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专业代码:095112)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是与农业相关领域(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信息化人才。

2、培养要求

(1)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管理工作的能力,能独立担负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相关工作。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三、培养方式

采用校内课程学习、校外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建立适合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特征的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

实践环节是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内容,鼓励研究生到农业信息化机构、企业实习,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农业实践研究,顶岗实践不少于6个月,实践课题研究不少于6个月,其中校外专业实践安排在第三学期,实践课题研究不计学分,须提交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学院对学生实践课题研究情况和总结报告进行检查及考评。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硕士生的指导教师由学术水平较高,在研究工作中有一定成就的教授、副教授担任,鼓励由具有实践经验及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指导小组应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2)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4)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四、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本领域农业推广硕士课程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数不少于33学分。课程设置参见课程设置表。

五、中期考核

1、考核内容:研究生中期考核要求认真填写《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学院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科研和教学能力等各个培养环节进行全面、综合测评。

(1)政治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评定:研究生要认真做思想小结,并认真填写好中期考核表的自我总结。

(2)对课程成绩、完成学分情况进行审核。

(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中期考核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开题,并由各指导组统一组织学生做开题报告,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须认真填写《研究生开题报告审核表》。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背景知识和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两方面内容,并进行详细答辩。开题报告主要考察学生对研究背景知识和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的了解,同时考察学生的文献综述能力,采用口头报告(10-15分钟)和书面报告结合形式。开题第一次未通过,允许1-2月内再进行一次,仍未通过者,按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2、中期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的4、5月份进行。

3、考核程序:以专业为单位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由研究生导师、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组成。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学习态度、课程成绩及所修学分情况、论文进展情况、科研和教学能力、学术道德等方面进行审核和评定。学习成绩优良,达到考核内容要求的,进入硕士论文写作阶段;学习成绩较差,未达到考核内容要求的,不得申请硕士学位。分管研究生的院长全面负责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考核小组将考核意见及有关材料一并报送至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由学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审核通过。在规定时间内未按时完成中期考核者,按考核不合格处理。

六、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论文的选题应直接来源于本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论文选题应有一定难度、理论联系实际、先进性和足够的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农村与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设计或调研报告。

2、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

七、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授予遵照“河南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

指导教师和院学位委员会要在答辩前对相关材料认真审核,主要材料包括:(1)成绩单;(2)参加学术活动情况;(3)参加专业实践环节情况;(4)至少提交一篇工程报告、技术方案或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在本专业权威期刊发表或录用。其中工程报告、技术方案、学术论文内容均须符合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以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学位申请者为独著、第一作者或除导师以外第一作者。

对不符合授予学位条件的研究生,根据情况可建议其延长学习时间。

八、其他说明

1. 硕士研究生如果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且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学位,但取得的科研成果未达到学院要求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做出同意毕业、暂缓授予学位的决定,待科研成果达到要求后,再决定授予学位。

2. 硕士研究生如果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因论文水平或其他原因不建议授予学位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做出是否同意先毕业的决定,硕士研究

人机工程学数据总集

一人体工程学和常用室内尺寸 人体工程学是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知识,了解人体工程学可以使装修设计尺寸更符合人们的曰常行为和需要。 人体工程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人体尺度*人体行为区域*常用家具设备尺寸*建筑尺度规范*视觉心理和空间 一、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即人体在室内完成各种动作时的活动范围。设计人员要根据人体尺度来确定门的高宽度、踏步的高宽度、窗台阳台的高度、家具的尺寸及间距、楼梯平台、家内净高等室内心尺寸。常用的室内尺寸如下: 支撑墙体:厚度0.24m 室内隔墙断墙体:厚度0.12m 大门:门高2.0~2.4m,门宽0.90~0.95m 室内门:高1.9~2.0m左右、宽0.8~0.9m门套厚度0.1m 厕所、厨房门:宽0.8~0.9m、高1.9~2.0m 室内窗:高1.0m 左右窗台距地面高度0.9~1.0m 室外窗:高1.5m 窗台距地面高度1.0m 玄关:宽1.0m、墙厚0.24m 阳台:宽1.4~1.6m、长3.0~4.0m(一般与客厅的长度相同) 踏步:高0.15~0.16m、长0.99~1.15m、宽0.25m;扶手宽0.01m、扶手间距0.02m、中间的休息平台宽1.0m。 二、常用家具尺寸; 卧室: 单人床:宽0.9m、1.05m、1.2m;长1.8m、1.86m、2.0m、2.1m;高0.35m~0.45m。 双人床:宽1.35m、1.5m、1.8m,长、高同上。 圆床:直径1.86m、2.125m 、2.424m。 矮柜:厚度0.35~0.45m、柜门宽度0.3~0.6m、高度0.6m。 衣柜:厚度0.6~0.65m、柜门宽度0.4~0.65m、高度2.0~2.2m。 客厅: 沙发:厚度0.8~0.9m、坐位高0.35~0.42m、背高0.7~0.9m。 单人式:长0.8~0.9m 双人式:长1.26~1.50m 三人式:长1.75~1.96m 四人式:长2.32~2.52m 茶几:

农业信息化技术试题样本

当代农业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注:所有答案都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农业信息技术》(李军主编)一书上,请自己看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信息技术:是指获取、解决、传递、存储、使用信息技术,是可以扩展人们信息功能技术。 2.信息采集技术:信息采集技术指能有效地扩展人类感觉器官感知域、敏捷度、辨别力和作用范畴技术,涉及传感、测量、辨认和遥感遥测技术等,但当前广泛使用重要是传感技术、遥测技术、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 3.信息传递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也称通信技术,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延伸,涉及数字程控互换技术,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光纤通讯、数字移动通信、卫星通讯、信息高速公路等,用于迅速、精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4.信息解决技术:信息解决技术就是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播网,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特性辨认,信息与互换码之间转换,信息整顿、加工、生成,以及运用数据库、知识库实现信息存储和积累技术。 5.信息控制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功能是依照输入指令信息(决策信息)对外部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实行干预,是效应器官功能扩展延伸。重要涉及显现技术、人机接口技术、遥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6.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贮、传递、解决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征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技术总称。 7.农田气候:农田气候普通指距农田地面几米内空间气候,是各种动物、植物和微 生物赖以生存空间气候。 8.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指在采用各种材料建成、具备一定温度和其他环境因子调控设施半封闭式空间里进行农业生产办法,分为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两大类。

农业信息化课程论文

农业信息化课程论文-计科1201班-刘怡然-10 遥感技术在农作物估产中的应用摘要:遥感估产是基于作物特有的波谱反射特征,利用遥感手段对作物产量进行监测预报的一种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传统的统计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客观、动态、快速、精准地获得农作物长势、产量等信息。遥感技术必须与其它工具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估产。本文主要研究了遥感技术在农作物估产中的应用,先介绍了遥感估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几种与遥感技术结合的估产模型的优劣;然后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例,介绍了两种遥感估产模型;最后,分析了现有遥感估产存在的问题和遥感估产的发展方向,为遥感估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关键字:遥感技术,农业,估产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Estimating Crop Yield Abstract Estimating crop yield by remote sensing is a technology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crop yield by remote sensing based on specific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crop. It

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it can acquire growing and yield information of crops in a object,dynamic,fast and accurate way. To estimating crop yield better,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must be combined with other technologies.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estimating crop yield is introduced. To begin with,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crop yield by remote sensing are mentioned, then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he estimating models integrated into remote sensing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 are statemented, which proposed direction and thoughts for next researches.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Agriculture,Yield Estimation 1 农业信息化课程论文-计科1201班-刘怡然-10 目录 1引言--------------------------------------------------------------3 2遥感估产的原理和方法----------------------------------------------3 2.1基

人机工程学考试重点笔记

一、 1、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 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2、学科命名:美国——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 、人的因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西欧(常用)——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 。日本——人间 工学。国内——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3、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以及特点: a 、 经验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的是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热力学等工 程技术方面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 人适应于机器。 b 、 科学人机工程学: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 于人。 c 、 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方向: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 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 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4、学科的研究方法: a 、观察分析法 ,b 、实测法,c 、实验法,d 、模拟和模型实验 法,e 、计算机数值仿真法。 5、人体测量学也是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 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 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6、人机工程学范围内的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即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的 测量数据。人体构造上的尺寸是指静态尺寸;人体功能上的尺寸是指动态尺寸,包 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在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 7、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有:a 、普通测量法,b 、摄像法,c 、三维数字化人体测量法。 8、测量基准面:a 、正中矢状面(左右),b 、冠状面(前后),c 、横断面(上下 面),d 、眼耳平面(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得横断面) 9、均值: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该值为平均值,简称均值。 ∑==n i i x n x 11

