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建设以 “精神成长”为指引的教师教育课程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建设以 “精神成长”为指引的教师教育课程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建设以 “精神成长”为指引的教师教育课程
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建设以 “精神成长”为指引的教师教育课程

01

创新思考:培育大国良师需要建设以“精神成长”为指引的教师教育课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这一要求,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在导语部分明确提出“从源头培养造就更多‘大国良师’”。培育“大国良师”是新时代国家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与要求,并将引发教师教育课程的调整与改革,师范院校不仅要注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科学性、现代性、实用性,更要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特别是用优雅、美好、求真、崇善的文化滋养师范生美好的心灵。

纵观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变迁,我们自豪地发现科学性从未淡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视野。严密的结构体系、严谨的逻辑架构、规范的课程安排、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导向的见实习制度与模式,这些都是我们多年来加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程表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史就是一部不断加强和推进科学性的历史。[1]伴随着师范院校的结构调整与升级,伴随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的逐步形成与完善,伴随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职前与职后课程标准的建立与推广,伴随着师范院校从原先的纯粹师范性到逐渐关注与重视学术性,突出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共同发展,师范生对科学、前沿、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掌握得到了大幅提升,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了明显进步,以反思实践为核心的教育科学研究意识与能力获得显著增强。

当然,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在追求科学性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遗忘了师范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师范生形成美好而优雅的心灵。正如柏拉图所说的,“教育非它,乃心灵转向”。虽然现代性所追求的科学、有效、实用是这么多年来中国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但仅有科学性还远远不够,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可以培养教学优良、教法娴熟的优秀教师,但可能难以培育具有优雅心灵、懂得以善至善、擅长立德树人的“大国良师”。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许多哲学家就将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紧密相联。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主张教育的魅力主要在于它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与优渥的审美品性。然而,我们在追求师范教育的科学性、现代性、实用性的同时,或多或少忽视了教师教育课程“精神性”的这一面,即对人生意义、生命世界、终极价值等充满人文、审美与艺术精神的寻绎。教师教育课程应具备“精神指引”的力量,这种“精神指引”的力量与“科学性”“现代性”“实用性”并不对立,而是互补与共融的。我们在为师范教育的科学性、现代性、实用性喝彩的同时,也应重新审视与褒扬教师教育课程应蕴含的人类历史上丰富的精神性力量,这种精神性力量的课程常常来自可以影响后世人类心灵的优秀的文化传统。

1959年5月,物理学家出身的查里斯·帕希·斯诺(Charles Percy Snow)勋爵在英国剑桥大学做了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2]在这个著名的讲演中,斯诺讨论了西方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现象,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分裂。这就是引发学界热议的“斯诺命题”。科学与人文属于两种不同境界的文化,前者关注外在的物质世界,追求外在、客观、绝对、唯一的真理,即所谓“观乎自然,以察时变”;后者关注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希望回归的是人类之所以安身立命的幸福家园,即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同样,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追求科学性,更应注重其内在的精神品性。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狄尔泰(Dilthey)明确反对孔德(Comte)、涂尔干(Durkheim)等社会学家一味运用自然科学的原理、概念、方法来研究社会历史的实证主义思路,而主张精神科学是一个独立、自主、追求主观真理的

理论体系。深受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德罗伊森(Droysen)的启发,狄尔泰用“说明”(explanation)和“理解”(understanding)这两个概念来界分自然科学和人文精神,其名言便是:“我们说明自然,但我们理解精神生命。”[3]

可见,自然科学性与人文精神性在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里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认识到以往的教师教育课程对师范生的精神成长重视不够,因而于2014年推出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卓越教师的培养策略和方案,教育部在2014年8月发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特别指出要“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2018年10月,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进一步推进有卓越精神的“大国良师”的培育。然而遗憾的是,有的院校在推进“卓越”计划的过程中,仍仅仅关注师范生的学科知识、教学技能与学术训练,而对师范生之所以卓越的“内在精神”缺乏深度研究。“浏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院校的实施方案,不管是‘叠加式’模式(卓越班学生周一至周五在本专业与原班级同学一起学习本专业课程,周末学习卓越班课程),还是本硕连读模式,抑或是交流访学模式,走的都是学术精进的路子。在这些模式的设计者看来,卓越教师的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与学术。”[4]“卓越”计划推出的主要目的显然不是强调师范生对学科知识与教育技能的掌握,而是要从内在精神层面砥砺师范生真正成为一名“大国良师”,拥有“灵魂”或者说“精神”的卓越。

无独有偶,曾在哈佛大学执教长达30年的哈瑞·刘易斯(Harry Lewis)教授所推崇的“美好的教育”也是这种“拥有精神的卓越”。他在《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一书里特别指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哈佛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在近些年的教育改革进程中,哈佛逐渐忘记了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把年轻人培养成拥有灵魂、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成人!”[5]哈佛在保持世界知名度和最高排行榜的过程中,格外注重“术”的层面,即有着强烈的学术追求、一流的学术成果、优秀的学术项目。然而,正如刘易斯教授所批评的,过度追求这些在学术排行上非常重视的方面,反而使哈佛大学遗忘了教育的本质在于“灵魂”或者说心灵的塑造。哈佛大学在建校的最初一个半世纪中,其体制主要仿照欧洲古典大学。因为欧洲古典大学非常注重“心灵”“精神”“生命”的培育与熏陶,因而在效仿的过程中,哈佛大学声名鹊起。然而,此后的哈佛大学虽造就了一批批各领域的一流“人才”和“匠师”,但却渐渐忘记了欧洲古典大学的教育宗旨,即教育本身所应具有的“心灵”“精神”“生命”的唤醒。“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外铄,而是对于生命自觉的唤醒”[6],“要以爱来唤醒个体生命的自觉,以哲学教育促成个体人格的完成,最终回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人类恒久的主题”[7]。同样,卓越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应该注重师范生的精神成长及其培育,应该帮助师范生成为一名有灵魂、有信念、有思想、有情怀、有学识、有担当、有使命感、有仁爱之心的未来教师。

