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重点_张建松.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重点_张建松.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重点_张建松.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重点_张建松.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解析张建松

前言

人口过剩:分为人口数量过剩和个人口消费过剩

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

重要资源足以支撑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须资料时,也被认为是人口过剩。

人口消费过剩:指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的显著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

自然资源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第一篇自然资源极其稀缺的性质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

人类活动结果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初始投入。

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

1.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2.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界来界定的;自然资源的两个前提:人类的开发能力、人

类的需要。

3.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都是同一个客体。

4.其范畴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5.人的需要与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

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概念;还涉及地理学、生态学、

经济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原理;资源是文化的函数。

“可更新”与“不可更新”的相对性:

A.可更新资源(收入性或流动性资源):直接太阳能、间接太阳能

B.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或储藏性资源):a.利用后就变性或毁灭的资源(化石原料)

b.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金属矿物)

1.对于大多数流动性资源来说,天然可再生性取决于人类的利用水平或强度,这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

2.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限,更多地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

是自然现实。

资源分类的关键:在于划分个体

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估算某些特殊非燃料矿物资源基础的方法:是用这些矿物元素的丰度或者克拉克

值乘以地壳的总质量。

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

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影响探明储量的因素:

1.技术、知识和工艺的可靠性。

2.需求水平

3.开采成本

4.资源产品价格

5.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格

6.利润要求和勘探政策

条件储量:也是指已查明的储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的采掘技术和生产技

术来开采是不经济的。

远景资源:是目前仅做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未查明的藏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

发现。

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探或极少勘探的地

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估计理论资源的方法是根据已勘探地区过去的发展模式外推。

最终可采资源: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总和的统称。

可更新资源的度量

最大资源潜力:流动性性自然资源在理想情况下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

论潜力。

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既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

吸收能力(同化能力):环境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承载能力: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

承载能力的分类:

1.生存承载能力:既有足够食物保证生存,但既不能保证所有个体的茁壮成

长,也不能保证种群的最优增长,而且当周围环境稍有变动就可能造成灾

难性后果。

2.最适承载力:既有充分营养保证绝大多数个体茁壮成长。

3.容限承载力:很大程度上基于密度方面的考虑,在容限能力水平上,地域

限制迫使种群中的多余个体外迁,或对某些基本需要(如食物和繁殖机会)

实行限制。

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1.稀缺性:人口数量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一些资源不能再生,地区分布不均——

资源危机

2.整体性:资源间、地区间,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地域性:地域分布规律。

4.多用性:多种功能和用途。

5.动态性:本身变动,增值性与报酬递减性。

6.社会性:附加人类劳动。资源是文化的函数

二、自认资源的本质特征

1.资源价值随人类需要和能力的发展而变化(资源价值的相对意义):

A.资源价值响应与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人类需求的变化和文化发展而呈高

度动态性。

B.自然界中环境质量的价值的响应于人类价值、渴望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

产生新的意义。

C.文化组群空间分化在同一时期,关于自然资源也没有完全一致的定义,对特定

的环境组分却不一定有一致的价值判断。

2.不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A.“使用后就消耗掉的”类型:极限存在关键的管理问题是:最佳的消耗

速率。

B.可循环使用的类型:总储备必然在原则上永远保持不变。完全循环的理想也只

能保持在理论上,再使用是一种能源密集的活动,严重依赖(至少是在目前)“使

用后就消耗掉的”资源。

3.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A.临界性资源:相当一部分可更新资源都可能被掠夺到耗竭的地步。生物资源、土壤、和蓄水量

B.非临界性更新资源:

1.尽管有人类活动的干预也仍然可更新,但是其中某些会由于利用过度利用

而暂时耗竭。水体、太阳能、潮汐、波浪

2.流动性资源耗损和退化的许多问题之所以恶化,是因为他们常常为公共财

产或场所。

第三章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

第一节增长的极限

一、悲观派的主要观点与理论

1.“太空地球说”:衡量太空船经济成功与否的最好标准是资本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地球能量循环与“热寂”说: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任何过程中所有贡献因子均

被考虑时,滴总是增加的,而且是一种单项不可逆的过程。

3.世界模型3:罗马俱乐部1972发表《增长的极限》

二、悲观派的意义与缺失

1.警示与方法意义(新的马尔萨斯主义者):多数为科学家,结论虽然悲观但论证却

相当具有说服力。

2.动态观念的缺失:悲观派关于自然资源极限的判断往往基于静态观念。

第二节没有极限的增长

一、乐观派的主要观点与理论

1.历史外推论: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

A.衡量自然资源是否稀缺的最可靠数据是长期的经济指数,最

恰当的指标是获取自然资源的劳动成本以及资源相对于工资和其他商品的价格。

B.技术中心丰饶论者(多数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与新马尔萨

斯派争锋相对。

2.市场响应论:市场体系会对极限自动做出响应。经济系统运作的这种机制将使消

费不至于增长到极限而导致崩溃,而是随着价格的上涨相对平缓地终止。

3.替代作用:此观点基于如下假设:任何资源产品总有替代品或总能找到替代品。

A、直接替代

B、技术或资本替代

C、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替代作用

D、产业结构或生活方式的变化改变了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组合

4.耗散结构论:开放系统就能够远离均衡而产生有序、稳定的结构,这就是耗撒结

构。

二、对乐观派的挑战

1.市场的不完备性:垄断的存在,是资源更为稀缺。

2.市场机制与社会目标:

市场目标:报酬的最大化

社会目标:保障促进地区就业和发展、维护环境质量等。

市场运作的结果可能和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目标不相符合

理想市场能防止自然耗竭,但不能防止经济耗竭。

3.市场机制加剧了某些资源的稀缺:资源开发意味对环境资源的掠夺(外部成本)

A.资源开发和消费的市场机制,绝不会考虑市场外部的环境变化。

B.技术进步和市场机制不能减少对可更新资源的压力。

C.可更新资源耗损和退化的问题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们常常是公共财产

或公共场所,可免费获取。

4.增长的社会极限:福利的自我抵消限制了积累增长的愿望;曾促进了增长的原道

德标准。

第三节可持续性

人类的需求与发展:

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类需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从两方面满足人民需要: 1.提高生产潜力 2.确保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

“满足需要”是经济的概念,“减缓限制”是生态的概念,“平等”是社会的概念。

限制因素及其可持续性:

人口、环境、资源

平等与共同利益:

1.国际不平等

2.国家内部不平等

3.不平等是限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

第四章自然资源稀缺的性质

第一节指数增长与资源动态

一、自然资源需求与指数增长

1.人的需要与自然资源:

1.基本的生理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社会的需要

4.尊重感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人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以个人需要为基础,但是必须放在个人组成的社会这个层次

来考察。

3.社会发展与资源消耗的指数增长:P98

二、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的演进

生机农业向真正农业的发展标志着父系统治盛行起来

(重)工业社会对环境的影响: 1.地方尺度上:污染物甚至有毒物渗入地下水

2.区域尺度上:环境退化(森林破坏、土地退化、空气污染)

