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苏州园林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45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苏州园林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45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苏州园林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45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苏州园林教案新人教版20170929345

18 苏州园林

第1课时

1.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重点)

2.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重难点)

3.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一、导入新课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

提问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标本。“标本”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提问2: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第二自然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

提问3: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

明确:四层内容: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提问4: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内容与第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第二自然段是总说,第三、四、五、六自然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详细说明。

提问5:课文第七、八、九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些是局部介绍,属非重点,所以写得简略。

提问6:请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

明确: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先总后分。文章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值得借鉴。

提问7: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明确: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组织全文的。

目标导学三: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①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③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⑤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⑥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教师小结:①②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③④⑤句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⑥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符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大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细处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标本

完美的图画

逻辑顺序

第2课时

1.研读课文,把握说明方法。(重点)

2.揣摩语言,品味表达效果。(难点)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通过提问的方法巩固上节课对本文内容的感知,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研读课文,把握说明方法

提问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举例子:①“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②“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作比较: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②“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打比方:“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引资料:“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摹状貌:“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目标导学二:揣摩语言,品味表达效果

提问2: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以第五自然段为例简要说明。

明确: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相映成趣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提问3: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明确:如第七自然段中的描写,第一自然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做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提问4:朗读下面的句子,小组讨论括号内的问题。

(1)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不可以,“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4)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

不好,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八年级第5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2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 组织材 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 ?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 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名篇--《苏州园林》。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 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而且文字生动、 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 正音、正字,解释词语。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 xu on xi e (轩榭) l in x m (嶙峋) ji cn sh O g (鉴赏) zh en zhu o (斟酌) 池沼 (zh O 丘壑 (h e) 镂空(1 ou ) 阑干 (l 印) 模样 (m u) 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因地制宜: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苏州园林》教案 本文是 优美,

苏州园林教案

13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 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 说明文。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 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导语

师:中国有一座建筑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获得金奖,你们知道是什么建筑吗? 师:“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那么,想去苏州园林 游览吗?那可是一种终生难忘的艺术享受!去不了,怎么办? 生先学习《苏州园林》这课。 师你真聪明!那么咱们打开课本107页——《苏州园林》,咱们“神游”苏州园林,不花钱的。 2、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 有深刻的体会 3、辨明字音: 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邱壑(hè)模(mú)样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xún)庸俗(yōng)镂(lòu)空蔷薇(qiáng wēi) 二、学习分析课文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咱们齐读这一段。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苏州园林》同步习题(含答案)

《苏州园林》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丘壑() 镂空()轩榭()斟酌()对称()阑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 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 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 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 3.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但是只要就B.尽管那么只有才 C.如果那么只有才D.如果但是只要就 4.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 (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A.供给必需预告B.供应必须预告 C.供应必须预兆D.供给必需预兆 5.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 (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 6.下面的文字,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作分析。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段话,内容自定。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这也为修造石拱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池沼和河道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这两段文字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实例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实例 一、导入新课,初识苏州园林。 1.对对子 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全国园林之全豹 2.请学生在第一段中找出与上面对联意思相同的词语。 (要求学生划出标本一词,理解“标本”的含义,幻灯片板书。) 3.教师介绍苏州园林。 由陈从周《中国园林散记》:“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引出,并简略介绍苏州园林特点、数量以及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 林、拙政园、留园)基本情况。“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 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高 度评价。(以上文字及四大名园图片都制作成幻灯片,教师一边介绍,一边展播。教师介绍苏州园林,作必要的内容补充,为学生把握课 文内容和感知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作铺垫。) 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1.学生带问题欣赏介绍苏州园林的风光写实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的解说词为课文内容概括,其中1、2两段为原文,时间大约6分钟。如果全文录读,太费时。)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的,还是介绍苏州园林 总体艺术特征的?

