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黄帝》同步练习C卷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黄帝》同步练习C卷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黄帝》同步练习C卷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黄帝》同步练习C卷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黄帝》同步练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6题;共88分)

1. (6分)看拼音,写词语

míng bai fēi kuài sì zhōu shēn biān chī jīng jiāo b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8分)给生字标上正确的音节。

庆________ 亿________ 帜________ 献________ 洁________ 奏________ 曲________ 祖________

3. (4分)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强悍:________。

②暴虐:________。

③拥戴:________。

④缅怀:________。

4. (4分)写出同义词。

沉着——________轻松——________

抵御——________伤害——________

5. (16分)根据课文《黄帝》内容填空

①黄帝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是中华文明的________和________。

②黄帝本姓________,号称________,又姓________,又称他为________。

③黄帝从小就________,青年时________,成年后________。

④相传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代的帝王均是黄帝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________。

6. (7分)在句子前面横线上写上正确序号

________那条蛇头尾乱摆,拼命挣扎。

________忽然,小狗停下来,“汪汪”地惊叫起来。

________“呼哧”一下,小狗勇猛地冲上去,踩住蛇的前身。

________我定睛一看,一条青蛇正迎面爬来,我害怕极了。

________星期天,我带着小狗到山上拔草。

________小狗决不退让,它张开嘴,咬住蛇的“七寸”,蛇终于死了。

________小狗不像我那样慌张,只见它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注视着蛇的动向。

7. (5分)连词成句,别忘了加标点

①在夜空一颗看到天文学家移动星星缓慢的

②牢记小乌鸦教训不理会先辈的奉承狐狸

8. (6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拥戴——________ 惨烈——________ 坚毅——________

聪慧——________ 后裔——________ 暴虐——________

9.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落花流水

②后裔

10. (5分)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黄帝生活在五千多午前。

②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11.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惊天________ 英勇________ 历史________

12. (2分)读课文《黄帝》,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图谋,打算。________

②征伐,出兵攻打。________

13. (2分)读课文《黄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每年清明节,各界人士都要前往黄帝陵________黄帝,________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14. (5分)扩句

①炎帝族被打得落花流水。

②黄色是正色。

15. (5分)缩句

①各部落一致拥戴轩辕氏为天子。

②古人认为生长万物的大地土色呈黄。

16.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黄色不是大地的正色吗?

②黄帝不是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吗?

二、阅读题 (共4题;共32分)

17.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帝植柏的传说

迈进轩辕庙大门,迎面便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柏,这便是著名的“黄帝手植柏”。据说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棵柏树,距今大约已有5 000多年了。外国人称赞它是“世界柏树之父”。黄帝手植柏下围十米有余,七人合抱不严,所以当地民谚说它是“七搂八拃半,二十四个疙瘩不上算。”

传说黄帝战败蚩尤,建立了部族联盟,定居在桥山。黄帝发现桥山一带群民,有的栖居于树,有的与兽同穴,既不文明,又不安全。黄帝便和大臣力牧、大鸿、共鼓等商议如何改变这种状态。他们教化桥山群民在临水靠山的半坡上砍树造屋,离开树枝和洞穴搬进新屋;又把桥山改名桥国。桥山群民住进房屋后,不但日常生活方便多了,而且也不怕野兽来伤害他们了。可是,在那时候人们并不懂得毁坏森林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他们乱砍滥伐,没有几年,桥山周围的树林全被砍光了。就连黄帝曾多次下令禁止砍伐的常年不落叶的柏树,也被砍伐得几乎一棵不剩。就在这时候,一场暴雨袭来,山洪突然暴发,洪水像猛兽一般从山上猛冲下来,把几十人和黄帝得力的大臣共鼓、狄货都卷走了。黄帝悲痛万分。

雨过天晴,黄帝亲自带领大臣们上山查看,发现凡是树林被砍光的山头,不仅挡不住水,连地上的草地也冲得一干二净了。黄帝看见漫山遍野都是洪水过后留下的沟沟洼洼,心情十分沉重。他对群民说:“今后再也不能乱砍树木了。如果再乱砍下去,桥国就没有树林了,野兽也没处藏身了。到那时,我们吃什么?穿什么?”当时有位大臣建议搬到另一个地方居住。黄帝说:“不可!如果那里树木也叫我们砍完,那时候我们还能往哪里搬呢?再遭洪水,我们又哪里跑?”众臣觉得黄帝说得有理,都问他该怎么办?