3.全球尺度上: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积累和臭氧

层破坏引起的全球变化

(重)自然资源的演进:

A.人口不断增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B.人类认识能力尤其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关于自然资源的概念也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种类、数量、规模、范围上都不断前进。

(重)未来的挑战:

A、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每一种技术都有副作用。

B、有一些问题是技术所不能解决的。

C、人的世界观、态度和行为都是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这

些问题的关键

人类在思想方式上应有的重大变革:

A、把与自然对抗、从自然中夺取的态度,改变为与自然协调、利用自然

的同时也保护自然的态度。

B、把重视事后治理污染变为重视事前制止污染,防止潜在污染物进入环

境,防范于未然。

第二节绝对稀缺与相对稀缺绝对稀缺:当全球尺度上自然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总供给时所造成的

稀缺。

相对稀缺:在自然资源的总供给上能满足总需求,但由于分布不均而

造成的区域性稀缺。

地区资源稀缺的性质:迄今为止发生的自然资源稀缺都是相对稀

缺(主要记住题干)

1.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稀缺:

A、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

B、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开发的历史是不同的。

C、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的差异,造成人均资源消耗不大一样。

2.地缘政治造成资源稀缺:——对资源实行封锁和禁运,造成地区性资源稀缺(是局部、暂时的)

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缘政治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小。

3.贫困造成资源稀缺(经济原因):

A、当市场上资源产品与免费的天然可竞争之物竞争时,改善供应就更加困难。

B、靠出口本国资源和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因经济问题引起的资源稀缺,

其后果更加严重。

4.环境退化造成资源稀缺

第二篇自然生态学原理

第五章自然资源生态过程

第一节生态学基本概念

(重)1.生态学与生态系统:

A.生态学的“限制”概念与经济学的“稀缺”概念是相同的两者有一定渊源关系。

B.一般把研究生物之间及其环境关系者称为生物生态学,简称生态学;把研究人类与

环境关系者称为人类生态学。

C.人类生态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任何生态系统对其所能支持的生命物质总量都有一

个自然极限;在这个自然极限范围内,人类文化的调整起着极大的作用。

D.生态系统的定义:自然界的任何范围,只要有生命有机体与非生命物质的相互作用,并在其间产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就是生态系统。

(重)生态交错区:生态系统的各种组分常与其他生态系统交迭,彼此重叠的范围。

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很难在空间上对生态系统做出绝对的界定,人为界定生态系统的边界理论

上不完善实际研究尚可接受。

(重)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由各种成分即生态因子组成,生态因子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一种因子的改变必然引起其他一系列因

子的改变。

(重)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物质、能量联系

能量和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系统内流动和转换

1.植食食物链: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2.分解者食物链

(重)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福利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

供给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各种产品。

调节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过程的调节作用获得的效益。

文化功能: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非物质效益。

支持功能:指生态系统生产和支撑其他服务功能的基础功能。

人类福利:具有多重成分包括维持高质量的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自由权与选择权、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以及安全等。

第二节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能量与物质

一、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能量(记住题干)

1.太阳能与光合作用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意义

A.太阳能量对自然界的形成具有极大意义。

B.光合作用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是一个关键环节,其产物是生命的基础;光合作用所获取的太阳能并非全部都以植物组织的形式出现,因为其中一部分被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过

程中的新陈代谢所消耗。

2.食物链中的能量

A.净第一性生产率是食物链的第一环,对任何自然资源研究而言非常重要。

B.食物链上的每一环(成为营养级货营养水平)能量转换的效率是很低的。这对于资源利用的含义就是:离第一性生产离越远,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人类对食物的利用若想达到最高效力,就必需作为食草动物,降低其营养水平。

C.生态系统中的个位数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及其网络关系

食物网的存在意味着当人类把某一物种看做资源来使用时,必然在生态系统中引起一系

列的变化。而由于大多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这些后果是很难预测的,某些后果不可避免会损害未来人类的生存,甚至是生态系统本身的持续能力。

二、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无机物

1.几种重要无机物来源

可以把无机物看作生命循环的起点。

2.无机物循环及其重要环节

A.在天然状态下(不考虑人为干扰),营养物质流大部分保存在生态系统内,少部分由

径流带出系统外。与系统内部循环相比较,系统外的输入和输出一般是较少的,陆地尤其是如此。这与能量转换的情况不一样。

B.在扰动的生态系统中,演替物种对重建物质循环和积存营养物质起着重要作用。

三、生态系统中的熵与自然资源

1.生态系统中的熵与耗散结构

A. 热力学第二定律:

a.所有正在转变其形式的能量都倾向于转变成热能而消散。

b.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任何过程中所有的贡献因子均被考虑时,熵总是增加的,

而且是一种单方向的不可逆过程。

B.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总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向温度较低的物体流

动,而不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流动。在封闭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

总是使整个系统熵增大,自发地由有序到无序,使系统从非均衡趋于均衡态。均衡态的特征是熵最大、系统最无序。

熵—“有效能”的测度(“有序”程度的测度),即熵越大,有效能越小;熵越小,有效能越大。

无生命系统(自然地理系统):“热机”的熵增

耗散结构:

A.一个远离均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阀值时,量可以引

起质变;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可以从原来无序状态变化为

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均衡状态下的新的有序结构,

叫做耗散结构。

B.耗散结构这种结构的产生、维持和发展的根源是物质和能量的耗散。

C.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本质,开发利用即自然资源的消“耗”,开发利用

后果随之扩“散’

2.自然资源与熵

自然资源的形成(熵下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熵增)

“高质量”的自然资源,可以看作是由“负熵资本储存”所组成的,“低质量”其“负

熵资本储存”也就相应的减少。

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若其负熵的耗散超过了来自太阳能的负熵的补充,将使资源走向

无序和退化。

合理的调配就是技术进步和社会约束。技术进步增加了我们对低品位资源开发的能

力,同时有效地增加了可利用部分的数量和质量。技术进步相当于有效的“负熵储存”。

第三节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生物与种群

一、生物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

成生长率=用于生长的卡路里(能量)/消耗掉的卡路里(能量)

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A.生物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

统功能的多样性

B.每个水平的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实用价值。

C.计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绝对值,说明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非常客观而不

容忽视。

二、种群增长率与资源承载力

1.种群增长潜力、限制因素与逻辑斯蒂克增长曲线

环境阻抗(限制性因素):一切妨碍物种实现其全部种群增长潜力(繁殖潜力)的环境

要素,再生态学上称为限制因素。

2.资源承载力与人口增长–—理智人类应该关心

A.研究和了解人类种群的增长型。

B.定量测定人类种群的最适规模和结构(与一定尺度范围类的自然资源承载力相

关)

C.研究如何采取“文化调节”措施,尤其是在自然调节不起作用(或者不可接受、

没有异议或为时太晚)时。(技术的作用:有分歧)

