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头昏眼花、手脚麻木、失去知觉、神志不清,严重的

时候引起癫痫发作,或出现昏迷状态,从而出现威胁患者生命的虑。糖尿病患者有时会出

现低血糖,所以患者应积极预防,及时找出高危隐患,以及改善临床症状。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若患者出现突然光线敏感、头晕眼花、手脚麻木、乏力、失去知觉、肌肉抽动、癫痫发作、无意识状态等特征低血糖症状时,表明患者可能患有低血糖。

二、实验室检查

1、血糖检测:血糖低于空腹血糖的70mg%,表明患者可能患有低血糖。

2、甘油三酯检测:可以与血糖检测结果配合,用以鉴别是低血糖性机体能量代谢紊乱。

三、临床跟踪

对于低血糖性治疗,患者应定期跟踪监测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变化。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用来评估治疗结果的指标,不仅可以评估患者治疗效果,也可以为治疗提供把握和指导。

四、影像学检查

如神经影像学检查等,可以用来检查患者内分泌功能,以加深对患者病情的认识,从而给

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疗效。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是一种可以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病症,要想缓解其症状,以及减少发病

概率,有效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当患者出现低血糖相关体征时,应立即对患者进行检查,

以确定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降低发病的概率,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反应 (石晓君淄博市中心医院) 摘要:为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护理者应仔细分析原因和及时观察以便得到更好的护理。 关键词:低血糖反应原因观察处理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常有头昏、出冷汗、饥饿感、心慌、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或颤抖等低血糖反应,也有个别病人低血糖症状以烦躁不安、躁狂为主要表现,严重可出现昏迷,需立即抢救,否则晚期将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我们在临床护理中由于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使其转危为安。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的标准为小于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 ≤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 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某些植物药也可能导致低血糖,它们可能含有降糖成分,或可能含有影响肝肾功能的成分。与NPH胰岛素比较,甘精胰岛素发生低血糖较少见。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皮肤感觉异常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但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夜间低血糖常常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有些病人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DCCT和UKPDS等临床研究显示,严格的血糖控制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因而对糖尿病患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1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 1.1使用胰岛素的用量不当○1胰岛素剂量过大;○2病情好转未能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3注射混合胰岛素抽吸比例不当或方法不正确。如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切不可逆行操作,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影响其速效性。 1.2更换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有的部位胰岛素吸收过快过多。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法,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其速效性。 1. 3 用药后未能按时进餐或进食过少,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 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提前做好准备。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1. 4夜间低血糖:50℅的低血糖出现在夜间或黎明,多见于使用长效、中效胰 岛素或口服长效降糖药的患者。 1. 5长期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危险性增加。○1Ⅰ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多 年后可失去低血糖反应释放胰高血糖的能力。○2少数患者失去了低血糖反应性分泌肾上腺素的能力,以弥补胰高血糖素的缺乏。○3频繁使用降糖药。

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 一、定义与分类 糖尿病是一组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导致多种脏器多系统损害,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 根据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85%~90%。 二、识别、诊断与转诊 (一)识别 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多数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就诊或健康体检时发现。常有家族史。很少自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在应激、严重感染、中断治疗等诱因下也可发生。临床上常与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同时或先后发生。

1.临床症状和体征:由血糖升高导致的严重代谢失调,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伴乏力。但许多患者缺乏特异表现,仅于健康体检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有的患者可表现为视力模糊、外阴瘙痒、皮肤瘙痒和易感染;如有并发症时,可出现视力下降、水肿、贫血、对称性的手指、足趾感觉减退、疼痛、麻木或异样感,亦可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2.病史询问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1)既往史:患者初次就诊需询问是否有高血糖及其出现时间、是否有胰腺疾病;是否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史;是否有重大精神创伤史;女性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巨大胎儿生育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 (2)药物应用史:是否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平喘药物。 (3)饮食习惯:是否有高糖、高脂、高盐的饮食习惯。 (4)个人史:是否吸烟、饮酒。 (5)家族史:直系亲属是否有糖尿病病史。 (6)其他: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度、睡眠情况等。 3.辅助检查:

低血糖

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毫升,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小于3.9毫升,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位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体。 常见原因: 1.口服降糖药服用不当或过量 2.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 3.食物摄入不足 4.运动量过大 5.肾功能衰退导致药物清除率降低 6.饮酒量过大 7.肾上腺,甲状腺,垂体功能减退 低血糖症状: 1. 肾上腺素症状,包括出汗神经质,颤抖,无力,心悸,眼晕,饥饿感。 2.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意识混乱,行为异常,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癫痫(昏迷者通常体温降低) 低血糖易发人群: 1.老年患者 2.肝肾功能减退患者 3.有严重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患者 4.用胰岛素和胰岛素促泌剂者 5.未按时进食者或进食过少者 6.运动量增加

7.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饮酒 8.反复发生低血糖者 低血糖的护理措施: 1.低血糖患者必须合理使用胰岛素和降糖药,胰岛素和降糖药物使用过多是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患者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量。 2.患者必须保持生活规律,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要有规律,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两次或者三次的小量饮食。 3.运动疗法是低血糖患者综合治疗的五大治疗手段之一。患者做剧烈运动可致自身血糖的降低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给自己增加食物或根据自身情况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 4.自我血糖监测仪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患者可以在药店购买一台血糖监测仪,可在睡前监测自己的血糖,时刻监测血糖的变化。 5、.每一个低血糖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两件宝物: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等富含糖类的食物,二是急救卡片,要注明姓名、电话、用药等。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及治疗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及治疗 针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症状及病因,加强糖尿病知识教育,早期预防、及时诊断、正确治疗,降低低血糖的损害,改善和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糖尿病;低血糖;病因分析;预防治疗 近年来随着胰岛素的临床广泛应用,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增加,约为24.5%,严重的低血糖症的发生率为0.5%[1],I型糖尿病患者中无意识的低血糖发生率约为25%,其中至少有4%死于低血糖。低血糖的危害远大于高血糖,高血糖风险以年计,低血糖风险以秒计(E)[2] 。可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特别是老年、肾功能减退、严重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造成患者心里恐惧,影响血糖的有效控制。因此加强对糖尿病低血糖的认识、预防、治疗,对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发展,减少低血糖的危害有重要意义。 1 糖尿病低血糖的诊断 对于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的标准为小于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范畴[3]。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及血糖的下降速率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头晕、手抖、饥饿感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不典型症状也可能以口唇麻木感、夜间多梦、情绪烦躁或焦虑、注意力不集中为表现。夜间低血糖常常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也有些患者常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2糖尿病低血糖的病因分析 2.1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胰島素治疗中发生低血糖主要见于:①胰岛素剂量过大:见于胰岛素剂型及种类选择或抽取剂量错误;②运动:糖尿病患者在运动量过大时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而导致运动后低血糖,尤其当胰岛素注射在运动有关的肌肉附近部位时,还可明显促进胰岛素吸收;③进食不当: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并没有按时饮食或饮食量较少,从而造成低血糖发生;④其他:注射部分环境发生变化。患者注射胰岛素后采用热水浴能够有效的促进胰岛素的吸收;合并肾功能不全。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胰岛素灭活清除能力较弱,造成肾糖原异生能力下降。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致胃排空延迟,发生餐后低血糖。应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多种应激,如:感染、创伤等造成手术过程中胰岛素量增加,而在应激缓解后并没有恢复到应激前的胰岛素剂量,从而发生低血糖。 2.2口服降糖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胰岛素促泌剂中,如格列本脲、氯苯磺脲半衰期长(达35h左右),易引起低血糖。 2.3某些药物的联合应用乙醇可抑制肝糖原异生,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

糖尿病人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

糖尿病人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 糖尿病因其日益增高的患病率及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已逐渐引起社会及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在防治糖尿病中高血糖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低血糖往往容易被忽视,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发现低血糖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什么叫低血糖 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它会直接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以致危及生命。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指出,对于那些没有得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诊断低血糖的标准应该小于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已经属于低血糖的范畴了。 二、低血糖发生的常见原因和诱因 1、与药物无关的影响因素 ①长时间以及突然的运动;②情绪不稳定或骤然改变;③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④具有肾脏疾病,肾功能减退使胰岛素和降糖药物不能及时、完全的清除出体内;⑤糖尿病妇女分娩结束后及进行哺乳时;⑥肾上腺、甲状腺或垂体功能衰竭也是发生低血糖的可能诱因。 2、与药物相关的可能诱因 ①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 ②进食较少,而降糖药物没有适当的减少; ③有些药物与降糖药物有协同作用,一旦同时服用,降低血糖的作用会加强,如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优降糖、美吡达、达美康等)与保泰松、阿司匹林、磺胺药、心得安、吗啡等药物同时服用时,可加强降血糖作用而引起低血糖。 3、口服降糖药有很多种,其中可引起低血糖的主要是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①磺脲类(优降糖、美吡哒、达美康、糖适平)都是这一类的药物,由于磺脲类药物起效快,降糖作用强,再加上作用时间较长,所以低血糖早期常常不易察觉,而且低血糖持续时间长,有时甚至可以发生难以逆转的严重低血糖,因此老年患者尤其应该谨慎使用。 ②格列奈类的药物包括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虽然使用格列奈类药物的过程中较少发生严重低血糖,但是其低血糖的发生率高达18%,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仍应保持高度警惕。 4、胰岛素与低血糖的关系

