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病句

关于病句

关于病句
关于病句

关于病句(代序)

病句,就是不合规范的句子,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病句的类型不会少于二十种。作为积极备考的考生,如果能留意一下以下十三种病句类型,在具体的操作中,就可以准确而快捷地选到正确答案。

1、用词累赘

造成用词累赘语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在具体的语境中,某一个词语中已经含有着某一个意思了,可是句子里却又明显地用了含有这个意思的词语。

如“他的动作敏捷而迅速”,“敏捷”一词中已经含有着“迅速”的意思,因此“而迅速”就属于累赘,必须删掉。

再如“我们沿着澜沧江边的一连串村寨进行了一次远足旅行”,也属于这一种病句,句中的“远足”一词,字典上是这样注释的:“比较远的徒步旅行”,“旅行”的意思已经包含在里面了,因此“旅行”一词也必须删掉。

二、句中的某个词语已经表达了某个意思,可在句中又用了表达同样意思的词语。

如“‘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在包装上,都可以堪称一流”,句子里的“可以”与“堪”意思是一样的,只能保留一个。

再如“做什么事都必须依靠群众,否则单靠自己,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了”,句子里的“否则”一词的意思是“如果不这样”,其中的“不这样”是对上文的否定,否定之后的意思就是“单靠自己”,因此也只能保留一项。

三、句中用了不必要的修饰或限定。

如“我们要取缔一切非法贩卖黄色、淫秽读物的摊点”,句中的“非法”就属于多余的修饰或限制;因为没有“合法贩卖黄色、淫秽读物的摊点”。

再如“我们要消灭一切不合理的剥削制度”,句中的“不合理”也属于多余的修饰,因为世间也不存在着“合理的剥削制度”。

再如“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句中的“殊荣”也属于多余的修饰,因为前文中已经有了“荣获”。

再如“他们就各自分道扬镳了”,句中的“分道扬镳”在也已经包含者“各自”的意思了,因此“各自”就属于多余的修饰。

2、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也叫做“赘余”,指的是说话人误将两句话或两种句式糅合成了一句话。这是一种辨析起来比较困难的病句类型,同时,也是这几年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类型。

如2000年的高考题,“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就属于典型的句式杂糅。说话人是将这样两句话糅合在了一起,一、这次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二、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清华大学

等15所高校的一些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修改方法,去掉

赘余的部分“也参加了学习”。

再如“客房内设有闭路电视、国内直播电话、音响、衣橱和卫生间等设施应有尽有”,说话人是误将这样两句话糅合在了一起,一、客房内设有闭路电视、国内直播电话、音响、衣橱和卫生间等设施。二、客房内,闭路电视、国内直播电话、音响、衣橱和卫生间等设施应有尽有。修改方法,去掉赘余的部分“应有尽有”。

再如“谁能说他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呢”,就是一个很难辨析的句式杂糅的病句。说话人是误将“谁能说他不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呢”和“谁能说他不值得我们学习呢”这样两句话糅合成了一句话的,修改方法,也是去掉赘余的部分。

类似的例子很多。如“不难看出,苏立华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其根本原因是学风不正在作怪”,在这个句子里,“在作怪”,就属于赘余部分。再如“说不清经过多少天的冥思苦想,我才明白他为什么要带我回来的原因”,句子里的“的原因”,也属于赘余的部分。再比如“我们要在这一次运动中,建立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句中的“等一系列工作”,也属于赘余部分;当然,这句话也还可以通过加上一个谓语动词来修改,改成“我们要在这一次运动中,作好建立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3、照应失当

造成这种病句的原因是很多的,主要的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前半句话(或者后半句话)中有着正反两面,而与之照应的后半句话或者(前半句话)中却缺少必要的照应,也就是被老师们称之为“一面对两面”的语病。

如“能否

..把握住这一结构特点,采取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关键”,在这个句子里,前文中有着“能否”两面,而后文却没有照应;修改时

必须加上能与之照应的词语,改为“……是科学研究成败

..的关键”。

再如“机器的好坏

..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这个句子里,前文有“好坏”两面,后文只有一面(正面),修改时也必须加上能与之照应的

词语;改为“……是能否

..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现代汉语中有这样一种固定句式,即“事或事物(在句中充当主语),对(对于)……人(此时“人”的后面必须要有“来说”与之照应)”,如果在“人”的后面没有“来说”与之照应,就成为病句。

如“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九十年代的青年是陌生的”,就属于这种语病,修改方法,在“青年”的后面加上“来说”,就没有问题了;当然,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进行修改,改为“九十年代的青年对焦裕禄这个名字是陌生的”。

再如“这个小镇对他是陌生的”,这句话也因后文中的“他”的后面没有出现“来说”,而成为病句的。

三、前文是叙说,后文举例子,而例子与前文叙说的内容不照应。

如“我们学过茅盾的小说和散文,如《风景谈》、《春蚕》”,前文中“小

说”在前,“散文”在后,后文中的例子却正好相反,或改前文,或改后文。

4、语序不当

造成语序不当语病的原因也是很多的,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误将定语(或状语)当成了状语(或定语)。

如“张师长的床头亮着一盏300瓦的大灯泡,床前横眉立目地站着一名士兵”,句子里的“横眉立目”本应是“士兵”的定语,却误用作状语了。

再如“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地改正缺点错误、提高思想觉悟的方法”,句中的“有效”,本应是“方法”的定语,也错用作状语了。

二、句中多项列举的事物间有着时间或逻辑的顺序,可却被说话人给打乱了。

如“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句中的“讨论”、“发现”、“解决”这三个词语的顺序就乱了,应调整为“发现、讨论、解决”。

三、误将介宾短语后的动词谓语的状语用在介词前。

如“我们伟大的祖国再也不是一个四分五裂、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蹂躏和掠夺的国家了”,句中的“任意”就属于“侮辱、蹂躏和掠夺”的状语,因为这一切动作均为介词“被”的宾语“帝国主义列强”发出的。

四、也有一些语序不当的病句,与“照应失当”有着交叉关系。

如“花圈上的荷花、菊花和牡丹,象征了先烈们品质的坚忍、纯洁和高贵”,照常理说“荷花、菊花和牡丹”分别象征着的应是“纯洁、坚忍和高贵”才是,可说话人却将顺序弄乱了。

5、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句类型,有的容易辨析,有的则因病处十分隐蔽,而不易辨析。如“晚报上发表一分钟小说,篇幅虽短小,受益可是非浅呀”,就容易辨析,属于主语残缺;在“受益”前加上“读者”就可以了。再如“新成立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今天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听取了半年来我国环境工作的进展情况”,就不很容易辨析;这个病句属于宾语残缺,动词谓语“听取”的宾语中心词在句中未出现,应加上“报告”才是。

对成分残缺这类病句要想作到万无一失,下列情况最当留意。

一、滥用介词,淹没主语。

如“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句首的介词“通过”就应去掉,否则,就造成了主语残缺。当然这个句子,还可以通过去掉“使”,进行修改。

