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旅游规划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旅游规划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旅游规划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旅游规划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旅游规划

一、知识讲解

1.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旅游业是一个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繁荣、区域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旅游资源的评价是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要多角度对旅游资源本身及外部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判,其评价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和客源市场评价时,应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1)开发条件评价

①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资源的集群规模越大,地域组合类型越丰富,则其游览价值越大。

②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此距离越小,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越便捷,资源开发条件越好。

④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游客规模。

⑤旅游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规模要与其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2)市场评价的指标

3.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二、经典高考试题

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以上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

(1)据图片信息概括,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________。形成天津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

(2)保护性开发天津的地域文化景观,对发展旅游业有何促进作用?请答出两项。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天津地域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也体现了天津地域文化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沿河靠海的区位优势使其交通和对外交往便利。第(2)题,从旅游资源和旅游者等方面分析。

答案(1)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类型多样)河海交汇(沿河靠海)

(2)丰富了人文旅游景点(提高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突出了人文旅游景观特色(增强了人文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增加了游客(增加旅游业的收入)。(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2.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解析免费开放可降低游客来此旅游的经济成本,然后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延长游客在杭州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改善民生,还湖于民。

3.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下图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解析莫干山民宿旅游的开发,既能养生、休闲、而且还能体验农村的生产劳作,非凡性突出,吸引力大;莫干山位于长三角地区,该区域经济发达,高收入人群大,旅游动机高,且交通便利,距离较近,开发条件好;民宿旅游的发展也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较快。

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4.篁岭(下图)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分析,“篁岭晒秋”的游览价值具有独特性、多样性、质量高、地域组合状况好等。开发条件从游览价值、社会经济条件、交通通达性、距客源市场的远近、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考虑。

答案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

补;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市内店铺多为饭店、餐馆和酒吧,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下图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

分析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

解析旅店规模大小与市场需求有直接关系,根据材料提示,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所以旅店客源少,生活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所以只有通过高收费才能收回投资。

答案距南极近,旅游资源特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可达性较差,用时长,旅费高,目标客源有限;当地生产、生活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旅店投资回报慢。

6.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津中心城区拥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古文化街、五大道、水上公园等旅游资源。近十年来,京、冀等地来津的游客众多,仅周邓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1 000多万人次。

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参观周邓纪念馆人数众多的原因。请答出三条。(9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分析时,应结合题意,注意从人文景观入手,再从知名度、地域组合等方面补充作答。

答案特色突出(知名度高、著名的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教育功能强);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的组合、搭配好(与市区其他旅游景点距离近)。

三、跟踪训练

1.研学旅行是围绕当地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开展实地考察与研究性学习的集体旅行。2017 年7 月,某科考协会组织上海中学生赴格陵兰岛研学旅行。为确保旅行体验与安全性,此次研学旅行沿格陵兰岛西海岸航行,沿途登岸开展实地考察与短途徒步探险(下图)。

说明此次研学旅行选择沿格陵兰岛西海岸航行的原因。

【答案】

原因:冰雪覆盖,陆路交通不便:峡湾众多,海上考察价值高:西海岸浮冰较少,航行安全性高;沿岸多居民点,提供住宿与物资补给,兼顾人文景观考察。

【解析】此次研学旅行选择沿格陵兰岛西海岸航行是因为格陵兰岛纬度高,地表为冰雪覆盖,陆路交通不便:根据图示,西海岸峡湾众多,海上考察价值高:且西海岸浮冰较少,航行安全性高;图中可以看出,西海岸沿岸有多个居民点,提供住宿与物资补给,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航行安全度还可以兼顾人文景观考察。

2.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十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东西方联系的纽带。其实丝绸之路并非只有一条。如图所示就是丝绸之路中的两条线路。

材料二如今丝路游又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丝路重镇敦煌附近有莫高窟、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等著名景观,但敦煌没有游人如织的景象,而略显简陋和寂寞。莫高窟是敦煌艺术的精华,它有大小洞窟几百个,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每年轮换开放十个洞窟。

材料三敦煌附近的鸣沙山和月牙泉“山泉共处,沙水共生”,千百年来风沙并没有将泉水掩埋,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然而,近年来,月牙泉水位大幅度下降,水域面积不断缩小,有消失的趋势,有关人士正在大声疾呼“救救月牙泉!”

(1)结合图和材料二,综合评价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2)分析月牙泉近年来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原因。

【答案】

(1)优势: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还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因而游览价值很大。缺点: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地区接待能力较差;莫高窟开放面积小,环境承载量有限。(2)自然原因:主要为气候变暖,湖水蒸发旺盛。人为原因:近年来该地区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潜水水位下降;兴建水库,下游河床处于长期断流的状态,使泉水补给减少。

【解析】

(1)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条件,从资源价值看,敦煌莫高窟有大小洞窟几百个,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从集群状况看,附近还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因而游览价值很大。缺点是该地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市场距离远,导致敦煌没有游人如织的景象,而略显简陋和寂寞。区域经济落后,地区接待能力较差。莫高窟开放面积小,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每年轮换开放十个洞窟,环境承载量有限。(2)月牙泉近年来面积不断缩小,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湖水蒸发旺盛。人为原因是近年来该地区人口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潜水水位下降。根据图例,月牙泉上游河流兴建水库,导致下游河床处于长期断流的状态,使泉水补给减少。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的最后一天,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供电照明系统施工顺利完成并全线亮灯。历经6年筹备、8年建设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主体工程如期具备通车条件,符合工期计划目标。港澳台媒体评价说,作为横跨粤港澳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不仅让三地进入“一小时生活圈”,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也将助力形成旅游新形态,制造观光新景点。

