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选读答案整理09061802!!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12
1.柏拉图是如何阐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的?第二种:柏拉图主张文艺摹仿说。
作为摹仿,它必须由三个侧面才能形成其完整的意义结构,即:作为摹仿对象的摹型;作为集中体现摹仿过程的摹仿者;作为摹仿结果的摹仿品。
柏拉图正是从这三个侧面阐释了文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一)文艺是摹仿的摹仿。
柏拉图承认艺术把世界当作蓝本,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
但柏拉图并不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是理念摹仿物。
在柏拉图看来,文学艺术就成了“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二)摹仿者不能判断美丑优劣。
柏拉图认为有关事物的技术有三种: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和摹仿者的技术。
而其中器物的使用者具有关于器物的知识和经验,是最有发言权的,作为摹仿者的艺术家所做的事都是不真实的。
(三)摹仿的作品是低劣的。
这是柏拉图主张流放诗人的主要理由。
综上所述,柏拉图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看成是一种摹仿的关系,而他的所谓的摹仿说,又是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必然认定文艺是不真实的,低劣的。
另外,柏拉图对文艺摹仿世界的过程的看法过于偏激,把文艺再现世界看成是无知识、无主张地、随意地用一面镜子“到处照”的过程。
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因此,如果我们从柏拉图的“摹仿说”本身来看,这种观点大体上是消极的。
2.柏拉图对文艺的功能做出了怎样的评价?文学是对可感事物的模仿。
由于文艺与理念这个绝对的世界真实的关系是间接的,与理念的距离是遥远的,进而推导出文艺作品是影子的影子,是低劣的形式,创造文艺作品的诗人等的灵魂是非理性的,这中对文艺本性的基本看法,导致了柏拉图对文艺对人生的积极作用,这是他对文艺的社会功能的主导性观念。
第二种:(一)重视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
(二)否定传统文艺的积极价值。
认为传统文艺是极为有害的,其具体的罪状主要有两条:首先是亵渎了神和英雄。
其次,是迎合人的情欲,危害城邦。
(三)提出了严厉的文艺对策:驱逐诗人和文艺法治化。
3.柏拉图为什么提出取缔文艺、驱逐诗人?(一)由于柏拉图认为诗歌和悲剧等艺术是摹仿品,是“一个远离真实的影像”,这样诗和悲剧就是不真实的,不包含真知识,是不具有真理价值的东西,因而柏拉图的结论是“摹仿术乃是低贱父母所生的低贱的孩子。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 莱辛的诗画界限论莱辛认为,造形艺术和诗歌,它们有异中之同,即都要模仿自然;也有同中之异,主要表现在四方面:1.就存在形式说,诗是一种时间艺术,画是一种空间艺术,诗的表现范围要比画广,画适宜于表现美,诗则除了美其他丑、怪、悲、喜、滑稽等均能表现。
2.就模仿的媒介说,诗用人为的符号,即时间中动作发出的声音;画用自然的符号,即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
3.就模仿的对象说,诗描绘时间中先后持续的事物即动作;画描绘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即物体。
4.就追求的效果说,诗求其真,再现人的动作的复杂冲突;画求其美,即姿态和表情上的静穆或静穆的伟大。
上述诗画各自的特殊规律是相互不能超越的,否则就会招致失败,但这些规律也不是绝对的。
2. 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
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3.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继承者,他在美学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个唯物主义命题。
他是在批判当代的美学思潮,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思潮的过程中提出这个命题的。
他对“美是生活”作了这样的解释: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这个命题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恢复了现实的权利;其次是它揭示了美对生活的依附关系;三是它在唯心主义美学思想泛滥的情况下,为美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4. 象征主义的理论主张象征主义的最大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差异性和暧昧性去揭示它们所暗示的事物现象的内在性。
象征主义的目的在于以主观变形来构成它的作品;把主客观两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是波德莱尔的“普遍相似性”的思想;象征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象征;语言成为象征主义的中心;象征主义还要求诗歌的音乐性和绘画性。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西方文论选读试卷(课程代码081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属于狄德罗著作的是。
D (三论集阐述了去艺术看法)A、《诗艺》B、《诗学》C、《悲剧的诞生》D、《绘画论》2、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