黄帝说:“我愿和大家一齐上山栽树种草,用不了几年,满山就会长满草木,既不怕洪水,又能引来野兽,那时桥国群民才能有吃有穿。”说罢,黄帝自己带头栽了一棵小柏树。臣民们都学黄帝的样子,纷纷栽树种草。

不几年,桥国的山山岭岭林草茂密,一片葱绿。人们都很感激黄帝。从此,植树造林便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一直沿续下来。

传说黄帝在乘龙升天飞经桥国上空时,还特意让巨龙停下来,为了再看一眼自己亲手栽下的那棵柏树。他又随手把群民送给他的干肉块扔下来,落在自己栽种的柏树上。传说现在黄帝手植柏树干上长的24个疙瘩,就是那时黄帝扔下的肉块变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黄帝手植柏:________。

②沿续:________。

(2)认真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子的含义。

①外国人称赞它是“世界柏树之父”。

②如果那里树木也叫我们砍完,那时候我们还能往哪里搬呢?

(3)黄帝亲自和桥国群民一齐上山栽树种草,起到了什么作用?

(4)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的体会。

18. (5分)仔细读课文《黄帝》,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9. (5分)学完本文《黄帝》,你有什么认识?

20. (5分)阅读课文《黄帝》选段,回答

黄帝生活在五千多午前,是著名的部落首领。据说他一生下来就异常聪慧,青年时敦(dūn)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当时,发明了农耕和医药的天下共主炎帝族已经衰落,而九黎族的部落首领蚩(chī)尤十分强悍暴虐(nüè),侵凌弱小,兼并其他部落。炎帝族也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只好向黄帝求援。黄帝毅(yì)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联合炎帝族与蚩尤大战于涿(zhuō)鹿。这是远古时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在后来的传说中也真的加进了鬼神。双方的将士英勇无畏,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最终黄帝胜利了,擒(qín)获蚩尤,并将他处死。战争之后,各部落一致拥戴轩辕氏为天子,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古人认为生长万物的大地土色呈黄,黄色是大地的正色,象征着吉祥喜庆,是大家所崇尚的颜色,因此,他们称轩辕氏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一面让人画了蚩尤的像送给那些企图妄(wàng)动的部落,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蚩尤败亡的教训,一面用武力讨伐(fá)那些敢于作乱的人。于是,来归附黄帝的部落更多了。后来,炎帝族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和黄帝族发生了冲突。炎帝族战败后,并入了黄帝部落,黄帝族的力量更大了。从此,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的一部分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他们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使这个地区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相传尧、舜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是他的后裔(yì),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黄帝为什么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共16题;共88分)

1-1、

2-1、

3-1、

4-1、

5-1、

5-2、

6-1、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阅读题 (共4题;共32分) 17-1、

17-2、

17-3、

17-4、

18-1、

19-1、

20-1、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23课

第23课《最后一头战象》复习检测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礁石(qiáo jiāo)气概(ɡài kài) 饲养(sìsí)瞌睡(k?kē) 甘蔗(zh?zha)竹篾(miamì) 中弹(zh?nɡzhōnɡ)混合(hún hùn) 镌刻(juān jùn)剥落(bōbāo)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寇()简()畔()哀() 冠()筒()衅()衰() 四、词语改错。 焦燥不安()漫不精心()血迹班班() 英武毫迈()天色苍芒()浴血博杀() 五、汉字开花(加偏旁组字组词)。 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补充词语,解释所填字义。 势不可():_________ ()遭不幸:_________

