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河边的中国

黄河边的中国

黄河边的中国
黄河边的中国

读《黄河边的中国》之浅谈当代中国内地乡村发展现况

李龙

总序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诸多的国家。由于地域广大、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沧桑,又不断前进着。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阶段,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也引发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由上或发生在统治阶级之中,由下或发生在百姓大众之中。

现今,作为一个正在转型的国家,一个正朝着现代化迈进的国家,在其庞大的乡村社会中,由此却涉及到了农民各个方面的现状、变化、问题与矛盾······作为一个当代中国社会进程中的观察者、研究者,曹锦清先生在1996年左右只身来到河南省,漫游中州大地。通过自己访谈式的田野调查,以自己的所看、所听、所谈、所思、所虑箸成了这本著作——《黄河边的中国》,其调查之全面、观察之细腻、思考之深入、语言之精炼,无一不体现了一个学者的求实精神。尽管这本著作只是介绍了河南省的部分乡村社会,但就我个人而言,这本书足以说明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所有内地乡村社会的普遍现象。

经验若不为实践所检验,就很难上升为理论,尤其为科学理论。然而对于理论之实在性与普遍意义,我这个初生牛犊却很难说个究竟,毕竟一切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以空、以假论之。

读了这本书,我似乎从中找到了一种回答与解脱,却又让我困惑:不知道中国内地乡村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多久才能解决?

一、当代中国内地乡村社会的本态

乡村在我国发展已有上白万年的历史了。而就“乡村”的概念定义,有人说乡村的形成首先是基于人类聚居的本性和需求,因为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人类早期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人们发现共同生活在一起,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开展互助合作,更好的实现防御、繁衍、获取资源等方面的目的,由此形成聚居;也有人说相对城市来说,乡村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1分散的地方。但不管是什么,人类聚居的发展是和人类生存进化分不开的,是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并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结果。从穴居野外到筑室成居,人类经历了百万年的漫长过程。

所以对于“乡村”究是什么,我不想做更多的介绍。总觉得这是个抽象又宏观的东西,因为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乡村发生了太多的变化,真的很难对其作出一个准确和具体的解释。

因为我来自农村,所以在此我只想以自己这18年来在农村的体会与感受谈谈中国内地乡村社会的现状。

记得小时候,常会听到比自己年长很多的兄长说:“城市里的孩子没有童年,农村的孩子有童年。”只是当时的自己还不能理解这其中的韵味。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求学之需,自己也进入到了城市,渐渐的也就明白了:城市里到处都是由水泥和钢筋建造而成的混合体,什么都是,千篇一律。连个小山丘、小河流都少之又少,那些孩子用什么来玩呢?或许有人说城市里有游乐场、动物园啊!但总觉得基于这些之上的并非真正的童年。而在农村,到处都有可以玩的东西:河

流、树木、土丘、大山······这里的孩子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刺激与快乐,只要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那么纯朴、开心和甜美。

然而就因为地理的差别,导致当代中国内地乡村社会在很大的变化中又保持了一种永恒的不变,那就是贫穷落后:依旧是小农经济、依旧是土坯房屋、思想依旧那么传统。农民每天日起而耕、日落而息,为了自己和家庭,在一亩三分地上苦了又苦,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很难想过到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闯闯,以至于只有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并且对自己所不熟知的东西就会产生怀疑和排斥的心理。

在古代,农民处于社会的最低层,被压迫且永远翻不了身。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站了起来,有了自己的土地,视土地为自己的一切,觉得有土地才有活着的意义。却因此而缺少了向外发展的动力。传统思想在其脑海里控制了一切,“家族观念”、“血缘亲情”关系不断盛行,农民以此作为他们处理各种事情的准则。其法律意识淡薄,可以说法律在此起不了一点作用。

一方面,可能觉得农民愚昧、落后、分散,因为封建小农意识将他们武装的很难接受其他非此范围的任何东西;另一方面,可能觉得农民是那么善良、勤劳、热情,因为他们早已将世人与自己等同,永怀普世之情怀。

这应是我所感受的当代中国内地乡村社会的本态了。

二、当代中国内地乡村本土与市场经济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直到57年前——1956年,才发生了改变。因为这一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而真正有实质性的变化,我觉得应该在改革开放以后。

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主体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产生,同时邓小平总设计师一声令下,开始了改革开放。这似乎预示了一个崭新时代即将要到来,也似乎注定了中国将要“翻天覆地”。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看到了外国的长足发展,相较与外国,我国各方面发展出现了严重短板。“文革”十年,让中国落后了几十年,却给了国人向前的经验与教训。从此,我国的现代化有了借鉴、有了模仿、有了发展。沿海各地区,无一不争先恐后的追赶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脚步,无一不把握国际与国内的变化态势。生产力显著提高,一座座的现代化城市不断出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创造了世界一个又一个新奇迹。似乎在外人看来,中国已经崛起了。然而在中国内地乡村社会,这一切的显现,所引起的变化却显得小之又小。以致于当时曹锦清先生所调查的农民大都认为毛泽东时代要优于邓小平时代,这可能不外乎以下几个缘由:

其一,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建立。农民拥有了土地,其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民吃饭由集体化公社时的吃不饱到能吃饱,并且可以吃上白面食物;农民穿衣由以前的穿不上到有衣服穿,并且可以穿的有模有样。其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这是改革给农民带来的红利。但从大样子来看,人们好像又回到了古时的小农时代,因为依旧是“二牛抬杠”和精耕细作。农民们可以吃饱穿暖,以他们的的角度,大都是通过自己的劳作而得,所以他们就很难想到:如果没有邓小平,他们就吃不饱饭。

其二,传统思想在农民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只要有不符合传统的东西,就会被其所排斥。改革开放后,外国的新鲜事物重新传入中国,不管好的坏的。而当这些东西进入到内地乡村后,农民们都甚是稀奇,大多都会对这些不曾见到过的

避之远趋,唯恐它们伤害了自己。随着这些事物的不断扩散,其影响力也随之增加。而当这些与农民心里所固守的本原东西发生碰撞时,农民们就不知所措了,他们不知道是排斥还是接受?

