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说史如何讲授_鲁迅_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_片论

小说史如何讲授_鲁迅_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_片论

小说史如何讲授_鲁迅_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_片论
小说史如何讲授_鲁迅_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_片论

 2011年第6期

No.6,201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总第219期

Sum No.219 

小说史如何讲授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片论

鲍 国 华

摘 要:作为鲁迅在西北大学系列学术讲演的记录稿,《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在专著、讲义和演说的缝隙之间体现出独特的学术价值和文体特征,成为现代中国学术史、教育史和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的文本。

关键词: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小说史;西安

1924年夏,鲁迅应国立西北大学之邀,赴西安讲学。自7月7日启程,至8月12日返京,历时一个月零六天(含旅途时日)。鲁迅对于此次西安之行并不看重,除在自家日记中做“流水账”式的简要记述外(鲁迅的日记历来如此),日后在其著述及与友人的通信中也很少提起。①倒是几位同行者和陕西方面的接待者,以及聆听鲁迅讲学的几位当事人对此颇为重视,通过回忆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后世研究者对此则更为关注,分别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追怀、重构与阐释,奉献出不少精彩的学术论断,使“鲁迅在西安”成为一个学界内外竞相讨论的热门话题。有趣的是,这次讲学由国立西北大学和陕西省教育厅合办,获邀者甚众,其中不乏李济、蒋廷黻、陈钟凡、夏元瑮、吴宓(受邀请而未至)等知名学者②,与鲁迅同行赴陕的也有十余人之多③,而其中唯有鲁迅受到密切关注,一言一行均获得记述、追忆与研究,这显然并非取决于鲁迅西安之行自身的重要意义,而是时代症候使然,取决于鲁迅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思想和政治领域中如日中天的崇高地位。这也使后世对于这一事件的记述、追忆与研究普遍高调,不无政治色彩。④

对于鲁迅西安之行的记述、追忆与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话题:与军阀的斗争,长篇小说(或剧本)《杨贵妃》之创作计划的终止,以及讲学的记录稿《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以下简称《变迁》)。相对而言,论者更为关注前两个话题,对鲁迅此次西安之行的“正业”———讲授“中国小说史”———反而着墨不多。鲁迅赴陕讲学,选择小说史作题目,自有在北京各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作基础,可谓驾轻就熟,但也不乏周密审慎之处。讲学之余受邀为陕西督军刘镇华的士兵演讲,内容仍是小说

收稿日期:2011-08-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8CZW031)。

作者简介:鲍国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文学院副教授。

①鲁迅涉及此次西安之行的著述,主要有杂文《说胡须》和一封致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私人通信。《说胡须》探讨中国文化及国民

性,西安之行只是引发议论的一点由头,并非主旨。书信中虽然披露“关于唐朝的小说”这一写作计划的终止,但也未详细记述此次行旅,而且记错了赴西安讲学的具体时间。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第183—18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全集》(第14卷),第278—28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受邀者名单详见《暑期学校简章》,参见单演义:《鲁迅在西安》,第211—214页,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资料组1978年印。现藏于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料室,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该书。

③与鲁迅一同赴陕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桐龄在其《陕西旅行记》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同行13人的名单,见前引《鲁迅在西安》,第

200页。

④对于鲁迅西安之行的记述、追忆与研究,除孙伏园《长安道上》作于1924年8月回京后不久,且主要记述自家观感,对于鲁迅只是偶尔提及

外,其余大多完成于1936年鲁迅逝世后,而又以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之际尤为集中,对于鲁迅西安之行的政治意义屡有过甚其辞之处。

史,可见一斑。①但是否如论者所言,时时显示出“战士”面目,与军阀及各种恶势力不懈斗争,尚须辨析。突出鲁迅与军阀的斗争,强调其“战士”身份,在特定时期内自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将《变迁》中的若干现场发挥,也归之为“斗争策略”,未免过甚其辞。与之相比,探求《杨贵妃》的构思及其最终未能着笔的原因,更为当事人及后世研究者所津津乐道,也成为鲁迅西安之行中最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仍是新见迭出,其成果数量和质量均大大超越对于《变迁》的研究。②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变迁》记录稿经鲁迅本人校订后,已落实为文字,辑入《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集》(二)③,留给研究者驰骋想象的空间远不及未能问世的《杨贵妃》;另一方面,由于有《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这部巨著在前,《变迁》的研究余地也就相对有限,即便有论及者,也或将《变迁》视为独立于《史略》之外的另一部小说史研究著作加以表彰,或将《变迁》作为对《史略》的浓缩、修正和发展。前者夸大了《变迁》的学术价值,后者则对《变迁》自身的独特性缺乏关注。可见,在涉及鲁迅西安之行的三个话题中,反而是其讲学及相关记录稿《变迁》更有阐释的余地。因此,探讨鲁迅的西安之行,在突出“战士”鲁迅和“作家”鲁迅面目的同时,令“学者”鲁迅适时登场,实有必要。事实上,《史略》与《变迁》相比,不仅有详略之分,还有著作与讲演之别,其主要差异不在观点,而在体例。本文即试图从这一角度入手,探讨作为讲演的《变迁》与作为著作的《史略》之间的缝隙与关联,在此基础上考察并凸显《变迁》自身的学术意义。

一、课堂上的鲁迅

鲁迅在大学课堂讲授小说史,始于1920年。是年8月,鲁迅接到北京大学聘书,12月24日起赴北京大学授小说史课。[1](P408、417)此外,鲁迅还先后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更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更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北京中国大学文科部等高等院校讲授小说史,后又以日本学者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为教材,讲授文艺理论,直至1926年8月离开北京止。[2](P27、33)其中小说史虽然只是一门选修课,却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并成就了中国小说史研究划时代的名著———《中国小说史略》的撰写。鲁迅讲授小说史之所以大受欢迎,除基于其在中国小说史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与非凡造诣外④,也和鲁迅擅长讲课密切相关。遗憾的是,当时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尚未出现,无法完整地记录鲁迅小说史课程的现场效果。幸好有若干当事人的回忆性文字,为追怀与重构鲁迅的小说史课堂提供了可能。

1924年在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读书,并与鲁迅过从甚密的荆有麟于1942年撰《鲁迅回忆断片》一书,这样描述鲁迅的授课:

记得先生上课时,一进门,声音立刻寂静

了,青年们将眼睛死盯住先生,先是一阵微

笑,接着先生便念出讲义上的页数,马上开始

讲起来,滔滔如瀑布,每一个问题的起源,经

过,及先生个人对此的特殊意见。先生又善

用幽默的语调,讲不到二十分钟,总会听见一

次轰笑,先生有时笑,有时并不笑,仍在继续

往下讲。……时间虽然长(先生授课,两小时

排在一起继续讲两个钟头,中间不下堂)些,

而听的人,却像入了魔一般。随着先生的语

句,的思想,走向另一个景界中了。要不是先

生为疏散听者的脑筋,突然讲出幽默话来,使

大家轰然一笑,恐怕听的人,会忘记了自己是

在课堂上的,而先生在中国历史人物中,特别

①②

③④见前引《鲁迅在西安》,第118-119页。

对于未曾着笔的《杨贵妃》及其相关话题的探讨,在鲁迅生前即已出现,孙伏园、郁达夫等均曾为此撰文;鲁迅逝世后,友人冯雪峰、许寿裳的回忆,学者林辰、单演义的考察,各抒己见;近年来仍不断有研究者涉足,如朱正、骆玉明、吴中杰、蒋星煜,日本学者竹村则行等,新见迭出。2008年,陈平原发表《长安的失落与重建———以鲁迅的旅行及写作为中心》一文,详细梳理了相关话题的研究史,并从若干新角度入手,进一步拓展与深化了相关研究,作出了近乎盖棺论定的阐释。参见陈平原:《长安的失落与重建———以鲁迅的旅行及写作为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0期。

这部《讲演集》由西北大学出版部1925年3月印行,但鲁迅始终未收到,《变迁》在鲁迅生前也未辑入其作品集。《变迁》在《讲演集》以外的首次发表,迟至1957年《收获》创刊号。