恍然大():_________ ()毙荒野:_________ 体力不():_________ ()不成声:_________ 七、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来势凶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2.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3.生活悠闲自在。() 4.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5.眼睛明亮,很有精神。() 八、佳句赏析。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摩挲”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京剧趣谈)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京剧趣谈)解析 京剧趣谈 马鞭 (1)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chí)骋(chěng)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gān)尬(gà)——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介绍了京剧中马鞭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和它的独特魅力。 (2)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介绍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3)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舔” ,那饭碗 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介绍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亮相

(1)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然而也怪,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jiá)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介绍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2)问得有理,但这恰恰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介绍京剧中静态的亮相表现形式的高妙之处。 (3)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介绍京剧中动态亮相的特点以及它的艺术魅力。 本文作者徐城北,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1、作者简介 徐城北,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京剧中国四大国粹之一,四大国粹:武术、医学、书法、京剧。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

五年级语文上册23课

23.《难忘的一课》 一、读拼音写词语。 lǎnɡdúlǐtánɡzhēn zhìtǒnɡzhì()()()()shīrùn ch?nɡɡāo kuān chǎnɡtínɡb? ()()()()二、组词。 船()效()栽()遍()航()郊()载()篇()惑()功()崇()势()感()攻()祟()挚()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强烈的()剧烈的()热烈的()浓重的()浓厚的()浓密的()四、写反义词。 熟识()强烈()简单()热情()五、连线题。 晋福建孔子教育家 闽山西诸葛亮书法家 豫湖南祖冲之军事家 湘河南王羲之数学家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全部感情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扩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位壮士英勇跳崖的事迹非常感人。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被这感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回答问题。 1、“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出现几次?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会让作者如此激动? 3、为什么“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24.《最后一分钟》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 《京剧趣谈》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A.尴尬.(gà)仆.(pú)人舔.(tiǎn)筷子 B.驰骋.(chěng)金玉奴.(nú)戛.然而止(jiá) C.装饰.(sì)玉镯.(zhuó)气概.(gài) 二、先补全四字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约定俗()无()无尽不可开()戛然而() 1.马上过年了,家里要进行大扫除,爸爸擦地板,我整理书架,大家都忙得 _________。 2.小时候,妈妈每天都给我讲故事,我总觉得她的肚子里有_____ _ 的故事。 3.在我的家乡,中秋节一定要放孔明灯,这是千百年来_________的。 4.奶奶正在跳广场舞,可是音乐______ ,原来是扩音器坏了。 三、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越发 ..能显示必胜的信心。(用加点的..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 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_________。 (1)在画横线处补全内容。 (2)这种动态的亮相是京剧中的____________成分,它的存在,是为 了 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马鞭是戏曲舞台上的___________,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用马鞭 代替马,一是因为____________,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表演方式给演员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为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精髓,营造校园戏曲文化氛围,学校开展了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活动。 1.【戏曲我知道】你的家乡有哪些戏曲种类?请各列举一个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谱我会认】请你查资料,说明下面的京剧脸谱所表示的意义,并为小明选择脸谱。 A.红脸:代表忠勇。 B.黑脸:________________ C.绿脸:代表草莽英雄。 D.白脸:________________ E.金脸、银脸:代表神妖。 小明将在会演中表演京剧《闹天宫》,他扮演的是孙悟空,你认为他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 《鸟的天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1.看拼音,写词语。 (1)她的睡眠不guī lǜ(),想 jiū zhèng()过来很难。(2)我们划动chuán jiǎng(),乘着小船穿过狭窄的河道,终于到达了tǎ lóu()前。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shǔ②shù 数.()不胜数.()数.落()数.以万计()数.九寒天()3.按要求完成练习。 “应接不暇”的意思是,其中“暇”的意思是 。请从“暇”“瑕”“遐”中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目不()接洁白无()自顾不()()不掩瑜闻名()迩 4.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1)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2)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5.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

