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时期、风格、流派的交响乐

不同时期、风格、流派的交响乐

不同时期、风格、流派的交响乐
不同时期、风格、流派的交响乐

不同时期、风格的作曲家及交响乐作品摘要: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

此篇论文主要向大家介绍我对交响乐的一些理解,包括对不同时期的交响乐作品、不同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以及一些特定交响乐作品的理解。主要表现为对巴洛克时期、古典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主要作品的个人欣赏与理解。

关键词:音乐交响乐不同时期交响乐欣赏作曲家

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

作为音乐的初级爱好者,以前我也接触过一些交响乐作品,但是只限于听听而已,有时甚至连该交响乐的名字都不清楚。完成李夜雪老师的这门交响乐赏析课后,真的是获益匪浅,让我对交响乐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不能说我完全了解了每个交响乐所表达的意思,但我至少开始有意识的对喜爱的交响乐进行推敲与分析,并查找了一些交响乐的背景资料。我不得不说的是,西方交响乐是人类一笔宝贵的财富,就算在艺术相对淡化的今天,它仍然会给人以启迪。而这种启迪是令人有种云开月明,拨云见日的畅快感。当欣赏这些或雄浑,或壮丽,或华美,或激昂的乐曲时,我的心灵像是受到了某种洗礼,再加上李夜雪老师以其独特方式给以讲解与艺术的熏陶,让我在现实中也能够触摸到这些伟大作曲家的思想,仿佛回到了那个伟大的年代,身临其境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这些大家的风范,这也许就是交响乐的魅力。这篇“博客式”的论文就是我对一些交响乐曲的心得小感,以及李夜雪老师通过这门课对我在音乐、交响乐、乃至人生哲学上认识的影响,让我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不仅仅是在音乐的表层。我想通过我所喜爱的交响乐作曲家及他们不朽的作品,来浅谈我所理解的交响乐。

1. 巴洛克时期

1.1巴洛克时期交响乐及作曲家

巴洛克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1600到1750年这150年间就叫做巴洛克时期。巴洛克音乐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而这其中的三大代表作曲家是最为大家熟悉的巴洛克音乐家是维瓦尔弟、J.S.巴赫以及亨德尔。现在,我想对维瓦尔第与巴赫的音乐作简要的赏析。

1.1.1维瓦尔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和小提琴家。他一生写了近500首协奏曲和73首奏鸣曲,此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等,当然还有最为人称道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维瓦尔第的《四季》属于标题音乐,分别为《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

小调。其中《春》E大调是我最喜欢的部分,有意思的是,我之前听过《四季》中春的部分,家里的电视台每年春夏时期在播报天气预报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很欢快的背景音乐,当时我并不知道它就是《春》,不过当时我就非常喜欢这首曲子,因为它非常符合当时的天气状况。所以当我在听到这首曲子,我很容易的在脑海中就出现了春天的景象。曲子的开头以一个小提琴的独奏开始,曲调舒缓而明快,把人不知不觉的引入了一种欢乐而明快的环境中去。曲子向后发展,渐渐出现了其他小提琴的和声,声音由小及大,中间仿佛还穿插了三角铁的声音,清脆如银铃。继续听下去,仿佛有了笛子的声音,与小提琴一搭一合,这总让我想到早春鸟儿的鸣叫,鸟儿叽叽喳喳在枝头上唱着轻快的歌,而小提琴恰到好处的将鸟儿的喜悦表现的淋漓尽致。乐曲的后半段,是整个小提琴的合奏,短促而有力,仿佛暴风疾雨将至,万物马上小心躲藏,而后又恢复了快乐而祥和的气氛中,曲终。

1.1.2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融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创作的近300部教堂康塔塔现存195部,5部受难曲中完整保存了两部:《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最后时期的作品《哥德堡变奏曲》,这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这部变奏曲是为两层大键琴而作,巴赫在各段变奏里都指定了键盘的种类。整首曲子全长将近一个小时,乐曲时而悠扬舒缓,时而紧促有力,特别是钢琴独特的声音,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虽然无法说清它都使用了怎样形式的变奏,但是我却在这首曲子中,找到从未有的舒适与平静。

2.古典浪漫主义时期

2.1古典浪漫主义时期交响乐及作曲家

古典主义时期指十八世纪下半叶之十九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亦称“维也纳古典乐派”。以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贝多芬(1770-1827)为代表。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这一时期的交响乐最为人们所熟悉,也因其宏大的演奏而震撼人心,这一时期不得不提的当然是贝多芬和莫扎特。

2.1.1贝多芬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而我听得最多遍的还是《第五交响曲》,人们习惯称它《命运交响曲》。贝多芬开始构思并动笔写c小调第五交响曲时已经双耳失聪,他深爱的情人也离他而去,这一切打击并没有将他打倒,反而让他成为了扼住生命的喉咙的伟大音乐家。这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这部作品中有所体现,虽然整部乐曲共分为四大章节,但我也像很多人一样比较偏爱第一章节的演奏。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以一连串有力的拍子开头,整章音乐都保持着一种激昂的情绪,一种向黑暗挑战的士气,一种足以压倒一切的磅礴大气。当然期间又穿插着圆号吹出的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整章乐曲让人有种无法呼吸的气势,一定要正襟危坐的听完,丝毫不敢懈怠,仿佛读鲁迅的小说,有种针芒在背的感觉。而他另外的《第九交响曲》终曲乐章《欢乐颂》,是另一首我非常喜欢的曲子。《欢乐颂》的灵感来源于席勒的诗篇,贝多芬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欢乐颂》主旋律进场是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的,浑厚、低沉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给人一种深沉、平静的感觉;旋律演奏了一次之后,中提琴进场重复旋律,旋律行进到中音部,主题曲稍亮的音色给旋律带来一种明快的感觉。其他各声部伴奏,场面宏大,由前面的平静、深沉的快乐进入到了万众欢腾的场面,欢乐颂的主旋律贯穿始终。这便是这部伟大的曲子所要歌颂的主题——欢乐,一个简单却又优美的旋律将它表现得淋漓尽致。

2.1.2莫扎特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曲目体裁纷繁复杂,不能一一道来。其中我最喜爱的就是他最后的作品《安魂曲》。其中一个原因,可能这是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最后一部作品,仿佛天鹅最后的绝唱,凄美动人,仿佛冥冥中注定一般,这首曲子是为他自己而写。《安魂曲》又被称作“追思曲”、“慰灵曲”,它是一种特殊弥撒曲——安魂弥撒曲,是用于罗马天主教悼念死者的祭奠仪式中演唱的合唱套曲。莫扎特这部《安魂曲》使用的是传统的《安魂曲》形式,用的是拉丁文歌词,非常真挚、动人。虽然它的体裁仿佛稍显沉重,但我在听的过程中却没有丝毫的焦虑与不安,仿佛真的是心灵变得圣洁,接受着神的洗礼,莫名的有种轻松感。乐曲的许多章节也很明快,仿佛让人畏惧的死亡其实并不恐怖,死亡是另一次生命的开始,这也是这首《安魂曲》超越的其他曲子的原因。整首曲子确实是在抚慰那些逝去的生灵,而生者也可以在曲子里找寻到希望。