蔡元培长校时期的北京大学,在为各门课程选择教师时,特别注重其学有所长与术业专攻。1920年预备增加小说史课,原拟请周作人讲授。周作人考虑到鲁迅更为适合,就向当时的系主任马幼渔推荐。鲁迅于是受聘北大,开设小说史课。参见周作人:《知堂回想录》,第410页,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80年版。

佩服曹操,就都是在讲授时候,以幽默口吻送

出的。[3](P140—141)

可见,内容充实、言语幽默、富于吸引力,是鲁迅授课的主要特点。北京大学法文系学生,曾选修小说史课,并帮助鲁迅印刷讲义的常惠晚年回忆: 鲁迅先生讲课,是先把讲义念一遍,如有

错字告诉学生改正,然后再逐段讲解。先生

讲课详细认真,讲义字句不多,先生讲起来援

引其他书中有关故事,比喻解释,要让学生对

讲的课了解明白。学生问到讲义中的字句情

节,先生一定多方讲解,直到学生明白了,先

生才满意。先生的比喻,不止用书中字句,有

时还在黑板上画画,不够的地方,还要用姿势

表示。《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

(上)有“《异梦录》记邢凤梦见美人,示以‘弓

弯’之舞”,学生对“弓弯”不明白,先生援引了

《酉阳杂俎》里的故事:“有士人醉卧,见妇人

踏歌曰: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

问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见我做弓腰

乎?乃反首髻及地,腰势如规焉。”先生援引

了这个故事,大概觉得还不够,于是仰面,弓

腰,身子向后仰,身子一弯曲,就晃起来,脚也

站立不稳了,这时先生自语:“首髻及地,吾不

能也。”同学们见他这样负责讲解,都为之感

动。课堂上师生之间情感接近,课文内容也

有情趣。对先生的讲课认真精神和有风趣的

言谈,同学们都喜爱和尊敬。[4](P516)

在授课过程中热情投入,并注重与学生互动,这样的课程理所当然地会受到欢迎。曾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的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一书中披露了鲁迅小说史课程的更多细节,尤其关涉讲义以外的发挥之处:

如第四篇《今所见汉人小说》,他明确地

指出:“现存之所谓汉人小说,盖无一真出于

汉人,晋以来,文人方士,皆有伪作,至宋明尚

不绝。”大旨不离乎言神仙的东方朔与班固,前者属于写神仙而后者则写历史,但统属于

文人所写的一派。《神医经》亦文人作品。而

道士的作品之不同处则带有恐吓性。有时一

面讲一面又从科学的见地力斥古人的无稽,讲到《南荒经》的蚘虫,至今传说仍存小儿胃

中,鲁迅就以医学头脑指出此说属谬,随时实

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在《西南荒经》上说出讹

兽,食其肉,则其人言不诚。鲁迅又从问路说

起,说有人走到三岔路口,去问上海人(旧时

代),则三个方向的人所说的都不同,那时问

路之难,是人所共知的。鲁迅就幽默地说:“大约他们都食过讹兽罢!”众大笑。[5](P1108)

这一段回忆文字颇具现场感,开头的引文出自《史略》,之后则是对这一句话的讲解和发挥,既运用医学常识,又借助社会现象,一放一收,轻健自如,确实体现出高超的讲课艺术。此外,对于鲁迅授课的回忆性材料尚多,兹不一一举证。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当事人对于鲁迅授课的追怀,意在接近并还原鲁迅的“教学现场”。从中不难发现,尽管三位当事人回忆的立场和姿态各有不同,撰文的时间及其历史背景也有异,但对于鲁迅的授课方式、特点与效果的描述却惊人的一致———既遵循讲义,不致离题万里,又时有精彩发挥,保持课堂的生动活跃,这无疑是“文学课堂”的最佳范例。较之同在北大讲坛执教的林损(公铎)和孟森(心史),前者以授课不入正题、反而喜欢骂人著称,后者则每每在课堂上一字不差地照读讲义。①两相对照,鲁迅的授课大受欢迎,除选修者外,还吸引众多旁听者和偷听者②,以至教室常常爆满,并不断触发当事人的追怀与重构,这恐怕不止源于鲁迅生前身后的巨大声誉,其授课内容的丰富充实和教学方式的灵活生动,才是主因。

①②上世纪30年代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张中行,晚年撰《红楼点滴》一文,回忆师长:“林公铎(损),人有些才气,读书不少,长于记诵,二十几岁就到北京大学国文系任教授。一个熟于子曰诗云而不识abcd的人,不赞成白话是可以理解的。一次,忘记是讲什么课了,他照例是喝完半瓶葡萄酒,红着面孔走上讲台。张口第一句就责骂胡适怎样不通,因为读不懂古文,所以主张用新式标点。”“孟心史(森)先生。专说他的讲课,也是出奇的沉闷。有讲义,学生人手一编。上课钟响后,他走上讲台,手里拿着一本讲义,拇指插在讲义中间。从来不向讲台下看,也许因为看也看不见。应该从哪里念起,是早已准备好,有拇指做记号的,于是翻开就照本慢读。我曾经检验过,耳听目视,果然一字不差。下课钟响了,把讲义合上,拇指仍然插在中间,转身走出,还是不向讲台下看。下一课仍旧如此,真够得上是坚定不移了。”参见陈平原、夏晓虹:《北大旧事》,第432、435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北大的课堂,素以“来者不拒,去者不追”著称,旁听者的人数有时甚至超过正式在册的学生,其中又有“旁听”和“偷听”之分。曾听过鲁迅小说史课程的孙席珍在《鲁迅先生怎样教导我们的》一文中回忆:“我开始听鲁迅先生讲课,是一九二四年上半年的学期中间,是自由进去听的。像这样的听讲,当时叫做偷听,连旁听也算不上,因为旁听也要经过注册手续,且须得到任课教师的同意。”参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诞辰百年纪念集》,第86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不过,尽管能够借助当事人的追怀与重构不断接近鲁迅小说史课程的原貌,但在没有完整详尽的课堂记录的情况下,毕竟无法真正做到还原现场。尽管有用做讲义的《史略》留存至今,但鲁迅将其作为著作经营的用心,又使之不同于普通的课程讲义或授课实录。在这一背景下,鲁迅1924年暑期西安讲学的记录稿《变迁》,就体现出独特的价值。虽然由于课时所限,不得不删繁就简,在内容上与《史略》有详略之分,但这部由听课人记录、授课人审定的讲稿①,却成为对于鲁迅小说史课程的难得的现场实录,较之当事人的回忆,更准确也更直观地呈现出鲁迅的教学现场。鲁迅在西北大学讲授小说史,计11次12小时,课时不及在北大的1/3。但证之以当事人的回忆,其授课方式和效果却与在北大时相同。

李瘦枝在《“刘记西北大学”的创办与结束》一文中述及鲁迅讲演的现场效果:

讲演会场有两处,一是校内大礼堂,一是

风雨操场(当时在教育厅院内),鲁迅先生和

王桐龄、夏元瑮诸人在大礼堂,刘文海、蒋廷

黻等在风雨操场,听众可以自由选择参加。

……由于鲁迅先生的讲演内容丰实,见解深

刻,特别是他在讲演中的那种昂扬的战斗精

神,感染力很强,不多几天礼堂上即座无虚

席,及至讲唐宋以后,就有不少人争不到座位

站着听讲了。

相比之下,其他几位当事人更为关注鲁迅的授课方式。时任西北大学秘书兼讲师,参与暑期讲学筹备和招待工作的段绍岩回忆:“他(鲁迅———引者按)的仪容严肃,讲话简要而幽默,讲演时如跟自己人谈家常一样的亲切。”另一位当事人、后任易俗社编辑的谢迈千的回忆与此相近:“鲁迅先生上堂讲演,总是穿着白小纺大衫,黑布裤,黑皮鞋,仪容非常严肃。讲演之前,只在黑板上写个题目,其余一概口讲,说话非常简要,有时也很幽默,偶而一笑。”陪同鲁迅讲演的刘依仁的追怀则更为详尽:“鲁迅先生的讲演,真如他的写文章一样,理论形象化,绝不抽象笼统,举出代表作品,找出恰当例证,具体发挥,没有废话,使听者不厌,并感着确有独到之处。”②