02

理论视角:教师教育课程要实现卓越需要以文化存在论教育学为视角

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要克服以往对师范生的专业精神、人文精神与自主精神关注不够的问题,就必须回到教师教育的原点,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拥有灵魂的卓越”?文化存在论教育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视角。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是一种从文化的视角去思索和追寻个体精神成长的理论,它既关注师范生

的精神成长,又关心如何通过人文化育的教育方法激励、培育、提升师范生的精神成长,此外,它还十分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在师范生精神成长中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认为好的教育应该遵循四个重要的原则。其一,好的教育是触及师生的心灵的,只有当教育真正触及到了师生的内在心灵时,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浸润心灵的、刻骨铭心的、不因世易时移的。著名圣歌《奇异恩典》的词作家、英国18世纪伟大的牧师约翰·牛顿(Jonh Newton)晚年回顾其坎坷一生时,感慨地道出了“心灵”转向的力量:“我没有成为我应当成为的人,我没有成为我想成为的人,我没有成为我希望成为的人,但通过奇异的恩典——我不是昔日的人。”[8]其二,教育是一场师生共同建构的幸福旅程,是一场充满境遇的人生历程。“相遇”什么样的教师,是影响和决定着儿童当下及未来幸福人生的最为重要的“关键事件”。文化存在论教育学提出,要注重培养具有优雅的心灵、优良的道德的教师,因为唯有精神卓越的教师,才能给予孩子们自由、公平、公正、无私、博大的爱和无条件的尊重。“任何精神活动的本质就在于人们之间心灵的自由交流,如果割断了人类精神自由沟通的桥梁,精神就必定枯萎下去。”[9]其三,教育应当注重“关系”的积极营造。文化存在论教育学不仅主张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的精神、心灵、生命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不是孤寂的、单子式的、远离人群的。每一个儿童的“存在”都是扎根在群体的“关系”之中的,是“关系”孕育了个体,是“关系”成就了个体。其四,教育必须关注文化在陶冶与浸润个体内在心灵中的重要价值。著名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在芝加哥大学的演讲“什么是自由教育”中就提到了人的成长主要是文化的精心“耕作”的影响。“人文教育是在文化之中或朝向文化的教育。它的成品是一个文化的人。文化首先意味着农作:对土壤及其作物的培育、对土壤的照料,以及按其本性对土壤品质的提升。”[10]

具体到教师教育课程的变革,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立场出发,应该特别关注以下三方面。

(一)从注重师范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到关注优雅心灵的成长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继承了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也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派)的思想,十分注重师范生的精神成长。“它是将人理解为人之精神性存在,抑或是将其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人……对人的研究显然就不应当是一般意义上的所谓人学,而应当给它一个更适当的名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与人的自然属性相区别的人之本质,假如只能够选取一个名称的话,那么,就只能够是人的精神性。”[11]人是有意识、有精神世界的存在物。人的这种属性,决定了精神是人所特有的,并且“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12]。正是因为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人对精神生活有着本能的追求,师范生也同样如此。精神属性决定了师范生需要开展教育的意义世界的构建,这既是追求卓越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求真(Truth)、向善(Goodness)、崇美(Sublime)的德性的自我超越与体验。师范生若没有精神生活,其存在就变成了单纯的物的存在,只是知识的传声筒,而非有意识、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有改造社会发展能力的教育者。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曾发人深省地说:“人是精神,人之作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况。”[13]关注精神培育的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实现韩愈在《师说》里所提出的“传道、授业、解惑”,更为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孕育师范生美好心灵的生长、强健体魄的生成、向善德性的陶铸、内在良知的丰盈、教育情怀的迸发。如上,皆与精神的悉心培育密切相关。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应注重安排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命能量”或者说“精神力量”的融通转换与激荡生成。“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教育活动就其本质来看是人类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14]

(二)从割裂式的培养到运用艺术教育的手段培育师范生的整体精神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特别注意到,近些年,受工具理性主义、功利主义、技术至上主义等的影响,教师教育课程出现了过度追求实用性、目标唯一性等问题,忽视了师范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心灵境界的提升。忽视精神培育的后果便是,“复杂完整的教育现象被迫离析、肢解……不仅使教育探究陷入‘茧式化’的境遇中,而且使教育发展与改革陷入左右两难困境”[15]。遗忘精神世界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往往会忽视师范生的美好心灵的培育、良好品性的浸润、至善良知的淬砺。事实上,教师教育归根结底要发展的是师范生的精神成长。“通过教育对精神的建构,而把心理和生理的东西带出来。惟有精神才整合人的一切。”[16]这告诉我们,真正的教师教育所关注的绝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成绩、学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是师范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人格品性的修炼、良知慧能的启迪、道德境界的提升。因此,我们呼吁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要回归师范生的卓越精神的培育。唯其如此,才能帮助师范生切实感受到教育是“震撼人心”“心灵转向”的陶冶。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认为,美育是培养整体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正是由于审美的教育与熏陶,师范生的精神成长才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鲜活、更富生命力。正如儒家学说所说的,学习是一个“游于艺”的过程,它起着启迪人性、心灵和审美的独特价值。徐复观在《儒家精神之基本性格及其限定与新生》一文中曾作出过这样清晰的表达:“儒家精神中之所以没有科学,只是由于道德实践性限制了思索的自由发展。由道德的主体之重视不知不觉地减轻了事与物的客观性之重视。但是这种限制与减轻,并非出于道德本身之必然性,而只是由开端时精神所向之重点不同,遂由人性一面发展之偏而来的,不自觉科学的成就,是人性另一方面的成就。”[17]正是因为看到了艺术与审美意境的重要意义,所以课程学家爱略特·艾森纳(Elliot Eisner)教授才明确提出应用审美来陶冶与培育有活泼力与创造心灵的教师:“真正的教师教育改革需要像培养艺术家一样,应用艺术激发师范生的内在素养,因而需要整体的师范课程的文化重建,而非孤立的课程实施。”[18]

