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只有当你缺乏理解的时候,才有掌控的必要。如果你已经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克里希那穆提

遇到问题时,强人们首先想控制自己内心的失序,但他们做不到,于是他们去追求控制别人。不管他们意识上的目的是什么,最终制造的或留下的多是苦难。忧伤愤怒焦虑嫉妒等等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试图消灭它们,我们以为控制的局面就是秩序,其实,真正的秩序是自由,是顺其自然,是活在当下。

小到个人,大至世界,似乎时时刻刻都有失序的事情发生。于是,控制欲望生出。个人控制自己,是为了压制一些令自己暂时不能忍受的体验。

譬如,失去了亲人,这时产生的痛苦太大,我们以前的心理结构会被彻底打破,这是极大的失序,我们惧怕,于是极力控制自己。

强人控制社会,有时是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但很多时候,他们真是希望拯救群体、社会乃至世界。

然而,越控制,越失序。

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无论自己怎么控制,怎么压制,怎么否认,它都不会消失。相反,它会沉入到潜意识深处,成为我们的意识无法碰触的黑影,这个黑影与我们的意识处于分裂状态,并常导致一些可怕的、彻底失去控制的事情发生。

就对个人而言,其实我们有太多的事情控制不了——很可能,我们什么都控制不了。

一个女孩脸红,她觉得很不好,于是想控制自己不脸红。但这样努力的结果是,她的脸红越来越重,她的控制欲望也越来越重,最终成为所谓的脸红恐怖症。

控制欲望强的父母,先是担心一些小的失序。比如,担心孩子吃不够,于是孩子不想吃了还强喂他;担心孩子冻着,于是孩子不冷还给他强加衣服;担心孩子上学迟到,于是每天都盯着孩子;担心孩子学坏,于是孩子抽一下烟、喝一点儿酒、和坏孩子们说一句话、穿一件打洞的牛仔裤就会暴跳如雷。

总之,在这样的父母看来,孩子的自发行为中有太多可能的失序发生,于是他们努力控制。但最终,他们收获了最大的失序——要么孩子的个人意志被他们的控制欲望杀死,要么孩子叛逆而成为一个他们所惧怕的坏孩子。

一个社会也是如此。

乱世中长大的朱元璋小时候失去了太多亲人,这是巨大的失序。可能这个失序造就了他空前的控制欲望,等他登基后,精力无比充沛的他试图给所有人安排一切:他规定所有人应

该穿什么衣服、怎么劳动、怎么休息但最终他的王朝还是陷入巨大的失序,他的儿子朱棣造反,放弃甚至颠覆了他制定的诸多规定。

世界历史中有一个几乎颠扑不破的真理:控制欲望太强的强人们,要么他们亲自制造苦难,要么他们的所谓的盛世后,接着就是巨大的苦难。

一个总是不断诞生强人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失序与窒息不断轮回的社会。古代中国秦统一后的历史验证了这一点,俄罗斯的历史也验证了这一点。

有时,回想英国和美国的历史,我总觉得似乎找不出一个光彩夺目的超级英雄来,这是因为,这样的国家一直处于自由而有序的状态,不需要一个控制欲望超级强烈的英雄来拯救。

对世界而言,控制欲望是万恶之源。

对个人而言,控制欲望是万病之源。

强人们其实首先想控制自己内心的失序,但他们做不到,于是他们去追求控制别人。他们内心越失序,就越渴望控制更多的人。最终,不管他们意识上的目的是什么,制造的或留下的多是苦难。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问:控制者和被控制者是什么关系?我脸红,我控制脸红。那么,脸红和你是什么关系?

脸红就是我,脸红本来就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所以,一旦我试图控制脸红时,就是制造了分裂,脸红和我不再是一体,脸红被我当成了异己,这就是失序的根源,我把本来属于我自己的一部分排挤成异己,于是它开始对抗我。这是更大的失序,于是我更想控制,而这个异己由此成长得更厉害,最终它成为我极大的苦恼了。

再如悲伤,你遇到悲剧,自然会悲伤。这悲伤不是外物,不是异己,而是你自身,和你是一回事。在悲伤产生的那一刻,你不是别的,你就是悲伤,悲伤就是你。

然而,你试图消灭悲伤并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于是悲伤成了异己。你对抗得越厉害,这个悲伤就成为越重要的异己,并最终体现在你的人格上,甚至身体上。

愤怒、恐惧、嫉妒等一切情绪都是同样的。美国心理学家肯威尔伯的妻子患了乳腺癌而去世,她生前说,她意识到,癌症的根源之一就是被她压制的愤怒等负性情绪。本来,她试图消灭它们,但最终,她与它们一同被消灭。

体验就是我们自身。罗杰斯说,所谓的自我就是一切体验的总和。克里希那穆提更看重当下,他说,当你悲伤时,你最值得做的就是和悲伤融为一体。其实,本来就是一体,这一刻,我就是悲伤,悲伤就是我,但我们总以为,除了悲伤外还有一个我,这就制造了分裂。

无数人会说,活在当下。但很少有人知道活在当下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当下这一时刻产生的感觉、情绪和情感,就是当下的唯一。如果你这时脑子里还生出了一个我的概

念,那么,你就是没有活在当下。所谓的我,其实就是过去的一切体验的残留。如果你执着于这个我,你说我悲伤,这时你就和悲伤有了距离,悲伤就不再是治疗性的力量,悲伤就不再是天籁之音,悲伤就似乎成了破坏性的力量。

但是,不是悲伤破坏了我,而是我破坏了悲伤。

所以说,忧伤、愤怒、焦虑、嫉妒等等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试图消灭它们,我们视它们为失序,我们由此想控制,以为控制的局面就是秩序。其实,真正的秩序是自由,是顺其自然,是活在当下。

