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

生物制药综述

高艺娜:浅谈川贝母的研究进展2011年04月08日

浅谈蛋白质折叠的研究进程

高艺娜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08-1班2008031108 116600)

摘要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近年来已经成为结构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蛋白质折叠的研究进程,并对蛋白质折叠的基本概念,机制,研究概况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蛋白质;折叠;分子伴侣;机制;研究

蛋白质折叠是生物学中心法则中至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重大生物学问题。[蛋白质像是一个微小而精密的机器。在蛋白质实现它的生物功能之前,它们会把自己装配起来。虽然蛋白质折叠是对所有的生物体系来说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对人类而言仍然是个未解之谜。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多种多样蛋白质,比核酸分子复杂的多,而且具有形形色色的功能,几乎参与了生命活动的所有方面并起着关键作用。但最终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特定三维构象是具有生物学活性或功能的,这种特定空间结构受到轻微破坏时,生物学功能就受到影响或丧失,新生的蛋白质如何形成有活性或共能的机构以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是蛋白质折叠研究需解答并去解决的问题。

1 基本概念

结构决定功能,仅仅知道基因组序列并不能使我们充分了解蛋白质的功能,更无法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蛋白质可凭借相互作用在细胞环境(特定的酸碱度、温度等)下自己组装自己,这种自我组装的过程被称为蛋白质折叠。

2 蛋白质折叠机制的理论模型

2.1 框架模型(Framework Model)

框架模型[4] 假设蛋白质的局部构象依赖于局部的氨基酸序列。在多肽链折叠过程的起始阶段, 先迅速形成不稳定的二级结构单元;二级结构框架相互拼接,肽链逐渐紧缩,形成了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这个模型认为即使是一个小分子的蛋白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的进行折叠, 其间形成的亚结构域是折叠中间体的重要结构。

2.2 疏水塌缩模型

(Hydrophobic Collapse Model)

在疏水塌缩模型中,疏水作用力被认为是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的因素。在形成任何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之前首先发生很快的非特异性的疏水塌缩。

2.3 扩散-碰撞-粘合机

(Diffusion-Collision-Adhesion Model)

该模型认为蛋白质的折叠起始于伸展肽链上的几个位点,在这些位点上生成不稳定的二级结构单元或者疏水簇,主要依靠局部序列的进程或中程(3-4个残基)相互作用来维系。球形中间体调整为熔球态结构。最后熔球态转变为完整的有活力的天然态。

2.3 成核-凝聚-生长模型

(Nuclear-Condensation-Growth Model)

根据这种模型,以“折叠晶核”为核心,整个肽链继续折叠进而获得天然构象。晶核的形成是折叠起始阶段限速步骤。

2.4 拼版模型(Jig-Saw Puzzle Model)

高艺娜:浅谈川贝母的研究进展

此模型的中心思想就是多肽链可以沿多条不同的途径进行折叠, 最终都能形成天然构象, 而且沿每条途径的折叠速度都较快。另一方面, 外界生理生化环境的微小变化或突变等因素可能会给单一折叠途径造成较大的影响,但不会从总体上干扰多肽链的折叠。

3 蛋白质折叠研究的概况

蛋白质作为生命信息的表达载体,它折叠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是其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基础,既这个一维信息向三维信息的转化过程是表现生命活力所必需的。自从20世纪60年代,Anfinsen基于还原变性的牛提出了“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了形成其热力学上稳定的天然构象所必需的全部信息”的“自组装学说”以来,随着对蛋白质折叠研究的广泛开展,人们对蛋白质折叠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扩展。“自组装热力学假说”得到了许多体外实验的证明,的确有许多蛋白在体外可进行可逆的变性和复性,尤其是一些小分子量的蛋白,但是并非所有的蛋白都如此。而且由于特殊的环境因素,体内蛋白质的折叠远非如此。

3.1 体外蛋白质折叠研究概况

近年来,以溶菌酶为材料深入研究了体外的蛋白质折叠过程。伸展态的溶菌酶在体外的折叠过程为;α结构域中的两个α螺旋先形成,其次是形成另外2个α螺旋,再次是形成β结构域。整个过程约需2秒钟【3】。这些研究表明 ,对大多数小分子蛋白质来说,变性的蛋白质在没有外来援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再折叠达到天然状态。

一.无秩序态的瓦解和二级结构的形成。

二.二级结构的稳定阶段。

三.多途径折叠。不同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的联合和装配方式不同,即通过多途径导致从变性态转变为天然态。

四.走向天然态。通过稳定二级结构的相互作用进入天然状态。这一阶段是折叠的最后过程,比早期过程慢。在这一阶段,侧链被包装在特定的位置,分子变得越来越紧密,成为有特定三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3.2 体内蛋白质折叠研究概况

体内蛋白质折叠的环境与体外是很不同的。体外蛋白质折叠的环境单纯 ,折叠从完整的肤链开始。一般情况下,体外折叠效率低而体内折叠效率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至少有二类蛋白质因子参与了体内的蛋白质折叠过程-类是酶 ,包括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和脯氨酞顺-反异构酶。另一类是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分子伴侣是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蛋白质,是由若干在结构上不相关的蛋白质家族组成的。它们能结合其它蛋白质并使其稳定处于非天然态构象,然后通过有控制地释放而促进这些蛋白质的正确折叠,但自身并不成为被折叠的蛋白质的一部分[4]。近几年关于分子伴侣的研究进展很快,已鉴定的很多,其中研究得最多的2个分子伴侣家族是Hsp70和Hsp60.