2.1.3舒伯特

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因他的高产被称为“歌曲之王”。我非常喜欢他的各种短小的音乐作品。如《圣母颂》,歌曲采用分节歌形式,曲调柔美委婉、纯净朴实,音乐表情细腻丰满,表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整首曲子宗教色彩浓厚,越听越让人心情平静,仿佛逃离了所有城市的喧嚣与压力,整个灵与肉都与神相接。《摇篮曲》从它写出来那天起,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国的母亲们和歌唱家们传唱着。很多人小的时候都是听妈妈的这首《摇篮曲》入睡,摇篮曲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而且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手段。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享受妈妈臂弯中的温暖,再加上这首宁静而安详的《摇篮曲》,它将孩子的纯真与浪漫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我最喜欢的一首,还是他的音乐瞬间。音乐瞬间,由舒伯特首创的一种钢琴小曲,后演变成一种钢琴小品体裁。这首小曲看似简单,但韵味无穷。据说,一天,舒伯特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他信手拿起一份手抄乐谱,弹奏之后,对其赞叹不已。随后他才知道这其实正是这位朋友记下的他本人即兴弹奏过的作品。整首乐曲浑然天成,带着一种璞玉的质朴之美。虽然音乐看似单一,却被作者谱写的如此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充满着天真与无邪。舒伯特最广为流传的是他的六百多首歌曲。这些歌曲都是从诗的内心情感中直接产生出来的,没有人能胜过他那洋溢的才华和清新的情感。

3.印象主义时期

3.1印象主义时期交响乐及作曲家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欧美乃至世界的一种艺术流派和文艺思潮。其特点,说得确切些则是拘谨、克制、平静,一种由於作曲家把纯音响想像为美和神秘的目的本身,从而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效果。

3.1.1德彪西

德彪西,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作曲家,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牧神午后》及《弦乐四重奏》都流传甚广。其中《牧神午后前奏曲》是一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它讲述了夏日午后的森林中,牧神的突然出现使刚刚出浴的女神惊惶逃去。牧神捧着女神遗下的纱巾,遐思无限。最喜爱开篇的简单而无伴奏的长笛所吹出的旋律,牧笛声如行云流水向人们再现了牧神悠闲自然,昏昏欲睡的状态。还有他的那首《月光曲》,他用清淡的手法描绘出了万籁俱寂的月夜,使整首曲子都充满了一种梦幻飘渺之感。

4.柏辽兹的《幻想交响乐》

柏辽兹的标题性交响曲,用音乐的形象以表达诗与文学的构思,是“用音乐语言写成的小说”,更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

《幻想交响曲》全曲分五个乐章,各在小标题,柏辽兹曾叙述该曲内容:一个神经衰弱而富于热烈幻想的青年音乐家,因失恋而吞食鸦片自杀,但由于鸦片的份量少而没有丧命,但他去像梦见各种怪诞不经的幻象一般昏睡不醒,这时,在那昏迷的脑海中,他的感觉,情绪和记忆都变成了音乐的意象和乐思,他心爱的女人,在他看来也变成了一支曲调,像一种固定的乐思一样,到处都可以看到和听到。

第一乐章标题是“幻想与热情”,首先,他想到在遇到他的恋人之前心神的疲乏,空有热情,黯然的忧伤和无端的快乐,然后是由他的恋人在一瞬间突然激起的吞没一切的爱情,极度的痛苦、疯狂的嫉妒,无限的柔情和宗教式的慰藉。

第二乐章“舞会”在一个喧闹而辉煌的节日盛宴的舞会上,他遇见了恋人,在短小而华丽的引子之后,出现了典雅的圆舞曲旋律。

第三乐章“田野景色”--夏日黄昏,他在乡间听到牧笛曲调的对答,牧歌的二重奏,周围的景色,还有微风吹拂树叶的轻微声响,以及前不久在他心中萌生的希望的光芒,都使他感到了一种少有的安宁,并使他的想象带有比较明朗的色泽,但是他的恋人重新出现,他的心蓦然地收缩起来,痛苦的预感使他烦躁不安--要是她欺骗他呢?……有一个牧人重吹起他那朴素的曲调,但是另一个却不再应答他,夕阳西下……远处的雷声传来……孤独……沉寂……

第四乐章“赴刑场的行进”他梦见他杀死了自己的情人,被制死刑押赴刑场,在时而阴森粗野,时而辉煌、庄严的进行曲乐声中,队伍向前行时,嘈杂的骚动为沉重的步伐所取代。末了,好像是最后一次想到爱情,固定乐思又出现,但转瞬便被致命的一击所打断。

第五乐章“妖魔夜宴之梦”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群为前来参加他的葬礼而聚集在一起的恐怖的幽灵、巫师和妖魔的夜宴之中,怪异的喧嚣,呻吟,狂笑和远处的叫喊声此起彼落,恋人的形象又出现了,但已失去那高贵和端庄的性格;充其量只是一支鄙贱,轻浮和怪诞的舞曲。这是他的恋人前来参加魔宴。报丧的钟声,对《愤怒的日子》这支歌调混合在一起。

5.结语

交响乐作品浩如烟海,整篇论文我只截取了部分作曲家的音乐。完成整门交响乐赏析课后,我对交响乐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人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我想欣赏交响乐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我们不光只管住于乐曲本身,更多的也在思考我们自己的人生。艺术的相通在于情感的相通,世间万物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往往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正如用心情去触动音乐,在共鸣后,总有许多感慨,欢乐的也好,悲伤的也罢,音乐就像一本心情记事本,记录着我们的情感,陪伴着我们一起成长。我愿心怀这样一份纯净,在欣赏交响乐的同时,也在审视我自己的人生。其实正如

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意义非凡的一样故事,每个音乐家背后都有一段意义非凡的交响乐曲。音乐是上帝对他们的偏爱,赋予了他们除语言外又一种表达自己的工具,同时给了他们驾驭这种工具的超能力,用音乐释放着自己,同时也绚丽着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欧洲音乐史》作者:张洪岛主编