CA、贵族B、书面C、日常D、古典3、布瓦洛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CA、个性化B、独特化C、类型化D、共性化4、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符号B(文字)画(A色彩)A、自然B、人为C、天然D、抽象5、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DA、理性B、想象C、幻想D、灵感6、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A、俄国形式主义B、英美新批评C、语义学D、精神分析学派7、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A、由顺境转入逆境单B、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C、处于顺境D、处于逆境8、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的掌握和描述。
A、个别B、一般C、共性D、集体9、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A、《词语的复活》B、《散文理论》C、《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D、《作为手法的艺术》10、席勒认为,人对纯朴自然的兴趣是有条件的。
A、主观B、客观C、主客D、先天11、在狄德罗那里,严戏剧采取的是题材。
A、农民生活B、宫廷生活C、市民生活D、下层生活12、克罗齐主张,直觉就是A、再现B、表现C、确认D、判断13、布瓦洛的理性原则要求A、形式服从内容B、内容服从形式C、形式等于内容D、内容等于形式14、尼采认为要重振悲剧艺,就要复活精神。
A、理性B、感性C、日神D、酒神15、海德格尔指出,诗以确立存在。
A、形象B、意象C、意境D、语词16、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是尼采在中提出的。
A、《悲剧的诞生》B、《权力意志》C、《人性的、太人性的》D、《查拉图斯特拉如斯说》17、柏拉图主张文艺模仿的对象是A、自然现象B、人的精神生活C、感觉世界D、数的和谐18、尧斯指出,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
1.下列属于俄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的是AA. A. 车车尔尼雪夫斯基B. B. 什克洛夫斯基C. C. 雅可布森D. D. 维谢洛夫斯基2.下列着作中具体论述了诗画界限的是AA. A. 《诗学》B. B. 《新科学》C. C. 《拉奥孔》D. D. 《论崇高》3.简述柏拉图对理念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关系的认识,并举例进行阐释。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答:柏拉图是文艺史上对文艺和文艺家谴责最厉害的一个人,他的“模仿说”也必将导致对文艺的否定。
他认为,存在三个世界:理念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
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世界则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而文艺是“摹本的摹本”。
另一方面,柏拉图认为,文艺有巨大的感染作用,即“浸润心灵”,并把它称为“诗的力”,因而,他尽管将“模仿的诗”斥为“影子的影子”,但仍主张在起理想国中保留一部分“颂神的赞美好人的诗歌”。
总的来说,他的观点是唯心的。
4.论述莱辛《拉奥孔》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诗画的不同点的,并结合你的理解进行具体阐述。
答:《拉奥孔》一书的副标题为“论诗与画的界限”,莱辛在书中从总体上阐明了诗与画的界限:一是模仿的媒介不同,“绘画运用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
诗运用在时间中明确发出的声音,前者是自然的符号,后者是人为的符号,这就是诗和画各自特有的规律的两个源泉。
”因此,画是空间艺术,诗是时间艺术。
二是模仿的对象不同,“时间上的先后承续属于诗人的领域,而空间则属于画家的领域”,画以空间中的颜色、形体为符号,易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并列的物体;诗运用在时间中持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易于表现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中持续的事物。
画表现静态的美(包括人体美和精神美),诗表现动态的美(包括思想感情与故事情节)。
三是艺术作品的效果不同,绘画作用于人的视觉,以形体、色彩引起欣赏者的美感;诗作用于人的听觉,通过声音、语言使欣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莱辛认为诗与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模仿的艺术,但由于模仿的媒介、对象和产生的效果不同而成为各具特征的艺术,混淆两者的界限,也就否定了他们的特殊性。
名词解释:布拉格学派:(发起者、贡献最大者、内涵、理论主张、影响、评价)①理论渊源:1926年雅各布森与马捷齐乌斯共同创立布拉格语言学学会,到1935年更名捷克结构主义。
一方面肯定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单纯谈论共时性,以结构和功能为两个基本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文学作品不只是言语或文学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系列结构,一种与各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列结构。
②主要特征:⑴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