存在即是合理,这句话虽然过于笼统,但介于这些外来事物,却也有用武之地。所以,农民中的有些人就尝试着学习和接受,若当他们完全的接受了这些东西后,在内地乡村就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这些人总比其他人先富裕,且他们以更快的速度改变了自己;同时社会治安开始混乱,社会风气也逐渐变坏;人性中的恶性不断显现······这似乎是每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不可避免要发生的。而此确是邓小平时代不及毛泽东时代的,毕竟毛泽东将群众运动运用到了治理国家的各个方面。

其三,在传统经济制度受到现代经济制度的冲击,即市场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后,其促进了内地农民生产力的提高,但农民的生产方式却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这似乎又出现了矛盾。黑格尔在其《法哲学》一书中提到:市场经济社会具有一种惊人的力量,把个人从他们各自所属的集体或群体中揪出来,使原集体成员相互之间变得生疏,并承认他们都是独立自主的人。一方面,这与土地承包制后农民又成为独立的个体或家庭相符合,就会给农民提供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农民独立后,在面对群体性(水利建设、道路建设等)的活动时,由于资金、责任等方面的问题,又显的那么迟缓,几乎看不到任何的积极性,这却成为农民发展的阻力。

所以,只待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后,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或才能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正如曹锦清先生的那句话:要将变化之中的复杂而庞大的社会运动概括在简明清晰的理论之中,或非思维所能企及。

其四,改革开放后,共产党提出要“依法治国”。因为要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不仅在物质建设层面要符合发展要求,也要在制度建设方面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当前党和政府重中之重的任务。但在当代内地乡村,自上而下强行输入乡村的官方意识形态并没有深刻地触及农民的头脑,更没有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一旦政治控制随着公社体制的解体而大为削弱时,有着源远流长的民间信仰便重新复活。这不仅在农民内部存在,在党政机关内部也存在。

三、当代中国内地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现状

何谓民主?有关资料对其解释是:1、通过选举的方式,由平等基础上的多数决定。2、多数决定保护少数,既而对国家与社会进行的管理活动。而就现在我国的实际而言,我觉得民主最直接的表现应是人民当家做主了,尽管还未真正的实现。

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64年的历程了。在理论上,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也应大致如此的。但事实上,现在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如何?尤其当代内地乡村的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如何?的确不好把握。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还受很多条件限制,发展还很不成熟。所以在此,我只想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当代中国内地乡村民主政治:一方面是农民的自身问题;另一方面是当地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问题,主要是县、乡两级。

环境不同,价值观就不同,意识形态也就不同。就中国乡村来说,内地乡村与沿海乡村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沿海乡村近年来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而内地乡村却落后很多。

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内地村民的“宗族共同体”观念对土地承包后的各独立家庭的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而此对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多少影响?是促进还是阻碍?确实值得人们深思。

曹锦清先生提到:一个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与观念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国内地乡村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村落内,靠土地为生,在那个极小的圈子中,很难受到现代先进思想的有力影响,因而使得长期积淀的封建观念在其思想内统治了一切。也正是由于这些封建观念,严重的阻碍了农村各方面的发展:经济、文化、政治······

在涉及民主与法律的问题上,农民们总是潜意识的以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来为自己疏通,比如说:有个人触犯了法律,那么其家人及其亲属就会通过血缘连带关系找到其所熟悉的所谓“朝里人”解决此事,从而公事私了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往往很难想到依法办事。我想这不仅反映了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还说明了有关部门的宣传工作做的实在不到位。好像一切只是形式上的表现,而无一点本质实在。这似乎正印证了马克思的那句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在小农经济下生存了几千年的农民,在传统伦理思想控制下育化了几千年的农民,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下而几千年翻不了身的农民。如今虽得土地,也有了自己的基本权利,却似乎还是改变不了原始的状态——农民小生产者。

谈及当地党政机关,主要是县、乡两级问题比较严重。但值得一提的是,村委会作为一种自治组织,是连接农民与乡政府的直接纽带,其作用尤为重要。而从改革开放至今,内地乡村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却显得极其微妙,因为村干部在处理农民问题上的态度、方式等各方面的问题颇多。

基于新中国之国体国情,不管哪一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以上我所提到的党政人员往往都按自己或上面的意愿行事,也不管这些事情或标准是否与农民的利益发生冲突。钱穆老先生说过:一国的政权,究竟该交付于哪些人,这是第一义;至于政府内部各项职权之究应如何分配,已属第二义。我们暂且先不谈当今各级政府的内部职权是按一种怎样的方式或程序来运行,但对其公开程度与真实性,是有必要做一些了解与调查的。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就好比那些演戏的演员,如果他们演的不像或不符合历史事实,难道观众还看不出来?

党和政府要管理好一个国家,就必须要有威信,要让人民信任。但似乎当今的内地农民对领导者更多的是一种惧怕,而不是信任,这是为何?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

其一,中央政府自上而下,部门太多、程序太多,导致其文件或决策建议在传达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变化。尤其最后传到县、乡两级党政人员手中后,更是去其原有、增加虚无,早已使中央文件缺少了最初的意思和真实性。而他们在向农民宣传的时候,农民也就很难理解这些东西对其有好处还是坏处,也很难明白中央精神,进而就对中央缺少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从中央到省到乡,总会有一些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失了自己的良知。

其二,农民大都是文盲,读书认字的着实不多,几千年都是如此。所以其自身的认知度和理解度都是有限制的。有一句俗语:不会看,总会比,一比总会出现差异的。因而农民一般都会拿当今领导阶级与古代的皇帝作比较,看一看哪个对老百姓更好,心中大致也就有个标准了。尽管缺乏科学系,但毕竟是农民心中的一种认知,了解了这个,也就可以把握农民心中的真实想法了。

其三,村委会干部在处理农民的问题上的方法和手段确是让人咂舌。在很多乡村,村干部往往都是由村里的大姓或大宗里的人所担任。因为此类人有钱有势,而且其“介官”意识非常强烈,但这些人的自身素质却让人很不称道。这种流传了几千年的封建领导特权,不知让多少人身败名裂。

村干部欺上瞒下,且作风粗暴,直接无视法律的存在,实在难以用共产党员或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来衡量。而那种真正能为人民服务,为农民谋利益的党政干部却少之又少。比如:在农村,由于计划生育的开展,村干部就会在“超生”上面大做文章。其私自规定惩罚标准,倘若被惩罚农民家庭交不上所规定的数字,他们就会纠集家族势力和当地民警来这家大肆破坏,摔家具、掀屋顶,能拿到全部拿走,而因此导致家破人亡的家庭不在少数。这似乎与古时那些土匪进村抢劫无多大区别。

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本是对人口基数这么大的我国的发展有很多好处的。但由于那些村干部的恶意肆为,却成为迫害农民的一个工具,实在让人很难理解。就像曹锦清先生所说:传统从来就是一种现实的力量,它既记录在历代典籍之中,,也活在人们的观念、习俗与行为方式之中,并直接影响着各项制度的实际运作过程,不管这些制度是用什么样的现代名称。

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村干部在农民眼里就好比魔鬼暴徒,他们对其敢言不敢怒。而农民们就把这些人的胡作非为直接归咎于中央的管制不力,所以中央的形象都是由此类村干部给搞坏了。

由于以上几点,农民们对中央实在难以建立在信任之上,而更多的是一种惧怕与陌生。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总觉得有点宏观;而从官方文件来探求,似乎也不能让人太信服;所以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内地乡村社会来把握,倒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在农民与县、乡两级党政人员身上所发现的问题,足以说明当代中国内地乡村的发展现状。而这能不能认为中国社会目前还处于“人治”状态?

