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价问题

定价问题

定价问题
定价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逐渐形成的网络产品市场日益走向繁荣,数字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产品市场与传统产品市场相比出现了很多不同,如网络外部性、边际效用递增性及网络产品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殊成本结构等。这些新变化, 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原先为适应传统产品市场而提出的定价策略, 对其进行相应变革, 以适应新的环境下市场竞争的需要。通过分析数字产品的一般特征和经济学特征,如不易破坏性、内容可改变性、易复制性、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经验产品性、网络外部性等。然后根据这些特征, 重点研究了网络经济时代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

关键词:数字产品;特征;定价策略

E-commerce in the pricing of digital products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emerging network market increasingly toward prosperity, digital products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of all ages. Network products market and traditional products in the market compared to many different, such as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the marginal effect of increased networking products and the high fixed costs low marginal costs of the special cost structure, and so on. These new changes and requires us to re-examine the original order to adapt to market traditional products made by the pricing strategies, their corresponding changes to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of market need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products and economics features, such as not destructive, can change the content, easy to copy, high fixed costs low marginal cost, experience products,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so on.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focus on the network economy era of digital products pricing strategy.

Key words: digital products; characteristics; pricing strategy 如果你在随便问几个数码爱好者:想不想要一台苹果的iPOD,十个人中起

码会有九个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如今像iPOD这样的便携式数字产品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它不再仅仅意味着满足人们视听上的享受,而且正在对人们的娱乐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便携式数字视听产品如今已迅速成长为全球性的消费热点,

国际专业市场调查公司In-Stat/MDR对2003年便携式数码音频播放机市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便携式数码音频播放机(包括闪存型、硬盘型以及使用CD

/MD型)的销售量超过了2400万部,营业额超过了30亿美元。而赛迪(CCID)也预测,未来几年内,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整个中国便携式数码音频播放机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6、2007年的市场增长仍将保持在70%以上。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数字产品的出现已经逐渐的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数字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产品形成了冲击。目前人们在进行消费选择时,普遍存在追求文化品位,追求个性化,追求自主、独立,追求表现自我,追求方便、快捷,追求躲避干扰,追求物美价廉,追求时尚商品的消费心理,已经不仅仅是在关注传统的产品,已经开始向数字产品转移,电子商务中的数字产品的出现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

数字产品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数字产品指信息内容基于数字格式的交换物或通过因特网以比特流方式运送的产品,而广义的数字产品除了包括狭义的数字产品外,还包括基于数字技术的电子产品或将其转化为数字形式通过网络来传播和收发,或者依托于一定的物理载体而存在的产品。我们只有在了解了数字产品的一些基本特征后,才能与传统产品相比较,找出引起定价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数字产品的一般特征:

(1)易复制性

数字产品的易复制性特指复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易复制性。数字产品的这一特征, 一方面给其生产者带来丰厚的利润, 如网景公司生产第一套网络浏览器(Navigator) 花费了3 000万美元, 而复制这样一套软件的成本仅约1 美元。与高额的固定的初始投资相比, 复制拷贝的成本可以看作为零。另一方面, 数字产品的低成本复制也导致了数字产品的易仿性, 从而也给数字产品的生产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 是数字产品的重要特征。

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 是数字产品的重要特征。数字产品的成本主要是前期投入的研发成本, 后期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拷贝的复制成本, 由于数字产品具有易复制性,使得可变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成本结构可以造就巨大的规模经济: 生产的越多, 产品的平均成本就越低。数字产品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 导致了传统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 中关于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理论的失灵, 使产品的边际成本递增变为边际成本递减。数字产品的高额的、固定的初始投资成本, 基本上都是沉没成本, 即一个产品的开发, 一旦中途停止, 将前功尽弃。如一个软件, 中途停止开发, 将毫无价值。并且,沉没成本通常必须在生产开始之前支付。

(3)经验产品性

济学家将产品和服务分成三类: 确定性产品、经验性产品、信任性产品。所谓经验性产品是指消费者要在使用过产品或服务后才知道他们的性质, 如在线金融服务等。数字产品是一种经验性产品, 也就是说, 在消费数字产品之前, 用户很难判断其真正价值。

(4)网络外部性

数字产品的网络外部性即消费者消费数字产品所获得的效用, 随着购买这种产品的其他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这里, 消费者使用数字产品的价值部分依赖于数字网络中数字产品的用户数量。如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的人越多, 普及的越广, 新购买者对其效用的评价就可能越好, 因而Windows 操作系统的销售量就可能越大。

(5)不易破坏性

数字产品的不可破坏性是指数字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能永久保持其存在形式。因为数字产品不像传统的有形产品,会随着使用时间和频率增加慢慢磨损,而是永不变质。因此,数字产品非毁坏性的有利之处在于其质量的稳定性,数字产品非毁坏性的不利之处在于数字产品成了“耐用品”,因为用户不会像购买消费品一样经常购买,从而导致该产品的销售量难以增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数字产品生产厂商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扩充产品信息量来将产品升级换代,以吸引更多的新顾客,并使购买了旧版本的老顾客再购买新版本的数字产品。

(6)内容可改变性

该特征使得厂商可以对数字产品进行定制化和个性化。例如,一些管理系统的供应商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基于系统的基础功能,通过增加部分特殊功能来适应不同用户的具体业务需要。同样地,软件提供商可以通过软件包对现有用户的低版本软件进行升级,利用数字产品的可改变性来克服由不可破坏性带来的问题。另外,数字产品生产厂商不能控制其产品的完整性,因为制造商在产品售后会失去对其准确性的控制。即消费者在购买了数字产品后,可以对其进行修改、组合等,从而改变了产品的原样。数字文件一旦在网上被下载,就很难在用户级上控制内容的完整性。尽管有些办法可以验证数字产品是否被改过,如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但其程度和范围非常有限。

(7)较快的传播速度

该特征是虚拟的数字产品所特有的。虚拟的数字产品通过网络可以在极短的时问内、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和共享,具有非数字产品无法比拟的速度优势。电子邮件是我们理解数字产品速度优势的最佳例子之一。同时,我们在线购买数字产品时,减少了消费者的搜索成本,并可以短时间内通过网络到达消费者手中,缩短了消费者等待产品的时间成本。