3.资源承载力动态与组合逻辑斯蒂曲线—实现组合S型增长

第六章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态

第一节人类在自然资源生态过程中的作用

一、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干预

1.人类的能动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地位

A.人口数量。在种群规模和增长方面,人类已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并将持续发展这种优势。

B.人类的适应能力。大多数物种都局限在狭小的生态环境内,而人类占据地球上广阔的

领域,在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中都能生存。这是由于人内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包括生理上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上的适应能力。消化能力: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

C.人类的意识和智力。

D.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人类行为和活动的威力和影响堪与地质力量和达到地

球的太阳能相比。

2.人类对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干预

A.人力本身需要一般的生存条件就可以直接发挥作用。

B.当代人类社会的主导能源是矿物燃料。

从不同食物生产系统中的相对生产率(以干物质量和能量含量表示),可以看出从化石能源辅助的系统到有化石能源投入的系统产量急剧增加。

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二、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过程的调控

1.人类在不同资源利用类型中的调控作用P159

如果把生态系统比作麦克斯韦假想的容器,人就麦克斯韦妖。人是智能生物,能识别并获取负熵物质。

2.生态系统变化对人类福利的影响P160

安全、获取维持高质量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健康、社会关系、自由权与选择权

第二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一、人类的适应性为

1.关于适应进化论生态学观点:

遗传适应这种增强物种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性的过程就是适应。(后来孟德尔又从遗传学上加以补充)

生态适应:物种(尤其是动物)对当前环境的一些适应机制。

A.生理适应:低代价的生理变化是一种本能。

B.行为适应:最有效的适应,是人类适应环境最重要的形式。

人类行为就是一种适应机制:

A.特定人类群体在其特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

B.这一群体如何适应环境?

C.这一群体适应过程中的行为多样性和变动性。

人类与资源的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特定社会如何获得基本生存资料—食物,人类称之为获食模式,是适应某种环境而产生的生活方式。

2.获食模式及其对资源的适应(重)

A.对资源可得性的适应:

a.对资源数量的适应:控制人口或提高资源承载力。

b.对资源质量的适应:生理调整或者通过调节饮食和加工食物。

c.社会的组织、社会的投入和群体之间的关系。

B.对资源变动性的适应:

气候条件年际变化较大的地区,食物资源波动大。适应资源变动的方法是:广泛依赖各类资源,并实行高度流动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适应方式代价昂贵、复杂、后果严重。

C.对其他群体的适应:

a.不同的群体在同一区域占据不同环境时,他们可能相互依赖,进行资源交换或贸易,使每一个群体均得益于另外一个群体的资源。(农牧业之间的互市)。

b.同一环境中不同群体之间火药味十足的竞争也相当普遍。

适应能力比适应状态更为重要

二、各社会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1.精耕农业前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重)

狩猎—采集:粗耕农业(生计农业)、畜牧业适应机制:

A、低能源消费

B、人口控制:杀婴和弃老、漫长的哺乳期

C、高度灵活变通的社会组织:迁徙、出访或接待

D、自然崇拜:最小的生态系统干预

E、自给自足、互惠和平均主义:无休止的送礼、受礼循环

2.精耕农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精耕农业社会的特征:

A、单位土地上能量投入的增加。

B、单位土地上产量的提高。

C、基本上重新安排了生态系统。

适应机制:

A、不断的投入。

B、高度有组织的社会。

C、资源私有化。

D、庞大、自足、少进取、相对贫困的农民阶层。

E、平均主义取向的资源分配。

3.工业化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适应

工业社会的特征:

A、急速扩张的人均资源消费。

B、专业化生产。

C、社会组织更复杂。

D、财富集中,使对资源掠夺更加贪婪。

E、人口变迁。

工业社会的适应机制:

A、经济全球化与产业转移。

B、农村人口城市化。

C、人口稳定机制。

D、市场响应机制。

E、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

F、社会、文化、政策响应。

第七章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第一节采矿的生态影响

一、对地形和水文的影响

1.对地形的影响

A、地下开采对地形的影响:

a.地层的变形、裂缝甚至塌陷。

b.固体废弃物堆砌。

B、露天开采对地形的影响:(双重的土地破坏)

a.大规模地挖损土地。

b.大量剥离和废弃物严重占压土地。

第二节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一、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

土地利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A、增加反射率,减少对流雨。

B、土地表面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其使大气组成和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气候变

化。

C、改变大气中气体的含量和组成从而影响大气质量。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资源利用的影响

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A、大气中化学成分对植物生长的直接影响:

a.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能使C3作物显著增加。

b.对C4作物生长增加不明显。

B、温室效应导致农业气候条件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a.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温度与水分。

b.一般说来,中纬度地区将受损,高纬度地区将受益,但不敷损。

第三节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一、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

1.食物生产和工业化用地挤占生态用地

2.边际土地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加速土地退化

A、水土流失

B、土壤荒漠化

C、土壤次生盐碱化

二、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

1.影响地表水体、湿地与区域平衡

过量引用地表水已经导致河朔干枯,水资源可更新资源——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

华北平原:

A、20C50S后期建设“平原水库”—土壤次生盐碱化。

B、1963大洪水,大修排水工程,土壤次生盐碱化基本消除。

C、此后干旱大量抽取地下水——华北平原东部地下水位大面积区域性下降。

2.影响地下水循环—过量抽取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三、生物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1.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和物种灭绝可以归为生物

多样性的破坏问题

A、生物多样性分为3个水平: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地质时期的物种灭绝有自然过程引起,今天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

C、物种多样性破坏主要在热带雨林区,其后果极其严重。

2.生物入侵

A、概念:是指通过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地将外来物种引入到其自然分布区

之外,在那里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对那里的生

物多样构成威胁、影响或破坏物种和生物资源。

B、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a.外来入侵物种本身形成优势物种,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并最终导致本地物

种灭绝,破坏了物种多样性,使本地生态系统物种单一化。

b.通过压迫和排斥本地物种,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导致

生态系统受破坏。

第八章自然资源利用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第一节生态占用核算

一、态占用的概念与核算方法

1.生态占用的概念

产量因子:是某类土地在特定地区的实际平均生产力与世界平均生产力的比值,反映出土地管理和技术水品的差异。

生态占用:指人类消耗自然资源或消纳废物所占用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包括水

域和陆域,其实质是见人类对自然资源(包括生态服务功能)的消耗与生态影响联系起来。

(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1992年提出)

生态“占用”的是生态“潜力”,即一定地域能够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地域面积。

A、生态占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B、生态潜力: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的支持能力。

2.生态占用与生态潜力的度量与比较

生态占用的度量:直接占用和间接占用

生态潜力的度量:用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来度量该地

区的生态潜力以表征该地区生态容量。

(重)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生态潜力—生态占用):

生态赤字:一个地区的生态潜力小于生态占用(不可持续的程度)

生态盈余:生态潜力大于生态占用(可持续的程度)

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资源利用超过了其自然资源的生态容量。

生态盈余表明该地区的生态潜力足以支持自然资源消费。

全球基准:扣除其他生物所需地域面积后的世界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为全球基准,它是各类地域人均值的总和。