(三)从忽视到重视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师范生的精神培育

关怀内在心灵与精神世界,这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价值所在、根基所在。但是,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至今仍未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在20世纪,传统得到了相当负面的意义,通常被认为是和所有现代价值,诸如理性、进步、自由相对立的……近代实证主义,尤其是它的极端形式——唯科学主义,都与传统为敌……当现代化过程的经验研究逐渐成熟后,传统的真正价值才被缓慢但坚定地再发现。”[19]这启示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代有其积极意义,尤其是它在精神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必将煜煜光辉。“若使青年能读一部《论语》,读一部《庄子》,读一部《史记》,读一部《陶渊明诗》,彼之所得,有助于情感之陶冶,意志之锻炼,趣味之提高,胸襟之开广,与自己人格之养成,种种效益,与上一堂化学听一课矿物所得者殊不同。”[20]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的精神力量是震撼人心的,是直指师范生内心深处的,并且一旦形成了,往往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非常强调“达师”,即有卓越精神的教师必须要经历“仁心”的涵养、“德心”的化育和“慧心”的淬砺的过程。“自《马氏文通》以来,文字、语言的教育完全糟蹋了汉语之美……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已不能读通古典。至于在精神资源和道德文明上,我们并没有吸纳西方之真善美以改善国民的精神人格,同时又大大失却了古已有之的真善美价值。”[21]“仁心”的涵养、“德心”的化育、“慧心”的淬砺恰恰是被中国传统文化视为教育核心的内容。遗憾的是,目前的教师教育课程较少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篇章来对师范生进行精神的唤醒、人格的培养、良知的启迪、诗意人生的熏陶。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特别指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往往是“低次元”(lower dimension)的,它离

“高次元”(higher dimension)的科学性有一定的距离,但却富有精神成长的活力。在这里,我们借用“低次元”和“高次元”这两个概念来说明传统的“精神”的教育学有其合理性与内在价值。日本哲学家务台理在其撰写的文章《历史哲学中的传统问题》中,提出了传统的五种基本性格要素,即民族性、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秩序性。受其启发,徐复观认为传统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低次元”传统,另一类是“高次元”传统。风俗、神话等均属于“低次元”传统,而科学、宗教等属于“高次元”传统。“高次元”的传统往往通过“低次元”中的具体事象,发现隐藏在它们后面的原始精神。“它常是由某一民族的宗教创教者、圣人、大艺术家、大思想家等所创造出来的。它是精神地存在,不是目可见,耳可闻,而须要通过反省、自觉,始能再发现的。”[22]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多倾向于以“低次元”的方式存在,它注重的是人文精神,而不是西方所追求的科学与技术。如果说“高次元”的科学与技术最易掌握的方式是传授的话,那么“低次元”的传统主要不是靠传授而获得,它更需要依赖陶冶与唤醒,它是潜移默化的,是浸润涵养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在我们思想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受到潜移默化的以往教育的影响,而以往的教育背景与经验就是一种“传统”。按照科学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的话来说就是受到了“支援意识”(subsidiary awareness)的影响。科学很少能给予我们人文精神与哲学思想的营养,也难以提供什么真正的“支援意识”(主要指精神层面的),唯有过往的教育的传统的“精神”,各种思想、经验、经历、背景等等才会构成我们如何思维、如何决断、如何理解、如何表达的思想源泉。传统文化所要探讨的不是追求普适性的科学知识,而恰恰是这样一些有关“支援意识”的人文精神。倘若没有了这样的传统,只剩下“科学”课程的话,那么教师教育课程的人文精神的追求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03

实践指南: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出发建设以“精神成长”为指引的教师教育课程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将师范生的成长视为人文精神培育与文化品性涵养的过程,因而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非常注重对师范生开展“仁爱之心”儿童观的培育、“内在幸福”价值观的涵养,以及“转识成智”教育观的陶冶。

(一)将“仁爱之心”儿童观的形塑融汇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激励师范生不断形成“於穆不已”的儿童教育信念