这是一个很简单但又似乎很难懂的道理,因为我们太多时候是抱着我以及我所产生的控制感。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下面给大家介绍《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哦! 我一直觉得这本书的标题修改为《感谢不完美的自己》更好一些,因为我想可能是首先要 感谢自己,其次是表达不完美。但读完这本书后才明白作者的苦心——先感谢不完美,再来感谢自己。这样的顺序到并无什么其他意思,就是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自己的不完美和不完美 的自己,听起来没有太大差别,但喜欢玩味文字的人总是能感受到不同。 书中讲述了很多个细小、平凡而不太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治疗的案例,这些案例或许你不做 心理医生完全无法接受和理解。在我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时候,就被那各种各样的“有 问题、不正常”的人所折服,读完之后我还在想,为什么有这样的人存在?过去这么多年,我还记得书中的故事和人,我还想不明白他们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这么一本书感动我这么多年,唯 一的理由是这本书扩充了我对“人”这个种类的认知基础知识! 而这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则给了我一种心理学入门的基础知识的感觉。书中没有太多的专业词汇,也没有那么多难记 且生僻的外国名字,有的是一个个普通而平凡的小故事,通过显而易见的道理告诉你很多个心 理学的伟大道理。 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中比较震撼我的是这样一个观点: 不是去消除、压抑或克制人性中的恶,而是要转化这样的恶为一种善的动力和哲学。这个观点比较震撼我的是因为一般的心理学、成功学都会告诉你如何去避免失败、或在失败后如何走出压抑而悲伤的氛围…,这是个思路的转变。人的情绪和行为很多时候是非常特别而脆弱的,所以如果强力去压制某一 种欲望,站在整个人生的角度来观察,这种压制并不是有利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从小家里穷吃不起饺子,现在自己参加工作了可以无限制的吃饺子了,于是很多山沟沟里出来的人有了一个特殊的爱好“吃饺子”甚,至遇到节假日都要以吃饺子为庆祝方式(因为穷人家是每年才吃一次饺子的)。这就是因为“吃饺子”这样的一个欲望不是被释放了,而是一直存在心理被压抑、压制了很多年,当你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会是过量而且不当的。这也能很好的 解释贪官的问题:因为从小穷怕了、三十几岁还穷的没有钱取媳妇,于是等到五十多岁突然有 了很多钱、权,谁一下子有能力控制得住这个被压抑多年的欲望呢?所以,这个欲望的压抑、释放与转换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也很有可能是一个社会学的难题。 在我读这本书之前还知道一点心理学常识,就是挖掘你产生这样的心理、行为的根源,才能解决你这个心理问题。一些书上把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找到心桥”就,是在你心里面架 起一座桥,让你走过桥的对岸,去看一看真实的你自己及发生事故的现场,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的思路,其实还是在想办法完全解决你心里的问题,而很多时候压抑多年的心病通常 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释放(当然,很多时候就是在一瞬之间释放的)。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则提出了一个思路,通过转换(把愤怒转变成诉说,把诉说转变成倾诉,再把倾诉转变为交谈,把交谈转变为找寻问题,这样,找到问题接能解决问题)从而解决心理的一些问题。这个思路非常不错,是因为很多时候一些压抑的事情无法释放,但大部分人都是有最喜欢和最讨厌的事情,这两者之间一定能互相转换的介质和可能。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哦!

完美=接受不完美

完美=接受不完美 「其实,世上没有所谓的完美,而生活这位智者总是用事实告诉我们:接受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 很多人总会为自己的一些缺点而感到深深的自卑和压力重重。这种压力主要不是来自别人,而正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我们觉得这些缺点会使自己变得不完美,处处不如别人,再努力也达不到自己期望的目标。其实,世上没有所谓的完美,而生活这位智者总是用事实告诉我们:接受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 从前,上帝在造万物时,一时疏忽,把大象的鼻子弄得又长又大,很难看。他本来想重新造,但转念一想,世上已经有了那么多漂亮的动物了,也应该有一些不好看的动物。所以他决定让大象接受鼻于难看的事实。 大象一开始不知道自己长得很难看,经常到动物中间找它们玩,但动物们总是一见他就躲得远远的。大象觉得很奇怪:我这么温和善良,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理我呢? 一天,他去湖边喝水,在清澈的湖面上仔细看了看自己,看到了自己难看的样子,伤心极了:上帝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把我弄得这样难看,给了我这样一个又大又丑的鼻子? 不过大象的心胸开阔又乐观。他想,既然上帝给了我一个这样的鼻子,那么应该是让我用它来做些事情的。于是他学会了用鼻子吸水喝。他只要站在湖边,把长鼻子伸直,就能够很容易地喝到湖心的水。 他还用长鼻子去卷树叶吃,有些长得很高的嫩叶,别的动物吃不到,

但他能够吃到。他还能用长鼻子拔起树木,扫清路上的障碍。这个丑丑的鼻子给大象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 由于鼻子的功劳,大象吃得好也喝得好,再加上常用鼻子劳动和帮助别人,所以他的身体越来越强壮,在若千年的演变中,大象渐渐成为陆地上最有力量的动物。 有一天,上帝想起了大象和他的丑鼻子,突然成到很内疚,于是他想找到大象,重新给他换一个漂亮的鼻子。可是,当他再次看到大象时大吃一惊,大象已经不是当年的丑样子了,而是变成了个强壮的庞然大物,他的鼻子也变得更长更大,看起来很有力量。 噢,天哪!上帝发出了惊呼:“大象是个聪明的动物!他没有嫌弃自己的丑鼻子,而是把它变成了生存的法宝。我没必要再改造他了。”可见,不完美并没有什么,它只是让你变得完美的必经之路。 一个农夫有两个水罐,一个完好无损,另一个有一条小小的裂缝。农夫每次挑水,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满满的水从远处的小溪运到主人家,而有裂縫的水罐回到主人家时往往只剩下半罐水了,这使有裂缝的水罐感到很自卑。一天,它在小溪边对主人说:“我为自己每次只能运送半罐水而感到惭愧。”农夫却惊讶地说: “难道你没有看见每次回家的路旁那些盛开的鲜花吗?这些花只长在你那一边,而没有长在另一个水罐那边。因为我早就知道了你有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每天我们从小溪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如今,这些鲜花已给我们带来了一路如此美丽的风景。”