4.生态占用核算——两种方法:获取人均消费量

1.综合法:自上而下法P209

2.成分法:自下而上法

三、对生态占用核算方法的评价

1.长处:

a.形象的概念、丰富的内涵和新颖的思想。

b.可测度性和全球可比性。

c.可为决策提供支持。

d.方法易于掌握。

2.改进趋势:

a.通过长时间的序列研究。

b.修正和完善方法。

c.与其他指标结合。

第三篇自然资源经济学原理

第九章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关联

狩猎:采集文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土地(自然资源)

工业文明:初期——资本中期——技术后期——信息化

第一节对发展中经济社会的透视

二、资源稀缺性质的进一步透视

“贫困污染”——发展

“富裕污染”——发达

福利分配:根本关注的是收入、财富、福利和代价的有效性

资源耗竭:耗竭和稀缺性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第三节发达经济社会的视角

一、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记题干)

1.自然资源作为财富和生产要素的作用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决定性和无足轻重

2.自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3.自然资源、资本、劳动相对地位的变化(技术进步的作用要用动态

的观点来对待)

4.农业土地的经济重要性下降——农业地位下降,土地重要性下降加

第三节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的关联

2.环境库兹列夫曲线的适用性:颗粒物质、SO2、市政废物、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资源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根源

1.人口

2.技术变化:加剧资源环境问题,又提供解决办法

3.经济增长:增长是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的一个因素,但这并不能证实“非增长”是一

个道义上、政治上或经济上可行的政策选择。

4.市场制度的缺陷:

外部性(外部成本及外部效益)就是在做个人决策是所有未被个人考虑的经济或社会活动的无偿补助作用。

可更新资源的外部性无处不在

市场解决外部性失效

纠正市场失效的纯理论简化掩饰了几个关键的政治、社会、实践和伦理限制

5.伦理观念——人与自然分离,高于自然、目光短浅

生态学家:人是一个物种

经济学家:眼前利益

第十章自然资源经济学基本问题第一节自然资源的稀缺与供需平衡

三、自然资源稀缺的经济学观

1.稀缺的生产要素:

1.人力资源:劳动

2.自然资源:土地

3.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4.企业家才能

特定时间内,生产要素的数量是有限的

物资财富和无形服务可以化为经济的和自由的

自由财货:在零点价格上供给仍大于需求的财货

经济财货:商品和劳务需要有一个正值的价格,这类财货就称为经济财货。

2.自然资源稀缺的经济学含义:P269

1.资源的绝对稀缺

2.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

资源危机:无论是自然资源的绝对稀缺还是相对稀缺,都会造成该种资源价格的急剧上升和供应下降,一般称之为资源危机。

自然耗竭和经济耗竭

对人类发展构成威胁的是相对稀缺和经济耗竭

3.自然资源稀缺与价格:

某种资源的价格通常反映其稀缺程度

三、自然资源的供需平衡

2.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与经济供给

影响自然资源供给的因素:

1.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2.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

3.其他用途的竞争

4.科学技术的发展

5.自然资源利用的集约度

6.交通条件的改善

7.政府政策与公众舆论

3.自然资源的自然需要与有效需求

自然资源的需求(自然和经济的两种概念)其具有无穷大的弹性

影响自然资源有效需求的因素有:

1.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

2.自然资源的需要

3.需要者的支付能力

4.自然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比价

5.自然资源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比价

第二节经济决策与自然资源管理

三、外部成本及其内化

1.外部成本与内部成本

内部成本:由某一经济财货所包含并计入市场价格的直接费用。

外部成本:就是生产和使用某种经济财货又没包括在该财货的市场价格中的有害社会后果。

2.外部成本的内化

外部成本的内化:政府强迫生产者把外部成本的全部或大部包括进经济财货的初始价格中。

四、自然资源管理的经济、政策手段

1.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污染控制的分寸

零污染或零耗损既不可行也无必要

对于大多素有害物质来说,达到零污染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

允许污染的最适水平

第十一章自然资源的配置

第一节自然资源配置基本论题

一、自然资源配置的主体与关注

1.自然资源配置的主题

1.效率:消费——无效率

2.优化:指自然资源利用的决策从社会的角度看是否合乎需要

3.可持续性

3.资源资源配置的基本关注

1.产权、效率与政府干预

2.经济决策的时间尺度

3.可耗竭性、可替代性和不可逆性

第十二章自然资源价值重建

第一节自然资源价值论

一、自然资源无价值论批判

1.自然资源无价值论的根源:

1.劳动价值论的绝对化

2.确定价格的市场机制不合理:生产价格定价法(东方)市场定价法(西方)

3.历史因素

4.“公共财产”问题

2.自然资源无价值论的危害:

1.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和竞争不平等

3.一项重要的国家岁入化为乌有

4.资源物资补偿和价值补偿不足

5.国民财富核算失真

3.重建自然资源价值

1.政府干预途径:外部性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介入(庇佑)

2.市场机制途径:使外部性在产权界定的基础上,重新回到市场中来(科斯)

二、自然资源价值理论构建

1.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

1.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导致无价值论

2.效用论(完善为边际效用论):

a.价值由效用决定

b.价值量取决于边际效用量

c.欲望程度(边际效用均等定律)

d.价值最终由效用和稀缺性共同决定

e.价值由边际效用最大的那种用途的边际效用决定

第二节自然资源价值重建法

P330表

一、传统市场法及其评价

1.传统市场法

1.生产函数法

2.人力资本法(收入损失法)

3.重置成本法(恢复费用法):将受损自然资源恢复到原有状态所需的费用来衡量源自然资源的价值

三、意愿评估法

1.意愿评估法总体框架:支付意愿与补偿意愿

2.意愿评估法的有效性及偏差分析:支付意愿偏小、补偿

3.对意愿评估法的评价

第四篇自然资源管理学原理:使用

者的视角

第十三章自然资源的评价

第一节矿场资源的评价

1.地质评价(自然特性评价)

2.经济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

狭义:评价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不只评价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要评价对经济环境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1.环境影响的识别:提供清单

2.环境影响的估算:货币和实物指标定性分级

3.环境影响的比较:不同开发方案,或同一开发方案的不同技术、不同设计都做环境影

响评价。

第十四章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

关系

第一节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比例

一、自然报酬递减规律

2.报酬递减原理:

土地报酬递减律: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当一个可变要素同不

变要素相配合时,如果可变要素的投入连续增加,则总产量的变化先是递增,然后转为递减。

报酬递减律:反将某一变动生产要素连续投入附加到另一有限的固定要素上时,逐渐

会达到一点,在此后的每一单位投入的附加产出(或边际产出)将减少并且最终成为一个负数。

三、自然资源管理实践中的比例性

1.比例性概念对自然资源的意义

成功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确定各种生产要素之比例的技巧

3.适应动态条件

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在生产经营时都必须不断修订预测并调整计划,把已经施行的投入