2、《西方音乐史(第三版)》作者:田可文

3、《最美的音乐史-从巴赫到“摇滚之王”普雷斯利的故事》

作者:(德)赫富特纳著,王泰智,沈惠珠

4、《欧洲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赏析》作者:黄常虹,吴磊编著

5、《一次读完10位音乐大师经典讲义》作者:王星凡编著

各类设计流派与风格(名词解释)

【艺术设计流派】 【古典主义】17世纪一种艺术思潮,由法国流传世界。它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代表作品:马拉之死、佩劳的卢浮宫东立面建筑设计。 【新古典主义】又称“典雅主义”“形式美主义”“新复古主义”。兴起于18世纪。资本主义初期一种设计思潮。把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作为创作源泉。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代表人物:杰弗逊的维吉尼亚大学校园。英国大笨钟。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 【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形式主义】或“形式主义设计”。对形式而非内容的重视。20世纪形式主义美学,形式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将文本的形式结构作为艺术的核心。 【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在建筑设计表现最为充分。特点是功能主义,形式上非装饰性的几何造型,重视空间的考虑,重视设计对象费用开支,具有高度理性化。幕墙架构,梁柱支撑。代表人物:瑞士勒·柯布西埃的钢管座椅。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美国的弗兰克·赖特。芬兰的阿尔瓦·阿图的伊马特拉教堂。德国格罗佩斯的法古斯鞋楦厂和包豪斯校舍。 【粗野主义】也就“野性主义”“朴野主义”。以柯布西埃的粗犷的建筑风格为设计倾向。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形式美。以毛糙、粗鲁为建筑美的标准。只有钢筋混泥土,没有涂抹和装饰。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代表人物:柯布西埃。路易康的达卡政府大楼。 【纯粹主义】属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个分支。以新帕拉图哲学为基础,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现的造型设计倾向。由建筑师兼画家勒?柯布西埃和画家奥占芳发展起来的。1920年以后,在柯布西埃的力主下,建筑领域出现了纯粹主义创作思潮。它以“数学”即秩序为基础建立新

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建议以及对交响乐的理解

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建议以及对交响乐的理解 通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学习,让我对音乐鉴赏这门课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让我在音乐方面的知识以及对音乐的品味乃至对生活的态度都有部分提高。但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此门课程存在着一些小小的问题。 音乐鉴赏是培养大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的一门重要课程。高校开设公共音乐欣赏课程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内心,补充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故此,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方法要妥当。 首先我认为一个优秀的音乐鉴赏老师要能够活跃课堂。课堂上,教师起着控制场面、调动气氛的作用,一堂形式新颖、充满热情的欣赏课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教师还应有意识的根据当前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方式方法,实验新的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对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多思考,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加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这样才能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活动更加生动、精彩,更受学生的喜爱,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也才能完成开设音乐欣赏课的初衷。同时希望老师能多一些互动的活动,这样能让同学们更好的参入课堂。 其次,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且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音乐,而我们去品味音乐的同时就是去品味生活。音乐欣赏课的内容设置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传统的音乐专业欣赏课程内容都

是一些经典的世界名作,掌握对于这些作品的分析、理解、再度创作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等多元化的音乐正在大量的充斥、丰富着我们的音乐活动。而音乐专业培养的是要能够完成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音乐专业工作者,他们将来要面对的是一批可能相对于古典音乐更喜欢多元化音乐的学生,由此,不得不担心继续用传统音乐教材培养的当代音乐教师,能否较好的、全面的扮演好音乐教师的角色。所以,建议在传统的音乐欣赏内容基础上,增添关于流行音乐、爵士音乐、舞剧、音乐剧等多元化、多层次的欣赏内容。 再者,希望学校能够重视音乐鉴赏这门课程,能够为这门课程配备更好的设备。以此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体会音乐当时的意境。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老师讲到了关于交响乐的内容。使我对交响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此很感兴趣。通过查阅资料,我对交响乐有了更深的认识。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十分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到了古罗马时期,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15、16世纪,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18 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在这个时期中,交响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规

音乐流派分类特征算法

音乐流派分类中特征选择算法研究 甄超郑涛许洁萍 中国人民大学 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北京100872 摘 要:在音乐流派的自动分类中引入特征选择环节,不但可以降低特征向量的维数,还可以减少特征向量中的无关和冗余特征,从而提高分类器的工作效率。本文中我们实现了两种全新的特征选择算法,他们的核心思想是在特征选择的过程中考虑特征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每个特征对于分类准确率的贡献度。第一个算法称为基于特征贡献度的特征选择算法(CBFS),该算法通过增减特征的方式计算每个特征对于分类准确率的贡献度,最后选择贡献度比较大的特征作为分类特征子集。第二个算法称为基于特征间相互影响的前向特征选择算法(IBFFS),它是对原始前向特征选择算法的改进。 IBFFS扩大了前向特征选择的搜索空间,尝试了更多的特征组合,而且没有增加时间复杂度。最后,我们使用流派数据集George 2002[1]进行实验,两种算法分别得到了81.66%和80.63%的准确率,要明显高于使用其他特征选择算法所得到的分类准确率,由此验证了这两种新特征选择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特征选择;CBFS;IBFFS; 1.引言 随着互联网上音乐资源的迅速增长,使得用来处理音乐数据库的各种多媒体应用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音乐数据库进行自动分析是音乐信息检索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绝大多数的音乐数据库除了可以根据音乐的名称或者艺术家的名字来建立索引以外,还可以利用音乐的流派信息来建立索引以便于高效的组织海量的音乐数据[2],因为流派是对音乐最为常见的描述信息之一,同时也被人们最为广泛的使用。音乐流派可以被定义为用于识别音乐风格的类别标签。对于互联网上的音乐资源来说,流派信息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音乐流派往往是用户为进行音乐检索而输入的关键词,为此音乐网站就可以根据流派信息来组织存储各种音乐资源。此外,绝大多数的音乐网站还可以根据用户对特定音乐流派的偏好程度进行相似歌曲的推荐。 目前,绝大多数的音乐网站都是人工地对音乐进行流派分类。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潘多拉网站聘请音乐专家所进行的“音乐染色体工程(Music Genome Project)”[3]。虽然人工地对音乐进行流派分类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这样做既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而且不同的音乐流派之间并没有严格的边界进行划分,从而导致不同的音乐专家对于音乐流派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当他们对同一段音乐进行标注时很有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如今互联网上音乐资源规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3098) 联系作者:许洁萍,E-mail:xjieping@https://www.doczj.com/doc/1d11929195.html,