农业信息技术整理讲解学习

农业信息技术整理

信息农业技术 ——考点整理考题题型: 名词解释(10*3)选择(10*2)简答(5*6)论述(2*10) 重点部分: 第一章 信息农业的定义:以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农业生产活动信息为对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农业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存储、传输等具有明确时空尺度和定位含义的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研究和解决农业税呢过禅活动信息变化规律的科学。 信息农业的内涵:由理论基础、关键技术、应用系统三方面组成。 理论基础:涉及到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生态学、土壤学、农学等多个领域理论知识。 关键技术体系:包括农业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模拟和信息控制这四个主要方面。 应用系统:以农业信息学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应用领域为服务对象、以农业信息为主线,定量描述农业系统与环境资源、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智能化、信息化,并广泛应用于如设计生产方案、实施精确管理等多个农业产业领域。 信息农业的关键技术: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监测、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人工智能、农业管理决策、农业信息服务 国际上著名的生长模型: 美国的CERES系列模型、荷兰的SUCROS模型和澳大利亚的APSIM模型 第二章 数据与信息的定义与区别: 数据: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信息: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就称为信息 区别:数据只有对实体产生影响时才能称为信息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存储数据、建立并维护数据结构、允许多个用户并发访问、加强安全性和保密性、允许提取和操作已存储的数据、实现数据录入和数据加载,提供对指定数据快速提取的高校索引机制、通过备份和恢复过程保证数据免遭丢失。 关系型数据库的定义: 由二维表显示关系,一行是一个元组,一列是一种属性,包括主码、域、分量和关系模式,以这样的模式存储数据集合的计算机系统被称为关系型数据库。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 Microsoft Access、Oracle、My SQL、Microsoft SQL Server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个强大的通用关系数据库语言。 SQL功能:利用SQL,我们可以在属性数据库中方便地实现属性信息的复合条件查询,筛选出满足条件的空间对象的标识值,再到图形数据库中根据标识值检索到该空间对象。 第三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简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系统软件、系统硬件、地理空间数据、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数据输入功能数据编辑功能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 数据查询检索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输出功能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地图是GIS的一个数据源,是地理数据的传统描述形式,不仅含有实体的类别和属性,而且含有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空间尺度对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影响:

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1. 智慧农业概念定义: 智慧农业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 托普云农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2.国内智慧农业建设现状: (1)智慧农业政策方面 我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等政策,全力支持"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的发展。 最新发布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透露,物联网技术有望在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获得农业部和财政部资金补贴。并先行先试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

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将据悉,按照《规划》要求,今后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具体指标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等。 (2)托普云农智慧农业在技术方面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目前,RFID 电子标签、远程监控系统、无线传感器监测、二维码等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应用到了智慧农业建设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效率、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了智慧农业的建设步伐。 (3)托普云农智慧农业在应用方面 目前,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采集农业生产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使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并可远程控制。 3. 托普云农智慧农业的建设内容: (1)智慧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 企业信息门户: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的及时传送和内部、外部的直接交流,但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雇员之间、与合作伙伴和顾客之间都需要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EIP是一个将企业所有应用和数据集成到一个

人机工程学习题

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论(习题) 1、简述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答:国际人机工程学会(IEA)对人机工程学所下的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在工作、家庭生活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本书认为:人机工程学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研究人、机、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优化人—机—环境系统的一门学科。 2、举出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人机工程学相关的例子 答:兵器握柄的形状、弓箭的制作和使用、掘土工具“耒”、鼠标的形状、某些高档的椅子、人机信息界面设计、工作台椅设计、各种工具的设计等等。 3、说出人机工程学科常见的名称 答:美国:Human Engineering;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人类工程学或人类因素工程学。 欧洲:Ergonomics 人类工程学或工效学。 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采纳, 本义:劳动的规律。工程心里学(前苏联);人间工学(日本) 我国:人机工程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宜人学、人的因素等。 4、简要地说明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1)人体特性的研究:主要研究在工业设计中与人体有关的问题。 2)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主要研究如何设计合适的环境及信息传递装置,使人可以舒适高效的工作。 3)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主要研究从长远利益出发,如何设计环境及进行安全保护以保证人在长期工作下健康不受影响,事故危险性最小。 4)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人机系统工作效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的总体设计,即在整体上使“机”与人体相适应,解决好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和机器之间信息交流的问题可,使二者取长补短,各尽所长。 5)人机工程学发展动向的研究 5、人机工程学发展动向的研究 1. 观察法可借助摄影或录象 2. 实测法借助仪器进行实际测量 3. 实验法在实验室或作业现场进行多次反复观测。 4. 模拟和模型试验法 5. 计算机数值仿真法 6. 分析法(HoneyWell亨利威尔) 7. 调查研究法:各种调查研究的方法(抽样/询问/问卷)注重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性 可靠性(一致性):重复实验时,结果应一致. 有效性:测试结果能真实反映所评价的内容. 6、讲述人机工程学发展的4个阶段