再如“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这个病句,也是由于滥用介词“由于”淹没了主语的;因为介宾短语在句中是不能充当主语的。

二、因动宾短语作定语(或状语),使定语(或状语)复杂化导致的动词谓语的宾语中心词未出现的成分残缺。

如“在民族危急的关头,只有人民才能担当起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在这个病句里,有两个动词“担当”和“拯救”;“拯救”的宾语“命运”是在的,构成了介宾短语,而“担当”的宾语却没有出现,造成了宾语残缺。因

此,只有在句末加上一个名词性的中心词“重任”才行。

再如“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这个病句的第一分句中也有两个动词“推广”和“利用”;“利用”的宾语“菜籽饼或棉籽饼”也在,但它们所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只充当“喂猪”状语,由于它复杂了些,因而说话人将“推广”这个谓语动词的中心词给漏掉了。修改时只要加上能与“推广”搭配的名词就可以了;“推广”的应是“经验”或者“做法”。

三、有些介词在句中必须出现而未出现的成分残缺,最应留意。

如“他很后悔,不该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好朋友分道扬镳”,这个病句是很容易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溜掉的,因为它的毛病太隐蔽了。句中只有一个介词“和”,它的宾语如果看成是“自己”,那么构成的介宾短语,也只能是“同过患难、共过生死”这个由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联合短语的状语,而它们合在一起也只是作“好朋友”的定语;这样一来,能够和“好朋友”构成介宾短语、然后充当“分道扬镳”的状语的介宾短语中的介词就残缺了。因此必须在“和”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介词“与”。

再如“2月18日,最后一批滞留巴拿马的古巴难民被遣返美军在古巴的关塔那摩基地”,这个病句中至少有两处介词是不能不出现的。一处是“古巴难民”的定语“滞留巴拿马”,“巴拿马”是一个处所名词,它不受动词“滞留”的支配,只能以介宾短语的形式充当“滞留”的补语,所以必须加上个“于”;另一处是“关塔那摩基地”又是一个处所名词,也不受动词“遣返”的支配,因此也必须在“遣返”的后面加上一个介词“到”才行。

四、有相当一部分成分残缺的病句是以搭配不当(尤其是动宾搭配不当)的形式出现的,也当注意。

如“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就属于这种情况。“采取……改革”,似乎是搭配不当,其实句中缺少的是一个宾语中心词“措施”,改成“采取……措施”就没问题了。

6、否定不当

汉语中有很多词语,本身就含有着否定意味,句子里表达的如果是否定的意思,而在句子里却又出现了一个否定副词,这就造成了否定不当的病句。

如“避免”一词,就包含着否定意味,意思是“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在句子里如果再出现一重否定,就可能成为病句。比如下面的句子:“我们要认识和掌握这些事物的规律,尽量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面对这样的病句,我们只要问一下“避免”的到底是“不犯错误”,还是“犯错误”,问题也就明朗了。针对上面的病句,修改方法以去掉“避免”为最佳。

再如“防止”一词,本身也含有着否定意味,《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注释的:“防止,就是避免。”因此,在辨析病句的时候,发现句中已用了“防止”一词,就要格外留意后文中出未出现又一重否定,如果出现了,就有可能是病句。比如下面的句子:“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的是“不再发生”,还是“再发生”呢?这样一问,问题也十分清楚了。

再如“忌”(以及与“忌”有关的词语,如“切忌”),也属于包含着否定意味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上这样注释道:“忌,认为不适宜而避免。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因此,,在辨析病句时,发现句中已经用了“忌”(或“切忌”)一词,也要格外留意后文中出未出现又一重否定,如果出现了,也可能就是病句。比如下面的句子:“切忌不要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再比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这两个句子都必须用去掉一重否定的方法进行修改。

像这类词汉语中还有很多。如“缺少”、“缺乏”、“防备”、“免遭”等等。再举两个例子:

①我们许多领导缺乏的,一是不懂技术,一是和群众缺少联系。

②如何防备展览会以及珠宝店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目前西方国家最感头痛的事。

“缺乏”的意思是“(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防备”的意思是“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这两个词语中均含有着否定意味,因此,①中后文里的两个带有否定意味的词语“不”和“缺少”都应去掉;②中后文里的“免遭”也应改为“遭到”。

至于单重否定表否定,双重否定表肯定,三重否定表肯定……诸如此类的问题,对高中生已不是问题,可以略而不谈。

7、褒贬失当

汉语同其他语言一样,按照感情色彩给词分类,可以分为三类: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果“褒词贬用”,在修辞上叫做“讽刺反语”;如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就曾写道:“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句中的“伟绩”和“武功”就属于运用“褒词贬用”构成的“讽刺反语”。如果“贬词褒用”,在修辞上叫做“愉快反语”;如在孙犁的《荷花淀》里,就有这样的描写:“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句中的“狠心贼”,就属于“贬词褒用”,产生了愉快的效果。

褒贬失当不属于上述情况,它是一种语病。

如“觊觎”一词,若只知道它有“希望得到”之意,而不知道只有在“希望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时才能用,就犯了“褒贬失当”的毛病。比如“古巴和独联体女排都在秣马厉兵,觊觎桂冠”这句话,犯的就是这毛病。

再如“染指”一词,如果只知道它有“取得”之意,却不知道只有在“分取非分的利益”时才能用,也犯了“褒贬失当”毛病。比如“……积极操练,欲染指金牌”这句话在感情色彩上也是不妥的。

同样,对“始作俑者”这一成语,如果只知道它是在说“最先做某件事的人”,而不知道它是在说“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就随随便便地用在这样的句子里,“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岂不要闹笑话!

“在劫难逃”,更是一个经常被用错的成语,有人这样讲:“此次犯罪的几个主犯纷纷落网,其余的也在劫难逃。”看上去听起来似乎都没有问题,其

实问题大了。什么是“在劫难逃”?“命里注定要遭到祸害,逃也逃不脱”,

想想,犯罪分子被抓受到应有的惩罚,能说是“遭到祸害”吗?

“趋之若骛”,也是一个经常被人用错的成语,有这样一句话:“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们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骛。”这个成语之所以被用错,是因为说话人只知道它有“许多人争着去做某件事”的意思,却不知道只有在“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东西”时才能用;想想,观摩齐白石的画能说是不好的事情吗?