低血糖诊断标准为

低血糖诊断标准为: 男:Glu<50mg/dl(<2.78mmol/L), 女:Glu<40mg/dl(<2.5mmol/L)(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 婴儿和儿童<40mg/dl(2.22mmol/L) 高血糖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6.0mmol/L 餐后血糖>7.8mmom/L 就称为高血糖,注意:高血糖不是一个疾病诊断标准,而是一项检测结果的判定,高血糖不等同糖尿病,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阅:糖尿病百科。 正常人在空腹血糖浓度为3.9~6.0mmol/L。空腹血糖浓度超过6.0mmol/L称为高血糖。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称为低血糖,我们拿到的血液生化检查报告中一般写着:葡萄糖,或者Glu。 血脂正常值: 1、总胆固醇(TC):200ml/dl以下或3-5.2mmol/L左右 2、甘油三酯(TG):150mg/dl以下或1.7mmol/L左右 3、低密度脂蛋白(LDL-C):120mg/dl或3.12mmol/L以下 4、高密度脂蛋白(HDL-C):40mg/dl或1.04mmol/L以上 提倡多吃粗粮、杂粮、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瘦肉、鱼、鸡等食物,提倡植物油,少吃猪油、油腻食品及白糖、辛辣、浓茶、咖啡…戒烟戒酒 控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 1)饮食宜清淡,限制动物脂肪,适当增加植物油。 (2)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应通过限制主食摄入的办法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3)多吃含纤维的膳食,如粗粮、蔬菜等,有利于降血脂和增加饱腹感。 (4)适当增加一些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山楂、洋葱、灵芝等。 体重正常,无任何并发症者,从事重体力劳动,每日主食可适当放宽到300克(干的,指的是未煮熟的)以上。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营养不良者,主食250~300克。肉蛋类可增加至200~300克,烹调油40克,每日鸡蛋一个,牛奶250毫升或更多些。 肥胖伴有轻度并发症者或老年者,日主食限定在200~250克以内,蔬菜400~500克,肉蛋105克,烹调油30克。 经常吃点粗粮,最好是燕麦、荞麦、麸皮.多食用苦瓜。荤菜每餐100克(带骨)。保证每天的摄入营养够就行,适当多吃点蔬菜可充饥。 吃蔬菜吃阔叶类比小叶类好,小叶类的蔬菜比茎块类的蔬菜好,薯类(如山芋)要少吃,吃的话要适当减少主食。 吃荤菜吃两条腿(鸡)比四条腿(猪)的好,含脂肪少,没有腿的(鱼)比两条腿的(鸡)好。 加餐的话,在两餐之间,上午9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可用黄瓜、蕃茄,(可当水果吃)无糖饼干或不加糖饼干 血淀粉酶 血淀粉酶即血清淀粉酶(AMS),是血清中的淀粉酶主要为型,属于糖苷链水解酶,主要来源于胰腺等,另外近端十二指肠、肺、子宫、泌乳期的乳腺等器官也有少

