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黄的介绍中药

麻黄的介绍中药

麻黄的介绍中药

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什么是麻黄?麻黄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麻黄的资料,欢迎阅读。

麻黄的介绍

麻黄

麻黄,中药名。为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与中麻黄,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木质茎少,易加工提炼;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处,故易于采收。因为麻黄的发汗力强,故外感风寒轻证、心悸、失眠、肺虚咳喘等均应忌用或慎用。老人、体虚及小儿宜用炙麻黄。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麻黄、中麻黄的干燥茎枝。均为野生。

别名:狗骨、龙沙、卑相、卑盐。

产地:主产于山西、内蒙、甘肃、新疆、河北等地。

植物形态:草麻黄:草本状小灌木,高20~40厘米。本质茎匍匐土中,或稍露地外。绿色枝膜质鞘状,包于茎节上,下部1/3~2/3合生,上部二裂,裂片锐三角形。花单性异株,雄株花常3~5朵集成复穗状花序,稀单生,雌球花多单生于枝端,雌花二朵;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内有种子两枚。

采收加工:立秋后霜降以前采收。太早则质嫩茎空,麻黄硷含量小,受霜冻则色变红,暴晒过久,色发黄。均影响疗效。

性状鉴别:草麻黄:细长圆柱形,有的带棕色木质茎。草质茎少分枝,黄绿色,节间有细纵棱线,节上有细小鳞片,2~3片,基部联合呈筒状,茎质脆,易折断,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内心红黄色(俗称玫瑰心,为麻黄主要成分),微有香气,味苦涩。

以身干茎粗,淡绿色,断时有粉尘飞出,内心充实,味苦涩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L-麻黄硷、伪麻黄硷、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发汗、平喘、利水。

1、发汗。仅在人加热时能增加其发汗量,动物实验尚未证实本品单独应用时有发汗效应。

2、解热。麻黄发挥油及其主要成分松油醇,对正常小白鼠均有降温作用。

3、解除支气管痉挛。麻黄硷和伪麻黄硷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且作用较缓和而持久,故能使呼吸平顺而止喘,亦即所谓“宣通肺气平喘”。

4、利尿。伪麻黄硷有明显利尿作用。

5、升压。麻黄硷能收缩血管而升高血压,其作用缓进而持久,可维持数小时。

6、抗病。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炮制:切咀,1、生用;2、蜜制。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发汗、平喘、利尿。生用发汗力强,蜜制多用于平喘息止咳。

主治:风寒感冒,气喘咳嗽,水肿。适用于感冒风寒表证无汗者。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平喘和治疗外感风寒。

1、用于平喘止咳。一般需配杏仁,为增强平喘作用。在肺热喘咳时(如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必须用石膏等清热药,入麻杏石甘汤;在肺寒喘咳时(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须加用干姜、细辛、五味子,为加强散寒、祛痰、镇咳的作用,方如小青龙汤。

要注意的是,麻黄虽有治喘作用,但连续长时间使用后,效力会大减,所以,慢性咳嗽者一般不宜久服,可间歇使用。麻黄有兴奋大脑皮层的作用,如用量较大,往往会引起过度兴奋而致失眠,用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探索合适的分量。用蜜炙麻黄副作用较少。

2、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如感冒和流感早期)。冬季外感,寒邪在表,脉浮紧,头、身肌肉紧张而疼痛者,用之最为合适。春夏秋的外感风寒也可以用,但伤风有汗则不宜用,所谓“有汗不得用麻黄”,以防发汗太过。麻黄配桂枝,更能增强发汗作用以解散风寒,方如麻黄汤。

3、用于治疗水肿。取其有发汗、利尿的作用以减轻水肿。一般与白术同用。治疗水肿而伴有表证者,偏寒的,配羌活、防风;偏热的,配石膏。

4、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配薏苡仁或白术等,通过发汗祛湿,缓解疼痛。

使用注意:有高血压者慎用麻黄,用于解表时可以用紫苏叶代替;用于风湿关节痛时可以用鹿含草代替。

用量:常用量:1.5~9g,用4.5~6g较普遍。虚弱者用2.4~4.5g便可。体质稍好者用于发汗、平喘时,有时须用至9~12g,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时,用量可较大。

处方举例:1、麻黄汤《伤寒论》:麻黄6g、桂枝6g、杏仁6g、炙甘草3g,水煎服。

2、麻杏石甘汤《伤寒论》:麻黄4.5g、杏仁9g、生石膏18g(先煎)、甘草3g,水煎服。

3、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6g、桂枝6g、白芍6g、细辛3g、干姜6g、五味子3g,制半夏6g、炙甘草3g,水煎服。

注:主要成分:麻黄硷、伪麻黄硷,挥发油。

附:麻黄根:为草麻黄的干燥根。呈圆形,有分枝(支根),外表赤褐色,木质坚硬,断面淡红或黄白色,细腻放射状纹理不明显,味微苦。不发汗而能止汗,多用于体虚多汗者。

麻黄简介

生理特性

①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

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②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ra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③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麻黄喜凉爽较干燥气候,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质壤土、砂土、壤土均可生长,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粘土不宜栽培。[1]

产地

1草麻黄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陕西、新疆、河南西北部等地。

2.乌贼麻黄分布于华北及陕西西部、甘肃、新疆等地。

3.中麻黄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山东等地,以西北地区最为习见。[1]

入药部位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2]

炮制方法

①麻黄:取原材料,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净灰屑,切段;或洗净后稍润,切段,干燥。

②蜜麻黄: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麻黄段,用20kg炼蜜。

③麻黄绒:取麻黄段,碾绒,筛去粉末。

④蜜麻黄绒: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绒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麻黄绒,用20kg炼蜜。[1]

性味

辛、微苦,温。[3]

归经

肺经、膀胱经。[3]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3]

主治

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1]

相关配伍

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

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三麻、桂与白术相配,以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四与石膏配伍,辛凉宣泄,清肺平喘。[1]

用法用量

2~10g。[3]

使用注意

体虚自汗、盗汗、虚喘及阴虚阳亢者禁服。麻黄发寒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和阴虚盗汗,喘咳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麻黄。而且,麻黄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者慎用麻黄。[1]

相关论述

①《汤液本草》:“夫麻黄治卫实上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证药,其实荣卫药也。肺主卫(为气),心主荣(为血),敌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②本草经疏》:“麻黄,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专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气者,盖以风寒湿之外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则腠理闭拒,荣卫气血不能行,故谓之实,此药

