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1)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1)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1)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1)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及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详解】 A .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 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 正确; B .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 正确; C .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 错误;

D .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 2具有还原性,故D 正确;

故答案为C 。

2.一定量的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 2SO 3和NaH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

C .5∶7

D .8∶11

【答案】C

【详解】

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 ++=23223

x x x x +

+=5:7,故答案选C 。 3.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作光导纤维

B .酸雨是指pH <7.0的雨水

C .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 ,预防中毒

D .水玻璃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

【答案】D

【详解】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制取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 2,不是Si ,A

错误;

B.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雨水,B错误;

C.CO不能溶于水,也不能与Ca(OH)2溶液反应,所以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不能吸收CO,也就不能起到预防中毒的作用,C错误;

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作木材防火剂,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B.富含硫单质的矿物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

D.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不反应

【答案】B

【详解】

A. 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只能说明氯水中某种成分具有漂白性,不能肯定Cl2表现出漂白性,A错误;

B. 富含硫单质的矿物,比如硫磺粉,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B正确;

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2,但不能直接生成SO3,C错误;

D. 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钝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D错误。

故选B。

5.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达不到实验要求的是( )

A.K2SO3是否被氧化(BaCl2溶液) B.新制氯水已经完全变质(紫色石蕊试液) C.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FeSO4是否被氧化(KSCN溶液)

【答案】A

【详解】

A、K2SO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K2SO4,K2SO3、K2SO4和BaCl2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故BaCl2溶液不能达到实验要求,A错误;

B、新制氯水中存在Cl 2+H2O HClO+HCl,HClO不稳定、易分解,随着HClO的分解,平衡不断右移,最终新制氯水会变质为盐酸溶液,失去漂白性,故使用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可以说明氯水完全变质,即紫色石蕊试液能达到实验要求,B正确;

C、KI会被空气氧化生成I2,I2遇到淀粉溶液,溶液会显蓝色,故淀粉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C正确;

D、FeSO4会被空气氧化为Fe2(SO4)3,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FeSO4已被氧化,故KSCN溶液能达到实验要求,D正确;

故选A。

6.实验室制备SO2反应原理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 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

A.a f g d c e B.b g f d c e C.a f g c d e D.a f g d c h

【答案】A

【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选A装置),然后将气体经过E装置来干燥SO2,用C装置收集SO2,D装置作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气法收集,SO2应从d口进入C 装置;D装置和F装置相比,D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更为安全;综上所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f g d c e,故选A。

7.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白色亚硫酸钾粉末,为确定其是否被氧化及其成分,元素分析表明粉末中钾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9∶1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根据元素分析结果推测该粉末为纯净物

B.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是硫酸钾

C.将粉末加入盐酸中,产生气泡,证明原粉末是亚硫酸钾

D.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和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证明原粉末是硫酸钾和亚硫酸钾的混合物

【答案】D

【详解】

A. 硫酸钾和亚硫酸钾中钾元素和硫元素元素的质量比均为39∶16,不能推测该粉末为纯净物,故A错误;

B. 加入氯化钡都可产生沉淀,故B错误;

SO ===H2O+SO2↑,只能证明原粉末有亚硫酸C. 将粉末加入盐酸中,产生气泡, 2H++2

3

钾,不能证明原粉末只有亚硫酸钾,故C错误;

D. 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和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证明原粉末含硫酸钾,有气泡生成,说明发生反应2HCl+BaSO3=BaCl2+H2O+SO2↑,证明原粉末仍含亚硫酸钾,故D正确。

故选D。

8.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深黄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B.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D.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电子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

【答案】A

【分析】

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深黄色,说明有I2生成。碘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Cu2+被还原为CuI,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I2被还原,I2与SO2反应生成HI和H2SO4,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SO2+2H2O+I2=H2SO4+2HI。

A. 在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2+化合价降低,Cu2+作氧化剂,I2是I-失去电子形成的,I2是氧化产物,根据物质的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知氧化性:Cu2+>I2;在反应SO2+2H2O+I2=H2SO4+2HI中,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I2作氧化剂,SO2被氧化,SO2作还原剂。由于物质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因此氧化性:I2>SO2,故氧化性:Cu2+>I2>SO2,A正确;

B. 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SO2+2H2O+I2=H2SO4+2HI,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被还原,所以I2作氧化剂,B错误;

C. 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SO2+2H2O+I2=H2SO4+2HI,因为I2不断被还原消耗变为I-使碘水褪色,SO2体现强还原性,而不能表现漂白性,C错误;

D. 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SO4+4KI=2K2SO4+2CuI↓+I2,可知:每转移2 mol电子生成2 mol CuI,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物质的性质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利用物质的氧化性: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氧化剂大于还原剂;物质的还原剂: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还原剂大于氧化剂,电子转移数目等于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利用及对陌生信息的接受与应用能力。

9.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迅速退色B.不退色

C.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慢慢退色

【答案】B

【详解】

Cl2和SO2同时通入到溶液中,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若Cl2和SO2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恰好没有剩余,即没有漂白性的物质剩余,故溶液不会褪色,故选B。

【点睛】

Cl2、SO2都具有漂白性,同时它们的漂白性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若将这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式通入到溶液中,二者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l2+SO2+2H2O=2HCl+H2SO4)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气体的漂白原理也不相同,Cl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ClO,该物质具有强化性,漂白作用是不可逆的,而SO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该物质可以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10.物质间纷繁复杂的转化关系是化学的魅力所在,下列选项中物质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Si SiO2Si B.NO2HNO3NO2

C.Fe FeCl3Fe D.S SO2S

【答案】C

【详解】

A.Si+O2加热SiO2;SiO2+2C高温Si+2CO,选项物质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故A正确;

B.3NO2+H2O═2HNO3+N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选项物质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故B正确;

C.2Fe+3Cl2加热2FeCl3,Cu+2FeCl3═2FeCl2+CuCl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铜的前面,

??→Fe的转化无法一步实现,故C错误;铜不能与亚铁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FeCl3Cu

D.S+O2点燃SO2,SO2+2H2S═3S↓+2H2O,选选项物质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故D 正确;

答案选C。

11.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

B.过程②中,发生反应为S2-+Fe3+=S+Fe2+

C.过程③中,氧气是氧化剂

D.整个转化过程中Fe3+可以循环使用

【答案】B

【详解】

A.过程①中发生H2S+Cu2+=CuS↓+2H+,Cu元素化合价都是+2价、H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S元素化合价都是-2价,没有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过程②中发生CuS+2Fe3+=S+2Fe2++Cu2+,故B错误;