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桥塔造型和夜景灯光照片。

请设计港珠澳大桥旅游的可行性项目,并指出港珠澳大桥旅游管理应该注意的事项。

【答案】

旅游项目:①乘船游览(参观)港珠澳大桥;②乘车游览(体验)港珠澳大桥;③乘热气球

俯视港珠澳大桥;④两端陆岸设立观桥游览活动平台;⑤港珠澳大桥灯光夜景旅游;⑥港珠澳大桥和周边城市景区组合旅游;

注意事项:①调控每天每个时段的游客数量,防止阻塞海上、大桥交通和出现交通事故;②关注天气预报,尽量避免恶劣天气下旅游,确保旅游质量和安全。

【解析】

到港珠澳大桥旅游可乘船、乘车或乘热气球游览大桥;可旅游大桥灯光夜景,及大桥和周过城市景区组合旅游。港珠澳大桥旅游管理应该注意的事项应从交通、天气、安全等方面来分析;首先要调控游客数量,防止交通阻塞及交通事故;关注天气,确保旅游质量和安全。4.中国雪乡原名黑龙江双峰林场,它位于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交会之处,公路交通方便。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积雪连绵,年平均积雪厚度达2米,堪称中国之最,且雪质好,黏度高,常在屋檐形成独一无二的雪舌景观,宛如童话世界。

简要分析雪乡的旅游开发优势和可重点开发的旅游项目。

【答案】

开发优势:环境容量大;景观独特;自然景观为主,投入少。开发项目:赏雪景、滑雪、雪雕、体验民俗风情、观赏林海。

【解析】

主要分析旅游资源的特殊性,自然景观优美和自然景观的范围方面进行分析旅游开发优势。结合自然地理景观的特点分析开发项目,主要围绕雪、林、民俗风情方面进行分析。

5.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湖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西南部的高原上,海拔3600米,方圆100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湖,蓝天白云倒映着湖面,湖天相连,被人称之为“天空之镜”。乌尤尼盐湖地区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但雨季乌尤尼盐湖会被雨水注满,形成一个浅湖;旱季,湖水干涸,留下一层以盐为主的矿物硬壳。下图示意乌尤尼盐湖位置。

说出观赏乌尤尼盐湖“天空之镜”的最佳旅游时期和天气,并阐述理由。

【答案】

每年12月-次年2月份,晴朗无风的天气。每年12月-次年2月份是乌尤尼盐湖的雨季,降雨较多;乌尤尼盐湖会被雨水注满,形成一个浅水湖泊(雨天,雨滴降落湖面,泛起波纹不能倒映天空景象)晴朗无风的天气,湖面平静,倒映天空蓝天白云等景象,形成“天空之镜”。【解析】

通过题干信息分析,观赏天空之镜的最佳季节是当地雨季,旱季湖面干涸,雨季湖面积水,才能形成镜面反射。当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地区,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所以应选择每年12月-次年2月份当地夏季。最佳观赏天气是在晴朗无风天气,雨天或有风天气,湖面易形成波纹和水浪,不易形成镜面反射现象。

6.王莽岭景区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境内,最高海拔1665米,境内植被茂密,覆盖率达96%,暑期气温在18~20℃之间,素有“中原后花园,清凉圣境”之美誉。随着游客的增多,景区应运而生了一批以避暑、度假、休闲为主的农家山庄,成为省内外游客的避暑胜地。近年来,在王莽岭避暑度假的郑州市民远多于太原市民。下图示意王莽岭的地理位置。

分析到王莽岭避暑度假的郑州市民远多于太原市民的原因。

【答案】与太原相比,郑州的纬度和地势较低,夏季气温高;周边地形以平原为主,避暑地较少,避暑需求大;距离王莽岭景区较近。

【解析】

到王莽岭避暑度假的郑州市民远多于太原市民与出行距离、避署需求及当地夏季温度影响有关;与太原相比,郑州的纬度和地势较低,夏季气温更高,人们有避署的需求;郑州地处华北平原,周边地形以平原为主,避暑地较少,夏季气温高,避暑需求大;距离王莽岭景区较近。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接壤处的沙漠中,有一片绿洲,她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祖国西部的边陲,那就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拥有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雅丹地貌地质公园等一批著名旅游景点,2016 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01.52 万人次。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评价敦煌市旅游开发的条件。

【答案】

拥有月牙泉、莫高窟、沙漠等景观,景观独特性强;自然人文景观多样,(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游览价值大;旅游景点之间的距离近,地域组合好;(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市场距离大;地处沙漠戈壁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差,环境容量有限。

8.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冬季银装素裹,无迹的林海雪原,“乌兰布统坝上草原+经棚蒸汽机车+达里捕鱼节+达尔罕骆驼节+金山岭长城”八日行程,下图示意图示区域近五年冬季(12月~次年1月)人气最高摄影旅游线路。

分别列举两例线路上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并阐明该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的依据。

【答案】飘雪、云雾、林海、雪原;篱笆、马群、冬鱼、驼文化、长城

从旅游者的出游愿望与能力看:各景点摄影题材丰富,独特;社会经济发展,客源经济承受能力强,客源丰富。

从旅游资源条件看:各旅游景点独具特色,集群程度高;以北京为交通集散中心,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强,具有合理的最小旅游时间比;与南方地理环境差异大;线路成熟,安全性高。

9.杭黄高铁将于2018年6月建成,它连接杭州与黄山,穿越浙江、安徽两省,线路把名城(杭州)、名江(富春江、新安江)、名湖(千岛湖)、名山(黄山)串连起来,形成了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

分析杭黄高铁建成后将形成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的原因及其对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答案】原因:沿线旅游资源数量丰富,将城、名江、名湖和名山串连起来,集群状况好;沿线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有,地域组合状况较好。

影响:高铁开通缩短空间距离,扩大了客源市场;高铁缩短了旅途时间,提高人们的出游率;推动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