葡萄糖测试标准

葡萄糖测试标准 一、葡萄糖检测方法 葡萄糖的检测通常采用血液样本进行。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氧化酶法:通过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氢,再经过氧化氢酶催化生成水和氧气,最后检测氧气或过氧化氢的量来计算葡萄糖浓度。 2. 己糖激酶法:利用己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生成葡萄糖-6-磷酸,再通过特异性化学反应检测葡萄糖浓度。 3. 葡萄糖脱氢酶法:利用葡萄糖脱氢酶催化葡萄糖氧化生成葡萄糖酸内酯,再检测还原型辅酶II的生成量来计算葡萄糖浓度。 二、葡萄糖正常值范围 葡萄糖的正常值范围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略有差异,一般如下: 1. 空腹全血血糖:3.9-6.1mmol/L(70-110mg/dL)。 2. 空腹血清或血浆血糖: 3.9-6.9mmol/L(70-125mg/dL)。 3. 餐后2小时全血血糖:≤7.8mmol/L(≤140mg/dL)。 4. 餐后2小时血清或血浆血糖:≤8.9mmol/L(≤160mg/dL)。 三、葡萄糖异常值诊断 葡萄糖异常值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浓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进行判断: 1. 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200mg/dL),可诊断为糖尿病。 2. 空腹血糖在6.1-7.0mmol/L(110-126mg/dL)之间为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140-200mg/dL)之间为糖耐量异常。 3. 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糖控制达标,可视为正常;若血糖控制不达标或持续升高,可诊断为糖尿病。 4.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可导致头晕、心悸、出汗等症状。 四、葡萄糖检测准确性

低血糖症诊疗指南

低血糖症诊疗指南 低血糖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以血糖过低为特点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脑功能障碍,其生化特征是血糖低于 2.8mmol/L(50mg/ d1)。按临床上发病的频数,低血糖症的病因依次为: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药源性低血糖症、肝源性低血糖症、胰岛素瘤、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伴肿瘤的低血糖症等。 【诊断】 一、临床表现低血糖症常呈发作性。 (一)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及体征:饥饿、心慌、出汗、颤抖、焦虑、紧张、软弱无力、面色苍白、流涎、肢凉震颤、血压轻度升高。 (二)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精神不集中、头晕、迟钝、视物不清、步态不稳,也可有幻觉、躁动、行为怪异等精神失常表现,表现神志不清、幼稚动作(吮吸、假脸等)、舞蹈样动作,甚至痉挛,椎体束征阳性,乃至昏迷、血压下降。若低血糖较重,发作超过6小时,常会遗留痴呆。如果未能察觉自主神经警告症状或在神经低糖之前没有自主神经症状,称为未察觉的低血糖。 二、辅助检查

(一)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 (二)血浆胰岛素测定 1.胰岛素释放指数:大于0.4表示器质性胰岛素不适当分泌过多性低血糖症,特别是胰岛素瘤患者此值常明显增高。 血浆胰岛素(μU / ml) 胰岛素释放指数=———————————— 血浆葡萄糖(mg / ml) 2.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对血糖很低,血浆胰岛素不很高的病人可计算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50为正常,大于80μU/mg表示胰岛素不适当分泌过多,特别是胰岛素瘤。 血浆胰岛素(μU / ml)×100 胰岛素释放修正指数=———————————————血浆葡萄糖(mg / ml)—30 3.低血糖时血浆胰岛素值此值≥6μU/ml时考虑为相对高胰岛素血症。 (三)5小时葡萄糖耐量试验用于早期糖尿病,或反应性低血糖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饥饿实验怀疑胰岛素瘤者,行低血糖诱发实验。 1.方法:禁食24—48h,直至低血糖的症状出现为止,或最长达72h。开始及每4小时测血糖、胰岛素、c肽。低血