(8)产品互补性

这里通常指的是有形的数字产品,如数码相机、DVD等。试想一下许多动听的音乐、碟片,如果没有CD、DVD等播放装置,那么音乐和碟片这种产品还有多大的价值?同样,如果只有DVD而没有碟片,那么DVD 同样是没有用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说DVD与碟片就其本身构成了一种互补产品,两者结合到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效用。如果两者分开,则任何一种产品的效用将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数字产品的这种产品互补的特征,使得厂商在定价时考虑的因素更多。比如在为一张软件或影片的碟片定价时,不仅要考虑碟片本身,还要考虑与其形成互补产品的DVD 品种的多少和价格的高低。也就是说,在为这种具有互补关系的数字产品定价时。应考虑到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数字产品的经济学特征

数字产品作为可消费的产品,在找出他的一般特征后,就可以根据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而从一般意义上说,一种产品在进行定价时,基本都是在经济定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把数字产品的一般特征归结为以下4个特征:

(1)个人偏好依赖性

从传统意义上说,数字产品不是“可消费”产品,被消费的是数字产品所代表的思想和用处。任何产品的需求都随消费者的个人口味差异而改变,而对数字产品的需求则更突出。因此,数字产品的销售更要依赖消费者信息,根据偏好来对消费者进行分类。有必要根据消费者类型或其他身份信息进行产品定制和差别定价,因为数字产品的用途和价值是相对不同的,对于差别化的数字产品,应根据消费者的评估意见或边际支付意愿而不是边际成本来制定产品价格。

(2)特殊的成本结构

数字产品特殊的成本结构表现在生产第一个产品的成本非常高,但是用于拷贝生产的成本则极其低廉。如拍摄一部大片需要花费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研发一种软件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且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新产品,一旦母体(即第一份)成形之后,用于拷贝的成本都是很少的。这就说明数字产品的固定成本很高,但复制成本却很低。而且数字产品的固定成本大多属于沉没成本,即若停止生产,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固定成本将无法收回,不像传统产

品那样,停止生产后可以通过折旧等方式挽回部分成本。对于数字产品的可变成本,如果生产了数量很大的拷贝,多生产一份拷贝的成本基本不会增加,使得数字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趋于零。这就使得传统的边际成本定价策略不再适用于数字产品,而应采取其他形式的定价策略。

(3)高附加值

附加值是附加价值的简称,是在产品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这就要求厂商能够更准确地制定价格,除了能弥补前期的沉没成本之外,还能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4)时效性

首先部分内容性产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新闻、证券、外汇、股票信息等。许多在线游戏在一段时间内很受消费者欢迎,但不久就会有更受欢迎的游戏将它们替代。因此,数字产品的时效性就成了影响数字产品定价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价格体系包括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等价格客体之间的各种价格关系。而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数字产品的大量出现,价格客体的内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凡在网络经济中交易的可以被编码的、并可以用网络来传播的事物均可以成为数字商品和价格客体,如MP3音乐等,甚至包括注意力——一些网络广告就通过付费形式来购买用户的关注。可以说,网络经济已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三)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

由于数字产品有以下特征,于是便可以针对不同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根据分析可以拟定以下产品定价策略

(1)免费定价策略

免费定价策略一般应用于数字产品中工具类中的软件产品,且利用了数字产品复制成本很低这一特性。这里所指的免费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免费,而是有所限制的。

免费定价的数字产品一般是在其使用时间、次数或使用功能上有所限制。比如我们经常免费下载使用的WinRAR解压缩软件,使用期限往往只有一个月,过了这个期限就会提醒你购买。某些免费下载的背单词软件,消费者只能享受部分词汇的浏览记忆,要求消费者必须去购买获得注册码后才能继续使用。供应商通过提供这类免费产品,一方面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让消费者有先人为主的感觉;另一方面也利用这种形式为产品作了广告。我们仔细观察免费产品的背后,就可以发现大多数供应商提供免费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最终锁定消费者,使消费者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依赖感,当这种对消费者的锁定变为普遍现实后,消费者转移到其他类似产品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就有可能产生垄断,为厂商带来高额的垄断利润。但是,对一些先前实行了免费的数字产品,再实行收费,也有可能激发消费者的反感心理,从而转移到具有替代性的产品或服务中。

(2)差别定价策略

差别定价策略是指厂商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反映成本费用的比例差异的价格来销售一种产品或服务。数字产品的差别定价策略可以通过消费者差别和产品自身的差别来实现。

在数字产品市场中,通常存在性能理性型消费者和价格理性型消费者。当市场存在性能高、价格高的产品和性能低、价格低的产品时,性能理性型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前者,而价格理性型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后者。也就是说,性能理性型消

费者对于数字产品性能的偏好高于价格理性型消费者,而价格理性型消费者对于数字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高于性能理性型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差别定价策略。例如,网上免费的股票报价信息通常都是滞后的报价,如果消费者期望获得实时报价信息,就必须向服务商交纳费用。这种差别定价是基于不同的消费者获取报价的愿望不同而实现的。

在数字产品差别化方面,由于数字产品具有可改变性,使得厂商可以进行数字产品个性化和定制化。即厂商在不同时间,推出不同版本的数字产品,对不同版本的数字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这一策略对固定成本极高、边际成本很低的数字产品更加有效。例如,软件生产厂商首先发行低版本软件,一段时间后再发行较高的版本,对于软件需求不太高的消费者就可以购买较低的版本,支付较低的价格。这种策略其实是给了消费者一个在时间和价格之间选择的机会,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同时对企业而言,也照顾了各个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3)捆绑定价策略

捆绑(bundling)是产品差别化的一个特殊类型。由于捆绑容易操作,因而在厂商产品差别化策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捆绑也是厂商销售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时的一项重要策略,并在网络环境中日益变得重要。在网络环境中,对一些数字化产品捆绑进行销售的目的是为了推广新产品或扩大市场份额。例如微软的Office软件,由word、Excel、Access和PowerPoint等捆绑而成,成功的捆绑销售使其取得了全球办公软件市场90%的份额。数字产品捆绑定价策略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某产品或者服务时,也必须购买其他产品和服务的方法。像当初微软就是将Windows操作系统与IE浏览器捆绑销售,让购买了Windows的顾客拥有IE,其迅速占领了这块市场。

捆绑定价是一种极其有效的二级差别定价方法,对于数字产品捆绑定价的厂商而言,除了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外,同时还有创造新产品的功能。可以弱化产品间的可比性,使消费者难以转向其他厂商,从而能够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4)交叉补贴定价策略