10.法国南部的格拉斯小镇位于阿尔卑斯山与地中海之间的海拔200-500米地带(下图所示)。该小镇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特色小镇,以香水产业为主导,把花卉观赏、香水文化馆参观、香水制作等体验活动贯穿到整个游览过程。该小镇是法国香水的摇篮,有着“世界香水之都”的美称。

简述该小镇所位于地区被称为花卉优生地带的有利自然条件,并说明该地设有一系列旅游体验活动的目的。

【答案】自然条件:地处山海之间的山坡地带,夏季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冬季山地阻挡北部寒冷气流,气温比同纬度地中海气候区偏高,适合种植花卉;

体验目的:满足游客需求(与好奇心),感知特色文化;提高景地知名度,扩大游客需求;丰富旅游内容,促进消费(提高收入)。

【解析】该小镇所位于地区被称为花卉优生地带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水源、气候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格拉斯小镇位于阿尔卑斯山与地中海之间的海拔200-500米地带”,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对于寒冷气流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且夏季冰雪融水,可以为花卉种植提供灌溉水源。该地设有一系列旅游体验活动的目的主要从提高知名度、提高收入、满足好奇心角度考虑。旅游体验活动可以满足游客需求(与好奇心),感知特色文化;提高景地知名度,扩大游客需求;丰富旅游内容,促进消费。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专题

专题四 解析几何专题 【命题趋向】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核心内容是直线和圆以及圆锥曲线.由于平面向量可以用坐标表示,因此以坐标为桥梁,可以使向量的有关运算与解析几何中的坐标运算产生联系,平面向量的引入为高考中解析几何试题的命制开拓了新的思路,为实现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解析几何问题着重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利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特点和性质.解析几何试题对运算求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解析几何试题的基本特点是淡化对图形性质的技巧性处理,关注解题方向的选择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适当关注与向量、解三角形、函数等知识的交汇,关注对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特殊与一般思想的考查,关注对整体处理问题的策略以及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等的考查.在高考试卷中该部分一般有1至2道小题有针对性地考查直线与圆、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和方法;一道综合解答题,以圆或圆锥曲线为依托,综合平面向量、解三角形、函数等综合考查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这道解答题往往是试卷的把关题之一. 【考点透析】解析几何的主要考点是:(1)直线与方程,重点是直线的斜率、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2)圆与方程,重点是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坐标法思想的初步应用;(3)圆锥曲线与方程,重点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 【例题解析】 题型1 直线与方程 例1 (2008高考安徽理8)若过点(4,0)A 的直线l 与曲线22(2)1x y -+=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33 D .(33 - 分析: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不大于其半径布列关于直线的斜率k 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解决. 解析:C 设直线方程为(4)y k x =-,即40kx y k --=,直线l 与曲线22(2)1 x y -+= 有公共点,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等于半径 1d =≤,得222141,3 k k k ≤+≤,选择C 点评:本题利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查运算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高考试卷中一般不单独考查直线与方程,而是把直线与方程与圆、圆锥曲线或其他知识交汇考查. 例2.(2009江苏泰州期末第10题)已知04,k <<直线1:2280l kx y k --+=和直线

《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题及答案(汇编)

《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番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序号后面。) 1、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季节性 B、可变性 C、价值的确定性 D、地域性 答案:C 2、下列关于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的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满足需要 B、环境限制 C、公平性 D、抑制大众旅游的发展 答案:D 3、下列关于会展旅游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团规模大 B、消费档次低 C、停留时间长 D、季节性不明显 答案:B 4、根据旅游活动的性质不同,旅游资源可分为[ ]。 A、有形的旅游资源和无形的旅游资源 B、现实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旅游资源 C、观赏型、运动型、休(疗)养型、娱乐型、特殊型旅游资源 D、场所吸引物、事件吸引物、其他吸引物 答案:C 5、下列属于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的是[ ]。 A、“中国十大名胜”评选 B、层次分析法 C、“三三六”评价法 D、黄辉实“六字标准”评价法 答案:B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6、主题公园 答案: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技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介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之间的边际旅游资源,是信息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和旅游活动空间。 7、次生形象 答案:游客有了旅游的动机并要去旅游时,有意识地收集有关各备选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比较选择形成的形象认识。 8、旅游市场调研

高三数学复习专题之一解析几何

高三数学复习专题之一 ----解析几何高考题目的分析 解析几何是历届高考的热点和重点,它的基本特点是数形结合,是代数、三角、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一般以四个小题、一个大题的结构出现,且大题往往是压轴题.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有如下特征: (1)考查直线的基本概念,求在不同条件下的直线方程,判定直线的位 置关系等题目,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2)中心对称与轴对称、充要条件多为基本题目; (3)考查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也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 现; (4)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等综合性试题,通常作为解答题形式出现,有一定难度.一般情况是:给出几何条件,求曲线(动点的轨迹)方程;或利用曲线方程来研究诸如几何量的计算、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最近(或最远)问题.但近几年的高考解析几何试题类型比较分散,每年都有不同.解题过程中的运算量有逐年降低的趋势,而解题过程中的思维量在增加.但万变不离其宗,常用的解题规律与技巧不变. 例①求圆锥曲线的有关轨迹方程时,要注意运用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 特别是圆的知识,便于简化运算和求解; ②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有关问题中,要注意韦达定理和判别式的运用; ③要注意圆锥曲线定义的活用. 另外,解析几何的解答题也常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出题,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重点考察数形结合、等价转换、分类讨论、逻辑推理等能力.解析几何常与函数、不等式等建立联系. . , ),0,1()3 ,)2 )1 , ,)0,(1:.122 222 22中点的轨迹方程求、为轴的端点为左准线的椭圆,其短为左焦点,以经过点设双曲线的方程;求双曲线截得的弦长为被直线若双曲线的值; 的离心率求双曲线为等边,且右焦点两点、与两条渐近线交于右准线的离心率为设双曲线例BF F B l F C C a e b b ax y C e C PQF F Q P l e b a b y a x C +=? ?>=-