上述几段文字,虽不及前引荆有麟、常惠、许广平的回忆详细丰赡,但大体一致。可见,鲁迅此次西安讲学,不仅以小说史为题,而且不受课时与场地的局限,授课方式和特点与在北京各高校无异。但据现有史料,未见向听众发放讲义的记载。而《变迁》的存在,成为对此次讲演内容的详细记录,也恰可弥补鲁迅在北京各高校授课,有讲义而无现场记录的遗憾。

二、讲演与著作

晚清以降,以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为首,曾有任课教师编写讲义的制度性设计,此举在民国初年虽然有所松动和反复,但仍为不少教师所遵循,并精心撰构,因此促成了多部现代中国的学术经典著作的问世。③鲁迅在应聘北大后,也开始撰写讲义,先以散页的形式于每次课前寄送校方印行,最终集腋成裘,汇集出版。可见,与同时代的许多学术著作一样,《史略》最初也是作为大学的课程讲义。鲁迅撰写小说史,很大程度上是在大学授课的需要。不过,考虑到鲁迅在离开大学讲坛后仍反复对《史略》做出修改,亦可见其将《史略》作为著作经营的用心。④同时,鲁迅也非常重视文学史(包括小说史)的学术职能。1926年在厦门大学中文系讲授中国文学史期间,曾致信许广平,介绍自己授课和编写讲义的情况: 我的功课,大约每周当有六小时,因为语

堂希望我多讲,情不可却。其中两点是小说

史,无须豫备;两点是专书研究,须豫备;两点

是中国文学史,须编讲义。看看这里旧存的

讲义,则我随便讲讲就很够了,但我还想认真

一点,编成一本较好的文学史。[6](P119)

②③

④鲁迅的讲演由西北大学学生昝健行、薛效宽记录,经整理后由西北大学出版部寄请鲁迅改订,鲁迅改订后寄回。这在《鲁迅日记》中有详细记载。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15卷),第5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见前引《鲁迅在西安》,第121、114、38页。

京师大学堂及北京大学关于课程讲义的规定及其调整,参见陈平原:《知识、技能与情怀———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上),《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史略》最初为油印本,共17篇。后采用铅印,扩充至26篇。1923年12月及1924年6月,经修订后由新潮社出版上、下册本,共28篇。此后,又有1925年2月新潮社再版本、1925年9月北新书局合订本,每次出版均有多处修订。鲁迅告别大学讲坛,定居上海后,仍于1931年9月和1935年6月两次修订《史略》。足见其对自家著作的反复经营。《史略》的版本流变及其修改情况,参见拙作《论〈中国小说史略〉的版本演进及其修改的学术史意义》,《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1期。

这段自述,体现出鲁迅对自家著作的学术期待:不仅满足教学需要,更要在学术上有所创获,希望奉献流传后世的学术经典,而非只供教学的普通讲义。这使他对小说史的撰写精益求精,即使在告别大学讲坛之后,仍对《史略》进行增补修订。《史略》成为学术史上的一代名著,除基于作者丰厚的学术积累外,也和鲁迅严谨、甚至近乎严苛的治学态度有关。

此外,从最初的油印本讲义到正式出版,《史略》一直采用文言。对此,鲁迅在该书序言中称: 此稿虽专史,亦粗略也。然而有作者,三

年前,偶当讲述此史,自虑不善言谈,听者或

多不憭,则疏其大要,写印以赋同人;又虑钞

者之劳也,乃复缩为文言,省其举例以成要

略,至今用之。[7](P4)

《史略》“省其举例”固然属实,而鲁迅将采用文言的原因解释为减轻抄写排印之烦劳,此说则不可轻信。众所周知,自新文化运动起,提倡白话、反对文言的立场几乎贯穿了鲁迅的后半生。对于文言文及其倡导者,鲁迅发出过迄今为止最为激烈的声音①,主要见于其散文和杂文之中。在撰写学术著作———除《史略》外,还包括《唐宋传奇集》之《稗边小缀》,以及同样曾经作为讲义的《汉文学史纲要》———时则采用文言。因此,鲁迅对于文言与白话的取舍,并非出于现实考虑,而主要基于不同的论述对象。在鲁迅的著述中,论述对象与言说方式的“隔”与“不隔”,往往通过对文体的不同选择加以呈现。散文抄写记忆,杂文针砭时弊,关注的都是现实。而《史略》等学术著作,面对的则是古代的文学作品,需要在言说方式上与研究对象相体贴,保持二者的整体感。《史略》采用文言,且文辞渊雅,甚至可以作为美文来加以鉴赏品读,有效地弥合了述学文体与论述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区隔与落差。②

与《史略》相比,《变迁》作为讲演的记录,采用白话,保持了一定的口语色彩和现场感(尤其是开场白和结尾),部分内容就是《史略》的白话版。如第六讲《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中关于《儒林外史》的论述:

小说中寓讥讽者,晋唐已有,而在明之人

情小说为尤多。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

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安徽全椒人吴敬梓作的。敬梓

多所见闻,又工于表现,故凡所有叙述,皆能

在纸上见其声态;而写儒者之奇形怪状,为独

多而独详。当时距明亡没有百年,明季底遗

风,尚留存于士流中,八股而外,一无所知,也

一无所事。敬梓身为士人,熟悉其中情形,故

其暴露丑态,就能格外详细。其书虽是断片

的叙述,没有线索,但其变化多而趣味浓,在

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

了。[7](P344—345)

相关内容在《史略》中,则表述为:

寓讥弹于稗史者,晋唐已有,而明为盛,尤在人情小说中。……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

林;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

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

吴敬梓著作皆奇数,故《儒林外史》亦一例,为五十五回;其成殆在雍正末,著者方侨

居于金陵也。时距明亡未百年,士流盖尚有

明季遗风,制艺而外,百不经意,但为矫饰,云

希圣贤。敬梓之所描写者即是此曹,既多据

自所闻见,而笔又足以达之,故能烛幽索隐,物无遁形,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

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

云长篇,颇同短制;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

矣。[7](P228—229)

两相对照,《变迁》中的论述稍显简略,但内容与《史略》基本一致,所不同者只是表述方式。前者采用白话,并保持口语状态;后者则采用典雅的文言,在述史持论的同时,也体现出对于文字的悉心经营。“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不仅是对《儒林外史》

①②鲁迅抨击文言文及其倡导者的文字,不乏其例,其中最为激烈的言辞,出自《〈二十四孝图〉》一文:“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第25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对于述学文体的选择及其背后的文化立场,参见陈平原:《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之讽刺特质的定评,在文字上亦富于美感。通过比较,不难看出鲁迅明确的文体意识:《变迁》作为讲演记录,应保持白话讲学的现场效果;《史略》作为学术著作,在持论谨严的同时,还须在文字上体贴论述对象。二者具有不同的文体归属和学术职能。

《变迁》中还有一些不见于《史略》的内容,被研究者视为对后者的修正和补充。[8](P46—65)《变迁》中不同于《史略》之处,多数源于白话与文言的表述差异,少数是对《史略》中论断的延伸,个别为《变迁》中所独有且篇幅较长者,主要有以下几处:1.开场白中讨论历史的进化。

2.第一讲中提出“诗歌在先,小说在后”的观点。

3.第一讲中关于神话可否作为儿童读物的论述。

4.第二讲中阐述“万有神教”及其成因。

5.第三讲中将张生与崔莺莺的团圆视为“国民性”问题。

6.第三讲中就孙悟空的原型与胡适商榷。

7.第四讲中论述唐宋传奇不同的原因。

上述“新见”是否属于对《史略》的修正,尚须辨析。第1处即开场白中对进化论的言说,常为研究者所引用,所谓“从倒行的杂乱的作品里寻出一条进行的线索”一语虽不见于《史略》,却是鲁迅小说史研究的基本思路。作为系列讲演的开场白,只是将贯穿于《史略》的内在学术理路明确说出而已,并非修正。第2至5处,其主要观点及思路均见于鲁迅的杂文之中。杂文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可借题发挥,任意而谈。学术著作则不然,须有理有据,谨慎施为,避免枝蔓过多,随意引申,损害著作的整饬严谨。而介于二者之间的讲演,在保持述学之要旨的同时,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延展发挥。因此,这几处“新见”,当属于讲演过程中的现场发挥,之所以见于《变迁》而不见于《史略》,恰恰是二者不同的文体归属使然,并非补充。相对而言,第6、7处与小说史本身的关联更为紧密。关于孙悟空的原型,鲁迅在《史略》中提出“无支祁”说。胡适则在《〈西游记〉考证》一文中提出孙悟空形象来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Rāmāyana)中的神猴哈奴曼(Hanumān)。①鲁迅与胡适,分别以《史略》和《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系列论文执中国小说史学之牛耳,但彼时小说史学尚处于开创期,新观点、新史料层出不穷。《史略》初版后不久,鲁迅即收到师友及读者的多封来信,或提供新史料,或对个别论断提出修改意见。