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最大限度的偏离日常生活实用语言的指称功能,而把表现功能放到首位。
⑵类比方法是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
通过对音位类比的研究来区分词语和语法的意义,从而达到对语言体系结构乃至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
⑶把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与历时性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
解释语言本质的最佳研究途径是对语言体系作共时性分析,但共时性分析不可能否认历史进程对语言体系的影响,要正确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就必须深入探讨历史的语言环境。
⑷读者阅读是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原因。
一部作品印刷成书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被读者阅读之后,其审美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且由于审美标准不同,审美价值是可变的不确定的。
这些观点预示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③地位影响:布拉格学派存在时间较长且较活跃,是连接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桥梁,对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它提出的语言的功能研究、类比方法的运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研究的结合以及在对读者的转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它过分夸大艺术形式的作用,用形式来规定文艺本质,把文学发展规律和形式发展规律等同起来。
虽然艺术形式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一规律是由社会文化和艺术内容的发展所决定的,艺术形式无法自我规定。
且语言学方法只是一种研究文艺的手段,不能将之当成研究目的。
文学性: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
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它存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之中。
一、单项选择题1、创立文艺理论独立体系的是(A)A、亚里斯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席勒2、属于狄德罗著作的是( D )A、《诗艺》B、《诗学》C、《悲剧的诞生》D、《绘画论》3、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 C )A、贵族B、书面C、日常D、古典4、布瓦洛( C )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A、个性化B、独特化C、类型化D、共性化5、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 B ) 符号A、自然B、人为C、天然D、抽象6、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 D )A、理性B、想象C、幻想D、灵感7、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 B )A、俄国形式主义B、英美新批评C、语义学D、精神分析学派8、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 A )A、由顺境转入逆境单B、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C、处于顺境D、处于逆境9、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 ( A )的掌握和描述。
A、个别B、一般C、共性D、集体10、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D)A、《词语的复活》B、《散文理论》C、《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D、《作为手法的艺术》11、席勒认为,人对纯朴自然的兴趣是有( C ) 条件的。
A、主观B、客观C、主客D、先天12、在狄德罗那里,严肃戏剧采取的是 ( C ) 题材。
A、农民生活B、宫廷生活C、市民生活D、下层生活13克罗齐主张,直觉就是(B)A、再现B、表现C、确认D、判断14、布瓦洛的理性原则要求(A)A、形式服从内容B、内容服从形式C、形式等于内容D、内容等于形式15、尼采认为要重振悲剧艺,就要复活 ( D )精神。
A、理性B、感性C、日神D、酒神16、海德格尔指出,诗以(D )确立存在。
A、形象B、意象C、意境D、语词17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是尼采在( A )中提出的A、《悲剧的诞生》B、《权力意志》C、《人性的、太人性的》D、《查拉图斯特拉如斯说》18、柏拉图主张文艺模仿的对象是( C )A、自然现象B、人的精神生活C、感觉世界D、数的和谐19、尧斯指出,( A )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