国外主要音乐流派模板

国外主要音乐流派 西欧音乐在古希腊时曾一度兴盛,但到中世纪,音乐被教会和封建统治阶级所垄断,成为他们宣传宗教、麻痹人民、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专业作品大多是教堂用的圣咏曲。到十六、十七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器乐曲、歌剧相继出现,音乐才开始进入剧场,转向市民。到十八世纪,音乐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作曲家受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作品逐渐着重人性的体现和人民生活的反映,创作技法也日趋丰富和精深,遂开始西欧古典音乐黄金时代。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达,乐器也逐步改进和完善,广大群众成为演出的对象,加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音乐艺术获得很大发展。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的今天,短短二、三百年间,对世界音乐具有深远影响的大音乐家辈出,闻名世界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名著)也大量产生。在创作思想和音乐风格的先后变化方面,则形成不同的流派。主要有古典乐派"(十八世纪),浪漫乐派(十九世纪),民族乐派(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起至今的现代乐派(包括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象乐派与二十世纪的表现主义、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体系、序列音乐、具体育乐等形形色色的流派)。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基本上分属于各个不同的流派,但也有兼具不同流派的特点或先后进行不伺流派音乐的创作的。即便是同属于一个流派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也是各有其民族特点和个人音乐风格特色的。 (一)古典乐派 出现于十八世纪初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主要作曲家有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及歌剧作曲家格鲁格等人。他们受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其音乐创作力图摆脱教会和封建宫廷的束缚,倾向自由、民主和人造主义。作品着重体现新兴的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创作方法讲究乐曲的结构严谨、形式完美、昔响和谐与逻辑严密。曲风大都淳朴、严肃、稳重,崇尚理性,而对情感的表现较含蓄内在,器乐曲多是无标题音乐。赋格曲、奏鸣曲式、交响曲、室内乐以及歌剧等体裁和曲式均于此时期奠定了完美的基础。其中巴赫主要进行复调音乐写作;亨德尔用主调与复调;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则着重主调音乐的写作,其中贝多芬更着重主观激情的表现,重视器乐的标题性,他是古典乐派向浪漫乐派发展的先驱。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二)浪漫乐派 “浪漫”(Romance)二字是译音,它源于中古时期描写神话、英雄与美人的文艺作品。十八世纪德国文学常以此为题材。到十八世纪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封建君主复辟,音乐家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明确的出路,精神苦闷,于是在文学的影响下,十九世纪的作曲家也走向浪漫主义。作品倾向于以古代传说和神话、幻想故事为题材,或着重于生活现象的描绘、个人生活感受的细致体现。音乐着重感情的抒发和心理的刻划,而不象古典主义着重理性。他们认为文艺有共性,廊以提倡诗歌、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和音乐的标题性,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而对曲式结构则较灵活。浪漫乐派音乐家们,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创造了很多秤体裁形式,如:无言歌、夜曲、叙事曲、小品套曲,音乐会序曲、交响诗、抒情歌曲、声乐套曲等。他们在创作手法方面则重视民族、民间音调的运用,音乐节奏比之古典主义更加复杂而细致,和声手法更加丰富,管弦乐队的编制及配器法到柏辽兹、瓦格纳手中更加发展。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前期有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歌剧作曲家韦伯、罗西尼、威尔第等人;同时期和中期的作曲家有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

室内设计的艺术流派与风格

室内设计的艺术流派与风格 一、古典时期 A、希腊、罗马式 代表:帕提农神庙、斗兽场、凯旋门 特点:三角形山墙、拱券、风格厚重。 五种柱式: 1、希腊陶立克柱式(DORIC) 2、罗马式陶立克柱式(DORIC) 3、希腊爱奥尼克柱式(IONIC) 4、罗马爱奥尼克柱式(IONIC) 5、罗马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B、哥特式 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 特点:飞扶壁、尖券、窗口上部火焰形线脚装饰、卷蔓、亚麻布、螺形等纹样装饰来创造宗教至高无上的严肃神秘气氛。造型华丽、色彩丰富明亮。 C、文艺复兴式 特点:具有冲破中世纪装饰的封建性和闭锁性而重视人性的文化特征。 建筑:开敞、明快、讲究构图。 室内:强调表面装饰、细密描绘。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多不露结构部件;而强调表面雕

饰,多运用细密描绘的手法,具有丰裕华丽的效果。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室内和家具木雕饰技艺精湛为其主要的装饰手法。 英国文艺复兴样式似可见哥特式的特征,但随着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室内工艺占据了主要位置。 D、巴洛克与洛可可 建筑:强调曲线变化、装饰繁多、华美厚重 室内:庄重豪华、墙面多用建筑符号 比起巴洛克的厚重特点,洛可可以其不均衡的轻快、纤细曲线著称。 “洛可可”一词来自法国宫廷庭院中用贝壳、岩石制作的假山“洛卡优”,意大利人误叫成“洛可可”而传开来。 特点为造型装饰多运用贝壳的曲线、皱折和弯曲形构图分割,装饰极尽繁琐、华丽之能事,色彩绚丽多彩,以及中国卷草纹样的大量运用,具有轻快、流动、向外扩展以及纹样中的人物、植物、动物浑然一体的特点。 E、拜占庭式(土耳其) 建筑:穹隆和尖塔、墙面多用镶嵌马赛克。 室内:券式(马蹄形、尖券、火焰式、花瓣式)、马赛克镶嵌画、多用地毯。 F、日本和式

设计五大风格-八大派别

室内设计风格 所有的室内装饰都有其特征,但这个特征又有明显的规律性和时代性,把一个时代的室内装饰特点以及规律性的精华提炼出来,在室内的各面造型及家具造型的表现形式,称之为室内装饰风格。 中国有中国古典式的传统风格,西方有西方古典式的传统风格,每一种风格的形式与地理位置、民族特征、生活方式、文化潮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可称之为民族的文脉。装饰风格就是根据文脉结合时代的气息创造出各种室内环境和气氛。 装饰风格是室内装饰设计的灵魂,是装饰的主旋律,而风格的主要种类分为:东方风格和西方风格。东方风格一般以有中国明清传统风格、日本明治时期风格、南亚伊斯兰国家的风格为主要风格。西方风格中主要以欧洲早期的罗马式、哥德式、中世纪以巴洛克式、洛可可式为代表以及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风格流派。现代主义中强调使用功能以及造型简洁化和单纯化。后现代主义强调室内装饰效果,推崇多样化,反对简单化和模式化,追求色彩特色和室内意境。 在风格中能够创造出各种室内环境气氛,使人领略到古典的、现代的、西方的、中国传统式的整体美感,具有很强的文化表达性和鲜明的特色。 风格即风度品格,体现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个性;流派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属室内环境中的艺术造型和精神功能范畴。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例如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一词及其含义,最早是起用于西班牙的文学著作中,而“风格派”则是具有鲜明特色荷兰造型艺术的一个流派。可见,建筑艺术除了具有与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之外,也还和文学、音乐以及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 风格的成因和影响: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的特点。形成风格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交响乐欣赏心得感受