[9](P173)鲁迅对此有接受也有保留,这是学术研究中的正常现象。关于孙悟空的起源,“无支祁”说与“哈奴曼”说均可视为一家之言,并无正误优劣之分。鲁迅在《变迁》中介绍胡适的观点,并加以申说,但仍坚持己见。事实上,这类论述更适合写成专门的答辩文章,而不适宜进入小说史。否则须答辩反驳处甚多,不免枝枝蔓蔓,造成主次不分,影响小说史的正常论述。作为讲演,《变迁》则不存在这种局限,介绍胡适观点并进行答辩,也属于现场发挥。何况鲁迅仍坚持“无支祁”说,更不能视为对《史略》的修正。

第7处即《变迁》第四讲论述唐宋传奇之不同:

传奇小说,到唐亡时就绝了。至宋朝,虽

然也有作传奇的,但就大不相同。因为唐人

大抵描写时事;而宋人则极多讲古事。唐人

小说少教训;而宋则多教训。大概唐时讲话

自由些,虽写时事,不至于得祸;而宋时则讳

忌渐多,所以文人便设法回避,去讲古事。加

以宋时理学极盛一时,因之把小说也多理学

化了,以为小说非含有教训,便不足道。但文

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贵在教训,若把小说变

成修身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7](P329)

这段论述为《史略》所无,看似属于新见,但前引之许广平回忆中有如下记述:

关于传奇,鲁迅批评宋不如唐,其理由有

二:(一)多含封建说教语,则不是好的小说,

因为文艺作了封建说教的奴隶了;(二)宋传

奇又多言古代事,文情不活泼,失于平板,对

时事又不敢言,因忌讳太多,不如唐之传奇多

谈时事。[5](P1111)

两相对照,内容极为相近。据许广平回忆,她选修鲁迅的小说史课,讲前三篇时还在使用油光纸临时印的讲义,此后就以新潮社初版本《史略》为课本了。据此推断,当在1924年上半年,早于鲁迅在西北大学讲演。可见,在赴陕之前,鲁迅已有上述论断,决非自《变迁》始。传奇宋不如唐的判断,在《史略》即已出现,对其原因也所有阐发,但不及《变迁》详尽。因此,《变迁》中论述唐宋传奇之不同,较之《史略》只是由略到详而已,并非从无到有的新见。

综上可知,《变迁》中所谓“新见”,无一是对

①参见欧阳哲生:《胡适文集》(第3卷),第510—51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胡适将《罗摩衍那》译为《拉麻传》。

《史略》的修正和补充,仅属于讲演过程中的现场发挥。对于《变迁》这样以学术著作为蓝本的讲演记录而言,基本内容和思路相对固定,现场发挥则可因时因地而异,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偶然性,能否视为对《史略》修正,不在于其观点的新颖别致,而在于是否适合于著作。鲁迅在西北大学讲演,从1924年7月21日起,至29日讫,修订讲稿则在是年9月。此时,《史略》分别于1923年12月和1924年6月由新潮社出版上下册本。在修订《变迁》讲稿并寄还后,《史略》于1925年2月由新潮社再版。此次再版,除订正初版本中的若干错字外,对小说史论断和材料的修改共有4处,无一涉及出现在这两个版本之间的《变迁》中的所谓“修正和补充”。在《史略》此后的一系列版本中,鲁迅不断进行修订,但《变迁》中的“修正和补充”也无一纳入其中。由此可见,《史略》之于《变迁》,并非增补修订,而是学术著作及以其为蓝本的讲演记录稿之关系。

以上讨论了《变迁》与《史略》的学术关联,及其自身的学术意义。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由课堂讲义而成为学术专著、甚至学术名著者层出不穷,如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等;以讲演记录稿的身份流传后世者也不乏其例,如章太炎《国故论衡》、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相对而言,《变迁》则自有其独特性。作为一部学术讲演的记录稿,《变迁》既有专著《史略》为蓝本,又以白话书写,保持口语化和现场感,从而在专著、讲义和演说的缝隙之间体现出独特的学术价值和文体特征,其突出意义不在于观点的确凿不移,或结构的严谨整饬,而是在政治与学术、讲演与著作、课堂与书斋、白话与文言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成为现代中国学术史、教育史和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的文本。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年谱(增订本第2卷)[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编辑部.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Z].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诞辰百年纪念集[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5]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编辑部.鲁迅回忆录(专著下册)[Z].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6] 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 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 单演义.鲁迅在西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9] 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How to Teach the History of Fiction

———On Lu Xun’s Historical Change of Chinese Fiction

BAO Guo-hua

Abstract:As the notes of Lu Xun’s series of academic speech in Northwest University,Histori-cal Change of Chinese Fiction becomes a distinctive text in the history of academy,education and lit-erature in modern China with its unique value of academ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ype among the work,teaching materials and speech.

Key words:Lu Xun;Historical Change of Chinese Fiction;history of fiction;Xi’an

从《中国小说史略》看鲁迅的小说观

从《中国小说史略》看鲁迅的小说观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有宏博和深邃的学养,治学的领域 也相当宽广,他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而且是中国现代学术的 开创者。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与鲁迅相比的,只有唐代的一个韩愈。他们两人性格相同,文章写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也是相同的,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没有第二个和他 比拟了。”鲁迅给近代人的印象之深、文章传播力之强劲、感染力之深沉、描绘事态笔锋之犀利、对现实的透视力,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是领袖群伦的。鲁迅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后来经过整理修 订出版就是《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在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文学观念和理论方法研究评述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物。通过对中国小说起源、发展、演变的进程的考察与梳理,来探求中国小说的发展规律,用鲁迅自己的话说就是“从倒行错乱的作品里寻出一条进行的线索来”。《中国小说史略》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古典小说发展史的专著,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先河。郭沫若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指出“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的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中回顾了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的发生和演变,如《庄子》的小说观、桓谭的小说观、《汉志》的小说观、《隋志》的小说观、胡应麟的小说

观、《四库》馆臣的小说观,等等,他虽然没有正面归纳自己的小说观,但从其所述“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始若与后之小说近似”,以及《汉志》小说“诸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者也”等语来看,鲁迅也有着自己的小说观念。在 1924 年 7 月的西安暑期讲学中,他对自己的小说观作了明确阐释,他说:“《汉书·艺文志》上说:‘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这才近似现在的所谓小说了,但也不过古时稗官采集一般小民所谈的小话,借以考察国之民情、风俗而已,并无现在所谓小说之价值。”他进一步指出:“在文艺作品的发生的次序中,恐怕是诗歌在先,小说在后的。诗歌起源于劳动和宗教。其一,因劳动时,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所以从单纯的呼叫发展开去,直到发挥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并偕有自然的韵调;其二,是因为原始民族对于神明,渐因畏惧而生敬仰,于是歌颂其威灵,赞叹其功烈,也就成了诗歌的起源。至于小说,我以为倒是起源于休息的。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咏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所以诗歌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鲁迅受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认为诗歌起源于劳动、小说起源于休息,这一结论透露出了鲁迅的小说观念。这与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叙述中国小说的历史从“神话与传说”开始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小说观念成为了鲁迅确定小说史叙述对象、评价古代小说作品的历史价值的核心思想和重

