轻恋人与先锋书店的渊源。整场演讲高潮迭起,不时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在他的演讲中,他提到建议先锋书店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多优惠折扣,让他们也能读得起书,因为他知道,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要想让农民工真正的摆脱贫穷,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听完这场报告,更加激发了我读书的热情,真的让我感受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除此之外,钱先生的坚持不懈也是我要学习的,先锋书

英文学术报告怎么写

英文学术报告怎么写?Write an Academic Report 学术报告(academic report or paper)的写作包括阅读,思考,针对一个学术课题进行案例分析及写作,总体来说就是为了让你的读者以新的眼光来看待该课题。大学的学术报告与你之前所做过的其他类型的报告(如高中时期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写的报告)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陈述了研究事实,又提出了你自己的推论。 写作过程指导: 1. 研究及总结(Research and Summarize) 研究所选的课题,找出针对课题的“who(谁),what(什么),when(何时),why(为什么)及how(如何)”的答案。总结收集到的信息,清楚自己所掌握的,评估自己所不知道的,以便专注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列出一个参考书目来引用并避免抄袭。 阅读原始文献及补充信息并考虑关于课题的历史或流行观点。思考每篇文章的要点同时注意它们的共性。缩小你的课题范围这样你就可以准备写一篇充满智慧的报告了。 2.定义结构(Define the Structure) 定义报告的结构并将你的论点串联成一个连贯的推理。依据报告的主题制定一个大纲。以这种方式组织你的观点可以帮助你看到各个观点之间的关系。 大纲中的所标题结构要统一。例如如果你的第一个标题以一个行为动词(action verb)开头,那么所有其他标题都应该以行为动词开头。副标题(Sub-heading)应该包含支撑大标题的细节。重组你的大纲直到它能清晰的反映一个思想逻辑流程。 3. 写正文(Write your paper)

学术报告通常包含五个部分:标题页,引言(包含论文主题),背景信息,关于论点及结论的细节,陈述支持或反对某个特点观点的争论。 用辅助段落来讲述一个故事,提供一个观察的视角,描述一个过程,定义意义,对思想进行分类,比较和对比观点,类推或解释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发生。提供证据,陈述假设并适当添加个人观点使论文连贯、清晰易懂。确保每段都有足够的结束语及过渡句。在学术报告中尽量减少使用个人代词如“我”。 4. 校对(Proofread) 打印并大声朗读报告来检查错误。保证报告没有语法及格式错误。 至此一篇英文学术报告就完成了,当然在做报告之前还要加强学术英语的学习,背诵一些相关专业的词汇和术语,并尽量多阅读一些英文的专业文献,做好基本功。 更多学习资料请见美联英语学习网。

