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立制片厂制度

建立制片厂制度

好莱坞:电影业制作的模版

建立制片厂制度,统一摄制、发行、放映

首先是制片厂制度。制片厂制度的奠基人是曾经发现和启用卓别林的赛纳特和汤姆斯·哈柏·菲莫斯。他们创造了由制片人独揽大权的制片制度和流水线生产影片的方法。在这种制度的制片厂里,制片人是主宰,将题材选定、剧本写作、导演设计乃至影片的摄制和剪辑都大权独揽,并且可以随时撤换和解雇他认为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如1939年米高梅公司拍《飘》时,本来是由乔治·顾库和山姆·伍德任导演,但是两人由于不能完全按制片人的意图办事,便被撤换,改由维克多·弗任导演。命运最惨的要数大导演斯特劳亨。他是奥地利人,原想到美国当新闻记者,格里菲斯拍《党同伐异》时,让他当助手,从此逐步成长为集编剧、导演、表演及布景、服装设计于一身的电影全才。他拍摄影片时有个癖好,即为了求真而不惜花钱。他拍《愚蠢的妻子》时,特地在加利福尼亚海边搭起影片故事发生地蒙特卡罗的赌窟、广场和雄伟的宫殿,曾经就受到制片人的指责,甚至都流传出“斯特劳亨的浪费”这类术语,只是由于影片上映后大获成功,制片人才容忍了。他拍摄《贪婪》时,为了反映1905年前后旧金山的背景,房间天花板的样式也都要求原样仿造,还到古董店精心挑选符合故事背景的家具,甚至连一个疔疮的破裂过程,也毫不含糊地用特写镜头表现出来。为此,他脚穿破鞋,身着破衣,废寝忘餐的工作,他的目的是让观众“看到的一切完全是真的”。这把制片人激怒了。斯特劳亨却宣称:“我这么做是以狄更斯、左拉、莫泊桑为师的。”制片人就厌烦他了。当斯特劳亨再主持拍摄《女皇凯莱》时,制片人终于中途把他解雇了。好莱坞一度是导演中心制,导演有制片的决定权,现在,制片人把斯特劳亨赶出了制片厂,这意味着制片人大权独揽的新时期的开始,成为好莱坞已建立制片厂制度的标志。

制片厂制度的特点不仅表现为制片人独揽大权,还表现为整个影片的制作过程分工细致,不仅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布景、洗印、剪辑等各有分工,而且制作过程采用流水作业法:制片人提出个想法,先由编剧部门编故事,再到噱头部门添笑料,再到专门负责写对话的部门把对话写出来,要求对话能引起观众的反响,再由导演负责摄制……而制片人却可随时检查各个部门的工作质量和进度。电影分工细密,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例如恐怖片是好莱坞的一个重片种。拍出的片子是否有强烈的恐怖效果,也有专门的测定人。迈克·哈里斯就是这么一位有名的专业人员,他2