C.过程③中发生4Fe2++O2+4H+=4Fe3++2H2O,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Fe2+作还原剂,O2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O2作氧化剂,故C正确;

D.由过程②③中反应可知,Fe3+可以循环使用,故D正确;

答案为B。

12.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答案】D

【详解】

A.先加HNO3酸化,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原溶液中若有SO32-、Ag+,也会生成白色沉淀,干扰SO42-的检验,故A错误;

B.先加HNO3酸化,再加Ba(NO3)2溶液,若原溶液中有SO32-也生成白色沉淀,干扰SO42-的检验,故B错误;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可排除Ag+和CO32-的干扰,无法排除SO32-的干扰,故C错误;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可以排除SO32-、Ag+和CO32-的干扰,产生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

A.Na2CO3中滴入水,形成十水合碳酸钠,放热,取少许两种物质,加入几滴水,插入温度计,温度升高的是Na2CO3,故A错误;

B.将2mL水滴入盛有1g过氧化钠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氧气产生,故B正确;

C.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说明含Fe3+,不能证明含有Fe2+,故C错误;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2

4-时,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

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不能说明含有SO24-,故D错误;

答案选B。

14.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对应结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

A.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镁离子,可能有铝离子,故A错误;

B.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有铁离子,故B正确;

C.氯化银、碳酸钡、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可能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

D.取样,用铂丝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证明有钾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15.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

A 33.6L(标况)。将反应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c(H+)=0.1mo1·L-1,则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B.气体A中SO2与H2的体积之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97.5g Zn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答案】B

【分析】

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3.6

22.4

=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1

2

=0.05mol,参加

反应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18.5-0.05=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生成xmol二氧化硫,ymol氢气,则有 x+y=1.5 2x+y=1.8 ,解x=0.3,y=1.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n(Zn)=2n(SO2)+2n(H2)=2×0.3+2×1.2,所以n(Zn)=1.5mol,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3.6

22.4

=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1

2

=0.05mol,参加

反应是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18.5-0.05=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生成xmol二氧化硫,ymol氢气,则有 x+y=1.5 2x+y=1.8 ,解x=0.3,y=1.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2n(Zn)=2n(SO2)+2n(H2)=2×0.3+2×1.2,所以n(Zn)=1.5mol,

A、由以上分析可知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正确,不选A;

B、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氢气,体积比为0.3:1.2=1:4,错误,选B;

C、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共消耗金属锌的质量为1.5×65=97.5g,正确,不选C;

D、由以上分析可知,根据金属锌计算转移电子数为1.5×2=3mol,正确,不选D;

故答案选B。

16.将一定量的锌与浓度为18.5mol/L的100mL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26.88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反应后测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mol/L,则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n(SO2)/n(H2)=1/1 B.n(SO2)/n(H2)=4/1

C.n(SO2)/n(H2)=1/4 D.n(SO2)/n(H2)=3/2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ZnSO4+SO2↑+2H2O,

Zn+H2SO4=ZnSO4+H2↑,设反应生成SO2的物质的量为x mol,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列方程为x+y=26.88÷22.4=1.2mol,2x+y=18.5×0.1-1.0×0.1÷2=1.8,解得

x=0.6mol,y=0.6mol,则n(SO2)/n(H2)=1/1,答案选A。

17.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c(H+)=0.1 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H2SO4B.气体甲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97.5 g Zn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答案】B

【分析】

Zn和浓硫酸发生:Zn+2H2SO4(浓)=ZnSO4+SO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浓度减小,

稀硫酸与Zn发生:Zn+ H2SO4(稀)=ZnSO4+H2↑,则生成的气体为SO2和的H2混合物,根据反应的有关方程式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组计算。

【详解】

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33.6

22.4/

L

L mol

=1.5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1

2

×1L×0.1mol/L=0.05mol,

参加反应的n(H2SO4)=0.1L×18.5mol/L-0.05mol=1.8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

设反应生成xmolSO2,ymolH2,

Zn+2H2SO4(浓)=ZnSO4+SO2↑+H2O

x 2x x

Zn+ H2SO4(稀)=ZnSO4+H2↑

y y y

x+y=1.5

2x+y=1.8

解之得 x=0.3,y=1.2

所以反应会生成0.3mol的二氧化硫和1.2mol的氢气。

A.由以上计算可知,反应中共消耗1.8mol H2SO4,故A正确;

B.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且V(SO2):V(H2)=1:4,故B错误;

C.反应中共消耗金属Zn的质量m(Zn)=(0.3mol+1.2mol)×65g/mol=97.5g,故C正确;D.在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H2O 中,生成0.3mol的二氧化硫转移电子为0.6mol,反应Zn+ H2SO4(稀)=ZnSO4+H2↑中,生成1.2mol氢气转移电子2.4mol,所以反应中共转移3mol电子,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方程式的相关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的不同,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解答该题,计算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8.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铜与浓硫酸反应中,硫元素部分化合价降低,部分化合价不变,浓硫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故A正确;

B.SO2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故B正确;

C.SO2有毒,对环境有污染,但能溶于NaOH溶液,则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污染环境,故C正确;

D.①中反应后为浓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应将①中混合物加入水中,观察溶液显蓝色,确认有CuSO4生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9.下列有关含硫物质转化判断正确的是( )

A.0.1molCu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该单质的质量增加了1.6g

B.如图是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B中盛装的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SO2

C.Cu投入稀硫酸中加热,没有明显变化,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金属Cu逐渐溶解,反应中H2O2起催化作用

D.25.0mL0.100mol?L-1的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况)Cl2转化为Cl-,则S2O23 将转化为S

【答案】A

【详解】

A.2Cu+S= Cu2S,0.1mol铜和足量的硫充分反应,生成物的质量增加△m=m(S)=1

2

n(Cu)

×32g/mol=1

2

×0.1mol×32g/mol=1.6g,故A正确;

B.由题中图示可知,B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若是干燥SO2,装置中导管应该长进短出,所以该装置不符合洗气要求,是为了实验安全的作用,故B错误;