读书笔记: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在网上遨游的时候,阅读到这样一个段落,探讨的问题是“你究竟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完整的人?”。貌似很哲学的问题,其实平易近人到与每人息息相关。带着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我找到了这段话出自一本叫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的书。初读这本书,感受颇多。 正如书中所言,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对自己缺点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你思想的轨迹,进而决定你行动的轨迹,乃至人生的轨迹。有人选择隐藏缺点,不惜一切代价,在人前伪装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好人。这样成全了别人的喜好,累得却是自己。有人乐于承认和接纳自己的缺点,把它们看作自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的人不是所谓的“完美的人”,却是真实而完整的人。 世界本身就是因为它的多样而精彩,完整的世界是善与恶、好与坏、光明与阴暗、强大与脆弱、诚实与欺瞒的结合体,同一化的结果就是生机尽失。人,世界的主宰,正是由于其不完美以及追求完美的心,推动世界不断前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得不做看似完美的人,这是生存的需要,无可厚非。值得关注的是有的人在这样做的时候忘了自己的不完美,最后连自己都蒙蔽了。而有的人更加清醒,他们努力在现实和理想间寻找平衡点。他们选择性“完美”,同时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自我认识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它能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和生存,更重要的是不会迷失真实的自己。不论社会如何发展,追求真实都不应该被丢弃。 和成人相比,天真的孩子们就坦诚得多。在成人的世界里,你不容易发现那么多的缺点和不足。你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缺点,别人也不会,更不用说一起探讨各自的缺点了。在孩子的世界里,你会诧异怎么每个孩子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当你觉得这些缺点让你头疼时,不妨把孩子们不加掩饰地暴露缺点看作是天真无邪的一种表现。所以,没有必要总是抱怨孩子的这些缺点,你应该庆幸你正处于一个真实的小世界里。 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要学着认识、接受自己的缺点,正因为不完美我们才会有所追求不断进步;作为一个老师,我们要学着正确认识、接受孩子的缺点,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改正这些缺点。 1

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心得

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有感心得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书中讲述了很多个细小、平凡而不太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治疗的案例,这些案例或许你不做心理医生完全无法接受和理解。本文是小编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感谢贫穷,不如感谢自己的努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和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近日,一位家境贫寒的小姑娘通过自身努力考上北大,她写作的《感谢贫穷》被媒体挖掘后在网上迅速传播。 有人认同小姑娘的观点;而有的人认为,贫穷不值得感谢。你的感想和看法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 【试题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9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范文:感谢贫穷,不如感谢自己的努力 生活不易,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还是积极向上,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王心仪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回答。由此来看,值得感谢、应该赞美的不是贫穷,而是那种热爱生活、勇于奋斗的态度。感谢贫穷,不如感谢自己的努力 命运给予每一个人的馈赠千差万别。对生活抱以什么样的态度,就能够收获怎样的果实。在现实与诱惑面前,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人留下的风范;承受着身体痛苦与折磨,用思考拓展宇宙的边界,这是科学家的执着与伟大;永远无法预测人生下一块巧克力的味道,但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过好每一天,这是影视剧呈现的道理。的确,阳光的投射不会是均匀分布,比如出生的家庭无法选择,再比如运气好坏也无法左右。但即便如此,18岁的王心仪仍以积极心态面对成长之路上的风雨和阴霾,由此构成一份独一无二的生活理解,更从中收获内心的平和与改变命运的力量。 贫穷绝非成功的条件,而且往往会让人在成功之路上付出更多努力。被贫穷阻断了发展之路者,更不在少数。不过,也正像老话所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份努力绝不会白费。风吹日晒,成就果实的甜美。生活也是如此,每一份磨练都会增加生命的厚度和宽度,而不被困境打败,更能成就精神的高地。 《老人与海》里面的渔夫忍着饥饿和伤痛搏斗,虽然最终捞回来的是一副鱼骨架,但依然可以自豪的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世界杯期间,喝着混水牛奶成长为顶级射手的卢卡库告诉我们,“生活不会无视你的努力”。对于不少像王心仪这样,在逆境中成长的人来说,物质的匮乏并没有消磨掉意志,困顿坎坷也没能阻挡前进的脚步,反而更加执着地相信奋斗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感谢贫穷”背后,是战胜贫穷、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正因如此,如果把“感谢贫穷”误解为“赞美贫穷”,忽视背后复杂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体验,难免会陷入片面。从“大凉山格斗孤儿”的争议,到“工地收北大通知书”的新闻,再到如今考入北大“感谢贫穷”的刷屏,贫寒中的奋斗之路,让人们看到执着的希望,也促使我们反思:如何才能让更多孩子走出贫困,拥有直面生活的勇气、找到人生出彩的机会?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1 最近利用坐地铁时间断断续续的读了一本书,武志红老师写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分享一下读书感悟。 生命总有不完美的地方,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读完武志红老师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合上书本,闭上眼睛,似乎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字就是”接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接受一些事情,才能获得重生。 以前的我有着完美主义,怕自己做不好,迟迟不肯动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先做起来再说,这个公众号就是个例子,怕自己写的文章没深度,没人看,但是没有谁可以一下子就做到很完美,都需要经历千锤百炼,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想的太多,畏首畏尾,时间久了就容易焦虑起来,领导交代一项任务,怕自己完成不好,迟迟不肯动手,眼看就要到截止日期了,如热锅上面的蚂蚁,加班加点,也没有拿出像样的成果,其实是自己一直不愿意面对困难,