7岁,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光怪陆离的新片。他有个天生的特点,一看到惊险镜头就两眼发直,有时还吓得大叫或抱头躲藏。他的表情被一一记录下来,就成了惊险效果的尺度。如果迈克看时面无惧色,制片人就命令返工。由于迈克的工作出色,被奉为“最理想的恐怖片测定专家”。好莱坞影片出产多,常常要临时演员。好莱坞所要的临时演员花样繁多,共有40多类:秃头的、长大胡子的、矮子、吸毒者、丑女、老寡妇……于是就有“中央角色分配公司”专门负责登记选卡:“××胡子长得快,一夜之间就能满脸硬胡茬”、“××长相特逗笑”、“××能连哭三个小时眼泪不断”、“××真正骗子手”、“××兔唇女人”……这些临时演员若是叫去拍次影片,除付给拍片酬金外,还外加长相酬金。于是,奇形怪状的人跑到好莱坞讨生活。在好莱坞全盛时代,这种人登记等待雇用的达1500人之多,他们不断地给“角色分配公司”打电话,询问有无工作机会,公司专门有人回答。由于好莱坞常常只能用上五、六百人,便给询问的人回答道:“以后来试试”。好莱坞就出现了一个专门让这些人落脚的“酒吧”,店名就叫“以后来试试”。其实,各个大电影制片厂也有自己专门的“人才物色员”,他们四处奔波,为自己公司物色电影角色,常常出入各地夜总会、时装表演会、照相馆、选美会等场所,甚至还出现了“人才物色员”的知名人才。如奥斯卡·赛尔林是派拉蒙公司的人才物色员,他每周要访问250人,平均每年要100个人试镜头,将其中25人送到好莱坞。为了给每个可能选上的角色试镜头等项的开支竟达15万美元。米高梅公司的人才物色员在一个大学看学生演出时,看中了一个叫阿林顿·勃鲁的男生,就请勃鲁到好莱坞参观制片厂。公司老板认为勃鲁的形象极佳,给勃鲁起个新名字:伯特·泰勒。他后来便是演出《魂断蓝桥》的那位男主角。可见,好莱坞制片厂分工细密,也是有他的好处的。

制片人有无上的权威,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师乃至人才物色员等都要听他的指挥,否则他就解雇别人。有的制片人为了年利,不顾艺术道德,许多艺术家也不断对制片人的权威展开挑战。一次,好莱坞的一个制片人为追逐金钱想拍色情片,在征集剧本时,他提出四个要求:一要有宗教色彩,二要有贵族色彩,三要性色彩,四要使人惊愕。有位剧作家连夜写了个剧本送去。整个剧本仅一句话:“‘上帝啊’,公爵夫人大声叫道:‘快些把你的手从我大腿上拿开’”。制片人看后大为发火,指责剧作家不听指挥,剧作家说:“你要求的四种色彩都有了,你还发

火干什么呢?‘上帝啊’,这是宗教色彩;高声喊叫的是公爵夫人,自然是贵族了;‘快把你的手从我大腿上拿开’,这是性色彩;这个男人竟敢调戏公爵夫人,难道不使人惊愕么?”制片人无言以对,只好取消他的打算。

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将电影的摄制、发行、放映统一起来,形成产、销一条龙的格局。当时的电影的利润十分丰厚,华尔街的金融巨头摩根、杜邦、洛克菲勒等财团投资电影,将电影事业发展为几乎可与钢铁、石油、汽车制造并驾齐驱的大规模的电影工业。财团巨大的实力,将影片的制作、发行、放映统一起来,形成“垂直控制”的垄断性的格局。财团不仅直接从他们的电影工业中捞取利润,并且利用电影推销他们的其他产品。当时共和党的领袖威廉·海斯竟连哈定总统给他的邮政部长都辞掉,宁愿做“美国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的负责人,就可见电影的受重视了。海斯每年从协会领取10万美元的薪水,这自然也是邮政部长所不能得到的高薪。海斯就说:“我们要把电影变成旅行商人,商品跟在电影的后面,凡是美国影片深入的地方,我们一定能够销售更多的美国货物。”这就透示了财团控制电影的一个目的。经过兼并,到二十年代末,好莱坞就形成“八大”电影公司。“八大”公司中以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斯和雷电华五大的实力最雄厚。他们的规模庞大、设备完善。不仅有豪华的摄影棚和完备的灯光、布景,还有专用的村舍、牧场、市镇、码头等设施。他们控制了制片厂,还控制了电影的发行渠道和电影院。如派拉蒙公司控制了全国2000家影院。当时美国和加拿大以及其它许多国家的首映影院也控制在好莱坞的这些公司手里。

大公司一般每年生产50多部电影,先在自己控制的影院上映。这样,每星期能放映一部新片,每年吸引了数亿人次的观众群。而那些独立制片商却无法与之抗争,只好受兼并或倒闭,好莱坞的垄断程度便更高了。好莱坞电影走向国外,很快占领了欧美为主的世界电影市场。可见,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一度是非常成功的电影管理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