作者作品搭配Geoffrey Chaucer 杰佛里.乔叟1.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故事集>2.The Book of the Duchess<公爵夫人之书>3.Troilus and Criseyde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4.The Legend of Good Women <贞洁妇女的传说>5.The House of Fame <名誉之屋>6.The Parliament of Fowls 《百鸟议会》7.Romance of the Rose 《玫瑰传奇》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莎士比亚1.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仲夏夜之梦2.The Merchant of Venice 威尼斯商人3.As You Like It 皆大欢喜4.Twelfth Night 第十二夜5.Hamlet 哈姆雷特6.Othello 奥赛罗7.King Lear 李尔王8.Macbeth 麦克白9.Venus and Adonis 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0.The Rape of Lucrece 鲁克丽丝受辱记Francis Bacon 弗兰西斯.培根1.Advancement of Learning 学术的进展2.Novum Organum 新工具3.The New Atlantic 新大西洋岛4.Essays 随笔Daniel Defoe 丹尼尔.笛福1.Robinson Crusoe 鲁宾逊漂流记2.Caption Singleton 辛格顿船长3.Moll Flanders 莫尔.佛兰德斯4. A Journal of the Plague Year大疫年日记William Blake 威廉.布莱克1.The Chimney Sweeper 扫烟囱的孩子2.Song of Innocence 天真之歌3.Song of Experience 经验之歌4.Poetical Sketches 素描诗集5.The French Revolution 法国革命6.The Marriage of Heaven Hell天堂与地狱的婚姻7.America:A Prophecy 美国ton 弥尔顿Robert Burns 罗伯特.彭斯1. A Red, Red Rose 一朵红红的玫瑰2.Poems, Chiefly in theScottish Dialect 苏格兰方言诗集3.The Tree of Liberty 自由树4.Scots Wha Hae 苏格兰人5.The Two Dogs 两只狗6.Holy Willie’s Prayer 威利长老的祈祷7.My Heart’s in thehighlands 我的心呀在高原8.John Anderson, My Jo 约翰.安徒生9. A Man’s a Man for All That不管那些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1.She Dwelt Among theUntroddrn Ways 《LucyPoems》露茜组诗2.The Solitary Reaper 刈麦女3.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4.Lyrical Ballads 抒情歌谣集5.An Evening Walk 黄昏漫步6.The Excurison 远足7.The Prelude 序曲George Gordon Byron 乔治.戈登.拜伦1.She Walks in Beauty2.Oriental Tales 东方叙事诗3.Don Juan 唐璜4.Childe Harold’sPilgrimage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5.The Prisoner of Chillon 锡雍的囚徒6.Manfred 曼弗雷德7.Cain 该隐8.The Vision of Judgment 审判的幻境9.The Age of Bronze 青铜世纪Edgar Allan Poe 埃德加.爱伦.坡1.To Helen 致海伦2.The Raven 乌鸦3.Annabel Lee 安娜贝尔.李4.The Bells 钟声5.The Fall of the House ofUsher 厄舍古宅的倒塌Walt Whitman 瓦尔特.惠特曼1.O Caption!My Caption! A,船长!我的船长!Emily Dickinson 埃米莉.狄更生1.I Died for Beauty 为美而死2.Success 成功3.I’m Nobody 我是小人物Jane Austen 简.奥斯丁1.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2.Sense and Sensibility 理智与情感3.Mansfield Park 曼斯菲尔德公园4.Emma 爱玛5.Northanger Abbey 诺森觉寺6.Persuasion 劝导Charlotte Bronte 夏洛蒂.勃朗特1.Jane Eyre 简.爱2.Shirley 雪莉3.The Professor 教授4.Villette 维莱特Washington Irving 华盛顿.欧文1.Rip Van Winkle 瑞普.凡.温克尔2.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睡谷传奇3. A History of New YorkNathaniel Hawthorne 纳撒尼尔.霍桑1.The Scarlet Letter 红字2.Mosses from an Old Manse古宅青苔3.The House of the SevenGables 七个尖角阁的房子4.The Marble Faun 大理石雕像5.The Blithedale Romance 福谷传奇William Butler Yeats 威廉.巴特勒.叶芝1.The Second Coming 第二次圣临2.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茵尼斯弗利岛3.When You Are Old 当你老了4.Sailing to Byzantium 驶向拜占庭5.The Winding Stair 盘旋的楼梯William Faulkner 威廉.福克纳1. A Rose For Emily 献给埃米莉的玫瑰2.The Sound and the Fury 喧嚣与骚动3.As I Lay Dying 在我弥留之际4.Light in August 八月之光5.Absalom,Absalom!押沙龙,押沙龙诗歌翻译和赏析Sonnet 18 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莎士比亚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译文我怎么能够将你比作夏天你比夏天更美丽温婉。