8、用词不当

因用词不当而产生的病句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如搭配不当,如褒贬失当,如成分残缺等。这里之所以把它单作为一种类型,则是因为也确实有那样一些句子,是由于说话人对某词或者因望文生义,或者因不求甚解而使之成为病句的情况在。

如“华人”、“华侨”、“华裔”,这三个词语,有谁能相信自己会用错呢?事实上,在具体语境中还真就有叫不准的时候。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①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侨

..。

②上一学年全美国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933人中,非美国籍的华裔

..就有204人。

这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用得都有问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说话人对这两个词的词义不甚了了。《现代汉语词典》对“华侨”一词是这样注释的:“旅居国外的中国人。”想想,既说他有“加拿大”国籍,又说他是“华侨”,岂不自相矛盾!那么“华裔”又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注释的:“华侨在侨居国所生并取得侨居国国籍的子女。”很明显,凡该使用“华裔”一词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华侨的子女”,二、必须是“拥有了居住国国籍”;而②句中既说“是华裔”,又说“非美国籍”,这就值得商榷。莫非是204个拥有着其他国籍的华侨的子女都要到美国去考取数学博士学位?这太不合事理了。还是改成“华人”好,因为“华人”一词的适用对象很大。《现代汉语词典》对“华人”的解释为:①泛指中国人;②指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外国公民。

似是而非,也是造成用词不当的病句的一个原因,同时,更会成为辨析此类病句的最大障碍。如下面的例子,“谁也不曾注意到,巧夺天工的石林,原来是风沙为害的罪恶见证”;“石林”的天然的,而“巧夺天工”的意思则是说“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二者自相矛盾了。再如“万里长城是一道坚固的天然屏障”,乍一看,没事,稍一琢磨,不对;“万里长城”是“人工”的,怎么又成了“天然”的了?

再如“弥补”与“填补”这一对词,只差一个字,意思可是不一样的,稍不留意,就可能造成因用词不当而成为搭配不当的病句的。如“他试制成

功了这种电子元件,从而弥补

..了科学史上一项空白”,看上去,似乎也没有问题,其实,是不行的。“弥补”的宾语只能是“缺欠”、“缺憾”这一类事物,

必须改成“填补”才对。

再如“批驳”与“证明”这一对词,看上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因为在选用这一对词造句时,因似是而非而成为病句的例子比比皆是。看下面的句子,“近代考古学的新发现,更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

..了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就是一个典型的病例;句中的“证明”必须改成“批驳”或“驳斥”这一类词。因为宾语中心词是“观点”,当然,修改这个句子还可以通过调整语序来进行,将“错误观点”调整为“观点错误”,因为“证明”可以支配“错误”。

9、指代不明

一提到“指代不明”,我们立刻就会想到代词的使用,这当然是对的,但若只注意代词的使用是否正确还远远不够,因为有许多“指代不明”的病例,并非是由于代词用错了。如“自己本是糊涂的,写起文章来自然也糊涂,读

者看起文章

..来,自然也不会明白”,这句话中代词并没有用错,而是加点的“文章”一词出了点问题,到底是指糊涂的作者写出来的糊涂文章呢,还是天底下所有的文章呢?说不清楚。

当然,指代不明的语病,主要与代词的使用有关。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①“有偿新闻”应当受到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至少可以举出三条……

②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耐心地给予指导,不能采取处罚或变相处罚

的方法,这样

..,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③小媛和小芹上学去的时候,她.总是走在前面。

这三句话中加点的代词均犯了指代不明的错误。句①中“这”,既可指代“有偿新闻”,又可指代“对有偿新闻这种错误做法的批评”;因此必须在“这”之前加上“有偿新闻”,并且将“这”改成“这种”。句②中的“这样”,既可指代“要耐心地给予指导”,又可指代“不能采取处罚或变相处罚的方法”,这样一来,就出现问题了;莫非采用了“耐心地给予指导”的方法,也“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将“这样”去掉,可酌情改为“否则”。句③中的“她”,只要改成“小媛”或“小芹”中的一个就可以了。

像这样的“指代不明”的病句是很多的。再如:

④我的弟弟来信说:“他在工厂里很好,工人师傅很关心他。”

句中的两个“他”,指代的就不明,均应改为“我”,因为这是直接引用。再如:

⑤在农村时,我和小张住在李大伯家里。当时我高兴地对小张说:“那里就是我们的家啊!”

句中的“那里”,应该改为“这里”才对。因为说话人说的是当时的事情,属于“近指”。

10、语有歧义

语有歧义,指的是那些可以产生不同理解的句子。造成“语有歧义”语病的原因,主要是下面几个:一、缺少必要的语境限制。如“开刀的是他的

父亲”,这个句子就因为缺少必要的语境限制而有了两种理解,既可以理解为

“父亲是一个病人,正在接受手术治疗”,也可以理解为“父亲是一个外科大夫,正在给病人进行手术治疗”;修改方法,通过扩大语境可以消除歧义。比如改成“开刀的是他父亲,病得很重”(只剩下了“父亲是一个病人”意思),“开刀的是他父亲,医术很高明”(也只剩下了“父亲是一个外科医生”)。二、缺少必要的停顿。如“我看见他很高兴”,既可以理解为“我很高兴”,也可以理解为“他很高兴”;通过朗读停顿可以消除歧义。比如“我看见,他很高兴”(只剩下了“他很高兴”的意思),或“我看见他,很高兴”(也只剩下了“我很高兴”的意思)。三、由于朗读时的重音不同,而产生歧义。如“他又把物理复习了一遍”,朗读时重音若放在“物理”上,表达的意思是“刚才复习的是别的学科,现在转向了物理的复习”,若放在“又”上,表达的意思则是“物理的复习不止一遍了”。

语有歧义的例子太多太多,因高考有淡化的倾向,所以,只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加以解释。

①这次泰国之行,我们三人一组。(两个意思分别是:一、三个人被分在了一组;二、每三个人分为一组)。

②我认为不适当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没有好处的。(两个意思分别是:一、布置作业,但在时间上或数量上很不适当;二、干脆不布置作业)。

③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两个意思分别为:一、巴勒斯坦游击队要进攻以色列,他们对这次进攻早有准备;二、以色列要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他们的这次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④爱护人民的政府。(两个意思分别为:一、看成是动宾结构短语,意思是“爱护政府”,而这个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二、看成是偏正结构短语,意思则为“这个政府是爱护人民的”)。

⑤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三种理解分别为:一、他有一个女儿,他在医院工作;二、他有一个女儿,女儿在医院工作;三、他有几个女儿其中有一个在医院工作)。

11、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的语病情况比较复杂,但一般都比较容易辨析;需要注意的下列情况。

一、介词的搭配不当,比较隐蔽。如“他们本着

..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句中的“本着”应改为“以”,因为它要与后文中的“为”字,构成“以……为……”的句式;当然,这个句子还可以通过将“为”改为“的”来进行修改。

二、近义词的误用,也比较隐蔽。如“这座拱桥,建有53个桥孔,这在

国内造桥史上还是先例

..”,“先例”一词应改为“首例”,因为“先例”的意思是“已有的例子”,而“首例”的意思则是“第一例”;按照句意要表达的意思来看,说的是“在国内造桥史上还是第一例”。当然,通过将动词谓语改为

“尚无”(或“还没有”)也可以使动宾搭配。

再如“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

..”,句中的“树立”应改为“建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或者将“信心”改为“信念”,因为“建立……信心”是搭配的,“树立……信念”也是搭配的;出题者之所以这样出题,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吧。当然,对这个句子还可以通过将谓语动词改为“增强”(或“坚定”)也可以达到动宾搭配的。