C.铜投入稀硫酸中加热,没有明显现象,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金属铜逐渐溶解,反应中过氧化氢起氧化剂作用,发生的反应为Cu+H2O2+H2SO4=CuSO4+2H2O,故C错误;D.25.0mL0.1mol/L的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况)Cl2转化为Cl-,则

n(Cl2)=

0.224L

22.4L/mol

=0.01mol,转移电子为0.02mol,

n(Na2S2O3)=0.1mol/L×0.025L=0.0025mol,设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失电子变为x价,根据得失电子相等,则0.0025mol×2×(x-2)=0.02mol,解之x=+6,Na2S2O3转化为Na2SO4,故D 错误;

答案为A。

20.如下图,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甲针筒内的物质压到乙针筒内,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甲针筒内

物质

乙针筒内物

乙针筒里的

现象

A H2S 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B H2S Fe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C SO2H2S 出现白色固体

D SO2紫色石蕊溶

先变红后褪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

A.H2S与CuSO4溶液能反应生成硫化铜黑色沉淀,A正确;

B.H 2S 与FeSO 4溶液不能反应,B 错误;

C.H 2S 和SO 2反应SO 2+2H 2S=3S↓+2H 2O ,析出浅黄色固体,C 错误;

D.SO 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后不褪色,二氧化硫不能漂白指示剂,D 错误; 故选A 。

【点睛】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其遇到石蕊溶液时,溶液显红色。

二、非选择题

21.某化学实验小组为探究SO 2、Cl 2的性质,并比较SO 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图中盛放浓盐酸仪器的名称为___,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B 、D 中品红褪色。反应结束后,分别加热B 、D 中的试管,可观察到的现象为:B___、D___。

(3)C 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写出SO 2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4)有同学将SO 2和Cl 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发现褪色效果并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设计实验证明上述原因___。

【答案】分液漏斗 MnO 2+4HCl (浓)MnCl 2+2H 2O+Cl 2↑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无色

变为红色 Cl 2+2OH ﹣═Cl ﹣+ClO ﹣+H 2O SO 2+Cl 2+2H 2O =H 2SO 4+2HCl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少

许加入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生成了硫酸根离子,说明二氧化硫被氯气氧化

【分析】

A 用浓盐酸和 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

B 用于检验气体的漂白性,

C 用于吸收尾气。E 用于制备SO 2,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取2SO 气体,该反应为23242422Na SO +H SO Na SO +SO +H O ═,

D 用于检验二氧化硫的生成,

(1)图中盛放浓盐酸仪器为分液漏斗,2MnO 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氯气;

(2)氯气和二氧化硫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二氧化硫漂白后的物质具有不稳定性,加热时又能变为红色,而氯气的漂白具有不可逆性;

(3)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4)2SO 和2Cl 按1:1通入,2SO 和2Cl 恰 好反应,二者反应生成24H SO 和HCl ,生成 物都无漂白性,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生成了硫酸根离子。

【详解】

(1)图中盛放浓盐酸仪器为分液漏斗,MnO 2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 2+4HCl (浓)

MnCl 2+2H 2O+Cl 2↑,故答案为:分液漏斗;MnO 2+4HCl (浓)MnCl 2+2H 2O+Cl 2↑;

(2)氯气和二氧化硫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二氧化硫漂白后的物质具有不稳定性,加热时又能变为红色,而氯气的漂白具有不可逆性,所以再给B 、D 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无明显现象,D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3)氯气与NaOH 反应生成NaCl 、NaClO 和水,氯气、水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该离

子反应方程式:Cl 2+2OH ﹣═Cl ﹣+ClO ﹣+H 2O ,故答案为:Cl 2+2OH ﹣═Cl ﹣+ClO ﹣+H 2O ;

(4)SO 2和Cl 2按1:1通入,SO 2和Cl 2恰好反应,二者反应生成H 2SO 4和HCl ,生成物都无漂白性,方程式为:SO 2+Cl 2+2H 2O =H 2SO 4+2HCl ,生成物都无漂白性,设计实验证明上述原因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生成了硫酸根离子,说明二氧化硫被氯气氧化,故答案为:SO 2+Cl 2+2H 2O =H 2SO 4+2HCl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生成了硫酸根离子,说明二氧化硫被氯气氧化。

22.已知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 +2H 2SO 4(浓)

CO 2↑+2SO 2↑+2H 2O ,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__。

(2)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①A 中加入的试剂是___,作用是___;

②B 中加入的试剂是___,作用是___;

③C 中加入的试剂是___,作用是___;

④D 中加入的试剂是___,作用是___。

(3)实验时,C 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答案】点燃酒精灯,在石棉网下对烧瓶进行加热,观察D 瓶内左导管的末端是否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是否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也可用热毛巾包起烧瓶的球形部分对烧瓶加热,观察D 瓶内左导管的末端是否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是否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无水硫酸铜 检验水 品红溶液 检验二氧化硫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除尽二氧化硫气体 澄清的石灰水 检验二氧化碳 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变浅,有气泡从左侧导管冒出,气泡又逸出液面

【分析】

(1)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可用酒精灯微热; (2)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同时生成水,可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然后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褪色。

【详解】

(1)由于装置较大,用手捂的方法难以观察到明显现象,可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一小会儿,或用热毛巾捂一会,在D 中出现气泡,熄灭酒精灯, D 中导管液面上升,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点燃酒精灯,在石棉网下对烧瓶进行加热,观察D 瓶内左导管的末端是否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是否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也可用热毛巾包起烧瓶的球形部分对烧瓶加热,观察D 瓶内左导管的末端是否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是否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2)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同时生成水,可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然后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A 中加入无水硫酸铜,目的是检验水,B 中加入品红溶

液,目的是检验2

S O ,C 中加入足量酸性4KMnO 溶液,目的是除去2 S O ,D 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验2CO ;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检验水;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尽二氧化硫气体;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3)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锰酸钾被还原生成二价锰离子,且二氧化碳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可观察到导管有气泡冒出,溶液紫色逐渐变浅,有部分气体又逸出液面;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变浅,有气泡从左侧导管冒出,气泡又逸出液面。

【点睛】

高锰酸钾溶液应该是过量的,否则无法完全吸收二氧化硫,会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故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而不是褪色。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和验证SO 2的性质

请回答:

(1)图中仪器a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 中溶液褪色,体现SO 2具有_________________性。

(4)过量NaOH 溶液与SO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两支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l 2和SO 2,发现两支试管中品红溶液均褪色,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哪支试管中通入的是SO 2:_________________。