中国文化发展史.pdf

中国文化的发展 回望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积淀了璀璨的华夏文化。中国文化始终作为 世界文化中的奇葩,映射着历史的光辉,展现着民族的风华。 在世界文明中,中国文明作为唯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淫灭的古国文明,始 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魂。这种寄于民族之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中不断积淀, 不断变得博大精深。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每一种 文化载体,都体现着各异的社会风情和漫漫的历史道路。在中国远古时期,由 口头文化发展起来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中国文化间接记录,展示了中国 古代文明开始的发展道路,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起源与发展的直接记录。 文字的出现不仅是文化进步的体现,更是文明的飞跃。远古的中国文化主要集 中于宗教崇拜和原始艺术,没有高度统一的形式,体现的是先民粗狂的情感意 识和活跃的自然认识。自夏朝开始,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由自由 性向统一性转变,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各个部落文化融合,其中以华夏文 化为代表。自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开始形成。在当时,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的造字规则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1)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相随的一些典籍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实体 文化的逐步形成。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轴心时代。走过周朝礼乐文化时代,春秋时 期伴随着国家动乱,群雄争霸历史背景,出现了各种政治流派和文化主张,呈 现百家争鸣的格局。社会动乱和政治模糊为当时文化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诸 子兴起,各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儒、道、法、墨各大学派应运而生。创立诸 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 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

小说史如何讲授_鲁迅_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_片论

2011年第6期 No.6,201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总第219期 Sum No.219  小说史如何讲授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片论 鲍 国 华 摘 要:作为鲁迅在西北大学系列学术讲演的记录稿,《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在专著、讲义和演说的缝隙之间体现出独特的学术价值和文体特征,成为现代中国学术史、教育史和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的文本。 关键词: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小说史;西安 1924年夏,鲁迅应国立西北大学之邀,赴西安讲学。自7月7日启程,至8月12日返京,历时一个月零六天(含旅途时日)。鲁迅对于此次西安之行并不看重,除在自家日记中做“流水账”式的简要记述外(鲁迅的日记历来如此),日后在其著述及与友人的通信中也很少提起。①倒是几位同行者和陕西方面的接待者,以及聆听鲁迅讲学的几位当事人对此颇为重视,通过回忆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后世研究者对此则更为关注,分别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追怀、重构与阐释,奉献出不少精彩的学术论断,使“鲁迅在西安”成为一个学界内外竞相讨论的热门话题。有趣的是,这次讲学由国立西北大学和陕西省教育厅合办,获邀者甚众,其中不乏李济、蒋廷黻、陈钟凡、夏元瑮、吴宓(受邀请而未至)等知名学者②,与鲁迅同行赴陕的也有十余人之多③,而其中唯有鲁迅受到密切关注,一言一行均获得记述、追忆与研究,这显然并非取决于鲁迅西安之行自身的重要意义,而是时代症候使然,取决于鲁迅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思想和政治领域中如日中天的崇高地位。这也使后世对于这一事件的记述、追忆与研究普遍高调,不无政治色彩。④ 对于鲁迅西安之行的记述、追忆与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话题:与军阀的斗争,长篇小说(或剧本)《杨贵妃》之创作计划的终止,以及讲学的记录稿《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以下简称《变迁》)。相对而言,论者更为关注前两个话题,对鲁迅此次西安之行的“正业”———讲授“中国小说史”———反而着墨不多。鲁迅赴陕讲学,选择小说史作题目,自有在北京各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作基础,可谓驾轻就熟,但也不乏周密审慎之处。讲学之余受邀为陕西督军刘镇华的士兵演讲,内容仍是小说 收稿日期:2011-08-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8CZW031)。 作者简介:鲍国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387)文学院副教授。 ①鲁迅涉及此次西安之行的著述,主要有杂文《说胡须》和一封致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私人通信。《说胡须》探讨中国文化及国民 性,西安之行只是引发议论的一点由头,并非主旨。书信中虽然披露“关于唐朝的小说”这一写作计划的终止,但也未详细记述此次行旅,而且记错了赴西安讲学的具体时间。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第183—18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全集》(第14卷),第278—28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受邀者名单详见《暑期学校简章》,参见单演义:《鲁迅在西安》,第211—214页,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资料组1978年印。现藏于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料室,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该书。 ③与鲁迅一同赴陕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桐龄在其《陕西旅行记》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同行13人的名单,见前引《鲁迅在西安》,第 200页。 ④对于鲁迅西安之行的记述、追忆与研究,除孙伏园《长安道上》作于1924年8月回京后不久,且主要记述自家观感,对于鲁迅只是偶尔提及 外,其余大多完成于1936年鲁迅逝世后,而又以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之际尤为集中,对于鲁迅西安之行的政治意义屡有过甚其辞之处。

浅谈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

浅谈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 ●题记 上世纪初叶,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再到后来的历次国民革命运动,在一大群海外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和对西学东渐的实践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开始了与之前数千年里形成的封建传统大相径庭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如果说废帝制建共和是当时政治的一大突破,那么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文改革则直接导致了现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1915年陈独秀创立《新青年》杂志。一时间《新》刊所追求的在思想上和文学上向西方学西的思维成了当时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行动风向标。1917年胡适在刊内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他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论角度,认为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就必须进行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在此要求中国传统文学改良的大气候下,一批具有进步意识的中国现代作家应运而生,鲁迅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鲁迅《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她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拾,在1918年至1922年连续写了15篇小说,于1923年8月编为短篇小说集《呐喊》;1924到1925年所作小说11篇,则收入192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鲁迅的这两部短篇小说集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这就是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以下就将对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中的地位进行一番阐述。 ●一些重要现代小说作家的概况和小说成就 首先,要评价一位作家作品的历史地位就必须在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将其与同时代的一些著名作家做横向的比较,然后才能对之产生更全面的认识。故笔者在此列出一些相关作家小说成就以供对比。 巴金: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小说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

中国小说发展史课件资料

中国小说发展史 一、中国小说发展史线索 二、小说的起源神话诸子史传:(1)源头(2)影响:①题材、幻想的方式、情节结构 ②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 三、古代小说发展史概述 (一)先秦——古代小说的萌芽期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雏形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其特点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 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先秦诸子重道而菲薄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汉代——地位略有提升 (1)桓谭《新论》: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2)班固《汉书?艺文志》列九流十家,小说家附列于诸子之末。“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诸子之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3)汉代小说有: ①无名氏《燕丹子》,叙荆轲刺秦王之事;

鲁迅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鲁迅出现的意义及鲁迅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一、鲁迅出现的文学史意义:(绿皮书P.58) (一)鲁迅并不是单独出现的,是“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中的一批文学巨匠中的一个,但他是独特的一个,其独特体现在:他是“五四”那批人中真正把文学当作自己终身职业的人。因此他有高度的自觉意识,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有坚定的执著追求,这些决定了鲁迅站在新文学的制高点上。 (二)鲁迅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思想家的特质,鲁迅的全部创作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即立人思想。著名文艺批评家李长之先生在《鲁迅批判》中指出,鲁迅的作品特别是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几乎都与死亡有关。之所以如此普遍地关注、描写着死亡在于鲁迅认为人应当积极地生存——“向死而生”。著名的文艺批评家、鲁迅研究专家还有李健吾先生。 (三)鲁迅的全部创作及其独特的个人人格魅力显示出一种现实战斗精神,一种现代反抗意识。鲁迅超越了个人人格特征,显示出一种民族魂。 (四)显示了鲁迅对现代文学在多种文体形式上有一种积极的开拓,并且显示了新文学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学风格的形成。创造了中国现代最早的散文诗作品《野草》,最早尝试现代杂文,并且经过他成就了杂文的辉煌。 鲁迅的出现是一个独特的事件,他一出现即是一座高峰,他一出现就是成熟的、丰富多彩的。 二、鲁迅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地位。 (一)鲁迅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鲁迅文学创作的核心: 1、对农民关注本身就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性作家的独特意义,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思考农民即是思考中国的本质,反映了鲁迅深刻独特的眼光和深度。 2、其关注并不是平面化、简单化的,并不是就农民而论农民的,而是把农民的性格和命运与整个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思考,甚至与整个人类命运结合在一起思考。 3、对整个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鲁迅的启发、领导和带动下,20年代出现乡土文学热潮(绿皮书P.91),而鲁迅是开创者。随后,在30年代,在鲁迅影响下加上左翼革命文学的推动,再次出现描写农村和农民的高潮,特别是30年代初、中期,进步作家、有识之士无人不写农村,无人不关注农民,典型的如曹禺写了描写农村的作品《原野》,洪深写了《农村三部曲》,茅盾写了《子夜》,王统照(文学研究会成员)写了《山雨》,因此30年代被人们称为“子夜、山雨季”。(课本P.364) 40年代解放区出现赵树理、孙犁、丁玲、周立波等全面描写农村的新高潮。鲁迅对农民的关注对中国文学来讲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主题。 (二)鲁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 1、把眼光集中在对知识分子性格和命运的思考方面,实际上显示了鲁迅对中国社会又一本质问题的思考,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描写。由于鲁迅有一个深刻认识,他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是中国社会最具有觉悟的一个阶层,他们往往最先觉醒,最先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知识分子也带有自身的严重缺陷: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计较个人得失,摆不正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达到了对民族命运思考的深度。 2、是和对自我的剖析结合在一起的,《一件小事》、《孔乙己》、《孤独者》、《在酒楼上》、《伤逝》,无距离的创作。 3、在现代文学史上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受其影响的主要有叶圣陶《倪焕之》、郁达夫小说、柔石《二月》、巴金《家》、《春》、《秋》、《寒夜》、老舍《四世同堂》。 (三)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