再如“《杂文报》文风严肃,形式多样,的确起到

..了激浊扬清、贬恶扬善

的效果

..”,句中的“起到”应改为“产生”,或者将“效果”改为“作用”;因为只有这样才搭配。

三、主谓宾搭配不当,也常常具有隐蔽性。如“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已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这是一个由三个分句构成的二重复句;第一分句的主语是“青青翠竹”,第二分句的主语也当是“青青翠竹”才对,可是说话人却将主语换成了“竹画”,并说“竹画已成为……题材”,这就不搭配了;因为“竹画”的意思是“以竹子为题材绘制成的作品”。修改方法,去掉“竹画”就可以了。

12、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是一种比较难辨析的病句类型。造成这种病句的原因是很多的,最应该注意的是在递进关系复句中将“主”与“客”的位置颠倒而造成的结构混乱的病句。

众所周知,在递进关系的复句中,分句间的排列顺序应该是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弱到强,才符合事理;铺垫性的句子叫“客”,而递进的句子叫“主”,“客”在前,“主”在后,如果相反,那就叫“主客乱位”。

如“他经过这段时间的写作训练,不仅能写长篇大论的大块文章,而且能写一般的应用文”,只要比较一下“一般的应用文”与“长篇大论的大块文章”孰大孰小、孰轻孰重,问题也就清楚了;应该先说“不仅能写一般的应用文”,然后再说“而且能写长篇大论的大块文章”,二者之间才能构成递进关系。

再如“这个村今年水稻获得了大丰收,不但向国家销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救济粮了”,也属于“主客乱位”,也应先说“不仅不吃国家救济粮,”然后再说“反而向国家销售了六万斤大米”才顺理成章;否则也构不成递进关系。明眼的同学会发现,改句中将“而且”也改成了“反而”;为什么呢?那则是因为前文中用的是“不仅不”,后文中就必须用“反而”与之照应;因为它属于“否定了再否定”的递进复句。

再如“你刚才提到的那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从情理上说,“没见过”跟“不了解”相比,后者比前者应该更深入点才是,所以也当改为“……我没见过,就更不要说了解他了”,或者改为“……甭说了解他了,

连见也没有见过”。

辨析这样的病句,必须细心,粗心大意就会让它们从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溜掉的!

13、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关联词语,指的是在句中起着关联作用的词语;使用得当会使文章文从字顺,若使用不当则成为病句。作为考生,最应该注意的是下列情况。

一、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造成的病句。一般地说,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的复句中,如果两个(或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共同的,那么,第一分句的关联词语应在第一分句的主语后;如果两个(或三个)分句各有主语,那么第一分句的关联词语就应该在第一分句的主语前。

如“只有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才能找到丰富的创作源泉”,这是一个由两个分句构成的复句,它们的主语都是“文艺工作者”,所以句首的“只有”必须放在主语后,不然,除非后一分句改说另外一件事,比如改说成“文艺事业才能繁荣”才行,否则就是病句。

再如“沿海城市不仅需要改革开放,而且内地也需要改革开放”,这也是一个由两个分句构成的复句,两个分句各有主语(“沿海城市”和“内地”),按照上面说的规律,第一分句中的关联词语必须放在主语前,不然,除非第二分句接着讲“沿海城市”的事才对,比如改说成“而且需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才行,否则也是病句。

再如“即使这个结论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各自构造的极其完善和相互适应,也是难以令人满意的”,这是一个由三个分句构成的二重复句,三个分句的主语均为“这个结论”,所以句首的关联词语“即使”也应放到主语后。

二、关联词语的相互搭配与照应不当产生的语病。

仅以递进复句中的几种情况为例说明一下。众所周知,“不仅(不但、不单、不只)……而且(并且)……”,这样使用是正确的,因为这是“肯定了再肯定的递进复句”,“不仅不(不但没有)……反而(反倒)……”,这样搭配着使用也是正确的,因为这是“否定了再否定的递进复句”,在具体的操作中,如果发现情形相反,那就成了语病。

比如“不但

..他也不知道”,就是一个病..我不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反而

句,前文用的是“不仅”,后文与它照应的却是“反而”,这是明显错误,必须改成“而且(或“并且”)”。

再比如“他不仅不

..反目为仇”,这也是一个病句,...感谢人家的好意,而且

前文用了“不仅不”,后文中与之照应的却是“而且”,这也是明显错误;非改为“反而”不可。

三、关于“何况”与“况且”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语病。

这一对词的共性是均可表递进。先前的许多书中对它们的区别讲的过于繁琐,给中学生的辨析带来一定的障碍。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清楚的。记住:在带有“反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递进复句中,只能用“何况”,

而在其它情况下,二者通用。

如下面的例子,就属于二者通用。“你身体本来弱,况且(何况)又刚生过病,还是我去吧”。

再如下面的两个例子,就只能用“何况”。

①爷爷年逾花甲还在努力学习,何况

..你还这样年轻呢!(因为属于带有反问语气的递进复句)。

②“四人帮”横行时,多少老革命家都蒙受了不白之冤,何况

..我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呢!(也是因为句中带有的是反问语气,如果换成“况且”是很能迷惑一些人的)。

四、关于“越发”与“更加”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语病。

这一对词的共性也是均能表递进。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记住:前文中如果出现了“越”这个字眼,后文就只能用“越发”与之照应,构成“……越……越发……”的格式;前文如果没有出现“越”这个字眼,后文中二者通用。

如“观众越.多,他的演出就越发

..卖力气”这句话,“越发”的使用就符合规范;因为前文中“越”出现了。

再如“来中国后,琼斯的汉语说得越发

..(更加)流利了”,这句话中的“越发”的使用也符合规范,换成括号里的“更加”也是正确的,因为前文中没有出现“越”这个字眼。

再如下面的例子,就属于病句了。“你越.是不许我笑,我笑得更加

..厉害了”,句中的“更加”必须改成“越发”;因为前文中“越”这个字眼已经出现了。

五、关于“之所以”的使用不当造成的病句。

很简单,“之所以”如果出现在句首,就是病句;因为“之所以必须用在主语后”才符合规范。

如下面的例子,“之所以

...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是因为他们的命题意图不同”就是一个病句,在句首必须加上“这次考试”一类的主语才行。

时间在积极备考的考生的眼中心里是最快的,愿天下所有的考生都能利用好眼下这比金子还宝贵的时间,在已有的高度上“更上一层楼”!