农业信息技术知识点

农业信息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1、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处理、传递、存储、使用信息的技术,是能够扩展人们的信息助能的技术。 2、信息技术包括哪四部分? 分别对应人体信息器官的哪些功能? 信息采集技术: 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感知功能 信息传递技术: 传导神经网络对信息的传递功能 信息处理技术: 思维器官对信息识别、转换、加工、储存、再生的功能 信息控制技术: 效应器官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实施干预的功能 3、什么是智慧地球? 简单地讲,智慧地球就是把互联网和物联网结合起来,具体来讲,智慧地球是把各类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家用电器等各种物品中,并且被普遍连接而形成“物联 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来处理所有网络数据,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治,实时管理和控制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以更加智慧、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4、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ifcation,

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5、什么是云计算?其特点是什么? 云计算(loud computin)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方法和商业计算模型,也是一种IT 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用户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 特点: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及其廉价 5、什么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农业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或agricltural information echnology,AIT) 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它是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发展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支,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途径。 作用:农业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科学推广和技术推广提供了新的思

现代农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现代农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摘要:信息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作者从现代农业的信息化特征出发,详细论证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指出了现代信息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经济;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网络技术飞速更新,全球经济正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手段已经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正带动着其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1]。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的高度整合与共享是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重视农业信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唯一出路。而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发挥农业信息的资源优势,是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信息农业之路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国际贸易地位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社会各界越来越认识到农业信息的重要性,各地政府都把农业信息化当做当地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例如甘肃省在2011年5月初,智能大棚公共服务平台(1.0)已顺利上线,温室监控终端已确定了最终的产品形态并投入批量生产,产品电信资费套餐已正式在省内各电信营业厅接受用户受理,该产品已具备全省广泛推广和应用的条件。目前,首批产品已在甘肃临洮三易花卉基地、临夏市、康乐县、和政县、民勤县三雷镇中陶村示范园区、金昌市等地市县销售500套实施和部署,计划2011年在全省销售5 000~10 000套产品。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方面是在全省推广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的应用,另一方面是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物联网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应用,结合物联网射频技术与电信通讯技术相结合,在永靖县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实施自动卷帘技术、温室水、电控制、土壤含量监测、视频监控等一系列温室智能控制的农业信息化基础应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以上事例表明,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既有利于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更快、更多地获得国内外各种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 现代农业的信息化特征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最显著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信息资源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这其中就包括信息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2]。在信息化社会,生产力已由注重物质和劳动密集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向注重知识和信息密集的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在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只要建立一个小型局域信息网,把生产单位的各个生产环节连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使农业经营管理运行、农业基础设施的运转和农业技术的操作通过网络传递,全面实现自动化调节和控制。 现代农业信息化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农业经营管理网络化。信息网络是现

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专业代码:095112)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是与农业相关领域(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信息化人才。 2、培养要求 (1)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管理工作的能力,能独立担负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相关工作。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三、培养方式 采用校内课程学习、校外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建立适合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特征的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 实践环节是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内容,鼓励研究生到农业信息化机构、企业实习,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农业实践研究,顶岗实践不少于6个月,实践课题研究不少于6个月,其中校外专业实践安排在第三学期,实践课题研究不计学分,须提交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学院对学生实践课题研究情况和总结报告进行检查及考评。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XX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XX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对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积极作用,根据《XX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201X-201X)》、《XX省201X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X农信办〔201X〕6号)要求,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XX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绿色掘起、进位赶超,建设繁荣和谐魅力XX的奋斗目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着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1、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做好统筹规划,政策支持,资金奖补。鼓励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支持通讯部门发挥优势、共同参与、公平竞争,建立农村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的