(2)苏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在哪些方面下了工夫? (播放苏州园林风光写实视频,形象的画面与概括的介绍互为补充,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得到美的熏陶,又不露斧凿痕迹地达到了文本内容与课外延伸的融合。) 2.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这个部分的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小问题: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的,还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艺术特征的?让学生明确:本文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的艺术特征的。 (2)文章哪一段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的艺术特征的?(第2段) (3)苏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幻灯片板书:完美的图画。) (4)为了达到“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又是从哪些方面下了功夫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大声朗读。学生找出“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板书:标本——完美的图画—----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映衬

部编版八上第十八课《苏州园林》教案新编

部编版八上第十八课《苏州园林》教案新编 文本研读 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特点和风格的说明文。是作者为介绍《苏州园林》写的序文。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在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这样先总后分抓住特征条理清晰的介绍了《苏州园林》从而显示了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以及我国园林艺术水平的高超。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佳作。 一、导入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城内曾有大小园林二百余处,至今保存尚好的仍有69处。 (欣赏一组图片)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给人以“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趣,自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享受。苏州园林众多,风格不同,“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不同的园林风格。 【我国四大古典名园: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留园。】【沧浪亭:现存的苏州园林中历史最悠久的园林,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拙政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留园: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 除此以外,像网师园、怡园等也是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网师园:占地不及拙政园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园内有园,景外有景,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被认为是苏州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建筑最晚,博采众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以一个游览者的身份,用鉴赏家的眼光,去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去体味其中的诗情画意。 二、简介作者及相关背景 1、叶圣陶 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小说有《倪焕之》、《夜》、《多收了三五斗》,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认知目标: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 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 (二)教学设想:(第一课时) 1、学习重点: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2、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幻灯等直观式教学手段,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对学生掌握总分式结构进行学法指导。课堂教学力求讲练结合。 3、预习要求: (1)粗读课文,给预习提示中加点的字注音,标注小节。 (2)思考问题:《故宫博物院》一课介绍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由此可见苏州园林地位如何?(从文中找答案)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过《故宫博物院》,其中介绍皇家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为什么皇家园林要和小小苏州城的园林相仿?今天我们学习的《苏州园林》会给大家一个答案。(板书课题、作者) 集体朗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叶圣陶,苏州人,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体会。 2、苏州园林的特点:富有诗情画意,是艺术品。 3、学习重点:说明语言严密生动,运用总分式的结构。 展标:总分式的结构,严密生动的语言(分行板书教学目标)。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注音:请同学顺序读出,用幻灯片打出正确答案,集体朗读两遍,标注到课文中。(补充的当堂注音) 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镂空、蔷薇。 补充:相间、斟酌、模样、对称、庸俗、阑干。 2、回答思考问题,导入课文学习:(预习布置粗读课文) 请学生回答思考问题,也就是我上一课就提出的问题,请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三、分析总体结构 1、上面同学回答的很正确,就是课文第一小节听这句话 板书:各地园林的标本。这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课文最后一节说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了,为什么? 开头总领全文。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 板书:不止这些。 2、那么苏州园林有什么独特之外,可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我们学过说明一个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二节,找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板书: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向个方面说明:(四个讲究)。 板书: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 3、请同学们速读3-6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和我们刚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6节依次照应第2节中的四个讲究。 4、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

《苏州园林》区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特等奖

《苏州园林》公开课教学设计 执教者:肇庆市第一中学陈焜 (一)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词语; 2、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整体感知课文;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 (二)教学重点 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及说明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阅读说明文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2,欣赏苏州园林图片,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作者)

二、揭示目标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读要求: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书时,标注并识记文中生字词,标好段序。 2. 任选角度,说说《苏州园林》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例如:《苏州园林》是一篇的文章。 四、速读课文,把握大意 1、速读课文,划出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重要的信息的关键的语句。(中心句、总说句、结论句,尤其是段首句) 2、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五、合作探究解读课文 阅读课文2-9自然段,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小组合作完成填表。 1、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2、“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为什么?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的? 六、比较阅读,能力迁移 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阅读说明文的方法,速读新课程p41《北京园林》一文,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和主要特征,完成填空。 七、学习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阅读方法: 中国园林之美:…… 八、拓展延伸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可以说的当然不止这些”,苏州园林之美还有哪些呢? 现在大家看这幅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大家设计:这幅楹联挂在哪里最合适? 九、作业布置 请以导游的口吻介绍肇庆一处景点(七星岩或鼎湖山),写一段导游词,不少于200字。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教案(教学设计)