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共九套含答案二○○二年十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文论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81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①亚里士多德②贺拉斯③王尔德④柏拉图2、贺拉斯写作了()①《诗学》②《诗艺》③《为诗辩护》④《诗学界定》3、朗吉弩斯崇高语言的来源有()①一个②三个③六个④五个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①海涅②雪莱③华滋华斯④锡德尼5、莱辛论诗与画的区别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①诗歌的节奏感优于绘画②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③诗歌在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④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①夏多勃里昂②波德莱尔③维柯④但丁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①亚里士多德②尼采③叔本华④杜夫海纳8、弗洛伊德认为()①白日梦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②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③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④诗人的创作与童年游戏无关9、黑格尔断言()①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②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③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④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①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美学的文献②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③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④讨论表现主义美学文体的文献11、泰纳是()①英国文论家②法国美学家③德国艺术理论家④美国文学批评家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①兰波②罗兰·巴尔特③英伽登④海德格尔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①萨特②瑞恰兹③卢卡挈④尧斯15、尧斯是()①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②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③接受美学的代表④新批评的理论家16、谁在《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通感”理论?()①波德莱尔②佩特③桑克蒂斯④雨果17、席勒认为“朴素的诗”主要是()①模仿神②模仿自然③模仿人④模仿社会18、王尔德是()①唯美主义文论家②现实主义文论家③只是诗人,而不谈文论④浪漫主义文论家19、卢卡挈是()①马克思主义文论家②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③自然主义文论家④现代主义文论家20、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最显著的标志()①即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增强②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消解③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黯淡④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时强时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弗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①历史批评②伦理批评③原型批评④技巧批评⑤价值批评2、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①《大希庇阿斯》②《会饮》③《理想国》④《诗学》⑤《九卷书》3、兰波在《致保尔·德梅尼》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是()①“他者”理论②通灵人理论③诗人是盗火者④妇女也可以成为诗人⑤诗人是立法者4、康德认为艺术的特征在于()①是人有意图的以理性为基础的创造物,不同于自然②艺术是人类追求美的重要技巧,与作为知识的科学不同③艺术创作不同于手工艺生产④艺术即游戏5、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不是()①艺术品②作者③艺术④大地⑤接受主体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理念说2、悲剧(亚里士多德)3、《论崇高》4、原型(荣格)5、直觉(克罗齐)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
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
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1.俄国形式主义是1914年至1930年在俄罗斯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流派。
