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生态美三种形态的划分及理论意义

自然生态美三种形态的划分及理论意义

自然生态美三种形态的划分及理论意义
自然生态美三种形态的划分及理论意义

第29卷第2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9No.22009年3月 Journal of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 anities and S ocial S ciences) M ar.2009

自然生态美三种形态的划分及理论意义

X

张子程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在传统美学中,对自然美的研究一直是个难题。问题出在没有对自然进行准确的划界,没有给自然美研究确定一个科学、准确的研究域。由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把一个笼统的自然作为自然美研究的对象只能造成不确定和含混。而当代形态的自然美论,即自然生态美论对自然的划界及按此对自然生态美三种不同类型的划分使自然美的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化。因此,如何给自然划界,如何对自然生态美进行合理的分类,就成为进一步研究自然生态美、给自然生态美一个科学合理解释的至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自然划界;原生态自然美;人化态自然美;原生态自然美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 (2009)02-0146-05

一、自然的划界是自然生态美划分的前提和基础

在讨论自然划界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承认有一个“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这个所谓“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就是人类未产生之前就已经独立存在,并按照自身特有的规律运行发展着的原自然界。这个原自然界是未经分化的、混沌的自然界,它是分化的自然界的逻辑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独立于人类的“自在的自然界”在先,就不可能有人的自然界。人的自然界就是指人类诞生以来的自然界。人的自然界从实践的视角又可分为:原生态自然、人化态自然和共生态自然。

1.原生态自然。原生态自然是指已进入人类视野但还未经人类实践改造过的自然。或者说原生态自然是人类未开垦过的地方。如原始森林、原始山脉、高寒地带无人居住区、原始海域、戈壁沙漠等区域。原生态自然虽未经人类改造,但并不意味着它本身是一片死寂的地方。其中,有无数生物在生存、繁衍和成长。就美学角度而言,原生态自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机活力和状貌,可以使人从中感受到自然本有的原始形态和生命魅力,让人从中体味到自然乃是一切美的源泉,这对我们研究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2.人化态自然。随着人类的发展,地球原有的自然生态风貌发生了巨大的改观。在人类实践能力所

能触及的地方,到处都留有人类意志的痕迹,这种经

过人类改观过的自然就形成了所谓的“人化态自然”。人化态自然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也是人类最为现实的自然,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过的自然,其被纳入人类社会历史维度之内,并在这一维度内,自然史与人类史是一致的,它是人类求生存与求发展的最为直接的成果,也是人类进一步向前发展、演进的基础。

3.共生态自然。共生态自然是指由原生态自然和人化态自然交织而成的自然。共生态自然和原生态自然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共生态自然也经过人类实践的部分加工,也是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过的自然,但共生态自然在直观的层面上并没有过多的人为加工印记,其与原生态自然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存有大量的原生态自然因素。共生态自然充分地表达了“天人交泰”的特征,是一种天人和谐的自然。共生态自然的特点是,自然虽经人为的部分加工改造,但多数是顺着自然的原有状貌和本性进行的,它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度改造。

二、三种不同类型自然生态美的划分及其美学内涵

基于以上对自然的划界,笔者把自然生态美划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原生态自然美、人化态自然美和共生态自然美。下面,就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生态美作一简要的论述。

146

X

收稿日期:2008-10-10

作者简介:张子程(1964-),男,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美学。

1.原生态自然美。原生态自然美是整个自然生态美的一部分,它无疑地归属于自然美,但原生态自然美与人化态自然美相比仍有着自身独有的美学特征。原生态自然美是自然的一种自在之美,是一种天然美。清代美学家叶燮说:“美本乎天者也,本乎天自有之美也。”[1]他讲的就是原生态自然美。原生态自然是地球经过亿万年日积月累形成的。由于原生态自然未经人类实践改造,原生态自然美保持着自然的原初风貌,它不像人化态自然美那样处处渗透着人类的创造性因子,彰显着人类的本质力量。也不像共生态自然美那样暗藏着人类的巧设,达到了人工与自然的神妙融合。原生态自然美是自然本身和谐本质的一种显现。对原生态自然美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美感正是原生态自然本质与人的生命本质的一致而达成的和谐,是原生态自然生机和人的生命的一种天然契合,也是这种和谐本质在人大脑中的直接映现。

人对待原生态自然,从审美心理而言,应为一种平等对话与交流。因为原生态自然本身不是人类的创造物,没有经过人类实践的中介,二者之间也不存在隶属关系。在这样的原生态审美场域中,人——这一审美主体本身既是审美主体,也是构成审美客体的要素。而人之外的原生态自然既是审美客体,也是重建审美主体的重要因素,从而形成生态审美主客体的共建共生现象。这样也就消除了在其他审美形式下因审美主体长期文化积淀而形成的审美偏执和明显的主客体对置关系,使得原来的人—文化—自然的三维世界复归于一维的生命生存自由美表达与体验。因此,在原生态自然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由于人的终极自然归位,消解了文化屏障,使得人最终回向生命的自由真实之境。这样,审美主客体因共建共生达成的自由契合,使客体的潜在和谐美感性质极易转化为人的美感要素。主体则因生命的无需看守而自由展示;审美心胸也因去蔽而自由敞开,极易达成对客体的审美认同与肯定。因此,在原生态自然审美中,审美主体自由的生命理想及天然趣味在整体的生态场域中与审美客体的自然特征达成了契合无间的统一,使审美活动相始终,形成审美的互动和持久的审美同构,从而实现审美的目的。

2.人化态自然美。人化态自然是自然人化的结果,也就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的人再生产的那个自然界。而人化态自然美就是自然经过人的实践改造后所展示出的宜人美景。

人化态自然美是一种介于原生态自然美与社会美之间的中间形态美。它以自然的形式表达了一种社会的内容,映现出社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趋向。它既脱离了原生态自然美那种原初的自然形式,也不像社会美那样以赤裸裸的纯社会形式展示社会内容,而是多以自然的形式展示社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间接曲折地表达出社会美的内容。因此,我们既可以从中感受到自然本有的魅力,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深广的社会内容,切身体会到人的本质力量之强大,惊叹人类伟大的创造力。