有卓越精神追求的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培育师范生纯美优雅的心灵,关注经由教育的历程而使师范生内在生发出对大千世界、对儿童的美好情感。这样的师范教育课程是深邃悠远的,是直指师范生内心深处的,是震撼师范生心灵世界的,是润德厚物的,是慈幼护生的,也是绵延不绝、代代相传的,正如《诗经·周颂·维天之命》中所歌咏的“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拥有精神的卓越的教师教育是与人内在美好的心灵紧紧相扣的,由优美的文化、良善的德性之浸润、涵养,逐渐达到美好心灵的哺育。德性的养成不能只靠规训与惩罚,规训与惩罚只能“强迫”师范生做出合乎要求的行为,但却难以引发师范生产生心灵转向的力量。孟子指出,道德的行为是“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由仁义行”是指践行良好的道德之举皆因主体内心的“仁善”与“正义”之情、之感、之内在良知而发;“行仁义也”则说明是遵从外在的仁义道德的标准而发出仁义之举、良能之行。也就是说,未能培育好“仁心”,就难以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因而其道德行动背后的力量与具有的潜能往往是弱小的,容易受到外部的诱惑而改变。“由仁义行”还表明了道德行动是超越僵化的规则与教条的。孟子曾举过这样一个事例,“嫂溺,援之以手”,虽然当时的礼制是“男女授受不亲”,但若只遵从僵化的道德规训,没有从自己的

内在良知出发,临危不救,那么这样反而是不道德的,故孟之称其为“豺狼也”。在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看来,这种“仁爱之心”就是一种博爱的精神,体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是教师从其内心发出的,是油然而生的,是“纯亦不已”的,是听从内在良知感召的,而不是通过外在强化的手段实现的。例如,对宰予的“仁”的点化,孔子不是训斥,而是提出了一系列涉及人心深处的问题:“亲丧、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当宰予回答“安”时,孔子认为宰予缺乏仁爱之心,其生命已无悱恻之感,陷于麻木不觉之中。丧失了“仁爱之心”,也就是失去了通感之心,失去了“愤悱”之虑,失去了触之有情、思之有感、动之有理、言之有心的真实生命之涌动。

其二,是教师要用心玩味、沉潜往复的,因而有一个“学问思辨”的功夫在其中,所以王阳明才那么强调“良知之教”。“若只是温情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么学问思辨?唯于温情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里千里之谬。所以虽在圣我,犹加‘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23]

其三,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反复践行,“做中学”而求得的,“道不可须臾离”,“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就是说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念一思之间都是在践行仁爱之心、博爱之意、崇德之知、向善之情。“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这四句良知之教即彰显着实践方是涵养仁爱之心的重要举措,“盖无心之心则藏密,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静寂,无物之物则用神。天命之性,粹然至善,神感神应,其机自不容已。无善可名,恶固本无,善亦不可得而有也,是谓无善无恶。若有善有恶,则意动于物,非自然之流行,著于有矣”[24]。

(二)将“内在幸福”价值观渗透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激励师范生逐渐树立“孔颜乐处”的教育志向

有卓越精神追求的教师教育课程关心课程内容要具备化育“德心”的力量。以往秉持科学理性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的教师教育课程往往比较重视师范生对知识技能的“物性”层面的掌握,而忽视了美好德性的陶冶。美好德性的塑造是整个社会和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如有很好的知识技能而不收摄在道义的主司之内供其调遣,那么个人一定虚无和失落。……社会文化一定脆弱而且濒于解体。……这也就是说,人生的基石发生了问题。我们必须救这个基石并且重新巩固这个基石。”[25]殷海光先生的这段话非常好地说明了遗忘“德心”的培育是当前教育的主要问题。

因此,好的教师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师范生“德心”的养成。清代乾嘉学派的重要人物戴震曾用“心性”的养成来指称“德心”的培育:“性者,分于阴阳五行以为血气、心知、品物,区以别焉,举凡既生以后所有之事,所具之能,所全之德,咸以是为其本,故《易》曰成之者性也。气化生人生物以后,各以类滋生久矣;然类之区别,千古如是也,循其故而已矣。在气化曰阴阳,曰五行,而阴阳五行之成化也,杂糅万变,是以及其流形,不特品物不同,虽一类这中又复不同。”[26]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修身”也就是“修性”“修心”,包括优雅的人格品性的养成、良善的人文伦理的教化、通达的良知慧心的培育等等,这些都与“德心”有关。说到底,“修身”就是使自身的道德品性走向圆满与丰润的过程。在《论语·为政》中有这样的记述:“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惟乎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

