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生物氧化习题

(完整版)生物氧化习题

(完整版)生物氧化习题
(完整版)生物氧化习题

第六章生物氧化

一、选择题

【A

1

型题】

1.体内CO

2

的生成是由

A.代谢物脱氢产生

B.碳原子与氧原子直接化合产生

C.有机酸脱羧产生

D.碳原子由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

E.碳酸分解产生

2.关于生物氧化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氧化环境温和

B.在生物体内进行

C.能量逐步释放

D.耗氧量、终产物和释放的能量与体外氧化相同

E.CO

2和H

2

O是由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

3.不是呼吸链中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是

A.FAD

B.肉碱

C.Cyt b

D.铁硫蛋白

E. CoQ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

A.CTP

B.AMP

C.磷酸肌酸

D.乙酰CoA

E.1,3-DPG

5.呼吸链中能直接将电子传给氧的物质是

A.CoQ

B.Cyt b

C.铁硫蛋白

D.Cyt aa

3

E.Cyt c

6.NADH氧化呼吸链中不包括

A.复合体I B.复合体Ⅱ C.复合体Ⅲ

D.复合体Ⅳ

7.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

A.C→C

1→b→aa

3

→O

2

B.C→b

1

→C

1

→aa

3

→O

2

C.b→C

1→C→aa

3

→O

2

D.b→C→C

1

→aa

3

→O

2

E.C

1→C→b→aa

3

→O

2

8.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

A.FADH

2→CoQ B.NADH→FMN C.Cytb→Cytc

1

D.CoQ→Cytc

E.FMNH

→CoQ

2

一、选择题

【A

型题】

1

1.C

2.E

3.B

4.B

5.D

6.B

7.C

8.D

9.B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C 17.C 18.B 19.E 20.D 21.D 22.C 23.B 24.A 25.C 26.C

9.下列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是

A.1,6-二磷酸果糖

B.1,3-二磷酸甘油酸

C.F-6-P

D.乙酰CoA

E.烯醇式丙酮酸

https://www.doczj.com/doc/1c1913030.html,-、CO中毒是由于

A.使体内ATP生成量增加

B.解偶联作用

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呼吸链中断

C.使Cytaa

3

D.使ATP水解为ADP和Pi的速度加快

E.抑制电子传递及ADP的磷酸化

11.人体内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体是

A.葡萄糖

B.脂酸

C.ATP

D.磷酸肌酸

E.氨基酸

12.胞液中的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其P/O比值为

A.1

B.1.5

C.2.5

D.4

E.5

13.氧化磷酸化进行的部位是

A.内质网

B.线粒体

C.溶酶体

D.过氧化物酶体

E.高尔基复合体

14.下列哪种细胞不能进行氧化磷酸化

A.成熟红细胞

B.白细胞

C.肝细胞

D.肌细胞

E.脑细胞

15.关于呼吸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呼吸链由4个复合体与泛醌、Cytc两种游离成分共同组成

B.呼吸链中的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C.呼吸链在传递电子的同时伴有ADP的磷酸化

https://www.doczj.com/doc/1c1913030.html,-中毒时电子传递链中各组分都处于氧化状态

E.呼吸链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

16.P/O比值是

A.每消耗1分子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分子数

B.每消耗1原子氧所消耗无机磷的克数

C.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

D.每消耗1分子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

E.每消耗1克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克数

17.底物水平磷酸化是

A.底物脱氢时进行磷酸化

B.生成ATP 的主要方式

C.直接将底物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生成ATP的方式

D.只能在胞液中进行

E.所有进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底物都含有高能键

18.肌肉中能量贮存的形式是

A.肌酸

B.CP

C.ATP

D.GTP

E.葡萄糖

19.关于还原当量穿梭的描述错误的是

A.NAD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氧化时生成1.5分子ATP

C.NADH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氧化时生成2.5分子ATP

D.NADH只能在线粒体中氧化并产生ATP

E.α-磷酸甘油穿梭过程中消耗1分子ATP

20.下列哪个反应无ATP(或GTP)生成

A.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B.琥珀酰CoA→琥珀酸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D.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

21.关于高能键及高能化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B.ATP是体内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

C.高能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30.5kJ/mol

D.ATP分子内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E.高能键包括高能磷酸键和高能硫酯键

22.调节氧化磷酸化速率的重要激素是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甲状腺素

D.生长激素

E.胰高血糖素

23.NAD+在呼吸链中的作用是

A.传递2个氢原子

B.传递1个氢原子与1个电子

C.传递2个氢质子

D.传递1个氢质子与1个电子

E.传递2个电子

24.下列不是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组成成分的是

A.FMN

B.CoQ

C.铁硫蛋白

D.Cyt c

E.Cyt b

25.1 mol NADH+H=经呼吸链电子传递可生成的ATP数为

A.1

B.1.5

C.2.5

D.4

E.5

26.关于磷酸肌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肌酸被ATP磷酸化为磷酸肌酸

B.肌酸由肝内合成,供肝外组织利用

C.磷酸肌酸含有高能磷酸键,为肌肉组织直接提供能量

D.磷酸肌酸可自发脱去磷酸变为肌酸酐

E.是肌和脑组织中的能量储存形式

型题】

【A

2

27.向离体完整的线粒体中加入一化合物,此时测定其基质中无ATP的生成但耗氧量显著增加,这一化合物可能是

A.呼吸链抑制剂

B.呼吸链组成成分

C.解偶联剂

D.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C.递氢体类似物

28.将不同的底物如琥珀酸、β-羟丁酸、抗坏血酸、细胞色素c等分别加入离体完整的线粒体中,在体外模拟细胞内液的环境进行保温,测定P/O比值,来推算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其原理是

A.不同底物进入呼吸链的部位不同

B.不同底物的氧化还原电位不同

C.不同底物的吸收光谱不同

D.不同底物阻断呼吸链的部位不同

E.不同底物的自由能变化不同

29.在有氧的条件下,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液中产生的NADH进入线粒体内经呼吸链氧化成水,同时产生1.5分子ATP,是通过下列哪种穿梭作用