交响乐艺术中体会到的人生与社会的关系平日里我最喜欢听贝多芬的《命运》,曲子里那急冲冲的扣门声及作者要“扼住命运咽喉”的呐喊,就会使我马上联想到这样一幅画面:命运之神满目狰狞,手持权仗逼近贝多芬的小屋,贝多芬有所警觉,迅速的抓住一把长剑,命运开始扣门了,声音越来越响,最后门被撞开,贝多芬虽然被他弄成了耳疾.痢疾,但毫不退缩,坚定与命运做战:这是一场毫不喘息的战争,但最后,命运屈服了,贝多芬吹出了胜利的号角。《命运》整曲听起来激昂,紧张,但上述故事却不得不让人承认是属于奇幻范畴内的。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在他的全部交响曲创作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恩格斯对这部交响曲有过很高的评价,他在给妹妹的信上甚至这样说:“要是你还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音乐也没有听过。”这部交响曲原先并没有标题,后人根据贝多芬自己对这部交响曲的主导动机所做的说明,为它取名为《命运》。在讨论海顿与莫扎特交响曲时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如此具体地谈及其音乐激起的感情,这首交响曲却是从开始的明显威胁开始,以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结束,这是贝多芬英雄主义时期的代表作,也是他对困扰他的恶劣形势的征服。在他的交响曲中,人的胜利是同命运的暴力进行殊死的斗争得来的。他的《第五交响曲》揭示了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失败和胜利、痛苦和欢乐,说明生活的道路是艰难曲折和满布荆棘的,但是对社会负有的崇高责任感,使人们格外奋不顾身去建立功勋。英雄扯断束缚着他的锁链,点燃自由的火炬,朝着欢乐和幸福的目标胜利前进。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戏剧性冲突的整个发展历程。因此,这部作品实际上最深刻地阐释了贝多芬“通过斗争从黑暗走向光明,获得胜利”的思想。 那是一个动荡的岁月,那又是一个浪漫的季节。音乐是那一代人的梦想,音乐也成就了那一代。至今提起古典交响乐,哪个不会脱口说出几个作曲家!音乐跨越了时空,带着乐符和旋律来到我们身边,一首乐曲,就是一段心情。乐曲中携着心情,心情中含着乐曲,套用王国维的那句话就是:带着心情去听音乐,那音乐就全是抒发着自己的心情了;听着音乐去找心情,那心情里面便全是音乐了,因此这时就不知何者为心情何者为乐曲了。 说到这些,我不由得想去探讨一下交响乐的发展史。 文艺复兴时期,有了交响乐一说,当时泛指一切多声部的音乐,包括声乐和乐器。16世纪后,交响乐成为纯粹的器乐曲,并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使交响乐得到发展。作为交响乐的曲式之一,“索纳塔”也就是奏鸣曲,开始只是泛指器乐作品,以区别于“康塔塔”(声乐曲),后来逐渐演变成越来越复杂的一种曲式结构,成为一种常用的套路规则,当然这种规则在使用时也会因人而异,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并作为一种最复杂的曲式结构一直传承下来。它一般分为四个乐章,也有的作品是五个乐章,比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等。每一个乐章的标准奏鸣曲式包括:Ⅰ.呈示部。有时前面有一段较慢的引子或序曲,通常通过主旋律体现出一到两个主题,并互相交映、弥补;Ⅱ.发展部,也叫展开部。它在呈示部主题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发挥;Ⅲ.再现部。有点类似于第一部分呈示部,是呈示部的再次出现。奏鸣曲中四个乐章之间通常快慢交替,不同主题交相呼映,从而构成整部作品。通常奏鸣曲的四个乐章的曲式结构都比较复杂,也有些作曲家把第二、三乐章简化了一些,但即便如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1、现代简约风格特征 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 Van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被认为是代表着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简约主义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 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简洁明快的简约主义。 而现代人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已让人到了无可复加的接受地步。人们在这日趋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亟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简约主义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对复古风潮的叛逆和极简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0年代初期,开始融入室内设计领域。 风格特点 (1)室内空间开敞、内外通透,在空间平面设计中追求不受承重墙限制的自由。 (2)室内墙面、地面、顶棚以及家具陈设乃至灯具器皿等均以简洁的造型、纯洁的质地、精细的工艺为其特征。 (3)尽可能不用装饰和取消多余的东西,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

没有实用价值的特殊部件及任何装饰都会增加建筑造价,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务于功能。 (4)建筑及室内部件尽可能使用标准部件,门窗尺寸根据模数制系统设计。 (5)室内常选用简洁的工业产品,家具和日用品多采用直线,玻璃金属也多被使用 现代简约家具风格特点 (1)强调功能性设计,线条简约流畅,色彩对比强烈,这是现代风格家具的特点。 (2) 大量使用钢化玻璃、不锈钢等新型材料作为辅材,也是现代风格家具的常见装饰手法,能给人带来前卫、不受拘束的感觉。 (3)由于线条简单、装饰元素少,现代风格家具需要完美的软装配合,才能显示出美感。例如沙发需要靠垫、餐桌需要餐桌布、床需要窗帘和床单陪衬,软装到位是现代风饰的关键。 现代简约风格饰品特色 现代简约风格饰品是所有家装风格中最不拘一格的一个。一些线条简单,设计独特甚至是极富创意和个性的饰品都可以成为现代简约风格家装中的一员。

室内设计的艺术流派与风格

室设计的艺术流派与风格 一、古典时期 A、希腊、罗马式 代表:帕提农神庙、斗兽场、凯旋门 特点:三角形山墙、拱券、风格厚重。 五种柱式: 1、希腊立克柱式(DORIC) 2、罗马式立克柱式(DORIC) 3、希腊爱奥尼克柱式(IONIC) 4、罗马爱奥尼克柱式(IONIC) 5、罗马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B、哥特式 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 特点:飞扶壁、尖券、窗口上部火焰形线脚装饰、卷蔓、亚麻布、螺形等纹样装饰来创造至高无上的严肃神秘气氛。造型华丽、色彩丰富明亮。 C、文艺复兴式 特点:具有冲破中世纪装饰的封建性和闭锁性而重视人性的文化特征。 建筑:开敞、明快、讲究构图。 室:强调表面装饰、细密描绘。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多不露结构部件;而强调表面雕