代表人物是罗曼•雅各布森,什克罗夫斯基、日尔蒙斯基和艾亨鲍姆。
理论渊源:俄国形式主义深受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象征主义、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把作品作为考虑的中心,拒绝接受当时支配俄国文学批评的心理学、哲学或社会学的方法。
反对只根据作家生平、社会环境等文学外部因素去研究文学作品,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学作品本身,文学评论家要探寻文学自身的特性和规律,亦即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结构等形式上的特点和功能。
主要主张:⑴文学作品是意识之外的现实。
文学作品只是一种构造,形式主义者不研究作者和读者的主观意识和主观心理,而是对客观现实的艺术作品的研究。
⑵文学创作的根本艺术宗旨不在于审美目的,而在于审美过程。
形式主义者提出了陌生化这一概念,认为要使人们对熟悉事物的自动感知变为审美感知,就要采取陌生化的手段,使现实中的事物变形,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使人们重新审美的感知原本已经熟悉的事物,尽可能的延长审美感知的过程。
⑶文学批评的任务是要研究文学性,文学性即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内部规律,要着重研究艺术形式,深入文学系统内部去研究文学的形式和结构。
既然文学作品可以表现多样化的内容,那么文学性就不在作品的内容而在作品的形式,即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技巧的安排组织。
⑷主要方法是彻底颠覆传统诗学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二分,突出形式在文学中的核心地位。
共时性的语言学研究方法也是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之一,这一方法能够科学揭示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把握文学创作的规律,按照索绪尔语言学研究方法将文学研究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并着眼于以形式分析为主的内部研究。
一.名词解释1.自然的床:即本质的床,床的理念。
神或是自己不愿或是有某种力量迫使他不能制造超过一个的自然床,因而就只造了一个本质的床,真正的床。
神从未造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这样的床,它以后也永远不会再有新的了。
2.漫步学派:亚里士多德经常和学生一起在吕克昂学院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学术问题,因而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学人群体被人称为“漫步学派”。
3.《诗学》:是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讨论诗的艺术的文艺理论。
“诗的艺术本身”指诗的艺术这个属,即诗的艺术的整体,和诗的艺术的“种类”相对。
诗的艺术或解作“诗”。
对希腊文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3.(或简答)悲剧: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个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4.《诗艺》:罗马时期的文艺理论家贺拉斯一生创作了多种诗歌,除此之外,后人把他留下来的著述编成三卷《书信集》,在这些书信集中,有一封致皮索及其儿子的诗体书信,有人把这封书信定名为《诗艺》,流传至今。
《诗艺》中所体现出来的文艺思想对后来的欧洲文艺界影响颇大。
5.《论崇高》: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是罗马时代除了《诗艺》之外的对后世影响最大、最广泛的一部文艺理论著作。
在10世纪才发现,略有散失,现存四十四章。
6.《为诗辩护》:锡德尼发表《为诗辩护》反击英国讽刺作家戈逊写的《罪恶的天堂》,同时探讨文学创作的诸问题,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文艺思想。
7.普爱丁:希腊称诗人为普爱丁,而这名字,因为是最优美的,已经流行于别的语言中了。
它的意思是创造,诗人往往是有创造有天分的,因而称诗人为普爱丁。
8.风格:“风格“主要是指作家的个性,由于这种个性是体现在作家的艺术形式之中的,因而它便可以被视为作家的艺术创造个性。
布封的看法很简单,风格就是作家创造个性的审美表现。
9.《论戏剧诗》:狄德罗在1758年发表的《论戏剧诗》是一部包含着他对戏剧艺术的主要看法的文艺理论著作。
1.柏拉图是如何阐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的?第二种:柏拉图主张文艺摹仿说。
作为摹仿,它必须由三个侧面才能形成其完整的意义结构,即:作为摹仿对象的摹型;作为集中体现摹仿过程的摹仿者;作为摹仿结果的摹仿品。
柏拉图正是从这三个侧面阐释了文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一)文艺是摹仿的摹仿。
柏拉图承认艺术把世界当作蓝本,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
但柏拉图并不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是理念摹仿物。
在柏拉图看来,文学艺术就成了“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二)摹仿者不能判断美丑优劣。
柏拉图认为有关事物的技术有三种: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和摹仿者的技术。
而其中器物的使用者具有关于器物的知识和经验,是最有发言权的,作为摹仿者的艺术家所做的事都是不真实的。
(三)摹仿的作品是低劣的。
这是柏拉图主张流放诗人的主要理由。