4 蛋白质折叠今后的研究方向

4.1 蛋白质折叠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研究人员用实验、理论、计算机模拟等不同手段致力于蛋白质折叠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蛋白质折叠技术的研究促进了人们对蛋白质折叠机理的认识。例如著名的蛋白质折叠的能量漏斗模型、阐明了单域小蛋白的两态折叠机制等。王炜等[12]用球柱形约束模拟细胞拥挤环境,构建了一个蛋白质折叠和二聚化的理论模型。他们发现当两个单体蛋白质链相距较远时,它们经历无规的布朗扩散运动,而当其靠近时,则经历协作的折叠和聚合。随着有效分子浓度增加,二聚蛋白的热力学稳定性增强,二聚化动力学过程被加快。从中确定细胞中分子浓度与蛋白质二聚化动力学的优化关系。

Bryan等[13]通过构建了两种高度相似的氨基酸序列而空间结构和功能迥异的链球菌蛋白质GA88和GB88。二者氨基酸残基相似高达88%,但GA88主要是由α螺旋构成,GB88则由α+β构成,并且它们对PH敏感度不同。这给我们提供一个难得机会探索蛋白质的折叠,通过比较二者变性、复性的过程,发现在肽链序列上相隔较远的氨基酸残基间的疏水作用力对维持和稳定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具有重要影响。

预测蛋白质结构成为研究蛋白质折叠的一个热点。目总体上说, 蛋白质结构的从头预测法涉及三方面的工作[15]一是归结出能更好地反映氨基酸间相互作用和环境条件等的数学模型;其次是建立更有效地区分目标结构正确与否的识别方法;三是发展更高效的搜索方法用于功能构象的搜索。

M.J. Aman等[16]发现蛋白质折叠是多肽链中氨基酸残

生物制药综述 3

基发生窄频带计量事件的结果。优先发生反应的氨基酸残基并不会导致蛋白质的折叠。在这一点上,值得注意的是优先反应的氨基酸残基具有引导蛋白质折叠的潜能。

4.2 研究意义与研究前景

蛋白质折叠的理论意义是将揭示生命体内的第二套遗传密码。蛋白质折叠的研究,比较狭义的定义就是研究蛋白质特定三维空间结构形成的规律、稳定性和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在概念上有热力学的问题和动力学的问题;蛋白质在体外折叠和在细胞内折叠的问题;有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问题。它还存在重要的潜在应用前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 DNA重组技术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但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往往形成无活性的、不溶解的包涵体。折叠机制的阐明对包涵体的复性会有重要帮助。二.许多疾病,如阿兹海默症,疯牛病,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还有帕金森氏症等正是由于一些细胞内的重要蛋白发生突变,致

7 展望及小结

蛋白质聚沉或错误折叠而造成的。因此,深入了解蛋白质折叠与错误折叠的关系对于这些疾病的致病机制的阐明以及治疗方法的寻找将大有帮助。

三.DNA重组和多肽合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按照

自己的意愿设计较长的多肽链。但由于我们无法了解这一多肽将折叠为何种构象,从而无法按照自己意愿设计我们需要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四.基因组序列的发展使我们得到了大量的蛋白质序列, 结构信息的获得对于揭示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依靠现有手段( X- ray晶体衍射,NMR及电镜)测定蛋白质的结构需要较长的时间, 因此结构解析的步伐已落后于发现新蛋白的步伐。

另外, 我们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配体与蛋白质的作用等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也有赖于蛋白质折叠机制的阐明。

高艺娜:浅谈川贝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 王天志,杜蕾蕾,王曙.川贝母的研究进展[J].

华西药学杂志,2001,16(3):200-203

[2] 张荣发.川贝母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

2006,15(8):62-63. [3] 李萍,季晖,徐国钧等.贝母类中药的镇咳祛痰

作用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

24(6)3,24(6):360-361

[4] LIN Ge,Yee2Ping

Ho,LIPing,etal1Puqiedinone,a novel

alphacevanine alkaloid from the bulbs of

Fritillaria puqiensis,an antitussiv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

rods,1995,58(11):1662-1664

[5] LI Song-in,LIN Ge,CHAN

Shun-an,Determination of the major

isosteroidal alkaloids in bulbs of

Fritillaria by high2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J]Chromatography2001,909(2):

2071

[6] Shun-wan,LISong-lin,LIN Ge,etal

Pharmacokinetic study and determination of imperialine,the major bioactive

component in an titussive Fritillaria

cirrhosa,in rat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lAnaBiochem ,2000,285(1):1721

[7] 王艳红,郑有兰.中药几种贝母中 8种无机元

素的含量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

究,2004,21(6):30-32.

[8] 王超群,易敏之. 川贝母枇杷糖浆中贝母素甲

的含量测定[J].江西中医学院学

报,2006,18(1):32-34

[9] 黄镇光,郑坚雄.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中贝

母素乙含量测定 [J].中药材,2000,23(6):356. [10] 蓝日盛,辛宁,樊泽华.不同采收期及加工方法

的川贝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J].广西中医

学院学报,

2000,17(3):93-94.

[11] 李松林,李萍,林鸽,等.药用贝母中几种活性

异甾体生物碱的分布[J].药学学

报,1999,34(11):842- 847.

[12] 李文彦,毕开顺,乔延江,等. 柱前衍生化高效

液相色谱法测定伊贝母中西贝素的含量

[J].中国药学杂志 1997,32(6):363-365.

[13] 张庆林,王爱芹,宋京.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小

鼠血浆中贝母乙素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

2000,35(10):688-689.

[14] 朱丹妮,谭丰萍,高山林.HPLC-ELSD分析测定

贝母类药材中生物碱成分[J].药物分析杂

志,2000,20(2): 87-91.

[15] 赵霞,陆阳,陈泽乃.毛细管电泳法定量分析贝

母中几种生物碱[J].中草

药,2001,32(2):116-118.

[16] 陈士林,贾敏如等.川贝母野生抚育之群落生

态研究[J].中国中药杂

志,2003,28(5):398-402.

[17] Teksen M,AytacZ.New Fritillaria L.taxa

from Turkey[J].Isra-l J Plant

Sci,2004,52(4):347-355.

[18] Jiang Y,Li H, Li P.Ster oidal alkal oids

from the bulbs of Fritillaria

puqiensis[J].JNat

Prod,2005,68(2):264-267.

[19] 李强,傅华龙.组培川贝母鳞茎形成和发育过程

中的同功酶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6): 610-613.