逃避它而已,面对困难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面它。 武志红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人们学会接纳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愤怒,悲伤,忧虑,恐惧等坏情绪,勇敢的正视和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书中的观点我很赞同也深有体会,当我们遇到重大问题,你不去面对,不接受事实,活在过去,只会愈加痛苦,其中一句话我很赞同:”每一次挫折事件都是机遇,因为它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进行自我归因的人借此来完善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现在”正能量”这个词,到处可见,但是有时候我们也是需要发泄一下我们的”负能量”,而不是憋在心里,假装快乐,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有时候心理有问题比身体有问题可怕的多,身体有问题很大程度上面也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慢慢的发现心理学还是很有意思的,给我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很有可能去选择心理学,没有什么比人的心理更加复杂的了。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或多或少的令自己自卑的方面,比如身高不够高,长得不漂亮,肤色不够白,经济拮据等等,但我们都需要真正的去接纳自己这些不完美,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许你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羡慕着你。你羡慕那些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的公职人员,他们也许羡慕你每天忙碌,充实而快乐。所以,想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好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瓦尔登湖,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独处,写一段简短的心情日记,放松一下自己,也可以让自己逐渐的看

接纳不完美的一面To Accept the Imperfect Side(高中英语作文)

接纳不完美的一面To Accept the Imperfect Side 高中英语作文 When my friends ask me to take pictures of them, they will take a lot of pictures and then only keep a few of them. Because they are not satisfied with most pictures, they think they are not perfect. Actually, when I look at the pictures, there is nothing serious in my eyes, everyone in the pictures look as they are. People chase for the perfect side, that’s why 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o have the plastic surgery. Take the celebrities for example, they look beautiful enough, but to make themselves look perfect, most of them take the plastic surgery, which makes them look unnatural. People have to cost the great price for chasing the perfect side, while no one is perfect. If we accept our imperfect side, we will live in the easy way and can enjoy the life.当我的朋友们叫我帮拍照的时候,他们会拍很多照片,然而只有少部分照片能保存下来。因为他们不满意大部分的照片,觉得自己看起来不完美。实际上,当我看到照片的时候,在我看来没有什么大问题,照片中的每个人看起来都像他们自

不完美的自己最真实

不完美的自己最真实 【设计意图】全球知名民意调查咨询机构盖洛普公司用将近70 年的时间,研究发现:成功者有一个共同的路径就是“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优势,有效管理弱点。高一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对 自己的思维能够进行反省、自我调控,有助于形成积极、完整的 自我认知与和谐人格的建立。本课在引导学生初步确认自己优势 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如何有效地正面管理自己的弱点,促进自我 和谐与积极自我的建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弱点管理的意义,弱点的定义以及学会如何正确 看待和区分自身的弱点。 2 、帮助学生找出影响优势发挥与和谐、积极自我建立真正需要 关注的弱点。 3 、通过对弱点的正面管理,提高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促进自我 和谐的积极发展。 【教学重点】 1 、确认真正需要管理的弱点 2 、运用“弱点管理五步曲”对自己的弱点进行有效正面管理 【教学难点】

1 、使学生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目前最迫切需要管理的弱点。 2 、能够按照“弱点管理五步曲”对需要管理的弱点,制订出可操作的管理方案,并乐意执行。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 以理论讲授、视频赏析、团体辅导为主要教学方法;以自我分析、 合作学习、分享交流为主要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1 、课前分发活动练习表——《优势发现》《“我”的弱点管理《》一次只改变一个弱点》至每个学生座位。 2 、课间欣赏:播放汪峰演唱的《怒放的生命》,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活跃气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目的: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励志歌曲,激起内在的积极情感,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应歌词内容导入到本课学习主题。 ※形式:师生问答,体验感受。 ※感悟:生命该如何怒放? 课堂导入:这首歌是中国好声音导师汪峰的代表作,它主要给人 以积极的启示,并激励人心。大家在听的时候,内心是否感觉有一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经典语录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经典语录 1、用句号结尾的话,98%是认真的。 2、大部分的痛苦,都是不肯离场的结果,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 3、陪伴才是对父母最好的补偿。人生太短,孝顺不难,唯有陪伴。 4、是你的,就是你的。越是紧握,越容易失去。我们努力了,珍惜了,问心无愧。其他的,交给天。 5、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保持克制,对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毫不迟疑地拒绝。善于拒绝的人,仿佛乘的是人生直通车,能活出人生的高效率与更精彩。 6、有两种东西让人迷失:一是谎言,二是欲望。有两种东西让人沉醉:一是酒精,二是名声。有两种东西把人束缚:一是物质,二是爱情。有两种东西让人觉醒:一是真理,二是苦痛。有两种东西把人埋葬:一是坟墓,二是金钱。有两种东西让人改变:一是时间,二是苦难。有两种东西让人释怀:一是智慧,二是心态。 7、感谢我的不完美,让我看清了真正对我好的人是谁。 8、与其华贵外表,不如高贵心灵;与其让人艳羡你的位置,不如让他仰慕你的人品;与其追逐万千财富,不如修炼横溢才华;与其争夺炙手权力,不如提升内在能力;与其凡事撞运气,不如荡胸存志气。心灵、人品、才华、能力、志气是别人无法抢去的,你可以用来主宰