A.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B. α-磷酸甘油穿梭

C.柠檬酸-丙酮酸穿梭

D.丙酮酸穿梭

E.鸟氨酸穿梭

30.CO是煤气中的毒性成分,当向离体完整的线粒体中加入CO后,在有底物存在的条件下无氧的消耗,CO可能是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而阻断呼吸链

A. CoQ

B.Cyt b

C. 铁硫蛋白

D.Cyt aa

3

E.Cyt c

31.一服异烟肼的病人出现对称性皮炎,经检查发现其血中的维生素PP含量极低,下列哪组反应不受影响

A.琥珀酸→延胡索酸

B.谷氨酸→α-酮戊二酸

C.丙酮酸→乳酸

D.苹果酸→草酰乙酸

E.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B型题】

A.NADH

B.CytP

450 C.Cyt aa

3

D.CoQ

E.NADPH

32.属于呼吸链的递电子体的是C

33.既是呼吸链的递氢体,又是递电子体的是A

34.两条呼吸链的汇合点是D

35.能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的是C

A.ATP

B.肌酸

C.CP

D.ATP+Pi+能量

E.CO

2和H

2

O

36.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体是A

37.肌和脑组织中能量的储存形式是C

A.dATP

B.CTP

C.UTP

D.GTP

E.ADP

38.糖原合成所需的能源物质是 C

39.磷脂合成所需的能源物质是 B

40.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源物质是 D

A.二硝基苯酚

B.鱼藤酮

C.CO

D.寡霉素

E.铁鳌合剂

41.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是 A

42.能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是 C

43.同时抑制电子传递和ADP磷酸化的是 D

【X型题】

44.关于呼吸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呼吸链中的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B.电子是从氧化还原电位低的传递体向氧化还原电位高的传递体传递

C.每对氢经呼吸链传递时都产生3分子ATP

D.氧化与磷酸化解偶联时,电子传递仍可进行

E.复合体Ⅲ和Ⅳ为两条呼吸链所共有

45.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的部位是

A.NADH→CoQ

B.FADH

2

→CoQ

C.CoQ→Cyt c

D.Cyt aa

3→0

2

E.FAD→CoQ

46.生物氧化的特点有

A.是在37℃、近似中性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B.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C.氧化时能量逐步释放并有相当一部分能量以ATP的形式存在

D.水的生成是代谢物脱下的氢与空气中的氧直接结合生成

E.CO

2

是通过有机酸脱羧生成

47.胞液中的NADH通过何种机制进入线粒体

A.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B.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

C.柠檬酸-丙酮酸穿梭作用

D.草酰乙酸-丙酮酸穿梭作用

E.葡萄糖-丙酮酸的穿梭作用

48.脱氢经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氧化的物质是

A.线粒体内的α-磷酸甘油

B.苹果酸

C.脂酰辅酶A

D.丙酮酸

E.异柠檬酸

49.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氧化磷酸化是体内产生ATP的主要方式

B.GTP、CTP、UTP也可通过氧化磷酸化直接生成

C.细胞内ATP浓度升高时,氧化磷酸化减弱

D.氧化磷酸化与呼吸链无关

E.氧化磷酸化在胞液进行

50.下列反应中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B.琥珀酸→苹果酸

C.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

D.苹果酸→草酰乙酸

E.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51.能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的细胞色素是

A.Cyt aa

3

B.Cyt c

C.Cyt b

D.Cyt P

450 E.Cyt c

1

52.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

A.FMN

B.FAD

C.CoQ

D.NADP+

E.NAD+

53.参与呼吸链递氢作用的维生素有

A.维生素B

1B.维生素B

2

C.维生素B

6

D.维生素PP

E.维生素C

二、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底物水平磷酸化

5.P/O比值

6.解偶联剂

7.高能键 8.高能化合物

三、填空题

1.体内CO

2

的生成不是碳和氧的直接化合,而是通过生成的。

2.胞液中的NADH+H+可通过和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进行。

3.体内ATP生成的方式有和两种,以为主。

4.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者是,而是能量的贮存形式。

5.生物氧化中物质氧化的方式包括、和。

6.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NADH氧化呼吸链氧化时,其P/O比值是,通过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氧化时,其P/O比值是。

7.ATP分子中含有个高能键,其末端的高能键常可转移给、

、,生成、和。

8.ATP与反应生成CP,催化该反应的酶是。

9.细胞色素是传递体,其辅基中的能进行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

四、是非题

()1.物质在体外燃烧和生物氧化生成的终产物基本相同。

()2.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是磷酸肌酸。

()3.人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糖、脂肪和氨基酸。

()4.体内二氧化碳的生成是有机酸脱羧产生的。

()5.代谢物在生物体内的氧化方式以脱氢和脱电子为主。

()6.线粒体外的NADH可直接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

()7.体内生成ATP的主要方式是氧化磷酸化。

()8.氧化磷酸化为机体提供了大量的能源,故可代替底物水平磷酸化。()9.ATP增多时,可促进线粒体中的氧化磷酸化。

()10.解偶联剂能特异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的电子传递,使呼吸链中断。()11.胞液中产生的H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可产生3分子ATP。

()12.线粒体外氧化体系的特点是氧化过程不伴有ATP的生成。

五、简答题

1.简述生物氧化的方式。

2.什么是P/O比值,有何意义?