农民以自己的方式处理各种事情,不管其触不触及法律,这可以归结于他们不懂法;党政人员以自己的方式处理各种事情,不管触不触及法律,这可以归结于他们知法犯法。若比较其后果的严重性,则一目了然。

康德说过:人的理性为自然之法。可中国有自然之法吗?很多情况下,中国人的理性或就是那些民间信仰。列宁也说过:世界不会满足于人,人决定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所以中国官员就通过贪污腐败、养情妇等来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基于毛泽东时代的“政治清廉与社会安宁”和邓小平时代的“自由与富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悲哀。

毛泽东在革命时代提出: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最基本的问题。而对于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之中国,这句话是不是还有一些作用?

中国内地乡村的发展如何?中国内地乡村的民主政治发展如何?实在有太多让人深思与求证的地方······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资料

《黄河边的中国》作者曹锦清p2 p19 《马克思文集》第五卷p22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作者钱穆p5 《列宁文集》p138

浅探自读课文及其教学

浅探自读课文及其教学 随着语文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教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能充分发挥自读课文的作用,落实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使自读课文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教学,这就有必要对自读课文作些实质性探讨。下面是我们对自读课文及其教学的浅层次认识,当否,恳望专家、同仁指正: 一、讲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关系及教学自读课文的原则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国文学习》中讲:“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又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知道,现行语文教材一般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有其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由体裁、内容、特色等类似的课文及其相关内容组合而成。课文分两类,即讲读课文(亦称精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亦称略读课文)这两类课文目标一致,但教学目的各异:教学讲读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目标知识,掌握阅读分析同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起“举一”的作用;而自读课文则是讲读课文的延展与深化,教学自读课文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教学讲读课文的前提下,自觉、准确的把“知”(讲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规律等)迁移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以实行“行”,从而使之成为“反三”的实践性工具。由此可见,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是“举一”与“反三”、“知”与“行”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本单元目标的实现而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作用,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科学性。 从以上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关系的分析可见,两类课文有着明确的要求与分工,编排意图不同,功能也不同:讲读课文承接着本单元主要教与学的任务,是单元教学重点,该课文教学强调必须充分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示范,给学生以“知”,为学生“反三”作准备:自读课文则承担着本单元目标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以致于自如运用,使“知”向“行”转化的的重任,该课文教学强调以学生活动(自读、自析)为主,教师把阅读分析权交给学生,使自读课文成为学生“知”向“行”转化的训练场。由此可见,自读课文的教学与讲读课文的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不尽一致,有其独特的教学原则: 1.自读性。这是从学生学文的角度讲的,它是教学自读课文的最根本点,讲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知” (知识、经验、方法、规律等)为自读、自析自读课文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所以教师在教学自读课文时必须把“自读权”还给学生,把“自读时”让给学生,把“自读法”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实现“自读性”的原则,学生的“自读力”才能得到锻炼,才能真正实现“知”向“行”的转化。 2.引导性。这是从教师教文的角度讲的,是教学自读课文的基本点。这一原则与第一个原则相辅相成。要求老师在把“自读权”大胆放手时,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应加以组织、引导,使学生正确进行知识迁移。不要求教师“纤屑不遗、发挥净尽”,而是“提纲挈领、期得其得”。(摘自叶老《略读指导举隅》前言)这样,学生的自读能力才能得以形成,习惯才能养成。 3.反三性。这是从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的角度讲的,它是教学自读课文的关键点。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是“举一”与“反三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读课文“反三”的特点,通过与讲读课文的比较,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知识正确迁移,正确理会“一”在自读课文中的体现,只有这样,“反三”才能实现。同时“一”的知识更会牢固、竖实,促进了整个单元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从而有效地实现能力的形成。 二、目前教学自读课文存在弊端及其原因分析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由前文分析可知,两大课文类型有着各自的要求与分工,教学时,只有注意其间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体现教材

《南方周末》推荐学生阅读的29本书

在《南方周末》实习了几周,深感编辑老师对阅读的要求之高。除了一些大家经常读的经典书籍之外,还有很多书籍也是值得年轻人一读的。 这是《南方周末》编辑老师推荐的书单,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老师推荐书目 1. 吾讲斯美:近距离读美国 作者 : 李雾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哈佛琐记 作者 : 吴咏慧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3. 上学记 作者 : 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 中国近代史大纲 作者 : 蒋廷黻 出版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5.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作者 : 朱光潜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 作者 : 郑也夫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7. 伪自由书 作者 : 鲁迅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8. 论自由

作者 : [英] 约翰·密尔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9. 论民主 作者 : (美)科恩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10. 西方哲学史:上卷 作者 : (英)罗素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11. 黄河边的中国 作者 : 曹锦清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2. 再造文明的尝试 作者 : 罗志田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13. 论语译注(简体字本) 作者 : 杨伯峻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14. 孟子译注(简体字本) 作者 : 杨伯峻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15.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作者 : (奥)茨威格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6. 培文书系·大学之旅——社会学的邀请作者 : (美)乔恩·威特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7. 哲学的邀请 作者 : [西]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

浅谈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语自读的教学方法 新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应的,现行教材编排大量的自读,旨在引导学生把讲读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只有重视自读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把讲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自读中。因此在设计自读的教学时,应以讲读的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在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分析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诸方面有所进步。 一要教好自读,需要了解自读的型特点,任务和要求,理解它和教读的关系。 1自读型的特点:语自读从教学内容讲是指语教材中的“自读”,从授形式讲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独立操作为主的一种型,它是与教读、作、复习、活动、口语、多媒体辅导教学等型并列的一种型。目的在于印证和实践“教读”上所学习到的方法。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质疑问难。 2自读的任务和要求:新世纪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自己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也可鼓励学生自选外类似进行自学讨论研究, “会读”、“不需要教”的实践,从教读到自读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读的教