看做固定要素。

经营者接近生产过程结束时把过去的投入看做固定要素的必要性,必然使可供选择的

范围更窄。

5.均等边际原则

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经营者并非总是把生产推进到使MFC=MVP的点上,而是要应用均等边际原则。

均等边际原则:当我们利用有限资源时,应将它适当地分配给各种用途,使其在每一种用途中所获得的边际报酬大致相等,这样才能使各种用途的总报酬最高。

第二节比例性原理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几

个关键问题

一、规模经济

1.规模经济的概念:

从长期来看,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也应看做是变动要素。

当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变动投入时,也就是整个生产规模变动时,所发生的收益变动称为规模经济。

内在经济:指一个生产单位在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内在不经济反之

外在经济: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企业得到的好处。外在不经济反之2.规模收益的变动:规模收益递增、递减、不变

现代地图学重点和考点概括word精品

各章的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1.结合你对现代地图和地图学理解,谈谈它与你所学专业有什么关系?2.未来地图学的发展趋势如何?请描述你想象中的未来地图是什么样子?第二章: 1.自然球体、大地球体和旋转椭球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2.空间参照系都有哪几种类型? 3.什么叫椭球体定位? 4.地图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5.叙述传统实测成图法的一般过程。说明每一过程完成的主要成果。 6.数字测绘成图法可有几种成图的类型?请简述其一般过程。第三章: 1.简要说明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方法有哪几种类型? 2.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进行比较,观察经纬线网和大陆轮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长度变形是主要的? 4.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那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5.简要说明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的投影特点。 6.墨卡托投影有何特点?为什么航海图和航空图选用此种投影? 7.我国地形图都选用哪几种投影?说明它们的投影原理。 8.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变形分布规律。为什么要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说明6°带和3 带的分带规定。 9.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系统的特点和坐标值的表示方法。 10.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概念,为什么要换带? 11.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每种换带方法原理。第四章: 1.什么是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作用有哪些? 2.按空间分布特征和比例关系,地图符号各分为哪几类?各类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按符号表示的维数和表示内容的动静状态进行分类?请说出这两种分类的各 4. 种类型。 5.地图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有哪些?其视觉感受效果是什么? 6.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点状、线状、面状符号的设计? 7.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和补色? 8.地图上可以进行哪些色彩的配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如何进行色彩的调和? 9.地图注记的作用是什么?地图注记分为哪几种?能表达地理事物的那些特征? 10.如何运用地图注记来说明地物的类别、意义和重要程度? 11.地图上注记配置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第五章: 1.简述地图概括的目标、任务、实质和方法。 2.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什么是影响地图概括的根本因素与主导因素? 3.简述地图内容选取、概括和图形简化的基本方法。 4.什么是地形图?什么是地理图?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各有哪些特点? 5.结合你所了解的实例,说明各类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理图的用途及其差异。 6.什么叫水系?地形图上要反映水系的哪些内容?其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7.地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有那几种?哪种方法是基本的?为什么? 8.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和类型? 9.绘图并简要说明各类基本地貌形态的等高线图形及其特点。 10.在普通地图上对于居民点主要反映那些特征?是如何表现的? 11.举例说明各种点状、线状、面状、片状和动态分布事象应采用的表示方法。

政治学原理考试重点

开篇语:政治概念在中国的特殊性 ?广义政治:在?°政治课?±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使用的政治(意识形态、人生观)?狭义政治:国际上通用的政治学专业意义上的概念(politics /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术语意义上的政治:很重要(官话) ?) 5、利益政治观 ?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是有欲望的,但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社会必须寻求一种资源与代价分配的途径,此即政治。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作出决定,进行分配,而政党、社团与政治人则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决定的作出。权威性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代价。 ?(3)尽管不同时代和不同世界观导致了不同的政治观,但是政治的运转从来都无法离开权力,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治的核心仍然是国家权力问题。 三、?°非阶级关系?± ?1、阶层 ?阶层是指阶级内部的更为细小的集团(工人阶级内部可以分为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两个阶层)。 ?阶层属于阶级内部的?°同中之异?±。 ?阶层也主要是经济分析的产物,但是也要依据其它社会因素,比如劳动方式、收入水平和收入方式等。 ?一些新兴的社会集团,在未成熟起来之前,也称为阶层,比如中国的私营企业主阶层;过渡群体也可以成为阶层,比如军人、大学生。 ?2、等级 ?等级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由于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一个阶级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一个等级的人也可以包括来自不同阶层的人。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第三等级?±。 第二节西方国家阶级构成的新变化 ?1、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在总体上已经或趋于瓦解。

大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自然资源得性质 一、名词解释 1、资源基础:矿产资源得潜在最大数量。 2、探明储量:就是指已经查明,并已知在当前得需求、价格与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得矿产资源得储藏量。 3、条件储量:指已查明得藏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得采掘技术与生产技术开采就是不经济得。 4、远景资源:就是目前仅做了少量勘察与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得储量,但可望将来有大得发现。 5、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得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得地区可能会发现得矿藏。 6、最终可采资源:就是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与理论资源得总与。 7、最大资源潜力:就是指在其她条件都很理想得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得最大理论潜力。8GB6H。 8、持续能力:就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得最大能力,既不损害其充分更新得能力。 9、承载能力:就是指一定范围内得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得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 10、吸收能力:即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得能力。 二、简答题 1、自然资源得概念及其含义 参考答案: (1)自然资源就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得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得人类活动结果。 (自然资源就是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满足当前或未来需要得自然界中得空间、空间内天然存在得各种物质、物质存在形式及运动形式所含得能量以及物质运动变化所提供得各种服务功能。)IwgbU。 (2)自然资源得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自然资源就是自然过程所产生得天然生成物(自然资源属于天然生成物); 自然资源不就是由自然而就是由人来界定得(自然资源就是有人来界定得);HY7JD。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三版)毛赞猷_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基本概念 1、地图: 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综合,以可视化、数字或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用以传输、模拟和感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2、地图学: 研究对象是地图,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学科。 3、地图的主要特征: 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科学的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的载体。 4、地图的功能: 认知功能、载负功能、传递功能、模拟功能 5、地图的构成要素: 图形要素(地图所表示内容的主体,包括各种图形符号、文字注记)、数学要素(确定地图空间信息的依据,包括比例尺、地图投影和各种坐标系、控制点)、辅助要素(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供的内容,包括图名、图例等)、补充说明(对主要图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包括照片,文字等) 第二节成图方法 实测成图法(野外地形测图、摄影测量成图)、编绘成图法(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法,我国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都采用编绘成图。 第三节分类 1、按缩小的程度划分:大比例尺(大于1:10万)、中比例尺、小比例尺(小于1:100万) 2、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和特殊地图 第四节 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概论、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系统、地图新理论)、技术制图学(地图编制、地图整饰、计算机地图制图、遥感制图、地图制印)、应用地图学(地图分析、地图应用、地图量测、地图评价、地图信息自动分析与处理) 第五节发展历史 1、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 2、晋国的裴秀创立“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相对高程)、方邪(地面坡度起伏)、迂直(实地的高低起伏与平面图上距离的换算) 3、清初康熙年间测绘《皇舆全览图》奠定了中国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改图以实测的经纬点为依据,采用梯形投影法,在图上绘出经纬网,这在地图学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清光绪十二年开始全国规模《大清会典舆图》,它是中国传统古老的制图方法向现代制图方法转变的标志。 5、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约47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和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地图。 6、阿那可西曼德提出地球是椭圆形的假设,埃拉托色尼第一次编制了把地球当作球体的地图;吉帕尔赫创立了透视投影法;托勒密所著《地图学指南》是古代地图制图学的一部巨著。