长效机制。 2、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打破地区间和部门间的资源分割,推动网络互通、资源共享。抓好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书屋、党员远程教育点、基层农技推广中心和通讯服务站点等设施和人才资源的整合,推进乡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 3、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根据农村区域和产业布局,以及农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点,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丰富建设内容,切实发挥实效,避免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4、服务农民,注重实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根据市场情况、农民需求和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发展适农、惠农、助农信息产品,多形式、多渠道为农民提供有效地综合信息服务,提高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水平,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普惠广大农民。 三、总体目标 以农村信息化建设“六项工程”为主抓手,以“信息化乡镇”和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切入点,在巩固试点成果,总结其他地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201X年起,每年在全市选择部分乡镇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力争通过四年努力,到“十

安全人机工程学(习题库)

第一章概论 1.人机关系随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变化,请举例说明其变化及其特点。 2.如何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含义? 3. 阐述人机工程学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联系与区别 4. 举例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机系统的人、机及其结合面 5.请说明安全人机工程学在安全工程学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6.何为安全人机工程学?其任务与研究范围是什么? 第二章人体的人机学参数 1.为什么说人体测量参数是一切设计的基础? 2.人体测量数据如何处理? 3.使用人体数据的原则是什么? 4.手、脚作业域如何确定? 5.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有哪些? 6.作业椅与工作台如何确定合适? 7.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人体数据在工程中的应用? 第三章人的生理和心理及人体生物力学特性 1、何谓人的感觉适应性、感觉有效刺激及感觉相互作用,对上述特性的研究对安全工作有什么作用? 2、人的视觉、听觉各有哪些特征? 3、何谓人的反应时间?如何能缩短人的反应时间? 4、如何能提高人的信息处理能力? 5、何谓注意?有哪些特征? 6、由非理智行为而发生违章操作的心理因素有哪些表现? 7、如何应用能力的个体差异搞好安全工作? 8、色彩对人有哪些生理、心理影响?作业场所和工作面色彩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9、噪声对不同工作内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0、人体活动范围可分为哪几类?如何根据作业特点确定适宜的作业范围? 11、人体四肢操纵力有哪些特点?对操纵器布置有哪些影响? 12、在进行安全人机系统设计时,为了使动作速度、频率和准确性、灵活性很好的结合,必须遵循哪些规律? 13、影响人体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 14、何谓疲劳?疲劳形成的原因? 15、如何能减少或改善作业人员的疲劳? 第四章安全人机功能匹配 1、何为开环与闭环人机系统? 2.举例说明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 3.常见的机械事故有哪些? 4. 机器设备的本质安全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5. 机械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 6.何谓“人机功能分配”?为何要对人与机进行功能分配? 7. 人、机各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如何合理分配其功能? 8.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9.举例说明人机功能分配不当造成的危害。 10.举例说明人与机的不同特点。 第五章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与评价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邓晓栋 The Sand Trend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Deng Xiaodong 技术正在加快推广和应用。信息化浪潮席卷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our country'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全球,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领域的急剧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aspect - to expand 变革和加速发展,农业的信息化改造和应用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analysis, mainly 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升级,成为国际 studied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以 informatio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来,信息技术农业应用先后经过了计算机科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学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库开发、网络化、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the 精准农业等阶段,农业信息化开始逐步进入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新的发展历程。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世界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 to mak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can 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广 improve as soon as possible, make the 播、电话通讯及计算机科学计算阶段;第二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

农业信息化课程论文

遥感技术在农作物估产中的应用 摘要:遥感估产是基于作物特有的波谱反射特征,利用遥感手段对作物产量进行监测预报的一种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传统的统计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客观、动态、快速、精准地获得农作物长势、产量等信息。遥感技术必须与其它工具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估产。本文主要研究了遥感技术在农作物估产中的应用,先介绍了遥感估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几种与遥感技术结合的估产模型的优劣;然后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例,介绍了两种遥感估产模型;最后,分析了现有遥感估产存在的问题和遥感估产的发展方向,为遥感估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关键字:遥感技术,农业,估产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Estimating Crop Yield Abstract Estimating crop yield by remote sensing is a technology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crop yield by remote sensing based on specific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crop. It 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etho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it can acquire growing and yield information of crops in a object,dynamic,fast and accurate way. To estimating crop yield better,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must be combined with other technologies.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estimating crop yield is introduced. To begin with,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crop yield by remote sensing are mentioned, then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he estimating models integrated into remote sensing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 are statemented, which proposed direction and thoughts for next researches.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Agriculture,Yield Estimation