学目标要注意和相关单元的教读要求一致。 二、明晰自读的教学流程 自读就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自读的过程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是学生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自读不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阅读”而是一个在指导下进行的有目标的训练过程。目标明确是自读训练取得成效的决定因素。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必须把指导重点落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我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觉得钱梦龙老师的导读“三式” 中“自读式”导读法是非常科学的,并且易于一线教师的学习掌握。它的阅读流程是:初步感知——辩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一)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自学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自读的根本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学方法。 自读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实施。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创造宽松、和谐、平等、互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思路,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教”的目标。 (二)“自读导学五步式”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1)初步感知——自读开始,教师运用适当方式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激发自学的兴趣。大体读懂全内容,对全有一个总体认

思想汇报思想汇报—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1d14174314.html,)/入党材料/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注:黄河边的中国为党课所列读本) 摘要:这次中原之行的主要目的是想看看我们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考察散处在黄河流域的村落,了解居住在村落之内的农民与建立在村落之上的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实际反应与变化。学术界用“社会转型”这一范畴来分析这一尝试一切人都卷入气馁的历史性变革,但那个在解题中的“社会转型”到底是个什末样的社会形态,这个将要转型的“社会形态”又具有怎样的性质,谁也说不清。然而我隐约感到中国的思想理论界正酝酿着一场有关这一问题的大论战。 感想:作者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观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式我更加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状况的认识。中国现代化目标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图经济速度所制约的。 摘要:中原幸存调查第一站——d乡l村。

河南乡村蹲点调查的第一个点,k县的d乡l村:对刘氏家庭进行的调查:户主52岁,党员,复员军人,为人忠厚,务农。妻48岁生有三女一男。长女已出嫁,次女做过保姆如今在开封农场打工。幼女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幼子在读初中。按恰亚诺夫家庭生长周期学说,该家庭者处于生长的鼎盛时期。在未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这一代人中,这种家庭人口规模很是普遍。中午老刘备酒菜相款待。虽然我们反复叮嘱他在他家站住期间与他们平时一样的吃,但还是不知从何处搞了一些菜,吃饭时我们要留的妻子女儿一块上桌来吃,老刘说乡下没有这个习惯。村民请客吃饭妻女不上桌,这一风俗习惯在八九十年代的江浙一带似已破除。这一习俗的保存欲消除死于乡村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家贫困户也姓刘,户主现年50余岁,人挺能干,生有两子,长子在长春某大学读书,次子在县重点中学读高中。他家的贫困,主要是妻子身患重病,一病就是十几年,到处求医,一是费了工时,二是高额的医疗费用把他彻底拖垮了,妻子去年病故,腹下两万余言的债务。户主对他家的不幸在于似乎一无抱怨:“老婆患病总想治好她虽然死了,也算对得起她。所借之钱慢慢还就是了,如今唯一的心愿,是让二个孩子能大学毕业,找一份好工作,不要像我这样辛苦一辈子。”第三家贫困户大门紧闭。户主姓周,四五十岁,地能有比较懒。同样一亩地亩产只有别人的一半。家里像个狗窝,但填饱肚皮没有什末大问题,实行土地家庭承包之后,绝大多数的农户,生活水平比从前提高了。发财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曹锦清,1949年生,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中国单位现象研究》、《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1996年,上海学者曹锦清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本书。《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在当年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翔实的资料,荣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 二、研究理念 将“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结合起来,观察中国社会。就是指从传统的角度去审视现化化过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与“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从上往下看”就是通过“官语”来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 三、为实现这一理念而采取的方法 1、暂时把预设的理论框架“悬置”起来。所谓“悬置”,既非“抛弃”,又非用以套裁社会事实,而是让一切可供借用、参考的理论、概念处于一种“待命”状态,调查者本人则时时处于一种“无知”与“好奇”状态,直接感受社会生活本身。 2、“入场”途径是:启用亲友关系网络。依据这条传统习惯所认可的途径,既可“入场”,又能“保存现场”。此次中原调查,我就是沿着市、县党校各位的朋友们所提供的“亲友关系网”而直达村落、农舍的。 四、本书精彩内容 (一)、农村现状: A、生活异常贫困。农民生活有一定的改善,但基本限于能“吃上白馍”。一些地方竟依然保留着终年不吃菜的习惯。“一般农民虽然盖起了新房,但里面空荡荡的,没有几样值钱的东西”。多数农民生活的目标与样式仍然没能超越延续了千年传统——“一生积累,只为了盖房、娶亲这两件事”。农民经常是“早饭:面汤加红薯,农忙时节加馍。通常无菜肴,或有一点自制咸菜。中饭:面条。面条分两类:一是红薯粉制的面条,一是小麦粉制的面条。晚饭与早饭相似”。 B、深受四害之苦。一是自然灾害,二是地方政府之害(“要么不动,要么乱动”,而所做之事大多是“催粮征款、刮宫流产”),三是市场价格波动之害。四是疾病之害。“如今农民最怕的就是生病,医疗费实在太贵,全家一人重病,这一家肯定要垮下去。”

浅谈自读课文的教学

浅谈自读课文的教学 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自读、自测”,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其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独立的归纳、分析及鉴赏等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就编排了大量的自读课文,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讲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课文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巩固、提高和扩展知识的目的。 那么,如何组织自读课文的阅读教学呢? 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自读课文真正作为自读课文来教,体现“自读”为主的原则,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唱“主角”。教师引导学生自读,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练”,一些自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出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自读自做,自己评改,这样学生阅读课文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仔细认真,大大提高了阅读质量。根据课文的需要设计一些练习,编写阅读提纲,供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使用,能够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讲”,由学生钻研课文,写好讲课思路,自己上讲台当小老师。这样,学生要作小先生,事先就必须仔细钻研课文,读深读透。如学生杨翠丽在讲《哨子》一课时,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作了充