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①这段话是围绕“”这个词来写的,其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有的……有的……有的……”是写鸟的。 ②我能仿照画“”的句子写写花园里的蝴蝶或者池塘里的青蛙、小鱼。 (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①这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 A.标示着重强调的内容 B.标示引用的内容 C.标示特定称谓 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的是 。 ③作者之所以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是因为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在(时间),他看到了,却没见到一只鸟,但是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是在 (时间),他见到了的热闹景象,所以作者才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鸟的天堂》一课一练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鸟的天堂》一课一练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1.这棵róng shù()非常茂盛,下垂的枝条jiūch án ()在一起,非常壮观。 2.他pāo kāi()杂事,加入到这个lǜshī()团队。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 1.不可计数() A.数目。 B.查点数目。 C.列举。 2.应接不暇() A.空闲。 B.远。 C.长久。 三、读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1.我见过不少的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却还是第一次看到。() 2.一部分树枝吹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3.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四、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

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按文中内容填空。 (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__ ,而是________ 。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对大榕树的称呼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第二课时 一、读拼音,写汉字。 bō jiǎng guī lǜ ()动船()遵循()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1课教学建议.doc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 教学建议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学建议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课文教学建议 1、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台湾光复初期,对这段历史背景学生是陌生的。课文里虽然提到一些,但很有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台湾人民对祖国深厚、强烈的感情,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的历史背景。如果有条件,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2、教学本文,可从实际学情出发,选择不同的教学思路: 一种思路是从课题入手,先简要交流学生自己最难忘的一堂课,再简介历史背景,紧扣难忘让学生自读探究作者为什么很难忘,勾划有关语句作批注,最后全班交流研讨,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句段。第二种思路是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让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想想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全班重点研读学习祖国文字和参观礼堂这两个场面,用心感受台湾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3、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中语句体会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做到学文不断情,动情不离文。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过程中,要多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4、本课生字要让学生读准确,要注意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读ge ,不要读成第二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创意理解光复的意思。 3、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 听歌曲《我的中国心》。 揭示:刚才我们听到的是香港歌星张明敏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首歌,歌名叫《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出了全香港人民渴望回归祖国的心声,所幸的是,香港人民的美梦终于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成真了。 二、课堂 1、理解光复,揭示课题: ⑴张明敏用歌声唱出了香港人民的渴望,1925年7月,著名诗人闻一多发表了爱国组诗《七子之歌》,下面是《七子之歌》中的第三首──台湾。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鸟的天堂)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鸟的天堂)解析 鸟的天堂 (1)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介绍游玩的时间。) (2)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3)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介绍游玩的地点。) (4)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我”出游时愉悦的心情。)// 第一部分(1——4)写“我”和朋友一起划船出去玩。 (5)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6)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承上启下,为下文鸟的天堂埋下伏笔。) (7)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大榕树的茂盛的特点。) (8)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

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突 出大榕树的静态美,表达了“我”对南国的热爱之情。) (9)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突出大 榕树的静态美。)// 第二部分(5——9)写“我”和朋友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10)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11)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12)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运用排比的手法,突出鸟的数量多。) (1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我”的兴奋与喜悦的心情。)// 第三部分(10——13)写“我”和朋友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我”对鸟的天堂的赞美。 (14)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3课《难忘的一课》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3课《难忘的一课》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08分) 1. (2分)根据课文《难忘的一课》的内容填空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这是一句________句,意思是说:________。 2. (16分)从下列词语中,按顺序找出四对近义词和四对反义词 认真真挚热情马虎真诚宽敞热忱湿润 火热深厚干燥浓厚冰冷狭窄费力吃力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8分)看拼音,写词语。 mǐn nán zhēn zhìkuān chang lǐ tá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ī rùn tíng bógāo xióng wéi qiá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8分)照样子填写合适的词语。