为为政?”这段话可见孔子十分看重“修身”的重要、独特而自足的价值。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历来将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与基础。被誉为美国新人文主义领袖的学者白壁德(Irving Babbitt)就十分推崇孔子的“道德仁心”思想,他在《民主与领袖》一书中特别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并举,认为孔子的“道德仁心”可以经由个人的修身而塑造出“公正的人”。在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看来,师范生“德心”的润泽与涵养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强调道德仁心的养成离不开师范生的主观幸福体验。“德心”的形成并不是像苦行僧那样需要克服自己内心的欲望而隐忍坚守。早在公元前300年,雅典的斯多葛学派(The Stoics)就持有相近主张。斯多葛派主张道德本身就是幸福,认为你如果做了一件善事,你心里必然感受到非常的幸福,这就足够了,至于是否要受到奖励或是表扬,那是外在的,不要去考虑它,因为实践道德本身就是由心底出发的最为幸福的事情。看来,师范生的内在“德心”的养成是与其主观幸福体验密切相联的,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即至善”的观点不谋而合。这里的“善”不是狭义的与“恶”相对的“善”;这里的“善”意义广泛,即一切事物之功用,则为一切事物之善,世界的一切活动皆以“善”为中心。那么何为至善?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表现在人的实践中,有些东西是作为手段为人们所期求的,而有些东西是作为目的为人所期求的,这种以其自身被期求而其目的都是为了它的目的就是最高的善。幸福本身就是全部的价值,它是固有的、自足的、完满的,是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它是因为本身而非外在物质或功利而去选择它。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类所有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幸福,然而幸福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够直接成就的事,幸福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或者说是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连结,进而达到至善。只有通过我们与他人积极、温暖而美好的互动,才能构成善的活动,并最终获得幸福。美国著名作家彼得·伦德格伦(Peter Lundgren)曾根据唐纳德·克利顿(Donald Clifton)博士的“填桶理论”(bucket filler)创作过一个著名的绘本《幸福的礼物:做一个快乐的填桶人》。他用儿童化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道理:当你做了好事,你在填充别人的“桶”的同时,自己的“桶”也会被填满,即获得幸福和快乐;而当你做了坏事,在挖空别人的“桶”的同时,自己的“桶”也会被挖空,变得阴郁和难过。[27]正如作家所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只无形的桶,而想让这个桶被填满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成为一个填桶人。一句热情的问候、一个善意的微笑都可以给周围的人带来幸福,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其二,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历练“德心”有其重要意义。“德心”的养成是润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的。“王阳明有诗句论道云:‘不离日用常行内,直至先天未画前。’这就是把先天妙道通贯到日用常行,尤其生动地说明了道德的日常人生化的动向,所以阳明的后学,特别是泰州王门,强调‘满街都是圣人’的观念。”[28]无独有偶,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也十分看重道德的实践价值,甚至提出道德只有实践层面的意义。“德只具有实践的意义,不具有认识的意义。这就是康德通过这种方式为我的道德留下了一个地盘,把知识悬置起来了。”[29]所以,“德心”的培养是“化育”的结果,是浸润在“以善至善”的道德境界之中,践行在“大德无言”的道德行动之中,沉潜在“孔颜乐处”的自我价值之中的。这样的“化育”就如孔子所谓“践仁”的工夫,倚赖内心道德感的层层向外感通,在层层感通之中理性包藏于其内,通过践仁的过程,进入“德心”养成的幸福世界。

(三)将“转识成智”教育观融通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激励师范生不断提升教育的实践智慧

以“精神成长”为指引的教师教育课程关注的是师范生整体精神的孕育,而不是固着在某个方向、某个外部目标、某个“执有”。比如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下的教育追求的是“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此时的读书(教育)只是固着在外部功利目标之上,焉有整个人生与精神境界的教育?太过执着某种外部目标的教育,常常会遗忘教育的“玄妙”之处。正如《道德经》开篇指出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就是说,虽然外部目标是教育应该追求的重要内容,但如果只是固着于此,则我们反而会忽视教育的真正玄妙之处。无独有偶,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与教育》这一著作中也提倡不要过于拘泥于外在教育目标,因为它会使教育发生“异化”,“教育的自身并没有什么目的。……一个人放枪,他的目的就是他的枪对着放的鹄的。但这个对象不过是一个记号,(使我们对)所欲进行的活动有所专注”[30]。可见,真正涉及精神世界与内在心灵生活的教师教育课程不会僵化地执着于外部目标,而是要真正思考通过教育的历程,丰富师范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其人文品性,启迪其心智思维,使其初步体验教育人生的精彩,把握教育人生的充盈,感受教育人生的幸福。

孕育整个人生的教育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润化全部身心思想、心智灵魂、品性修养的“大全”式的教化。什么是“大全”?雅斯贝尔斯特别指出,“大全”是个体的整个心灵,特别是“慧心”的养成。卓越的教师教育课程不会受外部功利目标的控制,而以真正帮助师范生走上“慧心”成长的幸福旅程。这样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可称之为“无”的境界,“无”不是一种虚无,而是一种不为工具理性主义目标所束缚的“无”,也就是进入了“大全”。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往往受制于各种有局限性的“人为”的外在目标,表现出各种“有”,这种工具理性主义框架下的“有”反而会遗忘教育的真正价值不在各种外部目标的“有”。而在于“无”——“慧心”的养成,包括整个心灵的陶冶、自由思想的萌发、良知理性的淬砺、人格品性的陶熔。“无的境界就是虚一而静,就是使我们的心灵不黏着固定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方向上。生命的纷驰、心理的情绪、意念的造作都有特定的方向,黏着在这个地方,就着于此而不能通于彼,你生命黏着于此,我生命黏着于彼,各是其是,冲突矛盾就出现了。”[31]因此,在教育中,“无”是一种真正追求心灵培育的境界,也是具有无限妙用的心境。如此,我们的教师教育课程才会不拘泥、固着、盲从于各种学科成绩与失去精神培育的技能的掌握,才能真正回到教育的原点来思考何谓好的教育。追求卓越精神成长的教师教育课程正是追求这种“虚”和“无”的境界,于是便进入了不计“功名利禄”的内在心灵成长、良知启迪、诗意人生熏陶的“玄妙”乐园——“大全”的乐园。“致虚,致知之致也。学道至于虚,虚而致于极,则其守静也笃矣。笃,固也。能虚能静,则于万物之并作而观其复焉。”[32]