综上所述,柏拉图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看成是一种摹仿的关系,而他的所谓的摹仿说,又是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必然认定文艺是不真实的,低劣的。
另外,柏拉图对文艺摹仿世界的过程的看法过于偏激,把文艺再现世界看成是无知识、无主张地、随意地用一面镜子“到处照”的过程。
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因此,如果我们从柏拉图的“摹仿说”本身来看,这种观点大体上是消极的。
2.柏拉图对文艺的功能做出了怎样的评价?文学是对可感事物的模仿。
由于文艺与理念这个绝对的世界真实的关系是间接的,与理念的距离是遥远的,进而推导出文艺作品是影子的影子,是低劣的形式,创造文艺作品的诗人等的灵魂是非理性的,这中对文艺本性的基本看法,导致了柏拉图对文艺对人生的积极作用,这是他对文艺的社会功能的主导性观念。
第二种:(一)重视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
(二)否定传统文艺的积极价值。
认为传统文艺是极为有害的,其具体的罪状主要有两条:首先是亵渎了神和英雄。
其次,是迎合人的情欲,危害城邦。
(三)提出了严厉的文艺对策:驱逐诗人和文艺法治化。
3.柏拉图为什么提出取缔文艺、驱逐诗人?(一)由于柏拉图认为诗歌和悲剧等艺术是摹仿品,是“一个远离真实的影像”,这样诗和悲剧就是不真实的,不包含真知识,是不具有真理价值的东西,因而柏拉图的结论是“摹仿术乃是低贱父母所生的低贱的孩子。
”“我们一定不能太认真地把诗歌当成一种有真理作依据的正经事物看待。
”根据这样的看法,柏拉图断定文艺作为一种摹仿品是低劣的。
这是柏拉图主张流放诗人的主要理由。
(二)柏拉图否定传统文艺的积极价值,认为传统文艺是极为有害的,其具体的罪状主要有两条:首先是亵渎了神和英雄。
其次,是迎合人的情欲,危害城邦。
(三)柏拉图用一种反讽的手法来告诉人们,由诗歌和戏剧的娱乐性带来的“诱惑力”是背弃真理的罪过。
(四)柏拉图要驱逐诗人、清洗文艺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文艺对他的理想国不利。
4.柏拉图提出了哪些文艺对策,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柏拉图在总结广泛流行于古希腊的“灵感说”,在文艺创作的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又提出了于对理念的模仿的模仿的艺术不同的艺术,即由神灵附体而产生灵感的诗人创造的艺术作品。
这是一种代神说话的艺术,是对理念直接回忆的结果。
这种艺术至少不是被柏拉图排斥在理想国之外的艺术。
当人们仅仅从柏拉图的理论立场和思想倾向上来进行评价和判断的时候,他的美学和文艺理论的积极意义并不多,但历史和实践可以使人们更多地提取它的超越时代的思想资源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精神财富。
5.柏拉图是在什么思考基础上提出了文艺法制化思想的,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诗人的创作是真实性很低的;因为像画家一样,他的创作是和心灵的低贱部分打交道的。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拒绝让诗人进入治理良好的城邦。
因为他的作用在于激励、培育和加强心灵的低贱部分毁坏理性部分,就像在一个城邦里把政治权力交给坏人,让他们去危害好人一样。
我们同样要说,模仿的诗人还在每个人的心灵里建立起一个恶的政治制度,通过制造一个远离真实的影像,通过讨好那个不能辨别大和小,把同一事物一会儿说大一会儿又说小的无理性部分。
思想表现:①我们会称赞一个用最有力的手段打动我们感情的诗人是一个优秀的诗人。
②当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了不幸时,你也知道,我们就会反过来,以能忍耐能保持平静而自豪③我们是只许可歌颂神明的赞美好人的颂诗进入我们城邦的。
如果你越过了这个界限,放进了甜蜜的抒情诗和史诗,那时快乐和痛苦就要代替公认为至善之道的法律和理性原则成为你们的统治者了。
④如果为娱乐而写作的诗歌和戏剧能有理由证明,在一个管理良好的城邦里是需要它们的,我们会很高兴接纳它。
6.柏拉图提出了哪几种“迷狂”?①有一件事实是值得引证的,就是古代制定名字的人们不把迷狂(mania)堪称耻辱,或是可以拿来骂人。
②其次,有些家族常用于先世血债,遭到灾祸疾疫之类天谴,绵延不绝,有一种迷狂可以找到让除的方法。
③此外还有第三种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的。
④有这种迷狂的人见到尘世的美就回忆起上界里真正的美,因而恢复羽翼,而且新生羽翼,急于高飞远举,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象一个鸟儿一样,昂首向高处凝望,把下界一切置之度外,因此被人指为迷狂。
7.柏拉图所说的诗人的灵感是怎样形成的?8.应该如何认识柏拉图的灵感说?柏拉图的灵感说,主要包含着四个部分,即源泉——美本身及其体现者的神;途径——神灵凭附和灵魂回忆;表现——迷狂;结果——诗神的作品。
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是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
因为诗人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
诗人们对于他们所写的那些体裁,说出那样优美辞句,并非凭技艺的规矩,而是依诗神的驱遣。
因为诗人制作都是凭审理而不是凭技艺。
他们各随所长专做某一类诗。
假如诗人可以凭技艺的规矩去制作,这种情形就不会有,他就会遇到任何题目都一样能做。
诗人并非借自己的力量在无知无觉中说出那些珍贵的辞句,而是由神凭附着来向人说话。
9.亚里斯多德是怎样理解文艺的本质的?第二种亚里士多德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批判和继承,提出了西方古典时代最有价值的关于文艺本质方面的思想。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总体上,文艺的本质是一种摹仿。
其次,文艺的摹仿是创造性的。
最后,文艺的模仿是真实的。
他不仅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而且认为文艺本身就揭示和体现着“可然律或必然律“的”普遍性“,体现着高度的真实性。