例:(攀登)顶峰 ________群众________敌人________战斗 ________目标________远方________深谷 ________方向________兵力 5. (2分)查字典填空。 (1)“劲”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握”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6. (3分)选择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动摇轻松干燥 湿润________ 沉重________ 坚定________ 7. (8分)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情景 ________的民族精神 ________的敬意 ________的爱国情意 ________的围墙 ________的屋子 ________的国语 ________的感情 8. (5分)按课文内容《难忘的一课》填空。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讲述了________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________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________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________的民族精神。 9. (1分)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依次写在横线上 郎读爱国情谊辩认严竣 ________ 10. (4分)选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2019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课《学与问》课文语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课《学与问》课文 23 学与问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 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材简析: 《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文章作者先陈述自己的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然后列举了哥白尼的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接着紧承上文,引出解决问题要善于求教,拜能者为师。另外还举了沈括的故事,重在说明“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在深化中心论点的同时,号召同学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全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流畅。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第23课

第23课《最后一头战象》复习检测 河南省汝南县金铺镇中心学校李宏伟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礁石(qiáo jiāo)气概(ɡài kài) 饲养(sìsí)瞌睡(kékē) 甘蔗(zhézhè)竹篾(mièmì) 中弹(zhònɡzhōnɡ)混合(hún hùn) 镌刻(juān jùn)剥落(bōbāo)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寇()简()畔()哀() 冠()筒()衅()衰() 四、词语改错。 焦燥不安()漫不精心()血迹班班() 英武毫迈()天色苍芒()浴血博杀() 五、汉字开花(加偏旁组字组词)。 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补充词语,解释所填字义。 势不可():_________ ()遭不幸:_________

恍然大():_________ ()毙荒野:_________ 体力不():_________ ()不成声:_________ 七、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来势凶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2.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3.生活悠闲自在。() 4.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5.眼睛明亮,很有精神。() 八、佳句赏析。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摩挲”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优质教案

《京剧趣谈》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了解京剧。 京剧,被称为“国粹”。同学们,谁能唱上一段京剧呢? 预设:学生展示。 2.独立阅读课文,领会文章主旨,思考:你对京剧的了解还有多少呢?根据提示介绍“京剧”。 预设提示词:人类非物质遗产、梅兰芳、中国国粹、胡琴、锣鼓等。 3.谈话导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京剧趣谈》。 二、朗读感知 1.听读课文,读通每一个句子,思考: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两个方面? 预设:马鞭和亮相。 2.自读课文,小组之间先简单交流: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带着问题进行朗读。 (一)感知马鞭 1.请你认真读课文《马鞭》的部分,说一说你读到的“马鞭”是什么样的? 预设: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2.默读第一自然段,根据表格在书中做标记,小组之间学习交流相关信息。

出示表格: 同学们分享表格内容。 3.想一想京剧里马鞭的使用,好处在哪里? (1)出示句子一: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2)抓住关键词:自由。 (3)读一读句中的“可以……”,你能体会到那种表演的自由吗?谈一谈体会吧! 预设:体会到了道具马鞭的使用可以使演员的表演更加自由。 (4)出示句子二: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5)抓住关键词:装饰的美。 (6)读一读马鞭装饰的美,谈一谈体会吧! 预设:体会到了马鞭在京剧道具里装饰的作用。 4.京剧中,不同人物通常会使用不同颜色的马鞭,猜一猜这些人物会使用什么颜色的马鞭呢? 示例:皇帝——黄色;西楚霸王——黑色;穆桂英——粉色等。 5.道具艺术。 (1)默读第2—3自然段,圈出文中介绍的道具,再给道具分分类。 预设: 实在道具:马鞭、鞋底、酒杯等。 虚拟道具:针线、马等。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3课《最后一头站象》同步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3课《最后一头站 象》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14题;共86分) 1. (7分)查字典,填空。 ①“浴”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用它组两个词:_______、_______。 ②“遭”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把“遭”换部首可组成_______字。 2. (6分)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填词语 _______成声威风_______ _______欲聋 长途_______ _______不安 _______游哉 3. (1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在搬运战象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 缩句:_______。 4. (6分)多音字组词 喝hē_______ hè_______ 剥bō_______bāo_______曾céng_______zēng_______ 5. (4分)课文里使用了许多四字词语,你能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把它们写出来吗? ①分别很久后终于见面了。_______ ②非常悲伤,哭不出声音来了。_______ ③形容战斗非常激烈。_______