3.简述呼吸链抑制剂对氧化磷酸化的影响。

4.简述解偶联剂对呼吸链中电子传递的影响。

5. 简述甲状腺素对氧化磷酸化的影响。

6.简述线粒体外氧化体系的特点。

六、论述题

l.试述生物氧化的特点。

2.写出3个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

3.试述影响氧化磷酸化的主要因素。

4.试述胞液中的NADH进行氧化磷酸化的机制。

5.写出两条氧化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并说明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6.比较线粒体外氧化体系与线粒体氧化体系的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

1

型题】

1.C

2.E

3.B

4.B

5.D

6.B

7.C

8.D

9.B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C 17.C 18.B 19.E 20.D 21.D 22.C 23.B 24.A 25.C 26.C

【A

2

型题】

27.C 28.A 29.B 30.D 31.A

【B型题】

32.C 33.A 34.D 35.C 36.A 37.C 38.C 39.B 40.D 41.A 42.C 43.D

【x型题】

44.ABDE 45.ACD 46.ABCE 47.AB 48.AC 49.BDE 50.ACE

51.AD 52.ACE 53.BD

二、名词解释

1.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生成CO

2和H

2

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

化。

2.在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递氢体、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能将代谢物脱下的氢传递给氧生成水的连锁反应体系,称为呼吸链。

3.是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 的过程。

4.直接将底物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或GDP),生成ATP(或GTP)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5.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

6.是使呼吸链中氧化产生的能量不能用于ADP磷酸化,而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解离的物质。

7.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21kJ/mol的化学键称为高能键,常用“~”符号表示。

8.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称高能化合物。

三、填空题

1.有机酸脱羧

2. α-磷酸甘油苹果酸-天冬氨酸

3.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4.ATP CP

5.加氧脱氢失电子

6.3 2

7. 2 UDP CDP GDP UTP CTP GTP

8.肌酸肌酸激酶

9.电子铁离子

四、是非题

1.是

2.非

3.非

4.是

5.是

6.非

7.是 8.非 9.非 10.非 11.非 12. 是

五、简答题

1.生物氧化中物质氧化的方式有加氧、脱电子和脱氢反应,并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2.是指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通过测定P/O比值,可了解不同底物ATP的生成量,根据不同底物进入呼吸链的部位不同,推算出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3.呼吸链抑制剂能特异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的电子传递,使呼吸链中断,

电子不能传递给氧,从而使氧化磷酸化终止。

4.解偶联剂使代谢物经呼吸链氧化产生的能量不能用于ADP磷酸化,而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解离。使ADP浓度增高,导致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加快,细胞耗氧量增加。

5.甲状腺激素可诱导细胞膜上Na+、K+-ATP酶的生成,使ATP水解为ADP和Pi加速,ADP进入线粒体数量增加,使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甲状腺激素还可使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增加,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6.线粒体外氧化体系包括微粒体氧化体系和过氧化物酶氧化体系,其特点是氧化过程中不伴有ATP的生成,但与体内许多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以及某些药物和毒素的生物转化有关。

六、论述题

l.生物氧化的特点:①氧化环境温和;②能量逐步释放;③生物氧化中H

O

2

则由有的生成是由物质脱下的氢经过一系列酶和辅酶逐步传递给氧生成的,CO

2

机酸脱羧产生。

2. ⑴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⑵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⑶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

3. ⑴ADP的调节作用:是调节氧化磷酸化的主要因素。当ADP浓度增高时,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反之,ADP浓度降低或ATP消耗减少时,氧化磷酸化速度则减慢。

⑵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诱导细胞膜上Na+、K+-ATP酶的生成,使ATP 水解为ADP和Pi,使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甲状腺激素还可使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增加,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⑶抑制剂:抑制剂分为呼吸链抑制剂、解偶联剂和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①呼吸链抑制剂能特异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的电子传递,抑制氧化磷酸化。

②解偶联剂不抑制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但却使代谢物氧化产生的能量不能用于ADP磷酸化,而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解离。

③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可同时抑制电子传递及ADP磷酸化。

4.胞液中产生的HADH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内膜,需通过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

⑴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胞液中的NADH经α-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使磷酸二羟丙酮还原生成α-磷酸甘油,后者穿过线粒体外膜,经线粒体内膜外侧的α-

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重新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FADH

2,FADH

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

链,生成2分子ATP。磷酸二羟丙酮则穿出线粒体外膜进入胞液,被重复利用。此种穿梭作用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中。

⑵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胞液中的NADH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使草酰乙酸还原生成苹果酸。苹果酸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α-酮戊二酸载体进入线粒体内,再经线粒体内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后者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生成3分子ATP。草酰乙酸不能透过线粒体内膜,在谷草转氨酶的作用下生成天冬氨酸,天冬氨酸经线粒体内膜上的酸性氨基酸载体转运出线粒体。在胞液中天冬氨酸再经谷草转氨酶作用,重新生成草酰乙酸,继续进行穿梭作用。此种穿梭作用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中。

5.⑴NADH氧化呼吸链:NADH→FMN(Fe-S)→CoQ→Cyt b→Cyt c

1

→Cyt c→Cyt

aa

3→O

2

⑵琥珀酸氧化呼吸链:FAD(Fe-S)→CoQ→Cyt b→Cyt c

1

→Cyt c→Cyt aa

3

→O

2

⑶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NADH→CoQ之间;CoQ→Cyt c之间;Cyt aa

3

→0

2

之间。

6.线粒体氧化体系能将代谢物脱下的氢传递给氧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为细胞提供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非线粒体氧化体系特点是氧化过程中不伴有ATP的生成,但与体内许多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灭活及某些药物和毒素的生物转化有关。

(完整版)生物进化的秘密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生物进化的秘密》 教学设计 邵 府 小 学 科学教师:赫立娟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生物进化的秘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作用与平衡”这一概念,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从教材内容呈现顺序来看,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本节课是在前两节基础上,通过故事,对长颈鹿、桦尺蠖等动物进化过程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分析环境的变化给生物带来的影响,初步理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浅层含义。本课围绕“生物进化的秘密”这一主线,设计了三个活动:1、“达尔文的故事”:通过收集和阅读达尔文的资料,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2、“长颈鹿的进化过程”,让学生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解释生物的进化现象。3、“游戏环节”捕食猎物,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自然选择”学说。 二、学情分析: 《生物进化的秘密》为《生物的进化》单元第三课,学生在学习了前两课《生命从哪里来》和《寻找生物进化的证据》,对生命起源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从网上获书中了解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很自然会想到那些原始的生命是如何演变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的,生物进化的秘密是怎样的。本课从观察种类繁多的动物开始,

从观察理解有些生物已经灭绝有些名字相同但是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处的环境不用,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进行资料的阅读与整理,通过模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探究目标:能运用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等生物的进化原因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生物是一直在进化的观点;学习达尔文尊重事实,坚忍不拔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材料理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理论。 教学难点:通过长颈鹿等生物的进化历史说明“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理论。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和阅读有关达尔文的资料,查找某一种生物进化的资料。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模拟实验材料:大米、黑米、盘子、记录表等。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大全