分准备,讲起课来有板有眼,条理清楚,效果不错,真有小老师的样。由于是自己的同学讲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定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促进对一向漫不经心的自读课文的阅读,提高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学生经过实践锻炼,主动意识逐步养成,自学积极性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自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信心和兴趣的鼓励者。在自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阅读,最终完成目标。如教中学语文第四册自读课文《我的小桃树》一文时,作者在文中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要读者去理解在生活琐事中包含着的许多人生哲理,学生自读时往往会碰到困惑,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质疑:“我”在文中做了一个什么梦?然后由学生在自读中研讨、分析。由“种子的梦”到“果的梦”,认识到这是一个“生长的梦”,从而理解本文的主旨: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第三、在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教给方法,适时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的金钥匙,才能够举一反三,提高自读效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绝大多数是近几年来发表的文章,

读书思想汇报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1d14174314.html,)/党团工会/入党思想汇报 读书思想汇报 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注:黄河边的中国为党课所列读本) 摘要:这次中原之行的主要目的是想看看我们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考察散处在黄河流域的村落,了解居住在村落之内的农民与建立在村落之上的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实际反 应与变化。学术界用“社会转型”这一范畴来分析这一尝试一切人都卷入气馁的历史性变革,但那个在解题中的“社会转型”到底是个什末样的社会形态,这个将要转型的“社会形态”又具有怎样的性质,谁也说不清。然而我隐约感到中国的思想理论界正酝酿着一场有关这一问题的大论战。 感想:作者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观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式 我更加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状况的认识。中国现代化目标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图经济速度所制约的。 摘要:中原幸存调查第一站——D乡L村。 河南乡村蹲点调查的第一个点,K县的D乡L村:对刘氏家庭进行的调查:户主52岁,党员,复员军人,为人忠厚,务农。

妻48岁生有三女一男。长女已出嫁,次女做过保姆如今在开封农场打工。幼女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幼子在读初中。按恰亚诺夫家庭生长周期学说,该家庭者处于生长的鼎盛时期。在未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这一代人中,这种家庭人口规模很是普遍。中午老刘备酒菜相款待。虽然我们反复叮嘱他在他家站住期间与他们平时一样的吃,但还是不知从何处搞了一些菜,吃饭时我们要留的妻子女儿一块上桌来吃,老刘说乡下没有这个习惯。村民请客吃饭妻女不上桌,这一风俗习惯在八九十年代的江浙一带似已破除。这一习俗的保存欲消除死于乡村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家贫困户也姓刘,户主现年50余岁,人挺能干,生有两子,长子在长春某大学读书,次子在县重点中学读高中。他家的贫困,主要是妻子身患重病,一病就是十几年,到处求医,一是费了工时,二是高额的医疗费用把他彻底拖垮了,妻子去年病故,腹下两万余言的债务。户主对他家的不幸在于似乎一无抱怨:“老婆患病总想治好她虽然死了,也算对得起她。所借之钱慢慢还就是了,如今唯一的心愿,是让二个孩子能大学毕业,找一份好工作,不要像我这样辛苦一辈子。”第三家贫困户大门紧闭。户主姓周,四五十岁,地能有比较懒。同样一亩地亩产只有别人的一半。家里像个狗窝,但填饱肚皮没有什末大问题,实行土地家庭承包之后,绝大多数的农户,生活水平比从前提高了。发财的只是少数。浙一带几乎没有乡村企业,发财的几乎,不是搞建筑承包,就是搞粮食买卖。在这轮争取家庭优势地位的竞争中的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0XX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0XX字 前段时间,自己在老师的推荐下,找来《黄河边的中国》,用了大约三个周的时间,读完了全书。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96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这本书主要是站在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的立场,包括“从下往上看”,“从内向外看”两个视角。何谓“内、外”“上、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和“译语”

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 《黄河边的中国》主要涉及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一方面关注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1995年前后的一些河南农村现状与问题。虽然1995年,离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了。可是书里面的一些发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反思,却对今天很有借鉴意义,发人深醒。 1、对于三套语言的问题。书中说,当今中国似乎有三套语言:一是传媒官话,空洞无物。二是校园讲义,没有根基。这套从西方传入的学术语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找不到它们的所指,成为漂浮在知识分子表层思维与语言中的浮萍。三是民间语言,尤其是酒席语言,反映出变动着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情绪,语言活泼而富有生气。 2、对于单产提高原因。作者讲,如果单纯从农村经济方面来看,可以说我们近50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单位产量在50年内提高了三至五倍,甚至更多。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基本建设,种子的改良,化肥、农药及其他技术的推广,是单产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由于单产的提高,使得我们只占世界耕地的7%的国家,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3、内地医院差距。书中写道,原来各医院的收入,主要靠公费医疗这一大块,其次是附近农民的自费医疗。如今开封市的国有企业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根本无法支

黄河边的中国

读《黄河边的中国》之浅谈当代中国内地乡村发展现况 李龙 总序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诸多的国家。由于地域广大、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沧桑,又不断前进着。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阶段,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也引发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由上或发生在统治阶级之中,由下或发生在百姓大众之中。 现今,作为一个正在转型的国家,一个正朝着现代化迈进的国家,在其庞大的乡村社会中,由此却涉及到了农民各个方面的现状、变化、问题与矛盾······作为一个当代中国社会进程中的观察者、研究者,曹锦清先生在1996年左右只身来到河南省,漫游中州大地。通过自己访谈式的田野调查,以自己的所看、所听、所谈、所思、所虑箸成了这本著作——《黄河边的中国》,其调查之全面、观察之细腻、思考之深入、语言之精炼,无一不体现了一个学者的求实精神。尽管这本著作只是介绍了河南省的部分乡村社会,但就我个人而言,这本书足以说明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所有内地乡村社会的普遍现象。 经验若不为实践所检验,就很难上升为理论,尤其为科学理论。然而对于理论之实在性与普遍意义,我这个初生牛犊却很难说个究竟,毕竟一切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以空、以假论之。 读了这本书,我似乎从中找到了一种回答与解脱,却又让我困惑:不知道中国内地乡村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多久才能解决? 一、当代中国内地乡村社会的本态 乡村在我国发展已有上白万年的历史了。而就“乡村”的概念定义,有人说乡村的形成首先是基于人类聚居的本性和需求,因为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人类早期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人们发现共同生活在一起,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开展互助合作,更好的实现防御、繁衍、获取资源等方面的目的,由此形成聚居;也有人说相对城市来说,乡村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1分散的地方。但不管是什么,人类聚居的发展是和人类生存进化分不开的,是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并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结果。从穴居野外到筑室成居,人类经历了百万年的漫长过程。 所以对于“乡村”究是什么,我不想做更多的介绍。总觉得这是个抽象又宏观的东西,因为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乡村发生了太多的变化,真的很难对其作出一个准确和具体的解释。 因为我来自农村,所以在此我只想以自己这18年来在农村的体会与感受谈谈中国内地乡村社会的现状。 记得小时候,常会听到比自己年长很多的兄长说:“城市里的孩子没有童年,农村的孩子有童年。”只是当时的自己还不能理解这其中的韵味。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求学之需,自己也进入到了城市,渐渐的也就明白了:城市里到处都是由水泥和钢筋建造而成的混合体,什么都是,千篇一律。连个小山丘、小河流都少之又少,那些孩子用什么来玩呢?或许有人说城市里有游乐场、动物园啊!但总觉得基于这些之上的并非真正的童年。而在农村,到处都有可以玩的东西:河