轻清,故能去其壅实,使邪从表散也;咳逆上气者,风寒郁于手太阴也;寒热者,邪在表也;五脏邪气缓急者,五缓六急也;风胁痛者,风邪客于胁下也,斯皆卫实之病也。卫中风寒之邪既散,则上来诸证自除矣。其日消赤黑斑毒者,若在春夏,非所宜也。破坚积聚,亦非发表所能。洁古云:去荣中寒邪,泄卫中风热,乃确论也。多服令人虚,走散真元之气故也。”

③《本草通玄》:“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惟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虽发热恶寒,苟不头疼、身痛、拘急、脉不浮紧者,不可用也。虽可汗之症,亦当察病之重轻,人之虚实,不得多服。盖汗乃心之液,若不可汗而误汗,虽可汗而过汗,则心血为之动摇,或亡阳,或血溢而成坏症,可不兢兢致谨哉。”

④《药品化义》:“麻黄,为发表散邪之药也。但元气虚及劳力感寒或表虚者,断不可用。若误用之,自汗不止,筋惕肉瞩,为亡阳症。至若春分前后,元府易开,如患足太阳经症,波时寒变为温病,量力减用,人六神通解散,通解表里之邪,则荣卫和畅。若夏至前后,阳气浮于外,肤膜开泄,人皆气虚,如患足太阳经症,寒又变热症,不可太发汗,使其元气先泄,故少用四、五分人双解散,微解肌表,大清其里。此二者乃刘河间《元机》之法,卓越千古。若四时感暴风寒,闭塞肺气,咳嗽声哑,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用人三拗汤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剖疹子,当解散热邪,以此同杏仁发表情肺,大有功效。”

⑤《本草正义》:“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观于《本草》主中风伤寒,去邪热气,除寒热之说,及后人并治风热斑疹,热痹不仁,温疟岚瘴,其旨可见。且仲景麻黄汤之专主太阳病寒伤营者,以麻黄与桂枝井行,乃为散寒之用,若不与桂枝同行,即不专主散寒发汗矣。抑麻黄之泄肺,亦不独疏散外来之邪也,苟为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惜其轻扬,以开痹着,如仲景甘草麻黄汤之治里水黄肿,《千金》麻黄醇酒汤之治表热黄疽,后人以麻黄治水肿气喘,小便不利诸法,虽曰皆取

解表,然以开在内之闭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又凡寒邪郁肺,而鼻塞音哑;热邪窒肺,而为浊涕鼻渊;水饮渍肺,而为面浮喘促;火气的肺,而为气热息粗,以及燥火内烙,新凉外束,干咳嗑燥等证,无不恃以为疏达肺金,保全清肃之要务,较之杏、贝苦降,桑皮、杷叶等之遏抑闭塞者,功罪大是不侔。麻黄性质最轻,气味又淡,《本草》虽曰苦温,亦因其功用而悬拟之,不过言其温和升发之义耳。乃流俗畏之,几以为大温大热之药,则李濒湖《纲目》性热一言误之也。而缪氏《经疏》更为过甚之词,竞有味大辛、气大热之说。不知麻黄发汗,必热服温覆,乃始得汗,不加温覆,并不作汗,此则治验以来,凿凿可据者。且亦惟寒邪在表,乃宜少少取汗,以解表邪之寒热。若用以泄肺开暗,亦且无取平得汗,而奏效甚捷,何况轻扬之性,一过无余,亦必不能大汗频仍,留恋药力,酿力巨患。”

⑥《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

⑦《别录》:“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上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

⑧《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

⑨《滇南本草》:“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

⑩《纲目》:“散赤口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1]

麻黄的功效作用

麻黄的功效

味辛、微苦,性温。功效:解表发汗,宣肺平喘,祛风利水。

发汗解表

麻黄轻扬上达,性温辛散,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常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

宣肺平喘

麻黄辛温则入肺经,宣畅肺气,温散肺寒。常用于风寒咳嗽,哮喘等证。

利水消肿

麻黄辛温,入肺,膀胱二经。肺为水之上源,宣降肺气,通调水

道,下输膀胱,因而有利尿消肿之功效。

散寒通痹

麻黄辛散温通,《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日华子诸家本草》又言:“麻黄能调血脉,开毛孔皮肤。”《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提出:麻黄“轻阳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又最轻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较之气雄力厚者其力更大。”故宋、金、元、明、清以来,本品用作佐使药,广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皮肤疾患,痈疽肿痛,损伤瘀肿等证。内服外用皆可。

麻黄的作用

兴奋中枢神经

对大脑,中脑及延脑,呼吸与循环中枢,均有兴奋作用;还有类似肾上腺的作用,故内服麻黄制剂后,表现如下:

①全身温暖,心跳加快,末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②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③缓解支气管和胃肠痉挛

④有促进膀胱内括约肌紧张和痉挛作用。

影响汗腺分泌

由于人与动物的汗腺分布不同,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不能诱发人出汗,但当人处在高温时用了麻黄碱50一60毫克,1.5—2小时后,汗腺分泌比未用麻黄碱时更多更快,但皮下注射麻黄碱的皮肤,不引起特殊的汗腺分泌,因此麻黄碱的这种作用恐系中枢性。

抗过敏

亦可用于荨麻疹;局部作用,能使鼻粘膜血管收缩,故可治疗鼻炎;对骨骼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被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还可引起高血糖,但其作用较弱而不恒定。水提取物有抗过敏作用,麻黄有抑制致敏物质释放的作用。麻杏石甘汤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致敏豚鼠肠管组胺的释放,缓解肠管的运动。因而临床使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有效。

抗炎

麻黄多种生物碱对足跖炎症性水肿有抑制作用。麻黄提取物对实验性炎症有抗炎作用。麻黄所含白飞燕草苷元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

镇痛

麻黄碱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并可显著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

抗菌、抗病毒

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亚州甲型AR8)有抑制作用,用挥发油给鼠作治疗流感实验,平均存活期显著增加,平均肺损伤显著减低,有一定治疗效能。水煎剂和麻黄挥发油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小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PR8株有治疗作用。

解热、发汗

麻黄挥发油对兔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以萜松醇的降温作用更为明显。

麻黄生物碱不能诱发出汗。麻黄汤对大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能引起汗腺分泌而发汗。证实了古人的观察,单用麻黄并不发汗,麻黄与桂枝同用才能发汗。麻杏石甘汤对兔发热有解热作用。实验证明,对于用消毒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但麻黄挥发油对于皮肤的粘膜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对心脏的作用

麻黄所含的麻黄碱的结构和药理作用均与肾上腺素有相似之处,能使心肌收缩增强,心输出率增加,心率加快,甚至心律紊乱。

降压作用

麻黄主要生物碱能引起血压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能上升。麻黄次碱和挥发油有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对血管的作用