[20] 李强,凌丽俐,傅华龙等.低温诱导对组培川贝母

胚状体成苗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3,40 (2):367-370.

[21] 李慧,黄培军.川贝母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J].

食品与药品,2006,8(1):76.

[22] 刘震东,程世琼,王曙.聚酰胺薄膜色谱鉴别栽培

的川贝母[J].华西药学杂志,2006,21(1):

64-66.

[23] 王晓杰.用川贝母组方治疗肝硬化腹水[J].中医

杂志,2004,45(6):410.

生物制药综述 5

[24] 陈晋宇.川贝母治小便淋沥[J].中医杂

志,2004,45(6):412.

[25] 朱金宏.活血散结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 180例

[J].河南中医,2006,26(3):40.

基发生窄频带计量事件的结果。优先发生反应的氨基酸残基并不会导致蛋白质的折叠。在这一点上,值得注意的是优先反应的氨基酸残基具有引导蛋白质折叠的潜能。

4.2 研究意义与研究前景

蛋白质折叠的理论意义是将揭示生命体内的第二套遗传密码。蛋白质折叠的研究,比较狭义的定义就是研究蛋白质特定三维空间结构形成的规律、稳定性和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在概念上有热力学的问题和动力学的问题;蛋白质在体外折叠和在细胞内折叠的问题;有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问题。它还存在重要的潜在应用前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 DNA重组技术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但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往往形成无活性的、不溶解的包涵体。折叠机制的阐明对包涵体的复性会有重要帮助。二.许多疾病,如阿兹海默症,疯牛病,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还有帕金森氏症等正是由于一些细胞内的重要蛋白发生突变,致蛋白质聚沉或错误折叠而造成的。因此,深入了解蛋白质折叠与错误折叠的关系对于这些疾病的致病机制的阐明以及治疗方法的寻找将大有帮助。三.DNA重组和多肽合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较长的多肽链。但由于我们无法了解这一多肽将折叠为何种构象,从而无法按照自己意愿设计我们需要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四.基因组序列的发展使我们得到了大量的蛋白质序列, 结构信息的获得对于揭示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依靠现有手段( X- ray晶体衍射,NMR及电镜)测定蛋白质的结构需要较长的时间, 因此结构解析的步伐已落后于发现新蛋白的步伐。

另外, 我们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配体与蛋白质的作用等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也有赖于蛋白质折叠机制的阐明。

全国生物制药企业排名

全国生物制药企业排名(最新版) 北京集琦医药网络有限公司信息部 升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1? ?? ?? ?? ?? ?? ? 山东山松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 ?? ?? ?? ?? ?? ?? ?? ? 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 ?? ?? ?? ?? ?? ?? ?? ??? 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 4? ?? ?? ?? ?? ?? ?? ?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5 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

辽宁诺康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7 福建省石狮市华宝集团公司8 广西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9 上海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0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11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2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3 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4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15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16 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17 四川蜀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8 烟台东诚生化有限公司19 扬州市三药制药有限公司20 巩义市惠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1 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2

山东天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3 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4 溧阳市维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5 莱阳方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6 徐州万邦生化制药有限公司27 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8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29 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0

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31 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32 苏州工业园区赛康德万马化工有限公司33 莱阳祥和生化制品有限公司34 威海环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5 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36 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37 南通双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38

生物制药产业SWOT分析

生物制药产业SWOT分析 生物制药业是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等现代生物 技术生产药物的行业。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于1989年,为促进其迅速发展, 在国家“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将生物技术产业工程列入国家十二大高技 术工程。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共计400余家,2007年,我国生物生化药品 实现销售产值约517.1亿元,同比增长41.3%,大大超过医药行业的增长速度。2008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由于医药产品的刚性、生物制药产业 对国际市场的较低依存度、生物制药产业依然实现了30.65%的增长速度。 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 S)分析 1.生物药品的特性决定了生物制药产业的有利地位 生物制药这一领域有其独特之处,可以达到传统医药无法或者很难达到的 效果。例如采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与传统生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优 良菌种,可以改良抗生素的工艺技术;在肿瘤治疗中,抗体药物可以避免“敌我 不分”的问题,导向治疗,不伤及正常组织和细胞;利用基因工程开发血液替代品,可以改善目前血液制品供求不足的现状;随着预防治疗性疫苗、基因治疗、免疫 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和细胞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等前沿领域的发展与突破,生物制药产业将处于有利地位。 2.生物制药产业科技含量高、利润高、成本低 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的销售状况 占医药行业比重年增长率(%)医药类型销售产值(亿 元) 生物化学药品571.1 9.2% 41.3% 医疗器械859.9 13.9% 24.9%

分析2010年化学药品、中药、、生物化学药品、医疗器械四类医药产品, 发现生物化学药品的年增长率最高;同年,生物制药产业以占整个医药产业6% 的主营业务收入、7.7%的资产总额实现了占医疗产业11%的利润。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生物制药产业是一个高利润低成本的产业。 劣势(weaknesses ,W )分析 1.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低 (1)产业集中度低,很难形成规模效应目前成立超过10年的生物制药企业不 足10%,混合型制药企业比专业的生物制药企业规模大,研发投入多,但利润率低。

国内市场主要疫苗和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情况

医药生物技术产业 一、概述 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是指应用重组DNA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生物反应器、蛋白质工程、克隆技术、干细胞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高通量筛选等技术,所生产的药品或试剂、医疗诊断手段、医疗器械及相关产品所行成的产业。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是以上技术研发成果的规模化生产,本文着重介绍生物技术药物、疫苗、血液制品、生化药物、诊断试剂、抗生素六大方面。 二、生物技术药物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2002年10月在杭州西湖博览会有关生物医药论坛上表示,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中国已经步入了国际先进国家的行列,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他在报告中说,目前中国在以下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正在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化转化,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已初具规模;人工血液代用品即将进入临床研究;体细胞克隆和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B型血友病、恶性肿瘤、梗塞性外周血管等6个基因治疗方案已进入了临床疗效研究;纳米技术开始应用于医药研究;肿瘤免疫治疗、抗血管治疗、组织工程、生物芯片和干细胞等技术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重要进展。 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已初具规模,2001年中国生物工程产业产值达200多亿元,中国已拥有生物制品企业270家,其中