《生物化学》题库 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蛋白质中的苯丙氨酸、酪氨酸和__色氨酸__3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 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类型,它们是_α-螺旋结构__和___β-折叠结构__。前者的螺距为 0.54nm,每圈螺旋含_3.6__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__0.15nm____。天然 蛋白质中的该结构大都属于右手螺旋。 3氨基酸与茚三酮发生氧化脱羧脱氨反应生成__蓝紫色____色化合物,而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 生成黄色化合物。 4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两性离子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以负 离子形式存在。 5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因素有:碱基堆积力;氢键;离子键 6酶的活性中心包括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两个功能部位,其中前者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 专一性,后者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72个H+或e经过细胞内的NADH和FADH2呼吸链时,各产生3个和2个ATP。 8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2________分子ATP。 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9。 10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由σββα'2组成;核心酶的组成是'2ββα。参

与识别起始信号的是σ因子。 11按溶解性将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性维生素,其中前者主要包括V B1、V B2、V B6、 V B12、V C,后者主要包括V A、V D、V E、V K(每种类型至少写出三种维生素。) 1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mRNA作为模板,tRNA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蛋白质合 成的场所是 核糖体。 13细胞内参与合成嘧啶碱基的氨基酸有: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 14、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延伸阶段,氨基酸是以氨酰tRNA合成酶?GTP?EF-Tu三元复合体的形式进 位的。 15、脂肪酸的β-氧化包括氧化;水化;再氧化和硫解4步化学反应。 二、选择题 1、(E)反密码子GUA,所识别的密码子是: A.CAU B.UG C C.CGU D.UAC E.都不对 2、(C)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的性质之一? A.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 B.加入少量中性盐溶解度增加 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 D.有紫外吸收特性 3.(B)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特点是:

生物氧化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 al use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章节第五章生物氧化 授课题目第一节线粒体氧化体系 第二节A TP的生成与能量的利用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生成 教学地点 第七教室 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讨论课□ 实训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 时间 教学分析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必修课程,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主要采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识) 1、生物氧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2、理解A TP的生成方式与流程 能力目标:(专业能 力、方法能力、社 会能力) 通过生物氧化中能量的变化,训练学生分析、理解、综 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呼吸链 2、ATP的生成方式。 教学难点1、呼吸链中电子与氢的传递 2、A TP的生成方式 教学设计 利用讲授、讨论、多媒体课件、提问、测试、等教学手段给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本节课内容。 学法设计 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兴趣,并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 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化学》第二版教材 教案、PPT、讨论话题 教学内容(任务)及过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或采取的措施与手段和时间分配 导入:什么是生物氧化? 1.概念: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也称为组织呼吸。 2、特点: (1)反应条件温和,温度为37℃,pH近中性,有水参加,在酶 10min 导入新课讨论 5min 板书讲解

生物化学题库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库 蛋白质化学 一、填空题 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种,一般可根据氨基酸侧链(R)的大小分为侧链氨基酸和侧链氨基酸两大类。其中前一类氨基酸侧链基团的共同特怔是具有性;而后一类氨基酸侧链(或基团)共有的特征是具有性。碱性氨基酸(pH6~7时荷正电)有两种,它们分别是氨基酸和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也有两种,分别是氨基酸和氨基酸。 2.紫外吸收法(280nm)定量测定蛋白质时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大多数可溶性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或氨基酸。 3.丝氨酸侧链特征基团是;半胱氨酸的侧链基团是 。这三种氨基酸三字母代表符号分别是 4.氨基酸与水合印三酮反应的基团是,除脯氨酸以外反应产物的颜色是;因为脯氨酸是α—亚氨基酸,它与水合印三酮的反应则显示色。 5.蛋白质结构中主键称为键,次级键有、、 、、;次级键中属于共价键的是键。 6.镰刀状贫血症是最早认识的一种分子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β亚基的第六位 氨酸被氨酸所替代,前一种氨基酸为性侧链氨基酸,后者为性侧链氨基酸,这种微小的差异导致红血蛋白分子在氧分压较低时易于聚集,氧合能力下降,而易引起溶血性贫血。 7.Edman反应的主要试剂是;在寡肽或多肽序列测定中,Edman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8.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有、、 和。其中维持前三种二级结构稳定键的次级键为 键。此外多肽链中决定这些结构的形成与存在的根本性因与、、 有关。而当我肽链中出现脯氨酸残基的时候,多肽链的α-螺旋往往会。 9.蛋白质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其稳定性主要因素有两个,分别是 和。 10.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11.在适当浓度的β-巯基乙醇和8M脲溶液中,RNase(牛)丧失原有活性。这主要是因为RNA酶的被破坏造成的。其中β-巯基乙醇可使RNA酶分子中的键破坏。而8M脲可使键破坏。当用透析方法去除β-巯基乙醇和脲的情况下,RNA酶又恢复原有催化功能,这种现象称为。 12.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10和7.1,在pH8.5的溶液中它们分别荷的电性是、。 13.在生理pH条件下,蛋白质分子中氨酸和氨酸残基的侧链几乎完全带负电,而氨酸、氨酸或氨酸残基侧链完全荷正电(假设该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组分)。 14.包含两个相邻肽键的主肽链原子可表示为,单个肽平面及包含的原子可表示为。 15.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