岳村政治读后感

《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读后感 一、“下马观花”的研究方法 所谓“下马观花”是和“走马观花”相对的,指深入实地,认真仔细的观察。 该书最令人钦佩并值得学习的就是作者这种“下马观花”的研究方法。毛主席曾说过: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徐勇教授为该书写的序言中也说:“对于社会科学而言,没有第一手的资料,难以做出第一流的学问”。因此深入实地的调查,切身的体会与感受,掌握充分的资料是学术研究,最起码是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而这恰恰是目前学术界欠缺的,坐在屋里靠“想当然”做学问的大有人在。于老师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他走出纸上谈兵的书斋凭着一个学者的社会良知,不畏调查中的艰难险阻深入农村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实地调查访问。在读附录中的衡山调查记事时,深切感受到了于老师调查中的艰辛,白天四处奔波做访问搞调查,夜晚冒着严寒制作问卷,写调查笔记,也曾遇到过车祸后险象环生的危险情况,这些在令我感动的同时,也产生无限的敬佩之意。另外整本书都体现出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正如后记中作者说的:“真切的理解他们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劳动群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我对自己生命的承诺”。 难能可贵的是于老师调查之后在对事实的解释和分析之时,还把这些调查的原始资料、调查的操作过程以及他本人在调查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呈献给了大家。为后人更加深切的理解该书并且检验该书的结论提供了素材。徐勇教授就说过:本书的附录“衡山调查记事”或许更有长远价值。除了调查笔记之外,作者搜集了现有的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以及大量的档案文献资料 ,包括不同时期的各种报刊、各级政府档案、地方志、不同时期的村规民约、各种族谱资料、各种现存的会议记录、村干部工作总结、各种民间纠纷调解协议和法院判决书等文献。这为我们做实证研究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虽然我们很可能赶不上于老师的成就,但是如果能够学习其学者精神和研究方法应该会有不小成绩。 二、条分缕析的研究结构 在研究结构上该书运用纵向研究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乡村社会的政治秩序的变迁。作者把乡村社会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阐述了各个时期乡村社会的政治特征,主要是从国家,乡村社会以及农民个体的互动关系上来分析。我将这四个时期的特点用以下图表表示:时期国家政权边 界 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农民个体的角色 传统乡村社会(主要以清代为代表)县级把自上而下的保甲制度 和乡村自生的绅权、族权结合 起来实现对乡村社会的间接 控制 个人依附于父权制家族, 群体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如何教好自读课文

如何教好自读课文 长久以来,自读课文内容一般不列入考试范围,许多的老师忽视了自读课文的存在意义。很少有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自读课文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与考试紧密相关的主体课文当中,主体课文上得是有声有色,自读课文则上得毫无生机,几乎是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当然也有少数老师把自读课文当作主体课文上,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理解透彻,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不仅浪费了时间,也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模糊了自读课文的教学目标.那么,自读课的教学目标究竟是什么?教学中时应如何把握呢? 首先,要领会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是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和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北师大版精读课文为主体课文,略读课文为自读课).叶老十分精辟阐述了精度和略读的关系,精度和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他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本着不同的作用,但是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不可忽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课文的重要性,而且我们现在处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略读能更迅速,便捷的获得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广泛,因此,自读课文教学更应该重视起来,做到教学得法。 北师大版教材的基本安排就是每个单元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对课文教学都有明确要求,自读课文的要求是在学过主体课文之后进行,加强对本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对课文的理解一般是“初知大意”,只要把重点,难点帮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重点,词句积累可适当重视,教时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懂,读过之后是明白了什么道理,还是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如果是故事性特强的自读课文,最好能把课文复述下来,学生学会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积累词汇,锻炼表达能力,由此可见,编者安排自渎课文的教学的目的,是让我们训练学生自读能力,自读速度,积累词汇,并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读书中感悟掌握读书方法。 其次,明确自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自读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可从四方面来讲: 1、通过自己阅读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自学课文里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读机会合作交流是自读课文的重要学习方法,课堂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自读和交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老师适当引导,体现主导地位。 2、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大意,提高阅读速读,根据重点词句了解大意,低年级以朗读为主,中年级的以默读和朗读相结合,高年级以默读为主。 3、注重词汇积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成绩的提高重在词汇积累,自读课文为积累词汇提供了一个大好时机,可以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灵活运用,学生在相应交流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4、加强课内外联系,渗透单元主题适度拓展延伸,自渎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相互交流,实现向课外独立阅读的过渡,通过鱼主体课文的联系,加深对本单元主体的理解,并适

读《江村经济》有感锦集

读《江村经济》有感锦集 作者将开弦弓取名为江村。1986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本时沿用原书扉页上的《江村经济》一名。下面是关于《江村经济》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费孝通老先生的《江村经济》(其实,此书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名是《 ___的生活》)最早是1939年以英文版面世的,其后直到1986年才有了中文译本。这时隔的40余年,可以说贯穿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国历史进程——从 ___统治到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建国后的几个不同发展阶段。所以单从时间上说,此书是中国近现代发展轨迹的见证者;另外在内容上,此书由于中译本出现时间较晚,所以现在大家所见的中译本里一般都会附加费老先生在回国后对江村陆续进行的十余次调查情况以及其总结和比较。作者将本书的研究范围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拓展到90年代,而这些后续的补充也极大的提升了此书的价值:特别是在历史研读和文献价值方面,因为目前还未出现第二本能对某一地区进行的长达60多年的调查和总结的著作,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社会学研究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所以,无论上是作为历史资料来研读还是作为社会学研究著作来看,此书可以说都是首选。而事实也说明了这点:此书自面世以来就是那些有心了解、学习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变迁的入门之选。