10.亚里斯多德是如何阐释文艺模仿的创造性的?摹仿者所摹仿的对象既然是行动中的人,而这种人又必然是好人或坏人,——只是这种人才具有品种,因此他们所摹仿的人物不是比一般人好,就是比一般人坏,各种摹仿艺术也会有这种差别,因为摹仿的对象不同而又差别,甚至在舞蹈、双管箫乐、竖琴乐里,以及在散交和不入乐的“韵文”里也都有这种差别,酒神颂和日神颂也有这种差别,悲剧和喜剧也有同样的差别: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第二种: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的摹仿是创造性的。
他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理论性知识,包括形而上学(哲学)、数学和物理学等;第二类是实践性知识,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和理财学等;第三类是创造性知识,包括诗学和修辞学等。
他所理解的文艺的最主要的属性就是创造性。
亚里士多德把文艺看承是一种摹仿的形式,但在古希腊,关于文艺的摹仿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模仿的文艺是艺术家对对象的单一和简单的复制,柏拉图的摹仿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另一种则认为艺术家对自然和人生的模仿不是消极、被动的复制,而是创造性的在先,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就是这种说法的代表。
他推崇文艺再现“应当有的事”。
他承认艺术摹仿的三种对象:过去和现在有的事,传说和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
他甚至为艺术家创造的现实中不存在的现象辩护。
11.亚里斯多德的文艺模仿观有何特点?他的文艺创作的模仿会所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贯彻乐现实主义原则,否定了柏拉图的文艺是模仿的模仿的观点,认为文艺所模仿的对象本身就具有“完完全全的实在性”,把现实人生视为文艺的主要模仿对象。
文艺的模仿不仅是再现现实人生,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是对人生普遍本质的表现。
在创作论上:1.他一方面注重作者自身的生活实践,强调由人物自身表现情节;2.另一方面又在疏离“神灵凭附”等神秘观念的同时,肯定了诗人的tiancai 、迷狂和灵感对为文艺创作的意义。
12.亚里斯多德是如何定义悲剧的?1.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2.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3.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4.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13.亚里斯多德对悲剧情节提出了哪些看法?整个悲剧艺术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言辞、歌曲与思想。
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剧中人物的品质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则取决他们的行动。
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
因此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组织情节(亦即布局),在一切食物中,目的是最重要的。
14.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情节应遵循哪些原则?第一,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第二,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因为这是违背悲剧的精神——不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打动慈善之心,更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
第三,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种布局虽然能打动慈善之心,但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因为怜悯是有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由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因此应遵守上述原则。
15.亚里斯多德提出的“过失”说是什么意思?“犯了错误”指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客观条件限制而看是不明(例如不知对方是自己的亲属,如俄狄浦斯杀父娶母)导致犯了错误,不是指道德上有缺点。
16.亚里斯多德为什么说悲剧比史诗的价值更高?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两者的差别在于一个叙述已发生的事,一个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此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所谓“有普遍性的事”,指某一种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会说的话,会行的事,诗要首先追求这目的,然后才给人物起名字;至于“个别的事”则是指亚尔西巴德所作的事或所遭遇的事。
在喜剧,这一点已经是明显了,喜剧诗人先按照可然律组织情节,然后给人物任意起些名字,而不是像写讽刺剧的诗人那样,写个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