人与人化态自然的互生特性,既确立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生态位序,也为人类构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自然生态场。在这样的生态场域中,人的感觉由于劳动的多样性,变得日益丰富和复杂化,使人最终地形成了能感受美的器官和与人性密切相关的人化自然美对象。并且由于人与人化态自然在互生中的不断深化,人类的审美活动无论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在拓展和丰富化,从而提升了人类的生活品质。

在人与自然的动态互生中,也形成一定的张力关系,即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的核心就是人对自然的抗争理念。塞日尔?莫斯科维奇说:“在人们对现代文明的印象中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体验:自然不像自然。自然好像应该是一种自己所不是的东西:一种充满无情或敌对力量的世界,必须与之斗争才能加以掌控。”[2]人类对自然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人类长期以来不断抵御自然力,打破自然给人类生存带来的阻力,为谋求自身生存之道而形成的。这是因为自然一开始并不是对人类(包括所有的生物)都是无条件地充满了仁慈,它造成一定的生命生存阻力,让那些不能适应其变化法则的臣民适时消亡,而激发或助长那些能适应或超越其压力的生命存在。这样,人类因抗拒自然压力而结构成人类独有的反自然文化体系,结果形成人与自然的长期对峙,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人与自然的对峙形成一定的张力关系,并因人类力量变得日益强大而逐渐加强,最终导致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裂而造成自然生态危机,迫使自然普遍地走向非美的生存状态。因此,人类的劳动实践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具有双重的性质。

人类改造自然是为了能生存,改造自己是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自然。人类能够凭借自己的卓越智慧从自然界胜出,构造出人类独有的人化态自然生存空间,并通过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自然,使人获得多样

147

第29卷 张子程:自然生态美三种形态的划分及理论意义

化的审美享受。由是,人类以求生为基调的原生自然发展模式逐渐让位于以文化为载体的人类理性文化发展模式。这既是人类的伟大胜利,也是人类逐渐走向偏颇的一个死结。

人类改造原生自然,化原生自然为人化态自然,并使人化态自然具有美的特性,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其一,一定要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依自然的有机性、整体性、系统性、和谐性来改造自然,创造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人工自然,这是创造人化态自然美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二,必须根据美的规律去建造。根据人类生产实践史与人化自然历史看,人类因依自然规律和人的目的性创造的自然并非全是美的自然,只能是具有一定历史条件局限性的善。人类创造的人化态自然要想获得美,变成美的自然,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自然的“造型规律”,或者说是自然的形式美法则。这些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艺术实践中,根据自然的外在形貌总结出来的。如根据植物的外型轮廓、叶脉纹络、花的形状,总结出各种植物装饰纹样。根据动物的外在形态、皮毛纹样、动作姿势等总结出动物装饰纹样。根据各种矿物质的结晶方式、天然纹路、自然界的其它现象总结出其他各种线形色等美的造型要素。而形式美法则的应用使人类能够自由地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实践和自然美的创造,从而实现自己的主观目的,满足人类自身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其三,人化自然的劳动必须是积极的和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劳动在自然美的创造中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劳动者在劳动中的态度也直接地影响着人化态自然美的形成。积极的、充满热情的劳动能够使劳动者把自身所具有的创造性智慧和全部才能发挥出来,倾全力于自己所创造的自然美对象。马克思说:“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激情、热情促动着人的本质力量,从而使人类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自然物上时,使所创造的自然美充满勃勃生机。与此同时,劳动也更需要人的创造性,因为只有创造才能使这种热情维持下去,激励人类不断地创造出更新更美的事物,实现自己的精神理想,充分展示人类的智慧与才能。因此,人化态自然美的创造如果缺少了创造性的劳动将是难以为续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人类特有的本质,它打破自然对人的种种限制,使人类能够超越动物式单纯的求生方式而将自身提升到文化生存的意义上。

人化态自然美可以说是人类在大地上创造的艺术杰作,是一种大地艺术。人类应用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天然素材(包括生命形式),遵循自然的特性及其生命的生长规律,按照自然的有机性、整体性、系统性与和谐性规律创造出人工的自然美景,彰显出人类能动的创造品质和追求美的天然本性。这说明人化态自然美的创造是人类“顺乎天而应乎人”(《易?革?彖辞》),顺化自然所达到的一种令人爽心悦目的人化形式美境界。人化态自然美虽然由人类创造,是一种第二自然美,但它的生命之根仍在自然。因为它的原材料来自大自然,并且人化态自然一经人类创造,又首先地参与到了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运行之中,转变为一种自主性的自然,受自然规律的节制。它除了某些外在形式和属性留有人工改变的痕迹外,大部分的生命要素都要参与到大自然的循环之中,同样地表现出一种生机美、节律美、整体风貌美与和谐美。

人对人化态自然美的感受不同于人对原生态自然美的感受。人对人化态自然美的审美感受既有与对原生态自然美的感受相一致的地方,也有与原生态自然美不同的一点。因为人化态自然经过了人类实践的中介,内含人类的目的性。一方面人能从人化态自然看到自然的天然美态。另一方面,可以从人化态自然直观到人类主观的人为意志痕迹。这样,人化态自然美除了有人与自然生命天然契合的一面,还有人能从人化态自然美直观到人类自身伟大的创造,惊叹人类巧心妙手的智慧。有一首民歌写到:“麦田好似万丈锦,锄头就是绣花针,乡村姑娘手艺巧,绣得麦苗根根青。”这就是对人类改造的人化态自然美的赞美与讴歌。

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出的人化态自然是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而且,人类在创造人化态自然时,首先并不是为着审美的目的,主要是为着实用,但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成就了人化态自然美,使得人们在收获劳动带来的丰硕成果之时,也欣赏了自己亲手创造的自然美景。

人通过人化态自然的创造,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劳动产品中折射出人的深广的社会本质,当我们以欣赏者的眼光看待这些劳动产品时,便可以从其形式上直观到人化态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更能深切地体会到那种天人相交、天人和谐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大美之境。

14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3.共生态自然美。共生态自然美是指共生态自然本身所具有的美,是原生态自然与人化态自然(或人工物)共同交织而成的自然美,其在形态上表现为原生自然与人工自然(或人工物)互渗的状态。在共生态自然中,人化的东西不占主导性因素。局域性的共生态自然在地球上所占的面积是极其有限的,是在原生态自然的基础上,稍加人为的改造形成的。它同样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只是用途和纯粹的人化态自然有很大的差别。人化态自然主要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目的。共生态自然从用途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用于供人娱情乐性的审美目的;另一类是用于保护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之地的目的。第一类是由国家专门开辟的自然山水生态风景旅游区域。第二类是由国家划定的野生动植物自然生态保护或旅游区域。共生态自然与原生态自然、人化态自然相似,不能脱离整个地球自然系统,同样要参与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行当中,并受其制约。