麻黄碱能使心、脑、肌肉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使肺、肾、脾等内脏和皮肤、黏膜血管收缩而血流量减少;并能使肺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因此麻黄对哮喘病人肺动脉高压者是不利的。

利尿作用

伪麻黄碱较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用水,盐水及尿素(Urea)后,更进一步增加尿量排出,但对麻醉狗则尿量反而减少,对轻症实验性肾小管性肾炎之犬仍然产生利尿反应,严重者则无利尿作用。

对平滑肌的影响

扩张支气管麻黄多种生物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有平喘作用;挥发油之中的烯醇类和吡嗪类衍生物也有平喘作用。

抑制蠕动麻黄碱有松弛胃肠道平滑肌而抑制其蠕动的作用,能延缓胃肠内容物的推进和排空,因而麻黄能影响食欲。

抑制子宫平滑肌麻黄对人的子宫平滑肌可起到抑制作用,因而能缓解痛经。而对动物的子宫平滑肌能增加张力。麻黄碱对输精管有收缩作用。

增强膀胱括约肌麻黄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张力增加,排尿次数减少,因而能治疗儿童遗尿症。

麻黄碱还能使肛尾肌收缩。

兴奋中枢作用

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质下中枢。其兴奋作用较肾上腺素为强。因而能引起失眠、神经过敏、烦躁不安、震颤等症状。

兴奋呼吸作用

麻黄碱能兴奋呼吸中枢,增加每分钟呼吸量。麻黄碱和麻黄水提物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

麻黄挥发油有平喘、祛痰功效,但无镇咳作用。

兴奋肌肉作用

麻黄碱能增加肌肉的紧张度,使疲劳的肌肉恢复张力。因而麻黄被列为肌肉兴奋剂,而为运动员所禁止使用。

抗肾衰

麻黄于浸膏能使肾衰大鼠血液中肌酐、尿素氮下降,血钙上升。是由于抑制了肌酐和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明显地抑制甲基胍的形成,从而改善了肾功能。伪麻黄碱对狗有利尿作用。

减肥

麻黄碱能促进脂肪分解,有减肥功效。

抑制血小板聚集

麻黄提取物能抑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A3的生成。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利胆

麻黄提取物对兔有利胆功效。

抗肿瘤

麻黄白飞燕草苷对小鼠有抗肿瘤功效。

麻黄功效与作用

麻黄功效与作用 麻黄,又名麻黄草,是中药中常用的一味草药,其功效与作用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麻黄作为中药材,以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备受青睐和研究。下面将详细介绍麻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一、麻黄的基本信息 麻黄,其学名为麻黄叶。麻黄属于裸子植物门、松柏纲、松柏科、麻黄属。麻黄原产于亚洲和北美洲,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北美洲等地。麻黄呈直立灌木状或小乔木状,茎呈角质状,叶卵形或长圆形,花小,集合成圆柱状穗生于枝上。麻黄多年生,生长在干旱的山地、山坡、干燥河谷和沙漠地区。而且麻黄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主要收集茎段,即麻黄茎。 二、麻黄的主要功效 麻黄具有多种药理学功能,主要功效如下: 1.发汗散寒:麻黄性质辛温,主要功效是散寒解表,发汗宣肺。中医认为麻黄能通过激发人体的发汗作用来散寒,适用于感冒、风寒感冒、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此外,麻黄还有降低体温和解热的作用。 2.祛风解痉:麻黄有一定的祛风和解痉作用。在中医领域中, 麻黄常用来治疗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痛、抽搐等症状。麻黄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从而缓解相关症状。

3.解痛舒筋:麻黄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能够缓解各种因寒湿 引起的痛感。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神农本草经》中,就 记载了麻黄能够缓解肌肉痛和风湿痛的功效。中医将麻黄与其他草药结合,像鸡内金、忍冬藤等常用的配伍,用来治疗痉挛性头痛、肌肉痛、四肢麻木等症状。 4.利尿排湿:麻黄具有利尿的作用,能够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 水分和湿气。中医认为麻黄可以通过增加尿液的分泌,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从而起到消除湿气、利水消肿的作用。麻黄可以用于治疗长期水肿、尿液潴留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5.化痰平喘:麻黄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哮喘和支气 管炎等症状。麻黄的主要成分是麻黄碱,它是一种有效的支气管扩张剂。麻黄能够通过扩张支气管,减少肺部痉挛和炎症反应,缓解哮喘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呼吸困难和喘息。 三、麻黄的主要作用 麻黄的主要作用是温中发散和扩张气管。以下是麻黄的主要作用: 1.温中发散:麻黄具有温中作用,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祛风散寒,从而改善体内气血循环,增加机体代谢,促进体内热量的生成。这个作用对于治疗风寒感冒、寒性疼痛等症状非常有效。 2.扩张气管:麻黄能够通过刺激交感神经系统,释放肾上腺素,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和血管扩张,从而扩张气管,改善呼吸道通畅。这个作用对于治疗哮喘和支气管炎等症状非常有效。

麻黄与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与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与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又称麻黄草、麻黄子,是一种传统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和感冒引起的鼻塞等症状。它由麻黄属植物(Ephedra sinica)的茎部制成。麻黄性温、味辛,具有发散风寒、透疹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引起的表邪不解、麻黄湿气、肺气郁结等症。而麻黄根则是麻黄植物的地下部分,又称麻黄根草。 麻黄与麻黄根具有很多相似的功效与作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1. 发散风寒:麻黄与麻黄根都含有麻黄碱,这是一种能够促使血管扩张、增加心脏输出和心肌收缩力的药物成分。它们具有散寒发散、温阳化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寒邪侵袭所致的表邪不解、风寒感冒、咳嗽等症状。 2. 利水消肿:麻黄与麻黄根都具有利尿的作用,能够增加尿液排出,有助于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缓解水肿症状。它们可用于治疗湿气内停、水液潴留、肿胀等症。 3. 解表止汗:麻黄与麻黄根具有解表发汗的功效,能够促进体内的代谢排毒。它们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出汗不止等状况,有助于使病邪从汗液中排出,达到发汗解表的作用。 4. 祛痰止咳:麻黄与麻黄根都具有祛痰的作用,能够促使痰液