政治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一、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分析 (一)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道德政治观 1.孔子:“政者,正也。”-仁义礼智信。柏拉图: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亚里士多德:国家等同“最高的善”,是人们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道德政治观的根本弱点: (1)从哲学思辨出发,具有浓厚的“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2)掩盖了社会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 (二)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神权政治观 1.“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绝对精神 2.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三)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法家-韩非:政治就是用权 马基雅佛利(意大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利或力求影响力的分配。哈罗德.拉斯韦尔(美):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2.权力政治观: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 (四)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1.孙中山:“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吴恩裕:政治乃是用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地集体活动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2.众人管理政治观的特点:政治的公共性;政治的管理性 (五)其他观点: 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是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的含义: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四、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主要由利益关系的状态和政治权力关系的状态、性质双方力量强弱等因素决定的) 1.指令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宣传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 2.压力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以此使权力客体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作出行为选择。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重点_张建松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解析张建松 人口过剩:分为人口数量过剩和个人口消费过剩 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足以支撑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 配不平等,致使一部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须资料时,也被认 为是人口过剩。 人口消费过剩:指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的显著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 自然资源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 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第一篇自然资源极其稀缺的性质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初始投入。 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 1. 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2. 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界来界定的;自然资源的两个前提:人类的开发能力、人类的需要。 3.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都是同一个客体。 4. 其范畴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5. 人的需要与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 6. 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概念;还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文化人 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原理;资源是文化的函数。 “可更新”与“不可更新”的相对性: A. 可更新资源(收入性或流动性资源):直接太阳能、间接太阳能 B. 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或储藏性资源):a.利用后就变性或毁灭的资源(化石原料) b.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金属矿物) 1?对于大多数流动性资源来说,天然可再生性取决于人类的利用水平或强度,这是一个 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 2. 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限,更多地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 是自然现实。 资源分类的关键:在于划分个体 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估算某些特殊非燃料矿物资源基础的方法:是用这些矿物元素的丰度或者克拉克值乘以地壳的总质量。 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地图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 1、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3、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4、测制地图的方法: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5、地图的构成和作用: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作用:1.经济建设2.科学研究3.国防建设4.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 6、地图的分类及相关概念: 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有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2.按比例尺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图 3.按区域分类 包括多个层次:——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国家图以及下属的行政区区域地图; ——局部区域图:海洋图、海湾图、流域图。 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虚地图 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 6.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7.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出版使用方式、按感受方式、按历史年代 7、地图的功能: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第二章:地形图及其应用 1.地形图的特点和内容: 内容:水文、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和境界线。 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2)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3)统一的制图规范和图式。 2.地形图的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 3.分带和地图投影 分带: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 地图投影: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即高斯——克吕格投影。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4.平面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直角坐标网 1.坐标系的建立和起算 直角坐标网是以每一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纵轴(X轴),赤道作为横轴(Y轴),纵坐标以赤道为0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我国位于北半球,纵坐标都是正值。规定凡横坐标值均加500千米即等于将纵坐标轴向西移500千米,横坐标从此起算则均为正值。 2.直角坐标网的构成 以公里为单位,按相等间距,作平行于纵、横轴的若干直线,便构成了图面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网,又叫方里网。 3.坐标的注记 纵坐标注记在东西内外图廓间,由南向北增加(四位数);横坐标注记在南北内外图廓间,由西向东增加。近地图四角注有全部坐标数。横坐标前两位为带号,其余只注最后两位公里数。 5.地形图分幅编号的方法:矩形分幅,经纬线分幅 6.方位角和偏角的概念 三种方位角 1.真方位角:从真子午线北段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叫真方位角。 2.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叫磁方位角。

206期末复习—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原理2016年初期末复习 P24自然资源的概念 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与欲望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 自然资源的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自然资源属于天然生成物 自然资源是有人来界定的 自然资源的范畴是不断扩大 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有关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及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自然资源不仅是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人文科学概念(是文化的函数) P30不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估算某些特殊非燃料矿物资源基础的方法:是用这些矿物元素的丰度或者克拉克值乘以地壳的总质量。 2)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

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3)条件储量:也是指已查明的储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 的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是不经济的。这种储量不是静止不变的。 4)远景资源:是目前仅做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未查明的藏量, 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5)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 勘探或极少勘探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估计理论资源的方法是根据已勘探地区过去的发展模式外推。 6)最终可采资源: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总和 的统称。 P33影响探明储量的因素 1)利润要求和勘探政策 2)技术、知识和工艺的可靠性。 3)需求水平4)开采成本 5)资源产品价格 6)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格 (探明储量和条件储量区别见P34) 注1:探明储量和条件储量是相对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界限---经济可行性界限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技术革新、价格与需求刺激、经济和政策环境影响。 注2:探明储量和条件储量的共同特点是“已查明”,但查明的确定程度不定,即使是已经密集勘探,对范围、质量、地质特征均已确定的储量估计仍有近20%的误差。