共生态自然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在充分地认识到自然的审美价值和自然环境遭受人为破坏后的自觉建设,是人类为了能够生存和生存得更好而进行的积极实践,它更多地显示了人对自然价值的觉醒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共生态自然从总体上而言,是由原生态自然转化而来的,但由于这部分原生自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自然科学价值,人们便将其开辟为专供人旅游的山水风景名胜之地和可供人观赏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之地。

三、自然生态美三种形态的划分是自然生态美研究的深化

在美学史上,对自然美的研究一直是个难题,难就难在无法确切地对它加以明确的界定和把握其审美内涵。笔者以为,对自然美的研究之所以陷入困境,原因是没有对自然本身做科学而详细的分析。我们知道,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本身在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对自然美的研究还一直笼统地从一个大的自然观出发,就自然美而研究自然美,这样,在自然美的研究上就必然地陷入僵局。如以上分析,自有人类以来,有的自然经过人类的实践改造,加进了人为的因素,自然被人化了。有的自然则仍然保持着原有的样态,未经人类实践改造,是原生的自然。有的自然只加以适度的改造,是半原生、半人化的自然。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自然,基本上构成了地球自然的整体风貌。如果我们不对地球自然所发生的这些巨大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必然不能找到自然美研究的关键。因此,对自然的划界就成为对自然美研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只有分析不同类型自然的特点,正确地确认自然美研究的视域,分析不同自然生态美的不同形态,从自然本身发生的变化作为我们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出发点,才能真正地发掘自然美的真相。但是,传统美学在自然美的研究上,由于没有对自然变化作详细的考察而妄下结论,结果是在自然美的研究上得出十分含混而以偏概全的结论。在此略举几例,看看中外美学史上对自然美的研究是如何得出极为偏颇的结论的。

先看康德。康德十分看重自然美。他对自然美的研究也较为深入。康德把自然美分为纯粹的自然美和依存的自然美。纯粹的自然美只是如花卉、一片草地的青色等,而其他大部分的自然美则属于依存美。前者因为其单纯的形式而能给人以美感,所以是纯粹的美,后者由于多少涉及了人的情绪、概念、目的、完善性,因而是一种依存美。康德在这里已意识到了自然美的两种形态,即原生态自然美和人化态自然美。但他对原生态自然美的看法是十分局限的,也较为偏颇。即原生态自然美不应只在形式而忽视其内容,而且,他关于原生态自然美范围的划定也是极为局限的,这显示了康德形式主义和内含的机械论思想色彩。

黑格尔则干脆将自然美排除在他的美学研究范围之外。他给出的原因是:其一,自然美要低于艺术美。其二,自然美只是人心灵美的反应。其三,他认为:“就自然美来说,概念既不确定,又没有什么标准,因此,这种比较研究就不会有什么意思。”[4]说明黑格尔对自然美的偏见和在研究上的忽视。

再看中国当代部分著名美学家对自然美的看法。蔡仪先生关于自然美的观点多局限于对原生态自然美的研究和说明。严昭柱先生的《自然美论》关于自然美研究对象的划定是对蔡仪先生观点的很好诠释。在《自然美论》一书中,严昭柱先生是这样划定自然美的研究对象的,他说:“本书主要以纯粹的自然事物为研究的对象。换言之,我们将要研究的美的无机自然物、植物和动物,它们都是纯粹的自然事物,而不是经过人劳动加工的东西。”[5]说明严的自然美研究只是局限在原生态自然美领域,而将人化态自然美和共生态自然美排除在自然美的研究范围之外,其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李泽厚先生的实践美学则相反,只研究和说明了“人化态自然美”,而对原生态自然美的解释和说明是极其牵强附会的,与我们实际的自然审美经验常识相违。因为,用“人的本

149

第29卷 张子程:自然生态美三种形态的划分及理论意义

质力量对象化”观点,很难说明原生态自然美、共生态自然美的本质和美感特点。

总之,如果我们不对自然做科学的划界和对自然生态美进行分类研究是很难对整体的自然美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与说明的,也很难对自然生态美作进一步的深化研究,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叶燮.己畦文集:卷六滋园记[M]//丛书集成新编:第124册.台

北:新文丰出版股份公司,1985.

[2]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M].庄晨燕,丘寅晨,译.北

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9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1979:169.

[4]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5.

[5] 严昭柱.自然美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21.

(责任编辑 王 平)

Three Divisions of Eco-beauty and it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ZH A N G Zi-chen

(Co lleg e of L it eratur e,Inner M ongo lia N or mal U niver sity,Huheho t010022,China) Abstract:Eco-beauty theory's definition of nature and its three divisio ns of eco-beauty deepened the study of eco-beauty.Hence,how to define nature and g ive an appropriate classification on eco-beau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fo undation and precondition to further study eco-beauty and g iv e a scientific and reaso nable explanation o n it.

