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 外墙节能构造检测方法

一 外墙节能构造检测方法

一 外墙节能构造检测方法
依据标准:
GB 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目的:
验证墙体保温材料的种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验证保温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保温层构造做法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
我国有关标准曾规定了墙体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但是受到检测条件、检测周期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推广应用。因此,《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中通过多次论证并在部分工程上进行试验,决定对外墙节能构造做法进行现场钻芯检验,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对已完工工程的节能效果仅抽取少量试样即可验证。
仪器设备 :
钻芯机:用适应于带有玻纤网或钢丝网保温系统钻取的,内径为70mm的金刚石或人造金刚石薄壁钻头的钻芯机。
钢直尺:分度值为1mm。外墙节能构造检测抽样规定:
抽样部位:取样部位应选取节能构造有代表性的外墙上相对隐蔽的部位,并宜兼顾不同朝向和楼层;取样部位必须确保钻芯操作安全,且应方便操作;取样部位宜均匀分布,不宜在同一个房间外墙上取2个或2个以上芯样。
抽样数量:每个单位工程的外墙至少抽查3处,每处一个检查点;当一个单位工程外墙有2种或2种以上节能保温做法时,每种节能做法的外墙应抽查不少于3处。
检测程序 :准备工作---芯样钻取--芯样检查---芯样拍照—取样部位修补
准备工作: 填写检测合同(委托书)、准备电缆、检查钻芯机是否运转正常
芯样钻取:1、使用钻芯机从保温层一侧钻取直径70mm的芯样,钻取芯样深度为钻透保温层到达结构层或基层表面,必要时也可钻透墙体。当外墙的表层坚硬不易钻透时,也可局部剔除坚硬的面层后钻取芯样,但钻取芯样后应恢复原有外墙的表面装饰层。
2、钻取芯样时应尽量避免冷却水流入墙体内及污染墙面。
3、从钻头中取出芯样时应谨慎操作,以保持芯样完整,4、当芯样严重破损难以判断节能构造或保温层厚度时,应重新取样检验。5、对每个芯样进行标示,并记录取样部位。
芯样检查 :
保温材料种类检查:对照设计图纸观察、判断保温材料种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难以观察、判断准确的也可其他有效方法判断。
保温层厚度测量:用钢直尺在垂直于芯样表面外墙面)方向上量取保温层厚度,精确到1mm 。
保温层构造做法检查: 观察或剖开检查保温层构造做法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
芯样拍照 : 芯样检查完后,在芯样的侧面附标尺,对着侧面拍照。
取样部位的修补:可采用聚苯板或其他保温材料制成的圆柱型塞填充并用建筑密封胶密封,不允许使用混凝土或砂浆等材料填塞。

修补后宜在取样部位挂贴注有“外墙节能构造检验点”的标志牌。
原始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日期;主要仪器设备、检测人员;取样部位、芯样外观、保温材料种类、保温层厚度、外墙节能构造等。
检测结果 : 每组芯样的厚度应以该组芯样实测厚度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mm。
当实测厚度的平均值达到设计厚度的95%及以上且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厚度的90%时,应判定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应判定保温层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当检验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委托具备检测资质的见证检测机构增加一倍数量再次取样检验。仍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判定围护结构节能构造不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应根据检验结果委托原设计单位或其他有资质的单位重新验算房屋的热工性能,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检测报告内容 :
1 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信息;
2 检测项目、日期;
3 检测依据的标准;
4 抽样方法、抽样数量与抽样部位;
5 芯样状态的描述;
6 实测保温层厚度,设计要求厚度,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的构造做法;
7 给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检验结论;
8 芯样照片;
9 监理(建设)单位取样见证人的见证意见;
10 检测发现的其他情况和相关信息;
11 检测人员、校核人员、批准人员签字;
12 检测机构盖章。
二 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检测方法
依据标准:
JGJ 14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DBJ14-35 外墙外保温应用技术规程
目的:检验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要求。
取样规定:各种保温板均应在每种类型的基层上取5处有代表性的部位。
仪器设备
1 粘结强度检测仪: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数显式粘结强度检测仪》JG 3056的规定,且应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检定证书;加荷能力应比检测需达到的荷载值至少大20%,精度1N;测力系统的整机误差不得超过全量程的±2%,且应具有峰值贮存功能;连接杆应能保持力线与标准块的中心线重合。
2 钢直尺 :分度值为1mm。
3 标准块 : 用45号钢或铬钢材料制成,长、宽、厚尺寸为100mm×100mm×(6~8)mm
4 辅助工具及材料 :
手持切割锯、胶带、 粘结剂(应与保温板材相容,其粘结强度应大于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检 测 程 序
试样制备 试样切割 :首先在保温板材粘结部位的表面标出100mm×100mm的尺寸线,然后用切割锯切割至基层表面。
粘贴标准块 :
试样表面应干净、干燥。粘结剂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配比使用,应随用随配、搅拌均匀。将标准块粘贴在试样表面,并及时用胶带固定,