有生产能力的60多家,产品主要是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据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的统计,上市的医药企业共81家,其中主营生物制药的上市公司11家(见表1),涉足生物工程制药的上市公司共160多家。冠以“生物”为股票名称的上市公司4家:海王生物、天坛生物、四环生物、健特生物。 表1 主营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一览表

生物制药在中国之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生物制药在中国之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F1640201 瞿清辉716401910019 1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 1.1国外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自1971年世界上第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诞生以来,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从目前来看,生物制药产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从事生物制药的企业,约占世界总量的2/3,每年的科研经费也超过了50亿美元,已经成功研发和正式投放市场的生物工程药物也有40多个,总的来说,美国在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方面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国家。欧洲在生物制药方面虽然整体落后于美国,但其发展势头迅猛,在生物制药的某些领域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甚至超过美国。日本在生物制药产业上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研发经费投入较多,部分公司的实力甚至超过美国和欧洲。除此之外,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度等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不断吸纳世界范围内的投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生物制药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1.2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比较晚,经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目前以基因工程药物为核心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已经初具规模。据统计,目前全国注册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已经超过了200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吉林、山东、辽宁等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的地区。 虽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比较晚,但是我国非常重视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家发展规划已经将生物制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生物制药产业基地,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未来充满希望,发展形势良好,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存在的问题 2.1产业结构不合理 截至目前,我国虽然已有200多家从事生物制药的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大多规模较小,大多是一些民营企业和外商企业,无法与国际大鳄相竞争,此外,市场陷入同质化竞争格局,另一方面,虽然这些公司打着生物制药的旗号但实际生产的生物药物所占比重并不高。更重要的是,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整个制药产业中所占的比重约为7.36%,远低于全球生物制药业在整个制药行业所占的比重。 2.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发达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生物制药的研发和生产,相比而言我国的投入远远不够。另外,从申请的生产专利来看,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申请的生物技术专利可以达到全部专利的50%以上,而我国申请的生物技术专利不足全部专利的1%。此外,由于我国生物制药缺乏核心技术,至今没有一个在技术和市场上有明显优势的产品,目前所畅销的药品还是十几年前开发的旧品种,新上马的生物制药企业还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 2.3生物医药系统平台建设不足 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长期性的平台建设和大环境建设的问题[4]。如国内资本市场不完善,生物制药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困难,限制了生物制药企业的资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新研发的技术无法很快投入实际应用;专利保护不到位,生物制药领域浮躁作风现象严重;现行药品招投标机制、流通体制等不适应快速发展的生物制药产业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生物医药系统平台建设水平不足有关,都严重制约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4产业规模小 2002年,美国30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净销售额就达到5670亿美元。而我国生物产业规模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

生物制药行业 研 究 报 告

一、医药行业管理体制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国家卫生部所属机构,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管 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国家药监局在药品监督的 主要职能包括: (1)制定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规划并监督实施,参与起草相关法律法规和 部门规章草案; (2)负责药品、医疗器械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负责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质量管理规 范并监督实施; (3)负责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和监督管理,拟订国家药品、医疗器械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 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再评价和淘汰,参与 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 度,组织实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4)负责制定中药、民族药监督管理规范并组织实施,

拟订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组织制定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 (5)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及精神药品,发布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信息; (6)组织查处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违法行为; (7)指导地方食品药品有关方面的监督管理、应急、稽查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8)开展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有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药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无《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不得生产药品。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办的药品生产企业还应当符合国家制定的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防止重复建设。 研制新药,必须按照规定如实报送研制方法、质量指标、药理及毒理试验结果等有关资料和样品,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完成临床试验并通过审批的新药,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发给新药证书。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17-07-28分析师吕祖山药时代 作者:分析师吕祖山) (本文转自:益通资产 一、世界医药近况 1、全球医药快速增长 全球医药得益于主要药品的专利将陆续到期和新兴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这些年取得了快速发展,2016年全球药品销售额突破1.1万亿元,2011-201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其医药市场占比大幅提高,从2005-2016年的十年间新兴经济体医药市场份额由原先的12%提升到了30%。

2、医药研发支出大 2016年全球医药研发支出达到了14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同时期国内规模以上的药企研发支出达到了607.2亿元,同比增长27.5%。制药行业研发支出占比持续保持在高位,全球制药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1%,国内制药龙头企业在这一比重上略低,达到了12%,体现了制药行业高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特点。 全球的药物研发正在逐渐升温,这主要基于癌症、糖尿病、认知障碍和炎症等疾病治疗领域中一些新分子药物的出现、诊断和治疗的紧密结合和相辅相成,以及人们对传统商业模式依赖性的下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3、医药并购风行全球 2015年是生物医药界并购很强劲的一年,但出乎业内预料的是2016年医药行业的收购交易额和交易量都有明显的下降,当年全球生物医药并购前十位交易量为1956.06亿美元,较2015年的3039.26亿美元下降了36%。2016年医药行业最大的一笔并购是德国巨头拜耳以660亿美元收购农业巨头孟山都,其次是夏尔320亿美元收购Baxalta,相比于2015年辉瑞1600亿美元收购艾尔健、阿特维斯405亿美元收购艾尔健全球制药业务都有所下滑。预计2017年制药公司之间的大交易将会增加,各家公司将会拿出更多的现金,寻找重要的资产来扩张产品线。 二、中国医药工业现状 2016年中国药品终端市场总体规模达到了13775亿元,同比增长7.6%,较2010年增长近2倍。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不但主营业务收入逐年增长,而且利润总额也是逐年增长。据统计2015年医药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85.2亿元,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工业增速8.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2768.2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4.5个百分点。在子行业中,生物制品的利润率增幅尤为明显。 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但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美国、欧盟、日本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率已经分别达到59%、19%、17%,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只占有不及5%。 预计2016-2020年五年间,中国医药市场的整体增速在7%左右,2018年和2019年将会有不少新药品上市,但是2019年之后由于有很多产品的一致性评价面临过期,可能会对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提出新的挑战和行业格局的变化。 三、生物医药产业特点 1、产品回报率高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低污染的特征。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很高。一种新生物药品一般上市后2-3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能高达10倍以上。