Key words:division o f nature;o riginal eco-beauty;humanized beauty

150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中国八大菜系特点介绍

中国八大菜系中英文介绍 China covers a large territory and has many nationalities, hence a variety of Chinese food with different but fantastic and mouthwatering flavor. Since China's local dishes have their own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rally, Chinese food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eight regional cuisines, which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around. Certainly, there are many other local cuisines that are famous, such as Beijing Cuisine and Shanghai Cuisine. Shandong Cuisine Consisting of Jinan cuisine and Jiaodong cuisine, Shandong cuisine, clear, pure and not greasy,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mphasis on aroma, freshness, crispness and tenderness. Shallot and garlic are usually used as seasonings so Shangdong dishes tastes pungent usually. Soups are given much emphasis in Shangdong dishes. Thin soup features clear and fresh while creamy soup looks thick and tastes strong. Jinan cuisine is adept at deep-frying, grilling, frying and stir-frying while Jiaodong division is famous for cooking seafood with fresh and light taste. Shandong is the birthplace of many famous ancient scholars such as Confucious and Mencius. And much of Shandong cuisine's history is as old as Confucious himself, making it the oldest existing major cuisine in China. But don't expect to gain more wisdom from a fortune cookie at a Shandong restaurant in the West since fortune cookies aren't even indigenous to China. Shandong is a large peninsula surrounded by the sea to the East and the Yellow River meandering through the center. As a result, seafood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Shandong cuisine. Shandong's most famous dish is the Sweat and Sour Carp. A truly authentic Sweet and Sour Carp must come from the Yellow River. But with the current amount of pollu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you would be better off if the carp was from elsewhere. Shandong dishes are mainly quick-fried, roasted, stir-fried or deep-fried. The dishes are mainly clear, fresh and fatty, perfect with Shandong's own famous beer, Qingdao Beer Sichuan Cuisine Sichuan Cuisine, known often in the West as Szechuan Cuisin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hinese cuisines in the world. Characterized by its spicy and pungent flavor, Sichuan cuisine, prolific of tastes, emphasizes on the use of chili. Pepper and prickly ash also never fail to accompany, producing typical exciting tastes. Besides, garlic, ginger and fermented soybean are also used in the cooking process. Wild vegetables and animals are usually chosen as ingredients, while frying, frying without oil, pickling and braising are applied as basic cooking techniques. It cannot be said that one who does not experience Sichuan food ever reaches China. If you eat Sichuan cuisine and find it too bland, then you are probably not eating authentic Sichuan cuisine. Chili peppers and prickly ash are used in many dishes, giving it a distinctively spicy taste, called ma in Chinese. It often leaves a slight numb sensation in the mouth. However, most peppers were brought to China from the Americas in the 18th century so you can thank global trade for much of Sichuan cuisine's excellence. Sichuan hot pots are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hotpots in the world, most notably the Yuan Yang (mandarin duck)Hotpot half spicy and half clear. Guangdong Cuisine Cantonese food originates from Guangdong, the southernmost province in China. The majority of overseas Chinese people are from Guangdong (Canton)so Cantonese is perhaps the most widely available Chinese regional cuisine outside of China.

美国社会阶层划分

美国社会阶层的划分及各阶层消费特点 ?上上层(不到1%): 上上层继承有大量遗产,出身显赫的达官贵人。他们捐巨款给慈善事业,不时举行并参加社交活动的舞会,拥有一个以上的宅第,送孩子就读于最好的学校。这些人是珠宝、古玩、住宅和度假用品的主要市场。他们的采购和穿着常较保守,不喜欢炫耀自己。这一阶层人数很少,当其消费决策向下扩散时,往往作为其他阶层的参考群体,并作为他们模仿的榜样。 ?上下层(2%左右): 上下层的人由于他们在职业和业务方面能力非凡,因而拥有高薪和大量财产,他们常常来自中产阶级,对社会活动和公共事业颇为积极,喜欢为自己的孩子采购一些与其地位相称的产品,诸如昂贵的住宅、学校、游艇、游泳池和汽车等。他们中有些是暴发户,他们摆阔挥霍浪费的消费形式是为了给低于他们这个阶层的人留下印象,这一阶层人的志向在于被接纳入上上层,但其子女达到的可能性比他们本人来得大。 ?中上层(占12%): 这一阶层既无高贵的家庭出身,又无多少财产,他们关心的是“职业前途”,已获得了像自由职业者、独立的企业家以及公司经理等职位,他们注重教育,希望其子女成为自由职业者或是管理技术方面的人员,以免落入比自己低的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善于构思和接触“高级文化”,参加各种社会组织,有高度的公德心。他们是优良住宅、衣

服、家具和家用器具的最适宜的市场,同时他们也追求家庭布置,以招待朋友和同事。 ?中间层(32%): 中间层是中等收入的白领和蓝领工人,他们居住在“城市中较好的一侧”,并且力图“干一些与身份相符的事”。他们通常购买“赶潮流”的产品。25%的人拥有进口汽车,其中大部分重看时尚,追求“一种良好品牌”,其理想居住条件是“在城市中较好一侧”,有个“好领居”的“一所好住宅”,还要有“好的学校”。中间层认为有必要为他们的子女在“值得的见识”方面花较多的钱,要求他们的子女接受大学教育。 ?劳动阶层(38%): 劳动阶层包括中等收入的蓝领人和那些过着“劳动阶层生活方式”的人,而不论他们的收入多高、学校背景及职业怎样。劳动阶层主要依靠亲朋好友在经济上和道义上的援助,依靠他们介绍就业机会,购物听从他们的忠告,困难时期依靠他们的帮助。度假对于劳动阶层来说,指的是“呆在城里”,“外出”指的是到湖边去,或常去不到两小时远的地方。劳动阶层仍然保持着明显的性别分工和陈旧习惯,他们偏好的汽车包括标准型号或较大型号的汽车,对国内外的小型汽车不大问津。 ?下上层(9%): 下上层的工作与财富无缘,虽然他们的生活水刚好在贫困线之上,他们无时不在追求较高的阶层,却干着那些无技能的劳动,工资低得可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一课《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人美版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一节“欣赏·评述”课程。本课旨在通过欣赏各种形式艺术作品中的动物,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艺术家们对动物形象的艺术处理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艺术作品的魅力,并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寄托了人类(艺术家)的美好愿望与情感,激发学生珍视生命、热爱自然、了解民俗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和呈现方式方面进行描述。能抓住作品在色彩、造型、材质上的基本特点,用简短的言语大胆表述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2. 通过欣赏图片对比、小组讨论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中的动物的造型特点与色彩特点,了解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 3.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艺术的丰富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对民间文化的接触,培养学生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情结,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⒈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 ⒉了解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 ⒊初步了解动物及其纹饰在民间作品中的寓意。 (二)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此感受加以描述。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过渡语: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你能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吗?出示动物图片