(写于2000年12月15日)

2017全国高考语文病句题汇总

2017全国高考语文病句题汇总 1.(新课标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作为古希腊哲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广泛载人中国文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答案】D 【试题解析】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相搭配。B项语序不当,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C项句式杂糅,“但就其……方面”句式杂糅,应改为“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方面……”或“但就其……来说”。 2.(新课标卷II)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答案】C 【解析】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句成分残缺。B句偷换主语。D句句是杂糅。 3.(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答案]C. [解析]A项,否定不当,“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一句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 4.(重庆卷)下边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 ①现在的重庆夜景,随着光彩工程的实施,现代技的运用,更加璀璨夺目,已进人世界四大

病句专题答案

病句专题复习答案 一语序不当 A、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教师提示】: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B、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分析:句中主语中心词“妇女、老人和孩子”的前面有两个修饰语,“许多”表数量,相当于例句中的“一位”,“附近”是地点,相当于例句中的“国家队的”,对照例句,可见这两者的位置应对调过来,成为“附近的许多妇女、老人和孩子”才通顺,从而判定原句语序不当。 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分析:句中宾语中心词“方法”的前面有一个长定语,“有效的”是一个形容词,相当于例句中的“优秀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是两个动词性短语,相当于例句中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对照例句,可见位置不对,应为“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有效的”方法。 D、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E、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F、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 G、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几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 H、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改为:那位失主为表谢意昨天在电视台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教师解析: 表目的或原因的短语+时间词+处所词+情态动词或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中心词I、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床上。 分析:句中谓语中心词“睡”的前面有三个修饰语,“甜蜜地”表情态,相当于例句中的“热情地”,“都”表范围,应放在数量词“一个一个”的后面,从而判断出原句是病句 J、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与白人在娱乐场所享有平等的地位 分析:句中动词“享有”前有两个修饰语,“在娱乐场所”相当于例句中的“在休息室里”,“与白人”相当于例句中的“同他”,比较可以发现,这两个修饰语的位置应对调过来,才符合次序,从而判定原句语序不当。 【相关举例】 1、相关联并列分句不当,应该是“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2、应该是“海峡两岸的人民不答应,子孙后代不答应,。 3、应该是“诵读在口头上,党的宗旨落实在行动上,溶化在血液中。” 二、搭配不当 1A主语“大潮”与谓语“吹遍”搭配不当 B(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2018初中语文常见病句选择题及答案

2018xxxx句选择题及答案 (一)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3分) ( )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已的家园一一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5下面四个都是病句,其中只有一句有成分残缺的毛病,请选出来(3分) ( )A.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B.欢乐的歌曲响彻了大江南北。 C.我们认真倾听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和感人的报告。 D.连绵不断的小雨似瓢泼一般倾泻而下。 6.选出下列四句中画线部分修改、分析完全对的一项。(4分) ( ) ①我在海上远航过,在空中飞行过.但在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上,第一次为这样一种大自然威力(改为“伟力”)所吸引了。 ②无数(删去)层峦叠蟑之上,迷蒙雨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 ③县里的医生跳下汽车,就立刻插手(改为“参加”)诊断、治疗。 ④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改为“繁花无比的天山”) A.①用词准确;②简洁,避免语意重复;③词感情色彩切合句意;④与主语“花园”搭配恰当。 B.①与“大自然”一词搭配恰当;②简洁,避免语意重复;③用闻准确;④语序恰当。

常见病句类型及十大辨析病句的技巧教学文案

常见病句类型及十大辨析病句的技巧 病句判断类试题一直以来是高考常见题型对于这类的题目如果我们能熟悉常见病句类型,掌握命题者的设错规律,那么这类题目将是十分简单的。 一、病句的类型 病句类型主要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一)语序不当 1.词语顺序不合理 例如: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的前边) 例如:不但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本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因而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他”的后面。)3.分句顺序不当 例如: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从逻辑关系上看,分句位置前后颠倒)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大多数是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是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有某一部分不搭配) 例如:我国电子设备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电子设备”,不是“生产”)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和习惯上搭配,当动词带两个以上的宾语时,常发生后边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的情况) 例如:《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塑造”与“事迹”不能构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定语、状语和中心词不搭配,补语和中心词不搭配)例如:这次讨论中,大家就多项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思。(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4.前后搭配不当(主要是两面对一面的搭配问题) 例如:农民工过去受蔑视,如今也受到北京市民的尊重,在这蔑视与尊重之间,农民工感受着社会的温暖。(“蔑视”和“尊重”指相反的两面。但下来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5.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必须保持在性质、种类、范围上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如:春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三)成分残缺 主语残缺(句首滥用介词,不该省的主语省去了) 例如: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 (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 宾语残缺(通常因宾语前的修饰成分复杂而将中心词落掉了) 例如: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句子稍长而说或写到后面忽略了与前面成分呼应,是造成宾语残缺的重要原因。此例末没有与谓语“讨论”相呼应的宾语中心词。应在其末加上“的问题”等)

病句题汇总及答案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十六岁的武亦姝能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的宝座,靠的是对古诗文的真心热爱、潜心记诵、丰厚积累取得的。 B.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先生那质朴无华的朗读,深深打动了在场所有的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C.广东因地属岭南,多雨潮湿,冬暖夏热,为了除湿去热,便将一些清热解毒消暑去湿的草药配制成各式各样的凉茶出售。 D.红线女开创了迄今为止中国粤剧史上花旦行当中影响巨大的红派艺术,为中华文明乃至岭南粵剧艺术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武汉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的目标举措。 B.《弟子规》里的开篇说“有余力,则学文”,这与新桥幼儿园教会孩子的十个小本领的教育计划不谋而合。 C.一个国家要实现奋斗目标,既要不断丰富物质财富,也要不断地丰富精神财富。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 D.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会极大地改变中国,还会深刻地影响世界,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4年我国多地又出现了感染H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B.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我是歌手》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 C.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打造浓郁的安全教 育氛围,努力使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D,最近十年间,我国造林6000余万公顷,人工造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数据教育时代,随着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情感交流和思想教育将会出现新的情况。 B.留守儿童,无时无刻思念着在外打工的父母。 C.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D.矿难的根本原因是监督管理不到位,腐败盛行造成的,各部门应该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工人人身安全。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专题:针对病句