(6)该小组继续设计实验,相同条件下将Cl 2和SO 2两种气体按体积1:1混合,再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溶液几乎不褪色。查阅资料知:两种气体按体积1:1混合,再与水反应可生成两种常见的酸,因而失去漂白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液漏斗 Cu + 2H 2SO 4 (浓) △

CuSO 4 + SO 2↑+2H 2O 还原 SO 2+2OH ?= SO 32? +

H 2O 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恢复红色的通入的为SO 2 Cl 2+SO 2+2H 2O=H 2SO 4+2HCl

【分析】

A 中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硫酸铜,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

B 中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与

C 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硫有毒,多余的二氧化硫可以用

D 中氢氧化钠吸收,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由装置图可知仪器a 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条件下可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

()244?22Cu+2H SO =CuSO +SO +2H O ?↑浓 ,

(3)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C 中高锰酸钾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

(4)过量NaOH 溶液与SO 2反应生成亚硫酸钠,离子方程式是SO 2+2OH -=SO 32-+H 2O ; (5)二氧化硫的漂白效果具有不稳定性,加热可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则鉴别两种气体,可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恢复红色的通入的为SO 2,故答案为:将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恢复红色的通入的为SO 2;

(6)氯气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Cl2+SO2+2H2O=H2SO4+2HCl。

24.亚硫酰氯(SOC12)又名氯化亚砜,其熔点一105℃,沸点79℃,140℃以上时易分解。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遇水剧烈与水反应生成SO2和另一酸性气体,常用作脱水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来料工业及有机合成工业。

(1)氯化亚砜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但久置后微显黄色,其原因是___;用硫黄、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可合成氯化亚砜,如果想达到原子利用率最大化,则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实验室合成SOCl2的原理之一为SO2+Cl2+SCl22SOCl2,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

②实验室制取SOCl2所选仪器的链接顺序:③→___。

(3)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用ZnCl2·xH2O晶体制取无水ZnCl2,回收剩余的SOCl2并验证生成物中含有SO2(夹持及加热装置略)。选用装置如图:

①向仪器A中缓慢滴加SOCl2,需打开活塞___(填“a”、“b”或“a和b”)。

②为了更加充分的回收SOCl2,写出可对装置B采取的有效措施___。

(4)乙同学认为利用(3)中装置,由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也可用SOCl2作脱水剂,但丙同学认为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难以制无水FeCl3。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观点:

取少量FeCl3·6H2O于试管中,加入过量SOCl2,振荡使两种物质充分反应;再往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___,证明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氯化亚砜久置后分解生成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溶解在二氯化砜2:3:1吸收逸出有毒的Cl2、SO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防止SOCl2水解

⑨→⑧→⑥→⑦→①→②→⑦→⑥→④b将B中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KSCN溶液

【分析】

(1)氯化亚砜久置后分解生成的氯气溶解在二氯化砜,要想合成氯化亚砜达到原子利用率

最大化,则三者按方程式比例参与反应,据此解答;

(2)①合成SOCl2的原理之一为SO2+Cl2+SCl22SOCl2,实验过程中剩余的SO2和Cl2均为有毒气体,据此分析;

②实验室制取SOCl2前,应先制备纯净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再通入三颈烧瓶内,据此分析;

(3)①向仪器A中滴加SOCl2,需保证液面上方和容器A中压强相等,据此分析;

②SOCl2沸点较低,易使装置B处于较低温度,应防其气化,据此分析;

(4)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Fe3+会被还原为Fe2+,据此分析。

【详解】

(1)氯化亚砜后微显黄色是因为久置后分解生成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溶解在二氯化砜,用硫黄、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合成氯化亚砜的化学方程式为:2S+3Cl2+SO3=3SOCl2,要想达到原子利用率最大化,则三者按方程式比例参与反应,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1,

故答案为:氯化亚砜久置后分解生成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溶解在二氯化砜;2:3:1;

(2)①合成SOCl2的原理之一为SO2+Cl2+SCl22SOCl2,实验过程中剩余的SO2和Cl2均为有毒气体,且生成物SOCl2遇水剧烈与水反应生成SO2和另一酸性气体,因此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逸出有毒的Cl2、SO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防止SOCl2水解,

故答案为:吸收逸出有毒的Cl2、SO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防止SOCl2水解;

②实验室制取SOCl2前,应先制备纯净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再通入三颈烧瓶内,因此制取SOCl2所选仪器的链接顺序:③→⑨→⑧→⑥→⑦→①→②→⑦ →⑥→④,

故答案为:⑨→⑧→⑥→⑦→①→②→⑦→⑥→④;

(3)①向仪器A中缓慢滴加SOCl2,为保证SOCl2顺利流下,需确保液面上方和容器A中压强相等,则需打开活塞b,

故答案为:b;

②为了更加充分的回收SOCl2,应防止SOCl2气化,应将B中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

故答案为:将B中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

(4)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Fe3+会被还原为Fe2+,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即可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KSCN溶液。

【点睛】

Fe3+遇KSCN会生成血红色溶液,Fe2+遇KSCN会没有明显现象。

2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试回答:

(1)在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3)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证明SO2有______性。

(4)⑤的作用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红色褪去漂白性紫红色褪去还原性尾气处理,吸收多余的SO2 ,防止污染空气 2NaOH+SO2=Na2SO3+H2O

【分析】

在试管⑥中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Na2SO4和水,反应产生的SO2与水作用产生H2SO3,具有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溶液作用生成无色物质,而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具有氧化性,与H2S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S单质,使溶液变浑浊,SO2具有还原性,能够被KMnO4氧化而使溶液紫色褪去;SO2是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以利用其与碱反应的性质,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详解】

(1)⑥中为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Na2SO4、S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 SO2具有漂白性,与②中的品红作用生成无色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3)SO2具有还原性,能够与④中的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和硫酸,使KMnO4溶液的紫红色的褪色,SO2表现还原性,KMnO4表现氧化性;

(4)SO2具有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由于S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SO2=Na2SO3+H2O。

【点睛】

本题考查了SO2的制取及性质验证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掌握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是解题关键,注意反应现象的描述与判断。

2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这说明SO2具有____。

(3)装置C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溶液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_________。

(4)尾气可采用________溶液吸收。

【答案】蒸馏烧瓶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还原性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NaOH 【分析】