地图学概论期末复习

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1、地图的概念:地图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概括地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缩小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2、地图的是个基本特性:1.严密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2.科学的地图概括(地图综合)3.特定的符号系统(地图符号系统) 4.地理信息的载体(可记载性)。(原题) 3、现代地图的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 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 4、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其他要素。(数量、质量、时间、空间。)(原题) 5、地图的基本功能:1、地图的模拟功能2、地图的信息负载与传输功能3、地图的认知功能。 第二章 1、数学法则:数学法则由投影、比例尺、坐标系统构成。(原题) 2、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大地坐标系是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起来的坐标系。 3、比例尺的作用:1、决定着地图图形的大小2、决定着地图的测制精度3、决定着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4、★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就是研究把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绘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变形问题。 地图投影的变形有:1、长度变形2、面积变形3、角度变形4、形状变形(原题)(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方位投影,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5、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制图比例尺。3.地图的内容。4.出版方式。(原题) 6、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性质:(经纬线怎么变形?)长度变形是必然存在的! 1:100万用等角割圆锥投影 第三章 1、普通地图的概念: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全面、综合地反映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的普遍特征的地图。(地图比例尺大小的区别方法) 2、★图幅号的计算:例1、已知经纬度坐标,求坐在新图幅号。 例2、已知新图幅号,求图幅西南角经纬度。(1:5万或1:10万) 第四章 1、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1、个体符号法 2、线状符号法 3、范围法 4、质底法 5、量底法 6、等值线法 7、点值法 8、运动符号法 9、定位统计图表法 10、分区统计图表法 11、分级统计图法 12、格网法(原题) 第五章 1、地图概括(传统)的概念:地图概括是根据地图比例尺、地图的用途和制图区域的特点,采用简单扼要的手段,吧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空间概念的过程。 2、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1、地图比例尺 2、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4、组图数据(资料)的质量 5、符号图形的图解限度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1.自然资源(土地面积、生物多样性、矿产)总量大,类型齐全(表明中国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优势) 2.人均资源量少 3.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资源组合结构不匹配 4.资源质量不一(耕地质量、矿产资源) 5. 资源潜力可观(矿产资源、资源节流) 二、我国面临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1.粮食安全(人口增长耕地占用、水资源不足、化肥报酬递减率) 2.矿产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少、后备探明储量不足) 3.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土地退化、水域缩小和恶化) 4.人口负荷过重,资源承载力将达极限 5.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较大 一、争论双方代表——悲观派与乐观派 1、悲观派 (1)代表:新马尔萨斯主义者 (2)代表作:《增长的极限》 (3)观点: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世界将变得更为拥挤,污染会更加严重,更多资源将耗竭或退化;他们还认为由于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这将引起严重的政治和经济骚乱;战争的威胁亦会增加 2、乐观派 (1)代表:丰饶论者 (2)代表作: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 (3)观点: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将造成一个并不拥挤,污染较少,资源更富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大多数人都会更加健康,寿命更长,物质财富也更多。 主要国家资源总体战略对策 ?一、美国 1、全开放式的资源战略 2、保护本国资源、进口国外资源 ?二、日本 1、20世纪50年代,立足于国内 2、20世纪80年代,科技立国 3、21世纪,海外投资立国 ?三、马来西亚 1、初级资源产品多样化 2、初级加工产品出口 ?四、沙特阿拉伯 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勘查、开发石油资源,以石油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 ?典型国家资源战略的启示: 1、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依赖越来越强; 2、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资源战略; 3、资源产品出口和经济结构要多样化。

政治学原理复习总结

政治学概论应掌握的要点 一、基本概念: 1、政治:“政治实际上就是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的各阶级、集团、社会团体、政党、领袖和人民,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围绕公共权力发生的各种关系、形成的各种制度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3、人民:人民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那些具有共同利益和政治目标,能顺应历史潮流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所构成的社会政治群体。 4、国家:是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5、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在国家生活中,那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那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6、所谓政体:则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 组成反对敌对势力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权机关,特别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7、政党实质上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 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8、所谓政党制度,就是指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总和,主要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9、两党制:所谓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 10、多党制:所谓多党制,是指一国中多个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一种政党 制度。当今世界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其中以意大利、法国、德国较为典型。 11、政治社团:在政治社会中,以某种共同利益为纽带而结合在一起的人们,通过有组织 地参与、影响政府的决策,以维护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群众团体。 12、公民素质:指公民群体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所形成的公民意识、参政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总和。 13、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是一定政治共同体或组织中的某些政治实体,利用已经占有的优势政治资源,以不可抗拒的公共理由,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整合、控制、支配和影响另外一些政治实体的强制力量。 14、政治权力的集权结构: 是指社会政治权力体系中的权力集中于上一层面机构,而下一层面机构很少有权;同一层面机构间的权力集中于某个机关,而这个机关的权力又集中在主要领导一人或几人手中。 15、政治权力的分权结构: 是指社会政治权力体系的各级各类权力机关的地位、职能和相互关系等都按照某些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规则而做了明确的规定,它们共同分享了产生于主权的治权,权力不论大小强弱都享有自主权。 16、政治权力异化:政治权力执行人改变、取消政治权力正当职能,致使政治权力偏离公

地图学复习要点(考试重点)

地图学复习讲义 1地图: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讨论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3数据预处理:就是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或将数据压缩、增加、保留主要特征;或对数据的使用进行取舍,以期适用于地图符号化和地图作业。 4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说明文字,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 5非比率符号:符号尺寸与制图数据没有明显比例关系的符号称作非比例符号。 6遥感:从一定距离对地表或近地表的地物所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从紫外到微波波段进行探测,以达到识别目标的理论和方法,称为遥感。 7比率符号:符号尺寸与其所代表的属性数值具有明确的比率关系,这种符号称作比率符号。 8定位比率符号法:在定位符号法的定量表示中,通常使用点状符号面积大小与其所代表的数量成一定比率关系,这种符号的组合与配置称为定位比率符号法。 9连续比率方式:地图中每个符号的大小都与其代表的实际数值

按比率一一对应,这种方式称为连续比率方式。 10线状符号法:通常以线状符号的形状和颜色表示质量特征,以中心线或是轴线表示空间定位,也可以符号宽度表示定量特征,这种符号的组合称为线状符号法。 11动线符号法:以线状符号的定位和指向表示事物变动的路径和方向,以形状和颜色表示质量特征,以符号宽度表示定量特征,这种符号的组合称为动线符号法。 12质底法:全域连续分布的面状现象,可以按某种分类规则将整个制图区域的数据,用定名量表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性质不同的图斑,以显示制图对象的质量差异。它以线划表示分类界线,以色相或网纹表示不同的图斑,这种符号的配置方法称为质底法。 13范围法:局部成片或离散分布的地理现象是以真实或隐含的轮廓线表示事物的分布范围,以颜色、网纹、注记或排列分量等表示数据的性质和类型,这种符号配置的方法称为范围法。 14点值法:用形状相同,大小与其代表的数值成固定比率的圆点符号表达离散现象分布特征的方法称为点值法。 15分级比率方式:将制图数据按一定的数值间隔分成多个数组等级,并将各等级数组分别概括为具代表性的单一数值,依各数组的代表值按比率确定各等级符号大小,全部制图对象均以相应的等级符号表示,这种方式称为分级比率方式。 16地理图:地理图又称一览图,它的概括程度比较高,是以反