交叉补贴定价策略最早来自于吉列公司“刀架与刀片”的经营哲学。交叉补贴定价是一种基于产品互补性产生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通过以低价向消费者出售基础产品,使消费者对与之互补的辅助产品产生极大的需求,然后再以高价售出对应辅助产品的定价方式。例如我们购买数码相机时,随机配备的存储卡容量一般是64兆,消费者要使购买的数码相机产生最大效用,就必须附加购买128兆甚至更大容量的存储卡。消费者选择的存储卡通常是生产数码相机的同一厂商产品,所以很容易被厂商锁定,厂商就可以利用这种锁定效应为存储卡制定足够高的价格,并更有利于厂商采用交叉补贴定价方法。

(5)以身份为基础的定价, 即群体定价。针对不同类别的买主索取不同的价格。比如在线音乐提供者可向学生群体收取一个较低的价格, 而向非学生群体收取一个较高的价格。再如会员制营销的方法, 加入会员将会享受更优惠的价格或更多的服务。

厂商往往综合采用上述三种价格歧视政策, 如在群体定价中进一步细分消

费者群体, 在不同的群体内部实行个性化定价等。但同时厂商也应该注意由于价格歧视而给部分消费者带来的不满, 注意可能存在的套利行为。产品差别化策略与定价策略联系紧密, 有时, 实行产品差别化策略完全是为了达到实行价格歧视的目的。

小结:网络经济时代出现的新规则, 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定价策略。本文主要从数字产品的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了适合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 从而为网络产品的营销策略制定奠定了基础。当然, 定价策略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 比如产品市场状况、消费者需求状况、竞争者的营销策略等等。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有效可行的定价策略。参考文献:

(1)谢康,肖静华,赵刚.电子商务经济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2)杜江萍,薛智韵,等.数字产品免费价格策略探析.企业经济,2005.

(3)袁红清.数字产品特征与定价策略的经济学分析.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

(4)陈雪.数字产品特征及其多重定价策略研究.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5期.

第五章 因素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

第五章因素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 一、单选题 1. 假定X基金与恒生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7,X基金的总风险中特有风险为多少?() A. 70% B. 60% C. 51% D. 49% 2. 贝塔与标准差作为对风险的测度,其不同之处在于贝塔测度的() A. 仅是非系统风险,而标准差测度的是总风险。 B. 仅是系统风险,而标准差测度的是总风险。 C. 是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而标准差只测度非系统风险。 D. 是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而标准差只测度系统风险。 3. 根据套利定价理论,() A. 高贝塔值的股票都属于高估定价。 B. 低贝塔值的股票都属于低估定价。 C. 正阿尔法值的股票会很快消失。 D. 理性的投资者将会从事与其风险承受力相一致的套利活动。 4. 在什么条件下,会产生具有正阿尔法值的零资产组合?() A. 投资的期望收益率为零。 B. 资本市场线是机会集的切线。 C. 不违反一价定律。 D. 存在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5. 套利定价理论不同于单因素C A P M模型,是因为套利定价理论() A. 更注重市场风险。 B. 减小了分散化的重要性。 C. 承认多种非系统风险因素。 D. 承认多种系统风险因素。 二、多选题 1. 根据指数模型,两个证券之间的协方差是() A. 由同一个因素,即市场指数的收益率对它们的影响决定的 B. 非常难于计算 C. 与行业的特殊情况有关 D. 通常是正的 E. 通常是负的 2. 证券收益率() A. 是由宏观经济因素和企业个别因素共同决定的 B. 只取决于企业个别因素 C. 彼此之间通常是正相关的 D. 彼此之间通常是负相关的 E. 彼此之间通常是无关的 3. 单指数模型() A. 相比马克维茨模型,大大地减少了需要的运算量 B. 加深了对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认识 C. 相比马克维茨模型,大大地增加了需要的运算量 D. C和B E. A和C 4. 证券市场线() A. 描述的是在无风险收益率的基础上,某只证券的超额收益率是市场超额收益率的函数 B. 能够估计某只证券的贝塔值 C. 能够估计某只证券的阿尔法值

影响价格因素教学设计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吕梁市交城县第二中学校王文艳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影响价格的直接与间接因素;价格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供给变动及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与一系列量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能力目标 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抽象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2、通过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形式, 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学习这些理论,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教学重点】 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讨论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涨时代: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苹什么”、“辣翻天”、“向钱葱”接力不断,如今“蒜你狠”卷土重来,今年一月份,有些城市大蒜卖到了13元一斤,江湖传言有人囤蒜发财了,据媒体报道,有大蒜经纪人通过收售大蒜赚取差价,4库蒜就赚了一千多万元。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农产品身价上涨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分析导致价格差异和变动的因素是什个材料,4多媒体演示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时间、气候、地域、生产都会影响价格的变化。还有。我们看到前面这些因素宗教也会影响(比如回民是不吃猪肉的)它们实际上是影响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这也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供求影响价格一、影响影响气候、时间、地域、1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最终稿)

蔬菜价格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成员: 题目:菜市场里为何“涨声”一片 摘要 近期,部分蔬菜价跌滞销,农户损失严重,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有人认为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蔬菜种植面积盲目扩大;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过多,导致蔬菜难卖滞销;还有人认为是流通环节存在暴利,对农民和消费者两头赚钱。为此我们小组选择成都作为调查地点,采用:蔬菜基地——蔬菜批发——蔬菜零售三个阶段的调查方式对成都的地区的菜价进行了调查,并且对蔬菜为何涨价快,但是农民没有收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调查主要是对前几年到2011年5月份的时间段菜价的变化及其影响。最后通过对相关的农业机构及进行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的农业政策得出了对蔬菜为何涨价快,但是农民没有收益的问题的一些结论及一些措施。