首先接触此书的感觉就是通俗易懂;待稍微深入进去后,我们才发现它已经为我们踏入中国农村这一重要而宏大的调查领域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范本。可以说,现代对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很难不受到此种风格的影响:从《黄河边的中国》到《 ___》,无不闪烁着此书的影子(看了一点,即有此种感觉····不当之处请明者指正)。而这点其实也激起了我对于此种调查风格或是研究方法的反思:为何一种思路或是方法在没有出现之前很少有人去运用它,而一旦其出现则如同秋风扫落叶之势风靡不止呢?能否简单的比较说是某位大家创造了一种风格,还是说他适应了大众对于某一事物的欣赏和偏好而顺势而为的。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一点突发奇想而已,其实不应该是我们读书笔记的“正规任务”,仅此自娱吧! 另外,看了此书,不禁联想起了另一位社会学大家——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一书。虽然二者描述的现实以及作者的关注点有明显的差异,但我们从这二者的比较中不难发现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处:对于调查地的现实片段所进行的观察异常细致入微,并在实地资料、调查数据以及现场感受三者中实现一种平衡和统一,构建出其理论体系和分析的框架,最后能够给人以极大的认同感。能达到这几方面的著作其实就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了;但对于此二书而言,如果仅仅如此,那它们也不会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了。在我看来,它们骨子里最重要的通点就是作者通过其犀利的眼光加上严密的思维逻辑,把这些我们看来都很日常的材料进行了重新构建和解

读《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有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13社工本1 宋红光 1314040210 1995年,上海某大学的教授曹锦清做出到河南的农村进行调查的决定,并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城镇、县市进行了调研。调研后整理出版了这么一本书。我大概花了近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又沉淀了一个月,才打算写这么一篇读后感。向来不喜欢写读书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后经常都会有些自己的感想。距离读完这么一本靠数据和事实充实起来的书有一个月之久,所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数据、事件等等都已经很模糊,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模糊的情况下更能让我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本书的内涵。要问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调研的记录。 作者调研是通过层层的关系网进入农村进行几天的蹲点调查,和村民聊天,然后搜集、记录他觉得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一些人际关系及讲座、报告和乡县村各级官员谈话、了解情况。在调研过程中,他发觉,1995年时候的中原乡村,在很大程度上和古代,或者说封建社会的乡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主要反应在衣食住行上),但1995年时候的中原百姓还得缴纳很沉重的各种税,和村干部的关系还很紧张,思想意识一样闭塞落后,最讨厌的还是官吏的贪污腐败现象。于是有时候,作者有不知身处何时何地的茫然之感。

调研过程中,作者发现,一个个村庄就像某些官员的一个个封闭的领域,外人很难进入,更不用说获得一些事实。于是作者时不时会觉得在自己的祖国进行学术研究的实践活动很困难。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又很无可奈何。于是像作者要做这样的调研,得通过层层的关系才能进入调研现场;而调研过程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某些人的利益。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调研的目的,但是,在书中他屡次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批判了只埋头于书斋的研究、不去进行实际调研的一些学者的治学之法。而作者也意识到要进行这一类型的调研,在国内当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而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则有些牵强。理论的总结需要实践的支持,于是他得进行实践;但实践得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理论……他只好在这种矛盾下进行实践,或许他心里暗暗觉得如果能够在实践之后总结出一套有用的理论将会是这一实践之后的最大收获吧。我觉得,其实在进行调研的时候,作者本着的是和我们在支农时候相似的一种理念,就是不是很清楚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但觉得做了比不做好。中原大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当地人民现在的生活状况也就对很多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像作者这样的人就会想去看看我们的母亲河现在怎样;在母亲河哺育着的地区的人们过去怎样生活,现在又是怎样生活……他是写出了一本书,但是,书中只是记载了他的调研情况和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谁会去读这么一本书,这本书会不会对决策者的行为产生一些效果,他都不知道。只是基于一种知识分子的自觉,他去调研,去记录,去思考,去反映。就像我们的支农活动。

学习自读课文的一般方法

学习自读课文的一般方法 自读课文,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达到学习目标的课文。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略读课文”。只要学习得法,学生自己学习自读课文是完全可以达到学习目标的。 读提示。现在的语文课本,不论是讲读课文(精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略读课文),在每篇课文的正文前面都有一个导入框,框内的内容就是“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我们就可以以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自读课文时,首先认真研读提示。“提示”一般会告诉读者这篇课文的主题、写作线索、写作背景及应该掌握的字、词等。 粗读课文,查工具书。学生通过自读提示,就会知道应该掌握文章中哪些字、词,利用工具书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进行学习探究。根据提示去读课文,知道明了所学习的文章是什么文体,讲了哪些内容,就能够比较熟练地朗读课文。 阅读课后习题,精读课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一般都是针对课文内容所提出的相关问题,也就是对某篇文章的学习应该解决的根本性问题。通过课后的练习题,带着问题,再去对文章进行有意识的细读,即精读课文。对文中的字词

的用法,词语在语句、文段中的运用,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对文章进行分析、综合。解决课文后所提出的问题,达到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 划分段落层次,加强对字、词的理解。通过粗读课文、精读课文,对课文有了深入了解以及框架结构有了明晰的认识,学生就可以对文章进行综合分析了。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其大意。一般课文后的练习题对这方面有提示。如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新闻两则》课文后研讨与练习部分的第一题就介绍到“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在这个题中就详细介绍了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具体指的是什么。像这样学生通过阅读此题就可以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文章的头绪。在划分出段落层次后,再将每段的中心句、中心语、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对其推断、理解,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总结文章主题。在对文章的字词理解,划分了段落层次并概括出大意后,即可对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总结。当然要针对不同文体的文章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总结。如小说则要概括内容,找出主要人物及中心事件。概括文章主题的常规模式就是“文章通过……讲述……表达了……” 做到以上几步,对一篇文章篇章结构、布局了解后,还有必要归纳出文章的写作特点。每篇文章都是不同的人写