农业信息化

1. 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现代信息技术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围绕着信息的产生,收集、存储、处理、检索、和传递,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用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高技术群,包括微电子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各类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光盘技术,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 2. 什么是物联网?其发展有何意义?未来物联网发展趋势如何?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 3. 什么是云计算?其特点是什么?云计算对互联网发展有何意义?是一种新型的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方法和商业计算模型,也是一种IT基础设施的教父和使用模式,世界爱那个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特点是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极其廉价意义是将所有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企业与个人用户无须投入昂贵的硬件购置成本,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来购买和租赁计算力。 4. 什么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有何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策略过程中

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查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农业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管理技术,实验手段和传播途径,促进传统经验型农业向现代精确型农业转变。5. 什么是电子鼻?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电子鼻在农业上有哪些应用?是一种嗅觉模拟技术,也称为人工嗅觉,气味扫描仪或化学传感器阵列技术,由多个性能彼此重叠的气敏传感器和适当的模式分类方法组成的具有识别单一和复杂气体能力的装置。主要有气味取样操作器,气敏传感器阵列和信号处理系统三种功能器件组成。粮食存储和加工中霉变检测6. 什么是电子舌?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电子舌在农业上有哪些应用?一种利用低选择性,非特异性,交互敏感的多传感阵列检测液体样品的整体特征响应信号,通过信号模式识别处理或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类新型现代化分析仪器。主要由味觉传感器阵列,信号采集器和模式识别系统三部分组成。7. 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其开发流程是什么?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据,应用模型,系统组织管理者构成,开发过程包括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系统技术方案分析,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维护 8. 什么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何?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传感器,

2018农业信息化技术导论答案解析

2017年农业信息化技术导论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30分) 1.农业信息学的内涵(5分) 农业信息学:是农业科学与信息科学相互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学科。可以定义为:以农业科学为基本理论基础,以农业信息为对象,以信息技术支撑,研究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传输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和技术。 2.决策支持系统(5分)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所处理的问题大部分属于半结构化性质。 3.物联网(5分) 物联网: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内涵包含两方面意思: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4.数字农业(5分) 数字农业:是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自动化、计算机、通讯和网络等数字化技术对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等)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以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目的,使农业按照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人类需求的目标和方向发展。数字农业包含精准农业、精细农业、精确农作、处方农业、因地制宜农业以及虚拟农业等概念。其中,精准农业是数字农业的核心。 5.大数据(5分)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如数字、符号等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数据)。

农业信息化技术试题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注:所有答案都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农业信息技术》(李军主编)一书上,请自己看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信息技术: 是指获取、处理、传递、存储、使用信息的技术,是能够扩展人们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2.信息采集技术:信息采集技术指能有效地扩展人类感觉器官的感知域、灵敏度、分辨力和作用范围的技术,包括传感、测量、识别和遥感遥测技术等,但目前广泛使用的主要是传感技术、遥测技术、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 3.信息传递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也称通信技术,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伸,包括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光纤通讯、数字移动通信、卫星通讯、信息高速公路等,用于迅速、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 4.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就是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输网,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特征识别,信息与交换码之间的转换,信息的整理、加工、生成,以及利用数据库、知识库实现信息存储和积累的技术。 5.信息控制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的功能是根据输入的指令信息(决策信息)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实施干预,是效应器官功能的扩展延伸。主要包括显现技术、人机接口技术、遥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6.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战略决策过程中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信息进行采集、存贮、传递、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资料查询、技术咨询、辅助决策和自动调控等多项服务的技术的总称。 7.农田气候:农田气候一般指距农田地面几米内的空间气候,是各种动物、植物和微 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气候。 8.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指在采用各种材料建成的、具有一定的温度和其它环境因子调控设施的半封闭式空间里进行农业生产的方法,分为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两大类。 9.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获取地球表层各类地物信息、测量与判定目标地物性质或特性的综合性探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与环境调查与监测、军事应用、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10.遥感图像处理: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对遥感图像加工的各种技术方法的统称。 11.高光谱遥感:是指将遥感成像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利用几百乃至上千个小于10nm 电磁波波段从地表目标物体获取连续光谱曲线,从而形成图像和光谱合一的高精度遥感方法。 12.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实现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等功能,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13.地理信息: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实现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等功能,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14.地理数据: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 15.数字地图:是指与传统的地图相区别的、在GIS 中以数据库形式保存的地理信息。 16.作物生长模型:其全称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Crop Growth Simulation Model),简称为 作物模型(Crop Model),是指能定量地和动态地描述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过程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