生物制药的发展概述

生物制药的发展概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生物制药的发展概述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生物制药的发展历史,指出了如今生物制药的一些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对近年来生物制药领域里的一些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概述,对目前的生物制药领域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生物制药发展历史现状趋势 前言 生物制药主要是指运用了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技术,从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等自然界的生物材料中提取原料或者人工合成与其相同成分的原料制作出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的医药用品。本文将简单的介绍生物制药的发展历史和我国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并对此现状做出简单的分析及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未来发展的小建议[1]。 1.生物制药的发展历史 生物制药的世界发展历史 生物制药可以说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生物制药历史上的一些重大药品的发明: 1986年,第一个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允许上市, 此药物是用来防止肾移植排斥的,于同一年第一个基因重组的疫苗即乙肝疫苗和第一个抗肿瘤生物技术的药物干扰素也开始上市。1987年,第一个用动物细胞表达的基因工程产品开始上市。1989年,生物技术药物EPO 被允许上市。1990年的人源抗体制备技术的创立,让世界惊叹。1994年,第一

个基因重组嵌合抗体匆匆上市。1997年,第一个肿瘤治疗的治疗性抗体上市,同年第一个组织工程产品组织工程软骨也开始上市。1998年,既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反义寡核苷酸药物上市,此药品是给AIDS 病人治疗由于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视网膜炎,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时 Neupogen 成为生物技术药物中的重要研究,这一年甚至出现了第一次分离培养了人胚胎干细胞,极大推动了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就,代表着对人类基因组的初步探索成功。2002年,第一个治疗性人源抗体获准上市。2004年,中国允许了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的重组人腺病毒[2]。 这些药物的开发与研究使生物制药产业蓬勃发展起来,为生物制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史 我国的发展历史 生物制药最早在我国出现的时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在随后的计划经济之中相对滞后,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重视起来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以后也取得了飞快的进步。并且在国家发布的政策的支持下,使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迅猛,并且逐渐缩短了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不仅如此,我国在现代生物制药产业技术上的发展也越来越少,甚至开始改善传统的生物制药技术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不差的成绩。并且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药产品也在不断增加。不仅打破了一部分国外的技术封锁,缩小了与其他发达国家在生物制药领域方面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可以进行独立专业研究的工程人员,为未来的发展做好技术储备[3]。 发展中的弊端与不足 但是我国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弊端与不足,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及前景

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及前 景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直到年代初才开始将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但在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国家“”高技术计划的大力支持下,使这一领域发展迅速,逐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产品从无到有,基本上做至了国外有的我国也有,目前己有种基因工程药物和若干种疫苗批准上市,另有十几种基因工程药物正在进行临床验证,还在研究中的药物数十种。国产基因工程药物的不断开发生产和上市,打破了国外生物制品长期垄断中国临床用药的局面。目前,国产干扰素α的销售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进口产品。我国首创的一种新型重组人γ干扰素并已具备向国外转让技术和承包工程的能力,新一代干扰素正在研制之中。 我国目前登记在册的生物技术企业共有家,但其业务真正涉及到基 。 取得基因工程药物生产文号的不足家。全国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公司总销售额不及美国或日本一家中等公司的年产值。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参与国际竞争。 “入世”以来对我国生物制药行业造成的冲击 ⒈进口生物药品的冲击 从进口关税的角度看,以前制剂药品进口的关税为目前关税已经逐步下调,估计年内将减到的水平。关税的下调使得国内的生物制药企业将失去靠关税政策保护下的竞争力。 ⒉外资企业直接进入带来的冲击 世界上很多生物制药企业都已直接或间接进入我国市场,它们不仅将自己获得批准的药品迅速来中国注册,同时将生产线建在中国境内生产,有的还将新药开发的临床试验移到中国境内来完成,这对国内相关企业造成很大的威胁。 ⒊国外新药开发的冲击 生物制药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新兴行业,年美国对生物工程的风险投资已超过亿美元,而且每年追加的投资都在亿美元以上。我国在生物制药研究上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新产品的研究上极其缺乏竞争力,新药开发进程缓慢。在国外,一项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就需耗资亿美元甚至更多,而我国十几年来对生物制药的总投入还不到亿元人民币。一但国外竞争对手抢先申报药品专利权,就会使国内的前期开发投资落空。 ⒋外国公司市场开发的优势 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市场开发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欧美一些公司强大的资金实力,可以在市场开发上投入巨额资金,做大量的产品宣传,并可以在长时间不盈利的情况下继续生存,这是中国公司所无法相比的。 ⒌知识产权的纷争 由于我国国力有限,对新药研究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目前除科兴生物技术公司干扰素外,国内生产的大部分基因工程药物都是模仿而来,这将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年以来,随着国外高科技产品在国内申请专利,欧美国家来我国申请专利越来越多,如、、、等。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方向 ⒈中草药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份的发酵生产。

全国生物制药企业排名

全国生物制药企业排名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全国生物制药企业排名(最新版) 北京集琦医药网络有限公司信息部 升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1 山东山松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 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 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 4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5 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6 辽宁诺康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7

福建省石狮市华宝集团公司8 广西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9 上海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0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1 1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 2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 3 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 4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1 5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1 6 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17 四川蜀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8 烟台东诚生化有限公司19 扬州市三药制药有限公司20 巩义市惠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 1 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 2 山东天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 3

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 4 溧阳市维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 5 莱阳方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 6 徐州万邦生化制药有限公司27 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8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29 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0 常州千红生化制药有限公司3 1

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3 2 苏州工业园区赛康德万马化工有限公司3 3 莱阳祥和生化制品有限公司3 4 威海环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 5 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3 6 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37 南通双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38 沂南县天成生物原料有限公司39