过渡语:同学们说的真好,每只动物都有它独特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而且动物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很多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动物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出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欣赏坐虎 过渡语:首先和我们见面的是老虎,这是陕西泥塑作品《坐虎》,请同学们观察真实的老虎和艺术品中的老虎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不同?出示真实虎的图片和陕西坐虎的图片。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陕西坐虎和真实的老虎相比,造型上很夸张,色彩更是鲜艳丰富。我们再来看看坐虎身上都用了哪些图案做装饰? 过渡语:坐虎身上的花纹有牡丹、石榴、荷花,这些图案都是代表什么意思呢? 过渡语:同学们说的真好,牡丹表示富贵、石榴表示多子,荷花寓意着和平。想不到这可爱的坐虎原来还有这么多美好的寓意!而且陕西凤翔泥塑的十二生肖作品也非常有名,每个动物都是色彩鲜艳,惟妙惟肖,他们和坐虎还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珍惜与传承的民间工艺品。出示十二生肖泥塑作品。 2.欣赏太和殿铜狮子 过渡语:看完老虎看狮子,接下来我们欣赏一只精美的铜狮子雕塑,这是北京故宫太和殿门前的铜狮子,跟刚刚的泥塑老虎比较一下,同学们来说说这个铜狮子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和真实的狮子相比哪些地方运用了夸张的方法?出示真狮子和铜狮图片 过渡语:同学们说的真好,太和殿门前的铜狮是故宫六处铜狮中最大的一对。狮子的眼睛和真实的狮子相比更大更圆,嘴巴也更夸张更大,看起来很威风凶猛。 过渡语:为什么要把狮子塑造得这么威风凶猛呢?请大家看视频 原来它们是古时候给皇帝守门口的,所以要很威风,太和殿是皇帝向天下宣布命令的地方,所以狮子还象征着高贵的权力。 3.《钱塘渡牛图》李可染(中国画):

中国八大菜系特点及其代表名菜

中国八大菜系特点及其代表名菜 一、山东菜系(鲁菜) 鲁菜,又叫山东菜。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庖厨烹技全面,巧于用料,注重调味,适应面广。其中尤以"爆、烧、塌"等最有特色。山东广为流传的锅塌豆腐、锅塌菠菜等,都是久为人们所乐道的传统名菜。 流派: 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 特点: 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 名菜: 油爆大哈、红烧海螺、糖酥鲤鱼 二、四川菜系(川菜) 川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到三国鼎立之间。 流派: 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 特点: 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 名菜: 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 宫爆鸡丁 三、江苏菜系(苏菜)

苏菜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著名菜系,覆盖地域包括现今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以及江西、河南部分地区,由于后来浙菜、徽菜以其鲜明特色各为八大菜系之一,淮扬菜汇于江苏,同时烹饪界习惯将淮扬菜系所属的江苏地区菜肴称为江苏菜,江苏菜除淮扬菜外还包括南京菜、苏锡菜和徐州菜等地方菜系。 流派: 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 特点: 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名菜: 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 四、浙江菜系(浙菜) 以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浙江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烹调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 流派: 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 特点: 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 名菜: 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

中国八大菜系及其特色

《中国八大菜系及其特色》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菜系的定义,菜系的分类,中国菜的特点,中国主要的八大菜系及其代表。 2.通过图片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性记住中国菜系定义、分类及特点,能知道各大菜系的代表。 3.在情感上,通过图片展示,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 4.通过图片展示和一些才要的做法,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菜系的定义,菜系的分类,中国菜的特点,中国主要的八大菜系及其代表。 2.通过图片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性记住中国菜系定义、分类及特点,能知道各大菜系的代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平常最爱吃什么菜。 2.总结分析学生的回答,然后导入正课。 3.揭题。 二、了解中国八大菜系分类 1.ppt出示八大菜系的分类 2.了解八大菜系的知识。

三、中国菜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1.当地的物产和风俗习惯。 2.各地气候差异形成不同口味。 3.各地烹饪方法不同。 4.中国的烹饪技艺历史悠久。 四、介绍八大菜系及其特色 (一)鲁菜 1.结合图片,讲解山东菜的特点,包含的地区以及擅长的烹饪方法。 2. 介绍鲁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其主要代表菜。 (二)川菜 1.分析川菜的帮派,小河帮、上河帮、下河帮。 2. 介绍川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其主要代表菜。 (三)苏菜 1.江苏菜的特点以及所包含的主要地区。 2.介绍苏菜的主要特点。 3.江苏菜的主要代表。 (四)粤菜 1.粤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粤菜的主要特点。

3.广东菜的代表菜主要有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太爷鸡、盐焗鸡、白灼虾、白斩鸡、烧鹅等。 (五)闽菜 1.闽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闽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闽菜的代表菜。 (六)浙菜 1.浙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浙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浙菜的主要代表菜。 (七)湘菜 1.湘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湘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湘菜的主要代表菜。 (八)徽菜 1.徽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徽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徽菜的主要代表菜。 五、动手实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菜系,制作一张宣传卡。

我国近年来社会阶层的划分情况

我国近年来社会阶层的划分情况 我们对社会阶层的分析和定位,其目的是要反映社会现状、阶层结构,使其成为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制定的依据。因此,对当前社会阶层的分析,应当尽可能地综合反映出各阶层具有的不同的共性、各阶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各阶层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以此为国家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化解这些冲突、解决这些矛盾提供必要的依据。要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就要正视各阶层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并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化解这些矛盾。 一、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的阶级基础和构成特点 社会阶层是对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社会群体的称谓,阶层不同于阶级,但是和阶级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同一阶级内部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基层,不同阶级的成员也可以组成同一个阶层。 建国以来,我国曾存在四个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剥削制度也自此消失。由此我国只存在着两个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也属于工人阶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分配方式的变化,一部分生产资料占有者逐渐脱离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基本阶级。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正常且符合我国现实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条件下,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阶级消亡创造条件,必须废除某些制度,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为了刺激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部分的保留某些阶级和制度,或者说,在新制度的绝对控制下容许旧制度的某些因素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以使和它能满足其要求的那部分生产力相适应。”[1]对这部分脱离基本阶级的人来说,尽管他们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剥削阶级、没有形成新的资产阶级,但是他们毕竟是现阶段保留下来的旧制度和旧阶级因素的集合与体现,相别于社会基本阶级。 因此,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的阶级基础发生了改变,已经不再只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或者说,我国当前社会各阶层再不会只来自于这两个基本阶级,而必须考虑到发生的新的变化。但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 同时,由于我国社会近年来发生的深刻变革,我国社会阶层构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特点为: 1,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阶级内部,阶层分化日益加大。在同一阶级内出现了具有相异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利益归属、价值取向、认同感的不同社会阶层。 2,分属不同阶级的成员因为其相近的经济景况、社会地位、共同的利益诉求等而可以成为同一阶层的成员;同一阶层的成员可以来自不同的阶级。社会阶层日益复杂化与多样化。 3,出现了不是来自于社会基本阶级的新的社会阶层。其成员构成包括如我国现在的各私营企业主等。这一类社会阶层和阶层成员是游离于我国社会基本阶级之外的。