旅游规划与开发 试卷A 答案及评分标准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2010-2011学年度第1学期期末考试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试卷A卷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4题,共20分) 1. 旅游地 存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以对客源市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为基础,形成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协调发展的旅游目的地。 2. 旅游产品 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在一定的地区上被生产或被开发出来供销售的物品或劳务总和。 3. 区域旅游 在旅游资源分布相对一致的空间内,以旅游中心地为依托,依据自然、地理、历史等条件和一定经济、社会条件,根据旅游者的需要,经过人工的开发和建设,形成有特色的旅游空间区域。 4. 旅游规划 在对旅游系统要素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系统的属性、特色和发展规律,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以综合协调旅游系统的总体布局、系统内部要素功能结构以及旅游系统与外部系统发展为目的的战略策划和具体实施。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5题,共40分) 1. 度假旅游产品的类型 1)城郊型(2分) 2)高山雪原型(1分) 3)海滨海岛型(2分) 4)温泉疗养型(1分) 5)内陆湖泊山水型(1分) 6)山川田园型(1分) 2. 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 1)领先定位(2分) 2)比附定位(2分) 3)逆向定位(2分) 4)空隙定位(1分) 5)重新定位(1分) 3.旅游资源的“三三六评价法” “三大价值”:历史文化、艺术欣赏、科学研究。(2分) “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2分) “六大条件”: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旅游资源容量、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条件、旅游开发投资条件、施工难易条件。(4分) 4. 旅游规划的意义 1)提高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必要手段(2分) 2)形成良好旅游目的地的有效途径(2分) 3)促进旅游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2分)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一、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 球 在 宇 宙 中 的 位 置 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主要成分是_氢___和 氦 ,表面温度为_6000K_,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核聚变 ;其能量以 电磁波 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减少 。 在宇 宙中的位置 不同级别 的天体系统 地球宇宙中的位置(自己描述) 太阳系的 普通行星 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比较 与其他行星结构特征比较 太阳系的特殊形星 (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地球上有液态水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周期为 11 年, 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1、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2、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磁暴”现象、3、出现极光、4、引起自然灾害。 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比较自转公转 逆

2、地球自转的意义 (1)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叫昏线,由夜入昼叫晨线。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0_____度。 如下图中,ab为昏线,bc为晨线 (2)时间计算:东加西减。(加减)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同一经度上,地方时相等)。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 4分钟。 例如:600E为10时,则800E为 11时20分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 15个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把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 1小时。 例如:本初子午线(中时区)为8时,则北京时间(东八区)为 16时,纽约(西五区)为 3时。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专题复习讲义(含答案解析)

二轮复习——解析几何 一.专题内容分析 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综合问题(椭圆或抛物线)及基本解答策略+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直线与圆+极坐标、参数方程+线性规划 二.解答策略与核心方法、核心思想 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解答策略: 核心量的选择: 常见的几何关系与几何特征的代数化: ①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 ②线段的长:弦长公式;解三角形 ③三角形面积: 2 1底×高,正弦定理面积公式 ④夹角:向量夹角;两角差正切;余弦定理;正弦定理面积公式 ⑤面积之比,线段之比:面积比转化为线段比,线段比转化为坐标差之比 ⑥三点共线:利用向量或相似转化为坐标差之比 ⑦垂直平分:两直线垂直的条件及中点坐标公式 ⑧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关于点,直线关于直线对称 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⑩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圆等图形的特征 代数运算:设参、消参 重视基本解题思路的归纳与整理但不要模式化,学会把不同类型的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形式.

三.典型例题分析 1.(海淀区2017.4)已知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且||4AB =,离心率为12 .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设点(4,0)Q , 若点P 在直线4x =上,直线BP 形APQM 为梯形?若存在,求出点P 解法1:(Ⅰ)椭圆C 的方程为22 143 x y +=. (Ⅱ)假设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APQM 为梯形. 由题可知,显然,AM PQ 不平行,所以AP 与MQ AP MQ k k =. 设点0(4,)P y ,11(,)M x y ,06 AP y k =,114MQ y k x = -, ∴ 01164y y x =-① ∴直线PB 方程为0(2)2 y y x =-, 由点M 在直线PB 上,则0 11(2)2 y y x = -② ①②联立,0 101(2) 264y x y x -=-,显然00y ≠,可解得11x =. 又由点M 在椭圆上,211143y + =,所以132y =±,即3 (1,)2 M ±, 将其代入①,解得03y =±,∴(4,3)P ±. 解法2:(Ⅰ)椭圆C 的方程为22 143 x y +=. (Ⅱ)假设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APQM 为梯形. 由题可知,显然,AM PQ 不平行,所以AP 与MQ 平行, AP MQ k k =, 显然直线AP 斜率存在,设直线AP 方程为(2)y k x =+. 由(2)4y k x x =+??=? ,所以6y k =,所以(4,6)P k ,又(2,0)B ,所以632PB k k k ==. ∴直线PB 方程为3(2)y k x =-,由22 3(2) 34120 y k x x y =-?? +-=?,消y , 得2222(121)484840k x k x k +-+-=.