装置A为制备SO2气体装置,制备出的SO2通入B中,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以检验SO2的还原性,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目的是检验其漂白性,因SO2为酸性氧化物,可利用碱液进行吸收尾气,以此解答本题。

【详解】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是蒸馏烧瓶;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观察到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完全褪去;

(3)因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但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可恢复红色,则操作为: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旋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为红色;

(4)SO2为酸性氧化物,可利用碱液吸收尾气,常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要求】 考点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 考点2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 考点3 氨气和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定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考点4 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于Cu、C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 考点5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梳理】 1、氮气 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只有在一定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H2、O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与氧气反应N2+O2=====放电或高温==2NO 与氮气反应工业合成氨N2+ 3H22NH3 用途;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硝酸、氮肥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氮气还常被用作保护气;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 氮的固定 指的是将游离态的氮(即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 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工业固氮、闪电固氮、生物固氮三种。 “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闪电固氮的过程。 2、NO 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 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2。 3.NO2 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 化学性质:空气中的NO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和氧气反应:2NO + O2== 2NO2 与H2O的反应: 3NO2+ H2O=== 2HNO3+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 与碱的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实验室常用NaOH来吸收二氧化氮 用途及危害

高考化学常识题常考点大全

高考化学常识题常考点 现行高考说明中要求学生了解生活中得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对有些现象能加以解释。下面根据教学大纲与教材,搜集体现渗透于生活中、生产得化学50例,以期对学生复习备考有实实在在得帮助。 1、在山区常见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呆小病(克汀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疗法。上述病患者得病因就是人体缺一种元素:碘。 2、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得金属箔(金属纸)得金属就是:铝. 3、黄金得熔点就是106 4、4℃,比它熔点高得金属很多.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3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得金属就是:钨。 4、有位妇女将6、10克得一个旧金戒指给金银匠加工成一对耳环。她怕工匠偷金或掺假,一直守在旁边不离开。她见工匠将戒指加热、捶打,并放人一种液体中,这样多次加工,一对漂亮得耳环加工完毕了.事隔数日,将这对耳环用天平称量,只有 5、20克.那么工匠偷金时所用得液体就是:王水。 5、黑白相片上得黑色物质就是:银。 6、很多化学元素在人们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它们,人将会生病.例如儿童常患得软骨病就是由于缺少:钙元素。 7、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得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萤光灯强亿万倍得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这种灯中充入得气体就是:氙气. 8、在紧闭门窗得房间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洗澡,常产生一种无色、无味并易与人体血红蛋白(Hb)结合而引起中毒得气体就是:CO。 9、地球大气圈得被破坏,则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作为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伤害得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得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得生态平衡。造成臭氧层空洞得主要原因就是:冷冻机里氟里昂泄漏。10、医用消毒酒精得浓度就是:75%. 11、医院输液常用得生理盐水,所含氯化钠与血液中含氯化钠得浓度大体上相等.生理盐水中NaCl得质量分数就是:0、9%. 12、发令枪中得“火药纸”(火子)打响后,产生得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 13、萘卫生球放在衣柜里变小,这就是因为:萘在室温下缓缓升华。 14、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简单得处理方法就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 15、因为某气体A在大气层中过量累积,使地球红外辐射不能透过大气,从而造成大气温度升高,产生了“温室效应”。气体A为:二氧化碳. 16、酸雨就是指pH值小于5、6得雨、雪或者其她形式得大气降水。酸雨就是大气污染得一种表现。造成酸雨得主要原因就是:燃烧燃料放出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造成得。 17、在五金商店买到得铁丝,上面镀了一种“防腐”得金属,它就是:锌。 18、全钢手表就是指它得表壳与表后盖全部就是不锈钢制得.不锈钢锃亮发光,不会生锈,原因就是在炼钢过程中加入了:铬、镍。 19、根据普通光照射一种金属放出电子得性质所制得得光电管,广泛用于电影机、录相机中。用来制光电管得金属就是:铯。 20、医院放射科检查食道、胃等部位疾病时,常用“钡餐”造影法.用作“钡餐”得物质就是:硫酸钡. 21、我国世界闻名得制碱专家侯德榜先生,在1942年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所制得得碱除用在工业上之外,日常生活中油条、馒头里也加入一定量这种碱。这种碱得化学名称就是:碳酸钠。 22、现代建筑得门窗框架,有些就是用电镀加工成古铜色得硬铝制成,该硬铝得成分就是:Al 一Cu一Mg-Mn-Si合金.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甲、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在 a、b、c 三只烧杯里分别加入 50 mL 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锂、钠、钾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②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______(填字母); ③写出 b 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Ⅱ)乙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来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_、加药品后,打开 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 E 中足量酸性 KMnO4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③试管 D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验证锂、钠、钾的金属性强弱; c 2Na+2H2O=2Na++2OHˉ+ H2↑检查装置气密 性 Cu+2H2SO4(浓)Δ CuSO4+ 2H2O+ SO2↑除去CO2中混有的SO2盛有硅酸钠溶液的试管 出现白色沉淀; SO2+ HCO3ˉ= CO2+ HSO3ˉ 【解析】 【分析】 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先用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二氧化硫气体,通入D试管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通入试管E,除去混有的二氧化硫,剩余的二氧化碳通入试管F与硅酸钠溶液反应,会出现白色沉淀。该实验需要改良的地方尾气处理装置,以及防干扰装置(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F,干扰实验结构,可以加一个球星干燥管,内盛放碱石灰)。 【详解】 (Ⅰ)①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可得,甲同学设计的实验目的是:

完整版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CO32-、Na+、SO42-、Cu2+。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试液,先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一定没有Na+、Cl- B.可能有Cl-、CO32- C.一定没有CO32-、可能有SO42- D.一定有SO42-、Cu2+ 【答案】D 【详解】 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CO32-不存在;因为Cu2+水解呈酸性,所以有Cu2+;取少量试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SO42-;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因为前面已滴加了氯化钡,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和SO42-,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Cl-、Na+,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实验室制备SO2反应原理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 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 A.a f g d c e B.b g f d c e C.a f g c d e D.a f g d c h 【答案】A 【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选A装置),然后将气体经过E装置来干燥SO2,用C装置收集SO2,D装置作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气法收集,SO2应从d口进入C 装置;D装置和F装置相比,D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更为安全;综上所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f g d c e,故选A。 3.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如可干燥氯气、二氧化硫、氨气等 B.浓硫酸与炭共热反应,仅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完整版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1)