粘结剂不应粘连周围保温板材。
仪器安装: 在标准块上安装带有万向接头的拉力杆;
安装专用穿心式千斤顶,使拉力杆通过穿心式千斤顶中心,并与标准块垂直;
调整千斤顶活塞,使之具有足够的行程,并将数字显示器读数调零,然后拧紧拉力杆螺母。
检测粘结强度
顺时针匀速摇转手柄升压,直至试样破坏,记录数字显示器峰值数值及破坏部位。
检测后将千斤顶降压复位,取下拉力杆,并将标准块表面粘结剂清理干净。
原始记录 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工程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日期;主要仪器设备、检测人员;检测部位、破坏荷载、破坏部位、有效粘结面积检测结果
单个试样的粘结强度应按公式(7.5.1)计算,精确至0.01 MPa: σi= F i/ Ai 式中:σi——第个试样的粘结强度(MPa);
F i ——第个试样的粘结力(N);
Ai ——第个试样的有效粘结面积(mm2)。
每组试样的粘结强度应以5个测试值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01 MPa。
保温板材为模塑聚苯板(EPS板),当设计给出粘结强度时,每组试样的粘结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值;当设计无要求时,可参照《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的规定,其粘结强度应不小于0.10MPa。
保温板材为挤塑聚苯板(XPS板),当设计给出粘结强度时,每组试样的粘结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值;当设计无要求时,可参照《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或地方规程的规定。
检测报告内容
1 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信息;
2 检测项目;
3 检测依据的标准;
4 检测日期;
5主要检测设备;
6 检测数量;
7 检测部位及检测结果;
8 检测人员、校核人员、批准人员签字;
9 检测机构盖章。
三 锚固件锚固力检测方法
依据标准:JGJ 14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目的:检验锚固件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要求。
取样规定:各种规格型号的锚固件均应在每种类型的基层墙体随即抽取锚固件数量的1‰,且不少于3根。
仪器设备:拉拔仪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数显式粘结强度检测仪》JG 3056的规定,且应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检定证书。拉拔仪可根据不同后置锚固件类型自行组装,但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备的加荷能力应比检测荷载值至少大20%,精度0.01kN;2、设备测力系统的误差不得超过全量程的±2%;
3 设备的液压加荷系统在短时(≤5min)保持荷载期间,其降荷值不得大于5%;
4设备的连接杆应保持力线与后置锚固件的中心线对中;
5 设备的支撑点与后置锚固件的净间距不应小于1.5(为有效埋深),且不应小于60mm。
检测程序
在后置锚固件上安装