旅游规划试卷A试题及答案

旅游规划试卷A试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旅游规划》试卷A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旅游规划与项目开发规划是相对的( C )的关系。 A.微观与宏观 B.整体与全局 C.宏观与微观 D.全局与整体 2.按( B )不同,旅游资源可以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A.利用角度 B.基本属性 C.吸引力级别 D.经营角度 3.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季节性 B、可变性 C、价值的确定性 D、地域性 4.根据旅游活动的性质不同,旅游资源可分为(C )。 A.有形的旅游资源和无形的旅游资源 B.现实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旅游资源 C.观赏型、运动型、休(疗)养型、娱乐型、特殊型旅游资源 D.场所吸引物、事件吸引物、其他吸引物 5.下列属于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的是( B )。 A.“中国十大名胜”评选 B.层次分析法 C.“三三六”评价法 D.黄辉实“六字标准”评价法 6.旅游区SWOT分析中的“W”是指旅游区的( B)。 A.优势 B.劣势 C.机会 D.挑战(威胁) 7.当旅游区SWOT分析结果为“劣势+机会”时,其正确的营销原则是( C )。 A.保守 B.进攻 C.争取 D.开拓 8.对旅游项目创意设计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的是[ D ]。 A.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 B.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 C.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备性 D.旅游规划者的水平、开发商的实力、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等

年我国大型旅游活动年的主题是( B)。 A.生态环境游 B.爱旅游,爱生活 C.中国民间艺术游 D.休闲度假游 10.下列选项属于形象导向模式关注的焦点是( C)。 A.本地旅游资源的可利用度 B.旅游产品的市场推广 C.旅游地的综合开发 D.满足不同旅游消费者的需要 11.环境生态容量的测定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C ) A.污染物的种类 B.自然净化时间 C.自然净化与吸收各种污染物的数量 D.人工处理能力 12.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的环境调查内容的是(C ) A.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B.旅游资源规划现状 C.地质地貌条件 D.旅游资源规模 二、填空题 1.旅游资源的调查可分为概查、普查、详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类型。 2.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包括了对旅游者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3.从时间序列上看,旅游区主题形象按形成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形象,即原生形象阶段、次生 形象阶段和复合形象阶段阶段。 4.在“三区结构布局”的区域旅游空间布局模式中,服务区处在最外层。 5.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总体原则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 6.由于资源导向模式的局限性,使得地理学学的一些相关理论成为旅游规划与开发初级阶段惟一 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7.在以市场导向模式为指导的旅游规划与开发中,旅游规划者的思路不是有什么旅游资源便开发什 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便开发什么。 8.在生态旅游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旅游区的___文化____和____生态____,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9.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评估中要遵循的原则有:客观公正的原则、科学实际的原则、全面系统的原则、适度超前的原则、力求定量的原则、可持续性原则。 10.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的三个特点:____系统系_______、综合性和__科学性____。 11.世界上最早进行旅游规划工作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____夏威夷______规划。

(完整)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方法

高考专题:解析几何常规题型及方法 A:常规题型方面 (1)中点弦问题 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消去四个参数。 典型例题 给定双曲线x y 2 2 2 1-=。过A (2,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 1 及P 2,求线段P 1P 2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分析:设P x y 111(,),P x y 222(,)代入方程得x y 1 2 1221-=,x y 22 22 2 1-=。 两式相减得 ()()()()x x x x y y y y 121212121 2 0+-- +-=。 又设中点P (x,y ),将x x x 122+=,y y y 122+=代入,当x x 12≠时得 22201212x y y y x x - --=·。 又k y y x x y x = --=--12121 2 , 代入得2402 2 x y x y --+=。 当弦P P 12斜率不存在时,其中点P (2,0)的坐标也满足上述方程。 因此所求轨迹方程是2402 2 x y x y --+= 说明:本题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必须单独考虑斜率不存在时的情况。 (2)焦点三角形问题 椭圆或双曲线上一点P ,与两个焦点F 1、F 2构成的三角形问题,常用正、余弦定理搭桥。 典型例题 设P(x,y)为椭圆x a y b 222 21+=上任一点,F c 10(,)-,F c 20(,)为焦点,∠=PF F 12α,∠=PF F 21β。 (1)求证离心率β αβαsin sin ) sin(++= e ; (2)求|||PF PF 13 23 +的最值。

旅游规划与开发题库

C?旅游供给C?控制性详细规划C.综合效益原则D.旅游市场 D ?修建性详细规划D.系统开发原则 D .旅游市场的开拓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名词解释 1、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 撑与保障子系统 4个部分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 2、旅游规划: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 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3、旅游开发:一般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 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二、判断题 1、旅游规划中的旅游系统是指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旅游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3、旅游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开发旅游产品。 4、具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应尽可能加以开发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 5、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可以为旅游地带来良好的“4E”效应。 三、选择题 1、旅游系统的经济结构不包括________ 。 A. 旅游需求 B.旅游通道 2、按照规划的深度要求分类不包括________ A.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B.旅游专题规划 3、下列旅游开发的原则错误的是________ 。 A.注重保护原则 B.项目导向原则 4、旅游开发的内容不包括________ 。 A.旅游资源的开发利 B.旅游地的交通安排C?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简答题 1、简述旅游规划的功能。 2、简述旅游规划的编制步骤。 五、论述题 1、论述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及各主体间利益平衡与协调的途径。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竞争力: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占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并以其为基础创造更具竞争优势的生产 要素和生产环境,向市场提供高效用度和满意度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较高收益的能力。 2、旅游生命周期 3、旅游人类学:就是借用人类学的学理依据、知识谱系、视野、方法和手段对旅游活动进行调查 和研究。 4、虚拟现实技术:使用计算机模拟的三维环境对现场真实环境进行仿真,用户可以走进这 个环境,可以控制浏览方向,并操纵场景中的对象进行人机交互。(特性:沉浸、交互、想像) 二、判断题 1、区位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到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直到目前的产业市场区位论的 历程。 2、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就是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业的社会容量、经济容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后习题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后习 题