排出,减轻咳嗽症状。它们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痰液粘稠等情况。 5. 活血通络:麻黄与麻黄根都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瘀血症状。它们可用于治疗风湿疼痛、经络瘀阻等情况。 6. 抗菌消炎:麻黄与麻黄根都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减轻感染症状。它们可用于治疗感冒、喉炎、牙痛等症。 7. 兴奋中枢神经:麻黄与麻黄根含有麻黄素等中枢神经兴奋剂成分,能够促进提神醒脑、增加注意力和警觉性,缓解疲劳、抑郁等情绪。它们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 总的来说,麻黄与麻黄根都具有温通肺气、散寒发表、排毒解表、祛湿消肿等功效与作用。它们多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热咳嗽、过敏性哮喘和风湿疼痛等病症。麻黄与麻黄根属于辛温发散的中药,适用于阴寒湿邪所致的症状,但也要注意合理使用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此外,由于麻黄所含有的药物成分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刺激作用,因此在使用麻黄与麻黄根时需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

麻黄的介绍中药

麻黄的介绍中药 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什么是麻黄?麻黄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麻黄的资料,欢迎阅读。 麻黄的介绍 麻黄 麻黄,中药名。为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与中麻黄,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木质茎少,易加工提炼;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处,故易于采收。因为麻黄的发汗力强,故外感风寒轻证、心悸、失眠、肺虚咳喘等均应忌用或慎用。老人、体虚及小儿宜用炙麻黄。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麻黄、中麻黄的干燥茎枝。均为野生。 别名:狗骨、龙沙、卑相、卑盐。 产地:主产于山西、内蒙、甘肃、新疆、河北等地。 植物形态:草麻黄:草本状小灌木,高20~40厘米。本质茎匍匐土中,或稍露地外。绿色枝膜质鞘状,包于茎节上,下部1/3~2/3合生,上部二裂,裂片锐三角形。花单性异株,雄株花常3~5朵集成复穗状花序,稀单生,雌球花多单生于枝端,雌花二朵;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内有种子两枚。 采收加工:立秋后霜降以前采收。太早则质嫩茎空,麻黄硷含量小,受霜冻则色变红,暴晒过久,色发黄。均影响疗效。 性状鉴别:草麻黄:细长圆柱形,有的带棕色木质茎。草质茎少分枝,黄绿色,节间有细纵棱线,节上有细小鳞片,2~3片,基部联合呈筒状,茎质脆,易折断,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内心红黄色(俗称玫瑰心,为麻黄主要成分),微有香气,味苦涩。

麻黄_中草药麻黄_中草药大全_911查询

麻黄_中草药麻黄_中草药大全_911查询 麻黄 (《本经》) 【异名】龙沙(《本经》),卑相、卑盐(《别录》),狗骨(《广雅》)。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植物形态】①草麻黄,又名:华麻黄。 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高30~70厘米。木质茎匍匐卧于土中;草质茎直立,黄绿色,节间细长,长2~6厘米,直径1~2毫米。鳞叶膜质,鞘状,长3~4毫米,下部1/3~2/3合生,围绕茎节,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中央有2脉。花成鳞球花序,雌雄异株,少有同株者;雄花序阔卵形,通常3~5个成复穗状,顶生及侧枝顶生,稀为单生;苞片3~5对,革质,边缘膜质,每苞片内各有1雄花;雄花具无色膜质倒卵形筒状假花被;雄蕊6~8,伸出假花被外,花药长方形或倒卵形,聚成一团,花丝合生1束;雌花序多单生枝瑞,卵圆形;苞片4~5对,绿色,革质,边缘膜质,最上1对合生部分占1/2以上,苞片内各有1雌花;雌花有厚壳状假花被,包围胚珠之外,珠被先端延长成细长筒状直立的珠被管,长1~1.5毫米。雌花序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枚,卵形。花期5月。种子成熟期7月。 生长于干燥高地、山岗、干枯河床或山田中。分布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②木贼麻黄 小灌木,高70~100厘米。木质茎粗大,直立;草质茎节间纤细而短,通常长1.5~2.5厘米,直径1~1.5毫米。鳞叶膜质鞘状,下部3/4合生,上部通常2裂,钝三角形。雄花序多单生,或3~4集生于节上,有苞片3~4对,基部约1/3合生;假花被窄倒卵形,雄蕊6~8;雌花序单生,常在节上成对,花序窄椭圆形,苞片3对,最上1对约2/3合生,胚珠1~2,珠被管长1.5~2.5毫米,常略弯曲。雌花序

中药麻黄

麻黄 别名 汉语拼音ma huang gen 英文名 药材基原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和根茎。动植物形态 1. 草本状灌木,高20-40cm。木质茎匍匐卧土中;小枝直伸或微曲,绿色,长圆柱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明显,节间长2.5-5.5cm,径1.5-2mm。鳞叶膜质鞘状,长3-4mm,下部约1/2合生,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常向外反曲。花成鳞球花序,通常雌雄异株;雄球花多成复穗状,常具总梗;雌球花单生,有梗,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包子苞片内,不露出,黑红色或灰褐色,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长4.5-6mm,直径约4mm,表面有细皱纹。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2.直立小灌木,高70-100cm。木质茎粗长,直立,基径1-1.5cm;小枝细圆柱形,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较多,节间较短,通常长1.5-2.5cm,直径1-1.5mm,纵槽纹细浅不明显,被白粉,呈蓝绿色或灰绿色。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2/3合生,常呈棕色,上部2裂,裂片钝三角形,长1.5-2mm。雄球花单生或3-4个集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雄花单生,常在节上成对,无柄。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多或卵圆形。种子通常1,窄长卵形,长5-7mm,直径2-3mm,多有明显的纵纹。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8-9月。 3.灌木,高20-100cm。木质茎直立或匍匐斜上,较粗壮,基部多分枝,圆柱形,常被白粉呈灰绿色,有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节间长3-6cm,直径1-3mm,有细浅纵槽纹。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1/3合生,裂片通常3裂,稀2裂,裂片钝,裂片钝三角形或窄三角状披针形。雄球花通常无梗,数个密集于节上呈团状,稀2-3个对生或轮生于节上;雌球花2-3,成簇,对生或轮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形或卵圆形,有长约1mm的短柄。种子包于肉质红色苞片内,不外露,种子通常3粒,稀2粒,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5-6mm,直径约3mm。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南部、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及大别山区、江西北部、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的涤拔1400m以下的山地;浙江西天目山海拔1000m 以下地带有野生大树。 生态环境 1.生于干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干草原、河滩附近及固定沙丘,常成片丛生。2.生于干旱荒漠、多砂石的山脊、山顶或草地。3.生于海拔数百米至2000m的干旱荒漠、沙漠、戈壁、干旱山坡或草地上。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立秋后采挖,去尽须根及茎苗,晒千。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根多呈圆柱形,略弯曲,长8-25cm,直径0.5-1.5cm。表面均呈红棕色或灰综色,有纵皱及支根痕,外皮业糙,易成片状剥落;上端较粗,偶有膨大的根头,下部较细,常扭曲。根茎粗细均匀,具突起的节,节间长0.7-2cm。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射线放射状排列,根茎中部有髓。无臭,味微苦。以质硬、外皮色红棕色、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及根芭横切面:根的最外面有落皮层,基间散有纤维群及石细胞;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有纤维和纤维束散在。木质部发达,所轮明显,由导管、管胞及木纤维组成,射线宽广,无髓。根茎射线较窄,髓部明显,散有纤维,薄壁细胞有纹孔。皮层及射线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粉末特征:棕红色或棕黄色。木栓细胞长方形,棕色,含草酸钙砂晶。纤维多单个散在,直径20-25μm,壁厚,木化,斜纹孔明显。螺纹、网纹导管直径30-50μm,导管分子穿孔板上