饰,多运用细密描绘的手法,具有丰裕华丽的效果。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室和家具木雕饰技艺精湛为其主要的装饰手法。 英国文艺复兴样式似可见哥特式的特征,但随着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室工艺占据了主要位置。 D、巴洛克与洛可可 建筑:强调曲线变化、装饰繁多、华美厚重 室:庄重豪华、墙面多用建筑符号 比起巴洛克的厚重特点,洛可可以其不均衡的轻快、纤细曲线著称。 “洛可可”一词来自法国宫廷庭院中用贝壳、岩石制作的假山“洛卡优”,意大利人误叫成“洛可可”而传开来。 特点为造型装饰多运用贝壳的曲线、皱折和弯曲形构图分割,装饰极尽繁琐、华丽之能事,色彩绚丽多彩,以及中国卷草纹样的大量运用,具有轻快、流动、向外扩展以及纹样中的人物、植物、动物浑然一体的特点。 E、拜占庭式(土耳其) 建筑:穹隆和尖塔、墙面多用镶嵌马赛克。 室:券式(马蹄形、尖券、火焰式、花瓣式)、马赛克镶嵌画、多用地毯。 F、日本和式

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

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 20150708006 何玉好 巴赫、贝多芬、柴科夫斯基以至于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都可以称为古典音乐。通过学习了关于西方音乐的发展史我了解到了,在那个萧瑟的时代,西方人对音乐的态度,那是一种神圣的不可抗拒的伟大精神力量,不知不觉地就会受到感染。 敢于同大主教决裂的莫扎特,带着上天所赐予的对音乐的天赋,从年幼的他到青年的他,不仅在歌剧方面卓有贡献,并且在器乐创作上也卓有成绩。至于贝多芬,他纯粹是一位器乐作曲家,他以革命中的英雄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自我的情绪,可以说他是一个懂得的将自己情感贴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让众人了解到一个大家的内心世界的人的,同时它也将自己的音乐化作了一只淬火的剑,因此他也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作曲家。 古典主义的规范化确立了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和交响曲等多乐章体裁和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古典风格作品中节奏与配器色彩灵活善变,而不是整乐章划一不变;古典作品中所有声部、甚至于演奏的力度,都由作曲家亲自写出和标明,而不是留给演奏者演奏时即兴处理。至于感情的表达,古典作品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从这方面着眼,巴罗克风格全然不同于古典主义,它反而更接近于后来的浪漫主义的精神。 西方古典音乐是西方文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西方古典音乐作品浩如烟海,而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西方古典音乐难于欣赏,成为一种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其实,古典音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片段,在我们生活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霍夫曼曾说,“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中。” 在欧洲艺术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前一个时期包括十八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和十九世纪的前几十年;另一个时期在法国大革命引起的社会和政治变动的影响下,于十九世纪的第二个二十五年中形成。当时的浪漫主义真可为无孔不入,在文学界,建筑界,艺术界等各个领域中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浪漫主义者。 十九世纪的钢琴小品大师有奥地利的舒柏特、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德国的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以及他们的同代人——在发掘钢琴技术上的可能性与戏剧性方面显示了无穷无尽的独创性。总而言之,短小的抒情形式的出现,作曲家就会认为乐曲的大小不是艺术批评的标准,一首优美的,精心的创作的小型乐曲也能和一部交响乐相媲美。一首完美的诗本身就是很完美的,不用需要有最高度的想象力。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造者将歌词与音乐结合得非常成功,正是由于这些音乐作品,有许多抒情诗才能得以幸存下来。 钢琴在十九世纪作为普通乐器出现在欧洲,使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能够获得成功。钢琴的伴奏把诗中的形象变为音乐的形象。人声和钢琴共同创造出了富于情感的短小的抒情形式,这种形式对于业余爱好者和艺术家同样结合,也同样适合于在家庭里和音乐厅里演唱。在短时间内,艺术歌曲就获得了极大的普及,并对世界艺术做出了永久性的贡献。

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

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一、核心内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1. 感受与欣赏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音乐学习内容之一,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对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四个方面内容。 2. 风格 风格是从一系列作品内容与形式中显现出来的总的特色。 3. 流派 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些在思想倾向、美学见解、风格特点等方面基本相似的作曲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音乐派别。一个音乐派别的主要标志是这些音乐作品在创作上有基本相同的特色。例如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等。 4. 音乐风格与流派 音乐风格与流派指不同国家、地区、民族音乐所特有的种类、唱腔、特点、派别和代表人物等。 《课标》中对这部分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下: 1 — 2 年级: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断,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3 — 6 年级: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聆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7 — 9 年级: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简单描述其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能够说出戏曲、曲艺的主要种类和代表人物;聆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能够对其风格特点进行简单描述;聆听世界不同国家的优秀音乐作品,能够说出主要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 5. 感受与欣赏的教学意义 感受与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对音乐本值的深入研究,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感受与欣赏教学的重要性。2011 年新版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基础。” 6. 感受与欣赏“音乐风格与流派”的重要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小学阶段,若想让学生们感受和欣赏到音乐的风格与流派,通过聆听和学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较好的途径。这是因为:民族音乐是指汉族及 55 个少数民族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及音乐形式。它基本上是劳动人民大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作的,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整理而形成的。民间音乐是受城市文化影响最小的那一阶层人民的音乐,是或多或少有着时间和空间限度的音乐,这种音乐是受到音乐的冲动而即兴创作的。民间音乐的影响不只是局限于个别作品中,每个作曲家的创作都孕育于民间音乐的精华之中。民间音乐从创作、传承、演唱(奏)都融会了人的灵性和大自然的性格,尤其是集体的、长时间的智慧和美的提炼,使得民间音乐成为人类文明的“母体”之一。其曲调有高度的概括性,朴实而真挚,容易在聆听的瞬间就被感动。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特点 , 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是学生感受音乐风格、了解音乐文化、建立良好审美情趣的优秀教学内容。