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学构图》教案.doc

《学构图》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意: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略不同构图形式为图画带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形成初步的审美意识。 认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认识及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感知构图的形式美的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掌握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构图方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练习本、水彩笔。 作业要求: 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画一幅创作画,题材不限,选择一种构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直接引入正题,学生讨论,什么是构图?构图研究的是什么? 构图研究的是把你需要画的东西如何放在纸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讲究构图的图画,画面美观、有序,不讲究构图的图画,就会给人凌乱、歪斜的感觉。 2. 欣赏教材中画,思考不同的构图方法,作品会怎样?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学构图 二、创作与表现 1.欣赏、分析 构图有很多方法,画不同素材的图画,就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有哪些构图方式,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它们?

下面我们一边看幻灯片,一边了解各种构图方法及其运用。 井字形构图:适合什么样的作品?给人什么感觉?(在构图中,画面主体在井字形线上,显得主体突出、画面稳当。)S形构图:适合表现动态效果和向远延伸的效果。等讨论,小结: 1.三角形构图稳定 2.井字形构图严谨 3.S形构图流动 4.斜线构图爽利 2.学生作品分析讨论 (不同的构图表现在绘画时的体现) 3. 跟同桌同学交流:自己想画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构图? 4. 学生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进行巡视指导,对巧妙运用构图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构图方法运用不恰当的学生给予相关的建议 反思与评价 1.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对本次活动的感受 2.小结学生的意见后,补充书中介绍以外的构图方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课后拓展: ●对构图方法的多样性你有何理解? ●在绘画同样物体时可以用不同的构图方法,表现效果会有没不同? ●不好的构图会使画面出现哪些情况?

论设计艺术中的形式美

论设计艺术中的形式美 一件优秀设计作品的美感和对受众的视觉冲击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设计中的形式美因素,形式美既是一种时代潮流的体现,也是艺术风格的体现。对形式美的应用与表现反映了设计中对美的内在规律性的把握,是设计者在设计中表现美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好的设计就是美的。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我们现在研究形式美在各个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时,更应该注意到这种影响对设计风潮的意义。从定义上来说,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 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是从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则。简单来说我们平常所看到的自然景物或者人为景观,例如高大的杉树、耸立的高楼大厦、巍峨的山峦尖峰等,它们的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给人以上升、高大、威严等感受;而水平线则使人联系到地平线、一望无际的平原、风平浪静的大海等,因而产生开阔、徐缓、平静等感受。这些源于生活积累的共识,使我们在以后的应用中不自觉的按照这种法则进行设计,逐渐形成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艺术创作的范围很广,根据数学中举证的原理,我选择了产品设计、建筑艺术、平面艺术和雕塑与绘画这几个具体的方面举例来说明形式美在设计中的表现。 1.产品设计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代写硕士论文沿用本身的材料美,维持材料特征,从而创造出新的使用形式,就数芬兰的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他的作品是应用当地材料,结合现代工业精神与波罗的海地区传统进行创新,已成为国际上驰名的芬兰产品。“创造一种新的造型形式来表现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的依据有产品的特有的功能、设计师平时的审美素养和设计技巧、现代时尚的审美趣味、现代先进的制造技术、入机工程学的原理。不同的经营理念导致产品个性异样化与风格统一化并存的状况。”这便是对产品设计中体现形式创作的精辟解释。 2.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正是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造型美。例如希腊帕提农神庙,它距今已经有2400年的历史了,在建筑风格上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在形式上具有造型端庄,比例匀称的特点,千百年来的建筑设计师们在对希腊帕提农神庙进行了研究后一致认为,希腊帕提农神庙之所以这样美,就是因为他的长、宽和高都符合形式美的法则。由于形式美在建筑艺术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建筑家帕拉第奥在谈到建筑的形式美时,甚至认为“美产生于形式,产生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 3.雕塑与绘画中的形式美

中国社会的分层现象

摘要:自新中国建国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不断变化发展,原本 延续了几千年的固有的政治、社会分层不断分化、重组,使得原有的分层结构迅速的变得纷繁复杂。而准确的把握社会的分层,并把分层的趋势引导向有利于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当今政府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关键字:社会分层政治分层政治力量 什么是分层?一提到分层,特别是社会分层,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划阶级,订成分”,就容易让人联想到那段以阶级成分划人等级的时代。确实,以出身论阶级古来有之,《汉书·食贷志》曰:“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其实,社会分层并没有那么多的功利主义在里面,就像我们学习要分清难易一样,社会分层只不过是我们认识人类复杂的社会结构的一种简便方法,只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罢了。 一就建国以来的社会分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建国初期到三大改造完成时期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 解放初期。中国取得独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当时的社会阶层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当时的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知识分子,则被划入小资产阶级,即中国形成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四大阶级并存的局面当时的经济,在城市以国营企业为主,个体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并存,在农村则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 (二)三大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之前发展时期的社会阶层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关于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私营企业实行"国有化",在农村实行“农村社会化”的表述1954年以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名义载入宪法。总路线规定要在相当长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三大改造于1956年完成,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基调。 但是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社会却开始走向混乱,在农村,农村合作社出现,集体公社的生活造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的局面,严重挫伤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城市经济出现了“以钢为纲”错误思想。在社会阶级划分方面,出现了"文革"这一历史的倒退,"文革"中许多知识分子,许多的正派人生被以阶级定罪,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冤假错案,使共和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阶层及特点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一件大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单纯的公有制经济逐渐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转变,原来的三大职业体系——干部、工人、农民,受到根本性的冲击,1985年以后,政府放松了对农村居民的限制允许进城经商等,而几大阶级也开始分化与重组 1、工人阶级的分化重组。改革前,工人阶级成分十分纯粹,基本上是国有及集体企业工人,而改革后,“三资企业”兴起和壮大,逐渐形成了私营企业工人、外资企业工人、合资企业工人、乡镇企业工人等扩充,而且工人也不再单指原来的产业工人,工人开始分为了企业家阶层,“白领”阶层,普通工人,低收入工人。 2、农民阶级的分化与重组。在中国,农民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它具有三重涵义。一是职业的农民,二是阶级的农民,三是户籍的农民。职业的农民是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 计及反思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八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习本课首先要弄明白“构图”的含义,构图就是布局、章法的意思,是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物体的位置和关系。构图是一种专业性很强、较复杂,而且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作为一个美术基本知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构图知识为出发点,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浅显易懂的构图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构图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构图知识评价或欣赏美术作品。 3、让学生能够用构图法则进行绘画。 三、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 本课的重点我认为是“构图法则”,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我要采用对比法、展示法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到技能。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们都曾画过好多画,有时我们觉得画面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有时感觉所体现的景物整体情况不是太好,这是怎么回事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上种种情况就是你们还没学过构图的原因,在画画时不懂得如何布局画面,