中药---麻黄

中药---麻黄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应用】 1.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

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与熟地、肉桂、白芥子等配伍,如阳和汤。 【用量用法】2—9g。宜后下。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灸用。 【注意事项】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 注古人说:煎麻黄时应去沫,近代研究证实麻黄的医疗效用部分尚在沫里。 中医经验 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黄治疗。即使是表证已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继续用麻黄治疗,这时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用麻黄治疗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气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现肺热的证候(痰黄稠、喉燥咽干、口鼻气热、遇热则喘咳加重、苔黄、脉数等),则需加入生石膏,或黄芩、知母等,以清肺热而平喘。常用的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麻黄,又称麻蕊、麻草、小青茅,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松柏科麻黄属。麻黄生长在中国、日本、蒙古、韩国等地,以中国的产量最高。 麻黄在中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它的主要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解表发汗:麻黄性温解表,具有发汗作用。中医认为风寒表邪入侵人体后,会引起头痛、发热、恶寒等症状。麻黄能够通过发汗作用帮助人体排除寒邪,达到解表发散的效果。 2. 扩张支气管:麻黄含有活性成分麻黄碱,能够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促进支气管的舒张。因此,麻黄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3. 利尿通淋:麻黄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中医认为,麻黄能够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帮助排除体内湿邪,达到利尿通淋的效果。因此,麻黄也常被用于治疗浮肿、尿路感染等疾病。 4. 镇咳祛痰:麻黄中的麻黄碱能够刺激呼吸中枢,促使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起到祛痰的作用。同时,麻黄还能够舒张气道,缓解支气管痉挛,从而减轻咳嗽症状。 5. 收敛止汗:麻黄有收敛止汗的作用。中医认为,麻黄性温而味辛、苦,能够通过收敛体表毛孔,减少出汗,达到止汗的效

果。因此,麻黄也常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等症状。 除了上述主要功效与作用外,麻黄还具有一些辅助作用,如镇痛、抗菌、抗炎等。然而,虽然麻黄有着诸多功效与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禁忌。 首先,由于麻黄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因此,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忌服麻黄或谨慎使用。 其次,长期大量使用麻黄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神经兴奋、失眠、心悸、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因此,在使用麻黄前应遵循医生指导,控制剂量和使用周期。 最后,麻黄不宜与某些药物一同使用。麻黄碱与一些其他药物,如抗抑郁药物、咖啡因、乙酰胆碱等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麻黄时,应与医生沟通并告知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综上,麻黄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解表发汗、扩张支气管、利尿通淋、镇咳祛痰、收敛止汗等功效与作用。然而,麻黄也存在一些禁忌,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使用,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与某些药物存在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麻黄前应遵循医生指导,合理使用。为了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麻黄,建议在使用前咨询专业医生,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

中药麻黄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中药麻黄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麻黄(Ephedrae Herba)的概述 麻黄,又称麻黄草,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它是由麻黄科植物麻黄的干燥茎叶制得,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麻黄性平、味辛微苦,具有温阳、宣肺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麻黄的主要成分 麻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麻黄素、伪麻黄碱和麻黄次碱等。其中,麻黄素是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它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促进心脏收缩力增加、血管收缩和支气管扩张。 麻黄的药理作用 麻黄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麻黄中的麻黄素可以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起 到兴奋作用,促进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增强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2.扩张支气管:麻黄中的麻黄素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可以缓解哮 喘和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有助于改善呼吸道通畅性。 3.镇痛止血:麻黄有一定的镇痛和止血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疼痛和出 血等症状。 4.抗菌消炎:麻黄中的活性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和炎症等症状。 麻黄的功能主治 根据不同的病症和病因,麻黄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主治: 1.发汗解表:麻黄具有辛温发散的特性,可以通过促进出汗来解表发 热,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等症状。 2.祛风散寒:麻黄的作用类似于风寒解郁药,可以祛除体内的风邪和 寒邪,适用于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痛等疾病。 3.温通阳气:麻黄具有温阳宣肺的作用,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心 脏收缩力等方式,提高机体的阳气水平,适用于阳气不足、寒邪入侵等症状。

4.止咳平喘:麻黄的麻黄素可以通过扩张支气管来改善呼吸道通畅性, 适用于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5.止血退黄:麻黄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适用于咯血、衄血等症状, 并可退黄、利水。 6.化湿利水:麻黄具有一定的利水作用,可以排出体内寒湿积聚,适 用于水肿、膀胱激烈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麻黄作为一味药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 异进行合理配伍和用量控制,遵医嘱使用。 麻黄的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 由于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存在一些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在使 用麻黄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与降血压药物的配伍:麻黄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与降血压药物同 时使用有可能降低降血压药物的疗效。 2.儿童和孕妇禁用: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于儿童和 孕妇来说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不宜使用。 3.与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慎用: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 作用,对于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来说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慎用。 4.与镇静催眠药等药物相互作用: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与镇静催眠药等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麻黄,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用药。 以上是关于中药麻黄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麻黄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 广泛的临床应用,但使用时需要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或不良反应,请及时咨询医生。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麻黄,又称麻黄子,为松科麻黄属植物的种子,是中药常用一味草药。自古以来,麻黄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被誉为“百草之王”。它具有极为丰富的功效与作用,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尽管其好处众多,麻黄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我们在使用时注意。本文将介绍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同时对其禁忌进行详细说明。 一、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汗解表:麻黄具有发散风寒,解表发汗的作用。在感冒、流感等病症中,人体往往会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麻黄能够促使毛孔扩张,通过排汗从而排除体内的风寒邪气,有效缓解发热、寒战等不适症状。 2. 祛痰止咳:麻黄具有祛痰的功效。痰液在体内的积聚是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如感冒、支气管炎等。麻黄可以促进支气管的黏液排出,减少痰液积聚,从而达到止咳祛痰的作用。 3. 利尿通淋:麻黄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可以刺激肾小管排尿,从而增加尿量,减少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滞留,有助于排毒养颜。 4. 消肿止痛:麻黄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在一些炎症性疾病中,往往伴随有组织水肿、疼痛等症状。麻黄中的麻黄素具有舒张