室内设计的艺术流派与风格

室内设计的艺术流派与风 格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室内设计的艺术流派与风格 一、古典时期 A、希腊、罗马式 代表:帕提农神庙、斗兽场、凯旋门 特点:三角形山墙、拱券、风格厚重。 五种柱式:1、希腊陶立克柱式(DORIC) 2、罗马式陶立克柱式(DORIC) 3、希腊爱奥尼克柱式(IONIC) 4、罗马爱奥尼克柱式(IONIC) 5、罗马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B、哥特式 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 特点:飞扶壁、尖券、窗口上部火焰形线脚装饰、卷蔓、亚麻布、螺形等纹样装饰来创造宗教至高无上的严肃神秘气氛。造型华丽、色彩丰富明亮。 C、文艺复兴式 特点:具有冲破中世纪装饰的封建性和闭锁性而重视人性的文化特征。 建筑:开敞、明快、讲究构图。 室内:强调表面装饰、细密描绘。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多不露结构部件;而强调表面雕饰,多运用细密描绘的手法,具有丰裕华丽的效果。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室内和家具木雕饰技艺精湛为其主要的装饰手法。 英国文艺复兴样式似可见哥特式的特征,但随着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室内工艺占据了主要位置。 D、巴洛克与洛可可 建筑:强调曲线变化、装饰繁多、华美厚重 室内:庄重豪华、墙面多用建筑符号 比起巴洛克的厚重特点,洛可可以其不均衡的轻快、纤细曲线着称。 “洛可可”一词来自法国宫廷庭院中用贝壳、岩石制作的假山“洛卡优”,意大利人误叫成“洛可可”而传开来。 特点为造型装饰多运用贝壳的曲线、皱折和弯曲形构图分割,装饰极尽繁琐、华丽之能事,色彩绚丽多彩,以及中国卷草纹样的大量运用,具有轻快、流动、向外扩展以及纹样中的人物、植物、动物浑然一体的特点。 E、拜占庭式(土耳其) 建筑:穹隆和尖塔、墙面多用镶嵌马赛克。 室内:券式(马蹄形、尖券、火焰式、花瓣式)、马赛克镶嵌画、多用地毯。

析谈对交响乐的认识及音乐欣赏

析谈对交响乐的认识及音乐欣赏 发表时间:2017-05-02T13:40:38.8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7期作者:卢明星石勇[导读] 交响乐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交响乐曲的名称源出希腊语,原意为“一齐响”的意思。 湖北省宜城市流水镇流水中学441413 交响乐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交响乐曲的名称源出希腊语,原意为“一齐响”的意思。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的曲式)体裁特点,由庞大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宏大套曲(是由若干在结构上各自独立、音乐性质上互相对比的部分组合而成的特殊曲式)形式的音乐作品。由于交响乐曲式结构宏大,乐队庞大齐全,有强大的音响力量,加上丰富多彩的音乐千变万化,管弦乐队的表现力能得到高度发挥,因此意蕴深远,善于表现神秘、丰富而复杂的感情,对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的描绘更是有独特的色彩效果。 交响乐是早期从意大利歌剧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过来的,其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l750年,即从蒙特威尔第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1750年,音乐之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与世长辞,标志着巴洛克巅峰的对位法音乐的终结,也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终结。之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巴洛克,是由于一时期音乐表达的技术及方式基本上有它一定程度的共同点,所以用此名词来标志。“古典主义”是一个相当不明确的词,它有几种不同而又相关的含义。一种不很恰当的用法是将它指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包括所有种类的严肃音乐,不管它是何时创作的以及为什么目的而写的。而此处我们所指的是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5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所谓“古典的”,准确地说,原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的古代”,那是西方文明两个伟大的时期。文艺复兴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调形式的新音乐,以贵族社会为背景,在德意志和奥地利各地繁荣昌盛起来。浪漫主义兴起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中,作品注重于表现个人情感等一些比较感性的方面。浪漫主义与在许多方面古典主义格格不入,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上。古典主义音乐鲜明向上,而浪漫主义音乐则比较注重于抽象空间里的情感,多有想象,色彩鲜明。 在交响乐欣赏中我们欣赏了不少大家的作品,有贝多芬的《命运》和《欢乐颂》,有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还有巴赫德《G弦上的咏叹调》等等。但是使我第一次感到交响乐的震撼还是我听的第一个交响乐曲——乔治·比才的歌剧《卡门》。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一1875)法国作曲家,出身于音乐世家。父亲是音乐教师,母亲会弹钢琴,舅舅是著名歌手,加上他从小具有音乐天分,使他在音乐道路上一帆风顺。9岁进入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并屡获各种比赛大奖。13岁时,他的阅谱能力和钢琴演奏水平已十分高超。19岁时,他获得法国青年音乐家梦寐以求的罗马大奖,赴罗马进修3年。在意大利学习期间,他对前途充满信心,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道,他的音乐前途在于歌剧,他要以歌剧创作赚取10万法郎。 22岁时,比才从意大利归来,正式开始了他的歌剧创作生涯。他很快写出第一部歌剧《采珠人》。音乐很美,但风格上有威尔第的影子,演出效果平平。此后谱写的几部歌剧,成绩一如《采珠人》,不算太坏,也没有特别引人之处。惟一的例外是他为都德的话剧《阿莱城姑娘》写作的37段配乐,由于被故事中法国南方特异风光激发了灵感,创作出的音乐绚丽而动听。他从中选取十几段旋律优美的小曲编成音乐组曲,结果大获成功,此后成为音乐厅常用曲目。1847年,比才为梅里美小说《卡门》的歌剧脚本谱写音乐。 用歌剧表现社会底层男女间的俗事,并赋予它深刻的悲剧性,《卡门》可谓首创。比才不以音乐为卡门申辩,而是避开剧情的细致描写,用音乐勾勒人物性格、渲染异国情调和特殊的环境氛围,并用音乐营造出撼人的悲剧结局,其卓越的戏剧效果,也是前所未有的。《卡门》的音乐热情、狂野,令人着魔,以致一出歌剧之中,就有《哈巴奈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迷人旋律,高潮叠起,撼人心魄。 下面再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小学生认识事物处于形象的、简单的感性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认识是凭感觉,依靠自己的兴趣,因此在选择欣赏乐曲内容时,应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所感兴趣的内容开始,欣赏的乐曲篇幅应由小到大,乐曲表现手法应由简单到复杂,乐曲的形式应由易到难。故事一直深受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在欣赏故事性、叙事性的歌曲时,可以把歌曲的内容编成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完成由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如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时,在听歌曲之前把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再听歌曲,再次让学生融入故事情境之中,加强音乐感受,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王二小为人民利益英勇牺牲的崇高精神进行学习和理解,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记忆力。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乐曲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愉悦学生心理,开发学生情感世界,诱发学生强烈的欣赏欲望,能培养良好的欣赏能力,提高欣赏效率。如欣赏《欢乐颂》一曲,为了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理解、体会,我在课未揭题前,先放一段《月光曲》的片段。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栩栩如生的画面,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此时,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于感染的语言描述:“现在我们听到的乐曲是一首由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月光曲》。关于它的创作,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贝多芬虽然平时极少说话,但他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用心灵谱写了无数伟大的作品。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欢乐颂》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最精华的部分。教师的介绍引发了学生欣赏音乐时的探究心理,从而造成悬念,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前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造成一种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结果的心理效应。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发的兴趣就及时地被诱导到倾听乐曲上来了。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本学期我选修了欧洲音乐史,因为我一直对古典音乐有着浓厚的热爱。我综合一个学期以来所学的关于欧洲音乐史的知识和自己搜集的一些资料,对这个学期的学习进行一个总结。在这里我从欧洲音乐史中选择了古典主义时期具体阐述一下这一时期音乐的风格特征。 古典主义时期主要是指欧洲音乐史1750年至1827年左右这70多年的历史阶段。 古典主义时期之前欧洲爆发了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的启蒙运动,它对当时的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采取怀疑或反对的态度,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动的基础,相信实用性实验知识的效用和相信普遍自然感觉的价值,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后来又经历了狂飙突进运动、德国资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洗礼,欧洲音乐的主题从延续近千年对神的虔诚转移到对理性的崇尚上来,使得古典时期的作品开始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所以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社会文化特质表现为强调人性解放,崇尚英雄主义,追求人权平等。 这一时期音乐的整体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七个方面:1、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社会,走向民众。2、音乐创作不再以巴罗克时期的复调手法为主,采用的是主调音乐形式,加强了旋律与和声的对应,建立起“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进行。3、确立曲式分段式结构原则,旋律不再采用巴罗克时期延绵不断、扩充的音型,而是以短小对称的2、4小节(也有3、5、6小节)为基本单位形成方整型乐句结构。音乐呈现出优美、简单、均衡的特征。4、主题动机式发展,以主题间的对比取代巴罗克时期单一主题的模进发展。5、“通