自己,其余皆是浮云,不足为道。 9、人们之所以寂寞,是因为他们不去修桥,反而筑墙将自己围堵起来。 10、男女之间的恋爱,答应太快,结果分手也快。人性的规律是容易得到的就容易放弃。凡是通过努力得到的,不管是感情还是物品,都会使人顿生珍惜之感。所以在感情上,当有人追求时,需要有一些矜持,即使心里很爱,也需要给追求者时间和难度,这样两人走到一起才会珍惜感情、地久天长。 11、想被人爱,就要去爱别人,并让自己可爱。 12、不要欺骗自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最后关头”会表现得最好。你做不到这一点。没完成的任务会一直潜伏在你的潜意识里,这不会消除你的压力,相反你会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某件事非常重要,而且是必须要做的,即使你讨厌,你也一定要去做,现在就做。 13、你看事情太明白,往往就失了做事的勇气。 14、人生最大一种痛,不是失败,而是没有经历自己想要经历的一切。别忘了心底的那个梦想。 15、幸福无处不在,可我们总习惯眺望远方,不肯凝视身旁。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请按实际情况需要自行编辑

爱不完美的自己教学设计

活动主题:爱不完美的自己 学校:加区三中 执教者:郭海燕 年级七、八年级 活动目标:1、树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意识。 2、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和接纳自我。 3、寻找自信的支撑点,增强自信。 活动准备:纸、笔 活动过程: 活动一:画手印 请同学们在纸上方写上自己的名字,画下自己的手印(把手按在纸上,用笔画轮廓),并与小组里的每个同学进行对比,你们有什么发现? 小结: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完全相同的俩个手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别人不可替代的。那么。这个“独一无二”的“我”是否让我们自己满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爱不完美的自己”。(板书课题) 活动二:感受自我 1、发现自我:请学生从“长相”、“身材”、“风度”、“气质”、“学识”、“家庭”这六个 2、课堂调查:满意总数为6的请举手。满意总数为0的请举手。 3、小结: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每个人心中的自己都不够完美。我们要想完善自己,首先要自己充分认识自己。 活动三:故事感悟——我只看我所拥有的 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怪异,病人的肢体会失去平衡感,手足时常乱动,口中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医生根据黄美廉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六岁。在常人看来,黄美廉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正常的生活条件,何谈什么前途和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在一次演讲会上,一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名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没有流露出半点不高兴,而是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几行字:我好可爱;我的腿很长很美;爸爸妈妈非常爱我;我会画画,我会写稿;我有一只可爱的猫……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拥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小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一个能悦纳自己的人,不管人生多么平凡,都能从自己身上找到闪光的地方。 活动四:造句活动 也许你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你能开心地接纳自己吗? 虽然我——————————,但是我————————————。 活动五:故事感悟——评画 有一位画家把自己的画放在画廊上,请人们点评,第一天请人们把败笔之处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几乎画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画家觉得非常沮丧。画家的老师对他说:“不要沮丧,明天依然拿这幅画,让人们把精彩的部分都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又是画的每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这时候这个画家终于明白了,世人的观点难以统一,最关键是要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经典美文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经典美文 关系,是一个生命的核心因素,是我们痛苦的主要来源,也是我们幸福的主要来源,总之是让我们人生丰富多彩的主要来源。付出和接受的平衡才是关系的和谐之道。当这种平衡被打破,人们就会产生内疚的情绪。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情感,内疚是大自然的馈赠,它在提醒我们,你的一个关系需要调整了。假如你懂得接纳自己的内疚,并帮助对方接纳他的内疚,那么关系就会自然地流动,自然地走向和谐。 许许多多的“好人”不懂得这一点,他们不喜欢“问心有愧”的感受,企图彻底消除自己的内疚感。而消除的模式可以分成两类:禁欲、助人,禁欲是禁止自己接受别人的付出,而助人则是只付出不接受。 消极的禁欲者模式 对于禁欲者,海灵格有很精彩的描绘:某些人用最小的方式参与生命,坚持清白无辜的幻象。不是全数地接受他们需要的东西并为此表示感激,而是封闭自己,节食禁欲。他们觉得这样可以摆脱需求和义务,因此他们没有需求,不需要接受。他们洁身自爱,因此经常把自己想象成高人一等或与众不同的人。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也仅仅限于蜻蜓点水而已,相比较而言,他们会感觉到空虚和不足。 很多消极的人,持有的正是这种人生态度。通常,一开始是父母