研究生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学术讲座心得体会进入研究生院已近三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参加了很多的学术讲座,让我受益颇多。通过这些讲座,我了解到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概况,充实了多方面的知识,拓宽了我的眼界,让我能够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首先是台湾华梵大学副校长简江儒教授,2014年10月16日,来自台湾华梵大学的简江儒教授首先给我介绍了他的工作单位-台湾华梵大学,随后又幽默地比较了青岛科技大学与台湾华梵大学的区别。接着进入正题给我们做了一篇名为《Trajectory Tracking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 using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with Zero-Phase Filtering》的报告,即使用迭代学习控制和零相位滤波器对压电致动器的轨迹进行跟踪。他讲到迭代学习控制(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简称ILC)由Uchiyama于1978年首先提出。它是指不断重复一个同样轨迹的控制尝试,并以此修正控制律,以得到非常好的控制效果的控制方法。迭代学习控制是学习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新的学习控制战略。它通过反复应用先前试验得到的信息来获得能够产生期望输出轨迹的控制输入,以此来改善控制质量。与传统的控制方法不同的是,迭代学习控制能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处理不确定度相当高的动态系统,且仅需较少的先验知识和计算量,同时适应性强,易于实现;更主要的是,它不依赖于动态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是一种以迭代产生优化输入信号,使系统输出尽可能逼近理想值的算法。它的研究对那些有着非线性、复杂性、难以建模以及高精度轨迹控制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了将输入信号序列反转后通过滤波器,然后将所得结果逆转后再次通过滤波器的RRF 滤波方法。还提出通过时间反转法直接构造零相位数字滤波器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对零相位数字滤波方法给予验证。指出零相位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使数字信号处理中滤波器引起的相位失真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并且现场展示了他的仿真结果,取得的成绩。 第二个报告2014年11月11日,我们科大的大牛泰山学者迟泰山池荣虎老师的《On the Adaptiv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for Discrete-time Systems》报告使我收获良多。这篇报告主要讲的是使用自适应迭代学习对离散时间系统进行控制。从简江儒教授的报告中我了解了迭代学习控制理论。从池老师的报告中可以了解到,自适应是指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根据处理数据的数据特征自动调整处理方法、处理顺序、处理参数、边界条件或约束条件,使其与所处理数据的统计分布特征、结构特征相适应,以取得最佳的处理效果。自适应控制可以看作是一个能根据环境变化智能调节自身特性的反馈控制系统以使系统能按照一些设定的标准工作在最优状态。而离散时间系统有两种描述方法:输入-输出描述法和状态变量描述法。输入-输出描述法着眼于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并不关心系统内部的工作状态。状态变量描述法不仅可以给出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还可提供系统内部变量的情况。离散时间系统还可分成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同时具有叠加性和齐次性(均匀性)的系统,通常称为线性离散系统。对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这种方法有其优点。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求解,大体上可分为时间域方法和变换域方法。前者直接分析作为时间变量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即利用差分方程式研究系统的时间特性。变换域方法则将时间变量转换成相应变换域中的变量函数。应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就是人们熟知的一种变换域方法。在变换域中进行计算较为简便,因此应用较广。离散时间系统的优点在于精度高,便于实现大规模集成;重量轻、体积小;灵活,通用性。迟老师准尊教诲我们要谨记科研的任务,为实现科教兴国而努力,迟老师不仅科研能力强,品行也深深感动着我们。 第三个报告由知网的工作人员做,主要是针对研究生期间需要对知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沈阳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 心得体会 报告题目:SMC材料的磁性特性及在电机中的应用研究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中国知网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创建与利用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 年级:2012级 专业:电气工程 姓名:徐名 导师:崔皆凡

报告题目:SMC材料的磁特性及在电机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 2014年11月18日 地点:电气工程学院高压实验大楼5楼报告厅 报告人:郭有光 郭有光,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1985),浙江大学 (1988) 和悉尼科技大学 (2004),分别获电气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到1998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力工程系任助教与讲师,1998至2000年在悉尼科技大学工程学院做访问学者,2004至2007年在悉尼科技大学电机与电力电子中心做博士后研究。自2008年在悉尼科技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电气与机械系工作,任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等职。自2006年为IEEE高级会员。自2009年为博士生指导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磁材料特性的测量与建模,新型电机设计与优化,电磁装置电磁场分析,电机驱动与控制等。已发表专著1本,合作著作3章节,杂志期刊论文163篇,会议论文167篇。106篇杂志期刊论文被SCI收录。 流体流动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及多种工程领域中,所有这些工程都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的支配。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简称CFD)是建立在经典流体力学与数值计算方法基础上的新型独立的学科,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定量描述流场的数值解,从而达到对物理问题研究的目的。它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建立了理论和方法,为现代科学中许多复杂流动和传热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技术。 计算流体动力学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原来在时

学术报告记录

本人做的报告: 学术报告题目:研发投资与实体投资 主持人(职称):曹国华教授 时间:2014-11-18 00:00:00.0 地点:重庆大学A区经管学院204室 听取报告人数:24 在最近几十年中,研发(R&D)投资数量急剧增长,但在企业的流动性管理中仍没有被广泛的研究。目前,关于R&D投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证回归模型和动态离散理论模型,本次报告中提出了一种运用随机微分方程刻画R&D投资及其资本积累的动态连续模型。在过去研究的离散模型中,如果R&D成功,上一时间阶段的R&D支出在下一时间阶段里才能获得收益。而本文跳出离散模型的固有模式,采用动态连续模型刻画无形的R&D投资。此外,在Romer (1990), Grossman and Helpman (1991) , Aghion & Howitt (1992)的相关研究中,现有累积的无形R&D资本也被作为影响未来研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Bolton, Chen, 和Wang (2011, 2013)只考虑了实体资本投资,并没有考虑越来越重要的R&D资本投资。在我们的研究中,为了强调R&D投资及其资本的重要性,模型中将R&D 投资作为总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M. Warusawitharana(2013)建立了一个动态离散的R&D投资模型。在我们的研究中应用随机微分方程刻画R&D的不确定性。此外,通过确定外部融资,股利支出以及企业清算等最佳市场时机,从而优化企业的投融资及风险管理策略。在本次报告中,我们提出了一个融资约束企业的动态模型,包括无形的R&D投资,有形的实体投资,融资和风险管理,然后分析外部股权融资,债务融资,股利支出以及企业清算等抉择的最佳市场时机问题。我们的研究为无形资本的投资和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最近几十年中,研发(R&D)投资数量急剧增长,但在企业的流动性管理中仍没有被广泛的研究。在报告中,我们提出了一个融资约束企业的动态模型,包括无形的R&D投资,有形的实体投资,融资和风险管理,然后分析外部股权融资,债务融资,股利支出以及企业清算等抉择的最佳市场时机问题。我们的研究为无形资本的投资和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听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