让人忧心的历史惯性——读《黄河边的中国》

对于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来说,见微知著、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最为重要的素质要求。特别是一个正处于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更要注意从社会上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中发 现社会危机的蛛丝马迹,说服同僚采取非常规的决策方式,及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挽住历史发展的巨大惯性,以防患于未然。因为对这类国家而言,事实上一直在进行着 民主政治发育的速度与社会矛盾积累的速度之间的比赛,如果后者明显高于前者,那往 往意味着这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中断。 对于目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我认为有两个薄弱环节亟待引起注意:一是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或者说职工下岗、失业的状况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状 况不对称,职工下岗、失业过快过多,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受多方掣肘进展缓慢;二 是在农村,政府汲取能力与农民负担能力不对称,政府汲取过多且呈刚性增加之势,而 农民承受负担的能力相对而言要弱得多。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是事关中国现代化前途命 运的大问题,曹锦清最近的新著《黄河边的中国》对后一问题作了充分的揭示。 一 一个社会总是由强势集团和弱势集团两部分人组成的,强势集团的行为肯定有其自身的逻辑和道理,弱势集团的行为也肯定有其自身的逻辑和道理,强势集团和弱势集团 力量对比的结果是在很大程度上按照强势集团的逻辑和道理行事。对农村而言,强势集 团就是县、乡、村的各级政府官员(在这里我们把村也视为一级政府,因为对绝大多数 地区而言,村党支部、村委会的行为方式和各级党政机构的行为方式并无实质区别), 弱势集团就是庞大的农民阶层。 从道理上说,各级政府从它们所管辖的社区内汲取收入,靠这些收入养人、办公、办事,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这里的问题只是,政府是量入为出还是量出为入 ,是“老百姓允许我花多少钱就收多少钱”还是“我愿花多少钱就从老百姓手里收多少钱”。如果是前一种逻辑,则社会能保持持久的良性运转状态;如果是后一种逻辑,则 意味着政府的异化,意味着政府凭借自己的强势地位对老百姓的强行剥夺。不幸的是, 我们国家的政府遵循的恰恰是后一种逻辑。 先从养人方面看,基层政府人满为患、人浮于事的状况相当严重。以兰考县X乡为例,全乡党政机构现在有150人左右,实际只需要30人左右,也就是有五分之四是冗员(第93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在从公社体制向乡体制转轨过程中, 原有的职能,虽大大萎缩,但机构犹存,人员未去,新机制随新需要而不断增设,人员 随之扩大。二是县人事劳动部门,每年硬性向乡摊派复员军人与大中专毕业生。本乡几 乎没有乡、村两级集体企业,只能安插在乡政府与乡中学内。这是造成乡党政机构人员 逐年扩大的主要原因。三是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官员安排他们的子女、亲友就业。“如不 给安排,就是不给上级领导面子,你不给他面子,他不给你办事,谁顶得住啊?”四是 乡党政主要官员调动频繁,换一茬官员,便增加若干编制,吃皇粮。随老关系而来的不 会随老关系而去,凭新关系进来的不断增加(第92页)。 再从办公、办事方面看,出于炫耀与攀比的目的,即便再穷的地方,乡镇主要领导、县党政机关及直属机构的领导的轿车、大哥大也要配,星级宾馆也要修,新的办公大 楼也要建,党政官员的福利也要逐年提高,招待费也要一分不少地花;出于保官升官的 目的,盲目追求所谓的政绩;向农民集资,搞一些“短、平、快”的华而不实的项目, 强迫农民种这种那却不承担任何后果,结果往往是劳民伤财、劳而无功。这样的例子在 书中比比皆是。

自读要求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墨池记 自读要求 1.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2.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3.从“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例中获得教益。 自读重点 把握文中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会本文平易朴实、婉转沉着的艺术风格。 课时安排:二课时 自读程序 一、齐读 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粗知文章内容。 洼(wā)邪(yé) 楹〔yíng〕徜(cháng)徉(yáng) 恣(zì)肆(sì) 二、自读 利用注释,疏通文字,体会文章主旨,在不懂不明处,作出标记。 三、质疑解难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相互讨论补充解决疑难。 四、研读 1.分清文章记叙、议论部分,概括各部分内容,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幺? 3.文章借墨池的传说,阐释了什幺道理? 4.抚州学官王盛邀曾巩为墨池作记,目的是什幺? 5.把握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会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 五、背诵全文 根据本文叙议相间的特点,逐层背诵。 (解说: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自读注释质疑、释疑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程序三、四可相互渗透,学生提问关键语句及关乎文章主题、行文风格的重点、难点

问题时,教师抓住不放,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更深刻地理解、赏析文章。) 有关资料 一、曾巩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成昌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人称之为南丰先生。卒谥“文定”。曾巩将儒家之“道”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广泛接触儒家经典以外的文化遗产。他在不少诗文中,都谈到自己刻苦读书的情况,认为没有浓厚的文化知识积累,要自成一家,是绝不可能的。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沉着,议论醇正,讲究法度和布局,结构谨严,条理分明,尤以文字明洁着称。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二、关于墨池的记载 除荀伯子《临川记》中有王羲之墨池的记载外,浙江省永嘉县积谷山中也有一个水池,池旁刻有米芾所题“墨池”二字,庐门归宗寺内也有王羲之的洗墨池,此外湖北蕲水(蕲春、浠水一带)等地亦有类似遗迹。这些遗迹有些当然是后人的附会,但也可见人们对王羲之勤奋精神的钦佩和仰慕之情。 三、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本文借王羲之“临池学书”一事,说明任何成就都要依靠刻苦学习,绝非“天成”,从而引申到关于道德修养问题也是如此,目的是鼓励人们勤学苦练,努力向上。文章开头,先写墨池处所、形状,再交代有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是记叙部分,其行文曲折,构思缜密。其中“临、池子书,池水尽黑”八个字,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接着,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就王羲之书法艺术“晚乃善”“非天成也”这一点,引出“欲深造道德者”“学固岂可以少哉”,点出本文的主旨。其中“晚乃善”三字,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而“精力自致”、“非天成”则是作者的正确论断。 第二部分先叙述州学教授索文的经过,接着又发议论,推测王君此举是为了“勉其学者”,最后归结到“仁人庄土之遗风余思”对“来世者”的作用,借以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完善自己。 四、几个设问句的理解 文章6次使用了设问句,提出了一连串疑问和推测,使读者在似乎不确定的答案中去思考,十分耐人寻味,体现了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这是王羲之学斗的遗迹,难道果真是这样幺?劝道他漫游纵情山水时,曾经在这儿栖息过幺?作者对江西临川的墨池是否为王右军的遗迹存有饲疑,但他是受州学教授王盛之扫为墨池作记的,所以既不必详细考证,也不便把话说绝,于是用了两个设问句。这种揣测的语气,其实是委婉的否定,既表达了作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