生物制药产业SWOT分析

生物制药产业分析 生物制药业是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生产药物的行业。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于1989年,为促进其迅速发展,在国家“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将生物技术产业工程列入国家十二大高技术工程。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共计400余家,2007年,我国生物生化药品实现销售产值约517.1亿元,同比增长41.3%,大大超过医药行业的增长速度。2008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由于医药产品的刚性、生物制药产业对国际市场的较低依存度、生物制药产业依然实现了30.65%的增长速度。 分析 优势( , S)分析 1.生物药品的特性决定了生物制药产业的有利地位 生物制药这一领域有其独特之处,可以达到传统医药无法或者很难达到的效果。例如采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与传统生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优良菌种,可以改良抗生素的工艺技术;在肿瘤治疗中,抗体药物可以避免“敌我不分”的问题,导向治疗,不伤及正常组织和细胞;利用基因工程开发血液替代品,可以改善目前血液制品供求不足的现状;随着预防治疗性疫苗、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和细胞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等前沿领域的发展与突破,生物制药产业将处于有利地位。 2.生物制药产业科技含量高、利润高、成本低 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的销售状况 医药类型销售产值占医药行业年增长率

生物化学药 571.1 9.2% 41.3% 品 分析2010年化学药品、中药、、生物化学药品、医疗器械四类医药产品,发现生物化学药品的年增长率最高;同年,生物制药产业以占整个医药产业6%的主营业务收入、7.7%的资产总额实现了占医疗产业11%的利润。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生物制药产业是一个高利润低成本的产业。劣势()分析

生物制药与生命科学行业概况

生物制药与生命科学2019行业概况 2019年,生物制药与生命科学行业的企业家们面临着许多关键战略问题。L.E.K.(艾意凯)咨询以美国医药行业为缩影,分析了全球医药行业面临的主要机遇与关键挑战,同时介绍了一些行业领军企业的采纳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美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如何? 随着产品线发展的不断革新,2019年医药行业呈现出将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包括许多重磅炸弹药物的发布,以及一些特殊治疗方法的推出。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将实质性地驱动医疗系统的价值提升,从而使创新产品实现更有利的定价和更好的市场接入。2019-2019年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新药(包括Sovaldi、Harvoni、Tecfidera、Imbruvica和Kadcyla等),他们将成为新一代重磅炸弹药物,替代那些即将专利到期的药物。医药行业正处于专栏到期的悬崖边缘,随着生物仿制药的兴起,预计新药的销售将远远超过那些专利到期药物。 许多公司都希望在行业内加强领导地位以及重新规划战略 重点,交易环境将继续保持活跃: ·许多小公司在2019年提高了融资记录,这有助于推动创新,同时也能缓和可能的临床失利带来的冲击 ·为了刺激增长,中等规模的医药企业正着重发展某些特定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 ·而许多大公司正着手于精简业务(如专注于治疗、资产互换、

出售非重点业务等),精简后的重要资产将更能发挥自身优势。这与艾意凯咨询之前的分析不谋而合(详见艾意凯咨询于发表于InVivo杂志2019年12月刊的"TooBigtoSucceed")。主要机遇与关键挑战 由于医保支付方与医疗服务提供方联合巩固并提高了"价值"门槛,报销和市场准入环境将变得愈发具有挑战性。在这种环境下,为了证明不菲药费和市场准入的合理性,付款人越来越多地要求证明改善的结果。此外,研发生产力也是一个持续的挑战,研发费用持续攀高,而2019年以来处于后期的新产品研发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却逐年下降,这一问题对于许多大型药企有位显着。 尽管如此,这一不断变化的市场依然蕴含着机会: ·加强商业模式。根据支付方,提供方、病人和其他关键利益相关方不断变化的需求更好地调整商业组织; ·向综合健康解决方案过渡。利用新的数据、技术和服务创建综合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解决方案(如给药方法、远程监控服务); ·接受"打破游戏规则"的创新。勇于承担更大风险,尝试可能用于治疗重点疾病的真正创新科技 药企高管们应该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面对研发能力、商业模式优化、药价和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挑战时,特许经营的管理方式依旧会是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及前景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及前景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及前景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及前景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范文先生,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https://www.doczj.com/doc/1d1212668.html,直到年代初才开始将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但在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国家“”高技术计划的大力支持下,使这一领域发展迅速,逐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产品从无到有,基本上做至了国外有的我国也有,目前己有种基因工程药物和若干种疫苗批准上市,另有十几种基因工程药物正在进行临床验证,还在研究中的药物数十种。国产基因工程药物的不断开发生产和上市,打破了国外生物制品长期垄断中国临床用药的局面。目前,国产干扰素α的销售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进口产品。我国首创的一种新型重组人γ干扰素并已具备向国外转让技术和承包工程的能力,新一代干扰素正在研制之中。我国目前登记在册的生物技术企业共有家,但其业务真正涉及到基因工程的企业只有家,其中已向上级部门申报基因药物、并登记立项的企业只有家左右,而已经取得生产生物基因工程药物试产或生产批文的制药企业仅为家。目前,国内市场上国产生物药品主要是基因乙肝疫苗、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⒉增白细胞、重组链激酶、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等种基因工程药物。组织溶纤原激活剂、白介素⒊重组人胰岛素、尿激酶等十几种多肽药品还进行临床、Ⅱ期试验,单克隆抗体研制已由实验进入临床,型血友病基因治疗已初步获得临床疗效,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组凝乳酶等多种基因工程新药正在进行开发研究。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我国生物技术药物