调查目的 1)掌握成都蔬菜市场价格走向为菜农及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依据; 2)为成都蔬菜市场的管理者提供参考资料; 3)通过此次的调查能让广大的市民更加理性的看待蔬菜市场的价格的变化;4)掌握成都蔬菜销售走向和供求现象为蔬菜种植后的销售做准备; 5)分析蔬菜市场的整个价格走向及蔬菜的流通渠道,为蔬菜市场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供一些数据; 调查对象 1)成都菜市场现在一些常见蔬菜(非大棚蔬菜)的市场价格; 2)成都菜市场价格的走向; 3)成都蔬菜市场的蔬菜的来源; 4)提供成都市场蔬菜的渠道; 5)成都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情况; 调查方式 1)市场访谈调查 2)实地观察法 3)资料问卷调查法 4)数据查证发 一.调查的背景 今年以来,我国多种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各大城市蔬菜价格也一度居高不下,再次引发人们对“菜篮子”工程的高度关注。蔬菜价格上涨,要注重流通环节监管,能否同步公开成本价、批发价以及零售价。 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影响,成都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蔬菜田间价往往不到终端零售价的一半,在城市社区,菜价高得让人心痛,而在田间地头,蔬菜“便宜”得令人吃惊。为什么同样是菜在两个地方的价格相差这么大呢,菜农希望把价格抬高,从而使他们获得生产的积极性,而诚实的市民希望把价格降低以减少他们的生活成本,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其中存在这很大的差价,为了弄清楚这之间的差价是怎么样形成的,我们小组对成都地区的菜农及菜价做了系统的调查,获得了可靠的数据,

三因素模型

一、经济背景 CAPM曾一度是资产定价的主要依据,引发了很多学者对其的实证检验。但是从结果来看,期望收益与市场beta并不相关,CAPM也便遭到了人们的质疑。 正是在这种对传统单因素beta资产定价的挑战下,出现了异象研究。 异象研究:人们发现,股票的平均收益与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相关,公司特征对截面收益的解释往往比传统单因素beta模型更加有力。 之后,人们进行了分析。 有的学者就提出,规模效应,size effect,小公司的股票平均收益率高于大公司股票。 还有的学者就提出,账面市值比效应,B/M effect,高账面市值比的股票比地账面市值比的股票有显著高的收益率。 除此之外,还有例如D/E债务权益比效应,E/P盈余价格比效应之类的解释。 二、B/M effect 学术界对于各种异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BM 效应”产生的原因,即为什么高BM 的股票比低BM 的股票具有更高的收益。目前,主要有如下四种观点: 1.有的学者认为B/M 效应只是特定样本在特定检验期内才存在,是数据挖掘的结果。通俗来说,它就是个概率事件,样本局限性:选择性偏差造成BM 效应的存在。但肯尼思·弗伦奇等人通过检验美国之外的股市或拉长检验期后,仍发现B/M 效应显著存在,从而否定了此种解释。 2. 第二种观点(Fama 和French ,1992 ,1993 ,1996) 认为,B/M 代表的是一种风险因素———财务困境风险。具有困境的公司对商业周期因素如信贷条件的改变更加敏感,而高B/M 公司通常是盈利和销售等基本面表现不佳的公司,财务状况较脆弱,因此比低BM 公司具有更高风险。可见,高B/M公司所获得的高收益只是对其本身高风险的补偿,并非所谓不可解释的“异象”。—三因素模型前身。 同时,为了验证自己的结论并不是由于样本选择的原因,他们从国际股票市场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发现B/M效应在覆盖四大洲的13个主要国家的股票收益中同时出现,证明了这一现象并不仅局限于美国,否认了B/M效应的质疑。 3. 第三种观点认为,B/M 效应的出现是由于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过度反应造成的。高B/M 公司通常是基本面不佳的公司,因此投资者对高B/M公司的股票价值非理性地低估;低B/M公司则是基本面较好的公司,因此投资者对低B/M 公司的股票价值非理性地高估。可见,投资者通常对基本面不佳的公司过度悲观,对基本面优良的公司过度乐观。当过度反应得到纠正后,高BM 公司将比低BM 公司具有更高的收益。 4. 第四种观点也就是特征模型。 (Daniel 和Titman ,1997) 也认为BM 和SIZE 不是风险因素, 实际上,BM 和SIZE 代表的是公司的特征,简称“特征因素”—其代表投资者偏好,并决定收益的高低,而仅仅是特征本身决定了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高B/M 公司由于基本面较差而价值被低估,故称“价值股”;反之,低B/M 公司由于基本面较好而价值被高估,故称“成长股”。 由于投资者偏好于持有基本面较好的成长股,而厌恶持有基本面不佳的价值股,结果导致高B/M 公司具有较高收益。 本文重点主要在论述三因素模型,并与特征模型进行了比较,证明了三因素模型的优势。 三、对三因素模型论述。 第一部分主要是在风险模型中对整体市场,公司规模以及价值溢价的一个整体说明。

多因素模型

多因素模型 在单指数模型中,我们假设每个股票对每个风险因素有相同的敏感度,实际上,每个股票相对于不同的宏观经济因素有不同的β值。 1. 双因素模型 假设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风险来源是围绕经济周期周围的不确定性(GDP)和利率(IR)。任何股票的收益都与这两个宏观风险因素以及它们自己公司的特有风险相关。可以把单指数模型扩展成一个双因素模型,表示如下: 例:有两个公司,一个是公用事业单位,另一个是航空公司。公用事业单位对GDP的敏感性较低,但是对利率的敏感度较高,当利率上升时,它的股票价格将下跌;航空公司的业绩对经济活动非常敏感,但对利率却不那么敏感。假设某一天,有一个新闻节目暗示经济将发生扩张,GDP的期望上升,利率也上升。那么对公用事业单位来说这是坏消息,因为它对利率极为敏感。而对于航空公司而言,由于它更关切GDP,所以这是个好消息。很明显,一个单因素或者单指数模型难以把握公司对不同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信息的反应。 2. 多因素模型 多因素模型的一个例子是陈(Chen)、罗尔(Roll)与罗斯(Ross)将下列因素作为描述宏观经济的变量建立的。 设IP—行业生产的变动百分比; EI—预期通货膨胀的变动百分比; UI—非预期通货膨胀的变动百分比; CG—长期公司债券对长期政府债券的超额收益; GB—长期政府债券对短期国库券的超额收益。 3. Fama-French多因素模型 法马(Fama)与弗伦奇(French)建立了如下的多因素模型。 式中SMB—小减去大(small minus big):小股票资产组合的收益超过大股票资产组合的收益;HML—高减去低(high minus low):有高帐面价值-市值比的股票资产组合的收益超过有低帐面价值-市值比的股票收益。 注意,在这个模型中,市场指数确实扮演着一个角色,并被期望能用它把握源于宏观经济因素的系统风险。