带有万向接头的拉力杆;
安装专用穿心式千斤顶,使拉力杆通过穿心式千斤顶中心,并与后置锚固件中心线对中;
调整千斤顶活塞,使之具有足够的行程,并将数字显示器读数调零,然后拧紧拉力杆螺母。
顺时针匀速摇转手柄升压,直至设定的检测荷载,并在该荷载下保持2min,记录数字显示器峰值数值;
检测后将千斤顶降压复位,取下拉力杆。
原始记录内容:
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工程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日期;主要仪器设备、检测人员;检测部位、检测荷载检测结果
当后置锚固件在持荷期间无滑移或其他损坏迹象出现,且读数显示器的荷载示值在2min内下降幅度不超过5%的检测荷载时,应评价其锚固抗拔承载力合格。
当所检后置锚固件的锚固抗拔承载力达不到设计值时,应扩大1倍数量抽样,重新检测。
检测报告内容
1 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等工程信息;
2 检测项目;
3 检测依据的标准;
4 检测日期;
5主要检测设备;
6 检测数量;
7 检测部位及检测结果;
8 检测人员、校核人员、批准人员签字;
9 检测机构盖章。
四 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方法
依据标准:
JGJ 110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 目的检验饰面砖粘结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取样规定:现场粘贴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应以每1000m2同类墙体饰面砖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2应按1000m2计,每批应取一组3个试样,每相邻的三个楼层应至少取一组试样。试样应随即抽取,取样间距不得小于500mm。
检验时间:采用水泥基胶粘剂粘贴外墙饰面砖时,可按胶粘剂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时间或在饰面砖粘贴完14d及以后进行粘结强度检验。
粘贴后28d以内达不到标准要求或有争议时,应以28~60d内约定时间检验粘结强度为准。
仪器设备
1 粘结强度检测仪: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数显式粘结强度检测仪》JG 3056的规定,且应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检定证书;加荷能力应比检测需达到的荷载值至少大20%,精度0.01kN; 测力系统的整机误差不得超过全量程的±2%,且应具有峰值贮存功能; 连接杆应能保持力线与标准块的中心线重合。
2 钢直尺 :分度值为1mm。
3 标准块 : 用45号钢或铬钢材料制成,长、宽、厚尺寸为100mm×100mm×(6~8)mm
4 辅助工具及材料 : 手持切割锯、胶带、 胶粘剂(粘结强度宜大于3.0MPa )
试样制备 1 试样切割 :
试样切割长度和宽度宜与标准块相同,其中有两道相邻切割线应沿饰面砖边缝切割;
试样应从饰面砖表面切割至保温系统加强抹面层表面。
2 粘贴标准块 :清除饰面砖表面污渍并保持干燥。当现场温度低于5℃时,标准块

宜预热后再进行粘贴;
胶粘剂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配比使用,应搅拌均匀、随用随配、涂布均匀,胶粘剂硬化前不得受水浸;
将标准块粘贴在试样表面,并及时用胶带固定,胶粘剂不应粘连相邻饰面砖。
仪器安装 :在标准块上安装带有万向接头的拉力杆;
安装专用穿心式千斤顶,使拉力杆通过穿心式千斤顶中心,并与标准块垂直;
调整千斤顶活塞,使之具有足够的行程,并将数字显示器读数调零,然后拧紧拉力杆螺母。 检测粘结强度
顺时针匀速摇转手柄升压,直至试样断开,记录数字显示器峰值数值及断开部位。
检测后将千斤顶降压复位,取下拉力杆,并将标准块表面胶粘剂清理干净。
原始记录 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工程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日期;主要仪器设备、检测人员;检测部位、断开荷载、断开部位、断开面积 检测结果
单个试样的粘结强度应按公式(9.5.1)计算,精确至0.1 MPa:Ri=(Xi/Si)×103式中:
Ri —— 第个试样的粘结强度(MPa);
Xi —— 第个试样的粘结力(kN);
Si —— 第个试样的断开面积(mm2)。
每组试样的粘结强度以3个测试值平均值精确至0.1 MPa。
现场粘贴的同类饰面砖,当一组试样均符合下列两项指标要求时,其粘结强度应定为合格;当一组试样均不符合下列两项指标要求时,其粘结强度应定为不合格;当一组试样只符合下列两项指标的一项要求时,应在该组试样原取样区域内重新抽取两组试样检测,若检测结果仍有一项不符合下列指标要求时该组饰面砖粘结强度应定为不合格:
1 每组试样平均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4MPa;2 每组可有1个试样的粘结强度小于0.4MPa,但不小于0.3MPa。
检测报告内容
1 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信息;
2 检测项目;
3 检测依据的标准;
4 检测日期;
5主要检测设备;
6 检测数量;
7 检测部位及检测结果;
8 检测人员、校核人员、批准人员签字;
9 检测机构盖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