生物化学考试试题库

生物化学考试试题库 蛋白质化学 一、填空题 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种,一般可根据氨基酸侧链(R)的大小分为侧链氨基酸和侧链氨基酸两大类。其中前一类氨基酸侧链基团的共同特怔是具有性;而后一类氨基酸侧链(或基团)共有的特征是具有性。碱性氨基酸(pH6~7时荷正电)有两种,它们分别是氨基酸和氨基酸;酸性氨基酸也有两种,分别是氨基酸和氨基酸。 2.紫外吸收法(280nm)定量测定蛋白质时其主要依据是因为大多数可溶性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或氨基酸。 3.丝氨酸侧链特征基团是;半胱氨酸的侧链基团是;组氨酸的侧链基团是 。这三种氨基酸三字母代表符号分别是 4.氨基酸与水合印三酮反应的基团是,除脯氨酸以外反应产物的颜色是;因为脯氨酸是α—亚氨基酸,它与水合印三酮的反应则显示色。 5.蛋白质结构中主键称为键,次级键有、、 、、;次级键中属于共价键的是键。 6.镰刀状贫血症是最早认识的一种分子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β亚基的第六位 氨酸被氨酸所替代,前一种氨基酸为性侧链氨基酸,后者为性侧链氨基酸,这种微小的差异导致红血蛋白分子在氧分压较低时易于聚集,氧合能力下降,而易引起溶血性贫血。 7.Edman反应的主要试剂是;在寡肽或多肽序列测定中,Edman反应的主要特点是。 8.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有、、 和。其中维持前三种二级结构稳定键的次级键为 键。此外多肽链中决定这些结构的形成与存在的根本性因与、、 有关。而当我肽链中出现脯氨酸残基的时候,多肽链的α-螺旋往往会。 9.蛋白质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其稳定性主要因素有两个,分别是 和。 10.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 11.在适当浓度的β-巯基乙醇和8M脲溶液中,RNase(牛)丧失原有活性。这主要是因为RNA酶的被破坏造成的。其中β-巯基乙醇可使RNA酶分子中的键破坏。而8M脲可使键破坏。当用透析方法去除β-巯基乙醇和脲的情况下,RNA酶又恢复原有催化功能,这种现象称为。 12.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10和7.1,在pH8.5的溶液中它们分别荷的电性是、。 13.在生理pH条件下,蛋白质分子中氨酸和氨酸残基的侧链几乎完全带负电,而氨酸、氨酸或氨酸残基侧链完全荷正电(假设该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组分)。 14.包含两个相邻肽键的主肽链原子可表示为,单个肽平面及包含的原子可表示为。 15.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全部万能模板.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复述、列举 ____ (2)解释、说明、概述 ____ (3)完成、解决 ____ 例: 说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解释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 1.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 2.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过程与方法 (1)感受、参与 ____ ,提高 ____ (2)讨论、交流 ____ ,提高 ____ (3)尝试、分享 ____ ,提高 ____ 例: 通过图文结合,提高分析归纳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活动体验和情景体验,提高发散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1.重新走进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 3.通过过读书和师生的讨论活 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关注 ____ (2)形成、养成 ____ (3)确立、树立 ____ 例: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体验合作精神,形成生物学习的兴趣; 认同科学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1.体验科学探究历程,体会科学概念是在不断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形成; 2.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学科中的有关知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 精神和科学态度; 3.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探究的内容和结果; 4.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 1) ____ 2.难点 ( 1) ____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练习法、讨论法、活动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提问:(1)万物生长靠太阳,那么,太阳能是怎么转变成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的呢?(光合作用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又是依靠什么进行光合作用呢? (叶绿体)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 探究的第一个问题,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2.讲授新课 探究一: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 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多媒体展示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 体中的色素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重点讲解实验原理,强调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的不同,其中纸层析法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 着重讲解,通过 F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明白原理后教师继续和学生分析说明实验步骤,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提出思考问题,布置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两人一组,分 工合作。并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所提出的问题。

生物化学试题库(试题库+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糖类化学 一、填空题 1.纤维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2.常用定量测定还原糖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试剂和 ________________试剂。 3.人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肝脏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 ________________,肌肉中含量最丰富的糖是________________。 4.乳糖是由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_____组成,它们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糖苷键相连。 5.鉴别糖的普通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试验。 6.蛋白聚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7.糖苷是指糖的________________和醇、酚等化合物失水而形成的缩醛(或缩酮)等形式的化合物。 8.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________________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 9.多糖的构象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决定其构象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 二、是非题 1.[ ]果糖是左旋的,因此它属于L-构型。 2.[ ]从热力学上讲,葡萄糖的船式构象比椅式构象更稳 定。 3.[ ]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都有一个还原端,所以它们都有还原性。 4.[ ]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是对映体。 5.[ ]糖的变旋现象是指糖溶液放置后,旋光方向从右旋变成左旋或从左旋变成右旋。 6.[ ]D-葡萄糖的对映体为L-葡萄糖,后者存在于自然界。 7.[ ]D-葡萄糖,D-甘露糖和D-果糖生成同一种糖脎。 8.[ ]糖链的合成无模板,糖基的顺序由基因编码的转移酶决定。 9.[ ]醛式葡萄糖变成环状后无还原性。 10.[ ]肽聚糖分子中不仅有L-型氨基酸,而且还有D-型氨基酸。 三、选择题

大学生物化学考试题库

二、单选题 1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B ) A、静电作用力 B、氢键 C、疏水键 D、德华作用力 2下面哪一项代是在细胞质进行的( D ) A、脂肪酸的β-氧化 B、氧化磷酸化 C、三羧酸循环 D、脂肪酸合成 3米氏常数Km是一个用来度量( A)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 4某酶今有4种底物(S),其Km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D )A、S1:Km=5×10-5M B、S2:Km=1×10-5M C、S3:Km=10×10-5M D、S4:Km=0.1×10-5M 5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A) A、有反密码环和3’—端有—CCA序列 B、有密码环 C、有反密码环和5’—端有—CCA序列 D、5’—端有—CCA序列 6具5’-CpGpGpTpAp-3’顺序的单链DNA能与下列哪种RNA杂交? (C) A、5’-GpCpCpAp-3’ B、5’-GpCpCpApUp-3’ C、5’-UpApCpCpGp-3’ D、5’-TpApCpCpGp-3’ 7维系DNA双螺旋稳定的最主要的力是(C ) A、氢键 B、离子键 C、碱基堆积力D德华力 8草酰乙酸经转氨酶催化可转变成为(B ) A、苯丙氨酸 B、天冬氨酸 C、谷氨酸 D、丙氨酸 9在脂肪酸合成中,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移到细胞质中的化合物是(C) A、乙酰CoA B、草酰乙酸 C、柠檬酸 D、琥珀酸 10生物体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是通过下面那种作用完成的?(D )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转氨基 11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可以通过氧化脱氨基作用生成α-酮戊二酸?( A )A、Glu B、Ala C、AspD、Ser 1212 蛋白质合成起始时模板mRNA首先结合于核糖体上的位点是(B) A、30S亚基的蛋白 B、30S亚基的rRNA C、50S亚基的rRNA D、50S亚基的蛋白 13原核细胞中新生肽链的N-末端氨基酸是(C ) A、甲硫氨酸 B、蛋氨酸 C、甲酰甲硫氨酸 D、任何氨基酸 14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C) A、ATP B、GTP C、ATP和GTP D、CTP 15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取决于(C) A、相应tRNA的专一性 B、相应氨酰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 C、相应mRNA中核苷酸排列顺序 D、相应tRNA上的反密码子 16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B ) A、骤然冷却 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 17Tm是指(C) A、双螺旋DNA达到完全变性时的温度 B、双螺旋DNA开始变性时的温度