警告他们不要接受别人的馈赠,最终他们信奉了这种人生态度,并一直固守着被动和空虚。 在现实中,这种人生态度会让我们无比孤独,我们拒绝一个人的付出,其实也就是在拒绝与这个人建立关系。如果我们拒绝所有人的付出,那无疑就是在拒绝与所有人建立关系。 禁欲者拒绝了关系,其实也就拒绝了生命。 疯狂付出者模式 在关系中,禁欲者是单纯拒绝接受别人的付出,助人者则是疯狂付出,他们的付出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他们的接受仿佛就不值一提了。 正常的人不会喜欢这样的助人者,因为你假如和他建立了关系,那么,你常会在这个关系中感到,你的付出是不值一提的,而接下来的结论就是,你也是不值一提的。正常的人不会喜欢这种感受。 并且,因为我们总是对付出抱有敬意,所以尽管我们不喜欢“我的付出不值一提”的感受,但我们难免会对疯狂的付出者产生敬意。这种敬意就化为了助人者的一种权力感,产生了这种权力感的助人者会严重地“问心无愧”,在他巨大的付出面前,其他人都没了说三道四的资格,这就是助人者所追求的境界,也是很多理想主义者的人生哲学,但其核心逻辑——“与其让我欠你的情,不如让你欠我的情”——远不是多么伟大,相反是一种幼稚的逻辑。 别人很快不想从拒绝接受的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了,反而会怨恨他们,远离他们。因此,长期的助人者常常是孤独的,最终变得痛苦不堪。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作文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作文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作文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作文1 偶然路过一家潮衣店,看见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有着妖娆的曲线,只是肚子上有那么一点不明显的赘肉。“哎呀,怎么有这么多赘肉啊!怎么见人啊!好丑啊!”这样的话语传到亲眼目睹这一幕的旁人耳里,一定会很不解。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身材啊!她还觉得不满意?真是奇了怪了。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谁都想让自己看起来气质高贵,曼妙身姿,一脸精致,完美无瑕的一身。可千万不要忘记了:人无完人。在外表上,不要过分追求所谓完美,更不要因为大家耳耳相传苗条身材的女生身材好就因为自己比她们多了点肉就成天嚷嚷着要减肥;不要因为近日兴起一字领的衣服,就*本不适合这类衣服的自己硬穿在身上。那你迟早会在这大众化的时代里被别人的思想别人眼中的潮流所吞噬。再者,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被称赞的不完美的一面,你要去接受,不要觉得丢人,也不要因此自卑。 也许你没有浓密的眉毛,但你可以通过化妆尝试不同的

眉形,这是浓密的眉毛不能与你相提并论的吧;也许你觉得自己的鼻子不够挺,虽然不够立体,但是多了几分柔和美;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嘴唇太厚,嘴巴太大,但涂了口红可比樱桃小嘴好看多了。 不管你怎么样,都有利弊。看似再完美的人,也有不完美的一面。请正确看待不完美的自己,真正的去接受它,挺起你自信的胸膛,战胜不完美给你带来的负担和自卑感。 为自己的不完美骄傲,也许这些不完美,造就了别人眼中完美的你。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作文2 从小我就是那么招人喜欢,白白的皮肤,黝黑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地煞是可爱。在小朋友们中我永远是那个最出色的,可是我真的有那么完美吗? 我拥有别人曾不拥有的金钱,漂亮的脸蛋,美丽的舞姿,精美的绘画。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的父母为我创造的。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写作,却被他们要求做完美的自我。每个假期,我就要忍受别的小孩不能忍受的疼痛,练舞练到脚底出血,练画练到眼里都是泪花。虽然我不喜欢,但是我必须要让父母认同我。我不想让他们失望,因为他们让我学这一切都是为了我。 学校,我永远是别人遥不可及的。只是因为我比他们强太多,我真的很想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谈论八卦。这些我都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1000字_1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1000字: 马来西亚著名的萨提亚治疗大师林文采博士把人的先天气质分为了五大类: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奉献型。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忧郁型的人。忧郁型的人天生的完美主义者,比较悲观.批判.对自己和别人都是比较难以赞美和认同,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求尽善尽美,忧郁型的人把这种特点带到生活里去的时候是比较糟糕的,会对自己和他人高要求,把自己弄得很多的情绪。 虽然我知道自己忧郁型的这个特点,而林文采老师也一再强调:忧郁型的人要时刻记得在心里养两匹马:“放自己一马,放他人一马”。可我总是做不到。 正如网上一句经典的话所说:此生知道很多的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情绪来了的时候,我总是会陷入到情绪里去,不能自拔。 有一天,当我看到武志红的一本书《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时,我觉得棒极了。这本书颠覆了我对自己的看法。原来我不能接受的自己的种种,都是如此的具有意义。 于是我对自己不完美的感受有了释怀,在书中,武老师说道:世界有可能是相反的,真实胜过完美。如何接受自己的真实,如何真实的和自己在一起,就可以深刻的感知到真实是比完美更好的东西。感

觉自己是完美的,这样的人是把自己的痛苦分裂出去了,消灭了,他自己的脑袋里意识不到痛苦。 在书中武老师从还一个心理学家的角度例举了大量的例子让我们认识到负能量比正能量更具有价值。 武老师在书中说“当我们积极地追求所谓的正能量的时候,其实是割裂了与所谓的负能量的连接,这种割裂是巨大的损失,悲伤、愤怒、恐惧、内疚、嫉妒和羞耻,我们要打开这些感受的管道,当我们打开这些管道的时候,生命力就会在我们的身上流动。” 在本书的第二章里讲到: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每一次的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越对抗痛苦,越是会痛苦,承认他,接纳他就是改变的开始。在这一章里讲到一个自杀的案例,案主在深深的悲伤之后,接纳了事实,从而改变自我,有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在本书的第五章里讲到:当你恐惧、焦虑时,去看看,恐惧、焦虑在告诉你什么?它们是不是在说:这件事情对你很重要?看到它们、承认它们、接纳它们,然后才能让它们成为一份能量,让它们在你的心里流动,回到自己的感受上,回到自己的身体里,这个时候会有很好的疗愈效果。读后感.曾今也有一位心理学老师说,如何让一个吸毒者彻底的戒毒,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他的母亲彻底的放弃他,让吸毒者绝望,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说绝望也是有力量的。 嫉妒、愤怒、倔强也都是有力量的,看到他背后蕴藏的含义,原来它让你更加有动力去改变自己,他们是生命力的表现。 “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我们的生命,如果逃避,我们就损失了

接受不完美的人生-800字作文

接受不完美的人生-800字 作文 卡耐基说:“上帝给谁的都不会太多。每个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只是要的位置不同罢了。” 这个“缺口”是填不上的,但正因为这个“缺口”,人生才会充满奋斗和拼搏。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才会有努力奋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所以才会有追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才会有不断学习。 一个个不完美的人,拥有一个个并不完美的人生,确拼凑成了一个几近完美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总有人想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生,他讨厌不完美的自己,甚至不能接受自己“完美”的缺口。好像,包括我自己…… 我会极力隐藏自己的缺点,凸显自己的优点,但这其实并不起效。 不知在哪里见过的一段话:“缺点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缺点’,把缺点隐藏起来,并没有用。缺点只是优点