完整版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C.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D.都能作为气体的干燥剂 【答案】C 【详解】 A.常温下浓硫酸遇到金属铁会发生钝化,稀硫酸和铁之间反应产生氢气,故A错误; B. 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会反应,加热可以和浓硫酸之间反应,故B错误; C. 浓硫酸和稀硫酸中H化合价+1价,O元素是-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确定S的化合价都是+6价,故C正确;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但是稀硫酸不具备,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 A. 由于Fe3+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正确; B. 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其可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对光的创导,B错误; C. SO2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其还原性,C错误;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错误; 故答案选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B.富含硫单质的矿物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

D.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不反应 【答案】B 【详解】 A. 新制氯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只能说明氯水中某种成分具有漂白性,不能肯定Cl2表现出漂白性,A错误; B. 富含硫单质的矿物,比如硫磺粉,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硫酸,B正确; 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2,但不能直接生成SO3,C错误; D. 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钝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D错误。 故选B。 4.实验室制备SO2反应原理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 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 A.a f g d c e B.b g f d c e C.a f g c d e D.a f g d c h 【答案】A 【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可选A装置),然后将气体经过E装置来干燥SO2,用C装置收集SO2,D装置作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气法收集,SO2应从d口进入C 装置;D装置和F装置相比,D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更为安全;综上所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f g d c e,故选A。 5.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 A.用 H2O2溶液和 MnO2反应制取O2 B.用浓盐酸和 MnO2反应制取C12 C.用浓硝酸与 Cu反应制取 NO2 D.用Na2S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SO2 【答案】A 【详解】 A. 用 H2O2溶液和 MnO2反应制取O2,固体不加热,故A符合;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 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化学网一直陪伴您。 ⑴硫(俗称________)是一种______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是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 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容易液化,______溶于水。二氧化硫溶于水时生成_____________,因此溶液显 ______性。但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_______和 _____________,因此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 ________反应,用_______表示。在品红溶液中滴入亚硫酸溶液后,溶液退色,这说明二氧化硫有_________性。 ⑵氮气:是一种______色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氮:是一种______色、_____溶于水的有______气体,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是一种___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

_____气体, 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酸雨的概念: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溶于水后形成pH_____的雨水,酸雨的危害很大,能直接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酸化,还会加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 ______________的腐蚀。测量酸雨的pH值的工具有 _________________。 ⑷防治酸雨的措施 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SO2中含有+4价的S,既可以被氧化又可以被还原,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SO2+2H2S=3S+2H2O氧化剂还原剂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硫及其化合物(一)

硫及其化合物(一) 乐陵一中许兆元课标解读 知识再现: 一.自然界中的硫 1.自然界中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 <1>.根据教材中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石膏:芒硝:黄铁矿:雄黄: 雌黄:辰砂: <2>.硫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少,但分布却很广,既有游离态,如;又有化合态,如等. 2.认识硫单质 <1>.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通常状态下它是一种或的固体,很,易研成 不溶于,微溶于,易溶于.熔点和沸点.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是. <2>.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用化学事实说明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①氧化性: ②还原性: <3>.硫的用途: 硫磺具有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制造等,硫磺可作为施用,

供给作物营养,促进根系发育.天然橡胶可用硫磺;硫磺温泉可医治 典题解悟: 例1.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是() A.氯B.钠C.氧D.硫 解析: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与元素活泼性有关,但活泼性强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也有游离态存在(如O2) 答案:C.D 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硫与氧最外层都是6个电子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SO2,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SO3 解析:硫是一种淡黄色的不溶于水的晶体,直接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SO2而不是SO3答案:A.D 例3.考古科学家在大洋的小岛下钻井取沉积层的样品分析,发现在公元前1200年及公元600年的沉积样品中的硫酸盐的含量,大大超过其他年份的沉积样,由此推断这些年代中,有较频繁的火山喷发活动,为什么可以这样推测?请说明理由,并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发生火山喷发时,地壳中的硫黄喷发出来,燃烧生成SO2,SO2和水生成H2SO3,H2SO3容易被氧化为H2SO4,H2SO4和岩石土壤接触生成硫酸盐,同时SO2也能与空气在土壤颗粒催化下形成SO3,进而也有硫酸生成。有关化学方程式:S + O2=SO2 SO2 + H2O = H2SO32H2SO3 + O2=2H2SO4 2SO2 + O2=2SO3 夯实基础: 1.除去试管壁上的附着的硫,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入氢气后加热B.伸入灼热的铁丝 C.用水洗涤D.用二硫化碳洗涤后再用水洗 2.有关单质硫的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单质硫易溶于酒精难溶于CS2 C.硫有可燃性D.硫有杀菌能力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浓硫酸是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强腐蚀性B.能使蔗糖变黑 C.能用于干燥氨气D.加热时能与铜发生反应了 【答案】C 【详解】 A.浓硫酸具有酸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所以具有强腐蚀性,故A正确; B.浓硫酸能使蔗糖中H、O元素以2:1水的形式脱去而体现脱水性,从而使蔗糖变黑,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酸性,能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不能干燥氨气,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条件下,能和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脱水性是考查高频点,注意吸水性和脱水性区别,注意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不能干燥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 2.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SO-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 4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NH+ 中一定含有 4 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 CO- 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 3 【答案】A 【详解】 SO-,还可能含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 4 SO-,所以A错误; 有SO32-被硝酸氧化成2 4 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3产生, NH+,故C正确; 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4 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 CO-,故D正确; CO2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 3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 A.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l?或SO42-等,A错误;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O32?或SO32?,或HCO3?等,B错误; C.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或Ag+,但二者不能同时存在,C错误;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沉淀为氢氧化铁,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D正确;故答案为:D。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答案】C 【分析】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 A. 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项错误; B. 氯水中存在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错误; 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项正确; 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