生物教学设计,怎么写

篇一:生物教学设计与教案的比较 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生作业(论文) 作业(论文)题目:生物教学设计与教案的比较 课程名称: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 任课教师姓名:宋锡全、李亚军研究生姓名:陈洪达 学号:4201320000511 年级: 2013级 专业:学科教学(生物) 学院(部、所):生命科学学院任课教师评分: 年月日 生物教学设计与教案的比较 陈洪达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长期以来,有教师认为教学设计和教案是一回事,认为两者没什么本质区别,这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生物教学设计教案区别 生物教学设计和教案二者既有相通相类的地方,又有着不同的地方。教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时教学计划,是备课结果的直接体现,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剧本”。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然而教学设计最根本的特征是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是对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评价的计划、安排或方案。由此看来,教案与教学设计虽有深厚的渊源,却也存在差异。 教案,即通常所说的课时教学计划,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生物教案即是以生物的某一课时或研究主题为基本单元确定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目标及其达成途径的教学设想,是对生物教学过程的设想,其制定的依据是生物学教学大纲,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教学设计”有时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或“系统开发”。是以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依据,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的计划过程,是对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评价的计划、安排或方案。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如何编制标准参照测试等。 二、对应范围不同 教案即课时教学计划方案,它是辅助教师个人教学的的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案,严格来说,教案是以某一课时或者某一课题为研究对象来确定的具体教学方案。因此,教案的研究范围较为集中,表现为“微观性”。换句话说,单从研究对象范围来说,教案仅是教学设计的一重要部分,在对应层次上不及教学设计的宽泛。 教学设计则是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单从一堂课来说,不仅要考虑这堂课中的各个要素,把它本身作为整体来看待,同时,还要考虑这堂课与本单元教学甚至是与本课程教学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学设计要求的对应研究范围是整个与教学有关的各种动态的复杂教学因素构成的教学系统。是把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强调以“学”为中心,推动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即第三代id模式。总的来说,教学设计的层次包括以系统、课堂、产品为中心的三个设计层次,它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以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因此,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范围要比教案的宽广,表现出明显的“宏观性”。 三、理念不同

大学生物化学考试题库附有答案

大学生物化学考试题库 附有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内含子酶的活性部位氧化磷酸化基因组核酸的变性高能化合物反转录新陈代谢酶原的激活pI Tm 米氏常数Glycolysis β-氧化、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增色效应米氏常数 PCR 1、蛋白质在一个较宽的生理pH范围内具有缓冲能力,是因为() A、它们是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分子 B、它们含有许多具有不同pKa值的功能基团 C、它们含有许多肽键,而肽键对于体内的H+和OH-是不敏感的 D、它们含有许多氢键 2、下述氨基酸中,()与茚三酮作用呈黄色斑点 A、组氨酸 B、苏氨酸 C、脯氨酸 D、精氨酸 3、在生理pH条件下,下述三肽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Asp-Ser-His B、Ala-Asn-Phe C、Ala-Ile-Phe D、Ala-Ser-His 4、下列关于双螺旋DNA的结构与性质的有关叙述,除()外都是正确的 A、A/T = G/C B、AT含量为35%的DNA解链温度高于AT含量为65%的DNA C、当DNA复性时,紫外吸收值增高 D、温度升高是导致DNA变性的因素之一 5、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是由于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增高活化能 B、降低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能量水平 D、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6、E. coli DNA复制涉及除()之外的哪些蛋白质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DNA解链蛋白 D、DNA旋转酶

7、下述DNA分子中,除()外都具有双链结构 A、E. coli DNA B、质粒DNA C、噬菌体X174 DNA D、线粒体DNA 8、在采用链终止法测定DNA顺序时,为了获得以腺苷酸残基为末端的一组大小不同的片段,应该采用哪种双脱氧类似物() A、5’-ddATP B、5’-ddCTP C、5’-ddGTP D、5’-ddTTP 9、催化单底物反应的酶的米氏常数(Km)是()无答案 A、底物和酶之间的反应的平衡常数 B、给出最大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 C、给出最大半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 C、大致与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成比例 10、在下列转录抑制剂中,能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转录都有作用的是() A、放线菌素D B、利福平 C、利链菌素 D、a-鹅膏蕈碱 11、下列氨基酸中,在水中溶解度最低的是() A、组氨酸 B、赖氨酸 C、亮氨酸 D、苏氨酸 12、X174噬菌体基因组的大小不足以编码它的九种不同的蛋白质,但它实际 编码了这些蛋白质。这是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密码子的简并性 B、密码子重叠 C、基因重叠 D、密码子的摆动性 13、下述RNA在细胞内的含量最高的是() A、tRNA B、rRNA C、mRNA D、hnRNA 14、用于肌肉收缩的能量主要以哪种形式贮存在组织中() A、磷酸肌酸 B、磷酸精氨酸 C、ATP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5、在DNA复制与DNA修复中共同出现的酶是() A、DNA连接酶 B、RNA聚合酶 C、DNA内切酶 D、RNA外切酶