18苏州园林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内容,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 2.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重点) 3.掌握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重难点 ) 4.品味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 要点,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 后师生达成共识。 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 研讨解决。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 赏力;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 想,感受写作大师的语言美,增强热爱母语的感情。第1课时 1.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重点) 2.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重难点) 3.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一、导入新课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 提问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标本。“标本”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提问2: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第二自然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 提问3: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 明确:四层内容: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苏州园林》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 1、积累掌握“轩榭、丘壑、嶙峋、镂空、重峦叠嶂”等词语。 2、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以及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3、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品味文章的语言。 4、初步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以及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2、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品味文章的语言。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配乐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 老师解说: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园林是指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可以说是“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苏州园林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其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和拙政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的布局以水为中心,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狮子林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古人以回归自然的大智慧,在那亭榭楼阁、荷塘山石、古树奇花、楹联匾额之中蕴藏了丰富的人文信息。而那园林之中的,幽长古巷、弯弯小桥、静静流水,一切与园林融为一体的景色,又何尝不值得人们流连忘返,细细品味? 今天就让我们在大师叶圣陶先生的引领下一起走进那秀美典雅的苏州园林。 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拓展阅读新人教版

第18课《苏州园林》拓展阅读 苏州园林曾带给我们美好的享受,唤起我们的欣赏欲望。那么,你留意过作为园林组成部分的建筑小品吗?知道它们有哪些功能吗? 园林建筑小品 ①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的精美构筑物。在我国,园林建筑小品源远流长。从最早的上古园林时代的灵台、龙、龟,到明清时代园林中的景墙、长廊、园桥、石刻、灯柱等等,再到现代都市园林中的各类座椅、标牌、园灯等等都是园林建筑小品。 ②园林建筑小品作为艺术品,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由于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辅以成功的布置,其自身往往就是园林的一景。有时我们甚至可能忘了去过的景区的名称,而它里面经典的壁画、雕塑、石刻等却久久地印在脑海里。 ③有些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空间中起着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引导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而且具有组织空间画面的构图功能,为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无穷的意趣。如园林景墙穿插园中,主要功能就是造景,或者分隔大空间,或者将小空间串通迂回,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更显深邃。 ④除具有观赏、组景作用外,如果能够把桌椅、地坪、园灯等实用功能作用比较明显的园林建筑小品艺术化、景致化,可以渲染周围的气氛,增强空间的感染力。即使只是一块标示牌,如果设计新颖,处理得宜,做成富有一定艺术情趣的形式,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且读我思】 下面材料介绍的园林建筑小品起到了什么作用,结合上文作简要说明。 【材料】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景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才豁然开朗。 北京园林 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华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艳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极为工整、对称。左边有一条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多是分左、中、右三扇。殿内的梁、柱高大,房屋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的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无不在烘托气氛中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棱上的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的彩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里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人玩味。 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大红色的棱、柱,过于庄重,而幽雅显得欠缺了一点。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都是灰暗的,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这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北京的园林吧! 【且读我思】 作者认为北京园林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园林建筑小品》