④意外地发生不幸的事情。_______ 6. (16分)形近字组词 寇_______ 躁_______ 遭_______ 欲_______ 冠_______ 燥_______ 糟_______ 浴_______ 博_______ 碑_______ 僻_______ 筒_______ 搏_______ 脾_______ 劈_______ 桶_______ 7.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欲_______ 遭_______ 燥_______ 寇_______ 博_______ 浴_______ 糟_______ 躁_______ 冠_______ 搏_______ 8.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碑_______ 僻_______ 筒_______ 焦_______ 泣_______ 脾_______ 劈_______ 简_______ 蕉_______ 粒_______ 9. (7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rì kòu mái zàng jí zào zāo y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uǎn xīshí bēi yù xuě fèn zhàn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分)根据课文,理解词语 威风凛凛:_______ 排山倒海:_______ 豪迈:_______ 泣不成声:_______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23 鸟的天堂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布鲁纳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们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因此,本方案着眼于整体,联系上下文,采用变序教学法,从结尾段中的中心句入手,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精心地设计“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提高语文素养。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培 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整理《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巴金的资料和与“鸟的天堂”有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引趣 1.(播放多媒体课件“百鸟朝凤”音乐。)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来谈一谈? 2.导入:同学们很有想象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鸟有关的文章。(板书:鸟的天堂) 设计意图:以乐曲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让学生把听到的与想到的结合起来,加深印象,自然引出课文题目,为下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2.检查反馈。 (1)学习字词。出示会认字:桨、桩、暇。

①指名认读,读准三拼音节“桨”,翘舌音“桩”。 ②理解词语:船桨、应接不暇。 “船桨”可结合图片或实物来理解;“应接不暇”可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2)谈谈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3)个别读课文,通过读文检查预习情况,师生交流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解决文中生字、新词,为下面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1)“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作者去 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何不同?(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①自己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 ②同桌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检查反馈: (1)“榕树”和“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把特别喜欢的语 句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批注。 (2)读文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写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近看大榕树 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10~14自然段):写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群鸟 欢腾的景象。 (板书:第一次大榕树;第二次群鸟)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让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熟知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通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榕树的静态美和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2.谈一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词语