高考要求:能辨析不通顺的的语句,并加以改正。 病句分析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近几年多用单选题考查病句的辨认,也考查了病因判断、病句修改等,并多将病句和语意明确揉和考查。复习时。要认真弄清用词错误、语法错误、逻辑错误、修辞不当、歧义等方面的各种病因。还要掌握辨认病句的基本且有效的方法。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修改病句,并在多练、形成有效语感的基础上。感悟快速且准确判断的思路、方法等。争取具有较高的解题能力,并较好在语言交际中避免病。 各种语病概述 〔解析〕造成语病的原因主要是词语错用、语法错误、逻辑错误、重复罗嗦、修辞不当、歧义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多种情况,将例述如下: 一词语错用 (一)词性误用 1 名词误用 例1: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条理"本是名词,此使用为形容词。与"完整、清晰"并列。可改为"有条理") 例2:你这种行为就不中国了。("中国"是名词,此使用为动词。可改为‘不是中国人的行为。") 2 动词误用 例1: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感动”是一个动词,此使用为形容词。可改"感人") 例2:思维这个词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使用"是动词,此处使用显得繁冗,可去掉) 3 形容词误用 例1: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使我心中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此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沉重感")。 例2:这本书。精装本与普及本的定价悬殊一半多。("悬殊"本是形容词。此使用为动词。可改为"相差"。) 4 数量词误用 例1:上午。他吃了二个馒头和一碗粥。("二"应改为"俩")。 例2:在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他们俩个人又在一起交流经验。("俩"应改为"俩) 例3:收音机的价格一阵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将"一倍"改为50%等) 例4:赵家坡这个小山庄,自力更生建起了一座蓄水近十万多立方米的水库。("近"与"多"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例5: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平均’,和"以上"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例6:我们外科的治愈率已由80%增加了93%。("了"应改为"到") 例7:他那身汗溃的劳动布单帽和半新的家做黄布褂都早已湿透了。(量词"身"可修饰"黄布褂",但不能修饰"单帽",应将"身"改为"顶",并在"半新"前加"那件") 5 代词指代不明 例1: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例2:在老校友聚会的那天,张青和王捷一见面,他就说:‘你还认识他吗?"("他"究指张青呢还是王捷呢?可将其改为"张青") 6 副词误用

八年级病句选择题及答案

八年级病句选择题及答案 修改病句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八年级病句选择题及答案有那些呢?下面是整理的八年级病句选择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八年级病句选择题及答案1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对于我们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B.雷锋同志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秋天的岳麓山是观赏红叶的最好的季节。 D.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 2无语病的一项是(C) A.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可达75.6公里/小时。 B.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为75.6公里以上。 C.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速度为75.6公里/小时。 D.这种全封闭的“蚕豆”式自行车,最高时速约为75.6公里。

3下面的句子里没有语病的是哪句:(D) A.用“光尺”测量几十公里长的距离,误差比人的头发还细几倍。 B.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C.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D.张教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我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B.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C.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未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D.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位主要人物,这两位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作者对这两类不同女性的深刻理解和深切同情。 5指出没有语病的一句(D) A.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学习的程度。这里一是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有没有毅力和决心,能否坚持学习一辈子。 B.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学习得怎样。一看有没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看有没有毅力和决心,能否一辈子坚持下去。 C.一个人要能成才,必须坚持学习。这里一是有没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要有毅力和决心,能坚持学习一辈子。

病句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意思表达不清楚甚至错误的句子。修改病句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 修改病句的原则:1.保持句子原意。2.尽量减少改动。3.符合语法规则。4.不必加工润色。 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经常出现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成分残缺 例题:①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②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③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 点拨:对于成分残缺的病句,我们只要按“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的模式去检查,就可以发现缺少什么成分.知道了缺什么成分,才可以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二)用词不当 例题:①我们的教室又宽广又明亮. ②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③谢明因病落下三天课,他乞求老师帮他补习功课. ④他家墙上挂着一幅对联.

点拨:,正确地运用词语,才能准确、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三)搭配不当 例题:①清晨,参加象征性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②虽然狂风暴雨从半空中一齐倾泻下来,但大家无所畏惧. ③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验. ④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⑤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⑥我们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点拨:我们在说长话,写长句子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粗心大意,犯搭配不当的毛病.所以应细心检查,使句中的词语彼此搭配得当. (四)词序混乱 例题:广大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 我们十个班级里的少先队员一起到军属王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 点拨:一个句子在词语的排列上,要有一定的次序,这样才能表达明确的意思,如果词序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或者使意思表达得不清楚. (五)指代不明 例题: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 中午,马铮和马跃一起上学,他问他下午的班会将讨论什么问题. 点拨:说话写文章时,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常常使用一些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语

病句选择题及答案.docx

病句选择题及答案 期末冲刺语病强化训练 --- 语病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学是艺术,它必须要有精神含量,要能净化心灵;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能让人欣赏优美的文字、从故事中找到快乐之外,还能启迪、教育、引导人。8mtH6Ca1 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记录了探索救国真理和强国之路,展示了当 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与美好前景。8mtH6Ca1 C(本来是想帮你一把的,可是没想到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 及的。 D( 巴基斯坦政府自从对塔利班采取强硬措施以来,包括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 在内的许多城市已遭受了数十起爆炸袭击,造成逾百人死亡。8mtH6Ca1 1答案A 解析 B 项成分残缺,在“强国之路”后加“的历程”。 C 项“当初”与“始料未及”重复,删掉“当初”。 D 项语序不当,将“巴基斯坦政府”放到“自从”后。 8mtH6Ca1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技界人士指出,技术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造成研发投入的巨大浪费,加 剧了科技与经济脱节,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8mtH6Ca1 B (“居者有其屋”确实是百姓生活的重要保障,在许多城市中,随着人口和部分 家庭条件的改善,房屋租赁正在成为房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8mtH6Ca1 C(为了解救楼市,一方面中央政府从财税、信贷、公积金等相关政策出发,鼓励 改善型需求入市,另一方面通过住房保障货币化安置以加快商品房库存消化。8mtH6Ca1 D(博弈多年后,美国同伊朗的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解冻,伊朗和有关六国终于就 伊核问题达成第一阶段协议。 2 D A( 句式杂糅,“科技界人士指出”与“已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保留其一 即可,另外,“到了”前缺主语;B(搭配不当,“人口”可以说“增加”或“减少”, 但不能与“改善”搭配 ;C(语序不当,“中央政府”放在“一方面”前面。8mtH6Ca1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 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2017全国高考语文病句题汇总

2017全国高考语文病句题汇总1.(新课标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作为古希腊哲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广泛载人中国文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新课标卷II)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3.(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 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 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 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4.(重庆卷)下边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 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 ①现在的重庆夜景,随着光彩工程的实施,现代技的运用,更加璀璨夺目,已进 人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②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点点灯火流光溢彩,宛若天上的繁星散落,把山城打扮得如梦似幻,仿佛人间仙境。③有人将夜晚的山城形容为灯山,这是因为山城轮廓分明、层次淸晰;又有人将绕城的两江比喻为灯河,这是因为江中碧波倒映出满城灯火。 有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 针对语病的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广东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 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病句专题