自然资源学原理重点

自然资源学原理重点 编者:环规11-1班徐乃千郑重声明:根据课件编者有部分添增(*或字体缩小)。未经编者许可不得擅自传播! 1 自然资源学的概念* 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中可转化为生产、生存资料来源的物质和能量的 相互关系的科学。 2 资源科学的概念 资源科学是研究资源的形成、演变、质量特征与时空分布 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科学,其研究目的是为了 更好地认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资源,协调资源 与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生 存与发展的方向转化。 3 资源的相关概念 3.1 资源的类型 自然资源、社会资源 3.2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3.3 社会资源的特点 易变性、不平衡性、社会性、继承性 易变性*:社会资源不象自然资源那样相对稳定,由于受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资源容易变化。所以对社会资源的改造也较自然资源容易得多。 不平衡性*:社会资源发展和分布上的不平衡性是由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投资政策、资金政策、教育政策、科学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决定的。社会性*:一切社会资源都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不同的社会阶段具有不同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社会性还表现在:没有疆界、不分民族,谁都可以掌握并用于创造新的社会财富。继承性*:社会资源的不断积累、发展、壮大,一方面来源于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资源的不断更新、扩大;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对前人已有社会资源的继承。没有这种继承,仅凭个人的实践,所能获得的知识和财富是极为有限的。 3.4 硬资源和软资源 3.4.1 硬资源、软资源概念* 硬资源:在数量上表现出稀缺性的资源,比如土地、矿产、劳动力、资本等。 软资源:在质上表现出稀缺性,而量不可度的软件型资源,如技术、市场、信息、区位等。 3.4.2 软资源的特点 1)有知识性、创新性特征 2)是无污染、可复制和可再生的资源 3)共享性 4)快速更新性 4 自然资源的类型 可更新,不可更新,其他(见下表)4.1 几个重要的自然资源类型概念 1)恒定性资源*:按人类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无穷无尽,也不会因人 类利用而耗竭的资源。 2)不可更新资源:地壳中有固定储量的可得资源,由于 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生(如铜),或由于它们再生的速度远远慢于被开采利用的速度(如石油和煤),它们是可能耗竭的。 3)可更新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然过程再生的资 源。如果此类资源被利用的速度超过再生速度,它们也可能耗竭或转化为不可更新资源。 5 自然资源的的基本属性 稀缺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区域性)、多用性、动态性、社会性、两重性 稀缺性(有限性)*: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人类的需要实质上是无限的,而自然资源却是有限的。任何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可替代资源的品种也是有限的。 整体性*:从利用的角度看,人们通常是针对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但实际上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人类不可能在改变一种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中某种成分的同时,又使其周围的环境保持不变。 地域性*: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因此其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自然资源总是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之中。 多用型*: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潜在用途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都能充分表现出来的。 动态性*:资源概念、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长期自然演化的系统在各种成分之间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 社会性*:由于自然资源中所增加的人类劳动而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两重性*:各种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6 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最大资源潜力:是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地图的基本特征: 答: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答: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所学的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 答: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4、测制地图有哪些方法: 答: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5、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答: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6、地图学与GIS的关系: 答:GIS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地图学时基础,GIS是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综合的学科。 7、如何而判定正轴切圆锥投影的投影性质: 8、我国现行的基本比例尺的地图采用什么投影?各有什么特征: 9、地图投影会产生什么变形,如何表示他们: 答: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可以通过等变形线和变形椭圆来表示。 10、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 答: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有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点,或平面与球面相割的割线的圆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因此,这种投影合适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11、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 12、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 答:等角投影,等积、任意 13、地图比例尺通常表现为哪几种形式: 答: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比例尺 14、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的变形: 答:1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2答:因为在地图投影中,一般是借助对变形椭圆和微分圆的比较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的。而当微分圆主方向的长度变形已经确定,则变形椭圆的大小和形状可显示该圆的各种变形特征,如任意方向长度比μ=R′/R= 最大角度变形公式,面积比P=A〃B,,其中A、B为主方向长度比,总上所述,成都变形可以反映出各种变形的主要特征,是衡量地图投影变形的主要变形。 15、O 16、何谓变形椭圆,研究变形椭圆有何意义:P50 17、地图投影选择的主要依据是:P65 答: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制图比例尺、地图的内容、出版方式。 18、说明圆锥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和适宜制图的区域范围:P73 19、为什么我国编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答:该投影是属于面积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从整体构图上有较好的球形感。 陆地部分变形分布比较均匀,其轮廓形状比较接近真实,并配置在较为合适的位置,完整的表现了太平洋及沿岸国家,突出了我国与太平洋各国之间的联系 20、简述墨卡托投影的性质与用途: 答:(1)是等角圆柱投影;(2)在等角圆柱投影中,球面上微分圆投影后的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解析

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解析 前言 人口过剩:分为人口数量过剩和个人口消费过剩 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足以支撑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须资料时,也被认为是人口过剩。 人口消费过剩:指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的显著污染、环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 自然资源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第一篇自然资源极其稀缺的性质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初始投入。 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 1.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2.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界来界定的;自然资源的两个前提:人类的开发能力、人 类的需要。 3.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都是同一个客体。 4.其范畴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5.人的需要与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 6.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概念;还涉及地理学、生态学、 经济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原理;资源是文化的函数。 “可更新”与“不可更新”的相对性: A.可更新资源(收入性或流动性资源):直接太阳能、间接太阳能 B.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或储藏性资源):a.利用后就变性或毁灭的资源(化石原料) b.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金属矿物) 1.对于大多数流动性资源来说,天然可再生性取决于人类的利用水平或强度,这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 2.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限,更多地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 资源分类的关键:在于划分个体 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估算某些特殊非燃料矿物资源基础的方法:是用这些矿物元素的丰度或者克拉克值乘以地壳的总质量。 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1.地图的定义 地理环境诸要素(内容)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并经过制图综合(特征)的一种缩小表像(形式)以表达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质量特征及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目的、结果)。 2.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可测量性、可比性);地图必须经过科学制图综合(清晰性、一览性);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直观性、易读性);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传递性、持久性)。 3.地图的基本内容 数学要素(骨架):地图坐标、投影、比例尺、控制点等 地理要素(主体):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文字标记 辅助要素(润滑剂):说明地图的编制情况,为应用提供相关内容,在主要图形的外侧,如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等;对主要图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如统计图表、剖面图、测图时间、出版单位等 4.地图的分类 按比例尺分:-大比例尺地图(≥1:10万)-中比例尺地图(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微缩地图 按地图的图形内容分类:-普通地图(是指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专题地图(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5.图幅编号 a=[φ/4°]+1 φ纬度;b=[λ/6°]+31 λ经度1:1万(G) 1:5000(H) c=4°/△φ-[(φ/ 4°)/△φ] △φ图幅纬差2′30″1′15″ d=[(λ/6°)/ △λ]+1 △图幅经差3′45″1′52.5″ X1X2X3 X4 X5X6X7 X8X9X10 λ0=(X2X3-31)*6°φ0=(X1-1)*4° λ=λ0+(X8X9X10-1)* △λφ=φ0+(4°/△φ-X5X6X7)* △φ 6.现代地图学体系 地图学的定义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理论地图学(地图学理论基础)~地图信息、传输、模式、认知理论;地 图可视化原理、数学制图原理、地图语言学(地图符号学)、地图感受理 论、地图概括(制图综合)理论、综合制图理论、地学信息图谱理论 现代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地图编制方法与技术)~普通地图制图学、专题**、遥感制图学、计算机制图学、地图印制学与计算机出版系统、多媒体电子地图与 网络地图设计和制作 ┗应用地图学(地图应用原理与方法)~地图功能、评价、分析与研究方法、 使用方法、信息自动分析和处理系统、应用、数字地图应用 7. 大地水准面: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水准面的特点: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地球椭球面:人们假想,可以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踢球椭球体。其表面可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达称为地球椭球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