关于超市的市场调研报告

关于超市的市场调研报告 [:.lwlwlw.] 导语:随着我国零售业不断的发展壮大,零售行业由原来以商品经营为主导的传统模式逐渐转变为以顾客营销和服务为导向的新型 模式,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性和营销策略的多样性已成为中国零售企 业在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以下是为大家的关于超市市场调研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吃在北理,不仅要吃得饱,还需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实惠。根据近期同学们的反映,为了了解超市商品价格的合理性与服务质量,切实维护师生权益,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会进行细致策划,组织进行了这一次超市调研。希望通过这次超市调研规范商品价格,提高本校超市服务质量,为师生提供更好的购物环境。 为了更全面、周到地了解超市的情况,本次调研采用表单定制,实地调研,综合调研三种方式。 我们综合了之前超市调研的调研结果,根据同学们的需求,有 针对性的选取了样本,制定了详细的调查项目表单。

我们组织调查小组前往本校超市进行价格调查,以确保获得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了解本校超市存在的不足,增强对比性,我们同时组织了三个调查小组前往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经贸职业学院进行调研。 本次调研共选取180个样本,涉及饮品、水果、休闲食品、生活用品、文具、体育用品和日常用品,我校实有商品数155件,实有百分率达到86.11%,为调研四校中商品丰富度最高的学校。 通过对具体商品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我校超市有部分商品暂缺,但并不存在一类商品缺失的情况,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需求。相比之下,我们发现其他学校的超市普遍存在水果和体育用品较少甚至无货的情况,同学们有时需到专门的水果店和体育用品店购买水果及体育用品,而我校超市在上述两类商品中不存在缺货现象,这给同学们提供一些便利。 在处理价格的数据时,我们剔除了两个学校及两个(学校)以上超市没有的与比较意义不大的商品,筛选后保留有效样本79个,比较价格时采用平行最高(低)价与非平行最高(低)价两类。

浅谈高价格营销的一些概念

浅谈高价格营销的一些概念 今天在帖子里看到有位同学说了:“真正的营销高手是将二流的产品做成一流的市场。”这句话呢代表了销售的一种境界和能力,也是判断销售水准的一个标准。无疑,具备这种水准的销售员都是出色的销售员,出色的销售员也必定具备这种水准。 但是,有句话叫:“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指的就是,现实和理想往往两重天。因而,高价格营销也有它的特定性和偶然性,包括它的局限性。那么,我们先来定义何谓低价?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什么叫高价了。 所谓低价,有两个评判标准:1、是否低于公司规定考核价?2、是否低于竞争对手价格?如果不低于公司考核价,那则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低价;如果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但不低于公司考核价,也不属于低价。唯有低于公司规定考核价的才是真正的低价,价格竞争本就是同行之间竞争的惯用策略,具有扁平快的特征,杀伤力强。 因而,在讨论低价时,一般有两个背景: 你的产品价格首先得依据公司制定出的价格体系; 公司的定价在市场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价格体系,高、低、或中间层次?销售中不是没有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成交的,但是如果你公司的价格体系普遍高出同行标准,那么在

同行当中你能够做到不低于公司考核价,那就是属于高出同行的价格成交的。反之,如果即使高出同行价格但低于公司考核价,也属于低价。如果你能以高出了公司考核价,也高出同行价格了,那就是属于高价格。但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这跟你的产品规模、实力、在市场的知名度、和推广策略、定价关系、产品性能都有关系。如果你80%的单子都是高出公司考核价许多同时也高出同行的价格在报价的话,那么你的销量必然是不行的,这是绝对肯定的。但是面对个案时,这个案例还是有的。 从销售角度来讲,一般考核业务员的标准就是:量为先、回款第二、价格其三。因而,我们在追求高价格营销的时候,一定要首先考虑是不是会影响到量的销售。而不是光追求表面意义的一种能力展示。但是,高价格营销有时又犹如百花丛中一点绿,会在你的营销生涯中添上浓重的一笔色彩,倘若缺少了这一笔或几笔色彩,销售生涯又会显得十分失色。 那么,高价格营销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呢? 分清客户群。倘若让你对着一个个体户去讲高价格,无疑失败几率会十分大。因为他们考虑的首要就是价格。 案例:很巧合,今天晚上我在陪一个朋友吃饭时,他讲了一个故事:他有一个做平面设计的朋友,遇到一个大客户邀请他去帮助设计家里装潢布置。市场平时的价格在一百二三十一平米,他报了二百二一平米的价格,他认为这是高了。

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因素分 析 摘要:由于目前对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原因的分析指标很多,且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从而影响了分析模型的稳定性,使所得模型中出现了不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现象。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2010年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为例,建立了关于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变动的因子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主要因素为食品、衣着和家用设备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水平,其次为健身等娱乐设施价格和房价水平。 关键词: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经济和社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相对于过去而言,居民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在逐渐下降,而在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国家发改委在全国物价局长会议上指出,明年要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主线,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切实改进价格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同时由于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复杂,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性增加。分析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改进价格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宏观经济的调控提供了参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本文通过对201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进行因子分析,从而确定出影响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 二、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 因子分析最初是由英国心理学家C.Spearman提出的,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目的是浓缩数据。通过对诸多变量的相关性研究,来表示原来变量的主要信息。假设有n个样本,对于多指标问题X=(X1,X2,...Xk),形成的背景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共同原因称为公共因子,假设用Fj表示,它们之间是两两正交的;每一个分量Xi又有其特定的原因,称为特殊因子,假设用ei表示,其两两之间互不相关,且只对相应的Xi起作用。同时,F与e相互独立。于是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Fi叫做公共因子(也称主因子),它们是在各个原观测变量的表达式中都共同出现的因子,是相互独立的不可观测的理论变量。

影响期货价格八大因素

股指期货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股指期货是金融衍生品,却是资本市场作为一种高效的对冲股市系统风险、发现价格的金融工具。对于对股指期货加以研究分析,找出影响股指期货波动的主要因素,给我们的投资提供参考。 股指期货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宏观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微观经济方面的因素, 还有投资或投机者心理方面的因素。经过我们研究,下面几点是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 1.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一般来说,股市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与股票价格指数会呈正相关的关系,良性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通常伴随着不断攀升的股票指数趋势,通俗的说法,就是牛市,反之,萧条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股票价格指数往往呈现出下滑的态势。就是熊市。同时,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股票价格指数呈现高度相关的关系,当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断提高时,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反之,则会导致股票价格指数的下跌。通常资本市场的反映提前于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实质上是一种对股票指数未来的一种预期,而指数反映了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国家相关部门定期公布的一些宏观经济数据,如GDP 增长、通胀率、失业率、零售增长、储蓄率等,都会影响到政府将来的货币、财政政策,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会直接影响股票指数的价格,会对投资者对经济的未来预期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到期货价格上来。除此之