低血糖症要点总结

低血糖症要点总结 低血糖症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低血糖,是的,大家没有看错,我们一直熟悉的低血糖其实是 一种病,如果它是短暂的,那么我们可以称为低血糖,如果是持续性且长期的,那我们则要 称它为“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通常以血浆血糖浓度在2.8mmol/L以下或者全血葡萄糖在2.5mmol/L以下为判定标准,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在3.9mmol/L以下也属于低血糖症。随着病情的发展,其会导致患 者出现心动过缓、饥饿、出汗以及软弱的情况,严重一些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一次性黑蒙,甚 至昏厥的情况,经临床的研究表明,如果低血糖症不及时的治疗,还会导致脑部细胞受到严 重的损伤,甚至累及心脏以及肾脏等器官,危及患者的健康安全,所以低血糖非常危险,不 容小觑。我们一定要详细的了解低血糖症,有备无患。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发生低血糖的情况十分常见,因为这类群体需要长期的服用降糖药物以 控制病情的发展,所以经常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但是对于正常人而言,出现低血糖则意味 着身体的健康出了问题。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低血糖症的相关要点知识。 1.低血糖分类 (1)严重低血糖 病情已经发展到日常的生活需要他人照顾,就连住院、挂急诊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且神经系 统功能出现了异常的变化,经过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明显的改善。 (2)症状性低血糖 血糖值在3.9mmol/L以下(不包含3.9mmol/L),且有明显的低血糖症状出现。 (3)无症状性低血糖 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生活中与常人无异,但是测量血糖值却在3.9mmol/L以下(不包含 3.9mmol/L)。 (4)可疑症状性低血糖 存在低血糖的临床症状,但是还没有测量血糖水平,所以还不确定是症状性低血糖还是相对 低血糖。 (5)相对低血糖 有了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但是测量血糖水平后,数值在3.9mmol/L以上(包含3.9mmol/L),通常引发这种低血糖类型的原因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糖下降过快。 2.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要说到低血糖的临床表现,首先需要说几点影响因素,第一点是血糖的水平,第二点是血糖 下降的速度,第三点是低血糖的浓度,第四点是低血糖发生的速度,第五点是低血糖持续发 生的时间,第六点是患者的免疫力,第七点是患者自身的年龄等,其中,前两点会使低血糖 的临床表现出现差异,而后五点会影响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就前两点来讲,如果患者处于 血糖水平较低的情况,则主要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饥饿、心悸、焦虑、出汗等,如 果是血糖水平下降较快的情况,则主要以中枢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抽搐、神志改变以及认 知障碍,严重时还会造成昏迷。如果是老年人群患有低血糖症,则会表现出行为异常或者是 其他非典型的症状,而这些临床表现会随着后面的五点而发生轻度和重度的不同。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

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的 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和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安溪县医院内分泌科住院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240例,通过档案资料记录法,调查分析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和原因。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6.3%,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为7.2%,发生低血糖频率为28.57%,夜间发生低血糖高于白天,可能与患者病程、并发症有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概率要高于白天,应注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通过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宣传引导,时刻监测血糖变化情况,合理和规律的饮食,规范使用胰岛素、降糖药物,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适当运动等。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预防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老年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的40%以上[1]。年龄超过60岁的糖尿病患者分别称为是老年糖尿病,其中包括两种情况,一是60岁以前就患有糖尿病患者,二是进入老年年龄而导致新增加的患者[2]。在物理治疗过程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导致或者诱发低血糖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低血糖是一组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以临床上交感神经兴奋性和脑细胞对葡萄糖剥夺为主要特点。一般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血浆葡萄糖水平小于或等于3.9毫升[1]。本研究旨在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情况,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以便进行及时监测与预防。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安溪县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240例,纳入标准为:(1)在60岁以后发病或者是在60岁以前发病的以至于持续到60岁以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2)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的基本情况与疾病治疗情况? 1.2研究方法

低血糖应急预案

低血糖的应急预案 (一)评估原因: 1.过量降糖药物: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以及GLP —1 激动剂。其他降糖药物和上述药物合用也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2.未按时进食或者进食过少。 3.剧烈活动。 4.过量饮酒,特别是空腹饮酒. 5.糖尿病严重肾病致肾功能减退时或者其它合并的可引起血糖降低的系统疾病如严重肝病、恶性肿瘤等. (二)风险预案 1.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怀疑低血糖时即将通知医生,测定血糖水平,以明确诊断。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2.8mmol/L 或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3。9mmol/L 时2.一旦确认患者发生低血糖,应遵医嘱尽快协助患者补充糖分。神志清醒者,遵医嘱口服糖类食物(葡萄糖为佳),或者用糖水、饮料、方糖、果汁糖、蜂蜜、饼干、牛奶等代替。意识障碍者,遵医嘱赋予葡萄糖液静推或者胰升糖素肌注。 3.遵医嘱及时复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遵医嘱继续赋予葡萄糖口服、摄入含淀粉或者蛋白质食物、葡萄糖静脉注射等处理。 4.血糖未纠正遵医嘱继续赋予葡萄糖注射或者加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需要长期葡萄糖输注。 4.意识障碍者加强基础护理,保证安全。 5.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遵医嘱调整用药,必要时行动态血糖监测。 (三)预防措施: 1.观察患者有无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交感神经兴奋和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症状。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者其他非典型症状。 2.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使用的降糖药物,做好用药指导,保证服药到口,并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能随意更改和增加降糖药物及其剂量. 3.告知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低血糖诊疗常规