听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 篇一:听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 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学术报告、讲座心得体会 经过一年紧张忙碌的课程学习,顺利地进入研究生第二学年,现在正着手于毕业论文的开题。至此,回顾以往的学术报告与讲座,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更好地指导未来两年的学习生活。听学术报告与讲座,是我们研究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传播着最新的科学前沿,带给我们深刻的思想启发与引导。现在对几个学术报告与讲座作简要的回顾: XX年10月15日,来自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潘正祥教授,在第三届遗传与智能计算国际会议上做了题为“Intelligent Watermarking Techniques”(《智能数字水印技术》)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潘正祥教授向广大师生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概况,并深入阐述了关于智能计算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通过聆听潘教授的报告,我知道了数字水印技术是将一些标识信息(即数字水印)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包括多媒体、文档、软件等)当中,但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人的知觉系统(如视觉或听觉系统)觉察或注意到。通过这些隐藏在载体中的信息,可以达到确认内容创建者、购买者、传送隐秘信息或者判断载体是否被篡

改等目的。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XX年10月19日,美国工程院院士、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GNU工程创始人Richard Stallman为我们讲述自由软件,一个计算机用户团结起来获得控制自己计算机自由的行动。他提到自由软件运动催生了GNU操作系统,有的时候被曲解为Linux操作系统,GNU正是实现这些自由的一个操作系统。其内容涉及到自由软件历史、自由软件哲学、技术、GNU操作系统、对称版权(Copyleft)、GNU GPL、版权、软件专利、DRM,以及The Church of Emacs等。通过哲思社区创始人徐继哲的演讲,我很清楚地知道哲思社区是中国领先的自由软件社交网络和协作平台。通过采用先进的自由软件和互联网技术,哲思为用户提供创新的在线社区使用体验,包括即时通讯、电子邮件、日历、朋友、博客、活动等丰富强大的互联网功能,以满足自由软件用户对社交、通讯、内容资讯、项目协作等多方面的需求。Akira Urushibata将中国古典哲学和自由软件、黑客(Hacker)结合起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上最早的黑客。除了了解自由软件的基本情况外,我体会到自由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它比一切更宝贵。 XX年11月21日,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分论坛上,张振升学长做了题为《基于二分查找判定树的蔗糖结晶颗粒分类器设计》的报告。报告指出国内大

学术报告评语的写法

写学术报告评语 肖**同学的学位论文《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数据模型的分析和研究》选题于教育部委托中山大学开展的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项目。该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构建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先导性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着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对已有的专业设臵数据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其在功能性、预测性、分析性以及挖掘性方面的不足之处,然后结合高校本科专业设臵的实际需求,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和OLAP,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臵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总的来说,论文框架清晰,逻辑严谨,行文体现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及思辨结论,有自己的创见。 本文的写作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学术水准较好,体现了两年学习的成果,可进入答辩程序。 论文长于思辨和综合,而短于对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的考量,比如各用户对于专业设臵的需求以及数据挖掘中数据的可采集性及可用性等。建议今后在相关研究中采取更广泛视角。怎样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 1.引言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是否达到所授予的学位标准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是对学位论文是否达到相应水平作出的评价。评语虽短,但是至关重要,涉及到能否毕业、能否得到相应学位,或能否以优秀的评价取得相应学位等问题。因此,客观、准确地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每位论文评阅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2.评价依据学位论文评语需要对所提交审查的论文作出评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一九八零年二月十二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由于研究生学位分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两大类,所以,对论文的要求也有原则不同。 对于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审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