外,很多宏观变量,如通货膨胀,汇率、利率变动均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 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即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理论上GDP 增长与股票指数的涨跌,具有正相关关系。但是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26年中,这种关联的表现并不明显。国际上看美国的市场,历史悠久,可以当做一个美国的经济风向标。(2)就业状况 充分就业,是人尽其才的标志,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就业状况良好象征经济景气活络, 对股市利多;失业率上升,代表经济成长缓慢或走下坡路, 对股指有负面的影响。 (3)通胀水平 物价的健康上升对生产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因为它能促进企业销售收入和股票投资名义收益的增加,所以在银行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人们为了保值,减少存款,转向投资股票。物价通常和政府支出关联,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也推动股票价格指数的上升,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将使国内资金充裕,货币流量的不断增大而导致股票上升。如果物价上升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而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后果是,实际收入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加剧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最终使股票价格下跌。另外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

产品整体概念,定价

(一)产品整体概念是指人们向市场提供的能够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种需求的任何有形物品和外形服务的总和。它既包括某种能够提供基本利益或效用的实体产品,同时也包括能满足消费者心理、情感和审美等方面需求的其他内容。产品整体概念主要有五个层次。产品最基本的层次是核心利益,即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基本效用和利益,也是消费者真正要购买的利益和服务。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并非是为了拥有该产品实体,而是为了获得能满足自身某种需要的效用和利益。而国泰航空本身属于交通运输类服务,其就具有了交通运输类的基本特征。该核心产品就是要满足用户一定的位移需要,即安全、准确、迅速、文明从始发地运到目的地。产品的核心功能要依附一定的实体来实现,产品实体称一般产品,即产品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产品的构造外形等。而国泰航空从1946年成立以来,也一直致力于一般产品的不断更新,从刚开始的两架DC3型飞机,到波音飞机的不断引入,航线的不断拓展,直至现今的138架航机,飞跃36个国家,114

个目的地的产品拓展。因此企业在设计产品时,即应着眼于用户所追求的核心利益,又要考虑如何将这种核心利益通过一种好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国泰航空增加飞机(机型的改善),航线拓宽等举动更是推动一般产品形成的体现。期望产品是指购买产品时通常希望和默认的一组属性和条件。消费者通过购买机票来作为乘坐飞机的凭证,同时消费者还希望飞机上可以有不错的环境和服务设施等条件。因为大多数航运公司都能够满足这最低的期望,所以消费者通常默认这些服务产品应该相应齐全和完备。附加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某 种产品时所获得的附加服务和利益。其来源于对消费者需求的综合性和多层次的深入研究,要求营销人员必须正视消费者的整体消费体系,但同时必须注意因附加产品的增加而增加的成本,消费者是否愿意承担的问题。由于技术和服务的发展,企业间竞争的激烈,不同的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在核心利益上越来越接近,很难有大的差别,在现实生活中,附加产品成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

多因子定价模型检验,波动和投资组合Tests of Multi-Factor Pricing Models, Volatility, and Portfolio Pe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TESTS OF MUTLIFACTOR PRICIN G MODELS, VOLATILITY BOUNDS AND PORTFOLIO PERFORMANCE Wayne E. Ferson Working Paper9441 https://www.doczj.com/doc/1d14399534.html,/papers/w9441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050 Massachusetts Avenue Cambridge, MA 02138 January 2003 The author acknowledges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Collins Chair in Finance at Boston College and the Pigott-PACCAR professorship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e is also grateful to George Constantinides and Ludan Liu for helpful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not necessarily those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3 by Wayne E. Ferson. All rights reserved. Short sections of text not to exceed two paragraphs, may be quoted without explicit permission provided that full credit including . notice, is given to the source.