血管、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炎症所致的疼痛和水肿。 5. 提神醒脑:麻黄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它中的麻黄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性和注意力,改善认知能力和工作效率。 以上是麻黄的几种主要功效与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麻黄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使用时需要谨慎,并遵循医生指导。 二、麻黄的禁忌 尽管麻黄具有众多的功效与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以下是麻黄的禁忌: 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麻黄。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兴奋作用,可能对胎儿和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潜在的危害。 2.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麻黄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兴奋作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慎用。麻黄中的成分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心律失常等不适症状。 3. 高血压患者:麻黄具有刺激性作用,能够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麻黄。 4. 抑郁症患者: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能加重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麻黄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麻黄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一、麻黄的概述 麻黄,又名麻黄树,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药用部分为麻黄的茎。麻黄自古 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被称为“百草之王”。麻黄富含麻黄碱等生物碱,具有一 定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 二、麻黄的主要作用 麻黄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 1.祛风散寒:麻黄具有辛温发散的特性,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 因此,常被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感冒、风湿疼痛等疾病。 2.发汗解表:麻黄能够刺激汗腺的分泌,促进人体出汗,发散表里寒 邪,有助于疏通经络、舒展筋骨。因此,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不退、身体寒冷等症状。 3.利水消肿:麻黄具有利尿的作用,对于水肿、肾炎等疾病有一定的 缓解作用。 4.止咳化痰:麻黄含有麻黄素,具有平喘、祛痰的作用。常被用于治 疗哮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三、麻黄的功能主治 根据麻黄的主要作用,它具有以下一些功能主治: 1.治疗感冒:麻黄能够祛风散寒、发汗解表,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 寒战、鼻塞、咳嗽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2.缓解风湿疼痛:麻黄具有温通经络、祛除寒湿的作用,对于风湿导 致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治疗哮喘:麻黄含有麻黄素,具有平喘的作用,对于哮喘引起的气 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改善水肿症状:麻黄具有利尿的作用,对于水肿引起的肿胀、浮肿 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缓解气喘:麻黄可以舒张支气管,缓解哮喘引起的气喘、呼吸困难 等症状。 除了上述功能主治外,麻黄在中医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如治疗中风、肾炎、肠炎等疾病,具有长期的临床运用经验。

四、注意事项 尽管麻黄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但在使用麻黄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剂量控制:麻黄富含麻黄碱等生物碱,过量使用容易造成中毒。因 此,在使用麻黄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控制。 2.禁忌症:麻黄具有发散之性,对于阳虚者和高血压患者慎用。孕妇、 哺乳期妇女以及婴幼儿禁用麻黄。 3.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对麻黄过敏,使用后出现呼吸困难、皮疹等 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五、总结 麻黄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作用包括 祛风散寒、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止咳化痰等,主要功能主治涵盖了感冒、风湿疼痛、哮喘、水肿等多个领域。然而,在使用麻黄时仍需注意剂量控制、禁忌症和过敏反应等问题,以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使用麻黄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从而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使用方案。 以上就是麻黄的作用和功能主治的一些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麻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麻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麻黄(学名:Ephedra sinica)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干燥而成的茎叶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麻黄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禁忌。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并列举一些禁忌事项,以供读者参考。 1.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是一种能够发汗、解表、散寒的药物,因此被广泛用于感冒、头痛、流感等病症的治疗。以下是麻黄的主要功效和作用: 1.1 排痰止咳:麻黄可以扩张支气管,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 起到止咳的作用。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喉咙痛等症状,麻黄常被用于制剂中,如小儿止咳糖浆。 1.2 发汗解表:麻黄具有发汗功效,能够增加汗腺分泌和扩张 毛孔,从而帮助体内热量和湿气排出。因此,麻黄被广泛用于感冒、发热等病症的治疗。 1.3 利尿消肿:麻黄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轻体内水肿的症状。对于一些水肿引起的疼痛、不适等症状,麻黄常被用于制剂中,如利尿胶囊。 1.4 温阳壮阳:麻黄被认为具有温阳壮阳的功效,可以增强人 体阳气,提高性功能。因此,麻黄常被用于治疗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中药制剂中。

1.5 治疗哮喘:麻黄具有扩张支气管、减轻哮喘症状的作用, 被广泛应用于哮喘的治疗。尤其是麻黄碱是治疗哮喘的一种重要成分,能够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减少痰液积聚。 1.6 抗感染:麻黄中的麻黄素具有抗病毒、抗菌的作用,可以 增强人体免疫力,帮助抵抗各类感染。 2. 麻黄的禁忌 尽管麻黄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禁忌。以下是一些应注意的禁忌事项: 2.1 不宜长期大量使用:麻黄属于辛温发散药物,过量使用可 能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心悸、失眠、恶心等。因此,在使用麻黄药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药物剂量和疗程的要求,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2.2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由于麻黄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麻黄制剂。如果需要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剂量。 2.3 心脏病患者慎用: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和心脏的作用,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过度刺激可能导致心悸、心绞痛等症状加重。因此,心脏病患者在使用麻黄制剂时应慎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4 高血压患者慎用:麻黄具有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对于高血