病句专题 注意病句中的“隐形杀手” 病句辨析题中一些容察觉的语病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被排查出来后,还有一种病症——“成分赘余”深深隐藏在病句题中。很多同学碰到这种语病纷纷落马,频频失分,我把此种病句类型称为病句题中的“隐形杀手”。 成分赘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文言词汇造成成分赘余 [例1]关于医院乱收费的问题,频频见诸于报端。 [解析]此句中,“见诸”的“诸”是一个兼词,兼而有“之于”两字的用法及意义,很显然,它和后边的“于”重复了,形成语病。文言文中的兼词在现代汉语中沿用的还有几例,如“盍”相当于“何不”,“叵”相当于“不可”,“焉”相当于“之于”,我们在病句题中一旦发现它们的身影,要高度警惕。 [例2]我们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此病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解析]“否则”为一个表假设的连词,是从文言文中沿用下来的。“否”为“如果不”之意,“则”为“这样”,“否则”也就是“如果不这样”,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会发现“否则”和后边的“不采取紧急行动”表意重复了。 [例3]少年少女们疯狂追星的现象令人堪忧。 [解析]“堪忧”也是文言文沿用的词汇,为“令人担忧”之意,前文的“令人”与其中的“堪”重复。 [教师支招]语文中的各块知识不是支离破碎,毫不相干的,我们如果熟知文言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在读句子时就很容易发现问题;反之,如果同学们的文言词汇积累甚少,看到此类病句就会毫无反应,也就会被此“隐形杀手”杀于无形之中。 二、成语引发成分赘余 [例4]她看了女儿啃脚丫的照片,忍俊不禁地笑了。 [例5]校园里风起云涌地涌现了“热爱汉语”的浪潮。 [例6]对此,专家们提出了真知卓见的见解。 [例7]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川陕一带剩下的虎种更为弥足珍贵。 [解析]例4中,“忍俊不禁”为“忍不住笑了”之意,与后文“笑了”重复。例5中,“风起云涌”为“像声势浩大的风云一样涌现”之意,与后文“涌现”重复。例6中,“真知卓见”即为“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之意,与后文“见解”重复。例7中,“弥足珍贵”为“更加值得珍贵”之意,与前文“更”重复。 [教师支招]在病句题目中如果发现成语,要多留心成语中的语素是否与前后文的词语重复,具体做法也就是要把成语拆开,挨个琢磨其中的语素,再与前后文认真比照排查,看有无重复之嫌。 三、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出现多次陈述原因的词语造成重复 [例8]这些事故给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对安全生产没有高度重视引起的。 [例9]他迟到的原因是由于闹铃没响。 [例10]这位老奶奶摔了一跤是由于下雨路滑加上眼神不好造成的。

小升初病句选择题及答案

小升初择校专项练习——病句 注:第一步:集中精力做题。 第二步:仔细订正答案。 第三步:找出每个题中各选项的错误并用铅笔修改(不会的圈出序号问同学、老师)第四步:将错题整理于错题本,便于后期复习。 1.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B.学习制作凤冠,不仅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更要看对这种传统技艺有没有兴趣。 C.除了《金华味道》销量不错外,新华书店其他类似书籍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D.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负责市区约70多万人饮水安全的重要任务。 3.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在王宇璇明白了事情真相以后,就一直被浓浓的暖意包裹着,促使她不断反思着自己的错误。 B.《范进中举》着有个市井人物胡屠户、此人在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性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C.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D.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 D.在诗歌中,借松、竹常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传统意象。 6.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三年级修改病句习题(附答案)

更多优质资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优秀教师之家” 修改病句习题(附答案)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抗日战争时代,我国出现了不少抗日小英雄。 3、长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弯曲盘旋。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我们庆祝李明评上了“三好学生”。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更多优质资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优秀教师之家”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29、他喊他出去玩。 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31、妈妈今天去菜市场买了青菜和蔬菜 32、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33、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4、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35、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36、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37、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38、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39、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4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41、这种不讲卫生是可耻的。 42、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4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4、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却不该错过。

高考语文专题语病训练题

高考语文专题语病训练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B.中国能否快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不但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渡过金融危机,还关系到中国抓住机遇缩小与世界经济的差别。 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时时注重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解析】A.“炎黄子孙”包含“海外同胞”,两者不能并列使用;B.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D.“传递”与后面的“作用”搭配不当。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自身所担负的使命,这对于教育工作者以及很多家长来说,也常常感到很棘手。 B.依法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付项目,建立社保机构独立预算和全国统筹预算,是我国社保机构水平建设的创新战略。 C.创业板开盘后,短短一个交易周,28只股票平均股价大跌 11.44%,这相当于创业板被挤出了大约160多亿元的泡沫。 D.2008年12月15日,两岸同胞企盼了数十年之久的“三通”梦终于圆了,这将成为中华民族历浓墨重彩的一笔。

【解析】A.句式杂糅,删掉“这对于”和“来说”,或者把“也 常常感到很棘手”改为“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B.成分残缺,应该 是“建立……制度”,在“全国统筹预算”去掉“投”加“制度”。C.“大约”与“多”重复。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只能接受掌声和鲜花、一遇到反对意见就暴跳如雷的人,是不 成熟的;真正成熟的人,会冷静睿智地对待各种不同的意见。 B.面对和平而不太平的价值多元化的世界,国与国的主要竞争方 式从残酷的军事对抗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实力的比拼。 C.在国外,围绕《魔戒》《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金刚》等小说实行的边缘产品开发,已经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的多个层面。 D.千万考生所命运攸关的高考作文不再有意回避社会热点,引导 考生注重他人、注重社会、注重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 【解析】D.“所”与“攸”重复;“不再”所限制的范围不明。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震发生后,当大批子弟兵前往救援的同时,很多专业心理救 助人员也赶赴灾区,协助灾民恢复地震造成的心理创伤。 B.中航发动机公司主要致力于大型客机发动机的研制,它的成立 标志着我国大型飞机配套产业的发展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C.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一座占地1243平方英里、由众多的山与湖 组成的、包括红熊在内的近100种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七年级修改病句选择题与答案

修改病句题模拟试题及答案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时,望着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都非常激动。 B、关于事故的详细情况,以后再作汇报。 C、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D、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 1、解析D.A、B选项的句子是典型的状语前置而缺少主语的类型,而在口语中又常被滥用,因此易判断错误。C、句有歧义。 2、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 B、回到故乡,我又看到那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C、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D、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 2、解析B.B句的错误属动宾搭配不当,谓语“看到”不能与“乡音”和“笑声”搭配,修改办法是可增加一个谓语“听到”。 3、下列病句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他的崇高精神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B、我的家乡像跨上了骏马,日新月异地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C、上星期,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D、这时要防止以偏概全、一叶蔽目的片面、急躁情绪。 3、解析A.A“品质”与“浮现”不搭配,属主谓不搭配;B用“日新月异”修饰“奔驰”不恰当,属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C“先进经验”只能用“学习”来支配,不能用“参观”支配,属动宾不搭配;D也属于修饰语“以偏概全、一叶蔽目”与中心语“急躁”不搭配。 4、与“练武术跟练舞蹈,完全是截然不同。”一句错误相同的一项是()。 A、学习是否努力,是学习成绩好的关键。 B、今天来了几个出版社的编辑。 C、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确切需要大大提高。 D、市纪委严肃处理了天海公司经理贪污腐化。 4、解析 D.例句的错误是缺少宾语中心语。A选项的错误是前后表达不一致,主语包含两方面意思,谓语只有一方面意思。C选项的错误是用词不当“确切”应改为“确实”。B选项的错误是有歧义。D选项的错误是缺少宾语中心语。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你的艰苦努力,又为国家节省了300万元的损失。 B、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人们引起安静闲适的感觉。 C、因为马克思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而他能建筑起他的学术的高塔。 D、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5、解析D.A句“节省”与“损失”不搭配,B中主语重叠,造成语意混乱,C句是个因果复句,关联词语“因为”“因而”前后重复, 6、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教学要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职能。 B、公安机关将涉嫌贩买盗版光盘的11人拘留接受调查。 C、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D、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革命。 6、解析 B.B选项表意混乱,“接受调查”缺少主语,增添上“他们将”,句意就明确了。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运动会上,我班男女运动员一共夺得8枚。 B、1960年建成的图书馆,现在几乎成了危房。 C、我看到阔别多年的老师,那充满希望的笑声。 D、今天的青年肩负着把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 7、解析B.A和D选项都缺少宾语,C选项谓语“看到”只能和“老师一词搭配”而不能与“笑声”搭配,需增添一“谓语”听到。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8、解析B.A项缺少主语,C项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A、实行改革以后,有了很大的提高。 B、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C、小学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现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D、宇航员连续可以在舱外工作六七个小时。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错误不同的一句是()。例句:张教授潜心研究十余年,终于解决了这个没有人能解决的世界难题。 A、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B、我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奋力拼搏,一举囊括了全部金牌的3/5,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C、上海建成了中国没有的南浦大桥。 D、张宁取得了全校没有的最好成绩。