第23课 xu? wan zhī shí dào lǐ diàn táng yào shi ch?ng gōng pū lù bō lán ( )( )( )( )( )( )( )( ) g? bái ní chōng mǎn hào qí jīng cháng chán rào qíng lǎng ya kōng ( )( )( )( )( )( )( ) wú yǐng wú zōng kē xu?ào miào jiān chí bú xia tàn qiú miàn duì( )( )( )( )( )( ) xī qí gǔ duài wǔ cǎi bīn fēn shì jia rì xīn yua yì shùn xī wàn biàn ( )( )( )( )( ) suí shí suí dì qǐng jiào qua shí qǐ fā bāng zhù nián y?u dì wai ( )( )( )( )( )( )( ) nián zhǎng gāo dī n?ng zhě w?i shī qiú zhī gu? ch?ng guān chá ( )( )( )( )( )( ) qín xu? hào wan shàn yú sī kǎo ji? h? běi s?ng shěn ku? xiāng chà( )( )( )( )( )( ) bái jū yì huā kāi huā lu? yí tuán r?ng rán sì miào fā xiàn wēn dù( )( )( )( )( )( )( ) fā xiàn míng bái xiāng fǔ xiāng ch?ng zhēn zhī yǎng ch?ng xí guàn ( )( )( )( )( )( ) chā shàng qiáng jiàn yǒu lì chì bǎng áo xiáng yǔ zh?u tàn qiú ( )( )( )( )( )( ) 第23课 xu? wan zhī shí dào lǐ diàn táng yào shi ch?ng gōng pū lù bō lán ( )( )( )( )( )( )( )( ) g? bái ní chōng mǎn hào qí jīng cháng chán rào qíng lǎng ya kōng ( )( )( )( )( )( )( ) wú yǐng wú zōng kē xu?ào miào jiān chí bú xia tàn qiú miàn duì( )( )( )( )( )( ) xī qí gǔ duài wǔ cǎi bīn fēn shì jia rì xīn yua yì shùn xī wàn biàn ( )( )( )( )( ) suí shí suí dì qǐng jiào qua shí qǐ fā bāng zhù nián y?u dì wai ( )( )( )( )( )( )( ) nián zhǎng gāo dī n?ng zhě w?i shī qiú zhī gu? ch?ng guān chá ( )( )( )( )( )( ) qín xu? hào wan shàn yú sī kǎo ji? h? běi s?ng shěn ku? xiāng chà( )( )( )( )( )( ) bái jū yì huā kāi huā lu? yí tuán r?ng rán sì miào fā xiàn wēn dù( )( )( )( )( )( )( ) fā xiàn míng bái xiāng fǔ xiāng ch?ng zhēn zhī yǎng ch?ng xí guàn ( )( )( )( )( )( ) chā shàng qiáng jiàn yǒu lì chì bǎng áo xiáng yǔ zh?u tàn qiú ( )( )( )( )( )( )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后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后记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的一篇阅读课. 回顾课堂,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在歌曲中感受爱国之情 上课伊始,我首先播放了《七子之歌---澳门》,接着,又让学生听了《我的中国心》这一首爱国歌曲,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那赤诚的爱国之情.这种初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紧抓"感情"主线,读中感悟. 为真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决定抛开烦琐的讲,而是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的三次不同意义的出现,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赏,在读中化.读,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台湾师生那严肃认真,富有感情,火热而真挚的心;读,让孩子们明白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深厚而浓郁的爱;读,更让孩子体验到了台湾与祖国之间永远也割舍不断的亲情;读,还让孩子们的那颗纯朴的爱国之心沸腾了!这样的读,给语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 再回眸整节课,我还有很多遗憾: 1,时间拖延了.主要原因就是虽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学生感情的激发上了,却又没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以至于没有见好就收,耽误了时间.这其实也折射了自己的不足:教学艺术缺乏"自然",缺乏坚实的思想支撑. 2,没有领悟语文"工具性"的含义.在对课文的理解过程中,只重视情感,却完全忽略了对重点"字","词","句"的提炼.应该换个角度,从重点字,词,句中去抓情感,而不是脱离工具空谈感情.

3,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都是我抛出来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对此,我感觉是我最失败的地方.纠其原因是: (1)对文本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明白文本自身的作用. (2)也是第一次接触高年级的教材,心里没底,对学生的把握不准,对学生不敢大胆地放手. (3)还是自身的素质问题,语文素养实在是太低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对课堂的应变能力还是不够.有的时候,学生的回答不能 到点子上,我就可是乱了阵脚,不能冷静地进行引导.就把自己当成 了主体,自演自导.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教研课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更成熟了一点. 《难忘的一课》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看到老师在教孩子 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 像的场面,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回顾课堂,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激趣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情感 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存在天然的沟壑,学生一时难以走进课文、进入主题。因此,我首先播放了台湾的美丽风景,配以优美的解说,这样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感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 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拥有如此美丽的宝岛台湾,是多么的自豪。然 后通过了解台湾有关历史,弥补了他们对台湾感知的不足。这样的 课堂开端,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定下一个感情的基调。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多媒体的合理、有效运用的确能帮助课堂 确定感情基调。这种初感,也为下面的深悟做了铺垫。 二、学生质疑,紧抓主问题 略读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跟精读课文有截然不同的教法,一般安排一个课时。在这仅有的四十分钟里,只有紧抓住课 文的主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课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