中药药理学:解表第一药——麻黄

中药药理学:解表第一药——麻黄 麻黄属于麻黄草本科类小灌木植物,虽然看着时一株中空小草,但其却是我 国发散风寒、解表的鼻祖药,并在数次抗击瘟疫、病毒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麻黄 最初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后在医生张仲景手下得到极致的发挥,并在后市 各种医术中成为各种复杂药方的基础药物,麻黄性温、微苦、味辛、入肺、膀胱经,在解表方面能起到关键性作用,且其会因炮制方法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作用, 以下就其在解表方面的作用进行简单科普。 1.麻黄成分有哪些? 分析麻黄成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草麻黄茎含1%~2%生物碱,其中麻 黄碱成分大约占比40~90%,剩余的组成部分包括伪麻黄碱、麻黄次碱、d-去甲 基伪麻黄碱、l-去甲基麻黄碱、挥发油、儿茶鞣质等;木贼麻黄含1.15~1.75% 生物碱,包括伪麻黄碱、麻黄碱,本品中还包括葡萄糖、纤维素、果胶、淀粉、 菊粉、糊精、黄酮甙、鞣质等糖类化合物以及延胡索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 等有机酸;矮麻黄含 1.15%生物碱,其中包括0.15%叶含蜡,主成分包括卅烷醇、廿九烷、廿九烷醇等。 2.麻黄代表方有哪些? 麻黄代表方涉及多种方子,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以下三种: 麻黄汤。主要用于头身疼痛、恶寒发热、外感风寒、无汗而喘的患者,其作 为发热解表的方剂,主要有桂枝、甘草、杏仁、麻黄组成,但又因不同患者有着 不同的病症特征,因此在用该种方子来解表治疗时,需结合实际情况来应用,比 如如果咳嗽痰多、喘急胸闷、表证不甚,应去掉桂枝,加入半夏、苏子,用于止咳、化痰、平喘;若是患者鼻塞流涕加重,应当加入辛夷、苍耳子,用于宣通鼻窍;若是患者夹湿邪、骨结酸痛,可加入薏苡仁、苍术来祛风除湿,若是患者口干、烦躁,可加入黄芩、石膏,用于清泻郁热。

中药麻黄的结构功能主治

中药麻黄的结构功能主治 结构 麻黄(学名:Ephedra sinica Stapf)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是麻黄科植物麻黄的 干燥茎枝。麻黄呈细长的圆柱形,外表粗糙,呈灰白色。其组织结构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功能 麻黄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发汗作用:麻黄中含有丰富的麻黄素等生物碱,可刺激人体的毛细血 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增加汗液的排出,起到发汗的作用。发汗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和病邪,缓解风寒感冒等症状。 2.解表作用:麻黄中的活性成分可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促使局部血管 扩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从而起到解表的作用。解表可以帮助缓解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 3.散寒作用:麻黄中的生物碱能够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增强全身的新 陈代谢,促使内脏器官的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起到散寒的作用。散寒可以帮助改善寒邪引起的腹痛、腹泻等问题。 4.利水作用:麻黄中的生物碱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促进肾脏的排毒功 能,起到利水的作用。利水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和毒素,改善水肿、浮肿等问题。 主治 由于麻黄具有上述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其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风寒感冒:麻黄的发汗和解表作用可以帮助缓解风寒引起的发热、头 痛、嗓子疼等症状。 2.湿寒痰饮:麻黄的散寒作用可以帮助改善寒邪引起的腹痛、腹泻等问 题。 3.水肿浮肿:麻黄的利水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缓解水肿和浮 肿。 4.寒湿痹痛:麻黄的散寒作用可以帮助改善寒邪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 痛等问题。

5.哮喘:麻黄的活性成分可以刺激呼吸道神经,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 发作。 总之,麻黄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具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和多种功能特点,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疗效。但是,由于麻黄中的成分较为复杂,在使用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材介绍麻黄

中药材介绍麻黄 麻黄,学名为麻黄叶,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将介绍麻黄的植物学特征、药用性能以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一、麻黄的植物学特征 麻黄是一种多年生常绿小灌木或直立灌木,属于裸子植物门、松柏纲、麻黄目、麻黄科、麻黄属下的植物。其主要特征包括:茎呈圆柱形,直立,长约40-100cm,通常有灰白色或灰绿色的质地;叶子为鳞 片状,密集排列在茎的四周,青绿色,长约2-4mm;花为小型的裸子花,雄花呈长圆柱形穗状排列,雌花较小,4-6枚成短圆柱状;果实为 球形或卵圆形的球果,初为绿色,后转为红褐色。 二、麻黄的药用性能 麻黄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具有多种药用性能。其主要有效成分 为麻黄碱,同时还含有麻黄素、麻黄酸、麻黄醇等多种生物碱。麻黄 碱具有扩张支气管、消除痰液、抑制炎症等作用,因此常被用于治疗 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此外,麻黄还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起到兴奋作用,常被用于提神醒脑、解除疲劳等目的。 三、麻黄在中医中的应用 在中医理论中,麻黄被认为具有温阳解表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 等病症。根据中医经典著作《本草纲目》记载,麻黄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寒痰咳嗽、水肿等病症。临床上,麻黄常配伍其他药材使用,以

增强疗效。例如,与桂枝、杏仁等搭配使用,可以治疗风寒感冒;与 甘草搭配使用,可以缓解麻黄的刺激性,减少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 麻黄不仅仅在中医领域有应用,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麻黄能够通过 扩张支气管、抑制炎症等作用改善气道阻塞症状。因此,麻黄也广泛 应用于西医药领域,被用来制造呼吸道疾病的药物。 综上所述,麻黄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性能和广 泛的应用价值。在中医领域,麻黄常用于辛温解表,适用于风寒病症;而在现代医学中,麻黄则应用于治疗多种呼吸道疾病。对于使用麻黄 药材,需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并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不必要的副 作用。麻黄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发挥。

中药麻黄功效与作用

中药麻黄功效与作用 麻黄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的学名为麻黄(学名:Ephedra sinica Stapf),又名黄麻、补麻。它 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山区,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能生长。麻黄的主要功效与作用有:发汗解表、祛寒止痛、安神、止业本、健胃、止尿、利水消肿、止疼镇痛、收敛止泻等。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一、发汗解表 麻黄具有发汗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热量的排出,从而起到退热的效果。因此,麻黄常被用来治疗感冒、发热等疾病。它能够打开毛孔,增加出汗量,从而缓解一些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身痛症状。麻黄的发汗作用不仅可以消除体内湿气,还可以排除体内毒素,起到了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 二、祛寒止痛 麻黄具有祛寒止痛的功效,对于风寒感冒、关节痛、痛经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麻黄可以打开气血运行通畅,促进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此外,麻黄还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病灶的恢复,对于一些慢性风寒疼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安神 麻黄有着一定的安神作用,可以缓解一些神经性焦虑、失眠等症状。麻黄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神经传导,从而改善人的睡眠质量,使人放松、安心。