初二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第21课苏州园林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3分) ⑴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 A、任其自然B、错落有致C、精心安排D、别具匠心 ⑵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就一座一个样,决不()。 A、相仿B、相似C、雷同D、相同 ⑶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A、依赖B、依靠C、依傍D、依附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3分) ⑴我觉得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丘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列词语在句中的作用。(2分) 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大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极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这是不足取的。”有人认为文段中写的“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不妥,因为既然“没有”,就无说明的必要。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是()(2分) 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会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A、冬天更好,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 B、冬天更好,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 C、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D、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在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7、根据文意填空: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___,能概括假山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 ,池沼的相同点是____ ,不同点是____。(3分) 8、用简明的话概括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的侧重点(每处不超过八个字):(3分) 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通用5篇)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通用5篇)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通用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WTT整理的《苏州园林》优秀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1 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提问: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提问:第二段可以分几层?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两层: (1)(3—6)从小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7—9)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第一段与第二段是总分关系。 二、讲析第一段(3—6) 1、指名朗读第一层: 2、指导分析第三段: (1)指名概括段意。明确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即“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

(2)提问: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发明确的认识。 3、指导分析四段。 (1)指明概括段意。 (2)引导分析说明层次。 4、指导学习五段。 (1)指名概括段意 ——说明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富有画意。 (2)逐句分析。 (3)提问:这段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插了描写和议论。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5.学习6段 1)指名概括段意。 2)分析:第一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与“深了”紧密呼应。 三、指导分析第二层(7—9) 1.齐读第三层;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以“图画”为切点理读思路; 2.从不同角度鉴赏文章的美点; 3.尝试写作小诗歌咏苏州园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喜欢画画吗?你对图画了解有多少? 2.“图画”按技法分类是:“图案画”与“美术画”,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图案画,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多用在纺织品、工艺品、建筑物上。美术画:专指绘点艺术,多讲究情趣,自然之情,韵味之美。 3.欣赏“苏州园林”图片。通过预习及图片欣赏,你认为苏州园林属于“图案画”,还是美术画呢? 二、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诵读课文,看作者围绕“图画”描绘了哪些画面? 学生活动 1、七嘴八舌

2、思考交流。 3、美术画 1、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角落,门窗,色彩 2.这些图画是怎么布置? 参考:亭台轩榭布局自然,假山池沼配合有方,花草树木映衬多姿,花墙廊子尽次多深,角落注意图画美,门窗注意图案美,梁柱注意色彩美。 3、以上内容均是围绕文章的哪一句话来写? 4、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苏州园林非但具有这样高的艺术特征,它还是我国名地园林的标本,读第一段,体会它的作用。 6.结合文章第10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总体特征→艺术特征→具体表现→不再多写 ↓↓↓↓ 标本图画七个角度余味 7.由此观之,文章的写作顺序什么? 三、深层阅读,探根究底 匠师们为何如此之巧,使苏州园林给人“如在图画中”的真实感觉? 参考: 1、“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2、苏州园林的建设者一般都工诗善画,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上,尽量追求“写意山水画”的意境。

18《苏州园林》解读-精选教育文档

《苏州园林》语言积累与运用 1.重要词语: 嶙峋(lín xún):一般形容山势峻峭、重叠、突兀的样子,也指人或动物消瘦露骨,如瘦骨嶙峋。 雕镂(diāo lòu):雕刻。 斟酌(zhēn zhuó):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意的创造和裁断。 重峦叠嶂:连绵的山。山峰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 俯仰生姿,意思是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2.重要句子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解析】“绝大部分”的意思是大多数的,一般情况下的,在这里是说我国的建筑大多数都是对称的,很少有不对称的,使表达更加的形象、准确。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解析】“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⑶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解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⑷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解析】园林建筑色彩的谐和,文章则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的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 4、体味文章语言的多样性,揣摩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著名作家叶圣陶去欣赏苏州园林的美。