画面上众多物体不懂得经营位置,所以就画不出很好的作品。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绘画的构图。 2、板书:绘画的构图 3、利用微课展示讲解构图常用的几种方式: 下面总结一下构图中的形与线,形在构图中主要是指关系形,人们把作品的构图框架归纳为S形、圆形、三角形等类型,并指出各有不同的特征。 S形:具有运动、优美、纵深的感觉,是我们中国画传统的、常用的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睡莲》。 圆形:有一种旋转滚动的感觉,又感觉饱满充实。代表作有《椅中圣母》。 三角形:这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舞女》《自由引导人民》等。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了以上构图的种种形式后,在平时的绘画中要活学活用,在实际绘画中,恰当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法则为我们的绘画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的构图讲解,加深学生对构图的理解。 4、教师课堂总结并板书 (1)构图中的“形”与“线”:S形、圆形、三角形等类型。 (2)构图法则:对比——点线、明暗、心理差异 均衡——对称均衡、非对称均衡 节奏——大小、长短、方圆、曲直

第6课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美术教学设计7】: 第6课艺术美与形式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语言元素、语言手段、语言规则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一些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经验,描述、分析自己身边的美与艺术的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 欣赏、判断 让学生欣赏“自然美、社会美”的图片及“艺术美”的作品,并判断其类别。 [提问](1)、请指出哪几件作品是体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并举例出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美。 自然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参岑) 社会美:社会美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直接形态,如物质环境、物质产品、人的服饰仪表、行为举止、话语谈吐等,这类社会美是形之于外的,可以直接感知的,我们的审美活动大都体现在这一范围之内。 社会美的另一种形态是间接形态,如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时代精神、社会治安、社会风尚等等,这类社会美并不体现在某一具体现象上,而是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我们需要透过复杂的现象,经过分析思考,才能掌握其中的本质。总之,这类社会美我们无法直接欣赏,只能间接地进行体味,这无疑增加了欣赏活动的难度。 (2)、罗丹的《欧米艾尔》,我们能不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这种作品的艺术美呢? [讲述] 《欧米艾尔》既不“漂亮”,也不“好看”,但给我们以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作品传递给我们一种“残缺美”或是“凄美”。 [提问] 漂亮、好看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讲述] 如果我们要掌握美术鉴赏的标准,那么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艺术美和形式美。 二、展开新课 1、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比较、分析 (1)《开国大典》的摄影相片与油画作品比较

中国八大菜系基本知识

中国八大菜系基本知识 作为一名餐厅服务人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菜品知识,这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 菜肴,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因物产、气候、历史条件、饮食习俗的不同,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形成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并被后人所公认的地方菜。中国地大和物博,民族众多,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公认的四大菜系有鲁菜、川菜、苏菜、奥菜,后又细分化,发展为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浙菜、闽菜,微菜、湘菜。 一、山东菜系 简称鲁菜,主要由济南菜和胶东菜组成。它是我国北方菜的代表,华北、东北等地的菜肴,均受山东菜的影响。山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北魏山东人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已记载有山东菜百种以上,烹调方法有蒸、煮、烧、炖、酿、煎、熬、烹、炸、腊、泥烤等,这是我国最早的菜谱。明清时期鲁菜的品种和质量不断丰富和提高,济南、胶东两地方菜传入宫延,成为御膳的主体。鲁菜在我国是影响最大的菜系之一。 鲁菜可分济宁、济南、胶东三个分支。济宁地区以烹制河鲜及干鲜珍品见长,自成一体。济南菜取材广泛,品种多、以清香、鲜嫩、味纯为特点,口味略咸,尤精于制汤。胶东菜主要以烹制海味见长,以鲜为主,口味清淡,厚汁厚味。鲁菜选料精,制作细,宴会以丰盛实惠著称。 鲁菜著名代表葱烧海参、油焖大虾、九转肥肠、油爆双脆、烩乌鱼蛋汤、锅塌豆腐、奶汤蒲菜等。 二、四川菜系 简称川菜,主要由成都菜和重庆菜组成,历史悠久,享誉中外。 四川菜系的烹调技艺精深,调味品多,很有特色。菜肴的口味丰富而独特,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称。川菜口味特点是甜、咸、酸、麻、辣、香、鲜、嫩、软、脆十味皆备,又以麻、辣、酸为主。四川菜约有300多个品种,代表菜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灯影牛肉等。 三、江苏菜系 简称苏菜,主要由淮阳菜、苏州菜和南京菜组成。 淮阳菜包括扬州、镇江、淮安一带的菜肴,其特点是少用酱油,紧油重味浓为主,菜肴油而不腻,烂而不糊,代表菜有清蒸鲥鱼、扬州锅巴。 苏州菜包括苏州、无锡两处的地方菜肴。其特点是细切粗斩,制作精细,用料考究,口味浓中带甜,侧重酥烂鲜香,代表菜有叫花鸡、松鼠鳜鱼等。南京菜以烹制鸡鸭见长,特点是滋味柔和,咸淡相宜,厚汁本味,鲜香酥嫩,代表菜有南京扒鸡、清炖八宝鸡、煨三鸭等。 四、广东菜系 简称粤菜,包括广州、潮州、东江三个地方菜。粤菜用料广泛新奇,蛇、狗、猫、猴都能制成美味佳肴。菜肴清淡、生脆、爽口。在口味上,清、香、酥、脆、浓和咸、甜、酸、辣、苦、鲜五滋六味皆备。主要菜肴有烤乳猪、龙虎斗、开煲狗头、白斩鸡、东江、盐浇鸡等。 五、浙江菜系 简称浙菜,由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组成。其中以杭州菜为代表。杭州菜形成于南宋时期。