第1讲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第一讲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 鲁迅最初是以他杰出的短篇小说震动文坛,显示出“文学革命”的伟大成就的。从我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他的《呐喊》、《彷徨》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称得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 中国的小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山海经》中即记载有大量的神话,可说是小说的萌芽。到魏晋南北朝有了相当的发展,小说成为一种有影响的文学形式。有名的如干宝的《搜神记》等。文笔简炼,情节离奇,已初具小说的规模。但整个看来它们只是一些短小的故事传说,艺术上较为粗疏简单。我国小说的发展到唐代传奇的出现,是一大变化。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小说亦如诗,到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之传奇与六朝志怪小说相比,一是有意为小说,二是题材内容较为现实,三是艺术上较为成熟。特别是唐传奇写出了人物性格。但是它也有明显的不足,虽是短篇作品,内容或情节酷似压缩了的中篇或长篇。此后,到明清之际,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有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举世闻名的杰作。但就短篇小说而言,获得最高成就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继承六朝志怪及唐代传奇的传统,“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所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聊斋志异》是以狐鬼妖精、畸人异行为内容,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将幻境与现实融为一体,通过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从而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 从六朝志怪小说到清代的《聊斋志异》,虽然它们在中国小说的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作者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一些方面,作了程度不同的揭露和批判,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但总的看来,这些作者们的基本立场是为了“补天”,“补”封建主义社会之“天”。因此在作品内容上都有明显的局限,精华、糟粕混杂,封建的伦理道德、因果报应、色情描写时有所见。所写的人物不外乎神鬼妖狐、达观显贵、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很少写平凡生活中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形象。在艺术形式上,有的过于简略粗疏,有的短篇好似长篇的浓缩,而且大都采用顺叙方式,从头道来,有头有尾形成流水帐似的固定套子。 中国小说的发展,到“五四”时代才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质的飞跃。鲁迅的短篇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上都将短篇小说和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彻底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将小说的社会功能、艺术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他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补天”,却是为了砸毁这封建主义的“铁屋子”。他的作品中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反映了现代中国下层民众的痛苦与不幸、愿望与要求。尤其是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事件、情节,塑造了普通农民与劳苦大众的真实形象。面这正是我国小说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被誉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一声春雷,是反封建主义的宣言、声讨封建礼教、仁义道德的檄文。因此,《狂人日记》成为划时代的杰作。一篇短小说能得到这样高的评价,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这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也是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以及《聊斋志异》等所无法比拟的。 鲁迅的小说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化的文学作品。 这首先表现在思想内容的现代化上。其标志是“人”觉醒。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尊重“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尤其是普通民众。“狂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个觉醒了的“人”的形象,正因为他有了“人”的觉醒,懂得了“人”的价值,他才感到“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正因为有了“人”的觉醒,他才认识到几千年的封建主义、仁义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作为传统文化得源泉之一,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其独特得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从远古神话得诞生,到明清章回小说得高潮,古典小说有如其她文体般曲折而漫长得发展历程。然而,一直生存于正统文人鄙夷眼光下得小说,由点点萌芽到后期得繁盛,它艰难得发展史更值得我们去了解与研究。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在先秦时期得《庄子》中,就有了对小说得定义。古典小说起源于上古得神话传说,如女涡补天、夸父逐日等,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已有记载。这些神话传说,就是先人渴望得到神灵庇护,并用来解释现实生活无法理解得现象,而生发想象出来得,同时也就是小说发展得最早源头。 到了魏晋六朝时期,便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指出:“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见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在当时得文化氛围与社会因素得影响下,小说雏形以志人志怪得形式诞生了。 而“称道灵异,张皇神鬼”,并非像后来那样为了影射社会现实,而就是当时得人们确实相信阴阳神鬼得存在,并且作者自认为就是实况记录,而非虚构捏造,也就就是无意创作了小说,这些与当时得社会文化

有着密切得关联。其中,志怪以干宝得《搜神记》为代表,内容多为神灵感应,妖祥卜梦,怪物作祟,以写神灵鬼怪及妖异怪诞之事为主。志人得代表作为刘义庆得《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以记录士人得言谈轶事为主。小说得共同特点为作者自认实录,且篇幅短小、叙述简略,一般被学界称为“古小说”,就是小说得史前形态。这为之后小说得发展与分流奠定了基础,影响着之后小说得创造。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录,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现者,乃在就是时始有意为小说。发展到唐代,小说发生了巨大得变异,由六朝时无意创作转变为“有意为”之,由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转向了现实生活,由简略“实录”转化为辞藻丰富,在文化艺术上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就是一次质得飞跃。其间作品多为传奇故事,代表作有李朝威得《柳毅传》,元稹得《莺莺传》,白行简得《李娃传》,杜光庭得《虬髯客传》,李公佐得《南柯太守一梦》等。 至于宋代,一方面,文言小说得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只就是对志人志怪、唐代传奇得继承,并无过多得发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彩;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之可言矣。”不过,宋代时期对文言小说得发展还就是起了一定得铺垫与推动作用。北宋初年,朝廷组织文人编纂了一部 500卷得《太平广记》,收集前代野史、小说、传记之大成者,使得许多六朝志怪、唐代传奇都借此得以流传,为明清小说得创作提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