传统教师教育课程正是太过追求这种“有”,反而产生了黏着的“徼向性”,失去了整个心灵的培育。对“徼向性”的过度追求,往往会导致我们忽视了什么是“精神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好的教师教育课程追求的是陪伴师范生幸福成长的一段旅程,教育是启迪师范生心智萌发的号角、形塑师范生心灵成长的模具。好的教师教育课程正是因为不固着于某个外部的、具体的、细微的目标,所以反而能摆脱工具理性主义的束缚,也才会真切反思教育的精神世界,也才能真正走向孕育师范生整个心灵的教育。而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不仅固着于工具理性主义观点下的各种“有”,而且还因为这个“有”而压制了原本应该敞开、自由、灵动的各种不包含于“有”,或者说在“有”之外的各种关乎心灵培育、品性陶熔、人性砥砺、思想启蒙的活动,造成传统教师教育课程容易遗忘乃至反而“束缚”了师范生的心智成长。过度追求“有”而使得师范生的负担过重,视野过窄,创新不足,志向不大。我们理应崇尚追求“无”的精神成长,追求“兴之所至的自由阅读,超功利的精神漫游,没有外在压力的沉思冥想,最有可能创生独到的思想。思想的自由翱翔,需要广阔的心理空间;而负担过重只能使人的内心世界变得逼仄”[33]。我们衷心期待教育能真正回归到精神世界,从而真正造就具有“仁爱之心”“德润之情”“慧眼之识”的卓越师范生。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复习要点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复习要点一:新课 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一)时代的发展 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知识与信息的劳动者。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正是由于对上述问题的清醒认识,人们开始对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从20世纪70年代起,提出了诸如协调发展模式、文化价值重构模式等各种新的发展模式。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总之,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世界各国的应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1.英国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心得体会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它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与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转眼之间学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已告一段落,可是我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学习远远没有结束,现在我就把我自己在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我深入地了解到: 1、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1)能满足多主题、分层次的教学任务;(2)可以预设和提供学习支持功能;(3)或以支持全员成果展示或全参与式的互评;(4)具有动态信息发布功能,使教师搜集过程性评价信息成为可能。还有就是网站的持续存在性和交互支持功能可以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2、以课程为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定位,即“三促进”:(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3、通过讨论练习进一步明确了“授导型教学设计”、“探究性教学设计”的特征。

4、认清了“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设计”等概念。教育技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5、整合的技术选择原则,应该是“量课程之体,裁技术之衣”。不应该是课程顺应信息技术,而应该是课程同化信息技术,应该是“课程本位”,而不能是“科技本位”。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三方面的要求:(1)课程内容的适用性,必须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教和学的内容;(2)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多样化需求;(3)学科/领域的不同特点,不同学科培养目标与认知规律的不同应该是技术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 6、“老师引导——-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学习形式,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是一个以符合教学、学生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还有以下知识点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三个基本属性: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应用系统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人类学习问题的过程,其宗旨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

海尔希望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总结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始终按照课程改革理念、方法,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来落实。从思想上重视,理念上更新,行动上落实,总结中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学。 一、加强领导,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1、成立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学校从校长到教导处、教科室、各科教研、备课组,各级部署,层层把关,全面落实实施课改工作。 2、加强课程改革的宣传推广工作。在全校师生中积极营造实施新课程的氛围,召开家长会议,争取家长和社会得广泛支持,形成社会支持课改的良好实验环境。 二、全员学习,整装待发走进新课程。 1、改革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等有关课改的文件及著作。我校领导还要求学校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有关该方面的著作,并亲自挑选书本买来人手一本学习,学习蔚然成风。并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按照课改的总体目标,主体任务,确定课改的理念与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制订个人发展计划。 2、进行师资培训,让教师能把握新课程的改革思路,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局组织的课程改革培训班学习,组织校本全员培训。几年来,我校选派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参加县市的培训。有专门的理论知识培训,也有课堂教学观摩,受益匪浅。回校后,利用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向全校老师传达有关知识,或者交流学习感受,或者谈论课堂反思。我校还坚持年级组每周周一半小时的活动,各年级以学科为小组进行。讨论教学中的疑难点,集体备课,集体学习,集体谈论,交流反思等等,效果明显。 三、把握新课程方案,积极主动做好工作。 1、按照新的课程计划组织本学年的课程。 每年秋季开学,我校领导总是认真学习本学年的课程计划,合理安排好任课老师特别市专职教师。在体育、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上的教师安排尤为重

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教师信息化培训方案

教师信息化培训方案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有 了更高的要求与转变。以我现有的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质量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首先要脚踏实地的抓好自己业务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自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特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1、加强学习,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 2、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进行教育实践。 3、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将掌握的教育理论转变成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 5、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意识,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能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护,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课件修改、制作,网络资源搜索等。 (一)丰富教育教学理论 阅读相关的教育书籍如《教育新理念》、《教师专业化的理论 与实践》、《现代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爱心与教育》、《电脑报》等。 (二)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继续学习相关的课件制作方法如:photoshop、flash等软件的学习;用Dreamweaver制作静态网页;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的保养与维修等。 (三)继续加强个人师德的修养,学习先进个人的事迹 1、利用课余时间坚持每周进行业务学习,做到定时、定内容,学习有关优化课程结构的文章和走进课程的信息报道。充分集中时间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与专业的练习,确保课课有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2、及时对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用笔随时记录下来抽时间,并争取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进步。 3、虚心向各科教师学习优秀的教育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平时加强校内外听课,虚心与本校同学科教师交流上课心得,取长补短,尽量挤时间争取去听课,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4、多听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上公开课,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5、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积极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此过程中,学习正确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时间、学习内容 20XX.9阅读《现代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新理念》《电脑报》 20XX.10photoshop绘图软件的学习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教师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结合我校的特点及实际需要,制定本方案。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使我校教师进一步提高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电子表格进行公式运算,PPT课件修改和制作,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学科的资源并下载并进行整合,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上一堂较好的多媒体课等,为更好地进行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三、培训形式: 本次培训形式为集中培训。在微机室进行,由综合组组织老师参加培训。四、培训内容: 培训中注重专业理论学习渗透与专业技能学习同步进行。本次主要培训以下模块: 1、电子表格操作(Excel); 2、幻灯片制作(PowerPoint); 五、培训时间及内容安排: 培训时间: 参与人员:本次培训定位为基础普及培训,要求所有老师参加。从本次培训开始记录每次培训参与情况。 六、预期成果:

本次培训完全部内容后,我校老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必须达到以下5个方面的要求: 1、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会对计算机进行基本设置,具备较好的计算机病毒防范能力。 2、能快速有效地在网上搜索资源,并能下载。 3、能独立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并上一堂较好的多媒体课。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学校特拟订出如下培训与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按照宜昌市教育局提出的“统一培训内容、统一测试标准、统一发证”的要求,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二:培训目标 目标: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在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以更加优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培训要求 1. 培训对象:本校全体在职教师。 2. 培训方式:统一管理,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 3. 培训内容: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材》为学校组织培训,信息技术课教师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达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思南县长河小学教师计算机 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广大教职工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水平,使一线教师应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和新形势下对教师素质提高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目标 以培养全校教职工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核心目标,重点培养一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三、培训类型 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差异,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两种不同层次的培训类型: (1)普及型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信息技术,能使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日常工作。 (2)提高型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不仅使他们能更新信息技术观念,扩充信息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丰富信息技术理论,同时能成为在教学工作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授课者。

四、培训对象 (1)全体在编在岗教职工。 五、培训地点 二年级教室。 六、培训时间 每周五第六节课进行,时间如有变化另行通知。 七、培训组织 培训工作由管信息资源的安华波老师负责。 八、培训要求 (1)培训对象要按要求按时参加学习,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学习的,要提前向学校领导请假。 (2)培训对象每次参加学习要做好笔记。 九、培训内容 (1)Windows XP操作基础 -----------1课时 (2)Word 2007中文字处理-----------1课时 (3)电子白板一体机的操作----------1课时 (4)PowerPoint 2007中文演示文稿---1课时 (5)ExceL 2007中文电子表格--------1课时 (6)计算机网络基础-----------------1课时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养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养的提高

附件2 教育调查报告 (20 15 届) 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号11170212 姓名倪荣荣 实习学校诸暨牌头中学 指导教师刘智斌 完成时间:2014 年 11月 8日 浙江师范大学制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养的提高 数学与应用数学倪荣荣11170212 摘要:进入21世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科技的规模化、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及指导学生的工作能力。为了解当前教师的素养现状,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得到有关当前教师素养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当前教师队伍的结构、素养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详细客观的描述和分析,最后提出培养教师素养的策略。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教师素养;对策 一、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才素养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在素质教育中不断提高中国人总体素质的过程。素质教育体系下,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内容、方法的运用和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新课改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所以,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养,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高度的敬业精神,健康向上的心态,学生才能尊敬你,信服你,教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前进历程。因此,如何整体把握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内容,积极探讨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必将会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总体提高产生影响。但是,当今社会,教师的素质高低没有得到重视,基础教育中课程设置落后,内容陈旧,我们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思想、方法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力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今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经过调查,在教师素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现状: (一)教师职业精神的缺乏

八次课程改革

八次课程改革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自建国以来,我国共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1949年-1966年)(包括前三次课程改革)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与发展经济阶段,其经历三次课程改革。这三次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收回了教育主权,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严重的形式主义,重教不重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

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改革内容:(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改革过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改革特点: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为使我校教师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使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地位,现对教师制定出培训方案。以提高全校教师的技能。 一。电教部门首先要重新了解掌和握教师的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二。首先要培养教师养成爱护电教设备的意识和好习惯,要培养教师有好学好问的作风。 1.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乱动机器。 2.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要盲目的使用,不要碰运气,要立即与电教管理人员李诗洋、张俊、张毅联系,了解和掌握机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3.要学会灵活的使用电教设备的本领。 三。要培训的内容包括有:计算机的使用,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学软件的制做。 1.计算机 要教会教师学会使用计算机。能严格按照程序正常开关机器,灵活自如、娴熟地进入、退出要使用的软件程序,随心所欲地做出自己要做的事来。因为近几年有的教师觉得自己已经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了,就不顾程序开机,至机器损坏。 要教育教师不要私自使用自带的软件,以免出现意外情况。因为现在病毒防不胜防。 2.电教设备 电教设备指的是各班次级的幻灯机、录音机和多功能教室的投影、实物展台等电教设备。其中以多功能教 室的电教设备为注意使用的重点。