生物氧化教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呼吸链的概念;线粒体的两条呼吸链——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和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胞液中NADH氧化的两种转运机制:α—磷酸甘油穿梭及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2.熟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类型。ATP的利用。 3.了解:化学渗透假说;ATP合酶的结构及ATP合成的机制;机体其他氧化体系:需氧脱氢酶和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的氧化酶、超氧物岐化酶和微粒体中的氧化酶——加单氧酶和加双氧酶。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呼吸链的概念、线粒体的两条呼吸链——NADH 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和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胞液中NADH氧化的两种转运机制:α—磷酸甘油穿梭及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教学难点: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和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胞液中NADH的氧化。 三、教学方法设计: 1、结合机体营养物质代谢的三个阶段,以及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引出生物氧化的概念,导入本章的内容,同时结合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及一些临床疾病(如CO中毒等)的发生与生物氧化的关系,说明学习生物氧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2、突出重点、讲透难点,抓住关键,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 教具:电脑、投影仪、话筒、粉笔、教鞭、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做到图文并茂; 2、语言表达、适当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

生物化学试题(1)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1.氨基酸 2.肽 3.肽键 4.肽键平面 5.蛋白质一级结构 6.α-螺旋 7.模序 8.次级键 9.结构域 10.亚基 11.协同效应 12.蛋白质等电点 13.蛋白质的变性 14.蛋白质的沉淀 15.电泳 16.透析 17.层析 18.沉降系数 19.双缩脲反应 20.谷胱甘肽 二、填空题 21.在各种蛋白质分子中,含量比较相近的元素是____,测得某蛋白质样品含氮量为15.2克,该样品白质含量应为____克。 2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它们的结构均为____,它们之间靠____键彼此连接而形成的物质称为____。 23.由于氨基酸既含有碱性的氨基和酸性的羧基,可以在酸性溶液中带____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____电荷,因此,氨基酸是____电解质。当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时,氨基酸成为____离子,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____。 24.决定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生物学功能的是蛋白质的____级结构,该结构是指多肽链中____的排列顺序。2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____构象,多肽链的折叠盘绕是以____为基础的,常见的二级结构形式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 26.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____,它们是在肽键平面上的____和____之间形成。 27.稳定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次级键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 28.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____种,除____外都有旋光性。其中碱性氨基酸有____,____,____。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 29.电泳法分离蛋白质主要根据在某一pH值条件下,蛋白质所带的净电荷____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还和蛋白质的____及____有一定关系。 30.蛋白质在pI时以____离子的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的内容,具体内容: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一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以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动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构建模型,体验科学的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情感态度方面 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并安排了两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认识细胞膜结构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认

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察和实验来验证。随着技术手段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证据,原有的观点或理论还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此外,还应重点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会运用该模型解释相应的生理现象。 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但是对问题探索的动力主要来自对相关问题的好奇与有趣水平,目的性不十分明确。所以教师的思维导向就显得十分重要。本节课利用科学史实验资料,设计学生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进行基于资料和问题的课堂探究活动。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按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达到一定深度,使学生顺利由感性认 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难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引入新课 2.讲述膜的磷脂排布 3.演示电镜照片 4.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构建模型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 2.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一、名词解释 1、等电点 2、等离子点 3、肽平面 4、蛋白质一级结构 5、蛋白质二级结构 6、超二级结构 7、结构域 8、蛋白质三级结构 9、蛋白质四级结构 10、亚基 11、寡聚蛋白 12、蛋白质变性 13、蛋白质沉淀 14、蛋白质盐析 15、蛋白质盐溶 16、简单蛋白质 17、结合蛋白质 18、必需氨基酸 19、同源蛋白质 二、填空题 1、某蛋白质样品中的氮含量为0.40g,那么此样品中约含蛋白 g。 2、蛋白质水解会导致产物发生消旋。 3、蛋白质的基本化学单位是,其构象的基本单位是。 4、芳香族氨基酸包括、和。 5、常见的蛋白质氨基酸按极性可分为、、和。 6、氨基酸处在pH大于其pI的溶液时,分子带净电,在电场中向极游动。 7、蛋白质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 8、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除外,均含有手性α-碳原子。 9、天然蛋白质氨基酸的构型绝大多数为。 10、在近紫外区只有、、和具有吸收光的能力。 11、常用于测定蛋白质N末端的反应有、和。 12、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色化合物。 13、脯氨酸与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色化合物。 14、坂口反应可用于检测,指示现象为出现。 15、肽键中羰基氧和酰胺氢呈式排列。 16、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缩写是。 1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主要靠和维系;空间结构则主要依靠维系。 18、维持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次级键包括、、和等。 19、常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包括、、、和等。 20、β-折叠可分和。 21、常见的超二级结构形式有、、和等。 22、蛋白质具有其特异性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排列顺序。 23、蛋白质按分子轴比可分为和。 24、已知谷氨酸的pK1(α-COOH)为2.19,pK2(γ-COOH)为4.25,其pK3(α-NH3+)为9.67,其pI为。 25、溶液pH等于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 三、简答题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查书): 同工酶、酮体、必需脂肪酸、必需氨基酸、 氧化磷酸化、底物磷酸化、限速酶、关键酶 糖异生作用、LDL HDL VLDL CM 二、单选题: 1、ATP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糖酵解途径中的最主要的限速酶是() A、磷酸果糖激酶 B、己糖激酶 C、葡萄糖激酶 D、丙酮酸激酶 3、一分子乙酰CoA彻底氧化可产生()ATP A、12个或10个 B、38个或36个 C、15或13个 D、20个或18个 4、血浆脂蛋白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是指() A、CM B、VLDL C、LDL D、HDL 5、下列哪种脂蛋白中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高() A、VLDL B、LDL C、IDL D、CM 6、体酮体合成的原料是() A、胆固醇 B、甘氨酸 C、乳酸 D、乙酰CoA 7、降低血糖的激素是指()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生长素 8、下列哪种脂蛋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A、LDL B、HDL C、VLDL D、CM 9、氨的贮存及运输形式是() A、谷氨酸 B、天冬氨酸 C、天冬酰胺 D、谷氨酰胺 10、血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合成尿素 B、合成谷氨酰胺 C、合成嘌呤 D、合成嘧啶 11、ADP中含有几个高能磷酸键()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一分子12碳的脂肪酸彻底氧化可产生()ATP A、96个 B、38个 C、12个 D、130个 13、血浆脂蛋白中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是指() A、CM B、VLDL C、LDL D、HDL 14、下列哪种脂蛋白是转运源性胆固醇/酯的() A、VLDL B、LDL C、HDL D、CM 答案:BAADB DCBDA AABB 三、填空题: 1、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肽键; 2、体碱性最强的氨基酸是精氨酸; 3、磷酸戊糖途径主要生理作用是提供了 NADPH+H+和磷酸核糖; 4、一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可产生 15 ATP;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材分析 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上一章重点介绍了有关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本章顺理成章的介绍能量是如何输入细胞以及细胞是怎样利用这些能量的。知识点承上启下,符合认知规律。 本章第1节主要涵盖3个知识点,分别介绍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酶的三个特性。 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前两个知识点展开,设计为1课时,同时也遵照了教材本身的安排。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是理解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教材安排学生做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切身体会到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关于酶的化学本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自行归纳、总结、完善并能阐明和解释酶的定义。 在教材分析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主要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教材本身呈现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如何合理删减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强调并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2.同学们在初三化学课上对无机催化剂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本课能否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举一反三,理解催化剂共性? 3.高中新课程标准比较初中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的设计上,更加注重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理念怎样在本课中体现和养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消化酶,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基本掌握了一般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跨学科而言,学生在初三化学课上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认识了无机催化剂的作用; 学生通过初中新课改的训练,已经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学习态度、研究精神以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正确使用相关实验器具,分析相关讨论问题,从而知道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及其生理意义; 2.学生通过阅读并分析资料“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归纳、总结、完善并理解酶的定义,体会并养成科学探究在艰难中以及争论中不断继承、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学生通过联系初三化学课知识,从现实生活中举例子等方法,了解活化能的概念,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其他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特征和作用,掌握跨学科、跨领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技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 (2)酶的高效性。 教学难点: (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学生小组实验的教学指导,保证课堂的有序和效率。 五、思想策略 在综合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我提出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