河北自学考试!""#年第$期!""#中国古代 小说的发 展脉络王舜华 崔广利一、小说的源头———神话传说早期的神话故事就有《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代社会生活不发达,神话传说反映了初民与自然的斗争,同时有着奇幻的想像和离奇的故事,塑造了许多神话人物形象,这些都成了后代小说发展的土壤和养分。另一方面,先秦的历史散文和历史著作为魏晋的志人小说提供了艺术手法和形象基础。如先秦的《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多是纪录人物行事的,在讲述故事、刻画人物方面多有精彩之处。《论语》、《孟子》、《庄子》等多记录人物言论,通过语言展开故事事件、描摹人物,这种方法为《世说新语》所吸收。二、魏晋小说———志人志怪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小说的形成时期。从内容说,分为谈论鬼怪神魔的“志怪小说”和记录人物的逸闻趣事的“志人小说”。魏晋时期大量产生志怪小说,著名的作品有《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刘义庆的《幽明录》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干宝的《搜神记》。在艺术上,魏晋志怪小说多取材于非现实的故事题材,显示出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故事结构上多数粗陈梗概,也有一些结构比较完整,描写比较细致,初具短篇小说的规模,并且出现了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它对唐代的传奇影响很大。“志人小说”出现在东汉末年的清议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基础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它主要记录当时士族统治阶级人物的逸闻趣事,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说:“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三、唐人小说———唐传奇唐代小说被后人称为唐传奇,是小说成熟的标志。从此小说正式形成自己的规模和特点,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唐传奇的产生与社会环境有密切的联系。随着当时城市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市民阶层,为了满足市民的文化需要进而产生了“市人小说”。同时唐代科举发达,许多诗人和历史家都加入了小说创作的队伍,形成了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学形式的交互影响和融合。唐传奇的小说作品多收录于《太平广记》,其中名篇很多,如《古镜记》《枕中记》《南柯太守记》《任氏传》《莺莺传》《霍小玉传》等。唐传奇体制短小,但有长篇小说的规模,比较全面地采用了史传文学的手法,把一个人的前后完整的一段生活或一生描述下来,情节曲折,大胆想像,细致刻画了人物微妙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生活。唐传奇还以简洁、准确、丰富、优美的语言把古代散文的巨大表现力发挥到了很高的地步。四、宋代小说———话本小说发展到宋代,随着城市说唱文学的成熟,以民间“说话”艺术为基础发展了话本小说样式。话本有不同于传奇的体裁特点$正文之前有诗词或一两个小故事,即入话;为渲染故事或者人物风貌,故事中间可以加入诗词或者骈文;话本结尾的地方又用诗句总结全篇劝诫听众。宋元话本的小说包括《京本通俗小说》的全部,《清平山堂话本》的大部分。小说话本以爱情、公案两类作品为最多,爱情类以《碾玉观音》和《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成就较高;公案类以《错斩崔宁》和《宋四公大闹禁鬼张》较为出色。话本故事情节统一,注意情节的生动感人,布局巧妙,引人入胜。其次,话本小说开始运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而且还精于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话本小说有时还通过富有戏剧性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征。话本小说总的说来,在故事结构、人物刻画上的特点表现了古典小说中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成熟。五、明代小说繁荣———明拟话本和章回小说明代文人对宋元话本由喜爱而编辑、加工、模仿话本写作,这就出现了专供案头阅读的文人模拟的话本,称之为拟话本。拟话本的代表作品有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及凌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拟话本。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名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神魔小说《西游记》,世情小说《金瓶梅》,侠义小说《水浒传》。这类小说体制宏大,融合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的宽广社会生活画面,反映复杂的社会思潮和人文思想;故事从短小到长篇,人物从简单到复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也采用了多种刻画方法,塑造了许多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情节曲折,结构复杂,并且具有一定的叙事模式,为清代的长篇小说 繁荣打下了基础。六、清代小说双峰———短篇精粹《聊斋志异》和长篇巨制《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创造性地继承了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的优秀传统,并且能用唐传奇的手法写志怪,既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又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成为我国短篇文言小说之最。《聊斋志异》在思想内容上正如作者所言“集腋成裘,妄续幽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奋之作;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它是一部有所寄托的表达理想和人民愿望的短篇集;从艺术上说,能够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达了现实生活和美好理想之间的矛盾;其次,塑造了一系列的有现实基础和生活环境的鲜明个性的人物,比如行动严谨的青凤,性格开朗天真烂漫的婴宁,不知乐愁的小谢等;再次,善于描写细节并把人物性格语言和生活融为一体。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不朽巨著,反映了清代整体的社 会生活,称为“时代的镜子”。曹雪芹善于选择生活素材,如临其境般逐日描摹了当时社会生活,并且用各种手法塑造了典型人物。人物分主次,性格分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人物通过不同情节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全方位刻画,层层深入重点突出。次要人物则抓住重点个性通过特定的情节突出表现;《红楼梦》还善于把人物的内心情感与故事情节的发展进程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烘托人物渲染情节;小说还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心理描写凸现出来,描摹细腻入微,反映心灵辩证法。在结构上比以往的小说更加完备,更加宏伟,更加严密。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以贾府为生活空间,将各种人物事件错综复杂地连接在一起,仿佛像生活本身一样复杂多彩。它的语言也达到了古代文学的顶峰,简洁而纯净、准确而传神、朴素而多彩。《红楼梦》对民族文学的传承是多方面的,同时对后代文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它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 小说发展的不可企及的高峰。鲁迅先生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氵蒙文化经典阅读 !"

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浅析鲁迅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内容摘要:鲁迅是现代中国最具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和文学作品都体现了社会变革时期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念。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文学巨匠,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的作家, 先生以其深髓的眼光和犀利的笔触对他关联的那个时代做了素描、以其独特的感情体察时代,对中国文学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其杂文创作的成就最高,受到广泛的推崇,在“黑暗”时期赢得了“投枪”和“七首”的美誉。也使先生成为无畏的“战士”。而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的贡献也极为巨大。先生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为中国小说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自己独特的小说创作实践,实现了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转变。 关键词:鲁迅小说艺术现代化贡献现实主义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这位被毛泽东誉为中国现代史上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历史巨人,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七十三年了,而在先生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不仅留给我们丰硕的文学作品,而且也为厉世留下了价值无从估量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着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做着不解的努力。 作为新文学的开山祖和奠基人,鲁迅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显示“五四”革命实绩的当推他的小说。从数量上看,《呐喊》和《彷徨》两个集子计二十五篇作品,加上三十年代结集出版的《故

事新编》,总计不过三十三篇。可是这些作品中极为厚重的现实主义涵盖和对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国民灵魂”的深透开掘,摇撼呐喊以及他拓荒式的构建和开创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新纪元,使他在文学史上占到了永久的地位。没有鲁迅的《呐喊》、《彷徨》,就没有中国小说现代化征途上所跨出的第一阶段最坚实的步伐,鲁迅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正在这里。鲁迅先生终其一生,在文学创作中杂文的成就最高,“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其杂文不仅具有“史诗”的价值,而且已超越了过去所谓的“史诗”。透过对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的勾勒。映现出了历史发展的某些侧影。它们凝聚着鲁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反思。然而,先生对中国文学贡献最大的却还是其小说的创作。它们不仅真实地刻画了鲁迅先生执着求索的心灵轨迹,反映了他对于历史选择的杰出思考,而且“文起百代之衰”,为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石,树立了典范。 鲁迅先生自一九一八年五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开始,此后”便一发不可收”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二年连续写了十五篇小说,于一九二三年编为短篇小说集《呐喊》(一九三零年印刷时抽出《不周山》一篇);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五年所作小说十一篇,收入一九二六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彷徨》;一九三六年一月又出版了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除把《呐喊》中《不周山》改名为《补天》收入外,另收入小说七篇。终其一生,虽未有长篇小说问世,但我们仍能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鲁迅先生对中国小说的贡献。 一、鲁迅先生小说创作中所塑造的人物艺术形象及其所反映深刻历史主题。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先生用其塑造的一个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在历史转折关头一个先驱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他第一个获得了对封建礼教和愚昧封建文化最为深刻和实质的认识。一九一八年五

中国古代小说史

绪论 一.中国古代小说史可分为准备期(远古先秦两汉)、成熟期(魏唐)、繁荣期(明)、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中叶)、演进期(清末)。 二.中国古代小说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两大系统。 三.中国古代小说题材可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讽刺谴责、灵怪神魔这六大类,又可归为讲史、世情、神魔三大类。 第一章志怪传奇小说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志怪传奇小说:古小说的一种,以记载神鬼怪异故事以及人的异行幻梦为主要内容的小说。 二、志怪传奇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萌芽和形成(先秦两汉)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演变期(唐)萧条期(宋元)复兴兴盛和终结(明清)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一、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A社会动乱人民幻想的寄托。B宗教迷信盛行C谈风盛行。 二、《搜神记》干宝(神仙鬼怪法术)、《博物志》张华(山川地理异物神话)、《拾遗记》王嘉(历史遗闻佚事仙山灵物,想象丰富语言雅畅)--作者、作品内容。 三、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思想内容:A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统治阶级的凶残荒淫,表现人民的反抗精神。《干将莫邪》《韩凭夫妇》代表.B歌颂纯真美好爱情,对婚姻自由的追求《紫玉韩重》.C对和平幸福的渴求.《桃花源》 四、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在小说史上的意义:艺术成就(A加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情节曲折多变,表现手法富于现实性B赋予描述对象人性和音容笑貌C初步注意了场面人物动作语言进行细节性的描写渲染,以衬托人物性格.)意义(具有更多的小说因素,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唐传奇,为白话小说,戏剧提供丰富的神怪故事素材.为后代小说积累了一定的艺术经验.) 第三节唐代传奇