太大了,只要不将这个‘优点’推得太高,让它变小,那么缺点,就转变为了优点” 后来,发现这段话极有道理。当把缺点压小后,人们自然会把缺点看做优点。渐渐地,学会了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正因“不完美”,我有了自己的目标,他成为了我奋斗的动力。 若一个人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他的人生一帆风顺、甜蜜美满、没有焦虑、安逸无忧,那他会发现,他的人生好像缺少了太多的奋斗。没有奋斗,从本质上说,是无意义的。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圣人,不可能完美无缺。、林肯的孩童时期,家里的贫穷是他在冬天无鞋可穿,走投无路的他只能祈求鞋店老板施舍他一双鞋子。鞋店老板和蔼的笑了笑,说:“孩子,如果没有袜子,你即便是拥有了鞋子,又会怎样呢?”于是善良的鞋店老板给了他一双厚厚的袜子,驱走了大部分的寒冷。7岁的林肯从中得到启示,开始逐渐走上伟人之路。他也有艰辛,也受过嘲笑。他的人生并不完美,确永垂不朽。 成功人士背后必定有说不尽的血泪,道不尽的艰苦。被雪芹用血泪编就的《红楼梦》,成了历史文化的巅峰,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读后感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读后感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读后感(一) 第一次听说“投影”这种心理现象。它是这样的。平时我们会不自觉地用潜意识去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表现出为我们所压抑的特质和情感,或是把容易表现出这些特质和情感的人吸引到我们身边,这就是“投影”的机制。投影是潜意识的一种防御机制,因为某些特质和情感受到了压抑,无法在我们自己身上自由地表现出来,所以就只能诉诸他人和外物。例如,怀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往往会觉得周围的人都很自卑。当然,我们之所以会把消极的特质投影到某些特定的人身上。也是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比较容易表现出这样的特质。这样的人最容易触发我们的潜意识,让我们把自己压抑的东西投影到他们身上。 如果我们承认和接纳自己心中的某种消极特质,别人表现出来的这种特质就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别人真诚相处。 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在《认识阴影》一书中写道:“自我层面上的投影现象非常容易辨认。如果我们仅仅是‘感觉’到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存在,那么他/她/它通常不会带有我们的投影。如果我们为某个人或某种事物所‘影响’,那么他/她/它很有可能携带了我们的投影。”这句话,很好地区分了‘

感觉’‘投影’的差别。 对于自己投影到别处的特质,我们要做的只是承认你身上确实存在这些特质。 我们眼中别人的缺点,几乎都是我们自己内心中缺点的投影。我们对别人评头论足。我们对别人评头论足时,其实是在评论我们自己。那些被你压抑的消极特质和想法,有可能会在你意料不到的时候突然爆发出来,伤害你周围的人,也有可能会影响你的潜意识,伤害你自己。你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都不是偶然的,都折射出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当你给别人取外号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样的外号是不是同样适合你自己。如果你对自己足够诚实的话,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世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来的永远是你自己的形象。你身上的每一种特质都有其意义,每一种特质的存在都是合情合理的。 有时,我们内心的阴影往往藏匿的很深,很难发掘出来。如果没有投影机制的话,有些潜藏的特质我们一辈子也发现不了。 当一个人承认和接纳了你身上具备的所有特质,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如果你刻意避免表现出某一种特质,你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如果你无法表现出懒惰,就无法彻底放松下来;如果你无法对别人表现出愤怒,就会受人欺负;如果你因为讨厌别人身上的某种特质,刻意往相反的方向去表现,那就说明这种特质是你刻意压抑的;如果你特别反感某一类人,就应该寻找自己与他们的相似之处。我们不仅会把自己的消极特质投影到别人身上,也会用积极的特质去影响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5《不完美的自己最真实》 北师大版

《不完美的自己最真实》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能力: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能够妥善处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塑造自我的能力。 知识:学会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懂得完善自我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完善自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一些完善自我的基本方法。 2如何悦纳自我。 教学难点 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懂得完善自我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悦纳自己小故事,百宝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风吹)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心理健康课。正式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说游戏规则。如果老师说大风吹同学们问老师吹什么!老实说吹戴红领巾的同学。那么带红领巾的请起立。如果老师说小风吹,同学们齐问老师吹什么,老师说吹长头发的同学,长头发同学请举起你的右手。准备好了吗同学们。 生:好! 师:大风吹? 生:吹什么? 师:吹戴红领巾的同学。 师:小风吹! 生:吹什么 师:小风吹吹戴眼镜的同学……