最新《影响价格的因素》说课稿

《影响价格的因素》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影响价格的因素》。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谈学情,讲方法,话 准备,叙流程。 一、说教材【此部分为三个方面】 (一)教材地位: 《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框题。第一单元在全书中属于理论基础,而本框学习“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既是对前一课“神奇的货币”内容的承接,又是下框内容“价格变动的影响”得以展开的基础,简言之,本框在本单元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理解:影响价格变动的具体因素及影响途径、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意识,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供求、价值与价格三者的关系。 依据:因这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同时,只有理解了供求与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价格变化的现象,这也是理解社会经济现象的基础理论。 教学难点: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依据:这一理论比较抽象,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较少有直接生活体验,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这个知识点确定为本框的难点。 二、说学情 知识层面:虽然对生活中的价格变化有很多感受,但认识比较片面和肤浅,不够系统和深刻。能力层面:知识越来越多,接触信息越来越杂,但理论加工和抽象思维还比较欠缺。 心理层面:越来越有主见,不愿被动接受他人观点。 三、说方法(即教法与学法) 根据基本教学理念和学情特点,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的教法与学法融合为: 1、活动教学(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课后,把班级分为几个小组,集中调查璧山区房价的前世今生,并就其原因形成研究报告。 2、合作探究(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隐形体现在课前课后,显性集中表现在课堂探究活动中。 3、自我教育(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留时间给学生自学完成学案,课后指导学生学以致用体会生活,回归经济生活的本义。 我的理念是教法要为学法服务:既然学法是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那么教法就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课前准备: 1、导学案,提前设计、印制、发放、批阅 2、课程资源收集整理,制作课件,教学设计 3 、多媒体教学工具 五、叙过程: 分为五步走: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检测、板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结合最近报道的“疯狂的鸡蛋”这则新闻来引导学生思考“鸡蛋价格为何如此疯狂”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新闻,紧贴生活实际,既有利于学生关注生活,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5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此环节的开展,是在有课前导学案的准备前提下进行! 自学重点: 1、供求、价值与价格三者的关系。 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设计意图:指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凸显三维目标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26分钟> 【合作探究一】:自端午节过后,鸡蛋价格一路“高歌猛进”,6月底以来,全国鸡蛋价格从4.2元开始持续上涨。9月7日全国普通鲜鸡蛋价 格6.4元,不少地区鸡蛋价格涨幅均超过20.0%。 请大家结合现实,分析鸡蛋价格上涨的原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案例更换] 导课:大宅门片段;影响价格的因素:菠萝、玫瑰花、成品油、铁矿石;提高生产率的意义:宝马降价。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1:展示视频《大宅门》片段) 多媒体显示2 内容简介:七爷一行人在药材市场先是高价购买黄连100斤,继而放出口风说还需要1000斤,并持币待购,各药商见有利可图纷纷收进黄连,结果几天内市场上黄连泛滥,价格狂降,七爷等人此时购买进大宗黄连,节省了大批银两。 问题设置: (1)七爷为什么要放出口风说还需要1000斤黄连? (2)为什么几天后市场上黄连多了,价格下降了? (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价格变化的例子吗? (4)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价格的? (5)黄连的价格能高过人参的价格吗?能低过萝卜的价格吗? (6)商品的价格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教师:学习完这一节课,我们就能很好地解答以上的问题,体会七爷的智慧过人。 多媒体显示3 一、供求影响价格(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3、14页并共同探讨1-3题。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1:七爷放出口风要再买1000斤黄连,药商见有利可图,大量购进黄连,市场上黄连多了,黄连价格下降。 学生2、市场上黄连多了,药商为了卖出黄连,相互之间形成竞争关系,药商竞相降价,黄连价格下降;市场上黄连泛滥,竞争加剧,价格就会狂降。 学生3:生活中类似的价格变化的例子还有:“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奶制品价格下跌;商场的反季节促销等。 (总结过度)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我们应该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购买商品会比较经济划算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商品的价格的。我们先来看下面四组镜头: 多媒体显示4 镜头一:海南的菠萝今年获得了丰收,但由于受气候与销售环境的影响,果农找不到市场运销。商品果平均收购价卖不到0.4元/斤,次品果收购价平均7分 /斤。 镜头二:2009年2月28日,记者走访鲜花市场发现,情人节期间10元一枝的玫瑰花,现在零售价3元,康乃馨变动不大。据从事鲜花生意的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三八节的到来,鲜花价格又将上涨。 镜头三: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15日就成品油降价答记者问时表示:油价下调符合当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 镜头四:受钢铁厂产能及当地铁矿石生产能力和进口矿石到达该地区的运输条件的影响,铁矿石价格差异是很大的。如河北省南部因钢铁厂产能大于矿石供给,且进口矿石运输困难,故铁矿石价格长期处于国内的高位。 教师设疑:这四组镜头中,分别是什么因素导致价格的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分别是气候、习俗、政策、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 教师:正确评价学生上述回答。提问:上述因素是直接发挥作用的吗?通过何种途径来影响商品价格的,都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都是通过影响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来直接影响商品价格的。都是间接因素。 1、影响因素(板书):气候、习俗、政策、生产条件、宗教信仰等——通过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 供不应求——卖方市场 2、结果:(板书) 供过于求——买方市场 请同学们结合书本P11和P12的例子归纳出当供不应求时和供过于求时的不同结果。(学生思考,回答)。 供不应求商品短缺买主竞争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卖方市场 供过于求商品过剩卖主竞争价格下降货多不值钱买方市场 教师:以上我们分析了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然而,黄连再贵也贵不过人参,再便宜也不会比萝卜价格低。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说在多变的价格背后有一个相对不变的因素,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成本。 教师总结:构成成本的各种因素实际上都可以折合成生产中所耗费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价值。 二、价值决定价格(板书) 多媒体显示5:价值量如何确定?(教师引导为主) 1、商品价值量的确定(板书) 多媒体幻灯展示:商品——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耗费的劳动量——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多因素时间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

第 39卷 第 2期 2007年 4月 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 ( 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 V ol.39 No.2 Apr . 2007 J 1Xi ’an Univ . of Arch . & Tech . Natural Scie nce Editio n 多因素时间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 苏变萍 ,曹艳平 ,王 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摘 要:对于传统的单因素时间序列预测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提出采用灰色 DGM (1 ,1) 模型和多元 线性回归原理相结合的方法 ,综合各种因素建立多因素时间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它首先利用 DGM (1 ,1) 模 型对影响事物发展趋势的各项因素进行预测 ;然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将各种因素综合起来 ,以预测事物的 发展趋势。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预测分析陕西省的就业状况 ,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同时也验证了此模型 的可行性。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单因素 ;多因素 ;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TB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27930 2007 022******* ( ) 多年以来 ,对时间序列的预测研究 ,大多是停留在对单因素时间序列上 ,对其预测通常采用的是趋 势外推法 ,而且该方法适合于原始时间序列规律性较好的情况 ,若时间序列中包含了随机因素的影 响 ,再采用这种方法得出的预测结果可能会失真. 同时 ,客观世界又是复杂多变的 ,事物的发展通常不 是由某个单个因素决定 ,往往是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为了对某项事物的发展做出更加 符合实际的预测 ,这就需要来探讨多因素时间序列的预测问题 ,正是基于这些 ,本文在应用灰色 D GM (1 ,1)模型对单因素时间序列预测的基础上 ,结合多元回归原理 ,提出建立多因素时间序列的灰色预测 模型 ,这样就充分发挥了二者的优点 ,既克服了时间序列的随机因素影响 ,又综合考虑了影响事物发展 的多种因素 ,从而达到提高预测精度和增加预测结果可靠性的效果. 1 模型的建立 设 Y = (y (1) , y (2) , …, y( n)) 表示事物发展的特征因素时间序列, X i = (x i (1) , x i (2) , …, x i ( n)) (i = 1 ,2 , …, p) 表示影响事物发展的单因素时间序列. 1.1 单因素时间序列的 DGM(1 ,1) 模型 对于单因素原始时间序列{ X i } (i = 1 ,2 , …, p)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方法 ,得 D GM (1 ,1) 模 型 : x i (1) a (1 - a) + a b ,t > 1 1.2 多因素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 为了能将影响事物发展的众多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预测和相关因素的预测分析 ,在经过多次研 究与比较后,采用多元回归的原理建立多因素时间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 y t = a 0 + a 1 x 1 t + a 2 x 2 t + …+ a p x p t 2 式中 y t 为该事物在 t 时刻的预测值;x i t i = 1 ,2 , …, p 为第 i 个单因素 ,通过应用上述的灰色 3收稿日期 :2005201209 修改稿日期:2006204212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项目 01J K133( ) 作者简介 :苏变萍 19632( ) ,女 ,山西忻州人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 [122] (0) (0) (0) ( ) ( ) [4] (0) x (1) = x (1) ^ x (t) = (1) ( ) ^ ^ ^ ^ ^ ^