低血糖症 【病史采集】 1.低血糖症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致饥饿感、恶心呕吐、心悸、出冷汗、手足震颤,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精神异常、抽搐、大小便失禁、昏迷); 2.低血糖症发作特点:空腹抑或餐后出现症状,进食能否缓解,发作时间、程度、缓解情况; 3.有无诱因:剧烈运动、长期饥饿、腹泻、大量饮酒; 4.特殊用药史:降糖药、水杨酸等; 5.重症肝病史、肾衰及手术和某些内分泌疾病史:垂体前叶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6.有无上述疾病的症状:乏力、纳差等; 7.有无血糖检查结果; 8.体重有无变化。 【体格检查】 1.生命体征; 2.可能病因及相应体征:皮肤、毛发、甲状腺等异常变化。 【辅助检查】 1.空腹血糖:<2.8mmol/L; 2.葡萄糖耐量试验呈低血糖曲线; 3.血清胰岛素及C肽测定:如为胰岛素瘤所致,胰岛素释放指数>0.4(血浆胰岛素μIU/ml/血浆葡萄糖mg/dl); 4.肝、肾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测定; 5.腹部脏器B超检查,胸部X线片。 【诊断标准】 1.低血糖诊断: (1)空腹、运动致使低血糖症状发作; (2)发作时血糖<2.8mmol/L; (3)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 2.病因诊断: (1)胰岛素瘤:胰岛素释放指数、胰腺B超、CT定位有助诊断。 (2)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 1)午餐后低血糖,可自我缓解,非进行性发展; 2)OGTT:服糖后2~4h血糖降至空腹水平; 3)能耐受72h禁食; 4)胰岛素释放指数正常。 【鉴别诊断】 1.癫痫:检查血糖可区别。 2.脑血管意外:血糖可因应激而升高。 3.Ⅱ型糖尿病早期表现:常在下次进餐前出现低血糖,OGTT及IRT峰值延迟。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1)胰岛素瘤:手术切除。

低血糖症诊疗规范

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hypoglycemia)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浆(或血清)葡萄糖水平降低,并足以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有Whipple三联征:①有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的病史;②在低血糖发作时血糖<2.8mmol/L;③给予葡萄糖或进食糖类后症状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有反应性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及脑功能障碍所致综合征。严重的低血糖可致昏迷,称低血糖昏迷。反复发作历时较久的低血糖可有广泛的神经系统损害。 一、实验室检查: 1、血糖:多次空腹或发作时血浆葡萄糖< 2.8mmol/L(50mg/dl);糖尿病应用降糖药患者血糖≤3.9 mmol/L。 2、血浆胰岛素与C肽水平可高于正常。 3、血浆胰岛素(uU/ml)/血糖(mg/dl)比值:正常人小于0.3,胰岛素瘤者大于0.4,大于1.0者可确诊。 4、胰岛素释放指数=血浆胰岛素(uU/ml)*100/[血糖(mg/dl)-30]:正常人小于50,肥胖者一般不超过85,胰岛素瘤大于100,可达150以上。 5、饥饿试验:本病90%以上在禁食24小时后诱发典型低血糖发作,少数要延迟到48-72小时。 6、延长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75g葡萄糖,测定服糖前、服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血糖、胰岛素和C肽。条件允许可加测β羟丁酸、胰岛素原进一步明确病因。

7.生长激素,皮质醇节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抗体,胰腺CT、MRI、选择性胰血管造影或超声内镜,垂体MRI,肾上腺CT,胸部CT,腹部CT等。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1.低血糖症状:⑴.交感神经兴奋:出汗、饥饿、感觉异常,流涎、颤抖、心悸、紧张、焦虑、软弱无力、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四肢冰凉、血压增高等。 ⑵. 脑功能障碍: 大脑皮质受抑制:意识朦胧、定向力与识别力障碍、嗜睡、多汗、肌张力下降、震颤、精神失常等。 皮层下受抑制:骚动不安、痛觉过敏、阵挛性或舞蹈样动作或幼稚动作(鬼脸)、瞳孔散大、强直性惊厥、锥体束阳性。⑴延脑受累:昏迷、去大脑强直、反射消失、瞳孔缩小等。 ⑶.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2.发作时血浆葡萄糖< 2.8mmol/L, 3.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 关于病因: 1、胰岛素瘤:为器质性低血糖症中最常见原因,表现为空腹低血糖,发作时胰岛素水平升高,CT、MRI、选择性胰血管造影和超声内镜有助于肿瘤定位。 2、反应性低血糖症:表现为餐后早期(2-3小时)和后期(3-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