教给孩子语文改病句的十大方法(一)

第一章搭配不当 诊断报告 (一)病原详解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语句经常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其实,这是完全可以减少和避免的。在一个句子里,各个成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意义的搭配。句子成份的搭配既要符合事理,又要符合语言习惯。常见的搭配不当有如下几种:a主谓不当;b动宾不当;c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经过本章的学习,相信对大家一定会有帮助的。 (二)深入诊断 ①春天的镇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在老师带领下,来到了金山公园。一走进公园,我们就被里面的景色所深深地吸引住了。渐暖的空气,破冰的流水,渐绿的柳枝,吐芽的苞蕾,这些春的使者,驱散了料峭的寒风,送来了温暖的气息。 ②我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和动听而清脆的鸟鸣声;我感受着春风的清爽和温柔的抚摸,不知不觉地唱起了一曲轻快的歌。 ★医生点拨: ①句是主语“镇江”与宾语“季节”搭配不当,镇江并不是季节,而是一个城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镇江春天美丽的景色,关键放在景色上面,所以可以修改为:镇江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②句是动词“看着”与宾语“鸟鸣声”搭配不当,修改的方式有几种:1.把“和动听而清脆的鸟鸣声”删除,原句可变为“我看着这美丽的景色”;2.把“和”删去,加“,听着”,原句可变为“我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听着动听而清脆的鸟鸣声”,根据作者的原文意思,建议采用第二种修改方式。 (三)经典病例演示 1、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将由你们来完成。(“目标”要用“实现”,“任务”才用“完成”。改法:可以把“完成”改为“实现”,并去掉前面的“实现”;也可以保留“完成”,将“目标”改为“任务”。) 2、夜,万籁俱寂,皎洁的月光悬挂在湛蓝色的夜空中。(“月光”与“悬挂”搭配不当,可以把“月光”改为“月亮”) 3、王院长平易近人,他的讲话也亲切感人,总带着笑容。(“讲话”与“总带着笑容”搭配不当,可以修改为“王院长平易近人,总带着笑容,他的讲话也亲切感人”) 4、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角度比以前加快了。(“角度”与“加快”搭配不当,可以把“加快”改为“加大”) 5、这次在工厂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前后搭配不当,可以修改为“这次在工厂劳动的最后一天,是……”或“这次在工厂最后一天的劳动,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劳动”) 6、他们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定会成为千古罪人。(“行为”与“罪人”搭配不当,可以在“定会”后面补上“使他们”) 7、经过多年努力,全省的工农业生产水平终于有了很大改善。(“水平”与“改善”搭配不当,可以把“改善”改为“提高”;也可以去掉“水平”。 8、即将上映的童话电影周,一定会受到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上映”与“电影周”搭配不当,可以修改为“上映”“电影”或“举办”“电影周”)

修改病句练习题

修改病句练习题 病句:就是指句子不完整或句子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毛病的句子。 一般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的。若句子中缺少了“枝”或“叶”,就是成分残缺。 2、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3、搭配不当。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4、重复罗嗦。重复罗嗦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 5、归类不当。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6、前后矛盾。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意不清晰和矛盾。 7、词序颠倒。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实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 8、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 9、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修改病句的方法:首先要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把原句读几遍,看清上下文的关系,弄清句子的内容,看看是否顺口;接着根据病句类型的特点,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标点符号使用是否准确。 二、修改病句。 1、课外活动时,操场上表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色。 2、市少年宫举办了科技成绩展览会。 3、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4、小红在会议室里各抒己见。 5、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6、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7、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8、看了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得到很大的收获。 9、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10、如果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11、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12、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3、我们积极响应学习赖宁。 14、清明时节,我们怀着崇高的心情去扫烈士墓。 15、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16、他的爷爷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17、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8、张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19、任何一切困难都吓不倒英勇的红军战士。 2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上银河落九天。”是比喻句。 21、周总理生活简单。22、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23、过了整整一个钟头左右,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24、春天,我们全体同学和少先队员都要到野外去游玩。 25、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 26、王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他最近遇到的很难忘记的近期发生的事情。 27、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怎么又做错了?”。 28、下课了,校园里顿时立刻沸腾起来了。 29、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0、压缩了的空气,虽然能承受巨大的重量,但是有很多奇妙的用处。 31、在施工时,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32、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33、詹天佑克服了种种困难和考验,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34、一个人难免有缺点错误,改进了就好。 35、经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36、我们上街买了很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笔等等。 37、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38、火辣辣的阳光暖和地照射着大地。 39、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赖宁的英雄事迹。 40、公园里到处能够听到悦耳的鸟叫和盛开的鲜花。 41、上课铃响了,都从操场上走向自己的教室。 42、我们迎着傍晚的夕阳向郊外走去。 43、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44、庐山是中国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和避暑的著名风景区。 45、在暑假夏令营里发生的那件乐趣无穷乐事,至今还在我眼前闪现。 46、今天李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雷锋的故事。 47、听了老师的话,使小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48、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操场上跑步。 49、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句都很分明。 50、无论在什么会上,他总是每次第一个首先发言。 51、李明穿了一件红上衣和一顶白帽子,挺精神的。 52、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持续地进步和提升。 53、他带了钢笔、尺子、橡皮、参考等文具。 54、因为小明刻苦学习,而且进步很快。 55、在没有上学以前,弟弟就会写字和唐诗了。 56、小红和小李是一对好朋友,她经常协助她复习功课。 57、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58、我正吃了饭,小红来叫我去看电影。 59、在老师的协助下,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60、一个年青的姑娘冒雨拉着一辆小货车,在雨中急冲冲地走来。 61、这首歌曲的作者是张劲写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