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原创体能大循环的有效方法研究阶段性总结

最新原创体能大循环的有效方法研究阶段性总结

最新原创体能大循环的有效方法研究阶段性总结
最新原创体能大循环的有效方法研究阶段性总结

体能大循环的有效方法研究

阶段性总结

为更好地增强幼儿体能体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户外大循环是促进

幼儿体格健康发育为目的,尝试运用不同体育活动器械及辅助材料,在不同气候、时间,合理利用场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运动带来的

成功感,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在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动作发展的目标后,考虑到

幼儿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水平、器械使用的时机以及选择幼儿熟悉感兴趣的

内容,我们的大循环活动从平衡木,轮胎,木梯,大型玩具,彩色水桶,爬行垫,攀爬架、高空触球。整个循环活动让幼儿在户外走、跑、爬、跳,让幼儿

的动作水平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活动中控制练习节奏与密度,合理安排每个区

域的人员的工作职责(即:对每个区域器械的使用和幼儿安全保护),体能教

师根据幼儿运动的密度及时更新大循环中的个别活动,给幼儿不一样的新鲜感,激发运动兴趣,挖掘运动潜能;通过大循环的模式,使孩子的体质得到增强。

一、利用幼儿园户外场地条件,科学规划体能大循环活动区域

我们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对全园的活动场地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设置了

跨跳区、爬行区、侧翻滚区、平衡区、跳跃区、等。在设置区域时,主要考虑

各区域之间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活动量的大小和基本动作的难易。在每个活

动区根据区域功能提供种类繁多、数量充足的活动器械,满足能力各异孩子的

需要,使他们的运动兴趣、能力都得到发展。为了确保大循环运动常态化,我

们制定了可行性的活动计划;既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又保证了大循环运动的合

理性。在大循环模式中做到低强度、高密度、急缓结合、动静交替,将体育课

与户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既保证了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又保证了孩子运动

的密度和强度。使孩子的体力和耐力不断增强,体质也得到提高。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械,促进幼儿全面协调的发展

体育器械是支撑孩子发展基本运动的载体,是幼儿提高能力、积累经验的

媒介。因此,在各活动区内,我们提供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不同层次的材料,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场地设施与周边环境有效结合,因地制宜,使材料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让幼儿乐在其中。

(一)体育器械的使用和投放应具有游戏性。如中二班设置的爬行区——野战军,教师将爬行对象置于左右俩队,利用爬行垫设置线路,用颜色区分男孩、女孩的队列,又有匍匐前进的距离,用野战军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能快速

匍匐前进的兴趣。又如中一班钻爬区“小鱼游”,教师利用钻爬动物圈和桥型

纸盒,将它们分别组合为“海中障碍物”,引导幼儿通过环境不断强化幼儿钻

爬前进的要领,安全前行。再如中四班的“探险寻宝”,教师在侧翻滚区的地

垫俩边,设置了红色标识,暗示“水下有危险”,一定要保持身体在侧翻滚时,利用身体的惯性,直行、翻滚,不要掉到水里让鲨鱼“吃”了。

(二)体育器械的使用和投放应具有挑战性。体育运动形式多样,富有挑

战性,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幼儿大胆、勇敢的意志品质。为此,我们专门

设计做了两把不同宽面、不同高度的梯子。刚开始,孩子都是小心翼翼前行,

在老师的保护下经过多次练习后,孩子们还能在梯子上双手变换动作,充分调

动幼儿运动的积极性,游戏的愉悦感、成功感得到满足。梯子和不同器械的组

合易生成有趣的运动,我们利用梯子和轮胎组合,横、竖、平、斜等多种形式

的摆法,这些都成了孩子们乐于尝试,积极探索的运动项目。

(三)体育器械的使用和投放应具有层次性。材料要吸引幼儿,使幼儿喜

欢玩,愿意玩,应该经常引导幼儿更换运动的方式,努力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

儿提供适宜的锻炼空间。如:平衡区提供地垫、滑滑梯等形式,地垫长度不一,有远有近,幼儿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站位,进行平衡练习。,有易有难让幼儿

根据自己发展水平选择器材。

(四)巧用标志物,培养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孩子顺利开展大循环

户外体育活动的基础。比如:我们在固定区域放置相同的材料,并且有图标的

暗示,孩子看到这些,不知不觉地就明白运动的规则,对活动既兴奋,又感兴趣。

大循环活动使孩子能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选择材料和玩法,孩子在活动中一起搬运、搭建所需的材料,一起讨论玩法,一起拓展新玩法,一起合作游戏等等,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意识。

(五)探索体育器械的玩法,发挥其运动价值。

在我园,废旧塑料桶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运动材料。关于塑料桶的玩法层出不穷。在大循环活动中,我们开始将塑料桶和飘带相结合平行摆放,孩子跨越通过塑料桶直线跑动;后来我们又将塑料桶摆成Z字横排,孩子单脚或双脚跳进跳出;将四组塑料桶挨在一起摆成十字线条,孩子会交叉在花样路线上面走过或连续跳进跳出;将塑料桶与沙包配合使用,又变成了练习行进跨栏时定点取沙包的器械。总之,一种材料使用方法的改变,让幼儿时时保持新鲜感,让孩子在实践中提升兴趣,在兴趣中锻炼能力。

三、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提高幼儿成功感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让幼儿喜欢运动。如:在“平衡木”的提供上,我们根据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直道平衡木、间隔平衡木、弯形塑料小桥三种难度不同的器械。孩子根据能力自由选择,有的幼儿在同伴的影响下主动尝试过不同的平衡木。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孩子,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增强幼儿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大循环户外活动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的体力、智力和能力条件,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感受体育活动的快乐。通过常规化的大循环活动,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让幼儿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内容,培养幼儿勇敢拼搏的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和集体观念,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独立能合作的品质,提高幼儿自主运动能力,使每个幼儿的动作发展、运动能力得到不同水平的提高。同时,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为幼儿健康全面协调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一次次的大循环活动中,我们不断积累知识,引导孩子探究新的玩法,使孩子在探究体育器械、与体育器械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运动潜能。每次大循环后,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我深刻感受到“体能循环”精神的影响力,解读体育活动——以儿童为本,培养个性、健康儿童;感受运动——以儿童为本,共构构建健康、快乐家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