获奖作品浅谈舞蹈作品中的构图艺术-音舞班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谈舞蹈作品中的构图艺术 学院:艺术学院 专业:09音乐舞蹈 学号:0210 学生姓名:宋波 指导教师:高锐 2013 年 5月6 日

浅谈舞蹈作品中的构图艺术 教学院:艺术学院学生姓名:宋波 专业班级:09级音乐舞蹈教育指导教师:高锐助教摘要:构图一词来源于美术用语,是绘画中形成一个完美画面的技术要素,同样也是舞蹈创编不可缺少的技术要素之一。我想针对舞蹈中的构图艺术在导师的引导下,对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经过实践和学习总结领悟到的技巧和规律以及对构图艺术的理解,来做进一步的探讨学习,让自己领悟舞蹈构图在舞蹈表达方面的重要意义,希望从中归纳总结出一些可以提高构图能力的方法。既使自己在舞蹈构图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为自己在舞蹈构图应用方面提供更多的思想依据。 关键词:舞蹈构图技法规律探索 On the dance piece composition art Abstract:Composition comes from the word art terms, painting a perfect picture of the technical elements, also dance compose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technical elements. I would like for the art of dance composi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structors in everyday life learning through practice and learning summary insight into techniques and laws, as well a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 of composition do further discuss the study so that they can deeply comprehend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dance composition dance expression, hoping to summarize some ability to improve the composition and scientific composition. Even if he be further improved in dance composition, but also for their dance composition applications more science based on the idea. Keywords: Dance composition,Techniques,Law,Explore 目录 引言 (1) 一、舞蹈构图的基本原理 (1) 二、舞蹈构图的一般规律 (2) 1整齐一律 (2)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作为视觉艺术、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的美术,总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如线条、色彩、空间、构图和材质等形式要素及其组合关系构成的形式美作用于人的感观,使人们透过艺术作品的形式认识其内容,获得审美的感受。如果说美术创作过程是从内容到形式,那么美术鉴赏则是一个逆向过程,即从形式到内容,前者的终点成为后者的起点。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和生活内容的变化,美术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在继承、借鉴旧有形式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艺术形式。 那么,什么是作品的形式呢?形式,是指构成事物诸要素的结构和显现方式。“形”即称“原形”,包括原始形、自然形;“式”指“法式”、“法则”。“形”是自然的,“式”是人为的。“形式”是指将自然形态经过人为加工而成为一种新的美的形式。作为内容存在方式的形式,包含两方面的联系,首先是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和排列方式,称为内形式,它是尚在美术家头脑中的反映形式、精神形式。其次是与内部结构相关联的外部表现形态,即呈现于感觉形象的外观,称为外形式。内形式直接体现事物内在要素的构成关系,因而与事物的内容紧密相关。事物的外在形式具有独立审美价值,而形式美则是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内形式与外形式好比建筑物的结构与造型,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可采用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这是它的内形式;建筑物的外观造型、细部装饰、门窗柱及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这是它的外形式。事物的外形式美,总是诱发人们去欣赏它。形式美具有抽象性,因而具有某种朦胧的审美意味。原始图案,如鱼、蛙、虫等,经历了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过程,人们从图案上点线面的组合关系及几何纹样的变化中很难看出有什么明确的社会内容,获得的仅是审美意味。现代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用“有意味的形式”来解释图案的形式美是有一定道理的。实际上这种抽象的图案是人类在实践中积淀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以至逐步脱离了原来的内容而形成的。

详解中国八大菜系

详解中国八大菜系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的流派。其中国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一、川菜四川菜系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主要由重庆、成都及川北、川南的地方风味名特菜肴组成,烹制方法有煎、炒、爆、熘、锅贴等近40种3000余种。川菜的味型之多,居各大菜系之首。 四川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为川菜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川菜的代表菜很多,有"干煸牛肉丝"、"水煮牛肉"、"宫宝鸡丁"、"麻婆豆腐"、"酸菜鱼"等。 川菜的特点之一:注重调味 调味品复杂多样,有特点,讲究川料川味。调味品多用辣椒、花椒、胡椒、香糟、豆瓣酱、葱、姜、蒜等。以多层次、递增式调味方法为见长,味型多。 川菜的特点之二:烹调手法 烹调手法上擅长小炒、小煎、干烧、干煸。此外,川菜讲究汤的制作及使用。 川菜的特点之三:复合味型川菜 主要有咸鲜味型、家常味型、麻辣味型、糊辣味型、鱼香味型、姜汁味型、酸辣味型、糖醋味型、荔枝味型、芥末味型、甜香味型、椒麻味型、怪味型。 二、鲁菜山东菜系 鲁菜,又叫山东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善于以葱香调味,如烤鸭、烤乳猪、锅烧时子、炸脂盖等。 济南菜在烹调手法上擅长爆、烧、炒、炸,菜品突出清、鲜、脆、嫩。济南的传统菜素以善用清汤、奶汤著称。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菜驰名。擅长爆、炸、扒、蒸,口味以鲜为主,偏重清淡,注意保持主料的鲜味。山东菜总的特点在于注重突出菜肴的原味,内地以咸鲜为主,沿海以鲜咸为特色。 山东菜的代表菜有"蟹黄海参"、"白汁裙边"、"干炸赤鳞鱼"、"菊花全蝎"、"山东蒸丸"、"九转大肠"、"福山烧鸡"、"鸡丝蛰头"、"清蒸加吉鱼"、"醋椒鳜鱼"、"奶汤蒲菜"、"红烧海螺"、"烧蛎黄"等。 三、苏菜江苏菜系 江苏东滨大海,西拥洪泽,南临太湖,长江横贯于中部,运河纵流于南北,境内有蛛网般的港汉,串珠似的淀泊,加以寒暖适宜,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春有刀鲸夏有鳃,秋有肥鸭冬有蔬",一年四季,水产禽蔬联潮上空,这些富饶的物产为江苏菜系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江苏菜系主要由淮扬、金陵、苏锡、徐海四个地方菜构成,其影响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淮扬风味以扬州、两淮(淮安、淮阴)为中心,以大运河为主干,南起镇江,北至洪泽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