多功能教室的电教设备为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学校投资巨大,所以学会使用它们的方法意义重大。 运用得好,事半功倍,教师、学生得利多多,如果使用得不好,事倍功半,弄不好,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造成损失。 (1)想在多功能教室上课的教师,要提前和主管教学的陈三海副校长打招呼。说明要使用哪些设备,什么时间使用。 (2)再由主管教学的领导批准,通知到电教设备管理人员。 (3)电教设备管理人员要按时的做好准备,供上课的教师使用设备。同时,电教设备管理人员还要当面逐项询问使用该设备的教师是否会使用提供的这些设备,并提供示范,直到上课教师能够熟练的使用设备方可离开。 (4)教师上完课后,主管教学的领导要视察电教设备的状态,发现有异常情况时,要立即和电教管理人员联系。 (5)多功能教室使用完毕,主管教学的领导要立即通知电教管理人员到场,并共同验收设备,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它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各学科性质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目标的制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评估的目标构建等,给我们教研员、学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更是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有人曾说,我们一些老师的教育是用昨天的观念和方法来教今天的儿童,让他们去适应明天的生活。这个过程本身就不适应,然而我们教出的儿童要他们去适应明天,那更是我们现在未知的生活,那就更不适应。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常重要,有关专家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走进新课程,观念必须先‘行’,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再好的教材、再新的教法,也将走样、走味。”有专家提醒:“在培训中,一些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对教师来说,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它是教学方法的引领。”要使我们的教育行为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更好地顺应现代教学理念,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 教育部长周淇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课程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转变课程观 “课程”是什么?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教材或课文,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教材编者所关注的事,它规定学校“教什么”,学校和教师就忠实有效地去传递、落实课程内容,完成课程任务。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而且包括学生整个学习活动过程。课程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资源,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真正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把课程作为这样来界定,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 (二)转变教材观 以往我们总认为“教材即知识”,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因此,教材中罗列学生应掌握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法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一、总则 (一)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引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类似培训时可参照执行本标准。 (二)《课程标准》综合考虑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旨在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起点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推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确保按需施训。 (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主题式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促进各地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推行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四)《课程标准》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五)《课程标准》对教师在培训中的实践任务和学习成果提出明确要求,旨在推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协同开展教师应用成效评价,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工作,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切实得到提升。 二、课程目标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 (三)“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会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 第一课在母版中制作放映控制按钮 一、谈话引入: 大家看,这是“我的电子相册” ,在第一页,它多了组共四个按 钮。如果我们要在其它每一张灯片,同一位置也要有一组同样格式、同样内容的按按钮,要一张一张地设计,多麻烦呀!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有,那就是在“母版”中设计。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个内容。 二、开始学习: 1、示范演示: A 、单击“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 B、插入文本框,在左上角定好光标位置,然后输入“目录”,改自己喜欢的颜色和阴影 样式。 C、用同样的方法制作“第一张” “最后一张”“结束”文本框。 D、用鼠标对“第一张” “最后一张”“结束”文本框进行超级连接。 E、单击“母版”关闭按钮。 2、教师们练习。 第二课制作背景及制作放映切换效果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制作了自己的相册,你想让你的相册每一页都风格一致吗?出示范例。好,现在我们一起动手操作。 二、学习新课:

☆制作统一背影 1、示范演示: A、打开“我的相册”中“目录页”选择菜单“格式”中的“背景”命令,选择背景颜色。 B、按“确定”按钮,返回“背景”对话框后选择“全部应用” 按钮。 2、教师们尝试操作。 ☆制作放映切换效果 1、示范演示 A、单击“幻灯片放映”中的“幻灯片切换”命令。 B、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效果”列表中的“随机”项。 C、选择“切换速度”为中速。 D、在“换页方式”中设置“单击鼠标换页”项和“每隔” 项并输入10秒,还可以在“声音”列表中选择换页声音 E、单击“全部应用” 按钮,切换设置将应用于每一页幻灯片 F、选择菜单“幻灯片放映”中的“设置放映方式”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循环放映”,“按ESC键终止项”。 2、教师们尝试操作。 三、练一练: 为自己的电子相册设置背景和放映切换效果并存盘 第三课学会图表式的运用 一、谈话引入:出示范例:看,这是队员参加活动情况,这张统计表和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对,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知道队员参加活动的情况,今 天,让我们也一起来做一回统计师,学习图版式的运用。

1.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和新课改理论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 二、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独特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适时而教,把握关键期 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 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角色观: 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促进者 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展 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生和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观: 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实践者 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 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某门学科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依据和基础)、教材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 内容联系观,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 校本课程观,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具体目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课程网络培训测验考试及全部答案

模块一 Question 1 分数: 8 (多选题)根据AECT 的94 定义,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b ),(d)和评价五大部分。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实施 b. 利用 c. 培训 d. 管理 Question 2 分数: 8 (多选题)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科,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a、c)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教学过程 b. 学生 c. 教学资源 d. 教师 Question 3 分数: 8 (单选题)关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恰当作用,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选择一个答案 a. 信息技术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b.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c. 信息技术的功能强大,将代替黑板、图片、实物、演示实验仪器等传统媒体 d. 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应当争取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使用 Question 4 分数: 8 (单选题)下列关于教育技术的各种理解中,错误的是(d )。 选择一个答案 a. 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b. 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含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 c. 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技术影响并促进学习 d. 教育技术的本质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去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Question 5 分数: 8 (多选题)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B)、(D )、传输与呈现。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分析 b. 加工 c. 研究 d. 存储 [attachment=117] 模块2: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 阅读测验 Question 1 分数: 2 ( 单选题) 教师了解到本班同学都很喜欢音乐, 因此, 打算用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分析过程主要考虑了学习者特征中的(a )。 选择一个答案 a. 兴趣偏好 b. 学习习惯 c. 学习风格 d. 知识基础 e. 学习动机 Question 2 分数: 2 ( 单选题) 教学目标描述:“ 初中二年级学生能够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标出主要煤炭产地。” 这里的“行政区划图上”属于教学目标描述中的(c )。 选择一个答案 a. 学习情境b. 范围c. 行为条件d. 知识基础 Question 3 分数: 2 ( 多选题) 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强调真实情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下面选项中哪些不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b.d )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抛锚式 b. 讲授法 c. 支架式 d. 操练—反馈式 e. 探究式 Question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附答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一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 C.①③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 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二、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