1、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吸引游客前往游览的和明确划定的区域范围,能满足游客等旅游需求,并能提供必要的各种附属设施和服务的旅游经营场所。 2、旅游景区规划是旅游区规划的一种,是指为了旅游景区,使其具有旅游接待等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部署和具体安排。 3、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4、旅游景区规划的技术路线有:;访谈;实地考察研究;资料收集;对比分析;相关的数学方法,如运筹学、系统力学、数理统计、矩阵分析等;投入产出分析。 5、环境调查包括和两大部分。 6、旅游资源的评价原则有客观实际原则、、全面系统原 则、、和。 7、市场调查的抽样方法有和。 8、旅游景区规划图件的主要内容包括景区背景要素、、旅游交通要素和。 9、旅游景区的区位定位理论来自于地理学中的区位论,主要是说明和探讨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分布和区位的影响,研究生产力空间组织的一种学说,是、经济地理位置和在空间地域上的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其中又着重于经济地理位置的研究。 10、景区功能的布局,根据不同的尺度可以划分为、、 三个层次。 11、旅游景区交通规划,应分为、两个方面内容。

12、是指以游憩中心地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门槛人口和吸引范围的游客活动中心,这里不仅要有旅游资源、游憩设施、游憩活动较集中的区位,更要求有较大的游客流量。 13、自导式解说一般是由书面材料、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语音等无生命设施、设备向游客提供、的信息服务。 14、从供给的角度,旅游景区产品是指向景区旅游经营者凭借、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从需求的角度,旅游景区产品就是游客在景区获得的。 15、传统的旅游产品包括:观光旅游、、商务旅游、度假旅游和社会旅游等五类。 16、森林公园道路的内部干线路基宽度一般按 m进行设计,支线路基宽度一般按 m进行设计,人行道宽度一般按 m进行设计。 17.旅游景区形象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公众(包括旅游者)通过心理感觉和知觉感知,在头脑和记忆里形成的关于对旅游地或景区的各种、的一种整体性的评价。 18.结合地理文脉和空间层次,是景区形象设计成败的关键。 19. 旅游景区形象形成的基本要素主要指景区的综合特征或特色、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 20. 旅游景区营销就是从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开发商的角度出发,区分、确 定,建立景区产品与市场之间的关联系统,保持并增加景区产品 的。 21.旅游景区营销的目的在于,开发或扩大。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知识 点总结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0 7. 直线和圆的方程 知识要点 一、直线方程. 1. 直线的倾斜角: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其中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其倾斜角为0,故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 )0(1800παα ≤≤. 注:①当 90=α或12x x =时,直线l 垂直于x 轴,它的斜率不存在. ②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惟一的倾斜角,除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不存在斜率外,其余每一条直线都有惟一的斜率,并且当直线的斜率一定时,其倾斜角也对应确定. 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斜切式. 特别地,当直线经过两点),0(),0,(b a ,即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0,0(,≠≠b a b a 时,直线方程是:1=+b y a x . 注:若23 2--=x y 是一直线的方程,则这条直线的方程是23 2--=x y ,但若 )0(23 2 ≥-- =x x y 则不是这条线. 附:直线系:对于直线的斜截式方程b kx y +=,当b k ,均为确定的数值时,它表示一条确定的直线,如果b k ,变化时,对应的直线也会变化.①当b 为定植,k 变化时,它们表示过定点(0,b )的直线束.②当k 为定值,b 变化时,它们表示一组平行直线. 3. ⑴两条直线平行: 1l ∥212k k l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①1l 和2l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②在1l 和2l 的斜 率都存在的前提下得到的. 因此,应特别注意,抽掉或忽视其中任一个“前提”都会导致结论的错误. (一般的结论是:对于两条直线21,l l ,它们在y 轴上的纵截距是21,b b ,则 1l ∥212k k l =?,且21b b ≠或21,l l 的斜率均不存在,即2121A B B A =是平行的必要不充分条 件,且21C C ≠)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1旅游规划概述教案 湘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1旅游规划概述教案湘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繁荣等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 2.了解旅游规划的作用。 3.了解旅游规划的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统计图表资料的阅读、分析,认识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培养统计资料的分析、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认识旅游规划的作用,培养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规划案例对比了解旅游规划的两种类型的差别,直观理解两类规划的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的认识,体会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的蓬勃生机,及我国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迫切性,产生对旅游地理学习的热情。 2.通过对旅游规划作用的理解,体会科学规划产业发展行为的重要性,培养科学观。 3.通过旅游业发展的利弊得失的比较,培养辩证唯物观。 [教学重点] 1. 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2. 旅游规划的作用 [教学难点] 旅游规划类型 [教学媒体与教具] 利用案例分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局势也日趋稳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旅游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在推动旅游业蓬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繁荣的同时,对旅游景观乃至生态环境构成了沉重的压力。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旅游业? 【板书】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 一、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阅读】阅读表“旅游业的作用”以及课本第61页材料“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繁荣”,说明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旅游规划与开发练习题

练习题 (本练习题涵盖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个方面,供复习参考) 一、填空 1.旅游资源调查从其实践的程序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2. 旅游区空间开发的“三区结构模式”中的三区分别是 3. 分析开发地区位状况主要从方面分析 4、旅游项目的更新与创新,都必须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 6.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组合战略中,4P理论的组合要素包括:_____、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 7.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是一个由三大要素组成的有机体系。其中旅游区的发展目标是根本性的决定因素,是实质性主体;旅游区的功能定位则是由发展目标决定的内在功能;旅游区_____是发展目标的外在表现。 8、根据旅游者的来源地不同可以将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分为_____客源市场、_____客源市场和_____客源市场。 9.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包括建设施工条件、区位条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旅游形象制胜战略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根据旅游规划与开发效益产生的效果,旅游开发的效益评估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旅游资源所处的社会环境指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对________的态度等内容。 13.旅游系统的经济结构可以简单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来描述。 14.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是分别对、旅游功能、_等三方面加以设计 15、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分区原则包括:突出分区的原则、、协调功能分区原则、、保护旅游环境原则。 16.有人预测,主题公园将与_、等并列为21世纪的三大新兴旅游消费增长点。 17、.对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环境产生影响的区位因素包括 18、按属性组合分类,根据旅游者的行为和意愿特征,旅游线路大致可分为 19、旅游资源概查以_为主,主要目的是确定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分布和_。 20、所谓市场范围上限就是由旅游地的、社会容量、经济容量以及生态容量四者共同决定的客源市场范围或接待游客数量,但是上限值不能超过上述四个变量中的。 21、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不确定分析主要包括、、以及概率分析 22、生态环境保障体系规划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其二是。