年均增长率不低于,到××年总产值可达亿元人民币,利润可达亿元人民币。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研制开发力量薄弱,技术水平落后项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等几个方面。目前国内基因工程药物大多数是仿制而来,国外研制一个新药需要年的时间,平均花费亿美元,而我国仿制一个新药只需几百万元人民币,年左右时间再加上生物药品的附加值相当高,如诊断试剂成本仅十几元,但市场上却卖到一百多元,因此许多企业包括非制药类企业纷纷上马生物医药项目,造成了同一种产品多家生产的重复现象。我国生物技术制药公司虽然已有多家,但真正取得基因工程药物生产文号的不足家。全国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公司总销售额不及美国或日本一家中等公司的年产值。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入世”以来对我国生物制药行业造成的冲击⒈进口生物药品的冲击从进口关税的角度看,以前制剂药品进口的关税为目前关税已经逐步下调,估计年内将减到的水平。关税的下调使得国内的生物制药企业将失去靠关税政策保护下的竞争力。⒉外资企业直接进入带来的冲击世界上很多生物制药企业都已直接或间接进入我国市场,它们不仅将自己获得批准的药品迅速来中国注册,同时将生产线建在中国境内生产,有的还将新药开发的临床试验移到中国境内来完成,这对国内相关企业造成很大的威胁。⒊国外新药开发的冲击生物制药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新兴行业,年美国对生物工程的风险投资已超过亿美元,而且每年追加的投资都在亿美元以上。我国在生物制药研究上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新产品的研究上极其缺乏竞争力,新药开发进程缓慢。在国外,一项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就需耗资亿美元甚至更多,而我国十几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 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研究报告 【完整版】 决策精品报告洞悉行业变化 专业˙权威˙平价˙优质

报告目录 第一章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5) 第一节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5) 第二节生物制药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 (5) 一、研究原则 (5) 二、研究方法 (6)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特征、阶段研究 (8) 第一节生物制药概述 (8) 第二节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概况 (8) 一、行业管理情况 (8) 二、扶持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 (8) 三、国内药品行业监管体制 (10) 四、国外药品行业监管体制 (15) 五、行业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 (18) 六、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20) 七、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点 (20) 八、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行业的影响 (20) 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1) 一、生物医药行业市场现状 (21) 二、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22) 三、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综述 (23) 四、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 (26) 五、2018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政策现状 (30) 六、2018年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动态 (36) 七、生物医药行业获得资本青睐 (38) 第四节2018-2019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39) 一、生物制药行业竞争格局 (39) 二、2018年至今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并购情况分析 (43) 第五节2019-2025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46) 一、未来世界经济主导产业 (46) 二、中国生物医药发展重点方向 (48) 三、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49) 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趋势预测 (50) 第三章发展环境: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PEST环境分析 (52) 第一节生物制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52) 一、十年医改回顾 (52) 二、未来医改关键方向与核心思路 (56) 三、支付压力长存,倒逼医保结构优化 (61) 四、医药行业政策变革促产业变革 (67) 五、医药行业三大领域改革深度分析 (67) (一)审评审批改革大迈进领衔医药改革 (67) (二)国家试点城市带量采购长期将改变市场竞争模式 (74)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行业现状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直到70年代初才开始将DNA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但在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的大力支持下,使这一领域发展迅速,逐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产品从无到有,基本上做到了国外有的我们也有,目前已有15种基因工程药物和若干种疫苗批准上市,另有十几种基因工程药物正在进行临床验证,还在研制中的约有数十种。国产基因工程药物的不断开发生产和上市,打破了国外生物制品长期垄断中国临床用药的局面。目前,国产干扰素α的销售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进口产品。我国首创的一种新型重组人γ干扰素并已具备向国外转让技术和承包工程的能力,新一代干扰素正在研制之中。 随着国产生物药品的陆续上市,国内生物制药企业不仅在基础设备,特别在上游、中试方面与国外差距缩小,涌现出大批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最近我国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 管理,已经有正式生产文号的企业,正在按国际接轨要求准备GMP认证,目前已有四家通过了GMP现场认证,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又上了一个台阶,不仅有利于产品的销售,而且有利于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全国约有80多家基因工程产品开发研究单位。通过从上游、中试、正试生产过程的大量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一大批从事生物技术的骨干,为我国21世纪生物技术领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打下了良好基础。 目前,国内市场上国产生物药品主要是基因乙肝疫苗、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G-CSF (增白细胞)、重组链激酶、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等15种基因工程药物。T-PA(组织溶纤原激活剂)、白介素--3、重组人胰岛素、尿激酶等十几种多肽药品还进行临床Ⅰ、Ⅱ期试验,单克

生物医药产业分析报告

生物医药产业分析 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一)产业现状 生物医药产业是具有刚性需求的独特行业,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世界人口规模扩大、老龄化趋势加剧、疾病不断变化,人类对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显著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之一。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生物医药的利润率在17%以上,高居各行业榜首。2011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达到8800亿美元,医疗器械产业总值也超过3000亿美元,加上相应带动健康产业的产值,生物医药产业的直接产值在2万亿美元以上。

(二)发展方向 欧美日本等成熟市场增速有所放缓,年增长仅为1%—4%,而包括中国在的新兴市场长期持续增长,年增幅达到15.5%。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将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现状 医药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城南高新区,城西温江、州、

二、生物制药重点领域 (一)产业链分析 生物医药主要包括制药和医疗器械制造两大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产业发展重点上将突出以自主创新为主,仿制革新为辅;在重点投入的技术研发方面,近期应着重发展研发中试和临床配套技术,中远期将循序实现品种创新以及产业配套技术完善等专项,最终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产业链。直管区应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重点发展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制造和医疗器械制造等产业。 1. 化学制药 重点发展实施川药青霉素原料药、联邦制药抗生素原料及中间体、大输液产品换代技改等重大项目;大力推进二次创新,发展Me-better仿制药,利用国领先的手性药物开发能力,突破关键技术,开发培育手性药物重点产品。 2. 生物制药 重点发展开发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等主导产品项目;开发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药物及新型疫苗重点产品项目;重大传染疾病快速检测试剂、血液检测系列配套试剂等重大产品项目,引进生产生物芯片的重点企业。 3. 现代中药 重点发展攻克中药制药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品种。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及前景