二、检测预习 1、了解作者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品: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2、字音词义 ①、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轩榭()()丘壑()嶙峋()()镂空()蔷薇()()②辩明词义: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适当。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欣赏苏州园林图片,看看苏州园林美在什么?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认为苏州园林有一种怎样的美? 2、默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 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8课 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卷(4)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卷(4)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池沼.(zhāo)嶙峋.(xún)砌.砖(qì)着.眼(zhuó) B.雷.同(léi)丘壑.(hè)镂.空(lóu)蔷.薇(qiáng) C.轩.榭(xuān)庸.俗(yōng)模.样(mú)松柏.(bǎi) D.斟.酌(zhēn)一幅.画(fù)对称.(chèn)阑.干(lán)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并在横线上订正。 鉴赏映衬因地治宜自出新裁 曼延鳞峋别具匠心称心满意 3.下列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以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B.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败笔:这里指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C.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上品:上等。 D.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闲适:清闲安适。 4.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将正确的序号排列在横线上。 A.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B.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C.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D.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户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 5.下面都是概括性句子的一组是() 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②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9 苏州园林教案

19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课题苏州园林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快速阅读全文,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语句,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总—分”的文章结构,学会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与地位,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作者 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曾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著有小说集《隔膜》《火灾》,长 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背景 材料 《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先生晚年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拙政”即拙政园,苏州古典园 林之一,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 “诸”即许多,表明文章不单单讲某一个园林,而是总讲苏州园林。“寄深 眷”是作者对苏州园林眷恋深情的自然流露和生动写照。 读准 字音 轩榭 ..(xuānxiè)池沼.(zhǎo)丘壑.(hè)模.样(mú) 相间.(jiàn)嶙峋 ..(línxún)庸.俗(yōnɡ)镂.空(lòu) 蔷.薇(qiánɡ)斟酌 ..(zhēnzhuó)重峦叠嶂.(zhànɡ) 辨清 字形 理解【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败笔】泛指事情中做得不好的部分。 【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JP2]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 思。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玲珑】(东西)精巧细致。 【鱼戏莲叶间】语出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 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嶙峋】枯瘦的样子。 【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依傍】依靠。【阶砌】台阶。 【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广漆】天然漆的一种。由熟漆或生漆加入熟桐油调制而成,色棕黑。 【檐漏】屋檐下面承接雨水的横槽。【明艳】鲜明艳丽;明丽。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诸如此类】与此相似的种种事物。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教学过程

《苏州园林》教案 说明文

《苏州园林》教案 “三维”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 2、深入研读课文,探究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 3、品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1、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 3、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计:“学、导、练”教学模式。 教学思路:感知——感悟——感受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教学要点:1、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2、探究文章结构方式;3、品味对苏州园林的深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苏州园林图片 2、导语: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 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今天让我们共同品读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来欣赏 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图画美和艺术美。 3、板书课题:二十一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 二、揭示学习目标:1、感知苏州园林图画美;2、探究文章结构方式;3、品味作者深情。 三、作者简介与题解: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过《小说月报》等杂志,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他的创作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凝练精致,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本文是叶老为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及其特征的说明文。 四、检查预习: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轩榭 ..zhēn zhuò..xuān xiè对称.chan 重峦叠嶂.zhàng 斟酌 池沼.zhǎo 嶙峋 ..lín xún 镂.空lóu 阑.干lán 五、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1、2段,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第3—9段,从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第10段,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还不止以上所写。 六、合作探究:(一)齐读1——2段,回答问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 (第一段:总印象:标本) 2、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第二段:总特点:一幅完美的图画) (二)默读3——6段,探究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苏州园林》精品教案

18 苏州园林 第1课时 1.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重点) 2.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重难点) 3.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一、导入新课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 提问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标本。“标本”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提问2: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第二自然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 提问3: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 明确:四层内容: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

树木的映衬;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提问4: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内容与第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第二自然段是总说,第三、四、五、六自然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详细说明。 提问5:课文第七、八、九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些是局部介绍,属非重点,所以写得简略。 提问6:请总结一下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 明确: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先总后分。文章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值得借鉴。 提问7: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明确: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组织全文的。 目标导学三: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①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③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⑤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⑥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教师小结:①②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以中国的审美观为依据,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③④⑤句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相识的审美感觉。⑥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符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大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细处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标本 完美的图画 逻辑顺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