高三数学 平面解析几何

平面解析几何(附高考预测)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重点知识回顾 1.直线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直线的的斜率为k ,倾斜角为α,它们的关系为:k =tan α; 若A(x 1,y 1),B(x 2,y 2),则1 212x x y y K AB --= 。 (2) .直线的方程

a.点斜式:)(11x x k y y -=-; b.斜截式:b kx y +=; c.两点式:121121x x x x y y y y --=--; d.截距式:1=+b y a x ; e.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1l ,2l 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相交(有 且只有一个公共点);重合(有无数个公共点).在这三种位置关系中,我们重点研究平行与相交。 若直线1l 、2l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则 1l ∥2l ?1k =2k ,1l ⊥2l ?1k ·2k =-1。 (4)点、直线之间的距离 点A (x 0,y 0)到直线0=++C By Ax 的距离为:d= 2200||B A C By Ax +++。 两点之间的距离:|AB|=212212)()y y x x -+-( 2. 圆 (1)圆方程的三种形式 标准式:222)()(r b y a x =-+-,其中点(a ,b )为圆心,r>0,r 为半径,圆的标准方程中有三个待定系数,使用该方程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方便地看出圆的圆心坐标与半径的大小. 一般式:022=++++F Ey Dx y x ,其中?? ? ??--22E D ,为圆心F E D 42 122-+为半径,,圆的一般方程中也有三个待定系数,即D 、E 、F .若已知条件中没有直接给出圆心的坐标(如题目为:已知一 个圆经过三个点,求圆的方程),则往往使用圆的一般方程求圆方程. 参数式:以原点为圆心、 r 为半径的圆的参数方程是???==θθsin ,cos r y r x (其中θ为参数).

旅游规划试题3

莆田学院2005—2006学年 第一学期旅游管理专业(本科)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期未试卷(A)2006/01/15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旅游人类学 3.会展旅游 4.门槛分析(Threshold Analysis)方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旅游区形象定位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历史形象、本底形象、市场感知形象等。 2.旅游项目策划时不一定要与周边地区形成差异,同质的项目一样可以共存。 3.形象导向是一个综合性的导向模式,它需要以旅游区整体实力的提升为依托。 4.盈亏平衡分析是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方法的一种。 5.规划可行性分析主要考虑经济因素,即只要旅游区有利润可图就可以开发。 6.乘数效应表明了旅游具有的强大产业关联性和经济社会效益。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你是如何理解增长极理论及其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2.简述区域主题旅游形象及其特征。 3.简述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内容。 4.旅游规划对当地社会有什么影响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试列举出几种典型的旅游功能分区的空间布局模式。五、资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根据上表说明旅游规划的导向模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参考答案(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旅游人类学就是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团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学科。 即扶贫旅游,也就是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旅游。它与一般旅游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一般的旅游开发中,投资者、经营者(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景点)的经济利益是被放置在第一位的,一切都围绕着投资者、经营者的利益在运转。而在扶贫旅游的规划与开发中,其开发的目标被转化为:使得贫困人口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并且注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机会的发展,所以扶贫旅游规划和开发的目的在于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现状。 3.会展旅游的概念可以描述为: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旅游观光,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以此带动交通、旅游、商业、餐饮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 4.门槛分析(Threshold Analysis)方法是由波兰的区域和城市规划专家B.马列士于1963年在其著作《城市建设经济》中正式提出。该方法最初应用形式是城市发展门槛分析,是综合评价城市发展可能的综合规划方法。1968年,B.马列士在南斯拉夫南亚德里亚地区的规划中首次将门槛分析方法直接应用于旅游开发。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增长极”这个概念是建立在经济空间上的,经济空间是不平衡的,其发展中存在着极化作用,即经济空间中会存在一些中心(或极),这些中心(或极)的作用就类似于磁铁的磁极。区域增长极即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资金、物资、能量、信息、人才会逐渐聚集到少数条件优越的区域,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区域的增长极。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有如下的应用形式:(1)点轴开发理论。该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在具体区域开发时的应用,它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国民经济看成是由点和轴所组成的空间理论形式。其中,点即增长极,轴即区域内的交通干线。(2)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是已有点轴开发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间、各级点轴系统之间,特别是重点点轴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使经济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后者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 2.区域主题形象可以归纳为:某一区域内对外公众对旅游区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它是旅游区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理性再现。区域旅游形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它由三个维度构成:功能—心理维;实征—幻想维;泛征—特征维。区域主题旅游形象表现为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解析几何(解析版)