黄金价格影响因素与中期定价模型研究

黄金价格影响因素与中期定价模型研究 国泰君安期货 张智勇 翟旭 一、序言 在黄金价格经历了长达20年的熊市后,黄金价格于2001年启动,开始了一轮长期上涨行情。进入2006年以来,黄金价格波动率大幅增加,2007年11月8日,金价成功突破历史高点850美元/盎司大关,2008年3月17日黄金价格又创出了1034美元/盎司的新高。以2007年8月16日为起点计算,这轮7个月的中级上涨行情的涨幅达到了61%。2008年3月17日后,金价开始了一轮中期调整行情,以前期低点843美元/盎司计,调整幅度达到19%。目前业界对黄金后期的走势众说纷纭,有的观点认为美元走势决定了黄金走势,并认为美元在未来将走强带动黄金继续向下调整;有的观点认为美国的总体经济形势决定了黄金走势,美国房产市场触底将带来美国经济的总体触底,由此黄金将走弱,不一而足。我们认为,当今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导致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外部性增强,主要工业国前期一系列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性流动性泛滥,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引致大量资源增量需求导致初级资源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引发全球性通胀,国际货币体系格局面临变局,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资产和结算货币地位受到挑战,在上述宏大的历史变局背景下,不能从简单的数据挖掘的角度进行黄金定价研究,不能简单的从宏观指标和黄金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对黄金进行定价研究,也不能单从供需的角度而不考虑美元问题及流动性问题进行黄金定价研究,而应该首先构建一个系统的、有着理论基础、可以充分反映时代背景的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黄金定价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业界就黄金的定价问题做出了大量研究,可以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研究从黄金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Kennedy(2002)认为黄金在通货膨胀初期的上涨幅度不如其他商品,但在通胀后期,金价的上涨幅度将超过其他商品,远大于通胀率,从而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Ranson&Wainwright(2005)研究发现,黄金价格是通货膨胀和债券市场的先行指标,而且可以充当通货膨胀、短期和长期名义利率的强大预报器,是构建投资组合预防通货膨胀损失的一种很好的资产组合工具。Harmston(1998)还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的消费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与黄金价格指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看黄金保持了对消费品和中间产品的实际购买力,从而保持了它的价值。虽然在战争等非常时期,物价的上升更快,但在这些时期,黄金的流动性、可接受性和可携带性往往比它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比率更重要。傅瑜(2004)使用相关分析和简单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了黄金价格的决定因素发现黄金价格与美元汇率、证券价格、GDP、石油价格等呈负相关趋势,

00106 资金转移定价概念及原理

广州农商银行· 资金转移定价业务交流 资金转移定价概念及原理 北京· 泛鹏天地 马骞 2012年6月

议题 ◆什么是资金转移定价(FTP)◆银行净利息收入分解 ◆资金转移定价的功能 ◆资金管理模式的改变

什么是资金转移定价(FTP ) FTP 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司库)按照一定规则与业务单位进行全额的资金转移定价,从而达到核算资金收益或成本等目的。 资金提供者 资金中心(司库) 资金使用者 资金来源FTP 价格卖出 资金收益 资金成本 资金使用FTP 价格买入★内部:指资金中心与业务单位之间发生的资金价格转移,而不是外部的、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价格 ★资金中心:虚拟的资金计价中心,不是实体的资金交易部门 ★一定规则:指根据资金的期限及利率属性确定的定价方法★全额:指对每一笔提供或占用资金的业务,在其发生的当天,根据期限及利率属性进行逐笔定价 ★核算资金收益或成本:FTP 价格——对负债而言,是“收益”;对资产而言,是“成本”。 实施FTP 的目的,就是要算清楚“负债带来了多少收益,资产占用了多少成本”。

存款部门利差收入 资金提供者: 存款部门吸收了一笔1 年期的定期存款,到期还本付息,利率2%,金额1000 万元 资金提供者 资金中心(司库) 资金来源1000 万存款@ 2% 资金收益 FTP 价格3.5% 1000 万* 3.5% = 35万 1000万* 3.5% 1000万* 2% 15万

贷款部门利差收入 资金使用者: 贷款部门发放了一笔1 年期的固定利率贷款,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利率5%,金额1000万 1000 万贷款@ 5% 1000 万* 3.5% = 35万 1000万* 5% 1000万* 3.5% 15万 资金中心(司库) 资金使用者 资金成本 资金使用FTP 价格3.5%

多因素的套利定价理论

多因素的套利定价理论 例:两因素模型 因素F1代表预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偏离;因素F2表示预料之外的通货膨胀。每一个因素均具有零期望值,厂商特定因素引起的非预期收益e i也具有零期望值。 首先,引入因素资产组合(factor portfolio)的概念,构造一个充分分散化的投资组合,使其中一个因素为0,另一个为1。因素资产组合可作为多因素证券市场曲线的基准资产组合。 假定两个因素资产组合:资产组合1和资产组合2, E(r1)=10%; E(r2)=12%, 无风险利率r f=4%。这样,资产组合1的风险溢价为10%-4%=6%,资产组合2的风险溢价为12%-4%=8%。 考虑一个任意的充分分散化的资产组合A,第一个因素的贝塔值=0.5,第二个因素的贝塔值为=0.75。因素1产生的风险的补偿部分为;风险因素2产生的风险补偿部分为。多因素套利定价理论认为该资产组合的全部风险溢价必须等于作为对投资者的补偿的每一项系统风险的风险溢价的总和。因此,资产组合的总风险溢价为3%+6%=9%。资产组合的总收益应为13%,即 假设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为12%而非13%,投资者可以构造一个具有和资产组合A的Beta值相同的资产组合,这个资产组合要求其组合的第一个因素的权重为0.5,第二个因素的权重为0.75,无风险资产的权重为-0.25。这使该资产组合与资产组合A具有相同的Beta因素:资产组合的第1个因素的权重为0.5,所以,第一个因素的Beta值为0.5,第2个因素的权重为0.75,所以,第二个因素的Beta值为0.75。尽管如此,对比其期望收益为12%的资产组合A,上述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为(0.5×10)+(0.75×12)-(0.25×4)=13%。对该资产组合作多头,同时对资产组合A作空头,即可获得套利利润。每一美元的多头或空头头寸的总收益为一个正的、零净投资头寸的一项无风险收益: 把这个观点一般化,由资产组合第一个因素的权重为、资产组合第二个因素的权重为组成的有竞争的资产组合和β值为的国库券的值等于资产组合P的值,其期望收益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