初中生物实验创新大赛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生物实验创新大赛教学设计方案xx市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学设计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本课题的实验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P28课外探究实验——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各种营养物质必须足量摄入,缺乏任何一种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只吃自己喜欢吃的菜,吃自己喜欢吃的零食,这样势必会造成营养不良,如很多学生刷牙时有牙龈出血的症状,这就是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哪些果蔬中含有维生素C,养成常吃新鲜果蔬的生活习惯,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此外,很多中学生喜欢喝果蔬饮料而不喜欢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本实验也对二者的维生素C含量做了简单的比较。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教材中对人体所需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以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性有大篇幅的介绍,同时还安排了学生实验,而对于维生素这种人体需要量少但对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生命活动调节有极其重要作用的营养物质却只做了简单的文字介绍,未在课上用直观的实验去展示。这样编排教材不仅失去了一次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让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机会,我认为这是本教材的不足之处。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本实验在苏教版教材中是课外探究实验,我认为应该编排为演示实验,直观性强。通过比较学生日常生活中喜欢吃的果蔬以及果蔬饮料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培养学生多吃新鲜果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实验器材 青椒、橙子、鲜橙多饮料、研钵、纱布、试管架、试管、烧杯、量筒、滴管、高锰酸钾溶液。五、实验原理 新鲜的果蔬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使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需的量就越少,反之,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越低,使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需的量就越多。 六、实验过程 1. 将橙子和青椒去皮后在研钵中研碎,然后分别用双层纱布将汁液过滤到两个小烧杯中。 2. 配置高锰酸钾溶液,取三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分别注入2毫升高锰酸钾溶液。 3. 取一支洁净、干燥的滴管,吸取第一种汁液,逐滴加入第一支小试管中,边滴、边 振荡、边观察现象,直至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记下滴数。依此类推,将第二种汁 液滴加到第二支试管中,记下滴数,直到三种新鲜果蔬的汁液以及果蔬饮料全部滴加计 数完毕。将三种果蔬的滴数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讨论:1. 三种果蔬汁液是否都含有维生素C? 2. 果蔬饮料与新鲜果蔬汁液,哪一种维生素C含量更高, 3. 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七、实验结果 三种果蔬汁液都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褪色所需滴数不同,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生物化学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B(每克样品*6.25)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E A.精氨酸B.赖氨酸C.甘氨酸 D.色氨酸 E.谷氨酸 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D A.盐键 B.疏水键 C.肽键D.氢键 E.二硫键(三级结构) 4.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B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E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6.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颗粒,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C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 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4 E.在水溶液中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D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C.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 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D 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D.生物学活性丧失 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

9.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应为:B A.8 B.>8 C.<8 D.≤8 E.≥8 10.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E A.半胱氨酸 B.蛋氨酸 C.胱氨酸 D.丝氨酸 E.瓜氨酸二、多项选择题 1.含硫氨基酸包括:AD A.蛋氨酸 B.苏氨酸 C.组氨酸D.半胖氨酸2.下列哪些是碱性氨基酸:ACD A.组氨酸B.蛋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 3.芳香族氨基酸是:ABD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色氨酸 D.脯氨酸 4.关于α-螺旋正确的是:ABD A.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 B.为右手螺旋结构 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氢键) 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 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ABCD A.α-螺旋 B.β-片层C.β-转角 D.无规卷曲 6.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ABC 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 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 C.也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 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以使结构稳定(氢键) 7.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BCD A.肽键B.疏水键C.离子键D.范德华引力 8.下列哪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BCD(>5) A.pI为4.5的蛋白质B.pI为7.4的蛋白质 C.pI为7的蛋白质D.pI为6.5的蛋白质 9.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变性的方法有:AC A.中性盐沉淀蛋白 B.鞣酸沉淀蛋白 C.低温乙醇沉淀蛋白D.重金属盐沉淀蛋白 10.变性蛋白质的特性有:AB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