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错误; 答案选C。 3.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 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 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详解】 CO,浓硫酸被还原成SO2,体现了硫酸的强氧化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炭被氧化成2 性,但是反应产物中没有硫酸盐,因此无法体现硫酸的酸性,A项错误; B.由于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和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B项正确;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一样,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不能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是可逆的这一点来判断二者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 D.FeS中硫的化合价为-2价,2H S中硫的化合价也是-2价,则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H2S,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4.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 A. 由于Fe3+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正确; B. 二氧化硅没有导电性,其可作光导纤维是由于其对光的创导,B错误;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1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全国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亚硝酰硫酸(NOSO4H)主要用于染料、医药等工业。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备少量NOSO4H,并测定产品的纯度。已知:NOSO4H遇水分解,但溶于浓硫酸而不分解。 (1)装置A制取SO2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导管b的作用是___。 (2)装置B中浓HNO3与SO2在浓H2SO4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 ①该反应必须维持体系温度不得高于20℃,采取的措施除了冷水浴外,还可以是___(只写1种)。 ②开始反应缓慢,待生成少量NOSO4H后,温度变化不大,但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其原因是___。 (3)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实验装置存在可能导致NOSO4H产量降低的缺陷是___。 (5)测定亚硝酰硫酸NOSO4H的纯度 准确称取1.380g产品放入250mL的碘量瓶中,加入0.1000mol·L-1、60.00mL的KMnO4标准溶液和10mL25%H2SO4溶液,然后摇匀。用0.25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草酸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已知:2KMnO4+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O3+2H2SO4 ①配平:__MnO4-+__C2O42-+__=__Mn2++__+__H2O ②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 ③亚硝酰硫酸的纯度=___。(精确到0.1%)[M(NOSO4H)=127g·mol-1] 【答案】Na2SO3+H2SO4=Na2SO4+H2O+SO2↑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下;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浓硫酸的滴加速度生成的NOSO4H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SO2+2OH-=SO32-+H2O C装置中的水蒸气会进入B中使NOSO4H分解 2 5 16H+ 2 10CO2↑ 8 溶液恰好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92.0% 【解析】 【分析】 (1)①装置A是利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②导管b的作用平衡压强的作用; (2)①装置B中浓硝酸与二氧化硫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该反应必须维持体

高中化学硫和硫的化合物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硫和硫的化合物知识点规律大全 1.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包括氧(8O)、硫(16S)、硒(34Se)、碲(52Te)和放射性元素钋(84Po).氧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ⅥA族.[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1)相似性: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个;②主要化合价:氧为-2价,硫、硒、碲有-2、+4、+6价. (2)递变规律:按氧、硫、硒、碲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 [同素异形体]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例如,O2与O3,金刚石、石墨与C60,白磷与红磷,均分别互为同素异形体;硫元素也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注意“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微观的原子,而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宏观的单质. [臭氧] (1)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臭氧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密度比氧气大,也比氧气易溶于水.液态臭氧呈深蓝色,固态臭氧呈紫黑色.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O3在常温时能缓慢分解,高温时分解加速:2O3 =3O2. ②强氧化性.例如:a.Ag、Hg等不活泼金属能与O3发生反应; b.O3+2KI+H2O=O2+I2+2KOH.(此反应可用于O3的定量分析) (3)用途: ①作漂白剂.O3能使有机物的色素和染料褪色(其褪色原理与HClO类似).如将O3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无色.②消毒剂.

(4)制法:3O22O3 (5)臭氧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①存在:自然界中含有臭氧,其中90%集中在距离地面15 km~50 km的大气平流层中(即通常所说的臭氧层).②与人类的关系:空气中的微量臭氧能刺激中枢神经,加速血液循环,令人产生爽快和振奋的感觉.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但氟氯烃(商品名为氟利昂)等气体能破坏臭氧层.因此,应减少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等的生产和使用,以保护臭氧层. [过氧化氢] (1)物理性质: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市售双氧水中H2O2的质量分数一般约为30%. (2)化学性质: ①H2O2显弱酸性,是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H2O++ HO2-HO2++ O22- ②不稳定性.H2O2贮存时就会分解.在其水溶液中加入MnO2等催化剂,分解速度大大加快. 2H2O22H2O+O2↑ 说明该反应原理是实验室制O2的常见方法之一.其发生装置为“固+ 液不加热”型. ③H2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H2O2中的氧元素为-1价,介于0价与-2价之间,当H2O2遇到强氧化剂时表现出还原性,而当遇到强还原剂时则表现出氧化性.例如: 2KMnO4 + 5H2O2 + 3H2SO4 =K2SO4 + 2MnSO4 + 5O2↑+ 8H2O(H2O2表现还原性) H2O2 + 2KI =2KOH + I2(H2O2表现氧化性) (3)重要用途: ①医疗上广泛使用稀双氧水(含H2O2的质量分数为3%或更小)作为消毒杀菌剂. ②工业上用10%的双氧水作漂白剂(漂白毛、丝及羽毛等)、脱氯剂. ③实验室制取氧气. *[硫化氢] (1)物理性质: ①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②硫化氢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制取和使用H2S气体时,必须在密闭系统如通风橱中进行. ③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H2S受热(隔绝空气)能分解:H2S H2 + S ②可燃性:H2S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2H2S + 3O2(充足)2H2O + 2SO22H2S + O2(不足)2H2O + 2S (发出淡蓝色火焰) (析出黄色固体) ③强还原性:H2S中的硫为-2价,处在最低价态,当遇到氧化剂时,硫被氧化为0价、+4价或+6价.如: H2S +X2 =2HX + S↓(X=Cl、Br、I) H2S + H2SO4(浓) =S↓+ SO2 + 2H2O ④水溶液显弱酸性.硫化氢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氢硫酸易挥发,当氢硫酸受热时,硫化氢会从溶液里逸出. (3)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FeS + 2H+=Fe2++ H2S↑(因H2S有强还原性,故不能用HNO3或浓H2SO4制取H2S气体)发生装置:固+ 液→气体型装置 干燥剂:用P2O5或CaCl2(不能用浓H2SO4或碱性干燥剂). 2.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教案

硫和氮的氧化物(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SO2和N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及了解防止酸雨产生的途径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1、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以及热爱科学,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2、实验观察、数据处理,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 大气的污染。 【难点】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 大气的污染。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阅读材料]:信使分子──NO。指出NO重要的生理作用,NO和CO使人体中毒的原理。 [知识介绍]:1、氮气的结构:氮分子结构(以后会学习)决定了氮气的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 2、氮气的性质: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 N2+O2 =2NO 2NO+O2 =2NO2 3NO2+H2O = 2HNO3+NO [生活化学]:哪位同学能解释雷雨发庄稼的道理或者一场雷雨一场肥的科学道理? (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土壤中矿物质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成为氮肥被植物吸收。)[实验探究]:自学课本【科学探究1】,思考一下问题: 画出实验装置图。 简述实验操作步骤。