(二)新授 师:我发现刚才玩游戏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那同学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自己呢?那今天是个好机会,我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手。 师:伸出你的手与旁边的同学比较,你们的手一样么?哪里不一样?(大小,颜色,胖瘦,手心纹路) 生:不一样!手的纹路不一样! 生:手的大小不一样。 生:手的胖瘦不一样。 生:手的颜色不一样。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啊,有完全相同的两只手吗? 生:没有! 师:其实即使是双胞胎的手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这双手是我们每个人独有的,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师:不单单是我们的手,小到每一个身体部位大到我们人类和动物都是不一样的,正因为我们不一样在动物世界的大森林里发生了这样一件故事,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故事森林大会 一天,上帝到了森林深处,问所有动物:“你们对自己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有没有什么要求,我可以满足你们。”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几乎所有的动物对自己都不满意。 鸟抢着发言:“别的动物都有4条腿,我只有两条,实在太不公平了。” 鱼说:“我根本没有腿,我想跑都不行。” “你有什么要求呢,小蚂蚁?”上帝问 小蚂蚁很快乐的说:“我对自己很满意,虽然我身材矮小,但是我能抗的动比我重的东西。尽管我没有翅膀,不能飞翔,但是我能制造地下宫殿,冬暖夏凉,我感到很快乐,生活得很幸福。”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问题:鸟和鱼为什么不快乐? 生:鸟和鱼都没有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觉得自己没有,所以不开心。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2篇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2篇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一)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武志红的一本心理自助书籍,豆瓣网上评价很高的一本书。看完这本书有一段时间了,如果不沉淀整理一下,又几乎都忘掉了。 看这本书,和看其余任何一门和心理学有关的书籍一样,我再一次确信一个人的性格浓缩着童年时的一切人际关系。一个人儿童时期的所有经历,形成了他内心的关系模式,这个模式将影响到他的一生。不过还好,只要一个人愿意自我学习,那么他就可以“重做自己的父母”,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读这本书,能找到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的影子,也许是我和作者一样都读过他的《少有人走的路》系列;也能找到张德芬的影子,我相信作者一定和我一样,读过张德芬的书系。 这本书告诉我们,悲伤、愤怒、内疚、恐惧,这些平时被贴上“负面”标签的的情绪,其实和所有的正面情绪一样,有着完全平等的关系。不需要为这些情绪而羞愧、焦虑,也不要去强行压制。强行的压制某种情绪,它往往会以别的形式更加猛烈的爆发出来。有人强行压制悲伤,却发现到了夜晚难以入眠;有人强行压制内疚,却会在潜意识里逼迫自己成为没有内疚感的“圣人”。 张德芬的书教会我们要关照自己的内心。当负面情绪来临,不要逃避,不要惧怕它。试着对自己说:“我现在心里有点难过。”然后就好好的、勇敢的去体会此时的感受。比如“我感觉心口有点堵,我觉得脸上在发烫”等等,大约半个小时,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会过去。张德芬认为,如果害怕、抵抗、逃避某种情绪,那这些害怕、抵抗和逃避就会像钩子一样勾住这情绪,在心里久久不去;而如果坦然的接受,尝试去拥抱自己的情绪,那么这样的情绪很快就会过去,内心又恢复到空灵的状态。 然而正是这坦然的接受是最困难的,也是痛苦的,因此心理学家派克认为心理成长的关键在于“可以直面痛苦”。武志红的这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也告诉我们:“不论忧伤、愤怒、焦虑、妒忌等,假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他们,那么你就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 在这本书里,有一些独到的见解让我读后有豁然开朗,拨云见日之感。 1、“认识恶习,它一定曾让你获益。”某一方式让自己在过去得到了很多好处,自己现在就会无意识的去习惯它、运用它,这是一种特殊的“刻舟求剑”。书中提到的小刘在公司总是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会拼命做,深究下去竟然起源于小刘小时候由于父亲要求很高,作业就算很早做完也会一遍一遍的检查并且受到斥责,最后她就干脆到最后一刻才做完。同时我想起班上一个目前对妈妈比较叛逆的男生的睡懒觉的坏习惯形成的原因:妈妈一遍一遍叫,他就是不起床,他一定从中体会到了反抗妈妈的那种“自由”的感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2篇】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后感2篇。

心理健康教案-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江阴市高级中学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 【设计意图】全球知名民意调查咨询机构盖洛普公司用将近70年的时间,研究发现:成功者有一个共同的路径就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有效管理弱点。高一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对自己的思维能够进行反省、自我调控,有助于形成积极、完整的自我认知与和谐人格的建立。本课在引导学生初步确认自己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如何有效地正面管理自己的弱点,促进自我和谐与积极自我的建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弱点管理的意义,弱点的定义以及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和区分自身的弱点。 2、帮助学生找出影响优势发挥与和谐、积极自我建立真正需要关注的弱点。 3、通过对弱点的正面管理,提高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促进自我和谐的积极发展。 【教学重点】 1、确认真正需要管理的弱点 2、运用“弱点管理五步曲”对自己的弱点进行有效正面管理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目前最迫切需要管理的弱点。 2、能够按照“弱点管理五步曲”对需要管理的弱点,制订出可操作的管理方案,并乐意执行。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 以理论讲授、视频赏析、团体辅导为主要教学方法;以自我分析、

合作学习、分享交流为主要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分发活动练习表——《优势发现》《“我”的弱点管理》《一次只改变一个弱点》至每个学生座位。 2、课间欣赏:播放汪峰演唱的《怒放的生命》,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活跃气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目的: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励志歌曲,激起内在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应歌词内容导入到本课学习主题。 ※形式:师生问答,体验感受。 ※感悟:生命该如何怒放 课堂导入:这首歌是中国好声音导师汪峰的代表作,它主要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并激励人心。大家在听的时候,内心是否感觉有一种让生命怒放的渴望和力量被唤起呢本课就将通过接纳、正面有效管理自己的弱点,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和谐、灿烂、绽放。 二、优势发现激发兴趣 ※目的:通过对自己优势的挖掘和发现,树立信心,为进入本课重点学习内容——管理弱点,使得学生更加敞开面对自己的弱点,作积极心理的铺垫;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练习,拉近彼此心理距离,增进感情,活跃学习气氛。 ※形式:自我体验,师生互动。 ※感悟: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的优点,需要的只是一颗发现的心。 1、表一:《优势发现》 我是:自信健康包容善良睿智细心真诚乐观坦率公平勇敢忠诚认真幽默活跃简单淳朴温暖 浪漫敏感坚定温柔冷静守信专注可爱美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