鲁迅对现代文学史的贡献

鲁迅对现代文学史的贡献: 狂人日记是中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他以其全新的创作方式新颖的小说形式,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独特的意识流的手法,表相出了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凸显了中国现代人的初步觉醒,小说已经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标志着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的成熟. 其次,包括狂人日记在内的呐喊彷徨小说集也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不但成为现代小说的开端,而且是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在创作方法上,鲁迅开创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明天,祝福,离婚等表现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特征,肥皂,白光则有心里剖析的色彩,狂人日记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完美结合,鲁迅的小说具有复调的特点. 在艺术表现上,也有许多创造,A艺术风格多样化,整体上采用白描的手法,但也不乏孤独者,伤逝等的抒情小说,有高老夫子,肥皂这样的讽刺小说,有社戏,故乡这样的乡土小说,孔乙己外在的戏剧性中蕴含着深切的悲哀,B在格式上,鲁迅更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他的小说每一篇有一篇的形式,狂人日记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日记体的形式和独特的意识流的手法,孔乙己采用了截取人物生活片段来概括其一生,药从时间的中间处起笔,C”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用画眼睛勾灵魂的典型化手法表现出在典型背景下的典型人物D从叙事的角度来看,有第一人称有第三人称,也有同时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E从时间的顺序上来看,有顺叙有倒叙F从情节上看有单线又复线. 鲁迅1907年在河南杂志上发表的四篇文研论文:咤摩罗诗力说,人之历史,咤科学史教篇,咤文学偏至论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篇 散文集:野草集朝花夕拾 代表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伤逝,阿Q正传 初期白话诗中胡适的作用: 1916年前后,胡适提出了作诗如作文的诗学观念,希望以自由之文破除传统诗歌的清规戒律对诗情的束缚,要求以白话文来代替文言诗词。 后来,他又提出了诗体大解放的口号,要求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一并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的诗情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亮出文学革命的旗帜后,于同年2月发表了白话诗八首,这是最初公开发表的白话诗的尝试之作,之后引发了一大批文人如周作人,李大钊等纷纷进行白话诗创作,使新诗在文学史上的正统地位以立。 胡适是中国新诗的倡导者与探索者,他提出了写“具体性”和“能引进鲜明扑人的影像的新诗,倡导了新诗运动。 1920年3月,出版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到1922年便发行到了第四版 在艺术上,胡适创造了以通俗明白为主要特征的胡适之体,影响一大批文人志士学习。在社会了掀起了学习新诗的热潮 文学研究会: 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五四新文学革命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2、代表作家有许地山、茅盾、冰心、朱自清等人3、重要刊物:文学旬刊,小说月报4、理论主张:为人生的理论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承接了文学革命中现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第一编先文学 第一章先文学概说 1.概述先文学的发展历程。 2.简述先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3.简述先诸子散文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章神话 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 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情况如何? 2.《诗经》是如何分类与编排的? 3.汉代的传《诗》的情况如何? 4.《诗经》的思想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 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选择两篇进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 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主要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选择《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进行分析。 7.《国语》的主要艺术特点有哪些? 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选择《战国策》中《始将连横》或《谖客孟尝君》进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五章诸子散文 l.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2.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试题

2004 年下半年小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空1 分,共11 分) 1.《辽海丹忠录》是以______为主人公的时事小说。 2.南宋时期的“说话” ,分为说铁骑儿、___、____、___等四家。 3.《红楼梦》以“木石前盟”与___为象征,写出两种对立的爱情婚姻观。 4.《南史演义》《北史演义》的作者是______。 5.《于少保萃忠全传》的作者是____,它是写____生平遭遇的传记体历史小说。6.以骆宏勋、花碧莲的婚恋故事为框架的武侠小说是______,《圣朝鼎盛万年青》以______皇帝下江南为主要线索,最后几大武林门派会聚泉州,击毙方世玉、至善禅师,攻破泉州______寺。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7.《红楼梦》可能是在下列哪一部书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 A.《花月痕》B.《雪月梅传》C.《风月宝鉴》D.《鸳鸯针》 8.《西汉演义》的作者是【】 A.甄伟B.袁于令C.杜纲D.余邵鱼 9.纪录了唐僧等取经故事的朝鲜汉语教科书是【】 A.《定鼎奇闻》B.《朴通事谚解》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D.《销释真空宝卷》10.借梦境来影射现实的著名的唐人小说是【】 A.《南柯太守记》《幻影》、B.《枕中记》《希夷梦》 C《南柯太守记》《枕中记》、D《南柯太守记》《迷楼记》 11.表现帝王发迹变泰的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是【】 A.《飞龙全传》《英烈传》、B.《英烈传》《说岳全传》 C.《铁冠图演义》《飞龙全传》、D.《樵史通俗演义》《飞龙全传》 12.“新红学”的代表人物是【】 A.胡适、鲁迅、B.蔡元培、鲁迅C.李希凡、蓝翎D.胡适、俞平伯 13.标志我国古代小说开始自觉进行小说创作,获得独立地位的是【】 A.魏晋小说、B.宋元话本、C.唐传奇D.明代传奇小说 14.宋代有三篇揭露隋炀帝的文言小说,它们是【】 A.《温泉记》《流红记》《海山记》、B.《海山记》《梅妃传》《随遗录》、 C.《迷楼记》《流红记》《开河记》、D.《海山记》《迷楼记》《开河记》 15.宋元话本中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有【】 A.《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志诚张主管》 B.《快嘴李翠莲》《简帖和尚》《志诚张主管》 C.《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志诚张主管》 D.《错斩崔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简帖和尚》 16.唐代的“一枝花话” ,说的是谁的故事【】 A.崔莺莺B.李娃C.任氏D.红线小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3 分,共9 分) 17. “讲史” 18. “自传说” 19. 公案小说

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

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 外国语学院 08汉英2班 邢淑圆还记得少年闰土吗?还记得可怜祥林嫂吗?还记得落魄孔乙己吗?还记得疯癫阿Q吗?这些可爱的人物伴随我们渡过了小学、初中、高中,甚至现在大学中,我们还会时常接触到这些可爱人物的“父亲”——鲁迅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先生过逝已久,但对于他的作品的研究和学习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过。在生活节奏十分迅速的现代,时间、效率、网络等冷冰冰的因素充满生活,商人们追求最大的利益,学生们追求更高的分数,功力已成为生活的全部。这个世界到底已成为怎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到底在流失着什么?鲁迅的作品在向我们讲述我们自己的事情。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讲,鲁迅是思想家,也是革命家。什么叫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对一种东西的看法,提出一些见解。正因为鲁迅是思想家,从而他成为一名革命家,而他革命的方式则是用文字来表达,所以,他才成为一名文学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新时代,我们虽不需要必须成为革命家和文学家,但是我们也必须具备一种素质——敢于批判,敢于创新,敢于追求自我。 时值二十一世纪,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就生活质量上看,我国正稳步的向共产主义、完成共同富裕的目标大踏步前进。当今学生也有稳定和舒适的条件为其学业服务,人们已经不用为吃穿担忧,我

们也可以获得更先进、更好的教育。可是家庭的不恰当的管教和安于现状的思想让当下社会中的学生们出现并不和谐的画面:早恋、沉迷网络、吸烟、喝酒、打架等等,而这些正处于思想成长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好的影响,他们对于信息并没有足够清醒的选择头脑。一个吸烟的镜头他们认为那是成熟的象征,模仿之;奇装异服他们会说帅气,模仿之,于是,在模仿中迷失了自我,在模仿中失去了自我,同时失去了辨明是非的大脑以及看问题的能力。在当下学生中,鲁迅的地位是比较尴尬的。虽然在义务教育中,几乎每个人都学习过鲁迅的作品。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阿Q正传》,这几乎成为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但是结束义务教育,对大部分人来讲几乎就是对鲁迅说永别。这对于一个被称为中国文人巨匠的鲁迅来讲,的确是个不小的黑色幽默。不少的高中生对鲁迅已经有了不同的看法,他们不已为然说:“鲁迅尽管再伟大,他只是个过去的人罢了,我们生活在这个先代化社会,已经同鲁迅的精神脱轨了,所以我们不要浪费有限的时间,出学那过时的精神,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出学习现代化的物质精神。”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绝对不是。现代社会我们所缺乏的素质正是鲁迅的作品所要教导我们的——批判、创新和自我。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呼唤的那件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经一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扬眉吐气,满怀自信地迈向国际大舞台。那么,中国要全面走向世界,扩大在国际社会的影响,靠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应该是中国人的国民素质,或者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汹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