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直到年代初才开始将重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但在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国家“”高技术计划的大力支持下,使这一领域发展迅速,逐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产品从无到有,基本上做至了国外有的我国也有,目前己有种基因工程药物和若干种疫苗批准上市,另有十几种基因工程药物正在进行临床验证,还在研究中的药物数十种。国产基因工程药物的不断开发生产和上市,打破了国外生物制品长期垄断中国临床用药的局面。目前,国产干扰素α的销售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进口产品。我国首创的一种新型重组人γ干扰素并已具备向国外转让技术和承包工程的能力,新一代干扰素正在研制之中。 我国目前登记在册的生物技术企业共有家,但其业务真正涉及到基 。 取得基因工程药物生产文号的不足家。全国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公司总销售额不及美国或日本一家中等公司的年产值。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参与国际竞争。 “入世”以来对我国生物制药行业造成的冲击 ⒈进口生物药品的冲击 从进口关税的角度看,以前制剂药品进口的关税为目前关税已经逐步下调,估计年内将减到的水平。关税的下调使得国内的生物制药企业将失去靠关税政策保护下的竞争力。 ⒉外资企业直接进入带来的冲击 世界上很多生物制药企业都已直接或间接进入我国市场,它们不仅将自己获得批准的药品迅速来中国注册,同时将生产线建在中国境内生产,有的还将新药开发的临床试验移到中国境内来完成,这对国内相关企业造成很大的威胁。 ⒊国外新药开发的冲击 生物制药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新兴行业,年美国对生物工程的风险投资已超过亿美元,而且每年追加的投资都在亿美元以上。我国在生物制药研究上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新产品的研究上极其缺乏竞争力,新药开发进程缓慢。在国外,一项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就需耗资亿美元甚至更多,而我国十几年来对生物制药的总投入还不到亿元人民币。一但国外竞争对手抢先申报药品专利权,就会使国内的前期开发投资落空。 ⒋外国公司市场开发的优势 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市场开发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欧美一些公司强大的资金实力,可以在市场开发上投入巨额资金,做大量的产品宣传,并可以在长时间不盈利的情况下继续生存,这是中国公司所无法相比的。 ⒌知识产权的纷争 由于我国国力有限,对新药研究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目前除科兴生物技术公司干扰素外,国内生产的大部分基因工程药物都是模仿而来,这将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年以来,随着国外高科技产品在国内申请专利,欧美国家来我国申请专利越来越多,如、、、等。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方向 ⒈中草药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份的发酵生产。 ⒉改造抗生素工艺技术。 在目前各类药物中,抗生素用量最大,应研究采用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技术和传统生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优良菌种,研究并尽快使用大规模生产技术——表霉素酰化酶固定技术工艺生产半合成表霉素。还应加快应用现代生产技术生产高效低毒的广谱抗生素。 ⒊大力开发疫苗与酶诊断试剂。 这方面我国已有一定基础,开发重点是乙肝基因疫苗与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 ⒋开发活性蛋白与多肽类药物。

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应用现状及发展

生物技术在制药领域应用现状及发展 摘要:生物技术制药是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现代生物工程,即利用基因工程技 术、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来研究和开发生产出传统制药技术难以获得的生物药品。生物制药业是目前生物技术发展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1世纪是生物制药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 关键字:生物技术制药;研究进展;现代生物技术;新技术 1 生物技术制药现状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基因为源头,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工程为主导技术,与其他高技术相互交叉、渗透的高新技术。生物技术制药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生化药物,主要是运用生物化学方法从生物体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酶、核酸、激素等;另一类是生物医药,主要是以微生物、生物组织、人或动物的血液等原料采用物理方法和生物化学工艺制得的生物活性制剂、血液制品、抗血清、抗毒素等。 1.1 非基因工程生化物 此类药物有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玻璃酸钠、分子肝素钙、分子肝素钠、促肝细胞生长素、蚓激酶、甘糖酯等共97种。 1.2 先导化合物 以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通过组合化学技术合成大量结构相关的物质,建立有序变化的化合物库,供药物筛选和药效关系研究用。 1.3 生化制药中先进分离分析技术的运用 多种层析(如亲和层析、高效液相层析)、超速离心等技术的运用,可成功地制得高纯度的生化药物。如尿激酶、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激肽释放酶、辅酶A、肝素钠等都是通过这种技术使药效得到较大的提高。 1.4 应用生物技术、化学合成、结构后修饰研究开发新药 应用上述技术系统综合研制开发的新药,主要有以下各类药物:1)多糖类,如玻璃酸钠、香菇多糖、低分子肝素等;2)酶及酶抑制剂类,如门冬酚胺酶、葡激酶、人胰蛋白酶抑制剂、胶原酶、降纤酶等;3)多肽类,如人降钙素、鲑鱼降钙素等;4)细胞因子类,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血小板生成素等;5)结构后修饰类,如修饰门冬酚胺酶、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1.5 应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艺 微生物发酵是制药工业生产微生物药品的重要手段。微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特异酶完成特定的生化反应,使有机物转变成工业产品。由于生物药品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且可大规模生产、利润极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受到

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一览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上市公司一览表 股票代 股票简称公司名称行业类别所属地区 码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000004ST国农深圳中国农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业 000078海王生物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广东省-深圳市000153丰原药业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安徽省-合肥市000423东阿阿胶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山东省-聊城市000513丽珠集团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广东省-珠海市000518四环生物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药品制造业江苏省-无锡市000522白云山A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广东省-广州市000538云南白药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云南省-昆明市000545吉林制药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吉林省-吉林市000566海南海药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海南省-海口市000590紫光古汉紫光古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湖南省-衡阳市000597东北制药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辽宁省-沈阳市000605ST四环四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制品业北京市-北京市000606青海明胶青海明胶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青海省-西宁市000623吉林敖东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吉林省-敦化市 中药材及中成药加 000650仁和药业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九江市 工业 000661长春高新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制品业吉林省-长春市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 000739普洛股份普洛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业 000750SST集琦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000756新华制药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山东省-淄博市000766通化金马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吉林省-通化市 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 000788西南合成 医药制造业重庆市-重庆市 限公司 000790华神集团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四川省-成都市 中药材及中成药加 000809中汇医药四川中汇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工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