四、止咳化痰 麻黄在中医中一直被视为最好的止咳化痰药,它含有丰富的麻黄碱,具有促进支气管扩张、抑制支气管平滑肌减少分泌物的作用。麻黄碱可以刺激呼吸中枢,增加呼气量,从而改善咳嗽的症状。此外,麻黄还含有一些挥发油,可以刺激呼吸道粘膜分泌,促进痰液的排出。 五、健胃止呕 麻黄有着健胃消食的作用,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消化功能,从而改善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的症状。此外,麻黄还可以缓解胃肠道痉挛,减少饱胀感,缓解呕吐感。 六、利水消肿 麻黄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通过刺激尿液生成,增加尿液排出来实现排尿。它不仅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还可以清除体内的湿气,从而起到消肿的效果。麻黄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水肿的消退。 七、止疼镇痛 麻黄有着一定的镇痛作用,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改善痛觉的传导过程,从而减轻疼痛感。麻黄可以促进机体内镇痛物质的生成,抑制痛觉传导介质的释放,起到止痛的作用。 八、收敛止泻 麻黄有着收敛止泻的作用,可以通过收敛肠黏膜、减少肠壁的蠕动来缓解腹泻的症状。麻黄中的麻黄碱可以抑制肠道的蠕动功能,减少粪便的排出。

中药麻黄的名字由来

中药麻黄的名字由来 中药麻黄的名字由来。麻黄是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那么为什么叫做“麻黄”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药麻黄的名字由来,希望能帮到你。 中药麻黄的名字由来一 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许多方剂和中成药中都含有麻黄,但含麻黄的中药不能自己乱用,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由于麻黄中含有麻黄碱,而麻黄碱又是一种传统的兴奋剂,所以,运动员选用药物时,要格外小心、慎重。虚喘、高血压及失眠患者也要慎用麻黄。 中药麻黄的名字由来二 相传,从前有一个卖药的老人,收了一个徒弟。刚学了一年半载,徒弟就骄傲自满起来,言行狂妄,有时还把卖药的钱偷偷地花掉。师傅三番五次地劝说,却终究无济于事。后来,师傅就对徒弟说:“你现在可以另立门户了,收拾一下行李,走吧。”徒弟听了,傲慢地说:“如果师傅再没有什么可教的,我马上就走,保证在江湖上闯出个名堂来。”师傅难过地提醒道:“还有一种草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病情辨别不清,吃了就会出问题的。” 徒弟听了,不以为然地问道:“什么草药?” 师傅说:“是无叶草。” 徒弟满不在乎地问:“这药怎么啦?” 师傅语重心长地说:“这种草药的根和茎用处不同,有四句话你要牢记: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千万记住。” 徒弟不耐烦地点点头,全当成耳边风,压根儿就没有放在心上。 此后,徒弟分手,各自卖药。师傅不在跟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认识的虽不多,却什么药都敢用,没过几天,就忘记了师傅的叮嘱,

麻黄调研报告

麻黄调研报告 麻黄调研报告 一、引言 麻黄,学名Ephedra sinica,又名黄麻、白朮,是一种常见的 中药材。麻黄的主要成分是麻黄素,它具有收敛、止汗、止血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疾病。本报告旨在对麻黄的种植情况、药用价值以及市场前景进行详细调研。 二、种植情况 麻黄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尤其是陕西、甘肃等省份。这些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麻黄的生长。研究表明,海拔在1500-2300米,土壤呈弱碱性到中碱性的地区是麻黄的主 要生长区域,其温暖而干燥的气候和独特的土壤条件为麻黄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然而,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和人为种植的影响,麻黄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大量的麻黄植物被采伐、砍伐,导致麻黄资源的严重匮乏。因此,保护麻黄资源,加强其种植和管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三、药用价值 麻黄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主要功效如下:

1. 解表散寒:麻黄含有丰富的麻黄素,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解表散寒作用,适用于寒邪外袭引起的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 2. 开窍宣肺:麻黄有开窍宣肺之效,可用于治疗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能够有效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3. 行气止痛:麻黄还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头痛、风湿病、关节疼痛等疾病。其成分麻黄碱能够扩张血管、抗炎、镇痛等作用。 4. 利尿除肿:麻黄含有能促进尿液排泄的尿酸酶,对肾结石、尿路结石有辅助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麻黄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然而,由于麻黄含有较高的麻黄素,使用过量可能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因此应遵循医生指导,避免滥用。 四、市场前景 由于麻黄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日益增加。麻黄作为一种中药材,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保健品等领域。特别是在治疗感冒、咳嗽方面,麻黄被广泛应用。 目前,麻黄的价格相对较高,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加之麻黄的种植面积减少,资源稀缺,市场供需矛盾凸显,进一步推动了麻黄价格的上涨。

中草药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又称麻黄草、麻黄子、麻托、麻通、麻通子等,是中草药中的一种,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麻黄的主要功效是发散风寒,解表散寒,除寒湿,通窍,止咳,平喘,温阳,除湿,青阳,利尿,祛寒,养气,开窍,脱衣,解毒等。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详细介绍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一、发散风寒 麻黄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类为发散型药物,其性质味辛甘温,有发散风寒,宣浊散寒的作用。它可以通络散寒,使体内的寒湿得以排出,达到发散风寒,能够迅速止痛的功效。在中药中,麻黄可以用来治疗感冒、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等症状。 二、解表散寒 麻黄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中,主要是因为其解表散寒的特性。当人体感受到风寒时,会出现寒冷、发热、头痛、恶寒等症状。麻黄可以发汗散寒,迅速解除症状,恢复人体正常的温度。所以,在感冒初起时,将麻黄与其他适当的药物配合使用,可以起到良好的祛寒驱寒作用。 三、除寒湿 寒湿是中医中常见的病因之一。寒湿通常会导致身体出现湿重、四肢发麻、关节疼痛等症状。而麻黄具有宣浊散寒、排除湿邪的作用。所以,中医常会在治疗湿重症状时加入麻黄,帮助排除体内湿邪,改善症状,恢复健康。 四、通窍

麻黄又被称为通窍药,它具有疏通肺脏的作用。它可以促进肺部的气机畅通,改善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因此,在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时,中医方剂中一般会加入麻黄。 五、止咳平喘 麻黄还可以止咳平喘。在中药中,麻黄可以用来治疗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它可以刺激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的兴奋,缓解气喘、平喘。 六、温阳 麻黄能够温阳,使阳气得以上升。在中医理论中,阳气被认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当人体阳气不足时,会出现寒冷、疲倦、气喘等症状。而麻黄具有温阳作用,可以增强阳气,改善体内阳气不足的症状。 七、除湿 麻黄具有除湿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排除湿气。湿气是人体内的一种病邪,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元凶。而麻黄能够除湿,可以改善湿重症状,多用于湿气重之症状。 八、青阳 麻黄可以用来治疗青阳病。青阳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归类,是指由风邪引发的病症。治疗青阳时,麻黄可以起到散风祛邪的作用,帮助恢复健康。 九、利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