数 学 H 单元 解析几何 H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 6.,,[2014·福建卷] 已知直线l 过圆x 2+(y -3)2=4的圆心,且与直线x +y +1=0垂直,则l 的方程是( ) A .x +y -2=0 B .x -y =2=0 C .x +y -3=0 D .x -y +3=0 6.D [解析] 由直线l 与直线x +y +1=0垂直,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y +m =0. 又直线l 过圆x 2+(y -3)2=4的圆心(0,3),则m =3,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x -y +3=0,故选D. 20.、、[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 已知点P (2,2),圆C :x 2+y 2-8y =0,过点P 的动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O 为坐标原点. (1)求M 的轨迹方程; (2)当|OP |=|OM |时,求l 的方程及△POM 的面积. 20.解:(1)圆C 的方程可化为x 2+(y -4)2=16, 所以圆心为C (0,4),半径为4. 设M (x ,y ),则CM =(x ,y -4),MP =(2-x ,2-y ). 由题设知CM ·MP =0,故x (2-x )+(y -4)(2-y )=0,即(x -1)2+(y -3)2=2. 由于点P 在圆C 的内部,所以M 的轨迹方程是(x -1)2+(y -3)2=2. (2)由(1)可知M 的轨迹是以点N (1,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由于|OP |=|OM |,故O 在线段PM 的垂直平分线上,又P 在圆N 上,从而ON ⊥PM . 因为ON 的斜率为3,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1 3, 故l 的方程为y =-13x +8 3 . 又|OM |=|OP |=2 2,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410 5 , 故|PM |=4105,所以△POM 的面积为16 5 . 21.、、、[2014·重庆卷] 如图1-5,设椭圆x 2a 2+y 2 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 F 2,点D 在椭圆上,DF 1⊥F 1F 2,|F 1F 2||DF 1|=22,△DF 1F 2的面积为2 2 . (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 (2)是否存在圆心在y 轴上的圆,使圆在x 轴的上方与椭圆有两个交点,且圆在这两个交点处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并分别过不同的焦点?若存在,求出圆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解:(1)设F 1(-c ,0),F 2(c ,0),其中c 2 =a 2-b 2.

旅游规划与开发试题和答案1

导论 一、名词解释20′ 1、现代旅游 2、旅游业 3、区域规划 4、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支撑体系 二、判断题15′ 1、1841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通济隆旅行社(Thomas Cook & Son Ltd.)的成立标志着近代旅游的诞生。 2、人们通常认为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3、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综合性规划,因此对于其它的各类和各级的规划均具有约束性,其它规划的制定都应该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 4、旅游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开发旅游产品。 5、具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应尽可能加以开发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 三、简答题20′ 1、简要说明近代旅游的发展所具有的特征。 2、制定旅游规划目标体系的原则有哪些。 四、资料分析题15′ 试以下图为依据,说明旅游规划与其他类型规划的关系。

五、论述题30′ 1、试论述工业革命对旅游的推动作用。 2、试论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方法体系。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一、名词解释20′ 1、旅游资源 2、旅游规划 3、旅游开发 4、旅游专题规划 二、判断题15′ 1、旅游资源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2、旅游资源应按照能体现其最大经济价值的方式来开发。 3、旅游开发的取向选择与旅游资源本身的“可塑性”有关,也与旅游市场的需求有关。 4、旅游资源的评估主要是对其自然条件和可进入性条件的评估。 5、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可以为旅游地带来良好的“4E”效应。 三、简答题20′ 1、简要介绍旅游资源的特征。 2、简要说明旅游开发的步骤 3、简要说明旅游规划的特点。 4、旅游规划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四、资料分析题15′ 试以下图为依据,说明旅游规划的内容有哪些。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技巧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技巧 解析几何是现在高考中区分中上层学生数学成绩的一个关键考点。能顺利解答解析几何题是数学分数跃上新台阶的重要条件。在解决此类问题时的要点主要有:用运动观点看待条件;挖掘出其中隐含的几何量之间关系;用代数语言(通常即是方程或不等式)翻译几何量之间关系;注意根据题设条件分类讨论。其中对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何选择变量和合理的运算路径上。三种运算:坐标、向量和运用几何性质推理,如何选择?依据的不是必然的逻辑推理,而是根据经验获得的合情推理。 解析几何的学科特征是“算”,它的第一步是把几何条件转化为代数语言,转换的桥梁大致有三类:①与线段长度有关,用距离公式;②与线段比有关的用向量、坐标之间关系转换;③与角度有关用斜率或用向量夹角公式处理。一经转化,解析几何问题就转化为方程或函数问题。如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解方程组,求代数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等等。 常见翻译方法: 距离问题:距离公式212212)()(||y y x x AB -+-= 几个特殊转换技巧: ①若一条直线上有若干点,如D C B A ,,,等,它们之间距离存在比例关系,如满足条件,||||||2BC CD AB =?则可根据它们分别在两坐标轴之间距离关系,利用平行直线分线段成比例之关系转换为坐标关系:,)(||||2C B D C B A x x x x x x -=-?-当然也可转化为向量关系再转换为坐标关系等。 ②利用向量求距离。 ③角度问题:若条件表述为所目标角A 是钝角、直角或锐角,则用向量转化为简洁,即AC AB ?的值分别是小于零、等于零或大于零。一般角度问题转化为向量夹角公式即:| |||cos b a ?= θ④面积问题:主要是三角形面积公式:在OAB ?中(O 是原点) )2 ())()((21sin 21c b a p c p b p a p p ah C ab S O ++=---=== ||2 1A B B A y x y x -== ⑤特殊地,若三角形中有某条线段是定值,则可把三角形分解为两个三角形来分别求面积。如椭圆12 2=+b 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21F F 过左焦点直线交椭圆于),,(11y x A ),,(22y x B 则|||)||(|||2 121212121212y y c y y F F S S S F BF F AF ABF -=+=+=??? ⑥三点共线问题:一般来说,可直接写出过其中两点的直线方程,再把另一点的坐标代入即可,但在具体问题中,用两点之间斜率相等(有时是用向量共线,可不用讨论斜率存在情况)更合适。 最后,针对广东高考命题特点,请同学们记住一句话:心中有数,不如心中有图,心中有图,不如会用图。 【例题训练】 1.(本小题满分14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