描述实验现象,完成课本P80的表格。 2KClO3=2KCl+3O2↑ 或2H2O22H2O+O2↑ [问题讨论]:讨论课本【科学探究2】: 硝酸工业常在吸收反应进行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气,使生成的一氧化氮再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又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经过这样多次的氧化和吸收,二氧化氮可以比较完全地被水吸收,能够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硝酸。 [科学视野]:自学课本P80“科学视野”。 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介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以及对人类和大自然的危害。 [知识拓宽]:1、下列关于酸雨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酸雨中的氢离子浓度比正常雨水大 B、酸雨雨水和正常雨水的样品煮沸后酸性都减小 C、空气中硫和氮的氧化物 D、正常雨水也有微弱的酸性。 减少酸雨的产生,下列方法中,你认为可取的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3、自学课本P81“资料卡片”。 [例题讨论]:目前,我国酸雨监测网络已初步搭好骨架,并建设启用了许多监测站点,为了进一步开展酸雨研究和控制酸雨提供了依据。下列是某监测站点采集的酸雨,每隔一段时间

高考化学试题常识类知识

高考化学常识类知识汇总 一、现代仪器 1.核磁共振仪:有机物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类; 2.红外光谱仪:主要测定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种类; 3.紫外光谱仪:有机物中的共轭结构(主要指苯环); 4.质谱仪: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测定结构也有一定的帮助; 5.原子吸收(发射)光谱仪:测定物质的的金属元素,也可测定非金属元素; 6.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成分以含量,重点是测反应速率; 7.色谱分析仪: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比的不同,对物质进行 分离,主要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近的物质,纸层析就是其中的一种; 8.李比希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C、H、O、N、Cl的有无及含量,CO2、H2O、N2、HCl; 9.铜丝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是否含卤素,火焰为绿色说明含有卤素; 10.钠熔法:测定有机物是否含有X、N、S,NaX、Na2S、NaCN; 11.元素分析仪:测定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12.扫面隧道显微镜:观察、操纵物质表面的原子和分子;

二、化学史 1.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2.汤姆生:在阴极射线实验基础上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 3.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核+电子”模型; 4.波尔:在量子力学基础上提出轨道模型; 5.舍勒:发现氯气; 6.维勒:人工合成尿素; 7.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三、材料及成分 1.火棉:纤维素与硝酸完全酯化的产物; 2.胶棉:纤维素与硝酸不完全酯化的产物; 3.人造丝、人造毛、人造棉、黏胶纤维、铜氨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4.醋酸纤维:纤维素与醋酸酐酯化后的产物; 5.光导纤维:成分为SiO2,全反射原理; 6.Al2O3:人造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

高考化学必备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S 与金属反应 Cu: Fe:表现性 与非金属反应 O2:,表现性 H2:,表现性 与强氧化剂反, 应(如浓硫酸):表现性 与热的强碱反应(如NaOH溶液):3S+6NaOH=====2Na2S+Na2SO3+3H2O,既表现性又表现性 2014高考化学必备专题——硫及其化合物 【考纲解读】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知识,认识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了解O、S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4.了解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治。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5.掌握硫酸的化学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理解SO42-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6.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 【高考预测】 氧族元素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族,而且硫及其化合物硫酸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试题常以化工生产或环境保护为背景综合考查物质的性质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实验和计算。考查的主要内容有: 1.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2. SO2、H2S、SO32-的还原性;O3、H2O2的强氧化性; 3. 环境保护,消除硫的氧化物污染的综合应用。 一硫单质 1.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游离态的硫存在于____________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化合物的硫主要以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硫的物理性质硫俗称________,是一种____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____,微溶于________,易溶于CS2(用于洗涤沾有硫的容器)。 3.硫的化学性质 例1、(2013·上海化学·7)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选项X Y A SO2 H2S B Cl2 CO2 C NH3 CO2 D SO2 Cl2 【答案】B 二硫的氧化物 1.SO2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毒性密度溶解性 △

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大全

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大全 1、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个,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得到2个电子呈-2价或者与其 他非金属元素结合成呈+4价、+6价化合物。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 又有化合态。(如火山口中的硫就以游离态存在) 2、硫单质:①物质性质:俗称硫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 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点低。 ②化学性质:S+O2 ===(点燃) SO 2 (空气中点燃淡蓝色火焰,纯氧中为蓝紫色) Fe+SFeS 2Cu+SCu 2S 2Na+S=Na 2 S Hg+S==HgS(汞滴处理) 3S+6NaOH(浓)2Na 2S+Na 2 SO 3 +3H 2 O(洗硫) 3、二氧化硫(SO 2 ) (1)物理性质: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 可溶于水(1:40),易液化。 (2)化学性质: ①SO 2能与水反应:SO 2 +H 2 O H 2 SO 3 亚硫酸为中强酸,此反应为可逆 反应。 可逆反应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正逆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关键词:相同条件下) ②SO 2 为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与NaOH溶液反应:SO 2(少量)+2NaOH=Na 2 SO 3 +H 2 O SO 2(过量)+NaOH=NaHSO 3 对比CO 2与碱反应:CO 2 (少量)+Ca(OH) 2 =CaCO 3 ↓(白色)+H 2 O 2CO 2(过量)+Ca(OH) 2 =Ca(HCO 3 ) 2 (可溶) 将SO 2逐渐通入Ca(OH) 2 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与CO 2 逐渐 通入Ca(OH) 2溶液实验现象相同,故不能用石灰水来鉴别SO 2 和CO 2 。能使 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这说法是对的,因为SO 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SO 2将通入酚酞变红的溶液,溶液颜色褪去,体现了SO 2 和水反应生 成亚硫酸,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而不是漂白性,SO2不能漂白指示剂。 ③SO 2具有强还原性,能与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 4 溶液、Cl 2 、O 2 (催化 剂:粉尘、V 2O 5 )等)反应。SO 2 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新制氯水褪色,显 示了SO 2的强还原性(不是SO 2 的漂白性)。 (将SO 2气体和Cl 2 气体混合后作用于有色溶液,漂白效果将大大减 弱。) ④SO 2的弱氧化性:如2H 2 S+SO 2 =3S↓+2H 2 O(有黄色沉淀生成)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

高 中 化 学 重 要 知 识 点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

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 ——蓝色Cu2 (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四、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