奏低音”被明确的乐器记谱取代,使作曲家对乐器音色的体验更明晰。6、追求客观的美,描绘自然界中的人挣脱对教堂中的神、宫廷中的君主的依恋,拓宽了音乐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7、音乐的重心移到新型的器乐体裁——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上。以上这些变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类型主要世俗化,专业化,定向化。 在古典主义这一音乐时期不仅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还出现了三个重要的乐派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维也纳古典乐派和许多优秀的音乐家。 曼海姆乐派是18世纪在德国南部曼海姆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曼海姆乐派在音乐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有(1)在结构上,奠定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布局,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结构的基础上加入了快速的第四乐章,形成了快板—行板—小步舞曲—快板终曲的交响乐套曲形式。(2)在演奏风格上,仔细安排乐队演奏力度上“渐强”、“渐弱”的情感幅度变化,在当时具有前瞻性。(3)在创作上,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重视以小提琴为中心的旋律声部,加强了管乐器的色彩效果,废除了巴罗克时期乐队通奏低音的写法,开创性地采用总谱形式进行创作。(4)在乐队编制上,形成了相当完整的交响乐队,1756年达到56人,成为当时欧洲最大、最优秀的管弦乐队。 柏林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在柏林形成的一个乐派,这个乐派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1)风格比较保守,音乐多采用对位手法,交响曲多为三个乐章。(2)这个乐派的贡献在于强调交响乐中的情感表达,信奉“情感主义”,比曼海姆乐派的音乐更动情。它把奏鸣曲式中呈示部的两个主题真正分开,扩大了展开部的发展,奠定了近代奏鸣曲的基础。 维也纳古典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20年代,随着“启蒙运动”的

浅谈如何欣赏交响乐

浅谈如何欣赏交响乐 引言:提起交响乐,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高雅,古典,严肃。而且,大 多数人会表示欣赏不了交响乐。然而,在系统的学习了“欧洲古典音乐欣赏”课程之后,我开始对交响乐有了更新的、更深的认识。特别是课堂上,老师一再强调交响乐与中国民乐的区别。交响乐更具有立体感,变化多端。而中国民乐是平面的,调子基本不变。 我认为,欣赏交响乐并不是很难,首先,你需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要了解音乐语言的各种基本要素,诸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织体、结构等,知道音乐专门术语的含义是什么。如果要想探寻它的内容,必须明白作曲家为这部作品选择的形式结构,体现的音乐旋律——主题是什么,只有对它们的各自特征了解后,我们才能真正地去听音乐。其次,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因为交响乐的概括性很强,内涵非常丰富,所以我们要懂得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进去,用心去欣赏。在正文中,我结合查阅的资料和个人的理解从理论知识、方法技巧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欣赏交响乐 关键词:交响乐历史、交响乐队、乐器特点、想象力、三度创作、注意力 正文: 欣赏交响乐,应该了解交响乐的理论知识。 首先,要了解交响乐的概念。 交响乐曲的名称源出希腊语,原意为“一齐响”的意思。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的曲式)体裁特点,由庞大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宏大套曲(是由若干在结构上各自独立、音乐性质上互相对比的部分组合而成的特殊曲式)形式的音乐作品。由于交响乐曲式结构宏大,乐队庞大齐全,有强大的音响力量,加上丰富多彩的音乐千变万化,管弦乐队的表现力能得到高度发挥,因此意蕴深远,善于表现神秘、丰富而复杂的感情,对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的描绘更是有独特的色彩效果。因此,交响乐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 其次,要知道交响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交响乐的发展起源时期 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十分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到了古罗马时期,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15、16世纪,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18 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在

设计风格与流派浅析

目录 关于风格的概述 第一章东方传统设计风格 一、中式风格 二、东南亚风格 三、日式风格 第二章西方传统设计风格 一、哥特式风格 二、文艺复兴风格 三、巴洛克风格 四、洛可可风格 五、新古典主义 六、新艺术运动 第三章现代设计风格 一、现代主义 二、高技派 三、风格派 四、白色派 五、极简主义 六、装饰主义 七、后现代风格 八、解构主义 第四章当代主流风格 一、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二、美式风格 三、田园风格 四、西班牙风格 五、地中海风格

关于风格的概述 风格最早是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后来沿用到设计领域,就一部作品来说,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就一个设计师来说,可以有个人的风格;就一个流派、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学来说,又可以有流派风格(或称风格流派)、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其中最重要的是设计师个人风格。风格是识别和把握不同设计师作品之间的区别和标示,也是识别和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时代、不同民族设计之间的区别标示。 第一章东方传统设计风格 一、中式风格 中式风格是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气势宏伟、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图案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瑰丽奇巧。中国的传统室内设计融合了庄重与优雅的双重气质。现在的中式风格更多的利用了后现代手法,把传统的结构形式通过重新设计组合以另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出现。 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融合着庄重和优雅的双重品质从室内空间结构来说,以木构架形式为主以显示主人的成熟稳重。中式建筑的组合方式信守均衡对称的原则,主要的建筑在中轴,次要建筑分列两厢,形成重要的院厅,论住宅宫署宫殿庙宇,原则都是相同的。而其四平八稳的建筑空间,则反应了中国社会伦理的观念。中式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木材结构的间架,正面为门。 中式风格中国人内在的宗教情结完美的结合在起,在些细节的地方勾勒出儒教抑或禅宗的意境:于客厅之内精心摆放的石刻甚至会同时具有儒道佛家的影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